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法律原则的意义——以法学方法论为视角

时间:2019-05-14 14:21:4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论法律原则的意义——以法学方法论为视角》,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论法律原则的意义——以法学方法论为视角》。

第一篇:论法律原则的意义——以法学方法论为视角

论法律原则的意义

——以法学方法论为视角

摘要:法律体系是指由法律原则和法律规则构成的规范体系,其中,法律规则占绝大多数,而法律原则的数量较少,但是并不是说法律原则就无足轻重,在某种程度上,法律原则的意义要远远大于法律规则的意义。目前我国理论界学者多集中于法律原则的概念、性质、适用方式、原则与规则的区别等方面。然而,笔者认为,应从法律体系及法律实践的整体角度出发,来分析法律原则的意义。这样能帮助我们更清楚地认识法律原则的地位、本质;同时,也对我国立法者制定法律原则、完善法律体系和司法者更好地运用法律原则进行裁判有一定借鉴意义。

法律原则究竟是什么?这一抽象性的概念有没有实际发挥作用?或者仅仅只具有一种法

1律上的象征性意义和政治上的宣誓性意义?笔者认为,答案显然是否定的。下面笔者以方法论的角度,从理论意义和实践两方面来论述法律原则的意义:第一部分,先对法律原则的概念作一个简要的界定,以及其包括的内容;第二部分,将从理论层面对法律原则的意义作详尽分析,具体从将从法律规则与法律原则、法律体系的联系这个角度来分析;第三部分,将从实践层面对法律原则的意义进行分析,主要从法官的自由裁量权运用的角度来阐述、;第四部分,将从中国的法律现状入手,简要分析我国法律原则的制定实施情况,以及相关的完善建议。

一、什么是法律原则

对于法律原则的定义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见解,他们分别从不同的视角来揭示法律原则的本质和特征。例如,德国学者拉伦茨认为:法律原则并不是一种——一般性的案件事实可以涵摄其下的,同样——非常一般的规则。最高层次的原则根本上不区分构成要件及法效果,其毋宁只是——作为进一步具体化工作指标的——“一般法律思想”。如法治国原则、社会国原则、最终人性尊严原则„区分构成要件及法效果的第一步,同时也是构建规则的开始则是:相同案件事实在法律上应予以相同处置的命令以及各种不同方向的信赖原则„是此等2“下位原则”。由此可见,拉伦茨将法律原则分为两个层次:一是一般原则,即作为人类对于法的正义的追求的一种体现,在长期的历史中形成的,如自由平等人权原则;二是具体原则,即各部门法中的具体原则如民法中的诚实信用原则、刑法中的罪刑法定原则、行政法中的比例原则等,这也是本文所要讨论的原则的范围。美国的德沃金则是从原则与规则在适用方式上不同的角度来描述原则,即原则是以一种全有或全无的方式来适用,并且具有价值维3度。我国著名学者张文显教授认为:法律原则是指可以作为规则的基础或本源的综合性、4稳定性原理和准则。

由此可见,虽然各个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来定义法律原则,但是总体上还是有一些共同之处是被大家所认可的。即法律原则具有不确定性,它没有规定具体的权利义务和法律后果;它承载了一定的价值,赋予了法官一定自由裁量权,具有普遍性,可适用的范围较广泛。

二、法律原则的理论意义

(一)从与规则的关系的角度来分析 12葛洪义:《法律原则在法律推理中的地位和作用》,载《法学研究》,2002年第6期 [德]卡尔·拉伦茨:《法学方法论》,陈爱娥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348页 3[美]德沃金:《认真对待权利》,信春鹰、吴玉章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 年版,第40页 4张文显::《法理学》,法律出版社1997 年版,第60页

1.法律原则是法律规则赖以存在的基础

在法律规范中,法律规则占据了庞大的数量比例。规则是由前件、后件、归属关系组成的,而归属关系是指前后件之间的关系,它不是必然的,是人为选择的。因此,法律规则带有一定的主观色彩。既然这样,那么我们究竟以何标准来评判规则的正当性?在这里,原则即发挥了作用。由于原则带有价值至上性,而它又与规则一起组成法律体系,所以原则必然要为规则提供一定的价值导向,为法律规则正当与否提供依据。法律原则作为法律规则的基础性规范,同时也意味着立法者在制定法律的时候不能恣意妄为,他们要保证进入法律体系内部的任何一项规则必须经过原则的筛选,否则,法律会因为其正当性基础的缺失而不被人门所信仰,法律的权威性便会减弱,立法机关的权利来源也会受到质疑。关于法律原则的这一意义,英国著名学者麦考密克曾写道:“如果那个更为一般性的概念被人们认为是一个合理的、有意义的概念,或者对于能指导具体事务来说是正当的、可欲的标准,那么人们就会把这一标准视为一项原则。对于所有那些与之相关但更为具体的原则来说,这一原则起到解

1释和使之正当化的作用。”此处,麦考密克赋予原则以解释、证立作用,即说明规则若被包含于某项原则之中就表明它是一个好规则。我国著名学者郑永流则把法律原则与法律规则的2这一关系形象的比喻成“一月照万川,万川映一月”。

在具体的部门法中,我们也可以找到依据。比如,刑法第五条规定了罪刑法定原则,而在对每一个罪的规定中,分则根据犯罪的性质、情节、对社会的危害程度等,规定了相应的量刑幅度。又如,合同法第五条规定当事人应当遵循公平原则确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而第54条则具体体现了该原则:“下列合同,当事人一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一)因重大误解订立的;(二)在订立合同时显失公平的„”由此可见,在规则的背后总能找到相对应的原则,原则是规则赖以存在的基础。

2.法律原则是弥补法律规则缺陷的工具

由于规则具有明确的假设和结论,其文义较为封闭,适用范围较窄,因此,若法律规则缺失时或者含义不明确时,怎样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这其实也是司法三段论经常遇见的难题,即作为法律规范的大前提模糊或没有时,就要用到法律解释、归纳、类推等多种方法。而此时,原则作为规则的替代物则充当了三段论的前提:由于原则是由不确定性的高度概括性的语言所组成的,其文义较为开放,适用范围较宽,因此规则缺失时则可在原则中寻找相应的内涵或者进行类推;而在规则模糊或者发生冲突进行解释时,解释应遵循合法性的根本原则,也应在原则的合理范围内进行适当的解释。所以,原则能有效地克服规则刚性的特点,使得司法三段论正常运作。

以诚实信用这一民法中的帝王原则为例,它曾在我国市场体制和法律体制均不健全的情况下发挥了很大作用。例如在李珉诉朱晋华、李绍华悬赏广告酬金纠纷上诉案中,二审法院认定,朱晋华、李绍华在报纸上刊登的“寻包启事”为悬赏广告,且言明具体的酬金数额,应认定诉讼双方为债权债务关系。在悬赏广告的法律性质没有法律明文规定的情况下,法院

3可以依据《民法通则》第四条诚实信用原则做出判决。在这个案件中,由于没有相应的规则,因此法院直接适用诚实信用原则应当是没有质疑的。

(二)从与法律体系关系的角度来分析 1.法律原则对形成法律体系的意义

法律体系是由原则与规则构成的混合体系。若把这一体系比作一条珍珠项链的话,则珍珠无疑是构成这条项链的一个个具体要素,而原则则可以看作是这个项链中的若干锁扣。若 12 [英])麦考密克:《法律推理与法律理论》,姜峰译,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152页 郑永流:《法律方法阶梯》,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22页 3《最高人民法院公报》1995年第2期 没有一个个的珍珠,则锁扣的意义永远不会彰显出来;反过来,若没有这些能松能紧、能开能合的锁扣,怎会有这么多的珍珠进入到这条项链中来?由此,原则对于形成法律体系的意义便显现出来了:原则在形成整个法律体系中占有主导地位,随着它的具体化过程,一些下位概念和一般法条才建立起来,而又凭借着后者,原则的主导思想才能显现出来。通过这种“交互澄清”的程序,原则把各个规则串联起来,浑然一体,内部体系也就建立起来了。正如拉伦次所说:“只有在考虑其不同程度的具体化形式,并且使这些形式彼此有一定的关系,1如是才能由之构建出‘体系’来。”

原则不仅是法律体系形成的源泉,另一方面,它也是一种法律体系性标准,是法律体系的评价基础。由于原则概括了立法机关制定法律的指导方针和总思想,体现了他们判断是非善恶的基本态度,体现着社会生活道德、公平与正义价值,因此可以以原则的内在价值来评定法律体系的性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原则是一国法律体系价值理念的标杆和旗帜。以我国现行法律中的一些具体原则为例,如诉讼法中的依靠群众、公开审判、以事实为根据和以法律为准绳原则,民法中的善良风俗、诚实信用、公平原则即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基本法治理念。

2.法律原则能保持法律体系的开放性和一致性

法律应当具有稳定性和相对确定性,否则会给公众造成一种不安定的状态。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法条的含义是僵固的。由于抽象的法律与复杂多变的现实生活总存在一定差距,因此要不断赋予法条以新的涵义,保持法律体系的灵活性、开放性,以便能够应对层出不穷的新情况,为各种纠纷提供解决办法。而由于规则只能适用于具体的情景和后果之中,因此只有原则才能为法律体系注入新的血液。“法律原则并非规范,因此也不宜直接使用;为使其得以适用,必须一再加入新的、独立的评价。仅此以可得出,由法律原则构成的法律体系具2有开放性。而再看今天适用于民法以及诉讼法的诸多原则,如诚实信用、私法自治、当事人对等原则,它们从数百年来就已经是我国法秩序的组成部分,这说明虽时过境迁,但原则是与时俱进的,因此它就能够保持法律体系的开放性。

一致性也是法律体系的一个重要特征,它是指法律体系内部的各个规范之间要保持一致,不能有冲突。而法律原则对于法律一贯性的维护具有重要意义。在法的创制过程中,处于不同效力位阶的各项原则能够被各级立法机关可遵从,法制统一就有了基本的保障。如在税法中,为了防止曾经出现过的《个人所得税》与《个人收入调节税》的冲突,我国曾在1994年将个人收入调节税纳入到个人所得税当中,这里就用到了税法公平原则,作为促使税法内容协调统一的保障。

三、法律原则的实践意义

从法学方法论的角度来看,司法三段论的最大功能就在于承认法官有自由裁量权,但同时又限制自由裁量权。而笔者认为,作为司法三段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法律原则在实践中将这种功能演绎得淋漓尽致。它像是一把双刃剑,与自由裁量有着天然联系。下面笔者就从这个角度来阐述法律原则的实践意义。

(一)法律原则赋予法官自由裁量权,指导法官进行个案裁判

在司法三段论产生之初就有很大的非议。法律实证主义从捍卫司法三段论的角度出发,认为法律适用过程清楚,无须触及那些具有不确定性的价值判断如正义等问题,故足以消3除法官恣意裁判。而以弗兰克、霍姆斯为代表的法律现实主义则对司法三段论展开猛烈攻击,认为它把法官判决当成了自动售货机,过于僵化。笔者认为,在经过不同派别的争论 12[德]卡尔·拉伦茨:《法学方法论》,陈爱娥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355页

舒国滢:《法学方法论》,厦门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187页 3 焦宝乾:《当代法律方法论的转型》,载《法制与社会发展》,2004年第1期 后,当今的司法三段论已发展为形式与价值的统一,法律原则的运用就是最好的例证。法律原则不仅是一种形式意义上的规范,它还允许法官进行价值选择和判断,这既包括法官积极主动地运用原则去分析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关系,也包括法官接受了系统的法学教育而形成一种潜移默化的原则意识。法官必须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去依法裁判,从而在法律规则不明确的情况下实现个案争议。

(二)法律原则限制法官自由裁量权 首先,在运用法律解释和法律推理这两个关键性的环节时,法官的权力行使会受到原则的限制。在这个过程中,原则构成了正确理解法律的指南,尤其当法律的含义存在着作出重复解释的可能时,原则就成为在各种可能的解释中进行取舍的主要依据。同时,原则也构成推理的权威性出发点,从而大大降低了推理结果不符合法律目的的可能性。可见,法官不能依法条进行无限制的推理和解释,他们始终要受到原则的范围限制。

其次,法官原则会限制法官的思维模式。在作出一个判决时,仅仅援引原则是不足以支持结论的,他要作出充分的论证,这点在直接适用原则进行裁判的案件中尤为重要。比如,法官要充分说明原则在法律中的内涵、为什么不适用规则而适用原则,以及要结合案件的具体情况对原则与个案事实结合起来的过程进行分析、考察同类案件的处理情况等等。最后这一论证的过程及结论还要以文字的方式反映在判决书中。经过这一训练过程,法官头脑中已进行了一场“思想风暴”,形成了一种大致的思维模式,故其自由裁量权会受到这种思维模式的限制。

四、法律原则在我国的适用情况

通过以上论述,可见法律原则并非仅是一种法律基本精神的宣告,失去法律原则的司法三段论将会使其在理论和实践中的功能受损。此外,就我国目前司法裁判的实践来看,适用司法原则进行裁判的案例已占据了一部分比例,如在2007-2009年间《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案例指导》刊登的117个案例中,直接或间接适用法律原则的有27个,占案例总数的23.08℅,其中疑难案件和新类型案件是法律原则适用的主要场所。而在对某基层法院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有48名法官认为有直接援引过法律原则对个案进行裁判。这充分说明了法律原则的适用在我国司法实践中已有了相当的发展。

但是,我们也应当看到,国内在法律原则的立法、司法方面仍存在许多问题。如法律体系的不健全导致原则与规则并非具有一致性,甚至原则作为规则之基础的情形也不是完全绝对的,法官借口原则拒绝受理案件或任意裁判,适用原则缺乏规范性和统一性等等。对此,结合我国目前的国情来说,一方面,我们应重视原则的作用,在立法中赋予原则一定的权重,以在目前立法经验不足的背景下加快法律制定的步伐、提高司法效率;但另一方面,我们也应对适用原则的前提、方式等加以具体化,以规范法官行为,使原则充分发挥其价值和意义。

第二篇:马原原理的方法论意义总结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总结(58个)

(二)哲学分析题七步走战略

1、哲学关于辩证关系的万能公式: 哲学的辩证关系特别多(共计48对),但无非两类,一是并列关系,二是从属关系。

(1)A和B并列关系(40对):

1)总论:A和B是辩证统一的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2)区别:A和B的定义、特征、作用、地位不同

3)联系:A和B相互依存:A离不开B,B离不开A(有两种解释,一是一句话变三句话:任何A离不开B,世界上根本不存在离开B的A,离开了B,A也不存在了;二是正说说,反说说,换个说法再说说)。A和B相互渗透:A渗透着,B渗透着A;

A和B相互转化:在一定条件下,A能转化成B,B也能转化成A 正说说反说说换个说法再说说

只有A才能B如果不A就不能B,所以。。

(2)A和B从属关系(6对:物质与意识;实践与认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国体与政体)

1)总论A和B是辩证统一的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2)区别:A和B的定义、特征、作用、地位不同。

3)联系:A决定B(A决定B的产生、发展、灭亡、性质和内容);

B反作用与A(当B适应A促进A的发展,当B不适应A阻碍A的发展)。(3)整体与部分:系统与要素即是并列关系也是从属关系。

2、哲学分析题的答题模板(七步走)(1)先写„„认为:

1)唯物论: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认为: 2)辩证法:马克思辩证法认为:

3)认识论:马克思辨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4)唯物史观: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认为:(2)写出原理,并指出方法论意义。

(3)概括材料段落大意,中心思想或摘抄材料。(4)指出材料的合理性和不合理性,并反对错误。(5)再写一原理,并重复(3)(4)操作

(6)此外,多写几个原理但不必解释。如果实在不会就写几个万能原理(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原理和矛盾普遍性的原理),但着重考虑三个黄金原理(自在世界与人化世界的辨证关系原理;唯物辩证法过程论的原理;改变了物的量的结构引起质的飞跃的原理)。

(7)下结论:只有按照马克思的上述原理的指导正确处理人的实践活动,我们才能成功!注意:1)如果分值较小去掉第五步。2)如果题目给出原理,去掉五、六步

(三)哲学外分析题答题思路

认真审题看清题意;清题目要求和限定范围(料范围的限定,时间范围的限定,学科内部范围的限定)

1、写好第一句话,跟据分析题问法不同,分别采用以下三句作为答案的第一句话 1)“根据材料我们可以看出„„” 2)“××主义认为„„”

3)便疑问句为陈述句,如:“新时期如何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答题时,我们可以变为“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措施是„„.” “为什么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答题时,我们可以变为 “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的原因是„„”等

2、要点写清楚并作解释

如: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分析改革和开放的依据 1)原理1,正着解释,反着解释 2)原理2,正着解释,反着解释 3)原理3,正着解释,反着解释

此外,原理4,原理5,原理6(补充原理不做解释),综上所述,重复命题 注意:所用原理的个数,根据本题所给分值适当增减

(一)、唯物论(三观两原理一方法论)10个原理

1、三观:物质观、意识观和实践观 ①物质观:

物质和运动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相互依存)。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都有)。

运动的物质与时间、空间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相互依存)。时空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相互依存)。时空的有限性与无限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相互依存)。②意识观:意识的能动性原理:

第一,在认识世界过程中,意识不仅可以反映事物的现象,而且可以通过抽象思维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第二,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意识具有指导性。意识可以通过实践把观念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意识的这一能动作用具有两种不同的性质:其一,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使人们的实践活动获得成功;其二,错误的意识阻碍事物的发展,使人们的实践活动遭到失败。意识的这一作用是意识能动性最突出的表现。

第三,意识能够反作用于主体,影响人的生理过程。人的精神是否愉悦,对于其身体健康状况有重要影响。

③实践观:主体与客体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都有)。自在世界与人化世界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都有)。

2、两原理:

①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从属)

②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辩证唯物主义主张世界统一于物质,是指统一于所有物质形态的共同的本质的属性----客观实在性;世界的统一是无限多样的统一,是包含着质的差别的统一;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是运动和发展的充满联系的统一。

3、一方法论: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二)、辩证法(一个一,两个二,三个三,四个四)23个原理

1、一个一是指一个核心——矛盾

①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都有); ②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都有); ③矛盾的不平衡性原理: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都有);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都有)。

④矛盾是事物发展动力的原理:

第一,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使每一方在相互统一中得以存在和发展。

第二,矛盾双方相互包含,使任何一方都从对方那里吸收到了有利于自身的因素,从而在相互利用、相互促进中共同地得到发展。

第三,矛盾双方相互贯通,规定了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

第四,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否定、相互斗争,推动事物的发展。矛盾的斗争性首先引起事物的量变,一旦矛盾双方的斗争突破原有事物的限度,就会引起事物的质变。⑤内因与外因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都有)。

2、两个二是指两大总特征:联系和发展 联系:

①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原理(联系的含义和特征); ②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都有;从属); ③系统与要素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都有;从属)。发展:

①新事物必然要战胜旧事物的原理:

新事物符合客观世界发展的规律,具有存在的必然性和前进性,因而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新事物脱胎于旧事物的母腹,它对旧事物采取了扬弃的态度,具有旧事物所没有的优越性;社会领域的新事物符合人民利益,得到人民的拥护、支持。

②尊重客观规律性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相互依存,正、反、换)。

③唯物辩证法过程论的原理:世界的发展是无限的,而每一个具体事物的发展是有限的,世界的无限发展是由无数个事物有限的发展过程的集合而成的。

3、三个三是指三大规律: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1)质量互变规律:

①度的原理:度是质和量的统一。把握事物的度,可以全面而深刻地认识事物,做到胸中有数,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统一。把握事物的度,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掌握“适度”的原则,不能随意超出事物所允许的范围。

②质变和量变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都有); ③改变了物的量的结构引起质的飞跃的原理。(2)否定之否定规律:

①肯定和否定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都有)②辩证的否定观的原理:

第一,辩证否定观认为,事物否定的根源存在于事物的内部,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第二,辩证否定观认为,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否定是批判和继承、克服和保留的统一。肯定和否定相互渗透,肯定之中有否定,否定之中有肯定。

(3)对立统一规律(又叫矛盾规律)见一个一。

4、四个四是指四对范畴:原因与结果,现实与可能,必然与偶然,现象与本质 ①现象和本质(并列,都有); ②必然与偶然(并列,都有); ③原因与结果(并列,都有); ④现实与可能(并列,都有)。⑤形式与内容(从属)

(三)、认识论(三个一,一观一论一方法)10个原理

1、一观——真理观

①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都有)②真理的具体性的原理

③真理和谬误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都有)④真理的价值性与客观性的原理: 第一,真理既具有客观性又具有价值性。

第二,真理的客观性是指,真理的内容是对客体的本质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不附加任何主观随意想象的成分。

第三,真理的价值性是从真理对主体的意义和效用上考察,是对真理的作用、意义、功能的揭示和反映。第四,真理的价值性是以真理的客观性为基础的。⑤价值的主体性与客观性的原理:

价值既有客观性,又有主体性。价值的客观性表现在:价值必须以客观事物本身所具有的属性为现实基础,人的需要受社会历史条件制约。价值的主体性表现在:客观事物的某种属性是否能实现价值的满足要以人的需要为基准,另外,同一客体对于不同的主体的价值满足带有主体的个性特征。⑥实践是检验真理标准的原理(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辩证关系原理)。

2、一论——认识论

①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从属);

②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都有); ③实践和认识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所谓具体的统一,是指认识、理论要同一定时期、地点、条件下的具体实践相适应。认识、理论要根据具体实践不断地补充、丰富和完善。所谓历史的统一,是指认识、理论要同不断发展的实践相适应,要根据实践的变化而变化,不能落后于实践。④认识过程的反复性与无限性: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这是认识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无限发展的全过程。

3、一方法——辩证思维方法。

注意:辩证思维方法、理性因素与非理性因素在认识活动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见03年、04年真题)

(四)、唯物史观(社会发展的因素、规律、特点和动力)15个原理

1、因素:

①人口是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 ②地理环境是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 ③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2、规律:

①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规律(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原理,从属)②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发展的规律(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原理,从属)。

3、特点:

①社会形态更替的多样性与统一性的原理; ②社会形态更替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原理; ③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与主体选择性的原理。

4、动力:

①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性力量; ②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③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④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⑤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和创造者; ⑥社会革命和改革推动着社会发展;

注:本章还有一个原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意义总结

一、唯物论的方法论意义:

1、一切从实际出发

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要把客观存在的事物作为观察和处理问题的根本出发点,这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的根本要求和具体体现。从实际出发,就是要从发展变化着的客观实际出发,从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出发,按照客观世界的本来面目认识世界而不附加任何外部的主观成分。从根本上说,就是要从客观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律出发,在实践中按客观规律办事。

2、要坚持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的统一(也就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其一,在认识世界时,由于规律隐藏在事物的内部,我们只有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透过现象认识、把握事物的规律。其二,在改造世界时,我们应该发挥主观能动性,根据实践目的的需要改变规律赖以起作用的条件,从而限制和防止规律的有害作用,利用其有利作用。

二、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意义:

1、把握矛盾性原理的方法论意义(矛盾分析方法):矛盾是客观、普遍存在的,要正视矛盾,不要回避矛盾;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全面地具体地分析矛盾;用不同方法解决不同矛盾是辩证法的基本要求,要用正确的方法去化解矛盾。解决矛盾时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要看到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但要抓重点、抓关键、看主流。

2、尊重客观规律性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原理的方法论意义:要坚持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的统一(也就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3、唯物辩证法过程论的原理的方法论意义:我们在实践活动中应该做到与时俱进。

4、改变了物的量的结构引起质的飞跃的原理的方法论意义:我们在实践活动中应该既要看到量变又要看到质变,注意特殊量变引起的质变。

三、认识论的方法论意义:

1、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

坚持认识和实践的统一,必须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真理观,努力做到以正确的理论为指导,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对待马克思主义,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不断进行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做到坚持和发展的统一。

2、一切从实际出发

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要把客观存在的事物作为观察和处理问题的根本出发点,这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要求和具体体现。从实际出发,就是要从发展变化着的客观实际出发,从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出发,按照客观世界的本来面目认识世界而不附加任何外部的主观成分。从根本上说,就是要从客观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律出发,在实践中按照客观规律办事。

3、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人类创造历史的两种基本活动。认识的任务不仅在于解释世界,更重要的在于改造世界。坚持认识与实践的统一,归根结底是要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结合起来。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是辩证统一的。认识世界是为了改造世界;要有效地改造世界,又必须正确地认识世界。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统一,决定了理论与实践必须相结合。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具体实际相结合,是达到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有效地改造世界的根本途径。

四、唯物史观的方法论意义:

1、要尊重社会基本矛盾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2、要尊重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性力量。

3、要尊重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和创造者。

4、要尊重社会存在的第一性,坚持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第三篇:张卫平:法学研究的方法论——以民事诉讼为中心2009.11.19.

法学研究的方法论——以民事诉讼为中心 法制网2009.11.19.访问

主讲人:张卫平教授

主持人:肖建华教授

主持人肖建华教授:大部分同学都是张老师的FANS,张老师在西南政法是我的老师,硕士毕业就成名了,是西南政法诉讼法毕业的第一届硕士生。他的名字大家都知道叫张卫平,但他的笔名叫章程,呵呵,大家去清华可能找不到张老师,只能找到章老师。张老师兴趣很广泛,他喜欢赛车,喜欢玩山地车。现在请张老师给我们开始讲座,讲座题目叫法学研究方法论,而且以民事诉讼为中心,我们听讲座的同学主要是民事诉讼法研究生,也有其他专业来的。现在请张老师给我们做报告。(鼓掌)

张卫平教授:同学们好,我可能有两年时间没有到法大研究生院来和大家见面了,本科昌平校区我去年去过了。法大今年有两件事比较有名,一个是中欧法学院,这个项目法大能够拿到很不容易,对于法大的发展是非常有利的;还有一个是比较让人遗憾的。我以前是必然论的观点,随着我阅历的增加,改成了偶然论的观点。比如我今天和大家见面就是偶然的。有了偶然就涉及到大家如何看待偶然,存在一个我们如何来思考这个问题的发生,他的原因,当然,我们更多的是把他当成一个社会学问题来考虑。我们有多种观点,有一种观点是现代人在大城市中也处于原始状态,也会发生丛林之战,会发生各种各样的战斗,会有各种各样的挫折感。在失败的焦虑中,我们往往会发生一些极端的事件。

回到我们法学研究,同样有方法论问题。我们所面对的现象,我们所面对的问题,同样有方法论问题。我们的生命和精力都是有限的,我们如何在有限的生命内,取得研究上的成功,这就是方法论。当然这和舒国滢老师的法学方法论是不一样的,我们讲的是法学研究方法论。舒老师讲的更多的是如何适用法律,贯彻法律问题,我们讲的是如何研究法律,法律的发展。不同的视角,不同的方法会得出完全不同的结论。我们在什么视角下研究问题才能找到真理呢。条条大道通罗马。但有的真理的道路是唯一的。我们如果没有选择这条道路,你可能永远看不到真理。我们讲法学研究方法论,就是如何以最小的投入来取得真理。在经济学上最讲究方法论的,在19世纪最有名的世纪方法论之争就是门格尔和斯曼伦的争论。门格尔坚定的站出来批评斯曼伦等人的观点,指出应该以典型的经济现象为依据来分析经济问题。到了五、六十年代到现代,经济学上又争论的是X论点之争,就是费里德曼的观点,他认为在经济学研究中,可以以假设、假说为依据,可以是不存在的,只要这个假设和假说和研究的问题是一致的就行,这个就叫经济学上的X论点。

那么在法学研究当中呢,我们主要注意的各种各样的观点有:历史法学派、自然法学派、实证法学派、纯粹法学派等。对于纯粹的方法论,法学界不是特别的关注,不像社会学,心理学这么关注。我们从某种关注,某种视角来看待法律现象的问题,更多的把其看成是一种方法论的问题。因为视角,方法依据什么理论来研究,作为依托,也是方法论问题。布坎南,哈郁克他们公开的宣称他们是一种个人主义的研究方法,而且是一种比较纯粹的主观主义的研究方法。否定一种必然的,客观规律的研究方法。马克斯看待问题的是一种阶级论,一切问题都是不同阶级,阶级之间互相作用、运动的结果,由此得出各种结论。从现在看来,金融风暴、金融危机不断蔓延以来,很多人认为马克斯的阶级论有很大的解释力,有很大的解

释空间。

作为民事诉讼法来讲,我们通常来讲,传统的,常用的还是一种规范的东西。也就是从成文法中一种已有的东西出发,运用一种逻辑的方法不断推导、推演出应当得出的结论。基本上从大前提,小前提推出来的,我们是一种逻辑方法。所以法学研究方法论问题,应该是如何理解法律研究问题,应用法律问题,从应然的角度,我们应该如何理解法律、应用法律的问题,什么理由有这样的法律规范。以我个人的角度呢,我是比较坦率的承认,我的研究方法是自由主义的。在金融风暴发生以来,很多人就说金融风暴的发生和弗里德曼、哈郁克这些人,他们的理论有密切的关系。这些人是理论杀手,他们宣扬政府不要干预,导致政府干预不力,因为这样而导致金融连锁反应和崩溃。在经济自由主义看来,他们也没有否定政府干预,弗里德曼也不反对政府干预经济,只是反对像凯恩斯主张的那样政府全面干预经济。读一读他的货币主义,他是强调对货币监管的,强调对金融监管的。我们把帐算到弗里德曼身上很不合适的,我们因为政府监管的不力,而说成是他们的理论问题是不合适的。因为这样一种观点建立在个人是非常理性的,政府也是如此。人们选了一个人当总统,这个人并不

会因此成为天使,成为天才。

政府和组织也是一样,也是追求利益最大化的。他们当然不会完全为人民谋福利,他们当然有自己的利益。如果我们对土地法,土地制度有所了解。许多地方政府正是利用土地制度剥夺农民土地,因为你是一个地方政府,就要代表当地人民利益。正因为每个人的知识和能力是有限的,我们认识客观规律的能力是有限的。每个人有追求客观幸福的权利,我们要相信人和一般的动物是有很大的不同。我们不能说让一部分人牺牲,让一部分人富起来,这是不可以的。我们要相信每一个人的发展才是人类的发展。回到我的观点,民事诉讼中,借用上面的观点和方法,现在我们的体制存在职权干预过重,职权干预过大。我们要尊重当事人意志,不起诉,不上诉,我们要承认证据契约,哪些证据可以拿出来,以一种契约化的观点,从当事人出发。如果不是从当事人出发,从集体主义出发,就是不好的。我们现在又强调调解,一些法院已经达到了80%、90%的程度。

按布坎南的观点,把经济看成追求效益最大化的目的来的话,你就会以这个目的来强调达到这个目的的手段。我们现在简单理解了,强调和谐社会,我们有这样一种做法,目的的合理性和正当性等同于手段的合理性和正当性,这样的话,手段的不合理性和非正当性就被目的的合理性和正当性所遮盖了。如果我们把调解看成一种秩序,我们就当然会强调当事人之间的自愿。如果我们强调的是一种宏大的目的,尤其是一种整体目的,长远目标和目的,调解本身就有问题。调解的“背靠背”就出现了,调解的均衡状态,或者我们所说的纳什均衡就出现了,双方只有调解才是唯一出路。因为是“背靠背”的,你必须要调解。在目前情况下,你必须履行一部分义务,要不然会付出更大的损失。在强制调解中,你必须调解。如果追求宏大调解,其方法论是集体主义,为了更大的目标,人成为了手段,而不是目的。我最喜欢康德的一句话:人不是手段,只是目的。虽然现代伦理学来看,康德的理论是非结果论,很多问题是不能解释的,但这句话是非常正确的。

我们也可以做社会学的考察,法院的运作是行政化的运作。法院强调的是效率,强调的是等级化。在再审中,我们可以看到,原一审的适用一审程序,原二审的适用二审程序,如果一审的案子被上级法院提审的话,注意,提审的,适用二审程序。这时,我们看问题就会有不同的认识。(呵呵,我出来讲座很少会板书,但我的书法真是不错的。书法和年龄有关。现在像肖建华教授这样年轻的民诉法学者,没有时间做书法这种陈旧的艺术表现形式。)我们要注意,如果适用提审再审的话,一审去哪了呢?二审中不是必须开庭的,实际上运作成了非正式开庭。提审后实际变成了一审终审,当事人失去了程序救济的权利,损害了当事人的程序利益。如果从司法行政化的角度来理解的话,我们就认为二审法院的级别比一审法院高,由二审法院审理就获得了足够的权威,没有必要救济。正是由于司法行政化的权威,剥夺了审级利益。在制定这法条时,由于司法行政化的意识,就没有考虑审级利益的问题。每一级法院都应该保证审级利益,我认为应该取消提审制度。

我们隐隐约约感觉到有问题,我们要从不同理论分析他,就能看的很清楚。在民诉中,一种新兴的方法是社会学的方法,深入基层做调研。这种调查是一种描述性的调查,只是指出是什么,而不是指出应当是什么。这种调查不能有价值判断,应该是客观的。就像韦伯说的,要保持价值中立。这种调查不管什么结果都应接受,你可以有自己的价值观,但你不能因为自己的价值观而不接受社会现实。这样一种考虑和分析有什么好处呢,他不是从一种规范,一种理论出发,而纯粹是从一种制度是如何运作的。比如我们分析一下基层法院是如何理解司法解释的,如何理解证据规定的,如何执行证据规定的。这样的调查的结果有可能和法律、立法者要求是相背的,这也就为法律的修改和完善提出了可靠的保证。我们也要注意,我们现在所受的是法学训练,少了社会学严格的训练,很难把田间地头的调查做成社会学上的标准样本调查。比如他必须是通过地方电话簿来抽样的,而不是通过商业电话簿、行业电话簿来抽取样本,电话簿上得有所有人的电话。社会学上调查的训练,他不像我们法学上规范的研究。我们可以从一种规范在国情中的适用看出其是否是合理的,我们对法学文章的判断能从文章的论述和行文中看出其是否正确。而社会学中的田间调查往往是没有办法进行检验的,这也就导致了,不少人为了出成果,就从事田野调查,你的数据结果是没有办法检验的。北大陈瑞华老师的关于审判委员会的存废改革问题和苏力老师的调查结果完全相反。我认为,他们两人中肯定有一个或者是两个是错误的,不可能两个都是正确的。据说,他们两个是去的同一个地方进行调查。我们可以说,他们肯定有一个是错误的,或者两个是错误的。我们运用社会学方法进行田野调查,如果我们没有相当的学术训练和较高的学术道德来支持我们的调查,是没有意义的。所以我们要注意在民诉中,运用社会学调查的方法是要注意的。我们在民诉的研究中还是要进行规范研究方法。

今天中央就开了改革开放30年大会,回顾下我们民诉的发展,现在民诉的论文非常之多。但我们目前处于无皮之毛的阶段,也就是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我们民诉的发展处在自说自话的状态,通过国外理论的研究、借鉴,这方面可以有很大的发展。对文本和实际制度的考察,是很有好处的。但我国没有将判决公开的制度,我所做的研究只是对于个别案件得出的结论。我们很难全面的针对整个民诉得出他的全貌,我们并不知道法官是如何想的,并不知道律师是如何想的,我们远离了司法实践。所以我就特别希望通过社会学的调查实践来了解司法实践。但我们法学人,很难从事社会学调查。实际上只要把判决公开,把理由公开就可以了。国外法学研究很少说有从事法学社会学调查的。国外的大学会要求他们的教授一年去接一两个案子,我记得牛津和剑桥大学就有这样的规定。但是英美法的特点就是他必须要有实践。他和大陆法系是不同的,他不是以理性主义为基础,而是以经验主义为基础的。当然这两大法系,我们理解英美法如果不通过大量的案例,只看法律文本,你是不能理解他的。而大陆法系,作为一种规范,作为一种理论建构,一种体系化的东西。比如在大陆法系中,诉要分为形成之诉、确认之诉、给付之诉,形成之诉来源于形成请求权,形成请求权来源于形成权,形成权来源于形成义务;进入诉讼中,形成请求权转成形成之诉,形成之诉转成形成判决,形成判决转成形成力,形成力是否有执行力这就是一个问题,他们是一套的。整个民诉的建构中,一方是当事人,一方是法官,双方相互作用。每一个概念都有相当的要

件的。

作为中国的民诉法学,我们应该作为一种规范法学,纯粹法学和实证法学,应该这样理解和认知。我们现在学者有一种倾向,偏离规范,偏离实证,我们也注意到一种“山寨”化的研究。规范的研究仍然是大陆法系研究的主流,你可以有一些用哲学方法、法社会学的研究、心理学的研究,但主流的东西,为本的东西仍然是规范分析,仍然是从法的规范性、合理性、正义性这些方面出发,层层推导出每一个法律内部的逻辑关系。作为实证法律,作为从实证主义角度来看待法律,法律体系内部应该是一致的。当然你从批判法学角度看,法学总是有问题的。但批判法学总是过眼云烟,后现代法学也只是非主流。我们不能把后现代法学和批判法学当成一种主流的东西来看待。

法律当中有没有不确定性,当然有不确定性,但不确定只能是例外,含糊、模糊也只能是法律的例外。由于社会现象极其复杂,我们交由司法解释进行解释,交由法官自由裁量,交由司法者在司法活动中依据自己的良心、依据宪法,依据法律的理念和基本原则进行解释,这是可以的。但是我们不能人为的去制造一种不确定。我们所定义的集体主义本身就是一个不确定的概念,如哪个集体才拥有对集体荒地的承包权,我们是有意识的让其模糊。当然,一方面,我们是由于意识形态上的原因,基于意识形态上的障碍,我们是不能承认集体土地能够转让的,不能承认农民拥有集体土地的。严格来讲,社会实践是很难进行试验的,而每一个活动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人、不同的条件下都是可能不一样的。因为人与人之间的博弈是非常复杂的,在这种条件下,我们给了自然村进行集体土地的使用权会有什么样的后果呢?我们只能在模糊的状态下,在不确定的状态下进行试错,试错的结果能否被社会所接受。也就是这个制度是否具有可接受性。不确定的坏处就是在于不确定给了贪污腐败分子能够利用这个模糊性为自己谋求利益。也许我们就是希望城市能够掠夺农村土地,也许我们就是希望公民能够具有的权利被剥夺,以此来促进城市的发展。所以在有的情况下,事物的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润滑剂,就是改革者改革的空间。所以在制订物权法的时候,巩献田先生和王利明先生能够进行论战,按照童之伟先生的观点,他们在宪法中都能找到论战的依据。一方面是公有制作为依据,一方面是市场经济作为依据,宪法中都有。在我们的宪法当中是人为的制造矛盾,如果宪法中没有这个矛盾,宪法当时很可能是难以通过的。我们在研究分析时,要分析矛盾产生的原因。

在民事诉讼中,他的基本特点是寻找平衡,在实体法中,我们寻求的是各种利益的平衡。在民诉法中,我们寻求的是不同价值取向的一种平衡。你比如说,就起诉制度来说,你移植国外的诉讼要件来分析,我国的起诉条件实际上借用了国外的诉讼要件,这无形中提高了起诉的门槛。但我们也可以这样分析,我们刚刚进行的是法理分析,从接近司法来讲,从司法为民来讲,这是有问题的。但为什么还要有立案庭,还要严把立案关呢,这是有政治原因的。我们的司法机关和司法制度并不是一个典型的法治国家的一个司法制度,所以我们不能按照法治的理念来看待问题,必须看各种效果,看各种政策。法律服从于政策,法律政策化,也就是说从人治向法治转型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他在判案中要注意哪些案件能够在法律上得到真正的解决,哪些案件是我处理不了的,哪些案件有政府的因素。在人治转向法治的过程中,案件多多少少有政治的因素。司法者很难按自己的意思办理案件,他当然要把立案的门槛竖起来。我们讲要降低门槛,司法为民就是矛盾的。还有一些是技术上的,程序正义与实体正义的矛盾,一方面强调诉权自由行使,但也确实存在滥诉的情况存在,我们需不需要对滥诉的行为给予处罚呢?处罚会不会妨碍诉权自由行使呢?所以需要进行权衡。那么就会存在当事人的权利和法院干预之间的矛盾,如果我们要强调程序正义的话,我们一定要给予程序上的救济权。那么我们要做到什么程度才是符合效率的,才能节省司法资源。如在管辖异议中,被告应在收到起诉书后是否应十五天内提出管辖异议呢,一审法院做出否定裁定时,当事人是否可提出上诉呢,在上诉被驳回后,又是否可提出再审呢?我们需不需要设计一个这么复杂的制度呢?我们来看一看,管辖的目的,如果不这样看,就看不出问题所在。从司法解释来看,基本认可了我们的制度设计的。但在专属管辖中,我们不尽要问,你有权利进行这样的限制吗?你能限制管辖的种类吗?你解释的依据是什么,法理的正当性在哪里?

呵呵,那我就稍稍多讲一点。我注意在民诉法中,我们过于关注细微的问题,少了从全局、整体角度关注问题,少了从宪政、公理角度出发看问题。我们如果有了全局的角度看问题,有了体制的思考就会好得多。如果我们从平等,中立,从武器平等出发,我们就能更深刻的理解细微的问题。比如从撤诉问题来看,你只要满足形式上的要件,你是起诉人,不论如何理由,你都是可以撤诉的。那为什么法院有权裁定不予撤诉呢,我们需要理由,是为了权力行使寻找借口,这是为权力干预提供条件。如果已经进行了开庭的实质审理,撤诉需不需要征得被告的同意呢?如果你的制度设计是撤诉后可以再起诉,这样的前提条件下,撤诉就一定要被告的同意。这是从当事人平等的角度来考虑,而不是从当事人主导的角度来考虑的。所以考虑问题不止是从一个角度来考虑问题的。自从加里?贝克尔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后,经济学的原理运用于所有社会现象进行分析。比如说加里?贝克尔对零售报刊要设计的很简单,而对自动售货机则要设计的比较复杂,特别是对钱币保护的很严格。我在日本东京也碰到这样的情况,为什么呢?(同学说:报纸不值钱)不对,报纸和可口可乐是一个价,也是五元钱。这就要求经济学解释了,报纸是边际效用递减,报纸是看过就没有用了。而易拉罐这东西你可以一瓶瓶往家里拿,这是不递减的,你今天喝了,明天又想喝了,你可以储存。你报纸储存一百份有什么意义呢?加里?贝克尔就是这样分析的。

在诉讼法中,证明标准问题也可以用经济学进行解释。刑事诉讼中是排除合理怀疑,民事诉讼中是高度盖然性。我们可以看到,人权,自由,秩序,而自由是最可贵的,人的生命权是无法弥补的。在经济学中,民诉中的证明标准,财产无论归原告还是归被告,这个财产都是不会消失的。在刑诉中,如果真正的被告没有被逮住,而冤枉了一个人,这个社会成本是双倍的。真正的被告逍遥法外,他还有可能犯案。所以应该更加严格的保护当事人,不能

没有抓住真凶,反而把人又冤枉了。

为什么我强调同学们一定要提问呢,就是我讲了后,同学们有一个思考,同学们是受众,会有一种心理压力,这种心理压力要释放,要通过什么来释放呢,就是通过提问的方式来释

放。

肖建华教授评述:我们可以感觉到张老师对于法理学、经济学有广泛的阅读,他的书房就是小型图书馆。张老师法理学方面的著作藏书绝对超过一个法理学方面的教授的法理藏书,我对他的讲座进行一个简单的评述,他选取的学术径路决定了他能不能成功。马克斯为什么能够成功,就是他抓住了人性,抓住了人性喜斗的一面,穷和富的斗。韦伯正好相反,他采用后现代的方法,找到了人能够取得利益最大化的方法,就是合作,人的交往理论。福柯提到形形色色的市场和规则背后的是权力,权力决定了你的话语权。这个世界千变万化都是在一种线索中进行阐释。作为一个线索,从古代到现代,都是贯穿始终的。包括张老师,他的自由主义的思想,他的理想主义的思想是他研究的主线。当然我对他的主线得出的结果,并不太认同。但他的主线中排斥检察机关作为起诉人的地位,我也一直反对检察机关作为起诉人。在对抗制的情况下,大家认为竞技是公平的。但在中国权力这个东西太好玩了,这个

权力一定要受到一定的制约。

另外一方面,张老师在法学研究方法论当中用规范的方法进行研究,对于社会学的方法进行了评述,认为其是个别的,不具普遍意义。比较典型的是苏力教授,虽然他才华横溢,但这也不能遮掩从事实到证据之间的逻辑过渡的缺失。我们要争取民诉的发言权,现在民诉一些领域都被法理学占领了,像范愉老师的非诉讼解决纠纷机制就把我们占了一部分。我们要吃这一碗饭,不光是从学术的角度吃这碗饭,我们还要以法官自身的角色来审视问题,我们司法实践和民诉理论都要重构。法社会学的这种研究方法,这种角度,让我们感觉到北京和北方其他地区经济上的差距,及其产生的不同影响;南方、北方也有差距。我们在制定规范的时候要更多的考虑这些因素,要让规范适用于每一个角落,中国是一个老大帝国。

张老师谈到了民诉和经济学的关系问题,经济学对当事人主义的提出是有潜在影响的。在经济学的框架下,当事人主义、极度职权主义、辩论主义都可以分成几个模型,而这些模型正是经济学的模型。我们可以感觉到张老师在多学科中吸取营养,是他取得民诉研究成功的一个因素。另外一个因素,是他的规范研究方法。(呵呵,张老师应该是不会介意辩论的,因为西政就有辩论的传统。)我们说法学的模型,任何规则都有例外,例外之外还有例外。因此我们看到所有模型是被切割了的,不成模型的模型。我们在经济学中看到这样的数据应用到模型中,但在法学上,简单的把数据应用到模型中,这就过于学术化,失去了法律生活的多样性、复杂性。我就从民诉的实质正义的角度来说,这样简单的形式化的东西,会导致程序正义和实质正义的冲突。我就简单评述到这。

张卫平教授回应:由于时间有限,我的一些观点不能展开。明天是全国检察长会议,他们也邀请了我参加。(呵呵,实际上他们是知道我会反对检察院抗诉的。)但我们要明白一个界限,学术研究和政策研究、法理研究和政策研究都是有区别的。我们需要权力监督作为一种政策性的措施,作为一种考量,作为应对当下司法腐败的应变措施。当然,我们从长远来看,不是检察监督的问题,而是法官制度和司法体制的问题,假设我们法官已经达到西方国家那种典型法治国家的法官,而且我们有一个完整的体系来保障这些法官以自己的良心和职业道德来审案,这时检察监督就没有必要了。政策考量就在于要以当时的条件、环境,临时出台一些措施,有些措施可能是错误的,但在当时是必要的。学理、法理、政策措施是不同的概念,比如对于已经获得判决支持的债权能否进行转让的问题,这就有个政策和法理的问题。从法理上看,债权是完全可以自由转让的,但从政策上来看,取得判决支持的债权能够转让的话,就很有可能出现专门的收债公司,由于司法腐败的存在,他们很可能会形成某种联系,形成某种共谋,共同来收取债权,共同获取利益。所以,在法理上限制获得判决支持的债权转让是不合适的,但在政策上是完全合理的。我们这些理论当中有非常理想化的研究,而且我们要继续向理想化的研究挺进。我们要做到逻辑上严密,人格上做到最远大、最高远。实际上,我们又要根据现实制订一些政策,这些政策和我们的理想是有冲突的,我们

要调适我们的理想。

肖建华教授:现在大家可以提问。

问:张老师,我想问一下有关诉讼契约的问题?

张卫平教授:诉讼当中的契约如果没有程序法的规定,是可以适用实体法的。比如合同中的意思表示不真实,可撤销等等。我国法律中还没有接受诉讼契约,当然我认为当事人通过契约来处分自己的权利,是处分原则的表现。诉讼契约是双方意思表示的体现,我们从理性的角度,诉讼契约都应该承认的。但是,如果有欺诈,那么就是另外一件事,我们担心的是,会不会因为诉讼契约上约定放弃上诉权,但有欺诈存在时,法院还驳回上诉呢?实际上诉讼契约也是合同的一种,其他合同我们都不担心,担心诉讼契约是多虑了。

问:张老师,我想问一下,您说要以规范分析为主,但我们目前的研究有脱离实际的问题,我们应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能在多大程度上解决?

张:我们的规范分析、理论分析能够具有实践意义,就是要公开所有判决、公开所有的判决理由,当然国家秘密除外,这样我们的研究才能真正的有实践意义,才有针对性。

问:张老师,从经济学角度,您如何看待审判监督制度?

张卫平教授:从经济学角度,那就是说你的诉讼救济和诉讼成本要考虑,看其是否是适当的比例关系。再审的成本是最高的,要慎重。在法学上要考虑已经生效判决的既判力,要考虑司法权威。总得来讲,再审程序都应该是谨慎的。在这个时期,由于司法腐败的问题,我们还不能把这个门关的太小。

问:张老师,我想问下2000年公布的《证据规则》的存废问题,证据规则的机械化操

作导致了很多问题。

张卫平教授:证据规定第二条、第四条、第五条、第七条,这些证据规定当中,体现了行为责任和结果责任。按照三月章的说法,即使是职权主义的诉讼模式当中,要件事实真伪不明时,其后果也应由一方承担。客观意义上,或结果意义上的证明责任需要明确。从总的来说,《证据规则》都是应该出台的。但我们不可以否认我们许多规则和法律带有政治秀的意味。我是参与了这个规则的制订,所以我知道这个规则是带有政治秀的味道。所以,他就没有多少投入,包括人力、物力和时间的投入。这个规则没有长时间的研究,我记得只有一年,而且这个规则制订时参考的对象合肥中院、青岛中院、广州中院、昆明中院,这些中院自行制订的规则当时也是在做秀,你以做的秀为对象再做出来的秀,可想而知。这个证据规则中不严密的地方比较多,而且我们没有充分考虑我们引进的英美证据当中的优势证据、排他证据规则,导致我们法官对证据规则理解上的困难,对要件事实把握不清。实际上我们法官不知道对于债权纠纷当中的请求要件事实有哪些,抗辩要件事实又有哪些?对于解除合同、撤销合同的要件事实又有哪些?如果你不知道这些事实,根据规则的第四条、第五条,按照罗森贝克的法律要件事实分配论,你怎么能够理解呢?实际上很多法官对要件事实根本就不了解,他们根本不知道在什么情况下才是真伪不明。他们不明白罗森贝克的结果责任的前提是在穷尽了案件所有方法后,还不能查明案件事实,才能够适用结果责任。而不是简单的一开始审案就适用证明责任。再说举证时限,很多人的理解是错误的,把他理解为法定期间,不变期间,超过期间提出证据就不被接受。实际上举证时限是可变期间,举证时限主要的功能是防止迟延诉讼,只要你不是故意迟延诉讼,你什么时候提出证据,只要辩论没有结束,都应当可以接受。我们有多少法官接受过像我和肖老师这样的培训呢,没有。我想等你们出去会好很多,我们的法官没有再学习的动力。我们的审判有很多“山寨”化的问题,很多判决根本拿不到我们课堂上讨论,拿上来我们会想为什么会这样判决呢?

问:张老师,你是否认为在证明过程中存在纯粹的理性,就像达马什卡说的那样有这样的途径呢?我现在要期末结课了,我想写一下审判中的非理性因素问题,不知老师有什么建

议?

张卫平教授:要谈到非理性,你首先要清楚什么是理性,理性和非理性是在什么问题上界定的。我们在认定证据和事实时是否有理性的判断,这个理性是否以经验法则、客观规律,自然科学为基础,如果是的话,那就是理性的。非理性是指我们凭一种情感,可以作为我们第六感观的东西作为认定证据和事实的根据,实际上自由心证就回答了我们的问题。比如原被告都说同样的话,你认为哪个正确,这个根据非理性来看,比如光从个人形象上来看等。非理性应当在事实认定和证据认定中占有一席之地。但我们如何来保证非理性来发挥作用呢。你在做论文中就要参考福柯的观点,要用后现代的观点,要解构理性,解构理性包揽一切的观点。我特别主张你写这个问题,写出来后语言肯定特别美。

肖建华教授回应:呵呵,写非理性这个题目,别人一看就要枪毙掉了,还是换一个题目。

再次感谢张老师的讲座。

(该讲座为张卫平教授2008年12月18日在中国政法大学所作讲座)

第四篇:论实务中法律原则对法律推理的作用——以几个典型案例为视角

论实务中法律原则对法律推理的作用----------以几个典型案例为视角

摘 要:一直以来,当谈到法律原则的适用时,人们想到更多的是法院原则对法律规则的作用。而法律原则对法律推理的作用似乎少有提及。本文通过几个典型案例,试图探究实务中法律原则对法律推理的作用。

关键词:法律原则法律推理案例分析

一、法律原则与法律推理

(一)法律原则

法律原则是指用来证立、整合及说明众多具体规则与法律适用活动的普遍性规范,它是更高层次法律推论的权威性出发点。1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法律原则可分为政策性原则和公理性原则、宪法原则和部门法原则、实体性原则和程序性原则、基本原则和具体原则。从法律实施上看,法律原则也具有重要作用。这种作用主要表现在指导着法律解释和法律推理;补充法律漏洞,强化法律的调控能力以及确定法官行使自由裁量权合理范围。法律原则的特点在于法律原则不预先确定具体的事实状态,没有设定具体的权利和义务,也没有规定明确的法律后果,因此具有不确定性。法律原则是一个衡平性的规定,根源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现实中,是法律价值的基本承担者法律原则具有强制的作用。对于法律原则的适用上,法官有较大的自由裁量余地。

(二)法律推理

法律推理是指对法律命题进行的一般逻辑推演,借以获得正确结论的过程。2法律推理在法律领域的功能有以下几项:

一、逻辑推导功能,通过逻辑推理得出结论;

二、辩论说理功能,论证法律决定的合理性;

三、法律推理为我们提供了何为法律的明证,为他人学习、了解一个社会起作用的法律提供了可能;

四、法律推理可以作为协调社会与法律稳定性之间的关系工具。3

在我国司法实践当中,法律推理的主要形式是演绎推理。其中,三段论推理是最为常见的演绎推理方法,也是实践当中最常用的推理。它包含两个性质判断构成的前提(一个为法律规则的大前提,一个为案件事实的小前提),和一个性质判断构成的结论(推理结论)。如:

故意杀人应当判死刑(大前提即法律规则)张三故意杀人(小前提即案件事实)所以张三应当判死刑(推理结论)

由于大前提所指的是法律规范,小前提所指的是案件事实。因此,法律推理的重要依据包括另方面的内容:一是法律事实,二是法律规范。4

二、法律原则与法律推理的关系

1David M.Walker: The Oxford Companion to Law, Oxford: Clarendon Press, 1980, P.739 载孙笑侠:《法理学》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37页。2David M.Walker: The Oxford Companion to Law, Oxford: Clarendon Press, 1980, P.1039载孙笑侠:《法理学》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42页。3解兴权:《通往正义之路----法律推理的方法论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40-44页。4付子堂主编:《法理学进阶》(第四版),法律出版社2013年版,第172页。

(一)法律原则指导法律推理

为了寻求法律推理的合理性、正当性,法官在进行法律推理时,就必须在正确的法律价值观念下进行。而法律价值一般并不在法律中直接规定,往往是体现在法律所确定的法律原则上。原则不仅是人们应该如何行动的价值判断,而且是价值的最高体现,像正义、平等、公正、自由、效率等价值,同时也是法律原则。原则是判断一切行为和法律是否合法的最高依据,反映出了正义的尺度,还是权威的本源所在。5正是因为法律原则所拥有的价值性,法律原则无论是在确定法律推理的大前提上,还是检验推理结论的正确与否上都有很强的导向作用。

(二)法律原则对法律推理的作用往往是间接的

法律推理具有决策思维的特点,它贯穿于整个审判过程之中,需要同时面向法律规则、案件事实和辩论对手等客体,完成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两项任务后才6能得出判断结论。法律推理的大前提直接依据的是法律规则,而不是法律原则。换而言之,法律推理不是直接运用法律原则确定大前提。如果说法律原则对法律推理有所作用,那也只能在以下两个方面产生:第一、在法律推理中,法律规则的空缺和不足时,法律原则直接弥补;第二、法律推理并不直接依靠法律原则弥补规则的空缺和不足,而是在法律原则所反映出来的法律价值观念上的指导下进行自身的逻辑推理。因此,法律原则对法律推理的作用是间接的,甚至是间间接的。

(三)法律原则只在特定时候对法律推理发生作用

正如前文所述,实践当中法律推理的形式往往是三段论的演绎推理形式,从已知中的大前提结合小前提推导出结论。在绝大部分情况下,当我们对一个案件事实进行定性分析,发现已有确定的法律规则规制案件事实时,我们就可以自然而然地得出推理的结论。由此看来在我们进行法律推理的过程中似乎不涉及到运用法律原则的问题。换而言之,在一般情况下,法律原则对法律推理起不到作用。但是,如果在已知案件事实而找不到运用的法律规则的情况下,或者在现有的法律规则的推理出来的结果显得荒谬时,就会产生法律原则的使用问题。在一定法律规则的导向下,重新分析确定大前提,弥补法律空缺,或修正推理结论。法律原则正是在此时对法律推理产生作用。

三、法律原则对法律推理的作用的具体分析

(一)法律原则对法律推理的作用体现在推理的大前提上 案例简介7

1996年,年近六旬的黄永彬与比他小近30岁的爱姑相识后,便一直在外租房公开非法同居生活。2001年初,黄永彬因患肝癌病晚期住院治疗,爱姑在医院照顾黄永彬直至其去世。黄永彬于2001年4月18日立下书面遗嘱,将其所得的住房补贴金、公积金、抚恤金和卖所获款的一半及自己所用的手机,总计6万元的财产赠与“朋友”爱姑所有。2001年4月20日,泸州市纳溪区公证处对该遗嘱进行了公证。2001年4月22日,黄永彬因病去世。因黄永彬之妻蒋伦芳拒绝履行遗嘱,爱姑以蒋伦芳侵害其财产权为由诉讼至泸州市纳溪区人民法院。

法院经审理认为遗赠人黄永彬的遗赠行为违反了法律的原则和精神,损害 56郑永流:《法律方法阶梯》,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22页。张保生:《法律推理的理论与方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07页。7赵兴军友东鸿张晓东:《全国首例“二奶”持遗嘱争夺遗产案纪实》 http:// 了社会公德,破坏了公共秩序,应属无效行为。被告蒋伦芳要求确认该遗嘱无效的理由成立。据此,纳溪区法院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七条的规定,于是一审判决驳回原告爱姑的诉讼请求。

法官在法律推理的过程中, 在有法律规则的情况下, 必须适用法律规则, 一般不能适用法律原则, 除非能够证明规则的适用其结果是明显荒谬的, 违反了法治的基本精神。8遗赠系一种民事法律行为,民事行为是当事人实现自己权利、处分自己权益的自治行为。只要当事人的意思表示真实,一旦做出就成立,并不需要形式上的东西和条件。这是我们的一般理解。但遗赠人行使遗赠权不得违背法律的规定,这点必须明确。9换句话说,适用遗嘱规定则违反了法律规定和法治精神。在此情况下,法官就必须运用法律原则代替法规规则作为判决的大前提。据继承的法律规则,爱姑将会毫无疑问地继承黄永彬的合法财产。在此荒谬结论的情形下,法官根据公序良俗原则,判定遗嘱无效。泸州遗产案是法律原则作为法律推理大前提的典型例子,体现出了法律原则代替作为法律推理大前提的法律规则作用。

(二)法律原则对法律推理的作用体现在对推理的结论的修正上 案例简介10

2006年4月21日晚10时,被告人许霆来到天河区黄埔大道某银行的ATM取款机取款。结果取出1000元后,他惊讶地发现银行卡账户里只被扣了1元,狂喜之下,许霆连续取款5.4万元。当晚,许霆回到住处,将此事告诉了同伴郭安山。两人随即再次前往提款,之后反复操作多次。后经警方查实,许霆先后取款171笔,合计17.5万元;郭安山则取款1.8万元。事后,二人各携赃款潜逃。事发后,郭主动自首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而许霆潜逃一年落网。2007年12月一审,广州中院认定许霆犯盗窃罪,许霆被判处无期徒刑。2008年2月22日,案件发回广州中院重审改判5年有期徒刑。许霆再度上诉,2008年5月,广东省高院二审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对于同样的一个事实,同样的推理,缘何一审和二审的判决结果如此之大?在本案中,在现有盗窃罪的规定下,法官依据盗窃罪的法律规则,结合案件事实,进行推理,从而的处无期徒刑的结论。很显然,一审法院无期徒刑的判决结论无疑是荒谬的。许霆的“沦落”也有银行很大部分的过错。即使许霆有罪,11其主观危害性及社会危害性甚至比在一般的盗窃案盗窃500块钱要小。刑法的基本原则之一就是罪行相适应。将许霆推向无期徒刑的深渊,无疑是僵硬地运用法条进行法律推理的结果。在意识到了一审判决的荒谬性的情况下,二审法院通过一定的法律技术,将许霆改判5年,无疑是对法律推理结果的修正,体现了罪行相适应原则。

(三)法律原则的价值性指导法律推理

在不确定的法律概念和一般条款的适用中,法官所做的不仅仅是狭义上的法律解释(即文义解释),而属于一种新的创造性建构,是对发的目的或者价值观的“解释”,这边属于辩证推理的范畴。12

89葛洪义:《法律原则在法律推理中的地位和作用———一个比较的研究》,法学研究 2002年第2期。负责审理本案的四川省泸州市纳溪区法院肖大鸣法官的观点,参考文献同上。10http://baike.baidu.com/view/1434264.htm 11在国外类似许霆案的情况并不一定判刑,详见《英国ATM双倍吐现金多人排队取钱银行称自负损失》 http://bank.hexun.com/2012-05-21/141625519.html 12解兴权:《通往正义之路----法律推理的方法论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62页。案例简介13

原告张晓曦是第三人佛山市禅城区石湾陶瓷工业集团公司职工。2004年12月18日(星期

六、公司的非上班休息时间),盈达公司利用休息时间组织员工进行摘桔活动。当天上午,原告驾驶摩托车回盈达公司准备参加活动,在途中不慎跌倒受伤。经诊断,为右第一掌骨骨折等。2004年12月23日,第三人向被告佛山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申请工伤认定。2005年1月25日,被告作出工伤认定决定书,认定原告受伤不属工伤。原告不服,向佛山市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该府对被告作出的工伤认定结论予以维持。原告仍不服而提起诉讼。

原审法院从工伤保护的法律原则和立法精神来看,法律重在保护与用人单位相比处于弱势地位的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最大可能地保障无恶意的劳动者在劳动中伤亡后能获得救济的权利,所以对于工伤,应尽可能朝着有利于劳动者利益的角度进行宽泛理解。所以,企业组织的集体活动与工作是存在关联性的。因此作出被告应在本判决生效后一个月内对原告张晓曦重新作出工伤性质认定的判决。二审法院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价值判断既是方法论中的重要内容,同时它对于小前提、大前提的确定,大小前提的有效连接,公正的裁判结论的作出,以及对裁判结论妥当性的验证,都具有重要意义。14显然,在此案例中,法院在法律没有明确规定的情况下,明确地根据保护弱势群体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所体现的立法精神和公平价值,作出了辩证推理。正是顺从着保护弱势群体的社会公平平衡价值理念,法官尽可能朝着有利于劳动者利益的角度进行宽泛理解,推导出了张晓曦的“出游”受伤是工伤。

四、结语

无论是法律原则本身还是法律原则所体现出来的价值,无疑对法律推理有一定的指导作用。法律原则对法律推理的作用是间接的,体现在代替法律规则充当法律推理的大前提和修正依法律规则进行法律推理的所得出不合理的结论上。这提示我们在实务工作中进行法律推理时,不要忘记了法律原则的存在。

参考文献:

[1] David M.Walker.The Oxford Companion to Law.[M].Oxford:Clarendon Press, 1980.[2]孙笑侠著.法理学.[M].杭州市: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1.[3]解兴权著.通往正义之路----法律推理的方法论研究.[M].北京市: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0.[4]付子堂著.法理学.[M].北京市:法律出版社, 2013.[5]郑永流著.法律方法阶梯.[M].北京市: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6]张保生著.法律推理的理论与方法.[M].北京市: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0.[7] 王利明著.法律方法论.[M].北京市: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1.[8] 葛洪义.法律原则在法律推理中的地位和作用———一个比较的研究[J].法学研究,2002,(第2期).[9]全国首例“二奶”持遗嘱争夺遗产案纪实.[OL].http://,最后访问日期:2014年5月24日.[10]英国ATM双倍吐现金多人排队取钱 银行称自负损失.[OL].http://bank.hexun.com/2012-05-21/141625519.html,最后访问日期:2014年5月24日.[11]佛山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因张晓曦诉该局劳动行政确认上诉一案.[OL].http://lawyer.9ask.com/zs-400-151176-1.html,最后访问日期:2014年5月24日.13佛山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因张晓曦诉该局劳动行政确认上诉一案http://lawyer.9ask.com/zs-400-151176-1.html 14王利明:《法律方法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505页。

第五篇:马原的基本原理以及方法论意义总结--必须掌握的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总结(58个)

(一)、唯物论(三观两原理一方法论)10个原理

1、三观:物质观、意识观和实践观 ①物质观:

 物质和运动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相互依存)。

 物质都是运动着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形式,脱离运动的物质是不存在的;

 运动都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主体和承担者,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 脱离物质谈运动,是唯心主义的观点。脱离运动谈物质,是形而上学的观点。

 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都有)。

 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绝对的;静止总是有条件的、暂时的、相对的。 在相对静止的事物中包含绝对运动的一面;处于绝对运动中的事物都有相对静止的一面。(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 只看到事物相对静止的一面而忽视绝对运动,会陷入形而上学。只看到绝对运动而忽视相对静止,会陷入相对主义和贵辩论的泥潭。

 相对静止是是衡量运动的尺度,是事物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条件,也是认识事物的前提和基础。

 运动的物质与时间、空间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相互依存)。

 物质运动离不开时间和空间,离开时间和空间的物质运动是无法存在的。 时间和空间离不开物质运动,离开物质运动的时间和空间是不存在的。

 割裂时间空间和物质运动的关系,把时间空间看成是感觉的产物,必然陷入唯心主义。把时间空间看作是独立存在的、凝固不变的东西,必然陷入形而上学。

 时空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相互依存)。时间和空间作为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既有绝对性,又有相对性。 时间和空间的绝对性

时间和空间的绝对性是指它的客观性和普遍性。时间和空间作为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任何物质都存在于时间和空间之中,无一例外。这就表 明,时间和空间的存在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物质及其运动的绝对性决定了时间和空间的绝对性。

 时间和空间的相对性

时间和空间的相对性是指时间和空间的具体特性的条件性和可变性。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时间和空间的具体特性随着物质形态的不同而不同。其次,时间和空间具体特性随物质运动速度的变化而变化

 时空的有限性与无限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相互依存)。

时空的无限性和有限性是辩证的统一。有限反映着具体事物的暂时性和相对性。无限反映着客观实在的永恒性和绝对性。所以整体看来任何事物都是有限和无限的统一,割裂二者关系是形而上学。

无限存在于有限之中,无限的时空是由特定的有限时空构成的;

有限包含无限,任何有限的事物都包含无限的结构和层次;

有限转化为无限,有限的界限是可以超出的,超出有限即趋向无限。

因此,只有同有限相联系的无限,才是具有现实性的真无限。

这一原理是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确立积极革命人生观的科学依据。

②意识观:意识的能动性原理:

第一,在认识世界过程中,意识不仅可以反映事物的现象,而且可以通过抽象思维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第二,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意识具有指导性。意识可以通过实践把观念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意识的这一能动作用具有两种不同的性质:其一,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使人们的实践活动获得成功;其二,错误的意识阻碍事物的发展,使人们的实践活动遭到失败。意识的这一作用是意识能动性最突出的表现。

第三,意识能够反作用于主体,影响人的生理过程。人的精神是否愉悦,对于其身体健康状况有重要影响。③实践观:

主体与客体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都有)。

2、两原理:

①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从属) 基本内容:

物质对意识具有决定作用。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

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意识的能动作用首先表现在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还突出地表现在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正确的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则会把人的活动引向歧途,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基本方法: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坚持主观和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反对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等主主义

②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辩证唯物主义主张世界统一于物质,是指统一于所有物质形态的共同的本质的属性----客观实在性;世界的统一是无限多样的统一,是包含着质的差别的统一;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运动和发展的充满联系的统一。

3、一方法论: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二)、辩证法(一个一,两个二,三个三,四个四)23个原理

1、一个一是指一个核心——矛盾

①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都有);

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相互区别的。矛盾的同一性是暂时的、有条件的、相对的;矛盾的斗争性是永恒的、无条件的、绝对的。

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又是相互联结的。同一性离不开斗争性,同一性是以差别对立为前提的。斗争性也离不开同一性,斗争性是矛盾统一体内部的斗争,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总之,同一是对立中的统一,对立是同一中的对立,这就是矛盾的辩证法。

在认识和实践中,要学会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同一中把握对立,掌握矛盾分析的方法,反对只见对立不见同一,或只见同一不见对立的形而上学的思想方法。

②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都有);

 两者是对立的。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的共性、一般,是绝对的;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个别,是相对的。

 两者又是统一的。一方面,普遍性不能脱离特殊性而独立存在,一般寓于个别之中,共性寓于个性之中。另一方面,个别、特殊又同一般、普遍联系着,都 包含着共性的东西。

 共性与个性相互连接,相互渗透,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的意义

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的原理,是矛盾学说的精髓,是掌握唯物辩证法的关键。

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关系的原理,是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重要哲学基础,也是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理论依据。③矛盾的不平衡性原理

第一,事物存在的矛盾以及矛盾发展是不平衡的,由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之分,这称之为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原理。

第二,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概念及辩证关系及方法论意义:主要矛盾是指事物多种矛盾所构成的矛盾体系中对事物发展起着领导、决定作用的矛盾,它规定或者影响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次要矛盾是指处于从属和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是对立统一的,他们相互区别、相互作用并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要求我们在认识和实践过程中要分清主次,要在诸多矛盾中抓中心、抓重点、抓关键并兼顾其他。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概念及辩证关系及方法论意:矛盾的主要方面是指矛盾双方中起主导作用的方面,矛盾的次要方面是指处于从属地位、不起主导作用的方面,事物的性质主要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他们相互区别、相互作用并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的方法论意义是:我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的时间重要坚持分清主次、分清事物的本质和现象、主流和支流。

第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要求我们做到重点论——在事物和现象的诸多矛盾中的找到决定局势和发展方向的矛盾来,以便有针对性的、有重点的去解决,不能眉毛胡子一块抓;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要求我们做到两点论,即在特定的一对矛盾中(矛盾内部),分清哪一方面是处在支配地位,哪一方面处在被支配地位,如改革开放的成绩与失误,科学发展的正面作用与负面作用,评价伟人的功过等。在解决我国发展的问题上我们既要坚持重点论又要坚持两点论:首先,在我们所面临的各种矛盾中,例如经济、政 治、文化、社会等诸多种矛盾中,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市人民日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即发展生产力是一切矛盾中的关键,所以在制定国策时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这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而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的这个矛盾中,要看到发展生产力的过程的正面作用和负面作用:正面作用是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但是也大量的消耗了资源、污染了环境,造成很多的环境问题。这就是坚持两点论。

总之,在处理问题时我们既要坚持重点论也要坚持两点论相统一的观点和方法,坚持两点论,反对一点论,坚持重点论,反对均衡论。④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都有);

(1)主、次矛盾定义:在复杂事物发展过程中包含着许多矛盾,其中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叫主要矛盾;其他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叫次要矛盾。注:这里“支配地位”是指主要矛盾的存在和发展,规定和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2)主、次矛盾的关系:两者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并且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

(3)方法论指导意义:学习主次矛盾及其相互关系的道理,要求我们看问题、办事情既要抓住重点,又要学会统筹兼顾——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首先,要善于抓住重点,集中主要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其次,要学会统筹兼顾,恰当地处理次要矛盾。

⑤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都有)。

(1)矛盾主、次方面含义:在事物内部居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矛盾方面,叫做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被支配地位、不起主导作用的矛盾方面,叫做矛盾的次要方面。(2)矛盾主次方面的关系:两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它们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并且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3)由于矛盾主要方面在力量上超过次要方面,在地位上支配次要方面,起着主导的作用,所以,事物的性质主要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所规定。矛盾的主要方面不同,事物的性质就不同。矛盾的主次方面转化了,事物的性质也就改变了。如:我国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一国两制”以社会主义制度为主体;我国的分配制度以按劳分配为主体,这些都确保我国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国家。

5(4)方法论指导意义:矛盾主次方面相互关系的原理,要求我们看问题时既要全面,又要善于分清主流和支流。(由于事物的性质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所规定的,所以,我们要正确认识事物,就必须分清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分清主流和支流。只有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才能抓住事物的本质和主流,才能辨方向、识大局。)矛盾分析的方法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掌握矛盾分析的方法,就是要运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坚持两点论、两分法,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善于把握重点和主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矛盾的作用: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矛盾着的双方既对立又统一,推动了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事物的变化、发展离不开事物的内部矛盾,也离不开事物的外部矛盾。

⑥矛盾是事物发展动力的原理:

第一,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使每一方在相互统一中得以存在和发展。

第二,矛盾双方相互包含,使任何一方都从对方那里吸收到了有利于自身的因素,从而在相互利用、相互促进中共同地得到发展。

第三,矛盾双方相互贯通,规定了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

第四,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否定、相互斗争,推动事物的发展。矛盾的斗争性首先引起事物的量变,一旦矛盾双方的斗争突破原有事物的限度,就会引起事物的质变。⑤内因与外因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都有)。

 内因是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第一位的原因;外因是事物的外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第二位的原因。

 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它决定着事物的性质和发展方向,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 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对事物的发展起加速或延缓的作用,使事物的发展呈现出特定的外貌。 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

2、两个二是指两大总特征:联系和发展 联系: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原理(联系的含义和特征);

 联系具有普遍性。联系的普遍性是指,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同前后周围的其他事物联系着;每一事物的各个要素和环节也同其它要素和环节联系着;整个世界是一个相 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 联系具有客观性,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联系具有多样性,事物、现象和过程的联系方式是极其复杂的和多种多样。 联系具有系统性。所谓系统,就是由一定数量相互联系的要素所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 坚持联系的普遍性,在事物的全面联系中完整地把握事物。 坚持联系的客观性,反对用主管臆想代替现实的联系。

 承认联系的客观性,就必须要善于抓住事物的内部联系、本质联系和必然联系。 必须摈除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发展:

①新事物必然要战胜旧事物的原理:

新事物符合客观世界发展的规律,具有存在的必然性和前进性,因而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新事物脱胎于旧事物的母腹,它对旧事物采取了扬弃的态度,具有旧事物所没有的优越性;社会领域的新事物符合人民利益,得到人民的拥护、支持。

②尊重客观规律性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相互依存,正、反、换)。③唯物辩证法过程论的原理:世界的发展是无限的,而每一个具体事物的发展是有限的,世界的无限发展是由无数个事物有限的发展过程的集合而成的。

3、三个三是指三大规律: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1)质量互变规律: ①度的原理:

度是质和量的统一。把握事物的度,可以全面而深刻地认识事物,做到胸中有数,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统一。把握事物的度,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掌握“适度”的原则,不能随意超出事物所允许的范围。

②质变和量变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都有);

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 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 质变引起新的量变,并为其开辟道路。 量变和质变相互渗透。量变中有部分质变,质变中有量的扩张。

质量互变规律的方法论意义:

一要扎实苦干,勤于积累,反对左倾冒险主义。二要要坚持革命,适时变革,反对右倾保守主义。实际工作中,一方面要把远大的理想和埋头苦干的精神结合起来。另一方面要把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与勇于开拓创新的改革精神结合起来。

③改变了物的量的结构引起质的飞跃的原理。

(2)否定之否定规律: ①肯定和否定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都有)

任何事物都包含肯定和否定两种因素,肯定是事物中保持其存在的因素,否定是事物中促使其灭亡的因素。肯定和否定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它们相互依存、相互渗透。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内在矛盾引起的自我否定,是包含肯定的否定;它既是发展的环节,又是联系的环节,即扬弃。

对一切事物都要采取科学的分析态度和方法,必须同时看到它的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在肯定中看到否定,在否定中看到肯定,不能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辩证的否定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经历两次否定、三个阶段的有规律的过程,即“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过程。事物的这种否定之否定过程,从内容上看,是自己发展自己、自己完善自己的过程;从形式上看,是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的过程,方向是前进上升的,道路是迂回曲折的。否定之否定规律是新生事物必然要战胜旧事物的哲学依据,是我们观察和分析事物发展的方法论原则,也是我们坚持原则坚定性和策略灵活性相统一的理论基础。

②辩证的否定观的原理:

 辩证的否定是通过事物内部的矛盾运动而实现的自我否定,自我运动,自我发展。 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即事物发展是通过新事物对旧事物的否定来实现的,只有经过否定,新事物才能产生。

 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联系的环节,即新事物是由旧事物演变而来,保留了旧事物中积极的、合理的因素,否定又把新旧事物联系起来。 辩证的否定是包含着肯定的否定,其实质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克服又保留,克服体现了发展过程中的非连续性,保留体现了发展中的连续性。

辩证否定观的方法论意义:

 对一切事物要采取科学分析的态度,反对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的片面性错误。 正确对待历史文化遗产,对待外国文化,要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3)对立统一规律(又叫矛盾规律)。

(三)、认识论(三个一,一观一论一方法)10个原理

1、一观——真理观

①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都有)

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区别

真理的绝对性通常也称作绝对真理,它有两方面的涵义:一是从真理的客观性上看,任何真理都有不依赖于主体、不依赖于人或人类的客观内容,都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这是无条件的、绝对的。二是从世界的可知性上看,人类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多样和永恒发展的物质世界,每一个真理的获得,都是对客观物质世界本来面目的进一步接近,这也是无条件、绝对的。

真理的相对性通常又称作相对真理,它也有两方面的涵义:一是指任何真理都有依赖于主体、依赖于人或人类的主观形式,都是运用语言和逻辑对客观对象所作的正确反映,而不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本身。二是指每一个真理都只是对无限多样和永恒发展的物质世界在有限范围内和有限程度上所作的正确反映,都具有近似的、不完善的性质。

 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又是统一的

第一,相互联结。任何客观真理本身既是绝对真理,又是相对真理,是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统一。

第二,相互渗透。一方面,相对之中有绝对,相对真理中包含着绝对真理的的成分、颗粒,无数相对真理之总合构成绝对真理。另一方面,绝对之中有相对,绝对真理是通过相对真理表现出来的,绝对真理寓于相对真理之中。

第三,相互转化。相对真理不断向绝对真理转化。真理的发展,就是一个不断地由相对真理走向绝对真理的过程。

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辩证关系原理的实践意义

第一,承认真理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就必须以辩证的态度对待一切科学真理,既 反对绝对主义,又反对相对主义。

第二,有助于我们用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列宁主义。一要坚持.二要发展。在坚持中发展,只有坚持,才能发展;在发展中坚持,只有发展,才能坚持。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辩证关系原理的实践意义

第一,承认真理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就必须以辩证的态度对待一切科学真理,既反对绝对主义,又反对相对主义。

第二,有助于我们用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列宁主义。一要坚持.二要发展。在坚持中发展,只有坚持,才能发展;在发展中坚持,只有发展,才能坚持。

②真理的具体性的原理

〖原理内容〗: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但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方法论〗:(1)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要求我们,如果不顾过程的推移,不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丰富、发展和完善真理,只是照搬过去的认识,或者超越历史条件,把适用于一定条件下的科学认识不切实际地运用于另一条件之中,真理都会转化为谬误。(2)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表明,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在人们探索真理的过程中,错误是难免的。犯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正确对待错误。

② 真理和谬误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都有)

 真理和谬误的区别:真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表明了主观和客观的符合、一致;而谬误则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歪曲、错误的反映,表明了主观和客观的脱离、分裂。就一定范围、一定客观对象来说,真理就是真理,谬误就是谬误,二者之间有质的区别,不能混淆。

 真理和谬误相互联系:其一,真理和谬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没有真理就无所谓谬误,没有谬误也显不出真理。其二,真理和谬误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任何真理都是在一定范围、一定条件下才是真理,如果超出了这个范围,丧失了特定条件,它就会变成谬误。反过来也是一样。

要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既要勇于坚持真理,为真理而斗争,又要勇于修正错误,跟错误作斗争,这是事业兴旺发达的重要条件。

④真理的价值性与客观性的原理: 第一,真理既具有客观性又具有价值性。

第二,真理的客观性是指,真理的内容是对客体的本质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不附加任何主观随意想象的成分。

第三,真理的价值性是从真理对主体的意义和效用上考察,是对真理的作用、意义、功能的揭示和反映。

第四,真理的价值性是以真理的客观性为基础的。⑤价值的主体性与客观性的原理:

价值既有客观性,又有主体性。价值的客观性表现在:价值必须以客观事物本身所具有的属性为现实基础,人的需要受社会历史条件制约。价值的主体性表现在:客观事物的某种属性是否能实现价值的满足要以人的需要为基准,另外,同一客体对于不同的主体的价值满足带有主体的个性特征。

⑥实践是检验真理标准的原理(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辩证关系原理)。

2、一论——认识论

①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从属);

〖原理内容〗(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和归宿。(2)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能指导人们提出实践活动的正确方案,因而对于人们的实践活动有巨大的推动作用。而不符合事实本质规律的错误认识,会把人们的实践活动引向歧途。

〖方法论〗:要求我们首先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积极投身实践,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认识;还要重视认识的反作用,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做到理论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即既要积极参加实践活动,在实践中检验、丰富和发展认识;又要把已有的知识运用于实践,去指导实践,特别是要充分发挥科学理论对实践的巨大指导作用。)〖反对〗:反对脱离实际的夸夸其谈;反对把人们的思想观点作为检验认识的标准;反对不以认识为指导的盲目的实践。反对只承认实践决定作用忽视认识能动作用的形而上学错误,也要反对片面夸大认识能动作用的唯心主义错误。

②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都有); 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区别

 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中通过感觉器官所获得的关于事物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的认识形式,它是认识的初级阶段。感性认识的特点:直接性、具体性、形象性。 理性认识是人们通过抽象思维得到的关于事物本质、内部联系和规律性的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理性认识的特点:间接性、抽象性、概括性。

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依存相互转化一方面,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是认识的起点,是理性认识的基础。坚持这一点,就是在认识论上坚持了唯物论。另一方面,感性认识有待于深化、发展为理性认识。坚持这一点,就是在认识论上坚持了辩证法。

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包含相互渗透。第一,感性认识渗透着理性认识,即感性认识过程中有理论的指导。第二,理性认识中又渗透着感性认识因素,即理性认识过程中有感性形象的再现。

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辩证关系原理的意义:

既要重视经验积累,也要重视理论指导,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

割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就会走向唯理论和经验论,在实际工作中就会犯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的错误。

③实践和认识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所谓具体的统一,是指认识、理论要同一定时期、地点、条件下的具体实践相适应。认识、理论要根据具体实践不断地补充、丰富和完善。所谓历史的统一,是指认识、理论要同不断发展的实践相适应,要根据实践的变化而变化,不能落后于实践。

④认识过程的反复性与无限性:

〖原理内容〗:认识具有反复性,由于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这就决定了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认识具有无限性,认识的对象是无限变化着的物质世界,作为认识的主体的人类是世代延续的,作为认识基础的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因此,人类的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方法论〗:这要求我们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展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3、一方法——辩证思维方法。

注意:辩证思维方法、理性因素与非理性因素在认识活动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见03年、04年真题)

(四)、唯物史观(社会发展的因素、规律、特点和动力)15个原理

1、因素:

①人口是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

 人口因素:不仅指人口的数量,而且还包括人口的质量、构成、分布、迁徙、自然变动和社会变动等。 人口因素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 人口是社会物质生产的自然基础。没有一定数量的人口,就不可能有一定规模的物质生产,也会影响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人口是社会不可缺少的条件。

 不同的人口状况对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人口状况能够加速或延缓社会的发展。

 人口状况对社会发展不能起决定性作用,人口状况不能决定社会制度性质和更替。人口状况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必须通过物质生产,因而必然要受到物质生产的制约。

②地理环境是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

 地理环境:是指人类生存和发展所依赖的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分为大气圈、水圈、岩石圈三个层次,包括气候、土壤、山脉、河流、森林、矿藏、动植物分布状况等内容。 地理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 地理环境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地理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场所,离开地理环境,人类就不能生存,更谈不上发展。

 地理环境通过对生产发展的影响,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社会发展。首先,地理环境能影响劳动生产率的高低;其次,地理环境能决定生产部门的分布从而形成某一地区生产的特点;再次,地理环境能制约一个国家生产发展的潜力。

 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但它对社会的发展不能起决定性作用。

③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指人类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物质生活谋得方式,其物质内容是生产力,其社会形式是生产关系。生产方式就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

 生产方式在社会发展中的决定作用

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既是人类产生和存在的基础,也是人类社

会产生和存在的前提。

 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性质、结构和面貌,制约着人们的经济

生活、政治生活和文化生活。

 生产方式的变化发展决定着整个社会历史的发展变化,决定着

社会形态从低级到高级的更替和发展。

 生产方式对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能起制约作用,后两者对社会

发展怎样起作用及作用之大小,要受生产方式的决定。

2、规律:

①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规律(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原理,从属)

 生产力对生产关系起决定作用。首先,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着生产关系的性质。其次,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

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能动的反作用。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的状况,它就推动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的状况,它就阻碍甚至破坏生产力的发展。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由适合到不适合,再到新的基础上的适合,是一个循环往复的无限的前进运动过程。

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始终存在着矛盾运动,表明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这是人类社会发 展的根本规律,是在各个社会形态都发生作用的普遍规律。

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这一规律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必然性,解开了长久以来困扰人类社会的“历史之谜”。为我们提供了正确认识探索历史发展根源的一把钥匙。这一规律是无产阶级政党确定革命和建设的任务,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客观根据,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基础。

②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发展的规律(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原理,从属)。

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性质和发展。上层建筑是适应经济基础的需要而建立起来的,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就会有什么样的上层建筑。经济基础发生了变化,上层建筑必然迟早也要发生改变。 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反作用。集中表现为上层建筑为经济基础服务,帮助经济基础形成、巩固和发展。上层建筑反作用的性质,取决于它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当上层建筑所服务的经济基础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时,上层建筑就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社会前进;反之,就会束缚生产力的发展,阻碍社会前进。

 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矛盾运动。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由基本适合到基本不适合,再到新的基本适合,在永无止境的矛盾运动过程中,社会形态不断更新,推进社会不断向前发展。

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始终存在着矛盾运动,表明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又一根本规律。

 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为我们进一步深入认识和研究社会历史的本质提供了理论依据。这一规律对无产阶级政党制定路线、方针和政策具有指导意义,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理论基础。

3、特点:

①社会形态更替的多样性与统一性的原理;

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和主体的选择性使社会发展过程呈现出统一性和多样性。它表现在两个方面:从纵向看,表现为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统一性是社会形态运动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人类的总体历史过程表现为五种社会形态的依次更替。多样 性是不同的民族可以超越一种或儿种社会形态而跳跃式地向前发展。从横向看,社会发展过程的统一性和多样性表现为同类社会形态既有共同的本质,又有各自特点。社会发展过程中的这种统一性基础上的多样性,充分显示出人类以及各个民族解决自身矛盾的能力及其创造性。

②社会形态更替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原理;

社会发展从总的方向、趋势和内容上是上升的、前进的。人类社会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社会发展就是一个不断上升的过程。这一上升性是由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所决定的。

社会发展的具体道路和形式则是迂回的、曲折的,不是直线上升的。正因为社会发展既是前进的又是曲折的,所以社会发展表现为螺旋式或波浪式的前进方式。③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与主体选择性的原理。

社会发展是一个决定性与主体选择性的统一。就人类的总体历史而言,五种社会形态的依次更替体现了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并表现为一个客观的过程;就具体的民族历史而言,社会发展不是严格地按照五种社会形态的序列演进的,在这里主体的选择性表现出重要作用。

社会发展的客观性与主体的选择性是内在地统一的。主体的选择性不是对社会形态发展决定性的否定,因为主体选择性的对象只能存在于可能性空间中,可能性空间是选择活动的前提,而这个可能性空间却是由人们不能自由选择的生产力所决定的。主体的选择有既定的前提并受社会规律的制约,这不能改变人类历史的总体进程。

4、动力:

①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性力量;

唯物史观关于生产力是社会发展最终决定力量的原理认为,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其中,生产力是主导的方面,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人类社会的发展就是先进生产力不断取代落后生产力的历史进程。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进而决定整个社会关系的基本面貌,决定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所以,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生产力标准是唯物史观关于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的原理的体现。

邓小平提出的“三个有利于”标准是生产力标准的进一步扩展和深化。

②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具体表现在:

 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最基本的动力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进而决定其他社会关系的基本面貌,决定世界发展的历史进程。生产力是社会进步的根本内容,是衡量社会进步的根本尺度。

 社会基本矛盾特别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一切历史冲突的根源,决定着社会中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

 社会基本矛盾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解决方式,并从根本上影响和促进社会形态的变化和发展。

③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阶级斗争是社会基本矛盾在阶级社会的直接表现,阶级斗争推动社会的发展作用表现在:

 在社会形态更替的质变过程中,阶级斗争促进了阶级社会的质变和飞跃,造成了社会革命和进步。

 在社会发展的量变过程中,革命阶级通过阶级斗争迫使统治阶级做出某些让步,也可以推动社会发展。

 当代社会的阶级斗争,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当代资本主义进行的调节和改良,使社会矛盾和阶级斗争有所缓和。但从根本上说,阶级矛盾、阶级斗争仍然存在,并将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

④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科学技术是一个复合概念,科学是指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反映客观事实和客观规律的知识体系及其相关的活动。技术是类改造自然、进行生产的方法和手段。科学活动主要是一种认识活动或精神活动,技术活动主要是指一种生产型、实践性活动。在今天,科学活动与 技术活动联系越来越紧密,日益融为一体。

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

 科学技术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方式的变革。

 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了生活方式的变革。极大地提高了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和精神生活的质量,加快了社会生活的节奏,改变了人们的消费方式、活动方式、交往方式以及生活方式等。

 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引起和推动思维方式的变革。科学技术以尊重实践、祟尚理性、开拓创新为灵魂,推动着人们价值观念的重铸和思维方式的更新,启迪着人们弘扬科学精神和民主精神。

 科学技术也是一柄双刃剑。科学技术被滥用可能带来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必须引起人类的高度重视。

⑤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和创造者;

 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指推动历史发展的大多数人。从质的规定性看,它是指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人们;从量的规定看,它是指社会人口中的大多数。 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是社会生产力的体现者;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 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受到一定历史条件,包括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条件的制约。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是无限性和有限的统一

③ 社会革命和改革推动着社会发展;

 社会革命是社会发展中质的飞跃,是阶级斗争的最高表现。社会革命的实质是革命阶级推翻反动阶级的统治,用新的社会制度代替旧的社会制度,解放生产力,推动社会发展。社会革命的根源在于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 社会革命对社会历史的发展起着强大的推动作用。首先,社会革命是实现社会形态更替的重要手段和决定性环节。其次,社会革命能能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积极性和伟大作用。第三,无产阶级革命将会为消除阶级对抗,并充分利用全人类的文明成果,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创造条件。马克思说:“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

 社会改革:是同一种社会形态发展过程中的量变,是统治阶级为了巩固和完善自己建立的社会制度而在社会各个领域采取的革新举措。是一定社会形态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

 社会改革的基本特征:改革是由该社会形态的统治阶级自觉地、有组织地进行的社会变革,是统治阶级不断成熟的标志,是社会发展总的量变过程中的部分质变。

 社会改革的作用:第一,它是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经常性形式和有效途径,它可以巩固新生的社会制度或使原有社会制度持续存在并获得一定程度的发展,从而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进步。第二,它可以为新社会制度的诞生作量变或局部质变的准备。

注:本章还有一个原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内容的客观来源,社会意识根源于社会存在,是对以实践为基础的不断发展变化的现实世界的反映。

(2)社会意识又有其相对独立性和能动的反作用,即它在反映社会存在的同时还有自己特有的发展形势和规律。具体表现在:

 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在发展变化过程中的不同步性。 社会意识与经济发展水平往往具有不平衡性。 社会意识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 社会意识各种形式具有历史继承性。

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当它所服务的是适合生产力状况的经济基础时,就起促进作用;反之就起阻碍作用。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意义总结

一、唯物论的方法论意义:

1、一切从实际出发

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要把客观存在的事物作为观察和处理问题的根本出发点,这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要求和具体体现。从实际出发,就是要从发展变化着的客观实际出发,从 19 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出发,按照客观世界的本来面目认识世界而不附加任何外部的主观成分。从根本上说,就是要从客观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律出发,在实践中按客观规律办事。

2、要坚持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的统一(也就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其一,在认识世界时,由于规律隐藏在事物的内部,我们只有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透过现象认识、把握事物的规律。其二,在改造世界时,我们应该发挥主观能动性,根据实践目的的需要改变规律赖以起作用的条件,从而限制和防止规律的有害作用,利用其有利作用。

二、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意义:

1、把握矛盾性原理的方法论意义(矛盾分析方法):矛盾是客观、普遍存在的,要正视矛盾,不要回避矛盾;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全面地具体地分析矛盾;用不同方法解决不同矛盾是辩证法的基本要求,要用正确的方法去化解矛盾。解决矛盾时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要看到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但要抓重点、抓关键、看主流。

2、尊重客观规律性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原理的方法论意义:要坚持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的统一(也就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3、唯物辩证法过程论的原理的方法论意义:我们在实践活动中应该做到与时俱进。

4、改变了物的量的结构引起质的飞跃的原理的方法论意义:我们在实践活动中应该既要看到量变又要看到质变,注意特殊量变引起的质变。

三、认识论的方法论意义:

1、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

坚持认识和实践的统一,必须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真理观,努力做到以正确的理论为指导,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对待马克思主义,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不断进行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做到坚持和发展的统一。

2、一切从实际出发

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要把客观存在的事物作为观察和处理问题的根本出发点,这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要求和具体体现。从实际出发,就是要从发展变化着的客观实际出发,从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出发,按照客观世界的本来面目认识世界而不附加任何外部的主观成分。从根本上说,就是要从客观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律出发,在实践中按照客观规律办事。

3、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人类创造历史的两种基本活动。认识的任务不仅在于解释世界,更重要的在于改造世界。坚持认识与实践的统一,归根结底是要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结合起来。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是辩证统一的。认识世界是为了改造世界;要有效地改造世界,又必须正确地认识世界。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统一,决定了理论与实践必须相结合。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具体实际相结合,是达到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有效地改造世界的根本途径。

四、唯物史观的方法论意义:

1、要尊重社会基本矛盾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2、要尊重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性力量。

3、要尊重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和创造者。

4、要尊重社会存在的第一性,坚持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下载论法律原则的意义——以法学方法论为视角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论法律原则的意义——以法学方法论为视角.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开启法律之门——为法学新生推荐书目

    开启法律之门——为法学新生推荐书目 2013年09月25日 06:42 来源:法制日报 分享到: 0人参与0 0条评论0 原标题:开启法律之门 2013年9月,新一批法学新生已踏入大学校门,走进法律......

    以好莱坞电影为视角论美国文化在全球的扩张

    以好莱坞电影为视角论美国文化在全球的扩张 张洲 【摘要】: 文化作为一个国家“软实力”的一部分,其力量不可小觑。美国一贯重视运用文化力量来实现自身的国家利益,这就是美......

    法学论文-论安乐死在我国法律考量

    xx 大 学 12 级法学双学位毕业论文 论安乐死在我国法律考量 学校:xx大学 学院:xx学院 专业:xx 班级:x班 姓名:xxxxx 学号:xxxxx 指导教师:xxxxx 完成日期:2015年4月6日 摘 要 本文......

    以意义为话题的作文

    以意义为话题的作文1 我想知道,人活着是为了什么?为了考试?参加大学考试。直到我看到《无限的生命》这本书,我才找到了答案。笔者被禁用,天生没有四肢,当人们以为他会整天在悲伤,......

    以马口法庭为视角的分析——陈红元-中国法律信息网[定稿]

    以马口法庭为视角的分析——陈红元-中国法律信息网.txt恨一个人和爱一个人的区别是:一个放在嘴边,一个藏在心里。人生三愿:一是吃得下饭,二是睡得着觉,三是笑得出来。关于正确调......

    以科学的视角为安全保驾护航(精选五篇)

    以科学的视角为安全保驾护航 安全是作为现实完好存在的一种形态。个人若是安全既无失财伤身、悲情之事,集体若是安全便无破财减员损名之誉。因此,作为企业管理而言;安全即为管......

    以国际商务谈判为视角分析中西文化差异

    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是近期写作,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免费参考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2 3 4 5 6 7 8 9 从目的论角度看企业推介材料的中译英技巧-以家......

    论和谐社会以和谐为中心

    文 章来源莲山 课件 w ww.5 Y k J.COm 9 构建和谐社会,是当代世界人类的共同理想。那么,基于中国的国情,特别是新阶段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特点,构建和谐社会应以和谐为中心,应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