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制约与平衡机制是美国的立政基础
制约与平衡机制是美国立政的基础。摘要:
三权分立的思想最初是由洛克,孟德斯鸠等人提出的,孟德斯鸠系统的对其内容进行了阐述。他的三权分立思想既强调权力的分工,又强调权力的制衡,这对美国三权分立的确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美国的制约与平衡机制是独立战争后,为了适应资本主义发展的需求,在1787年美国宪法中所确立的政权组织形式。其主要内容是把国家权力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分别由国会,总统与法院行使,三种权力彼此独立又相互制约同时又均衡。美国的平衡与制约机制是三权既分工又互相牵制的综合体。美国200多年的历史也已经证明:平衡与制约机制对于维护美国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发展功不可没,是美国立政的基础。
一.什么是平衡与制约机制。
1,三权分立的发展历史。
分权的思想在西方源远流长,在古希腊时期,亚里士多德就提出了混合政体的概念,他认为国家有议事权、行政权、司法权。但亚里士多德的目的是为了平衡社会各阶层的利益,而不似乎国家各部门的分权和制衡,不是现代意义上的三权分立。但是他的思想为近代分权思想的产生奠定了思想基础。
将分权思想作为国家政治体制的组织原则,最先是由英国资产阶级思想家洛克提出的。在当时的封建专制政体中,国王享有一切权利。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英王威廉先后就收并签署了两个法案:《权利法案》和《王位继承条例》,确立了英国三权分立为原则的君主立宪政体。在此基础上,洛克提出了他的一系列主张,包括立法权和行政权的分离,立法权属于国会,英王只有行政权,并且认为立法权高于行政权。洛克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巩固资产阶级的革命成果。对当时的时代而言极具进步意义。
再到十八世纪七八十年代美国人杰弗逊、潘恩、汉密尔顿等人的时间和探讨,分权制整体不断完善,并最终在美国宪法中确立,生成了一种“保障我们自由的一种简单而巧妙的体制”。而三权分立正式经过美国的伟大实验并且获得巨大成功,才获得世界的认可。2,美国平衡与制约机制的定义。
“自由是政府是建立在猜疑之上,而不是建立在信任上的。”杰弗逊说道。制宪者们精明的设置了各种障碍,使得权力不能集中在任何一人或一个部门之手,以避免其胡作非为或盲动。控制的方法主要是使每个部门都在别的部门中发挥一定的作用,有能力延缓甚至阻止其他部门的行动,从而使他们互相制约,形成权力间的各种平衡。
二.是什么保证了美国选择三权分立。
1,联邦时期权力分配的深刻教训。
在独立战争中,北美13个州在1777年《联邦条约》的基础上形成了松散的结合体,这就是合众国成立前的联邦时期。组成联邦的各州遵循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思想进行了分权,但基于对英国殖民统治带来的行政专制的恐惧,各州把政府的主要权利赋予立法机关,是的立法、行政、司法机关的权力配置极其不平衡,而且确实了相互制约,造成里立法机关权利滥用无所顾忌。人们意识到权力集中到立法机关依然存在权利滥用,无法消除专制。联邦时期的权利分工,可以看做是美国确立平衡与制约机制的一次尝试。2,独立战争后的复杂社会背景。
独立战争后,在战争时期以联邦刑事结合在一起的13个州将以何种形式走向何方?这是美国的开国元勋们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当时社会下,由于民族矛盾已经解决,美国的国内矛盾突显,表现为不同阶级间和不同利益集团间的斗争相当激烈。尤其是在建立一个什么样的政府的问题上,君主专制政体和资产阶级民主政体的观点也在激烈碰撞。最后实力雄厚的资产
阶级取得优势。各州从维护本周统治集团的利益出发,使得原来的联邦政府名存实亡,濒于瓦解。13个州互相争斗,又一起与联邦首脑斗争,国会已成了形同虚设的机构。而从国外形势来看,以英国为首的国外列强对美国的独立耿耿于怀虎视眈眈,在这种复杂的社会形式下,各州一方面竭力维护州统治集团的利益,使原先联邦政府名存实亡,另一方面,各州又意识到组成一个统一的国家政权,以维持新兴主权国家的生存的必要性。美国宪政的奠基者们开始把孟德斯鸠的理论进一步系统化和美国化,确立了分权制衡的原则。美国必须建立一个统一的强有力的国家政权,但又不能建立一个高度集权主义的政府,这种情况不仅反映在联邦制—地方权力对中央权力的制约上,而且也反映在权力机构设置上的分权制衡,即司法、立法、行政权的互相牵制,这就使得各个集团都感受到了自己对别人的之约和对自己利益的保护。基于当时显示的需要,13个州迫切的需要以一种适当的姓氏结合在一起解决内忧外患,三权分立就成为制宪者最好的选择。3,美国政治家对三权分立思想的发展。美国独立战争和联邦成立时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杰弗逊和汉密尔顿等人开始为未来的美国勾画三权分立的蓝图,杰弗逊继承了孟德斯鸠的三圈分离思想,他主张立法、行政和司法部门应当分立,而且任何人不得在同一时候行使一种以上的权力。汉密尔顿同时也继承了孟德斯鸠的思想,他认为立法、司法和行政应各有分工,分属不同的部门,但这种分工不是绝对的,三权之间要有局部的混合,通过互相制约紧密的联系在一起。汉密尔顿对三权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进行了详细的描述:总统有法律的提案权和对立法机关所制定法律的有限否决权,最高法院对立法机关制定的法律有宣布是否违宪的权力,这是对立法权的制约;立法机关对行政官员有质询权和弹劾权,对总统签订的条约和任命的官员有批准权,法官对行政官员拥有某些审判权,这是对行政权的制约;过会有决定最高法院人数的权力,有批准除最高法院外各级法院的设立的权力,有宣判叛国罪的权力,可以弹劾、免去法官的职务,总统有特殊权和提名最高法官的权力,这是对司法权的制约。杰弗逊和汉密尔顿对孟德斯鸠三权分立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对于平衡与制约机制扎根于美国宪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三,美国三权制衡。
1,政府与人民的平衡。
纺织滥用职权的第一道防线是人民,人民掌握选举权,监督和罢免官员的权力。国会由人民选举产生,最重要的钱也有人民保管。总统由选举人团产生,但选举人不得由议员或官员兼任,保证了立法和行政两大部门的人由选民决定。2,联邦与州的平衡。
联邦和州各有自己的政府与立法。州政府的官员由各州自行选举产生,联邦政府无权任命州长或州级官员。州的立法虽必须符合宪法,但宪法保证州的领土与主权不受侵犯。两套平行的政府分别选举产生,联邦和州之间构成一种平衡。3,三权制衡体现在立法权与行政权的制衡。这是三权制衡的核心内容,因为在美国历史上岑经出现过行政专权或立法专权时期,而这两种权力都握有实权,一个掌控钱袋,一个持有利剑,所以制宪者对立法权与行政权设定了彼此约束的手段。
国会对总统的制约主要表现在:1,国会享有对包括总统在内的政府高级官员的弹劾权,。这是国会控制总统的有力武器,在一定程度上确实对总统有制约和监督作用。在美国历史上第一位被弹劾的总统是第17届总统安德鲁约翰逊,因为他在南北战争后的重建问题上与国会产生了争执,因此遭到众议院的弹劾,参议院的审判。2,在人事任命权上,国会对于总统提名的大使、公使及领事、最高法院的法官等拥有批准权。3,在外交券商,国会拥有对总统对外缔结条约的批准权和对外战争的宣战权。自从美国建国后,一共有十几个条约被拒绝
批准,其中最著名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签订的《凡尔赛和约》。总统对过会的制约集中表现在:总统有权否定国会的议法,但国会两院又能以三分之二多数否定总统的否决;总统有权提名联邦法官和部长候选人以及缔结条约,但都必须经过参议院的批准。
同时国会的两院:众议院与参议院又彼此制衡。4,司法与立法、行政两大部门构成制衡。
总统任命最高法院法官,但法官上任后只要忠于职守,便可以终身任职,这保证了他们不再受到任何权力或私立的牵制,以便作出公正的判决;最高法院有权对包括宪法在内的一切法律作出解释,从而导致了司法复审权的确立;法院有权宣布国会通过,总统签署的法律为违宪而非法,总统和国会都必须服从法院的判决;最高法院无权否定宪法修正案,国会若要否定最高法院对于某项法律的违宪判决,可以通过仙法修正案,这样便与法律无关。总结:
制约与平衡制度在美国的确立,给世人以崭新的视角去分析国家权力,让刚刚经受了英国专制政权迫害的美国人看到了民主的希望。美国的平衡与制约机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其自身内容。故平衡与制约机制在不断调整下,已完全融入美国的政治生活,在三权分立体制的维系下,美国在过去的200多年里,政治格局基本上是稳定的,没有出现过专权,基本实现了制宪者的初衷。“以权力制约权力”的制衡思想,是平衡与制约机制的核心。美国平衡与制约机制秉承这一思想,设定了权力的监督和制约机制;美国的平衡与制约机制体现了法治精神,确立并维护了司法独立的原则,为美国的法制建设提供了制度保障;司法审查制度的确立提高了司法权的地位,维护了宪法的权威性,经过实践证明其是国家权力运行过程中一向行之有效的监督制度;美国的制约与平衡制度以分权的形式将国家权力分配到不同的机关,三机关各司其职,互相制约,但又保持根本利益的一致性,在国家管理上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平衡与制约机制对于维护美国资产阶级的利益,调整不同利益集团的冲突,纺织权力滥用和集中,保障公民权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美国的平衡与制约机制不断发展完善其内容,使其具有时代特征。平衡与制约机制是美国立政的基础。
第二篇:作文是基础与技巧
作文是基础与技巧、兴趣与积累的积淀
作文一直以来就是一个困扰师生的难题,要想解决它,教师就必须脚踏实地指导学生作文。语文教师应该让学生对写作充满激情,应该充满宽容的态度,正确处理学生写作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语文教师要善于走进学生生活,指导学生热爱生活,学会在生活中挖掘素材学会使用作文影响自己的生活,提高学生生活的品质。作文指导中需要细化。正确地对待学生写作过程中的千篇一律。作文教学模式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不断地加以研究。教学中既要注重加强基础知识和写作技巧的训练,又要培养学生的兴趣引导积累。
(一)、以“趣”激“写”。
兴趣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内动力,当学生对作文感兴趣了他们就会积极主动、心情愉快地写作。
1、收集喜欢的资料作摘抄。
喜欢的文章、喜欢的片段,正是学生写作的起始。让学生平时准备一个摘抄本,可以从报纸、书籍、同学们的作文、网络中收集资料、筛选自己喜欢的、可借鉴的作文。分门别类作以摘抄,并规定一有时间就拿出来读一读,背一背。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每学完一个单元,都要总结它的写法,同学们把规定内容摘抄完之后,就可以把自己喜欢的或从课外书看到的类似写法摘抄一下。之后同学们利用早读或阅读课,读、记,然后互相交流。这样一来同学们收集资料的积极性可能会提高,而且知识面也会被拓宽。
2、感受成功,增加快乐与动力。
“善表现”是小学生的天性,老师可以从学校、家庭、社会等多渠道为学生营造氛围,提供表现机会展示的舞台。在班级中利用宣传栏展示优秀作品并定期更换;优秀的作品还可以让孩子们送到校园广播站进行广播,提高自信;每次批改完的作文还可以读给父母听,从他们口中得到赞许和鼓励;我们还可以要求每次习作比较成功的同学踊跃给报社投稿,让他们有机会展现自己。在老师、家长和社会的赞许声中孩子们得到了力量,这对启发写作兴趣无疑起到有了很大的作用。
(二)、学会观察。
1、留心观察身边的人、事、物。
大千世界有写不尽的人、事、物、景。然而学生作文往往空洞无物,不是因为没观察而是因为没有正确的指点。所以就要求同学们在生活中做一个善于观察的“有心人”。
生活本来就等同于作文,所以我们可以适时开展一些与生活紧密相连的实践性活动。如辩论会、班队会、传统节日开展一些多彩的活动,让每一个人在实践中把日常生活与习作练笔结合起来,这样学生流露出的才是对生活的真实感受。
又如写人,首先要确定观察对象,观察人物的外貌、言谈举止、神态、内心活动。从语言中品一品他们的性格,从点滴的小事中看看他们的为人处事,这样细致深入地观察会使他们的文章鲜活起来。只有仔细观察才能熟悉人、事、物,只有熟悉人、事、物,才能写好作文。
2、要带着感情去观察。
孩子们在观察人、事、物时,一般都伴有一定的情感。如美丽的景物使人心旷神怡,悦耳的音乐使人心情舒畅,丑恶的事物使人厌恶。因此在教育孩子观察事物时,不能冷冰冰漫不经心,这样会使文章平淡没有生机,缺乏真情实感。可见培养学生带着感情去观察事物是非常有必要的。
(三)、引导积累。
常言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说明文章源于丰富的语言积累,只有语言积累到了一定的程度,才可能文思如涌,笔下生花。1语言文字积累。
在平时讲读时,一定要注意语言文字的训练和学生对文化素养的感悟,这样学生从课本中收集了大量的语言文字信息,在大脑中储存下来,长期积淀就为写作奠定了基础。因此我们必须注意课内的积累,除了让孩子们理解记忆以外还注重给他们分类,让孩子们学的清楚,看得明白,以便学以致用。
除了从课本中获取信息,还要通过大量的课外阅读获取信息。如可以利用每周一节的阅读课,让同学们把好书带进课堂来读,互相交流感受,平时同学们也可以到学校的图书阅览室,看看自己感兴趣的书,还可以多看看自己定的报纸、杂志、收看一些有意义的电视节目等等。通过大量的阅读,接触好词、好句、精彩片段,同学们才会有选择主动地摘抄,经过收集整理,长期积累同学们就会潜移默化地把积累的知识运用到写作中去。
2、生活素材的积累。
我们应该经常鼓励孩子们走上社会,这就非常需要家长的配合。不要让孩子只待在家里、待在学校学习,有机会带着他们四处走走,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或一些有意义的活动,经常体验生活会使他们的生活经验更加丰富,这样孩子们才会说心中话、写身边事、有感激发、有情就写。长此以往,作文的内容自然会很充实。
(四)、启发想象。
要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幻想,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因此学生的作文,同样需要比较丰富的联想。要形象描绘客观事物,就要运用生动的比喻、拟人手法,要完整地刻画每个人物的形象,就要对他们内心活动作合理的推测。常见的有睹物想象、听音想象、续写想象、假设想象。
(五)、抓好指导,评讲,修改,提高写作技巧。
1、大胆让学生们自评,互评,互改。
一般在课堂可以采用,先学生自评、互评、互改,后教师评的方法。如学生写好一篇文章后,首先交给自己的组长看,请他提出建议,当拿回修改后的文章后,自己再加以揣摩,把不太适应的地方改一改。回到家再让父母看一看请他们再出出主意,自己再改一改。最后再交给老师,这样经过自改、互改、家改、师改,“四改”后,文章就会有不小的起色。这个方法很费时,又需要耐心,但估计收到的效果会非常好!
2、老师要教给学生修改作文的方法。
让他们在自改,互改中尝试。首先看语句是否通顺,有无错别字,其次要看看文章要表达的中心是否突出,明确,抓住重点了吗?如果没有必须提醒,最后可利用自己掌握的一些好词,好句,好片断,加以润色,互相取长补短。这样可以使学生们都能养成自觉进行修改的好习惯。
3、示范批改,“评”、“改”结合。
学生完成作文后,教师先浏览一下学生的作文。重点批改一些有代表性的作文,选一两段具有典型性和示范性的作文,抄在黑板上,组织全班集体讨论,修改。教师边改,学生边看,改时一定要讲清每一组词句怎样修改,润色,删除,并简单说明理由。这样“评”和“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评,自悟,自改的能力。
作文是一种思想和文字的综合训练,是语文教学的中心,并非一日之功。小学生有着丰富的思想和潜力,只要教师善于挖掘,就能开发出更为广阔的想象空间。
第三篇:识字与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
识字与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新大纲把识字和写字分为两大部分,体现了认写分开,多认少写的特点,这有利于学生多识字,为尽早的进行阅读提供了条件。那么如何避免在识字教学中负担过重,认不快,写不好的现象,让学生尽早、尽快、尽可能地多识字呢?
一、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教学。
要想让学生喜欢识字,首先只有教师放下架子,亲近学生,让学生没有心理负担,敢于在课堂上畅所欲言,创设一种民主平等和谐教学氛围,才能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接受知识。实践证明,在这种气氛下进行的学习,学生的兴趣浓,主动性高,往往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在学拼音时潜移默化。
心理学表明,学生在无意注意中识记的内容更深刻。老师在学拼音的过程中可以经常在拼音的下方写出一些笔画简单、易记的汉字。如:在学“huā”这个音节时,老师可以在音节下写上“花”,然后组词,把相应的词语写出:“花儿”、“花朵”“小花”等。这样,学生在记住音节的同时,对字和词就有了初步的印象。当这些字下次再出现的时,或许孩子就已经认会了。
三、在兴趣中识记。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儿童好奇心强,他们对知识的识记往往取决于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的趣味性。因而,在识字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眼、口、手、脑,以趣味的活动来激发学生的识字的兴趣,让他们在活动中发现汉字的规律,感受汉字的魅力。
四、在生活中巧识汉字。
识字教学要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资源。在平时的识字教学中,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联系生活主动识字的习惯,使学生乐于识字,乐于交流自己的成果,充分给学生展示的机会,展示的舞台。在教学新课时,教师不急于教读,先让学生回忆一下:这些生字哪些你已经认识了?怎么认识的?小组内的学生可以互相交流一下。学生的回答一定极丰富:我在水果店认识了“果”。我在桥上看见过“水南桥”,认识了“桥”……学生说法多姿多彩,教师不必限制,让学生充分地交流,初步体验到识字的乐趣。教师多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认字,根据学生的识字情况,让学生定期与同伴交流各自的识字方法、识字途径、识字数量,让他们在交流中互相学习、互相促进。
五、在阅读与写话练习中巩固。
识字的目的就在于帮助阅读,而阅读又可以巩固识字。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人、事或物。如:认识了“说、话、朋、友、春、高、你、们、红、绿、花、草”这些字后,学生写出了这样一些句子:“春天来了,我认识了许多的小朋友。”“春天到了,公园里花红了,草绿了,我多高兴呀!”等。学生通过这样的写话练习,深化了对所学汉字的认识。
在识字教学中,教师要努力拓宽识字的途径,变单调的读,重复的写,机械的识记为有情有趣地看,有滋有味地思,有感有触地实践,提高识字的效率,让识字活动快乐无穷。
第四篇:企业文化宣贯机制的调查与分析(政研论文)
企业文化宣贯机制的调查与分析
扬中市局(分公司)刘舜
每当与同事们谈起我们镇江烟草的企业文化时,我总是不禁会想到在读书时学会的一首红歌“大海航行靠舵手”,因为我个人觉得企业文化之于我们烟草人就如同船只的舵手,为我们指明方向,让我们更加有安全感和凝聚力。可是经过调查和了解,我们基层企业文化建设还是薄弱的,与烟草企业文化建设的目标和要求相比,还存在着不小的差距,基层企业文化建设相对缓慢。要在基层全面实现“四化落地”,即内化于心、固化于制、外化于行,显化于表还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只有这种价值理念在实践中得到真正的实行,文化才有效力。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我越发觉得企业文化的宣贯不应该仅仅只停留在表明上,上级要求企业文化“上水平、创一流”不能仅仅是当做口号而已。要让镇江烟草的企业文化根深蒂固还需要颁布和实施一些有效措施,而这些则是“固化于制”的根本体现。
一、明确企业文化宣贯机制的定位,夯实企业文化基础。企业文化是烟草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打造烟草企业软实力的关键工程。深入推进企业企业文化建 设,是企业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做大做强的迫切需要,是企业提高管理水平、增强凝聚力和打造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举措。建立企业文化建设长效机制是深化企业文化建设的客观要求,是推进企业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显化于表的根本之举,是实现企业文化核心价值观落地生根的迫切需要。要全员参与,建立企业文化建设的学习机制;要科学管理,建立企业文化建设的考评机制;要坚持以人为本,建立企业文化建设的创新机制。
企业文化建立和宣贯中,应将企业远景、企业使命、发展战略、经营与管理体系的运行、企业和员工行为修炼等各个方面,较好地融合提升,塑造成为一个充满生机的系统。企业文化建设要加强部门协调,全员参与,在理论体系、制度机制、实际操作等方面要综合协调,制定整体推动的的实施方案和措施。
扬中烟草按照上级有关烟草企业文化宣贯实施方案的要求,结合实际,制定适合本单位的宣贯实施方案,并认真贯彻,创新思维,积极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努力培育和发展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具有本地特色的优秀烟草企业文化,努力培育具有创新精神、实干精神、团队精神、奉献精神、廉洁精神的经营管理者队伍和员工队伍,努力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塑造成为一个充满生机的系统。企业文化建设要加强部门协调,全员参与,在理论体系、制度机制、实际操 作等方面要综合协调,制定整体推动的的实施方案和措施。
二、制定科学的企业文化宣贯制度,落实企业文化管理。
建立文化建设制度保障机制是确保企业文化建设有序开展,推动文化建设项目落实到位,促进文化理念落地生根的有效手段。企业文化建设要起到推动企业实现战略发展目标的作用,就必须建立与企业管理相匹配的制度保障机制,把企业文化建设充分体现在企业制度管理体系中,从而保证企业文化建设工作有组织、有计划地组织实施。企业文化是纲,执行力是目,企业文化是台,执行力是戏,战略决定着企业的运转方向,而执行则决定着企业的运转速度、效率和效益。有一支执行力强的员工队伍,就能保证企业的高效运作,就会有好的产品、好的服务、好的市场,就能取得好的效益。反之,一个缺乏执行力的企业,不可能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也很难向顾客提供优质的服务,只能导致企业的衰败。比尔•盖茨就曾经讲过:“在未来十年内,我们所面临的挑战就是执行力。”将执行力文化作为企业文化宣贯的组成部分,是提高企业执行力的重要环节。
1、要建立组织保障机制。要把企业文化建设摆到企业管理的突出位臵,纳入重要的议事日程,与企业的生产经营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形成“领导重视、部门负责、整体联动、全员参与”的工作机制。
2、要建立资金投入保障机制。把企业文化建设资金投 入列入预算管理,建立专项经费支出帐户,确保企业文化建设活动的经费来源;
3、要建立考核评价体系保障机制。企业文化的复杂性决定了企业文化考核评价体系是企业文化建设系统化、规范化、标准化的必经之路,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建立企业文化激励机制的重要依据。如何围绕企业文化特点实施科学、合理、实用的考核评价,不断增强其操作性和指导性,是建立和完善企业文化建设考核评价体系的关键。也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企业文化考核评价体系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方向盘”作用,才能为推进企业构建和谐烟草文化提供有力的文化支撑。
三、灵活运用宣贯工作的方法方式,保证企业文化建设顺利开展。
镇江烟草的“山水文化” 包含着非常丰富的内容,有自身独特的文化,有很多优秀的品质和内涵。企业文化建设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它必须有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进行:
1、应将企业价值和企业精神至于企业文化首位。先进的企业文化贵在特色,特色是一个企业的个性,是企业在文化上区别于其他企业的最明显特点,企业要想获得持续快速稳定的发展,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必不可少,“山水文化”就是具有镇江烟草特色的企业文化理念体系,在宣贯过程 中,要强化员工的特色意识,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把握规律、注重创新、完善机制、严格考核、确保先进的企业文化理念在镇江烟草商业各个领域、各个部门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2、有重点、分层次推进基层烟草企业文化建设。烟草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的创新性工作,要有重点、分层次,结合实际,逐步推进。要研究设计基层烟草企业文化发展的模式框架,按照这个架构有步骤地组织推进。要以人力资源的开发和提高员工素质作为根本任务,以思想道德建设作为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针对不同时期不同阶段企业发展中需要解决的突出矛盾,开展一系列主题明确、重点突出、特色鲜明的活动。如开展头脑风暴、故事征集、歌唱绘画比赛等活动,让大家接受思想理念的培育。还可以进行文化宣讲、文化联赛、美文征集活动,有声有色、深入人心。
3、企业文化宣贯要注重创新载体、营造氛围。当今企业发展离不开宣传和创新,企业文化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为此,必须创新载体,通过多形式多途径推动企业文化建设,积极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使文化与企业的经营管理相结合,把文化的力量转化为物质的力量。充分发挥报纸、网络、杂志的作用,传播企业文化知识,宣传企业文化典型,积极营造企业文化氛围,使企业文化理念植根于员工的思想意识,并转化为员工的工作方式和生活习惯。
4、提高硬件设施水平,构建良好环境氛围。提升企业文化的宣贯水平,搞好硬件建设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环。形式为内容服务、内容靠形式展示,即使是耳濡目染也离不开必要的载体。因此,在宣贯中既要狠抓精神层面,又要狠抓物质层面,并且应使二者有机结合,相得益彰。各基层烟草专卖局都可以根据自己单位的具体情况和特点,进行精心规划与设计,将必须的硬件制作成标准、人文、科技、精美、雅致的观赏品和展示台,以达到对单位员工长期教育与潜移默化的目的。
企业文化的落地宣贯是一个复杂而曲折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企业文化依然需要再总结、再沉淀、再创造、再提升,这需要我们突破宣贯的单一性,实现宣贯与再建设的有机结合,从而促使企业文化更具时代性、时效性和长期性。
第五篇:《“德行与责任”是教育的基础也是切入点》
《“德行与责任”是教育的基础也是切入点》
来源:家教 http://www.xiexiebang.com/
想做成一件事,不容易。过去的7年,我深刻体会到了这一点。
想做成一件事,也容易。过去的7年,我深刻体会到了这一点。
“不容易”过去了就是“容易”,“容易”的背后是无限的“不容易”,世界上所有的事情都是这样的规律,福祸相依,好坏相伴...这其中,对于个人最为重要的,也是一切成功的基础是——坚定的信念、明确的目标、积极的努力。
仅此而已。
十五年前的我很年轻,我开始办教育想实现自己的理想,十年前的我很功利,做教育我想赚钱去获得世人眼中的成功,七年前我做教育很自以为是,想成就一个全国著名的教育上市公司,今天的我做教育很平和,因为我知道教育的核心是“教育自己,影响别人”,教育的核心是“上行下效,与人为善”。
七年的时间,我就想做一件事“家长教育”,因为国民素质从娃娃抓起,娃娃素质从家长抓起。家长素质提高、娃娃素质提高,娃娃素质提高,国民素质提高,国民素质提高,国运昌盛民族复兴。当然,在七年前做这件事请的时候,很长一段时间,我还没有这样的价值观,七年的路走过来,变化最大的是我自己,受益最大的是我自己,我从“把成功当幸福”的价值观,转变成为了“帮助别人是最大的幸福”的价值观。为什么会这样? 十五年的教育工作,我见证了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下的教育变革,这十五年来,基础教育的变迁使得基础教育围绕高考更加急功近利,社会教育的变迁使得培训机构围绕挣钱更加急功近利,家庭教育的变迁使得家长围绕成功更加急功近利,这样急功近利的教育使得问题孩子越来越多,网瘾、早恋、啃老、跳楼、不去上学...这些在15年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每天都在发生,问题夫妻越来越多,高离婚率,婚外情、未婚同居...这些15年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每天都在发生。经济的发展没有让中国人离幸福越来越近,好像让中国人离幸福越来越远。
十五年的教育工作,让我越来越明白,是因为我们的精神追求低于了我们物质追求的发展,一个人当物质能够满足生活需要之后,物质追求还大于精神追求的话,这个人就会迷失自己,这种迷失,所展现出来的就是事业追求成功从而压力与享乐并存,婚姻追求激情从而夫妻感情不和与婚姻失败,教子追求成功从而亲子关系紧张孩子出问题甚至沦为问题孩子。
在物质上过度追求的人都是精神空虚的人,在精神上积极追求的人都不会过度追求物质。
然而,每一个人的内心中都渴望得到幸福,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更为重要的是,绝大部分的成人都愿意为了孩子更加优秀和幸福而改变,而“孩子的问题本质上是家长的问题”,这也是亘古不变的真理。
基于此,我走上了“家长教育”——“教育成人”,这一最最最最难做的“教育事业”。这个事业的基础是让家长明白对孩子的教育“德行和责任”是关键中的关键点,只要家长能够明白“德行和责任”的教育是教育孩子的基础,只要家长明白,一但一个孩子有了“德行和责任”,这个孩子就不会出现任何问题,加之孩子自身的努力,孩子优秀指日可待(我用的是“优秀”而不是“成功”)。
中国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情完全可以理解,但想实现最终还是需要孩子有“德行和责任”作为基础,或者这样说“只要家长能关注孩子德行和责任的培养孩子才可能成龙成凤”,(具体原理大家可以在其它博文和我的书里找到答案)。很多家长根本没有明白这一基本道理——“重智轻德、关注分数、培养才艺”“高要求、总包办”造成了希望孩子优秀孩子却越来越差的“南辕北辙”现象。
七年的经历,现在想想都后怕,用王国维先生“人间词话”里的三句话来形容这七年再合适不过了。
第一阶段: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信念)
很多人包括我的家人刚开始都不支持我的工作,因为“改变成人”是太难的事情,那时候的我真的是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我到底要怎么做才能够实现我的目标呢?”资金问题、理论体系问题、方法问题、运营问题,什么都想不明白,但我靠着“以生命感动生命,以行动带动行动”的理念,坚持信念。独上高楼,总会有路,一条一条的试不就可以了,只要信念在,就会找到路。
第二阶段: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坚持)
有了信念,就是坚持,就拿“德行与责任”特训营举例子。
第一年,我们费了很大的劲,又是报告会、又是发短信,竭尽所能招收了6个孩子,当时的我们有理念,有理论,但教育家长和孩子的方法和经验很欠缺,6个孩子也开办,我现在特别感谢这六个孩子和他们的家长,这六个孩子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同时,他们给了我们很多宝贵的经验。这六个孩子就成为了“德行与责任”假期特训营的种子。
第二年,我们没有任何的广告,要招收24个家庭,基于第一年的经验,我们知道,想要有效果,要家长和孩子一同训练,这样就发展出来“7天家庭特训的模式”,家长和孩子一同训练7天,那一次,报名的家庭尽然有50多个,我们没有办法,只招收35个,这些家庭跟踪下来,80%的家庭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很多孩子的进步是让人惊讶的。同时也发现了一个问题,家长在7天特训之后应该如何“保温”和“坚持”,因为有些家长在特训后的一段时间内可能坚持不了,会有很大的反复。
第三年,就是今年的暑假,我们打算招收两个特训营,为了保证效果,每个特训营控制到24-28个家庭,这个消息一推出,让我们没有想到,几天时间就全部报满,没有办法,我们又在北京增开了2个特训营,又在南宁增开了2个特训营,更让我没有想到的是,没有任何的广告,这些特训营都基本上报满了,到目前为止可能就还剩余3-4个名额吧。同时今年又把7天“德行和责任”的特训,增加了42天的跟踪,21天养成一个习惯,我们会跟踪每个家庭42天。把“有效果比有道理更重要”的理念发挥的淋漓尽致。
这说明,这些年的努力和坚持,得到的是认同和认可,越来越多的家长认识到“德行和责任”的重要性,我们的付出是有收获的。7年来,从理论体系研发到教育工具研发,从培训模式制订到训练模式制订,从大量资金投入到现在可以持平,从几百个家庭受益到几十万个家庭受益,这些一点一滴,都是“坚持”的功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现在的我压力很大,暑期特训营,每个一个特训营我都要培训家长观察孩子7天,还要给每个家庭一整套的解决方案,这个暑假,可能没有一天能休息,现在最怕“病”,不敢“病”,病了就会影响太多的家长。同时我也是快乐了,因为每一次的坚持换来的都是“被需要的满足”和“帮助别人幸福的幸福”。第三阶段: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实现)
七年后的今天,我有了“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感觉,随着“家长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现在包括各级政府、企业、学校、各大媒体都在持续关注这个项目,而这个项目已经找到了非常好的运营和经营的团队,我已经完全脱离出来成为了一个“自由人”,我想专注于“理论研发”和“人才培养”这两件事情上,现在的我虽然身体上还很累,但精神上已经没有了压力,精神上的压力压了我快五年的时间,此刻的我,觉得自己历史使命已经完成,现在需要更多的有识之士加入到这个项目当中来,共同坚持“有效果比有道理更重要”的教育理念,共同高举“把爱传出去,把幸福带回家”的旗帜,一起“用生命感动生命,以行动带动行动”,帮助自己,帮助家人,帮助朋友,帮助更多人,成为传播“爱与幸福”的使者。
当然,我们对人的挑选非常慎重,考核非常严格,只要那些真正有爱心,热爱教育,愿意把这份事业当成终身奋斗的事业的人,我们都欢迎。
还是那句话——“只管修行,不问前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