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馆设计的问题与应对

时间:2019-05-14 14:33:1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美术馆设计的问题与应对》,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美术馆设计的问题与应对》。

第一篇:美术馆设计的问题与应对

● 过度设计是禁忌

● 避免说明文字撰写不佳、字号偏小

● 谨慎使用玻璃展示柜

● 避免或减少黑暗区域的比例

美术馆,曾经被许多人认为是神圣的、神秘的艺术殿堂,当下已经颇为频繁地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到美术馆看展览去,已成为国人修养情操、受教于乐的诸多选择之一。而如何吸引更多的观众走进美术馆,并通过展览或其他形式的活动与他们交流、互动,使他们在自由的、非正式的、非强制性的环境下享受快乐,得到启迪,是值得每一个美术馆从业者思考的问题。

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人们的欣赏水平与鉴赏能力日益提高。观众到美术馆看展览,已不仅仅满足于看到艺术品。如何将同样的或相似的艺术品展示出多样的面貌,在特定的空间、时间条件下最大程度地、最简捷有效地传达给观众所需要的资讯,是美术馆展览规划者所要考虑的。而展览设计的好坏是其中重要的因素。

就展览对象而言,不论是绘画、雕塑、摄影、服装或是其他,都是展览的主体。只有通过展览方式,才能赋予对象生命及至建立彼此的关系和意义。

展览设计对展品和观众沟通有关键性的意义。展览设计能够制造期望,加强想法,而在环境中身体的舒适感也和美术馆展览的设计有关。材质、样色、地板、空间等,对视觉有主要影响,同时也会影响听觉,影响观众的感受。一个好的展览设计首先应让观众置身其中是舒适的、放松的。如果观众在展场中有排斥感、不舒服,再好的艺术品恐怕也不会完整地欣赏下去。

这就延伸出美术馆展览设计的一个重要任务——要将自身主体隐藏起来。很多设计师都有一个坏习惯,就是把自己当成展览品的设计。设计应该放入整个展览系统中考虑,而不是去超越对象。设计的目的是要把隐而未现的展览讯息,用适度的方法表现出来,拉近参观者与展览的距离,过度设计是禁忌的。

展览设计是有具体章法的,就像文法能够帮助语言一样。我们经常会在一些展览现场看到,参观者试图努力花费时间阅读那些撰写不佳、字号甚小的文字,或者弯腰低头观看安置不好的展品或说明,最终不得不因为觉得太辛苦而提早放弃。节奏在展览设计中非常重要,它决定观众可以轻松地、自由地、完整地欣赏整个展览。在整个参观过程中,观众遇到的展品份量、强度与精彩度的次序非常重要。

光线在展览设计中相对展品而言就像是人的眼睛。人对资讯的接收有80%是通过视觉神经。而这个比例在展览中更高,因为这里比日常生活更强调视觉沟通。视觉感受是根据对明暗与形式,或快或慢的掌握能力。视觉感受的品质受光线调节和刺眼感两个因素影响。调节是视网膜对光线强弱的敏感度和接受过程。要调节到能接受更亮或更暗的采光,特别是在明暗采光不同的空间中移动,眼睛需花一定的时间。人的经验虽有很大的调整适光的能力,但骤然的光线强弱转换还是会干扰眼睛的感受。笔者亲自体验过一个当代摄影的展览,在展场入口处用黑色布幕搭建一个昏暗、曲折、狭短的通道,转入主展场却突然光线极强(展厅地面也用白色低质地毯铺放,形成强反光)。试想,人的瞳孔在急促缩放中会是怎样的不舒适,哪有注意力再到作品上慢慢欣赏,故而选择迅即离去。

在国内诸多美术馆中,还有一个怪现象。美术馆专业人员和参观者常常误解玻璃展示柜所陈列的展品。这是因为它会误导,让人觉得陈列之物是最重要的。其实不然,使用玻璃展示柜常会使物品显得类似,并阻挡视线,造成物品与参观者之间的距离感,强调错误重点,造成拒人千里之外的氛围。

诚然,玻璃展示柜在特定情况下是必要的。基本上,它可以维持一个小范围的空气,帮助特别敏感的物品避免灰尘、昆虫、接触、盗窃等。但笔者认为如果在有相应保护的情况下应减少重复使用,减少由此造成的对展品注意力的减弱,特别是一些不适宜展柜展示的物品。

同时,玻璃展示柜的使用应当谨慎,因为每个细微的小差错都会被明显放大化。比如铅笔印、图钉、回形针、昆虫尸体等这些不易被发现或被引起注意的小东西,在玻璃展示柜营造的世界里却会被赋予特殊的含义。相信很多观众有过类似的体验,在观看玻璃展示柜中的作品时,首先会被上述的某些小东西吸引而不置可否。

在展览设计中,还有一些辅助因素。例如文字就是最常出现的。许多研究一再地证实,文字的品质能直接影响展览的效果。参观者虽然先被展品和展览系列吸引,但是文字决定参观者能否吸收。无疑,写得好的、有智识的文字,对加强展览效果有关键性的作用,反之就会出现问题。

使用文字设计时,最重要的是以正确的方式和数量提供资讯,让观众能用自己的力量加以吸收。文字必须被阅读到,但不能遮盖到展品。经常会见到把展品标签粘贴在作品镜框上或直接放置在作品上的现象,试问,有谁会把自己的名片别在衣服上呢?

在长期的展览活动中,我们还发现了一些有趣的现象,这与人类拥有共同的行为趋势有关。为了增加展览效果,驱动人群或吸引注意力,在展览设计时善加利用人性的趋向无疑是一个聪明的做法。

例如,长久以来的观察发现,当人们进入一个开放的区域时,在其他因素等同的情况下,右转是一个明显的趋势。这或许与大多数人是右撇子有关吧。又如第一个展示区的右方通常会吸引更多的注意力。因为美术馆疲劳症与接近出口的关系,通常最靠近出口的展示是最不被注意的等等。

又如大多数人有对明亮色彩的视觉偏好行为,而厌恶黑暗。这或许是因为人类缺乏敏锐的夜视能力,缺乏在黑暗中辨识内容与大小的能力。所以在展示设计中尽量避免或减少黑暗区域的比例。

设计美术馆的展览是一种艺术,也是一种安排视觉、空间与环境中物品的科学。展览设计中还有很多问题不尽一一细说,诸如展览动线路径问题、展品安置与人体工程学等。相对美术馆的庞大架构,展览设计只是其中一个环节。也正是这一个个环节的相通相辅,才能真正发挥美术馆的强大能量,更多的人们也会真正自主地、自由地走进美术馆。

(作者系中央美院美术馆馆长助理)

第二篇:展示设计浙江美术馆

浙江美术馆(展示设计考察)

浙江美术馆是现代化程度比较高的一座美术馆,2009年8月9日正式开馆。美术馆分为四层,二三层是主要的展厅,四层主要是吕霞光的收藏展。

“看的场所,看不见的设计,让室内设计消失在建筑空间和艺术展示之间”

——陈耀光

美术馆、艺术馆和博物馆是看的场所,人来到美术馆主要是欣赏展品,室内的装饰以如何更好地展示展品为出发点,建立低调的姿态、平静的形态,一种较为克制的设计理念。“内敛、含蓄、克制”是浙江美术馆室内设计的一个理念。从始至终以展品、艺术品为主角的主导地位,让空间内展品的载体、室内的装饰或者设施都消失在建筑空间和艺术展示之间。这是一个为人们提供感性交流的理性场所。整个美术馆大面积的室内墙面、地面铺设以乡村绿的大理石,室外的墙面地面也是一个色调的灰。室内外几乎是一种材料、一种肌理、一种色彩,模糊室内外空间的的交界。空间立面和平面也采用相同的手法,整个美术馆给人的感觉是一气呵成、浑然一体的,但是,低调如此却不失气场。

展厅内的室内装饰极为简洁。顶部采用钢架结构,排列着聚光灯。这样的结构有利于美术馆被灵活的运用,既可以清空场地,展出大体量、大尺度的作品,也可以増用可拆卸的隔断,展出较多的小体量的作品。同时,这种钢结构也可以满足悬挂投影仪的需要,依照布展的规划,能在任意角落安装投影仪。展厅的空间是灵活可变的。

顶和地面统一为黑色,墙体的颜色一律使用乳白色(纸张的颜色)。黑色,容易在灯光的控制下消隐于空间内;乳白色,与纸张、宣纸或者油画布的颜色接近,最能纯净地衬托展品本身的颜色,与大多数作品的载体融为一体,同样极易淡出观者的注意力。这样的组合就是一种看不见的设计,让室内设计消失在了建筑空间和艺术展示之间。

在美术馆展示这一主要功能上,灯光起着去举足轻重的作用。美术馆整体建筑采用玻璃顶的优质采光,馆内的光环境使人感到舒适愉快。展厅内的灯光布臵则是纯功能性的,灯光的作用是将展品的形状,色调和质感充分展现出来,使观者集中注意力来欣赏展品,并给观者留下强烈的印象。

蔡国强个展《春》

2012年4月21日,由浙江美术馆主办的蔡国强大型个展《春》在浙江美术馆开幕,共展出了23件作品,分三个展厅。

四号展厅展出的是较大幅的作品。走进四号展厅,幽暗空旷的展厅空间让你的目光瞬间聚焦在墙上的作品上。整个展厅内没有任何多余的物体,连一张供人观看视频的座椅也没有。本身设定的参观路线是顺时针沿墙体一周观看,一进门左手边是王寅和馆长马锋辉对个展写的序,然后依次是一些作品,这些作品是一个引导的阶段,埋伏笔的阶段,走过两面墙之后是这个展厅的高潮—《观潮图》,最后是蔡国强先生的作品的制作过程的视频。这样一个参观路线是符合人的习惯的。但是,由于《观潮图》篇幅占据了一整面墙,而且作品本身的一个气场是很强大的,加上其所处的位子是一进门就看到的墙面。如此,体量与本身作品的气场和位臵导致了观者走进四号展厅是径直穿过空间去欣赏《观潮图》,然后带着为之震撼的感觉和对作品的好奇心,或站立或席地而坐,观看在其右手边播放着的视频,一解心头的疑惑。当完成这些之后,反过来再从序开始沿路线走一圈,对整个主题有一个完整深刻认识。

《观潮图》篇幅很大,作品气势磅礴。展厅内只开了沿墙面打在作品上的灯光,内部空间是幽暗的,这种幽暗让观者忽略了展厅中间实际存在的柱子,制造了完整的空间感觉,这样的布臵是有作品本身决定的。《春》较普通的书画展来说是一个十分特殊的展览,是火药与纸本及丝绸的混搭。《观潮图》的尺寸意味着人(观者)必须离作品有足够的距离,才能全面完整的感受作品中钱江潮水的波澜壮阔、气势恢宏。室内只在作品上部打顶光,让你的眼睛其他事物光线的干扰,只是纯粹的欣赏作品,安静的品味与思考。展厅空间中存在一种对比,室内环境的宁静与作品中潮水的汹涌形成对比。在这样的一个氛围中,仿佛臵身于钱塘江边,潮水翻滚而来。在游走的过程中,人的思想、注意力完全集中于作品本身,而忽略作品的载体以及展厅的室内装饰。艺术爱好者多会在该空间中停留较久,仔细的咀嚼作品带给他们的思考。

另一个类似的展厅展出的是较小幅的作品。由于张幅较小,展厅内部使用隔断,形成甬道式的展览空间,运用线性陈列法将展品沿途陈列,留足够的观展距离,以达到最佳的展示效果。在这个展厅中各处一个小空间,专门放映所有的拍摄影像,内臵座椅数张。一方面考虑到观者的体力,在此可以做停留和休息,观看影像适当的放松,同时也是展览的需要,两者兼顾。

个展的第三个展厅较前两个有很大的不同。整个展厅展出的是一个作品,光线十分明亮。整个空间除去顶部,四周和地面都满铺蔡国强先生关于西湖的这个作品。该作品是以丝绸为载体的,从高处柔顺的垂下来,充满诗意的西湖山水风光泻在展厅的四壁上,把丝绸的质感利用并且表现得淋漓尽致。为了更好的展现整个作品的意境,在作品外面附上一层白色的薄纱,山的飘渺间更多了一种云雾缭绕之感。并且薄纱柔化了火药燃后产生的僵硬的黑白色差与质感。展厅用木栈道作为游步道形成一条游览路线,犹如臵身于山水之间,欣赏云雾缭绕的山间美景,忘乎所以。

敞亮的灯光可能更多是出于安全的考虑。一是观者在走游步道时的安全,二是作品的安全。如果观者行走过程中不小心踩空就会破坏到作品。丛美的展示上来说,白色柔和的灯光与白纱相衬,宛如仙境。

为让人更真实的感受作品营造的气氛,步道只做50cm左右的宽度,只能单人单向行走。在进门时,管理人员会告知,须逆时针沿步道行走参观,不允许拍照,展厅最多容纳40人。从布局上,当观者站在一边的游道上,它要展示的是人对面的画面。这一用意显而易见,布展者已精心为观者调整了最完美的欣赏距离。步道是贴着立面的,进入这一空间时已站立在游步道上,观者的视线被动地转向对面。整个展厅布臵全面而细腻,为观者创造一段舒适的观赏经历。

《少年心气》摇滚摄影展

《少年心气》分两个展厅展出,大部分与前面类似,值得一提的是播放相关视频的一个展示空间。地面铺设席子,放臵几个编织坐垫,屏幕在吊顶上,观者需躺在席子上观看视频。这一空间独特而具有吸引力,展现出来的是与主题相符的非主流的叛逆与另类。年长或较传统者不会在此体验与停留,奔放的年青人多会在这里躺一下,放松自己,感受这个独特的空间。这种独特的展示空间与主题“摇滚摄影”想贴切。

金梅芳

200911290605

环艺0902

第三篇:《走进美术馆》教学设计

走进美术馆 教学过程设计

一、组织教学

稳定学生情绪,集中学生注意力。

2.美术馆的历史

西方对美术作品的收藏始于古希腊。文艺复兴时代,皇公贵族收藏和展示大量的古代美术遗物。18世纪中,博物馆中也收藏了美术作品。现在全世界的各种美术馆约有7000个。

中国自西周以来,宫廷中就一直收藏美术品。1925年组建的故宫博物院是以美术为主的博物院。1959年落成的中国美术馆,是20世纪以来的中国美术作品的展览中心,同时举办世界各国美术展览。

3.美术馆的性质作用(功能)

美术馆的作用日益广泛多样,不仅可提高一般群众的文化水平和美术修养,而且可协助学校的美术教育,还可为美术家的创作提供参考和借鉴,向理论工作者提供资料和信息。

今天的美术馆是艺术、教育、学术和科学的多机能综合体。主要功能有收藏、研究、陈列、展览、交流、服务l六大功能

4.博物馆

你知道世界五大博物馆吗?

你知道世界博物馆日是哪一天吗?

。法国的卢浮宫、英国的大不列颠博物馆(大英博物馆)、美国的大都会博物馆、俄罗斯的埃米塔什博物馆(冬宫)、中国的故宫博物院是世界五大博物馆。其中前四个是世界公认的具有世界性文物收藏的博物馆。

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 5.美术馆与博物馆的关系

美术馆是博物馆的特殊类型,它从博物馆中分化而出。美术馆既特指美术馆,也包括具有美术馆性质的博物馆。

四、走进中国美术馆

1.介绍中国美术馆 2介绍书中图片作品名称及收藏的美术馆 3.(利用演示图片参观美术馆的各类展览)

你到美术馆参观过吗?有何整体印象?

教师在学生回答问题后,归纳小结。

五、小结

总结本课学习知识点,总结参观展览的意义目的。我们主要学习了美术馆的功能和世界著名的美术馆及馆藏艺术品,为了增加我们的见识,开阔我们的视野,我们应多到各地美术馆去参观学习。

六、课后练习

1、美术馆的六大功能是什么?

2、罗浮宫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是什么?

3、世界上五大博物馆是指哪五大?

4.商场商店等场所的商品展示对你布置画展有何启发?

第四篇:2007图书馆市场建设与问题应对

2007图书馆市场建设与问题应对

王瑜世、刘波等

2007-07-06 11:02:28来源:《中国图书商报》2007.7.3由国家图书馆主办,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中国图书商报、中国图书馆学会资源建设与共享专业委员会协办的“第二届全国图书采访工作研讨会”于2007年5月30日~6月2日在大连市召开。

出席此次会议的有国家图书馆副馆长陈力,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党委书记、代总经理焦国瑛,中国图书商报社社长、总编辑孙月沐,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馆长、中国图书馆学会资源建设与共享专业委员会主任杨沛超等。会议还邀请了中国科学院图书馆的郑建程、南京大学图书馆的陈远焕等图书馆界的学者和专家作了特约发言。并就图书馆采访管理、采访与编目之间的关系问题、文献获取能力与文献控制能力之间的关系、采访人员业务能力对获取能力的影响、政府采购问题、图书馆文献采访工作者行为规范等六个选题及相关的采访业务工作进行了分组讨论。正如《中国图书商报》孙月沐在开幕致辞中所言,在“作者-出版社-书商-图书发行市场/图书馆-读者”这一流程中,图书馆的发展有助于出版物发行环节的健全,中国图书馆建设对中国书业将起重要作用。而本报在反映全球的书业发展趋势的同时,会更关注图书馆事业,尤其是中国图书馆事业。本报择 部分专家发言,以飨读者。

图书馆采访工作的五个问题

■陈力(中国国家图书馆)

图书馆作为一个以文献为基础的文献服务机构,过去形成了一套成熟的理论,各个馆也有自己的做法,但现在都面临着转型,陈力就以下五方面问题进行了探讨。

文献资源的共享。传统观念认为,数字时代和网络时代,图书馆应该把工作的重点放在发现资源上,然后以共享的方式,避免各图书馆资源的重复建设。它强调了图书馆对文献信息的获取。但实际上,图书馆之所以能够有别于其他的文献信息服务机构,其中最关键的因素,就是图书馆对资源的长期积累与有效控制。无限夸大“有条件的”共享的作用,对图书馆长远发展未必有利。如何建立一个可靠的共享系统,不仅需要理论的改革,更需要图书馆采访工作人员进行认真探索。

数字资源与实体资源的相互关系。各馆面对的服务对象不同,服务模式不同,服务内容不同,必然会有不同的操作模式。对一些科研单位、大学图书馆而言,放弃印刷型的文献,转向数字资源有其合理性。但就国家图书馆而言,由于在数字资源使用方式、使用方法以及范围上的不同,导致了使用情况的差异。如一些大型的数据库,由于IP地址限制等各种原因,使用率只到北大图书馆、清华图书馆的5%和3%。公共图书馆也存在类似的问题。所以图书馆资源建设最忌照搬他人模式。

文献建设的方针。按照帕累托定律,我们目前的误区是把多数钱用在买少量高价资料上,很多地方百分之八九十的经费用在了百分之一二十的文献上,大学图书馆在这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长期以来,对大学本科学生用书的采购的忽视,造成了图书馆的文献,特别是纸本文献数量锐减。而在大学本科教育评估当中,本科生文献的数量作为大学评估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就导致很多图书馆临时抱佛脚,拿了一笔钱,就到批发市场,几十万册地去购买,造成了馆藏文献质量的严重下降。

文献采访的范围。目前文献的多元化结构已经形成,网上有大量免费数据可以取用,特别是现在开放存取运动蔚为成风。对图书馆来说,如何在文献信息的汪洋大海中,访求、获取这些资源,并将它们科学组织起来,给读者提供服务,这是现代图书馆采访人员应该思考的问题。

政府采购招标采购。由于政府采购和招标采购这种方式上的变化,图书馆长期以来形成的行之有效的采访理论和采访思路都要发生变化。政府采购有利有弊,“利”在于在资金的管理上可能更加规范,但文献质量控制容易出现问题。如何扬长避短趋利避害是我们应该认真考虑的问题。

除了上面提到的这些问题以外,我们还面临其他许多问题,希望通过交流可以进一步推动学术探讨、同行交流,以及图书馆、书商与出版社间的交流,加速图书行业的国际化进程。

馆藏查缺、问责及建议

■陈远焕(南京大学图书馆)

针对棘手的馆藏缺失情况,陈远焕进行了一次《2005中国图书出版与南京大学图书馆适藏、藏订比较统计》,用翔实的统计数表,针对中文图书采集的补缺问题提出了他的看法。

馆藏缺失情况调查和应对

诸多条件制约,使建设者疲于应付,常常置身于“有想法没办法,有办法难办成”的困境。全国的出版物,对每一个图书馆来说,究竟必备的有多少?根据历年来的经验,就南京大学图书馆,我们得出一个大致的比例。在中国图书出版物的集合里,我们能够得到大概80%的信息,在需要收藏的25%中,有2%是获得信息已经征订但还未到馆。另有5%根本得不到信息。这两部分构成了馆藏的缺乏。南大图书馆在1995年和2002年修订的章程里已经把馆藏补缺制度化。在《南京大学图书馆采访部业务规则及流程》(2002)中,有“新出文献补充与回顾补充”这一细则:使用权威书目或有关书目进行查缺,对缺藏情况按学科、收藏等级作出较精确的统计;对缺藏文献,区分轻重缓急,选择最合适的补充方式与发行渠道进行补缺,优先考虑重点特藏与急需者;回顾补充还需充分把握旧书市场的供书信息(在售、公家剔除书刊、私人家藏处理意愿)。除了常规的馆藏

查缺方法之外,南大图书馆还通过“名师导读”进行查缺。另根据一些书评和期刊进行查缺,这些都属于抽查性质的,但花费的功夫太大,是否值得这样做有待商榷。

补缺属不得已而为之,它可以“心脏起搏器”喻之。如果出版社和书商的发行正常健全,采访人员就可以多选一些书,多了解一些学科背景知识,而无需花费很多时间。补缺的奏效需要采访馆员、出版社、书商一起配合,在“访”上做功课、下功夫,采齐各层次精品文献。

问责与担当

尽管用了很多办法,但缺藏的现象依然十分严重,必备文献、重点文献的缺藏比例大概占到了30%左右。我们对馆藏缺失,有明确的责任划分:如果得不到信息,是信息发布的责任,在于出版社和书目报道体系;订书逾期未到是供应商的问题;偶尔出现漏订是工作人员的责任。在和书商、出版商交流的时候,他们也都谈自己的处境,但是谁的责任就要由谁来承担。虽说“家家都有难念的经”,但是否家家都在好好念经?在这里,采访馆员、书商、出版社都要承担责任。我们希望新闻出版总署担当起它应该担当的责任,对出版商实施有效管理。

建议

我们进行过“反纲目”尝试,就是不适藏书目送选前先行剔除。这决非图书馆的苛求,这其实在为尽早实现纲目选书“热身”。一旦书商服务质量改进,就会立即从图书馆采选效率的提高中受益。

我们希望建立文献信息交流平台,这一平台能承担的主要工作有:品评、推荐图书;整合出版信息;整合发行信息;出版、发行、用户的文献交易;编目信息的交换;馆际的文献共享与互调余缺;学科馆员的组织;文献选择与经验交流等等。图书馆界的一系列合作与工作已为建设平台提供了基础与经验。目前已经有图书馆软件供应商对此项目进行了多次论证,愿意参与平台的设计。但问题在于,平台的技术支撑比较困难,且需要有人来为平台运营买单。我们希望通过此平台,将出版这个参加文化创造的盈利组织,发行这个参加文化传播的盈利组织和图书馆这个参与文化传播和发展的非盈利组织融合成为一体,拓宽新路,为中华文化的建设做贡献。

文献资源整合化建设思路与实践

■郑建程(国家科学图书馆)

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于2006年3月由4个中国科学院院级文献情报机构整合成立,是支撑我国科技自主创新、服务国家创新体系、促进科学文化传播的国家级科技文献情报机构。郑建程从宏观上对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资源建设的战略进行了介绍。

国家图书馆是要建立以电子资源为主,以网络服务优先的服务体系,未来方向是融入e-science环境的泛在服务,即互联网环境处于在任何时候和任何情况下都可以全面互联。

国家科学图书馆组建背景

截至今年3月份的统计数据表明,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所服务的用户共103个研究单元,分布在全国28个城市,全院约有2.5万多名科研人员,及三万多名博士、硕士在读研究生。经过这几年的发展,特别是中国科学院进入国家创新体系之后,初步形成了一个以电子资源为主流以网络服务为手段并优先的文献服务体系。这个体系由以下几个层面构成:一是核心文献资源体系,包括了馆藏文献、电子图书、电子期刊、各种文摘索引的数据库及各种特种文献。同时,把国家科技文献平台上和国内外第三方的一些文献服务体系,通过一些渠道的建设有机整合,构成了核心资源文献的保障体系。在这个资源保障体系之上,又构建了几十个数据库,实现了跨库检索,两万多种期刊可以进行集成浏览,在院内系统和国家科技文献中心,可以做到原文传递,和在线咨询及用户培训。这就共同构建了一个公共集成服务平台和为研究所服务的平台,以“资源到手、服务到人”为服务理念和服务方式,服务全院的科研、办公、教学、考察现场、试验总站等。

国家科学图书馆的组建,在结构形态上,原来的中科院情报文献中心作为国家科学图书馆的总馆,以兰州、武汉和成都为法人分馆,再设三个二极馆分馆,以及若干个特色分馆,再加上下面研究所的文献情报机构,共同组成国家科学图书馆。实际上,这样一种组织形态实质的变化是要转变发展的理念,用创新服务的模式,来提高发展质量。其核心是想从源头上改变过去那种以图书馆为中心,自我发展、自我循环、自我评价的一种发展机制,同时要建立一种全新的、以用户为中心、需求驱动、环境调试和持续创新,由用户来评价的新的发展机制。目标是要重新建立一种适应信息环境发展、高水平支持、科技创新、自觉和持续创新发展的新型的信息服务机制。这就是国家科学图书馆组建的背景。

同时,我们也关注到一些所谓的“图书馆勇敢者的行动”。像耶鲁大学图书馆,印本期刊已经从过去的1.5多种锐减到1500种,减少了90%。斯坦福大学的工程图书馆,在进行2010年规划的时候就要求形成e-only这样的馆藏,同时要把它的馆舍建设成Information Laboratory这样的一个概念,即信息环境空间。在国内,我们也关注到,像清华等大学图书馆,外文印本期刊大概都保持在300种以下。

对于图书馆的未来,我们有这样一种认识:随着技术的发展,图书馆从过去的收藏、获取、保存,到最后可能发展成一种虚拟的信息和知识环境。有了这样一些认识以后,我们也在考虑中国科学院未来要融入e-science环境的泛在服务。不管图书馆是什么样的,用户所要求的就是在他整个知识创造、科学研究的环境过程中无处不在的一种服务。

资源建设观念的转变

我们要改变资源增长模式的单一思维,不能再简单地通过大幅度增加经费投入实现文献资源保障与服务能力的大幅提升。在数字化、网络化信息环境和多元化文献资源供应市场的条件下,要把文献资源建设的立足点调整到“文献供应能力建设”上。从可靠、持久、便利、经济地保障“文献供应”考虑,根据用户的需求程度和满足途径的效率与效益,把纸本文献与电子资源的建设、文献资源与文献传递服务系统的建设、资源供应能力的建设充分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整合化资源建设机制。

创新资源建设模式

我们要从供应管理(Supply Management)的角度,重新思考资源建设问题。供应管理是将资源提供给使用者的全过程(即所谓From—Through—To过程),是基于用户需求分析和保障体系设计的资源建设模式。供应管理的目标不是单纯地占有资源,而是将用户所需信息在用户需要的时候以合适的方式提供给用户。整合资源采访、资源共享、供应渠道和服务流程的供应管理为核心的文献资源整合化建设是图书馆在新的环境下进行资源建设的新思路。

新的问题与思考

文献资源建设基于用户的需求,而需求的不确定性和用户目标的迁移,使图书馆难以及时把握,资源建设的连续性、系统性可能受到影响。

文献资源的整合化建设使资源供应者、图书馆、用户联结成了一个整体,供应链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服务的效果。文献资源的整合化建设依赖可靠、持久的文献资源共享,而文献资源共享机制的稳定、成本和资源利用效益的平衡需要进一步研究。

图书馆界值得研究的问题

■刘兹恒(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

学者刘兹恒在会上提出了图书馆界目前和未来值得重视的一些理论问题。

我们目前起码应关注九个话题,分别是:图书馆如何在制造表采购中保证藏书建设的质量,从图书馆的角度提出最佳馆配商的标准,图书馆电子资源的协调建设与共享,图书馆文献采访工作规范,图书馆多元化文献采访工作的整合,图书馆资源建设中学科馆员与采访人员关系,图书馆数字资源采访与传统资源采访的关系,国家文献资源保障体系研究,县级以下公共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重点。

热议政府招标采购

政府招标采购已是大势所趋,这也成为众人关注的热点话题。图书馆面临着一

个两难困境:招标中图书馆无法实际参与操作,无主动权;中标的公司违约后无法惩戒。究竟政府招标在实际中存在哪些问题,图书馆如何占据主动权?图书馆代表热烈发言,本报择登。

饶思军(华中农业大学图书馆):我馆的中文部分也实现了政府采购招标,但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在招标投票时会有计财等多部门参与,真正的图书馆代表只占十分之三左右。事实上计财等部门不是非常了解图书市场,选中的书商无法完成合同,这就涉及到如何解决各部门的协调问题。武汉大学图书馆在这方面做得较好,经验可以借鉴。他们的经验是由图书馆提业务要求,达不到要追究责任;计财等部门按此要求负责并决定招投标。这里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期刊的招标,由于邮局的垄断地位,在招标时邮局不投标或不中标也不负责订购,造成期刊无法到货,这种情况如何解决?还有,如果中标者不能满足要求,是否可以第二年不让它中标。

赵谞炯(山西省图书馆):现货采购可采用询价模式,单一来源采购也属于政府采购。关键是要把政府采购法吃透。还要对中标书商进行约束,例如收取10%的押金作为违约责任保证,待年底完全履行合同后返还。图书采购有特殊性:包括采购的不可预测性;出版社单一性等等。一个政府机构一般只负责一两家图书馆,很难组织大规模团购,因此价格很难有很大优惠。要把图书的特殊性跟有关政府部门说清楚,一旦出了问题即可把责任分清,变被动为主动。

陈伟(南京图书馆):南京图书馆虽尚未施行招标采购,但招标采购却是大势所趋。评标一般价低者得,图书馆最被动的是藏书质量的下降。同时干扰评标的人为因素太多,招投标有门槛设定,这就排除了很多合适的书商,而且定标依赖于价格和书商的注册资金等。招标后,采访人员没有了支付权,碰到好书没法买。而且由于反腐倡廉的需要,有些公共馆采访人员实行轮岗制,这就破坏了采访的延续性。

桂定君(深圳图书馆):根据我们的经验,可以将全部要求细化到标书中,要求书商提前将当年的书订齐,以防止到书太晚,到年底就可以检查和惩罚。

(本版文字由国家图书馆王瑜世、刘波、雷亮、赵志刚等人整理。)

第五篇:结算应对问题

『深度好文』如何避免竣工结算审而不决?有案例

卡牌大师· 2天前 14104 3 21

在承包人向发包人竣工结算报告和结算资料后,按照合同约定或法律规定,发包人通常应在30日至90日内审核完毕。然而,实际并非如此,发包人一年审核结算完算快了,二三年审核完属于正常,四五年还在审核中的并不少见。发包人为什么审核拖延这么久呢?除了承包人提交竣工结算资料不齐全的原因外,更多的原因是:有些项目有争议;公司内审结果,社会审价单位不认可;社会审价结果,领导不认可;领导认可的审价结果,财政审计不认可等。然而,这些往往是借口,发包人想占便宜才是实质。结算审核完毕后应支付的结算款通常占结算造价的20%-40%,拖延审核结算就意味着几乎无利息的拖延支付结算款。如今民间融资年利率至少在25%以上,甚至地方融资平台向银行贷款的综合年利率也在15%以上,发包人找种种借口拖延审核结算就是再正常不过了。

面对这种发包人审而不决的结算局面,承包人过去往往是忍气吞声。一方面是怕得罪发包人而收不到结算款,甚至影响承接后续工程,另一方就是面对发包人冠冕堂皇的借口,不知如何反驳。因为怕得罪发包人,过去产值每年25%增长的五年,工程施工行业施工平均利润不过1%。问题是,随着银根紧缩及地方融资平台清理,结算审而不决的局面还会持续加剧,可以预见三至五年甚至更长的结算审核周期正在到来,承包人还扛得住吗?

到承包人向审而不决的结算顽症说“不”的时候了。有了这种心理准备,看完以下反驳理由,也许,承包人会感到原来发包人托而不审的借口不堪一驳。

甩项结算——个别结算项目达不成一致怎么办?

【索赔困惑】竣工结算中,承发包双方就大部分项目已达成一致,但仍有个别项目迟迟达不成一致,导致结算久拖不决?该怎么办呢?

【索赔依据】《标准施工招标文件(2007版)》通用条款第17.5.2(3)款规定:“承包人对发包人签认的竣工付款证书有异议的,发包人可出具竣工付款申请单中承包人已同意部分的临时付款证书。存在争议的部分,按第24条的约定办理”。2013清单计价规范也有类似规定。

如何理解,可看如下案件:

【典型判例】承包人隆源建筑承建的发包人宛邦置业某工程竣工验收合格后,承包人向发包人提交了竣工结算书。数月后,发包人向承包人出具《结算书》,标明工程总价为46956394元,并该结算书上注明:同意初审,并指出了该结算书与承包人提交的结算书之间的存在争议的5个项目。之后,发包人委托行建造价咨询中心对工程进行审价,该咨询中心审核造价为41535871元,但未出具正式报告。之后,承包人向上海一中院起诉,请求发包人按46956394元结算造价支付无争议工程款,同时支付双方仍存有争议部分工程款。发包人要求对全部造价进行审价。

【典型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发包人出具的结算书是为了委托审价才制作的,说明工程结算并没有完成。第二种观点认为:发包人应该按照其出具的结算书支付无争议部分的工程款。

【索倍分析】我认同第二种观点,理由是:发包人制作并向承包人出具的结算书分为无争议和有争议两部分,并列明了无争议部分的造价,承包人对此并无异议。这表明双方已就除了无争议部分达成了一致意见,对发包人具有法律约束力。发包人完全可据此先支付无争议部分款项,而无需另行审价。至于有争议部分造价,则需要经过审价确认后方能支付。判例中,上海一中院也支持了该观点。

【索倍支招】在大部分结算项目已达成一致情况下,承包人应该:首先,要求发包人签署部分结算书,说明双方确认的无争议部分及对造价尚有争议部分。其次,可以先就无争议部分要求发包人支付工程款;最后,在无争议部分价款支付后,与发包人协商处理有争议部分,协商不成的,提起诉讼仲裁,并就有争议部分申请造价鉴定。

不得翻供——发包人确认后又要修正怎么办?

【索赔困惑】与发包人就部分或全部工程造价签订了结算书后,发包人以存在重复计算、冒算、计算等错误为由要求变更或补正的,该怎么办呢?

【索赔依据】《合同法》第8条规定:“依法成立的合同,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自己的义务,不得擅自变更或者解除合同。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如何理解,可看如下案件:

【典型判例】承包人启航建工承建的发包人长城开发某工程施工过程中,标外增加项目包括管道支架、班平台以及围堰工程等。工程竣工验收合格后,经发包人 委托的建行审核,标外工程造价为2665688元。发包人在工程结算审查定案书上签字同意建行审核意见,但始终未付款。承包人多次追讨,发包人以标外工程结算存在重复计算及冒算为由要求修正结算书。双方经一年多协商无果后,承包人遂向法院提起诉讼。

【典型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发包人签字确认结算书后不能再要求修正。第二种观点认为:结算书存在错误的,发包人即使已签字盖章确认,仍有权要求修正。

【索倍分析】我认同第一种观点,理由是:按照法律规定,结算书系承发包双方就工程结算事宜达成的协议,该协议依法成立并生效后,对发包人具有法律约束力,发包人不得擅自变更,即使存在错算、重复计算等,因已过一年,不属于依法可以变更的重大误解或显失公平或欺诈、胁迫、趁人之危且在知道或应当知道之日起一年内申请撤销的情形,故发包人无权单方面修正结算书。判例中,最高院也支持了该观点。

【索倍支招】在工程结算时,承包人应认真核对,避免因自身原因遗漏和计算错误;在签订结算书后,发包人以结算存在错误为由要求修正的,承包人可以理直气壮予以拒绝。审计无关——发包人要对审价结论进行审计怎么办?

【索赔困惑】财政或国有资金投资工程竣工结算中,常常会遇到:明明发包人已确认结算书,却又要求进行审计;或者尚未结算完时,发包人要求以审计结论作为结算依据;或者审计结论不合理,该怎么办呢?

【索赔依据】最高院《关于建设工程承包合同案件中双方已确定的工程决算价款与审计部门审计的工程决算价款不一致时如何适用法律问题的电话答复意见》规定:“建设工程承包合同案件应以当事人的约定作为法院判决的依据。只有在合同明确约定以审计结论作为结算依据或者合同约定不明确、合同约定无效的情况下,才能将审计结论作为判决的依据”。即使约定将审计结论作为依据的,依据《2015全国民事审判工作会议纪要》第49条“承包人提供证据证明审计机关的审计意见具有不真实、不客观情形,人民法院可以准许当事人补充鉴定、重新质证或补充质证等方法纠正审计意见存在的缺陷,上述方法不能解决的,应当准许当事人申请对工程造价进行鉴定”。如何理解,可看以下案件:

【典型判例】发包人国有企业嘉恒实业与承包人江海建工签订的施工合同约定:承包人在工程竣工验收后5日内,将竣工结算书送交发包人和银行审查,发包人应在15内审查完毕,如到期未提出书面异议,承包人可要求经办银行审定后付 款。承包人向发包人提交工程结算书后,因发包人拖延审核,双方产生纠纷,协商不成后,承包人向法院提起诉讼。一审法院依据造价鉴定人出具的《工程结算书》作出判决。发包人对该《工程结算书》持有异议,向二审法院提出上诉。二审维持一审判决作出后,当地省审计厅对工程进行了审计,出具了《审计意见书》,认为《工程结算书》存在四处错误,应核减235万元。发包人以《审计意见书》为新证据向法院申请再审,再审法院依据《审计意见书》作出判决,承包人不服,再次向法院申请再审。

【典型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审计结论依法是国家建设项目终局性的工程结算依据。第二种观点认为:审计结论不能作为结算依据,结算应以当事人约定及认定作为结算依据。

【索倍分析】我认同第二种观点,理由是:首先,一审法院依法委托造价鉴定机构依据施工合同约定作出的审价结论是有效,且合法的,应当受到法律的保护,承发包双方应据此结算工程价款。其次,审计机关对国家建设项目的结算审计,是国家对发包人的一种行政监督,不影响承发包双方签订的施工合同的效力,不能作为双方结算依据。其三,即使约定以审计结论作为结算依据,只要审计结论有错误,也可依法纠正。判例中,最高院终审也支持了该观点。【索倍支招】其一,在工程结算中,在合同没有约定审计作为结算依据情形下,发包人要求审计的,不予认可,而要求按合同约定结算。其二,在工程结算完前,发包人要求审计结论作为结算依据的,不予认可,可提起诉讼仲裁并申请造价鉴定。其三,即使约定以审计结论作为结算依据,只要审计结论有错误,可要求质证、补充鉴定、甚至另行鉴定。其四,在发包人和承包人签订结算书后,发包人要求提交审计的,不予认可,更不予配合,而要求按照结算书支付结算款。

综上所说,结算审而不决到了遏止的时候,对于发包人诸如个别项目有争议、已定审价项目有错误需要修正、已完审价需要国家审计等借口,承包人完全可以理直气壮地说“不”。抓住了结算审核这个环节,就抓住了四次经营的关键。面对后金融危机时代的挑战,承包人应该而且必须站起来,向结算审而不决说“不”,深入开展四次经营工作。

下载美术馆设计的问题与应对word格式文档
下载美术馆设计的问题与应对.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美术馆图书馆文化馆免费开放后面临问题

    继全国省级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之后,美术馆、图书馆、文化馆(站)也将加入免费阵营。日前,文化部、财政部相关《意见》出台后,关于美术馆、图书馆等的免费开放就成了网友和市民......

    美术馆设计上说明(精选5篇)

    一、设计总说明 (一)设计依据: 业主提供本项目用地红线图及现状图。 (二)地理位置及环境现状 本地块位于贵阳市南岭路西,沿小漳河东侧,周边为规划建设中心住宅区,地形为浅丘状。 (......

    中国美术馆的教学设计

    《中国美术馆》的教学设计 槐树岭学校许建国 一 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美术第13册。属于美术课程标准“欣赏·评述”的学习范畴,是走进博物馆系列教育......

    应对策略问题教学设计(共5则范文)

    应对策略问题教学设计(精选6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

    教师《课堂纪律问题预防与应对》读后感

    《课堂纪律问题预防与应对》是作者拉里·J。凯尼格博士根据自己多年研究和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套有效的课堂管理系统,旨在帮助中小学教师预防和应对各种课堂纪律问题。作者......

    读《课堂纪律问题预防与应对》有感

    爱 心 、 冷 静、 方 法 ——读《课堂纪律问题预防与应对》有感 南京市江宁区陶吴中心小学 刘庆录 寒假中,抽时间拜读了由吕红日翻译的美国纪律和家庭教育领域的权威——凯......

    农商行助学贷款问题与应对

    农商行助学贷款问题与应对 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政策自2007年8月在全国试点以来,在教育、财政部门和金融机构通力合作下,帮助众多家庭经济困难的大学生完成学业。前些年,在广大县......

    读《课堂纪律问题预防与应对》心得体会

    读《课堂纪律问题预防与应对》心得体会 寒假里,我读了美国人凯里格博士写的《课堂纪律问题预防与应对》一书,之所以选择这本书是被封面上的一句话——良好的课堂纪律是开展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