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合集5篇]

时间:2019-05-14 12:28:3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马克思主义在中国》。

第一篇:马克思主义在中国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论文

韩无忌

20110337

成型1102

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历程

自1848年《共产党宣言》起,西方马克思主义诞生已有100多年,而作为世界上为数不多的社会主义国家之一 ——中国,引进马克思主义尚不足百年。

翻开中国近代史,身为炎黄子孙不禁扼腕叹息。中国从世界领先的行列颓然跌落,从而开始了中国历史上屈辱的、饱受蹂躏的阶段。回首那段尘封的岁月,我们可以看见,那是一段屈辱的历史,更是中华儿女顽强抗争的历史。从公车上书的首次尝试,到辛亥革命的破而后立,纵使历经磨难,英勇的中华儿女从未放弃。那段黑色的时光终将过去,华夏的黎明必将来临,马克思主义就是照亮神州大地的第一抹曙光!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的这句话也正式拉开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辉煌的历程。中国,彼时就如一个铁的牢笼,虽已有人觉醒,但或绝望,或抗争却苦无打破牢笼的方法。愚弱的国民在终日的沉睡等待覆灭的降临,那已不是个体的灭亡,若国民不觉醒,中国,就要亡了!1917年爆发的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使中国先进觉醒分子将目光从西方转向东方,从之前失败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转向新兴的社会主义。俄国十月革命的成功昭示人们,资本主义制度并不是永恒的,无产阶级和其他劳动群众一旦觉醒起来,组织起来,完全可以依靠自身的力量创造出一个维护绝大多数人民利益的崭新的社会。这场成功的革命也成为了沟通东西方革命的桥梁。那是的中国正处于学习西方的努力遭到失败,中国的先进分子正处于苦闷与彷徨的时候,十月革命确实使国人看到了民族解放的曙光。正如李大钊所言,十月革命是一场庶民的胜利,十月革命所开始的,“是世界革命的新纪元,是人类革命的新纪元。我们在这黑暗的中国,死寂的北京,也仿佛分得那曙光的一线,好比在沉沉黑夜中的一小小的明星,照见新人生的路”。十月革命就如一场春雨,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在这场春雨的滋润下萌芽了!

经过“五四”爱国运动,最早接受马列主义的革命知识分子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董必武等人,相继在各地成立共产主义小组,宣传马列主义,从事工人运动。在列宁领导的公产国际的积极帮助下,1921年7月各地共产主义小组派出代表到上海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后因被帝国主义密探发觉,会议又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一只船上继续进行。参加会议的有李达,李汉俊,张国焘,刘仁静,董必武,陈潭秋,毛泽东,何叔衡,王尽美,邓恩铭,陈公博,包惠僧,周佛海,共十三人,代表全国五十七名党员出席了会议。参加会议的还有共产国际代表马林,赤色职工国际代表尼柯尔斯基。大会通过了党的章程,选举陈独秀为总书记,宣告中国共产党成立。从此,在中国出现了完全新式的以共产主义为目的,以马列主义为行动指南的,统一的工人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开辟了中国历史发展的新时代,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不得不提的是,参加中共一大的13人平均年龄不过26.5岁,正年富力强,中国能有如此之青年,可谓民族幸甚,中国幸甚!转瞬间,中国共产党以度过80余春秋,当初的13人,现已壮大为9000万人的队伍,而中国共产党也正焕发着蓬勃的生命力。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发展历程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这昭示这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已有系统的、有组织的传播与发扬途径,对日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毛泽东1938年在题为《论新阶段》一文中最先提出的。此前数年,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由于当时国民党政府的阻挠和共产国际的盲目干涉,遇到了较大的困难。一味的模仿、套用苏俄的那一套已经被事实证明在中国是行不通的。穷则变,变则通。中国革命者以丰富的创新精神,努力探索,实事求是,在摸索中前进,在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国情,创造性的提出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领导性的作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是随着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步伐而推进,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并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而开启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创生新的理论成果,从而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深刻分析了中国社会的性质和特征,正确剖析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状况、关系及其在中国社会中的地位,科学把握了中国革命的规律和特点,逐步形成了指导中国革命的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战略、策略,产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伟大飞跃。毛泽东认为,中国社会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第一步,先进行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第二步,再不间断地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工人阶级是中国革命的领导阶级,农民阶级则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同盟军,要团结民族资产阶级和其他小资产阶级,形成最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革命的对象是帝国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中国社会的特殊性决定了中国革命的特殊性,中国革命的道路是农村包围城市,中心问题是农民问题,主要形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战争,以革命的战争反对反革命的战争,武装夺取政权;军队建设、党的建设、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克敌制胜的三大法宝。中国共产党人从理论上创造性地阐明了中国革命道路的特殊性,系统地阐明了新民主主义理论,形成了毛泽东思想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提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实践统一的思想--毛泽东思想,作为自己一切工作的指针。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先后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称之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四大理论成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还远未结束,中国人民在马克思主义的道路上必将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

二、当代大学生如何学习马克思主义

当代大学生作为国家将来的主人,肩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中国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建立起来的国家,学习马克思主义对大学生行使个人权利,履行个人义务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学习马克思主义,就必须学习和把握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了解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真理与价值的关系,坚持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不断提高在实践中自觉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

学习马克思主义,就必须学习和把握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着重了解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社会发展的动力等观点,掌握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深入了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的历史必然性,正确认识资本政治和意识形态的实质。

学习马克思主义,就必须学习和了解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过程,把握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认识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艰巨性和长期性,进一步坚定社会主义必胜的信心,明确马克思主义政党在革命和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提高坚持党的领导的自觉性。

当代大学生是民族的希望,是国家的未来,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添砖加瓦是当代大学生义不容辞的责任。只有深刻学习马克思主义,深入了解革命先辈对马克思主义的探索,深刻了解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不懈努力,才能更好地承担起民族复兴大业的重任,才能更好地投身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当代大学生要把追求个人理想和追求社会理想结合,把追求共同理想和追求远大理想结合起来,从现在做起,投身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第二篇: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原因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原因

1.经济政治条件: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工人阶级队伍壮大,工人运动深入发展。

2.中国是当时世界上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最为尖锐的国家之一。民主革命需要一种先进思想的指导。

3.新文化运动解放了人们思想,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提供了条件,五四运动又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进一步传播。

第三篇:论马克思主义中国

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内容摘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做出的伟大贡献。中国共产党人在致力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中,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等重要思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历史进程,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日益结合的过程。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进程 发展 意义

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形成于19世纪,是当时资本主义社会矛盾的一种理论反映,它凝聚了其创始者马克思、恩格斯对19世纪资本主义文明的深刻批判认识和对人类历史的整体把握。然而作为马克思主义的接受体——20世纪的中国,却有着与西方资本主义社会迥然不同的特点。马克思主义之所以为近代以后的中国社会和民族所接受,并使之中国化,是中国近代历史对外来文化的一种必然选择。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进一步和中国实际、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民族化和具体化。认真总结党的领导集体在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的历史经验,对于我们继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为什么要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1938年10月,毛泽东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的政治报告《论新阶段》中指出:“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因此,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使之在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亟待了解并亟待解决的问题。”这是在我们党内,第一次提出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首先,这是马克思主义自身的理论品质所决定的。

马克思主义创立时就提出了这样一个观点:“工人没有祖国”,但是工人“本身还是民族的”。①这就揭示了无产阶级的世界性、国际性和民族性的辨证统一性,由此我们就可以自然地推导出,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来说,“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正如《宣言》中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②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一旦走出书斋,落脚现实世界,成为一个民族的无产阶级的理论思想和行动纲领,就必须回答和解决当时当地的实际问题。反过来说,一个民族的无产阶级及其政治上的先锋队——共产党,要想成功地实践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也一定要将这一原理和本国的实际相结合,用新的实践、新的内容、新的语言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所以,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是互为依托的,这是马克思主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力量源泉。

其次,这也是总结我们党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后得出的郑重结论。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在怎样学习实践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个重大的基本问题上,大体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一种是教条主义的态度,一种是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91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48页

实事求是的态度。教条主义态度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著作当作语录,当作《圣经》,开口闭口“拿本本来”。只注意他们的具体结论,而忽视了引出结论的具体的历史背景和过程。没有看到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许多观点,是根据欧洲无产阶级革命实践的经验总结而来的,生搬硬套地将它用到中国这样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东方社会,一定会犯“水土不服”的毛病。这样做,看起来取到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经”,但实际上抛弃了马克思主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一活的灵魂;看起来思想无比革命,实际上思维十分保守。一旦采用这种思想来指导实践,很容易给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带来严重的损失。与之相对应的就是实事求是的态度,用毛泽东的话讲就是用马列主义这根“矢”,去射中国革命实践这个“的”,理论科学,目标明确,这才叫做“有的放矢”,用中国化以后的马克思主义去指导中国的实践,就会做到无往而不胜。回顾我们党的历史,回顾世界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我们都可以清楚地看到,什么时候我们坚持了马克思主义本国化的原则,我们的革命和建设事业就一帆风顺;反之,什么时候我们违背了这一原则,形而上学地、僵化地、保守地、片面地坚持马克思主义,我们的社会主义事业就会遭到严重的挫败。

再次,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解决中国问题的需要。

“五四运动时期虽然还没有中国共产党,但是已经有了大批赞成俄国革命的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③在中国这样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大国进行革命,必然会遇到许多特殊的复杂问题,中国共产党人不可能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著作中找到解决中国革命一系列基本问题的具体答案,也不能简单地套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和照搬外国经验来解决中国的具体问题。而只能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以中国革命实际问题为中心,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否则,中国革命仍然是不可能胜利的。

科学认识和准确把握我国基本国情,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中国社会不同发展阶段的基本国情,就是不同阶段中国的最大实际。中国共产党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正是为了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分析中国实际,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中的实际问题,并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实际的科学理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总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品质所决定的。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深入学习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将之应用于中国的具体的环境,使之成为伟大中华民族的一部分而和这个民族血肉相联,是历史赋予我们的重要使命。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中的飞跃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实现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伟大成果。毛泽东思想是马列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毛泽东的科学著作是毛泽东思想的集中概括。

毛泽东思想与马列主义是一脉相承的思想体系,同时又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毛泽东思想中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理论、③ 《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99-700页。

关于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关于政策和策略的理论、关于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关于党的建设的理论等等,以其独创性的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列主义。贯穿于上述各个部分的“活的灵魂”,是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三个基本方面。

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实现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伟大成果。

邓小平正式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是在1982年十二大的开幕词中。但其实自1978年以来,他反对“两个凡是”、提倡恢复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提倡完整地准确地理解和掌握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都是围绕这一“相结合”问题,以此为主线,展开各方面的论述。在党的十二大上他说,“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这一“基本结论”,可看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一轮的标志,是“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宣言书。

邓小平同志之后,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继续作出新的卓越贡献。这主要表现在相关联的两方面:一方面, 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实践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邓小平理论作出了全面、科学、深刻的概括,不仅提出“邓小平理论”这一概念,而且对这一理论形态产生的历史背景与时代条件,其基本内涵、内容、体系,理论特色和理论价值与意义,特别是它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以至整个马克思主义发展进程中的历史地位.在当代中国历史中的历史地位,都作了深刻的阐明。这是党的第三代领导核心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大贡献,也是最大特点。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又一重大体现。在以胡锦涛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目标,为早日实现小康社会奠定基础。“八荣八耻”的提出更是号召我们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奋斗不息。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意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获得成功,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面貌,并将长期影响中国的前途和命运;为凝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提供了强大精神支柱;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开拓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和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四、如何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仅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国国情,而且还必须在此基础上形成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要达到这一目标,我们在现实中必须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重视理论,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理论对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毛泽东曾说过,“指导一个伟大的革命运动的政党,如果没有革命理论,没有历史知识,没有对于实际运动的深刻的了解,要取得胜利是不可能的。”他反复强

调,全党同志特别是党的主要领导干部,只有系统地而不是零碎地、实际地而不是空洞地掌握了马克思主义,才能提高我们党的战斗力,才能很好地完成党的历史任务。

第二,注重总结经验,把握事物的规律。规律都是隐藏在现象中的,任何规律的发现和掌握都是经过不断地对现象进行研究,不断地总结经验得到的。中国的国情有其特殊性,我们要研究中国的国情,把握中国革命不同于别国革命的特殊性、特殊规律,把握不同革命阶段的特殊性和特殊规律。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按照客观规律办事,从而取得革命的胜利。

第三,要坚强理论创新。创新是人类特有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是人类主观能动性的高级表现形式,是推动民族进步和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一个民族要想走在时代前列,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一刻也不能停止理论创新。因此,在实践中,我们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的实际,既要研究和解决中国的问题,又要通过研究和解决中国的问题,不断创造新的理论。只要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地位的同时,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这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的应用。这也是马克思主义自身的理论品质所要求的。毛泽东说过“我们要把马、恩、列、斯的方法用到中国来,在中国创造出一些新的东西。只有一般的理论,不用于中国的实际,打不得敌人。但如果把理论用到实际上去,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方法来解决中国问题,创造些新的东西,这样就用得了。”只有“进一步地从中国的历史实际和革命实际的认真研究中,在各方面作出合乎中国需要的理论性的创造,才叫做理论和实际相联系。”因此,要真正做到理论和实际的结合,不仅要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的实际,而且要通过研究中国革命的特点和规律,形成符合中国实际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也只有这样,才能形成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的双重内涵,要求我们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不但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研究,更要注重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研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必须进一步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当代中国具体实际的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表现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互磨合、适应和融合的过程。它是一个不断中国化的过程,从中国早期共产主义者对马克思主义的初步运用到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成功地结合起来并形成毛泽东思想,差不多经历了20多年的时间。其间,中国共产党人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和教训。但是这并意味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过程、任务已经结束了、完成了。马克思主义在指导中国人民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后,又面临着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际相结合的重大课题。这种结合同样是要经历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即使是到了今天,我们依然面临着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在新的历史时期进一步相结合的任务。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所以是一个不断中国化的过程,主要在于中国丰富的革命与建设实践是不断发展的,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也有着不同的时代主题。这就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结合内容和任务。只有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不同历史时期内具体的中国实际相结合,才能真正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的向前发展。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是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上来展现的。

从理论层面上来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产生了一系列的理论成果。这些理论

成果是在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中形成的,并经过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不同历史阶段的实践所证明了的,为中国人民所普遍认同的理论形态。就整个中国共产党历史而言,理论层面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的形成与发展过程构成了中国共产党的思想史。

从实践层面上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产生了一系列的实践成果。这些实践成果是在将马克思主义运用于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际过程并使中国革命与建设发生了巨大变化而产生的实践形态。就整个中国共产党历史而言,实践层面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的形成与发展过程构成了中国共产党的实践史。

可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仅“化”为一种理论形态,也“化”为了一种实践形态。

第四篇: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做出的伟大贡献。

一、解放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要前提

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思想的中国共产党,从成立开始就面临着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问题,面临着教条主义的影响。在历史上,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在这个问题上曾面临来自外域的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来自斯大林、苏联及共产国际的指挥,自身的教条主义和思想僵化的挑战。中国共产党能够纠正错误,继续胜利前进,根本原因在于重新恢复和贯彻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反对和战胜了教条主义。

二、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根本原则

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必须把握中国的特殊国情,坚持与中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立足于中国的实际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三、批判地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使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渊源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发挥如此巨大的作用,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这个西方先进的文化同中国优秀文化遗产结合起来

四、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不竭动力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具有强大生命力,就在于它是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科学的思想理论体系。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关键在于以与时俱进的科学态度,毛泽东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深入研究中国革命的特殊规律和发展途径,并初步探索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道路。

邓小平同志精辟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开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阶段。

当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的时候,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逐步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一系统的科学理论,进一步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是高扬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旗帜的光辉典范。

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科学态度,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历程;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继续推向前进,必须保持与时俱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共产党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每一个重大发展,都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结果。中国共产党将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继续高举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伟大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

第五篇: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落生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落生和发展

自中国共产党创立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可分为三个历史时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实现了第一次历史性飞跃;从新中国成立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则是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延伸和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准备;在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实现了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用这一历程去解读中国共产党历史,能更好地认识当时的历史进程,总结出一些重要的结论。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过去是、今后也仍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

一部中国共产党史,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史。中国共产党的成长、发展过程,就是在实践中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道路的过程;也是将实践经验升华,先后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性飞跃,创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向前发展的过程。

中国共产党自创立以来,探索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分为三个历史时期,实现了两次历史性飞跃,探索出两条中国特色的道路,创立了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三大理论成果。

一、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

历史的中国,在古代农业社会有着5000年文明,并曾以世界上头号富强大国“独领风骚”达1500年。但当世界进入工业文明之后,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使这个已在内腐的庞然大物轰然坍塌,濒临亡国灭种的边缘。承续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历史传统的先进中国人,前仆后继,上下求索,终于找到马克思主义这个能够使中国救亡图存、民族复兴的真理。中国共产党从接受马克思主义始,就是将其视为理论与方法统一的世界观,致力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结合,将其作为观察和改造国家的工具。但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结合是一个历史过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和理论成果是经过艰苦卓绝的奋斗后才获得的。

中国共产党创立后不久,便投入领导大革命运动和北伐战争。这时的指导思想实际上在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的现实国情相结合,对于武装斗争和统一战线两个问题已有初步认识,实现了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但是,党的中央领导人对于革命领导权的极端重要性缺乏了解,对于中国革命的基本规律和特点缺乏认识,对于共产国际和苏联共产党的指导缺乏独立自主权,因而未能有效抵御异常强大的反革命势力对党的进攻。这是党在大革命后期遭致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中国革命向何处去?在1927年8月以后,共产党人同时选择了两条道路。一条是仿俄国十月革命的道路,进行城市武装暴动,如南昌起义、广州起义等;另一条是仿中国的历史传统,在边远的农村进行武装暴动,这以毛泽东领导的湘赣秋收起义为代表,放弃进军长沙的原定计划,开辟出工农武装割据的井冈山道路。这两条道路都是对中国革命道路的最初探索。但是,哪一条道路适合中国国情?实践证明,后者指出了革命胜利的航向。因为尽管世界已进入工业文明时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引领世界潮流,但中国仍属于以农业生产方式为主体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济和交通极端落后,各地区发展极不平衡,那种在资本主义比较发达国家主要依靠工人阶级在反动统治力量强大的城市进行革命的理念不符合中国国情。而领悟了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理论和方法真谛的毛泽东,武装割据,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在马克思主义的“本本”上没有,却有着上千年中国农民战争历史传统的深刻烙印。井冈山道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初始重要成果。

那个时期的“左”倾领导人,虽然将马克思主义奉为指导思想,但对于包括中国农民战争的历史传统持否定态度;同时对于共产国际基于上述工业文明的革命理念发出的对中国革命的指示盲目迷信,反对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农村,顽固坚持城市中心论。如果说大革命失败之初的城市武装暴动,还有反抗国民党反动派镇压革命人民的积极意义;那么在反动统治薄弱的农村,依靠广大农民燃起的星星之火正在形成燎原之势时,他们还强行实施全国中

心城市起义和集中全国红军攻打中心城市的路线方针,则是完全错误的。他们不懂中国的现实和历史,不了解中国的农村和农民,导致中国革命遭受严重挫折。

与当时“左”倾领导人不同,毛泽东谙熟中国历史,了解中国农民的革命要求,不仅能用马克思主义分析中国的现实社会关系,而且能用马克思主义正确对待中国的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以他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井冈山实行工农武装割据之后,转战闽西赣南,创建了党领导的最大革命根据地――中央苏区。有近6年历史的中央苏区,对于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开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这个时期是党所受艰难困苦最长的一段时间,因而也是对中国特色革命道路进行极其艰苦探索的一段时间。(2)这个时期对于中国革命的许多重大理论问题有进一步认识。毛泽东提出的反对“本本主义”,强调中国共产党人的思想路线是“从斗争中创造新局面的思想路线”,“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等,标志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在孕育着飞跃。(3)党在这个时期的指导思想无疑犯了许多“左”的错误,毛泽东受过排挤打击,但其间创建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作为新中国的最初雏形,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建立的国家政权形态。它磨砺和造就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培养了一大批治国安邦的党政军领导干部。如果要论中国共产党的局部执政,实际是从这里开始。党在这个时期不仅积累了丰富的治国治军经验,而且为保持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在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方面开创了新的途径,初步地形成党的三大优良作风,锻炼了党的执政能力。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个重要实践基地。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探索,付出了巨大代价。“左”倾错误领导不仅使包括中央苏区在内的全国苏区几乎全部丧失,而且在战略转移的长征途中又几乎使党和红军濒临绝境。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的以1935年1月遵义会议为代表的系列会议,在改组中央后,实际上确立了毛泽东在红军和党中央的主要领导地位。遵义会议的拨乱反正,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实现了党的历史上第一次伟大转折。从此至抗日战争后期的10年,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经过对中国革命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的不断总结,对中国革命的特点和规律有了更为深刻和完整的认识,基本上明确了什么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怎样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系列根本问题,从而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性飞跃。在这个飞跃过程中,就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总体和宏观方面而论,经历了理论的四次提升。

一是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概念。这个思想虽早已有之,但形成明晰的科学概念,既要有实践的积累,又要有理论的准备。至抗日战争前期,这两个条件都已具备。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始对中国革命的历史经验进行系统总结,写出《实践论》、《矛盾论》等著作,为在理论上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性飞跃奠定了坚实的哲学基础。有了这个前提,提出这个科学概念乃势之必然。毛泽东指出:“马克思主义必须通过民族形式才能实现。没有抽象的马克思主义,只有具体的马克思主义。所谓具体的马克思主义,就是通过民族形式的马克思主义,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应用到中国具体环境的具体斗争中去,而不是抽象地应用它。”“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因此,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亟待了解并亟须解决的问题。”在这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民族化”这一基本内涵非常明确。此后,毛泽东又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来表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这两个提法是等值的。或者说,后者是“学名”,前者是“小名”。形成这样的明晰概念,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认识史的第一块里程碑。

二是明确“农村包围城市”的中国特色革命道路。毛泽东指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中国的革命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这个相反的道路,就是共产党要利用城市不能完全统制乡村,而广大的人力物力又在乡村;国家疆域大,有回旋余地这样一些有利条件,组织人民“进行长期的广大的战争,去反对占领城市的敌人,用犬牙交错的战争,将城市包围起来,孤立城市,从长期战争中逐渐生长自己的力量,变化敌我形势,再

配合之以世界的变动,就能把敌人驱逐出去而恢复城市”。这就是“乡村能够最后战胜城市”的道路。随后,毛泽东进一步论述了这条道路的基本经验,即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三大法宝”思想。这“三大法宝”的提出使中国革命道路理论具有完整性,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革命道路理论的认识走向成熟。“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的开辟及其理论上的成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重大成果。

三是构建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核心理论的新民主主义理论。在明确“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后,如何对党领导的中国革命进行定位,更为系统、深入地回答革命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也提到党的面前。抗日战争的伟大实践,锻炼了中国共产党人正确处理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相互交错呈现的极端复杂局面的驾驭能力和斗争本领,促进了中国革命理论的提升。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构建的和后来继续丰富的新民主主义理论,精辟地论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任务、领导权、动力、前途、发展阶段、总路线,以及新民主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基本纲领和政策等诸多重大问题。这个理论为最终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作了最重要的理论建构。

四是创立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毛泽东思想,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成果之大全。在抗日战争中,党在政治上高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担当抗战的中流砥柱的同时,在思想路线上开展整风运动,提高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通过整风学习,批判指导思想的“左”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特别是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错误,全党对毛泽东的正确领导心悦诚服,对他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独特理论创造赞佩有加。扩大的六届七中全会通过的《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二十四年来中国革命的实践证明了,并且还将继续证明,毛泽东代表的奋斗方向是完全正确的;党在奋斗过程中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体系――毛泽东思想体系”,以这个思想体系武装起来的党,必将给中国革命带来伟大的进步。党的七大决定以“毛泽东思想”作为指导思想,并指出:毛泽东思想,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际之统一的思想,“是唯一正确的救中国的理论与政策”,是马克思主义民族化的优秀典型――“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这样,我们党自创立以来第一次将经过艰辛而获得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理论成果,确立为党的“一切工作的指针”。

这四次理论提升,是一个同心圆的外延不断扩大,内涵愈益丰富的递进关系。最后,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毛泽东思想的正确指引下,党不仅为中华民族在近代第一次完全打败外国侵略者作出巨大贡献,而且取得解放战争的辉煌胜利,创建了新中国。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最伟大的实践成果

下载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合集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合集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五四运动前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五四运动前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1.五四运动前: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1918年,李大钊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萌芽和早期传播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 临床14班11362367崔皓圆 摘要:19世纪末期,马克思的学说传入中国。20世纪初,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学习接受马克思的思想著作。可惜其传播比较零......

    马克思主义党内民主思想及其在中国的实践

    论文题目:马克思主义党内民主思想及其在中国的实践论文提纲: 民主,是关于国家治理的一种学说、理念、方式、制度,指的是“人民的政权”和“按照人民的意愿进行统治”。因此,民主......

    马克思主义时代品质及其在中国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时代品质及其在中国的发展 摘要:马克思主义是时代发展的产物,它必然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而发展的马克思主义,其深刻内涵就在于:马克思主义始终是在与历史和时代变化......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发展状况概说★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发展状况概说 南友锋陕西省商州区中学 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他们针对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深入工人当中进行调查研究,又批......

    感动中国-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精选)

    《感动中国》观后感 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前两节课上,老师给我们观看了《2016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他们分别是高节卓不群的吴锦泉、阳春布德泽的张宝艳和秦艳友夫妇、雄......

    中国马克思主义读书报告

    自博12班 李爽 2012310691 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有感 ——记录十七大,小人......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应用

    毛邓三论文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应用【摘要】 马克思主义对当代中国的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第一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中所扮演的角色,第二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指导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