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夏堰国:校本教材第一部分二三单元
第二单元
家,永远的幸福港
孩子一出生认识的第一个人就是妈妈,生活的第一个场所就是家。家是一个人永远的避风港湾,生活在什么地方,也不如生活在自己的家中幸福。但是,很多孩子却并不了解家给孩子的幸福,对父母为孩子所做的一切也不一定能理解,甚至有很多孩子在家中并不听话,让父母生气。
所以,教育孩子了解家,了解父母的爱是很重要的,只有了解了家,了解了父母,孩子才懂得对关心父母,才懂得去回报父母。
只有孩子感受到了家庭的温暖,感受到了父母的爱,孩子才能身心健康的发展,才能快乐的成长。
第一课
伟大的父爱、母爱
父爱、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最无私的爱,也是一个孩子健康成长离不开的,可是现在的孩子却不一定能感受到,对父母所做的一切,孩子往往是视而不见,这一课主要是引导学生初步认识伟大的父爱和母爱。教学过程:
(一)阅读资料
资料一:《秋天的怀念》资料二:《我的母亲》 资料三:《背影》资料四:《父爱如山》
(二)交流读后感受
学生先自己思考,然后写下自己的感受。
(三)全班交流读后的感受
(四)学生想想自己的父母是如何爱自己的?
(五)作业
课下,观察自己的父母,记录下父母疼爱孩子的事情。可以拍下相片。
第二课
我的爸爸、妈妈
别人爸爸、妈妈是那样疼爱自己的孩子,我的爸爸妈妈疼爱我吗?他们是怎么疼爱我的? 教学过程
(一)了解父母。
1、课下先去了解父母的职业,父母的收入情况,一天能挣多少钱,一天能干多少小时的活。
2、为了了解父母的情况,可以让孩子到父母干活的地方,用手机拍下照片,了解父母的辛苦。
(二)讲讲父母
1、分别让学生讲一讲自己的父母的辛苦,包括父母是干什么工作,是否劳累,挣钱有多少等。
2、学生想一想,自己的父母的生活是什么样的。
(三)说说父母对自己都做了什么,是如何照顾自己的?
1、学生先想想从哪个方面说。
2、学生汇报自己了解到的父母对自己的关爱。
(四)作业
每人写一篇作文,写一写父母对自己的关爱。
第三单元
快乐的童年
当从妈妈的怀抱走出来后,老师又把你搂在了怀里,每一个孩子都会在学校中度过自己的快乐的童年。孩子那一声声稚嫩的“妈妈”的呼唤,从此变成“老师”的呼唤。每个孩子的童年是最快乐的,而这快乐离不开学校,离不开老师。
六年的小学生活将是一个人一生中最难忘的,也是一个人成长的最关键的时期,从这里开始了学习生活,从这里开始懂得了做人的道理,从这里开始了从“唯我独尊”到团结合作的转变,从这里树立了人生的理想,从这里扬起了远航的风帆„„
如果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那么老师就是孩子的第二任父母,在家里,父母像老师一样教育自己的孩子,在学校,老师像父母一样关心所有的孩子,像呵护刚破土而发的嫩芽一样,精心的培育每一个孩子长大。
学校也是一个充满爱的乐园。
第一课
美好的校园
学校的变化太大了,几年间,从一所破旧的老学校,变成了一所现代化的新学校,农村的孩子也拥有了优越的学习环境,可是孩子们并没有注意到。我们需要让孩子们认识自己的第二个家园,并学着珍惜自己的学习机会,珍惜自己的童年时光。
教学过程
(一)认识学校的飞速发展。
1、播放三年前学校视频资料。
2、投放学习三年前的一些特写照片。
3、学生谈谈看后的感受。
4、播放学校的发展的专题片,了解现在的学校无论是在硬件和软件上条件都是全镇最好的学校,让学生明白你们生活在全镇最好的学校中。
(二)了解学校为我们提供了什么。
1、运用图片和视频资料再加上相关的数字,让学生感受到学校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
主要有:
(1)投资一千多万建设了三幛教学楼。(2)投资20万建了卫生厕所。(3)投资130万建成了餐厅。
(4)投资20多万建成锅炉房,建成地暖设施。(5)投资40万建成两个微机室。(6)投资16万建班班多媒体。(7)学生和国家共同投资,坐上校车。
所有的这一些,都是国家学校免为大家提供的,让孩子们的学习环境有很大的改变。
(三)学生交流
了解了这些后,让学生谈谈,有什么感受。
(四)作业
学生课下思考一下新学校给自己带来的幸福,写写自己的学校。
第二课
师爱如水
中心学校的每一位老师都是认真负责的。他们在教师这一岗位上辛勤的耕耘着,种下自己辛勤的汗水,收获桃李一片。
教学过程:
(一)播放学校生活视濒,感悟师爱。
1、大门口值班。
2、带领学生就餐。
3、共同和学生就餐。
4、课上激情讲课。
5、办公室内精心备课。
6、认真批阅作业。
7、精心的个别辅导。
8、大课间共同和学生玩耍。
9、放学后送学生安全出校门。
10、课下与家长及时沟通
11、医院中精心守护学生。
(二)看完后谈谈自己的感受。
通过交流,让学生再次悟到师爱,让学生交流一下,通过观看短片,你明白了什么?
(三)作业
课下,每一个人写一篇有关于老师的作文。
第二篇:第6单元教材分析
第六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围绕“自折不挠”这个主题精心编排了四篇课文:即《天火之谜》、《厄运打不垮的信念》、《诺贝尔》和《滴水穿石的启示》。从内容上来看,这四篇课文所涉及的主要人物有:富兰克林、谈迁、诺贝尔、李时珍、爱迪生、齐白石。所选人物涵盖了古今中外。所先人物有科学家、学家、医药学家、发明家、画家。他们都是名人,都是成功人士。在他们身上都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具有百折不挠、滴水穿石的精神。这就是成功的秘诀。从体裁上来看,前三篇文章以记叙为主,通过一件或几件事情刻画人物的形象,通过阅读感受人物的精神,懂得一定的道理。后一篇论说稍重,通过具体的事例,阐明作者的观点。我们除了感情滴水穿石的精神之外,还要引导学生学习作者这种叙议结合的方法,并进行类似的习作练习,如写读后感。
《习作六》是根据图画,想象并编写故事。练习6的语文与生活是看一段话然后读感受。诵读与积累是分角色朗读一篇童话。健康小顾问是一个比较适膈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
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分析
单元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主要内容,能用自己的语言
复述“风筝实验”的过程。
2、学会本单元的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绿线内的字只要求会认读。
3、能用“不足为奇”、“欣喜若狂”造句,积累本单元所学的成语。
4、学会默读,读中感悟,以读代讲。通过多形式地读,在品味语言文字的过
程中明理,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学习“不折不挠”的精神。
5、能针对周围同学的健康状况,进行一次口语交际,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
6、能展开丰富的想象,看图写故事:内容要有独创性,鼓励学生凭借生活经验的积淀,想象图画后面空白处的情景。
单元重难点分析
1、《天火之迷》的难点在于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复述“风筝实验”的过程。
2、《厄运打不垮的信念》的难点在于引领学生跨越时空的界限,展开想象,感
受谈迁在逆境中不屈不挠的顽强意志和毅力,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3、《诺贝尔》的重点是体会诺贝你在发明炸药的过程中虽然历经失败、病苦,但毫不气馁,决不放弃自己的追求,直至成功的锲而不舍的精神。
4、《滴水穿石的启示》的重点在于感悟滴水穿石给予我们的启示,学习这种持
之以恒,“滴水穿石”的可贵精神。
第三篇:教材分析第2单元
第二单元《声音》单元教学内容分析及教学策略指导
一、本单元编写意图
(一)本单元在全册课本中的地位
通读全册12个单元,其中有5个单元谈到了人与自然世界之间的关系,包括《色彩》《声音》《塞北江南》《鸟儿》《奇妙的海底世界》这五个单元的内容。《色彩》重在描写以视觉角度感悟的美好的世界,《声音》是以听觉为切入点点燃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塞北江南》意在感悟祖国的幅员辽阔以及自然和人文景观的美,《鸟儿》则引导学生认识自然中的生灵,感悟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从而唤起学生对于这些自然界的生灵们的珍惜、关怀、保护之情。而《奇妙的海底世界》突出“奇”,引起学生对自然热爱与探索的兴趣。
本单元教材以“声音”为主题编写,选编了三篇主体课文:《你一定会听见的》《喜爱音乐的白鲸》《寓言二则》。其中《你一定会听见的》是一篇散文,《喜爱音乐的白鲸》则讲述了一个故事,《寓言二则》的体裁是寓言。不同的文体从不同的视角通过统一的载体——“声音”来告诉人们应该以积极、美好的情感来看待我们身边的事物。题材涉及到了古今中外,范围比较广。本单元教材排在本册教材前面的位置,文体特点明显,在教学过程中应把握住。要通过教师教的策略来指导学生学习的策略,以便在后面相同体裁的学习中,让学生能更得法、更自主地学习。本单元的课文自然段较多,内容层次比较清晰,适合进行自然段的训练。
(二)本单元独特作用
本单元的课文主旨鲜明、层次清晰、语言风格清新活泼、用词准确,是很好的语言文字训练素材。课文通过事例来表达主旨,或以第二人称面对面直接交流的方式来谈出作者的想法。一些课文涉及到学生的日常生活,需要在课前进行相关的观察与体验,另一些课文需要相关的历史、文学、动物学知识作为深入学习的媒介,可以指导学生进行课前积累、课后拓展,让学生的学习多一些深度和广度。本单元体裁多样,可以引导学生感悟不同文体的特点。特别是可以对比本单元散文中的表达方法和记叙文以及寓言的表达方法的不同,从而带领学生感悟不同文体、不同表达方式所传达的不同表达效果。
本单元课文用词准确,可以带领学生联系上下文体会词语的用法和表达效果。每篇课文的特点也不同,可以借助不同的方式来进行深入地感悟。《你一定会听见的》文字清新流畅、富有节奏感,可以进行反复地诵读、体味。《喜爱音乐的白鲸》 内容浅显,但文章层次清晰,有可深入挖掘之处,适合深入地剖析和诵读。《寓言二则》短小精悍,动作、心理描写生动,可以通过演一演的方式引导学生更为深入地体会文章的主旨。多重策略的参与,会使得学生学习的兴趣更加浓厚,更有助于提升学生语文学习能力,有利于发展学生思维的深度。
(三)本单元教材的特点
1.关注内心感悟,体味人文关怀
阅读《你一定会听见的》这篇课文,我们仿佛感到作者在和我们谈心,亲切随和,娓娓道来,像一双手轻轻抚摸读者柔软的心灵。在多种形式的“问”中,在用文字逐层引导学生发现身边动物、自然界、生活中声音美妙的过程中,不断激活着学生的生活体验,引发学生用积极、欣赏的目光重新审视自己所处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激起学生们对于生活的热爱之情。这轻轻流淌的文字,给人以温暖的人文关怀气息。
《喜爱音乐的白鲸》看似写出的是白鲸喜爱音乐的习性,实则更在抢救白鲸成功的过程和结果下,埋藏着人类对于动物们那深深的喜爱之情。正是建立在对白鲸了解和关注基础上的爱所创造的奇迹深深地感动着读者,而这更能唤起学生对这种美好人性的向往。
《寓言二则》则以讽刺的形式,通过事例一针见血地谈出了人性中的弱点,人物形象鲜活,在会心一笑之后给人以启示。
2.注重体现工具,继续夯实基础
(1)关于字词:本单元认字21个,写字26个,继续学习独立识字。本单元文字运用浅近易懂,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联系上下文理解的生词不多,如“绝望”“援助”“排场”“装腔作势”等。不光引导学生借助工具书了解词语的本义,还要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结合语境来了解词在文中的意思。教师还要注重带学生去积累和体会文中用词的准确,如“掠过”“拂过”“呼啸”的对比使用,如大雨“砸”、小水滴“清脆地落”等词的准确应用。还要带学生体会词语搭配的恰当应用对于文章的作用,如:“脆脆的饼干” “硬硬的糖果” “优雅的《蓝色多瑙河》”等。关注易读错字音,如:熟悉、召唤、脊背、奇迹等。关注点拨易写错字,如:“拨——拔”“顽——玩”“式——势——示”,着重结合构字法或字义来记字形。积累单元中的精彩句段,如语文天地中的古诗《赠花卿》和《竹里馆》。
(2)关于阅读:可以基于学生的年龄特点,由部分到整体,使阅读学习能够深化下去,让学生做到学得明白,而且可以学以致用。例如《喜爱音乐的白鲸》这一课,第一自然段讲了白鲸喜爱音乐,用美妙的歌声召唤同伴的习性,开头点题。第二至四自然段写出了白鲸遇险,作者重点突出了险。第五至六自然段写出了援救白鲸的过程,重点突出人类的救援的急切的心情和全力以赴拯救白鲸生命的过程,而这恰恰体现出了人们对白鲸的喜爱、关注、了解。第七自然段则写出了白鲸获救的结果。整篇文章的布局谋篇都依照事情的发展顺序来进行。用白鲸遇险时的险结合上人类救援时的全力以赴,就渲染出了当时紧张的氛围,衬托出了人类对白鲸的爱。而使白鲸由开始一动不动到后来跟着破冰船游动起来的原因,正是前面谈到的白鲸喜爱音乐的习性,前面的铺垫此时觉得是如此的恰当与巧妙。其次是带学生明确一些总结段意的方法。如:《你一定会听见的》中最后一自然段“用心听吧,你一定会听见的,然后你会微笑,我们这个世界的声音是多么丰富,多么美妙!”这一段落的中心句,往往也是段意,而且它还是这篇散文的主旨,提纲挈领全文,使之达到形散神不散的目的。而有的段落没有可作段意的句子,如:《喜爱音乐的白鲸》《寓言二则》中的一些段落,可以通过抓表示本段意思的关键语句,把这些语句连串起来或进行概括作为段意。
3.关注读写能力,深入感悟文章
本单元读写能力训练点可进行一定的练习,如《你一定会听到的》第八自然段有一个省略号,“别让你的耳朵关闭:在寂静的夜里,听一听外面有什么声音传来;在闲暇的时候,听一首从来没有听过的歌曲或乐曲„„”后面的省略号处可以进行续写,意在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提取素材,真正去关注生活中有趣的声音。《喜爱音乐的白鲸》可以针对白鲸遇险时的心理和人们救白鲸时的心情进行扩写,当把这两部分扩写放在一起感悟时,学生就会更深地体会到人们对白鲸的爱。也可以在结尾处续写,“看着白鲸远去的背影,你想说什么?”引导学生结合主旨谈感悟。《寓言二则》也可以进行某方面的扩写,如:盗铃人盗铃时的动作让学生展开进行细致地描写。
4.关注表达特点,体味作者写法
作者写法很有特点。如《你一定会听到的》这篇课文,作者开始时启发读者感受身边声音的奇妙,后面用一个“但是”进行转折,用来说明后面失去了听的兴趣是多么令人遗憾、悲哀,之后呼唤读者再去关注声音,还给读者介绍了几个声音游戏,最终谈出自己对这个世界声音的丰富和美妙的赞美。整篇散文引导着读者感情的变化,带有强烈的带动性与感染力。《喜爱音乐的白鲸》中运用了大量的形容词,如:“聪明、顽皮的白鲸”将白鲸赋予了孩童般的天真,表达出了作者对白鲸发自内心的喜爱。“拼命地撞”“一动不动地挤”写出了白鲸遇险时绝望、害怕的心情。“马上报信、纷纷赶来”充分体现了人们对白鲸的关爱。“优雅的《蓝色多瑙河》”“成群结队地跟”等则写出了白鲸获救,照应了开头,进行了点题。《寓言二则》语言精炼,通过抓住文中主要人物所想、所做和这样想、做的结果,凸显、放大了人物思想意识或行动上的弱点。
二、每篇课文教学侧重点
(一)课文内容简析
《你一定会听见的》这篇散文作者先通过列举动物的声音、风声、水声等引导学生感悟自然界声音的丰富与美妙,然后引导读者回顾自己生活中的声音,告诉人们声音伴随人长大。之后再提出长大后人们往往关闭了耳朵,然后劝告人们不要关闭耳朵,教人们在生活中体验声音的美妙。最后提出了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那就是引导人们去发现生活中声音的丰富和美妙。
由于这篇课文在选入课本时有改动,可以请学生去了解一下原文的内容,这对于学生多方位、多角度、全面地理解本篇课文的内容是有帮助的。
《喜爱音乐的白鲸》这篇文章是按照事情发展顺序来记叙的。这篇课文讲述了一群白鲸因追赶鱼群在北极遇险,抢救人员想尽办法,最终用《蓝色多瑙河》的乐曲把白鲸引入深海的故事。并且通过此表达了白鲸喜爱音乐,人类对动物关爱的主旨。可以用白鲸的命运和文中人们以及读者情感变化这两条线索来细致地感悟文章。
《寓言二则》中的《掩耳盗铃》讲了一个盗铃人捂着自己的耳朵去偷人家铃铛,被当场发觉的故事。它的寓意是:讽刺了自己欺骗自己,明明掩盖不了的事偏偏设法掩盖的人。告诉人们:做了坏事想要让别人不知道是不可能的,自作聪明的结果就是自己欺骗自己。《滥竽充数》讲述的是南郭先生不会吹竽,却混在乐队里充数,后来混不下去了,只好偷偷溜走的故事。它的寓意是:讽刺了那些没有真才实学,却混在行家里充数,蒙混度日的人。告诉人们:做人要老老实实,要有真才实学才行。
《语文天地》中的口语交际:“畅所欲言”内容安排小组讨论“噪音的危害很大,你知道它有哪些危害?”并且要讨论一下“我们能做些什么呢?”建议讨论可以分为两步来进行,第一步先引导学生讨论第一个层面:噪音对你的生活有怎样的影响。鼓励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畅所欲言,然后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再由教师进行总结、引导。基于初步分析整理之上,引导学生查阅资料之后再进行交流才能真正做到学生有的可说、知道怎样说,才能够真正达到口语交际的实效。
《语文天地》中的“笔下生花”可围绕“写一写你最喜欢的声音”或“听声音编故事”的主题来开展。虽然给了学生题目,但是对于“写什么”和“怎样写”学生心里还会有许多的困惑。
1、关于“写什么”的问题。一提到最喜欢的声音,可以顺着这样的思路来进行启发和梳理:你喜欢什么样的声音?是清脆的、是柔美的、是婉转的还是震耳的?亦或是其它的什么样的声音呢?这声音是来自哪里的?是来自自然界的声音吗?比如动物、植物、风雨雷电等。是来自我们身边吗?是口里发出的歌声、哨声?还是器具碰触的声音?或者是身边人的话语等等。是我们每天都可以听到的,还是偶尔听到的等等。在这么多的声音中,我们会特别喜爱一些声音,而喜爱的原因往往是因为带给你愉悦、幸福、振奋、宁静等美好的感受,一定要写出为什么喜欢这一声音。选择的时候,要注重选择自己感受最美好、最清晰的题材,这样才能让自己有话可写。这些都可以帮助孩子们打开思路,教学生如何选材,为写出好文章奠定基础。
2、关于“怎么写”的问题。声音是无形的,所以对于三年级的学生很难用语言把它描述得很生动。教师可以交给学生一些方法。例如:借助比喻、拟人等方式把使抽象的声音变得有形、有色、有温度、有生命。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把声音写出感染力。另外要多关注自己对于声音的感受,把它具象化为一幅画面、一个动作等。再结合自己的联想,就能写出有感染力的文字了。
(二)突出表达特点
《你一定会听见的》
特点1:运用修辞方法,增强语言的效果和感染力。
《你一定会听见的》文中大量运用了排比句、排比段,如第三至五自然段的排比强调了声音无处不在,第一自然段的排比加强了作者启发读者关注身边声音的感情力度。同时排比的应用又使语句有了诗一般的韵律。提问、设问、反问使得作者的语句有了更强烈的引导性和感染力。
特点2:运用第二人称写法,营造和谐交流氛围。
本文从题目到内容都使用了第二人称代词“你”,这样一来,当读者阅读时就如同和作者直接进行交流一样。让人感觉到特别地亲切和自然。再加上文中大量的反问,使文章有了一种直抵人心的感觉。在不断地问中,读者不由自主地开始审视自己对于身边的美好生活、美妙声音的态度,扫除心中的漠然,增强了对美好生活的感悟。
《喜爱音乐的白鲸》
特点1:运用情节的一波三折,调动读者密切关注。作者的语句平实,用词准确,文中的许多词句都对凸显主旨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如:“纷纷”“优雅”“成群结队”等。在平实的语句下,作者对故事情节的描写却是一波三折。前一幕还为白鲸嬉戏的场景所吸引,后面马上开始替它命运的转变而揪心,前一幕还在为有人来搭救它而感到庆幸,后面凿好的冰马上冻上,救助无效而失望。前一幕还在政府的支援下开启出“生命通道”而兴奋,后面又被白鲸因害怕不配合的事实所困扰。前一幕还在为人们想到的《蓝色多瑙河》能否救白鲸一命而担心,最后终于为白鲸的获救而松了口气。作者用了大量诸如“但是、却、可是”的表示转折的词语,调动起读者对文中白鲸的命运的关注,做到了引人入胜。
特点2:利用结尾的意犹未尽,帮助学生深化课文主旨。这篇文章的结尾之处,只写了“白鲸终于得救了”就戛然而止了。那么,那么多全力关心、帮助它们的人看到它们脱离了危险,此时会是什么样的心情?如果你是白鲸,你又会对人们说些什么?看完这篇文章,作为读者,此处你又想说些什么?这意犹未尽之处,也可以变成学生对主旨深入理解的增长点。
《寓言二则》
特点1:运用生动精炼语言,勾勒人物形象。
两篇寓言的语言都简短精炼,形象生动,能抓住最典型的特征,以准确、形象的字眼把事物勾勒出来。语言的生动性主要体现在人物神态、心理和动作的描写上。例如:“掩”“伸”“偷”几个动作,就把明知铃铛一碰就会被别人发现,但是还自己欺骗自己,明目张胆偷盗的愚蠢小偷形象塑造出来。《滥竽充数》则通过“鼓着腮帮”“捂着竽眼”“偷偷地溜”等寥寥几个动作表情的描写,就刻画出一个没有本事还装腔作势、蒙混多年,最后混不下去了,只得灰溜溜逃走的南郭先生形象。这些寓言故事,都是以洞幽察微的观察力对最平常的人物进行深入挖掘,并揭示其本质,借寓言故事来解剖人性的各个层面。看来夸张幽默,实则寓意无穷。
特点2:运用严谨逻辑,揭示深刻思想。
《掩耳盗铃》这篇课文先点明了盗铃人的想法,然后用“只要„„就„„”这样的句式说明了只要碰了铃铛就会被发觉的必然联系。也展现出了明知不能做,他仍要硬去做的愚蠢形象。然后通过他的想法露出了思维逻辑上的马脚:此处的掩耳朵,不是掩自己的耳朵,而是掩众人的耳朵。众人的耳朵是掩不住的,因此掩耳盗铃的结果就必定是被发觉。
《滥竽充数》这篇课文,开始提到齐宣王喜欢讲排场,常令三百人一起吹竽,这正是为南郭先生的滥竽充数提供了一次又一次的机会。接着就描写南郭先生如何通过假装吹竽的表情和动作一次次蒙混过关。之后写出了齐湣王喜欢一个接一个听吹竽,这“一个接一个”正是是造成南郭先生狼狈溜走的直接原因,因为它直接考验着每个人的吹竽水平,而只会装腔作势的南郭先生当然无法混下去了。寥寥数句,就通过严谨的逻辑关系,揭示出了深刻的寓意。
(三)教师教学困惑 《你一定会听见的》 困惑1:这篇课文是散文,用强调结构吗?(散文的特点是形散神不散,基于学生的年段特点,也许不必特意强调这一特点,但是一定让学生感知到散文中提纲挈领的“线”和内在的层次与联系。)
困惑2:文中哪些地方分别运用了设问、反问、疑问呢?(第一自然段和第二自然段一段自问,一段自答,运用了设问的方式。第二自然段中的“这都是想象的,我怎么能听出来呢?”这一句以及三至五自然段的第一句,它们都只问不答,答在问中,运用了反问的方式。其中三至五自然段的第一句除了是反问句,还是它们这一自然段的总起句。读的时候要读出反问的语气,还要读出肯定的态度。第十一自然段中“用两根筷子敲敲家里的杯子、盘子、碗,它们的声音有什么不同,这一句是疑问句。)
困惑3:为什么写声音会先从“无声”起笔?(开篇描写“柳树梳头”“一大群小蚂蚁跑步”“雪花飘落”的“声音”,而这些所谓的声音我们一般是听不见的,只有在极度安静的情形,才会用心去捕捉出一些细小的声音出来,有些甚至是人类的幻觉。不过如果承认“声音就是物体振动时,与空气相激荡所发出的声响”这个定义是正确的,那么也就应该承认,“柳树梳头”、“小蚂蚁跑步”、“雪花飘落”都是有声响的,只不过这声响太过细小,我们的耳朵难以感觉到罢了。从这样细小的声音入笔,那么世界上的一切声响也就都应该可以听见了。作者的意图就在于此。)
困惑4:为什么以《你一定会听见的》为题?(“你”是第二人称,在这里可以理解为读者。“一定”表示肯定、有信心,说明声音无时无刻就在你的身边。用这个题目来启发读者去关注身边的丰富、美妙的声音,进而热爱美好的生活。)
《喜爱音乐的白鲸》
困惑1:这篇课文主要写的是白鲸,对吗?(这篇文章是通过写白鲸爱音乐,从而体现人类爱白鲸、爱动物的情感。)
困惑2:救援人怎么知道白鲸遇险的? 《寓言二则》
困惑1:《寓言二则》里的故事是否具有真实性?(这是寓言,不一定是真实的,主要是借这个故事来说明一个事理。)困惑2:如此精炼的寓言,该从何讲起。(可以追踪寓言的出处、时代的背景、作者的写法和特点、内在的逻辑关系,关注寓意和其在生活中的应用等等。)
困惑3:课本中附了《滥竽充数》的原文,需要逐字逐句讲解吗?(由于年段特点,本学期出现的这篇文言文,学生对比着课文读一读,初步感知文言文的特点即可,不用逐字逐句地进行分析。)
(四)学生学习疑难 《你一定会听见的》
疑难1:文章中那么多自然段,作者想要告诉我们什么?(这篇文章自然段比较多,但是它的内容安排是有一定层次和联系的,但是作者最主要想表达的就是最后一自然段的内容,那就是“用心听吧,你一定会听见的,然后你会微笑:我们这个世界的声音是多么丰富,多么美妙!”)
疑难3:文章中为什么会有那么多问句?(这和散文这一文体特点是分不开的,每个问句都有自己的作用,都是为表达作者的情感服务的。)《喜爱音乐的白鲸》
疑难1:白鲸为什么喜欢音乐?
疑难2:为什么说白鲸获救是个“奇迹”。(在救白鲸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救援队伍中来,虽然白鲸的“生之路”——那二十多千米长的通道已经开凿出,但是白鲸仍是迟迟不肯动,直到用《蓝色多瑙河》音乐引导,它们才顺着通道游出获救。白鲸的得救正是由于人们了解了白鲸喜爱音乐的习性,是优雅的音乐把白鲸送回了深海,更是人们的爱心把白鲸送回了深海,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寓言二则》
疑难1:盗铃人明明知道动了铃铛,就会被发觉,他为什么还要去盗铃呢?(因为他认为掩住自己的耳朵,就听不见声音了。其实别人听得见,只是自己欺骗自己罢了,作者就是要把这种愚蠢的行为让大家知道,然后都引以为戒。)
疑难2:滥竽充数的“滥”是什么意思?(这个“滥”字是与事实不符的意思,在这里引申为蒙混的意思。)疑难3:《滥竽充数》这篇课文中是否也讽刺了齐宣王呢?(是的,正是齐宣王的讲排场、用人不善,给了南郭先生滥竽充数的可趁之机。但是它并不是文章主要想体现的。)
(五)教学策略参考(教法及主要环节)
“不同程度的班级”教学侧重点
基础薄弱的学校、班级:读懂文中重点自然段。《你一定会听见的》抓住最后一自然段,让学生初步感知“形散神不散”的特点,把握住文章主旨。并通过反复、多形式地读进行深入地体味。《喜爱音乐的白鲸》这篇课文要准确了解课文的体裁、内容、主旨,明白“为什么说白鲸得救是个奇迹”。努力带领学生在援救白鲸部分通过抓词、抓句来体会人类对白鲸的关爱之情。《寓言二则》在读的基础上,准确地把握内容和寓意。
基础一般的学校、班级:多在重点段上下功夫,并且以欣赏的角度了解一些表达方式方法。如《你一定会听见的》可在品味那些“拂”“掠”等词上下功夫,感悟作者语言的精准,感悟身边声音和事物的美好。在品词品句的基础上要读出语气。《喜爱音乐的白鲸》在抓词抓句的基础上,带领学生细致地品词品句,引导学生读出语气。体会作者一波三折的写法和作用,明确各部分内容之间的关系。《寓言二则》带领学生初步感知文章内部之间的逻辑关系。
基础较好的学校、班级:多在段的教学上细下功夫,学生要读出自己独特的感悟。如《你一定会听见的》要带领学生把握自然段之间的关系,力图从更整体的角度把握全文。清楚文章的表达方式、写作方法,可进行扩写和续写的训练。并了解它们在理解主旨方面的作用。能联系生活实际和作者的写作目的,把个人独特的感受通过读表达出来。《喜爱音乐的白鲸》能从全文出发,通过词句的品析以及把握自然段之间的联系,体会人对白鲸的伟大的关爱之情。懂得用心理换位的方式、用朗读的技巧,有感情地读出人物情感的不同变化。有效进行续写的具体指导。《寓言二则》复述两则寓言,并能在生活中恰当应用。
“不同层次的教师”教学侧重点
5年内教学年限的教师:应以读为本,了解每一自然段的内容,把握内容之间的层次,重视朗读,读中感悟,体会情感,领悟道理。
例如:《你一定会听见的》
1、一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二读。课文的体裁是什么?有什么特点?内容是什么?
3、三读。理清关系。自然段与自然段之间是什么关系?文章的结构是怎样的?
3、四读。文章的主旨是激发人们去关注身边的点点滴滴的事物,去倾听身边的一切声音,去热爱我们的生活。作者是通过写哪些方面来表达这一主旨的呢?(通过结合自然段的内容,进行细致地品词品句,体味各部分内容在体现主旨方面的作用。)
4、五读。初步感悟作者的写法,体会作者的情感,与作者进行心灵的交流。继而通过朗读,读出自己对这篇散文的理解。
有一定教学经验教师:以读为本,关注感悟的深度。要在理解全篇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在教学过程的不同阶段进行质疑,从而把学生的理解引向深入,有意识地关注文章的写法、学法和读法的指导。
例如:《喜爱音乐的白鲸》中抢救白鲸这部分
1、一读。整体感知本段,问题:这部分在写什么?(人们在全力抢救白鲸)
2、二读。细致品味词语,问题:从哪些词句你能体会到人们是在全力抢救白鲸?(品味“马上”“纷纷”“一听到这个消息……”“带来好吃的”“只好向当地政府发电报——表示无可奈何但仍没有放弃”“直升飞机和破冰船来了——不计成本、不惜代价、全力以赴抢救白鲸生命”等)指导这些词句的读法。
3、三读。以深度质疑,关注写法。看整个抢救白鲸生命这部分,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利用转折词语引导学生关注作者营造的一波三折的情节以及文字所渲染的紧张的氛围)指导有感情的朗读。
4、四读。问题:白鲸得以脱险依靠的是什么?同学之间互相补充。(依靠白鲸喜爱音乐的习性、人们对白鲸喜爱音乐习性的了解,以及人们对白鲸的关爱之情,缺一不可)
5、五读。读出全文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各部分在凸显主旨方面所起的作用,并且读出自己的感悟。最后进行续写等训练。
经验较丰富的教师:经验较丰富的教师可以注重于对学生的引导。采取自学、讨论或感悟、探究或导读式的教学策略等,引导学生自觉深化理解。例如:《掩耳盗铃》一课
1、一读。先引导学生了解寓言故事的内容,关注主人公的动作和神态,指导学生朗读。
2、二读。阅读提示:用不同的线画出盗铃人所想和所做以及这样做的结果。思考:联系这些句子,你发现了什么问题?
3、三读。引导学生抓明知“一……就……”但仍“掩……伸……偷……” 体会盗铃人明知会被发觉,还是自己欺骗自己,掩住自己的耳朵去偷铃铛。
4、四读。反复读,感悟,通过自己思考加小组交流的方式发现盗铃人想法中的问题。了解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准确把握寓意。
三、课时分配安排
教学本单元教材可用9-10课时。
其中主体课文用6课时,语文天地用4课时,其中,字词句练习用1课时,积累、拓展阅读1课时,口语交际1课时,习作1课时。
第四篇:高中语文必修二教材二三单元名句默写检查
必修二名句默写过关训练
第二单元
1、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__________。(《氓》)
2、送子涉淇,至于顿丘。_________,__________。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3、淇水汤汤,渐车帷裳,__________士贰其行。________,二三其德。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5、长太息以掩涕兮,________________。(《离骚》)
6、亦余心之所善兮,________________。
7、___________________,终不察夫民心。
8、___________________,谣诼谓余以善淫。
9、屈心而抑志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固前圣之所厚。
10、步余马于兰皋兮,________________。
11、________________,集芙蓉以为裳。
12、佩缤纷其繁饰兮,_____________。
13、虽体解吾犹未变兮,_______________。
14、___________,所思在远道。(《涉江采芙蓉》)
15、同心而离居,__________。
16、慨当以慷,忧思难忘。_________,__________。(《短歌行》)
17、_________,悠悠我心。但为君故,____________。
18、契阔谈讌,心念旧恩。_________,__________。
19、__________,何枝可依?
20、山不厌高,海不厌深。__________,_________。
21、《诗经》中有两句写姑娘思念情人的诗,曹操在《短歌行》中借它来表达自己对人才的渴望。这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22、____________,池鱼思故渊。__________。守拙归园田。
23、__________,桃李罗堂前。
24、_____________,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_________。
25、久在樊笼里,__________。
必修二名句默写过关训练
第三单元
1、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_________,_________。
2、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_________,___________,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3、虽无丝竹管弦之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天朗气清,__________。仰观宇宙之大,____________。__________,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5、或取诸怀抱,_____________;或因寄所托,___________。
6、固知一死生为虚诞,_______________。(《兰亭集序》)
7、诵明月之诗,________________。
8、月出于东山之上,________________。
9、纵一苇之所如,__________________。
10、________________,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___________。
11、桂棹兮兰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望美人兮天一方。
12、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_________,________,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_______________。
13、西望夏口,东望武昌,_________,_________,此非曹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14、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__________,旌旗蔽空,_________,_________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15、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_____________,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_____________。
16、_________________,羡长江之无穷。_____________,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17、客亦知夫水与月乎?__________而未尝往也;_________,而卒莫消长也。
18、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________________;自其不变者而观之,____________,而又何羡乎!
19、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耳得之而为声,________。取之无禁,用之不竭,_______________,而吾与子之所共适。(《赤壁赋》)
20、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_________________。
21、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____________。
22、然力足以至焉而不至,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游褒禅山记》)
第五篇:低年级开展单元阅读校本教材体会
低年级开展单元阅读校本教材体会
摘要:校本阅读课程是由教师自主开发的课程,目的在通过教师选取合适的阅读文本,运用有效的教学形式,建立多元的阅读评价,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体会阅读带来的快乐。教师要有效开展校本阅读课,充分发挥阅读课的最大功效,让学生把阅读的热情保持到课外,把阅读的习惯运用到课外,让阅读成为学生一生的伴侣!
关键词:校本阅读课 误区 教学内容 教学形式
评价校本课程是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并列的课程类型,它作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目的在于创造一种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单元阅读课是我校开设的校本课程之一,由每年租语文老师自主进行课程开发。着眼我们当前的阅读课,容易走入以下误区:
误区一:阅读课就是让学生自由阅读书籍。教师往讲台上一坐,每个学生在座位上拿出书来看,或是全班走进图书馆无目的阅读。教师不需备课,课堂上也无须教学设计,让学生独立阅读即可。这样的阅读课,教师可真成了闲人一个。试问教师在课堂中还有什么存在的价值和意义?诚然,阅读课没有教材,没有具体的教学设计,这就更需要我们教师对课程进行自主开发。
误区二:阅读课就是上一堂课外读本的精读课。教师选取课外阅读文本为教学内容,但教学方式仍按精读课文的方法讲授。这无疑是穿旧鞋,走老路,阅读课形同虚设。
误区三:摘抄好词佳句和撰写读后感是教师对学生阅读评价的法宝。学生每阅读一本书籍,教师就根据这两项内容进行打分,以此作为学生阅读课的评价标准。这样的阅读目的太过模糊、单一,显然是有失偏颇,不够全面合理的。
由此,我们总会引发出这样的思考:施行校本阅读课为何会陷入这样的误区?归结原因,关键还是对开设阅读课的作用和意义不够明确。每周一节的阅读课旨在通过教师选取合适的阅读文本,运用有效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学会一定的阅读方法,懂得交流阅读感受,体会阅读带来的快乐。阅读课只是一个着眼点,一个平台,学生阅读真正的舞台是在课外。教师该做的就是发挥阅读课的最大功效,让学生把阅读的热情保持到课外,把阅读的习惯运用到课外,让阅读成为学生一生的伴侣!那么,该如何有效开展校本阅读课呢?笔者结合平时教学中的一些具体做法,从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运用有效的教学形式、建立多元的评价机制三方面来谈一谈自己的想法。
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教师是阅读课课程开发的主要承担者、实际的操作者。那么,在没有教材的情况下该怎样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呢?教师推荐学生阅读书籍的标准是什么?我觉得出发点要做到“以生为本”,要关注以下几个注意点:选择书目要符合儿童年龄特点和自身发展特点阅读教学的认知理论认为,阅读主体对于文本中的语言,只有在他的信息贮存中能够找到与文本言语具有相似性的信息组块以后,才能够进行相似匹配、相似激活,从而识别文本中的信息。因而我们应该从学生的阅读基础与需要出发,每个学段学生的阅读期待、阅读兴趣、阅读题材都不一样。
我们教师应该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掌握学生的心理特征,满足他们的兴趣与爱好。切不可违背孩子阅读的心理发展规律,过早阅读一些语言艰涩,内容繁杂的书籍。一般来说,低年级学生适合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儿歌、童谣。选择书目要与语文教材相互配合教师可以开发语文教材中的资源为课程内容。教材中的“资料袋”和“课外书屋”就有阅读书目的推荐。
另外,教材中的有些课文是节选,教师完全可以让学生阅读全文;在阅读一位作家的作品后,推荐该作者的其他作品。课内阅读点燃阅读课的兴趣和激情,而课外阅读则进一步促进了课内阅读。这种配合教材,以部分带全文,以一篇带多篇的阅读模式不就是教师对阅读课程的合理开发吗?选择书目要富有文化内涵,风格宜丰富多样苏东坡曾说:“书富如海,百货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尽取,但得其所欲求者尔。”的确,茫茫书海,难免鱼目混杂。时下,不少书籍内容粗俗,文字粗劣,无疑如同毒草毒害学生身心健康。教师要帮助学生甄别书籍的良莠,选择富有文化内涵,具有跨越时空魅力的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与此同时,在选择书籍的过程中也要兼顾作品题材、体裁、风格的多样性。小说、散文、诗歌、童话;科幻作品、科普读物、历史故事、人物传记;经典图文绘本都可以融入于阅读课中。由此让学生感受到阅读的世界是五彩斑斓,丰裕深广的。以现在所教的二年级为例,笔者确定了以下书目为向二年级下册阅读课的教学内容:《森林报》、《父与子》、、《草房子》、《蓝色海豚岛》、《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台湾儿童诗精选》、、《石头汤》。不难发现,书目的前四本书是对语文教材的补充和延伸;《森林报》是科普读物,《草房子》、《蓝色海豚岛》、《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告诉我们如何面对并战胜困难;《台湾儿童诗精选》是充满童趣的诗歌,《石头汤》则是蕴涵深意的绘本。这些书籍符合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文学性、思想性俱佳,且各具特色,容易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确是合适的教学内容。
运用有效的教学形式为使阅读课精彩丰富,引发学生阅读兴趣,提高学生阅读质量,教师在课堂中要运用有效的教学形式。班级读书会是值得大力倡导的,即以班级为单位,有计划地开展读书活动、进行多种形式的阅读、讨论和交流。它有多种形式:阅读指导课、读物推荐课、阅读欣赏课、读书汇报课、语言积累课、经典诵读课、读写结合课„„笔者经过实践研究总结,以下几种班级读书会的形式颇受学生欢迎,且行之有效。作品导读──即将阅读时,提高阅读期待导读课,顾名思义,需要教师先于学生阅读文本,在对作品的主题、内容、特色等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后,指导、引导、教导学生对文本进行独立阅读。导读课的灵魂在于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产生阅读期待,进而能够自主、积极地投入到阅读中去。从导读的内容上看,教师可以根据作品的不同特点,着眼不同的导趣点:情节内容导趣,人物形象导趣,语言描述导趣等。还是以五年级上册书目为例,《蓝色海豚岛》故事情节曲折,引人入胜,可以采用情节内容导趣;《草房子》语言清新优美,充满诗意,可以采用情节内容导趣。从导读的方法上看,教师可以采用巧设悬念、推测猜想、片段引读等方法。曾听一位老师上了《魔法学校》一书的导读课,这位老师用看目录猜故事,看图片猜故事,看片段猜故事等多种手段,引起孩子的好奇心,增强阅读的兴趣,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多样读文──阅读进行时,丰富读书形式一周一节的阅读课时间宝贵,因此阅读书籍的任务基本就落在了课外。虽然如此,但教师还是要挤出时间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文本阅读,且阅读的方式不能仅仅只是个体独立阅读。
我觉得师生共读和小组共读的形式值得提倡。师生共读即教师参与到学生的阅读中,起到了榜样示范的作用,也调动了学生阅读积极性。几年来,笔者与学生共读了许多绘本,大都采用了这种阅读方式。如在阅读绘本《逃家小兔》的时候,老师扮演兔妈妈,学生扮演小兔,共同读文,颇有趣味。而所谓的小组共读,是以四人或两人为单位,合作探究,共同读文。台湾小语会会长赵镜中教授在执教《爱的世界》班级读书会研讨课上采用的小组共读的方式很让人启发: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群文阅读。虽然组内每位成员只能阅读一篇文章,但是通过合作,学生交流了自己的阅读内容,分享了彼此的阅读收获。相信有了老师和伙伴的共同参与,阅读会是件快乐的事情。
沈阳私立实验学校
付 轩 2013年8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