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如何引导学生把握题意
如何引导学生把握题意
作文的前提把握题意,重点是确定立意。不论是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还是话题作文,首先要把题目和要求看清楚,找准“文眼”。从题目入手,明确其所用的是一种什么样的表达方式,以此来确定文中用什么方式来配合。审清题意了,大方向也就确定了。现在流行的话题作文,它的优势是给了学生广阔的写作空间,因此要教学中老师要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破除脑子中已有的固定模式,以新的视角,新的思想来吸引人,鼓励学生写出令人耳目一新的好文章。
对写作教学中选材和谋篇的探索
一般作文来说,教学中对选材与谋篇的指导作用非常重要。选好材、用好材是写出好文章的关键。
首先选材要熟。选材时要有自知之明,避开自己陌生的材料,选取自己熟悉的、亲耳所闻的,亲眼所见的,亲身经历的……这样写起来才能得心应手。
其次选材要新。材料新颖独特,文章才能引人入胜。选材应当与时俱进,作文才具有时代感。
最后选材要精。根据立意精心选取精当的材料。典型的材料才有代表性,更有说服力,更有表现力,更有感染力,更有震撼力。
第二篇:如何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
如何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
一、整体把握课文的重要性
在传统的阅读教学中,我们一直习惯于从头到尾逐段分析讲解课文。这一做法其实蕴含了这样的阅读假设,即阅读应该按着由词到句,由句到段,由段到篇的顺序进行。
然而,这样的预设并不符合语言学习及阅读的规律。首先,从语言本身的构成而言,“语言中的音、部首、字、词、句子,都只是语言的片段,就好像分子、原子、次原子等,都只是物体的组成分子。我们可以研究这些小片段,但这些片段的总和,永远不等于整体”。
其次,从文本的创作过程而言,所谓“情动而辞发”,作者是有了表情达意的需要才创作的,情意贯穿文本的始终。
再次,从学生的阅读学习过程而言,学生首先关注的也是课文的整体。“对成人而言,从小单位开始学起,似乎非常合乎逻辑,因为整体是由部分组成,学会了每一个部分,就学会了整体。但是学习心理学告诉我们,事实上,我们是先学整体,再注意到细节。”
由此来看,在阅读教学中,整体把握课文是极其重要的。
二、基本理念和注意事项:
课程标准改变了大纲所强调的词、句、段、篇的分析思路,特别强调对课文的整体把握。比如在语文课程基本理念的阐述中,就明确提出“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在阅读的阶段目标中,也强调“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在解读这一理念时,需要注意:第一,对课文整体把握,就是把握课程创设的语境,把握作者的基本倾向或观点,把握人物、事物的本质属性,第二,实现整体把握课文的手段或途径是多种多样的,给文章分段,概括段落大意,仅仅是其中的一种手段,而不是必不可少的、唯一的手段。正因为如此,课程标准不再坚持大纲将分段、概括段落大意作为中年级训练重点的提法。
以往的教学实践已经表明,段的训练容易把我们的教学引向繁琐分析的桎梏中,它追求的是标准、结论、答案的统一,忽视阅读的情感体验,压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违背阅读的规律。当然,整体把握并不意味着完全不需要划分段落、概括段落大意。
这里所强调的是,不一定每篇课文都必须进行分段、概括段落大意,同时也要允许学生用各种形式(如用词语概括、用短语概括、用描述性的语言概括等)表示自己对文章内容和条理的理解。
【课例1】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片段
(二)体会铁罐的话
1、体会第1句“傲慢”(你敢碰我吗?陶罐子!)
①我们先来看看铁罐是怎么奚落陶罐的,这句话你读出什么?你通过什么感受到的?(标点、碰、敢、子、提示语:傲慢)(板书:提示语、标点、词语)
②你能把这种傲慢通过读体现出来吗?从他的读中你体会到了什么?(轻视别人,对别人没礼貌,也就是说铁罐不仅轻视陶罐,而且对陶罐没礼貌。)是呀,这就是“傲慢”。
③这种“傲慢”除了语气能表达出来,还可以用什么表达“傲慢”啊?(板书:动作、神态)④想象一下铁罐说的时候会是什么神态,什么动作?
⑤再来读读铁罐的话?谁再来读一读?(若学生读得好,“真是一个傲慢的铁罐”)
⑥小结:我们回想一下:这样一个活灵活现的铁罐是怎么出现在我们眼前的呢?(抓提示语、语言中的语言、标点、想象表情、标点、想象表情、动作)
2、下面请你用刚才我们学的这种方法去学习铁罐的其他几句话,想想你“从中能感受到什
么”,一会用这个句式介绍给大家。
(1)体会第2句的轻蔑。(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
①读。这句话中你感受到了什么?(轻蔑)
②你是从哪些词语中感受到的?(懦弱的东西)
③陶罐的哪些表现让铁罐觉得很懦弱?(不和他争辩,承认自己不敢)
是啊,所以铁罐就说:“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铁罐对陶罐的这种轻视小看,就是轻蔑,谁能把这种轻蔑加上动作、神态表现给大家?(2人)
(2)体会第3句恼怒(住嘴,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破成碎片,我却会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
①学生读。从这句话中你感受到了什么?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铁罐的愤怒的?
(提示语:恼怒。词:住嘴,破成碎片。标点:连用叹号)
②自读、指名读。(2人)
(3)体会第4句体会铁罐近乎疯狂(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你算什么东西!走着瞧吧,总有一天,我要把你撞成碎片!)
请你读读铁罐第4次说的话,想一想,铁罐当时的神态是怎样的?带着这种情感读一读。(引导学生用愤怒、恼羞成怒、怒不可遏,近乎疯狂,火冒三丈,怒发冲冠)
(4)下面请你快速读读铁罐的话,体会一下铁罐的情感变化是怎样的?(铁罐的情感变化,是从傲慢,到轻蔑,到恼怒,最后到近乎疯狂。)
(5)是啊,铁罐一次比一次不讲理,一次比一次蛮横。你再仔细观察一下,除了提示语,我们还可以从哪些地方感受到?(标点:叹号叹号的使用越来越多,说明铁罐越来越生气。)是啊,几个叹号的使用就把铁罐的情感变化清楚地展示给我们,多巧妙啊!
3、读到这里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铁罐?(蛮横,不讲理,骄傲)(板书:蛮横无理)
【点评】
本课例教训鹅绒来自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27课。
《陶罐和铁罐》是一篇寓言故事,作者借助对话塑造了两个鲜活的形象——傲慢的铁罐和谦虚的陶罐,至少表达了两层寓意:第一,强弱不是绝对的,优点和缺点也是相对的;第二,倚仗自己的强大欺凌别人很不应该,由此赞扬谦虚谨慎的品质,批判骄傲自满、恃强凌弱的做法。这篇教学设计抓住了“陶罐和铁罐”的对话这一重点内容,但是引导学生围绕“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你是从哪里感受到的”两个问题逐句品味铁罐的话,就使得课文学习陷入了繁琐的分析中。
【建议】
陶罐和铁罐之间的对话是本文学习的重要内容,但是对这一内容的把握不应该采取逐句分析的方式。建议在学生自读课文,画出陶罐和铁罐的话语后,教师以表格的形式整体呈现四次对话,引导学生在反复朗读中整体感知铁罐语言的变化(比如称呼的变化,标点符号的变化,提示语的变化等),感知陶罐和铁罐的不同。这样的整体感知直接为后面揭示寓意做了铺垫。
【课例2】
《“诺曼底”号遇难记》教学片段
师:小说的结局是船长与船一同沉入了大海,此时的雾是阴惨惨的。请你快速浏览全文,文章写了几次雾?
(投影出示):
1、大海上夜色正浓,大雾弥漫。
2、雾越来越浓了„„
3、突然,沉沉夜雾中冒出一枚黑点„„
4、一瞬间,大雾中似乎耸起许许多多船只的幻影„„
5、人们透过阴惨惨的薄雾,凝视着这尊黑色的雕像徐徐沉进大海。
师:课文为什么要反复写雾呢?跟你旁边的学习伙伴交流一下。
生1:雾是推动小说情节的重要环境因素,没有雾,就没有这次海难。
生2:雾越来越浓,救援越来越困难,而自然的力量没有战胜船长的意志,它指挥大家可以战胜自然因素,战胜灾难。
生3:最后一次写雾,渲染心情。
师小结:你们看,雾的出现是必然的,雨果在这部小说中的环境,描写(板书:环境)不是闲来之笔,而是情节的需要啊!
【点评】
本课例教学内容来自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8单元。
小说有一个要素是环境描写。本篇文章多处写雾:事件在大雾中发生,船长在薄雾中与船一同沉入大海。雾是造成海难的直接原因之一。而教师没有处处设防,零敲碎打地处理环境要素,而是作为一个整体来把握,在回顾全文时,来讨论其作用,使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更加全面,阅读更加富有实效。这种处理,既以学生的熟读作基础,感受更深切,又更加突出了事件的完整性,使学生能够整体把握全文,了解作者文笔之妙。
【建议】
(1)阅读教学要转变思路,要由教师教的思路转向学生学的思路,由文章学的思路转向阅读学的思路。在课堂教学中,学什么,怎样学,都要关注学生的基础和需求,尊重学生的认识规律和独特体验。从学生产生的问题出发,从学生的学习需求出发,经过教师有意引导,分清主次,抓住重点,进行探究性学习。
(2)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要贯穿以学为主的思想,不搞过细的讲解,而由学生从文章整体入手,自主阅读,整体感知;然后抓住关键部分(可以是一个自然段,可以是一句话,也可以是一个词语)前后联系,上下贯通,理解内容;最后再回到全文,认真品味,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学会阅读。
【课例3】
《崂山道士》教学片段】
师:回忆一下,如何概括主要内容?
生1:可以从文章里摘取一些词汇,再串联起来。
师:这是连词成句的方法。
生2:可以看这篇文章主要说的什么。不重要的就不用概括了。
师:这是“取主舍次”的方法。下面请同学们默读《崂山道士》,思考“谁、因为什么、做什么、结果怎样”,串联问题的答案,来概括一下主要内容。把你概括的内容写在书上。生默读进行概括。
师:咱们交流一下,说说你是怎么概括的。
生3:王七羡慕仙人有法术,就上崂山拜师学习,师傅让他干活,中秋节的晚上王七跟大家喝酒,酒怎么喝都喝不完。王七想回家,让师傅教他穿墙术,王七回家向妻子炫耀,结果头上撞了个大包。
师:(随着学生的陈述板书情节)概括结尾要学会提炼。王七头上撞了个大包,责任在谁? 生4:在他自己,师傅告诉他不要用法术做坏事,他不听。
师:用一个词,这叫——
生5:自作自受。
师:这回故事的结尾才准确。看看刚才这位同学概括出来的情节,哪个是主要情节?注意,主要情节往往导致结果。现在同学们再读读文章,对这些情节进行取主舍次。
生6:羡慕,学法术、干活,想回家这些个情节可以舍掉。
师:那王七为什么要学习穿墙术?
生7:想不劳而获。
师:(板书:不劳而获)谁来根据板书概括一下主要内容?
生8:王七想不劳而获,到崂山跟仙人学习了穿墙术,回家炫耀,结果头上撞上了大包,自作自受。
师:请大家修改自己书上的概括主要内容。
【点评】
本课例教学内容来自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5单元。
五年级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但是对于学习语文来说,掌握方法并不意味着学生能正确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一些学生在概括时力求做到全面,但不能正确取舍。本案例中的教师的教学设计非常有心,针对学生的情况重点用在解决“如何取主舍次”这个问题上。教师在关键处给予点拨:取主舍次,什么是主?“主要情节往往导致结果”,这样的极富启发性的话语让学生能够围绕全文进行思考,在对本文的情节进行取舍的时候,既理解了本课的内容及中心,又是练习了“取主舍次”的这种概括方法,使学生得法于课内。如果每一节课,每一次概括主要内容,教师都能够这样精心备课,准确把握学生的学习的难点所在,巧妙点拨,扎实训练,相信概括主要内容不会再成为孩子学习中头痛的事。
【建议】
高年级学习语文,无论做什么,都要在、立足于全文。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更要立足于全文,只有立足于全文,才能准确把握文意,对文化智囊饿哦容进行准确取舍。指导学生学习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要有方法的引导。
除了本案例中采用的“取主舍次”、“连词成句”等方法,还可以结合课文特点,采用“文题扩展”或“内容借助”等方法。例如有些以内容命题的文章,我们可以根据文题去阅读,追溯文章的主要内容。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的《献你一束花》一课,抓住问题进行扩展,“谁献花,献给谁,目的是什么”,便可准确概括文意。
“内容借助”法,就是借助文章中的句或段来总结主要内容,也就是学生在中年级段常常接触到的中心句或中心段的概括方法。如《养花》一课,结尾的“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须劳动,又长见识,这就是养花的乐趣”。总结了全文的主要内容。指导学生学习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必须落实。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基础进行精心引导,落实在对每一个学生的指导上。最开始是要求你每一个学生根据老师的问题进行概括,每一个人都要落实在笔头,把自己的概括写在书上,然后带着学生体会如何取主舍次,再让学生修改自己概括的主要内容。
第三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如何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如何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
博兴县庞家镇第一小学 李小玲
《语文课程标准》基本理念的阐述中,明确提出“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在阅读的阶段目标中,也强调“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整体把握,就是把握课程创设的语境,把握作者的基本倾向或观点,把握人物、事物的本质属性。心理学知识告诉我们:人类心理中最基本的特征是在意识经验中显现的整体性,而整体性也是我们直觉思维最显著的特征,直觉思维从认识过程一开始就把对象作为一个整体来观照。(高玉祥著《个性心理学概论》)。
一篇课文就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学生对课文的阅读感悟首先应该是整体的领悟,迅速、准确地把握整体也是一项最基本的阅读能力,它直接影响着阅读活动的质量。教师在教学一篇课文时要引导学生从整体感知出发,形成对一篇课文完整的鸟瞰式的全景图,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阅读一篇课文的第一步应当是“通读全文”,“知道文章之大概”。
《课程标准》提出的“整体把握”不等于仅仅感知、把握整篇课文,它与对段、句、字词的关注不但没有冲突,相反主要体现在对段、句、字词的关注,换句话说,提倡“整体把握”的本意是试图用“整体直觉”的方式,取代语文教学情境中学生阅读的那种“肢解分析”,从而克服语文教学中零敲碎打的分析和繁琐零碎的题海训练所带来的弊病。
那么,阅读教学中要“整体把握”文章哪些方面的内容?《课程标准》第三学段教学目标有这样一条规定:“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 由此可知,整体把握课文应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1.摸清课文的表达顺序。2.弄清课文的主要内容。3.初步领悟课文的表达方法。4.感悟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又应如何引导学生去整体把握课文呢?笔者从以下五方面谈谈粗浅的认识。
一、抓文章题目。
题目是对课文的高度概括,题目就像课文的眼睛、窗户。课文通过题目传神韵,揭示全文主要内容。在教学中抓住题目也就是抓住了课文的主要内容,提高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的实效性。在阅读课文之前,教师要引导学生围绕题目质疑,梳理问题的顺序。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认真阅读文本,细心寻找问题的答案。
二、抓关键词句。
一篇文章一般都有揭示作者行文思路、蕴含表达思想感情的关键句,其表现形式一是课文题目中的关键词语。二是课文的起始句、过渡句、总结句。三是课文高潮部分的好词好句。四是始终贯穿全文主题线索的语句。关键语句往往用来概括全文的主要内容,揭示课文中心思想。学生学会抓住关键词句,那么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绝非难事。如五年级上册《“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从课题关键词切入,找出文中父母“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的评价,体会这两种不同表达方式的爱;《养花》一课,结尾的“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须劳动,又长见识,这就是养花的乐趣”。总结了全文的主要内容;再如三年级上册《赵州桥》过渡句“赵州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概括出主要内容;三年级上册《美丽的小兴安岭》最后中心段“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迷人,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就是全文主要内容。
三、抓主线问题。
一篇好的文章或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都有一条贯穿始终的清晰明朗的主线。阅读教学中,教师如果能抓准这条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主线,从而捕捉“从整体入手”的切入点。由此整体带动对课文的理解、品读,形成长时间、深层次的课堂教学活动,就能避免阅读问题面面俱到,使课堂重点突出、条理清楚,培养整体把握能力,提高阅读教学效率。如《地震中的父与子》最后一段: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无比幸福地紧紧拥抱在一起。主线问题:课文为什么说这是一对了不起的父与子?
四、抓辅助资源。
课文插图是课文的有机组成部分。课文中的语言文字固然优美,包含的内容也博大精深,但课文中的插图直观、形象、生动、美不胜收。让学生利用插图,理解图意,并将它转化为教学资源,整合课文内容的语言文字,是整体感知文本内容的好方法。
五、抓反复朗读。
从正确到流利再到有感情朗读,每个层次的朗读都是在体会文章思想感情,都是在进行整体把握。特别是一些对话性的、文字优美的文本,更不应该以分析代替朗读体验。如《陶罐和铁罐》一文,让学生画出陶罐和铁罐的四次对话,引导学生在反复朗读中整体感知铁罐语言的变化,感知陶罐和铁罐的不同,理解寓意。
六、抓文章体裁。
阅读教学中抓住各种文体的特点,学生就比较容易领悟文章的表达方式、作者的思路,乃至谋篇布局、用词造句的特点。如《钓鱼的启示》是叙事性作品,引导学生弄清“六要素”,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草原》是散文,引导抓住记叙、描写、抒情相结合的表达方式,表达对草原美景的赞美和蒙汉情深;《鲸》《新型玻璃》是说明文,引导学生抓住要点,提取信息,了解说明方法;《晏子使楚》、《打电话》《半截蜡烛》《杨氏之子》分别是现代文、相声、剧本、文言文,都是通过人物对话刻画人物特点的表达方法,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对话或表演体会语言的精妙幽默,感受人物性格特点。
七、抓段意串联。
有的文章写了几种的事物,之间没有主次之分,就适宜用段意归并法来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让学生通读全文,掌握了每一个自然段的意思,然后把各个自然段的意思联起来,就得到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如《只有一个地球》,全文有九个自然段,每个自然段写一个意思,彼此并列,把这些意思连接起来,就是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有的文章写的是几个小故事,彼此既相互独立又具有因果关系,如《将相和》分别讲了三个小故事“完璧归赵”“渑池会见”“负荆请罪”,前两个故事是因,后一个故事是果,把三个小故事连接起来,就是将相由“和”到“不和”再到“和好如初”整个故事的经过。
综上所述,对文章的整体把握是小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技能,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的整体把握能力的主要阵地。从整体把握课文,方法不止于此,关键是要能深入地理解课文,让学生自己在阅读时就进行感受、进行理解、进行欣赏。要让学生懂得一篇课文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认知课文中的字词句段,必须把它们看作整体中的一部分,从整体中去理解部分,增强学生整体感受知课文的意识,养成整体感知的习惯,把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能力落到实处,从而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进而让学生真正感受学习语文是件快乐幸福的事。
第四篇:把握舆论引导的基本原则
把握舆论引导的基本原则
高校网络舆论的基本原则是在舆论引导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是贯穿在舆论引导全过程、在引导各方面都起着指导作用的主要原则。它充分反映了“理论来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的原理,它是在具体的舆论引导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和规律,反过来又指导舆论引导工作,以这种不断循环的模式推动引导工作的深入和进步。要实现正确有效的对高校网络舆论进行引导,确立基本原则是首先需要解决的课题。高校网络舆论引导工作从根本上看就是一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因而在某种程度上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对舆论引导原则的确立具有重要借鉴意义。如有人将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原则概括为:方向原则、求实原则、民主原则、渗透原则、层次原则、激励原则、主体原则、示范原则等八个方面。①我们结合前人研究,认为舆论引导的基本原则有几下几个方面:
一、方向性原则
方向原则是指舆论引导工作的展开要始终和社会发展要求相一致,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符合社会主义的价值取向和目标追求。这一原则是所有原则中最根本的原则,是其他一切原则的前提和基础。校园网络舆论的引导方向要朝着社会主流价值方向前进,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突出时代的主旋律,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构建 ① 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2, P205——218
和谐健康的校园文化。高校作为国家人才战略的基地,肩负着国家的未来,他们的素质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因此舆论引导要高举社会主义旗帜,着重培育共产主义理想和价值观念,结合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激励广大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
高校的大学生思想处于形成的关键期,缺乏理性的思维和冷静的头脑,对各类事件缺乏深刻的认识,容易成为不法分子“洗脑”的对象。这就要求学校舆论引导者用先进的思想武装他们的头脑,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引导学生理性对待网络舆论,积极弘扬社会正能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他们身上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二、主体性原则
刘建华认为,主体性原则是指在校园网络舆论场域下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形成的新型主体间关系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要求和表现。②网络舆论引导应以“人是目的”为这一伦理学理论为基础,人的行为无论是对自己的或是对他人的,总应该把人当做第一位的目的,世界上的一切只对人才有价值,单纯的东西离开人就无所谓价值,舆论引导就是要是用正确的价值理念、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来引导人,他的终极目标是塑造一个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人。人就其本性来说,是一个理性的存在,是具有绝对目的意义的存在。一切道德法则和义 ② 刘建华:《赛博空间的舆论行为 校园网络舆论的形成机制及其思想政治教育研究》,[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1,P162
务要求之所以应该这样而不应该那样,不是基于其他任何目的,只是为了人本身,以人为“最高绝对目的”,真正做到以人为本。
主体性原则是新型教与被教的关系,它既要求舆论引导者在引导的过程中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做好各项具体工作,也要求在引导的过程中尊重被引导者的主体性。教育者要乐于施教、善于施教,尊重被教育者的主体意识和心理需求,发扬民主的精神,以真诚和教育结合来改造人。
三、发展性原则
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到来,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已在全世界普及,网络舆论平台的发展是信息化不断深入的必然结果。网络的高速发展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带来了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但同时科学技术的发展又导致新的统治形式,即技术理性的统治。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创造出来的理性工具逐渐异化,技术异化成束缚人、压制人的工具。在《反革命与造反中》,马尔库塞指出,“资本主义进步的法则寓于这样一个公式:技术进步=社会财富的增长(即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奴役的扩展。”③网络舆论本身是为了能充分表达民意,是社会进步的体现,但网络舆论却不能保证其随时都处于理性的控制下,一些极端或消极的舆论往往比正面、理性的舆论起到更大的影响,小事件被肆意不合实际的放大,而人们又很容易受到这些舆论的影响,从而网络舆论平台由交流的功能转向了对人的统治,人变为了网 ③ Herbert Marcuse , Counterrevolution and Revolt, Beacon Press, 1972, p.4.络舆论的奴隶,正如马尔库塞所说:“发达工业文明的奴隶是升华了的奴隶,但毕竟还是奴隶”④。坚持发展性原则要求我们用辩证的方法看待网络技术与人的关系,技术的发展是人类能力的延伸,能为我们带来更便捷的生活,但网络技术要以理性的价值观念、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为指导思想,让人的理性统治技术理性,而非被奴役。
四、互动性原则
校园网络舆论平台是各种思想交流的平台,即存在思想的共识又包含思想的碰撞。一方面,在引导中通过充分运用这种网络交互功能,引导者通过与舆论主体直接交流,是获取一手资料的重要途径,对舆情动向准确的把握,了解事件发展的来龙去脉,摸清事件背后的价值追求、利益诉求、心理情感,是开展有针对性的引导的基础,不难看出,交往是舆情信息收集和研判的基础,是舆论引导者的“眼睛”,在这里,它发挥了舆情上传的作用。另一方面,在全面掌握情况后,制定了相应的引导对策,下一步就是如何落实引导,这也需要在网络互动中完成,在引导式用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生动活泼的交流,以情感人、以理服人,情理结合,达到引导的目的。
互动性原则要求在校园网络舆论的交往过程中一改传统的灌输、说教方式,双方以平等的姿态、民主的方式、对话的方法相互建立良好的互信,充分尊重舆论主体的诉求,一切从事情真相出发,寻找解决办法,最终化解矛盾。
④ 赫伯特.马尔库塞:《单面人》,左晓斯、张宜生、肖滨译,[M],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P68
五、协调性原则
系统论认为,系统是由要素组成的有机整体,当各个要素以最优方式组合是,其发挥的整体功能更大。高校网络舆论引导系统包括了引导目标、主体、客体、环境等要素,在舆论引导过程中需要使各要素相互协调,提高主体素质能力、把握客体个体特征、确定合理可行的目标、优化舆论引导环境,最终达到最佳引导。
网络舆论引导是一个巨大的工程,它需要调动各方面的力量来形成引导合力。首先是政府要高度重视,完善舆论相关的法律法规;其次是社会营造良好氛围,鼓励正能量,弘扬社会公平正义;再次是学校发挥引导主力军作用,学校要充分调动教工资源,打造优良校风,制定系统的引导机制;最后是让家庭积极参与到网络舆论引导中,良好的家风在无形之中将陶冶和熏陶学生的品行,家庭作为社会的细胞,每个家庭良好的家风最终将促进社会的整体进步。
人是环境中的人,良好的社会风气、校园风气、家庭风气必将对学生产生耳濡目染的作用,人是社会中的人,在良好健康的社会关系网络中也会形成端正的品格和道德,人是实践中的人,只有在实际的社会交往中才能越挫越勇、越来越成熟和理性。通过国家、社会、校园、家庭的有机配合,软硬并施,促使他们的身心协调、思行协调。
六、示范性原则
示范性原则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榜样示范,二是以身作则。
榜样示范是指教育者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和卓越成就影响学生,促使其形成优良品德的方法。榜样是社会的良心,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人类道德准则的模范代表,具有强大的社会感召力,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网络舆论的榜样示范可以通过全国优秀道德模范、感动人物等为题材,对被引导进行教育,将他们培养成为遵纪守法、理性正义的合格公民。
以身作则主要是针对舆论引导者而言,它是指舆论引导者在引导过程中用自己的行为模范去感染和启迪受教育者,提高被引导者的思想品的水平。思想政治教育要彻底说服人,意识靠真理的力量,二是靠人格的力量。⑤真理的力量即引导者所提倡和宣扬的理论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人类的共同价值准则,人格的力量即舆论引导员在引导过程中通过言行一致、率先垂范、以身作则的方式在被引导者心目树立的个人威信和人格魅力。在网络舆论引导的实际工作中,引导员要不断加强自身学习,提升自我素质,同时要做到为人师表、身正为范,用扎实先进的理论武装头脑,用严格的践行来感召他人。
参考文献:
1.崔蕴芳:《网络舆论形成机制研究》,[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毕一鸣,骆正林:《社会舆论与媒介传播》,[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3.刘建华:《赛博空间的舆论行为 校园网络舆论的形成机制及其思想政治教育研究》,[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4.陈秉公:《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辽宁人民出版社 5.李伟东:《学生危机事件情境下的高校网络舆论引导》,[J],思想教育研究,2011,7 ⑤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2, P217
第五篇:如何解决语文阅读时把握题意不准的问题
如何解决语文阅读时把握题意不准的问题
曲阜市尼山中学 田玉梅 2012年7月15日 11:50
一、教师提问题,让学生说看法,找理由回答
这是最古老也是最基本的办法,如小说教学中,我们可以问:“小说中的几个人物你最喜欢谁?说说你的理由。”散文教学我们可以问:“你喜欢这篇文章吗?为什么?”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谈自己的看法,教师适时地点拨、归纳、总结。师生共同解决问题,解读课文。学生的主体地位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体现。
为了在课堂上能更好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教师在备课时要预设问题,考虑学生问题的可能性,将教师问题与学生问题结合,明确不脱离文本的答案。对于学生不知如何问时,要抓住机会启发,利用类比、联想、举例初中语文教学论文等方法,使学生顿悟,提出并解决问题。
教师除了提一般的问题外,还可以故意设置一些争辩性质的问题,让学生在辩论中得到对课文的理解和认知。如学习《陌上桑》一文,关于使君的形象,教师可以这样问:“文中的使君在教参中说是一位仗势欺人、厚颜无耻的官吏,而我认为他是个谦谦君子,那么同学们如何评价这个人物呢?”学生可就文章里使君的语言神态、身份以及作者的写作目的来分析。为此,教师要暂时隐藏真实看法,提出似乎偏激或错误的意见观点,以点燃学生阅读的激情,促进学生深入阅读和思考,挖掘文章的内涵,但要把握尺度,不能把学生领得过远。如小说《孤独之旅》,在写杜小康成长的同时,也写了鸭子的长大,作者是以鸭喻人写人,但为让学生认识此问题,可以这样问:“杜小康将鸭子在芦苇荡里养大,鸭子最后下蛋了,我认为这鸭子的成长与人物没关系,你们如何理解呢?”这样就是为促进学生进一步读课文,通过文中对鸭子的细节描写与杜小康的成长来比较,得出作者的本意。
二、学生自己提问题,师生共同解答
语文的课堂主人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学生,学生提问题要教师来解答是再正常不过的,这时学生有问题来问说明学生已经进入到课文中,是值得鼓励和表扬的,但问题的质量可能不尽如人意,这就需要教师把握,让学生自己去体会。一篇课文开始,学生初读课文,提的问题只不过是一些字词的音义等,此时就是问对课文有哪些不懂,他们也不会提出较深入的问题,所以要让他们读进去,边读边思考,还要指导如何提问题。在混沌状态是提不出问题的,在似懂非懂、欲问而问不出时,要进行启发,可让前后桌之间先试着提问,把问题“成熟化”后再提出来。问题提出来了,谁来解答?我的做法是先留给学生,让学生之间进行解答,看能不能解决,再由教师把握深浅来解决。
我在教莫泊桑的小说《我的叔叔于勒》时,阅读后,学生太投入了,有人高举手提问:“文中的我(若瑟夫)就是作者莫泊桑吗?”这类问题其实也有学生曾问过,如《社戏》《故乡》中的“我”与鲁迅的关系。有的学生就能立即反驳:“不是,文中的我就是作者采用的第一人称的手法,便于叙述,同样是作者虚构的,可能有作者的影子,但不等同于作者。” 再如,学《范进中举》时,有学生提问:“小说中的胡屠户在范进中举前又嘲讽又挖苦,什么尖嘴猴腮,癞蛤蟆想吃天鹅肉等,可中举后,又说是天上文曲星下凡,这反差也太大了吧,应如何理解这反差呢?”这样的问题涉及作者夸张的手法,我随即问道:“那么你们认为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呢?”学生有的答讽刺了胡屠户的嫌贫爱富,势利小人,也有的说更揭露科举制度对一个人的影响,从而批判了科举制度。无论如何都针对课文在进行回答。其实这就是语文课堂的活力。
以上就是我教学改革以来的一些教学心得体会,写下来与同行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