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学生的博客(读后感)
[我学生的博客(读后感)]
1山中访友(读后感)大自然是我们最早的家园,我学生的博客(读后感)。能够在工作之余,抽出些时间来与大自然“面对面”沟通,交流该是多么享受啊!山中的一花一树草一木。不正是我们我们的挚友吗? 2山雨
听,一场山雨伴着湿润的山风来了,这场山
雨带领我们进入了如歌如画的童话世界中,她让我们的身心得到放松,让我们的视野更加辽阔!
3草丛的村落(读后感)
在清新的语言和优美的意境中,我们的目光追随着爬行的小虫,去进入草丛的村落吧!那声音使我们难忘,这样一个美妙的天籁之音在我们的耳边回荡着,回荡着„„ 4索溪峪的“野”(读后感)
一个“野“字,道出了多少索溪峪的特点!在我们读罢之余,不禁体会到了索溪峪那不加雕琢的美。衬着这野性的美,更让我们认识到了索溪峪那庐山真面目了!这山,这水,这人,这物,我们能轻易忘记吗? 5詹天佑(读后感)
我们不曾忘记,是您担着巨大压力,含辛茹苦的将这条铁路修筑成功的!看,那一串串深深地脚印,就知道您蒙受了多大的委屈。窗户上,留下了您俯身画图的身影》您是我们的骄傲!更是民族的英雄!
6怀念母亲(读后感)
母亲,多么熟悉的字眼,多么亲切的称呼。无论何时,不论何地,心中都忘不了那深沉的爱。远离故土,身居异国他乡,犹如
孩子离开母亲的怀抱,那种思念深深地糊在心头„„ 7彩色的翅膀(读后感)
为了保卫祖国,我们的边防战士常年驻守边疆,扎根边疆,时刻服从祖国需要!不管自然条件怎样恶劣,不管生活条件怎样艰难,他们总是坚强的工作。不逃避,不妥协,直至奉献全部的青春和热血!8中华少年(读后感)
我们是龙的传人,我们是炎黄子孙,我们是中华的少年。骨子里留着龙的血液.黑眼睛,黄皮肤。这——就是中华儿女不改的容颜!站在沧桑多年的中国路上响亮回答:我们会把爱心流传下去!会把中国魂发扬光大!请祖国放心,我们定合格的接班人!9穷人(读后感)
人间有各种各样的爱,如果把所有的爱编织在一起,将架起一道绚丽多姿的彩虹!文中一对贫穷的夫妇,有着同样的朴实和善良,生活的贫穷并没有把他们压倒,反而是他们更加坚强,内心的善良有促使他们帮助有困难的邻居,读后感《我学生的博客(读后感)》。这是多么伟大的给予!
10.别饿坏了那匹马(读后感)
从小到大,父母和老师就教导我们不能说谎。你听说过善意的谎言吗?这样的谎言不但不会受到谴责,反而会使人心怀感激.话说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守书摊的年轻人拥有金子般的心灵,想方设法让作者读书。这是多么伟大的爱啊!
11.唯一的听众(读后感)
多么伟大的听众,他不仅给了我勇气,更为我的未来铺路搭桥!相信自己,成功的道路不会一帆风顺,总会有点小风险。但只要自信和自我鼓励,前进的道路依然闪闪发光!12.用心灵去倾听(读后感)
苏珊已经去世了,但他不愿让汤米伤心。于是,委婉的写下了自己离开了人世。并告诉汤米要乐观面对生活,勇敢面对生活。我们要用心拥抱心,用爱拥抱爱。一起汇入爱的旋律!13.只有一个地球(读后感)
我们有一个共同的家园。那就是——地球。我们一辈又一辈都是生活在这儿。这儿山清水秀,这儿美丽富饶。可是近几年来,经济快速发展,也造成了许多生态灾难。在这里,我呼吁大家:保护地球,保护环境,保护我们唯一的家园!
14.一定事有一定的规律,大自然也不例外,万物多要依顺一大自然的规律,否则,将受到大自然的惩罚。读罢之余,我们即为凯巴伯森林惋惜,又体会到达自然规律的重要性。这篇文章恰恰为我们敲了警钟,告诫我们:要遵循大自然的内在法则,保护生态平衡!15.这片土地是神圣的(读后感)
那含情脉脉的话语——“你们要记住这片土地是神圣的,”一直荡漾在我们耳畔。告诉我们:要心存善念,善待每一寸土地和土地上的动物,这样,相当于保护我们自己!16.青山不老(读后感)
一位老人用执著的双手打造了一座苍翠欲滴,绿意盎然的高山,在这片土地上创造了一个“青山不老”的奇迹.他的精神时刻勉力我们:保护环境,为绿化环境尽一份力!17.少年闰土(读后感)
短暂的相识,难以割舍的情谊,深深糊在心头的思念,使我们难以忘怀!让我们不仅对鲁迅和润土的友谊打动!这是多么伟大的友谊,这是多么深沉的情谊。我们的心能不为之颤动? 18.我的鲁迅伯父(读后感)
千人仰慕,万人爱戴!忧国忧民,情之所系!想起这个人没?他就是——鲁迅。他的精神,他的情怀照亮我们前进的道路,指引我们走向爱的方向!让我们时刻关心他人,携手共同托起明天辉煌的太阳!19.一面(读后感)
多么伟大的一面,他让我认识到生活中的鲁迅是多么的淳朴善良。这一面给人的鼓舞与影响是永恒的,让我们时刻记住:鲁迅先生是和劳苦大众一起的!20.有的人(读后感)
“忘记我,管自己的生活”,这是鲁迅先生的遗言。可是,对于这样一位“重于泰山”的人难道人们真的会忘记他吗?不,永远不会!我们会永远记住他!太阳的话
我,是清晨那丝丝光芒。我,是万物赖以生存的唯一。快,快,快打开你们的窗子。让我进去,让我进去,照亮屋子里每一个角落。让我进去,温暖你们小小的心房。看,我照到了小巷。看,我照到了大街。
被我照到的地方处处洋溢着温暖。我用光束为清晨又抹一层光辉。我用温暖催促着植物快快生长。我用花束和雨露滋养你们心的空间。我用一切行动向人们证明: 太阳升起了!
一个明媚的清晨来临了!
第二篇:博客读后感
咳嗽已经快一个星期了,吃了几天药也没痊愈,真是郁闷,博客读后感。这病似乎喜欢跟我作对,白天不怎么咳嗽,可一到晚上睡下时便咳个不停,严重影响我的睡眠质量,无奈之余,只好打开一些作家的博客看看。首先点击的是王朔的博客,王朔是我挺喜欢的一个作家,在读书时已读过他的一些作品,如《空中小姐》《过把瘾就死》《看上去很美》《动物凶猛》《玩的就是心跳》等,家里还收藏着他的文集。王朔的博客的确挺有意思的,虽然他的人气比不上80后作家韩寒,但我还是打心里喜欢王朔的作品。我也经常读韩寒写的书,点击韩寒的博客,因为我也是80年代出生的一员。看了王朔的博文,其中有一篇叫《真相》,转载如下:
韩寒和方舟子的事情最近搞得很热闹,再次证明了一个伟大的定律:这个纷纷扰扰的世界永远不缺乏新鲜的话题。也许不用过几个月,这件事就过气了。
因为这是个微博的时代,我发现我刚放的屁三分钟后就翻篇了,我很羞愧。
这是出很不错的戏,有悬疑,有情节,有父子情深,有斗士情怀,还有众多龙套倾情演出,端的好看。
先抛开主角不说,有很多人在这出戏中扮演着各种不同的角色,有看热闹的、有出洋相的、有出风头、有找抽的、有居心叵测的、有语重心长的。。凡此种种,不一而足。总之,大家闲着也是闲着,踢踢腿扯扯蛋,反正也不影响CpI、GDp。
我个人认为韩寒和方舟子都是有趣的人,老秦说有趣的人是这世上最有趣的事,我认为他说的很对,正是有这些有趣的人,这个社会才有趣否则尽是某某接见了某某,岂非乏味至极,读后感《博客读后感》。他们要比那些总是高高在上一本正经讲道理或是不分青红皂白先给你一傻逼的人有趣得多。
其实大家都过得不怎么样,现在物价高涨姑娘难找,大家难免有些怨气,所以有些人在网上留下很多不堪的文字处处透着爽劲就很好理解了。大家都是小人物,没有话语权的悲催我能理解,只要尽量别写错别字就好。
我也是看热闹的,有人说我站着说话不腰疼,我认为他说的很对,站着说话本来就不腰疼,如果硬要腰疼,做出一副忧国忧民的模样,也是需要一定演技的。可惜我是偶像派,演技一直不行,我很羞愧。
有人批评我不关心社会民生,那是因为我们有几千万党员、几千万公务员,还有几千万像党生一样想成为公务员的人,那是他们的分内事,他们迟早会做好的,不管你们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
还有人批评我文笔很烂,我只想说:烂归烂,能不能不要在“烂”字前加个“很”字?因为至少我小学作文是得过奖的,我很欣慰。
最后,不管谁对谁错,这世上也许本没有绝对的对错,每个人都会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正所谓自己放的自己闻。法院给不了真相,只能给一个证明,好让人理直气壮地说:“看!法院都判我赢了!我是对的。”当然也只能说说罢了,否则就不会有冤假错案了。
能给你真相的只有夜深人静后你用右手摸着的真心,它会告诉你一切是不是值得。
没有谎言就是最大的谎言,所以,真相就是没有真相。
第三篇:强国博客读后感
强国博客读后感
应届毕业生读后感网带来一篇读后感铭文,请参考阅读;
近日,笔者在《强国博客》拜读了罗宗华撰写的《毛泽东何以让中国人活得踏实有尊严》一文。这是一篇不可多见的充分表达了民声民意的好文章,故一发表就得到万名以上读者的一致赞同,在广大网民中引起强烈的反响。足可见,毛泽东让人民活得踏实有尊严,这是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的历史事实。
该文作者本着尊重历史的求实态度,从毛泽东时代群众人人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全民享受住房医疗等社会保障、干群关系水乳交融、理想信念深入人心以及国家意志强大等五个方面,阐述了毛泽东之所以能让中国人活得踏实有尊严的原因所在。窃以为,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最为关键的一条是,举国上下继承革命先辈的共产主义理想,有着坚定不移地信仰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强大精神支柱。
毛泽东同志说,“人是要有点精神的”。尊严问题,说到底是精神层面的问题。一个人是否活得有尊严,不在于其物质上何等富有,不在于其从社会获取了多少,而是取决于其为社会付出多少的奉献精神。一个民族是否有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尊严,不是取决于他们的国家在经济上何等繁荣,而是取决于是否有一个伟大的理想与信仰作为精神支柱,取决于一个民族的工农大众在自己的国度里是否具有作为国家的主人和社会物质财富创造者应有的经济地位和政治地位。毛泽东时代,恰恰具备了让中国人活得踏实有尊严必须具备的这两个基本条件。而旧中国那几乎拥有全社会所有财富的蒋宋孔陈“四大家族”,他们最终被人民唾弃的历史证明,任何只拥有物质财富而得不到民众拥戴的统治者,他们除了骑在人民头上的淫威,绝无真正意义上的尊严可言。旧中国中华民族民不聊生的屈辱史证明,一个只有少数人富裕而大多数人贫困的民族,也同样不可能有一个民族的尊严。
毛泽东时代的中国人之所以有理想、有信仰,有作为国家主人的自豪感,活得有尊严,归根结底是由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经济基础和与其相适应的社会主义政治上层建筑所决定的。即便在改革开放后进入社会转型期,小平同志仍然强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一百年不动摇”。
从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的人类社会发展史证明,私有制是万恶根源。所以,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明确指出,“共产党人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他们的理论:消灭私有制”。以所有制为核心的经济基础决定政治上层建筑,以至决定占主导地位的社会意识形态。毛泽东时代坚持公有制经济基础,并有一个与其相适应并为其服务的政治上层建筑,从根本上消灭了产生剩余价值剥削的私人资本,废除了雇佣劳动剥削制度,同时在全社会倡导为大多数人谋利益的集体主义的思想观念。在毛时代公有制条件下,彻底解放了社会生产力,真正实现了“让人民体面地劳动”,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确立了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和工人阶级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领导地位;在毛时代公有制条件下,执政党践行廉洁奉公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守“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执政理念,真正做到了“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在毛时代公有制条件下,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继承为建立新中国流血牺牲的几千万革命先烈的遗志,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誓死将共产主义革命进行到底。历史和实践证明,只有坚持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只有坚持公有制经济制度,才能让中国人活得有尊严。这就是毛泽东时代中国社会主义的特色,也是毛泽东让中国人活得踏实有尊严的根本原因。相反,在全面实行私有制的资本主义社会中,必然把追求利润最大化作为一切经济、政治、文化活动的最高原则和终极目的,因此,必然会造成极少数人拥有社会绝大部分财富,导致社会贫富两极分化,必然会迫使劳工大众沦为替资本家创造剩余价值的奴隶,以至完全丧失劳动者应有的尊严乃至人身安全。
这里,我觉得有必要强调的是,即便在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成分并存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凡存在私有制下雇佣劳动剥削的地方,劳动者的尊严和人身安全仍然没有保障。人们没有忘记,这些年来由于官煤勾结敛财导致矿难频发,夺走了多少无辜矿工的宝贵生命;又有多少来自全国各地的农民工,在超工时、超负荷的危险作业中发生工伤事故而死于非命;特别是震惊全国的富士康十三名年轻员工不堪忍受劳役折磨而相继跳楼自杀的悲剧,更是令人不寒而栗。这些血淋淋的事实,难道还不足以揭露资本的嗜血本性,说明私有制是万恶根源吗?试想,毛泽东时代会发生这样的人间悲剧吗?!
此外,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的历史教训也告诉我们:当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公有制经济基础完全蜕变为私有制后,其原先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治上层建筑和没有阶级压迫剥削的生产关系,必然也会随之发生根本性质的变化,工农阶级的社会地位也必然会由拥有社会生产资料的主人,沦为受私有制雇佣劳动剥削的奴隶,更遑论有什么做人的尊严了。
以我之见,与其说是毛泽东时代让中国人活得踏实有尊严,不如说是毛泽东时代坚持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和公有制经济制度让中国人活得踏实而有尊严。
责任
第四篇:《博客传播》读后感
《博客传播》读后感
我所阅读的传播书籍叫《博客传播》,它是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是刘津。偶然看到《博客传播》这本书,回想到自己通过博客的学习,觉得博客确实是一种很好的传播工具。博客作为一种互联网上新兴的传播形态,它的传播影响力越来越大,也正在一天一天地改变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博客传播》这本书,对博客传播的特质、生态的揭示和中美博客传播路径的比较分析,都具有独到的简介。本书还从博客传播所具有的大众传播、人际传播和群体传播多重范式入手,分别探讨了这三个方面已经和将要出现的趋势和影响,对人们深刻认识博客现象既有启迪意义。
博客主页实质上是借助简便易用的主页生成软件创建的个人网站,由于它突破了以往个人网站建设的技术和资金壁垒,因而以极快的速度在网上流行,并表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和旺盛的生命力。博客日志作为网络传播的新样式,它与当前流行的论坛和一些即时聊天工具又不同,它能够为个体提供信息生产、积累、共享、传播的独立空间,可以从事面向多数人的,内容兼具私密性和公开性的信息传播,因而又被称为“自媒体”或“个人媒体”。博客传播,这种同时具备大众传播、人际传播和群体传播性质的独特传播方式,必将深刻地改变网络空间的信息传播格局,给虚拟空间的社会交往带来深远的影响,《博客传播》这本书也从传播学、社会学、政治学等多学科视角对此加以探讨。
每一个平凡的人都可以通过建立博客的方式在互联网上占有一席之地。对平凡人生活的立体展现是博客私人日志独有的传播特征。它能够满足个人倾诉、交往和共享信息的心理需要,以第一人称来抒写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寻求心灵的沟通。在现代信息社会,网络已经成为人与人之间相互沟通相互了解的最方便快捷的平台。如果你想让外面的人了解你,知道你,而你又不是一个高调的外交型的人,你可以通过博客来实现,通过它,你可以记录自己每天发生的事,抒发自己的感想,分享自己的经验人生,留下自己的珍贵记忆。
近段时间对教育教学关注得比较多,经常到网络上学习一些相关的先进理念,了解一些最近的教育信息。而在这过程中,教师的博客是我浏览学习的最多的,也是我最喜欢的一个学习途径,因为我觉得很真实。那些博客日志都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们的真实感言,很亲切,自然也能让我从中汲取到我想要的营养物质。
对教育工作者来说,博客通过传播故事的方法以及对话交流的方式为提升课堂素质教育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机会和环境。在那些工作在一线的教师们的博客中,我看到了一个一个生动的教育场景,聆听了一个又一个充满智慧的教育故事,也逐渐“认识”了奋斗在教育一线的一位又一位教育前辈。她们利用互联网新兴的“零壁垒”的博客(blog)技术,以文字、多媒体等方式,将自己日常的生活感悟、教学心得、教案设计、课堂实录、课件等上传发表,超越传统时空局限(课堂范畴、讲课时间等),促进个人隐性知识显性化,并让全社会可以共享她们的知识和思想。每次看一个教师的博客,一边阅读里面的文章,也就一边认识这位作者,走进这位作者,甚至被他的思想所同化。我是一个即将走上讲台的普通师范生,从一个普通读者的视角上,我觉得走进博客就像是走进这个作者的心灵之“家”,这个“家”里充满了博客作者的思想灵魂,从这个“家”里,可以看到它的内心世界和生活,里面的文字读起来很朴实。当然,因为我自己本身关注得较多的是教育博客,所以读完《博客传播》这本书,也让我对博客在教育教学中的传播及其效果有所感悟。
前段时间连续看了几本教育相关的书籍,阅读了很多优秀的教育工作者们工作经历,它们几乎都有一个共同的成功“法宝”,就是阅读和反思,它们每天必须完成的一项任务就是写教学反思,她们利用现代科技,延续过去传统的纸和笔,每天在键盘上迸发出思维的火花,而记录她们的精髓的正是博客这一新型的传播平台。如今,我们可以在网络上看到很多优秀教师开通的博客,如果我们想要去认识一下哪位优秀教师,我们就可以通过他的博客去了解。我通过博客最先认识的优秀教师是李镇西老师,他在教育在线开通的“李镇西之家”,我觉得正是一个教育工作者的心灵之家,在这里,我认识了李老师,感受到了他的教育理念。教师们的博客不仅是教育界的一个学习的平台,也是教育者之间的一个交流思想的平台,有时会看到博文后面的一些精彩回复,来自各地的陌生朋友或不知名的朋友各抒己见,这是一种很平等的交流。通过记录与阅读博客日志,我们能够从这种反思活动中获得很多。如果把博客当作一种学习的工具,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都能够从中大有收获。
其实,博客在我们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不仅仅是教师的自我抒写和反思,还有很多。我所知道的目前用得比较多的,是用博客来作为学生学习情况的电子档案。这种博客常用于学生对于教学的反馈、家长对学校教育的协作、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情况的汇报、研究性学习的学习资源收集整理,学生社团的兴趣爱好活动的合作空间。这种方式可以让教师和家长更容易了解和跟踪学生的学习进度。此外,博客还可以用来辅助教学,可以为学生提供相互协作的平台,共同探讨解决问题,博客也为教师、家长和学生三者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等的交流平台。
一些教师这样认为:让学生制作网站(用所见即所得工具,FTP等)的时间耗费与学生所得到的收获相比未必值得。编写HTML网页然后发布到网站上比申请一个博客账号发布文字要复杂得多。博客可以让学生能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一个已有的话题中而不必太多顾虑技术的限制。
我也即将毕业走上教师的工作岗位,我很喜欢博客这个传播工具,我想我将会充分利用它的传播特性和功能,来帮助我更好地走向教师发展的成熟之路。
随着网络在教育中应用的不断深入,博客,一定会成为现代教育技术新的利器。相信有了众多教育工作者的努力,博客也会很快在教育这个领域充分展现自身的魅力。
第五篇:《博客》一书读后感
~-4-6
博客:网络时代的自由主义“逗火”者----《博客:e时代的盗火者》一书读后感
首先感谢本书作者方兴东赠寄来一书,使我可以不用花时间去书店寻购(北京市的书店这类书不易购)。
其次,《博客:e时代的盗火者》一书是我在去外地过周末二天假的路上及休息时大体上总读了一次,因为不少内容出书前方兴东己陆续整理过本人有幸早了一步拜读过。
第三,这本书的框架在整体上与方兴东在XX年12月8日千龙网召开的---《首届博客现象研讨会》(http://cgi.qianlong.com/direct/homelive/chineseold.asp?flagchn=XX1208)发言大纲更加显得充实,使人了解博客现象的更深一层意义。
第四,正如本书孙坚华写的序言所述的一样,这是一本只介绍博客现象的书,它没有向大家谈到博客的极限、弱点。因此,这个问题只有留给了博客的实践者与今后的研究者去完善了。
最后,通阅全书,我的感觉是博客---“网络时代的自由主义“逗火”者”。理由如下:
1、blog(博客)是一种由网络技术提供的个人发表,任何人都享有这种发表权。当然,这是在全球范围而言,在中国大陆由于免费的blog(博客)还太少,因此纯中国本土的免费blog(博客)还需要时间。这一点,正是互联网的个人“自由时代”到来标志之一。
2、从《博客:e时代的盗火者》一书介绍的国内外blogger(博客)创造的一系列事件上看,他们确实是一些“逗火”者,为什么用此“逗”火者而不用“盗”火者呢?
大家知道:普罗米修斯看见了人间的黑暗,他便从宇宙的神殿里偷来了火种,并把它撒向人间,世界便有了光明。当世界只剩下一片黑暗,先知的勇着便会点亮一束光明,冲破这浓密的黑暗,给这久禁的世界一点仅存的希望,而这些勇着的结局却是痛苦和死亡。可人类总要有一批这样的勇着去盗取光明的火种撒遍人间,黑暗的可怕让人退却和畏缩,于是这样的先知勇者便成了火的象征火的希望。从远古到今天,有许多先行的探路者从光明的盛殿取一点火种,人类在这些探路者的指引下一点一点前进,而这些先行者的价值,只有在他们死去,当他们所带来的光明照亮了所有人的眼睛时才得到体现。他们是一个时代和社会的英雄。“盗火者”所影射出的无畏的忘我精神总给人一种敬仰的感觉,然而,如果因此而把博客奉为e时代的盗火者,确实有点太抬高了它的“江湖地位”。笔者认为,至少在中国大陆的媒体环境下是如此。不论是“反黄活动”还是其他的什么有影响力中国大陆的博客活动,充其量是一种“逗”火行为,弄不好就有“博客”招来“黑客”攻击,此书既然是的“客”系列文从@,各“客”之间的问题便不是分开无关的了。
3、博客是自由主义“逗火”者,这是由于blogger(博客们)往往“我行我素”,以“我”之后的“主题(事件)”、“人物”这三个媒体主角为主线,串起了他人的共鸣与添彩,然而它不是任何媒体可以控制、管制的事,故此,其自由主义“逗火”者形象便跃然纸上(web),存于网络中,形成了一种新的表达模式,会被人逐渐熟落、习惯、讨厌或者喜爱,当一切都成了网络的自然之后,大家会逐渐把它当一回事或者不再当一回事。
不过,这一个过程就是《博客:e时代的盗火者》一书的价值与意义,此书对于将来想用一下blog(博客)的人来说,还是十分有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