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推动由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强省跨越的调研报告
推进湖北由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经济强省跨越
旅游业资源消耗低,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是当今世界发展最快、前景最广阔的新兴产业之一,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湖北省旅游资源丰富,发展基础较好,发展前景广阔,当前全省旅游业正处于由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变的关键时期。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发展,推进旅游经济强省建设,更好地发挥旅游业在推进“两圈一带”发展战略中的引擎作用,对于优化经济结构,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拓展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扩大社会就业,推进全面开放,构建和谐社会,把湖北建设成为促进中部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湖北旅游正处于跨越发展的黄金时期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业发展,强化旅游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全省旅游业呈政府主导,上下联动,两圈并进,双轮驱动,全面创建,多元拓展,投资提速,产业提升的良好格局,旅游业也迎来了大发展、大提高、大跨越的黄金时期。
1、经济大发展带动旅游消费大提速。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和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在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后,旅游走向大众化、普遍化,成为生活要素之一;突破2000美元后,大众的旅游消费能力迅速增强,出游成为重要选择;达到3000美元时,旅游业的发展就会出现一个爆发式的增长阶段。目前我省旅游与经济互动发展的格局正在形成,高速运转的经济车轮带动湖北旅游业进入发展快车道。初步预计,“十一五”时期,全省生产总值连续五年两位数增长,年均增速为13.8%,人均生产总值从1376美元增加到3654美元;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超过3.2万亿元,比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前56年的投资总额还多1.2万亿元,年均增长29%左右。经济的快速发展,有力拉动旅游业快速发展。从近十年来的发展情况看,国内旅游人数和收入、入境旅游人数和外汇收入均保持逐年增长,近两年增速明显加快。2000年全省国内旅游人数和收入分别为5478万人次和270亿元,2009年达到15065万人次和970亿元,分别是2000年的2.75和3.59倍。2000年全省入境旅游人数和外汇收入分别为45万人次和1.5亿美元,2009年达到133万人次和5.1亿美元,分别是2000年的2.96倍和3.50倍。2009年全省旅游总收入占全省GDP的比重达到7.83%,已成为全省经济的重要产业门类。经过多年稳定发展特别是近年的提速,全省旅游总收入达到历史新高1004.48亿元,突破千亿元大关,比2008年增长35%,增幅居全国前列,国内旅游增幅居中部第一。湖北旅游业正进入稳定发展的快车道,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日益明显。
2、交通大跨越带动旅游格局大提升。交通等基础设施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十一五”时期是我省交通基础设施大投资、大发展、大跨越的时期,全省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由2005年的全国第10位,跃居目前的第6位,已经赶上或接近部分沿海发达省份。以2009年底武广高铁开通运营为标志,湖北率先进入高铁时代,目前以武汉为中心,至长沙、南昌、合肥的中部2小时快速交通圈已经形成;以武汉为中心,连接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辐射国内东南西北的4小时交通圈正在加快形成。新的交通格局,实现了鄂湘粤三省的“同城效应”,密切了湖北与珠三角、长三角地区的经济联系,更带来了大量的省外旅游客流。交通发展的大跨越将湖北旅游业带进一个快速发展的全新时代,湖北变成了全国的旅游热土。一是湖北逐渐成为鄂湘粤旅游大通道的一部分。“高铁一线牵,湖广一家亲”,以资源整合、产品组合、客源互动为基础的三省旅游一体化被推上前台,湖北开始融入新的旅游大格局之中,发展旅游商机无限。二是湖北作为整体旅游目的地的地位进一步凸显。高铁运营,加上我省近年相继建成开放的一批高水准旅游景区,为乘高铁抵汉的旅游者疏散到武汉城市旅游圈和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创造了良好条件。从整体上看,湖北正在成为一个大的旅游目的地。三是武汉旅游目的地地位逐步呈现,集散地地位进一步强化。武汉作为中部地区的特大城市,具有很强的旅游集散和辐射功能。长期以来,武汉是旅游客源输出地和过境地,高铁开通使这一状况得以改变。武汉成为广东、湖南旅游者的首选目的地。与此同时,武汉作为湖北省最大的交通枢纽和最发达的旅游城市,对周边城市乃至西部的宜昌、襄阳、十堰等都具有较强的辐射带动功能,其旅游集散地地位进一步强化。
3、资源大整合带动旅游环境大变化。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及旅游业促进经济、社会、生态、文化发展复合功能的日益显现,政府主导发展旅游在全省上下达成共识,多重合力掀起湖北旅游发展热潮。旅游业发展合力进一步强化。省委、省政府先后召开全省旅游发展大会、华中旅游博览会、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座谈会和黄冈大别山旅游开发现场办公会,出台支持旅游业发展的重大政策,举办一系列旅游促销活动。同时,各级党委、政府纷纷把发展旅游业提上重要的议事日程,特别是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力推旅游工作。全省各地普遍强化发展措施,加大工作力度,竞相发展的新局面正在形成。两圈并进的旅游发展格局进一步优化。武汉市的旅游龙头带动作用更加突出,在全省旅游发展中的地位显著增强。2009年,武汉市全年接待海内外旅游者6426.89万人次,占全省40%以上,实现国内旅游收入508.65亿元,占全省50%以上。武汉城市圈旅游业一体化呈加快态势,以温泉为主体的生态旅游、以大别山为主体的红色旅游、以都市风光为主体的休闲旅游等品牌建设成效明显,城市圈旅游吸引力和影响力大大增强。以十二项重点工程和十大核心景区为重点的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一体化建设加快推进,鄂西地区签署了八市州旅游合作协议,建立了鄂西旅游经济联合体。旅游开发投资实现规模化。近年来全省旅游招商引资保持良好势头,2009年引进旅游项目和投资额度都超过同期,过亿元的项目达177个,10亿元以上的项目24个。与此同时,旅游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神武生态旅游公路即将建成,神农架机场、长达420公里的大别山旅游公路等都在快速建设之中。旅游产业各要素创建活动进一步规范化。围绕实施“1211”工程(用三年时间创建10个旅游强县、20个旅游名镇、100个旅游名村、10000个星级农家乐),全面推进优秀旅游城市、旅游强县、旅游名镇、旅游名村、星级农家乐等五位一体的创建工作,成效明显。通过开展城市创优、旅行社创强、饭店创星、景区创A、厕所创星、导游创佳的“六创”活动,旅游整体服务质量有了较大提高,已经形成分布广泛且相对集中的旅游服务体系,餐饮部门初步形成了包括各种风味、各种菜系、各种档次的餐饮服务体系。2009年全省旅行社达到886家,其中出境旅游组团社达到25家,全省星级饭店达到602家,其中五星级11家,四星级60家。三星级225家,长江星级游船18条。全省A级景区189家,与2006年的99家相比,有较大幅度的增加,其中5A级2家,4A级57家,工农业旅游示范店有66家,全省取得导游资格人员15767人,上岗导游10500人。
二、湖北旅游发展瓶颈亟待破解
湖北是旅游大省,但还不是旅游强省,全省旅游资源优势还没有很好地转化为旅游经济优势,旅游业发展整体水平还不高,与国内先进地区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与人民群众对旅游业发展的新期待还不相适应。当前,全国特别是周边省份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态势很猛,对我省旅游业形成了很大的竞争压力。从省内发展情况看,制约旅游业发展的障碍性因素还没有得到根本缓解。突出表现在:一是旅游管理体制不顺,优质资源有待深度开发。旅游业是一个关联性很强的产业,涉及众多管理部门,但在现行管理体制下,旅游发展涉及的审批权、监督权和管理权又分属不同部门,行业发展缺乏有效的综合管理及协调,优质旅游资源的开发受到严重制约。二是旅游形象不鲜明,强势品牌有待精心打造。长期以来,我省旅游形象缺乏准确定位,游客对湖北旅游形象的认知比较模糊。我省虽然有长江三峡、武当山、神农架等知名旅游资源品牌,但从全省的整体旅游形象、旅游市场规模、接待条件、旅游收益等来看,与国内同类知名品牌在富有度、知晓度、效益度、扩展度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距。从这个角度看,我省旅游还没有形成强势品牌。三是旅游产业链不长,产业综合效益有待提高。目前,全省旅游业总体上处于观光型阶段,以门票经济为主,主要产业要素培育不充分,整合不到位,吃、住、行、游、购、娱各要素之间产业联系还很脆弱。四是旅游市场主体发展不足,知名度高、带动力强的骨干企业有待培育。全省旅游产业规模化、集团化、市场化程度较低,缺乏大资本、大运作,没有形成大型的旅游企业集团,旅游企业“小、散、弱”特征比较突出,市场竞争力不强。五是旅游营销能力不足,高水平营销策划有待加强。形象塑造已成为当今旅游竞争市场制高点的关键,总体上看,我省旅游营销策划相对不足,旅游营销的渠道有限,营销宣传整合度较低,整体旅游营销和信息化营销更是薄弱环节。六是区域内旅游交通不畅,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有待进一步增强。我省交通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但我省旅游资源富集程度高的鄂西地区仍然存在交通连通度、便捷度、舒适度差的问题。交通集散能力不强,通而不畅,畅而不速,仍是制约我省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因素。高铁运营后,旅游者入鄂十分快捷,但省内配套的交通营运跟不上,无法有效满足小长假等短时段、快节奏高峰出游人群的旅游需求。另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游客对住宿、餐饮、娱乐和综合服务设施都有更高的要求,与游客日益提高的旅游服务综合能力相比,还存在较大的供需缺口。
三、着力推进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经济强省跨越
面对旅游业快速发展的新形势和全省新时期跨越发展的新要求,全省旅游业要在把握趋势中奋发有为,在真抓实干中急起直追,在转变发展方式中实现跨越发展,把旅游业放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更加优先的位置,贯穿于实施“两圈一带”战略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过程,创新发展理念,深化改革开放,强化政策支持,加快产业转型和质量提升,坚持政府主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激发动力与注入活力相结合,科学开发与永续发展相结合,产业联动与区域合作相结合,重点突破与整体推进相结合,把旅游业培育成全省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把湖北打造成为全国一流、世界知名的旅游目的地,努力实现由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经济强省的跨越。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着力从以下四个方面实现突破。
1、科学制订发展规划,着力打造旅游精品。围绕湖北旅游的主题形象和特色,整合资源,提升品质,形成品牌,构建湖北特色的核心旅游产品体系。在空间布局上,着力强化武汉市的旅游集聚功能、综合服务功能和辐射带动功能,更好地支撑和带动全省旅游业的发展;加快推进武汉城市旅游圈一体化发展,使之成为全国重要的区域性旅游目的地和旅游业“两型社会”建设的典型示范区;积极构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使之成为全国一流、国际知名的综合性旅游目的地和全国生态旅游经济发展的典型示范区。整合武汉周边城市的旅游资源,加快推进武汉城市圈旅游一体化建设,形成以滨江滨湖风光、都市观光、休闲、度假为特色的旅游产品体系。鄂西生态旅游圈整合“一江两山”生态文化国际旅游区、清江土家民俗风情旅游区和荆襄三国文化、楚文化旅游区旅游资源,形成以峡谷风光、民俗风情、三国文化、楚文化为特色的旅游产品体系。要继续开展“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创建活动,大力实施“1211”创建工程,充分发挥旅游强县、旅游名镇名村的示范带动作用,形成全省旅游梯次推进的新格局。充分发挥商贸优势和文化资源优势,加大城市特色旅游街区建设,积极推动旅游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荆州古城墙,是我国保存最为完整的大型古城墙之一,这是一笔宝贵的财富,要进一步深度开发。加大旅游营销力度,每年在全省范围内重点打造一到两项影响力大、参与范围广的年度宣传促销活动。
2、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着力提升旅游产业水平。统筹规划基础设施、产业布局、区域市场、城乡建设和社会发展,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新型工业和现代服务业,促进农业、林业、工业、交通、信息、文化、商贸服务等各类产业与旅游业联动发展、协调发展。一要创新旅游新业态,增强旅游产业生命力。要以现代理念为先导,以创新创意为核心,以资源禀赋为基础,以高新技术为手段,坚持在改造中提升传统业态,在创造中催生新兴业态,使旅游产业体系枝繁叶茂,不断焕发生机和活力,不断拓展空间和优势。韩国利用文化的影响力开发了流行音乐观光、影视观光,利用重大体育赛事的号召力开发了体育观光,都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值得学习借鉴。利用湖北特有的区位优势和山水资源,着力培育会展旅游,以会展带动旅游消费功能的提升,积极策划、引进或合作承办大型会展活动。二要集聚发展,提升旅游产业带动力。产业集聚是提升区域旅游竞争力的关键环节。要以做大做强优势产品为方向,推动资金、资源、人才、技术向优势景区、优势企业、优势地区集中,实现布局合理、产业集聚、功能完善,让美景连线成片、让企业牵手抱团,不断放大旅游产业的规模效应和辐射效应。要把武汉市和“一江两山”打造成为全省乃至中西部地区有较大影响的旅游集散中心,成为带动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增长极。三要延伸产业链,提升旅游综合增值力。拉长产业链条是旅游业做大规模、提高效益的必由之路。积极开发旅游衍生产品和服务,提高附加值,实现由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变,以旅游业的大发展带动一二三产业的大繁荣。加快发展特色旅游商品,增加旅游商品在整体旅游消费构成中的比重,鼓励开发建设旅游商品专业大市场,支持旅游商品产业化经营和知识产权保护。积极推进旅游信息化,加快发展旅游电子商务,构建旅游信息平台,重点加强旅游网站、旅游呼叫系统、旅游数据库建设,建立覆盖全省的旅游信息服务体系,做到旅游信息都可一览无遗,旅游交易皆能一键搞定。四要推进旅游与文化的融合,提升旅游的感染力。旅游与文化结合,才能把旅游的“亮点”、“卖点”突出出来。要加快湖北老庄文化、三国文化、红色文化、鄂西少数民族文化和水利开发史的挖掘,着力提升旅游业的文化品味,重点建设一批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示范工程,组织创作一批反映湖北风土人情、展示湖北山水风光的优秀艺术作品,使文化与旅游相互融合、相互促进。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也是辛亥革命100周年,要充分利用湖北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打响湖北湖北红色旅游和首义旅游品牌。
3、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着力增强旅游服务能力。加强交通、景区、宾馆、娱乐、购物、接待等旅游重要环节的基础设施建设,尽快形成前后衔接、上下呼应、左右联动的一体化服务网络,让游客享受高效、便利、快捷的服务。按照互联互通、方便快捷的原则,构建以航空、铁路客运专线、城际铁路、高速公路为主骨架,干线公路、景区专用公路为补充的现代综合旅游交通体系。进一步发挥武汉作为全国四大铁路客运枢纽之一的辐射带动作用,增开武汉至省内各重要旅游城市的客运专列。加强长江黄金水道建设,新建和改造一批重要旅游码头,形成若干条水上黄金旅游线路。立足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品质运营,发挥政策引导作用,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承接国内外资本转移,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加快建设一批具有重大示范效应和产业拉动作用的重大旅游项目。积极适应高铁时代湖北旅游发展的新形势,在武汉火车站建设一座集游客咨询、旅游餐饮、旅游购物、车辆调度于一体的大型旅游集散中心。积极化解高档饭店接待能力供需矛盾,从项目规划审批等方面着手,引导各类社会资本参与高档旅游饭店建设。
4、大力推进改革开放创新,着力培育充满活力的现代旅游市场主体。一是要以大型国有企业为依托,以产权为纽带,以资源整合为手段,以提升竞争力为目标,加快推进国有旅游企业的重组和股份制改造步伐,推动跨地区、跨行业联合或重组,促进旅游企业规模化、集团化、网络化发展,着力培育一批有实力、有竞争力的大型旅游集团,增强我省旅游业发展的中坚力量。二是大力推进旅游景区(点)企业化经营、市场化运作,催生一批符合现代企业制度的经营实体和市场主体。要以所有权、管理权和经营权分离为突破口,对跨行政区域、跨部门管理的旅游景区,抓紧研究制定集中管理和利益分配的合理机制。三是要大力引进战略投资者和国内外知名旅游企业,推动合资合作发展经营,努力形成互为旅游目的地、入境旅游与出境旅游协调发展的共赢局面。四是要放宽市场准入,降低进入门槛,鼓励各种社会资本投资旅游产业,大力培育新兴旅游发展主体。
第二篇:如何全面推进云南“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经济强省”的转变?
1、如何全面推进云南“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经济强省”的转变?近年来,我省旅游业按照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思路,推进旅游“二次创业”,取得了明显成绩。我省应努力推进云南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经济强省”的转变。
(一)打造旅游精品,夯实向旅游经济强省跨越的基础。
要强化旅游资源深度开发,打造一批具有云南特色、在国内外有较强吸引力的旅游精品景区、线路和城镇,提高旅游产业综合竞争力。
(二)开发旅游市场,拓展向旅游经济强省跨越的空间。
要以品牌景区塑造为突破口,做好旅游宣传促销,提升品牌的品质和内涵,提高美誉度,把我省打造成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重要旅游目的地。着力拓展国际国内市场、强化市场营销、加强区域合作。
(三)加强旅游管理,营造向旅游经济强省跨越的环境。
坚持依法治旅,加强诚信建设,强化安全管理,营造让游客感到安全、舒适、优美的旅游环境。着力加强旅游规划管理、加强旅游景区管理、加强旅游市场管理、加强旅游安全管理。
(四)要强化四个支撑,为向旅游经济强省跨越提供有力保障。
推进向旅游经济强省跨越,必须强化基础设施、政策、企业、人才四大支撑,改善发展环境,创造人利条件,保障跨越发展。要加强旅游设施建设、完善旅游发展政策、做强做大旅游企业、壮大旅游人才队伍。
(五)推进云南旅游战略性支柱产业建设。
(1)培育旅游战略性支柱产业的全面部署和安排。
①指导思想。要坚持科学发展;坚持一条主线,促进转变发展方式和优化结构、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坚持改革创新,推进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坚持形成新起点、新思路、新格局,实现新目标。
②目标要求。把我省旅游产业打造成为战略性支柱产业、现代旅游业。③工作要求。要实现旅游产品特色化、旅游服务人性化、旅游管理国际化、游客进出便利化、旅游环境优质化的要求,用高的起点、宽的胸怀、新的谋划、大的项目,打造云南大旅游。
④领导工作要求。要加强组织领导,着力改善旅游发展环境、落实旅游发展各项政策,真正把旅游工作抓好、抓实、抓出成效。
(2)高度重视抓好旅游项目建设
产业发展需要项目支撑,全省各地要继续把项目建设作为重要抓手,坚定不移地实施大项目带动大发展战略。①突出抓好重大旅游项目建设。②提升项目谋划和建设水平。③加大开放合作力度。④进一步提升项目管理服务水平。
(3)高度重视发展休闲度假旅游
休闲度假旅游是当今旅游发展的趋势,也是充分发挥我省资源和区位优势,提升旅游业质量和水平的重要选择。①发展度假酒店。②开发温泉旅游。③开发以高尔夫球为引领的高端旅游产品。④建设一批生态旅游区。按照保护优先、适度开发的理念,建设管理好国家公园试点项目,推进一批生态旅游区建设。
(4)高度重视旅游商品的开发
旅游商品是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旅游产业收入的一项重要来源。我省既有丰富的民间工艺品和旅游商品资源优势,又有巨大的市场潜在空间。要加大力度搞好旅游商品开发和营销,满足旅游者购物需求。①加大扶持力度。②突出开发重点。③建设开发基地。④发展特色购物商店。
(5)高度重视推进我省面向东南亚、南亚、西亚的国际旅游合作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成,尤其是我国面向西南开放桥头堡建设的推进,为提升云南旅游产业发展的国际化水平,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我们要更加重视“引进来”、“走出去”相结合,加大旅游对外开放合作力度。①积极推进与南亚国家的合作。②巩固拓展与东南亚国家的合作。③更加重视与西亚国家的旅游合作。
(6)高度重视落实好我省与国土资源部签署的合作协议
(7)高度重视编制“十二五”旅游产业发展规划
谋划好“十二五”对云南旅游业发展非常关键。要高水平、高质量编制好云南旅游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一要确立发展目标。二要突出提质增效这个核心。三要进一步完善旅游发展布局。
抓好旅游产业发展对于云南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为此,全省各级党委、政
府和相关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意见精神,努力调整结构、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推动云南旅游“二次创业”取得更加显著的成效,努力把旅游产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推进云南从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经济强省的转变。
2、如何加快云南的“旅游经济强省”建设步伐?
加快云南“旅游经济强省”建设,是适应国际经济发展趋势的必然选择、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富民强省的重大举措。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要把握发展趋势,抓住发展机遇,推进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经济强省跨越。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立足现实基础,发挥资源优势,坚持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打造精品,开拓市场,加强管理,强化保障,推进旅游业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提高旅游产业的整体素质和综合竞争力,加快富民强省全面小康进程。
(一)必须继续坚持“政府主导型”发展旅游的战略,以便更好地凝聚起各方面齐抓共上大旅游的积极性。
(二)必须继续坚持产业扩张战略,进一步扩大旅游经济的覆盖面。
(三)促进旅游业结构调整、转型和升级,增强区域旅游业的发展后劲
(四)以新的理念谋划旅游业发展,将旅游资源转换成旅游经济。
(1)坚持以人为本,以旅客的需求为导向,大力开发符合市场需求、具有市场生命力和竞争力的旅游产品,以游客的满意为标准,不断提高旅游服务质量。
(2)突出旅游开发富民。在利益分配上,做到政府、业主、当地群众共享旅游资源开发收益;旅游规划上,要考虑当地群众的就业致富门路和方便群众的相关设施建设;产业发展上,要提高当地群众参与旅游经营的素质和能力。
(3)注重体制机制创新。以市场为导向,面向市场,融入市场,创新管理体制、投资体制、经营机制。
(4)倡导求真务实。要开拓进取、加快推进,又要遵循规律、循序渐进;要培育增长点、形成新亮点,又要防止形象工程、政绩工程;要高标准、高起点,又要充分考虑现实条件,量力而行;要追求旅游业快速发展,又要注重旅游业发展给人民群众带来实惠;要借鉴推广面上的经验,又要从实际出发,发挥优势、突出特色。
(5)做到合力推进,形成推进向旅游经济强省跨越的强大合力。
(五)必须把发展旅游业更好地融入各级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中去。
(六)必须发挥与东南亚国家山水相连的区域优势,进一步扩大云南旅游业对外开放的步伐。
第三篇:云南“旅游经济强省”建设
云 南 地 理
1. 如何全面推进云南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经济强省”的转变? 答:旅游资源定义为: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并具备一定旅游功能和价值的自然和人文因素的原材料,统称为旅游资源。目前云南的旅游资源具有的特点:
(1)旅游资源丰富,类型齐全。云南既有奇特的自然旅游资源,又有独特的人文旅游资源,旅游资源类型多,其中许多旅游景观为国内甚至世界所罕见。
(2)旅游资源分布广,规模大。云南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广泛,几乎处处是风景,时时有风情,旅游资源数量多,旅游景观个体和占地规模答,资源的容客量和容时量都很大。
(3)资源的要素组合及地域组合良好。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广泛,但又相对集中,由于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空间差异,使各个地区的旅游资源表现出不同要素组合和区域组合的特点。
(4)旅游资源的可进入性和可开发性强。云南的旅游资源不仅类型多、数量大、丰度高、品味好,分布广、组合性佳,而且旅游地环境质量好、气候独特、区位优越、交通便捷、通达性好,可进入性和可开发性强。
针对云南丰富的旅游资源状况,云南实施政府主导型发展战略,依托丰富独特的旅游资源优势,面向蓬勃发展的旅游市场,大力开发旅游资源,培育旅游精品名牌,建设旅游支柱产业,成为国内外闻名遐迩的旅游胜地,旅游业已成为全省经济的支柱产业,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那如何全面推进云南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经济强省”的转变呢?具体的措施有:
(1)加快云南旅游发展的指导思想:全面推进旅游“二次创业”,充分发挥云南自然风光、民族文化、气候、区位等特色资源优势,实施创新发展、精品名牌、项目带动、市场多元化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围绕优化结构、转型升级、提质增效,进一步壮大旅游产业基础,加快旅游开发建设,培育精品名牌产品,加强旅游市场开拓,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做大做强旅游支柱产业,实现建设旅游经济强省的总目标。
(2)加快云南旅游发展的五大战略:为了加快全省旅游产业的发展,在全省旅游发展中,必须始终坚持实施精品名牌、市场多元化、对外对内开放、科技兴旅和可持续发展五大战略。
(3)抓好“一个中心、五大旅游区”的建设:即①滇中大昆明国际旅游区和集散中心,就是要抓好以昆明为中心、包括玉溪和楚雄的“滇中大昆明国际旅游区”的建设;② 滇西北香格里拉生态文化旅游区,滇西北要紧紧抓住“中国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建设的机遇,进一步加快发展以世界自然文化遗产为重点,历史文化名城和民族风情、自然景观为特色的旅游开发与建设;③滇东南喀斯特
山水文化旅游区,滇东南红河、文山两州和曲靖南部地区、昆明的石林县等,要依托石林、罗平、元阳梯田、彩色沙林、普者黑等旅游品牌,突出精品旅游产品的带动作用;④ 滇西南澜沧江—湄公河国际旅游区,把滇西南建成我省面向东南亚和大湄公河次区域的重要国际旅游区;⑤滇西火山热海边境旅游区,滇西保山、德宏两州市要充分发挥火山温泉、民族风情、边地文化和边境区位的优势,重点开发建设以温泉度假、生态旅游为主的康体休闲度假产品和以民族风情、边地文化、珠宝购物、边境旅游为特色的跨国旅游产品,把滇西建成我省面向南亚、特色鲜明的重要康体度假和边境旅游区;⑥滇东北红土高原旅游区,要以四川、重庆、贵州和省内游客为重点客源市场,大力发展以生态旅游、温泉度假、城市休闲、夏季避暑旅游等为重点的旅游产品,尽快建成云南又一个新兴旅游区。
(4)科学规划,依托资源育精品。云南复杂多样的地理环境,形成了西部三江并流、东部岩溶地貌、北部雪山峡谷、南部热带雨林、中部高原湖泊的自然奇观;众多民族长期聚居、和谐相处,孕育了绚丽多彩的民族风情;神远的历史文化,创造出神秘奇异的地球生命演化史和人类发展厉史;正是这些丰富而独特的旅游资源,构造了云南国际一流的吸引物。以这些吸引物为依托,云南省面向日益蓬勃发展的旅游市场,精心制定了云南旅游业各个阶段的发展规划,确定了一批精品旅游景区景点和重点景区建设项目,努力培育精品旅游景区点和名牌旅游产品,吸引了大量的海内外旅游者。
(5)依法治旅,整治市场抓管理。随着云南旅游业的发展,针对全行业特别是旅游市场出现的问题,在运用国家法律法规进行管理的同时,结合云南实际,积极探索适合云南旅游业发展的行业管理模式,初步建立了全省旅游法规体系。全面依法监督管理旅游资源开发、旅游设施建设、旅游市场经营、旅游教育培训等各个方面,推动和促进旅游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同时,建立和加强了旅游行政执法机构和执法队伍,明确执法主体,加大执法力度,抓好旅游市场的治理整顿,充分发挥旅游行业协会的自律作用,形成公平竞争的环境和良好的旅游市场秩序。
(6)培育人才,依靠科技增效益。针对云南旅游业快速发展而人才相对不足和素质偏低的矛盾,在全省旅游行业推动学历文凭与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双证上岗制度”,坚持先培训,后持证上岗,运用法规和制度保证了旅游从业人员素质的提高,坚持旅游教育培训与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从业人员队伍,从而为云南旅游业持续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
(7)加快云南旅游通达性建设。云南的地形以山地为主,因此交通主要以公路为主,在部分旅游地区交通条件不是很好,需要进一步加强公路、铁路和航空的建设等。
(8)高度重视推进我省面向东南亚、南亚、西亚的国际旅游合作: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成,尤其是我国面向西南开放桥头堡建设的推进,为提升云南旅游产业发展的国际化水平,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我们要更加重
视“引进来”、“走出去”相结合,加大旅游对外开放合作力度。
以上就是全面推进云南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经济强省”的转变的措施。
2.如何加快云南的“旅游经济强省”建设步伐?
答:在经济日益快速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多的资源被人类开发利用,一方面资源的开发利用推进了人类发展的进程,使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经济快速发展;但另一方面也带来了资源枯竭、环境破坏等等的严重问题。在资源的开发过程中,旅游资源是比较经济而又符合人类可持续发展要求的一种资源,只要进行合理的开发利用,旅游资源在将来是具有非常大的发展潜力的。
云南特殊的地理气候环境、众多的民族、悠久的历史以及灿烂的文化,造就了云南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旅游一直是云南省政府重点发展的产业,所以在旅游资源的开发上也比较注重质量。在云南的旅游资源中,自然景观类型的风景比较多,还有就是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和民族风情。云南境内有雄伟壮丽的山川地貌,山林、峰、洞、江河、湖、瀑蔚为奇观;有古老的人类遗址,恐龙化石及近代历史纪念物,以及25个少数民族绚丽多彩的民俗风情等,都具有非常丰富的旅游资源。那么,如何合理开发利用云南的旅游资源,加快云南的“旅游经济强省”建设的步伐,具体的措施有:
(1)提高认识,进一步增强加快云南旅游发展的紧迫感。实施旅游“二次创业”,把云南建设成为旅游经济强省,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充分认识到加快发展旅游业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忧患意识、竞争意识、开放意识和创新意识,增强加快云南旅游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坚定建设旅游经济强省的目标和信心决心不动摇,上下齐心、协调一致地加快我省旅游经济强省的建设。
(2)加强领导,增强实施旅游“二次创业”的力度。切实加强对旅游发展的领导,加大对实施过程中重大问题和困难的指导、协调和检查力度,及时协调和解决旅游发展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按照分的任务和要求,对每项任务和项目都要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并把涉及到的有关工程、体系和基地项目纳入本地区重大建设项目实施计划中,确保旅游“二次创业”落在实处,抓出成效。
(3)多渠道筹资,以大项目带动旅游大发展。加大政府引导性资金的投入力度,扶持旅游开发和建设;积极争取国家支持和扩大招商引资,大力吸引国内外投资商、鼓励和支持民营资本等投资我省旅游开发和建设;拓宽旅游投融资渠道,积极支持和指导具备条件的股份制旅游企业上市融资,鼓励符合条件的旅游企业发行旅游债券进行融资,积极争取金融机构的支持。例如大理天龙八部影视城的全力打造、丽江印象等等。
(4)优化环境,为加快旅游发展创造良好宽松的条件。①构建完善的旅游法制环境,建立健全旅游法规体系,加强旅游执法队伍建设,加大旅游执法监察力度,为依法治旅提供强有力的保障;②创造宽松的旅游政策环境,在旅游开发、土地利用、税费征收、招商引资等方面制定有利于加快旅游发展的支持政策;③优化旅游市场环境,整治旅游市场秩序,完善行政执法、行业自律、舆论监督和群众参与相结合的旅游市场监管体系;④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5)形成合力,共同为建设旅游经济强省而努力。各地、各部门都要按照“大旅游、大产业、大服务”的要求,切实保证旅游企业、旅游景区(点)的通讯、供水、供电,做好排污和处理等,整治旅游景区、旅游城市、交通条件和社会治安状况,所有“窗口”行业必须不断改善和提高服务质量,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宣传和导向作用,不断提高公民的旅游意识,共同为建设旅游经济强省而努力。
(6)加快云南旅游通达性建设。云南的地形以山地为主,因此交通主要以公路为主,在部分旅游地区交通条件不是很好,需要进一步加强公路、铁路和航空的建设等。
(7)加快云南旅游发展的五大战略:为了加快全省旅游产业的发展,在全省旅游发展中,必须始终坚持实施精品名牌、市场多元化、对外对内开放、科技兴旅和可持续发展五大战略,促进经济的发展,反之经济又带动云南旅游的发展。
(8)积极倡导生态旅游,做到资源的保护性开发。积极倡导生态旅游,使生态旅游进入人们的生活,做到以旅游带动资源开发,以资源开发促进旅游发展,加强对旅游资源的保护,做到资源的保护性开发,在开发中注意保护,达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9)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深度开发。加强以自然旅游资源优势为基础的资源开发利用,同时注重人文旅游资源的利用和开发,并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深度开发,对那些市场潜力大、功能开发齐全的旅游地积极引导,大力扶持,对尚未开发的旅游资源多渠道进行开发,对已开发的旅游资源应不断完善其功能,增加其深度和内涵。
(10)广辟财源、多方集资、落实旅游资源开发、建设资金。云南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建设,必须贯彻利用内资和引进外资相结合;国家、地方、部门、集体、个人一起上的方针,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积极争取国家各种专项建设资金扶持;建立旅游发展基金;改善投资环境,积极引进国外资金;以多形式、多渠道地筹集社会资金,广辟财源,多方集资,解决云南旅游资源开发资金不足的难题,在西部大开发中,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
综上所述,就是加快云南旅游经济强省建设的具体措施,经过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推动,云南人民的勤劳奋斗,云南的旅游一定会适应人们的发展,合理开发旅游资源,带动经济的发展,使人民走上富裕的小康之路。
第四篇: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强省建设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推动文化强省建设
刘玉堂 黄南珊
2011年第11期 ——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对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出了重大部署,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行动纲领。认真学习贯彻六中全会精神,将进一步激发荆楚儿女以高度的文化自觉,阔步迈向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发展文化生产力,构建湖北“战略支点”总目标、总任务的征程,加快实现湖北由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的跨越。
一、学习贯彻六中全会精神,深入推进两种类型改革
全会提出,“必须牢牢把握正确方向,加快推进文化体制改革”。近年来我省文化体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和显著成效,我们要巩固已有改革成果,加快改革全面深化。深入推进两种类型改革,是深化改革的基本要求。国有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要进一步深化以“三项制度”(即人事、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制度)为核心的内部管理制度改革,进一步完善中层干部竞聘制、员工竞岗制、岗位(绩效)工资制和合同管理制,探索建立事业法人治理结构,加强管理制度的科学化和规范化建设。通过深化改革,进一步增强活力和改善服务,提高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充分发挥公共文化建设的主体和骨干作用,有力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事业发展,改善文化民生,实现和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
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要加快改企转制步伐,建立科学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和法人治理结构,实行公司化改造和股份制改造。当前要加快推进出版发行领域和电影制作系统及电视剧制作机构的改革,全面完成国有文艺院团的整体改制,全面启动非时政类报刊单位和新闻网站的转企改制,加强改革配套政策落实到位,确保改革取得实际成效。国有文化企业要深入推进内部管理制度改革和运行机制创新,建立资产经营责任制,完善经济目标考核制,进一步面向市场壮大实力。充分发挥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通过市场化改革促进文化资源和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要素汇聚能力。推进文化企业组织结构调整优化,大中小型文化企业兼顾并举,培育一批大型骨干文化企业和战略投资者。支持中小文化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由成长型向强势型转变。深化改革必须坚持推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分类改革和分型发展,强化公共文化服务主体和培育文化市场主体相兼顾,做到两手抓两加强,双轮驱动协调共进。
二、学习贯彻六中全会精神,正确把握改革不同向度
全会提出,要“创新文化管理体制”,“深化国有文化单位改革。”这就从深层次要求抓住两个关键性问题和从整体思维角度把握改革不同向度。一是宏观改革与微观改革不同向度。宏观改革主要是指宏观性的文化管理体制改革,并涉及“三局合一”的机构改革,建立科学规范的文化管理体制,形成系统完善的文化宏观调控体系。宏观改革着眼于理顺政府与文化企事业单位的关系,着重于转变政府职能,着力于政府对整个文化领域的综合管理、政策引导和公共服务,形成调控有力、管理有效、运行有序、高度协调的宏观调控格局。微观改革主要是指通过微观性运行机制改革创新,以增强文化市场主体的活力和实力。大力推进国有文化企业的生产经营机制革新,进一步确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符合文化发展规律、增强竞争优势、强化经营活力的标向,健全富有效率的文化生产运行机制,完善文化产品市场营销体系,降低运行成本,提升经营管理水平,提高文化生产的质量和效益,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宏观改革重在宏观调控,综合管理,增强调控力;微观改革重在微观搞活,激发活力,提高竞争力,从而做到宏观调控和微观搞活相协调。二是存量改革与增量改革不同向度。存量改革首先是通过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改企转制,使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文化资源由资源分散、资源闲置转向资源整合和开发利用。其次是国有文化企业进行战略重组,通过市场化改革,实现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兼并重组,促进资本聚集和资产重组,通过产业联动、企业联盟而实现战略合作和战略互惠,提高产业集中度,促进产业集聚、规模扩张和集约增长,从而有力推进资源存量的市场化配置,充分挖掘国有文化单位的资源存量潜力。增量改革首先是扩大文化市场准入,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文化产业领域,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和其他企业参与文化产业领域建设。其次是对国有文化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实行国有资本控股,积极吸引非公有资本参股,加快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实行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存量改革旨在盘活体制内存量资源和集聚生产要素,增量改革则通过制度释放来吸引大量社会资本进入文化领域。盘活激活存量与扩张拓展增量相结合而形成推进产业发展的合力。上述不同改革向度突出文化管理体制改革和培育文化市场主体两个问题,两者分别是整个改革的核心问题和中心环节,都是改革的关键和着力点。
三、学习贯彻六中全会精神,强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
全会指出,“加快构建有利于文化繁荣发展的体制机制”。体制机制的创建是深化改革的重中之重,要着力构建系统集成的体制(制度)和机制,加强整体建构的科学化和规范化。
(一)加快构建科学完善的文化体制。一是构建文化宏观管理体制。加强和完善文化领域的宏观管理,实现文化管理的制度化和规范化。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深入推进文化管理方式创新。建立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营的文化管理体制,形成职责明确、反应灵敏、运转有序、统一高效的文化宏观调控体系。二是构建文化市场综合执法体制。建立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统一高效的文化市场综合执法体制,建立集中统一的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和执法队伍,提高执法效率和执法水平。完善文化市场法律体系和文化市场监管体系,形成统一的管理模式和良好的执法环境。三是构建公共文化服务制度。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组织健全、运转协调的公共文化服务制度(包括组织制度和管理制度),扩大服务的承担主体,努力实现服务供给主体的多元化和供给方式的多样化。构建覆盖城乡、结构合理、比较完备、惠民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建责任明确、行为规范、管理科学、富有效率的公共文化服务运行机制。四是构建文化企事业单位内部管理制度。国有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要深入推进以“三项制度”为核心的内部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创新,激发内部活力和提高服务能力。
国有文化企业要健全产权明晰、权责分明、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完善现代法人治理结构,建立资产经营责任制、绩效薪酬制和财务核算制等配套性制度。五是构建国有文化资产管理监督体制。对国有文化企业单位建立委托代理关系和实行授权经营,建立和健全管理科学、监督有效、制度规范、富有效率的国有文化资产监管体制和运营机制,确保国有文化资产有效监督和科学运营并实现保值增值。按照权、责、利相统一要求,实行管资产、管人、管事相结合。六是构建对外文化交流贸易体制。加强对外文化交流,扩大对外文化贸易,加快构建科学规范、运行协调、综合配套、双向传播的对外文化贸易体制。进一步实现外贸主体多元化,进一步提高出口文化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二)加快构建科学完善的文化发展机制。一是构建区域文化管理协调机制。首先建立文化管理部门的联席会议制,统筹解决区域文化一体化发展的重大问题,强化综合协调和管理合力效应。其次建立文化产业领域联席会议制,强化整体领域内横向协作、产业联动的效能。二是构建文化生产和服务微观运行机制。培育和壮大文化市场主体,建立权责明确、管理规范、科学完善、富有效率的文化产品生产经营机制,加快以责任、效益为核心的目标管理创新和以激励为重点的竞争、激励、约束机制创新,进一步加强产业链、产品链建设,大力提高品牌产品的文化附加值和科技含量。三是构建多元化投融资机制。加快实行投资主体多元化和融资渠道多样化,建立和健全政府资金引导、企业主体投入、民间资本给力、银行信贷和股市融资助力等合成的多元化投融资机制,形成灵活多样、集成有效的文化投融资体系。四是构建社会文化援助机制。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形成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协同有序、保障有力的社会文化援助机制。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兴办国家允许的各类公共文化设施,大力支持民办公益性文化机构的发展,鼓励民间力量对公益文化事业的捐赠。五是构建产业联动发展机制。积极推进区域文化产业的内外联动发展和整体融合,构建联动联合、协作协调、互动互补、互促互融的产业联动发展机制。强力推进产业行业深度融合,建立日益社会化的产业协作关系;强力推进文化企业深层联盟,进一步提升企业合作层次。六是构建文化经济利益协调机制。要以产业利益协调为着力点,在区域协作、产业联动、企业联盟过程中妥善处理各方利益关系,形成竞争合作、互惠互利、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文化经济利益协调机制。对于参与合作的利益相关方,实行妥当利益协调和合理利益分成。七是构建文化生态保护机制。建立和健全系统协调、功能完善、管理规范、监督有效的文化生态保护机制,积极探索多样化的保护方式和生态环境价值补偿方式,有效维护文化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和文化生态系统再生能力。八是构建文化人才培育机制。健全和完善文化人才选拔、引进、使用、考核的公平竞争机制和分配激励机制,加快培养和造就德才兼备、锐意创新、结构合理、规模宏大的文化人才队伍。着力培育和造就一批高端经营管理人才、一批高端专业技术人才、一批高端市场中介服务人才,积极引进一批海外创新型高层次文化人才。
四、学习贯彻六中全会精神,着力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全会提出,要“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为推动科学发展提供重要支撑”。要加快构建科学完善、系统优化的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形成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发展方式决定发展效果,转变发展方式则是推进文化产业的战略性转型和跨越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必然选择。文化产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基本要求,涉及文化产业领域的产业结构优化,质量、效率提高,产业融合深化,文化创新提升,科技进步支撑,文化消费拉动,可持续发展等。文化产业发展方式转变有两个根本点,一是强调注重提高质量和效益,坚持把提高发展质量和产业效益放在首位,更加注重内涵式发展,更加注重提高劳动生产率。二是强调注重保障和改善文化民生,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把保护好、实现好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利,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加快推进发展方式转变是文化产业面临的重要战略任务。就宏观性产业整体转型而言,就是要推动文化产业整体由数量扩张型、外延式增长向注重质量效益型、内涵式发展的战略性转变,注重提升内涵和品质,注重发掘和依靠产业发展的内生力量,努力实现产业的价值性提升和产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全面落实内需拉动战略,努力扩大文化消费,注重于依靠市场内生动力和文化消费拉动,重视文化消费需求对文化产业的牵引和拉动作用。着力推进文化产业由粗放型增长向集约型发展转变,由重视规模和速度向质量、效益与规模、速度相兼顾转变,由以劳动密集型为主向以技术密集型为主转变,由以传统产业为主向以新兴产业为主转变,由以投资驱动为主向以创新驱动为主转变,坚持走创意牵动、科技驱动和集约增长之路。在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建构一个多元化投入、创意化研发、商品化生产、市场化运营、品牌化营销、全媒体传播、科技化支撑、内生型增长的产业发展新模式。这样,文化产业自身通过转变发展方式而获得新的发展机遇和发展动力,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不断提高对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贡献。■
(作者分别系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湖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第五篇:“解放思想推动跨越”大讨论活动调研报告
“解放思想推动跨越”大讨论活动调研报告
谷里镇纪委书记彭萍
为深入贯彻省委、市委和县委关于“解放思想推动跨越”大讨活动的要求,谷里镇党委高度重视,党政领导带头做解放思想的先行者,适时组织召开中心组学习报告会、座谈会、经验交流会等,联系工作实际和领导班子建设的现状,认真分析突出问题和原因,着力整改,力求实效。现将具体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谷里镇发展概况
谷里镇依托优良的生态环境、便利的地理优势,有着得天独厚的发展机遇,在推进城镇化建设的发展进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纵观发展的全局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从经济总量、人均财政收入上来看,一是全镇经济总量较小、支柱产业不强、财政压力较大等问题依然突出;二是土地、资金、能源、人才等仍然是制约发展的重要因素;三是维护社会稳定工作面临新挑战,社会管理仍然存在薄弱环节;四是“三农问题”仍然突出;五是城镇化建设项目推进缓慢,项目征地拆迁工作推进难度大问题制约着全镇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这就要求必须解放思想,着力解决思想观念上存在的突出问题,进一步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创新意识、发展意识,用新的视角和思路创新发展理念、发展思路、发展举措和领导方法,不断增强谷里镇经济社会发展的实力、活力和竞争力。
二、找准切入点,切实解决突出问题
“解放思想推动跨越”既是理论问题,更是实践问题,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因此,“解放思想推动跨越”必须从谷里的实际出发,要把落脚点放在解决阻碍镇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突出问题上,重点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要围绕和谐发展解放思想,解决发展的方向问题。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抓好发展,创新发展,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走“生态优先”的路子,是从化市委、县委的最新理念,经过多年来全镇上下的共同努力,谷里已经站在新的战略起点,完全具备了开创新局面,实现新跨越的基础和条件。“十七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发展思路正好为我们今后发展生态经济提供了契机和支持。谷里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良好的生态资源,丰富的土特产资源和区位优势,这些都为我们发展生态经济、建设生态文明提供了很好的基础和条件,只有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才能全面准确把握和贯彻落实省、市、县对城镇化建设工作的新要求,实现镇党代会提出的奋斗目标。良好的生态环境是谷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努力保持和发挥好谷里独特的生态环境优势和丰富的文化底蕴,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经济发展与环境相协调,是全面建设谷里特色新农村的必由之路。谷里决不能走“先发展、后治理”的老路,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繁荣。总的来看,谷里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比较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但是,还有些地方仍存在相当普遍的“短视”现象,不能很好地处理好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不惜破坏环境以追求经济发展。为保持谷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探索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切实搞好环境保护;强化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意识,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成本谋求经济最大限度的发展,努力发展生态经济;把生态文明建设与人居环境建设结合起来,打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人居环境,建设生态文化。
(二)要围绕民生解放思想,解决发展根基问题。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基础上,必须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扎实推进和谐谷里建设。大力发展社会事业,着力改善民生,是实现社会和谐的根本途径,为此,必须努力增加城乡居民收入,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建立并逐步完善惠及全镇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以人为本,密切联系群众,把心操在基层,把劲使在基层。继续优化教育布局,优化师资力量,提高教学质量;提高饮用水质量;关注弱势群体,继续关心他们的生产和生活,帮助他们解决上学难、就医难问题,确保低保金足额发放;落实农村低收入家庭居住危房情况调查工作;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继续完成村级卫生站的建设;加强计划生育管理,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进一步完善安全防范体
系,依法打击各类刑事犯罪活动,创建“平安谷里”,妥善处理涉及群众切身利益,容易引发集体上访的群众性事件,维护社会的稳定。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努力营造健康向上的思想舆论氛围,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不断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
(三)要围绕发展难题解放思想,解决发展的思路问题。依托谷里镇优美的生态和丰富资源优势、区位优势,通过挖掘、整合和提升,使产业资源更加显现,吸引更多的项目、资金和技术,拓宽招商空间,开创谷里城镇化建设新局面,我镇的定位是:全面打造新型产业基地、生态宜居乐园、农家休闲之乡,致力构建现代生态卫生城镇。我们合理科学地发展生态经济,大力发展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塑造山青水秀、天蓝地绿、花艳树荫的宜居城镇风貌。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打造乡村游新亮点,推动生态旅游业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