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对交通安全监管工作的认识和建议
对交通安全监管工作的认识和建议
摘 要:本文从分析交通安全监管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入手,论证了交通安全监管具有政府监督管理的性质,并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旨在解答交通安全监管工作该谁做、如何做的问题。
关键词:安全 监管 认识 建议
随着安全生产“一岗双责”制度的落实,以及对安全生产重要性认识的提高,各级领导和安全管理人员做好安全工作的自觉性显著增强、力度越来越大,但同时也感到来自安全的压力越来越大。以交通安全监管工作为例,通常是唯恐“监管不到位”而把安全责任无限放大,生怕被以“监管不力”之故被问责。由于安全监管要求高、任务重、责任大,虽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但难以看到明显成绩,往往吃力不讨好,招致了个别同志的误解和怨言。如何理清政府和政府所属的安监部门、行业管理部门在安全监管方面的职责和关系,明晰交通安全监管工作“该谁做?”“如何做?”的问题,笔者谈几点粗浅的认识,以供同行们共同探讨。
一、交通安全监管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从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出发,进一步明确了安全生产的重要地位,提出了安全发展观,把安全发展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布局,为安全生产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政治保障。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30次集体学习会上的重要讲话指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关注安全、关爱生命,进一步认识做好安全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坚持不懈地把安全生产工作抓细抓实抓好。人的生命是宝贵的,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我们的发展不能以牺牲精神文明为代价,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更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30次集体学习会上的重要讲话、温家宝总理在全国安全生产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和《政府工作报告》中的相关论述,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安全生产的重要意义、指导原则和方针政策,明确了今后的目标和任务。近几年来,党和国家进一步健全完善了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并从体制、机制、规划、投入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举措加强安全生产;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各重点企业和广大生产经营单位依法依规、履行职责;社会各界关注支持、参与监督。经过努力,安全生产的理论、法律、政策体系得到建立和形成,安全监管体制机制不断健全完善,安全生产状况趋于稳定好转。但是,由于受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低、基础薄弱、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等因素的影响,加上一些地方和单位重视不够,监管和防范不到位,造成目前我国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突出表现在重特大事故多发势头没有得到有效遏制,事故致人死亡总量始终在10万人左右徘徊,而交通事故死亡人数约占80%。有关资料显示,我国汽车保有量约占全球的2%,而事故死亡人数竟占全世界的20%,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巨大。因此,做好交通安全监管,防范事故发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目前,各级交通主管部门普遍设置了安全监管机构,统筹协调交通行业的安全监管工作,职责范围大致分为五个方面:一是水上交通安全监督管理。具体由海事部门负责实施,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交通安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明确授权;二是港口安全监督管理。具体由港口行政管理部门依据《港口法》负责港口基础设施和安全设施的建设、维护和管理,并对港口装卸作业进行安全监管;三是道路运输安全监管。具体由运政管理机构负责实施,从运输主体的市场准入、从业人员的资格许可、车辆技术状况检测、客货运输站场管理等方面实施“三把关一监督”;四是交通基础设施安全监管。即公路、航道“安保工程”,包括公路、桥梁、安全标志、标线,航道、船闸、航标等为车辆、船舶服务的设施,需要公路、航道部门管理维护,使之处于安全、良好的技术状态,保障水、陆交通动脉的安全畅通;五是交通工程建设安全监管。按照“国务院第393号令”《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规定,交通部门一般委托工程质量监督或工程管理等内设机构对本行业的工程建设安全进行监督管理。从以上五个方面不难看出:首先是交通安全监管范围广,仅在现有交通体制之下(不包括铁路运输安全、航空运输安全和管道运输安全)就有五个方面的监管内容;其次是交通安全监管任务重,交通行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先导性产业,与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用点多线长、面广量大来形容毫不过分;再者是交通安全监管难度大,虽然同属于交通行业,但公路运输、水路运输、工程建设属于不同的学科和专业,对安全监管人员的业务素质要求较高。
二、交通安全监管的法律依据和性质
目前,我国确立了“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督、企业全面负责、群众监督参与、社会广泛支持”的安全生产工作格局。这里的依法监督是指政府的有关职能部门、组织对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工作的监督管理,从体制上来说实行的是综合监管与行业监督相结合、国家监察与地方监管相结合、政府监督与其他监督相结合的监管模式。《安全生产法》第九条明确规定:“国务院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依照本法,对全国安全生产工作实施综合监督管理;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依照本法,对本行政区域内安全生产工作实施综合监督管理。国务院有关部门依照本法和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对有关安全生产工作实施监督管理;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依照本法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对有关安全生产工作实施监督管理。”其中,第二款所称的有关部门是指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综合监督管理部门(即安监部门)以外的负责专项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通常是指公安、交通、铁路、建设、质检等部门、机构。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务院的“三定”方案的规定,交通运输部负责全国道路水运工程建设安全、运输企业安全和水上交通安全的监督管理工作。由此可见,交通安全监管工作是各级交通主管部门的法定职责,做好交通安全监管工作,防范交通事故发生,是各级交通主管部门义不容辞的义务。有个别同志曾有误解,认为安全工作是政府的事,是安监部门的事,交通部门管安全是多此一举。这种观点的错误在于忽视了一个基本事实,即各级人民政府的交通主管部门,都是同级人民政府的组成部分,其所从事的工作就是政府的工作。所以,各级交通主管部门所做的交通安全监管工作是政府监督管理的一部分,只不过政府综合监督管理负责解决各行各业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普遍性、共性问题,而专项监督管理(如交通安全监督管理)负责解决某一方面或者行业(如交通行业)安全生产工作中的特殊性、个性问题。安全生产综合监督管理部门对安全生产专项监督管理部门的工作进行指导、协调和监督,不能取代有关职能部门对本行业实施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具体工作。因此,交通安全监督管理工作是由有关法律、法规授权的政府监督管理行为,与政府安全综合监督管理部门的工作性质一样具有权威性、强制性和普遍约束性的基本特征。
三、交通安全监管的对策和建议
以上论述,明确了交通安全监管的性质和任务,解决了交通安全监管工作该谁做的问题,那么如何做好交通安全监管工作呢?依据有关行政法律、法规,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一是严把行政许可关,确保不符合安全资质条件的经营者一律不得进入交通运输和建设市场。二是加强许可后的安全监管,发现经营者自身条件发生变化,已不符合当初的许可条件,经限期整改无效的,应及时撤销行政许可。三是加强市场监管,查处违法行为,维护市场秩序,消除事故隐患。结合当前交通安全监管的现状,笔者建议要具体做好以下工作:
(一)加快立法步伐,理顺管理体制。我国的安全生产立法工作起步较晚,直到2002年才颁布了《安全生产法》。早期实施的一些有关安全生产的单项法律、法规,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许多条款已不能适应当前工作的需要,甚至有些方面还存在着法律的空白,给安全监管造成了无法可依的尴尬。以交通部门所属的道路运政管理机构为例,承担着道路运输企业、客货运输站场、驾驶员培训机构、汽车维修与检测企业的安全监管任务,但现有的《道路运输管理条例》偏重于对运输经营者取得经营资格条件的界定,而对应符合的安全条件,缺少专门的条款规定。这就使得执法人员在安全监管的过程中,发现安全隐患,只能以下发隐患整改通知书的形式督促整改,而对于拒绝、拖延整改的运输业主,没有任何强制性处罚、处理的依据。因此,建议对《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行政处罚办法》进行修订,由国务院作为行政法规颁布,将第二条第一款修改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以及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对生产经营单位及其有关人员在生产经营活动中违反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规程的违法行为(以下统称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实施行政处罚,适用本办法”。
此外,道路运输安全监管涉及到公安、交通、建设、农机、质检等多个部门,体制不顺,职权交叉,重复装备,重复执法,增加了行政成本,降低了管理效能。部门立法的弊端,都在强调自身的重要性,以致遇事扯皮、相互牵制。公安、交通等五部委《预防道路交通事故“五整顿”“三加强”实施意见》对各部门在道路交通安全监管工作中的职责做了界定,但从内容到效力层次上仍显不足。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监督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不能人为进行分割,应根据大部制改革的需要,进行管理体制改革和立法,改变目前多头管理的状况,发挥交通部门在人、车、路管理上的技术优势,完善道路交通管理体制。
(二)倡导安全文化,提高安全意识。安全生产的参与主体是人,人们对于安全生产的思想认识程度和主观努力是安全生产的决定因素。因此,倡导安全文化,提高安全意识是安全生产工作的治本之策。进入21世纪以来,党和政府对安全生产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安全投入越来越大,安全事故问责越来越严厉,各级领导对安全生产工作都是高度重视。但是落实到具体的安全生产工作,又多是说起来重要,忙起来不要。提到安全投入就沉默,对违规现象、安全隐患熟视无睹,其根本原因就是安全价值观错位,存在根深蒂固的官贵民贱意识,甚至以事故赔偿的金额判断人的生命价值,把一个个鲜活的生命看成简单的统计数据,感情的麻木和冷漠,使他们无法真心重视安全生产工作。从另一方面来看,从业人员也没有不重视自己生命的,但每天仍会有人在不顾生命危险,违章冒险作业,是由于盲目心态、惰性心态、侥幸心理在作怪。明明知道车辆超速不安全,仍然要超速,明明知道酒后驾车有危险偏要去违犯,反映的是人们安全意识、安全心理、安全行为方式的缺陷。因此,今后要把安全文化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大力宣传党和国家的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普及安全知识,教育全体公民树立正确的安全价值观,要让全社会都来“关爱生命”,要使每个公民把安全生产作为自觉行动。
(三)严格依法监管,深化专项整治。
事故来源于隐患,安全来自于防范。可见治理隐患、防范事故,是安全生产工作的重点。安全生产原则上靠生产经营主体的企业自律,但在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下,一味地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安全生产,仍是大多数企业的通病,因此,政府部门的监督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作为交通安全监管部门,在实施行业安全监管的过程中,应坚持“谁审批,谁负责”,“谁审核,谁负责”,“谁检验,谁负责”,“谁考试发证,谁负责”的原则。不管是评审资质、批准经营权、审批运力,还是车辆检测、船舶检验、培训考试发证等,凡涉及安全条件、安全标准、安全内容的行政许可,都应按规定严格把关。谁在职责范围内没把住关,谁就必须承担责任。交通部门所属各行政执法机构,在实施执法和管理的过程中,都要把安全放在首位,依照现有的法律、法规和规章严肃执法。当前,要结合全国正在开展的安全生产执法行动,严厉打击非法违法行为,规范经营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行为。同时针对重要时段,在重点的行业和领域,开展交通安全专项整治,切实整改影响交通安全的突出问题。要围绕当前交通安全隐患的重点,有的放矢地抓好以下整治:一是深化道路交通安全整治,依法严厉打击非法运营、非法载客、超限超载、机动车超速和疲劳驾驶等行为;二是继续深化危险化学品运输专项整治,重点打击非专用车辆从事危险品运输;三是继续推进以排查治理道路危险路段为主要内容的“安保工程”,加快危桥险段的改造步伐;四是深化水上交通安全和渡口渡船专项整治,深入排查治理航运企业、港口企业、水运施工企业和水运船舶的安全隐患。五是深化交通工程施工安全整治,加强对建筑施工企业的安全监管。
(四)加强队伍建设,完善激励机制。
监管者自身的素质水平、思想作风,都直接影响着其监管结果。一支政治强、作风正、素质高的安全监管监察队伍,对于做好安全生产监管工作具有重要作用;切实加强安全监管监察队伍建设,也是国家今年“三项建设”的重要内容。现在,安全工程已经成为一门完整的学科,形成了系统的知识体系,安全监管再也不是什么人都可以做好的工作,需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较强的责任意识、无私的奉献精神,以及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高度负责的真挚情感。因此,加强安全监管队伍建设就是要把那些具有一定业务知识水平、责任心强、敢于坚持原则、乐于奉献的人选拔到安全监管岗位上来,同时,安全监管人员要加强学习,提高认识,更新观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奉献社会的职业风尚。力求通过培训教育、使安全监管人员熟悉并准确运用有关法律法规,严格执行职业道德规范和交通行政执法纪律,端正执法态度,提高执法水平。此外,要树立正确的安全政绩观,大力弘扬安全也是政绩的理念,改变过去那种安全生产工作没有成绩的错误认识。完善安全生产考核奖惩机制,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安全监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引导安全监管人员依法行政、忠于职守,为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负好责、把好关。
安全大于天,责任重于泰山。当前全国上下正在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从事安全监管工作尤其要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人的生命放在第一位。党和政府对安全生产越来越重视,广大人民群众对安全生产越来越期盼,使我们安全工作者倍感职责神圣、使命光荣。面对繁重的交通安全监督管理任务,我们要有“如履薄冰”的责任感,把安全工作始终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科学的管理方法和务实的工作态度,全力以赴抓好安全监管工作,为社会的和谐稳定做出应有的贡献。
第二篇:交通安全监管工作的认识
交通安全监管工作的认识
随着安全生产“一岗双责”制度的落实,以及对安全生产重要性认识的提高,各级政府领导和安全管理人员做好安全工作的自觉性显著增强、力度越来越大,同时也感到来自安全的压力越来越大。以交通安全监管工作为例,安全监管要求高、任务重、责任大,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财力,但难以看到明显成绩。谈几点粗浅的认识,供同行们共同探讨。
一、交通建设安全监管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近几年来,我国进一步健全完善了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并从体制、机制、规划、投入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举措加强安全生产;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各生产经营单位依法依规、履行职责;社会各界关注支持、参与监督。经过努力,安全监管体制机制不断健全完善,安全生产状况趋于稳定好转。但存在各施工水平较低不
一、基础薄弱、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等因素的影响,加上重视不够,监管和防范不到位,造成目前我国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而交通事故实有发生。因此,做好交通安全监管,防范事故发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目前,各级交通主管部门普遍设置了安全监管机构,统筹协调交通行业的安全监管工作,职责范围大致分为五个方面:一是水上交通安全监督管理。具体由海事部门负责实施,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交通安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明确授权;二是港口安全监督管理。具体由港口行政管理部门依据《港口法》负责港口基础设施和安全设施的建设、维护和管理,并对港口装卸作业进行安全监管;三是道路运输安全监管。具体由运政管理机构负责实施,从运输主体的市场准入、从业人员的资格许可、车辆技术状况检测、客货运输站场管理等方面实施“三把关一监督”;四是交通基础设施安全监管。即公路、航道“安保工程”,包括公路、桥梁、安全标志、标线,航道、船闸、航标等为车辆、船舶服务的设施,需要公路、航道部门管理维护,使之处于安全、良好的技术状态,保障水、陆交通动脉的安全畅通;五是交通工程建设安全监管。按照“国务院第393号令”《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规定,交通部门一般委托工程质量监督或工程管理等内设机构对本行业的工程建设安全进行监督管理。从以上五个方面不难看出:首先是交通安全监管范围广,仅在现有交通体制之下(不包括铁路运输安全、航空运输安全和管道运输安全)就有五个方面的监管内容;其次是交通安全监管任务重,交通行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先导性产业,与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用点多线长、面广量大来形容毫不过分;再者是交通安全监管难度大,虽然同属于交通行业,但公路运输、水路运输、工程建设属于不同的学科和专业,对安全监管人员的业务素质要求较高。
二、交通安全监管的法律依据和性质
目前,我国确立了“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督、企业全面负责、群众监督参与、社会广泛支持”的安全生产工作格局。这里的依法监督是指政府的有关职能部门、组织对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工作的监督管理,从体制上来说实行的是综合监管与行业监督相结合、国家监察与地方监管相结合、政府监督与其他监督相结合的监管模式。《安全生产法》第九条明确规定:“国务院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依照本法,对全国安全生产工作实施综合监督管理;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依照本法,对本行政区域内安全生产工作实施综合监督管理。国务院有关部门依照本法和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对有关安全生产工作实施监督管理;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依照本法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对有关安全生产工作实施监督管理。”其中,第二款所称的有关部门是指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综合监督管理部门(即安监部门)以外的负责专项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通常是指公安、交通、铁路、建设、质检等部门、机构。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务院的“三定”方案的规定,交通运输部负责全国道路水运工程建设安全、运输企业安全和水上交通安全的监督管理
工作。由此可见,交通安全监管工作是各级交通主管部门的法定职责,做好交通安全监管工作,防范交通事故发生,是各级交通主管部门义不容辞的义务。有个别同志曾有误解,认为安全工作是政府的事,是安监部门的事,交通部门管安全是多此一举。这种观点的错误在于忽视了一个基本事实,即各级人民政府的交通主管部门,都是同级人民政府的组成部分,其所从事的工作就是政府的工作。所以,各级交通主管部门所做的交通安全监管工作是政府监督管理的一部分,只不过政府综合监督管理负责解决各行各业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普遍性、共性问题,而专项监督管理(如交通安全监督管理)负责解决某一方面或者行业(如交通行业)安全生产工作中的特殊性、个性问题。安全生产综合监督管理部门对安全生产专项监督管理部门的工作进行指导、协调和监督,不能取代有关职能部门对本行业实施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具体工作。因此,交通安全监督管理工作是由有关法律、法规授权的政府监督管理行为,与政府安全综合监督管理部门的工作性质一样具有权威性、强制性和普遍约束性的基本特征。
第三篇:对招商引资工作的几点认识和建议(模版)
对招商引资工作的几点认识和建议 各位领导、同志们,大家好。
今天我向大家介绍一下我们商务部门的主要工作职责和对招商引资工作的几点认识,提出自己不成熟的建议和对策,仅供大家参考,不足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商务局主要工作职责
1、贯彻实施国家、省、市有关内外贸易、招商引资、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的发展战略、方针、政策,拟订全县相应的中长期发展规划以及规定、办法和措施。
2、研究提出流通体制改革意见,培育发展城乡市场,推进流通产业结构调整和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
3、研究拟订全县规范流通领域市场体系及流通秩序的政策措施,建立健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监测分析市场运行和商品供求状况,组织实施重要消费品市场调控和重要生产资料的流通管理,负责编制物流中心规划并指导实施;
4、起草全县商品流通和餐饮、住宿等服务业管理的有关规范性文件,制定实施细则和市场准则;调查研究流通行业重大问题,提出政策建议;
5、管理全县进出口贸易工作,拟订和执行全县外贸进出口中长期规划和发展战略;
6、指导和管理全县招商引资、投资促进工作,负责组织省、市、县政府和上级商务部门举办的内外贸促销活动和招商引资、对外经济合作活动;指导、协调以息县名义在境内外举办的各种内外贸交易会、展览会、展销会和招商引资等活动;
7、负责全县对外经济合作工作;
8、负责全县商务系统统计工作及信息发布,提供信息咨询服务;指导全县流通领域信息网络和电子商务建设;
9、承办县委、县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
二、重新认识招商引资
(一)什么是招商引资?
概念:招商引资就是一个地区,通过大量的富有创造性的劳动吸引外地的资金、技术、人才及先进管理经验等生产要素向本地流动以促进本地经济发展的过程。招商工作的前提是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只有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才能在公平、公正、公开的平台上自由流动。在单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一切经济活动都在政府的调控下运行,政府通过行政手段决定生产要素的流向、流量、流速,没有也不可能产生招商工作。目的:通过主观的努力,改变生产要素的流向,加快生产要素的流速,加大生产要素的流量,促使生产要素向本地区流动和聚集,以促进本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过程:招商工作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综合工程,从过程上看,是招商宣传、项目推介、招商谈判、招商签约、投资环境建设、项目管理和项目效益评析等一系列活动的总和;不仅包括招商机构及其运作、优惠政策的制定与实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还涉及到涉外法律法规的修订完善、招商手段的现代化建设和整体社会环境的优化等多项工作。
(二)为什么要招商引资?
招商引资是地方政府完成经济管理目标的有效手段,是加快地方经济发展的理性选择。
1、为引进龙头企业,改善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层次,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2、为引进产业链缺口的企业,延伸、完善产业链,提高产业的集成度。
3、为发挥区域优势,打造地方产业特色,提高地方经济的竞争力。
4、为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集聚和辐射能力,提高城市的影响力
5、为引进先进理念、先进技术、先进管理和优秀人才,全面提升企业的发展层次,提高城市的发展水平。
总而言之,招商引资并不是目的,而是发展经济的一个途径和手段。从这一意义上来说,招商引资永远不会过时,随时间改变的只是它的内容。只要围绕提高城市综合实力这一中心去考虑招商引资问题,就一定有商可以招,有资可以引,也一定能取得丰硕的成果。
(三)招商引资的发展趋势。
1、向专业招商推进。
(1)专业化:全民招商与专业化、规范化相结合。以专业招商带动全员招商,全员招商可以广采信息,为专业招商提供活水源头,全民招商意识的增强,以及干部“一岗双责”,为专业招商提供服务方便和组织保证,进而实现优化投资环境。同时,逐步推进规范化、标准化招商流程,不断适应招商新形势需要。
(2)信息化:通过对信息资源的分析,挖掘投资线索,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及信息快速处理反馈通道,科学分析信息,及时传递信息,有效处理信息。
(3)专业顾问代理招商:代理招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政府招商方式单一,摄取商业信息匮乏,招商成本过高的问题,大量专业代理招商机构应运而生,这是一个发展趋势,许多地方都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2、向优良环境推进。(1)硬环境:
基础设施:道路、交通、通讯、能源、给排水、消防、环保等。良好的生产设施配套,便捷的交通、优秀的基础设施建设,能让企业缩短建设周期,直接降低投资成本。
生活服务设施:住宅、商业网点、文化教育、医疗卫生、旅游娱乐等。齐全、便利的商业、完备的生活配套设施,能够让企业的员工和管理人员安心工作,舒心生活。自然环境:地理条件、自然资源、环境气候、自然风光等(3)软环境。
第一:社会政治:政治稳定性、政策连续性。
第二:法律环境:法律完整性、法律透明性、法律稳定性、执法公正性。
第三:治安环境:安全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本需求,也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基本需求。第四:经济环境:包括经济政策、市场、资金筹措、成本、技术熟练程度、生产资料等。第五:文化环境:风俗习惯、价值观、宗教信仰、对外来资本态度。第六:社会服务环境:行政服务、社会中介服务、民生服务。
3、向科学招商推进。
(1)苦干加巧干。在招商竞争日益激烈,招商资源有限,招商优势不突出的情况下,开展招商引资工作不仅要苦干、实干,还要巧干,埋头苦干与科学巧干相结合,多花心思,多动脑筋,多研究,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双向找准定位。招商地能不能让招商目标动心、付诸行动,很大程度取决于定位准不准、概念有没有吸引力,在细分市场、强调差异性上有没有过人之处。做到这点要准确分析自己,深入了解对方,找准切入点和结合点。
(3)方案策划论证周密。招商引资是一项涉及全局的系统性工程,它既涉及多个不同的方面和环节,又是一个各方面相互联系的整体,因此必须做好招商引资的策划统筹和论证,确保方案万无一失,行之有效。
4、向高质量项目推进。
项目要会包装。项目是吸引资金和技术的主要载体,项目准备的成熟与否,是招商引资能否成功的重要前提。因此,必须在项目包装与储备上花大力气、下大功夫。俗话说,“人靠衣装,佛靠金装”。一个包装好的项目,投资者要从中可以了解到以下四个信息:一是利润率,这个项目是否可以赚到钱;二是如何控制投资风险;三是投资成本;四是地方政府的支持,例如可给予的优惠政策,采取的支持措施,尤其是与众不同的措施。项目包装完成后就形成了一份翔实的、可信的可行性报告。
(四)招商引资工作中的几个关系。
(1)内与外:相对而言。落户以后就是内,外变成内;服务不好,本地企业外流就变成了外,内转成了外。
(2)大与小:大项目可带动中小项目,中小项目也可发生滚雪球效应。以发展的眼光,把大小项目结合起来,善于从小项目中发现和挖掘大项目,并抓住机会引进大项目。(3)多与少:克服怕项目重复雷同误区,有重复才有竞争,才有规模效应。
(4)招与留:招得来,更要留得住。招商工作更重要的是后期服务质量,不断“优商、惠商、亲商、安商、扶商”,听取呼声、协调关系、解决问题、诚实守信、兑现承诺,增强其信任感与安全感,使其投资放心、经营安心、生活舒心。促使项目落地生根、开花结果。(5)政与企。政府的高度重视与参与是必要的,可增强投资者信心,提高招商引资效率,推进生产要素的快速聚集;同时,企业才是市场主体,必须推向招商第一线,成为真正的招商主体。多与企业家交朋友。
(五)招商引资的方法和主要途径。
1、常用方法。
(1)小分队招商:组织精干力量,从事连续而专业的招商活动。这是一种最有效、成本最低的招商方式。
(2)驻点招商:在投资商密集地区设立办事处或联络机构。为了吸引更多的投资,美国各州和各城市纷纷向世界上的有关国家派出招商引资办事处。尽管这种办事处开销很大,但对于提高本城市的知名度,快速的获得各种信息及各种商业机会,有其无法比拟的优势。(3)组团招商:组织有关部门及企业代表,组团赴经济发达地区开展项目推介、洽谈、签约。
(4)敲门招商:针对选择定项目,有选择性地上门拜访。(5)代理招商:委托专业机构作为招商代理人。
(6)网上招商:设计网页,建立网站,在网上发布招商信息,定期维护。优点是成本低、更新快、信息广。
2、主要招商途径。
(1)亲情吸引: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关系就是生产力,以血缘、同乡、同窗、故乡、战友情等联系投资者,可使其产生信任和安全
(2)人格吸引:引资方在个人素质上的任何一个亮点都有可能使投资方感到投缘,产生信任感,从而情有独钟。
(3)政策吸引:产生水往低处流的“洼地效应”,主要是规费减免等优惠政策,包括范围、时限、额度等,还有对特定产业出台的扶持政策。
(4)成本吸引:如土地、用电、用水、原辅材料、劳动力、运输等方面比较价格优势。(5)资源吸引:利用资源优势,实现资源与资金的对接。矿产资源、农产品资源及其他基础资源最显著。
(6)环境吸引:主要指软环境,政府相关部门的服务质量、政风、民风、治安、生活条件及环境。
三、我县招商引资工作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一)现状:2011-2012年招商情况。2011-2012年9月30日止,全县共签订合同项目34个,合同金额82.39亿元,目前,34个合同项目中,有22个项目已落地,10个项目已开工建设,其它项目正在办理相关手续。2006年至今,全县共签订合同项目241个,项目金额215.25亿元。其中:落户产业集聚区项目72个,总投资86.10亿元。(72个项目中有39个投产项目,33个在建项目)注:14个亿元项目(6个投产、8个在建)。上述招商项目中,1000万元以下的小项目多,亿元以上的大项目少,有的项目只是停留合同中,有的项目只是购拉围墙并无实质进展。(二)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县虽然在招商引资工作上进行了艰苦的努力,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外地、周边县区比较差距仍很大,尤其是引进外资这一块差距更大。我县招商引资中存在的问题,突出表现在:
1、招商引资环境仍然不是很优。从硬环境看:我县招商资源有限,信息不畅,吸引力不强,城市的形象特点不突出,策划、宣传力度不够,知名度不高。从软环境看:环境和服务还需进一步优化,个别职能部门权力意识强烈,部门利益、小集团利益作怪,大局观念不强,服务意识淡薄,工作效率低下,办事程序复杂且缺少透明度。由于县政府在宏观管理和经济政策等方面的自主权小、灵活性不强,尤其是与招商引资联系紧密的土地政策、金融信贷等管理权有限,受制较多,而大的招商项目配套政策要求高,审批周期相对较长,一定程度上也影响投资者的积极性。
2、招商引资整体质量不高。一是高科技含量和高附加值的项目少。招商引资项目门槛过低,投资结构不尽合理,低水平重复建设的问题比较突出。
3、招商履约率不高,服务工作不是很到位,安商工作有待加强。一方面我县招商引资过程中还存在着重合同、轻履约,重审批、轻到位的现象,每次招商成绩巨大,但履约率不高,资金到位率低。
4、招商引资后续项目不多,前景不容乐观。一是由于我县招商引资经过近几年的高速增长后,前景好吸引力大的优势项目越来越少,加上项目库的开发和招商引资领域拓展方面进展缓慢,导致招商引资后续项目难以跟上。二是随着国家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的相继出台,在土地的审批方面变得非常严格,导致项目用地越来越紧张。
四、建议和对策(一)建议
1、加大土地储备。积极探索产业集聚区供地机制,加强产业集聚区用地管理,防止出现圈地行为,影响产业集聚区整体开发。采取综合措施,加强土地收储和土地清查,调整出可供招商的土地,迅速为投资客商提供适宜项目发展的空间。
2、严格执行择商选资。对进入产业集聚区项目的可行性、安全性、环保、产业政策、项目选址是否符合产业集聚区总体规划布局等,进行前置性评审和评估,选择真正有实力的投资商进入产业集聚区生产经营。
3、成立驻地招商机构。根据目前招商引资工作的需要,应在广州、厦门、温州、上海等地设立息县驻招商办事处。
4、选派后备干部招商。为切实提高后备干部的市场经济意识和驾驭经济工作的能力,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支适应当前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干部队伍,应在全县各职能部门公开招聘年轻有为,责任心强的人员,充实到招商队伍中,以实现招商引资工作的新突破。
(二)对策
1、提高认识,准确定位,确保招商引资工作顺利开展。我县是农业大县,生产力和综合经济实力相对落后,经济发展的任务还相当艰巨,仅仅依靠国家投资和自身活力来推动地方经济已越来越不现实,必须借助外力,通过招商引资来增强经济发展的活力,通过项目建设来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因此,全县各级各部门都应把招商引资工作提上重要议事日程,统一认识,改变观念,整合力量,不断创新,把招商引资工作作为抓经济建设工作第一要务的切入点和突破口来抓,按照规划和布局,完善思路,确定重点,营造环境,加大力度,突出主体,加快步伐,建立长效机制,坚持不懈地抓好落实。
2、夯实基础,优化环境,为招商引资创造良好的发展空间。硬环境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如果没有好的发展平台和项目入驻的载体,势必影响招商引资工作的进度。要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县乡道路改造,完善运输、仓储、物流等配套功能,努力做到物流畅通。更要突出抓好基础设施建设,为项目入驻和招商引资提供良好载体。打造健康优美的生活环境,严格治理污染,抓好城市建设。软环境是经济发展的关键,抓软环境建设就是抓发展生产力。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营造和优化:一是政策环境。对已制定的优惠政策要不折不扣的贯彻和落实。二是服务环境。各级各部门要切实从建立阳光、效能、服务型政府的需要出发,创造公平、竞争、和谐、发展的创业环境。三是法制环境。要努力营造良好的治安环境和发展环境,严厉打击破坏市场经济和侵害投资环境的违法犯罪行为,加强对各类投资主体的合法权益的保护,使客商能安心、放心地创业发展。四是人文环境。要在全县营造宽松和谐的人文环境,要树立人人关心招商,人人都来亲商、安商、富商、扶商的良好氛围。
3、多元并举,促使招商引资工作稳步发展。面对全国各地都在招商引资的竞争,在我县处于相对的竞争劣势情况下,我们必须紧贴我县实际,突破传统思维,改变传统招商方式,以招来商、引来资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契而不舍的精神,扎实工作,务求实效。一要围绕重点项目抓招商。健全和完备重点招商引资项目库,建立项目发布、推介的有效形式,拓宽招商引资的渠道,实施项目跟踪落实制度,完善协调服务机制。二要依托主导产业抓招商。把主导产业招商作为主攻方向,围绕主导产业上项目,拉长产业链条,壮大产业规模。三要创新方式抓招商。采取以商招商、上门招商、代理招商、小分队招商和网上招商等多种形式,实行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有目标、有选择、有针对性地开展投资促进活动。在招商引资寻找合作伙伴中抢抓机遇,在双赢的基础上求得共同发展。
4、筛选项目,搞好论证,努力提高招商项目的质量。把招商引资与发展优势产业、地方特色结合起来,找准项目切入点,对招商项目进行认真筛选,决不能来者不拒,要尽可能多地引进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高、经济带动效应强,在我县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中促进作用明显的、有一定规模的项目,对于高污染、高能耗的项目引进要坚决杜绝。要结合国企改革放开一批条件成熟的资产,以产权和经营权转让项目招商引资,对基础设施项目和社会发展项目要认真进行可行性论证,真正做到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对产业开发与资产转让类项目、要切实做好市场调查与风险预测等工作。在招商领域上要注重向现代服务业拓展,进一步扩大物流交通领域的招商引资。要通过各种渠道,采用多种形式,努力吸引国内上市公司、著名民营企业的投资。要认真吸取过去招商引资成功率不高的经验教训,切实解决现有招商项目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为招商引资树立良好的形象。
第四篇:对环保工作的认识和建议
对环保工作的认识和建议
保护环境这个词近几年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引起了上至中央、下至普通百姓的关注和重视,之所以大家对环保的关注提高了,我想,主要是我们已经切身的感受到了环境破坏和污染给我们身体和生活环境带来的损害。究竟如何才能提高员工的环保意识和行为,我谈谈我的一些认识和建议。
一、使员工意识到环保是一个人道德、素质的体现
在我们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经常会看到一些不文明、不环保的现象,如生活中,在洗碗房洗碗时,许多员工在取用洗洁精过程中不关闭水龙头,使自来水白白的浪费掉;一些员工在冲厕时用脚蹬阀门,致使阀门不能复位,导致自来水长时间处于流淌状态。在工作中,偶尔会发现个别员工将清洗工具用的溶剂直接倒入下水道,经常发现真空泵长流水。对于诸如此类的现象,我们不能总是停留在认为员工还没有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或者说是员工的环保意识不强,我们必须要承认并告知员工,环保是一个人道德、素质的体现,专业的环保知识、技术可以不懂,但是如果连工作、生活中的一些最基本的环保意识和行为都没有,那么就是素质的问题。当今社会,人们都比较注重自身的道德、素质修养,如果能从这个高度来提醒和约束一个人的行为,可能会收到较好的效果。
二、意识到环保是每个人、每个企业的责任
大量动植物濒临灭绝、自然资源和能源日益匮乏、人类生存环境日益恶化,这些现象已经得到了人们的公认。回顾历史,由于人类没有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盲目的从事工业、农业生产,致使环境破坏加速,生态恶性循环加剧,前辈人由于不重视环保而造成的环境问题已经在我们这一代开始产生影响,沙尘、洪涝、干旱及日益昂贵的能源,使我们这个时代的人备受折磨。作为时代的受害者,我们不能责备先辈,只能认为这是人类发展历史中的经验和教训,我们不能犯同样的错误,使后辈们生活在更加恶劣的环境中,那样的话我们就是在犯罪。时代赋予了我们当代人和企业的历史责任,就是不但要停止不环保的行为,而且还要努力改善当前的生态环境,也许我们这代人不会明显感受到改善环境的成果,但是我们有责任和义务让我们的后代感受到、生活在和谐、美丽的环境中。保护环境真的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三、处处提醒员工注重环保
平时在坐公交车时,看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写有“老、弱、病、残”的座位,一般情况下年轻人是很少坐的,我想不光是人的素质原因,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标识”的作用,试想,一个年轻人坐在那些座位上,周围人怎么看他,他会承受压力的。所以,我建议在公司一些容易出现不环保行为的场所或区域,张贴环保标识或标志,以诙谐、幽默而又直白的方式告诉员工,请不要这么做或者应该怎么做。
在我的记忆中,一直有这样一幅画面,至今不能忘却,那时我10岁,正在玩的时候,突然看到空中不高处一架直升机飞过,由于是第一次看到直升机的缘故,当时看的非常仔细和兴奋,现在,我已是而立之年,对于当年直升机的样子早已忘的一干二净,但是,对于当时看到的天空却依然记忆犹新,天空是蓝的,白云在蓝色的背景下显得更加的纯白,在那样的一种环境下仰望天空,感觉天空是那样的高远。然而看看现在,不管是农村还是城市,一年当中我们能看到几天蓝天白云的景象,灰蒙蒙的天气、含沙的空气让人压抑、窒息。朋友说,要想现在看到过去家乡天空的景象,只能去青海了,我说,等我的孩子再大点的时候,我要带着她一块去,让她也相信,她老爸说的是真的,原来天空真的是蓝的、云是白的„„。
第五篇:对招商引资工作的几点认识和建议
对招商引资工作的认识和建议
十月份的招商引资工作给刚进入工作的我很大的触动。为了做好此次招商工作,在领导的有效指导下,我们进行了相关知识的培训,在各位同事的悉心帮助下,我们获得了大量的有关招商引资工作的宝贵经验。鉴于本段时间的锻炼和思考,我对招商工作有以下几点粗浅的认识,还望领导指正。
首先:在本次招商活动中我认识到,所谓招商引资就是一个地区,通过大量的富有创造性的劳动吸引外地的资金、技术、人才及先进管理经验等生产要素向本地流动以促进本地经济发展的过程。目的在于通过重新调配生产要素,促进本地区经济健康、快速、平稳的发展。
其次:招商引资是地方政府完成经济管理目标的有效手段,是加快地方经济发展的理性选择。鉴于我们园区暂无带动性强的龙头企业,产业结构不完善,没有明显的产业层次,使得资源的利用率极为低下,不利于园区经济的发展。而招商引资工作可以迅速并且有效的解决这些问题。它将作为经济发展的一种强有力的手段,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引进先进理念、先进技术、先进管理和优秀人才,全面提升企业的发展层次,提高城市的发展水平等方面发挥巨大的作用。
再次:总结本次招商活动,可以说是非常成功的一次招商活动,在与招商局等部门的通力合作下,通过多种方法,多种渠道,利用政策,成本,资源等优势,吸引了十几个强势企业的注资,为未来园区经济的发展引来了第一缕阳光,也为今后的招商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此次的招商工作中,我们部门充分发挥团结共进的优良作风,协调处理了内部与外部的关系,政府与企业的协商,确保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发挥政府的市场服务和调控的职责,以提高城市综合实力这一中心去作为招商引资的前提基础,确保一定有商可以招,有资可以引,也一定能取得丰硕的成果。
最后:在本次招商活动中,我们尽力调配所有的资源优势和市场优势,获得了一定程度的成功,但招商并不是我们的目的。我们需要将引进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
1验,融合到我们园区的经济现状中,实现以优创优,真正的将外部资金变为我们的现实经济技术基础,以便强有力地实现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因而,对于被招商企业,我们必须做到政策的优惠和政策的规范这两方面双管齐下,一方面保证其经济利益,另一方面,将其内化为我们自己的企业,形成强有力的带动效益,这样才能使园区的经济朝着自主的方向前进。
另外,园区经济的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这就需要适时的进行招商引资。一方面可以不断地为园区注入新鲜的血液,活跃园区经济;另一方面,多方的招商源会使园区企业在一个良好的环境中形成良性竞争,更加有利于当地经济的发展。在招商的具体工作中,我认为有以下几点需要坚持:
一:招商工作不是个人行为,也不是单个部门行为,它事关整体利益,因此必须做好策划和统筹。任何一项工作的顺利实施,都必然要有明确的目标,当然招商工作也不例外。招商工作的目标不仅要有准确的定位,而且要立足长远,综观全局。当然在新的形势下,还有分析好市场需要,依托当地优势资源,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借鉴成功经验,但是绝不能生搬硬套。政府要在招商引资工作中扮演好统筹这的工作,抓住时机,统筹总体与全局利益、协调和控制相关部门和利益团体的关系、是各个部门拧成一股绳,规范有序进行,共同推进招商引资工作。
二: 做好招商的项目规划,项目可以说是招商工作的灵魂,没有好的项目,再优惠的政策都无法吸引投资者的目光。因而要对重点项目进行论证和包装,同时要加大对相关项目的投资规模,以迎合龙头企业的发展愿景,有效的对市场前景进行预期,一辩实现则有发展,适时论证相关产业链的链接,保证项目的投资价值和升值空间。
三:当代是一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便捷的网络是当今大多工作都变得更加的快捷。招商引资也可以借用网络的力量。这就要求我们有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网络平台,建成网络平台后,我们可以将自己园区的的项目放在网上进行包装,宣传,同时网络也可以作为一个窗口,通过介绍,交流,向外界展示园区的软环境和硬实力。借
助网络营造一个公开、公正、公平的投资环境,吸引更多的企业来我们园区注资。将网络作为一个平台,帮助园区经济在更大的范围内吸引外资,以外部的资金,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更大程度上发展经济。
四:应当建立规范及安全的招商引资制度。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任何一个团体,想要取得瞩目的成绩,必然是要建立一种行之有效的行为规则。同样园区的招商工作因为是刚刚起步,招商体制尚不健全,很容易出现一些漏洞,所以应当迅速建立起一个完善的招商体制,来规范招商活动的方方面面。比如说招商管理机制,负责管理招商活动事宜的安排,保证招商引资的工作秩序,提高招商引资的工作效率;再比如可以建立招商激励机制,调动各方面招商引资的积极性,促使招商目标的效果最大化。
关于招商工作,我尚在进一步的学习中,本次招商活动,让我有了很多新的认识,积累了很多有用的招商经验,特别是培养了我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部门配合精神。相信这些收获都必将在今后的工作中给我带来巨大的益处。
以上便是我对招商工作的浅淡认识,希望领导不吝指正。
李晓龙
2013-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