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刘醒龙长篇小说《蟠虺》有感
内心的坚守
-----读刘醒龙长篇小说《蟠虺》有感
近日我有幸参加第二届“青春杯”阳光卫士乒乓球比赛,虽好久不摸拍子,但是顶不住政治处小马借主任之名再三邀请,一天训练下来,腰栓背痛,也正因如此,晚上也懒得做饭,简单吃些,早早上床,枕边有刘醒龙长篇小说《蟠虺》。当初之选这本书,是因为以前看过他的《凤凰琴》、《寂寞歌唱》、《天行者》,后者获得第八届茅盾文学奖。茅盾文学奖是国内最有份量的文学奖项,获奖作品自己家里都有收藏。所以我对他的最新长篇也充满期待。
这部小说主人公曾本之是楚学院的青铜研究权威,在国宝曾侯乙尊盘上更是一言九鼎,无出其右。但是,10多年前他就发现,面前的、年年由他检查鉴定的曾侯乙尊盘已经被人掉包了,而他对曾侯乙尊盘为失蜡法所铸的学术“定论”也受到了怀疑和挑战。曾本之也曾犹豫和退缩过,为了延续自己的学术流派,他努力过,挣扎过。但是,当郝嘉拒绝浊世不惜自戕时,当“老省长”、熊世达等为了巨大的政治利益结成团体为所欲为、颠倒黑白时,当“老三口”、华姐这样的文物大盗也能良心发现、幡然悔悟时,曾本之被触动了,他的良心还在,他的底线还在,虽然年过古稀,虽然他的拒绝、他的反击,他对自己学术观点的怀疑可能让他身败名裂、一无所有,但他一往无前。曾本之们,只要
他们有清醒与自省,有抵抗与坚守,这个世界就还有希望与信心,就还有良心与温暖。“与青铜重器打交道的人,心理一定要留下足够的地方,安排良知。”这话的阐释空间显然超过了青铜界
作品呼唤的是对真的坚守,是对良心的忠诚,是对欲望、利益的抵抗,是人对自身的超越。这样的价值理念是需要与其对立的力量去压迫、毁坏、摧逼和诱惑的,只有这样,才能彰显其坚韧、纯洁与稀缺。因此,刘醒龙为其价值的伸张安排了恰当的环境。考古、收藏、文物、盗墓、学术、权力、名誉……不管是学院、体制还是江湖,任何一个人面对这样的环境,想要捍卫道德的底线都要付出巨大的代价。刘醒龙实际上进行的是这样的道德与伦理推演,“对青铜重器的辨伪,也是对人心邪恶之辨,对政商奸侫之辨”。他忧虑的是,“虺五百年为蛟,蛟千年为龙。当今时代,势利者与有势者同流合污,以文化的名义集合到一起,不是要为蛟或为龙,其蛇蝎之心唯有将个人私心最大化。”他进而觉察到,青铜重器的命运关系到文化安全,“而在文化安全的背后,还隐藏着国家安全的极大问题”。这也正如余秋雨在《山居笔记》“一个王朝的背影”中写康熙设立“木兰围场”、造承德避暑山庄的同时“修德安民“的文化意义。一切军事斗争都是浮面的,而事件到了要撼动整个文化生态系统的时侯才会真正严重起来。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人种,其最终的意义不是军事的、地域的、政治的,而是文化的。
改革开放三十年,我作为一个70后,是一个亲历者。我们的思想观念从封闭、僵化状态逐步转变为求真务实、勇于变革和开拓创新。价值观点由一元转变为多元多样,科学、民主、文明、生态、公平等新的理念成为社会主流思想和价值尺度。追求公平与正义成为人们的强烈愿望,文化意识从泛政治化、排斥否定西方及外来文化,转变为自信、开放、包容,文化软实力空前增强。个性追求得到社会广泛认同,人们求善、求美、求乐的人性需求得到解放。公民的民主与人权意识从否定人性、人道、人权到“以人为本”实现了根本性转变。公民法律意识不断增强,依法办事成为人们社会生活的基本准则。
在这样一个时代,面对无处不在的诱惑,自己如何坚守内心的行为准则,面对人生百味,要增强应对挫折和危机的能力,控制情绪,守正心灵,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淡泊名利,宠辱不惊,从而为成功人生、成功事业助力。我想,这也是我看完这篇作品的一点感悟。
第二篇:刘醒龙《天行者》 读后感
《天行者》读后感
刘醒龙,凭反映民办教师生活和民办教育状况的长篇小说《天行者》,获第八届茅盾文学奖。在假期10本必读书目中我首选读这本不仅是这个原因,还因为我喜欢小说,更喜欢写我们教师内容的小说。全书由《凤凰琴》、《雪笛》、《天行者》三部分构成,深入细致地描摹了乡村民办教师的心灵世界。我是带着异常沉重的心情读完了《天行者》。从书中我体会出三种精神,为之敬重感动。
一、默默、无私地奉献
文中民办教师余校长、邓有米和孙四海在极其艰苦的环境下默默的为学生,为同事,为乡村发展,为教育事业无私地奉献着。
届岭地处偏僻,离最近的小镇也有30里的山路,一到大雪天,几乎和外界隔绝。村民几乎都是文盲,让村里出一个大学生是民办教师的愿望,也是这些民办教师的终生奋斗目标。为了让孩子们上学受教育,民办教师得用各种手段去动员,去强制家长将孩子送来上学。届岭地区贫穷,贫穷得最好吃的就是油盐饭,即用一点油将剩饭炒一下,然后加点盐水;许多孩子交不起学费。民办教师的工资是70元,其中35元由地方教育系统支付,另外35元由村里支付。该由村里支付的那一半儿工资,经常因为村里没钱、或是教育不被村长重视而被长期拖欠。上学的孩子因贫困有的交不起学费,有的买不起书本,学校被大石块撞塌后没钱维修教室等等,为了使教学能够进行下去,民办教师经常要将自己的钱垫进去。在业余时间还不得不进行些开荒种地等额外工作,以创些收入,维持学校的各种开支和补贴贫困孩子的学习生活之用。他们在放学后,还要照顾那些离家很远不能天天回家的学生。到了周末,还要步行一、二十里路,护送那些远道的孩子回家。条件这么艰苦,他们也没有放弃教书育人,相比之下,我们现在物欲横流,教师工资是我们经常挂在嘴边谈论的话题,那时民办教师的无私奉献精神太高尚了。奉献的是民族的希望。他们是我们这个社会站在人格高地的人,对照他们,我们更应该象他们那样去服务社会、奉献社会。
不仅是金钱,还有面对待遇,他们的忘我的表现也是让我敬佩的。余校长、邓有米和孙四海这三位资深民办教师,他们的转正过程一波三折,在三次千载难逢的转正的机遇中,前两次让给年轻教师了,后一次只有余校长意外得到成功。
这些几乎是出自他们本能的奉献精神和敬业品格。他们承传的是中国知识分子最核心的文化传统。
二、敬业好学
其中让我记忆深刻的一段是,余校长到城里去听课学习,但是记者王主任却联系了让他去城里学校传达干活,因为那份工资的关系,余校长倒也没有推辞,但是在担任传达室工作的时候,他并没有忘记自己的工作,当他传达室不忙的时候,他就去教室外面听课、学习,每天早上,在学生们和老师没有来到以前,他就打开一间教室的门,站在讲台前面,进行试讲,讲完一遍,自己接着总结反思,然后再修改,再试讲。他的这种刻苦学习的精神,深深感动了王主任和城里学校的校长,也深深的感动了我。
三、面对生活乐观,充满希望
界岭小学的“刘关张”,一直处于一种极为纠结和苦难的境地,他们的生活困苦,但是他们的生活中始终有笛声相伴,有希望尚存,有爱情盛开,这也是他们精神的一种体现。
文章中反复出现几个意象,如,界岭小学的国旗,孙四海的笛声,以及一开始充满神秘色彩的凤凰琴,这些无一不是在昭示着界岭民办教师的精神,一种面向太阳盛开、永不屈服的精神。
我敬重这些乡村教师,他们或许没有优越的物质条件,或许很贫穷,但是他们在精神上却是实实在在的富有的,在他们身上,我看到了他们对于教育事业的奉献,看到了那种坚韧不屈的民族精神,看到了他们奋发自强的,也看到了他们对于学生们的关爱。
第三篇:读长篇小说《蜗居》有感
正视现实 踏实进取
——读长篇小说《蜗居》有感
文 / 崔美兰
重读《蜗居》,又手不释卷。《蜗居》太真实了,真实让人看了心酸,辛酸得近乎残酷,残酷得让人感到:人生好假,生活真难!
《蜗居》刻画了劳苦大众的悲惨人生,抒发了人民“安得广厦千万间,大批寒士俱欢颜”的美好愿望。小说里的主要人物并不多,名牌大学的高材生在城市里苟活的海萍夫妇、不愿苟活却只能当小三的海藻、有家室却不甘于平淡生活的国家干部宋思明。书中人物都很难用简单的是非曲直来判定他们的选择是否值得称许,因为每个人的心态都或多或少的被扭曲,不仅仅是生存状态,也包括社会环境、情感和价值认知。
《蜗居》的故事在制造一种“道德批判”的意识。在《蜗居》中,主要展示的是海萍和海藻的命运,恰好分别对应了资本的自私与温暖两个层面的品格。海萍要买房子,狂热地算计自己的生活、毫不留情地抛弃了温柔浪漫的想象、以尖牙利齿的方式对待任何影响自己赚钱的行为……海藻则扮演姐姐苦难的解救者,并且在这种解救的过程中,被宋思明的深挚情感与夺人风采所感染。
人们常说:女孩子要富养,性格才能高贵,这是一条硬道理,郭妈妈明白这个理,但她不明白,富养有时和钱没有多大关系,而是在于是否给予女儿足够的关注。从小到大,每次海藻犯错,挨罚的都是海萍!对海藻的不关注成了她钦慕虚荣的恶果。女孩子在成长时是要比男孩精细很多的,如果家长不能令她感到受宠,她很容易敏感自卑,潜伏下自轻自贱的性格。小说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中国家长对独生子品德教育的失败!
“方向比能力重要,结果比过程重要。”这是《蜗居》的一句台词,要证明一个真理:或方向或结果的正确性。有的只需一段时间就行,有的则需要用毕生的经历,可有的真理需要若干代人的接力实践。让其中的一代人诚服,那只能是无条件地服从,是盲从,其实是违背“实践标准”的。一代人或者某个人无力证明一个宏大的真理,那么方向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远大的目标就虚无漂渺了,大家只需抓住自己有限的时间,实现自己看得见摸得着的价值,急功近利就成了很多人必然的选择。
《蜗居》的可怕之处在于,它不动声色地展示了一种悖谬的现代城市生存逻辑:越是拥有资本或者资本的支配权,就越是可以具有性格的魅力和生动的感情;反之,越是被资本挤压,就越是丧失作为“人”的各种美。一句著名的歌词:生活的压力和生命的尊严哪一个更重要?轮到你回答了,你已无路可逃了。这句歌词道出了《蜗居》中人们艰难的生存状态。
关于这部作品,各种评论很多,正面的反面的打得不可开交,甚至电视剧一度被停播。看《蜗居》重要的是关注这部作品要表达的主题或现实,而不要总断章取义地揪一个点。每个时代的价值标准、道德标准都有很明显的时代痕迹。可叹人生短暂,历史长河中的一瞬就是一个人的全部,作为一个人,无法选择,但如何活在当代,怎样定位自己的价值、道德标准却可选择,就像要想获得真善美就要揭开假丑恶一样,从而都能留存一些真、纯、善的品质,提炼总结一些思想智慧和生存哲学,这才是支撑人类延续的根本。
《蜗居》的最后,虽然从道义上应景了当代的核心价值观。作者似乎从血淋淋的写实中贴上了道德标签,想呼吁:“二奶是没有出路的”、“贪官是没有好结果的”、“老实人是不会吃亏的”,但多少显得有些苍白无力,希望借此让崇尚金钱至上、物欲横流的人们去抽刀断水,这是不切实际的,因为现实生活中的善恶之果并非如此分明。也许看过之后,一些官员会在宋思明的基础上更加高超玄妙,更多没有工作出路的女孩从内心深处渴盼着“立交桥”,更多的海萍苏淳式的普通人更不甘心垦荒式的奋斗与努力。但《蜗居》时时刻刻在提醒刚刚走上社会的大学生:大城市的生活中四处漂浮着不合理的欲望,不可能带来理想中人生价值的实现。质朴、单纯的生活才是人生的真谛,正视现实 踏实进取,寻找并尊重各个阶层有不同的幸福感。日新月异的经济发展影响着人们的价值理念。我相信:人民会越来越富裕,但有钱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如何将高贵、忠诚、踏实、理智的价值理念给予当代,再传给下一代!
第四篇:刘醒龙这部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
《天行者》读后感
安徽涡阳三中
刘醒龙这部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天行者》虽说没有华丽的辞藻,曲折的情节,但朴实的语言更能让我感动,让我仿佛回到我的童年七十年末,那时的困境比这更为艰辛,我们的课桌都是用泥巴做的,为了怕我们的衣服不被不平的桌面磨破,桌面要用柿子涂抹光滑,等好多难以忘怀事情.文中通过界岭小学几个民办教师生活遭遇的叙述我们了解、感受、体知当地中国农村成千上万个乡村民办教师生存环境的辛酸苦辣、情绪焦灼和痛苦无奈,他们没有太多的文化修养,没有更高的精神境界,身上没有所谓的气质修养,听不到华丽的言语,但他们却是实实在在的乡村建设者,是真正农村文化的苦行者,他们是在用心、用情,全身心地做着别人不屑,而自己为之奋斗一生的事,亲情、友情、爱情、师生情交织一首动人心弦的感人乐章;粉笔、黑板、板擦、教学楼谱写一曲震撼人心的精神诗歌。
“民办教师”这个词,也许将渐渐的淡出人们的视野。也许在许多人眼中都是些不合格的教师,但我敬重这些乡村教师,他们可能是物质上的贫困者,却又是精神上的富有者,在他们身上,我越来越多地发现了当今社会正逐渐缺失、人们又渐渐淡忘的一种精神,一种民族精神,一种不屈不饶、奋发自强的精神。而正是这种精神,哺育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和文化,让我们得以生生不息、代代相传。
在极其艰苦的环境里,他们虽然发出不标准的读音,但他们担负着义务教育阶段的亿几千万农村中小学生“传到授业解惑”的重任,将现代文明播撒到最偏僻的角落,付出巨大而所得甚少。他们虽然让他们的学生帮忙做农活干一些别人不理解的事,但他们是家里的劳力,是顶梁柱,需要养家,不管怎样他们仍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人,他们是二十世纪后半叶中国大地上默默苦行的民间英雄,他们是乡村孩子们的精神脊梁。他们的精神不能让人忘记也不应该忘记。他们用默默奉献、匍匐前行、乐观向上的精神谱写一曲曲人间最美的赞歌。
他们没有太多的文化修养,没有更高的精神境界,但他们在用朴实的精神哺育下一代,他们不是把学生当作品进行制造,他们是把学生当作孩子,不是把学生当作扬名立腕引以为荣的作品,这也当今应该值得商讨的.
第五篇:读长篇小说《苍茫》有感
读长篇小说《苍茫》有感
奚同发
捷克作家米兰·昆德拉曾说:“与下棋的棋手不一样,艺术家自己为自己创造法则。”艺术创作没有一个模式。谷文峰的长篇小说《苍茫》在写作上不仅利用传统小说前有悬念、逐渐推进、层层剥茧、真相大白的基本手法,而且还加入了许多观念的陈述,两者结合,形成了一部特别的小说。作者不仅在写故事、写人物,更在意的是人物与故事所传达出来的社会见解。古人言“文以载道”,也就是说文章是思想的载体。谷文峰借用小说的形式来表达自己多年来对社会、对人生、对中国历史进程的思考。
小说《苍茫》以扇型结构,由刘记安的人生“外扇边”及文兴国的经历“内扇边”组成。两人的生活轨迹恰好对应时代的大背景。刘记安死了,正在纠结是否辞去经济学院院长一职的师兄文兴国,收到刘记安死前寄来的包裹,里边的信件、日记、手写资料引发他对刘记安之死的原因回溯。小说以悬念开头,立刻让阅读开始了“在路上”的探秘。这也预示着故事的发展将以寻找不同的当事人、探访的不同时段等来结构刘记安的人生。于是,刘记安在老家生活的母亲、曾就学的学校、工作的食品有限公司、经济学家蔡先生、妻子子菡等,先后作为一个个节点,依次展示了他不同时段成长的故事。这些故事恰似一个个扇骨,继而再组成一个大的小说情节扇面。文兴国的印证和成长轨迹是扇形的下边,与刘记安相互映照,又相互对应。而扇子的背面是刘记安的日记,文兴国每每听到讲述人对刘记安的陈述后,便找出日记查阅他的心境和对这件事的态度。这样的结构很有意思,也颇为耐人寻味。
作者意在以一个人的成长历程展示近30年中国经济变革过程中,整个社会的生态及人的变化,尤其是物质对人性的异化。刘记安由最初对人生的梦想至商界的人生辉煌,再到欲壑难填灵魂的毁灭,上演了人性底线最后一寸失守后的悲剧。作者没有直接写刘记安因梦想破灭而选择决绝,却用“心灵自杀了”取而代之,给读者留下思考空间。这样开放式的写作,呈现出文学特有的张力与魅力。
小说中的刘记安由曾对社会及外在环境的抱怨,最终完成自我反省——植物生长固然与环境密不可分,但要长成什么,首先是自己的基因起决定作用。忏悔固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却比继续作恶,或一味执迷,而让我们看到人生不幸中的那一抹暖色。透过刘记安的人生经历、内心徘徊,似乎听到了个人梦想与时代进程的变奏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