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7年广东中考考试大纲(数学)
2017年广东省初中毕业生
数学学科学业考试大纲
一、考试性质
初中毕业生数学学科学业考试(以下简称为“数学学科学业考试”)是义务教育阶段数学学科的终结性考试,目的是全面、准确地反映初中毕业生的数学学业水平.考试的结果既是评定我省初中毕业生数学学业水平是否达到毕业标准的主要依据,也是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之一。
二、指导思想
(一)数学学科学业考试要体现《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标准》)的评价理念,有利于引导数学教学全面落实《标准》所设立的课程目标,有利于改善学生的数学学习方式,有利于减轻过重的学业负担。
(二)数学学科学业考试既要重视对学生学习数学知识与技能的结果和过程的评价,也要重视对学生在数学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方面发展状况的评价,还应当重视对学生数学认识水平的评价。
(三)数学学科学业考试命题应当面向全体学生,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个性特点和生活经验编制试题,力求公正、客观、全面、准确地评价学生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所获得的相应发展。
三、考试依据
(一)教育部2002年颁发的《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
(二)教育部2011年颁发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
(三)广东省初中数学教学的实际情况。
四、考试要求
(一)以《标准》中的“课程内容”为基本依据,不拓展知识与技能的考试范围,不提高考试要求,选学内容不列入考试范围。
(二)试题主要考查如下方面: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数学活动经验;数学思考;对数学的基本认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三)突出对学生基本数学素养的考查,注重考查学生掌握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包括数学事实、数学活动经验)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的情况,对在数学学习和应用数学解决问题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必须掌握的核心概念、思想方法和常用的技能重点考查。
(四)试卷内容大致比例:代数约占60分;几何约占50分;统计与概率约占10分。
五、考试内容
第一部分
数与代数
1.数与式(1)有理数
①理解有理数的意义,能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会比较有理数的大小.
②借助数轴理解相反数和绝对值的意义,会求有理数的相反数与绝对值(绝对值符号内不含字母).
③理解乘方的意义,掌握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及简单的混合运算(以三步为主).
④理解有理数的运算律,并能运用运算律简化运算.⑤能运用有理数的运算解决简单的问题.
(2)实数
①了解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立方根的概念,会用根号表示数的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立方根.
②了解乘方与开方互为逆运算,会用平方运算求某些非负数的平方根,会用立方运算求某些数的立方根,会用计算器求平方根和立方根.③了解无理数和实数的概念,知道实数与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能求实数的相反数与绝对值.
④能用有理数估计一个无理数的大致范围.
⑤了解近似数;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能用计算器进行近似计算,并按问题的要求对结果取近似值.
⑥了解二次根式、最简二次根式的概念,了解二次根式(根号下仅限于数)加、减、乘、除运算法则,会用它们进行有关实数的简单四则运算.能掌握形如:,的化简与运算(分母有理化).
(3)代数式
①能借助现实情境了解代数式,进一步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 ②能分析简单问题的数量关系,并用代数式表示.
③会求代数式的值;能根据特定的问题查阅资料,找到所需要的公式,并会代入具体的值进行计算.
(4)整式与分式
①了解整数指数幂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用科学计数法表示数(包括在计算器上表示).
②了解整式的概念,掌握合并同类项和去括号法则,会进行简单的整式加法和减法运算;能进行简单的整式乘法(其中的多项式相乘仅指一次式之间以及一次式与二次式相乘).
③会推导乘法公式:(a+b)(a-b)=a2-b2,(a±b)2 =a2 ±2ab+b2,了解公式的几何背景,并能利用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④会用提取公因式法、公式法(直接用公式不超过两次)进行因式分解(指数是正整数).
⑤了解分式和最简分式的概念,会利用分式的基本性质进行约分和通分,会进行简单的分式加、减、乘、除运算.
2.方程与不等式(1)方程与方程组
①能够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方程,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数量关系的有效模型.②经历估计方程解的过程.③掌握等式的基本性质.④会解一元一次方程、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方程中的分式不超过两个).
⑤掌握代入消元法和加减消元法,能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⑥理解配方法,会用配方法、公式法、因式分解法解数字系数的一元二次方程.
⑦会用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判别方程是否有实数根和两个根之间是否相等.⑧能根据具体问题的实际意义,检验方程的解是否合理.
(2)不等式与不等式组
①结合具体问题,了解不等式的意义,探索不等式的基本性质.②会解数字系数的一元一次不等式,并能在数轴上表示出解集;会用数轴确定由两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成的不等式组的解集,③能够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简单的问题.
3.函数(1)函数
①通过简单实例中的数量关系,了解常量、变量的意义.
②结合实例,了解函数的概念和三种表示方法,能举出函数的实例. ③能结合图象对简单实际问题中的函数关系进行分析.④能确定简单实际问题中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并会求出函数值.⑤能用适当的函数表示法刻画简单实际问题中变量之间的关系. ⑥结合对函数关系的分析,能对变量的变化情况进行初步讨论.
(2)一次函数
①结合具体情境体会一次函数的意义,根据已知条件确定一次函数表达式.
②会利用待定系数法确定一次函数的表达式.
③能画出一次函数的图象,根据一次函数的图象和表达式y = kx + b(k≠0)探索并理解k>0或k<0时,图象的变化情况.
④理解正比例函数.⑤体会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的关系.⑥能用一次函数解决简单实际问题.(3)反比例函数
①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反比例函数的意义,能根据已知条件确定反比例函数表达式.
②能画出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根据图象和表达式y =(k≠0)探索并理解k>0或k<0时,图象的变化情况.
③能用反比例函数解决某些实际问题.(4)二次函数
①通过对实际问题情境的分析,体会二次函数的意义.
②会用描点法画出二次函数的图象,能通过图象了解二次函数的性质. ③会用配方法将数字系数的二次函数的表达式化为y = a(x-h)2 + k(a≠0)的形式,并能由此得到二次函数图象的顶点坐标、开口方向,画出图象的对称轴,并能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④会利用二次函数的图象求一元二次方程的近似解.第二部分
空间与图形
1.图形的认识(1)点、线、面、角
①通过实物和具体模型,了解从物体抽象出来的几何体、平面、直线和点等. ②会比较线段的长短,理解线段的和、差以及线段中点的意义.③掌握基本事实:两点确定一条直线.④掌握基本事实: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⑤理解两点间距离的意义,能度量两点间距离. ⑥理解角的概念,能比较角的大小.
⑦认识度、分、秒,会对度、分、秒进行简单换算,并会计算角的和、差.
(2)相交线与平行线
①理解对顶角、余角、补角的概念,探索并掌握对顶角相等,同角(等角)的余角相等,同角(等角)的补角相等的性质.
②理解垂线、垂线段等概念,能用三角尺或量角器过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
③理解点到直线距离的意义,能度量点到直线的距离.
④掌握过一点有且仅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⑤识别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掌握平行线概念:掌握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⑥掌握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⑦掌握两条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⑧能用三角尺和直尺过已知直线外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平行线.
⑨探索并证明平行线的判定定理: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内错角相等(或同旁内角互补),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探索并证明平行线的性质定理:两条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或同旁内角互补).
⑩了解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
(3)三角形
①理解三角形及其内角、外角、中线、高线、角平分线等概念,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
②探索并证明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掌握该定理的推论:三角形的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证明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③理解全等三角形的概念,能识别全等三角形中的对应边、对应角.
④掌握两边及其夹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两角及其夹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三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等基本事实,并能证明定理:两角分别相等且其中一组等角的对边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⑤探索并证明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反之,角的内部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的点在角的平分线上.
⑥理解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概念,探索并证明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定理: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反之,到线段两端的距离相等的点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⑦理解等腰三角形的概念,探索并证明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底边上的高线、中线及顶角平分线重合,探索并掌握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有两个底角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探索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等边三角形的各角都等于60°.探索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定理: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或仅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⑧了解直角三角形的概念,探索并掌握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掌握有两个角互余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⑨探索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并能运用它们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探索并掌握判定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斜边、直角边”定理.⑩了解三角形重心的概念.
(4)四边形
①了解多边形的定义,多边形的顶点、边、内角、外角、对角线等概念;探索并掌握多边形内角和与外角和公式.
②理解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了解四边形的不稳定性.
③探索并证明平行四边形的有关性质定理: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对角相等、对角线互相平分;探索并证明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④了解两条平行线之间距离的意义,能度量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
⑤探索并证明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性质定理: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对角线相等;菱形的四条边相等,对角线互相垂直;以及它们的判定定理: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四边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正方形具有矩形和菱形的一切性质.
⑥探索并证明三角形中位线定理.
(5)圆
①理解圆、弧、弦、圆心角、圆周角的概念,了解等圆、等弧的概念:探索并了解点与圆的位置关系.
②探索圆周角与圆心角及其所对的弧的关系,了解并证明圆周角及其推论:圆周角的度数等于它所对弧上的圆心角度数的一半;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90°的圆周角所对的弦是直径;圆内接四边形的对角互补.
③知道三角形的内心和外心.
④了解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掌握切线的概念,探索切线与过切点的半径的关系,会用三角尺过圆上一点画圆的切线.
⑤会计算圆的弧长、扇形的面积.
(6)尺规作图
①能用尺规完成以下基本作图: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作一个角的平分线;作一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过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
②会利用基本作图作三角形:已知三边作三角形;已知两边及其夹角作三角形;已知两角及其夹边作三角形;已知底边和底边上的高作等腰三角形;已知一直角边和斜边作直角三角形.
③会利用基本作图完成:过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作圆;会作三角形的外接圆、内切圆,作圆的内接正方形和正六边形.
④在尺规作图中,了解尺规作图的道理,保留作图痕迹,不要求写作法.
(7)定义、命题、定理
①通过具体实例,了解定义、命题、定理、推论的意义.②结合具体实例,会区分命题的条件和结论,了解原命题及其逆命题的概念.会识别两个互逆的命题,知道原命题成立其逆命题不一定成立.
③知道证明的意义和证明的必要性,知道证明要合乎逻辑,知道证明的过程中可以有不同的表达形式,会综合法证明的格式.④了解反例的作用,知道利用反例可以判断一个命题是错误的.
⑤通过实例体会反证法的含义. 2.图形与变换(1)图形的轴对称
①通过具体实例认识轴对称,探索它的基本性质: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中,对应点的连线被对称轴垂直平分.
②能画出简单平面图形关于给定对称轴的对称图形,③了解轴对称图形的概念:探索等腰三角形、矩形、菱形、正多边形、圆的轴对称性质
④认识并欣赏自然界和现实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
(2)图形的旋转
①通过具体实例认识平面图形关于旋转中心的旋转,探索它的基本性质:一个图形和它经过旋转所得到的图形中,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两组对应点分别与旋转中心连线所成的角相等,②了解中心对称、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探索它的基本性质:成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中,对应点的连线经过对称中心,且被对称中心平分,③探索线段、平行四边形、正多边形、圆的中心对称性质.
④认识并欣赏自然界和现实生活中的中心对称图形.
(3)图形的平移
①通过具体实例认识平移,探索它的基本性质:一个图形和它经过平移所得到的图形中,两组对应点的连线平行(或在同一条直线上)且相等.
②认识并欣赏平移在自然界和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4)图形的相似
①了解比例的性质、线段的比、成比例的线段;通过建筑、艺术上的实例了解黄金分割.
②通过具体实例认识图形的相似,了解相似多边形和相似比.
③掌握两条直线被一组平行线所截,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④了解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相似三角形对应线段的比等于相似比;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⑤了解两个三角形相似的判定定理:两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两边成比例且夹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三边对应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⑥了解图形的位似,知道利用位似将一个图形放大或缩小.⑦会用图形的相似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⑧利用相似的直角三角形,探索并认识锐角三角函数(sin A,cos A,tan A),知道30°、45°、60°角的三角函数值.
⑨会使用计算器由已知锐角求它的三角函数值,由已知三角函数值求它对应的锐角.
⑩能用锐角三角函数解直角三角形,能用相关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5)图形的投影
①通过丰富的实例,了解中心投影和平行投影的概念.
②会画直棱柱、圆柱、圆锥、球的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会判断简单物体的三视图,能根据三视图描述简单的几何体.
③了解直棱柱、圆锥的侧面展开图,能根据展开图想象和制作立体模型.④通过实例,了解上述视图与展开图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3.图形与坐标(1)坐标与图形位置
①结合实例进一步体会有序数对可以表示物体的位置.
②理解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有关概念,能画出直角坐标系;在给定的直角坐标系中,能根据坐标描出点的位置、由点的位置写出它的坐标.③在实际问题中,能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描述物体的位置.④对给定的正方形,会选择适当的直角坐标系,写出它的顶点坐标,体会可以用坐标刻画一个简单图形.
⑤在平面上,能用方位角和距离刻画两个物体的相对位置.(2)坐标与图形运动
①在直角坐标系中,以坐标轴为对称轴,能写出一个已知顶点坐标的多边形的对称图形的顶点坐标,并知道对应顶点坐标之间的关系.
②在直角坐标系中,能写出一个已知顶点坐标的多边形沿坐标轴方向平移后图形的顶点坐标,并知道对应顶点坐标之间的关系.③在直角坐标系中,探索并了解将一个多边形依次沿两个坐标轴方向平移后所得到的图形与原来的图形具有平移关系,体会图形顶点坐标的变化.
④在直角坐标系中,探索并了解将一个多边形的顶点坐标(有一个顶点为原点、有一条边在横坐标轴上)分别扩大或缩小相同倍数时所对应的图形与原图形是位似的.第三部分
统计与概率 1.抽样与数据分析
(1)经历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活动,了解数据处理的过程;能用计算器处理较为复杂的数据.
(2)体会抽样的必要性,通过实例了解简单随机抽样.
(3)会制作扇形统计图,能用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直观、有效地描述数据.
(4)理解平均数的意义,能计算中位数、众数、加权平均数,了解它们是数据集中趋势的描述.
(5)体会刻画数据离散程度的意义,会计算简单数据的方差.
(6)通过实例,了解频数和频数分布的意义,能画频数直方图,能利用频数直方图解释数据中蕴涵的信息.
(7)体会样本与总体的关系,知道可以通过样本平均数、样本方差推断总体平均数和总体方差.
(8)能解释统计结果,根据结果做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并能进行交流.(9)通过表格等感受随机现象的变化趋势. 2.事件的概率
(1)能通过列表、画树状图等方法列出简单随机事件所有可能的结果,以及指定事件发生的所有可能结果,了解事件的概率.(2)知道大量的重复试验,可以用频率来估计概率.
六、考试方式和试卷结构
(一)考试方式 采用闭卷、笔答形式.
(二)试卷结构
1.由地级市组织命题的试卷,其结构由组织单位自行确定. 2.广东省教育考试院命制的试卷,结构如下:
(1)考试时间为100分钟.全卷满分120分.
(2)试卷结构:选择题10道,共30分;填空题6道,共24分;解答题
(一)3道,共18分;解答题
(二)3道,共21分;解答题
(三)3道,共27分.五类合计25道题.
选择题为四选一型的单项选择题;填空题只要求直接填写结果.
解答题
(一)(二)包括:
计算题[在下列四种形式中任选:数值计算、代数式运算、解方程(组)、解不等式(组);
计算综合题[在下列四种形式中任选:方程(不等式)计算综合题、函数综合题、几何计算综合题、统计概率计算综合题;
证明题(在下列两种形式中任选:几何证明、简单代数证明);
简单应用题[包括实际应用和非实际应用.在下列三种形式中任选:方程(组)应用题、不等式应用题、解三角形应用题、函数应用题;
作图题仅限尺规作图.
解答题
(三)包括:
“代数综合题”“几何综合题”和“代数与几何综合题”,各1道. 解答题都应根据题目的要求,写出文字说明、演算步骤或推证过程.
(3)试卷分为试题和答题卡,分开印刷,试题不留答题位置,答案必须填涂或写在答题卡上.答题方式由各地级市确定并公布.
第二篇:2018年广东《数学》考试大纲
2018年广东高职高考(3+证书)《数学》考试大纲
(一)考试性质
广东省高等职业院校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考试是以职业高中、中等专业学校和技工学校应届毕业生为对象的选拔性考试。有关院校将根据考生的考试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因此,本考试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以及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二)考试内容
数学科考试旨在测试考生对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的掌握程度,以及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考试内容的确定主要根据教育部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学大纲》,并结合了广东省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实际。对知识的认知要求分为了解、理解和掌握三个层次。
各项考试内容和要求如下: 1.集合与逻辑用语 考试内容:(1)集合及其运算。(2)数理逻辑用语。考试要求:
(1)理解集合、元素及其关系,理解空集的概念。(2)掌握集合的表示法及子集、真子集、相等之间的关系。(3)理解交集、并集和补集等运算。(4)了解充要条件的含义。2.不等式 考试内容:
(1)不等式的性质与证明。(2)不等式的解法。(3)不等式的应用。考试要求:
(1)理解不等式的性质,会证明简单的不等式。
(2)理解不等式解集的概念。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求解。(3)了解含有绝对值的不等式的求解。(4)会解简单的不等式应用题。3.函数 考试内容:(1)函数的概念。
(2)函数的单调性与奇偶性。(3)一元二次函数。考试要求:
(1)理解函数的概念、定义及记号,了解函数的三种表示法和分段函数。(2)理解函数的单调性和奇偶性,能判断一些简单函数的奇偶性和单调性。(3)掌握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及其简单应用。4.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 考试内容:
(1)指数与指数函数。(2)对数及其运算,换底公式,对数函数,反函数。考试要求:
(1)了解n次根式的意义。理解有理指数幂的概念及运算性质。(2)理解指数函数的概念。理解指数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3)理解对数的概念(含常用对数、自然对数)及运算性质,能进行基本的对数运算。
(4)理解对数函数的概念。了解对数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5)通过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的关系了解反函数的概念及互为反函数的函数图像间的关系;会求一些简单函数的反函数。
5.三角函数 考试内容:
(1)角的概念的推广及其度量,弧度制。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单位圆中的三角函数线。
(2)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正弦、余弦的诱导公式。(3)和角公式与倍角公式。
(4)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图像和性质。(5)余弦定理、正弦定理及其应用。考试要求:
(1)理解正角、负角、零角的概念。理解弧度的意义,能进行角度与弧度的换算。
(2)理解任意角的正弦、余弦、正切的定义。(3)掌握三角函数值的符号;掌握特殊角的正弦、余弦、正切的值;理解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和正弦、余弦的诱导公式。能由已知三角函数值求指定区间内的角的大小。
(4)理解两角和的正弦、余弦公式;了解两角和的正切公式;了解两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
(5)能正确运用三角公式进行简单三角函数式的化简、求值。
(6)掌握正弦函数的图像和性质。了解函数的周期性和最小正周期的意义。了解余弦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7)理解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会解斜三角形的简单应用题。6.数列 考试内容:(1)数列的概念。(2)等差数列。(3)等比数列。考试要求:
(1)了解数列的概念。理解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定义。
(2)理解等差中项公式、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前n项和的公式。(3)理解等比中项公式、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前n项和的公式。(4)会解简单的数列应用题。7.平面向量 考试内容:
(1)向量的概念,向量的运算。(2)轴上向量的坐标及其运算;平面向量的直角坐标运算。(3)两个向量平行(共线)的条件;两个向量垂直的条件。(4)向量的平移公式;中点坐标公式;两点间距离公式。考试要求:
(1)了解向量的概念、向量的长度(模)和单位向量。理解相等向量、负向量、平行(共线)向量的意义。
(2)理解向量的加法与减法运算及其运算法则。
(3)理解数乘向量的运算及其运算法则。理解两个向量平行(共线)的条件。(4)理解向量的数量积(内积)及其运算法则。理解两个向量垂直的条件。(5)了解平面向量的坐标的概念,理解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6)理解向量的平移公式,掌握中点坐标公式和两点间距离公式。8.平面解析几何 考试内容:
(1)曲线方程。曲线的交点。(2)直线方程。
(3)圆的标准方程和一般方程;圆的参数方程。(4)椭圆、双曲线和抛物线的标准方程及其几何性质。(5)坐标轴的平移。考试要求:
(1)理解曲线与方程的对应关系。掌握求曲线交点的方法。(2)理解直线的方向向量和直线的点向式方程、直线的法向向量和直线的点法向式方程、直线的斜率和点斜式方程、直线方程的一般式,能根据条件求出直线方程。
(3)理解两条直线的交点和夹角的求法;理解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条件;了解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
(4)掌握圆的标准方程和一般方程;了解圆的参数方程。
(5)理解椭圆的标准方程和性质,了解双曲线和抛物线的标准方程和性质。(6)了解坐标轴的平移及移轴公式。9.概率与统计初步 考试内容:
(1)分数、分步计数原理。(2)随机事件和概率。(3)概率的简单性质。(4)直方图与频率分布。(5)总体与样本。(6)抽样方法。
(7)总体均值、标准差;用样本均值、标准差估计总体均值、标准差。考试要求:
(1)理解分数、分步计数原理。(2)理解随机事件和频率。(3)理解概率的简单性质。(4)了解直方图与频率分步。(5)了解总体与样本。(6)了解抽样方法。
(7)了解总体均值、标准差及用样本均值、标准差估计总体均值、标准差。(三)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
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试题分为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三种题型,其中:选择题15题,每题5分,共75分;填空题5题,每题5分,共25分;解答题4题,共50分。选择题是“四选一“型的单项选项题;填空题只要求直接写出结果,不必写出计算或推演过程;解答题包括计算题、证明题和应用题等,解答题应写出文字说明、演算步骤或推证过程。
试题按其难度(平均得分率)分为容易题、中等题和难题,平均得分率在0.7以上者为容易题、在0.3-0.7之间为中等题、在0.3以下者为难题,三种试题分值之比约为2:2:1.(四)题型示例(略)
第三篇:2015年广东中考数学考试大纲
2015年广东省初中毕业生数学学科学业考试大纲
一、考试性质
初中毕业生数学学科学业考试(以下简称为“数学学科学业考试”)是义务教育阶段数学学科的终结性考试,目的是全面、准确地反映初中毕业生的数学学业水平.考试的结果既是评定我省初中毕业生数学学业水平是否达到毕业标准的主要依据,也是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之一.
二、指导思想
(一)数学学科学业考试要体现《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标准》)的评价理念,有利于引导数学教学全面落实《标准》所设立的课程目标,有利于改善学生的数学学习方式,有利于减轻过重的学业负担.
(二)数学学科学业考试既要重视对学生学习数学知识与技能的结果和过程的评价,也要重视对学生在数学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方面发展状况的评价,还应当重视对学生数学认识水平的评价.
(三)数学学科学业考试命题应当面向全体学生,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个性特点和生活经验编制试题,力求公正、客观、全面、准确地评价学生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所获得的相应发展.
三、考试依据
(一)教育部2002年颁发的《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
(二)教育部2011年颁发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
(三)广东省初中数学教学的实际情况.
四、考试要求
(一)以《标准》中的“课程内容”为基本依据,不拓展知识与技能的考试范围,不提高考试要求,选学内容不列入考试范围;
(二)试题主要考查如下方面: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数学活动经验;数学思考;对数学的基本认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三)突出对学生基本数学素养的考查,注重考查学生掌握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包括数学事实、数学活动经验)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的情况,对在数学学习和应用数学解决问题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必须掌握的核心概念、思想方法和常用的技能重点考查.
(四)试卷内容大致比例:代数约占60分;几何约占50分;统计与概率约占10分.
五、考试内容 第一部分 数与代数 1.数与式(1)有理数
①理解有理数的意义,能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会比较有理数的大小.
②借助数轴理解相反数和绝对值的意义,会求有理数的相反数与绝对值(绝对值符号内不含字母).
③理解乘方的意义,掌握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及简单的混合运算(以三步为主).
④理解有理数的运算律,并能运用运算律简化运算. ⑤能运用有理数的运算解决简单的问题.(2)实数
①了解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立方根的概念,会用根号表示数的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立方根.
②了解乘方与开方互为逆运算,会用平方运算求某些非负数的平方根,会用立方运算求某些数的立方根,会用计算器求平方根和立方根.
③了解无理数和实数的概念,知道实数与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能求实数的相反数与绝对值.
④能用有理数估计一个无理数的大致范围.
⑤了解近似数;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能用计算器进行近似计算,并按问题的要求对结果取近似值.
⑥了解二次根式、最简二次根式的概念,了解二次根式(根号下仅限于数)加、减、乘、除运算法则,会用它们进行有关实数的简单四则运算.(3)代数式
①能借助现实情境了解代数式,进一步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 ②能分析简单问题的数量关系,并用代数式表示.
③会求代数式的值;能根据特定的问题查阅资料,找到所需要的公式,并会代入具体的值进行计算.(4)整式与分式
①了解整数指数幂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数(包括在计算器上表示). ②了解整式的概念,掌握合并同类项和去括号法则,会进行简单的整式加法和减法运算;能进行简单的整式乘法(其中的多项式相乘仅指一次式之间以及一次式与二次式相乘). ③会推导乘法公式:的
几何背景,并能利用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④会用提取公因式法、公式法(直接用公式不超过两次)进行因式分解(指数是正整数). ⑤了解分式和最简分式的概念,会利用分式的基本性质进行约分和通分,会进行简单的分式加、减、乘、除运算. 2.方程与不等式(1)方程与方程组
①能够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方程,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数量关系的有效模型.
②经历估计方程解的过程. ③掌握等式的基本性质.
④会解一元一次方程、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方程中的分式不超过两个). ⑤掌握代入消元法和加减消元法,能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⑥理解配方法,会用配方法、公式法、因式分解法解数字系数的一元二次方程. ⑦会用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判别方程是否有实数根和两个根之间是否相等. ⑧能根据具体问题的实际意义,检验方程的解是否合理.(2)不等式与不等式组
①结合具体问题,了解不等式的意义,探索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②会解数字系数的一元一次不等式,并能在数轴上表示出解集;会用数轴确定由两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成的不等式组的解集.
③能够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简单的问题. 3.函数(1)函数
①通过简单实例中的数量关系,了解常量、变量的意义. ababa2b2ab,2a22abb2,了解公式 3 ②结合实例,了解函数的概念和三种表示方法,能举出函数的实例. ③能结合图象对简单实际问题中的函数关系进行分析.
④能确定简单实际问题中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并会求出函数值. ⑤能用适当的函数表示法刻画简单实际问题中变量之间的关系. ⑥结合对函数关系的分析,能对变量的变化情况进行初步讨论.(2)一次函数
①结合具体情境体会一次函数的意义,根据已知条件确定一次函数表达式. ②会利用待定系数法确定一次函数的表达式.
③能画出一次函数的图象,根据一次函数的图象和表达式y=kx+b(k≠0)探索 并理解k>0或k<0时,图象的变化情况. ④理解正比例函数.
⑤体会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的关系. ⑥能用一次函数解决简单实际问题.(3)反比例函数
①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反比例函数的意义,能根据已知条件确定反比例函数表达式. ②能画出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根据图象和表达式y=kx(k≠0)探索并理解k>0 或k<0时,图象的变化情况. ③能用反比例函数解决某些实际问题.(4)二次函数
①通过对实际问题情境的分析,体会二次函数的意义.
②会用描点法画出二次函数的图象,能通过图象了解二次函数的性质. ③会用配方法将数字系数的二次函数的表达式化为
yaxhk(a≠0)的形
2式,并能由此得到二次函数图象的顶点坐标、开口方向,画出图象的对称轴,并能解决 简单实际问题.
④会利用二次函数的图象求一元二次方程的近似解. 第二部分 空间与图形 1.图形的认识(1)点、线、面、角
①通过实物和具体模型,了解从物体抽象出来的几何体、平面、直线和点等. ②会比较线段的长短,理解线段的和、差以及线段中点的意义. ③掌握基本事实: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④掌握基本事实: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⑤理解两点间距离的意义,能度量两点间距离. ⑥理解角的概念,能比较角的大小.
⑦认识度、分、秒,会对度、分、秒进行简单换算,并会计算角的和、差.(2)相交线与平行线
①理解对顶角、余角、补角的概念,探索并掌握对顶角相等,同角(等角)的余 角相等,同角(等角)的补角相等的性质.
②理解垂线、垂线段等概念,能用三角尺或量角器过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 ③理解点到直线距离的意义,能度量点到直线的距离. ④掌握过一点有且仅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⑤识别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掌握平行线概念:掌握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⑥掌握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⑦掌握两条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 ⑧能用三角尺和直尺过已知直线外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平行线.
⑨ 探索并证明平行线的判定定理: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内错角相等(或同旁内角互补),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探索并证明平行线的性质定理:两条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或同旁内角互补). ⑩了解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3)三角形
①理解三角形及其内角、外角、中线、高线、角平分线等概念,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 ②探索并证明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掌握该定理的推论:三角形的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证明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③理解全等三角形的概念,能识别全等三角形中的对应边、对应角.
④掌握两边及其夹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两角及其夹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三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等基本事实,并能证明定理:两角分别相等且其中一组等角的对边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⑤探索并证明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反之,角的内部到角两边的距离的点在角的平分线上.
⑥理解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概念,探索并证明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定理: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反之,到线段两端的距离相等的点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⑦理解等腰三角形的概念,探索并证明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底边上的高线、中线及顶角平分线重合.探索并掌握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有两个底角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探索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等边三角形的各角都等于60°:探索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定理: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或仅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⑧了解直角三角形的概念,探索并掌握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掌握有两个角互余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⑨探索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并能运用它们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探索并掌握判定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斜边、直角边”定理. ⑩了解三角形重心的概念.(4)四边形
①了解多边形的定义,多边形的顶点、边、内角、外角、对角线等概念;探索并掌握多边形内角和与外角和公式.
②理解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了解四边形的不稳定性.
③探索并证明平行四边形的有关性质定理: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对角相等、对角线互相平分;探索并证明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④了解两条平行线之间距离的意义,能度量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
⑤探索并证明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性质定理: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对角线相等;菱形的四条边相等,对角线互相垂直;以及它们的判定定理: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四边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正方形具有矩形和菱形的一切性质. ⑥探索并证明三角形中位线定理.(5)圆
①理解圆、弧、弦、圆心角、圆周角的概念,了解等圆、等弧的概念:探索并了解点与圆的位置关系.
②探索圆周角与圆心角及其所对的弧的关系,了解并证明圆周角及其推论:圆周角的度数等于它所对弧上的圆心角度数的一半;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90°的圆周角所对的弦是直径;圆内接四边形的对角互补. ③知道三角形的内心和外心.
④了解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掌握切线的概念,探索切线与过切点的半径的关系,会用三角尺过圆上一点画圆的切线. ⑤会计算圆的弧长、扇形的面积.(6)尺规作图
①能用尺规完成以下基本作图: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作一个角的平分线;作一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过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
②会利用基本作图作三角形:已知三边作三角形;已知两边及其夹角作三角形;已知两角及其夹边作三角形;已知底边和底边上的高作等腰三角形;已知一直角边和斜边作直角三角形.
③会利用基本作图完成:过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作圆;会作三角形的外接圆、内切圆,作圆的内接正方形和正六边形.
④在尺规作图中,了解尺规作图的道理,保留作图痕迹,不要求写作法.(7)定义、命题、定理
①通过具体实例,了解定义、命题、定理、推论的意义.
②结合具体实例,会区分命题的条件和结论,了解原命题及其逆命题的概念.会识别两个互逆的命题,知道原命题成立其逆命题不一定成立.
③知道证明的意义和证明的必要性,知道证明要合乎逻辑,知道证明的过程中可以有不同的表达形式,会综合法证明的格式.
④了解反例的作用,知道利用反例可以判断一个命题是错误的. ⑤通过实例体会反证法的含义. 2.图形与变换 对称 ①通过具体实例认识轴对称,探索它的基本性质: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中,对应点 的连线被对称轴垂直平分.
②能画出简单平面图形关于给定对称轴的对称图形.
③了解轴对称图形的概念:探索等腰三角形、矩形、菱形、正多边形、圆的轴对称 性质.
④认识并欣赏自然界和现实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2)图形的旋转
①通过具体实例认识平面图形关于旋转中心的旋转,探索它的基本性质:一个图形 和它经过旋转所得到的图形中,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两组对应点分别与旋转 中心连线所成的角相等.
②了解中心对称、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探索它的基本性质:成中心对称的两个图 形中,对应点的连线经过对称中心,且被对称中心平分. ③探索线段、平行四边形、正多边形、圆的中心对称性质. ④认识并欣赏自然界和现实生活中的中心对称图形.(3)图形的平移
①通过具体实例认识平移,探索它的基本性质:一个图形和它经过平移所得到的图 形中,两组对应点的连线平行(或在同一条直线上)且相等. ②认识并欣赏平移在自然界和现实生活中的应用.(4)图形的相似
①了解比例的性质、线段的比、成比例的线段;通过建筑、艺术上的实例了解黄金 分割.
②通过具体实例认识图形的相似,了解相似多边形和相似比. ③掌握两条直线被一组平行线所截,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
④了解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相似三角形对应线段的比等于相似比;面积比等于 相似比的平方.
⑤了解两个三角形相似的判定定理:两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两边成比例 且夹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三边对应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⑥了解图形的位似,知道利用位似将一个图形放大或缩小. ⑦会用图形的相似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⑧利用相似的直角三角形,探索并认识锐角三角函数(sinA,cosA,tanA),知道 30°、45°、60°角的三角函数值.
⑨会使用计算器由已知锐角求它的三角函数值,由已知三角函数值求它对应的锐角. ⑩能用锐角三角函数解直角三角形,能用相关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5)图形的投影
①通过丰富的实例,了解中心投影和平行投影的概念.
②会画直棱柱、圆柱、圆锥、球的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会判断简单物体的三视图,能根据三视图描述简单的几何体.
③了解直棱柱、圆锥的侧面展开图,能根据展开图想象和制作立体模型. ④通过实例,了解上述视图与展开图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3.图形与坐标(1)坐标与图形位置
①结合实例进一步体会有序数对可以表示物体的位置.
②理解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有关概念,能画出直角坐标系;在给定的直角坐标系中,能根据坐标描出点的位置、由点的位置写出它的坐标.
③在实际问题中,能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描述物体的位置.
④对给定的正方形,会选择适当的直角坐标系,写出它的顶点坐标,体会可以用坐标刻画一个简单图形.
⑤在平面上,能用方位角和距离刻画两个物体的相对位置.(2)坐标与图形运动
①在直角坐标系中,以坐标轴为对称轴,能写出一个已知顶点坐标的多边形的对称图形的顶点坐标,并知道对应顶点坐标之间的关系.
②在直角坐标系中,能写出一个已知顶点坐标的多边形沿坐标轴方向平移后图形的顶点坐标,并知道对应顶点坐标之间的关系.
③在直角坐标系中,探索并了解将一个多边形依次沿两个坐标轴方向平移后所得到的图形与原来的图形具有平移关系,体会图形顶点坐标的变化.
④在直角坐标系中,探索并了解将一个多边形的顶点坐标(有一个顶点为原点、有一条边在横坐标轴上)分别扩大或缩小相同倍数时所对应的图形与原图形是位似的. 第三部分 统计与概率 1.抽样与数据分析
(1)经历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活动,了解数据处理的过程;能用计算器处 理较为复杂的数据.
(2)体会抽样的必要性,通过实例了解简单随机抽样.(3)会制作扇形统计图,能用统计图直观、有效地描述数据.
(4)理解平均数的意义,能计算中位数、众数、加权平均数,了解它们是数据集中趋势的描述.
(5)体会刻画数据离散程度的意义,会计算简单数据的方差.
(6)通过实例,了解频数和频数分布的意义,能画频数直方图,能利用频数直方图解释数据中蕴涵的信息.
(7)体会样本与总体的关系,知道可以通过样本平均数、样本方差推断总体平均数和总体方差.
(8)能解释统计结果,根据结果做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并能进行交流.(9)通过表格等感受随机现象的变化趋势. 2.事件的概率
(1)能通过列表、画树状图等方法列出简单随机事件所有可能的结果,以及指定事件发生的所有可能结果,了解事件的概率.
(2)知道大量的重复试验,可以用频率来估计概率.
六、考试方式和试卷结构
(一)考试方式 采用闭卷、笔答形式.
(二)试卷结构
1.由地级市组织命题的试卷,其结构由组织单位自行确定. 2.广东省教育考试院命制的试卷,结构如下:(1)考试时间为100分钟.全卷满分120分.
(2)试卷结构:选择题10道,共30分;填空题6道,共24分;解答题
(一)3道,共18分;解答题
(二)3道,共21分;解答题
(三)3道,共27分.五类合计25道题. 选择题为四选一型的单项选择题;填空题只要求直接填写结果. 解答题
(一)(二)包括:
计算题(在下列四种形式中任选:数值计算、代数式运算、解方程(组)、解不等 式(组));计算综合题(在下列四种形式中任选:方程(不等式)计算综合题、函数类综合题、几何类计算综合题、统计概率计算综合题);证明题(在下列两种形式中任选: 几何证明、简单代数证明);简单应用题(包括实际应用和非实际应用.在下列三种形式中任选:方程(组)应用题、不等式应用题、解三角形应用题、函数应用题);作图题仅限尺规作图. 解答题
(三)包括:
“代数综合题”、“几何综合题”和“代数与几何综合题”,各1道.解答题都应根据题目的要求,写出文字说明、演算步骤或推证过程.
(3)试卷分为试题和答题卡,分开印刷,试题不留答题位置,答案必须填涂或写 在答题卡上.答题方式由各地级市确定并公布.
第四篇:2011年中考数学大纲
1、数与代数部分
(1)数与式:与2010年相比一共有11处细微变化,其中有10处变化都是针对文字表述的变化,使得原来的问题表述更加清晰和准确,考点没有变化。其中数轴考点的B级要求“会借助数轴比较有理数的大小”去掉了。
(2)方程与不等式:与2010年相比一共有5处细微变化,其中有3处变化是简化文字表述。方程考点的C级要求“能运用方程解决有关问题”去掉了。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部分的C级要求中对于“会用配方法对代数式作简单的变形”去掉了。
(3)函数:与2010年相比一共有5处细微变化,其中有4处变化是简化文字表述,考察方式基本不变。在二次函数考点的B级要求中,增加了“会根据二次函数的解析式求其图像与坐标轴的交点坐标”,值得关注!
2、图形与坐标
(1)平面直角坐标系:与2010年相比一共有3处变化。B级要求中对“描述物体的位置”做了简化;增加了“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会求图形变换后点的坐标”。C级要求中“灵活运用不同的方式确定物体在坐标平面内的位置”做了表述上的变化,使其更准确。
(2)三角形:与2010年相比有1处变化,在B要求中“会证明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改成“掌握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做了简单的文字表述的变化。
(3)弧长和扇形:与2010年相比有2处变化,分别在B级要求中去掉了“简单”两个字,简单文字表述的变化告诉我们考察点可能会“不简单”,关于弧长和扇形面积的计算要求同学们掌握。
(4)圆与圆的位置关系:与2010年相比有1处变化,去掉了B级要求的“利用圆与圆的位置关系解决简单问题”,这部分应该不会考到了。
(5)轴对称:与2010年相比有1处变化,对B级要求的文字表述做了精简,C级要求“能运用轴对称的知识解决简单问题”依然是命题热点!
3、统计与概率
第五篇:2018年广东本科插班生考试大纲
2018年广东省本科插班生考试大纲
《大学语文》
Ⅰ考试性质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插班生招生考试是由专科毕业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高等学校根据考生的成绩,按照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因此,本科插班生考试应有较高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Ⅱ考试内容
一、汉语基本知识
1. 了解文言文一词多义现象,理解文言实词古今意义的不同。掌握那些在现代汉语中仍具生命力的文言词语不同的用法。识别文言文中常用的通假字和古今字,并理解其含义。
2. 理解“之、其、者、所、诸、焉、则、而、于、以、且、乃”等常见文言虚词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不同含义及其用法。
3. 理解文言文中与现代汉语不同的语法现象和句式,如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名词作状语、名词作动语、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等,并能将其正确地译成现代汉语句式。4. 了解比喻、比拟、对偶、排比、夸张、层递、反复、设问、反诘修辞格及其用法。5. 理解现代文中的疑难词语,掌握现代文中的语法知识。
二、文学基本知识
1. 了解教材中作者的姓名、字号、朝代或国别、代表作与作品集名称、文学主张、文学成就及其他重要贡献。
2. 识记指定篇目中的名句。
3. 了解教材中涉及的古今各类文体知识。4. 了解教材中涉及的各种文学流派和文学现象。5. 了解教材中涉及的一些文化知识。
三、阅读
阅读材料选自课内或者课外的文段。1. 了解作品反映的时代背景与社会生活。
2. 分析作品的结构、体裁特征及使用的主要表现手法。3. 赏析作品中的文学形象,品味文章的语言及审美风格。4. 概括作品的主旨、领会作品的情感,理解作品的思想意义。
四、写作
掌握常用文体的写作知识,能根据所给题目或材料,撰写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记叙文、说明文及其他常见体裁的文章。要求中心明确、思想健康、内容充实、结构完整、条理清楚、文句通畅、标点正确。
Ⅲ.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
一、考试形式:
闭卷、笔试。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考生使用答题卡答题。
二、知识内容比例:
1.汉语基本知识
约20%
2.文学与文化基本知识
约20%
3.阅读
约20%
4.写作
40%
三、试题题型及赋分
1.选择题
约15%
2.古文翻译题
约15%
3.填空题
约5%
4.阅读题
约25%
5.作文
40%
四、试题难易比例
容易题
约30%
中等难度题
约45%
难题
约25%
Ⅴ.参考书目
一、参考书目:
徐中玉、齐森华主编:《大学语文》(第十版),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二、指定篇目
1.攀迟、仲弓问仁(《论语》)2.《老子》二章(《老子》)3.晏子对齐侯问(《左传》)4.史伯对桓公问(《国语》)5.大同(《礼记》)6.召公谏厉王弭谤(《国语》)7.谏逐客书(秦*李斯)8.过秦论(上)(西汉*贾谊)9.五代史伶官传序(宋*欧阳修)10.哀郢(《战国*屈原》)11.古风(其十九)(唐*李白)12.秋兴八首(其
一、其四)(唐*杜甫)13.贺新郎*同父见和再用韵答之(宋*辛弃疾)
14.哀江南赋序(北调*庾信)15.祖国土(【苏联】阿赫玛托娃)16.蒹葭(《诗经》)17.长恨歌(唐*白居易)
18.鹊桥仙(纤云弄巧)(宋*秦观)19.沈园二首(宋*陆游)
20.【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元*睢景臣)21.始得西山宴游记(唐*柳完元)22.正气歌 并序(宋*文天祥)23.念奴娇*过洞庭(宋*张孝祥)24.饮酒(其五)(宋*陶渊明)25.赤壁赋(宋*苏轼)
Ⅳ.题型示例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备选答案中选取一个正确答案)1.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观点的古代思想家是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墨子 2.雎景臣《高祖返乡》的文体是
A.赋
B.词
C.散曲
D.传奇
二、古文翻译题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字。
(1)是时会暮,胡兵终怪之,不敢吉。.(2)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2)以千百就尽之卒,站百万日滋之师。
三、名句默写题
1.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老子》)2.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
(苏轼《赤壁赋》)
四、阅读题
1.阅读下文,并回答问题。
对于一些作家,故乡只属于自己的童年。它是自己生命的巢,生命在那里诞生,一旦长大后羽毛丰满,它就远走高飞。但我却不然,我从来没有离开过自己的家乡。我太熟悉一次次从天南海北甚至远涉重洋旅行归来而返回故土的那种感觉了。只要在高速路上看到“天津”的路牌,或者听到航空小姐说出它的名字,心中便充溢着一种踏实,一种温情,一种彻底的放松。
我喜欢在夜间回家,远远看到家中亮着灯的窗子,一点点愈来愈近。一次一位生活杂志的记者要我为“家庭”下一个定义。我马上想到这个亮灯的窗子,柔和的光从纱窗中透出,静谧而安详。我不禁说:“家庭是世界上惟一可以不设防的地方。”
我的故乡给了我的一切。
父母、家庭、孩子、知己和人间不能忘怀的种种情谊。我的一切都是从这里开始。无论是咿咿呀呀地学话还是一部部十数万字或数十万字的作品的写作;无论是梦幻般的初恋还是步入茫茫如海的社会。当然,它也给我人生的另一面,那便是挫折、穷困、冷遇与折磨以及意外的灾难。比如抄家和大地震,都像利斧一样,至今在我心底留下了永难平复的伤痕。我在这个城市里搬过至少十次家。有时真的像老鼠那样被人一边喊打一边轰赶。我还有过一次非常短暂的神经错乱,但如有神助一般被不可思议地纠正了回来。在很多年的生活中,我都把多1角钱肉馅的晚饭当作美餐,把那些帮我说几句话的人认作贵人。然而,就是在这样的困境中,我触到了人生的真谛,从中掂出种种情义的分量,也看透了某些脸后边的另一张脸。
写到这里,很担心我把自己的那些不幸强加给命运和生活,错怪是故乡给我的。我明白,在那个灾难没有死角的年代,即使我生活在任何城市,都同样会经受这一切。因为我相信阿·托尔斯泰那句话:在我们拿起笔之前,一定要在火里烧三次,血水里泡三次,碱水里煮三次。只有到了人间的底层才会懂得,惟生活解释的概念才是最可信的。
然而,不管生活是怎样的滋味,当它消逝之后,全部都悄无声息地留在这城市中了。因为我的许多温情的故事是裹在海河的风里的,我挨批挨斗就在五大道上。一处街角,一个桥头,一株弯曲的老树,都会唤醒我的记忆,使我陡然“看见”昨日的影像。它常常叫我骄傲地感觉到自己拥有那么丰富又深厚的人生,而我的人生全装在这个巨大的城市里。
更何况,这城市的数百万人,还有我们无数的先辈,也都把他们的人生故事书写在这座城市中了。一座城市怎么会有如此庞大的承载与记忆?别忘了——城市还有它自身非凡的经历与遭遇呢!
最使我痴迷的还是它的性格。这性格一半外化在它形态上,一半潜在它地域的气质里。这后一半好像不容易看见,它深刻地存在于此地人的共性中。城市的个性是当地人一代代无意中塑造出来的。可是,城市的性格一旦形成,就会反过来同化这个城市的每一个人。我身上有哪些东西来自这个城市的文化,孰好孰坏?优根劣根?我说不好。我却感到我和这个城市的人们浑然一体。我和他们气息相投,相互心领神会,有时甚至不需要语言交流。我相信,对于自己的家乡就像对你真爱的人,一定不只是爱它的优点。或者说,当你连它的缺点都觉得可爱时——它才是你真爱的人,才是你的故乡。
家乡把它怀抱里的每个人都养育成自己的儿子。它哺育我的不仅是海河蔚蓝色的水和亮晶晶的小站稻米,更加上它斑斓又独异的文化。它把我们改造为同一的文化血型。它精神的因子已经注入我的血液中。这也是我特别在乎它的历史遗存、城市形态乃至每一座具有纪念意义的建筑的缘故。我把它们看作是它精神与性格之所在,而绝不仅仅是使用价值。
我知道,人的命运一半在自己手里,一半还得听天由命。今后我是否还一直生活在这里尚不得知。
但我无论到哪里,我都是天津人。不仅因为天津是我的出生地——它绝不只是我生命的巢,而是灵魂的巢。
(1)故乡给了“我”什么难忘的回忆?它使“我”领悟到了哪些人生的真谛?
(2)故乡是游子是精神家园,尔对长期固守家乡的“我”来说,为什么也对故乡如此依恋?
(3)文章最后说“它绝不是我生命的巢,而是我灵魂的巢”,这一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在全文的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2.阅读下文,按要求回答问题。
民无廉耻,不可治也,非修礼义,廉耻不立。民不知礼义,法弗能正也,非崇善废丑,不向礼义。无法不可以为治也,不知礼义不可以行法。法能杀不孝者,而不能使人为孔、曾之行;法能刑窃盗者,而不能使人为伯夷之廉。孔子弟子七十,养徒三千人,皆入孝出悌,言为文章,行为仪表,教之所成也。墨子服役者百八十人,皆可使赴火蹈刃,死不还踵,化之所致也。
夫刻肌肤,镵皮革,被创流血,至难也,然越人为之以求荣也。圣王在上,明好恶以示之,经诽誉以导之,亲贤而进之,贱不肖而退之,无被创流血之苦,而有高世尊显之名,民孰不从?
古者法设而不犯,刑措而不用,非可刑而不刑也;百工维时,庶绩咸熙,礼义修而任贤德也。英俊豪杰,各以小大之材处其位,得其宜,由本流末,以重制轻,则上唱而民和,上动而下随,四海之内,一心同归,背贪鄙而向仁义。其于化民也,若风之摇草木,无之而不靡。
今使愚教知,使不肖临贤,虽严刑罚,民弗从也,小不能制大,弱不能使强也。故圣主举贤以立功,不肖主举其所与同。文王举太公望、召公奭而王,桓公任管仲、隰朋而霸,此举贤以立功也。夫差用太宰嚭而灭,秦任李斯、赵高而亡,此举所与同。故观其所举而治乱可见也,察其党与而贤不肖可论也。
注①:镵(chan):刺、刻。
(1)下列的解释和分析与文意不符 的一项是
A.孔子弟子七十,养徒三千人,皆入孝出悌,其原因在于他重视礼义教化
B.没有法治天下就不可能太平,所以对不知礼义之民,要用严刑峻法。C.昏庸的君主只会任用那些与自己同类、对自己惟命是从的人。
D.君主应修治礼义,任用贤能,这样就可以做到“设法而不犯,刑错而不用”。(2)文中哪些句子直接反映重礼义教化的思想?(3)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它采用了哪些论证法?
3、阅读下面的古诗,按要求答题。
沈园二首(其二)
陆游 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如遗踪一泫然。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作者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表达自己对爱情的忠贞不渝?请结合作品分析。
五、作文
3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文。
大学哲学家罗素与穆尔都是剑桥大学的著名教授。一次,罗素问穆尔:“谁是你最好的学生?”穆尔毫不犹豫地说:“维特根斯坦。”“为什么?”“因为在所有学生中,只有他一个人在听课时,老是露出一迷茫的神色,问题一大堆。”
后来,维特根斯坦的名气超过了罗素。有人问:“罗素为什么会落伍了?”维特根斯坦说:“因为他没有问题了。”
仔细阅读上述材料后,请以“问题与进步”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 ⑴文体自选 ⑵题目自拟 ⑶立意自定
⑷字数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