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英语专业】毕业论文参考文献汇总(文学、翻译、语言学、英语教学、跨文化交流)
【文学类】
戴维 洛奇 小说的艺术 北京:作家出版社,1998 高奋 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源与流 宁波:宁波出版社,2000 侯维瑞 现代英国小说史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6 胡经之,王岳川主编 文艺学美学法论 北京:北京出版社,1994 黄晋凯主编 荒诞派戏剧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 霍夫曼 佛洛伊德主义与文学思想 王宁译 北京:三联书店,1987
拉曼 塞尔顿编 文学批评理论 刘象愚,陈永国等译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霍纳 韦勒克近代文学批评史(第4卷)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 李维屏 英美现代主义文学概观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 柳鸣九编选 新小说派研究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 吕同六主编 20世纪世界小说理论经典 北京:华夏出版社,1995
罗伯特 斯皮勒 美国文学的周期——历史评论专集 王长荣译 上海:上海外语出版社,1990
罗德 霍顿 美国文学思想背景 房炜等译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梅佛里德曼 意识流,文学手法研究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米兰 昆德拉 小说的艺术 孟湄译 北京:三联书店,1995
史志康主编 美国文学背景概观上海:上海:上海外语出版社,1998
徐葆耕 西方文学 心灵历史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0 殷企平小说艺术管窥 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
5【语言学】 奥马利 第二语言习得的学习策略上海:上海外语出版社,2001 陈保亚 20 世纪中国语言学方法论 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 丁言仁 英语语言学纲要 上海:上海外语出版社,2001
费尔迪南 德 索绪尔 普通语言学教程 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1 冯翠华 英语修辞大全 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桂诗春,宁春言主编 语言学方法论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 桂诗春 应用语言学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
何兆熊 新编语用学概要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何自然 语用学与英语学习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侯维瑞 英语语体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8 胡壮麟 语言学教程(修订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黄国文 语篇与语言的功能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黄国文 语篇分析概要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
李延富主编 英语语言学基本读本 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9 李运兴 语篇翻译引论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0 刘润清 西方语言学流派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刘润清等 现代语言学名著选读(上下册)北京:测绘出版社,1988 刘润清等 语言学入门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陆国强 现代英语词汇学(新版)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戚雨村 现代语言学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秦秀白 文体学概要 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0 孙志 外国语言研究论文索引(1995—1999)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索绪尔 普通语言教程 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王德春 语言学概论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王寅 语义理论与语言教学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王宗炎 语言学与语言的应用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 王佐良等 英语文体学引论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伍谦光 语义学导论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 伍铁平普通语言学概要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熊学亮 语言学新解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扬自俭 语言多学科研究与应用(上下)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2 张国扬,朱亚夫 外语教育语言学 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 章振邦 新编英语语法教程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周考成 英语语音学引论 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80
Clark,J.et al.语音学与音系学入门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Gimson,A.C.and Arnold,E.An Introduction to Phonetics and Phonology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Halliday,M.A.K.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2nd edition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Leech,G.N.Principles of Pragmatics.Longman,1983
Lyons, J.Linguisti Semantics.An Introduction.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Peccei,J.S.Pragmatics.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Radford,A.Syntax.A Miniminalist Introduction.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Robin,R.H.General Linguistics.北京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Quirk,Randolph,et al.A Grammar of Contemporary English.Longman,1927
【翻译学】
包惠南,包昂编.实用文化翻译学.上海: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2000 陈定安.英汉比较与翻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1 陈福康 中国译学理论史北稿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陈延佑 英文汉译技巧 北京: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0 陈文伯 英语成语与汉语成语 北京: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2 崔永禄 文学翻译佳作对比赏析 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 单其昌 汉英翻译技巧 北京: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0 杜成南,文军主编 中国当代翻译百论 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1994 方梦之 翻译新论与实践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冯庆华 实用翻译教程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辜正坤 中西诗鉴赏与翻译 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8 郭建中编 文化与翻译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0 黄龙 翻译技巧指导 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 黄龙 翻译学 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88
姜治文,文军编著 翻译批评论 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1999 金堤 等效翻译探索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8 居祖纯 汉英语篇翻译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孔惠怡,扬承淑 亚洲翻译传统与现代动向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孔惠怡 翻译 文学 文化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连淑能 英汉对比研究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林相周 英语理解与翻译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 刘宓庆 汉英对比研究与翻译 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1 刘宓庆 文化翻译论纲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 刘宓庆 文体与翻译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0 刘玉珍 文化交流英语 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9 刘重德 浑金璞玉集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4 刘重德 文学翻译十讲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1995 罗新璋编 翻译论集 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马祖毅 中国翻译简史(五四运动以前部分)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8 穆雷编著 中国翻译教学研究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钱钟书等 林纾的翻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孙致礼 1994.9—1996.6 我国英美文学翻译概论 南京:译林出版社,1996 王大伟 现代汉英翻译技巧 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9 王克非 翻译文化史论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 谢天振 译介学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许钧 翻译思考录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8 许钧 文学翻译批评研究 南京:南京出版社,1992
扬自俭,李瑞华编 英汉对比研究论文集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姚念庚,范兵 英汉翻译论稿 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87
尤金 奈达著 奈达论翻译 谭载喜编译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3 尤金 奈达著 语言文化与翻译 严久生译 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8 张今 文学翻译原理 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87 张培基习语汉译英研究 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张培基英语声色词与翻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
Baker,Mona.Routledge Encyclopaedia of Translation Studies.London.Routledge,1998 Baker,Mona.In Other Words.A Coursebook of Translation.北京: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Basnet,Susan.Translation Studies(Revised Edition).Methuuen Co.Ltd,1988
Carford,J.C.A Linguistic Theory of Translation ,An Essay in Applied Linguistics.Oxford University Press
George Steiner.After Babel.Aspects of Language and Translation.1975
Hatim, Bsil and Mason,Ian.Discourse and the Translation..Longman Group UK Limited,1990
Newmark,P.P.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Pergamon,Oxford,1982 Newmark,P.P.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London.Prentice Hall,1988
Nida,Eugene A.Language,Culture,and Translating.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3 Nida,E.A.&Taber,C.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Brill Lyden,1974
Rojer T.Bell.Translation and Translating.Theory and Practice.Longman,London and New York,1991
Schaffner,Christian and Kelley-Holmes,Helen.Ed.Cultural Functions of Translation.Multilingual Matters Ltd,1995 Tytler,A.Essays on the Principles of Translation.London.Dent,1971
【英语教学法】
Alderson,F.C.,C.Clapham,and D.Wall.Language Test Construction and Evaluation.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5
Brown,H.D.Princioles of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3rd ed.)New Jersey:Prentice Hall,1994
Ellis,R.Understanding Second Language Acquistion.Oxford:Oxfod University Press,1985
Ellis,R.Th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Oxford:Oxfod University Press,1994
Gardener,R.C.&W.E.Lambert.Attitudes and Motivation in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Rowley:Mass:Newbury House,1972
Gardener,R.C.Social Psychology and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The Role of Attitudes and Motivation.Longman:Edward Arnold Ltd.,1985
Hughes,A.Testing for Language Teachers.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9
James,C.Errors in Language Learning and Use.New York:Longman,1998
Johnson,K.E.Understanding Communicative Language Classrooms.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5
Krashen,S.Principles and Pracrice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Oxford:Pergamon,1982
Lynch,B.K.Language Program Evaluation.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6
Nunan,D.The Learner-Centred Curriculu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8 Nunan,D.Designing Tasks for the Communicative Classroo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9
Nunan,D.Second Language Teaching and Learning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2Nurrall,C.Teaching Reading Skills in a Foreign Language.Oxford:Macmillan Education,1996
O’Malley,J.M&A.U.Chamot.Learning Strateg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0
Odlin,T.Language Transfer.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9 Richard,J.Approaches and Methods in Language Teaching.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6
Richards,J.C.&C.Lockhart.Reflective Teaching in Second Language Classrooms.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6
Seliger,H.W.&Shohamy,E.Second Language Research Methods.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9
Stern,H.H.Fundamental Concepts of Language Teaching.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3
Ur,P.Teaching Listening Comprehension.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4
Ur,P.A Course inLanguage Teaching.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1
Wallace,M.J.Action Research for Language Teachers.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8
1.蔡永强:“句法驱动的汉语口语教学模式探索”,《海外华文教育》2005年第4期。
2.程晓棠:《任务型语言教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3.陈远祥:“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是否适合外语教学”,《外语界》2001年第3期。
5.戴桂芙、刘德联:《对外汉语教学法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4.崔永华:“基础汉语教学模式的改革”,《世界汉语教学》1999年第1期。6.方文礼:“外语任务型教学法纵横谈”,《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年第9期。
7.龚亚夫、罗少茜:《任务型语言教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8.李 红:“可理解输出假设的理论基础”,《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年第2期。
9.李 泉:《对外汉语教学理论思考》,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10.李忆民:“课堂教学的内向和外向——试论中级汉语精读课课堂教学交际化”,《语言教学与研究》1993年第3 期。
11.刘小雨:“对外汉语口语教学研究综述”,《语言教学与研究》2000年第2期。
12.刘 珣:《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13.鲁子问:“任务型教学的课堂教学程序探讨”,《中小学外语教学》2002年第2期。
14.陆俭明:“卷首语”,《语言文字应用》1999年第1期。
15.马箭飞:“以交际任务为基础的汉语短期教学新模式”,《世界汉语教学》2000年第4期。
16.马箭飞:“任务式大纲与汉语交际任务”,《语言教学与研究》2002年第4期。
17.马箭飞:“汉语教学的模式化研究初论”,《语言教学与研究》2004年第4期。
18.邵继荣:“任务类型和任务条件对EFL写作的影响”,《国外外语教学》2003年第2期。27.张亚军:《对外汉语教学法》,现代出版社1990年版。
28.赵金铭:“对外汉语研究的基本框架”,《世界汉语教学》2001年第3期。29.赵金铭:《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30.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3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修订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32.周淑清:《初中英语教学模式研究》,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跨文化交流】
费孝通 乡土中国·生育制度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馆,1999
洪堡特 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 北京:商务印书
梁漱溟 东西文化及其哲学 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陆扬,王毅选编 大众文化研究 上海:三联书店,2001 霍克海默,阿多尔诺 启蒙辩证法 重庆:重庆出版社,1993
罗钢,刘象愚 文化研究读本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莫尔根 古代社会 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萨义德 东方学 北京:三联书店,1999
王岳川 后现代主义文化研究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Dueing,S.(ed.)The Cultural Studies Reader.London:Routledge,1993
Polo,Marco.The Travels of Marco Polo.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1998
Turner,Graeme.British Cultural Srudies.An Introduction ,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1996
Williams,R.Culture and Society.Harmondsworth:Penguin,1963
第二篇:英语专业毕业论文——翻译
论译学观念 现代化
On the Modernization of the Concept of Translation Studies 摘要:本文认为,人类翻译经历了三个阶段,即口语翻译阶段、文字翻译阶段和文化翻译阶段,目前我们已经处于文化翻译阶段。鉴于翻译所处的文化语境已经变化,所以我们有必要进行译学观念的现代化,调整、丰富和充实我们对翻译和翻译研究的认识,推进翻译学学科的建设。
关键词:翻译研究 译学理论 观念现代化
Abstract: The present paper aims to propose there are three periods in the translation history of the world, i.e., the period of oral communication(close to interpreting), the period of written translation and the period of cultural translation.Now we are in the third period when the cultural context of the translation and the translation studies have taken great changes.It’s time to modernize and adjust our concepts about the translation and the translation studies and bring new dimensions to them in order to put forward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translation studies as a relatively independent discipline.Key Words: translation studies, translation theories, modernization of the concept
自从上世纪八十年代有学者提出建立翻译学以来,国内翻译界围绕着翻译学的问题,围绕着翻译理论有用无用的问题,就一直争论不已。争论的双方各执其词,一方呼吁建立翻译学,认为翻译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另一方则讥笑翻译不可能有“学”,建立翻译学的努力是一个未园而且也难园的梦。双方谁也没有说服谁,至今聚讼不已,各执其端,有时的反应甚至还相当激烈。
反对者中有人说:“译家不可能因为掌握了现有的任何一套翻译理论或遵循了以上任何一套翻译原则,其翻译水准就会有某种质的飞跃。„„如今我国译林之中的后起之秀,可谓人才济济,无论他们用什么翻译理论武装自己,无论他们对翻译的过程、层次有多透彻的认识,无论他们对翻译美学原理如何精通,无论他们能把读者分成多少个层次从而使其翻译更加有的放矢,也无论他们能用理论界最近发明的三种机制、四种转换模式把翻译中的原文信息传递得如何有效,他们的译作会比傅雷的高明多少呢?霍克思(David Hawks)与闵福德(John Minford),虽然是西方人士(后者还曾是笔者所在学系的翻译讲座教授),从来就不信什么等值、等效论,他们凭着深厚的语言功底和坚强的毅力,也‘批阅十载’,完成了《红楼梦》的翻译。在众多的英文版《红楼梦》中,他们的译作出类拔萃,在英美文学翻译界堪称一绝。霍克思在他写的翻译后记一书中也没有提到任何时髦的翻译理论,但东西方翻译界和翻译理论界仍然为其译作而折服。由此可见,翻译理论与译作的质量并没有必然的关系。”还有一位自称“在20世纪出版了50多部中英法互译作品的译者”也声称:“从实践上讲,西方的‘纯理论’对我完全无用。”ii
i 这些话听上去振振有词,甚至咄咄逼人,其实明显失之偏颇,而且不经一驳。因为这些话的前提是:翻译的纯理论应该对译作的质量负责,翻译的纯理论应该对翻译实践“有用”。如此提出问题,已经到了幼稚可笑的地步。这就像一个泥瓦匠和一个小木匠跑去对一位建筑学教授说,“你写的《建筑学》对我们造房子毫无用处。”更有甚者,他们俩还硬牵着那位建筑学教授到工地上去,泥瓦匠对教授说:“你写了那么多的建筑学论文,你现在倒砌一垛墙给我们看看,有没有我砌的墙结实。”小木匠对教授说:“你研究了那么多年的建筑学理论,我让你刨一块木板,看你能不能像我一样刨得既平整又光滑。”看,这个泥瓦匠和那个小木匠对建筑学理论的否定,与上述两位作者对翻译理论(纯理论)的质疑和否定,真可谓异曲同工,何其相似乃尔。
然而,类似的认识和观点(甚至行为)在我国翻译界却有相当的市场。把纯理论研究与具体的实践指导相混淆,把翻译理论与译作的质量牵强联系,这正是我们某些翻译家、甚至某些翻译教师、翻译研究者在译学理论认识上的一个误区。这种情况也从一个方面表明,在我国翻译界严格意义上的译学意识还没有真正确立,我们的翻译研究、尤其是译学研究还不够成熟。
我们不妨把翻译界的情况与其他学科的情况作一个比较。试想:在文学艺术界会不会有哪位作家对着文艺学家宣称“你的文学理论对我的创作完全无用”?会不会有哪位歌唱家去质问音乐理论家:“为什么读完了你的《音乐原理》,我的演唱技巧仍然毫无长进?”当然,我们更难设想会有人质疑陈景润对哥德巴赫猜想的研究对我们计算国民经济的总值有什么帮助,质疑科学史学者研究几亿万年前的宇宙大爆炸对改善我们今天的空气质量有什么实用价值,等等,等等。类似的例子我们还可以举出许多许多。譬如,对巴尔扎克、托尔斯泰的作品,我们的文艺理论家们大多是表示“折服”的,但是难道会有人跑出来宣称文艺理论对作家的创作质量“没有必然的关系”?
然而,这种在其他学科都不大可能发生的对理论研究的怀疑和否定,却不断地在我们的翻译界发生。这是不是说明我们的翻译学学科、甚至我们的翻译研究至今还不够成熟呢?而之所以存在这样的情况,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翻译界的译学观念还没有及时转变。如果仔细考察一下我们讨论的翻译,我们讨论的翻译研究,我们应该能够发现,翻译所处的文化语境已经发生了变化,翻译的内涵已经发生了变化,翻译研究的内容也已经发生了变化,然而我们的译学观念却没有变化,我们的翻译研究者队伍没有发生实质性的变化,我们不少人的译学观仍然停留在几十年前、甚至几百年以前。而要改变目前这种状况,尽快实现我国翻译界译学观念的现代化转向是目前我们译学界的当务之急。
译学观念现代化的问题大致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讨论。
一.翻译研究的最新进展与译学观念的转变
在讨论翻译研究的最新进展时,我们认为必须把这个“最新进展”放到整个中外翻译研究发展史的大背景中去看,而且,有可能的话,还要尽可能地联系我们国家自己的翻译研究现状,这样才有可能比较容易地发现中外翻译研究中的“最新进展”,也比较容易发现我们国家翻译研究中所存在的问题。
这样,如果我们从整个中西翻译研究发展史的大背景上去看的话,那么我们应该可以发现,一直到20世纪上半叶,也就是在上世纪五十年代以前,中西翻译研究的差别并不是很大:因为中西翻译界基本上都停留在传统的译学研究范畴之内,也即主要关心的是翻译的方法(如直译、意译等问题)、翻译的标准(如严复的“信达雅”,泰特勒的翻译三原则等)、翻译的可能性(可译性与不可译性等)等问题。但是进入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以后,西方翻译研究中出现了三个大的突破和两个划时代的转向,这使得西方翻译研究与此前的研究相比,发生了重大的实质性的变化。
所谓的“三大突破”,首先指的是自上世纪五十年代以来的西方翻译研究开始从一般层面上的对两种语言转换的技巧性研究,也即从“怎么译”的问题,深入到了对翻译行为本身的深层探究,提出了翻译中的等值问题,等效问题,等等。当代西方翻译研究中的语言学派学者是这方面的代表,如卡特福特,纽马克,尤金·奈达,以及雅可布逊等。对这方面的研究进展,我们国内译学界比较熟悉,这里就不赘言了。
其次,也即第二个突破,指的是当代西方的翻译研究不再局限于对翻译文本本身的研究,而是还把目光投射到了译作的发起者(即组织或提议翻译某部作品的个人或群体)、翻译文本的操作者(译者)和接受者(此处的接受者不光指的是译文的读者,还有整个译语文化的接受环境)身上。它借鉴了接受美学、读者反应等理论,跳出了对译文与原文之间一般字面上的忠实与否之类问题的考察,而注意到了译作在新的文化语境里的传播与接受,注意到了翻译作为一种跨文化传递行为的最终目的和效果,还注意到了译者在这整个翻译过程中所起的作用,等等。自上世纪七十年代起,以詹姆斯·霍尔姆斯(James S Holmes)、埃文-佐哈(Itamar Even-Zohar)、吉迪恩·图里(Gideon Toury)、利菲弗尔(André Lefevere)、苏珊·巴斯奈特(Susan Bassnett)、朗贝尔(José Lambert)、以及梵·登·勃鲁克(R.van den Broeck)等为代表一些学者,他们的研究就属于这种性质。他们竭力打破文学翻译研究中业已存在的禁锢,探索建立文学翻译研究的新模式。他们都把翻译研究的重点放在翻译的结果、功能和体系上,他们都对制约和决定翻译成果和翻译接受的因素、对翻译与各种译本类型之间的关系、翻译在特定民族或国别文学内的地位和作用、以及翻译对民族文学间的相互影响所起的作用感到兴趣。这无疑是翻译研究的一大深化和进展,也是当代西方翻译研究中的第二个大的突破。
最后,当代西方翻译研究中一个最大的、也即第三个大的突破,还表现在把翻译放到一个宏大的跨文化和跨学科的语境中去审视。研究者开始关注翻译研究中语言学科以外的其他学科的因素。他们一方面认识到翻译研究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性质,另一方面又看到了翻译研究这门学科的多学科性质,注意到它不仅与语言学、而且还与文艺学、比较文学、哲学甚至社会学、政治学、心理学等学科都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但是翻译研究最终关注的当然还是文本在跨文化交际和传递中所涉及的一系列文化问题,诸如翻译在译入语文化语境里的地位、作用,以及文化误读、信息增添、信息失落等。正如韦努蒂(Lawrence Venuti)提到的,“符号学、语境分析、和后结构主义文本理论等表现出了重要的概念差异和方法论差异,但是它们在关于‘翻译是一种独立的写作形式,它迥异于外语文本和译语文本’这一点上还是一致的。”
在这种情况下,翻译不再被看作是一个简单的两种语言之间的转换行为,而是译入语社会中的一种独特的政治行为、文化行为、文学行为,而译本则是译者在译入语社会中的诸多因素作用下的结果,在译入语社会的政治生活、文化生活、乃至日常生活中扮演着有时是举足轻重的角色。鉴于此,德国功能学派的另一学者贾斯塔·霍尔兹-曼塔利(Justa Holz-Manttari)甚至不把翻译简单地称作为“翻译”(translation),而是用一个杜撰的、含义更为广泛的新词“迻译行为”(translatorial action)代替它,以表示各种各样的跨文化交际行为。这个词还不光局限于翻译、改编、编译,它甚至把与外来文化有关的编辑、查阅等行为也包括在内。在这种“行为”里,译者变得像是一个根据委托人要求设计“产品规范”(product specification)的专家,并生产符合接受者文化圈特定需要的“信息传递物”(message transmitter),而译作也不再寻求与原文的等值,而只是一份能满足委托人需要的目的语文本。
西方翻译研究中的三大突破,又可以归纳为两个转向,那就是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的语言学转向和七十年代前后开始的文化转向。语言学转向使得当代西方的译学研究对翻译中的语言转换观察和分析更加具体细微;而文化转向则借用各种当代文化理论对翻译进行考察、剖析,进行新的阐述,体现为从文化层面上对翻译进行整体性的思考,它更注重诸如共同的规则、读者的期待、时代的语码,注重翻译与译入语社会的政治、文化、意识形态等的关系,更关注翻译作为一种跨文化交际行为在译入语社会中的巨大影响和作用。这方面的例子有埃文-佐哈尔的多元系统理论,有前几年去世的安德鲁·利菲弗尔提出的“折射理论”,也有最近几年在国际译学界相当活跃的西奥·赫曼斯、苏珊·巴斯奈特等人的著述,以及尼南贾纳、斯皮瓦克等人的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研究。
当代西方学者谢莉·西蒙说:“80年代以来,翻译研究中最激动人心的一些进展属于被称为‘文化转向’的一部分。转向文化意味着翻译研究增添了一个重要的维度。不是去问那个一直困扰翻译理论家的传统问题――‘我们应该怎样去翻译?什么是正确的翻译?’――而是把重点放在了一种描述性的方法上:‘译本在做什么?它们怎样在世上流通并引起反响?’„„这种转向使我们理解到翻译与其他交流方式之间存在着有机的联系,并视翻译为写作实践,贯穿所有文化表现的种种张力尽在其中。”当前西方学界已有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从文化层面上审视、考察翻译,翻译研究正在演变为一种文化研究,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和文化研究的翻译转向已经成为当代西方学术界的的一道最新景观。然而对翻译研究来说,这种文化转向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它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揭开了当代翻
v
iv
iii译研究的一个新的层面,而且还对主宰中外翻译界几千年的一些译学观念,诸如“忠于原文”的翻译观,译作与原作的关系,译者与原作者的关系,等等,产生了相当大的冲击,从而为国际译学界、也为中国译学界展示出相当广阔的研究前景。
二.翻译的文化语境及其内涵的变化
如本文一开始所述,目前,人类翻译所处的文化语境已经发生了变化,翻译的内涵已经发生了变化,翻译研究的内容也已经发生了变化,然而我们的译学观念却没有变化,我们的翻译研究者队伍没有发生实质性的变化,我们不少人的译学观念没有变化,仍然停留在几十年前、甚至几百年前的状态。然而,翻译所处的文化语境以及翻译的内涵究竟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呢?这里我们不妨对人类的翻译史做一个简单的回顾。
众所周知,翻译作为人类跨越语言界限的交往行为已经具有一、二千年以上的历史。在这一、二千年的时间里,翻译这个行为的文化语境发生了巨大的、实质性的变化。
回顾人类的翻译史,粗粗划分一下,我们大致可以看到这样三个大的发展阶段。
初期阶段是一个口语交往阶段,这是人类翻译最早的阶段。这里我们有意不用“口译”而用“口语交往”,这是因为这个阶段的“口语交往”与目前严格意义上的“口译”尚有一定的差距。这一阶段翻译的内容大多限于一般的交往和简单的商贸活动,如何达到交往双方基本信息的相互沟通是这一阶段翻译的主要目的。对这一阶段翻译的含义我们可以借用《周礼·秋官》和《说文》中对“译”的解释:前者称翻译为“换易言语使相解也”,后者则简单明了地说翻译就是“传四夷之言”。当然,从我们今天的角度看这两则对翻译的定义,我们把它们用诸书面翻译也未尝不可,但当初如此解释翻译,其原始用意恐怕是偏向口语翻译的。
中期阶段我们也许可以称之为文字翻译阶段,也即人类进入文字翻译以来的阶段,借用施莱尔马赫的话来说,也就是“真正的翻译”的阶段。这个阶段有相当长的历史跨度,其翻译内容以早期的宗教典籍和以后的文学名著、经典文献(除宗教文献外的哲学、社会科学著作等)为主。我们一些最基本的翻译观,诸如围绕翻译“可译”与“不可译”的性质之争、“直译”与“意译”的方法之争,以及翻译的标准,如泰特勒的翻译三原则、严复的“信达雅”,等等,都是在这一阶段形成的。
由于这一阶段所翻译的对象主要是宗教典籍、文学名著、经典文献,译者、甚至读者对这些原著都是取仰视态度,所以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为何在这一阶段,“忠实于原文的内容”成为翻译家们最核心的翻译观――宗教典籍、文学名著、经典文献这些著作都是翻译者以及译作的读者顶礼膜拜的对象,翻译时译者当然要小心翼翼,字斟句酌,否则一不小心歪曲了原文,招致批评不说,甚至因此获罪都有可能。与此同时,随着文学翻译数量的急剧上升,文本形式的传递也开始引起重视,这样,我们对翻译的认识又向前推进了一步:翻译不仅要传递原作的内容,还要传达出原作的形式意义。但是这一阶段的译学观基本上还是建立在两种语言的转换的基础上,基本上还是局限在原文与译文的文本之内。
第三阶段,也许我们可以称之为文化翻译阶段,因为这一阶段的翻译已成为民族间全方位的文化交流,成为极重要的一项人类文化交际行为,翻译的视野大大拓宽。第三阶段的开始大致可以追溯至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当时雅各布逊提出了翻译的三种类型、也即语内翻译、语际翻译和符际翻译时,这种翻译的定义显然已经背离了传统的译学观念,它越出了单纯语言的界限,使得翻译的定义不再仅仅是“语言文字的转换”,而是进入了宽泛意义上的信息转换和传递。至于之后的德国功能学派翻译学学者汉斯·威尔梅(Hans Vermeer)的翻译行为理论(action theory of translation)竭力强调译者的目标(skopos)在翻译过程中的决定性作用,英国的斯坦纳提出“理解也是翻译”、当代美国女性主义批评家斯皮瓦克提出“阅读即翻译”等概念,更是大大拓展了翻译的含义,使得翻译成了几乎渗透人类所有活动的一个行为,从人际交往到人类自身的思想、意识、政治、社会活动,等等;当代西方文化理论,则进一步把翻译与政治、意识形态等联系起来,翻译的内涵更是空前扩大。如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家尼南贾纳声称:“我对翻译的研究,完全不是要去解决什么译者的困境,不是要在理论上再给翻译另立一说,以便能够找到一个‘缩小’不同文化间之‘隔阂’的更加保险可靠的‘办法’。相反,它是要对这道隔阂、这种差异作彻底的思索,要探讨如何把对翻译的执迷(obsession)和欲望加以定位,以此来描述翻译符号流通其间的组织体系。关于翻译的论述是多种多样的,但它们却都没有或缺乏或压制了对历史性和不对称的意识。就这一状况进行考察,便是我的关怀所在。”
不无必要强调说明一下的是,这里所谓的第三阶段、也即文化翻译阶段的出现,并不意味着第二阶段、也即文字翻译阶段的结束。这两个阶段在相当长一个时期里将会是相互交融、并存并进的,而相关的译学观也将是并存互补。所以我们应该看到,翻译研究中的文化转向给传统译学观带来的是冲击,而不是颠覆,文化翻译阶段出现的新的译学观是丰富、深化原有的译学观,而不是取代、更不是推翻传统的译学观。
然而,不少事实表明,在翻译的文化语境和翻译的内涵都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的今天,我们相当一部分翻译研究者和翻译教学者的译学观念还没有来得及发生实质性的变化,基本上还是停留在文字翻译阶段。有人曾直率地指出:“有关语言与翻译的政治,是我们大陆学人思考中的一个盲点。”换句话说,有关语言与翻译的政治问题,我们国内译学界至今还没有人把它当作一个翻译研究中的学术问题认真地思考过。其实,冷静思考一下的话,我们当能发现,我们译学研究中的“盲点”恐怕还不止“翻译的政治”这一个问题吧。这恐怕也就是为什么至今在国内译学界对于翻译学、翻译理论等问题仍然争论不休的一个原因。从这个意义上而言,我国的译学理论建设与翻译学科建设现在已经到了一个瓶颈口了。
vii
vi如果再不迅速实现译学观念的现代化转向,这种一定程度上译学观念的滞后,势必会阻滞中国译学的进一步发展,从而对我们整个翻译事业带来不利的影响。
三.译学观念的现代化与翻译学的学科建设
译学观念的现代化直接关系到翻译学的学科建设。但是在讨论这个问题之前,有两组概念必须予以区分,这就是翻译研究与译学研究的区别,以及翻译事业与译学学科建设之间的区别。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国内翻译界在讨论翻译学或翻译理论问题时,经常把这两组概念相混。本来,只要稍微仔细地辨别一下,这两组概念的差异是很容易辨清的:翻译研究泛指一切与翻译有关的研究,同样,翻译事业不仅包括翻译实践,还要包括翻译研究(有具体翻译的研究,也有理论研究),而后者,也即翻译学的学科建设则偏重于译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发展问题,既有翻译学科在学校里的课程设置、教学计划,更有译学理论等方面的探讨。
但是国内翻译界总是有人在一提到要深入进行译学研究时,就会搬出一些联系具体翻译实践的“翻译研究”,以此来否定纯理论的译学研究,还有人则强调翻译要得到全社会的重视,靠的是“走出象牙之塔,投身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大潮”,靠的是“编印一系列有关‘入世’及为外商准备的中外文对照的资讯材料”,这样就会“受到全社会的欢迎”
viii
。他们抓住一点,即在西方翻译的稿酬也比较低,以此证明尽管在西方翻译的理论研究取得很大的成就,但翻译仍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等等。然而,他们却没有看到在西方普遍开设的独立的翻译系、翻译学院、翻译学硕士、博士学位点,而在我国,尽管早在清末马建忠就已经提出设立翻译书院的提议,但直至最近几年才陆续有学校设立了单独的翻译系和翻译学院。然而,至今仍然没有独立的翻译学的学位点。
由此可见,讨论译学观念现代化的问题并不是一个多余的问题。
那么如何实现译学观念的现代化呢?或者说,译学观念的现代化转向应该体现在哪几个方面呢?
首先,要能够正确处理翻译理论与翻译实践之间的关系。不要一提翻译理论就想到对我的翻译有用还是无用,另外也不要把个别译者的经验体会误认、或者更严重的是冒充为理论。香港浸会大学张佩瑶教授于2002年在上海外国语大学举行的翻译研讨会上通过追溯“theory”一词的来源,指出“理论”意即“道理、法则、规范”,是系统的东西,科学的东西,是现代建构出来的产物,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无论中西,早期的翻译论述中其实是有“论”而无“理论”。她认为,重经验讲实践,不只是中国特色,中外皆然,不同点是西方自上个世纪70年代后大力发展纯理论的东西,从多角度探讨翻译的本质,而中国的译学研究很大程度上还没有脱离传统的巢臼,仍然强调以实践为基础,很少探讨翻译的语言哲学问题,追问翻译的本质,所以在中国译学观念的现代转型过程中,应该首先重估中国传统译学理论的价值,然后再考虑如何引入西方新的译学理论范式。
香港中文大学王宏志教授也有相似的意见。他分析了中国传统译学中讨论的ix主要内容,认为徒有理论之虚名而无其实,只是经验的堆砌而已。虽然这些经验之谈对翻译实践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是它们不能看成是真正的译学理论研究,因为真正的译学研究是有逻辑性的,是客观的,科学的。翻译研究不是价值判断,不是用作指导实践。鉴于中国至今尚无真正的译学理论研究,王宏志认为,当务之急是建立严格意义上的翻译学科,确立新的研究方向,实现从原文为中心向译文为中心的研究范式的转型。
其实,对于翻译理论有用无用的困惑,不光在我国翻译界存在,在国外也同样存在。2002年出版的一本《理论对翻译家有用吗?――象牙之塔与语词表面之间的对话》讨论的也是这个问题。该书的两位作者Andrew Chesterman和 Emma Wagner指出,那种指令性的研究(prescriptive study),也就是要去规定翻译家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的研究,已经过时了(old-fashioned),现在的研究者(显然是指的纯理论研究者),要做的是描述性的研究(descriptive study),他们的研究是“描述、解释、理解翻译家所做的事,而不是去规定翻译家该怎么做。”
从这个意义上而言,相对于传统翻译研究的实用主义观念,翻译的纯理论研究也许可定义为“无用之用”。因为从传统的实用观念来看,翻译的纯理论研究是“无用”的,如同本文开首引用的两位作者所说的那样。但是从另一个角度看,纯理论研究也有它的功用。以笔者本人的译介学研究为例,它对具体的翻译实践虽然“无用”,但是它在在区分“翻译文学史”和“文学翻译史”的概念方面,在界定翻译文学的概念方面、在确立翻译文学在中国文学中的地位方面,又有传统翻译研究所无法替代的功用。
其次,译学观念现代化要求我们从事翻译实践和翻译教学的人中间有一部分人应该有成为专门翻译理论家的追求。我们当然不反对从事翻译理论的专家学者们在从事翻译理论研究的同时,在可能的情况下也从事一些翻译实践。但是,从目前我们国内译学界的实际情况来看,我们更迫切需要一批有独立译学理论意识的、能全身心献身于中国译学学科建设的人才队伍。
关于这个问题,前几年王东风教授就已经提出了“21世纪的译学研究呼唤翻译理论家”的观点。他指出:“虽然从理论上讲,实践与理论之间的互动始终存在,但从根本上讲,实践和理论是不能互相取代的。说白了就是,实践家不是理所当然的理论家,理论家也未必就是理所当然的实践家,实践家可以成为理论家,但前提是他必须花费与他的实践几乎相同的时间和精力去钻研理论。反之亦然。”
xiixi
x当代学科建设的特点之一就是分工越来越细,研究队伍开始分流,各有所重,这意味着每一门学科需要有一支专门的研究队伍,我们再也不可能像从前俄国的罗蒙诺索夫那样,一个人既是诗人,语言学家,语文学家,又是化学家,物理学家,等等,等等。
从相关学科的发展史看,这个问题也许可以看得更清楚。学科的建立固然离不开具体的实践以及对实践的研究,但更需要专门的理论工作者。文艺学学科的建立、比较文学学科的建立,主要不是靠的从事实际写作和创作的诗人、小说家和剧作家,而是靠的文艺理论家和比较文学家,其中的主力更是在高等学府从事研究生教学和相关学科的理论研究的学者。现在,中国翻译学学科的建设与发展的情况也一样。
最后,译学观念的现代化意味着要有开阔的学术视野,这是与上述学术队伍的分流、分工,是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的两个方面。一门独立的学科当然需要专门的学科理论的支撑,但是由于现代学科、尤其是我们这门学科的研究对象――翻译的特殊性(它几乎与所有的学科都有关系),所以我们这门学科的理论,也即翻译学,也必然是开放性的,它必然、也必须借用各种当代文化理论,以拓展它的研究视野,以展示它的方方面面。翻译研究的界限不再像以前那么分明,学科之间的重叠、交叉、接壤的情形将越来越多,越来越普遍。这一点从当代国外以及我们国内的翻译研究中已经得到了证实,这里无须赘言。
十六大以来,我国报刊媒体有一个词的出现率相当高,这就是“与时俱进”。现在我们是不是也应该把这个词(这已经不是一个普通的词,而是代表了一种观念)用到我们的译学界来,让我们的译学观念也能与时俱进,实现译学观念的现代化转向,以推进我国译学学科建设的健康发展呢?
参考文献
[1]谢天振.译介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2]谢天振.翻译研究新视野[M].青岛:青岛出版社,2003.[3]许宝强、袁伟(选编).语言与翻译的政治[C].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4]张柏然、许钧(主编).面向21世纪的译学研究[C].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5]Anderman,Gunilla and Margaret Rogers, ed.Translation Today—Trends and Perspectives Multilingual Matters LTD, Clevedon, 2003.[6]Chesterman, Andrew and Emma Wagner.Can Theory Help Translators? A dialogue between the ivory tower and the wordface [M].St.Jerome Publishing, Manchester,UK & Northampton, MA, 2002.[7]Niranjana, Tejaswini.Siting Translation: History, Post-Structuralism, and the
Colonial Context [M].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Berkley·Los Angeles· Oxford,1992.i 李克兴《中国翻译学科建设的出路》,载《译学新探》,青岛出版社,2002年,第147页。
许渊冲《关于翻译学的论战》,《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年第11期。iii Lawrence Venuti ed.The Translation Studies Reader, Routledge, 2000, p.215.iv 同上,参见p.216-7。v Sherry Simon, Gender in Translation, Routledge, 1996,p.7 vi 尼南贾纳《为翻译定位》,载《语言与翻译的政治》,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第122-123页。vii 参见《语言与翻译的政治》,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第1页。viii 参见《中国翻译》2002年第6期第35页。ix 参见李小钧《促进译学观念转变 推动译学建设――2002年上外中国译学观念现代化高层学术论坛综述》,载《中国比较文学》2003年第1期。x 同上。xi Andrew Chesterman and Emma Wagner,Can Theory Help Translators?—A dialogue between the ivory tower and the wordface,St.Jerome Publishing, Manchester, UK & Northanmpton, MA, 2002, p2.xii
王东风《中国译学研究:世纪末的思考》,载张柏然、许钧《面向21世纪的译学研究》,商务印书馆,2002年,第58页。
ii
第三篇:英语专业毕业论文:社会语言学
The definition of Sociolinguistics and its Characteristic
外语系06接本6班 尹珊珊 24号
[Abstract]Sociolinguistics is a term including the aspects of linguistics applied toward the connections between language and society, and the way we use it in different social situations.It ranges from the study of the wide variety of dialects across a given region down to the analysis between the way men and women speak to one another.Sociolinguistics often shows us the humorous realities of human speech and how a dialect of a given language can often describe the age, sex, and social class of the speaker;it codes the social function of a language.[Key words] sociolinguisticssociolinguistics variationsocial function
[Content]Sociolinguistics is the study of the effect of any and all aspects of society, including cultural norms, expectations, and context, on the way language is used.It also studies how lects differ between groups separated by certain social variables, e.g., ethnicity, religion, status, gender, level of education, etc., and how creation and adherence to these rules is used to categorize individual socio-economic classes.As the usage of a language varies from place to place, and language usage varies among social classes.It is socialists that sociolinguistics studies.The study of language variation is concerned with social constraints determine language in its contextual environment.Code-switching is the term given to the use of different varieties of language in different social situations.Sociolinguistic differs from sociology of language in that the focus of sociolinguistics is the effect of the society on the language, while the latter’s focus is on the language’s effect on the society.While the study of sociolinguistics is very broad, there are a few fundamental concepts on which most sociolinguistic inquiries depend.Sociolinguistics is different from many of the other branches of linguistics in that it studies external as opposed to internal language.Internal language applies to the study of language on the abstract level, or in the head, put simply.External language applies to language in social contexts, or outside the head.This distinction is important, because internal language analyses, such as syntax and semantics, operate1
on the assumption that all native speakers of a language are quite homogeneous in how they process and perceive language.External language fields, such as sociolinguistics, attempt to explain why this is in fact not the case.These two approaches, while distinct, complement each other in practice.Understanding language in society means that one also has to understand the social networks in which language is embedded.This may apply to the macro level of a country or a city, but also to the inter-personal level of neighborhoods or a single family.Sociolinguistics as a field distinct from dialectology was pioneered through the study of language variation in urban areas.Whereas dialectology studies the geographic distribution of language variation, sociolinguistics focuses on other sources of variation, among them class.Class and occupation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linguistic markers found in society.One of the fundamental findings of sociolinguistics, which has been hard to disprove, is that class and language variety are related.As can be implied from the example below, the working class tends to speak less standard language.The lower, middle, and upper middle class will in turn speak closer to the standard.However, the upper class, even members of the upper middle class, may often speak 'less' standard than the middle class.This is because not only class, but class aspirations, are important.Men and women, on average, tend to use slightly different language styles.These differences tend to be quantitative rather than qualitative.That is, to say that women make more minimal responses than men is akin to saying that men are taller than women.The initial identification of a women's register was by Robin Lakoff in 1975, who argued that the style of language served to maintain women's role in society.A later refinement of this argument was that gender differences in language reflected a power difference.However, both these perspective have the language style of men as normative, implying that women's style is inferior.More recently, Deborah Tannen has compared gender differences in language as more similar to 'cultural' differences.Comparing conversational goals, she argued that men have a report style,aiming to communicate factual information, whereas women have a rapport style, more concerned with building and maintaining relationships.Such differences are pervasive across mediums, including face-to-face conversation, written essays of primary school children, email, and even toilet graffiti.Communication styles are always a product of context, and as such, gender differences tend to be most pronounced in single-gender groups.One explanation for this, is that people accommodate their language towards the style of the person they are interacting with.Thus, in a mixed-gender group, gender differences tend to be less pronounced.A similarly important observation is that this accommodation is usually towards the language style, not the gender of the person.That is, a polite and empathic male will tend to be accommodated to on the basis of their being polite and empathic, rather than their being male.Sociolinguistics has drawn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since it became an independent discipline in mid 1960s.But scholars from various disciplines look at sociolinguistics from different perspectives, and carry out sociolinguistic study in different ways.This paper tries to understand sociolinguistics in terms of its definitions and the scope of sociolinguistic study to point out the lack of comprehensiveness in Fishman''s view on the definition of sociolinguistics.参考文献:《社会语言学概论》 戴庆厦主编商务印书馆
《社会语言学概论》 祝畹瑾编著湖南教育出版社.《语言学概论》 杨信彰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四篇:毕业论文 英文文献翻译
_______ 学 院
毕业论文文献资料翻译
原文名称: “Goldilocks” Liberalization: The Uneven Path Toward Interest Rate Reform in China
课题名称: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分析
学生姓名:号:
指导老师:
所在系部:专业名称:
年月
译文
“金发”自由化: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不平之路
Shih and Victor
中国政府的自由化
2003年,中国从亚洲金融危机进入到一段时间的持续增长后,利率市场化改革似乎终于在掌握之内。就如以前一样,中国人民银行的热衷者发布几篇报告以支持利率市场化,而四大银行的代表也提供放慢改革(成2002年)的理由。此外,中国在2003终于摆脱通货紧缩的威胁并恢复相对高速的增长,只有在2004年有中等程度的通胀(图3)。一些惊喜,在2004年10月29日,对贷款利率的上限被解除,允许银行以他们想要的高利息收费(人民日报2005)。此外,银行也可以给予储户低于存款基准利率的利率。类似总督戴显龙的几年前的时间表,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一份报告,奠定了完全利率市场化的具体计划。
尽管推行这种市场化,但金融体系的基本逻辑任然保持了一样。在存款方面,存款利率上下限的去除主要是象征性的,因为银行没有理由去不必要地降低利率,使其低于他们的竞争对手所提供的利率。因此,很少数的银行利用市场化的优势来给出低于存款基准利率的利率(2006年绿色)。关于贷款利率市场化,央行的理由是,它将使银行“根据客户不同风险的状况给予不同的贷款和利率”(2005年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研究小组)。虽然这听起来像一个显著的效率增益,但这是发出了现实的信号,即银行继续提供廉价融资,给予有更低的官僚风险状况的国家资助项目和国有企业。在此期间,通过存款利率上限和贷款利率的下限,银行之间的“毁灭性竞争”仍然受到严格的限制。因此,银行仍然不能通过提供更高的存款利率互相竞争。同样,银行无法通过提供给借款者更低的利率来相互竞争,因为银行能提供的最低利率为基准利率的90%。中国人民银行的一份报告显示,整个国有银行全部贷款的27%,被设臵于法定最低利率,这表明银行将会通过给出法定最低利率来竞争(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的研究团队 2005)。为了给中国人民银行信贷,促使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的市场化,通过提供更多高利率的贷款给在私营部门的高风险的的借款人,提供融资给原先被冻结的正规银行系统分部(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的研究团队 2005)。
进入2008-2009年的经济衰退,对利率的再次控制促进了大规模的反周期投资驱动器。如图2所示,中国人民银行在全球经济低迷时继续保证银行业稳健的利率传导。移
除贷款利率的上限,银行通过贷款赚更多的钱。因此,当中央要求银行于2008年11月为4万亿人民币经济刺激方案提供融资,银行以极大的热情回应。导致2009年中国的贷款向上急速膨胀,比上年增长了惊人的30%。中国人民银行在2009年原本设臵信贷配额是5万亿人民币向上一点点。到今年年底,银行已经做出了历史上最大量的新增贷款,总额近10万亿人民币(潘克赫斯特,郑,和王 2009)。银行持有的存款利率低于基准利率而贷款利率高于基准利率,实际上可收获可观的利润,即使在经济衰退期间(汉2009)。因此,贷款利率上界的自由化得益于所有有关的政治人物。高层的技术专家保留为最大的反周期投资驱动凑集资金的能力,这在中国的历史上是相对容易的。银行仍然防止“毁灭性竞争”,并继续享有稳健的贷款利率传导。由于银行为经济刺激计划提供资金的意愿,财政部不需要发行很多的债务,从而限制财政赤字的规模。虽然一些大型国有企业由于释放出的贷款利率可能付出更高的借贷成本,银行急于提供大量的融资额给他们,使他们向其他实体转贷资金而赚取利润。随着世界逐步摆脱经济危机,由于前两年的快速信贷扩张,通货膨胀的压力在中国建立的非常迅速。2011年初,通货膨胀调转进入危险的境况。然而中国领导人在危机模式下,利率进一步自由化的任何谈话被搁臵。另一位金发的时刻必须在下一轮利率自由化之前提出,使其可以被理解。
结论
虽然中国并没有回应外部强加给我们的政策改革压力,但是它已经开始自身的重大经济改革。在城市里,许多规模较小的国有企业被私有化或关闭了,而私营部门被允许自由成长(诺顿1996)。大多数商品和服务价格已经被放开(韦德曼2003)。尽管中国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国家将继续以控制社会的宏观的经济杠杆,允许它通过重要的途径影响经济效果。中央级的技术专家可以通过控制资金的流动和投资方向,确保通胀不上升至无法控制的地步,而增长依然强劲。同时,这些手段也允许他们购买被其他政治局成员保护的利益支持,包括当地官员和国有企业管理人员,特别是在经济停滞的时候。为了保持这些手段的有效性,他们需要储户在中国的国家金融体系的抵押品。如果私人银行出现为存款人提供更高的利率,国有银行必须匹配上更高的利率,从而增加了成本,为大规模的经济刺激计划提供资金。尽管强大的激励促使顶级技术专家保持现状,但是利率市场化改革在中国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即使在20世纪80年代,非正式的银行也提供着很高的存款利率。进入20世纪90年代,央行行长感受到西方关于货币政策以及中国人民银行政治性角色的担忧,开始认真的推行利率市场化。他们在通货膨胀低,经济增长强劲的时候推进自由化改革。
虽然方便政策制定者制定政治目标,但是中国的利率管制将继续使中国的储户以及一些国外的制造商肩负重但。只要银行争夺存款被禁止,数以百万的储户将继续被人为压低存款利率,来补贴国有银行的盈利能力。国家以较低的成本调动大量资金的能力,也有对世界的负面影响。大部分剩余的国有企业主要集中在重工业和大宗商品部门。因此,就如中国政府智囊团指出的那样,通过宽松的信贷政策,使他们得以保留,而在全球经济衰退的时候,或者在某些情况下,他们甚至扩大自己的能力(国际金融研究中心2009年)。这加剧了全球的产能过剩,并导致中国某些行业的商品,特别是钢材,在世界市场上引起倾销。因此,政府的持续努力以操纵利率,这种行为的一个重要受害者是中国国有企业的全球竞争者。
第五篇:英语专业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要求和格式
英语专业毕业论文文献综述报告的基本要求
文献综述是作者对某一方面问题的历史背景、前人工作、争论焦点、研究现状和发展前景等内容进行评论的论文。文献综述要求对文献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整理,使材料更精练明确、更有逻辑层次;并对综合整理后的文献进行比较专门的、全面的、深入的、系统的论述。
牛顿说过:如果我能比别人看得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前人肩上的缘故。对于撰写本科毕业论文来说,一篇好的文献综述就能起到这样的作用。
撰写本科毕业论文需要做好一些基础性的工作。其一是要了解前人关于这一课题研究的基本情况。研究工作最根本的特点就是要有创造性,而不是重复别人走过的路。熟悉前人对本课题的研究情况,可以避免重复研究的无效劳动,可以站在前人的基础上,从事更高层次、更有价值的研究。其二是要掌握与课题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理论基础扎实,研究工作才能有一个坚实的基础,否则,没有理论基础,你就很难深入研究下去,很难有真正的创造。上述两项基础性工作,在文献综述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文献综述是由学生通过系统地查阅与所选课题相关的国内外文献,进行搜集、整理、加工,从而撰写出综合性叙述和评价的文章。在文献综述中,要较全面地反映与本课题直接相关的国内外研究成果,特别是近年来的最新成果和发展趋势,也要指出该课题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通过文献综述对中外研究成果的比较和评价,不仅可以进一步阐明本课题选题的意义,还可以为本课题组织材料、形成观点奠定基础。
文献综述的写作是本科学生毕业论文创作中一次重要的研究实践活动。文献综述的写作能反映出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其中主要的则是中外文献阅读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二)文献综述的基本特征
文献是指用文字、图形、符号、声频、视频等技术手段记录知识的载体,是各种资料的总称。文献综述的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下面三点。
第一,综合性。文献综述是对某一时期同一课题的所有主要研究成果的综合概括。因此,要尽可能把所有重要研究成果搜集到手,并作认真的加工、整理和分析,使各种流派的观点清楚明晰,不要遗漏重要的流派和观点。
第二,描述性。文献综述在对各种流派的观点作介绍时,应该保持这些观点的“原味”,这就要求对被介绍的观点作客观性的描述。因此,撰写文献综述,首先要站在客观的立场上转述各派的重要观点;同时,在归纳各种观点时要抓住要点,表述时应简明扼要。
第三,评价性。文献综述不能局限于介绍研究成果,传递学术信息,还要对各种成果进行恰当而中肯的评价,并表明作者自己的观点和主张。文献综述重点在于“述”,要点在于“评”。由于评价的倾向性,通过文献综述,就会引导出对课题今后发展动向或趋势的说明。
(三)文献综述收集材料的办法与写作要求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撰写的材料来源有两条途径:一是从社会调查与科学实验中获取直接材料,二是从各种文献中获取间接材料。文献综述所获取的材料主要是间接材料。
文献综述获取材料的方法之一是瞄准主流文献,如与该课题相关的核心期 1
刊、经典著作、研究报告、重要观点和论述等。充分地收集主流文献的相关资料,是写好文献综述的基本要求。这个收集材料的方法,目标是解决文献综述的材料从哪里来。
文献综述获取材料的方法之二是日积月累、随时整理,如在平时学习时,要对文献进行分类,记录文献信息和藏书地点,对于特别重要的文献,要做读书笔记,摘录其中的重要观点和论述。这样,到开始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时就已积累了大量的有用材料。这个收集材料的方法,目标是解决文献综述的材料组织和来源。
文献综述的写作应体现文献综述“综合性”、“描述性”和“评价性”这三个基本特征,做到尽可能把与课题相关的文献资料搜集齐全,尽可能对各类观点作出准确的分析与归纳,尽可能在客观描述各派观点的基础上作出评述,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主张,阐述课题的发展动向和趋势。文献综述主体部分的结构,应该包括该课题的“研究历史”的回顾、“研究现状”的对比,以及研究的“发展趋势”。
(四)文献综述的字数要求
文献综述应不少于3000汉字或2000英语单词。
文献综述报告的封面内容为:
海南大学╳╳学院
毕业论文(设计)
文献综述报告
姓名:
学号:
专业:
班级:
指导教师:
时间:
文献综述报告格式:
文献综述由五部分组成:题目、摘要、关键词、正文(前言、主体、总结)、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题目:××××××××综述(小二粗黑或16号Times New Roman)
第二部分 摘要(Abstract: 100-200 words)。摘要是以提供文献内容梗概为目的,不加评论和补充解释,简明、确切地记述文献重要内容的短文。摘要应具有独立性和自明性,并且拥有与文献同等量的主要信息,即不阅读全文,就能获得必要的信息。(五号宋体或11号Times New Roman)
第三部分 关键词(Key words: 5个以内)。论文的关键词是从其题名、层次标题、摘要和正文中选出来的,能反映论文主题概念的词或词组。关键词是论文的文献检索标识,是表达文献主题概念的自然语言词汇。(五号宋体或11号Times New Roman)
第四部分 正文。中文文献综述正文各部分中层次标题的格式是:
一、(一)1.⑴①(最高层次标题用小四粗黑;其它标题和内容部分用小四宋体,行距1.5倍);英文文献综述正文部分的格式参考literature review sample(APA style)(12号Times New Roman)。
(一)前言(Introduction):进行该项研究的意义,或者为什么要开展该项研究或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
(二)主体(国内外研究进展与现状Literature Review):(1)在国外(International),都有哪些人或者哪些机构在该领域做了哪些事,开展了哪些方面的研究,他们采用的是什么方法,解决了什么问题,优势在哪,不足又在哪,对于他们存在的不足,你有什么可能的解决方法。(2)在国内(China),都有哪些人或者哪些机构在该领域做了哪些事,开展了哪些方面的研究,他们采用的是什么方法,解决了什么问题,优势在哪,不足又在哪,对于他们存在的不足,你有什么可能的解决方法。
(三)总结(未来展望Future work):对于目前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你认为未来可从哪些方面加以深入研究。
第五部分 参考文献(References):列出的参考文献不少于10种,中、英文文献综述的参考文献格式均同毕业论文的参考文献。
(本报告使用A4纸篇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