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民俗变迁及其赋予社会转型的符号意义(xiexiebang推荐)

时间:2019-05-14 10:26:4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国近代民俗变迁及其赋予社会转型的符号意义(xiexiebang推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国近代民俗变迁及其赋予社会转型的符号意义(xiexiebang推荐)》。

第一篇:中国近代民俗变迁及其赋予社会转型的符号意义(xiexiebang推荐)

中国近代民俗变迁及其赋予社会转型的符号意义

2006-06-03 19:50:12 来自: 淡水岩浆

中国近代民俗变迁及其赋予社会转型的符号意义

作者:焦润明 文章来源:《江苏社会科学》2001年第5期

当代关于民俗符号象征体系所进行的理论研究(注:乌丙安:《走进民俗的象征世界——民俗符号论》,〔南京〕《江苏社会科学》2000年第2期,第39页。),对于探讨近代民俗变迁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中国近代社会是一个转型的社会,社会巨变必然引发社会各领域的变迁,当然包括近代民俗的变迁。导致近代民俗大规模变迁的原因是什么?近代民俗变迁有哪些规律性?在新时代条件下民俗符号发生了哪些变异?以及民俗变迁对社会转型具有哪些符号象征意义?这些都是本文试图探讨的问题。同时,也力求通过对近代民俗变迁与社会转型互动关系的探讨,梳理出近代社会发展的大致轨迹。

一、近代民俗变迁的基本脉络

近代民俗变迁是近代社会变迁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与近代社会转型相始终。近代民俗变迁涉及到社会各个角落、各个层面。以下从礼仪、消费、服饰、饮食、居住、出行、节日、婚丧等八个方面进行概括,大致可以窥见近代民俗变迁的基本脉络。

1.礼仪习俗的变化:在鸦片战争以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传统的社交礼俗和祭典礼俗,包括称谓、见面礼等仍在社会上占据主导地位。人们见面要行作揖、拱手、跑拜、请安等礼。跪拜本是互相致意的姿势,但在封建时代成为敬重、臣服的一种礼节,以体现封建社会的等级尊卑,跪拜主要对尊长,最隆重的是行三跪九叩大礼,平辈之间一般用作揖、拱手方式即可。与此相适应还有一套“大人”、“老爷”、“太太”、“老太太”等称谓。然而,开国以后,在沿海通商地区,受西方平等观念影响,先是在新式知识分子内部,逐渐采用握手、鞠躬等见面方式,并且用“先生”、“女士”、“小姐”、“同志”取代了先前的称谓。1912年民国成立后,明令祭孔时“除去拜跑之礼,改行三鞠躬,祭服则用便服。”(注:《丁祭除去拜跪》,〔上海〕《申报》1912年3月5日。)不久,又明令废除社交中实行的叩拜、相揖、请安、拱手等旧礼节,改行鞠躬礼为主。同年8月17日,民国政府公布了《礼制》,用法律的形式,确立了新式礼节的合法地位(注:《东方杂志》第9卷第4号,1912年9月。)。行鞠躬礼,使用“先生”、“君”的称呼,反映出近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关系。总之,脱帽、靶躬、握手、鼓掌等新礼俗逐渐成为中国通常的“文明仪式”、“文明礼”,反映出社会礼俗的进步趋向。此外,在城市中交际舞的流行、生日聚会以及同事宴请等,都反映出近代交际习俗的新变化。

2.消费习俗的变化:近代西方资本主义的侵入以及中国新式商业的产生和迅速发展,对传统消费习俗产生巨大冲击,并直接导致了消费习俗的变迁。在鸦片战争后的道光年间,享用洋货在上层社会已渐成时尚,不过开始仅限于通商口岸等少数地区和官僚富裕之家,到19世纪末,随着通商口岸增加到70余个,于是洋货消费遍及各阶层,即使在云南交通偏僻之地的商店里,也可见到不少洋货,包括各种哈剌呢、哔叽、羽纱、法兰绒、钟表、玻璃等,一应俱全,而且其售价“并非贵得惊人”(注:姚镐编:《中国近代对外贸易史料》,〔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106-1107页。)许多“农民亦争服洋布”,中产之家更是“出门则官纱纺绸不以为侈”,“一般青年均羔裘如膏矣”(注:宋延斋:《蒲圻乡士志》,转引自严昌洪:《中国近代社会风俗史》,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82页。)。此外,赛马、赛船、网球、足球、西餐、啤酒、西式点心、西式饮料、业余剧社、公园、室内音乐会、电影、电灯、电话、自来水、邮政、电车等西式生活方式无不影响到中国人消费方式的改变,使中国人消费结构、消费内容均发生重大改变。此外,以上海为例,色情消费、游乐消费也成为商人、富人等消费方式中的重要内容。

3.服饰习俗的变化:中国服饰习俗源远流长,各时代都有绚丽多彩的服饰。至清代中国服饰则多以长袍马褂为主,女子则穿旗袍。民谚有“孔雀翎,马蹄袖”之说。服饰具有体现等级森严、褒衣博带特点,这些弊端与近代人的平等要求以及日益加快的生活节奏很不协调。为此,部分中国人开始接受西式服饰。在19世纪50年代,香港、广州即有人模仿洋人打扮,华商更多有穿洋装者。戊戌时期康有为力倡“易服”。20世纪初,当时青年穿西服的人渐多起来。1903年胡汉民任教的广西梧州中学允许学生可以在岁时年节“披洋衣揖孔孟”(注:《胡汉民自传》,〔北京〕《近代史资料》1981年第2期。),可见在学生中穿洋服的人已不在少数。当时的出“洋”留学生更多着洋装。清亡后,曾出现过“洋装热”,在通都大邑,人们“趋改洋服洋帽,其为数不知凡几”(注:《潘月樵请用国货》,〔上海〕《申报》1912年3月4日。),在偏远小城,“文武礼服,冠用毡也,履用革也,短服用呢也,完全欧式”(注:民国《慈利县志》卷17,风俗。)。此外,洋式衬衣、绒衣、针织衫、西裤、纱袜、胶鞋、皮鞋等都渐渐普及推广,总之,中国服饰中的西方因素不断增加。值得一提的是,中山装则是近代中西服饰合璧的最典型标志。

在广义的服饰民俗中,穿着和“打扮”是有机的统一体。例如纹身、化妆、发式、饰物、缠足等。鸦片战争前后,西方人到中国,首先看到的就是蓄着长辫子的男人和裹着小脚的女人,“许多年来,全欧洲都认为中国人是世界上最荒谬最奇特的民族;他们的剃发、蓄辫、斜眼睛、奇装异服以及女人的毁形的脚,长期供给了那些制造滑稽的漫画家以题材”(注:〔英〕哈利:《太平天国革命亲历记》,王维周等译,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51页。)。男人拖着大辫子、穿着宽大的褂袍,女人裹着小脚,这是清代中国人的基本装束。然而,19世纪80年代以后,中国人这种装束形象有了显著改观。首先,一批来华的传教士中有人首先提倡天足。维新派人士更率先反对缠足,主张放足,1883年康有为在广东南海县成立不缠足会,1896年又在广州成立不缠足会,1897年梁启超等人在上海成立不缠足会,不久不缠足会遍及东南沿海地区。戊戌变法期间,光绪皇帝还发出上谕禁止缠足。1901年慈禧太后下达了劝禁缠足的懿旨,1912年民国成立后,临时大总统孙中山下令内务部通饬各省劝禁缠足。从反对传统道德,争取妇女解放的角度看,不缠足运动带有反封建的政治意义,是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

辫发虽系清代男人的形象标志,但却是满族习俗同化汉族的结果,在外国人面前,却又成为中国人的民族标志了,而这种民族标志,在近代又成为与开化世界趋向短发的世界大潮相背驰的“落后”、“不开化”的标志而体现的。

戊戌时期康有为在给光绪皇帝的《请断发易服改元折》中公开要求清政府“断发”易服,一般开明人士也发出了剪辫的呼声。清政府更在1911年允许官民自由剪发了。辛亥革命爆发后,辫子陆续剪掉。当时甚至出现了众多的理发店取代了众多的“剃头匠”。连袁世凯也剪掉了辫子。民国的成立更带来了短发的普及。

4.饮食习俗的变化:中国是世界上饮食文化发达的国家,至清代已逐渐形成了川、粤、鲁等各种菜系以及其它各地方风味菜肴及小吃。至鸦片战争以后较长的一段时间里,中国社会的饮食习惯并未发生明显的变化,但随着西方文化的进一步渗入,西方的一些饮食也逐渐传入中国,至19世纪中叶以后西式饮食开始在一些沿海通商城市流行。1876年葛元煦注意到,开设在上海虹口一带的西餐馆有“华人间亦往食焉”(注:葛元煦等:《沪游杂记·淞南梦影录·沪游梦影》,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30页。)。到八、九十年代,天津、北京的西餐馆也相继开设,名声愈来愈大。翻阅这一时期的《大公报》,常可看到“品升楼”、“德义楼”等“番茶馆”的广告,称它们专办“英法大菜”、“请得巧手外国厨房精调西菜”(注:《大公报》光绪二十八年5月25日、8月23日。)。北京的西餐饭店档次很高,象“六国饭店、德昌饭店、长安饭店,皆西式大餐矣”(注:胡朴安编:《中华全国风俗志》下篇卷一,上海书店1986年版,第2页。),以至官商各界人士每每出入其间。辛亥之后,在一些大城市,吃西餐成为一种时髦。海昌太憨生在《淞滨竹枝词》中写道:“番菜争推一品香,西洋风味睹先尝,刀又耀眼盆盘洁,我爱香槟酒一觞”(注:顾柄权:《上海风俗古迹考》,〔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412页。)。总之,在以“洋”为时尚中,具有西方风味的食品渐受中国人的欢迎,如啤酒、香槟酒、奶茶、汽水、冰棒、冰淇淋、面包、西点、蛋糕等皆被国人接受。说明西式饮食已引起了中国饮食习俗的较大变化,丰富了我国人民的日常生活。

5.居住习俗的变化:中西居住习俗差异较大,这里既有都市化程度问题,也有不同的风俗问题。皇家建筑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的杰出代表,不过它与民居存在着明显的等级差别。北京的四合院、西北高原的窑洞、南方的天井院落、西南少数民族的吊脚楼和土楼、北方草原的毡包等,都是中国传统民居的典型形态。通常中国传统民居以平房为主,这主要与中国有广阔的土地以及建筑材料、建筑技术落后有关。在近代,由于受西式建筑风格的影响以及都市化程度的提高,在一些通商口岸,中国人也开始建筑西式或半西式住宅,出现“huán①huì②多仿西式”的风尚。邓子琴在《中国风俗史》中称,“晚清园亭,亦参以西式建筑,而通都大邑,几于触目皆是矣”。在天津,小洋楼渐渐取代北方的四合院而成为当地居室建筑的新潮流;在沈阳“建筑宏丽,悉法欧西,于是广厦连云,高甍丽日,绵亘达数十里”(注:《奉天通志》卷97,礼俗

三、居室。);在青岛,“市内住屋多属欧式建筑”(注:袁荣叟:《胶澳志·民社志》,第72页。);在汉口,“尺地寸天,huán①huì②日密,中西厂肆,角胜争奇”(注:民国《夏口县志·序》。);在上海除了兴建了大量西式建筑外,还出现了西洋建筑风格影响下的中国民居——里弄房屋。受上海影响,汉口、南京、福州、天津、青岛等地也相继在租界、码头、商业中心附近建成了里弄住房。此外,与西式建筑的引进,钢铁、水泥、机制砖瓦、建筑五金、自来水、电灯等也大量应用。使近代中国居民尤其城市居民的居住习俗发生重大变化。

6.出行习俗的变化:出行习俗是与交通工具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传统社会,代步工具主要是马车、牛车、肩舆(轿子)、木船以及骑马、骑驴、骑骆驼等。其共同特点是多用畜力、人力或自然力,速度慢、活动范围小。交通落后,必然造成社会的落后。在近代,随着西方的火车、轮船、电车、汽车、自行车、摩托车等的引入,逐渐导致了中国传统交通工具的变革。人们出行一下子就由“乡人”而变成“国人”。汽车兴起后,“男女授受不亲”的陈腐观念被打破了“男女杂坐不以为嫌”(注:民国《夏口县志》卷二,风土志。)。使传统的交往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

7.节日习俗的变化:中华民族的节日习俗独具特色,近代的岁时令节从总体上仍然沿袭自古以来的民间形成的节庆习俗,如元旦(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腊八节等,但这些节日是依据传统历法而来,属于封建农业文明的产物,且多有传统民间信仰色彩,因此,它有不适应近代工业社会的落后性也是非常明显的。清末已有改历的呼吁,梁启超于1910年就撰写《改用太阳历法议》一文,主张采用太阳历代替阴历(注: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25,〔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1-2页。)。民国政府成立后,断然于1912年1月2日宣布全国改用阳历,以求与国际上通行历法相一致。改历后,必然引起岁时节日习惯的变化。首先就是一些有意义的新式节日、纪念日相继出现在人们的政治生活和日常生活之中。民国初年的新纪念日除了民国成立日(元月1日)和国庆(10月10日)纪念以外,还有革命先烈纪念日(3月29日)、国耻日(5月9日)、植树节(清明节)等,二三十年代又有了国际妇女节(3月8日)、儿童节(4月4日)、国际劳动节、学生运动纪念节(5月4日)、教师节(8月27日)等等。特别是受西俗影响,圣诞节、情人节等也在城市中普及。这些都为中国的节日时令习俗增添了异彩。

8.婚丧习俗的变化:婚礼是标志与庆贺结婚的民俗形式。近代汉族主要的婚姻形态仍然是封建包办买卖婚姻。受男女平等观念以及西方婚俗的影响,19世纪五六十年代,少数与外国人交往密切的士大夫中有用西礼结婚的现象,“前日为春甫婚期,行夷礼”(注:上海人民出版社编:《清代日记汇抄》,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250页。)。光绪年间,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出现了婚姻论财不问门第的现象,西式婚礼渐有影响。19世纪末20世纪初,文明结婚形式在大城市及沿海通商口岸开始流行,“光宣之交,盛行文明结婚,倡于都会商埠,内地亦渐行之”(注:徐珂:《清稗类钞》第5册,〔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1987-1988页。)。文明结婚,除婚礼地点不在教堂,不用牧师主婚外,许多仪式大致从西礼中移植过来,虽然杂有中国传统婚礼的某些内容,但精神和形式上基本上是西方化的。总之,近代在通商口岸及沿海城镇“文明结婚”的流行,毕竟反映出中国婚俗的变化,代表着晚清婚俗变化的正确方向。

在清末由于西俗的影响,丧葬习俗也发生了一定变化。有的地方举行追悼会以寄托对死者的哀思。“光宣间,有所谓追悼会者出焉。会必择广场,一切陈设或较设奠为简,来宾或可不致赙仪”(注:徐珂:《清稗类钞》第8册,〔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3544页。)。追悼会的议程大致是摇铃开会,报告开会宗旨,宣读祭、讣之文,鞠躬致礼,演说,奏哀乐等。删繁就简是清末丧葬变化中最具新意的一个趋向。至民国成立后,废除了清王朝实行的丧礼制度,肯定了新式丧礼,并最终使新式丧俗具有了合法地位,导致了中国传统丧葬习俗的根本改变。以上八个方面,大致可以反映出中国近代民俗变迁的基本轨迹。

二、近代民俗变迁的原因及规律探寻

中国近代民俗变迁是在中国近代社会转型大背景下展开的。除具有特定国情和时代特征外,也具有民俗变迁的一般规律。

1.近代民俗变迁之原因:从世界范围内民俗的发展史来看,任何一个特定的民族习俗都不是一成不变的,总是随着时代的变迁而逐渐改变。因为时代改变了,民俗所存在的时空环境也随之改变,其势必然影响到传统民俗的存在方式。当然这种“变”仍然要基于民俗承载群体的认可程度及民族心理需求。在“变”中又包括着“不变”,即民俗中传承的符号象征系统以及民族式样似乎是不变的,或者变动较小,这也正是一种民俗区别于另一种民俗的特质之处。在现代世界我们能看到五光十色、色彩斑澜的各民族习俗,其原因即在于此,这也是中国民俗有别于西方民俗的原因所在。

引发中国近代民俗大规模变迁的原因,乃是中国近代社会的巨变及其社会转型。处于清王朝统治下的近代中国遭遇了代表近代工业文明的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的强烈挑战,以1842年鸦片战争失败签订城下之盟,被打开国门为标志,即开始由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由封建社会向资本社会的变迁或“转型”。从而也引发了中国近代民俗的变迁。

由于中国近代社会“转型”是外力催化的,即在中国本土资本主义因素尚没成长壮大为社会变迁动力之时,由来自西方的资本主义列强借助于工业文明利器——坚船利炮强力地逼迫清政府用条约的形式适应时代转变。近代中国人就是在这种尚没有充分的物质、精神准备的条件下被迫踏上近代道路的。一方面西方的生产、生活方式借助于条约的保护开始在沿海通商口岸大举挺入并逐渐地向内地渗透;另一方面,西方的生产、生活方式本身就代表着强势能的文化形态,因此,其必然给中国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带来强力冲击,引发“千古未有之变局”。在这种背景下,中国近代民俗的巨变也自然是旷古未有的。

引发近代民俗变迁除上述大背景外,洋货输入、传教灌输、租界展示、出洋考察以及民众的接受和传播,都在不同程度、不同层次中推动着近代民俗的变迁。洋货商品作为西方近代文明的一种物质载体,在进入沿海开放口岸、登上中国大陆之后,就把西方生活习俗不声不响地载到了中国,使中国人固有的生活方式及习俗发生了变化。随着洋货销售市场的不断扩大,洋货品种和进口数量的不断增多,洋货对中国人生活方式的冲击也越来越广泛、越来越深入,并逐渐改变着中国传统的衣、食、住、行等习俗。西方宗教在近代中国传布的合法化,使一部分中国人改变了崇信佛、道,瞻拜土木偶的本土宗教习俗,而且接受“洗礼”标志着与中国旧传统的决裂,这些人往往成为接受西俗的积极分子,在近代发起戒缠足会、兴女学、实行一夫一妻,反对纳妾之风者,很多是这批人。至于“国中之国”的租界,更成为全面向中国人展示西风西俗的舞台,它成为西方近代文明和西俗的幅射中心,对近代民俗变迁产生重要影响。至于出国考察,通过自身感受或撰写游记,也在一定程度和范围内具有引导和启示作用。例如中国第一任驻英法公使郭篙焘回国后,即主张在家乡进行风俗改良。而写出中国第一部女子出国游记《癸卯旅行记》的单士厘,回国后,即力倡男女平等,主张妇女与外界交往。诸如此类事例不胜枚举。

2.近代民俗变迁之规律:近代民俗变迁具有规律性,它是在中西文化冲突与融合的大背景下,在中西民俗的既冲突又融合、既排斥又接受的环境下逐渐演变的。在民俗变迁的层面上看,当代表着西方文化符号象征的异质的西俗东来时,由于中西生产、生活方式的不同、信仰上的不同以及文化符号象征意义上的差异,必然要与中国传统民俗产生强烈冲突。这种冲突有些是基于不同的宗教信仰的,也有体现在社会文明进步程度上的,还有体现不同的社会伦理观念上的,如基于三纲五常、忠孝节义的传统民俗,必然与基于“自由、平等、博爱”精神的近代西欧民俗大相径庭。其冲突是必然的。但是,与冲突主题相对应的融合主题,则是近代民俗变迁的另一法则。中西民俗走向融合,在某种意义上还基于人类共同的文化感受和文化符号相同性。如西方婚礼中新娘身着洁白的婚纱,象征着纯洁。这种白色礼服也被国人接受。因为在国人的民俗符号中,白色虽为丧色,但白到极致时就是祥端之色。在古代信仰中,“白马”、“白鹿”、“白鹤”、“白鸟”、“白狐”等皆为神兽灵禽,为祥瑞象征。因此,在婚服中接受白色——祥瑞之色也是基于共同文化象征的(注:乌丙安:《民俗学原理》,〔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262页。)。从总的趋势上看,近代中西民俗上的共存、共生、借鉴、趋同和融合,构成民俗变迁的主流。

近代民俗变迁在主流趋势上呈现三个重要特点,即移植性、变异性、传承性。

一是“移植性”。移植性主要体现为与世界发展大趋势相适应的、在世界各民族交往中被共同认可的那些习俗,通过理解和接受,逐渐成为中国近现代民俗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这部分内容有三个特点,其一完全是外来的,并且主要是西俗,为中国传统民俗中所无。例如握手礼、西装、情人节、圣诞节、西餐、交际舞,以及西俗中基于男女平等原则而尊重妇女的相关习俗;其二是与近代工业社会相关的一些城市新习俗。这些习俗在近代以前的西欧也不曾有过,只是随着工业化进程、城市发展而产生的一些新时尚。例如,乘汽车旅游、电影节、国际博览会等。其三是代表着人类共性的符合人性趋利避害、避苦就乐的一些习俗,这些习俗有些是西方民族的,也有东方民族的,更有非洲诸民族的,如摇滚乐、世界各地的餐饮风味以及娱乐活动等等。

在近代中国,具有“移植性”特征的国外民俗的大量输入,归因于相对开放的社会环境以及近代化进程的内在要求。相对开放的环境,才有可能使中国人跨越民族心理的壁障,去接受西方事物或者对西方事物的流布持宽容的态度;而近代化进程的内在需求,则会使近代中国人去追求先进、新奇的事物。总之,“移植性”既体现了文化传播过程中强势文化的扩张态势,也体现了作为中国特定民族文化组成之民俗在与时代相适应过程中的吸纳力和文化采借特征。

二是“变异性”。主要体现中国传统民俗式样在变迁改造中逐渐适应近代社会的那部分民俗,属于在传统民俗中契入西方外来风俗式样的那部分内容。变异性在近代民俗的构成中是主要的、大量的。可以说存在于各类民俗之中。例如在交际习俗中虽然采用了握手、鞠躬的平等方式,但中国传统民俗中看重的辈分关系、尊长关系也在体式语言中被微妙地保留下来,在服饰习俗中,中山装、人民服以及女子的衣裙等都采纳了西装的一些特点,同时又保存了中国传统服装的优点;在装束形象习俗方面,随着断发易服浪潮的普及,中国男女都留上了世界流行的各种发式,在审美上也以健康、健壮为美。当然东方人的审美心理仍然起主导作用;在饮食习俗中,西餐中的一些做法也被吸收到中国的各种菜系之中,尤其是在大众层面上,西餐也逐渐迎合了中国人的传统口味,有时名曰西餐,其实在口味上已与地道西餐相距甚远。不中不西、亦土亦洋,成为近代饮食习俗中的新景观;在节日习俗方面,中西节日混杂其间,尽管一些世界通行的节日也为中国所采用,但是庆祝方式都是中国式的;在婚俗方面,在近代城市中普遍盛行的“文明结婚”最典型地体现出近代民俗的“变异性”。文明结婚吸收并采纳了西方婚礼中的许多仪式或内容,但中国传统婚礼中许多合理的或国情化的东西也被保留下来。婚礼地点不在教堂在礼堂,婚礼主持人不用牧师用师长,不拜上帝拜父母,以及婚礼设宴、“随份子”等都展现了中西合璧的“变异性”特点。

总之,近代民俗变迁中的“变异性”特征,显现了近代文化融合的趋势,也是中国民俗近代化的象征。

三是“传承性”,指在近代社会巨变中得以原封不动保存、延续、传承下来的中国传统民俗。这部分仍是近代民俗的核心和主干。民俗具有相对恒定性,这与特定民族长期适应其所处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所形成的独特的生产生活方式有关,更与民俗的共同的文化心理和共同认同的符号象征体系有关。如红双喜、红对联、大红轿、红盖头、大红花、大红灯笼、大红请贴等等传统婚俗中象征着喜庆信息的民俗符号仍然被完整地保存在近代婚俗中;而白孝衫、小白花、白挽联等传统丧俗中传达悲伤、哀悼信息的象征符号也延续下来。此外,民俗文化中松、鹤传递的长寿信息,牡丹象征的富贵信息,荷花传递的清廉信息,龙风、鸳鸯传递的般配、婚姻美满信息,桔、鸡传递的吉祥信息等等,也都原封不动地保存在近代民俗之中。我们认为,中国近代民俗的传承性特征更多体现的是中华民族在生活、生产实践中业已形成的、具有超越时代性的那部分内容,如中华民族固有的符号体系、审美心理、社会观念以及共同的社会行为习惯等。有些内容可能随着时代的变迁而被补充、被修正,甚至被更新,但其主流、其本质却是恒定不变的,这正是中国民俗有别于其他各国民俗的本质性的东西,并由它们来决定民俗的民族式样和风格特征。

三、近代民俗变迁的符号象征意义

乌丙安先生的《民俗符号论》给我们分析近代民俗变迁的符号象征意义,提供了理论框架。他从符号学角度把民俗符号分为语言系统符号和非语言系统符号两大类。语言系统符号主要包括俗语符号及口头文学的形象符号如隐喻象征、神话符号等内容;非语言系统符号主要包括听觉的音响符号如锣鼓、哨语、号等,视觉标记符号,视觉的纹饰、图像符号,如传统中各种纹饰龙风、各种画象、图案、神灵偶像符号等等,视觉的实物象征符号如红盖头、喜车、端午节的粽子等,视觉的色彩象征符号如青赤白黑黄五色所代表的象征意义等等。以及从民俗符号结构角度,把民俗符号分解为民俗指符的象征映像及民俗所指的内涵意义等。上述这些分类表述进一步加深了我们对民俗本质的认识。

近代民俗在变迁过程中尽管具有中华民族特质、符合民族心理和审美情趣的民俗象征符号仍然得以保留,但同时,完全属于异质民族文化的民俗象征符号,由于其具有强势能特征以及其所代表的近代性和世界发展趋势,也被大量吸纳和采用,从而形成了近代民俗内容的丰富和驳杂,民俗形式的多样性以及民族形态的近代性等特征。就近代民俗象征符号而言,多样性与融合性特征、近代性与古代传承性,世界共同性与民族性,构成了转型时期民俗象征符号体系的时代特征。

1.近代民俗象征符号的多样性、融合性特征体现了近代社会转型时期的开放性和多元性:由于近代民俗在变迁过程中融入了大量的西方民俗内容,因此,其民俗象征符号也体现出多样性、融合性特征。多样性指的是民俗象征符号样式的多样性,不仅有中国传统民俗的象征符号,而且又有西方民俗的象征符号;不仅具有近代性的民俗象征符号;也有前近代性的民俗象征符号。以服装为例,不仅有长袍马褂,也有西装革履;以车为例,不仅有近代化的汽车、火车、轮船,也有传统的抬轿;以饮食为例,不仅有中国传统各种菜系,更有法国大餐,也有日本料理,俄罗斯烤肠,更有意大利比萨和美式快餐;以婚礼为例,不仅有中式传统婚礼,也有西式婚礼,……,总之,全世界各地民俗都共生、共存于近代中国沿海通商口岸城市,犹如商店里的橱窗,琳琅满目,五光十色。

融合性则指近代民俗象征符号中的中西融合、传统与近代共生的特征,也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状态。以服装为例,中山装不仅保存了中国传统服装的优点,更吸收了西服的样式以及剪裁、缝制方法;文明结婚不仅保留了拜天地、拜父母以及亲朋送贺礼、“随份子”、大摆婚宴的传统,还吸收了西式婚礼中的简朴仪式和男着西服、女穿洁白婚纱的西式方式。至于生活方式中的中西因素共存、共生现象更不胜枚举。

上述民俗象征符号所表现出的多样性、融合性特征,典型地反映了近代社会转型期的多元性和开放性特点。近代社会转型过程,其实就是不断开放的过程,尽管这种开放是被动的。国门洞开,外国资本主义势力长驱直入,中国国内资本主义新因素的不断滋长,封建专制统治控制力的不断削弱,这些都在客观上有利于社会生活的多元化,使新的生活因素、新的思想因素获得生长的土壤。此外,在民俗层面上对西洋民俗因素的吸纳,也典型地反映出近代社会的开放性和相对宽容性。

2.近代民俗象征符号的近代性、世界共同性特征体现着近代转型期的社会进步:近代民俗在变迁过程中,其特有的民俗象征符号不断地获得近代性及世界共同性特征,如剪辫放足,自由恋爱、文明结婚、社团活动,城市舞会以及社会交往活动中的握手礼、鞠躬礼,人际称呼中的“先生”、“女士”、“同志”、“小姐”等,年俗节日中移植世界通用的节日,如新年、国际妇女节、国际劳动节、圣诞节等等。至于伴随近代城市兴起而生长起来的城市民俗,就更具有近代性特征了。

近代民俗符号象征的近代性、世界共同性特征体现着近代转型期社会的进步。围绕着中国近代社会问题学术界尽管存在着“上升”与“沉沦”的论争,但若以中国传统社会为参照系,近代中国确实进步了。这种进步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社会由封闭走向开放。中国人不仅睁眼看世界,而且还走出国门去观察世界、研究世界。清末大规模留学浪潮的兴起,更标志着近代中国的开放势态。此外,由于沿海通商口岸的迅速发展和繁荣,使它象磁石一样地吸纳周边地区人、财、物。使许多抱着谋生、发财梦的人们纷纷走出封闭的环境来到通商城市,人们活动圈的逐渐扩大,人口的大规模流动以及物贸流、信息流借助于载体的出现和发展,皆标志着社会的逐渐开放。二是西方近代工业文明逐渐在中国生根发芽。从西方的工业制品到科学文化产品,从铁船炮弹到各种工厂,从科学观念到民主、自由、博爱思想。西方近代文明事物的方方面面几乎都被介绍到中国来了,举凡日用百货、生活百工,一切冠以“洋”字的东西几乎覆盖了生活的各个方面。三是近代市民社会崛起,近代市民群落大规模出现。沿海开放口岸的不断扩大,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甚至移民人口构成城市人口的主体,以及近代城市的社会运营完全按照近代的时间和效益规则运转,城市人群形成新型的业缘组织等等,标志着近代市民社会的崛起。近代市民则是广泛的概念,上至政府官员、资本家下至工人、车夫和商贩都属于市民范围。他们是近代生产、生活方式的创造者和参与者,近代西式生活方式最先在沿海城市居民中流传,然后才逐步辐射到内地城乡。西方的良风美俗、政教制度无一不是最先由市民接受的。总之,近代化城市的迅速增加、近代市民社会的大规模出现,这也是中国近代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至于新思潮的涌现、近代国民道德改造思想的提出,新闻报刊的创设及普及,个人独立、自由意识的张扬等等,都象征着近代中国的进步。

3.近代民俗象征符号的民族性特征,体现了近代社会转型期民族文化传统的顽强延续性:近代民俗象征符号的民族性特征,指的是民俗象征符号的内容、式样都是中华民族所固有的、从先辈那里传承的那部分内容。在民俗中,传统的和固有的应居主要地位,即使在近代社会巨变的时代背景下,近代民俗中尽管吸收、容纳了大量外来的、西方的要素,然而其主干和核心部分仍是传统的。这就是民俗演进中的“变”与“不变”法则。民俗变迁中的“不变”法则,体现了近代社会转型期中华固有文化传统的延续性。

百余年来,中国社会尽管遭受西方近代世界的剧烈冲击和挑战,尽管中国社会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但中国固有文化中符合民族心理需求的东西、优秀的东西,仍然被保留下来。中国传统文化尽管适应了近代世界环境,然而其核心内容并没有因为适应而被丢掉。以汉字为例,尽管经历了废除汉字运动、罗马拼音化运动、白话文运动、简化汉字运动,但最后汉字仍然被保留下来。以伦理道德观为例,尽管传统伦理道德观受到猛烈的冲击和批判,三纲五常被否定,西方的民主、平等、自由等观念被先进中国人所接受,但中国传统伦理道德观中的孝敬父母、尊师重教、讲睦修善以及诚信、道义等内容被完整地保留下来了。以饮食方式为例,尽管大量西式饮食进入中国,但中国传统的米食、面食文化,中国传统菜系及其风格味道都完整地保存下来了。上述这类“不变”的民俗给我们留下很多启示。近代以来在学术思想界有所谓“本位文化”与“全盘西化”之争,持本位文化论者,希望保留中国的文化,只吸收西方好的文化;持全盘西化论者认为可以抛弃中国传统文化,主张全方位向西方学习,双方争论得不亦乐乎,但近代中国既没有全部本位文化,也不可能全盘西化,反倒形成了中国文化的“世界化”、世界文化的“中国化”。中国仍然是中国,只不过不是封建时代的中国而是近代的中国、处于世界资本主义大潮中的中国。其实道理很简单,近代民俗的民族样式、民族内容的保留就可以说明这一点。对于像中华民族这样一个具有几千年文明的古老民族是不可能轻易被其他别的民族,其他别的什么文化所完全同化的。为了适应新的环境、新的时代,她会吸收一些外界的新事物、新要素到自己的文化中来,也会放弃一些陈旧的、过时的东西,但是文化的核心内容以及它的表达体系是不会根本改变的。近代民俗的变迁就已证明了这一点。

总之,中国近代社会巨变时期的民俗象征符号比传统在内容形式上更丰富、更驳杂、更斑澜了,尤其是象征符号中吸收了大量西方民俗符号,这是以往任何时代都不曾有过的。其所赋予的时代意义也是深刻的,它是中国近代社会转型时期民俗所具有的开放性和多元性、近代性和世界性、时代性和进步性最为典型的象征。因此,考察中国近代民俗的变迁,不仅能从民间的社会生活层面感知近代中国变迁的脉搏,而且也能从民俗自身变迁的规律本身体会到中国近代社会文化转型与演进的一般规律性,对我们理解并深入探讨中国从封建社会步入近代社会的转型期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这个研究课题很有意义。

民俗是文化的外在表象和载体。研究民俗变迁,可以把出传统文化的脉络。

近代中国处于“千古未有之变局”,民俗的变化自不能免。中国吸收了大量西方的文化,而自己的东西保留下来的,已经所剩无几了。试想一下,假若汉字真的被字母符号所代替,中国人还能算得上中国人吗。

只是我们一直在遵循拿来主义的同时,更要自信的挺胸抬头,大胆奉送自己的好东西,而不是仅仅在华人圈,唐人街里才能看得到中国特色。

我们在工业产品上有多年的贸易顺差,而在文化领域却是多年的赤字。看着好莱坞大片长大的孩子,又会对孔子、李白有多少感情呢?

第二篇:民俗的变迁

民俗的变迁

民俗是人民传承文化中最贴切身心和生活的一种文化

三十年前的老百姓绝对想不到,电视上的一台联欢晚会能成为大年三十晚上最重要的守岁节目;三十年前的老百姓也绝对无法想像,举行婚礼的新娘子不穿红袄红裤,而是穿上了“不吉利”的一身白婚纱;三十年前的老百姓也预料不到,许多传统的节日淡出了人们的视野,许多传统的食物也成为了“老古董”……三十年,和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民俗,烙上了鲜明的时代印痕,而其背后,社会的变迁,人文的演进,值得我们细细思量。

一、民俗的变异

民俗常常因为时过境迁而不断改变,却自有分明的类型或模式,您知道吗?南方的吊角楼与北方四合院就是两种不同类型民居建筑。

民俗就是这样一种来自于人民,传承于人民,规范人民,又深藏在人民的行为、语言和心理中的基本力量。我们置身其间却不为其所累,甘愿接受这种模式性规范的保护。

二、民俗文化变迁的表现形式

传统春节习俗被信仰观念笼罩着,神秘而有趣。随着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春节仪式和内容发生了重大变化。信仰成分逐渐减弱,娱乐成分逐渐加大。实际上春节习俗只是民俗文化变化的一个方面,其它习俗的变化同样深远。物质民俗中的居住、饮食、服饰、生产、交通民俗的变化;社会民俗中家庭、村落、婚姻、丧葬仪礼的变化;精神民俗中信仰民俗的变化同样体现着民俗与时俱进的特点。人们不难发现,中国人的习俗正在融入世界文化潮流之中,就服饰文化而言,中国人传统的服饰在生活中已经渐渐消失,农民也穿上西装;传统婚礼不复存在,丧葬仪礼加速改革等等。面对如此神速的变化,民俗学者作何感想。

一是顺应时代的发展,赶上时代前进的步伐,关注民俗的变化,加强对现代新时尚、新民俗的研究,探讨民俗文化发展变异的规律;

二是发掘、抢救、保护传统民俗文化,维护中国民俗文化生存的生态环境,保住中国民俗文化的根,使传统与现代化更好的协调发展。

三、面对异文化做出新的抉择

面对外来文化,中国人不应该失去民族自信心,要相信中国民俗文化的强大的生命力,应该看到民俗文化中新的成分的加入,能保证中国民俗文化在发展中吐故纳新。

在和平的环境里,民俗文化的传播往往是采取“采借”的方式进行的。一个民族对异文化的接受从来都是有选择的,不会是盲目的。异文化简单代替民族原有文化的事例是罕见的。比如佛教是外来文化,在魏晋南北朝以前,它是以印度方式传播的。但在唐代以后,佛教被中国人改造得世俗化了,具有了中国特色,也更有利于传播,甚至影响到东亚许多国家。

文化的变迁,包括民俗文化的变异是客观规律。我们现在处于全球信息化时代,从人类生存的空间环境来看,以往是处在相对封闭的环境里,民俗文化的传播要靠口头和行为方式进行,传播的速度相当缓慢。今天随着现代化交通和通讯方式的变化,人类生存的空间明显缩小,环境的改变直接影响着民俗文化的变异,民俗学研究应该直接面对这种变化,做出新的抉择。

四、民俗犹如一条流动的河

民俗是一门民间的学问,专门指民间的生活习俗。它和官方的风是有区别的。西汉学者戴圣、戴德编著了《礼记》,书中认为,上行(即官方)谓之风,下行(即民间)谓之俗。民风和民俗不同,民风因为是官方倡导,有文字记载,而民俗,则从来没有过文字记载。但老百姓对民俗都非常重视,所以一代一代把它传下去。

传统民俗能够流传下去,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一、老百姓有着传统的思维方式,认为万物有灵;

二、民俗中的种种行为方式具有地方特色;

三、这些行为方式是反复出现的,以致大家对此达到共识。

俗话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由于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的差别,民俗常常会呈现出错综复杂的特点。并且由于和时代紧密相连,民俗自它“诞生”的那一天起,便存在着“变异性”的特点。可以说,民俗犹如一条流动的河,不变的民俗是不存在的。

五、节日习俗的变化

从娱神到娱人的渐变。社会不断进步,科学发展观深入人心,一些传统民俗便有了新的变化,总的趋势是从娱神到娱人的一个渐变过程。

清明节,以前这个节日有两项重要内容,一是娱神(即祭祖),活着的人到死者的坟前尽孝,包饺子上坟,烧纸钱给那个世界的人花,还要带工具修墓,加高坟头;二是娱人,正是春暖花开的时候,人们趁着到野外、山上上坟的机会踏青、放风筝,尽情地玩上一天。现在,娱神方面的内容正在淡化,由于怕上坟烧纸会引起山林火灾,许多人现在选择了鲜花祭祀;坟也不再是土堆的,公墓里的坟都是水泥、大理石的,也就不用每年修了。淡化娱神的同时,娱人方面得到加强,清明节出游的人越来越多,出游的地方也不再局限于一时一地,清明节完全变成了“春游节”。

从前,腊八也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日。到了年底,一年的收成都入仓了,这时,人们在收获的粮食里每样选一点,熬成粥祭祖祭神。寺庙对这个节日更加重视,主要是因为相传佛祖释迦牟尼有一次在传教途中快饿死时,一个牧羊的小姑娘将家中所有的粮食聚到一起煮了顿稀饭给他吃,救了佛祖一命。如今,腊八粥的佛教背景早已淡化,大家只知道腊八那天吃腊八粥,而不知其所以然。

冬至在过去是一年中最重要的祭祖节日,从前的人把这件事看得特别重,所以有“冬大于年”的说法。现在,冬至时虽然也有人上坟,但还是以全家吃上一顿大餐为主了。

春节,和清明节一样,既要祭神祭鬼,又要娱人。过去以娱神为主,现在以娱人为主。大家在春节假期里,看电视,打牌,走亲访友,吃吃喝喝,四处找乐。因为现在过春节以娱人为主,许多传统的习俗都不讲究了,贴挂浪、摆供、栽摇钱树、竖天灯、拦金马驹、撵灾这些娱神活动,许多年轻人不要说看过,连听都没听过,真成“老古董”了。寒食节是消失了的节日。寒食节在清明节的前一天,来源于春秋战国时的晋文公重耳,他为了纪念不慎被他烧死的忠臣介子推,规定每到寒食节,全国不许动火,要吃一天冷食,门上插柳,寄托哀思。

还有传统的二十四孝,讲的是上自帝王将相,下到黎民百姓都要遵守的24种孝行。里面有精华,也有糟粕。随着时间的流逝,现在知道二十四孝是什么的,除了专门的学者,就再也数不出几个人来了。

民俗的变迁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无需人为干预,而当某些民俗已经成为陋俗,民俗的变革则势在必行,有时甚至需要政府出面干预。比如在旧时代,曾盛行近亲结婚,建国后,政府以法律形式明令禁止,使“姑表亲,辈辈亲,打断骨头连着筋”的表亲联婚陋俗被取缔。

六、婚丧习俗的变化

改革开放后,不仅地区与地区间的文化交流逐渐增加,国际间的文化交流也日益频繁,西风东渐,许多民俗呈现“洋化”色彩。

中国人常说,人的一生有四个重要阶段,即出生、成人、结婚、死亡。传统民俗中,这四个阶段对应着四个重要的礼———满月礼、成人礼、婚礼和葬礼。满月礼办满月酒目前还是遵守老传统,成人礼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异为孩子考上大学或孩子过二十岁办的庆祝宴席。婚礼,是最能体现“西风东渐”特点的人生之礼了。

民国时期,西方的婚礼习俗开始影响中国,很多婚礼开始中西合璧,当时叫“文明结婚”。文明结婚特别流行新娘戴墨镜,目的是为了挡和自己属相相克的客人。这说明,文明结婚的骨子里还是中国传统的东西。

改革开放后,婚纱越来越流行,现在女孩子结婚,没有件婚纱是件很不像样子的事。婚礼也越来越洋化,点蜡烛、切蛋糕、倒香槟、扔花球这些西洋仪式被越来越多的新人接受,同时,拜堂、闹房等中国传统仪式也得到保留。由此可见,我们对婚礼的改良是有节制的,风格还是中西合璧的。

白事的变化是由繁到简。中国传统葬礼一般是佛教式的,以穿白为孝;西方以穿黑为孝。解放后出现写着孝字的黑布臂套,是受到西方文化影响的葬礼产物。

值得一提的是现在许多洋节正在中国落地生根,并逐渐本土化,成为新民俗。比如圣诞节、情人节、母亲节。这些洋节的兴起一方面是年轻人喜欢新鲜事物的结果;另一方面得益于媒体的推波助澜。

总的说来,随着改革开放,大量农民涌入城市,城市与国际接轨,传统的以农业社会为依托的民俗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另一方面,当某些传统淡出人们视线的同时,某些传统又以强大的力量“收复失地”!

民俗是联系一个地区、一个国家人们情感与文化的重要纽带之一,民俗在人们的生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一个成熟的社会,非常需要这些民间的情感和文化。当国家规定,春节的假期从大年三十开始,每年的清明、端午、中秋三大节日,成为法定假日,我们可以这样认为,传统已经得到继承,民俗正在开始回归!

参考文献:

刘兆元先生出版《海州民俗志》《连云港谚语集成》等6本民俗专著。浙江民俗学会所编《浙江风俗简志》 张紫晨 《中国民俗与民俗学》 戴景琥主编 《义马民俗志》 陶立璠 《民俗学概论》

第三篇:第22课 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22课

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

1、通过分析《红楼梦》片段材料,初步培养学生阅读、分析信息的能力。

2、讨论西方社会习俗对中国的影响,使学生逐步了解分析和判断的逻辑方法,初步形成在思考、讨论的基础上与人合作、共同得出结论的能力。过程与方法:

1、感知中国近代社会在经济、文化以及社会生活等领域的变化的原因,理解这些变化是适应近代社会发展的结果,对中国的近代化进程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2、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的方法以及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收集、处理信息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逐步了解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是西方工业文明对中国产生影响的结果,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2、了解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迁对中国社会所产生的影响,学习吸收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逐步形成面向世界的国际意识。教学重点:

1、交通、通讯工具的变革。

2、大众传媒的影响。教学难点:

西方生活习俗对我国的影响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是本课的难点。教学方法:

讨论法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1876年,美国商人修建了一条从吴淞口到上海的铁路,成为淞沪铁路,这是在这个出现的第一条正式投入运营的铁路。通车的那一天,上海万人空巷,大家都来看热闹。《申报》记者随车采访,写了一篇生动的报道: 汽笛响起,火车开动,坐在车上的人像悬挂着的旗子一样摇来摇去。„„沿途的农民看到火车冒着烟驰过,而且车上载满了衣着华丽的人,没有不“诧异奇观”的。他们都把手里的活停下来,呆呆地盯着火车看。住着拐杖的老妇人惊异地张大嘴巴。青年人两眼发愣,看得出神,小孩子吓得依偎在大人身上。

这就是中国人第一次见到火车的情景。火车和轮船、照相术、电影这些新奇的东西一样,当他们从外国传进来的时候,人们无不充满了好奇。

思考讨论:除此之外,你还知道在中国近代生活的哪些方面发生了变化? 【新课教学】:

一、交通、通讯和娱乐新时尚

1、背景

工业革命后,鸦片战争中,英国用炮艇打开了中国闭关锁国的大门,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随着通商口岸的增多,外国列强对华侵略逐步加深。19世纪初,西方先进的交通工具火车和轮船传入中国。

2、交通工具的变革

新式交通工具的出现:火车、轮船、汽车、飞机等。新式交通工具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影响: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不仅涉及人们交流的方式、速度和距离,也是衡量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

资料:

1、火车 是指用蒸汽机车、内燃机车或电力机车牵引若干节车厢在轨道上行驶的交通工具。1804年,英国人理查·特列维希克制成了世界上最早的蒸汽机车;1814年7月,美国人乔治·史蒂芬孙制成了世界上最早的真正实用的火车。

2、轮船 1690年,法国的德尼·巴班提出用蒸汽机作动力推动轮船的想法;1783年,乔弗莱又建成了世界上最早的蒸汽轮船“波罗斯卡菲”号;1802年,英国人威廉·希明顿采用瓦特改进的蒸汽机制成世界上第一艘蒸汽动力的轮船“夏洛蒂·邓达斯”好;1804年,美国的约翰·史蒂芬孙制成世界上最早拥有螺旋桨的轮船。1807年,被称为“轮船之父”的美国机械工程师罗伯特·富尔顿,制成蒸汽轮船“克莱蒙特”号,从此拉开了轮船时代的帷幕,成为世界上第一艘蒸汽轮船。

3、新的交通工具的变革

新的交通工具的出现:近代邮政的开办和电报、电话等通讯工具的使用。意义:通讯工具的变革大大便利了各地经济文化的交流,大大提高了信息传递的速度、容量和范围,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进一步冲击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同时,它还便利了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进一步掠夺。但从根本上说,中国社会生活的这些变化顺应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潮流,是一种历史的进步。

◆想一想:近代新的通讯工具同传统的通讯工具相比具有哪些优势? 讲解:新的交通工具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能迅速地将信息传递到目的地,大大提高了传递速度、容量和范围,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新的娱乐方式的出现(1)、背景:随着交通工具的出现和通讯工具的变革,中外之间的交流进一步加强,人们的传统娱乐方式也发生了变化。(2)、新的娱乐方式的出现:照相、电影、交际舞。

资料:中国人曾发明过照相机。清道光甲辰年,即公元1844年,中国近代科技发明家邹伯奇试验用凸镜取火,从中受到启发,研制成功“取影器”,并在此基础上,添加了快门和底版。取影器就是照相机。邹伯奇还撰写出关于取影器的论文。今天广州越秀山公园镇海楼博物馆里还保存着他拍摄的一张照片。◆课中题;近代中国的娱乐时尚,除了电影、照相、交际舞外,你还知道有哪些?

提示:还有游艺场、室内球戏和棋牌(麻将、扑克、桌球等)、赛马、跑狗、购买彩票奖券等。

二、大众传媒的影响

1、大众传媒的作用:报纸、广播等大众传媒,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产生了巨大影响。

2、中国近代报刊的兴起:(1)、1872年,英国人美查创办《申报》。1906年《申报》由中国人接办,它是近代中国历史上最长的中文报纸。(2)、1897年,在汉口出版的《昭文新报》是近代中国人开办报纸的开始。

资料:近代中国历史最久远的报纸是《申报》,1872年4月30日,由英国商人美查等在上海创刊。创刊初期隔一日出版一张,四个月后改为日报。1909年由席裕福购进,1912年转给史量才,次年由史量才接办。九一八事变和一·二八事变后,为反映抗日救亡要求,出《自由谈》副刊,发表进步言论。1934年,史量才被国民党特务暗杀后,趋向保守。抗日战争时期上海沦陷,在日伪控制下出版。抗日战争胜利后被国民党接收。1945年5月上海解放时停刊。

3、中国广播业的产生与发展:1926年6月,中国人自办的第一座广播电台——哈尔滨广播电台正式广播;1928年8月,近代中国第一座全国性的广播电台——中央广播电台在南京开播。

4、近代中国的出版业:近代中国出版业迅速发展,到1911年,仅上海就有100余家出版机构。商务印书馆是近代最大的出版机构;中华书局是与商务印书馆齐名的出版机构。

三、社会习俗的变化

1、服饰的变化:鸦片战争后,受西方文化和生活方式的影响,一些仿效洋人,穿上了西装。1929年,国民政府规定男子礼服为袍、褂和中山装,女子礼服则分袄裙和旗袍两种。

2、发式的变化:洋务运动期间,那些赴欧美的留学生耳濡(rǔ)目染西方生活方式,开始剪去发辫。甲午战败,留学生们愤恨清政府的腐朽无能,纷纷剪去长辫。辛亥革命推翻清朝后,掀起“剪辫”风潮。

3、称呼的变化:国民建立以后,明令革除老爷、大人等称呼,以先生、君或官职相称。此外,各政党内部一般互称“同志”,亲密朋友之间称兄道弟,对妇女则根据年龄、身份的不同分别成为夫人、女士、小姐等。

4、礼仪的变化:鞠躬、握手礼代替跪拜礼。

◆课中题;课本P113页:联系统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你认为西方习俗对我国的影响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

讲解:由于中国传统的社会习俗已经不适应近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只有进行变革才能有利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从这多角度来说,因而是积极的。但是,在引进西方社会习俗的过程中,这种外来的文化必然与中国传统文化产生冲突,也必然给社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如在服饰改革中就出现了盲目追求奢华的现象。【课堂小结】:

鸦片战争后,随着中外交往日益增多,近代西方工业文明向中国发散其巨大影响,促使中国物质生活、精神文化生活乃至社会习俗都发生了深刻变化。这些变革推进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对中国近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作业布置】:

◆课本P114页;温故知新:想一想,近代以前,中国的交通和通讯工具有哪些?近代以来,交通和通讯的变化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哪些影响?

讲解:①近代以前交通工具:轿子、马车、马等;通讯工具:飞鸽、人力、马等。

②新的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便利了各地区之间的联系,为快速传递信息提供了方便。

◆课本P114页;畅想天地:近代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想一想,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讲解:原因有:①鸦片战争后,中外交往增多。②西方工业文明的传入对中国的影响。

③洋务运动、维新变法尤其是辛亥革命的推动。◆课本P114页;自己动手: 学生自己完成。【板书设计】:

一、交通、通讯和娱乐新时尚

1、背景

2、交通工具的变革

3、新的交通工具的变革

4、新的娱乐方式的出现

二、大众传媒的影响

1、大众传媒的作用

2、中国近代报刊的兴起

3、中国广播业的产生与发展

4、近代中国的出版业

三、社会习俗的变化

1、服饰的变化

2、发式的变化

3、称呼的变化

4、礼仪的变化 【教学反思】:

第四篇:第22课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推荐)

第22课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

1、通过分析《红楼梦》片段材料,初步培养学生阅读、分析信息的能力。

2、讨论西方社会习俗对中国的影响,使学生逐步了解分析和判断的逻辑方法,初步形成在思考、讨论的基础上与人合作、共同得出结论的能力。过程与方法:

1、感知中国近代社会在经济、文化以及社会生活等领域的变化的原因,理解这些变化是适应近代社会发展的结果,对中国的近代化进程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2、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的方法以及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收集、处理信息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逐步了解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是西方工业文明对中国产生影响的结果,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2、了解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迁对中国社会所产生的影响,学习吸收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逐步形成面向世界的国际意识。

教学重点:

1、交通、通讯工具的变革。

2、大众传媒的影响。

教学难点:

西方生活习俗对我国的影响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是本课的难点。教学方法:

讨论法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1876年,美国商人修建了一条从吴淞口到上海的铁路,成为淞沪铁路,这是在这个出现的第一条正式投入运营的铁路。通车的那一天,上海万人空巷,大家都来看热闹。《申报》记者随车采访,写了一篇生动的报道:

汽笛响起,火车开动,坐在车上的人像悬挂着的旗子一样摇来摇去。„„沿途的农民看到火车冒着烟驰过,而且车上载满了衣着华丽的人,没有不“诧异奇观”的。他们都把手里的活停下来,呆呆地盯着火车看。住着拐杖的老妇人惊异地张大嘴巴。青年人两眼发愣,看得出神,小孩子吓得依偎在大人身上。

这就是中国人第一次见到火车的情景。火车和轮船、照相术、电影这些新奇的东西一样,当他们从外国传进来的时候,人们无不充满了好奇。

思考讨论:除此之外,你还知道在中国近代生活的哪些方面发生了变化?

【新课教学】:

一、交通、通讯和娱乐新时尚

1、背景

工业革命后,鸦片战争中,英国用炮艇打开了中国闭关锁国的大门,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随着通商口岸的增多,外国列强对华侵略逐步加深。19世纪初,西方先进的交通工具火车和轮船传入中国。

2、交通工具的变革

新式交通工具的出现:火车、轮船、汽车、飞机等。

新式交通工具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影响: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不仅涉及人们交流的方式、速度和距离,也是衡量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

资料:

1、火车

是指用蒸汽机车、内燃机车或电力机车牵引若干节车厢在轨道上行驶的交通工具。1804年,英国人理查·特列维希克制成了世界上最早的蒸汽机车;1814年7月,美国人乔治·史蒂芬孙制成了世界上最早的真正实用的火车。

2、轮船

1690年,法国的德尼·巴班提出用蒸汽机作动力推动轮船的想法;1783年,乔弗莱又建成了世界上最早的蒸汽轮船“波罗斯卡菲”号;1802年,英国人威廉·希明顿采用瓦特改进的蒸汽机制成世界上第一艘蒸汽动力的轮船“夏洛蒂·邓达斯”好;1804年,美国的约翰·史蒂芬孙制成世界上最早拥有螺旋桨的轮船。1807年,被称为“轮船之父”的美国机械工程师罗伯特·富尔顿,制成蒸汽轮船“克莱蒙特”号,从此拉开了轮船时代的帷幕,成为世界上第一艘蒸汽轮船。

3、新的交通工具的变革

新的交通工具的出现:近代邮政的开办和电报、电话等通讯工具的使用。意义:通讯工具的变革大大便利了各地经济文化的交流,大大提高了信息传递的速度、容量和范围,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进一步冲击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同时,它还便利了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进一步掠夺。但从根本上说,中国社会生活的这些变化顺应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潮流,是一种历史的进步。

◆想一想:近代新的通讯工具同传统的通讯工具相比具有哪些优势?

讲解:新的交通工具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能迅速地将信息传递到目的地,大大提高了传递速度、容量和范围,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新的娱乐方式的出现

(1)、背景:随着交通工具的出现和通讯工具的变革,中外之间的交流进一步加强,人们的传统娱乐方式也发生了变化。

(2)、新的娱乐方式的出现:照相、电影、交际舞。

资料:中国人曾发明过照相机。清道光甲辰年,即公元1844年,中国近代科技发明家邹伯奇试验用凸镜取火,从中受到启发,研制成功“取影器”,并在此基础上,添加了快门和底版。取影器就是照相机。邹伯奇还撰写出关于取影器的论文。今天广州越秀山公园镇海楼博物馆里还保存着他拍摄的一张照片。

◆课中题;近代中国的娱乐时尚,除了电影、照相、交际舞外,你还知道有哪些?

提示:还有游艺场、室内球戏和棋牌(麻将、扑克、桌球等)、赛马、跑狗、购买彩票奖券等。

二、大众传媒的影响

1、大众传媒的作用:报纸、广播等大众传媒,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产生了巨大影响。

2、中国近代报刊的兴起:(1)、1872年,英国人美查创办《申报》。1906年《申报》由中国人接办,它是近代中国历史上最长的中文报纸。(2)、1897年,在汉口出版的《昭文新报》是近代中国人开办报纸的开始。

资料:近代中国历史最久远的报纸是《申报》,1872年4月30日,由英国商人美查等在上海创刊。创刊初期隔一日出版一张,四个月后改为日报。1909年由席裕福购进,1912年转给史量才,次年由史量才接办。九一八事变和一·二八事变后,为反映抗日救亡要求,出《自由谈》副刊,发表进步言论。1934年,史量才被国民党特务暗杀后,趋向保守。抗日战争时期上海沦陷,在日伪控制下出版。抗日战争胜利后被国民党接收。1945年5月上海解放时停刊。

3、中国广播业的产生与发展:1926年6月,中国人自办的第一座广播电台——哈尔滨广播电台正式广播;1928年8月,近代中国第一座全国性的广播电台——中央广播电台在南京开播。

4、近代中国的出版业:近代中国出版业迅速发展,到1911年,仅上海就有100余家出版机构。商务印书馆是近代最大的出版机构;中华书局是与商务印书馆齐名的出版机构。

三、社会习俗的变化

1、服饰的变化:鸦片战争后,受西方文化和生活方式的影响,一些仿效洋人,穿上了西装。1929年,国民政府规定男子礼服为袍、褂和中山装,女子礼服则分袄裙和旗袍两种。

2、发式的变化:洋务运动期间,那些赴欧美的留学生耳濡(rǔ)目染西方生活方式,开始剪去发辫。甲午战败,留学生们愤恨清政府的腐朽无能,纷纷剪去长辫。辛亥革命推翻清朝后,掀起“剪辫”风潮。

3、称呼的变化:国民建立以后,明令革除老爷、大人等称呼,以先生、君或官职相称。此外,各政党内部一般互称“同志”,亲密朋友之间称兄道弟,对妇女则根据年龄、身份的不同分别成为夫人、女士、小姐等。

4、礼仪的变化:鞠躬、握手礼代替跪拜礼。

◆课中题;课本P113页:联系统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你认为西方习俗对我国的影响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

讲解:由于中国传统的社会习俗已经不适应近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只有进行变革才能有利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从这多角度来说,因而是积极的。但是,在引进西方社会习俗的过程中,这种外来的文化必然与中国传统文化产生冲突,也

必然给社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如在服饰改革中就出现了盲目追求奢华的现象。

【课堂小结】:

鸦片战争后,随着中外交往日益增多,近代西方工业文明向中国发散其巨大影响,促使中国物质生活、精神文化生活乃至社会习俗都发生了深刻变化。这些变革推进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对中国近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作业布置】:

◆课本P114页;温故知新:想一想,近代以前,中国的交通和通讯工具有哪些?近代以来,交通和通讯的变化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哪些影响?

讲解:①近代以前交通工具:轿子、马车、马等;通讯工具:飞鸽、人力、马等。

②新的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便利了各地区之间的联系,为快速传递信息提供了方便。

◆课本P114页;畅想天地:近代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想一想,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讲解:原因有:①鸦片战争后,中外交往增多。

②西方工业文明的传入对中国的影响。

③洋务运动、维新变法尤其是辛亥革命的推动。

◆课本P114页;自己动手:

学生自己完成。

【板书设计】:

一、交通、通讯和娱乐新时尚

1、背景

2、交通工具的变革

3、新的交通工具的变革

4、新的娱乐方式的出现

二、大众传媒的影响

1、大众传媒的作用

2、中国近代报刊的兴起

3、中国广播业的产生与发展

4、近代中国的出版业

三、社会习俗的变化

1、服饰的变化

2、发式的变化

3、称呼的变化

4、礼仪的变化

【教学反思】:

第五篇:社会转型与干部人事制度变迁分析

社会转型与干部人事制度变迁分析

摘 要: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蓬勃发展,我国社会制度、经济制度、文化制度都在不断地完善,人才兴国战略也应时代的要求有了更多新变化。人才是强国之本,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每一个关键时期,对于干部人事制度的改革都有不同的特色,社会转型为干部人事制度的完善带来了契机。本文将具体介绍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在每一次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我国干部人事制度的变迁情况。

关键词:社会转型 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变迁

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将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作为重要战略任务来发展,是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和应对经济全球化发展的需要,是增强我国综合实力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战略决策。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在每一次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都发生了相应的变化。综观我国干部人事制度的变迁,可以将其分为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1978年到1986年,干部人事制度的改革起步阶段;第二阶段是1987年到1999 年,干部人事制度进入全面改革阶段;第三阶段是2000年至今,干部人事制度深化改革阶段。伴随我国社会转型,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每个阶段都有各自的发展目标,同时也取得了巨大成就,为我国实现人才强国战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实现干部队伍“四化”的改革起步阶段

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1987年十三大召开之前,我国干部人事制度进入起步阶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加强干部人事管理制度建设,从此打开了我国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新局面。

1978年对于中国社会来说,是一个有着历史转折意义的关键时间。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国人民走上了伟大的改革开放之路,中国社会从此开始实行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中国社会开始从文化大革命的阴霾中走出来,逐渐向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迈进,进入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期。

在这一时期,我国的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以建立一支“四化”干部队伍为主要奋斗目标,即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为实现我国四个现代化建设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人事制度改革之前,我国干部人事制度的主要特点是权力过分集中、机构冗杂、干部队伍老龄化,这种人事制度只能适应以往计划经济体制的要求。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我国加快了经济体制改革步伐,实行以市场为主导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此要全面进行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以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主要体现出三个特点:第一,改革权力过分集中的干部人事管理体制;第二,精简各级行政机构;第三,实行各级管理人员分工负责制。1982年,国务院开始进行机构改革,从改革领导体制、废除干部终身制、精简机构人员三方面入手,将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春风刮向全国。各地相继按照党中央的部署,逐渐加强干部队伍的培训和各项制度建设,不断增强干部队伍的管理水平。1983年,为进一步加强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工作,党中央又制定了相关文件,加大力度解决干部权力过分集中的问题,具体措施如下:下放干部的管理权限;改革干部管理制度;对管理人员进行分类管理;加强干部储备工作。通过一系列改革措施,加快推进干部队伍的“四化”建设。

二、干部人事制度进入全面改革阶段

从1987年到1999年,我国干部人事制度进入全面改革阶段。这一阶段的改革重点是建立国家公务员制度。

1987年,党的十三大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明确指出我国正处在并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确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三步走”的战略。这一时期,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加快,综合国力增强。同时,干部人事制度也进入了全面改革阶段。

在全面总结前期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党中央开始进一步明确和细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指导思想和改革内容。1987年党的十三大提出要建立国家公务员制度,全面改革企事业单位人事制度。经过多年的改革实践和专业探讨,《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终于在1993年颁布实行,并在全国全面推行公务员制度。至此,我国干部队伍开始向科学管理、规范管理和法治化管理方向发展。

三、干部人事制度深化改革阶段

从2000年至今,我国干部人事制度进入全面深化改革阶段。这一阶段的改革重点是加强党政领导干部选任与管理监督工作。

进入21世纪之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政治体制、经济体制和文化体制改革都卓有成效。2001年,我国正式成为世贸组织成员,国家各项制度建设也开始逐渐和世界接轨。随着综合国力的增强,我国顺利应对了世界经济危机,成为世界多极格局中重要的政治和经济力量的代表。我国当前的发展趋势决定了我国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也要加快步伐,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2002年党的十六大再次提出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工作的重点,强调要做好领导干部队伍建设工作。同时,党中央还修订颁布了《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进一步完善了党政领导干部管理制度。200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成为我国第一部干部人事工作的重要法律。至此,我国的公务员管理工作进入了有法可依的新时代,我国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进入了全面深化的新时期。

党的十七大以后,我国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更加注重对领导干部的考核,从德、能、勤、绩、廉等几个方面考核领导干部的工作实绩。各地党组织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加强党政领导班子建设,建立领导干部考核体系,从领导干部的综合素质出发,完善德、能、勤、绩、廉等五方面的考核内容,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四、总结

回顾我国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历程,自1978年改革开放开始,经历了30多年的变迁。干部人事制度从最初启动阶段到全面拓展阶段,再到全面深化改革阶段,实现了制度的不断完善和法制化、科学化管理。随着社会的转型,我国干部人事制度也不断与时俱进,逐渐顺应时代的发展要求,实现人才强国战略,为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下载中国近代民俗变迁及其赋予社会转型的符号意义(xiexiebang推荐)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国近代民俗变迁及其赋予社会转型的符号意义(xiexiebang推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语文中符号意义

    句号① 。 1.用于陈述句的末尾。 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 2.用于语气舒缓的祈使句末尾。 请您稍等一下。 问号 ? 1.用于疑问句的末尾。 他叫什么名字? 2.用于反问句......

    赋予员工工作的意义

    赋予员工工作的意义 《纽约时报》刊登了一则消息,记者在采访了一个抱着小孩的妇女,问她最喜欢带孩子去哪里就餐,她回答麦当劳。她说她之所以去麦当劳,是因为她觉得麦当劳的厕所......

    民俗的整理--生活的变迁

    民 俗 调 查 报 告 1、年夜饭 六十年来“年夜饭”习俗的文化 除夕之夜,家人团圆,守岁围炉,温情四溢。图为1953年春节,天津市汉沽区芦台王德铸(左一)一家人吃团圆饭。 1954年中国......

    C语言符号意义大全(精选五篇)

    C语言符号意义大全 32个关键字及其含义: auto :声明自动变量 一般不使用double :声明双精度变量或函数int: 声明整型变量或函数struct:声明结构体变量或函数break:跳出当前循环 e......

    医保目录符号的意义

    医保目录特殊符号的涵义 1、★:《药品目录》中,不同剂型同一品种只编一个号,重复出现时在编号栏标注“★”。 2、*:《药品目录》备注栏标有“ * ”的药品,其费用先由个人自付15%,......

    西学东渐与中国近代法律文化的变迁(5篇范文)

    西学东渐与中国近代法律文化的变迁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以其独有的样态在世界法律文化园地独树一帜。而且,在世界法律文化史上,惟有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历史未曾中断过,有着独特的......

    用行动赋予三大作风的时代意义5篇

    毛泽东同志在1945年中共七大的政治报告《论联合政府》中,提出并论述了中国共产党的三大作风,“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思想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在中国人民中产生了新的工作作......

    赴春节民俗变迁情况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春节民俗变迁情况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2012级计算机2班 金素兰20120521204 摘要: 春节到了,意味着春天将要来临,万象复苏草木更新,新一轮播种和收获季节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