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高中文学作品教学若干问题的思考
关于高中文学作品教学若干问题的思考
李伟杰
湖北省2008年青年语文教师优质课竞赛的主题是高中语文课堂的文学作品教学研究,主要是关于小说阅读和诗歌鉴赏的相关探究。这样一个课题,既是语文教学中一条持久的主线,也是最能调动学生情绪、激发学生兴趣的内容,处理上的技巧很能见出教师的功力。作为东道主的宜昌市为迎接这次活动,于5月18—20日在当阳一中举办了全市语文优质课竞赛。这次竞赛中有几位教师,显示出了一些过人之处,他们通过准确的主题定位和精当的情境氛围营造,将学生自然地引入一种我所提倡和欣赏的“共赏、共振、共鸣”的理想课堂状态,适时地将学生情感投入导向高潮,使学生对文本内容在深层次理解的基础上产生强烈的兴趣,留下难以忘怀的深刻印象。年轻的老师们准备充分,钻研深入,引导得法,与学生互动交流热烈而有序,课堂生成真实而精彩,多种现代化教学手段运用娴熟,展示了一种勤奋好学厚积薄发、充满青春活力的亮丽风采。对他们而言,经历这样一次全方位的教学准备和竞技的历练,将会得到一种精神气质的升华,从而促进自身的进步与成熟,在这样一个高起点的平台上,和学生们一起阅读鉴赏文学作品,深入探究文学作品的相关问题,引导学生在文学世界中汲取丰富的精神营养,本身就是一种成功。就选手的表现,我想结合以下问题和大家进行讨论,供大家以后进一步深入研究。
1.尊重原著精神与个性化解读。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注重个性化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学习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发展想象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对于文学作品的解读,历来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说法,从接受美学的阅读体验而言,读者的参与和再创作的空间大小,是衡量作者创作天赋的重要标尺。20世纪六十年代后期,德国康士坦兹学派的姚斯(Hans Robert Jauss)、依萨(Wolfgang Iser)等青年理论家提出了接受美学的基本原理,论证了文学作品的两重性:其一,对于一般识字不多或完全没有文学欣赏经验的人来说,这只是一件白纸黑字的文字“成品”而已;其二,只有对于有欣赏能力、懂得如何阅读文学作品的人,它才成为可以从中获得美学享受的“审美对象”。我们在欣赏绘画或雕塑作品时,是站在对象之外,由主观之“我”观赏着某一客体。而阅读小说和鉴赏诗歌时,“我”却居于篇章之内。例如,阅读《祝福》时,我们是按照作者提供的框架和可能性进入作品,创造了自己的祥林嫂形象的。祥林嫂存在于我们的想象之中,我们的想象也存在于我们所创造的祥林嫂形象之中。阅读小说所产生的祥林嫂不是一个离开我们主观意识的客体,例如一幅业已完成的祥林嫂画像或塑像,画像或塑像是按照作者描述制作成的客观存在的对象,对此我们唯有观看、欣赏,当然也能进行一定的想象,但参与创造的余地很小。阅读小说和鉴赏诗歌则不然,读者必须通过自己主观的想象参与创造。这个创造出来的形象或情境当然具有客观依据,必须尊重原著的基本精神状貌,不至于南辕北辙,与作者的创作思路风马牛不相及,但它终究是主观想象的产物。任何读者心目中的祥林嫂都包含着读者本人的主观存在,因此也不可能完全相同。正是由于文学欣赏过程中有如上所述的广阔的想象余地,对一部伟大的文学作品的接受和阐释就往往很不相同。部分老师习惯于作教参的传声筒,先入为主地向学生灌输某些现成的结论,将本是虚构的内容过分落实,对学生即时生成的言之有据、析之有理的个性化解读进行无端打压或采取完全漠视的态度,费尽心神地引君入瓮,最后总要导入到既有的结论上来。这实际上并非对作品的尊重,只能是糟蹋和蹂躏。对作品的个性化解读,有时实际上只需适当转换一下视角。宜昌市一中辛娟老师对《苏轼词两首》的解读,就抓住苏轼人生历程的坎坷起伏带来的心路历程的矛盾冲突,衔接自然得体。无独有偶,枝江一中周新老师也将鉴赏研究的重心,定位在苏轼的心理突围上,尤其就“人生如梦”的内涵引导学生在赏读中追踪索源,挖掘较深较透,较具新意。但如果单纯追求创意而造成某种失位,那恐怕就得不偿失了。某位老师将苏轼的两首词重新包装成两壶“酒”,进行独到的品味,可说是个性十足,但将这两首词的重点研究对象落到“酒”上,则未免太过牵强了些。
要对作品进行合理的再创造,适当的拓展和延伸当是必然之选。远安一中温晓蓉老师撷取《祝福》电影改编中祥林嫂从“捐门槛”到“砍门槛” 的一个细节,引导学生分析祥林嫂性格发展的轨迹,应该说就比较巧妙。只是,电影情节的改编,实际上带有较明显的时代特点,一个如此具有反抗性的祥林嫂,已经和鲁迅笔下的人物有了很大的出入,如果在分析中不能很好的把握,学生的理解就有可能出现偏差。所以,课堂上任何拓展延伸的内容必须对教学起到有效的帮助,即是说,拓展延伸的空间和尺度必须合理掌控,尤其不要作对分析作品毫无帮助的漫无边际的无端联系。(这部分内容详见《语文教学与研究》2008年第5期拙作《课本资源的拓展空间及尺度》,不再展开论述。)
2.吟诵朗读与品悟探究。
语文课堂需要听到琅琅的读书声,这是毋庸赘言的。尤其在古代诗歌鉴赏过程中,学生尤须通过反复吟诵来感悟体味,准确把握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进入作者营造的特有情境,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受到熏陶,最终产生顿悟,获得前所未有的审美体验。前人曾有“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的说法,足见诵读在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次大赛中,十三位讲课选手中有八位讲授诗词,占到六成以上,说明大家对古诗词鉴赏的重视程度。而其中几位老师,如夷陵中学邓少平老师,自身的朗诵水平已臻化境,对学生诵读的指导也非常到位,显示出很强的能力。但是,古诗词鉴赏又不能仅止于诵读,诵读的目的最终还是为品悟、探究、鉴赏服务。古诗词讲究炼字造境,讲究音韵和谐,讲究比兴,讲究铺排,讲究用典……教师首先要具备极强的古诗文鉴赏的功底,才能引导学生在知人论世的基础上咀嚼玩味,识“象外之象”,辨“味外之味”,步入审美鉴赏的最佳境界。关于古诗文的鉴识与欣赏,刘勰在《文心雕龙》中的一段话发人深省:“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世远莫见其面,觇文辄见其心。岂成篇之足深,患识照之自浅耳。”意思就是说,虽然作者的生活年代距后世的读者很遥远,我们也未曾与他见面,但沿着作者情感的波动追溯到激发他情感的源头,依循他的辞采深入到他的内心,即使作品的涵义十分隐微含蓄,也还是能让它逐渐露出庐山真面目,成为作者的知音。不要怕作品内容深奥,只须担心自己的鉴赏能力不到那个水准。
依此,我们的教学设计一定要有明确的层次,学生为何而读,在诵读中解决什么问题、达到何种目的,教师要有前瞻性的预设,课堂的重心最终也应落到鉴赏上来。前人提出的“涵泳”之法还是值得借鉴的。“涵泳”一词最早见于西晋左思《三都赋》:“跃龙腾蛇,鲛鯔琵琶……涵泳乎其中。”这里的“涵泳”指“沉潜”之意。到宋代理学家朱熹那里又有了发展,他说:“学者读书,须要敛身正坐,缓视微吟,虚心涵泳,切己省察。”(《朱子语类辑略》卷二)他将“涵泳”引入到阅读鉴赏的领域,强调读书要靠虚静的心态,不要做太多的理性的分析,要沉潜于作品,对作品的哲理意蕴进行反复琢磨,才能体味到精深的哲理和事物的本质。“涵泳”其实是一个积淀的过程,即摄取—消化—积累的过程。摄取,就是让学生接受有价值的诗词作品。消化,就是让学生沉浸其中,反复吟咏,细细体味诗中的意境,从而参透作品,获得审美享受。积累,就是让学生在参透作品的基础上,加深记忆,储存记忆。还有一点需要强调,教师对学生朗读技法的指导,目的也应明确。我们并非培训演员,所以指导的重心在于引导学生进入作者创设的特定情境,真切体会作者抒发的特定情感,从而融情于中,在诵读中准确再现诗境。
3.师生互动交流中的教师地位的把握。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这种对话交流是建立在对文本深入理解的基础之上的,任何脱离文本的课堂活动都必然会成为无效劳动。因此,教师应秉持这样一个基本态度:一方面,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探究能力,培养学生研读原文并从文本出发生成、发现问题的良好习惯,启导学生在合作讨论的基础上摸索研究路径,学会解决问题。在这样的课堂上,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在心灵上是默契的,真正能够达至无障碍的沟通,对学生未来学习语文起到终身受益的帮助效果。在这样的前提下,课堂效果必然是活跃的,也是和谐的,不会节外生枝,不会旁逸斜出,不会为形式而形式地天马行空;另一方面,教师的知识构成和学养高度应对学生的阅读、研究起到良好的引导和支撑作用。这主要体现在文本背景的交代、课堂氛围的创设、研究方向的校正等等方面。教师不要急于灌输现成结论,但要注意教给学生阅读鉴赏的基本方法。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应用心倾听学生的发言,于中发现有价值的内容,并对学生及时生成的亮点予以有效回应,顺势推进课堂进度,不断形成情感高潮。对交流中学生的错误结论,教师既要照顾其自尊,保护其积极性,不要粗暴打压生硬否定,但也应通过合适的方式明确指出其产生误读的原因,用合理得体的评价进行针对性的指导,从而激发新一轮研讨的热情和动力。对那些本身不能以单一结论概而括之的内容,教师则应以包容的心态兼收并蓄,给学生留下回味的空间。这与过去传统的语文教学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教师不是以绝对权威的身份亮相,硬性要求认知趋同,按所谓的标准答案勘校学生言论,扼杀教学民主,强行统一思想,而是使课堂处于一种学生既不断地汲取着丰富的鉴赏养料,又极富活力地张扬着自己的个性理解,学习研究的兴趣被有效地激发,师生人文理念、逻辑思辨、知识能力高度融汇,灵感不断碰撞,思想充分交流的完美状态。学生通过个案的阅读鉴赏,举一而反三,掌握对未来成长发展能起到重要帮助的学习方法。前不久,湖北省教研室中语室主任、著名特级教师秦训刚先生到当阳一中听课,执教的詹巧玲老师在教完《祝福》后,学生对祥林嫂悲剧的成因产生了极大兴趣,一方认为当时的黑暗社会是将祥林嫂一步步推向死亡深渊的罪恶元凶,一方则认为祥林嫂自身性格的弱点是造成其悲剧的主要原因,双方组成临时小组展开激辩,各自在文本中寻找依据,并考经据典、旁征博引为己方增强说服力,连听课的马国良校长也忍不住加入进去,参加辩论。这种课堂争鸣的多元化效果,反过来促使学生去更深入地了解与他们相隔近一个世纪的人物的生存环境,思考中国社会发展和文化积淀在人物身上打下的烙印,同时,也能更清晰地了解“祥林嫂”作为独一无二的“这一个”的形象价值,进而了解鲁迅先生刻画人物入木三分的高超手法。
4.原生态课堂的评价。现代化教学辅助手段的运用与课堂进程、氛围的协调。
近年来,原生态成为非常热门的词汇,尤其是青歌赛中推出原生态专场后,开始受到各界关注和追捧。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不借助其他让人眼花缭乱的辅助手段,仅靠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和教师的一张嘴,就能将学生带入奇妙的语文世界,领略文学作品的无限风光,我们姑且也可称之为原生态课堂。我个人以为,如果涵泳功夫到位,引导评价得法,教师的功底在这样的课堂中甚至能够得到更好的展示,学生对这样的课也会留下更深刻的印象。这次地震发生后,我在成都双流机场候机时发现,所有电子显示屏都失去应有的功能,唯一能正常有效工作的还是最原始的黑板。所以,对传统教具保持一种尊重,保有一份留恋,应该不能简单地归之于守旧。去年十二月,夷陵中学陈鹏老师在中南六省中语会年会上执教《边城》,即以原生态形式呈现,但他引导学生对沈从文笔下的人情美、人性美、人物美挖掘甚深,真正走进了作者营造的散发着浓郁的地方色彩和民俗情调的世外桃源,在湘西至纯至美的自然风光构成的让人沉醉的背景下,思考作品独特的价值尺度和内涵,进而了解作者创作的出发点。这节课受到与会者一致好评,并由中国教师研修网向全国推出,全国中语会副理事长、著名特级教师史绍典先生亲自作了点评。
自然,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现代化教学辅助手段层出不穷,为我们更好地实施教学设想提供了更多便利和可能。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就有许多将多媒体教学手段与教学进程完美结合的案例。任何排斥先进教学设施的观点和做法都是不明智的。关键在于,这些手段的使用要能够真正对教学起到帮助,教师为此设计安排的活动,也应立足于学生接受的实际,学生情绪状况应符合教学内容营造的情境氛围,思维活跃,反应积极,和整个课堂进程及氛围高度协调。如果毫无意义地展示一些花哨的图片,播放一些时髦的音乐,组织一些浮泛的讨论,只会干扰学生的注意。史绍典先生曾举例说,某位老师在讲《边城》时,制作的多媒体课件取材过于现代,画面上出现的翠翠给人的感觉就完全是当今湘西的导游小姐,学生无论如何是体会不到清纯质朴之美的。还有一些老师在讲授小说时,也习惯以播放电影电视片段代替学生的阅读,以便学生迅速了解相关情节,并存留直观具体的印象,但殊不知,因其表现形式不同,文字阅读中激发的丰富联想,获得的细微感受,是那些东西无法超越和替代的。所以,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使用,必须是用得其所,用得有效。否则,就要毫不留情地割爱。在使用形式上也可做一些更深入的研究,不要总停留在资料集萃、设问集萃、影像集萃的低层次上,结论的指向性也不要总是机械单一的,而应设计成随课堂进程同步推进并能多向交互探讨相关问题的形式。画面的处理上,也应尽可能吸收古典书画之长,给人以冲淡含蓄的美感效果。个别教师偏好的卡通动漫效果,除特例外,对高中文学作品教学而言我以为是不太适合的。
5.文学研究术语与中学语文教学实际情况的契合及语文教师的趣味格调。
高中语文教师在接受高等教育时,都受到过系统的文学理论的培训,有些老师甚至具备了较高的文学鉴赏的理论素养,能够娴熟地运用阅读鉴赏术语引导学生欣赏作品,加深对文本的理解。问题是,面对高中学生的实际情况,文学研究术语的使用一定要有度。一方面,让他们适当接触相关鉴赏术语,了解基本的阅读鉴赏套路,对提高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让学生在保持感性思维的颖悟的同时强化理性思维的严谨是大有益处的。另一方面,如果整个课堂充斥着云山雾罩的空洞理论,教师所设问题令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让学生的阅读过程丧失了原初的快感,成为拼凑伪理论的标签集锦,那就失去了阅读的应有之义了。所以,高中语文课堂上的文学鉴赏,应尽可能在“清水出芙蓉”的本色状态下推进,教师的引导讲解应在契合学生鉴赏实际的前提下逼近文本,深入浅出,最终让学生在“没有文学理论阴影令人窒息的压迫下”接受文学理论潜移默化的熏陶。
由此派生的另一个问题,是教师的趣味格调要与文学作品教学的风格相称。我们一贯推崇雅俗共赏的教学艺术,但需要注意的是,所谓“大俗近乎雅”,这里的“俗”,是指“通俗”之“俗”,“民俗”之“俗”,而绝非“庸俗”之“俗”,“俗气”之“俗”,哗众取宠卖弄噱头的低级趣味,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大忌,切不可为迎合部分学生而失格。
6.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容量及多首作品赏鉴的课案处理。
湖北即将进入高中新课程改革,所以本次竞赛的课文均选自人教社新课程教材。这套教材与过去老版本最大的不同,一是分成必修和选修,二是必修教材中将过去所关注的文学流派之间的比较移之于对作家自身不同作品的比较。如过去柳永、苏轼、辛弃疾的词都各选一首,现在均变成《**词两首》。这样,教师在课堂设计时就必须通盘考虑,既要找到两首词合理的联系点,又要关涉作者的心路历程、风格流变等,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比较阅读。在阅读方法上,以一篇举要带动另一篇,达到举一反三之效,让学生对该作者的创作全貌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在单元小结时,再将学生关注的目光引到对不同流派的风格比较上来,适时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扩充其知识库容。这样的选择,虽不是唯一合理的,但也应该是一种比较恰当的课案处理。
在并不增加课时的情况下,课堂教学的容量较之过去将无形中扩大,对教师掌控课堂的能力也要求更高。教师在处理时不要追求面面俱到,在审美性目标、探究性目标、应用性目标的选择上应根据学生现实的个性化需求有所侧重,在系统安排的基础上对每一课时教学内容进行大胆取舍,突出本课时的重点,解决学生阅读障碍较大的疑难问题。按课程标准的设计理念,这一部分内容还可和选修内容结合起来,把精读和泛读结合起来,让部分有兴趣的学生在更广阔的文学天地里和文学大师们亲密接触。
本文发表于《中学语文》2009年第1期
第二篇:如何提高文学作品教学有效性的思考
如何提高文学作品教学有效性的思考
张莉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教师应转变观念,更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修养。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新课标在语文教学中对教师地位和作用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如何在文学作品的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提高文学作品教学的有效性。我觉得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
一、文学文本的功能定位是教学有效性的出发点
文学作品是以语言为工具,以各种文学形式,形象地反映生活,表达作者对人生、社会的认识和情感,以唤起人的美感,给人以艺术享受的著作。文学文本不同于文章体文本,它“有远功”而“非实用”。它作用于人的精神世界。它以理想主义精神、丰富的情感、高雅的审美,烛照人类世界,唤醒人类的良知。通过对文学作品的赏读,打动人的灵魂,使人们对“真”、“善”、“美”境界怀着永恒向往和追求。
只有正确的认识文学作品的特点和其在语文教学中的功能定位,我们的语文教学才会有正确的指导方向。才不会陷入盲目迷乱,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才能在教学中真正的把握住文学作品“个性化”和“风格化”的原则,使文学作品的“理想主义精神、丰富的情感、高雅的审美”得以体现。才能让“丰富、诗意、含蓄的语言特色”感染学生,唤醒他们对“真”、“善”、“美”境界永恒向往和追求。
二、文学素养的提升是教学有效性的立足点
文学修养是教师“立师”之本。文学是一门高雅的高雅的艺术,小学语文教科书中所选的文学文本,无疑都是这一艺术形式的典范。作为一名小学语文老师,我们应该常怀崇敬之心,认真研读潜心钻研,努力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方可无愧于“师”的称号。否则,就会在教学中“由于缺乏文化底蕴把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讲得“面目可憎”或者“枯燥肤浅”或者“政治色彩浓重”,让学生感受不到文章应有的审美特征,或者“缺少应有的激情,整个课堂不能唤醒学生的热情,课堂只是支离破碎的知识点,却感受不到文本(主要指文学文本)丰富的情感魅力。己之昏昏,焉能使人之昭昭。有损于自己的形象,贻害学生。我们只有不断提高我们的文学修养,才能真正提高文学作品教学的有效性。
三、教学艺术的创新是教学有效性的根本点
教学艺术是“名师”之魂。我们小学语文教师,在不断学习努力提升自己文学修养的同时,更要注重在新课程背景和新课标要求下,结合小学语文教学目标,学生学习理论,结合单元教学目标,分析文学文本需要达成的教学目标。尤其在语文课程资源开放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将名家名篇教学和“大语文观”(即明确“语文与人”“语文与社会”、“语文与文化”等方面的关系)教学目标联系在一起,不断地在语文课堂教学的实践中大胆探索,积极反思。及时归纳、总结和概括自己的创新思路,形成一套独特教学艺术风格。才能有助于我们的不断成长,才能无愧于新时代语文教师的历史使命。
第三篇:探究式问题教学在高中语文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探究式问题教学在高中语文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语文学科如何在40分钟的课堂内提高效率,如何最大限度地焕发课堂生命活力,如何减轻学生学习负担,如何实施更有效的课堂教学策略,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学业发展,一直是我们这些基层语文教学工作者积极探索的课题之一。本文围绕“探究式问题教学”的基本含义、理论原则、目标和作用、操作程序、实施关键及实践反思六个方面略作论述。
一、探究式问题教学的基本含义
就教育而言,“探究”便是“寻找”或“探求”。“探究”放在教学环境中,就是多方寻求答案和解决学习问题的意思。作为语文教学活动,探究性学习可以理解为是对文本的认识过程。其中搜寻、调查、研究、检验、提问、质疑和解释,是主要的活动形式。理想的语文教学都应该是探究性学习,或起码应该具有探究的性质。所谓“探究式问题教学”指的是在教学中,师生共同创设情境,挖掘、引发不同的疑问和想法,提出假设或问题,让学生或以小组形式,或以个人形式,在课堂上通过探究积极思维、大胆尝试、学会质疑。这种思想与新课程中学语文教育目标把自我获得知识、自我体验、自我思考的内容放在首位是完全一致的。
二、探究式问题教学的理论依据和操作原则
探究式问题教学以建构主义“知识是由认知主体积极构建的”理论为依据。布鲁纳认为:认知是一个过程,并且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如果学生想掌握呈现在他面前的知识,并把这种知识变成他自己的知识,就务必要亲自从事“发现的活动”,亲自参与构成认知结构这一过程。他说:“我采用的假设是:发现,无论是由一个学生独自摸索出来的,还是一位科学家在他的那个领域的最前哨里栽培出来的,本质上都是重新整理或改造,以便一个人能够超越这种重新搜集的证据,获得新的洞察力”。因此,布鲁纳假设,要力求达到使学生把有所发现而不是有所习得作为学习任务的目的,以“自我赞赏”的自主性学习,主张强化内在动机的发现学习。探究式问题教学的操作原则有:主体性原则、活动性原则、民主性原则、开放性原则、分层递进原则。
三、探究式问题教学的目标和作用
探究式问题教学期望学生经历探究过程获得理智和情感体验,具有提出问题的能力,学会自主建构知识,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此教学力求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充分显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获得两方面的意义:教学的意义——通过激发学习兴趣、加强思维训练、强化教学参与,打破接受性教学和发现性教学的界限,使二者走向互补和融合,从而最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减轻学生学习负担;发展的意义——通过培养学生的社会性品质和促使学生人格的成长,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最佳程度的发挥,从而促使学生主体本身得到发展。探究式问题教学尝试着把整个探究性学习过程通过问题的方式放到课堂内进行,这不仅有利于教师对学生探究过程的有效指导,而且有利于掌握语文学习与研究的方法,进一步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减轻学生学习负担。
四、探究式问题教学的操作程序
探究式问题教学的操作程序大致包含:创设文本背景情境——提出要探索的问题——研究资料,多角度地分析解决问题——展开讨论阐释,交流看法。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要求把教学内容转化为一组组面向全体学生的序列性问题,设置“问题情境”,刺激学生的好奇心,以问题引发学生的动机和行为。师生互动促使问题解决并引导反思,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与新课程背景下“提供新材料,创设新情境,提出新问题”的命题思路如出一辙。
再次教授鲁迅先生的《祝福》一文感触颇深。我大胆地抛弃了以往的传统套路,抓住小说的三要素:“环境”、“人物”、“情节”及三者之间相互关系这一个知识点整体解读全文,具体问题设计如下:1.文中有几处环境描写,有何作用?2.文中有几个人物?主要人物是谁?作者是怎样描写的?人物与情节有何关系?3.情节安排有何特点,有何好处?看到问题以后很多同学如释重负。轻轻松松40分钟几千字的小说已被学生揣摩得十分透彻。
这样的教学努力实现让学生的学习过程变为发现和创造过程,打破了传统的注入式教学和学生对所学知识死记硬背的方式,变相地减轻了学生学习的负担,变教师告诉学生结论为教师向学生提供探索资料,让学生在操作探索中寻找方法和规律,得出结论,掌握新知;打破了对知识结论的简单记忆,突出学生思维方式和思维习惯的训练和培养,重视学生对解决问题的方法的获得,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在探究发现的过程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往频繁,交往方式多,交往质量高,学生学习效果好。同时,学生从中获得了发现的乐趣。
五、探究式问题教学的实施关键
探究式问题教学的关键是关于问题的设计。这直接影响着课堂互动的效果。叶澜教授曾经指出过:不要以为凡提问必能达到启发学生、调动思维积极性的目的。教师也许把问题编得十分细碎,使学生易获得标准答案,由一串细问题循序渐进走向目标;也可能设计得使学生调动起自己的经验、意志和创造力,通过或发现、或选择、或重组的多种过程形成答案。前者体现出教师控制具体过程,希望学生按规定路线行进的强烈愿望;后者则表现出教师重视学生获取、形成、发现知识的过程,相信这一过程对学生发展具有多方面的意义。
在探究式问题教学中,根据高中学生的心理特点设问不宜过难,但要有一定思维度,能激发学生的思维积极性最好。既要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即超越学生现有的水平,又要注意不能超越太多,要有一定的层次性、渐进性,问题与问题之间要有相互的铺垫作用,要最大限度地调动全班各层次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此外,问题的设置和解决中还应考虑对课堂知识的拓宽和衍展,也有人称之为高原式策略,即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并由多人回答后,再提出深一层的问题。使学生充分反应后,再提出深一层的问题,如此循环而进到某一预定目标。当然,过度的发散是不可取的,要注意度的把握。其中问题设计要以认知记忆性问题、推理性及评价性问题为主。
《我与地坛》是老师最怕讲的课文,我从解题开始:1.文中“我”与“地坛”有何异同?2“.地坛”对“我”有何启示?3.谈谈你对“生”与“死”的理解。三个问题自然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明显。
当然,在这个重要环节上,对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
六、探究式问题教学实践反思
探究式问题教学在实践中存在着许多问题,值得我们反思。如我们经常在一些观摩课上发现,某些老师在提出问题后,学生分组讨论,前面的同学转过来和后面的同学讨论,不到10分钟,老师一个手势,讨论戛然而止。这种方式是我们常见到的教学情境。
这种教学存在几个问题:其一,探究活动开展流于形式。教师误把“讨论”当作“探究”。学生看似热闹,各言其辞,实际没有思维火花的碰撞,没有发现、探讨、解决问题的过程。其二,探究的时间没有保证。很多问题发出后,有的学生还没进入状态,教师就要求结束了。这样的探究有名无实,并不是真正的探究式问题教学。
探究式问题教学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关注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却没有帮助他们形成独立发展问题的能力;关注了学生搜集调查信息资料,却没有帮助他们提高表达和交流的效益;关注了提升学生的情感目标,却忽视了对知识、技能目标的落实。
金华一中的滕世群老师在《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案例中就做了有益的尝试。在滕老师的案例中,大家看不到刻意修饰的探究活动,学生参与教学的全过程不是被教师捆绑走,而是通过教师精心设计的学习问题自然而然走进去的。滕老师把“走进海子的精神世界”作为教学的根本性主题,所有的素材、思维和活动组织都集中在此,通过对意象的解读和联想,探寻海子的“圣爱”。这样,在学生看来,他们始终在探究一个问题,而不是简单的学习内容的转换。
所以,在探究式问题教学中,我们要学习关注几个基本视点:对探究性学习的问题、参与性与开放性特征的处理方法;如何通过教师和学生共同构建知识的过程,使学生获得情感体验;如何引导学生在探究中整体把握教学内容。
探究式题教学说到底就是回归主体发展主体。要激活课堂中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主动性。注重从师生间、学生与学生间的关系和互动入手,挖掘课堂中的主体潜能,如何帮助学生建立有效的学科学习策略,从而减轻学生学习负担。
参考文献:
1、张卓玉等《现代教育思想》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李春霞《新课程课堂教学的误区与反思》
3、滕世群《走进海子的世界——<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课堂实录》
4、葛新斌《关于“减负”问题的理性分析》
第四篇:高中作文教学的几点思考
高中作文教学的几点思考
2013年高考硝烟早已随风而逝,看着学生的高考成绩,读着各地出现的满分作文,就不禁想到了高考作文的命题,想到了高考作文的评分标准,想到了我们的作文教学。作文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作文的成败也直接关系到高考语文成绩的成败甚至是学生个人整个高考的成败。下面谈一下我对高考作文及作文教学的体会。
一、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作文教学缺乏源头活水
学生从小学开始写作文,一直到高中,但细看学生写的作文还真不敢恭维。高考改卷时看到不少学生的作文还停留在小学水平上,有些作文甚至有严重的历史地理知识的错误,看后让人啼笑皆非。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其实想一想也就不足为怪了。
我经常认为,一个学校应该体现一种文化氛围,学校应该是书香型校园,一个学校的文化氛围是很重要的。金庸先生曾说过:“只要有书读,做人就幸福。”“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提高每个公民的民族素质和文化底蕴,是现代社会的呼唤,是祖国腾飞的需要。校园是学习的“伊甸园”,我们在书香校园里读书、思考,丰富思想;我们在心灵沟通中对话、感悟,品味生活;我们在求索之路上实践、发展,积淀人文精神。读书,使我们的生活更丰富、更幸福;读书,使我们的思想更成熟、更健康。“好读书、读好书,会读书、多读书”,“让书香洋溢生命的魅力”,应该成为我们全体师生坚定的信念和永恒的追求。
二、作文教学受高考制约,缺乏良性生存发展的环境
这句话看上去有点危言耸听,但的确是事实。
是高考这根指挥棒的作用使高中作文教学失去了正常有序的教学环境。恢复高考以来,高考作文经历了命题作文、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几个阶段。尽管众多媒体和专家都认为话题作文是最好的考场作文形式,但实际上我们无权去找理由说谁是谁非,它们本应该都有其存在的理由和空间。学生读高中肯定是想考一个理想的大学的,于是老师就带领学生跟着高考的指挥棒转,你考材料作文我们就训练材料作文,你考话题作文我们就训练话题作文,不做“无用功”,一切向高考看齐!现在除了广大的高中生在训练话题作文外,初中也完全是话题作文训练了,甚至小学也“不甘示弱”“后来居上”了!实际上作文教学能不能如此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话题作文发展到今天不是已经有许多学生不会写有明确文体特征的文章,只会生搬硬套或是胡编乱造了吗?尤其是议论文,由于在小学和初中都没有系统地“训练”过,实在是无逻辑无顺序无意义的泛泛而谈之作!高考指挥棒已经造成作文教学的许多硬伤了。这个问题如何解决,还真不是我们这些“教书匠”能回答的,但我们真的期待着这一天的到来。
三、作文教学没有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缺乏系统性
制订明确的作文教学计划,对于一个语文教师来说按道理应该不成什么问题。但大多教师没有作文教学计划,作文教学无序化无系统性。
这样,上作文课也没有具体的教案,只是布置一篇作文让学生去写,然后批改然后讲评,至于效果如何则另当别论。试想一想,作文教学没有明确的目的和明确的难点、重点,不是循序渐进,而是随心所欲,一学期下来,只满足于作文的次数,根本不去管学生的作文水平提高多少或是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等等。这样进行作文教学只能使学生成为完成作文任务的机器,很难明白自己作文的长处与缺点,很难有针对性地进行作文能力训练使自己的写作能力有所提高从而激起自己写作的动力。
四、作文教学受教师能力的影响,缺乏激情的引导
古今中外的教育实践经验都表明,教师以自身的行为举止和心理品质影响学生,潜移默化,对学生优秀品质的形成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同样,一个激情满怀、充满文学气质的教师影响下的学生,怎么可能不热爱作文呢?作为语文老师,要适时适地展示自己的写作成果,以最轻松最快乐的情绪来引领学生步入写作殿堂。想让孩子们爱说话,说好话,教师自己首先要有生动形象、风趣严密的语言能力;想让孩子们热爱作文,教师自己要真正热爱作文。
1.开具阅读书目,让学生阅读有目标
我们首先为学生高中三年开具了一个阅读书目,这些书目中有世界名著和名家经典散文等,并且尽可能地适应学生身心的成长,与高中三年各个学期的教材配套。在学校学习期间,由于学习任务重,重点是经典散文和时文的阅读,教师每星期有计划地将阅读材料下发给学生,既可以增长见识陶冶情操,又可以调剂紧张的学习生活;寒暑假和国庆元旦长假,我们如果让学生利用长假阅读一些经典名著,学生在名著的陪伴下一定会过一个充实的假期。
2.开展阅读交流活动,让学生阅读有经验
每个人的阅读品质阅读习惯都不一样,学校就有必要为学生建立一个交流经验交流体会的平台。定期或不定期开展阅读经验交流大会无疑对学生有较大的帮助;
3.推荐佳作,让学生阅读有收获
有阅读就会有思考与感悟,学生将所思考的东西写成文字后,教师将优秀的习作推荐给报刊。每发表一篇文章都会让学生发自内心的高兴,这样让学生感觉到了阅读是有收获的。同时也为其他的学生树立了榜样,他们也会更加努力的。
总之,作文教学是重头戏,作文也最能激发学生的灵性,看出学生的思想,我们应该在作文教学方面动点心思,争取高中三年让学生写出文体特征鲜明,语言生动流畅,内容丰富,立意深刻的好文章来。在这方面也需要校园大气候的正确引导,每个老师都应为作文教学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这样作文教学才会走上良性发展的道路。
(作者单位:宁夏平罗中学750000)
第五篇:“倍数问题”教学的思考
--------------分割线-------------------注:
你说,风起的时候我们还要一起走过。如果我的白裙子会说话,你猜错它会说些什么。
爱情如 果这般纯白。亲爱的,你猜我该是多么欣喜。
“倍数问题”教学的思考
——中年部研讨交流
倍数是表示两个数量间乘除法关系的重要的数学概念,所以,倍数关系也就成了小学二年级以上年级数学中一种非常重要的数量关系。而在三年级只是在学乘除法时的练习中出现了极个别的题目,如:
--------------分割线---------------------------------分割线-------------------
四年级课本中没有再重点学,也只是在测试题目中出现过几次。如:
1、一个笔盒12元,一个笔盒的价钱是一支钢笔价钱的2倍,一个钢笔()元。
A.24 B.36 C.12 D.6
2、张爷爷家养了45只母鸡,是公鸡只数的5倍,爷爷家共养了多少只鸡?
A.9 B.225 C.50 D.54
3、东海小学买了故事书301本,买的科技书的本数是故事书的4倍,科技书比故事书多()本(四上期末)A 903 B 1204 C 305 D 297
4、饲养场养了1200只鸡,是鸭的只数的6倍,鸭有()只(四上期末)
A 7200 B 200 C 1206 D 1194
5、小玲看一本故事书,第一天看了48页,是第二天的2倍,小--------------分割线---------------------------------分割线-------------------玲这两天一共看了多少页?正确的列式是()(四下第一单元)
A 48×2 B 48÷2 C 48+48×2 D 48+48÷2
从学生完成练习或测验的情况来看还是很不乐观。可能是因为学生对倍数问题缺乏应有的分类对比,对倍数问题的基本类型特点和算理理解不够,认识不清,导致学生在解决倍数问题过程中时常发生错算、误算的现象。也有可能是因为审题不细致导致出错。为此,结合学情,我们觉得应尝试运用“分类比较、抓住特点、逐步渗透数量关系”等方法进行倍数知识教学。
一、分类比较
小学阶段,特别是中低年级,学生由于身心发育不够、学习方法较单纯、知识储备少等方面的原因,他们经常对所学的知识缺乏有效的梳理和系统化,所以,已学知识往往在学生的头脑中处于缺乏条理的无序状态。这时,如果教师能充分发挥自己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合作者和引导者的作用,及时引导学生归纳整理所学知识,讲清当前知识与旧知的联系与区别,慢慢地,学生头脑中的知识就会形成知识网,这样在以后运用中就不会出现“无从下手”的现象。
倍数关系问题,在小学阶段,大体可分为三种基本类型:
第一类: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多少倍,就是要求计算出具体是多少倍的问题。
例如:有苹果900千克,梨300千克,苹果的重量是梨的多少倍? 第二类: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
例如:杨树有300棵,柳树是杨树的3倍,柳树有多少棵? 第三类:已知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求这个数。
例如:小明有64本书,是小华的2倍,小华有多少本书?
二、抓住特点
有了比较,就有了鉴别。当学生对倍数问题的基本类型逐步明晰时,教师就联系与之相关的知识,讲授倍数问题基本类型各自的特点,达到让学生“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的效果,为倍数问题解题方法的理解和掌握奠定坚实的基础。所以,接下来我引导学生弄清每种倍数基本类型的特点:
第一类: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多少倍,它产生于包含除法,其实质就是求一个数量中包含另一个数量有多少个,这类问题通常告诉了我们两个相关的数量,一个大数量,一个小数量,要求计算出大数量是小数量的多少倍,可表示为:大数量÷小数量=倍数。所以,前--------------分割线---------------------------------分割线-------------------面例中求苹果的重量是梨的多少倍?,就是要求计算出900千克里面包含多少个300千克,用除法计算,列式为900÷300=3。
第二类: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它产生于乘法,其实质就是求几个几是多少。此类倍数问题和第一类不同,它不是求倍数,而是告诉倍数,并且告诉了两个数量中的小数量,也就是紧邻倍数的前面的那个数量,要求计算出大数量,用乘法进行计算。比如前面举例:柳树是杨树的3倍,告诉了倍数3倍,告诉了杨树和柳树两个量中的小数量杨树,求大数量柳树,就是求3个300是多少用乘法。
第三类:已知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求这个数。此类问题是第二类倍数问题的逆解题,它告诉了倍数,又告诉了两个数量中的大数量,要求计算出相关联的较小的数量,用除法进行计算。比如前面例子中:小明有64本书,是小华的2倍,中心句说具体就是:小明是小华的2倍,告诉了倍数2倍,还告诉了小明的书本数量64本,实质就是要计算2个几是64?列式为64÷2=32(本)。
三、逐步渗透数量关系
曾经听过一节课,教师在最后编创了倍数问题的解法助记歌诀: 倍数问题乘除法。
求倍数,用除法;(用于第一类倍数问题)
倍数告诉看倍前,倍前告诉用乘法;(用于第二类倍数问题)倍数告诉看倍前,倍前没告诉用乘法。(用于第三类倍数问题)但给我的感觉记住这样的口诀比解决倍数问题还难,况且这样的口诀学生能记忆多久?尤其像到了四年级后我想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忘记了,所以我认为到三年级后应逐步渗透数量关系,也为高年级学习用方程法解决倍数多几少几的问题打基础。所以当学生对常见倍数关系的基本类型和特点初步掌握后,教师趁热打铁,将倍数关系问题和学生学过的比较问题、平均量问题等知识穿插进行训练,帮助学生加深记忆、会识别、理解、计算倍数问题。
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小学中低年级的倍数知识同六年级的分数乘除法应用题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如果学生对倍数知识掌握得很熟练、扎实,那么,高年级的学习就会变得十分轻松、自如。
--------------分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