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通俗小说漫谈
中国通俗文学
中国通俗文学以建国时期为分界,建国之前代表人物是张恨水,他的代表作是《京华烟云》。建国之后是金庸。
金庸原名是查良镛,他共有十五部作品。分别是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再加一本《越女剑》。梁羽生虽然是一个著作等身的作家,但是通俗小说中武侠小说却无人能超过金庸.刀光剑影,爱恨情仇被金庸写的出神入化,以致其他人无从下笔,这时候才出现香港古龙以一部《小李飞刀》剑走偏锋。无论是东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还是降龙十八掌,打狗棒法,黯然销魂掌,六脉神剑,这些早已深入我们中国人的脑海里。
曾经又一次大规模网上评比中国最知名作家,鲁迅第一,金庸第二。这并不是说金庸没有鲁迅出名,只不过鲁迅是中国人心中有文化色的代名词。曾经天文台将一颗行星命名为金庸星,由此可知金庸在中国文坛的无与伦比的地位。在那个电报惜字如金的时代金庸的小说达到了用电报转载的地步。由此可见人们对其的喜爱。
金庸虽然创立了明报,参与了香港法的起草,但在我看来,将武侠发扬光大,让通俗小说大放异彩的金庸更值得人们敬仰。
第二篇:教材《通俗小说》提纲
第二十四章
通俗小说
(三)一、雅俗对立的渐趋消解:
(一)40年代通俗文学境遇
1、三个独立的政治区域表现出了文化差异,但新文学的通俗化提上日程。
2、新文学作家主动团结通俗作家——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推举张恨水为理事。
3、左翼青年读者流失和“五四”现实主义文学先锋光芒隐灭,通俗小说大量采用变得常规化的现实主义写法,使得大面积的雅俗日渐消失。
4、新通俗小说家和受旧派文学影响的新小说家涌现出来。
(二)不同政治区域通俗文学的特点
1、沦陷区:因新文学地盘的空出,通俗文学市场需求突然增大而显得分外繁荣,以上海的言情小说和华北地区“北派武侠”的昌盛为代表。
2、国统区:用民间形式、旧戏曲形式进行创作,宣传抗战,创办通俗文学刊物和社团。显示了多样雅俗联手的过程。
3、解放区:文学更大范围的转入战时状态,读者对象转向偏僻农村的农民,通俗化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加强,运用行政手段鼓励写作包含新思想的农民读物成为当务之急。
二、各类型通俗小说的现代化:
1、张恨水、刘云若
A、张恨水(前述):将通俗文学创作旨趣的严肃性提高到从来没有的高度。
B、刘云若:用通俗形式写尽复杂的人性表现。(例《小扬州志》)
国统区和沦陷区的社会言情小说主要承续了30年代上海、北平、天津等地此类小说所达到的高度。因为张恨水、刘云若的通俗言情体比任何通俗小说体式都先一步显示了现代性特征。
2、秦瘦鸥
A、代表作:《秋海棠》
B、小说表面已无章回形式,多采用新小说手法
C、大量舍弃纪实部分,进行虚构
3、予且
A、代表作:《觅宝记》、《君子契约》、《七擒》等
B、用通俗小说探讨“现代事实”,赋通俗小说以现代品质。
C、把纯文学的创新成分迅速转化为大众的成分,例如心理分析法、侦探推理的结构等。
(二)武侠
1、“北派武侠”对武侠精神的现代阐释
A、表现武侠社会在现代社会的困境。证明了理想江湖世界的缺失和现代社会英雄气质的减弱。
B、以侠的世界来批判现实
C、以侠的人格、生命境界的开拓来肯定现代人的抗争和进取,肯定人性及人道主义思想。
1、白羽
A、代表作:《十二金钱镖》、《偷拳》等
B、按现实规律来描摹世态,使武侠处于现实社会的背景下活动,为武侠灌入了现代精神。
2、郑证因
A、代表作:《鹰爪王》
B、热衷纯技击小说,不完全写侠情
C、偏于写实,由实到虚
3、王度庐
A、《卧虎藏龙》、“鹤——铁系列”
B、使武侠小说进入“五四”以来“人的文学”序列,获得了社会悲剧、命运悲剧、性格悲剧的综合美感。
C、小说创作以性格心理、性格动作为重心,并在叙述中投入主观感情。
三、解放区文学的通俗化:
(一)解放区通俗文学的一般特点
1、通俗文学基本不受文化市场机制支配,由抗日民主政府的政权力量加以推行,服务对象是农民。
2、因为文化基础的不尽相同,各根据地之间通俗文学发展存在不平衡。
3、通俗文学不再由转型的旧派文人掌握,而成为一批革命新文学家手中的武器。
(二)解放区通俗文学的两大潮流
1、仿民间的通俗文学:以诗歌成就最为显著。
2、化民间的通俗文学:以赵树理为代表
赵树理的小说将民间评书彻底新文学化,而且能够容纳、表现农村变化中的人与人的关系,反映农村新问题、新面貌、新的历史进程,因此成为新型的革命大众文学体。
第三篇:中国饮食文化漫谈
饮食文化漫谈课程期末论文
中国饮食文化漫谈
姓名:董臻
学号:0909114179 专业:汉语言文学 指导老师:李秋芳 联系电话:***
中国饮食文化漫谈
摘要:“民以食为天”。食是重要不过的大事。俗话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 酱醋茶。”件件都与饮食有关。几千年来,老百姓吃得饱就有“太平盛世”,吃不饱便来一场“革命”,历代兴废,皆缘于此。正因为食事在国计民生中居有如此重要的地位,历代各阶层人们都高度重视。不断研究,不断探索,精益求精,形成如今举世瞩目的中国饮食文化。中国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积淀厚重。由于中国自先秦以来,历代许多政治家、思想家、哲学家、医学家、艺术家都擅长烹饪之道,更以饮食、烹饪而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事,从而使烹饪超越了烧饭做菜本身的界限,上升为一种思想,一种哲理,成为历代社会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中国
饮食文化
烹饪
菜系
食艺
食礼 正文:一
中国饮食文化的特点
首先,由于中国从古至今各民族生产、生活环境的差异以及受宗教观念的影响和本民族传统观念的熏陶,导致了饮食文化心态的不同和差异。如汉代蔡文姬远嫁匈奴,过不惯游牧生活,哀叹:“饮食肉酪兮不能餐,冰霜凛凛兮身苦寒”。这就是她在饮食上表现出来的与本民族的人的共同心里素质,也是一种民族情感的流露。另外,同一种饮食,某一民族视为美味佳肴,而另一民族则在忌食之列。羊肉是蒙古、维吾尔、哈萨克等民族喜食的美味,西南地区的傣族却忌食羊肉。汉族人喜食猪肉,而伊斯兰化的民族遵守《古兰经》的规定范围,却将它纳入忌食之列。藏族不吃鱼类,则是受喇嘛教的影响所致。其次,由于不同地区的人们在饮食文化生活习尚和价值取向方面的不同,还存在着饮食文化心态方面的复杂性与变异性、地域性的特征。居住在草原的蒙古等民族主要食物以肉类、奶制品为主;居住在西南的壮、苗等少数民族主要食物以大米为主;再次,在阶级社会中,饮食文化还有一定的阶层性。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饮食习惯也表现出时代性。
除此之外,还要介绍下中国烹饪技艺的方法,其中,“烹”方面的有煮、蒸、烤、炖、腌、晒干和炒、烧;与“烹”相比较,最具民族特色,最引人瞩目的是“调”。“调”的意蕴十分丰富,并有深浅不同的差异。首先是调味,即是利用材料的配合与各种烹的手段,把菜品种的香味释放出来,给人美好的感受。
其次是调制,即是调味的推广。因人们在味觉方面的追求之外,还有色香形声器等各方面的需求。最后是调和。与调和和调制不同,调和超出菜品的工作。由此可见,中国烹饪最讲究“调和鼎鼐”,注重“鼎中之变”,目的无非是一个“和”字,即整体效果。“和”是烹饪的最高标准。古人早就发现了听觉、味觉、嗅觉的相通和这些感觉与人的性情的相关之处,此即中国烹饪文化的奥妙所在。所以古人云:“饮食所以合欢也。”其真正的蕴意就在于此。聚餐和宴饮往往是中国历代一切年节活动的最高潮。婚礼上,新郎和新娘要喝交杯酒,以示感情融洽。除夕、春节、元宵要吃团圆饭,端午吃粽子,冬至吃饺子等等,用吃来感谢神灵,有吃来调和人际关系,泳池来敦睦亲友、邻里。
古代还以五行配五味,五味即甘、酸、辛、苦、咸。“味”是中国历代饮食和菜肴色、香、味、形、声等重要特色中的核心,也是菜肴的灵魂所在。在中国传统调味理论方面,人们还创造了“本味论”、“适口论”、“时令论”等理论,阐明了烹和调、食与味、食与时、食与健的辩证关系,极大地丰富了中国饮食文化的内涵。
而且,自古以来,中国历代王公贵族等在平日一年节的饮膳、饮宴等活动中,既注重美食、美味、美肴,更讲究美器。美食家们也会从文化、艺术和美学的角度出发,力主美食和美器的和谐统一。“大抵物贵者器宜大,物贱者器宜小;煎炒宜盘,汤羹宜碗;煎炒宜铁铜,煨煮宜砂罐”。这样,各式盛器参差陈设在席上,令人觉得更加美观舒适。二
粗茶淡饭与玉食琼浆
虽说都是一日三餐,但寻常百姓与帝王将相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都有着天壤之别。各个社会等级的政治、经济地位均不相同,相应地也决定了他们在社会精神、文化生活地位的不同。反映在饮食上,各等级之间在用料、技艺、排场、风格及基本的消费水平和总体的文化特征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这种差异构成了不同的饮食文化层次。
中国封建历史时代大致有一下五个基本的饮食文化层次:果腹层、小康层、富家层、贵族层、宫廷层。
占全社会人口主题的广大农民是构成果腹层的主要成分。果腹层的饮食文化生活大体上表现为“粗”、“将就”。村野之民的饮食简陋,但较清新。虽然饮食
制品没有多少精细的花样,但主副食品质量新鲜。当村民们享受着用自己的汗水辛勤浇灌出来饭菜时所产生的那种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的香甜之感,是食不厌精的富商大贾和达官贵人所无法体味的。自种的物故事他们的主要食物原料,很少有肉可食,其他副食也就是单调的自种菜蔬。
小康层大体上由城镇中的一般市民、农村中的中小地主、下级胥吏等构成。其饮食主要表现为“俗”、“实在”。从整体上看,市民日常生活上仍是精打细算,逢年过节可普涨一点,寿庆喜事可隆重一些,隔三差五打牙祭,改善和调剂一下。与农村缓慢的生活节奏相比,城市生活的节奏要快得多,因此,城市普遍居民的饮食既不像贵族之家那样精雕细琢讲究吃的艺术,也不同于村民因是那样缺乏时间概念的随早就晚,随便应付。菜品的制作总体风格是方便快捷,饮食的节奏感,时间观念较强。
富家层大体上由中等仕宦、富商和其他殷富之家构成。历史上宜“食客”名世的人物和许多美食家、饮食理论家,大多集中在这一层次和贵族层次。士大夫的饮食生活是富家层饮食文化的代表之一,总体上表现为“雅”、“讲究”。士大夫们大多衣食不愁,有钱,有闲,有文化修养,有精力和时间研究生活艺术,有条件讲究吃喝,有敏锐的审美思维研究饮食。他们饮食讲究色、香、味、形、器、质、序、境、趣的和谐统一。
贵族层主要是由贵胄达官及家资丰饶的名门望族所组成。他们的家庭饮食生活,往往是日日年节,筵宴相连,灯红酒绿,无有绝期。主要表现为“贵”、“气派”。史书上所谓的“钟鸣鼎食”、“食前方丈”,指的便是这类侯门的饮食生活水平和气派。
宫廷层饮食文化,是中国饮食史上的最高文化层次,是以御膳为中心个代表的一个饮食文化层面,包括整个皇家禁苑中数以万计的庞大饮食群的饮食生活,一级由国家膳食结构或以国家名义进行的饮食生活。注重礼制和程式化。宫廷御食实用最精美珍奇的上乘原料,运用当时最好的烹饪条件,在悦目、福口、怡神、示尊、健身、益寿原则指导下,创造的无与伦比的精美肴馔。它充分显示了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科技水准和文化色彩,充分体现了帝王饮食的富丽典雅而含蓄凝重,华贵尊荣而精细真是,程仪庄严而气势恢宏,外在美与内在美高度统一的风格,使饮食活动成了物质与精神、科学与艺术高度和谐统一的系统过程。
三
菜尚风味,食分地域
《诗经》、《楚辞》、《山海经》等先秦诗文中对食物原料、食物品种及食风、食事的技术,可以看到菜的区位性的特点。如《楚辞·招魂》中的“陈吴羹些”、“吴酸蒿蒌”等诗句,表明人们已开始注意到饮食的地域性差异。汉至唐宋时期,曾出现了胡食、素食、北食、南食、川味等称呼;明清以后,出现了京都风味、姑苏筵席、扬州炒卖、湘鄂大菜以及帮、帮口、风味、菜等称谓;之后,随着饮食文化的不断发展,“菜系”一词便代替了“菜帮”。
中国到底有几大菜系,可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四系”说、“五系”说、“六系”说、“八系”说等等。不过现在社会所公认的是八大菜系,其烹调技艺各具风韵,菜肴之特色也各有千秋。下面便略举几大著名菜系:
四川菜简称川菜,历史悠久,风味独特,驰名中外。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经济的繁荣,川菜在原有的基础上,吸收南北菜肴之长及官、商家宴菜品的优点,形成了北菜川烹、南菜川味的特点,享有“食在中国,味在 四川”的美誉。川菜讲究色、香、味、形,在“味”字上下功夫,以味的多、广、厚著称
山东菜简称鲁菜,是黄河流域烹饪文化的代表。山东菜可分为济南风味菜、胶东风味菜、孔府菜和其他地区风味菜,并以济南菜为典型,煎炒烹炸、烧烩蒸扒、煮氽熏拌、溜炝酱腌等有50多种烹饪方法。其中济南菜以清香、脆嫩、味厚而纯正著称,特别精于制汤,清浊分明,堪称一绝。
湖南菜又称湘菜,湘菜以腴滑肥润为主,多将辣椒当主菜食用,不仅有北方的咸,也有南方的甜,更有本地特色之辣与酸。香、嫩、清、脆是其特色,所用材料以新鲜、价廉物美为原则。湖南菜特别讲究原料的入味,技法多样,有烧、炒、蒸、熏等方法,尤以蒸菜见长。
广东菜系有广州、潮州、东江三个流派,以广州菜为代表。特点是烹调方法突出煎、炸、烩、炖等,口味特点是爽、淡、脆、鲜。主要名菜有三蛇龙虎凤大会、烧乳猪、盐焗鸡、冬瓜盅、古老肉。
除此以外,由于地理环境、气候物产以及民族、信仰与饮食风俗因素的影响,中国域内形成了多个饮食文化区各个饮食文化区都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不过随着经济的繁荣发展及各区的交流,饮食文化越来越丰富多彩,但是各区的特色仍未改变。
四
中华礼俗
食礼即饮食礼义、饮食礼仪、饮食礼制、饮食礼俗、饮食礼貌、饮食礼节等概念的统称。食礼的表现形式主要存在于祭祀、筵宴、食品馈赠以及个人的食礼修养当中。众所周知,封建社会等级制度森严,食礼也非常严格,座次上“尚左尊东”,进食中礼仪也颇为严格。而且对现代宴席礼仪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所以中国人在演习中十分讲究礼仪。参加宴会时应注意仪容仪表、穿着打扮;赴宴时应“客随主便”,并听从主人安排;宴客时,主任应率先敬酒;总之,古往今来,作为“礼”的一个重要部分,食礼是饮膳筵宴方面的社会规范与典章制度,餐饮活动中的文明教养与交往准则,赴宴人和东道主的仪表、风度、神态、气质的生动体现。
食俗又称食风、食尚、食性或食规,市直有关实物和饮料,在筛选、组配、加工、销售与食用过程中所形成的风俗习惯。中国食俗纷纭万状、极为丰富。通常分为四个类型,即:年节文化食俗;地方风情食俗;宗教信仰食俗;少数民族食俗。地方风情食俗主要表现在展示土特原料、特异食具、风味名食、饮馔掌故等方面,各方面的代表分别如湖北的“鄂城团头鲂”和“洪山紫菜苔”、云南的“陶瓷蒸煮锅”、四川的“麻婆豆腐”和“红油水饺”,山西的“头脑和刀削面”及浙江的“东坡肉”和“西湖醋鱼”等等。另外,目前许多少数民族的食俗因为旅游观光的需要而被强化,如蒙古族的“帐篷宴”、傣族的“竹楼宴”。
另外,中国也是酒文化和茶文化的故乡,两种文化历史悠久,闻名中外。这里就不再详细叙述。
通观中国五千年文明发展的历程,光辉灿烂的中国饮食文化,不仅有着自身的物质性、实践性与实用性的特质,而且还有着文化的“超越性”功能。中国饮食文化是世界最精深最完整的饮食文化,已举世公认,毋庸置疑。中国菜是世界性菜肴,中国酒是世界最好的酒,中国茶是世界顶级的茶,实为众望所归。参考文献:《中国饮食文化》
汪石满
安徽教育出版社
《中国饮食文化》
吴澎
化学工业出版社
第四篇:通俗小说论文
我的第一门公共选修课
生活中的第一次会给我们留下很深刻的印象,久久不能磨灭。而我大学中的第一门公共选修课选择了《中国近现代通俗小说》,我相信我会将这门课所学到的东西印在脑海中。因为我喜欢小说,喜欢它里面的人物刻画、情节描写、环境烘托等等。然而,在我没学这门课之前,我对通俗小说却知之甚少。给我们讲课的李老师和蔼可亲又不失幽默风趣,这门课我还是很喜欢的。这篇文章我就写在我的中国近现代通俗小说课程中所收获的主要内容。
这门课我们主要学习了历史通俗小说、言情小说、倡门小说、哀情小说、社会言情小说、武侠小说。我知道了通俗小说在一般文学史上是不受重视,甚至是被鄙夷的,尤其是在中国文学史上。但是随着中国大陆的改革开放,通俗小说也越来越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重视。中国近现代通俗小说发展的社会原因主要有四个方面,第一是大都市市民的要求,这是最重要的一个原因;第二是报刊、印刷业的发展及稿酬制的确立;第三个原因是江浙两省深厚文化底蕴的才子为创作提供了创作队伍;最后一个原因是梁启超边倡导的小说界革命和西方文化的影响。
通俗小说的概念一向比较模糊,是因为它的文学地位的不确定性。长时期以来人们强调它属于“旧文学”或“封建残余文学”的一面。实际上,最终它已融入了新文学之中,成为新文学内部的现代通俗文学的一部分,只是中国新旧文学的决裂十分“戏剧化”事后的复杂融合过程往往遭到历的掩盖,所以反而看不清楚了。通俗小说,就是写法比较传统的、以讲述故事和刻画人物为主要目的的小说。相对来说,严肃小说在结构、主题和语言方面要求作者有更多的创造性。按刘世德主编的《中国古代小说百科全书》的解释,通俗小说是“泛指适合于群众的水平和需要,并且容易为群众所理解和接受的小说”。通俗小说是小说的一大题材类型,它是满足社会上最广范的读者群需要,适应大众的兴趣爱好、阅读能力和接受心理而创作的一类小说。通俗小说以娱乐价值和消遣性为创作目的,重视情节编排的曲折离奇和引人入胜,人物形象的传奇性和超凡脱俗,而较少着力于深层社会思想意义和审美价值的挖掘。老师很形象地向我们阐述了现在和原来通俗小说的区别:以前的小市民看通俗小说大多是消遣,爱吃小点心,所以以前的通俗小说只对人们的胃口,不关心你喜不喜欢吃与你吃的健康不健康。通俗小说的通病就是抄袭,集中于表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注重情节的典型性和真实性。我很赞同老师给我们说的这句话“中国人一生在做两件事:自己演戏给别人看,看别人演戏。”而鲁迅的《野草》《复仇》正好反击了人们的心理——你爱看热闹,我偏不让你看!似乎人生来就喜欢追求刺激,欣赏祥林嫂的痛苦来转移或者发泄自己的痛苦,表现出当时那个似人非人的世界和人们内心的残酷。通俗小说和时代是分不开的。毛泽东时代,城乡差别极大,成分问题很重要,最好的是革命干部或者革命军人。在路遥《平凡的世界》有体现。
言情小说包括狭邪小说、倡门小说、哀情小说和社会言情小说。言情小说的集大成者张恨水,在二十年代已崭露头角,三十年代达到创作的顶峰。二十年代以写报人杨杏园与青楼女子梨云,才女李冬青的故事的长篇《春明外史》一举成名,三十年代的《金粉世家》、《啼笑因缘》分别以京城国务总理金家七少爷金燕西与出身寒门的女子冷清秋的婚姻悲剧和平民少爷樊家树与天桥唱大古书的少女申凤喜的爱情悲剧为线索,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而他在抗战时期写的《丹凤街》、《八十一梦》“不是为言情而言情了”,“在故事中尽力开掘对社会,对人生的认识”,表现出了进一步的雅俗结合。当时男女自由恋爱不被社会,家庭,父母所接受,男女双方不能圆满结局。小说结局尸横遍野,遁入空门。我们的思想是受社会制约的。李泽厚说“中国近代人物比较复杂,新旧观念的交错,先进与保守构成了中国近代时期极为复杂的矛盾”。中国早熟的恋爱多发生在兄妹之中,知音就是你唱我能和,你上句我能接下句。没有虚构就没有小说,聊斋里都是男性做的白日梦。社会言情小说,让我深刻的体会到“你与社会与无法分离”。张恨水认为历来的言情小说内容不外乎三角与多角恋爱,而结局“非结婚,即生离死别而已”。但是要言情,并要完全摆脱三角与多角恋爱而又不脱离现代社会,这就比较难作了。小说的结构必须有一交错点,“言情而非多角”,又到哪里去找“交错点”呢。所以他思考、探索的结果,还是不能完全摆脱以往的“公例”,只有“于此公例中,于可闪避处力闪避之,或稍稍一新阅者耳目”⑦。这样才使《美人恩》中言情,“初不写情敌角斗之事,而其结局,一方似结婚而非结婚,一方亦似离别而非离别”。与传统的言情小说结局“非结婚,即生离死别”则呈现出不同的形态。在内容上将言情加武侠(如《啼笑因缘》),或言情与“社会”结合,如《春明外史》等。而在叙事形态上多是“一男数女”或“一女数男”的多角恋情,而且爱情的结局大都是悲情。仅以一篇《〈啼笑因缘〉自序》即可看出他写悲情,在悲剧艺术及悲剧的结局方面,既继承了传统又突破传统。
狭邪小说:中国近代小说流派。以妓女生活为题材。早在唐代、明代就有此类小说,近代更多。近代狭邪小说受明清长篇通俗小说的影响,由短篇发展到长篇,往往多达数十回。在内容上也有变化。主要表现在作者对妓女的态度和倾向上,是非褒贬,非常鲜明。多是曲街背巷,欲望与被欲望的关系,没有具体的肉体描写,比较干净。当时的妓院是雅之地,北大陈独秀被妓女抓破脸,郁达夫带学生去妓院。如俞吟香的《青楼梦》,用虚写的手法把妓女写得多情多义,风流高雅,创作出理想化的妓女形象;而张春帆的《九尾龟》,把妓女都写成坏人,狎客也都是无赖;韩邦庆的《海上花列传》对妓女生活的描写则比较客观,较真实地反映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上海妓女的现实生活。从文学流派来说,狭邪小说是明末清初才子佳人小说的末流。
武侠小说里侠义公案小说,描写清官和侠客除暴安良。《施公案》侠客无记载,但施世伦确有其人,侧重于写发生在市井的刑事案件,里面的官员没有侠客的帮助就破不了案,这些侠客在见了施公案之后才发挥自己的作用,之前都是被世俗化了。他手下的侠客不但帮他,还可以当年指责批评施公,断案平淡无奇,语言粗俗。金庸武侠小说,在这一节我知道了金庸原名查良鏞,出自名门子弟,徐志摩是金庸他舅,金庸的作品卓越地展现了侠义的层次丰富性。武侠小说里的武器从宝剑、大刀、毒药、蒙汗药到暗器,由内家功夫到外家功夫。我还知道了金庸作品中的名句“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它的原出处是金代诗人元好问的《摸鱼儿·雁丘词》。
其实,老师给我们分析了许多作品,当然不能一一列举出来,但是学完这门课,却让我从对通俗小说一无所知到现在对通俗小说有了比较系统完整的了解。在这门课中,我不但学习了书本上的知识,更让我学到了很多生活上的哲理,俗话说“戏上有假,世上就有真”。感谢老师,感谢通俗小说,让我学到了如此多的东西,第一门选修课,值了!
第五篇:中国历史文化漫谈学习体会
历史文化漫谈学习体会
单是从选修课这个名字来看,就给人一种比较放松的感觉,因为他不像是必修课那样是强迫人们学习的,不管你是喜欢这门课还是不喜欢这门课,统一规定都要上,这样使得有些本来就不太喜欢的科目变得更加抵触了。而选修课呢,是把五花八门的课都放在一起任你挑选,对我们来说无非就是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来学习。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兴趣自然就能在平时的课堂上高度集中,平时也会花费时间和精力来学习。我一直都认为选修课学习的知识不比必修课的少,甚至实用性还较之高上许多。
其实从大二至今我也已经上过很多的选修课了,像是音乐鉴赏、军事理论和中医药美容等等,总体的来说我觉得选修课的内容很是丰富,文化,体育方面还有与各个院系专业相关的课程都有涉及到,作为选修课的设置,这些选择已经很可以称得上多样化。选修课一直都非常吸引同学们,每次都会成为大家热议的话题,绝大多数的同学也能在课表中找到自己想选的课程。据我所知,授课教师们也都认真负责,对于每节课都有充分的准备,每一节选修课都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小型讲座,凝结了教师们的心血,也受到了同学们的欢迎。
尤其是书记的中国历史文化漫谈的选修,在同学们之中备受推崇,每次都是全班爆满,六点半开课但是我们都要在六点之前就要到,不然座位都坐满了,就只能站在后面听了。其实教室规定的座位原本是够的,但是因为书记每次上课都不会照本宣科,课外延伸知识都很多,言辞幽默又不失风度,富有授课激情,而且博学多才,总是吸引其他当天没有选修课的同学们来听,这才造成了位置的紧张。
之前我也是“蹭课大军”中的一员,因为从大一刚来就听学姐学长们说一定要听一听书记的选修,会让人受益良多,听过之后就觉得也一定要选上,从头完整的听一次。不光是因为书记讲得好,也因为讲的是有关于中国文学、中国文化,能够培养同学们文化素养的课程,我想我们作为当代的大学生,无论专业知识多么过硬,无论外语多么好,都不能丢失对自己国家语言的学习,自己国家文化的学习。历史文化漫谈这个选修课我已经选过两次了,可是每一次都被电脑系统无情的刷下,这学期我是本着事不过三,不死心的心态又试了一次才终于选上的。
我觉得教室的位置真的有点不太够,如果有可能的话能不能给我们换一个更为宽敞的地方上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