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斯泰洛奇有关爱的教育理论与实践给人的启示5篇

时间:2019-05-14 14:06:5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裴斯泰洛奇有关爱的教育理论与实践给人的启示》,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裴斯泰洛奇有关爱的教育理论与实践给人的启示》。

第一篇:裴斯泰洛奇有关爱的教育理论与实践给人的启示

1,裴斯泰洛奇有关爱的教育理论与实践给人的启示:

受裴斯泰洛奇有关爱的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影响,人们对教育的看法发生了转变,教育被看成内在力量的自动发展, 开始被当作人类文化的一个部门, 其本身有了内在价值。在个人方面, 教育为内在本质的完成;在社会方面, 教育的功能在于文化的充实与培养。他在《隐士的黄昏》中说,教育的一般目的是, 使人的内在力量提升为纯洁的人类智慧。在他看来, 教育乃是人类本质的改造, 没有教育教育没有文化。因此, 教育应重视个人本质的和谐发展,应依照儿童心理发展的顺序,使儿童获得适当的发展机会,并重视文化的客观价值, 引导儿童向着确定的目的发展。而所谓发展, 就是改造或提升人的“自然”的动物性, 透过社会性,而进入“文化”方面的道德性。由此可见, 裴斯泰洛齐将教育上的“发展”的含义由“经验主义”水平改变为“直观主义”水平, 推进了人类对教育本质的认识。裴斯泰洛齐进而认为, 教学活动的目的不仅是获得静的知识,而且是养成动的认识。这就是说, 教学的本质, 不仅是自外而内的知识的传递过程, 而且是受教育者内在精神的进展。

2,裴斯泰洛奇倡导的教育心理学在教育思想史的意义。

首次提出了教育心理学化的口号,开启了近代教育心理学化运动的序幕。

第二篇:裴斯泰洛齐的教育思想

裴斯泰洛齐的教育思想

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1746-1827)提出了“教育心理学化”,创立了爱的教育理论和要素教育理论,是要素教育思想的代表人 物。主要著作有:《林哈德与葛马德》(1781-1787)、《葛笃德如何教育她的子女》(1801)、《天鹅之歌》(1826)等。

在裴斯泰洛齐看来,“要素教育”的基本含义是:教育过程要从一些最简单的、为儿童所理解的、易于儿童接受的“要素”开始,再逐步过渡到更加复杂的“要素”,以促进儿童各种天赋能力的全面和谐发展。裴斯泰洛齐认为,在一切知识中,都存在着一些最简单的要素,如果儿童掌握了这些最简单的要素,就能够认识他们的周围世界。他强调说:“最复杂的感觉印象是建立在简单要素的基础上的。你把简单的要素完全弄清楚了,那么,最复杂的感觉印象也就简单了。”因此,儿童的教育与教学的工作必须从最简单的“要素”开始。

裴斯泰洛齐分析了各方面教育的基本要素:

体育的最简单的要素是各种关节运动。它表现为最简单的搬、推、捡、摇等基本动作。这些基本动作结合起来,可以构成各种复杂的动作。这是自然赋予儿童的能力,是儿童体力发展的基础,也是进行体力活动和体育运动的基础。母亲对婴儿的爱以及满足其身体的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当婴儿得到母亲的照顾、关怀和帮助,爱和信任的情感就会在孩子的心中萌生和发展。从对母亲的爱,很快扩展到那些与母亲亲近的人身上;在爱母亲和亲人的基础上,扩展到对周围邻居的爱,最后直至爱全人类和爱上帝。随着这种爱的进一步发展,一个人的道德力量逐步得到形成。

智育的最简单的要素是数目、形状和语言。裴斯泰洛齐明确指出,“使一切通过感觉印象而获得的认识得以清晰的手段来自数、形和词。”原因在于数、形和词是一切事物所共有的3个基本特征。儿童若要获得清晰的概念,必须以这3个基本特征作为手段去认识事物。为了使儿童抓住事物的基本特征,必须使他们具有与数、形和词3种手段相对应的3种能力,计算能力、测量能力和说话能力,智育必须从培养这3种能力入手。“教学艺术首洗要用来培养基本的计算能力、测量能力和说话能力。”这些能力是一切精确认识物体意义的基础,通过建立在心理学基础上的教学,来培养和强化它们,并作为发展和教育的手段

第三篇:裴斯泰洛齐的教育思想

第4单元 裴斯泰洛齐的教育思想

(近代外国教育思想)

裴斯泰洛齐(j.H.Pesstalozzi, 1746~1827)是瑞士著名的教育实践家和教育思想家。他接受了法国教育家卢梭的关于适应人的自然本性进行教育的思想,把教育的重点放在慈善教育和普通教育上,努力探索教育规律,改革教学方法,力图通过教育改善人民的生活。为此,他被誉为“贫苦者之友”。他的教育思想在许多国家得到传播,对近代教育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

一、裴斯泰洛齐的生平和教育活动

裴斯泰洛齐出生在瑞士苏黎世一个医生的家庭,5岁时父亲病故,他和兄弟、姐姐从小在母亲和一女仆的照顾下生活。9岁时,裴斯泰洛齐开始上学,但由于他发育不良,性格内向,学校生活带给他更多的是孤独和寂寞。童年时代,对他影响比较大的是在农村外祖母家生活的时期。农民生活的贫困,富人子弟的尽情享乐,使他产生了对穷人的深切同情。从此,“消除苦难的根源”成为他一生为之奋斗的目标。

裴斯泰洛齐生活的时代正是瑞士社会发生深刻变革的时代,旧的农业经济在逐步解体,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迅速发展。当时,法国的启蒙思想运动也影响了瑞士,上大学的裴斯泰洛齐接触到卢梭的“社会契约论”和《爱弥尔》成了卢梭政治和教育思想的崇拜者。在学校里,他和一些朋友参加了一个进步的“爱国者”的组织。由于宣传社会改良思想,这个组织被取消,裴斯泰洛齐也被迫中断了学业。从此,裴斯泰洛齐走向社会,开始了新的生活。1768年,他在苏黎士附近的“新庄”,建立了一个试验农场,试图帮助农民改善生活,由于管理不善试验失败了。但失败却使他找到了适合他的工作,在抚养自己儿子的过程中,裴斯泰洛齐开始了最初的教育工作。他决心按照卢梭的方法教育孩于,但发现其中有一些缺点。于是,他按照自己对儿童及教育方式的理解,做了观察记录,并记下了“教育3岁孩子的日记”。同时,他也开始关注其他孩子的教育问题,特别是贫困儿童的教育问题。1774年,裴斯泰洛齐又在“新庄”办起了一所孤儿院,收留了50个5-10岁的孤儿和流浪儿。裴斯泰洛齐为他们提供衣食,教给孩子读、写、算等基本知识,并让孩子们通过纺纱、织布等手工劳动,获得生活的技能。从当时来看,这个机构既不像工厂,也不像学校,而是一个把教育和劳动相结合,充满亲情的大家庭。裴斯泰洛齐和孩子们生活在一起,把一切献给了孩子。在回忆这段经历时,裴斯泰洛齐说,我与他们在贫穷中同甘共苦,我自己生活得像个乞丐,为的是教乞丐生活得像一个人。后来,由于孤儿院人数剧增,经费出现问题,到1780年,孤儿院停办了。从此,裴斯泰洛齐开始总结自己的经验教训,集中精力从事著述。1781年,他以所熟悉的乡村教育生活为素材,写下了他的第一部教育小说《林哈德与葛笃德》。全书从改良主义和人道主义出发,提出人类进步的根源在于通过教育发展人的内在力量,通过立法改善人们的生活条件。这部著作问世后,引起了较大的反响,裴斯泰格齐的教育思想受到人们的重视。1798年,受瑞士政府的委托,裴斯泰洛齐在斯坦茨建立了一所孤儿院,收留了80个5-10岁的儿童。在一位女仆的帮助下,他日夜操劳,负责儿童的生活和教育。他与儿童生活、劳动、学习在一起,建立了父子般的友情。在教育中,裴斯泰洛齐注意对儿童进行家庭化的爱的教育,并根据儿童的特点进行智力、道德和体力的教育。在教育中,裴斯泰洛齐还进行了初等简化教育方法的研究和实验,以改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尽管在斯坦茨的努力取得了成功,但由于战争的原因,孤儿院又要改作军医院,裴斯泰洛齐的工作又中断了。

1799年,裴斯泰洛齐在布格多夫的幼儿学校任教,继续进行教学方法的研究。第二年,他又担任布格多夫学院的领导工作。在这期间,他写下了《葛笃德怎样教育子女》一书,试图研究出一种简便的方法,不仅使每一家庭的主妇都能掌握,而且还能改进初等学校的教学工作,这些思想构成了“要素教育论”的基础。1805年,布格多夫学院迁到伊佛东,改为伊佛东学院。此后,这所学校存在了20年,在欧洲享有盛名,使得许多教育家和学者先后来这里进行学术访问、参观,一些富人子弟也纷纷前来就学。后来学校由于管理出现问题,于1825年关闭。1827年,裴斯泰洛齐留下最后一部著作《天鹅之歌》而去世。

二、论人的和谐发展和教育

生活在社会变革时代的裴斯泰洛齐十分重视人的和谐发展和教育,他的这一教育思想是以资产阶级的人道主义社会政治观为基础的。在他看来,人的发展经过三个阶段:最初,人类社会处于一种自然状态中,人是作为自然人存在的;以后,人类进人一种社会状态,人开始成为一种社会人,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发生各种矛盾和冲突;最后,人类社会进人一种道德状态,人成为一种道德人,通过道德的力量,人类社会充满亲情和博爱。因此,他认为,国家的改革在于人的变革,只有人产生了力量和德行,社会环境才能变化,良好的国家始于良好的公民。

重视人的和谐发展的教育观也是以他对社会现实的认识为基础的。裴斯泰洛齐在实施慈善教育活动和创办学校的过程中,深深感受到社会的不平等和人民的苦难,并把解除人民的痛苦作为自己一生追求的目标。他同情人民的疾苦,认为人民不幸和贫困的原因,一方面是社会上有剥削穷人的恶人,另一方面是人民本身贫穷愚昧,缺乏自尊和自助的力量。如果能使每个人都有自食其力的意愿和能力,社会就会得到安宁,人民就会得到幸福与自由。由于每个人都具有和谐发展的潜在能力,因而,人的培养只通过政治途径是不够的,还应通过教育,激发人身上存在的力量的萌芽,使其得到和谐的发展,使人在社会上发挥自己的作用。他说:“为人在世,可贵者在于发展,在于发展各人天赋的内在力量,使其经过锻炼,使人能尽其才,能在社会上达到他应有的地位。这就是教育的最终目的。”

由此,裴斯泰洛齐主张所有的人都应受到教育,教育是每一个人的财富。但当时瑞士的社会现状是只有少数富人子弟能够获得教育,而绝大多数贫困人民是没有受教育权的。对于这种等级社会的现状,裴斯泰洛齐表示了强烈不满。但他并不主张所有的人都应接受相同的教育,相反,他认为,贵族、农民、手工业者的天赋力量各不相同,将来从事的职业也不一样,因而,每一等级的人所受的教育也应各异,不同等级的人应接受适合其等级和地位的教育。裴斯泰洛齐的教育思想的局限性,反映了近代资产阶级在解决人民接受教育问题上的一般态度和做法。

从上面的认识出发,裴斯泰洛齐提出了体育、劳动教育、德育和智育的和谐教育思想。他认为,要使人成为一个道德完善的人,就要使人的才能得到充分和谐的发展,对儿童来说,就是要“发展儿童道德、智慧和身体各方面的能力”。因此教育的任务就是和谐地发展一个人的各种能力。裴斯泰洛齐关于和谐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德育、智育、体育和劳动教育三个方面。

(一)道德教育

裴斯泰洛齐把道德教育放在重要的位置上,认为它是“整个教育体系的关键问题”。他是从道德与社会、人与环境的关系来论述道德教育的重要性的。他认为,人犯罪的根源在于人心之外,罪恶的社会环境会腐败人的心灵,为防止道德败坏,必须改善社会环境。同时,人的犯罪并不是不可避免或无法挽救的,如果人的内在本性善良到能够抑制罪恶时,便有力量去改善周围的环境,使之不断扩大,从而避免犯罪。因此,对人必须进行道德教育,同时,还要与改善人们生活条件的立法相结合。道德教育的目的在于唤起和发展人内在的道德情感,形成人的道德观念,培养有道德的人。

在道德教育实践上,裴斯泰洛齐把爱作为道德教育的基础,重视家庭式的道德情感教育。他认为,只有家庭中亲人之间的情感才是最亲的,亲人之间的关系也是最亲密的。一旦这种情感或关系破裂,儿童将会终生受苦。他认为,母亲在培养儿童的情感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母亲通过对儿童的热爱和信任,可以激发儿童爱、信任和感激的种子,爱、信任和感激交织在一起,发展良心的萌芽。儿童从对母亲的爱开始,进而发展到爱兄弟姐妹,爱周围的人,爱所有的人。因此,裴斯泰洛齐认为,在教育中,把儿童对母亲的情感转移到他人,转移到社会,这种能力是教学艺术的关键。他认为,还应把家庭的自然关系和爱的气氛引进学校。在学校里,师生关系就是亲子关系,学生之间关系就是手足关系,学校应像家庭一样充满亲情和欢乐。在“新庄”和斯坦茨,裴斯泰洛齐就是以这种家庭化的爱的教育感化力量,教育儿童,发展他们的道德力量。

(二)智育

裴斯泰洛齐非常重视智力教育。他认为智育的主要任务是激发儿童的天赋才能和能力,发展儿童的心智。在裴斯泰洛齐看来,发展心智主要是发展儿童的思维能力,包括思考的能力和判断的能力,以及表达的能力和接受印象的能力。但这些能力的形成要以培养儿童的注意力、观察力和记忆力为基础。因此,裴斯泰洛齐强调,智育的进行主要依据两个原则,一是从已知到未知的原则。儿童的学习是从已知物到未知物发展的,儿童必须从直接的经验上入手。二是从具体到抽象的原则。儿童所有的学习都必须从具体开始,逐渐过渡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与此相关,裴斯泰洛齐要求,在智育上应给予学生多方面的知识,教学要尽可能多地通过观察、联系来获得,教学方法要注重感觉直观的作用。

(三)体育和劳动教育

裴斯泰洛齐把体育看成是人的和谐发展教育的重要内容,并主张体育与劳动教育应紧密联系。他认为,体育是把所有潜藏在人身上的生理能量,全部发挥出来。因此,从小就应通过抓、蹬、伸、举、拖、拉、走、跑、跳、转等各种活动发展儿童的体力,养成强健的体魄。

同时,他认为,劳动教育是以体育为基础的。如果人的各种体力没有得到发展,那么劳动中各种习惯、技能的培养和训练都谈不上。当然,劳动教育还是儿童获得独立的生活能力,改善贫困状况不可缺少的手段。在劳动教育中,通过学习必要的文化知识,进行一定的职业训练,是使儿童获得幸福的重要途径之一。

三、教学理论(-)论教学心理化

从对人的自然发展的认识出发,裴斯泰洛齐认为,人的心理发展是有一定顺序和规律的。它体现在教学上,就是要求教学适应和促进人的心理发展。裴斯泰洛齐虽然崇拜卢梭的自然主义的教育思想,但他不同意卢梭的教育过程中让儿童任意发展的观点,而主张应探寻人的发展规律及心理发展特点,并依照人的心理发展规律和特点,对儿童进行教育和教学的指导。他说:“智力和才能的发展要有一个适合人类本性的、心理学的、循序渐进的方法”,“我试图将人类的教学过程心理学化”。为此,裴斯泰洛齐研究了教学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原则。他认为,在教学中,学习知识应从最简单的开始,并逐步向复杂过渡。同时.知识的学习环节循序渐进,以适合儿童的本性。在教学中.裴斯泰洛齐要求而重视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心理特点,使教学更有针对性。裴斯塞洛齐关于教学心理化的论述,为依据儿童身心的发展需要而选取和利用客观材料,进行适合儿童特点的教学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二)要素教育论

裴斯泰洛齐的教学心理化思想主要是通过他的要素教育论的方法体系实现的。在后期从事的初等教育实践中,裴斯泰洛齐十分重视简化初等教育方法的研究。他主张,为了使小学低年级儿童学有成效,为了使每个普通家庭的母亲不需要别人的帮助就能教自己的孩子,应当从最简单、最容易、最易见效的地方入手进行教学。同时,在长期观察和思考的基础上,裴斯泰洛齐发现人的心理都是始于人的心理能力的最初表现,即感官对事物的直接观察。因此,根据儿童能力的最初的简单要素,寻找简化教学的基本要素是教育和教学的起点。他说:“初等教育从它的本质讲,要求普遍地简化它的方法,这种简化,是我一生所有工作的出发点。”要素教育论的提出,就是他一生寻求简化教学方法的结果。

在裴斯泰洛齐看来,要素是构成事物的最简单的基本单位。要素教育就是依据儿童先天能力的最初表现,寻求教学内容的最简单要素进行教学的方法体系。他说,最复杂的感觉印象是建立在儿童对周围物体的简单要素之上的,当你把简单的要素完全搞清楚了,最复杂的感觉印象也变得简单了。裴斯泰洛齐坚信,最基本的最简单的要素,是各种教育不可缺少的基础。在智育上,最初,他把读、写、算作为智育教学的简单要素,但经过观察和思考后认为,三者还含有更简单的要素,如儿童读以前先说,写以前先画等。进一步研究后,他指出,儿童在认识客体前,总是先知道这些客体的数目、形状及名称,因此,数、形、词是智育的最基本、最简单的要素。他说:“富有生命但还是模糊不清的关于教学要素的思想,在我的脑海中已盘旋很久了。„„最后,像一个奇遇,突然地想到使从感觉印象得来的一切知识清楚起来的手段来自数目、形状和语言。这对我所进行的工作是一个新的发现”。从这个思想出发,他认为,其他教育上也有教学的简单要素。例如,道德教育上的要素是儿童对母亲的爱的情感能力。儿童只有从爱母亲开始,进而爱亲人、爱他人、爱社会、爱上帝,才能获得道德和宗教情感。体育上的要素是儿童身上关节的活动能力,体育教学主要是从儿童的关节活动开始,进而到全身的活动,到游戏、体操,到劳动,最终培养儿童成为感官充分发展,身体健康有力的人。

裴斯泰洛齐的“要素教育论”思想是对卢梭的教育适应人的本性思想的进一步发展,特别是运用到初等教育上,提供了教学方法上的思路,即任何事物都是由简单的要素组成的,只要找到这些简单的要素,就可以认识复杂的事物。裴斯泰洛齐的工作,为在教学中如何根据儿童的特点进行教学开创了新的研究领域,使人类对教学的组织形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更好地心理学化有了更自觉的认识,突出了教学在促进人的和谐发展方面的重要地位。

(三)初等教育各科教学法

从要素教育论出发,裴斯泰洛齐研究了初等教育的语文、算术、测量等学科的教学,认为数、形、词完全适合这三科的教学。

关于语文教学,他提出语文教学最简单的要素是词,而声音是语文教学的基本手段。语文教学有三个阶段,先是发音教学,其次是单字或单个事物教学,最后是语言教学,因而有发音教学法、单词教学法和语言教学法。关于算术教学,他认为,由于数目是可以计算的,因而,算术教学的目的是得到清楚的概念。算术教学应先让学生对个位数的运算及其关系有所了解,然后再以同样的方法了解十位数和百位数。在算术教学中,裴斯泰洛齐强调要与实物教学结合起来进行。

关于测量教学,他主张先从直线开始,进而练习转角、正方形、平行线、正方形的分割,然后练习曲线和几何图形等。此外,他还研究了地理教学法。总之,裴斯泰洛齐教育思想的可贵之处在于他把教育理论与现实教育紧密地结合起来,创立了一套依照儿童的心理特点进行教育和教学的方法体系。正是这一贡献,使他的工作引起了许多国家的重视,在欧美各国出现了研究“裴斯泰洛齐”的运动,掀开了教育心理化运动的序幕。

第四篇:成功教育理论与实践1

成功教育理论与实践

(节选)

第一节成功及成功教育理念

一、成功的涵义

在成功教育的理论研究和转变学习困难学生的改革实践中,从具体操作的角度,我们是这样来认识和把握“成功”的:

1、成功,表现为不断提高、不断发展,因而没有终极意义上的成功;

2、成功,意味着超越自我、超越他人,其最高目标是获得自己争取成功的能力;

3、成功,是在原有基础上找到新的起点,并付诸行动而取得成效;

4、初中学生的成功,就是达到九年义务教育的基本要求。

学校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的场所,更重要的还在于学校是培养人格的场所。从“以人为本”的立场出发,可以这样说,如果学生(主体)认为自己成功了,那就是真的成功了,至少这是走向新的成功的开端。从心理科学的角度来看,这样的认识也并非没有道理。

二、成功教育的涵义

成功教育是鼓励受教育者不断走向成功的教育。

在实践中,可以对成功教育作如下理解:

——成功教育是面向学习困难学生所实施的一种教育;

——成功教育是以帮助学生获得诸方面成功为价值取向的教育过程和活动。

——成功教育是一种有其特定内容的一般的教育模式和类型;

——成功教育是一种教育文化的发展战略;

——成功教育是一种教育思想理论体系,是教育科学有待形成的专门领域。

以上分析中,第一、二、三项属于普通教育学范畴,第四项属于教育文化学范畴,第五项属于教育哲学范畴。

综合这五个方面的含义,我们又可以对成功教育作这样的界定:成功教育是主要针对学习困难学生实施的,使之由“失败者”变为“成功者”,并不断取得新的成功的教育,它是一种具有新意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也是一种新颖的教育方式、教育形态。

说成功教育是包含新意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是相对于过去那种以“拔尖”、升学为主要目的的教育思想观念而言的;说它是新颖的教育方式、教育手段,是相对于以往那种“应试”式、“淘汰”式的教育方法和行为而言的。长期以来,传统的教育受“英才教育”的影响很深,说穿了,其主要功能就是“选优”、“汰劣”(这里的“优”和“劣”很值得考证一番),其结果只是为少数所谓“尖子生”铺就了进身之阶,挫伤了大多数学生的积极性,更是压抑了学习困难学生的学习热情,以致多数人困不能升学而怀着被淘汰的苦闷、带着“失败者”的心态步入社会。其实,这正是传统教育的失败。成功教育所孜孜以求的正是要极力避免这种失败,争取使每一个学生都不同程度地获得真正意义上的成功。

三、成功教育思想的基本内容

成功教育的思想内容是指反映成功教育思想实质的一系列概念与命题。成功教育的思想大体上可以概括为六个方面。

——承认学习困难学生同其他学生一样,具有很大的发展潜能,他们的困难是暂时的,是可以克服的,他们也有成功的愿望和需要。教师应对学生的成功抱有热情和期望,坚信每一个学生都能成才,并通过教育的改革,使这种可能变为现实。

——学习困难学生之所以形成,其主要原因在于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遭遇反复失败而导致自信心日渐丧失,最终形成了失败者心态。成功教育提倡努力为学生创造各种成功的机会和条件,引导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积极发掘自身的潜力;通过不断帮助学生成功,以成功后的欢乐和满足来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改变其自卑心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使他们激发内部动力机制,主动内化教育要求。

——成功教育的教育、教学过程的基本特点是根据学生实际,调整教育、教学的基本要求和进度(如实行“低起点,小步子,多活动,快反馈”的运作方式),从而使教育、教学过程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可操作性和实效性。

——成功教育坚持对学生实行鼓励性评价,其立足点是从学生原有的基础出发,发现和肯定学生的每一点进步和成功,促使学生发现自己,看到自己的力量,找到自己的不足,满怀信心地不断争取新的成功。

——成功教育认为,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既是提高教育质量的手段,也是培养人才的目标之一,因而十分注重改善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将自信心、意志力、成就动机的培养作为转变学习困难学生的基础性工程。

——成功教育的目标是追求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发展,追求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培养学生成为学习的成功者,进而为其成为社会的成功者作好基本素质的准备。

四、成功教育的主要命题

1、成功是进行教育价值判断的出发点和归宿。

这一命题是成功教育思想的核心,被视为“成功原理”,是考察成功教育活动价值的根本依据,因此被视为成功教育诸原理的原理。

2、每个学生都有获得成功的需要和潜能;通过教育,每个学生都可以在原有基础上获得成功。

3、“成功”也是“成功之母”

常言道:“失败乃成功之母”,这是一个极富哲理的命题,被作为至理名言传诵至今,成为人们生活的信条。它辩证地揭示了“失败”与“成功”之间的某种内在联系,激励了无数处于坎坷、磨难、逆境中的人的勇气和斗志。“成功教育”则从事物的别一侧面变换视角,认为不仅“失败”是“成功之母”,而且“成功”同样可以成为“成功之母”。譬如,现实的成功可以激发潜在的成功;今天的成功可以激发明天的成功;此一成功可以激发彼一成功;小的成功可以激发的大的成功„„这样的例子在日常生活中比比皆是,在学校教育工作中则更是数不胜数了。

“失败”之所以成为“成功之母”,是因为人们可以从失败中吸取教训,知道什么是不该做的、不该怎样做,这是从反面的角度来讲的;“成功”之所以成为“成功之母”,是因为人们可以从成功中总结经验,知道什么是该做的,应该怎样做,这是从正面的角度来讲的。把经历过的“失败”和“成功”作为“成功之母”来认识、来对待,日后“成功”的概率无形中就增加了许多。从问题的深层次考虑,成功教育所面对的“学习困难学生”经历了太多的挫折和失败,屡屡的失败给他们稚嫩的心灵所造成的创伤实在是太大、太深重了。处在这样的情境之下,他们首先需要的是“成功”的正面激励,而“失败”的反面刺激的作用相当有限,甚至适得其反。因此,成功教育提出“成功是成功之母”,是从心理上、行为上找到了矫正学习困难学生的良方。

“失败乃成功之母”对成年人,尤其是思想深遂、阅历丰富、性情乐观的成年人的激励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但是,中小学教育面对的是生理、心理尚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的并未完全成熟的少年儿童,对他们而言,失败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往往大大地超过成功所带来的正面效应,如果教育不及时、不得法,失败所导致的消极作用就更加明显了。

4、面向成功,走向成功

这是对前三个命题的总结。它实质上是提倡乐观、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也是成功教育本身所追求的目标和努力的方向。

第五篇:幼儿园教育管理理论与实践

幼儿园教育管理理论与实践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幼儿教育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自然,对幼儿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加之,我们正处于知识爆炸时代,各科知识都在急速生长,知识的淘汰率和陈旧率非常高,因此,一个人在学校学到的专业知识,在工作中用不了多久就不行了。一个世界以前,如果一个人中学毕业,他的知识可能够一辈子使用,而现在不同了,即使是研究生毕业,如果5年内没有输入新的知识,已有的知识可能已经陈旧一半了,甚至更多,这也正是“终身学习”这一口号的提出的历史背景,现在人们已经对构件学习的社会的必要性达成了公式,教师教师教育也正是在这种情形下被提到一个日程

目录

导言 走向智慧的幼儿园教育学

一、社会?家庭?儿童?幼儿园

二、社会与儿童?教师与学前教育学

三、对传统的学前教育理论与幼儿园教育实践的反思 ――走向智慧的幼儿园教育学

(一)对幼儿教师教育实践中的理论与实践状态的 分析

(二)以幼儿教师为主体建构幼儿园教育学的现实性 分析

第一章 幼儿园教育活动指导中的基本理念之重构

一、基本理念

(一)儿重观

(二)学习过程观与幼儿学习观

(三)教育观与幼儿园教育观

(四)课程观与幼儿园课程观

二、教育情境

(一)教育情境的形成(二)对教育情境的教育学分析

三、教育时机

(一)对教育时机的描述

(二)教育时机――幼儿园教育学的关键概念之一

四、教育机智

(一)什么是教育机智

(二)教育机智的体现

(三)教师教育机智产生的条件

(四)教育机智的修炼

第二章 幼儿园教育活动运行条件分析与优化

一、教师

(一)幼儿教师的实际影响力

(二)幼儿教师应确立的教师观

(三)对幼儿教师创造性发展的建议

(四)迈向“专家型”教师

二、幼儿

(一)幼儿对教师的影响

(二)幼儿影响教师的方式

三、管理

(一)管理工作对幼儿教育活动的实际影响

(二)保障幼儿园教育活动正常进行的管理建议

四、环境

(一)对环境作用的诠释

(二)幼儿喜欢的环境特点

(三)幼儿园物质环境的创设与利用

(四)幼儿园精神环境的作用与营造

第三章 幼儿园教育活动指导的基本策略

一、教育活动中观察幼儿的策略

(一)观察对于幼儿园教育活动的意义

(二)教育活动中观察幼儿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三)教育活动中观察幼儿的方法与类型

(四)观察的步骤

二、教育活动的组织策略

(一)导入的一般策略

(二)掀起高潮的一般策略

(三)结束的一般策略

(四)把握活动节奏的一般策略

三、教育活动的方法策略

(一)方法策略的构成要素(评价指标)

(二)最优化教学策略具备的条件

四、教育活动中教师语言的使用策略

(一)幼儿园教育活动中教师语言使用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二)幼儿园教育活动中教师语言策略的基本类型

五、教育活动中教师的非语言策略

第四章 幼儿园各类教育活动的指导策略

一、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界定与分类

(一)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界定¨

(二)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类型

(三)“课”与“教育活动”的本质区别

二、幼儿园各类教育活动的指导策略

(一)正规活动、非正规活动(包含随机教育)的指导策略

(二)个人活动、小组活动、全班集体活动、全园 活动的指导策略

(三)室内活动、户外活动、园外活动的指导策略

(四)五大领域教育活动的指导策略

(五)阅读活动、游戏活动、探索活动、交往活动的指导策略

(六)生活环节教育活动的指导策略

第五章 幼儿园教育活动的评价策略

一、教育活动评价概说

(一)教育活动评价是什么

(二)教育活动评价的类型

(三)幼儿园教育活动评价的基本理念――发展性评价观

二、教育活动评价的功能

(一)导向功能

(二)甄别功能

(三)教育功能

三、教育活动评价的基本原则

(一)发展性原则

(二)生态性原则

(三)评价与课程计划、课程实施融合互动原则

(四)分类性原则

(五)互动性原则

四、幼儿园教育活动评价的内容

(一)对教育活动设计的评价

(二)对活动开展过程的评价

(三)对活动效果的评价

五、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的幼儿发展评价

(一)对教育活动中幼儿发展状况评价的指标体系

(二)教育活动中幼儿发展评价的方法

六、幼儿园教育活动中教师的自我评价

(一)教育活动中教师自我评价的指标体系

(二)教育活动中教师自我评价的方法

下载裴斯泰洛奇有关爱的教育理论与实践给人的启示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裴斯泰洛奇有关爱的教育理论与实践给人的启示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教育心理学:理论与实践笔记

    第一章 做合格教师 1.教师心理素质:教师在专业发展过程中,在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两方面表现出来的本质特征,如认知、情感、意志、兴趣、能力、性格等。 2.教师的心理素质包......

    教育理论与实践·中小学教育教学版

    教育理论与实践·中小学教育教学版 主管单位:山西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山西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山西省教育学会 邮发代号:22-135 创刊时间:1981-01-01 周期:月刊 开本:16开 业务类型:......

    第一部分教育理论与实践

    第一部分教育理论与实践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2分) 1. 教材应体现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关注人类,关注自然。理解和尊重多样文化,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能行教育理论与实践》有感

    读《能行教育理论与实践》有感 在中小学教育中,普遍存在如下问题:教师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轻视实践应用;只关心学生的学习成绩,不关心学生心理健康的成长;往往是抱怨的多,鼓励的......

    幼儿园教育理论与实践——游戏(5篇)

    教师资格证幼儿教师培训 幼儿园游戏 游戏的概念: 什么是游戏?在英文中,游戏做为名词出现时一般使用Game,而做为动词使用时则往往用play。早在宋·《教战守》一文中,苏轼就有“游......

    魏书生教育管理思想理论与实践

    1、 魏书生是中国当代著名的教育改革家,其教育管理思想核心是民主科学。 2、 为提高学生自学语文能力,魏书生和学生一起讨论,制定了从时间到空间,从小事到大事,最后确定不能放弃......

    班级教育管理理论与实践答案

    是非题1. 任何性质的班级凝聚力都对班集体的发展具有健康的积极作用。 ( ) (7分)得分7是否 得分7是否得分72. 学校的规定和要求是班级文化建设的基本立足点。 ( ) (7分)单选......

    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的经验总结与理论启示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 理论体现和现实启示“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是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的工作路线,市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在开辟中国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