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卫生厅关于促进民营医疗机构发展的

时间:2019-05-14 13:53:5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贵州省卫生厅关于促进民营医疗机构发展的》,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贵州省卫生厅关于促进民营医疗机构发展的》。

第一篇:贵州省卫生厅关于促进民营医疗机构发展的

贵州省卫生厅关于促进民营医疗机构发展的 实施意见

(黔卫发„2010‟67

号)

各市(州、地)卫生局,厅机关各处(室、局),厅直各单位:

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中共贵州省委 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推进个体等非公有制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进一步深化我省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促进民营医疗机构健康有序发展,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提高认识,进一步增强加快民营医疗机构发展责任感、紧迫感

党的十七大把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制经济发展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长期战略方针,省第二次党代会明确提出把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作为做大做强我省经济的突破口。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不仅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的内在要求,更是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增强经济活力的重要因素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渠道。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和《国务院关于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明确要求鼓励、支持和引导社会资本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积极促进非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发展,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方式多样化的办医体制。截止2008年,全省有民营医院161家,占医院总数的7.87%;床位数占总床数的7.31%;门诊量占总门诊量的5.48%;急诊量占总急诊量的5.44%;住院数占总住院数的4.47%。民营医疗门诊部1595家,个体诊所2991家。总体上全省民营医疗机构数量多、规模小、发展整体滞后、竞争力不强,服务功能与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差距较大。

加快全省民营医疗机构发展,有利于促进不同所有制医疗卫生机构的相互合作和有序竞争,有利于满足人民群众不同层次医疗服务需求,有利于不断增强基本医疗服务能力和完善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对于促进医疗卫生服务多样化和公平竞争,优化卫生资源配臵,形成多元化办医格局,切实解决好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为此,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当牢固树立平等相待的理念,对公立与民营医疗机构在服务准入、监督管理等方面一视同仁;牢固树立服务至上的理念,增强服务意识,完善政策措施;牢固树立依法行政的理念,把促进民营医疗机构发展作为重要工作职责,为非公立医疗卫生机构依法经营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

二、促进民营医疗机构发展的指导思想、主要原则和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致力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医疗服务需求为导向,积极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医疗卫生领域,动员社会力量共同解决人民群众看病就医问题,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医疗服务需求,大力营造有利于促进民营医疗机构发展的法制环境、政策环境、市场环境和舆论环境。

(二)主要原则:一是坚持竞争准入、公平待遇原则,落实民营医疗机构在医保定点、科研立项、职称评定和继续教育等方面与公立医疗机构享受同等待遇;二是坚持监管与服务并重的原则,对民营医疗机构从过去单纯的管理模式转变到管理、帮助、促进相结合的模式;三坚持统筹兼顾和协调发展的原则,形成民营医疗机构与公立医疗机构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格局;四是坚持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举办规模化、特色化民营医疗机构原则,支持有资质人员依法开业,方便群众就医。

(三)总体目标:通过扶持鼓励、规范引导、优化配臵、公平竞争,发展一批有规模、有质量、有技术、有品牌的民营医疗机构,实现三年有突破,五年上台阶,十年大跨越。力争到2012年,全省民营医疗机构的医院总数、实际床位、门诊和住院量分别达到总量的10%;到2015年,民营医疗机构的固定资产、实际床位、门诊和住院量分别达到总量的15-20%;到2020年,民营医疗机构的固定资产、实际床位、门诊服务量和住院量分别达到总量的25-30%。

三、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兴办各类规模化民营医疗机构

(一)按照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臵规划,完善民营医疗机构设臵准入政策。

根据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服务需求,按照科学性和前瞻性的原则,不断完善我省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臵规划。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及时向社会公布区域医疗卫生机构设臵规划,公布辖区内每年将新增的医疗机构数量、类别、规模、地点,对申请筹建的民营医疗机构进行评估和公示,面向社会实行竞争准入。

(二)积极支持社会资本举办特色、规模化医疗机构。

根据医疗机构设臵规划和布点要求,分地区、分类别确定设臵标准。积极支持社会资本举办规模化的医疗机构,积极引导民营医疗机构发展特色专科,与公立医疗机构形成错位经营,优势互补。鼓励举办中医、康复、护理、老年病等特色专科、特需医疗服务机构,投资规模可适当降低。鼓励、支持、引导现有民营医院、门诊部、个体诊所重组、改制,举办具有规模、特色的民营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

四、实行全行业管理,民营医疗机构与公立医疗机构享受同等待遇

(一)医疗服务市场向民营医疗机构平等开放、公平准入。

所有依法准入的民营医疗机构,均可依照程序申请作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及各种医疗服务项目的定点医疗机构。定点医院资格认定,有相关规定的从其相关规定。无规定的采取公众参与、专家指导、行业管理部门联合评估的原则,公平、严格准入。

(二)支持民营医疗机构积极参与公共卫生服务,以购买服务等方式落实补助。

鼓励和支持民营医疗机构积极参与公共卫生服务,参与政府组织的应对重大灾害、事故的医疗救治和疫情防控等工作,开展医疗救助服务。提供的公共卫生服务,根据其完成任务的数量质量,以购买服务的方式落实补助。充分利用医疗卫生资源,将符合条件的民营医疗机构纳入急救医院网络。充分吸收专科技术力量强并符合条件的民营医院,参与专项卫生服务项目的实施。

(三)加强民营医疗机构继续医学教育与科学技术创新。

鼓励和支持民营医疗机构与高等医学院校合作,开展科技创新和学术交流,允许有条件的民营医疗机构积极申请,成为高等医学院校的非直属附属医院、教学医院、实习医院。在继续教育、科研立项、成果鉴定、人员进修、医疗会诊、学术交流、学会组建、学科建设等方面成立相关工作专家组时,要有一定数量的民营医疗机构专家参与。

五、强化服务意识、加强监管指导,促进民营医疗机构健康有序发展

(一)指导民营医疗机构坚持正确办医方向,诚信服务。

指导民营医疗机构坚持为人民群众健康服务的办医宗旨,为群众提供安全、方便、价廉的医疗服务,努力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保障安全合理用药。加强对民营医疗机构卫生技术人员的法制宣传教育,做到依法执业,维护投资者、医护人员和患者的合法权益。

(二)加强对民营医疗机构的组织领导,建立联系机制。

加强对民营医疗机构的组织领导,建立完善联系沟通机制,让民营医疗机构及时了解国家卫生法律政策,积极协调并帮助解决民营医疗机构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确保有专门工作部门和工作人员从事民营医疗机构的发展规划、政策协调、日常管理工作。

(三)实行统一的医疗服务质量考核标准,加强行业指导。

对民营医疗机构实行与公立医疗机构同样要求的医疗质量、医德医风、诚信服务等考核和管理评价标准。加强对民营医疗机构的行业指导,开展定期考核,纳入目标管理。建立完善激励机制,对履行社会责任、医疗服务质量达标、人民群众满意度高的民营医疗机构及时给予表彰与奖励。

(四)依法加强对民营医疗机构执业监管,落实责任制。

加强对民营医疗机构的执业监管,做到谁审批,谁负责,落实监管责任制。重点对民营医疗机构的执业范围、执业行为、执业人员进行监管,依法查处不规范医疗行为,取缔无证行医。做到公正执法,文明执法,营造依法执业、公平竞争的医疗执业环境。

(五)建立卫生服务信息平台,接受社会监督。

建立本地区卫生服务信息平台,定期公布民营医疗机构的服务质量、医德医风、绩效考核等工作情况,接受社会监督。民营医疗机构要加强信息化建设,公开医疗服务信息,依法上报统计数据。

(六)规范行政管理,保障民营医疗机构合法权益。

依法维护民营医疗机构的财产权和经营权,保障民营医疗机构依法经营,并承担相应社会义务。民营医疗机构聘用人员,按照国家和省的有关规定签定劳动合同,按事业单位标准办理医疗、养老、工伤、生育、失业等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并随人员流动及时转接,有关部门应为其办理相关手续。

六、鼓励卫生技术人员合理流动,促进民营医疗机构人才引进与培养

(一)鼓励卫生技术人员合理流动。

鼓励和支持公立、民营医疗机构卫生技术人员相互流动,按照国家相关政策,在原单位工作期间的工龄、社会保障可连续计算,有关部门应当为其办理相关手续。

(二)积极支持民营医疗机构引进高级卫生人才。

鼓励和支持各类高等院校毕业生,特别是硕士、博士人才到民营医疗机构就业。对民营医疗机构引进的人才,执行贵州省吸引人才的有关规定,与公立医疗机构引进人才享有同等政策。鼓励、支持民营医疗机构高级人才申报学科带头人、特殊突出贡献人才和政府特殊奖励。

(三)加强民营医疗机构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

根据民营医疗机构管理和业务发展需要,加强民营医疗机构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将民营医疗机构卫生技术人员纳入业务培训、评先评优及各种人才津贴申报范围,与事业单位人员同等对待。民营医疗机构要制定符合本单位业务发展实际需要的人才培养规划,有计划地组织实施。

(四)积极推进民营医疗机构专业技术资格考评。

民营医疗机构专业人员申报考评专业技术资格参照事业单位人员对待,并在资格认定上给予政策放宽。

1、报考全科医师和社区护理专业类别考试的人员,按照有关精神,可提前一年参加全国卫生专业技术中级资格的全科医师、社区护理专业类别的考试。

2、鼓励符合条件人员申报评审高级专业技术资格,并视所在民营医疗机构规模,按照县及县以下医疗卫生事业单位人员享受的申报评审条件在论文、科研、继续教育学分等方面给予放宽对待;鼓励民营医疗机构积极选派人员参加“卫生下乡”工作,参照卫生事业单位的做法及相关文件规定对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年度考核。

七、积极发挥民营医疗机构行业协会作用,加强行业自律

充分发挥民营医疗机构行业协会作为联系卫生行政部门与民营医疗机构的桥梁、纽带作用,切实做好行业管理和服务工作,包括:宣传卫生政策、组织人事代理、人才交流招聘、医疗质量考核、继续医学教育等方面;引导民营医疗机构自觉执行国家有关医疗机构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在维护民营医疗机构自身合法权益的同时,强化行业自律,规范经营行为,倡导廉洁行医,诚信服务,提高民营医疗机构的信誉;组织民营医疗机构之间、民营与公立医疗机构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管理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培育民营医疗机构文化,发扬人道主义精神,提高医护人员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营造和谐的医患关系。

第二篇:贵州省卫生厅关于促进民营医疗机构发展的实施意见

贵州省卫生厅关于促进

民营医疗机构发展的实施意见

(黔卫发〔2010〕67号)

各市(州、地)卫生局,厅机关各处(室、局),厅直各单位:

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中共贵州省委 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推进个体等非公有制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进一步深化我省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促进民营医疗机构健康有序发展,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提高认识,进一步增强加快民营医疗机构发展责任感、紧迫感

党的十七大把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制经济发展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长期战略方针,省第二次党代会明确提出把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作为做大做强我省经济的突破口。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不仅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的内在要求,更是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增强经济活力的重要因素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渠道。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和《国务院关于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明确要求鼓励、支持和引导社会资本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积极促进非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发展,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方式多样化的办医体制。截止2008年,全省有民营医院161家,占医院总数的7.87%;床位数占总床数的7.31%;门诊量占总门诊量的5.48%;急诊量占总急诊量的5.44%;住院数占总住院数的4.47%。民营医疗门诊部1595家,个体诊所2991家。总体上全省民营医疗机构数量多、规模小、发展整体滞后、竞争力不强,服务功能与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差距较大。

加快全省民营医疗机构发展,有利于促进不同所有制医疗卫生机构的相互合作和有序竞争,有利于满足人民群众不同层次医疗服务需求,有利于不断增强基本医疗服务能力和完善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对于促进医疗卫生服务多样化和公平竞争,优化卫生资源配置,形成多元化办医格局,切实解决好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为此,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当牢固树立平等相待的理念,对公立与民营医疗机构在服务准入、监督管理等方面一视同仁;牢固树立服务至上的理念,增强服务意识,完善政策措施;牢固树立依法行政的理念,把促进民营医疗机构发展作为重要工作职责,为非公立医疗卫生机构依法经营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

二、促进民营医疗机构发展的指导思想、主要原则和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致力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医疗服务需求为导向,积极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医疗卫生领域,动员社会力量共同解决人民群众看病就医问题,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医疗服务需求,大力营造有利于促进民营医疗机构发展的法制环境、政策环境、市场环境和舆论环境。

(二)主要原则:一是坚持竞争准入、公平待遇原则,落实民营医疗机构在医保定点、科研立项、职称评定和继续教育等方面与公立医疗机构享受同等待遇;二是坚持监管与服务并重的原则,对民营医疗机构从过去单纯的管理模式转变到管理、帮助、促进相结合的模式;三坚持统筹兼顾和协调发展的原则,形成民营医疗机构与公立医疗机构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格局;四是坚持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举办规模化、特色化民营医疗机构原则,支持有资质人员依法开业,方便群众就医。

(三)总体目标:通过扶持鼓励、规范引导、优化配置、公平竞争,发展一批有规模、有质量、有技术、有品牌的民营医疗机构,实现三年有突破,五年上台阶,十年大跨越。力争到2012年,全省民营医疗机构的医院总数、实际床位、门诊和住院量分别达到总量的10%;到2015年,民营医疗机构的固定资产、实际床位、门诊和住院量分别达到总量的15-20%;到2020年,民营医疗机构的固定资产、实际床位、门诊服务量和住院量分别达到总量的25-30%。

三、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兴办各类规模化民营医疗机构

(一)按照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完善民营医疗机构设置准入政策。

根据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服务需求,按照科学性和前瞻性的原则,不断完善我省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及时向社会公布区域医疗卫生机构设置规划,公布辖区内每年将新增的医疗机构数量、类别、规模、地点,对申请筹建的民营医疗机构进行评估和公示,面向社会实行竞争准入。

(二)积极支持社会资本举办特色、规模化医疗机构。

根据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和布点要求,分地区、分类别确定设置标准。积极支持社会资本举办规模化的医疗机构,积极引导民营医疗机构发展特色专科,与公立医疗机构形成错位经营,优势互补。鼓励举办中医、康复、护理、老年病等特色专科、特需医疗服务机构,投资规模可适当降低。鼓励、支持、引导现有民营医院、门诊部、个体诊所重组、改制,举办具有规模、特色的民营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

四、实行全行业管理,民营医疗机构与公立医疗机构享受同等待遇

(一)医疗服务市场向民营医疗机构平等开放、公平准入。

所有依法准入的民营医疗机构,均可依照程序申请作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及各种医疗服务项目的定点医疗机构。定点医院资格认定,有相关规定的从其相关规定。无规定的采取公众参与、专家指导、行业管理部门联合评估的原则,公平、严格准入。

(二)支持民营医疗机构积极参与公共卫生服务,以购买服务等方式落实补助。

鼓励和支持民营医疗机构积极参与公共卫生服务,参与政府组织的应对重大灾害、事故的医疗救治和疫情防控等工作,开展医疗救助服务。提供的公共卫生服务,根据其完成任务的数量质量,以购买服务的方式落实补助。充分利用医疗卫生资源,将符合条件的民营医疗机构纳入急救医院网络。充分吸收专科技术力量强并符合条件的民营医院,参与专项卫生服务项目的实施。

(三)加强民营医疗机构继续医学教育与科学技术创新。

鼓励和支持民营医疗机构与高等医学院校合作,开展科技创新和学术交流,允许有条件的民营医疗机构积极申请,成为高等医学院校的非直属附属医院、教学医院、实习医院。在继续教育、科研立项、成果鉴定、人员进修、医疗会诊、学术交流、学会组建、学科建设等方面成立相关工作专家组时,要有一定数量的民营医疗机构专家参与。

五、强化服务意识、加强监管指导,促进民营医疗机构健康有序发展

(一)指导民营医疗机构坚持正确办医方向,诚信服务。

指导民营医疗机构坚持为人民群众健康服务的办医宗旨,为群众提供安全、方便、价廉的医疗服务,努力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保障安全合理用药。加强对民营医疗机构卫生技术人员的法制宣传教育,做到依法执业,维护投资者、医护人员和患者的合法权益。

(二)加强对民营医疗机构的组织领导,建立联系机制。

加强对民营医疗机构的组织领导,建立完善联系沟通机制,让民营医疗机构及时了解国家卫生法律政策,积极协调并帮助解决民营医疗机构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确保有专门工作部门和工作人员从事民营医疗机构的发展规划、政策协调、日常管理工作。

(三)实行统一的医疗服务质量考核标准,加强行业指导。

对民营医疗机构实行与公立医疗机构同样要求的医疗质量、医德医风、诚信服务等考核和管理评价标准。加强对民营医疗机构的行业指导,开展定期考核,纳入目标管理。建立完善激励机制,对履行社会责任、医疗服务质量达标、人民群众满意度高的民营医疗机构及时给予表彰与奖励。

(四)依法加强对民营医疗机构执业监管,落实责任制。

加强对民营医疗机构的执业监管,做到谁审批,谁负责,落实监管责任制。重点对民营医疗机构的执业范围、执业行为、执业人员进行监管,依法查处不规范医疗行为,取缔无证行医。做到公正执法,文明执法,营造依法执业、公平竞争的医疗执业环境。

(五)建立卫生服务信息平台,接受社会监督。

建立本地区卫生服务信息平台,定期公布民营医疗机构的服务质量、医德医风、绩效考核等工作情况,接受社会监督。民营医疗机构要加强信息化建设,公开医疗服务信息,依法上报统计数据。

(六)规范行政管理,保障民营医疗机构合法权益。

依法维护民营医疗机构的财产权和经营权,保障民营医疗机构依法经营,并承担相应社会义务。民营医疗机构聘用人员,按照国家和省的有关规定签定劳动合同,按事业单位标准办理医疗、养老、工伤、生育、失业等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并随人员流动及时转接,有关部门应为其办理相关手续。

六、鼓励卫生技术人员合理流动,促进民营医疗机构人才引进与培养

(一)鼓励卫生技术人员合理流动。

鼓励和支持公立、民营医疗机构卫生技术人员相互流动,按照国家相关政策,在原单位工作期间的工龄、社会保障可连续计算,有关部门应当为其办理相关手续。

(二)积极支持民营医疗机构引进高级卫生人才。

鼓励和支持各类高等院校毕业生,特别是硕士、博士人才到民营医疗机构就业。对民营医疗机构引进的人才,执行贵州省吸引人才的有关规定,与公立医疗机构引进人才享有同等政策。鼓励、支持民营医疗机构高级人才申报学科带头人、特殊突出贡献人才和政府特殊奖励。

(三)加强民营医疗机构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

根据民营医疗机构管理和业务发展需要,加强民营医疗机构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将民营医疗机构卫生技术人员纳入业务培训、评先评优及各种人才津贴申报范围,与事业单位人员同等对待。民营医疗机构要制定符合本单位业务发展实际需要的人才培养规划,有计划地组织实施。

(四)积极推进民营医疗机构专业技术资格考评。

民营医疗机构专业人员申报考评专业技术资格参照事业单位人员对待,并在资格认定上给予政策放宽。

1、报考全科医师和社区护理专业类别考试的人员,按照有关精神,可提前一年参加全国卫生专业技术中级资格的全科医师、社区护理专业类别的考试。

2、鼓励符合条件人员申报评审高级专业技术资格,并视所在民营医疗机构规模,按照县及县以下医疗卫生事业单位人员享受的申报评审条件在论文、科研、继续教育学分等方面给予放宽对待;鼓励民营医疗机构积极选派人员参加“卫生下乡”工作,参照卫生事业单位的做法及相关文件规定对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考核。

七、积极发挥民营医疗机构行业协会作用,加强行业自律

充分发挥民营医疗机构行业协会作为联系卫生行政部门与民营医疗机构的桥梁、纽带作用,切实做好行业管理和服务工作,包括:宣传卫生政策、组织人事代理、人才交流招聘、医疗质量考核、继续医学教育等方面;引导民营医疗机构自觉执行国家有关医疗机构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在维护民营医疗机构自身合法权益的同时,强化行业自律,规范经营行为,倡导廉洁行医,诚信服务,提高民营医疗机构的信誉;组织民营医疗机构之间、民营与公立医疗机构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管理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培育民营医疗机构文化,发扬人道主义精神,提高医护人员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营造和谐的医患关系。

第三篇:贵州省促进供销合作社发展条例

贵州省促进供销合作社发展条例

(2012年9月27日贵州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 自2012年11月1日起施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促进供销合作事业发展,规范供销合作社行为,维护供销合作社合法权益,发挥供销合作社在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和服务农业、农村、农民中的作用,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省行政区域内的供销合作社及其他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遵守本条例。

第三条 供销合作社是以社员或者成员社为主体的集体所有制的合作经济组织,具有独立法人地位,以为农业、农村、农民提供综合服务为宗旨,依法享有独立进行经济、社会活动的自主权。

第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促进供销合作事业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实行目标绩效管理。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根据各自职责,做好促进供销合作社发展的相关工作。

第五条 县以上供销合作社联合社负责对本行政区域内的成员社进行指导、协调、监督、服务和对其社员进行教育培训。

第六条 供销合作社应当按照政府授权履行相应的职能,完成政府委托的任务,发挥经营性服务功能和公益性服务作用。

第二章 组织体系

第七条 供销合作社分为基层供销合作社和县以上供销合作社联 —1—

合社。

基层供销合作社由农民和其他劳动者入股设立;县以上供销合作社联合社由下一级供销合作社、其他合作经济组织以成员社身份加入。

第八条 供销合作社应当制定章程,设立理事会和监事会,按照章程进行管理。

供销合作社章程应当明确供销合作社的组织结构、职责、议事制度、财务审计、设立与解散、社员资格及权利义务等主要内容。

第九条 上级供销合作社根据章程制定的基本制度和发展规划,下级供销合作社应当执行;下一级供销合作社的重大经营决策和重要资产处置应当征求上一级供销合作社意见。

第十条 供销合作社联合社根据职能和发展需要,可以依法设立企业事业单位,组建行业协会。基层供销合作社可以依法组织兴办农民专业合作社、综合服务社、资金互助社、社员股金服务部、消费合作社、专业技术协会等。

第三章 社有资产管理

第十一条 供销合作社对合法拥有的各种形式的资产,依法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的权利。

第十二条 供销合作社理事会是本级供销合作社及所属单位社有资产所有权的代表和管理者,按照出资额依法享有所有者的资产收益、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等权利。

第十三条 供销合作社所属单位依法取得相应法人资格,享有法人财产权,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第十四条 供销合作社将社有资产授权、拨付、投入所属单位经营或者使用,应当明确权利义务,建立绩效考核机制。所属单位对其经营管理的社有资产负有保值增值义务。

第十五条 供销合作社应当调整优化社有资本布局,推进所属企

业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规范企业改制行为,防止社有资产流失。

第十六条 供销合作社应当依法接受有关部门的审计监督,并实行内部审计监督制度。

第十七条 供销合作社及所属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不得有下列损害社有资产的行为:

(一)违法或者违反章程规定从事经营管理活动;

(二)利用企业改制等转移、隐匿、侵占社有资产,非法改变社有资产产权属性和份额;

(三)利用身份便利,以个人名义从事与所在供销合作社或者所属单位形成恶性竞争的主体业务,损害所在供销合作社或者所属单位经营网络、资产权益和其他经济利益;

(四)其他违反法律、法规和章程的行为。

第四章 经营与服务

第十八条 供销合作社按照市场准入、政府授权或者委托的要求,依法确定经营服务范围。

第十九条 供销合作社应当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构建运转高效、功能完备、城乡并举、工贸并重的农村现代经营服务体系。

第二十条 供销合作社负责组织实施新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工程建设和综合服务体系建设,培育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重点发展农资现代经营服务网络、农村日用消费品现代经营网络、农副产品现代流通网络、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农村信息化服务网络。

第二十一条 供销合作社通过兴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培育涉农骨干龙头企业、促进行业协会建设、创办农村综合服务组织、参与农村金融业务等途径,强化为农服务功能。

第二十二条 县以上供销合作社联合社按照政府授权,对重要农

业生产资料、农副产品及其他商品的经营、储备进行组织、指导、协调和管理。

第二十三条 基层供销合作社应当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依法纳税,加强内部管理,完善经营机制,开拓城乡市场,拓宽为农服务领域,增强为农服务功能。

第二十四条 供销合作社职业学校和培训机构承担农民实用技能培训,开展供销合作社从业人员和农村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符合条件的,可以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工作。

第五章 扶持与保障

第二十五条 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当制定促进供销合作社发展的扶持和保障措施。

第二十六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供销合作社为建设现代流通网络和综合服务体系实施的重点项目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在资金、土地和税收优惠等方面给予支持。

第二十七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设立促进供销合作社发展专项资金,用于推进新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工程建设、村级综合服务站和农村社区综合服务组织建设等。

第二十八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支持符合条件的供销合作社依法从事种子、农机具、成品油等商品经营和各种技术服务;支持符合条件的供销合作社所属单位进行化肥、农药等重要物资的国家商业储备、救灾储备和省内淡季储备,建立农资淡储贴息机制。

第二十九条 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当对供销合作社所属单位项目建设、改革改制、企业破产、职工安置、历史遗留问题处理等给予政策优惠和扶持。

第三十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当支持供销合作社发展职业教育培训,对供销合作社职业学校基础能力、特色专业建设、教育资源整合等给予政策优惠和资金支持。

第三十一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维护供销合作社组织体系的完整性,不得擅自改变供销合作社及所属单位的隶属关系。

第三十二条 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侵占、平调、挪用供销合作社的资产;占用供销合作社所属单位的经营场地、房产、经营网点、设施应当事前与供销合作社协商,并对被占用资产进行市场价值评估后合理置换或者给予相应的经济补偿。

第三十三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对供销合作社受其委托进行的经营业务和社会服务提供必要的资金,并对供销合作社因执行其委托的任务而发生的政策性损失给予相应的经济补偿。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四条 违反本条例,有下列行为之一,尚不构成犯罪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一)擅自改变供销合作社及所属单位的隶属关系,或者侵占、平调、挪用供销合作社资产的;

(二)侵犯供销合作社经营自主权,对供销合作社进行摊派以及对拒绝摊派的单位及其人员打击报复的;

(三)玩忽职守、滥用职权,使供销合作社合法权益遭受损害或者蒙受经济损失的;

(四)其他侵犯供销合作社合法权益的行为。

第三十五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七条规定,尚不构成犯罪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第四篇:“促进医疗机构发展工作规划”医院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满足人民群众卫生服务需求为宗旨,以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为目标,以提供公平、便利、经济、有效的医疗服务为基础,加强政府对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宏观调控。建立适应 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功能和结构更趋合理的医疗服务体系,实现我市卫生事业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二、现状分析

(一)区域概况

(二)居民健康水平和医疗服务需求

1居民健康状况

目前,市居民健康状况良好,人均期望寿命达到73岁。婴儿死亡率为7.52‰,孕产妇死亡率为34.97/10万。

2医疗服务需求

结核病、循环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恶性肿瘤和外伤相对高发态势,需加强控制。

居民整体患病率有所下降,居民到基层医疗机构就诊和住院的比例有所增加。

卫生服务的可及性较好,95%人口在步行(城镇)或乘车(乡村)半小时内可获得罕见病的诊治和预防接种。

(三)医疗机构设置现况

2二级综合医院和中医院设有急诊科及院前急救系统,中心卫生院设有急救室,急救服务水平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四)医疗机构、人力和床位的供给、利用状况

根据我市人口增长率计算,预计未来五年全市人口增加不到5万人,按现有的发病率计算,每名医生年承担诊疗人次将增加27人次,承担住院人次增加不到2人次,床位使用率增加缺乏4%,现有医疗资源完全可以满足上述情况服务需求。

三、主要问题及影响因素

(一)区域主要健康问题

1慢性非污染性疾病逐步替代感染性疾病成为居民的主要死因。

2肺结核、病毒性肝炎、流行性出血热、细菌性痢疾和麻疹等污染病发病率仍需加强控制,艾滋病的发展势态值得重视。

3孕产妇及婴幼儿死亡率仍需控降,任务艰巨。

(二)医疗服务体系的主要问题

1全市医疗卫生资源总量基本满足了全市人民的需求,但分布不均衡,结构层次不合理。

2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卫生资源的利用水平不同,未能开展有效分工合作,竞争秩序尚待规范。医疗卫生保健网络不尽合理,社区卫生服务管理不规范,功能也未能得到有效开展。

3卫生经费投入缺乏,投资主体单一,政府投入的经费难以满足医疗机构的发展,尤其是基层医疗机构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发展的需求。

四、规划原则

(一)公平性原则

合理配置医疗资源,充分发挥医疗系统的整体功能,保证全体居民,尤其是广大农民公平地享有基本医疗服务。

(二)可及性原则

医疗机构服务半径适宜,交通便当,布局合理,易于为居民服务。

(三)分级原则

对医疗机构实行规范有别、要求不同的管理,建立和完善分级医疗服务体系。

五、医疗机构的设置

(一)医疗机构设置规范

1医疗机构的设置和布局:城区医疗资源已基本上满足居民的要求,故在规划期内原则不再增设医院、门诊部和诊所,工作重点是完善现有医疗机构的服务职能,提高服务质量,调整医疗机构的布局,农村加强现有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所的建设。

2社区卫生服务站的设置:原则上设置公办的社区卫生服务站,真正实行“六位一体”社区卫生服务。

(二)医疗机构设置布局

1二级医院设置

现已设置的3家二级医院,完全能够满足全市人民的现有医疗救治需要,规划期内暂不增设。

2一级医院的设置

现已设置的27家乡镇卫生院完全能够满足当地人民的医疗需要,规划期内暂不设置。

3乡村社区卫生服务站的设置

现已设置的6家民营社区卫生服务站,今后原则上不再增设此类性质的社区服务站。但随着城市的发展扩大,按要求相应设置公办的社区卫生服务站。

4门诊部、个体诊所、村卫生所的设置

目前全市共有村级卫生所821家,门诊部、个体诊所173家,已经满足广大群众医疗需求,规划期内不再增设。

六、对策与措施

(一)加强政府领导,明确政府职责,建立卫生财政保证体系,落实财政投入政策

政府一方面通过规范医疗市场鼓励现有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开展竞争,提高效率;另一方面通过制度的调节,维护弱势人群,向全体居民提供基本医疗服务。同时要加大对医疗卫生的投入,支持医疗机构履行基本医疗服务的职能。

(二)进一步改革医疗服务运行机制,明确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功能与任务,强化卫生全行业管理

卫生行政管理部门依据法律和法规,对区域内的全部卫生资源,进行进一步规划、调配、监督和管理,完善医疗顺序,规范服务内容,改善医疗服务质量。进一步明确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功能与任务。按相关规定及社会需求控制和调整机构规模。对出现不符合规定要求的医疗机构要及时进行管理规范直至取缔。

(三)科学规划,宏观调控,按“总量控制,调整存量,优化增量”原则优化卫生资源配置

医疗机构设置规划指导下,通过政策引导和市场调节,促进现有卫生资源的合理分配。并且针对社会发展形式,力争保证医疗卫生资源适应社会发展步伐,满足社会群体对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随着乡村的发展和人群数量的增加,按比例的合理优化医疗卫生资源的配套。

七、实施方法

本规划报 市卫生局审核,经 市政府批准后发布,由市卫生局负责组织实施。

www.xiexiebang.com【xiexiebang.com范文网】

第五篇:贵州省卫生厅2006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贵州省

公共卫生 2006年初,贵州省政府、省卫生厅分别与贵州省各市(州、地)政府、卫生局签订《2006年公共卫生工作目标责任书》,将公共卫生工作纳入目标考核。2006年未发生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2006年,中央对贵州省下达公共卫生能力建设专项资金20352万元,主要用于结核病防治、计划免疫、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消除新生儿破伤风率等22个项目的能力建设。2006年贵州省卫生厅对项目执行情况及2005年疾控体系建设和2006年医疗体系、14个县医院、576个乡(镇)卫生院建设执行情况进行四次督导检查。并制订《贵州省“十一五”卫生事业发展专项规划》。

农村卫生 2006年,贵州省新增24个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县,共有试点县34个,占全省县(市、区)总数的38.6%,覆盖农业人口1270.54万人,参合农民918.81万人,参合率达72.32%。贵州省启动全省2005年国债建设合作医疗试点县395个乡镇卫生院建设项目,开展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对口支援乡镇卫生院项目工作。选派96所二级以上医疗机构的448名医生到50个国定贫困县的160个乡镇卫生院开展帮扶工作。对达到(2001—2011年)农村初级卫生保健标准的平坝县等10个县以及达到(1990—2000年)农村初级卫生保健标准的榕江县等10个县(区)进行确认和表彰,完成对全省达到(2001—2011年)农村初级卫生保健标准的清镇市等17个县(市)的验收工作。抽调三级医院250名高年资主治医师及副主任医师以上的医务人员对贵州省50个国家级贫困县医院进行支援,开展 “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项目。会同贵州省发改委完成《农村卫生服务体系专项规划》编制工作。

艾滋病防治 贵州省卫生厅召开全省卫生系统贯彻《艾滋病防治条例》工作会议,组织多部门在全省9个市(州、地)开展艾滋病政策宣讲活动,扩大海洛因成瘾者社区药物维持治疗试点工作,组织召开美沙酮试点省级工作组会议。第四批17家美沙酮社区药物维持治疗门诊全部开诊(至此全省已有30家门诊开诊)。登记服用美沙酮的门诊人数逾3000人。贵州省卫生厅与公安、司法部门联合下发《监管场所艾滋病检测工作方案》并组织实施,对所有监管人员实行逢进必检,截止2006年底全省建成80个艾滋病筛查实验室,加快推进全球基金项目、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合作项目和艾滋病示范区工作。完成艾滋病针具交换与社会营销、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艾滋病娱乐场所干预、艾滋病实验室检测培训,全省73个县开展自愿咨询检测,44个县开展娱乐场所干预,34个县开展针具交换。召开全省5个艾滋病项目县参加的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项目工作会暨免费自愿咨询检测(VCT)培训会,完成相关专业人员省级培训任务。

结核病防治 贵州省政府召开全省结核病防治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省卫生厅印发《〈贵州省结核病防治规划(2001—2010年)〉2006—2010年实施计划》。继续实施世行贷款、英国赠款中国结核防治项目和日本援助、全球基金援助等结核防治项目。卫生部组织专家对贵州省世行贷款结核防治项目执行情况进行中期评估,予以肯定。按项目计划书实施全球基金结核病控制项目、世行贷款项目、达米恩基金项目、中央资金转移支付项目等结核病控制项目。2006年底贵州省实现短期督导化疗(DOTS)策略以县为单位100%覆盖。

地方病防治 贵州省卫生厅制订《贵州省利用2005中央财政专项资金防治地方性氟(砷)中毒项目管理方案》等方案。各项目县(市、区)、乡(镇)根据省级方案制订本级实施方案、督导方案和评估验收方案。完成14万户改炉改灶任务。

寄生虫病与慢性非传染病防治 继续在贵阳市黔灵乡开展心脑血管病防治试点,在云岩、南明两区开展社区基线调查。在部分县开展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规范性报病工作试点,实施全国第三次死因调查。

卫生法制与执法监督 加强全省卫生执法监督队伍建设,与省法制办共同组织省卫生监督局行政执法培训班,培训卫生监督员74人。组织举办全省卫生监督员骨干培训班、省级监督员培训师资培训班、卫生监督所长行政能力培训班,共培训200余人。贵州省卫生厅被省政府确定为第一批向社会公告行政执法依据的政府部门,起草了《贵州省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条例(草案)》。继续推进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黔东南州及贵阳市有29家单位获得A级资格,全省获A级资格的单位累计达91家,另有9家保健食品生产企业获得良好生产规范(GMP)认证。重点开展婴幼儿食品、食品添加剂、农村食品、保健食品的监督检查。对生产销售不符合国家标准的婴幼儿食品、滥用食品添加剂、无证无照生产经营食品、保健食品夸大宣传等违法违规行为进行查处。春节、国际劳动节、国庆节黄金周前对宾馆饭店、餐饮业、旅游景区餐饮市场的食品卫生状况重点组织检查。推荐桐梓县、松桃县为国家职业卫生基本服务试点县。贵州省卫生厅会同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省总工会按照国家四个部委要求开展职业病防治调研。对全省获得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资质的单位进行年审。对凯里市城区污水收集管网系统工程等15个建设项目进行职业病防治预评价审查,对洪家渡水电站等14个建设项目进行职业病防治措施效果评价审查。召开贵州省打击非法行医工作会议。对全省25个单采血浆站组织监督检查工作,重点督查依法采供血浆情况和艾滋病防治情况。

医疗救治 继续开展医院管理年活动。2006年初,贵州省卫生厅组织《贵州省医院管理评价指南(试行)实施细则》培训,受训人数达300余人。采取明查暗访、专项督导等方式,加强全省医疗机构医疗服务质量管理。拟定全省县医院医疗救治能力建设项目实施方案,指导各地按项目要求加强县医院急诊科、检验科建设。开展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工作,降低药品价格。与相关单位签订《加强血液安全目标管理责任书》,加强全省血液管理,保证全省临床用血的安全和需要。

妇幼保健与社区卫生

贵州省58个县开展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消除新生儿破伤风项目,项目资金4418万元。贵州省卫生厅印发《2006年贵州省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消除新生儿破伤风项目管理方案》、《2006年贵州省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消除新生儿破伤风项目健康教育与宣传工作实施方案》。完成全省新增孕产妇死亡监测、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和出生缺陷监测医院的选点工作。制订《贵州省妇女儿童发展规划中期评估方案(卫生部分)》。完成“两规”(卫生部分)评估工作,并通过国家级评估。贯彻《国务院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意见》和全国城市社区卫生工作会议精神。拟制《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实施意见》、《贵州省“十一五”社区服务体系发展规划(社区卫生服务部分)》和 《贵州省城市社区卫生能力建设和重点工作实施方案》,召开全省城市社区卫生工作会议。按照卫生部中西部地区城市社区卫生能力建设和重点工作项目要求,制订《贵州省城市社区卫生能力建设和重点工作实施方案》,完成国家级师资培训任务。

中医药工作 组织并完成农村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项目的申报,建立贵州省第一、二、三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数据库。组织专家对黔南州中医院民族医重点专科苗医皮肤病专科进行验收,验收结果符合全国民族医重点专科(专病)建设要求,并通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评审验收。组织申报并获批准3项国家级中医药继续教育项目,对贵州省120名乡镇卫生院中医临床骨干进行培训。遵义市卫生局、遵义县中医学校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评为全国中医继续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对全省9个市(州、地)(重点为3个民族自治州),11个民族自治县,252个民族乡镇进行民族医药、中医药服务项目和价格调研。做好中医医师资格考试工作,加强中医类中专学历教育工作,制订《贵州省“十一五”中医药事业发展专项规划》。

爱国卫生 贵州省委、省政府开展“整脏治乱”专项行动。中央财政支持贵州省农村改水改厕经费400万元,改厕任务16000户全部完成。完成省级农村改水工程立项审查,确定立项60处,将解决9个市(州、地)45个县78个乡105个村民组共72624人和34192头大牲畜的饮水卫生问题。对已通过省级卫生城市、县城考核验收的铜仁、岑巩等8个市、县和通过灭鼠达标考核验收的13个市、县进行命名。

卫生科学教育和人才培养 贵州省卫生厅制订并下发《贵州省十一五卫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组织申报“卫生部艾滋病防治应用性研究项目”等项目工作,鉴定遵义医学院等单位10余项成果。组织实施全省2005年中央财政补助地方“加强中西部地区基层卫生机构实验室生物安全能力建设”项目,培训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工作人员240名。承办卫生部科教司在贵州省召开的面向基层、农村和城市社区推广适宜技术工作研讨会。启动全省继续医学教育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工作,建立贵州省继续医学教育网。争取爱德基金会资助31万元经费,启动贵州省培养34个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县乡镇卫生院100名急救、影像、妇产科等紧缺专业卫生技术人员项目。组织专家评审并公布贵州省第一批、第二批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195项,审查批准省级Ⅱ类学分项目183项。共培训34954名卫生技术人员。2006年5月,全国农村基本卫生服务项目(卫生八项目)第十六次联合督导暨审评会在贵州省召开。世界银行、卫生部贷款办、英国国际发展部等项目官员通过对贵州省三个项目县的现场督导和考察。

精神文明和行业作风建设 传达中纪委六次全会及卫生部纪检监察暨行风建设工作会议精神。对2005年贵州省人民医院、贵阳医学院等党风廉政、行风建设获奖单位进行表彰。对2005省人民医院、黔南州人民医院等12个医德医风示范医院进行表彰。

(杨正伟 黎 斌)

下载贵州省卫生厅关于促进民营医疗机构发展的word格式文档
下载贵州省卫生厅关于促进民营医疗机构发展的.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民营医疗机构开业致词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同仁: 大家上午好! 在这繁花似锦、千山齐翠、万物复苏的大好时节,我们怀着激动的心情,迎来了盼望已久的大喜日子——沿河遵阳妇产医院的揭牌开业......

    民营医疗机构调研统计表

    民营医疗机构调研统计表 单位:江油康桥医院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林协和 一、资产:(截至2007年底) 固定资产 163.1万元,资金来源(自筹、股份、独资、个人) 业务用房 1600平方米 病床数......

    民营医疗机构依法执业承诺书

    医疗机构依法行医承诺书 我(单位)医疗机构名称为 。 法定人代表人/主要负责人姓名为 / 。 执业地址为 。 为保障医疗安全,改善医患关系,加强自律,确保医疗行为合法、安全、有效。......

    关于民营医疗机构现状及监管

    关于XX县新农合定点民营医疗机构现状 及监管方式的调查报告 近期的云南省文山州广南县的新农合医疗资金腐败案,给新农合经办人员及各定点医疗机构敲响了警钟。从这一反面教......

    县公有民营医疗机构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公有医疗机构实行公有民营管理,是为了认真结合我县实际,贯彻省、市城乡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精神和县政府《关于岱山县公立医疗机构体制改革实施意见》,创新我......

    枣庄市民营医疗机构管理暂行办法

    〖枣庄市民营医疗机构管理暂行办法 〗发布日期:2004-11-20浏览次数(977) 枣庄市民营医疗机构管理暂行办法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 为适应民营经济的发展,促进医疗市场的有序竞争,保......

    促进民营经济大发展

    促进民营经济大发展, 是实现广东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建设经济强省战略棋盘上的一颗重要棋子, 主动参与、积极服务于这个大局, 也就成为广东档案部门的热切心声。但如何参与,......

    民营个体医疗机构现状调研报告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市个体诊所成为我市建立多层次新型医疗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其规模小、数量多、设立分散、情况复杂,管理难度较大。截止目前,全市个体诊所已有近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