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诚信观念的演变及对当代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启示

时间:2019-05-14 12:29:4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国古代诚信观念的演变及对当代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启示》,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国古代诚信观念的演变及对当代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启示》。

第一篇:中国古代诚信观念的演变及对当代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启示

古代诚信观念的演变及对当代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启示

(西南大学国防生选拔培养办公室:郭亮)①

摘 要:中国古代诚信观在先秦时期萌芽确立,巩固发展于秦汉时期,宋明两代被延伸拓展,明末至清得以经世致用。挖掘传统诚信观中有价值的道德因素和内在的伦理精神,为提高当代大学生道德修养,加强诚信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关键词:古代诚信观 演变 诚信教育 启示

诚信是中国道德的基本规范和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中国的伦理体系中历来都倍受推崇,甚至被奉为圭皋。中国的诚信观源远流长,作为一种价值理念伴随着历史进程的推移不断得到丰富发展。认真梳理中国传统诚信观的演变,可以充分挖掘古代诚信教育中有价值的道德因素,为我们今天克服诚信危机,重塑大学生诚信美德提供宝贵的思想文化资源。

一、的演变古代诚信观念

(一)、萌芽确立:先秦时期

上古时代和夏商周时期,就已经萌芽了朴素的诚信观,到了春秋战国,中国古代的诚信观念基本得以确立。在当时除了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提倡重视诚信外,其它诸子百家也都意识到诚信的重要性,并对诚信问题进行了比较深入的分析和系统的阐释,此时的诚信观也由以前的感性意识上升为理性的思考。在各家思想互相碰撞与交流中,古代诚信观的框架得以搭建。

中国古代最早的历史文献《尚书》中已有“诚”的出现,《尚书·太甲下》中记载:“神无常享,享于克诚”,这里的诚主要是指对鬼神的虔诚,具有浓厚的宗教迷信色彩。而到了《周易》中,“诚”被看做是个体安身立命的根基,已具有道德本体论的含义。《周易·乾》中提到:“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这就是说真正的君子应该在诚的基础上把提高道德修养和建功立业结合起来。春秋以前对诚信的文字记载不是非常丰富,但却是古代诚信观念产生的起源,并为中国传统诚信观的确立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诚信”问题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儒、道、法、默诸家都有论述,而阐释最丰的当数儒家。在孔子的思想中,诚信被看作是立国之基、为人之本、交友之道。《论语·颜渊》记载,其大弟子子贡曾向孔子求教为政之法。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把信放在治国的首位,体现了孔子提倡的诚信政治价值。孔子还反复告诫弟子“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孟子在孔子诚信观的 ① 作者信息:郭亮,男,2007年7月参加工作,讲师,国防生选拔培养办公室工作,手机:*** 基础上,将诚信列为人伦道德的重要规范,提出了五伦说,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孟子·腾文公上》)。其五伦说概括出了古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确立了“信”为处理人际交往中的一条基本原则。此外,孟子还给出了思诚的命题,《孟子·离娄上》记载:“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他把诚看成是天的本性和自然界的规律,“思诚”则是做人的方法和诀窍,对“诚”做出了本体意义和道德意义上的规定。荀子顺着孔孟诚信思想的客观方向,作了大跨度的迈进,对诚信道德做了较为全面的阐述。他认为,诚信是个体必须具备的基本品质,也是统治者的治世之道,强调社会各行业都必须以诚信为本。《荀子·不苟》中说:“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致诚则无它事矣”,荀子把诚看成是人生最高境界和个人道德修养的主要原则,并且还强调:“诚者,君子所守也,而政事之本也”(《荀子·修身》)。相对于儒家的诚信观,道家追求的诚信更侧重于“真”、“信”两方面,认为人类最根本道德就是真朴之德。老子要求人们“信者信之,不信者亦信之,德信也”(《老子·六十三章》)。强调即使对不守信的人,也要信任他,这样才可以使人守信。这反映了老子对真实、诚信的追求。庄子则提倡顺乎自然,真实不欺的诚信品德。所谓“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庄子·渔夫》。庄子把“本真”看做是精诚的最高境界,不精不诚,就不能感动人,对诚信有了新的理解。墨家则始终把诚信作为评价人的一条重要道德标准,推崇忠信之士。墨子说:“凡我国之忠信之士,我将赏贵之,不忠信之士,我将罪贱之”。法家虽然主张以法治国,但却非常看重道德规范中“诚信”的功能。商鞅把“信”与“法”、“权”并列,共同认为是治理国家的三条纲领:“国之所以治者三:一曰法,二曰信,三曰权”(《商君书·修权》)。法家学说集大成者韩非提出“巧诈不如拙诚”《韩非子·说林上》,认为诚是处事之方法,并进一步指出:“小信则大信立,故明主积于信”(《韩非子·外储说左上》),以此告诫君主治国要取信于人。

通过先秦诸圣贤的论述,“诚”与“信”逐渐在中国的传统伦理体系中成为核心内容之一,古代诚信思想也在这个时期基本得以确立。

(二)巩固发展:秦汉时期

随着汉代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治纲领,儒家的诚信思想更加得以继承和发扬。“信德”被统治者钦定为“五常”之一,纳入治理国家的重要内容,使得“信”逐渐成为渗透于社会生活各领域的重要道德准则,对中国封建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汉武帝时期,出于政治需要,董仲舒建立了一整套周密的“三纲五常”封建伦理思想体系。在这个体系中,“信”与“仁、义、礼、智”一起一同概括为“五常之道”。“夫仁、谊(义)、礼、知(智)、信五常之道,王者所修饬也,王者修饬,故受天之佑而享鬼神之灵,德施于方外,延及群生也”(《春秋繁露·举贤良对策之一》)。严格地讲,董仲舒所提倡的信,与先秦诸子所讲之信是有区别的。他的信是单向的,重在强调臣对君的信,以便于君对臣的管理,从而巩固封建中 央集权统治,作为臣民必须:“至忠厚言,以事其君”,而且这种信必须以“礼”对其进行规范,所谓“好为大夫者,宜厚期忠信,敦其礼仪”。尽管董仲舒的伦理思想带有单向性,但他将信作为五常之一,加强了诚信道德在中国传统道德规范中的地位。从此以后,信作为五常之一,既体现了封建社会中人们的社会关系,如臣对君诚;又规范了人们的道德行为,如朋友之间守信等。在这方面,董仲舒对当时社会诚信道德的建设是有很大贡献的。

秦汉是中国封建专制制度确立和巩固时期,儒家思想开始正式成为统治思想。由于儒家思想最适宜维护封建统治,所以自此以后它就成了中国传统思想中的主流。特别是董仲舒倡导的“三纲五常”,更为历代封建统治者所接受和推崇,作为五常之一的“信”,也由此而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的心理之中,对后世产生着无可估量的影响。

(三)延伸拓展:宋明两代 自汉代以后,各朝对诚信的论述都因袭不断,到了宋明时期随着理学的复兴,诚信再次被大家所重视。理学家们把对“诚”的理解进了延伸拓展,上升到一种哲理化的层面。他们认为诚是天理的本然,是天人合一的基础,是人身心内外合一的根源。

宋明理学的开创者周敦颐建立了以诚为中心的思想体系,《通书》第一章记载:“天哉乾元,万物资始,诚之源也。乾道变化,各正性命,诚斯立焉。”在这里,诚被认为是万物的开始,同时他将宇宙观中的诚同道德观中的诚统一结合了起来。周敦颐还特别强调以诚为本的道德本体论,认为:“诚者,圣人之本”(《通书·诚上》);“诚,五常之本,百行之源也”(《通书·诚下》)。在他看来,仁义礼智信五常及一切德行,皆以诚为基础。而另一著名的理学家朱熹则认为“诚”是宇宙天理的本然,人们的所作所为必须合乎天理。朱熹在《中庸章句》中说:“诚者,无妄之谓,天理之本然也。诚之者,未能真实无妄,而欲其真实无妄之谓,人事之当然也”。“诚”是“天理”的组成部分,客观世界是本然存在的,“诚”也是本然存在的。他还说:“人道惟在忠信,不诚无物。人若不忠信,如木之无本,水之无源,更有甚的一身都空了。今当反看自身能尽己之心,能不违于物乎?若未尽己之心,而有违于物,则是不忠信,凡百处事接物皆是不诚实,且谩为之。如此四者,皆是修身之要,就其中主忠信又是最要。”(《朱子语类·第二十一》)这里朱子特别强调了忠信在做人之道中的作用,把忠信看做是为人处世的木之本、水之源。

宋明理学对“诚”的阐释,体现了一种天地一体的思想,诚的意义超越了生命个体的约束,获得一种合乎天道的境界,是一种形而上的诚的存在。

(四)经世致用:明末至清

由于经济的发展,商业繁荣,特别是资本主义萌芽在中国的出现,明末至清时期的诚信观明显带有经世致用的思想痕迹。

王夫之指出:“夫诚者,实有者也”,“诚,以言其实有者尔”(《四书训义·中庸三》)。“诚”在王夫之那里首先是作为实有的概念,指人们尊重客观规律的态 度。在他看来,诚是主体人对客体事物的认知和把握,他在《四书训义·大学》中指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四目,既是修身的前提亦是修身的次序。实际上,在商业经济发达的清代,受诚信道德的影响,商人经商过程中也非常注重标榜诚信。清初商人孙绪燮“废学而奋于贾,尝病市道诈伪,曰:信义人所弃,自我得之,则富贵也”。于是,“人争恭之交易者,不重千金,而重翁一言”。明清最强大的晋商和徽商在总结自己的经营之道时,也都把诚信放在首位。徽商吴南坡表示,“宁奉法而折阅,不饰智以求赢”,“人宁贸诈,吾宁贸信,终不以五尺童子饰价为欺。”主张诚信为本,坚守以义取利,是徽商一以贯之的儒商品格,也使其获得了良好的市场信誉。从根本意义上说,将诚信作为经商从贾的道德规范,正是徽商获得成功的要诀所在。随着时代的变迁,中国传统诚信观到清代普遍的得到实用化。

千百年来,中华民族视诚信为自身的行为规范和道德修养,使诚信成为安身立业、社会交往、治国安邦之根本。在传统道德体系中,诚信之德成为中国传统伦理的结合点,与封建道德的其他规范相互贯通并居于核心地位。作为一种“善德”诚信始终为社会各阶层所推崇,历代思想家都不断挖掘和提升它;统治者出于稳定江山社稷的迫切政治需要,也不断强化它,使之以封建纲常的形式居于社会道德的主导地位;在社会大众层面,崇尚明礼诚信逐步成为一种文化传统,内化为我们民族的一种精神特质。这就使诚信之德在中国封建社会实际上成为维系社会秩序必不可少的道德之网的“网上扭结”,其教化功能、调节功能和导向功能绵延千年而不衰。

二、古代诚信观对当代大学生诚信教育的价值 在当今的大学生中,相当程度上存在诚信缺失的现象。求职作假、考试舞弊、贷款不还、论文抄袭等行为大有愈演愈烈之势,严重阻碍了大学生的全面发展,诚信危机成为我们不得不面对的一个普遍性问题。在探究解决方法时,我应当不能忽略从传统道德资源中寻求先哲智慧,着力挖掘传统诚信观中有价值的道德因素和内在的伦理精神,为提高大学生道德修养,加强诚信建设提供宝贵的借鉴。

(一)追求“内诚于心”的诚信理念。

古人把讲诚信作为自己为人处事的内心向往和追求,把诚信道德规范内化为 自我良心的自觉,视之为终身为奋斗的目标,因此,具有很强的自律性和稳定性。先哲重视修身立业,并把修身放在首位。《易经》云:“君子进德修业”,告诫人们做人要有德有为,而有德是有为的前提。《礼记·大学》记载:“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这里把“意诚”放在了提纲挈领的位置,是心正、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根本,讲诚信是内心的自律觉悟,不是什么外在动机的需要。而在现今很多大学生的眼里,诚信思想中的功利化因素严重,他们将讲诚信作为一种工具,使讲诚信成为一种有条件的接受,而不是一种自觉自为的行为。价值取向的功利化目标使部分大学生在道德行为上的自我意识比较明显,个人主义的价值取向日益突出,在涉及到自身利益时,常常以牺牲道德原则为代价,其直接结果便是使失信行为的发生变 得理所当然。从这个意义上讲,古代的诚信观是具有可借鉴的现代价值的。当代大学生只有把讲诚信作为自己自觉的行为,才可能达到“从心所欲而不逾矩”的思想境界,才能经得住外在事务的诱惑,才能真正成为讲诚信的人,有道德的人。

(二)借鉴传统诚信观中的践行方法。

中国古代诚信教育中特别注重实践的作用。《礼记·淄衣》中说:“听其言 观其行”,“寡言而行,以成其信”。孔子强调的是必须践行诚信,诚实守信不能仅停留在口头上,而要体现在行动中。在《论语》一书中更是随处可见孔子对身体力行的要求。例如“敏于事而慎于言”,“先行其言而后从之”,“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等等。古代的诚信教育告诉我们一定要引导大学生从点滴小事开始就得树立诚信理念。在实践中让大学生体会诚信、理解诚信、自觉的遵守诚信。如此,诚信也才可能内化为广大学子的自觉行为。

(三)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

我们在制定一系列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用来约束大学生失信行为的同时,应当同时注重对他们进行人文素质教育,培养大学生的高尚人格。人格是做人的根本,也是诚信稳固的保障。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关诚信的内容极其丰富,涉及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如《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等儒家经典著作中对诚信就有非常深刻的论述,其它一些历史书籍,家训家规中也随处可见诚信内容。培养大学生的诚信意识主要来源于个体内心的道德理念,以及社会良好的人文生态环境。只要每一个人的人文素养提高了,诚信的重塑将不再是一件可望不可及的事情。因此,我们应当注重用中国传统文化来提高大家的诚信素质,从而帮助学子们树立诚信品质。

参考文献:

[1] 李民,王健.尚书译注 [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2] 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58 [3] 杨伯峻.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60 [4] 王先谦.荀子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66 [5] 董仲舒.春秋繁露 [M].北京:中华书局.1975 [6]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 [7] 黎靖德.朱子语类 [M].北京:中华书局.1986 [8] 朱贻庭.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9] 王公山.先秦儒家诚信思想研究[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10] 韩少珍.中国传统诚信思想的源流及其特点 [J].船山学刊.2006,(2).[11] 唐贤秋.诚信道德探源 [J].道德与文明.2003,(6).[12] 杜振吉.儒家的诚信思想及其现代价值 [J].山东社会科学.2003,(6).

第二篇:浅谈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演变与当代启示研究背景与意义

浅谈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演变与当代启示研究背景与意义

我们不难发现,持续了1300年之久的科举制,曾经闪耀过璀璨的光芒。在科举制消逝了近百年 的今天,我们仍能感受到科举时代所积淀的传统文化之无处不在。在经历了盲目而激烈的批判之后,科举制又 渐渐为世人所慎思、所吸纳。作为中国古代一种大规模的国家考试,科举以选拔优秀人才担任政府官职为鹄的,对中国历史上的政治、经济、军事、社会、文化、教育等各方面都产生过不可估量的深远影响。从教育的角 度看,由于深受“学而优则仕”的观念影响,封建时代办学的目的是“储才以应科目”,足见科举对教育的影 响之大。科举废除已近百年,其对教育的影响却弥漫并积淀为现实基因的一部分。探讨科举制下考试与教育的 关系,有利于我们今天的教育考试改革鉴古知今、趋利避害。

科举制度是指朝廷允许普通人士和官员自愿向官府报名,然后经过分科考试,依照成绩从中选取人才和授给官职的一种制度。

科举在中国古代总的来说是弊大于利的。

从制度的角度来说,科举制度确实是中国古代的伟大发明。

一、科举的积极作用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体现在文化方面。

首先,科举制度使得中国的文化精华得到传承。作为考试内容,读书人最重要的就是学习知识,而在当时最重要的就是学习古代文化知识。一个书生没有饱读文化思想的精华所在何谈治国之道。这样一来,中国文化就延绵不绝的传承下去。

其次,科举也不断发展和丰富着中国文化,如果没有科举制度也就没有,中国古代的灿烂的文化。如诗、词、歌、赋的发展与繁荣;唐小说的兴起与发展。如此说来,科举制度对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确实有着不可轻视的作用

二、从科举制度对社会以及封建统治的作用来看。

科举制度是为了选拔官员而设立的。这样的一种选官模式,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任用官员的主观作用,体现出了任人唯才、唯贤,淡化了世族、门第的影响。形式上给几乎每一个人提供了可以进入仕途的均等机会,而且确实使大批中小地主及知识分子进入到封建国家统治机构中来,为封建统治阶级拓宽了政治基础,提高社会的行政效率。

三、从个人角度来看

科举作为社会上入仕为官的唯一重要途径,很大程度上激发了人们的求知欲望。想要在科举考试中取得好成绩,拥有渊博的知识是必须的。一个出身普通家庭的人想要进入朝廷,高榜题名,然后升官晋爵,光宗耀祖,飞黄腾达,全家富贵,一切的一切,都是依靠科举考试。

由此看,科举制度的实行在古代是积极的作用是主要的。但随着科举制度的发展,特别是在封建社会下,科举制度的弊端也日益突现。

一、由于统治者改变考试内容使科举成为束缚知识分子思想的枷锁。八股取士,原来用意我想可能是,用固定的格式写,便于考官评分,以示“公平”。后来却成了统治者控制思想的工具,压抑了那些本来不擅长科举科目的人的思想,也使一些知识分子,无法在学术上思想上进行创新。从而导致了思想上的落后,使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停滞不前。甚至产生像孔乙己那样的科举牺牲者。

二、科举制度也产生了家庭悲剧。由于科举制度及第者享有丰富的优待的荣誉,而且科举也是普通人出头的重要途径,因此经常会有贫士高中之后抛妻弃子的悲剧发生。

三、科举制度导致官场腐败。随着历史车轮的推进,出现了科举制度的政治化,天地君亲师的教育又造成了师门关系的盛行。这样造成了严重的师门裙带关系现象。这些师门关系在官场中互相拉帮结派,并且官官相护。这就不利于国家建设一个公正公平公开的社会良好制度。造成了官场的黑暗和社会的混乱。

四、科举制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文化心理,改变了人们的价值观念。科举成为最吸引人的事业,读书成了最有意义和价值的活动,科举及第与否成为人生极喜极悲的重大因素。相信陈世美的丑名是无人不知晓了,虽然这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当事人的思想价值观,和责任感,但是科举毕竟给了它这样一块生存的土壤。

由此,就科举制度的消极作用来说并不主要是制度本身的错误,应该承认科举是一项好的选官,选才制度。就制度本身而言,科举不愧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杰作,在中国历史上起了极其重大的作用,如同传统文化的其他精华一样,科举制度的积极部分值得我们继承和发展。浅谈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利弊,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才是我们的目的。

第三篇:中国古代教学智慧对当代语文教学的启示

中国古代教学智慧对当代语文教学的启示

Implications of ancient Chinese wisdom of contemporary teaching of language teaching

【摘 要】中国传统教学智慧是历经数代人的生命体验和生活经验,最能够在人类发展的过程中体现其巨大适应性和优越性的文化成果。中国当代语文教学存在着一定的功利化、片面社会化和低效化,欲解决中国当前存在的教育问题,可以从古代传统教学中汲取经验,用以指导当代语文教学。

【关键词】教学;当代语文;传统教学;启示

【Abstract】Contemporary Chinese language teaching there is a certain utilitarian, one-sided socialization and inefficient technology, we can solve these problems to seek the wisdom of the ancient Chinese teaching.Chinese ancient traditional teaching in the various teaching ideas can give us inspiration in teaching.【Key words】teaching;contemporary language;traditional teaching;revelation

蔡元培先生就教育问题曾指出:“教育应该采用欧美之长,孔墨教授之精神。”① 在现代教育的发展过程中,“欧美之长”已经入驻中国,形成了丰富的教学理论体系。但在百年的教学发展中,“孔墨教授之精神”却抛诸脑后。“孔墨教授精神”是蔡元培老先生对中国古代传统教学思想的一种代表性说法,也就是说中国现代教学应该从中国古代教学中汲取优秀思想精华以指导现代教学的发展。但随着中国近代社会体制的落后和外来思想的冲击,以及随后的“文化大革命”长达十年的对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全盘否定,许多优秀的思想精华被排除在现代教学体制之外。伴随现代教育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和中华传统文化的再次崛起,中国古代教学思想的优秀再次展现在我们面前。

我国的语文教育有着几千年的悠久历史。1949年至今的语文教育我习惯称之为当代语文教育。在现在我国多数省份私塾之风渐渐兴起,这向我们展示了现代教学的部分缺失和中国传统教学中存在值得现代教学重新重视的内容。本文将在中国古代的教育中提取智慧精华,启示当代语文教学,以建立全面和谐发展的教学观念。

一、中国当代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总的来说,中国的教育事业绵延几千年,已经成为一个十分稳定的活动。但是中国学生受教育后的综合素质在全世界排名的话,却无法得到一个靠前的位置。中国受教育的学生总人数在全世界是排在第一位的。但是,人均素质估计应该是排在全世界倒数的。自从解放以后到现在的六十多年时间,中国的素质教育,进步并不大。所以,中国的教育现状在某些方面是非常令人担忧的。

汉语是中国人的母语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基础,因此语文作为一门承载母语的学科,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在当代教学中仍存在着一定问题。

(一)语文教学目的与教学原则功利化

所谓功利,就是说主体为满足自身需要并运用一定的手段所获取的物质利益。② 而这里所说的教学目的与教学原则功利化指教学所追求的是眼前的功效和利益。具体表现为教学过程中以应试教育为主,追求升学率,就业率,并以百分比的方式作为教学结果的表现方式。语文教学活动对比其他学科,应更加注重人文性,更倾向于对学生的人格进行正确培养。而功利化的表现使语文教学活动流向世俗,破坏了语文本身的人文精神。

(二)语文教学内容与师生观念片面社会化

社会化就是由自然人到社会人的转变过程,是通过社会接触将自己的行为、准则向社会普遍标准靠拢,形成符合社会发展的行为规范和活动准则。在教学开展的过程中,物质社会化和道德社会化产生不平衡的发展,使学生的社会化发展片面进行,表现为教学内容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偏向社会技术的传授,而在道德素质的培养上,因与社会物质生活接轨较少而被忽视。语文学科的内容是文本与精神相统一的,是主观与客观相 ①钱永生.孔墨教授之精神与大学教育[J].大学教育科学,2006,(4),77.②杨光钦.大学的功利与功利的大学[J].辽宁教育研究,2004,(1),18.结合的,是充满人文关怀的。但社会化是许多精神内被忽视,仅仅是对文本惊醒形式化的解读。

在师生观念上,当代社会师生观念受西方文化影响,认为师生关系应该是一种自由与平等的,认为教师所授不必全部接受,应有个人观念,但有时这种追求社会平等关系趋于片面,忽视了学生思想的不成熟性和社会的复杂性,使教学活动无法顺利展开。

(三)语文教学过程与教学结果低效化

效率指在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工作数量。而这里所说的低效,就是指在教学单位时间内,即学生在校期间,由于教学过程不当导致所达到的教学水平无法满足社会一般需求。具体表现为教学过程中教师单方面灌输知识,学生被动接受,师生双向互动成为摆设,以及完成教学任务后学生高分低能、“仲永”现象①、博而不精、高学历犯罪形象、人才向外流失等。

二、中国古代教学智慧与当代语文教学

蔡元培先生所提出的欧美之长已进入中国百余年,其思想已经形成一定体系。取长补短固然是好,但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与其向外寻求,不如回归本源。

中华文化五千年,教育事业也同样发展了五千年,这五千年的发展同样提供给我们丰富的教学经验,只是被我们忽视了而已。欲解决当代语文教育中存在的这些问题,经历重重考验的中国古代教育思想其实已有了许多经验。即蔡元培老先生所说的“孔墨教授之精神”。在五千年历史长河中,传统各家各派关于教学的思想浩如烟海,从中我们寻求智慧,用以对现代教学进行指导。

(一)教学目的——德才兼备

纵观中国历史,儒家的教学目的是“君子”,即“仁”“义”“礼”“智”“信”皆具的人;魏晋时期对教学目标的阐释是“得意忘言”、“穷理尽性”、“越名教而知自然”;南宋时期则有“培养德才兼备,文物相资,博学多才的人才”的说法。由此我们看出,尽管时代流派有所不同,但在教学目的上,都有一个共通之处,即“德才兼备”。只有德才兼备的人才能成为国之栋梁。

对比现代教学目的的功利化,中国古代教学目的不是短时间内的效益,而是需要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使受教者成为德才兼备的、对社会发展带来长久利益的贤才。

“德”在许慎的《说文解字》记载:“德者,得也。外得于人,内得于心。”段玉裁进一步解释到:“内得于心,身心自得也;外得于人,谓惠泽使人得之也。”“才”,不仅指人所具有的知识和技能,更包括将这些知识和技能利用起来,解决现实中的问题的能力。

《左传》中写到“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在中国的伦理观点上,讲求“立德”、“立功”、“立言”,这里立德为首。《中庸》总纲中也提到“尊德性而道问 ① 具体内容参见王安石的作品《伤仲永》

学”。这都表现了中国传统教学以伦理道德为最高价值取向,这种价值取向决定了德才兼备应“以德为本,由才成德”,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孔子在《论语•里仁》中说道,一个人若能自处在仁义中,那就是获得了最高的美德若是不能达到仁的地步,那就不能说获得了智慧。在《八佾》中也认为,一个人没有仁的心,就算有礼的意识和奏乐的技能也是没用的。这都说明了以德为本的观点。同时,“未知,焉得仁”的观点又说明学生会在掌握广博的知识、智能良好发展后进一步够陶冶情操,提高道德品质。

事实上,我们无法准确分别德与才孰轻孰重、孰先孰后,但可以肯定的是,道德培养与才能提升在学校教学中不可有所偏颇,从以上分析中,我们不难了解,“德才”所展现出的教学目标,是古人对学生坚定的意志、勤学好问等非认知因素的培养和重视,以及将认知因素与非认知因素的共同发展作为预期目标而前进。

由此可见,传统教学目标的索要培养的全面发展的人,是既具有丰富的到的认知,又具有良好的道德情感,还具有完善的道德行为,并由德成才,由仁而知的人。这种教学目的观是人文性与功利性的完美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完美体现。语文教学更是需要确立德才兼备的教学目标,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思想,将学生培养成为思想积极向上的对社会有力的人。

(二)教学原则——讲求实用

教学原则是在教学活动中,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教学任务,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而制定的对教学的基本要求,是指导教学活动的一般原理。在现代教学追求就业率升学率的功利化教学原则下,许多教学原则被教育者忽略,造成学生的教学结果产生落差。重新把握教学原则是教学工作成功开展的重要条件。

中国传统的教育原则具有丰富性、形式多样,在教学活动中虽未明确提出教学原则这一明确概念,但就其发展表现过程,可以概括为“讲求实用”。其中,“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循序渐进”、“温故知新”四大教学原则是我们最为值得借鉴的方面。

1.“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

中国教育家孔老夫子在因材施教方面堪称楷模。孔子重“知人”,他根据学生所表现出的个性差异采取不同的教学措施。在《论语》中,孔子对不同的学生采取分科教学:对颜渊、闵子骞、冉伯牛等重视德行教育;宰我、子贡则注重语言口才方面的培养;子游、子夏着重向文学方面靠拢;对冉有和季路则注重仕途政事的说教。《学记》中总结“多、寡、易、止”①四种不良的学习心理,对此提出“长善而救失”,意思是说师者要能够发现学子的错误,并对学生的错误进行指导和纠正,重视因材施教,能将缺点转化为优点。②

2.“启发诱导”的教学原则

孟子提出“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中道而立,能者纵之”,表明教学活动中教师是启发教学成功的保证。朱熹提出“指引者,师之功也”,即教师的作用不是教而是导,①指在学习过程中贪多、求少、认为知识简单和半途而废

②代新杰.学记中的学生观发微.[J].《兰台世界》.辽宁教育研究所,2012,(3),45.不是授而是引。①

3.“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

颜回赞孔子“循循然善诱人”,这里的“循循”就是循序而有步骤的施教。学记中用“学箕”、“学裘”等具体事例来说明学生应由浅到深、由易到难。孟子用水流比喻教学积渐而进的过程。朱熹总结前人,明确提出了“循序渐进”的概念。

4.“温故知新”的教学原则

所谓“温故”就是再次学习已经知道的知识。但是知道不等于理解,理解不一定会运用,因此在“温故”的过程中,会随着阅历的增加,再次理解,达到“知新”,即得到不曾体会到的新的知识。

语文教学具有灵活性,文本内容的深度与教师的授课是息息相关的。在授课中,教师应用切实而有效的教学原则使教学活动顺利展开。中国传统教学原则符合了学生的个性心理差异、思维发展心理,认知过程的客观规律。是从学生本身的角度思考问题,而不是站在社会效率上思考。这种讲求实用的教学原则,并未将学生置于同一起跑线和同一终点线上,而是考虑了学生本身的实际情况,明确学生的个体差异,再确定符合学生发展的教学目标,为学生的长远发展进行了认真的思索,保障学生有效地进行学习和发展。

(三)教学内容——事理结合

教学内容是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是教学活动的承载部分。教学内容社会化会因社会生活的需要,偏向技术传授,忽视教学内容的整体性。中国悠久的教学历史孕育了丰富的关于教学内容的观点。《论语•述而》记载“四教”为“文”、“行”、“忠”、“信”,同时,孔子又根据分科设教原则,从伦理道德和知识文化方面设定教学内容,整理古代典籍,进行裁取改订,庄子称其为《六经》②,并成为此后社会教育的基本教材。中国古代教育家颜之推在教学内容上主张“德艺同厚”,“德”就是传统的道德教育。“艺”是社会生治中要学习的应用于实践的知识和技艺。因此为弟子开设了包括了百家、杂艺、农事等方面的课程。朱熹在设立“四书五经”的教材的同时,根据儿童的身心发展特征设“教之以事”的小学和“教之以礼”的大学。从以上的教育家的教学内容的设置来看,我们可以总结出中国古代教育家的教育内容的特点“事理结合”,这正是当代语文教学所缺乏的。

何为“事”,孔老夫子的“六书”可以称为“事”,颜之推的杂艺、农事等课程可以理解为“事”;何为“理”,“六书”可以称为“理”,颜之推开设的“百家”可以称为“理”。客观上看,“事”的内涵可以概括为外显的行为、操作,以实践为手段和目的的教学内容;“理”可以理解为内隐的理论、道理、规律,是以明自然规律和人心变化为目的的教学内容。

由此可见,“事理结合”这一教学内容观中事的内容和理的内容在内容上相互补充,在数量上相互均衡,地位上同等重要,不可偏废。在语文教学中,要将这种教学内容观 ①吴邵兰.从朱子读书法看朱熹的教学论思想及其借鉴价值.[J].韶关学院学报,2006,(7),164.②具体指《诗》、《书》、《礼》、《易》、《乐》、《春秋》,后《乐》失传,称“五经”

真正落实到教学实践中,语文教学也应该通过生活实践去体会“事”的存在,进而在课堂上更加深刻的理解“理”的教学内容。

(四)师生观念——教学相长

师生观是教师与学生的地位、任务及其相互关系等方面的总体看法和整体认知。上文所述的平等的师生观念并非予以否定,东子也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柳宗元更是提出了“教以为师”的观点,都说明了师生之间互为师友的观点,承认平等的师生关系,打这种平等绝非现代师生所讲的片面社会化的平等,在中国传统教育中,对此有着更准确的表述,即“教学相长”。

中国传统教学活动中,“教学相长”作为一种传统的师生观,有着其深刻的道理。在《礼记•学记》中明确提出“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是说教师在教的过程中发现不足,使教的过程成为学的过程,不断地学习、充实、完善、提高。在此之前,孔子在教学活动中便主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在为学生解答疑惑时,共同进行学问切磋,肯定“后生可畏”。鼓励学生“当仁不让于师”。

语文教学活动在所有教学活动中是最具交流性的,无论是学生与文本的交流,还是学生与教师的交流,都是通过互相“倾听”各自的思想,互相切磋,从而共同进步。因此这对从师者要求非常高,教师要有全面扎实的知识储备,又要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和尊重、热爱学生的意识,还要有利于启发诱导的教学语言,更重要的是要有“学而不厌”的自学精神。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凭借丰富的只是旁征博引,激发学生求知动机,使学生“亲其师”、“乐其学”、“信其道”。是学生积极配合,主动求教,进而发现学生的新奇思想,实现共同进步。

(五)教学过程——知行合一

教学过程,教师根据社会要求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在一定的教学条件下,指导学生的过程。①对比当代语文教学活动中的以课堂学习为主,一味灌输书本知识的教学过程,中国古代教育提倡的是“知行合一”的教学过程。“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尔奚以为?”表达了即使学的知识再多,不做亦无济于事。因此孔子主张的“学”是面向“用”的,以学获知,以用成行,达到“入乎耳,著乎心,布乎四体,行乎动静”的结果。也就是说,在学的过程中,通过感官接受感性的认识,再通过思考得出一定规律,上升成为理性认识,但是仅仅有认识还不够,需要通过直接的实践活动是学以致用。

无论是自然现象还是社会文化,无一不是“知”的对象,这些内容,总的可以归纳为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这些经验最后都要应用于实践,即“行”上,进而用“行”来检验知的理性。

对于学生来说,其认识虽然有一定的直接经验,但更多地表现为接受式的学习,接收和掌握书本知识和间接经验是学生学习的主要任务,因此是一个“知先行后”的教学过程,这一过程不可避免。但在知先行后的前提下,传统教育者便更加注重“行”的过 ①李朝辉.教学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67.5

程。

语文教学活动中,语文的人文性使得很多的教学活动停留在思想的体会上,而学生的直接经验又不足以深刻体味作家作品的思想内涵,这便需要师者透彻分析文本,创造合理情景,使学生在情境中体验“行”的乐趣,或者安排学生利用其它时间刻意的去感受一定的事件,在学生的心理中留下一定的亲身体会,再通过文本和作家思想进行升华,成为人生体悟。

(六)教学结果——成圣成贤

学生受到教育后最终是需要为社会服务,需要通过社会的选拔。在当代社会,人才是社会所需要的,看重的是学生的书面成绩,而中国古代人才选拔是不仅仅看成绩的优劣,更看重德行高低。无论是察举制还是九品中正制,乃至被批判的科举制,最后考察任用都需要观其品质,考察被任用者在生活所在地的日常表现。只有确定了人才的德行,确认了人才是贤才,才会委以重任。师者向社会举荐人才同样首重学生的人品,继而看才能。

三、结语

语文教学是学生接受古圣先贤优秀思想的捷径。语文课堂不应该仅仅注重形式知识,而是应该在思想上多下功夫,打下学生学习技能的道德基础,才能够为社会培养有德有才的栋梁。

中国传统教学智慧是在历经数代人的生命体验和生活经验之后,人类发展的过程中体现了其巨大适应性和优越性的文化成果。当前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的“素质教育”,其基本理念很多都是来自对传统教学智慧的继承和创新。这些传统教学智慧对当代语文教学的发展都深有启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中说:“人类要发展,一方面要面向未来,另一方面要回到人类的源头,向我们的先辈吸取智慧。”①的确,教育也是同理,理想的教育应该是继承本国文化的教育,传统文化的智慧对重新寻回语文教育的自我是十分必要的。

①尤玉秋.在地理教学中实施国学教育[J].辽宁师专学报,2009,(9),77.6

参 考 文 献

[1] 张传燧.中国教学论史纲[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年.[2] 李朝辉.教学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年.[3] 夏凤琴.教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4] 乔丙辰.中国古代学习思想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5] 张燕婴.中华经典藏书:论语[M].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7

第四篇:五四运动对当代大学生的启示

五四运动对当代大学生的启示

1919年5月4日,一支新生的社会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掀起了一场伟大的五四爱国主义运动,在五四运动中,当代青年所呈现出来的精神是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精神,无私奉献的高度社会责任感,宣传民主科学的进步精神,把握时代命运的伟大精神。他们的行为是为了民族的独立和解放他们的行为是为了民族的独立和解放,为了国家的繁荣和富强,而最终目的是为了振兴中华民族。

这些已经过去95年了,五四运动本身早已成为了历史。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论告诉我们:物质决定意识,一切要从实际出发。既然国家的宏观形势已经改变,那么我们就不能死守着95年前的斗争方式去表达爱国情感。但纵观当今青年,却造就了“非主流”,“啃老族”、“月光族”等鲜明特征的当代青年,一些爱国和民族主义者的青年渐行渐远,而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只是挥霍着时间,虚度年华。谈到自己内心的感受时,最多的是对现实的困惑,迷茫,空虚。是社会的问题?还是人的问题?而当谈到关于爱国的时候,多数人的反应则是冷漠淡薄,更不用谈关心国家命运,但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多问题呢?

我认为这是社会环境与大学生自身各方面的综合的原因,与当时五四时期的社会现状相比,当今社会,人民安居乐业。人们往往就考虑自身的利益,仅仅关注自身发展这个“小我”,忘记了关注社会这个“大我”。而大学生所最关心的问题也就局限为自身的基本利益有没有得到实现。学生只是社会的软弱阶层,作为一个阶级其自身不仅在政治上是软弱无能的,而且也缺乏社会的或经济的力量。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但为什么青年越来越少?历史浩浩荡荡,然而一代又一代青年人的心灵状态却固执地停留在原处,没能走出悲愤而迷茫的荒漠。

“少年强,则国强”。作为新世纪的一代人有责任将五四精神融入到自己的一言一行中。首先应把五四精神融入自身的发展中,要有自己的思想,要改变单纯接受性的学习习惯,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相结合,通过对五四运动的精神回顾,承担起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高度,不要出现信仰迷茫,要坚定自己的马克思主义信念。应认真的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作为当代青年,是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应该抓住现在的大好时机,努力学习,掌握知识,掌握各种技能,而我们作为学生是为了更好的建设我们的国家。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都是一样的。我们都是为了祖国的强大,民族的自强而努力学习。其次,要具有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爱国主义是五四精神的源泉,爱国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振兴中华民族。最后,应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我们应积极热心与于国家的大事,提高自己的民族责任心。对社会的不公正现象不能抱有麻木的心态,应学习五四青年的爱憎分明的精神状态,进行科学批判。我们在面对有些事件时,要谨防盲目排外的民族主义思潮的出现,警惕狭隘的民族主义。中国作为一个拥有悠久文化传统的大国,应该具有大国心态,应当具有宽广发展的眼光。因此我们应当在不忘历史的基础上爱国,分清哪些是国外对我国的敌视,哪些是我们与现代文明格格不入的陋习。用真才实学为祖国贡献一份力量才是爱国主义在当代学生中的体现,更是五四运动精神在当代环境下的宗旨。五四运动事件本身已不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我们对五四运动精神的而理解与实践!去其形式,保留本质!那就是五四运动留给我们当代人最好的启示。

第五篇:毛泽东思想对当代大学生的启示

毛泽东思想对当代大学生的启示 作为科学体系的毛泽东思想,以独创性的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是什么,精髓是实事求是。“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所在,因而大学生学好实事求是思想,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根本,我们应从中受到启示,从而实现自我价值。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同时,也是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核心。实事求是是我国的传统文化,在1938年,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任务的同时,提出了“实事求是”这一态度来提倡马克思主义,并在会议上指出:“共产党员应是实事求是的模范”,“因为只有实事求是,才能完成确定的任务。”而这一理论在我们大学生中,也是会起一定积极作用的。我认为“实事求是”即求真务实,能使我们保持清醒的头脑,坚持好的工作作风,更进一步的积极作用是,“实事求是”能使我们大学生生活更加充实更加团结,对实现理想越加信心!所以,实事求是与大学生是应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我们应该认真学习实事求是精神。

1.一切从实际出发

我们想问题、办事情、作决策,都必须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而不能脱离这一实际。因为在当代大学生涯中,大学生活是十分丰富多彩的,那么在这五彩缤纷的生活里,怎样与毛泽东的“实事求是”联系在一起呢?我认为,首先在学习上得实事求是。上课的时候,求真务实,该专心听课的时候就要集中精神,这样你才能学有所成,才能知道老师上课所讲的内容是什么,同时,在老师所提出的你所不懂得知识的时候,也可以大胆地去提出疑问。实事求是,把问题真实地解决开来。另外,作业也要“实事求是”,作业是检验我们所学知识的一个小小的测试,如果是抄袭的作业,那绝对谈不上实事求是!我们在大学应当培养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这是大学学习的意义。

2.理论联系实际

这个概念要求我们既要重视用理论指导实践,又要重视实践对理论的一些基础性的作用。在实践中,就应该果断,看准了,就要大胆的去尝试和闯荡。我们要看准问题和正确地总结、积累经验,还必须要有科学地理论指导,对于问题的判断应从实际真实作为出发点。理论联系实际,一切要客观地评价,包括评价自己也要联系实际情况。

3.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这是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验证条件和目的。这一概念中,我们需要大力弘扬与时俱进的精神。当旧理论中与新理论之间产生矛盾时,就要敢于由实践来赋予原有理论剪裁为新的理论,敢于抛弃不合时宜的旧观念,以实践的发展来推进理论发展。我们大学生就应该受到启示:平时我们对新事物吸收的同时,要理性地思考一下,这里是否真的正确,是否合时代的发展。世界要变革,一切不好的都要改革,只有符合时代的发展,顺应时代的发展,才能与时俱进,才能使国家发展得更美好!才能提高全民族的文明素质,加快发展社会的事业,进而地解决温饱问题,全面改善人民的生活,使人们的明天更美好!

4.结语

我们大学生是青年中的佼佼者,我们有自己的优势和独特的性格,同时也是青年生气勃勃时期,我们富有创新精神。我们肩上扛着的历史责任是光荣的!最重要的是,我们大学生使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新世纪的接班人。我们在学校期间,应充分利用一切有利条件和有益的资源来全面提高自身修养,加强巩固学业的基础。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有目标。我们在大学这一个大舞台上,应展开全面的学习,各方面都应有所了解,积极地参与学院的各项力所能及的活动,用知识来巩固自己、武装自己,从中要多吸取教训,大方面的积累更多的经验,等到步入社会工作以后,在各自承担的角色和岗位上刻苦锻炼、积极培养兴趣爱好、顽强地拼搏,只要坚持到底就是胜利,这样才能成为各行、各业的骨干和中坚力量。学习“实事求是”,对我们美好理想的设想和追求具有永恒的价值。我相信,我们大学生只要领悟了这一真谛,我们祖国的伟大理想将会实现,祖国的明天会更好!

下载中国古代诚信观念的演变及对当代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启示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国古代诚信观念的演变及对当代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启示.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毛泽东青年观及对当代大学生的启示

    毛泽东青年观及对当代大学生的启示 理想信念是人们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一旦形成,就会成为支配人们行动持久的精神动力。当时特定的历史环境的影响使得毛泽东从少年时就树立了......

    毛泽东学习思想及对当代大学生的启示

    毛泽东学习思想及对当代大学生的启示 摘要: 纵观毛泽东的一生,无论是战争时期,还是和平年代,学习在他的生活占据了重要的地位。毛泽东能够成为当今世界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

    青年毛泽东对当代大学生的启示

    青年毛泽东对当代大学生的启示 大学生是国家的希望,是国家宝贵的资源,是国家的未来。在探究了青年毛泽东的经历后,我们应该明白,毛泽东的成功和青年时期的努力是分不开的,青年毛......

    当代大学生对诚信现状的思考

    当代大学生对诚信现状的思考 摘要:大学生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大学生教育也是公民道德建设“诚信”道德教育的重中之重,有效地帮助他们自觉树立诚信意识,提高他们的道......

    对当代大学生就业观念的调查与思考

    对当代大学生就业观念的调查与思考 水平侯贵生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大学生就业体系也发生巨大的变化,就业制度由过去的“统包统分”到“供需见面、双向......

    历史五四精神对当代大学生的启示

    五四运动精神对当代大学生的启示 摘要 五四爱国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是一场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爱国运动,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和新文化运动,是中华民族伟大复......

    中国经济新常态对当代大学生的启示

    中国经济新常态对当代大学生的启示 摘要:什么是中国经济“新常态” 中国经济“新常态”是由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和阐述:“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我国......

    诚信廉洁的价值观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

    诚信廉洁的价值观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 大学生是当代社会的半成品,是一群正处在进入社会而又未完全融入社会的人,在心智不完全成熟时期,对社会的认识还有模糊性,盲目性和不完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