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育政策法规的理论与实践》复习考试题(A4)
《教育政策法规的理论与实践》复习考试题
一、填空(每小题2分,共30分)
1、1986年4月12法》,标志着我国受教育人数最多、教育面最宽的基础教育的发展有了法律保障。P8
2P123、在我国古代文化中,引申为策动、鞭打、促进之意;“策”又通“册”,故有“计策”之意;第三个含义则为谋略。P17
4P21
5理性功能。P27
6P58
7P78-798、1983年10月,邓小平提出教育的“三个面向”来)的战略思想。P1169、1995年3月18国教育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P12110、P12611、《教育法》对教育投入规定了“两个提高”、“三个增长”的原则。P127
12P14313、1993年10月31和国教师法》,对我国的教师教育具有重大意义。P19314、在教师。P19615、《面向21师德建设”。P200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1、《辞海》关于“政策”的定义 P172、教育立法 P603、对比评价法 P91-924、学业证书 P12
4三、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1、教育振兴行动“六大工程”指的是哪六大工程?P92、简述教育法规的基本类型 P363、简述教育立法的基本程序和基本要求 P61-644、简述我国的教育方针 P140
四、论述题(每小题13分,任选..2个小题作答,共26分)
1、简要论述学校在实施义务教育中的权利和义务。P1432、简要论述教师的权利和义务。P196
第二篇:地税政策法规考试题
地方税务局政策法规业务考试试题
时间:120分钟
姓名:计分:
一、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计20分)
1、税务机关在调查税收违法案件时,可以查询涉案人员的储蓄存款,但必须经()批准。A、县以上税务局(分局)局长B、银行县、市支行以上负责人C、设区的市税务局(分局)局长D、开户银行负责人
2、下列叙述符合《税收征管法》的是()。
A、对涉嫌涉税犯罪的纳税人,经税务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不移送司法机关处理B、对利用职务便利,索取纳税人财物的税务人员,应追究刑事责任
C、对滥用职权,故意刁难纳税人的税务人员,调离税收工作岗位,并依法给予行政处分D、税务机关应将涉税罚没收入上交同级财政
3、国家税务总局可以制定()。A行政法规 B地方规章 C地方性法规 D部门规章
4、一般来说,申请人可以在知道行政机关做出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日内,提出行政复议申请。
A.15B.30C.10D.605、依法给予()元以下罚款的,执法人员可以当场收缴罚款。A、20B、50C、100D、10006、行政机关在收集证据时,在证据可以灭失或者以后难以取得的情况下,经行政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先行()。A、登记保存
B、扣押C、封存D、留置
7、行政赔偿义务机关应当自收到赔偿申请书之日起()内做出赔偿或不予赔偿的决定。A、1个月B、2个月C、3个月D、15天
8、根据我国诉讼法的规定,()显失公正的,人民法院可以判决变更。A行政裁决B行政复议C行政处罚D行政处分
9、根据省局《涉税档案资料查询办法(试行)》,对来源于外单位(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银行等)的专门资料和信息,地税机关()提供查询。A可以B应当
C由负责人决定D不
10、审理委员会办公室审理的案件应在()个工作日内完成,经审理委员会审理的案件应在一个月内完成。A、10B、15C、7D、2011、目前我省营业税的按月的起征点月营业额为()元。A、3000B、4000 C、5000D、600012、某工程设计单位只负责工程设计任务,不参与工程施工,其取得的收入税务处理正确的是()。
A、按“服务业-其他服务”税目征收营业税 B、不征收营业税
C、按“建筑业”税目征收营业税
D、先按“建筑业”税目征收一道营业税,再按“服务业”税目征收一道营业税
13、下列所得项目中,适用20%税率征收个人所得税的有()。
①工资、薪金所得②劳务报酬所得 ③稿酬所得④财产转让所得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②③D、②④
14、税收规范性文件应当自公布之日起()日后施行。对公布后不立即施行有碍执行的税收规范性文件,()自公布之日起施行。经授权对规章或上级税收规范性文件做出补充规定的税收规范性文件,施行时间可与规章或上级税收规范性文件的施行时间相同。A、30、可以B、10、可以C、30、不得D、10、不得
15、定期清理规范性文件由国家税务总局统一部署,每()年开展一次。()负责牵头组织,业务主管部门分工负责。业务主管部门应当在规定期限内列出需要清理的税收规范性文件目录,并提出清理意见;法规部门应当对业务主管部门提出的文件目录及清理意见进行汇总、审核。A、2法规部门 B、2办公室C、3 业务部门D、2 规范性文件清理组
16、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支持和促进就业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规定的优惠政策的审批期限是()。
A、2010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
B、2111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 C、2110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D、2010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
17、占用基本农田,耕地占用税适用税额应在规定的当地适用税额的基础上提高()。A、20% B、30% C、40%D、50%
18、税务登记由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按照国务院规定的税收征管范围,实行()。A、区分代码,分别登记,分别管理B、统一代码,分别登记,分别管理C、区分代码,统一登记,分别管理D、统一代码,统一登记,分别管理
19、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减按()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国家需要重点扶持的高新
技术企业,减按()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A、15%,15% B、20%,15% C、10%,15% D、15%,20%
20、纳税人提供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或销售不动产价格明显偏低而无正当理由的,主管税务机关核定组成计税价格=()。
A.营业成本或工程成本×(1+成本利润率)÷(1-营业税税率)B.营业成本或工程成本×(1+成本利润率)÷(1+营业税税率)C.营业成本或工程成本÷(1-营业税税率)D.营业成本或工程成本÷(1+营业税税率)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1.5分,多选少选均不得分,共计30分)
1、纳税人对市地税局的处罚决定不服,可以在法定期限内()。A.直接向法院起诉
B.向省地税局或市人民政府申请复议 C.先申请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时再起诉 D.向市地税局申请听证
2、申请人申请复议时,可以一并对具体行政行为所依据()请求审查。A.国务院部委的规定B.县财政局的规定
C.乡政府的规定D.地方规章
3、申请人逾期不起诉又不履行复议决定的,按()处理。A.一律由复议机关依法强制执行或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B.一律由原具体行政行为机关强制执行
C.复议决定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的,由复议机关依法或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D.复议决定维持原具体行政行为的,由原具体行政行为机关依法或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4、对()案件,法院应当裁定不予受理。
A.原告撤诉后以同一事实和理由重新提起行政诉讼的B.相对人已经申请行政复议,在法定复议期间内又向法院起诉的C.法院判决撤销具体行政行为后,相对人对行政机关重新做出的具体行政行为提起诉讼的 D.具体行政行为自作出之日起超过5年才起诉的。
5、对于相对人的行政许可申请,行政机关作出的下列哪些处理时正确的?()A、申请事项不需要取得许可。及时告知申请人不受理 B、申请事项不属于本机构管辖的,直接移送有关行政机关
C、申请材料部符合法定形式的,当场或5日内一次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
D、如果不予受理许可申请,则出具加盖本行政机关专用章和记明日期的书面凭证,如果受理了许可,则无需出具书面凭证
6、关于税务行政处罚听证程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当事人应当亲自参加听证,不可以委托他人代理;
B、税务机关应当在听证的7日前,通知当事人举行听证的时间、地点; C、当事人要求听证的,应当在税务机关告知后3日内提出;
D、听证应当制作笔录;笔录应交当事人签字或者盖章,如果当事人不愿意,也可以不签字盖章。
7、关于赔偿请求人要求国家赔偿的收费和征税,表述正确的有:(C D)
A、赔偿义务机关、复议机关和人民法院可以向赔偿请求人收取适当费用; B、对赔偿请求人取得的赔偿金应按工资薪金所得征税; C、不得向赔偿请求人收取任何费用; D、对赔偿请求人取得的赔偿金不予征税。
8、下岗失业人员从事个体经营,领取税务登记证后,需持()材料到经营所在地地税机关申请减免税。
A减免税申请B《再就业优惠证》
C 身份证、营业执照副本D 主管地税机关要求提供的其他资料
9、行政赔偿的构成要件包括()。
A、侵权主体为行政机关、法律授权组织、依委托行使行政权的组织 B、有违法行使职权的行为 C、存在损害事实
D、违法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存在法律上的因果关系
10、李某购买中巴车从事个体客运,但未办理税务登记,且一直未缴纳税款,某县地税局要求李某限期缴纳税款1500元,并决定罚款1000元。后因李某逾期未缴纳税款和罚款,县地税局将李某的车扣押,李某不服。下列哪些说法是不正确的。()A:对缴纳税款和罚款决定,李某应当先申请复议,再提起诉讼
B:李某对上述三行为不服的申请复议,应当向某县地税局的上一级地税局或县人民政府申请 C:对扣押行为不服,李某可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D:该县地税局扣押李某中巴车的措施可以交由县交通局采取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行政诉讼中,定案证据都必须经法庭开庭质证
B:复议机关在复议过程中,收集和补充的证据不能作为人民法院维持原具体行政行为的根据 C:被告在行政程序中非法剥夺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依法享有的陈述,申辩或者听证权力所采用的证据,不能作为认定被诉具体行政行为合法的依据
D:被告及其代理人在作出具体行政行为后,收集的证据不能作为证明其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的依据
12、下列关于税务处理文书送达日期的描述,正确的是()。A、邮寄送达的,以挂号函件回执上注明的收件日期为送达日期 B、邮寄送达的,以挂号函件上注明的收件日期为送达日期
CD、直接送达的,以法定的签收人在送达回证上记明收到日期为送达日期、直接送达的,以法定的签收人记明收到日期为送达日期
13、下列机关有权制定税收规范性文件的是()
19、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职权时有下列()侵犯财产权情形之一的,受害人A湘潭市地方税务局
B湘潭市地方税务局稽查局
C湘潭市地方税务局雨湖区局江南税务所 D湘潭县地方税务局
14、我国《行政法》的基本原则具体包括()A:行政明晰性原则B:行政合法性原则C:行政合理性原则D:行政重要性原则
15、以下()违反税务登记管理制度的行为,由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2000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2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的罚款。A、纳税人未按照规定的期限申报办理税务登记、变更或注销税务登记 B、纳税人未按照规定办理税务登记证件验证或者换证手续
C、纳税人未按照规定使用税务登记证件或者转借、涂改、损毁、买卖、伪造税务登记证件 D、纳税人通过提供虚假的证明资料等手段,骗取税务登记证
16、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承受的单位和个人为契税的纳税人。A:买卖房屋,B:销售不动产C:转移土地权属D:转移房屋权属
17、根据《湖南省规范性文件管理办法》,规范性文件要求(),否则不得作为行政管理的依据。A:统一管理B:统一登记 C:统一编号D:统一公布
18、下列()不能作为纳税保证人。
A、国家机关,学校、幼儿园、医院等事业单位、社会团体
B、有偷税、抗税、骗税、逃避追缴欠税行为被税务机关、司法机关追究过法律责任未满2年的;C、纳税信誉等级被评为C级以下的; D、有欠税行为的。
有取得赔偿的权利:
A、违法实施罚款、吊销许可证和执照、责令停产停业、没收财物等行政处罚的; B、违法对财产采取查封、扣押、冻结等行政强制措施的; C、违反国家规定征收财物、摊派费用的; D、造成财产损害的其他违法行为。
20、下列各项中,在计算企业应纳税所得额时,准予从收入总额中扣除的利息支出有(AC)A.企业经批准集资的利息支出(集资利息率与银行同期同类贷款利率一致 B.融资租赁方式租入固定资产投入使用前的利息 C.企业建造固定资产竣工投产后的贷款利息 D.企业筹办期间发生的借款利息
三、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计20分)
1、什么情况下可以当场收缴罚款?
2、什么叫逃避追缴税款罪?如何处罚?。
3、复议机关主持调解应当符合什么要求?
4、审理委员会办公室受理移送的案件材料后,根据初审情况分别作出怎样处理?
四、案例题(30分)
2003 年6 月20 日,源县地税局车辆税收管理所为防止税款流失,在通往某煤矿的公路上进行税收检查,查堵逃税车辆,个体营运车主王某驾驶运煤汽车路经此处时,税务检查人员将其拦住,两名身着税服的检查人员向王某出示税务检查证,并讲明实施检查的意图,车辆税收管理所工作人员郑某登上车门踏板准备进行检查,年初以来一直未申报纳税的王某惧怕检查,趁其他税务人员不备突然驾车企图逃离检查现场,郑某在十分危险的情况下强行爬进驾驶室,王某被迫停车,随即追来的车辆税收管理所其他税务人员经检查。
检查发现王某自2003 年1 月开业并办理税务登记以来,一直未向税务机关申报纳税,向王某填发了《限期纳税通知书》和 《查封扣押证》。根据《税收征管法》第38 条将王某的汽车扣押,停放在办公室后院的停车场内,要王某补缴上半年税款5400 元,并对王某按照简易处罚程序,根据《征管法》64条第二款对未缴税款罚款0.5倍,罚款2700元。
王某四处托人到车辆税收管理所说情放车,均被拒绝,此间王某汽车价值5000元的轮胎等部件被盗。月5 日,王某向源县人民法院起诉县地税局,地税局在规定期限内提供了举证材料并聘请了律师为诉讼代理人。7 月20 日法院开庭进行了审理,7 月25 日县法院作出一审判决,撤销县地税局扣押王某汽车的具体行政行为和税务行政处罚决定,赔偿王某汽车部件被盗及误工损失5000 元,诉讼费由县地税局承担。
(1)指出源县地税局在此案中执法存在的问题。(2)法院的判决是否正确,依据是什么?
第三篇:成功教育理论与实践1
成功教育理论与实践
(节选)
第一节成功及成功教育理念
一、成功的涵义
在成功教育的理论研究和转变学习困难学生的改革实践中,从具体操作的角度,我们是这样来认识和把握“成功”的:
1、成功,表现为不断提高、不断发展,因而没有终极意义上的成功;
2、成功,意味着超越自我、超越他人,其最高目标是获得自己争取成功的能力;
3、成功,是在原有基础上找到新的起点,并付诸行动而取得成效;
4、初中学生的成功,就是达到九年义务教育的基本要求。
学校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的场所,更重要的还在于学校是培养人格的场所。从“以人为本”的立场出发,可以这样说,如果学生(主体)认为自己成功了,那就是真的成功了,至少这是走向新的成功的开端。从心理科学的角度来看,这样的认识也并非没有道理。
二、成功教育的涵义
成功教育是鼓励受教育者不断走向成功的教育。
在实践中,可以对成功教育作如下理解:
——成功教育是面向学习困难学生所实施的一种教育;
——成功教育是以帮助学生获得诸方面成功为价值取向的教育过程和活动。
——成功教育是一种有其特定内容的一般的教育模式和类型;
——成功教育是一种教育文化的发展战略;
——成功教育是一种教育思想理论体系,是教育科学有待形成的专门领域。
以上分析中,第一、二、三项属于普通教育学范畴,第四项属于教育文化学范畴,第五项属于教育哲学范畴。
综合这五个方面的含义,我们又可以对成功教育作这样的界定:成功教育是主要针对学习困难学生实施的,使之由“失败者”变为“成功者”,并不断取得新的成功的教育,它是一种具有新意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也是一种新颖的教育方式、教育形态。
说成功教育是包含新意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是相对于过去那种以“拔尖”、升学为主要目的的教育思想观念而言的;说它是新颖的教育方式、教育手段,是相对于以往那种“应试”式、“淘汰”式的教育方法和行为而言的。长期以来,传统的教育受“英才教育”的影响很深,说穿了,其主要功能就是“选优”、“汰劣”(这里的“优”和“劣”很值得考证一番),其结果只是为少数所谓“尖子生”铺就了进身之阶,挫伤了大多数学生的积极性,更是压抑了学习困难学生的学习热情,以致多数人困不能升学而怀着被淘汰的苦闷、带着“失败者”的心态步入社会。其实,这正是传统教育的失败。成功教育所孜孜以求的正是要极力避免这种失败,争取使每一个学生都不同程度地获得真正意义上的成功。
三、成功教育思想的基本内容
成功教育的思想内容是指反映成功教育思想实质的一系列概念与命题。成功教育的思想大体上可以概括为六个方面。
——承认学习困难学生同其他学生一样,具有很大的发展潜能,他们的困难是暂时的,是可以克服的,他们也有成功的愿望和需要。教师应对学生的成功抱有热情和期望,坚信每一个学生都能成才,并通过教育的改革,使这种可能变为现实。
——学习困难学生之所以形成,其主要原因在于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遭遇反复失败而导致自信心日渐丧失,最终形成了失败者心态。成功教育提倡努力为学生创造各种成功的机会和条件,引导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积极发掘自身的潜力;通过不断帮助学生成功,以成功后的欢乐和满足来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改变其自卑心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使他们激发内部动力机制,主动内化教育要求。
——成功教育的教育、教学过程的基本特点是根据学生实际,调整教育、教学的基本要求和进度(如实行“低起点,小步子,多活动,快反馈”的运作方式),从而使教育、教学过程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可操作性和实效性。
——成功教育坚持对学生实行鼓励性评价,其立足点是从学生原有的基础出发,发现和肯定学生的每一点进步和成功,促使学生发现自己,看到自己的力量,找到自己的不足,满怀信心地不断争取新的成功。
——成功教育认为,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既是提高教育质量的手段,也是培养人才的目标之一,因而十分注重改善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将自信心、意志力、成就动机的培养作为转变学习困难学生的基础性工程。
——成功教育的目标是追求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发展,追求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培养学生成为学习的成功者,进而为其成为社会的成功者作好基本素质的准备。
四、成功教育的主要命题
1、成功是进行教育价值判断的出发点和归宿。
这一命题是成功教育思想的核心,被视为“成功原理”,是考察成功教育活动价值的根本依据,因此被视为成功教育诸原理的原理。
2、每个学生都有获得成功的需要和潜能;通过教育,每个学生都可以在原有基础上获得成功。
3、“成功”也是“成功之母”
常言道:“失败乃成功之母”,这是一个极富哲理的命题,被作为至理名言传诵至今,成为人们生活的信条。它辩证地揭示了“失败”与“成功”之间的某种内在联系,激励了无数处于坎坷、磨难、逆境中的人的勇气和斗志。“成功教育”则从事物的别一侧面变换视角,认为不仅“失败”是“成功之母”,而且“成功”同样可以成为“成功之母”。譬如,现实的成功可以激发潜在的成功;今天的成功可以激发明天的成功;此一成功可以激发彼一成功;小的成功可以激发的大的成功„„这样的例子在日常生活中比比皆是,在学校教育工作中则更是数不胜数了。
“失败”之所以成为“成功之母”,是因为人们可以从失败中吸取教训,知道什么是不该做的、不该怎样做,这是从反面的角度来讲的;“成功”之所以成为“成功之母”,是因为人们可以从成功中总结经验,知道什么是该做的,应该怎样做,这是从正面的角度来讲的。把经历过的“失败”和“成功”作为“成功之母”来认识、来对待,日后“成功”的概率无形中就增加了许多。从问题的深层次考虑,成功教育所面对的“学习困难学生”经历了太多的挫折和失败,屡屡的失败给他们稚嫩的心灵所造成的创伤实在是太大、太深重了。处在这样的情境之下,他们首先需要的是“成功”的正面激励,而“失败”的反面刺激的作用相当有限,甚至适得其反。因此,成功教育提出“成功是成功之母”,是从心理上、行为上找到了矫正学习困难学生的良方。
“失败乃成功之母”对成年人,尤其是思想深遂、阅历丰富、性情乐观的成年人的激励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但是,中小学教育面对的是生理、心理尚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的并未完全成熟的少年儿童,对他们而言,失败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往往大大地超过成功所带来的正面效应,如果教育不及时、不得法,失败所导致的消极作用就更加明显了。
4、面向成功,走向成功
这是对前三个命题的总结。它实质上是提倡乐观、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也是成功教育本身所追求的目标和努力的方向。
第四篇:第一部分教育理论与实践
第一部分教育理论与实践
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2分)1. 教材应体现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关注人类,关注自然。理解和尊重多样文化,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综合,提倡_________、讨论式教学。
二、论述题(8分)结合自己的教学工作,举例说明如何应用导课艺术。
第二部分专业基础知识
一、填空题(10分)
二、根据意思写出成语。(3分)(1)比喻突出地显露出才能和本领。(2)有钱而心狠,残酷地剥削和压迫穷人。
(3)高高举步,神气十足,形容骄傲自满,得意忘形。3.名著阅读(2分)《三国演义》、《水浒传》是我国四大名著中的两部,另外两部是《________》、《 ________》。它们都刻画了许多形象生动的人物,请你举出其中的一个人物并指明他(她)是哪部作品中人物。人物:________;作品:《__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 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都正确的一项是()。
2.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有人把那些只读书而不假思索的人称为“书橱”,也有人称这种人为“书虫”、“书迷”、“书呆子” B.这位先生关于近代欧洲文化的大作.几乎每一页都会有文字让我感到莫名的激动,以至情不自禁地拍案叫绝
C.歹徒在向人勒索巨额钱款时猝死于作案现场,他一生恶贯满盈,真是死得其所
D.他的讲演深入浅出、居高临下地阐述了青年的前途与国家现代化事业之间的关系,反响十分热烈 3.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在会议上,校长虚心接受和听取了同学们的意见
B.我并不否认这部小说没有某些不尽人意之处,但总体上是成功的
C.学习语文.除了要扩大阅读量,多练习写作外,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也很重要 D.在实施愉快教育后,学生的学习热情有了明显的进步 4. 下列选项有误的一项是()。
A.《三峡》选门《水经注》,作者郦道元,北宋地理学家、散文家 B.《陌上桑》选自《汉乐府集》,是一首五言乐府诗
C.《忆读书》作者冰心,原名谢婉莹,现代女作家、儿童文学家 . D.《回忆我的母亲》作者是朱德
5. 将下列词语依次填入句中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四、文言文阅读(10分)阅渎下列文言文,然后回答问题。
淳熙中,张说①颇用事,为都承旨②。一日,奏欲置酒延众侍从。上许之,且日:“当致酒肴为汝助。”说拜谢退而约客客至期毕集独兵部侍郎陈良祐不至说殊不平。已而,中使以上樽珍膳至,说为表谢,因附奏:“臣尝奉旨而后敢集客,陈良祜独不至,是违圣意也。”既奏,上忽顾小黄门言:“张说会未散否?”对日:“彼既取旨召客,当必卜夜。”乃命再赐。说大喜,复附奏:“臣再三速良祐,迄不肯来。”夜漏将止,忽报中批陈良祐除谏议大夫。坐客方尽欢。闻之,怃然③而罢。(选自周密《齐东野语》)[注]①张说(yuè):人名。②都承旨:官名。③怃然:怅然失意的样子 1. 解释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2分)(1)奏欲置酒延众侍从 延:_________(2)臣再三速良祐,迄不肯来 速:_________ 2. 文中画线句子没有标点符号,请在需要加标点的地方用“1”标出来。(2分)说拜谢退而约客客至期毕集独兵部侍郎陈良祐不至说殊不平。3.张说“附奏”的目的是什么?(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结合本文内容说说陈良祐是个怎样的人。(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古诗词鉴赏(8分)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孤 雁
(唐)杜甫
孤雁不饮啄,飞呜声念群。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1. 这首诗描写了失群的孤雁叫唤、追赶雁群的形象,其形可悯,其志可嘉。试以第二、四联中任意一联为例,分析其表现手法与艺术效果。(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全诗通过孤雁这一形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现代文阅读(12分)阅读下面的现代文,然后回答问题。善 良
王蒙
①善良似乎是一个早就过了时的字眼。在生存竞争中,在阶级斗争中,在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中,利益原则与实力原则似乎早已代替了道德原则。
②我们当然也知道某些情况下一味善良的不足恃。我们听过不少关于善良即愚蠢的寓言故事.东郭先生,农夫与蛇。善良的农夫与东郭先生是多么可笑呀。故事告诉我们,如果你的对象是狼或者蛇,善良就是自取灭亡,善良就是死了活该,善良就是帮助恶狼或是毒蛇,善良就是白痴。
③但我们也不妨想一想,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当中,那些等待着向他们伸出善良的援助 之手的冻僵者或是重伤者当中,有多大比例是毒蛇或者恶狼?我们还要问,宇宙万物中,有 多大比例是毒蛇和恶狼?为了有限的毒蛇和恶狼而不惜将一切视为毒蛇和恶狼,不惜以对
付毒蛇与恶狼的法则为自己的圭臬①,请问这是一种什么疾病? ④我们还可以问一下,我们以对待毒蛇和恶狼的态度对待过的那些倒霉蛋当中又有多少人是经得住时间考验的当真的毒蛇和恶狼?如果说,面对毒蛇和恶狼而一味善良便是糊涂的农夫或东郭先生,那么面对并非毒蛇或恶狼的人却坚决以对待毒蛇或恶狼的态度对待之,我们成了什么呢?是不是我们自己有点向蛇或狼靠拢呢? ⑤善良与凶恶相对的时候,前者显得是多么稚弱而后者显得是多么强大呀。凶恶会毫不犹豫地向善良伸出毒手,而善良却处于不设防乃至不抵抗的地位。凶恶是无所不为的,凶恶因而拥有各种各样的武器。而善良是有所不为的,善良的武器比凶恶少得多。善良常常败在凶恶手下 ⑥移然而人们还是喜欢善良、欢迎善良、向往善良。因为此,善良才有幸福,善良才能和平愉快地彼此相处,善良才能把精力集中在建设性的有意义的事情上,善良才能摆脱没完没了的恶斗与自我消耗,善良才能实现健康的起码是正常的局面,善良才能天下太平。
⑦移这就是善良的力量。善良的力量就在于它是人的。它属于人,它属于历史属于文明属于理性属于科学。它属于更文明更高尚更发展的良好的人。它属于更文明更民主更发展更富强的社会。
⑧黟凶恶每“战胜”一次善良就把自己压缩了一次,因为它宣告了自己的丑恶。善良每败于凶恶一次,就把自己弘扬了一次,因为它宣扬了自己的光明。
⑨善良是一种智慧,是一种远见,是一种自信,是一种精神力量,是一种精神的平安.是一种以逸待劳的沉稳,是一种文化,是一种快乐,是一种乐观。
⑩善良可以与天真也可以与成熟的超脱联系在一起。多数情况下善良之不为恶非不能
也,是不为也。善良的人不是不会自卫和抗争,只是不滥用这种“正当防卫”的权利罢了。往往是这样,小孩子是善良的,真正参透了人生与世界的强大的人也是善良的,而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荡的人最不善良。
⑾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恶人更是常常四面楚歌,如临大敌,其鸣也凄厉,其行也荒唐,其和也寡,其心也惶惶。而善良者微笑着面对现实,永远不丧失对于世界和人类、祖国、友人、理想的信心。
⑿我喜欢善良。我不喜欢凶恶。我认为即使自以为是百分之百地代表着真理和正义也不应该滥恶。滥恶本身就不是正义了。我相信,国人终归会愈来愈善良而不是相反。
[注]①圭臬(guī niè):圭、臬均为古代天文仪器,这里比喻准则和法度。
1. 细读全文说说作者的观点是什么?(用文中的句子回答)(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善良与凶恶相对的时候,前者显得稚弱而后者显得强大,二者之间最大的区别在于:善良是_________,凶恶是___________。(2分)3. 第⑨段中画线的.组排比句高度赞颂了善良,请你根据自己对善良的理解和认识,再续写出一组排比句。善良也是________,是_________,是__________。(3分)4. 文中“农夫与蛇”的故事出自《伊索语言》,这是《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向我们推荐阅读的名著。你一定熟悉里面的许多寓言故事,请写出其中两篇寓言的名称。
(1)________(2)_________(2分)5. 有句俗语叫“马善被人骑,人善被人欺”,这话意思是说人不可行善。你同意这样的说法吗?淡谈你的看法和理由。(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写作题(30分)人的一生,伴随着许许多多的告别,告别童年,告别朋友,告别亲人,告别这个世界,和心爱的事物告别,和自身恶习告别„„在告别中,我们不断长大,渐渐成熟。告别引发了我们美好的祝福。告别意味着新生: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已是隆冬季节了。春天还会远吗„„
请你以“告别”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要有真情实感,不得抄袭;
(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3)不少于600字;
(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5)书写要确、规范、美观。
【答案解析】
第一部分 教育理论与实践
一、填空题 1.世界观人生观 价值观
2.启发式
二、论述题
(1)直接导课。这是教学中最常用、最简单.也是最容易掌握的导课方法。直接导课是指
上课伊始,教师就直奔主题。说明这节课的学习内容和要求.从而引起学生的注意。
(2)故事导课。就是采用寓意深刻又幽默轻松的故事.把抽象的内容以浅显的形式引出
来.即适当运用故事、传说创设一种情境引入新课。但导课所用故事宜短忌长•并能说明问题。
(3)创设情境导课。即在教学中.教师根据学科特点及教学需要.利用语言、音乐、绘画等手段,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置身于特定的情境中,激发学生兴趣,启迪学生思维,使学生不知不觉、潜移默化地过渡到新课知识。
(4)悬念导课。悬念是戏剧表演中常用的方法.在教学中.教师利用悬念,形成学生渴望的心理状态,激发学生的兴趣,启发他们积极思考,进而提高教学效率。
(5)新旧知识联系导课。这是教师在教学中常用的导课方法。它要求教师在导课时,利用新旧知识之间的逻辑联系,找出新旧知识之间的结合点,利用旧知识搭桥过渡,引出新知识。
(6)释题导课。教学中有些题目是经过作者精心构思,能反映文章中心思想或通过分析题目能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这样就可以借助于题目,通过解释题目来导入新课。
(7)演练导课。这是数学、物理和化学学科常用的导课方法。即在上课时,教师选择实物、标本、模型等进行演示,或利用做实验、练习等,使知识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进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入新课。
(8)设疑导课。即是利用思维对问题的敏感性,在导课的时候精心设计悬念,诱发学生探究心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导课艺术是教学艺术的有机组成部分,教师只有掌握导课的方法和技巧,在教学中灵活运用多种导课方法,才能更好地发挥导课的作用。
第二部分 专业基础知识
一、填空题 明朗 错落有致 五彩斑斓 花圃 蓬勃生长
2.(1)崭露头角;(2)为富不仁;(3)趾高气扬
3.红楼梦 西游记 林黛玉 红楼梦(答案不唯一)
二、单项选择题
1.D[解析]A项偌(ruò)大;B项陶冶(yě).横亘(gèn);C项脍(kuài)炙人口,诺(nuò)言。
2.B [解析]不假思索:形容做事答话敏捷、熟练,用不着考虑。不能用来直接形容人。
拍案叫绝:拍桌子叫好。形容非常赞赏。句中夸赞作品,合适。死得其所:指死得有价值,有意义。感情色彩不对。居高临下:占据高处,俯视下面。形容占据的地势非常有利。句子是指演讲者思想的高度,不是“占据的地势非常有利”。故选B项。
3.C[解析]A项将“接受”和“听取”调换;B项将“没”删去;D项将“热情”删去。
4.A[解析]《三峡》选自《水经注》,作者郦道元,南北朝时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
5.D[解析]鸟呜应用“清脆”来形容,由此可排除AC项,“销毁”指熔化毁掉;烧掉。而“烧毁”没有彻底毁掉之意。由此可知选D项。
三、科技文阅读
1.荷花效应:荷花花瓣表面毛糙却能不受污染而永葆鲜艳色彩。
2.莲子中有一种酶,能修理细胞本身的蛋白质损坏造成的缺陷。“竟然”一词表示出乎意料.强调荷花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3.三个特点:不受污染、能自身加热、有旺盛的生命力。
4.AD [解析]A项与文意不符;D项,文中说“科学家从千年古莲中离析出一种酶,发现是这种酶在修理细胞本身的蛋白质损坏造成的缺陷”,而不是说修理被损坏的基因。
四、文言文阅读 1.(1)延:邀请;(2)速:邀请。
2.说拜谢|退而约客|客至期毕集|独兵部侍郎陈良祐不至|说殊不平。
3.张说这个人两次上奏,是因为陈良祜未到,“用事’’的张说内心不快,想让皇帝惩罚他。
4.陈良祐看不惯张说“用事”,不畏权势。
[参考译文] 淳熙年间,张说很有权势,担任都承旨的职务。有一天,张说上奏说想要宴请各位侍从。皇帝同意了他的请求,并且说:“我要赐酒肴为你助兴。”张说拜谢。回去后就约请客人,到。期,客人们全都到了,只有兵部侍郎陈良祐没到,张说很不高兴。不久,中使带着皇帝恩赐美酒佳到了,张说上表感谢皇帝,趁机附带上奏说:“我原本奉了圣旨,而后才敢邀请客人的独陈良祐不到,他这样做违背了皇帝的旨意。”(中使)上奏后,皇帝回头对小黄门说:“张说自会还没散吧?”小黄门回答说:“他既然是奉旨请客,一定会通宵达旦的。”皇帝就命令再次赐酒肴给张说。张说十分高兴。又趁机附带上奏说:“我多次召请陈良祐,他终究不肯来。”天快要亮时候。忽然听到报告说皇帝任命陈良祐担任谏议大夫。客人们正在尽情欢乐,听说了这件事,都怅然失意地散去。
五、古诗词鉴赏
1.颔联用反衬的手法,“一片影”形容其形单影只,“万重云”形容道路遥远,构成极大的差。极言其“孤”;凝聚了诗人对孤雁的怜悯之情,突出了孤雁的执著与勇敢。(也可以说,作者以“一片影”自喻。在那动荡不安的年月里,诗人流落他乡,亲朋离散,天各一方。这孤零零的雁儿,就是诗人自己的影子,诗人借此寄托了惶急、焦虑、迷茫的心情。)尾联用对比(反衬)手法,以野鸦的平庸鸣噪突出了孤雁的高远追求。(也可以说.使用了陪衬的写法。孤雁念群之情那么迫切,它那么痛苦劳累;而野鸦们却全然不懂不顾.它们纷纷然鸣噪不停、自得其乐。表现了杜甫对亲朋知己的思念,对一些俗客庸夫的厌恶。)2.诗人以孤雁比喻自己,表达了对漂泊生涯的苍凉感慨、对故乡亲人的思念,有不坠青云之志的高远追求。(答出两点即可)
六、现代文阅读
1.我喜欢善良,我不喜欢凶恶。
2.有所不为 无所不为
3.例:一种美丽,一种崇高,一种正气;一种纯洁,一种魅力,一种幸福等。
4.披着羊皮的狼;狐狸和葡萄;蚊子和狮子;龟兔赛跑;赫尔墨斯和雕像者等。
5.本题为开放性试题。可以有不同观点,言之成理,自圆其说即可。例:(1)对真正的坏人不可行善。(理由略)(2)对需要帮助的好人、弱者、可怜的人应施以援手。送人玫瑰.手留余香。我们在行善的过程中不仅帮助了别人,自己也会获得快乐。
七、写作题
例文:
告别悲观
桌上有半杯水——这是事实。
桌上只有半杯水——说得没错。
桌上还有半杯水——我看到了你的微笑。
由此可见,不易改变的是这个世界,可以改变的是你的心态。面对同一扇门,有人悲观于门内的黑暗,有人却乐观于门内的宁静;有人悲观于门外的风雨,有人却乐观于门外的自由。悲观与乐观,不同的心态,我要说:告别悲观。
1914年某天晚上。爱迪生的电影实验室突遭火灾,损失巨大。爱迪生安慰伤心至极的妻子说:“不要紧,别看我已67岁了,可我并不老。从明天早晨起,一切都将重新开始,我相信没有一个人会老得不能重新开始工作的。”第二天,爱迪生不但开始动工建造新车间,而且又开始发明一种新的灯——一种帮助消防队员在黑暗中前进的便携式探照灯。火灾对爱迪生就像是一个小插曲。他在80岁时,仍然保持着发明家的精神,艰苦地进行着发明创造活动。l927年,他成立了爱迪生植物研究公司.投入一个崭新的研究领域,寻觅化工新材料。81岁的爱迪生成功地从野草中提炼出橡胶,受到人们极高的评价。
1931年10月18日清晨3时24分,爱迪生带着宽慰的微笑,闭目辞世,享年84岁。临终时,他坦然地说:“我为人类的幸福已经尽力了,没有什么可遗憾的了。”
举行葬礼的那天,全美国熄灭电灯一分钟,以示哀悼。这是人们表达对爱迪生无限怀念之情的最隆重的方式,也是人们献给这位伟大发明家的一曲无言的赞歌。
面对同一扇门.你会再懦弱地无从选择、犹豫不前吗?你会再悲观得恐惧、不安吗?告别悲观吧!也许你无法改变世界,但你可以摒弃悲观的心态,直面挑战与磨炼。
桌上还有半杯水,我们微笑吧„„
第五篇:教育心理学:理论与实践笔记
第一章 做合格教师 1.教师心理素质:教师在专业发展过程中,在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两方面表现出来的本质特征,如认知、情感、意志、兴趣、能力、性格等。2.教师的心理素质包括:教师的智力素质、教师的情感素质、教师的意志素质、教师的教育教学素质、教师的人格素质、教师的教育信念。
3.教师的智力素质:敏锐观察力、良好的记忆力、丰富的想象力、多方位的立体思维能力、注意分配的能力。4.教师的情感素质:成熟而稳定的情感、爱的情感(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对学生的热爱、对所教学科的热爱。教师对学生的爱具有爱的自觉性、爱的原则性、爱的普遍性、爱的恒长性)5.教师的意志素质:实现教育目的自觉性、克服困难坚韧性、选择教育决策果断性、解决矛盾的沉着自制性。6.教师的教育教学素质:教师的教学素质、教师的教育能力素质。
教师的教学素质包括教师的知识结构与教学能力。
7.教师的知识结构:
本体性知识(教师职业的本体性知识是教师所具有的特定的学科知识。包括:所教学科的基础知识、所教学科相关的知识、所教学科的发展历史和趋势、所教学科提供的思维方法)实践性知识:教师在开展有目的的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解决具体问题的知识,是教师教育教学经验的积累和提炼,它主要来源于课堂教育教学情景之中和课堂内外的师生互动行为,带有明显的情景性、个体性,体现出教师个人的教育智慧和教学风格。条件性知识:是指教师所具有的教育学与心理学知识。8.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学认知能力:是指教师对教学目标、教学任务、学习者的特点、某具体内容的教学方法与策略的选择以及教学情境的分析和判断能力。教学设计能力:是以对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理解为基础来设计总体的教学进程、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的能力。
教学操作能力:主要指教师在实现教学目标过程中解决具体教学问题的能力。包括表达能力、课堂管理能力和使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教学监控能力: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成功的实现教学目标,以教学活动为监控对象,不断地对其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监视、检查、评价、反馈、调控的能力。教学反思能力: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来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是一种通过提高参与者的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能力发展的途径。9.教师的教育能力素质:因材施教的教育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独创能力、教育科研能力、心理教育能力、教育机智。
教育机智是指教师对学生活动的敏感性及能根据新的、意外的情况迅速地做出反应,果断地采取恰当教育教学措施的一种独特的心理素质。(善于因势利导,善于随机应变,善于“对症下药”,善于掌握教育分寸)7.教师的人格素质:浓厚的职业兴趣、正确的动机、健全的自我意识(正确的自我认知、积极的自我体验、良好的自我调控)良好的性格(公正无私、谦虚诚实、活泼开朗、独立善断)8.教师的教育信念:是指具有动力作用的教育观念系统,它直接支配、调节教育教学活动,影响活动效率。9.教学效能感:是指教师对于自己影响学生的学习活动和学习结果的一种主观判断。包括一般教育效能感和个人教学效能感。9.教师控制点:是指教师将学生的好或坏的学业表现归因为外部或内部原因的倾向。
第二章布鲁纳德认知结构学习理论与教学
1.布鲁纳关于智力发展的三个阶段:动作性表征(靠动作作用于事务来认识外部世界)、映像性表征(这一阶段儿童凭借对客观事务留在头脑中的表象,或依靠照片或图形等,来获得和运用知识)、符号性表征(运用符号或语言文字等为媒介,来获得和运用知识。)2.学习学科基本结构的意义:有助于
学生理解学科的具体内容;有助于学生的记忆;有助于促进学生知识技能的迁移;有助于缩小“高级”知识和“初级”知识之间的间隙。3.螺旋式课程(布鲁纳),即课程内容不能只靠一次学习就达到目的,必须随年级上升而做多次循环,进行反复学习,不断的加深理解,进而逐渐掌握。
4.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指学生不是从教师的讲述中直接得到知识,而是由教师提供一定的问题情境和条件,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己收集资料、思考、分析,解决问题,发现新知识,掌握原理和规律的一种学习方法。
5.发现学习的一般步骤:创设问题情境;建立假设;验证假设;拓展应用。发现学习的特征:重视学习过程;重视内部动机;重视直觉思维;重视教师的指导作用。6.发现学习的优点: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智慧潜能;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内部动机;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现能力;有利于知识的保持和检索。7.发现学习的缺性:发现学习与传统的接受学习相比,需要的时间更多;发现学习对于低年级儿童不太适用;发现学习的内容有一定的限制,适用于以严密逻辑为基础的数理等学科,也适用于有显著结构的社会学科。7.发现学习的特征:
1、重视学习过程;
2、重视内部动机;
3、重视直觉思维;
4、重视教师的指导作用; 第三章奥苏伯尔的认知结构同化学习理论
1.奥苏伯尔根据学习材料与学习者的原有知识的关系,把学习分为:有意义学习,它是指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了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机械学习,是指对任意的(或人为的)和字面的联系获得的过程。2.奥苏伯尔根据学习进行的方式,把学习分为发现学习与接受学习:发现学习,是指学习的主要内容不是由教材或教师以定论的方式呈现给学习者,而必须由学习者自己发现,并且使发现的内容成为学习者原有认知结构的一部分。接受学习,指学习主要内容是由教材或教师以定论的方式呈现,学习者不需要发现,只需要接受或理解,但其中贯穿着教师有计划的指导。
3.发现学习与接受学习的比较: 性质不同:发现学习是一个归纳过程,使用的方法可以称为“例-规法”。接受学习是一个演绎的过程,使用的方法可以称为“规-例法”。思维过程有所不同:在智力发展和认知功能中的作用不完全相同。适用对象有所不同:发现学习适合于年龄较小的低年级儿童学习比较具体的概念与规则。接受学习则被认为适合于年龄较大的儿童学习比较抽象的概念与规则。适用的教学内容不同:发现学习适合于没有严谨的结构的学习内容。接受学习比较适合学习那些结构良好的基本知识技能。
4.有意义学习的类型:
表征学习,指学习单个符号或一组符号意义,或者说学习它们代表什么。概念学习,实质是掌握同类事物的共同的关键特征。
命题学习,命题是以句子的形式表达的,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非概括性命题,它只是表示两个以上的特殊事物之间的关系。另一类命题则表示若干事物或性质之间的关系,这类命题叫概括性命题。
5.奥苏伯尔的“同化论思想”认为有意义的命题学习包括下位学习、上位学习和并列结合学习,而且这些学习都是通过同化实现的.下位学习:在新知识和旧知识构成的类属关系中,下位的新观念被上位的旧观念包容和概括,这种情况下获得新观念的意义的过程叫下位学习。下位学习是一个演绎的过程。
上位学习:当认知结构中已经有了一些观念,现在要在这些旧观念的基础上下学习一个包容、概括程度更高的命题时,产生上位学习,也叫总括学习。上位学习是一个归纳的过程。并列结合学习(组合学习):当新命题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特殊观念既不产生从属关系,又不能产生总括关系时,它们在有意义的学习中可能产生联合意义,这种对联合意义的学习就是并列结合学习。
6.学习(或教学)的原则:逐渐分化原则,学生应该学习(教师和教材首先应该传授)最一般的、包摄性最广的观念,然后根据具体细节对它加以分化。整合协调原则(综合贯通原则),指对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的观念加以联合和重新组织。除上述两条原则外,奥苏伯尔还提出了序列原则和巩固原则。
第四章建构主义理论与教学
1.历史渊源:皮亚杰发生认识论;维果茨基文化历史发展理论(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的概念: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成人的帮助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在独立活动中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之间的差异。)认知学徒:学习者通过与某个专家相互作用,逐渐获得知识经验和过程。2.建构主义理论四大要素:情境、协作、会话、意义建构。3.建构主义教学基本思想: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教师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
4.建构主义提倡的主要教学方法: 随机进入教学,是指学习者可以随意通过不同途径、不同方式进入同样教学内容的学习,从而获得对同一事物或同一问题的多方面的认识与理解。支架式教学,是指教学应当为学习者建构对知识的理解提供一种概念框架,这种框架中的概念是为发展学习者对问题的进一步理解所需要的。抛锚式教学,也称为“实例式教学”或“给予问题的教学”,指以具有感染力和代表性的实例使学生对事物的性质、规律及与其他事物的联系达到深刻的理解。
贾斯珀系列(范得毕特大学开发)的学习特点:帮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通过问题解决学习数学;创设了一种帮助学生整合数学概念并将数学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相整合的情境;充分运用了影碟等现代技术;提高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关注学生提出问题的重要性;在一段相对宽松的时间内给学生提供了合作的机会;提供给学生发展深层理解为数学概念的机会;提供了教师与学生共享的教学情境。第五章多元智能理论与教育教学 1.多元智能理论的主要内容:
言语-语言智能:指有效地运用口头语言及文字的能力,即指听、说、读、写的能力,表现为个人能够顺利而高效地利用语言描述事件、表达思想并与人交流的能力。音乐-节奏智能:是指人敏感地感知音调、旋律、节奏和音色等能力。表现为个人对音乐包括节奏、音调、音色和旋律的敏感以及通过作曲、演奏和歌唱等表达音乐的能力。逻辑-数理智能:指人能有效地运用数字、计算、推理、假设和思考的能力。表现为对事物间各种关系如类比、对比、因果和逻辑等关系的敏感以及通过数理运算和逻辑推理等进行思维的能力。视觉-空间智能:指人利用三维空间方式进行思维和表现的能力。
身体-动觉智能:指人调节身体运动及用巧妙的双手改变物体的技能。身体-动觉智能指人调节身体运动及用巧妙的双手改变物体的技能,表现为能较好的控制身体,对时间能够给出恰当身体反应,善于利用身体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
自知-自省智能:主要是指认识自己的能力,正确把握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把握自己的情绪、意向、动机、欲望,对自己的生活有规划,能自尊、自律,会吸收他人的长处,喜欢独立工作,有自我选择的空间。交往-交流智能:主要是指觉察他人情绪意向的能力,有效地理解他人和善于与他人交往的能力。
自然观察智能:主要是指人对自然现象、科学和动物等特别有兴趣。2.多元智能理论对中国教育改革意义:有助于形成正确的智力观。有助于转变我们的教学观。有助于形成正确的评价观。有助于转变我们的学生观。有助于形成正确的发展观。3.多元智能理论的教育评价特点:关注“智能类型是什么”;由单一走向多元
第六章学习积极性及其培养
1、学习积极性:是指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所具有的认真与勤奋、主动与顽强的能动心理状态,包括:学习需要、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和学习兴趣。2.学习需要:是社会和教育对人的学习要求或个人从事某种活动的需求在学习者头脑中的反映,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基本动力。
3.奥苏伯尔认为学校情境中学生最基本的学习需要包括
认知需要(是指个体处于好奇心,要求掌握知识的需要以及系统地阐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需要);自我提高需要(是指个体因自己的胜任能力或工作能力而赢得相应地位的愿望);附属需要(指学生为了保持教师或者家长等长者的赞许或认可而努力学习的一种需要)
4.学习动机:是指个体在学习活动中感到有某种不平衡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状态。
5.学习动机的理论: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生理、安全、归属和爱、尊重、求知与理解、审美、自我实现;强化理论(斯金纳):正强化、负强化、自然消退;自我效能感理论(班杜拉):结果期待、效能期待;归因理论(伯纳德·韦纳):成败归因理论包括三个特征,即内归因和外归因;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可控制归因和不可控制归因。四个因素: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易;运气好坏。
6.学习动机的作用:激活功能;指向功能;维持功能;调节功能。
7.耶克斯-多德逊定律具体描述了动机与效率之间的关系:动机与效率之间呈“倒U型曲线”的关系,即学习动机存在一个最佳水平,即在一定范围内,学生的学习效率随学习动机强度增大而提高,直至学习动机达到最佳强度,之后则随学习动机强度的增大而下降。
8.学习态度:学习者对待学习比较稳定的具有选择性的反应性倾向,是在学习活动中习得的一种内部状态。由认知因素、情感因素和行为倾向因素三者组成的一种互相关联的统一体。9.学习兴趣:是个体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进行学习活动的一种倾向,是行为的动力。学习兴趣具有倾向性、广阔性、持久性的品质。
1.影响学习积极性的主观因素:身体状态、心理健康状态、学习策略 2.影响学习积极性的客观因素: 社会和家庭的影响、学校教育影响 3.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原则:重视学生的个别差异(性格、性别、能力);符合学生的心理年龄特征;重视学生的主体意识,教会学生自我激励。
4.学习积极性的激发和培养:
建立学习的大概念观。学习的大概念观认为只要是个体经验的获得都是学习,学习不再仅仅局限在书本知识和间接经验的接受上,学习的范围变得更为广阔。
5.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外部动力:科学使用奖励;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对学习结果即使反馈。
7.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帮助学生建立自己的学习目标;训练学生对学习成败的正确归因;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第七章知识的学习与教学
1.知识:狭义知识指贮存在语言文字或言语活动中的信息或意义。广义知识指个体通过与其环境相互作用后获得的一切信息及其组织。实质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特征与联系的反映,是客观事物的主观表征。2.知识的分类:根据反映活动的深度不同,将知识分为感性知识(是主体对事物的外表特征和外部联系的反映,可分为感知和表象两种水平)和理性知识(是主体对事物的本质特征与内在规律的反映,包括概念和命题两种形式)根据个体反映活动的形式不同,将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也叫描述性知识,是个人能用言语进行直
接陈述的知识)和程序性知识(也叫操作性知识,是个体难以清楚陈述、只能借助于某种作业形式间接推测其存在的知识。加涅认为,程序性知识又可分为智慧技能和认知策略两个亚类)梅耶认为知识可以分为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3.陈述性知识的表征,是指知识在头脑中的贮存方式,即信息在长时记忆中是如何编码的。安德森认为,陈述性知识主要是以命题网络或图式来表征的。程序性知识的表征:安德森认为程序性知识 是以产生式和产生式系统来表征的。4.知识学习的分类:奥苏伯尔依据知识的复杂程度将知识学习(有意义学习)分为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和命题学习。其中命题学习进一步分为下位学习、上位学习和并列结合学习。5.知识学习的心理过程:三个阶段,知识获得、知识保持和知识的提取。在这三阶段中应解决的主要心理问题分别是知识的同化、保持和应用。6.影响知识学习的因素:内部因素,主要是指学习者自身的因素,如自身的生理健康状况、学习的动机、学习的策略和方法、对所学知识的兴趣、焦虑、学习准备等等。(学习准备包括:原有的知识水平;原有的心理发展水平)
外部因素:教师的态度;班级心理气氛;学习环境。
3.知识的获得与理解一般要经过两个阶段:对学习内容的直观和对学习内容的概括。
4.感性知识的获得——知识直观 对学习内容的直观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对直接感知到的教学材料的表层意义、表面特征进行加工,从而形成对有关事物的具体的、特殊的、感性的认识的加工过程。根据教学中给学生提供的感性材料的不同,可以把直观教学分为实物直观、模象直观和言语直观教学。
实物直观是通过直接感知要学习的实际事物而进行的一种直观活动。具有生动性、鲜明性、和真实性,易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但是不易于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难以“透过现象看本质”;容易受到时间、空间和感观特性的限制,并不是所有的知识都能进行实物直观。
模象直观是通过对事物模拟形象的直接感知而进行的一种直观活动。可以克服实物直观的局限,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扩大直观范围,提高直观效果。但是模象只是事物的模拟形象,而非实际事物本身,因此模象不如实物真实、全面和亲切,与具体实物之间总有一定距离。
言语直观是在生动、形象化的言语作用下,通过学生对语言的物质形式(语音、文字)的感知及对语义的理解,从而获得感性认识的一种直观活动。不受时间、空间和更多物质条件的限制,只需借助口头或书面语言就能完成。言语直观获得的感性知识具有一定的概括性,且活泼、经济、方便,因此在教学中广泛应用。但是言语直观所引起的表象,往往不如实物直观和模象直观鲜明、完整、稳定。言语直观的效果受教师的表达能力、学生的想象力和已有经验的限制。5.理性知识的获得——知识的概括 知识的概括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对学习内容所获得的直观感性知识进行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推理等加工,最后获得对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的认识。
感性概括,也称直觉概括,是指在直观的基础上自发进行的一种低级的概括形式。理性概括,是在前人认识的指导下,通过对感性知识经验进行自觉的加工改造,来揭示事物的一般的、本质的特征与联系的过程,是概括的高级形式。从感性概括中,只能获得概括不充分的日常概念和命题;只有通过理性概括,才能获得揭示事物本质的科学概念和命题。
6.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如何提高知识直观的效果:结合教学内容,灵活选用直观教学方式。利用言语直观,加强词与形象的结合。运用感知规律,突现直观对象的特征。(感知规律:强度律、差异律、活动律、组合律)。调动学生积极性,运用各种感观参与直观过程。培养学生良好观察能力。7.在教学活动中,如何培养学生有效地进行知识概括:合理运用正例和反例的概括辨别作用。运用变式组织感性经验,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科学地使用比较教学。调动学生地参与意识,启发学生独立思考、自觉概括。8.根据编码方式的不同以及信息在头脑中停留时间的长短把人的记忆系统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三个子系统。瞬时记忆:又称感觉记忆,是指客观刺激停止作用后,感觉信息在头脑中只保留一瞬间并未被主体注意的记忆。(信息贮存时间极短,大约0.25-2秒;贮存信息具有鲜明的形象性;信息保持的容量较大)短时记忆:指信息在头脑中保持为5秒到1分钟左右的记忆,是信息从感觉记忆到长时记忆之间的一个中间阶段。(两个成分:直接记忆、工作记忆)长时记忆:指信息在记忆中的储存超过1分钟以上直至许多年乃至终生的记忆。(特点:信息保持时间很长;保持容量非常大、长时记忆经过词的编码以有组织的状态被保持,并与个体的知识经验有关)9.遗忘:是与保持相反的过程,是指记忆内容不能再认和回忆,或者错误地再认和回忆。
1.遗忘的规律:艾宾浩斯遗忘曲线。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而且在最初的时间里遗忘速度很快,随着时间的推移,遗忘的速度逐渐缓慢下来,过了相当的时间后,几乎不再发生遗忘。由此可以看出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其规律是先快后慢。
2.影响遗忘的因素:时间因素;识记材料的性质和数量;识记材料的系列位置;学习的程度;学习者的态度 3.遗忘的原因及理论: 痕迹衰退说:认为遗忘是由于记忆痕迹得不到强化而逐渐减弱、衰退以至最后消失的结果。起源于亚里士多德,由桑代克进一步发展。艾宾浩斯 干扰说:认为遗忘是由于在学习和回忆之间受到其他刺激干扰的结果,一旦排除了干扰,记忆也就可以得到恢复。(前摄抑制,是指先前学习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学习材料的干扰;倒摄抑制,只后学习的材料对保持或回忆先学习材料的干扰。)
动机性遗忘说:又称压抑说,最早由弗洛伊德提出,认为遗忘是由于对所记忆信息的不良情绪体验导致了对该信息产生了压抑作用,如果这种压抑解除了,记忆也就能恢复。同化说(奥苏伯尔);提取失败说 教学中合理运用记忆规律,促进学生4.对知识的保持:加深对材料意义理解和加工程度。有效运用记忆方法。适当过度学习。合理进行复习(复习要及时;合理分配复习时间;反复阅读与尝试回忆相结合;采用多样化复习方法)组块化编码策略。利用外部记忆手段。注意脑的健康和用脑卫生 5.结合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论述如何进行有效复习: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反映的遗忘先快后慢规律,遗忘的开始发展很快,所以要想提高学习效果,复习要在尚未大量遗忘前及时进行,节省学习时间,减缓遗忘的进程。采用合理的复习方法,刚学过的新知识应该多复习,每次复习的时间应长些,而间隔时间要短些;随着记忆巩固程度的提高,每次复习的时间可以短些,而间隔的时间可以长些。第八章学习策略及其培养 1.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在学习活动中有目的有意义地制定和使用的有关学习的方式方法以及对自己的学习活动进行调节和控制的技能。2.学习策略的特点:操作性和监控性的统一;外显性和内隐性的统一;灵活性与稳定性的统一。
3.学习策略的分类:丹瑟洛的二分法:主策略和辅策略。迈克尔的三分法: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资源管理策略。奥克斯福德和皮连生的多分法
4.学习策略的意义: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需要;适应学校教育改革的需要;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个体成长的需要
5.学习策略训练的原则: 主体性原则:指学习训练中应发挥和促进学生主体作用,既是学习策略训练的目的,又是必要的方法和途径。内化性原则:是指在学习策略的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够不断实践各种学习
策略,逐步将其内化成自己的学习能力,熟练掌握并达到自动化的水平,从而能在新的环境中加以灵活运用。特异性原则:是指学习策略一定要与学习目标和学生的类型相适应。6.学习策略训练的方法:指导教学模式;程序化训练模式(SQ3R:浏览、提问、阅读、陈述、复习);完形训练模式;交互式教学模式;合作学习模式。
7.认知策略:复述策略、精加工策略、组织策略
8.元认知策略:是指个体对自身认知活动进行认知、评价、监控和调节过程中所采取的一些方法和策略。分四种:自我计划策略、自我监控策略、自我指导策略、自我评价策略。9.元认知策略培养的具体途径:提高学生元认知学习的意识性;丰富学生关于元认知的知识和体验;加强对学生元认知操作的指导;给学生创设和谐民主的反馈条件;注重引导学生对非智力因素的调控。
1.元认知策略培养的方法:自我提问法;相互提问法;知识传授法。第九章学习迁移及其促进 1.学习迁移:是指一种学习中习得的经验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2.学习迁移的种类: 从产生的效果可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正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具有积极影响。负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了消极影响。)从学习迁移的水平这一角度划分:垂直迁移和水平迁移。(垂直迁移,主要指处于不同层次的各种学习和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也就是具有较高的概括水平和抽象水平的上位经验与具有较低概括水平和抽象水平的下位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表现为:下位经验向上位经验的迁移,如掌握了加法的“结合律”“交换律”有助于学习乘法的“结合律”“交换律”。还表现为上位经验向下位经验的迁移,如,掌握了角的概念有助于理解什么是直角、锐角和钝角。水平迁移,指处于同一层次(在概括性和抽象性方面没有差异)的学习和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如化学中锂、钠、钾等金属元素,它们的概念处于同一抽象和概括层次,这些概念的学习之间的相互影响即为水平迁移。
从学习迁移的顺序和方向上,分为顺向迁移(先前学习对后继学习产生的影响,如先前学习的汉语拼音对后来学习应用字母的影响)和逆向迁移(后继学习对先前学习产生的影响,如后来对英语字母的学习对先前学习汉语拼音的影响)根据学习迁移的内容,分为特殊迁移与普遍迁移。特殊迁移,指一种学习中习得的具体的、特殊的经验直接迁移到另一种学习中去。如,英语学习中,在学习grand和mother后,再学习grandmother,即可以产生特殊迁移。普遍迁移,是指将一种学习中习得的原理、方法、策略和态度等迁移到另一种学习中。如,对一种外语的语法结构、构词规则及学习方法的掌握,将有助于掌握另一种属于同一语系的外语。
从学习迁移作用的情境的相似程度来看,分为远迁移和近迁移。远迁移指已经习得的知识和经验在新的、与原初学习不相似的其他情境中的运用。如,学生把在数学中学习的逻辑推理规则运用于物理或化学问题的解决。近迁移指将已经习得知识和经验迁移到与原初学习情境比较相似的情境中。如,利用掌握的数学公式完成某一数学题的解答。
3.学习迁移意义:促使学习者“为迁移而学”,提高学生问题解决能力;促使教育者“为迁移而教”,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4.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客观因素:学习材料的相似性;学习情境的相似性;教师的指导。主观因素:学习者的分析与概括能力;学习者的心理定势;认知策略与元认知。
5.促进学习迁移的方法:精选教材,合理编排教材的内容结构。合理处理教学程序。教授学习方法。
6.如何从教学内容的呈现程序去促进迁移(合理处理教学程序): 教学过程要体现基本知识结构的构建。合理安排教学步骤,促进旧知识向新知识的正迁移。应用比较的方法,有利于防止干扰。
第十章问题解决和创造力
1.问题:是初始状态和目标状态之间有某些障碍需要加以克服的情境。根据问题的确定性程度,分为定义良好问题(或结构良好问题)和定义不良问题(或结构不良问题)
2.问题解决:一系列有目的有指向性的认知操作活动过程。(基本特征:目的性、操作序列、认知操作)3.问题解决的过程:识别和确定问题;认识到自己所面临的问题状况,确定需要解决问题的目标状态;定义和表征问题;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组织与问题相关的知识;分配问题解决资源;对趋向目标进程的监控;对问题解决效果进行评价。
4.创造力指的是产生新颖的、有价值的、适当的产品的能力。
5.发散思维,是基于已有信息,沿着不同方向进行思考,产生大量设想,从多方面寻求答案的思维形式。(特征:独创性、流畅性、变通性)6.创造性过程:确定问题或任务;准备,收集并激活适当的信息;产生反应,寻找并产生可能的问题解决方法 验证和传达反应,对可能反应进行重要的检查;最后阶段,决定继续下去还是停止,当任务完成或失败时,个体可以决定停止,也可以决定回到其他阶段或者重新开始。7.问题解决的两类策略:
算法,指的是在解决问题时,计算出所有可能的途径,对每种解决方法逐一尝试的策略;启发式。时利用一些经验性规则或者其他有用信息来帮助解决问题的策略。(手段-目的分析;逆向推理法;选择性搜索;类比。8.问题解决情境与策略运用: 当面对的是非常熟悉的问题时,解决者可以直接制定各种具体的计划来解决问题,并根据相应的计划解决一系列的子问题,如直接运用选择性搜索或逆向推理等。当面对的问题相对熟悉,但是缺乏具体的解决策略时,可以使用一般计划,尽管不能提供即时的解决方法,但还是可以采用一般计划把问题分解成很多子问题。如河内塔问题中通过子目标策略连续地尝试解决问题。当个体对问题缺乏具体或一般地计划时,可以求助于过去经验。通过类比策略,把过去经验应用到现在所面临的问题上。当个体对面临的问题缺乏了解,没有什么有效经验时,唯一有效解决问题的策略就是使用那些具有普遍意义的策略,如手段-目的分析等。
9.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问题的呈现方式(问题的外部表征)动机状态(通常,对于比较困难的问题,较低的动机水平更容易达到较高的问题解决效率;而对比较容易的问题,要达到较高的问题解决效率,则需要较高的动机水平;难度中等的问题,中等动机水平容易达到最佳问题解决效果。)定势(是由先前心理操作所引起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或活动倾向性。)功能固着(指的是人们在问题解决时把某种功能固定地赋予某种物体,而不能考虑到物体的其他功能。)知识经验;个性特征
1、问题解决能力的促进:建立良好的课堂气氛;创设多样的问题解决情境;传授一般的问题解决程序;丰富相关的问题解决知识
2.与创造力有关的因素:
创造力与智力的关系:相对独立,在一定条件下又相关的非线性关系。低智力的人不能有高创造力;高智力的人既可能有高创造力,也可能有低创造力;低创造力的人,智力水平可能高也可能低;高创造力的人,智力水平高于一般水平。创造力与人格的关系:与科学创造力有关的人格特质(经验的开放性和思想的灵活性;驱力、雄心和成就动机;自信、自大、专断;自主、内省、独立);影响创造力因素的综合观点:创造力投资理论(斯滕伯格)
3.创造力的促进:树立创造性意识;激发创造性动力;发展创造性思维;培养创造性人格;提供创造性环境 4.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过程: 依从阶段:包括从众和服从。从众,是指个体在群体压力下表现出与群体中多数人一致的意见或行为的现象。服从,指个体按照社会或群体的要求或他人的请求而做出的行为。依从阶段的行为具有盲目性、被动性、不稳定性。
认同阶段:认同是在思想、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与他人相接近。认同有一定的自觉性。
内化阶段:内化是指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的思想观点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5.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条件: 外部条件:a家庭环境:家庭结构;家庭中的主要社会关系;家长的职业与文化程度;家长的榜样状况;家长的教养方式;b社会风气:主要由社会舆论、社会风尚、各种潜在的和现实的榜样等构成;c同伴集体;d榜样人物或事件;e强化与惩罚:正强化,指导致行为出现的可能性增强,即通过在行为之后施加有益的刺激,达到增强所期望的行为的目的;负强化,通过移去伴随于行为之后的有害刺激,也可以达到增强所期望的行为的目的。
内部条件:a个人信念,尤其是道德信念;B认知失调;C态度定势 6.过错行为与品德不良的转化过程和条件:
醒悟阶段:可采用两种方法:消除疑惧;引发其他需要。
转变阶段:应注意切断不良诱因;故意提供不良诱因。巩固与稳定阶段:注意避免歧视和翻旧帐;使犯过者形成完整自我观念。
第十三章个体差异与因材施教 1.个体差异是指个体在生理、心理和社会等方面表现出的相对稳定而又不同于他人的特点。
2.智力个体差异的表现:
智力发展水平的差异;智力表现早晚差异;智力类型的差异;智力的性别差异(男女智力总体上并无差异,但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智力的发展是有差异的,并随年龄的发展互占优势)3.智力差异与因材施教:
优化教学组织形式:分层教学,根据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把学生分成不同的层次,确定不同的教学目标,运用恰当的教学策略,辅以不同的训练和辅导,借助各层学生本身的力量促进每一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最好发展的教学策略。具体做法:学生主体层次化;课堂教学层次化;教学评价层次化。
运用掌握学习,变革教学方式(布卢姆)
运用合作学习,实现人人进步。消除智力的性别偏见,因性施教。重视智力特殊学生的教育。智力超常学生可采取跳级、丰富课程内容和单独编班等特殊教育方式。对智力低下学生有针对性的进行个别教学,在学生能力范围内,进行一定文化教育。4.气质类型的差异:胆汁质、多血质、黏液质、抑郁质。
5.气质差异与因材施教:
针对气质类型的优缺点,选择合适的教育方法。针对学生的气质特点,进行职业规划指导
6.性格结构差异的表现: 性格态度特征的差异,(一,对社会、集体、他人的态度特征;二,对工作、学习、劳动的态度特征;三,对自己的态度特征)。
性格情绪特征的差异(表现在情绪强度、稳定性、持久性和主导心境四个方面)。
性格意志特征的差异:包括:一是学生是否具有明确的行为目标,并使行为受社会规范约束;二是学生岁行为的自觉控制水平;三是学生在紧急或困难条件下表现出的意志特征;四是学生对待长期工作的意志特征。性格理智特征的差异:这是学生在感知、思维、想象等认识活动中表现出的特点与风格。
7.性格差异与教育:
利用榜样的作用,用性格培养性格。运用赏识教育,为性格发展指引方向。提供实际锻炼的机会塑造性格。鼓励学生自我教育。学校与家庭形成教育合力,共同完善学生的性格。8.学习风格:是指学生在学习时,所表现出的带有个性特征的持续一贯的学习倾向,是个人所喜欢的学习方式。雷诺等人概括学习风格包含六个
维度:认知方式、知觉偏好、物理环境需要、社会环境偏好、最佳时间以及动机和价值观等。
9.认知风格,又叫认知方式,认知类型,是指个体所偏爱和使用的信息加工方式,通过知觉、记忆、思维等内在心理活动,在外部行为上表现出的习惯性特征。主要有两组:场依存型和场独立型;沉思型和冲动型。场独立型的学生不会因外在刺激而分心,随时随地都可以读书学习;并且喜欢独立思考,倾向于根据自己认为正确的标准去分析和判断事物,较自信,学习过程具有较强的独立性和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喜欢学校一般原理,而不喜欢学习具体的知识,所以概括化程度比场依存型学生高;数学成绩较好,偏爱自然科学。
场依存型学生易受各种学习情境,如学习环境、教材内容、教学方法等的影响;其学习更多依赖他人的帮助和反馈;喜欢教师结构严谨的教学方式;偏爱艺术和人文社会学科。在人际交往方面,场依存型学生的行为是社会定向的,在集体中能与人和睦相处,社会技能较高;在解决一些社会问题是,如调节冲突、处理人际关系等显得特别内行;喜欢从事与人打交道的职业,如记者、教师等。场独立型的学生往往是非社会定向的,不易受集体压力的影响;在职业选择上,倾向于选择人际关系较单纯而且可以独自完成的工作,比如理论研究、机械修理等。
冲动型学生:遇到问题急于求成,往往在没有全面分析问题,甚至还没有弄清楚问题时,不管正确与否就快速做出回答。当学习任务要求做整体性解释时,他们的成绩比较好;而对于强调细节的学习任务,其所犯错误较多。容易发生阅读困难,学习成绩常常不太好。
沉思型学生:总是把问题考虑周全以后再作出反应,他们看中问题解决的质量,而不是速度;当然,对于简单、熟悉的问题,他们的反应也会比较快。阅读能力、记忆能力、推理能力都比较好,而且在创造性活动中成绩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