第一篇:“引导”——教育学生的两种选择2
“引导”和“训斥”
——教育学生的两种方式
玉环县楚门中学 李金福 陈赛君
摘要 在日常的教育活动中,教师习惯用“训斥”的方式与学生对话,以显示其权威,但无形之中削弱了其教育的功能。本文通过案例的展现有力地说明教师在教育学生时最好采用“引导”的方式,即“先处理情绪,后处理事情”。该教育方式要求教师学会运用埃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论和马斯洛需要层次论,来解读学生的言谈举止。平常可以从“觉察和处理自身的情绪、肯定和欣赏每一位学生、识别学生是否面临心理危机”三方面着手实践和反思。
关键词
训斥
引导
人格发展阶段理论
需要层次理论 一段对话
如果一个学生打架后,一般的师生对话大概是这样的: 老师:你为什么打人? 学生:他们嘲笑我。老师:他们为什么嘲笑你? 学生:我不晓得。
老师:你不晓得,就要打人,这还了得? ……
不知道老师们有没有发觉,这段批评学生的对话,与警察和马加爵的对话很相似。如:
民警:你为什么杀人? 马加爵:我觉得我太失败了? 民警:你为什么觉得自己失败? 马加爵:我觉得他们都看不起我。民警:怎么会有这种感觉? 马加爵:他们老是在背后说我。民警:他们都说了些什么?
马加爵:他们都说我很怪,把我的一些生活习惯、生活方式、甚至是一些隐私都说给别人听,让我感觉是完全暴露在别人眼里,别人都在嘲笑我。
民警:你觉得他们为什么会这样说你? 马加爵:可能是因为我比较穷。
这两段对话都体现了一个共同的交流方式——“训斥”。很多人在与他人对话时,只想让对方承认自己犯下的错误和罪责,如:“你为什么打人”,言下之意是“打人是不对的,你得承认错误,向对方道歉”。当学生陈述理由是因为对方嘲笑他,老师追问道:他为什么要嘲笑你,而不嘲笑别人。意思是说:他之所以嘲笑你是事出有因的,你肯定是做了些让他嘲笑你的事。这样的对话是毫无教育意义的,它只是教师维护自身权威的一种方式,根本没有顾及此时学生的感受,也不准备客观地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只是一味的要把学生对抗的情绪压制下去,以显示其自身的英明。
民警在与马加爵对话前,就已经先入为主地认为:马加爵是个道德败坏、丧心病狂的社会渣子,应该受到法律的严惩,因此主要就是突破其思想防御底线让其认罪。有了这种想法,在其问讯过程中,民警根本没有注意到马加爵言谈中暴露出来的一些成长困惑,如:“我觉得太失败”、“我觉得他们都看不起我”、“他们老是在背后说我坏话”、“他们都在嘲笑我”、“因为我比较穷”。如果我们能关注这些认知上的偏差,能多方了解其成长的环境和经历,能多理解他的情绪,我想我们是可以理解他为何会成为现在这样的人,在劝其服罪会更有效,对社会他人的警示也更有意义。另一种方式
如果换一种对话方式,效果会怎么样呢?如: 老师:你为什么打人? 学生:他们嘲笑我。
老师:他们嘲笑你时,你很气愤、很难过是吧? 学生:……
老师们,请注意这段对话与前面最大的区别是:此时教师把学生的内心体验准确地表达了出来。作为学生,此时你会怎么想?“呵,这老师怎么没有责怪我,还把我此时的心情都说出来了,可能他会有耐心听我讲事情发生的经过,我该不该告诉他呢?我还是先告诉他一些,看看他的反应,然后再决定是否多告诉他一些。”一场真正的对话就此开始了。我把这种交流方式称之为“引导”式教育。它最主要的特点是“先处理情绪,后处理事情”,即:教师在与学生对话时,首先关注到学生的情绪,让学生感到被理解、被接纳,情绪从愤怒转向感动,此时再进行教育。对教师的要求
平常,教师能否运用“引导”的方式教育学生,关键是看教师是否具备了用科学的眼光看待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和用预测的眼光看待学生。首先,我们可以学习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来了解学生在不同发展阶段的某种危机和冲突,尽量做到防患于未然。埃里克森认为人一生不同阶段的发展任务如下:(1)婴儿期(0~1岁)信任和怀疑的心理冲突;(2)儿童期(1~3岁)自主与害羞和怀疑的冲突;(3)学龄初期(3~5岁)主动对内疚的冲突;(4)学龄期(6~12岁)勤奋对自卑的冲突;(5)青春期(12~18岁)自我同一性和自我同一性混乱的冲突;(6)成年早期(18~25岁)亲密对孤独的冲突;(7)成年期(25~65岁)繁殖对停滞的冲突;(8)成熟期(65岁以上)自我完善与绝望的冲突。其次,我们要运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来激活学生,让学生以饱满的精神和愉悦的心情度过学校生活的每一天。马斯洛将“生理、安全、归属、自尊需要”定义为“基本需要”,亦称为“匮乏性需要”;相对于“匮乏性需要”是“成长性需要”,指自我实现需要;认知需要和审美需要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它们可以在不同的层次上表现出来。
例如:阿平是个男孩,今年十一岁,五年级的学生。因为阿平经常欺负同学,所以在班里同学很讨厌他,女同学称他是“暴君”,男同学称他为“霸王”。阿平经常与同学发生争执、产生矛盾。如不会写的作业拿别人的本子抄,同学不给,他就撕坏别人的 本子或在本子上乱画,同学一气之下骂他“蠢猪”,他就大打出手,班里同学对他敬而远之不愿意与他交往。
根据埃里克森的发展阶段论,阿平所面临的主要危机是“勤奋与自卑”之间的冲突。阿平勤奋感的形成与父母和老师的态度有极大关系,如果阿平的努力得到赞赏强化,勤奋感便得以发展。反之若阿平的努力得不到关心,并受到责骂、嘲笑和反对,则使阿平丧失信心由此产生自卑感。
由于教师的轻视、同学的嘲笑或孤立和家长错误的教育方式等原因,阿平感受不到他人的关爱,不认同现在的班集体,在与同学交往中自尊心严重受损。可见,阿平的安全、归属、爱和自尊的需求并没有得到满足,为了在同学面前维护自己的面子,往往习惯用暴力的方式来解决冲突。为了获得他人的尊重找到心灵停靠的港湾,他与几个类似的伙伴整天沉溺于电子游戏中。
教师要想让阿平重新融入到班集体中,要学会不断地真诚地赞赏和及时强化其积极意义的行为,促使其勤奋感的形成。另外,教师要运用学生资源,通过感染的方式,让他知道解决冲突还有其它协商的方式。最后,教师可以组织各种形式的活动,让他体会受人欺负后的心情,让其他同学主动与其交往,让他从游戏世界中走出来,在集体中重新获得归属感和自尊。平常的做法
觉察和处理自身的情绪。由于夫妻矛盾、子女教育、领导训话、学生顶撞、同行相轻、职称评定等问题,教师诱发出焦虑、担心、愤怒、嫉妒、郁闷等不良的情绪。当教师进入校园面对学生,如果没有处理甚至觉察到这些负向情绪的时候,在与学生交往过程中会显得浮躁、不冷静,往往会不经意伤害了学生,而自己还没意识到。
肯定和欣赏每一位学生。人是一种很特殊的动物。如果接收到欣赏、肯定、赞美的信息,那我们就不仅感到高兴、得意、振奋并增进了彼此的关系,而且还可能继续朝着这种积极的方向去发展。我们要用好手中的“显微镜”,来找寻学生正向的优势;同时,我们要用好手中的“放大镜”,来肯定学生的价值和发展的潜力。
识别学生是否面临心理危机。判断学生是否处于心理危机状态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情绪变化强度、行为改变异常、学习兴趣下降突然和自杀意图流露等。这几方面信息的获得可通过以下途径:(1)建立学生心理档案记录心灵成长轨迹;(2)通过在班级增设心理委员的方式获取信息;(3)增强教师识别学生心理危机能力。如果一旦察觉个别学生中出现上述几点情况,应马上处理或及时告之相关人员。
总之,在日常与学生交往活动中,我们要关注和不断学习与心理有关的知识;我们要用言语和举止去理解和感染学生;我们要坚信每个学生都能改变,都会改变;我们要不断地创造改变的机会,使改变真的发生。
愿大家在心灵探索的旅途中能享受到一方美景。
第二篇:教育和引导学生世界观
教育和引导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材料
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人们对自己生命意义的看法,是对自己要干什么而不干什么的一种判断标准,是决定人们的观察和行为的重要因素。譬如,人们比较容易倾向于那些自己认为有价值的、自己看重的事情、经验或人。所谓“古松三态”就是这个道理:在木匠看来,古松是一根梁;在画家看来,古松是美的,是风景的组成部分;在种地的农民看来,古松可以遮阳,是一方荫凉地。他们都从各自的角度看到对自己有价值的东西。同样,不同年龄、不同身份、不同层次的人们所具有的价值观也就不尽相同。
现阶段中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如下特点:
第一,直观性:即中学生对人生和社会的看法是直观的,往往就事论事,而很难对人生和社会的复杂问题按照社会发展的规律去理解。
第二,粗浅性:中学生对人生和社会的观察往往是粗浅的,只对客观事物进行和粗浅的理解,基本上还是以个人的经验和理解去评价,不能透过现象看本质,也不能从纵横经纬方向进行深入透彻的判断。
第三,固执性:中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和社会经验,但由于其心理水平还比较低,所以他们在形成一定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以后,往往会坚持很长时间,不会轻易改变。
当代的中学生是跨世纪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力军,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如何,关系到他们的本质是否能够得到全面提高,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大业的兴衰。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对中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
一、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世界观是一个人对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世界观建立于一个人对自然、人生、社会和精神的科学的、系统的、丰富的认识基础上,它不仅仅是认识问题,而且还包括坚定的信念和积极的行动。
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是迄今为止最科学的世界观。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基石。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精髓。我们党把这一科学的世界观同中国的具体实践的结合,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即“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这是科学、正确的世界观最具体、最生动、最集中的表现。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中学生一定要尊重客观,顺应潮流,与时俱进。客观就是世界,世界是个什么样子你只能去认识它,去适应它,进而去改造它。要使自己适应客观,这样才能更好的发挥主观能动性。而顺应潮流,就是要把握时代的主题。现在是努力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时期,这就是个潮流,中学生如果不跟着这个潮流,那是根本的世界观出了问题。与时俱进,就是要永远不落后,永远跟上时代的步伐,走在时代的前沿,这样中学生才能看得更远。
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人生观,是人们对人生问题的根本看法。主要内容是对人生目的、意义的认识和对人生的态度,具体包括公私观、义利观、苦乐观、荣辱观、幸福观和生死观等。人生观是人们在人生实践和生活环境中逐步形成的。由于人们的社会实践、生活境遇、文化素养和所受教育的不同,因而形成不同的人生观。正确的人生观指引人走人生的正道,用自己的劳动去创造人生业绩,成为一个有益于社会有益于人民的高尚的人。错误的人生观将导致人背离人生的正道,走到邪路上去,甚至成为危害社会危害人民的罪人。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正确的人生态度。中学生应当追求崇高的理想和高尚的品格,时刻严格要求自己,树立积极进取、乐观向上、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的人生态度。
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价值观,是人们对价值问题的根本看法,包括对价值的实质、构成、标准的认识,这些认识的不同,形成了人们不同的价值观。每个人都是在各自的价值观的引导下,形成不同的价值取向,追求着各自认为最有价值的东西。能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科学、合理的价值取向,对一个人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中学生正面临着人生发展的最为关键的时期。时代要求他们要在学习生活各方面全方位面对和思考如何正确处理个体与社会的关系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他们要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学会奉献,这些都是他们将来面向社会和生活所必须具有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品质。其中,最核心的就是学会如何做人;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高尚情操,有利于社会、有利于国家的人。这就要求他们每个人必须从现在做起,牢固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就要以马列主义、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等正确的理论为指导,更要勇于实践,在具体的学习生活实践中培养、形成和提升自己崇高的人生价值观。中学生是作为未来社会建设者的一支重要生力军,影响中学生人生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因素必然是多方面的,不仅需要调动社会、学校、家庭等各方面的积极性,共同做好工作,更需要我们每个中学生自觉实践,勇于探索,读书好学,多思好问,革新创造,锻炼敏锐的思维,形成良好的判断能力,努力使自己成为二十一世纪社会发展需要的会生存、善学习、勇于创新的复合型人才,将理想和现实、精神和物质统一起来,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结合起来,把个人理想融入全体人民的共同理想当中,把个人的奋斗融入到为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奋斗当中,这样才能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摆正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道德价值和功利价值关系,确实地肩负起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使命,真正实现人生的价值。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是既有区别,又有密切联系的。一个人如果没有从世界观上解决唯物而辩证地、客观而全面地看待事物,就很难确立自己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当然,人生观和价值观也会对世界观发生作用,或是巩固、完善、促进世界观的发展,或是动摇、破坏、扭曲世界观。
中学生一定要不断地学习,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确立高尚、进步的价值追求,实现自己完美的人生价值。
第三篇:善用两难故事引导学生的价值选择
善用两难故事引导学生的价值选择
初中阶段是学生价值观萌发的重要时期,在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中,教师善用两难故事可以对学生的价值选择进行引导,实现学生自主选择,从而在情感深处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设计与课程内容相一致的两难故事
在课堂上,学生总是对新奇的故事充满兴趣,因此设计的情境一定要是学生感到新鲜的、具有吸引力的两难故事。
(一)设计的情境是发生在学生身边的故事
在沪教版《生活俭朴,行为文明》一课中,教师结合学生生活中遇到的困惑设计了一个两难故事。有一些学生认为买东西还是要买贵的,因为质量会更好。理由是:“便宜的钢笔一会儿漏墨,一会儿写不出,只能扔掉了再买新的,反而浪费钱。倒不如买稍贵一点的,可以用得更长久一些。”但是这又与俭朴的要求之一“花费上量力而行”相冲突。就此两难问题,学生们针对“价格高就一定质量好”“名牌笔与普通笔的质量比较”“中学生需要的是什么功能的笔”等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讨论的问题层层递进,最终达成了一致的认识:在“花费量力而行”的基础上挑选物美价廉的商品。
关于“民主”问题,可以设计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某初中要开展一次关于考试管理方案的座谈会,想听一听学生如何看待考试作弊这个问题,由此来制定防止作弊以及处罚作弊等相关的学校规章制度。学校希望学生讨论的问题涉及是否曾经作弊,如何作弊,是否被监考老师发现,曾经接受过怎样的处罚之类的敏感问题。请学生讨论是否愿意如实回答这些问题,是否认为如实回答了这些问题会有利于制度的建立,是否希望其他同学如实回答这些问题。因为情境问题与学生生活紧密相关,因此学生愿意表达自己的意见,愿意亮出自己的立场。最终通过讨论利弊,学生坚持了正确的价值选择,增加民了主参与的积极性,提高了理性表达的能力。
(二)设计的情境是虚拟却可信的故事
在讨论“遵守规则的重要性”一课中,教师用了一个虚构的经典两难故事。情境设置在一条马路上,由于道路改建,旧马路暂时封闭,新马路通车。在新的马路旁立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着“有车通行,严禁在此玩耍”。有四个学生放学后来到了新的马路旁,一个学生看到牌子上的警告后,劝另外三个学生不要在新马路上玩,但那三个学生不予理会。为了安全,他只好自己跑到原来的旧马路上去玩。这时,一辆汽车疾驰而来,速度非常快,学生们都来不及从马路上离开……课堂中,学生分别从汽车驾驶员、在新马路上玩耍的同学、在旧马路上玩耍的同学三个角度,进行了激烈的讨论。最终,学生认识到了规则与纪律的重要性,也深刻感受到避免矛盾的最佳方法就是遵守规则。
二、两难故事引起冲突,激发学生的课堂参与
生活中总是会出现很多相矛盾或相冲突的价值两难选择的情境,学生认知能力亟待提高,包括分辨、选择和决定的能力。运用两难故事进行课堂讨论,可以激发学生认识上的冲突,激发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从而明确正确的价值选择方式。
(一)设计的情境只有两种相互冲突的价值观
在两种价值观中进行选择,可以引起学生认知上的冲突,但如果涉及了第三种价值选择,则容易变成过于复杂的情境,反而减弱了两难故事讨论的预期效果。
在讨论“什么是真挚的同学友谊”一课时,教师结合学生的生活事件设计了一个两难故事。故事中一位同学遇到了难题:“我的零花钱不算多,但我有一个愿望,就是能积攒起来买一个变形金刚。这次期中考试,我考得很好,同学们让我请客,我也挺高兴的,能有这么多同学一起分享。但如果请客,就不能买变形金刚了。我该怎么办呢?”
学生们对这个难题很感兴趣,分别站在这位同学的角度或班级其他同学的角度展开了讨论,最终得出结论:“真正的朋友应该真诚相待、真心分享,不能用金钱来衡量。”如果这个故事把学生自己想买一个变形金刚,变为学生想为妈妈买一件生日礼物,则将“两难问题”变成了同学友谊与孝敬父母之间的选择,无疑给学生增加了判断的难度,也减弱了对核心问题即真挚友谊的讨论深度。
(二)两难故事情境激发学生价值观上的冲突
初中学生对故事感兴趣,愿意积极参与到讨论中,教师可以启发学生主动思考、交流、辩论和解决问题。在两难故事中,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色位置考虑问题,在思想冲突中,对原有观念深入质疑,进入认知上的不确定状态,从而促使新旧价值观的转化。
在讨论“法律保护家庭成员的人身权利”时,教师设计了一个两难情境:一位妈妈担心女儿遇到了难以自我解决的困惑,所以想翻看女儿摆放在书桌上的日记。学生在讨论时提出了两难冲突:翻看日记是侵犯了孩子的隐私权,但如果妈妈不及时监管可能会出现难以预料的后果。通过层层剥笋式的分析,得出了妈妈应该用适当的方法及时与女儿沟通,女儿应当将日记收起来保护自己的隐私权等具体做法。
在探讨两难问题的过程中,老师不应强制学生去接受特定的认识或价值观,而应向学生展现一些可能出现的情况,启迪学生去猜测和判断事情接下去的发展状况,最终由学生自己判断什么是合理的。在两难故事情境中,学生因为对问题感同身受,激发了思想上强烈的冲突,所以会自己去探索可能的原因和结果。海德格尔在《什么是思想》中写道:“我们在目前可做的或可以学习的,就是去切近地听。学会倾听也是师生应当共同关注的事。”通过对两难故事的课堂讨论与倾听,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会持续培养起来。
三、升级价值选择的推理方式
道德推理对道德规范的内化有重要作用,学生通过逻辑判断、对照现实进行检验等方式对不同的道德推理进行分析和解释,可以引领自身参照和学习不同的推理方式,从而升级自身的价值选择推理方式。
(一)两种典型价值选择推理方式
两种典型的价值选择的推理方式,一种是后果主义,价值的选择取决于行为所导致的后果;一种是绝对主义,价值的选择取决于绝对的道德准则,倾向于评判行为本身的动机,而不是行为的后果。在上文的两难故事中,都涉及了这两种选择推理方式,学生可以清晰地认识到这两种推理所带来的不同结果。
如“诚信”问题,两难情境里的同学小曹最近有一个烦恼:“我有一个笔友小铁,书信交流有一年多了。小铁是学校的运动健将,举凡足球、篮球、乒乓球,无一不精。他还把获奖照片寄给我看呢!而且小铁的知识可丰富了,天文地理,都有所涉及。我不想失去这个笔友,所以在信中谎称自己是学校足球队的成员。可是小铁来信说,暑假里要来和我切磋一番球技,这可愁死我了,你们知道,我可是一个运动盲呀!”在班级中以小组形式开展讨论:学生现在交友的途径有哪些,交友的标准是什么?假如学生现在是小铁,了解真相后,是否愿意继续和小曹做朋友?如果学生的朋友就某件事情没有跟你说实话,是否会就此事与朋友进行交流,会如何交流?关于“善意的谎言”,究竟应该选择评判动机,还是更看重结果?学生通过讨论,对多样的价值选择作出一步步地分析。
在课堂讨论中,学生往往出现认识的分歧和失衡,教师必须理清学生的思路,鼓励学生考虑不同的价值选择推理方式,从而引导学生在比较中升级自己原有的方式为更合理的推理方式。
(二)价值推理在情境中得以发展
善用两难故事,必须强调故事本身的力量和价值,用情境附有的道德判断、丰富的情感本身生成学生的道德共鸣,学生所体会到的道德感是充满个性特征的。
仍以“诚信”为例,康康就读于某所知名初中,初一时成绩在班级中名列前茅。但是在初一的暑假,康康迷上了网络游戏,到了初二,他的成绩下滑得很厉害。眼看期末考试就要来临,听老师说此次考试成绩关系到初三的“推优”资格,康康就想:“一定要想办法在这次考试中取得好成绩!”于是,他在考试过程中开始偷看邻座同学的答案。引导学生讨论康康的学习动机,出现的问题,偷看答案的初衷,考试的意义,作弊的危害等问题,最终明确了必须通过自己的真实努力,脚踏实地、诚信考试,才能获得成长与进步。
情境可以是说明的情境,用两难故事生动地向学生说明进行价值选择时的艰难;也可以是体验的情境,学生通过假想式的亲身经历,获得对某种价值要求的切身体验;更可以是体谅的情境,学生用叙述方式和提问方式,作为当事人身临其境,培养道德敏感性,包括对人的需要、利益、情感的观察和理解,从而对问题作出理性判断并且温情体谅的行动。
总而言之,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善用两难故事,不仅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价值选择能力,还可以丰富学生的道德情感并强化学生的道德行为。学生在变换角色进行价值选择的过程中,可以更好地体会冲突双方的态度,理解不同角色的感情。因为换位思考能力有所提高,学生会减少对他人的道德高要求,并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设计好并用好两难故事,是提高学生价值选择和提升思想品德课育人价值的一种有效方式。
责任编辑/杨艳利
第四篇:互联网行业创新的两种选择
互联网行业创新的两种选择
与传统行业相比,互联网业似乎从来不缺少创新精神。我们国内互联网企业的创新大体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技术创新,一种是应用创新。
在国外像Google那样的技术型创新公司很多,但是Google是最为成功的一个。因为搜索引擎的技术创新门槛高,所以一旦技术和用户体验结合在一起,创新的成功可能性很高。而在国内互联网,技术型公司本身就很少,放眼我国互联网上的应用令人眼花缭乱,绝大部分企业还是属于应用创新型的。很多企业是把国外的应用直接搬过来,再根据中国的环境进行一些应用方面的创新,创造出一种新的模式,包括我们熟悉的微博、人人网等,都是如此;
与技术创新相比,应用创新的成本要低,但风险更大。技术创新与用户体验的结合,可以创造更大的价值,而应用创新对用户体验的把握难度也更大。随着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完全借鉴国外成功的模式,已经越来越难以成功,这就需要国内企业更多着眼于实际市场需求,独立创造出能打动用户的应用和服务。
在国内,通过应用创新与创意产品获得成功的互联网企业也越来越多,像豆瓣、泡泡网、51230.com、赶集网等,事实上应用创新与技术创新相比,可能成功的速度会更快一些,因为技术创新必然需要更长的前期开发周期,而应用创新直接缩短了产品与用户接触的时间,更重要的是,应用创新所需付出的总体成本要低得多;比如上述例举的51230.com,据说前期只花费了区区几万元的开发投入,却在短时间内获得了超高回报,这是技术创新型公司不可能实现的。
尽管国内互联网目前以应用创新为主,但是从Google、雅虎等公司的发展来看,技术创新仍是未来的方向,而选择了应用创新的企业,就必须在专业、效率和执行力,以及产品底层结构、用户服务方面进行不断优化和创新,否则,将可能需要面对更为激烈的市场竞争,因为缺乏技术优势和门槛,应用创新型企业要想持续保持竞争能力,自然也要接受更多方面的挑战。
从另一个层面来看,技术创新是国家的战略引导方向,但是公司成功与否并不是技术创新所能决定得了的,而应该是技术、市场、业务应用等等多方面系统创新的结果,要看这个企业对优势的把握和对自身所处发展阶段的把握,一味的走技术创新路线或者是市场与应用创新路线都是行不通的。
总之,选择一条和别人不一样的路,只有这样才不会只是追随者,但无论是技术创新还是应用创新,都应该根据企业自身的综合情况去选择,不能脱离实际,也都存在困难和风险,作为管理者和企业来说,一旦选择,切忌摇摆不定,最重要的是,认准了方向,就要专注,就要坚持。
虎嗅作者:阿南哥
第五篇:引导学生阅读
如何引导学生自主阅读
我们知道,阅读对语文的学习很是重要,可是在实际教学中,发现许多学生不重视语文学科的学习更不重视读书,不管是课内的还是课外的读物。尤其是等他们分科以后的理科班的学生,整天是数理化,学语文的时间很少,我们老师看到这种现象很是着急,但又不能听之任之,所以只得自己想办法让他们主动去读书。我觉得读书是一个兴趣问题,要想使学生喜欢读书,关键是调动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读书的热情。在平时的教学中,我采用过一下几种方法:
一、影视导读法
就是在教学中,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适时的播放相关的影片资料,用鲜活、生动、形象的影片资料激发他们的阅读热情。记得在第四册 讲授小说单元时,配合教材,我播放了《祝福》《陈换成上城》《红楼梦.》《雷雨》《罗密欧与朱丽叶》等影片,看了这些直观的东西,学生的阅读热情很高,认真阅读课本,课堂上积极讨论发言,我顺势给学生布置了课外的阅读作业。让他们读读鲁迅的其他小说,读《雷雨》的其他章节等,学生完成的很好。
二、故事导读法
就是在授课时,讲故事但只讲开头。促使学生自己主动通过读书了解之后的情节。在讲《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时,我给学生讲了其他章节的几个故事,讲到关键处戛然而止,同学们正在兴头上,他们就会自己去图书馆借阅的。记得那一周几乎成了三国周,同学们课下也相互探讨。还有讲《柳毅传》时也采用了这个办法,阅读的效果不错。
三、自备图书法
就是我把自己的图书杂志拿给同学们,要求他们去看。我先是把自己的一些杂志像《读者》《青年文摘》《演讲与口才》《意林》等等十几本书一次性放在教室。同学们便会你一本我一本的拿来看,看到同学的兴致很高。于是,我又组织同学们举行了“一人一本”献书法,就是每人从家里拿来一本课外读物(内容不限,但要思想健康,积极向上),收集上来统一编号后找专人负责管理,把这些图书作为班级阅读资料库,大家可以互相借阅。这样同学们的阅读热情很高。当然不能白看,我要求每周同学们写出上千字的读书笔记。这个办法效果很好。
通过想各种办法,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慢慢帮助学生养成阅读习惯,在读书方面有一定积淀以后,对于他们形成独立思想、形成个人见解,作用是非常大的。
当然了,作为老师就是想办法调动学生读书的兴趣,方法是灵活多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