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自然型城市模式对现代城市建设的启示

时间:2019-05-14 14:42:2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国古代自然型城市模式对现代城市建设的启示》,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国古代自然型城市模式对现代城市建设的启示》。

第一篇:中国古代自然型城市模式对现代城市建设的启示

《中国建筑史》课程论文

(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

中国古代自然型城市模式对现代城市建设的启示

——读《中国建筑史》中国古代城市建设有感

中国古代自然型城市模式对现代城市建设的启示

——读《中国建筑史》中国古代城市建设有感

摘要:中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在漫长的城市建设历史过程中,逐渐形成自己独立的城市规划思想,构成传统的中国城市生态理论。“因地制宜,重视经济,功能分区”的原则就反映在《管子》1中,影响中国古代城市的主要特征,形成了自然型城市模式。虽然中国古代没有一座古代城市是完全按照《管子》的思想进行规划的,但这恰恰更体现《管子》的规划思想中理性,提倡因地制宜的一面。时至今日,中国古代自然型城市模式中体现出的人本思想,生态安全仍然对现今的城市研究和规划理论产生重要影响。本文就是立足于此,通过对中国古代自然型城市模式思想渊源,结构特点,代表城市的研究,浅谈一下对现代中国规划科学体系的启示。

关键词:城市建设;自然型城市模式;《管子》 ;因地制宜;生态安全;

中国古代绵延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在城市规划布局方面主要形成三种思想。第一,影响最深远的讲求尊卑,尊重秩序,严格按照礼制的《考工记》2规划思想;第二,统治者热衷的 “象天法地”的规划思想,统治者以此来表现其统治的合法性和必然性;第三,笔者认为对现今城市建设影响最大的《管子》的规划思想。三种思想形成时期较早,并随着时代进步不断创新发展,互相影响,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发挥着重要作用,对后世均产生深刻影响。本文正是基于由《管子》的规划思想形成的自然型城市模式来探讨其对现代城市建设的启示。一.思想来源

中国古代,礼制思想对国家安定,社会繁荣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在 1《管子》以中国春秋时代政治家、哲学家管仲命名,其中也记载了管仲死后的事情,并非管仲所着,但绝大部分的思想资料是属于管仲学派的,它所体现的政治、经济和哲学思想,是中国古代杰出的思想成就。2《周礼▪考工记》记的是齐国百工,共记30个工种的作业内容,计为:攻木、金、土、石、兽、草六类。攻木之功分为七种,即输、舆、弓、庐、匠、车、梓。匠人即是攻木之工的一种,它的规定作业内容是:城郭、道途和宫室。

城市规划布局方面,礼制思想却往往成为具体实践的阻碍。城市规划布局不可能完全按照《考工记》的标准化城市平面来建设,在具体实践中往往还要考虑城市选址,人文军事,经济发展等多方面。于是,一种基于理想思维和功能主义,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的“反礼教”规划思想应运而生。

该规划学说起源于《管子▪乘马》中的记载:“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至上。高勿近旱而水用足,下午近水而沟防省。因天材,就地利,故城郭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这就是反对用标准化套用模式去进行城市规划。这种规划学说跟《考工记》完全不同,它强调因地制宜,更注重实际,也更为理性化,但是跟封建社会严格的等级制度格格不入,所以尽管在思想上更具进步意义,但是并没能受统治者青睐。封建统治者还是更希望根据严格遵循礼教的《周礼》思想或者强调“象天法地”的天人合一思想来指导都城规划。

《管子》是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发展史上一本革命性的也是极为重要的著作,对后世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它的突出意义在于,打破原有封建礼教的制度束缚,开创一种全新的自由的自然型城市模式。这种城市模式是立足于人和自然的生态和谐准则,从城市的功能主义出发,用理性思维确立起来。二.代表城市

不同的自然环境与不同的建城历程,也影响我国古代城市轮廓形态和内部结构。而城市轮廓形态和内部结构往往受地形因素影响,多形成封闭性自然型城市模式,例如明南京(图2-1),清巴县等。

南京是明初洪武至永乐间53年间全国政治中心所在地(洪武元年到永乐十年),它以独特的不规则城市布局而在中国都城建设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南京地处江湖山丘交汇之处,地形复杂,从环境和实用角度出发,顺应自然在城中保留了较多的水面和山丘,并将南唐金陵和六朝建康及东府城尽包在内,形成颇具特点的都城形态。南京城内三大区域的明确功能划分:城东是皇城去,城南是居民和商业区,城西北是军事区。城墙也就沿着三大区的周边曲折环绕,围合成极具自然的形态。整个古城的外郭沿着这三大区的用地,并按照山丘、湖泊、河流等地理形势,东北靠近钟山西南麓,北面紧靠玄武湖,把鸡笼山、覆舟山包入城中,西北角直伸到长江边上的狮子山,东南包括秦淮河,于是古城平面自然成为西北角伸出且南部突出的不规则形状。这一屈曲多变、颇不规整的形态和格局一直延续至今。可见从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对旧城的利用和对地形的顺应,是南京城市布局的指导原则,也是形成其特色的根本原因。

图2-1 明南京平面复原图

3明南京城规划虽然局部布局遵守《考工记》中对于都城规划的礼制规范,但是还是在全局上贯彻了《管子》的规划思想,是古代中国都城规划中典型的自然型城市模式。

三.与《考工记》规划思想的比较

战国成书的《考工记》有如下记载:“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图3-1),这段话代表《考工记》礼乐体制在都城规划建设中的核心思想,是中国古代都城制度最早,最完整的记载,影响极其深远,被奉为经典。

3资料来源:吴庆州文《象天法地意匠与中国古都规划》

图3-1《考工记》营国制度复原平面图

《考工记》所确立的礼制城邑制度与西周的分封制想契合,其城市布局的基本思想是“围合城墙”、“南北轴线”、“宫城居中”和“对称均衡”。遵循《考工记》建成的城市多形成方正规矩,等级森严,神圣肃穆的独特风格,体现封建礼制约束下的秩序和礼仪规范。

纵观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城市建设中,都城的建设特点是一切为封建统治服务,一切围绕皇帝和皇权所在的宫廷而展开。所以在都城规划方面,还是多遵循《考工记》中严格的礼制规范,例如隋大兴、唐长安(图3-2)、明北京,清北京(图3-3)等,这是封建统治者宣扬自身统治合理性和合法性的必然需要。然而,在地方城市的建设方面,只要在建造规模,建筑形制上不僭越,并没有过多进行礼制方面的约束,所以地方城市多发展自然型城市模式。

《考工记》确立时期,并没有一座都城真的如此建设,反而是越到后世,对《考工记》的遵循越为极致,从唐长安,到元大都,再到明清北京,这与封建社会后期《周礼》等儒家思想倍受推崇有关。尽管如此,由于受到地形地貌,旧城规划,人文军事,经济发展等等多方面的影响,还是没有一座城市能够完完整整 4资料来源:贺业钜著《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史》

按照《考工记》的规划思想进行建设。《考工记》的规划思想所体现的城市布局模式更多是为了封建统治的需要而做的,而较少从城市的实际状况出发,这符合封建统治者的需要,但是对于当今时代,显然还是有较大时代局限性的。

图3-2 唐长安平面布局图 5资料来源:吴庆州文《象天法地意匠与中国古都规划》

图3-3 清乾隆年间北京城平面

1--亲王府;2--佛寺;3--道观;4--清真寺;5--天主教堂;6--仓库;7--衙署;8--历代 帝王庙;9—满洲堂子;10—官手工业局及作坊;11—贡院;12—八旗营房;13—文庙、学校;14—皇史宬;15—马圈;16—牛圈;17—驯象所;18—义地、养育堂

6客观上讲,《管子》的思想更接近于现代城市规划思想,由《管子》的规划思想指导形成的自然型城市模式更符合现在的人居环境要求,强调因地制宜,而不是一味固守礼节,这种更灵活科学的规划思想无疑更具有生命力。四.对现代城市建设的启示

城市作为人类生存发展的聚集地,对人类社会的进步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城市是一个庞大的集合体,在进行城市规划的时候,不能仅仅考虑城市的政治因素对其外围形制的影响,而必然要与其实际的地理状况相结合。这个世界上找不到一块没有任何地形特点的场地可以让你很容易就能规划出想规划的城市形态。所以无论在什么场地,受其地理地貌影响,是没办法随心所欲进行城市建设的,6图片来源:郭敦桢《中国古代建筑史》

这个时候“因地制宜”地进行规划就显得尤为重要。有些城市出于防御要求或者某种象征意义的考虑,常把平面作成圆形;在多江河的地区,多沿江建市,则往往形成带状城镇(图4-1);而在多山丘地区,地形复杂多变,多依山建城,则主要街道沿等高线展开。“因地制宜”这一城市规划的基本思想后来逐渐发展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堪舆术”,对后世产生极为重要的影响。风水学在古代社会的城市建设中应用广泛,在当代城市建设中仍具有重要意义。

图4-1 清代巴县(重庆)平面

《管子》的规划思想不仅仅体现在“因地制宜”这方面,其在生态安全方面更具有跨时代的革命性意义。城市的建设和发展,不应该建立在对生态的破坏和对自然的伤害的基础上,而是要减少对自然的改造,谋求和自然和谐相处,创造 7图片来源:潘谷西著《中国建筑史》(第六版)

可持续发展的机会。城市的规划布局和城市建设,一方面应该做到不因城建活动影响自然环境,进而威胁人类自身安全,另一方面环境不会给未来城市带来自然灾害和安全威胁。

现在人在进行人居环境选址的时候,应该进行全方面的评估和考虑,不应该仅仅着眼于当前的利益和表面的居住条件,更应该关注该选址与自然的关系,考虑在该选址进行建设对该地区水土,植被,气候的影响,在该选址建设是否有利于居住的舒适性,是否有充足的饮用水源,是否有利于排洪泄洪等等。

《管子》的规划思想体现的是生态安全的理念,贯彻的是人本主义的思想,传达的是可持续发展的先进发展模式,这无论是在古代还是现代还是未来,都具有很深远的意义。

五.结语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国几千年的文化积累,逐渐形成属于自己的独特的东方哲学体系,那就是“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表现在城市规划方面就是人与自然有机整体统一的思想方法。正是这个哲学思想的核心从根本上指导中国古代的城市建设,即使在强调可持续发展的今天,也发挥着深远的影响。

第一次鸦片战争至今已经超过两百年。在这两百多年的近现代历史发展进程中,西方世界关于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方面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对长期由中国传统的东方规划思想指导下的城市规划和发展造成一定冲击,也对中国本土规划思想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起到不可磨灭的作用。但是我们更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对于外来文化,我们要做到的是明辨是非,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不可过分崇信,也不可全盘否定,要做到思辨性地吸收,这样既体现中华文化强大的包容性,又有助于中华文化的进一步创新和发展。

研究历史有助于探询事物的发展规律,加深我们对事物的认识,拓宽我们的研究思路。本文通过对自然型城市模式的研究,希望“以古鉴今”,“古为今用”,呼吁人们多关注当下人居环境的生态安全,重拾“天人合一”的古老东方思想理念。

参考文献

[1] 高梅,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理论思想的哲学思考,建筑论坛,2002 [2] 孙莉,中国古代都城规划布局对我国当代城市规划的启示,天津大学硕士生论文,2010 [3] 荣南,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中的生态要素,绿色科技,2012 [4] 杨洋,中国古代城市模式对现代城市建设的启示,生态文明下的城市规划—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2008 [5] 刘刚,周易思想对城乡规划理念的启示,城市规划,2014 [6] 张健,刘春雪,刘敬东,刘健,浅析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的文化与特色,沈阳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4 [7] 毛曦,城市史学与中国古代城市研究,史学理论研究,2006 [8] 段进,中国城市规划的理论与实践问题思考,城市规划学刊,2005 [9]朱介鸣,市场经济下中国城市规划理论发展的逻辑,城市规划学刊,2005

[1] 潘谷西,《中国建筑史》(第六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 汤黎明,《城乡规划导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第二篇:中国古代思想对海绵城市建设的启示

我国古代雨水利用系统对 海绵城市建设的启示

王艳芝

北京林业大学人文学院

摘要:中国古代蕴含着极为丰富的城市生态系统建设思想,这一思想的基础为“天人合一”,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中国古人践行了许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方法,从城市的选址、蓄水、排洪、抗旱等多方位的践行实线非常符合现代的“海绵城市”消纳、减速与适应策略。新疆的八卦城、北京的紫禁城、北京北海团城就是这些践行实践的杰出代表。学习并传承中国古人的城市生态系统建设思想,会为海绵城市建设提供更加生态化的思路。

关键词:海绵城市、古代城市生态系统、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我们应该有怎样的城市生态系统?我们应该怎样更好的与自然和谐共处?现代文明的工业化、机械化以及伴随而来的城市化在给我们带来物质便利的同时,也形成了以钢筋混凝土结构为主导的分割化的城市结构,以沥青板油马路为基础的城市交通系统,以地下管道为基础的地下排水系统。但是,这种现代化的城市生态系统在面临大自然的考验时,却时常表现出其生态系统的脆弱性。在厄尔尼诺影响下,我国近年来各大城市都出现了大范围、高强度、持续久的强降雨。于是我们能看到各大城市“雨中看海”的壮观景象。西安看海、沈阳看海、就连首都北京也会面临看海的局面。这不由得让我们开始反思,我们应该有怎样更合理的城市生态系统,我们怎样可以和自然更加和谐的相处。有学者睿智提出了海绵城市的理念,海绵城市是建立在反思工业化城市建设模式基础上的新概念,反对片面强调用单一目标的工程技术来解决诸如雨涝、干旱、地下水下降、水体污染、生物栖息地消失、城市绿地缺乏等问题,而是强调用人水共生的理念,用系统的方法和整合的生态技术,来解决城市中突出的各种与水相关的问题。在具体规划设计和工程上,“海绵”的哲学集中体现在以下三个策略:消纳、减速与适应。[1]有学者把目光投向了国外城市生态系统的先进经验,如张毅川采用文献分析法,对Web of Science、Elsevier、Springer、Taylor 等世界知名数据库和出版社数据进行分析,认为,国外的雨水资源利用在雨水采集系统、技术应用、风险评价、社会学研究、低影响开发与最佳管理实践等领域取得了丰富的成果。[2] 在这里,我想把目光投向中国古代城市生态系统,看看中国显着们是怎样思考并践行的。并且反思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系统中的思想对今天海绵城市建设有何启示。

中国古代人民也饱受洪水、暴雨侵扰,据《元史》记载,至元二十八年(1291)七月己未,“雨坏都城,发兵二万人筑之”,57年后的至正八年五月,“京师大霖雨,京城崩圯”。据《明英宗实录》记载:景泰五年(1454)七月,京师霖雨,九门城垣塌决者甚多。万历三十五年(1607)闰六月,顺天府大雨如注,昼夜不止,经二旬。雨潦浸贯城,长安街水深五尺,洼者深至丈余,各衙门皆成巨浸。在与自然灾害做斗争的过程中,古代中国人的很多智慧值得学习。(一)依势而建

纵观中国传统聚落的演变,我们不难看出,出于便捷性和安全性的原因,均质单一的平原地区和丘陵地区都不是理想的聚居场所。聚落分布往往显示出“边缘效应”的特征,而背山面水的临水高地往往是理想的城市选址地点,这不仅遵循了“水用足”和“沟防省”的实用主义规划理念,同时,也与“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的理想环境模式相吻合,即背倚连绵山脉为屏;前临平原,两侧水流曲折回环,水质清晰,流汇于面前;左右护山环抱,山上林木葱郁。在新疆特里斯,有一座神奇的城市叫八卦城,这座城的中心花园呈现为太极的“阴阳”图形,并且向外辐射八条主街,每条主街长1200米,每隔360米左右设一条连接八条主街的环路,由中心向外依次共设四条环路。一环八条街,二环十六条街,三环三十二条街,四环六十四条街。并且,街道按八卦方位形成六十四卦。其一心居中、轴轴递进、环环相扣、路路相通的放射性格局, 与周边的山势水势巧妙结合, 符合古典的勘舆理论, 呈放射状圆形, 街道布局如神奇迷宫, 路路相通、街街相连, 是现今世界上唯一一座保存良好、卦丈完整、规模最大的八卦城。特克斯县城的选址, 能充分体现我国传统的选址和规划布局经典理论。[3]它按照勘察风水的整体系统原则、依山傍水原则、观形察势原则、地质检查原则、水质分析原则、适中居中原则、顺乘生气原则等, 特克斯县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坡度为千分之六。特克斯人借天工之利,修建明渠,既可引水美化城市,又可用于排水防止内涝。依次在特克斯河流域进行觅龙、察砂、观水、点穴, 使特克斯坐北朝南, 背靠乌孙山(龙山、玄武),前迎特克斯河(水龙), 特克斯河南岸的“ 阿特恰比斯’,(哈萨克语意为赛马场)是一个高高的平台, 土地肥沃、水草茂盛、地域开阔, 与群山相连形成一字形的书案山。

紫禁城建造之初,对排水系统进行了精准测量、精密设计和精细施工。京城北依燕山、东临渤海,地形北高南低,因此水向东南流。紫禁城的地面顺应北京地区地理环境,整体走势亦呈北高南低、中间高两边低,而且略有坡度。其中紫禁城北门神武门地平标高46.05米,南门午门地平标高44.28米,南北地平高差约2米,这一坡降为自然排水创造了有利条件,使积水能缓慢排泄。

赣州是一座依水而建的城市,根据城市地势西南高、东北低的地形特点建设“ 福寿沟”,赣州最大的贡献是发明水窗、能在汛賺止江水倒灌。[4]排水口附近的管道呈现多层断面,将坡度增加到普通管道的4 倍,水水将坡度增加到普通管道的4 倍,这样就形成了足够的水压借江水之力将闸门关闭。

(二)透水铺装

与现代化工业文明大量使用沥青铺设板油路面不同,古代城市建设过程中非常注意使用透水材料,并进行透水铺装。沥青铺设板油路面渗水性能差,遇到大雨暴雨不能短时间内吸纳,只能借助于排水管道系统,很容易形成大雨满城的状况。这也是为什么我们总在城市中看海的一个重要原因。

大面积铺设透水地面是如今世界上大多数发达国家的城市采用的防洪措施,在我国历史上,较早时期就出现了透水铺地的做法。传统的园林、庙宇、宅院、街道的铺装大都具有透水性。比如故宫、天坛、颐和园等古园林的多处地面都具有透水性。故宫的室外场地多用与土壤相通的砖石铺设而成,这些砖石之间的缝隙大。一旦下雨,砖石之间的隙缝便可将雨水直接吸收入地。在典型的园林路面铺装结构中,面层一般利用坚固耐磨的砖石材料以承受荷载和外界自然条件的影响,其基层一般用碎石、灰土或各种矿物废渣筑成,并保证具有一定的强度,面层通常用图案进行各部分之间的拼接铺装,既达到了美观的目的又能使地面具有透水性。[4] 几十年来,紫禁城内大量地面铺装改为水泥地面和沥青路面,不利于排水和渗水。故宫博物院从2015年开始逐步将院内的水泥地面和沥青路面改为砖石材料的传统建筑材料,不但使景观环境得到改善,更使排水和渗水功能得到加强。透水铺装材料本身的多孔隙特性,为其过滤净化雨水、存蓄滞留雨水、消纳周边雨水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三)雨水宣泄

以故宫前三殿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为例,前三殿建在8.13米高的三层台基上,台基四周栏杆的底部,有排放雨水的孔洞;每根望柱下还有一个雕琢精美的石龙头,名曰“螭首”,其口内为凿通的圆孔,也是辅助排水的孔道。每逢雨天,雨水从1142个排水孔喷出,呈现“千龙喷水”景观,逐层下落,流到院内,使得台面无积水。台基四周设有石槽排水沟。

((四)雨水渗透利用

北海公园内的明代团城高出地面十多米,在其上面却生长着郁郁葱葱的百年老树。原因就在于整个团城的建筑中大量运用青砖铺设着一条条留有缝隙的透水网络,青砖的下部用谷壳和贝壳渣拌着土壤作为垫层,从而使整个网络具有很强的透气和吸水性。下雨时,雨水可以全部通过砖面和砖缝渗入土壤中,为团城上的树木生长提供了充足的水源。[5] 团城并没有北京古建筑中常见的排水明沟,也没有像正阳门箭楼、鼓楼、万里长城及北海白塔等处城墙一样,设置泄水石槽(吐水嘴),而是在地面上采用干铺倒梯形青砖和深埋渗排涵洞的做法,起到良好节水、存水效果。团城每块地砖的四周立面,都不是垂直的而是倾斜的,砖呈倒梯形,砖与砖之间也并无灰浆粘合,为古树创造了良好的根部透气和接受降雨的条件。砖铺装后形成了一道道高10厘米、底宽2厘米左右、断面成三角形的空的通道,而且纵横交叉。通道的上端透过砖与砖之间的狭窄缝隙与地面相通,雨水和空气很容易进到通道中来。砖的下面有一层很厚的灰土与砖黏结,既能承载和稳定上面的砖块又能很好地使土壤透水透气。灰土下是黑色的肥沃土,内含兽骨、螺壳等物,为古树供应养料。专家测定,这些砖烧制年代最早为公元1411年(明永乐年间),最晚为公元1821年(清道光年间)。实验证实,这种设计确能起到“城外雨水四溢,城上全盘吸收”的效果。

(六)对当代海绵城市建设的启示

水为生命之源,及时有效利用大自然馈赠的雨水,在洪涝灾害的时候防患未然,在干旱的时候及时反馈利用,这些机制、原理不仅对中国古代先民具有重要生存意义,对现代民众的生存生态化、可持续化也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也非常符合“海绵城市”的现代生态城市理念。

海绵城市的消纳、减速与适应,强调“源头消纳滞蓄、过程减速消能、末端弹性适应”的基本模式;这个模式与常规的水利工程和雨洪管理策略的集中快排、严防死守等工程策略完全相反。消纳、减速与适应构成的生态防洪和雨洪管理工程模式,将当代生态防洪理念与中国本土智慧相结合,系统解决洪涝问题。中国古代雨水利用、城市防洪排涝、都充分展示了古代中国人“天人合一”、“道法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哲学智慧,让自然水系与城市水系有机融合,这些哲学智慧和雨水利用技术必将对未来中国的海绵城市建设提供更为广阔的智力支持。

参考文献:

1.俞孔坚.海绵城市的三大关键策略:消纳、减速与适应[J].南方建筑,2015(3):4-7.2.张毅川,王江萍.国外雨水资源利用研究对我国“海绵城市”研究的启示[J].资源与环境,2015(10):1220-1225.3.李颖超.特里斯八卦城,新疆人文地理[J].2015(1):1-8 4.relica.中国一千年前的海绵城市[J].房地产导刊,2015(9):56.5.魏泽崧,汪霞.我国古代雨水利用对当代海绵城市建设的启示[J].华中建筑,2016(5):132-136.

第三篇:相关城市建设智慧城市的动态及启示

相关城市建设智慧城市的动态及启示

童明荣

“智慧城市”是目前国内最前沿、最热门的研究课题之一,深圳、南京、昆山等城市纷纷推出以“智慧城市”命名的发展战略,希望取得先发优势。为此,我们综合整理了智慧城市的相关内涵,了解并归纳了相关城市建设智慧城市的动态和做法,并对宁波率先全面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给出了简要述评。

一、智慧城市的概念内涵

为了将公司业务重点由硬件转向利润率更高的软件和咨询服务业务,IBM公司于2008年提出了“智慧地球”的理念,而“智慧城市”是“智慧地球”从理念到实际、落地中国的举措。2009年,智慧城市这个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极大关注,IBM在中国召开了 22场智慧城市的讨论会,与超过 200名市长以及 1700多名城市政府官员交流。智慧城市的理念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南京、沈阳、成都、昆山等国内许多城市已经与 IBM进行了战略合作。关于智慧城市,目前还没有统一的定义和解释。

1、企业(IBM)定义

IBM给出的定义为:运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手段感测、分析、整合城市运行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从而对包括民生、环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务、工商业活动在内的各种需求做出智能响应。IBM给出的定义实质是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城市智能化、智慧式管理和运行,进而为城市中的人创造更美好的生活,促进城市的和谐、可持续成长。有学者认为,IBM公司更多的是从其公司战略转型的目的出发,针对部分城市的现实需要,迎合地方政府心理提出的一种营销策略。

2、专家观点

国家信息化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工程院副院长邬贺铨认为,智慧城市就是一个网络城市,物联网是智慧城市的重要标志。

致公党中央常务副主席、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王钦敏提出,智慧城市是充分利用信息化相关技术,通过监测、分析、整合、以及智能响应的方式,综合各职能部门,整合优化现有资源,提供更好的服务、绿色环境、和谐社会,保证城市可持续发展,为企业及大众建立一个良好的工作、生活和休闲的环境,它包括城市智能交通系统、城市指挥中心、能源管理系统、公共安全、环境保护等。

3、城市视角

深圳在建设过程中提出,智慧城市是指充分借助物联网、传感网,涉及到智能楼宇、智能家居、路网监控、智能医院、城市生命线管理、食品药品管理、票证管理、家庭护理、个人健康与数字生活等诸多领域,把握新一轮科技创新革命和信息产业浪潮的重大机遇,充分发挥城市信息通信产业发达、RFID相关技术领先、电信业务及信息化基础设施优良等优势,通过建设城市信息通信基础设施、认证、安全等平台和示范工程,加快产业关键技术攻关,构建城市发展的智慧环境,形成基于海量信息和智能过滤处理的新的生活、产业发展、社会管理等模式,面向未来构建全新的城市形态。

南京提出智慧城市是城市发展的全新理念,它是一个智慧基础设施先进、信息网络通畅、智慧技术应用普及、生产生活便捷、城市管理高效、公共服务完备、生态环境优美、惠及全体市民的城市。

深圳和南京提出的智慧城市定义都涵盖了智慧产业、智慧管理和智慧生活等内容。

4、本质内涵

综合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我们认为,智慧城市是信息化发展到更高阶段的必然产物,其本质是一种看待城市的新角度和发展城市的新思维,它是以物联网为重要基础之一,以先进信息技术、智能技术和多网融合为依托,以智慧技术、智慧产业、智慧服务、智慧管理、智慧人文、智慧生活等为重要内容的城市既定发展新模式和新形态。

二、相关城市建设智慧城市的战略重点

建设智慧城市可以全面推进,也可以重点突破。目前国内已经提出建设智慧城市的城市中,有的是综合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提出了“智慧深圳”、“智慧南京”等;更多的是围绕各自城市发展的战略需要,选择相应的突破重点,提出了“数字南昌”、“健康重庆”、“生态沈阳”等,从而实现智慧城市建设和城市既定发展战略目标的统一。

1、综合推进智慧城市建设

这类城市将建设智慧城市作为提高城市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实力的重要途径。如深圳将建设“智慧深圳”作为推进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的突破口,以建设智慧城市为契机,着力完善智慧基础设施、发展电子商务支撑体系、推进智能交通、培育智慧产业基地,积极向有关部委申请作为国家三网融合试点城市(近日已获批),并提出2012年实现宽带无线网覆盖率达到100%,组建华南地区的物联网感知认证中心等。

南京提出,要以智慧基础设施建设、智慧产业建设、智慧政府建设、智慧人文建设为突破口建设“智慧南京”。将“智慧南京”建设作为转型发展的载体、创新发展的支柱、跨越发展的动力,以智慧城市建设驱动南京的科技创新,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发展创新型经济,从根本上提高南京整体城市的综合竞争实力。

2、以发展智慧产业为重点

武汉城市圈与IBM合作的重点是,利用IBM全球领先的软件工程技术、平台、管理经验等,完善软件与信息服务发展环境,加快信息服务业、服务外包、物联网、云计算等智慧产业的发展,推进信息化建设, 促进城市圈的综合协调和一体化建设,从而实现加快构建武汉两型社会的战略目标。

昆山高新技术产业发达,生产了全球1/2的笔记本电脑和1/8的数码相机,以此为基础提出了要大力发展物联网、电子信息、智能装备等智慧产业,支撑智慧城市建设。

3、以发展智慧管理和智慧服务为重点

昆明和IBM公司的合作重点包括智能交通、智慧医疗、服务型电子政务等方面,从而为城市运营和管理提供更好的指导能力和管控能力。沈阳是全国著名的重工业基地,近年来正致力于加快从老工业城市向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城市转型,为此,沈阳市政府与IBM合作,借助“智慧城市”建设,共同运用绿色科技和智慧技术,以互联网和物联网的融合为基础,为沈阳市生态化建设提供一套完整的方法论,努力实现打造“生态沈阳”的战略目标。

昆山作为全国百强县之首,经济发达,但是城市建设管理水平相对滞后,因此昆山与IBM公司合作,通过实施“城市控管指挥中心”、“政府并联审批”、“城市节能减碳”等三大“智慧城市”软件解决方案,解决城市管理现实问题。

4、以发展智慧技术和智慧基础设施为重点

杭州因地制宜提出了建设“绿色智慧城市”,把“绿色”和“智慧”作为城市发展的突破路径,着力发展信息、环保和新材料等为主导的智慧产业,加强城市环境保护,从而实现建设“天堂硅谷”和“生活品质之城”的城市发展战略目标。

南昌提出把打造“数字南昌”作为智慧城市建设的突破重点,通过实施数字南昌综合指挥调度平台、智能交通系统、市政府应急系统、“数字城运”、“数字城管”等重大工程,提升城市运行监测和城市公共信息服务水平,从而实现率先在中部地区建成具有区域竞争力“数字城市”的战略目标。

5、以发展智慧人文和智慧生活为重点

成都提出要提高城市居民素质,完善创新人才的培养、引进和使用机制,以智慧的人文为构建智慧城市提供坚实的智慧源泉。重庆提出要以生态环境、卫生服务、医疗保健、社会保障等为重点建设智慧城市,提高市民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打造“健康重庆”。

三、相关城市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的政策举措

建设智慧城市是涉及众多领域和环节的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各部门相互配合,在组织领导、资金保障、平台建设等方面出台一系列政策举措来引导和推动。由于智慧城市的概念提出时间不长,多数城市建设智慧城市的工作进度还限于举办研讨会、与IBM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等。

重庆、海南等省市邀请专家与当地政府相关部门领导召开研讨会,听取专家介绍智慧城市知识理念和当前智慧城市建设的动态,属于普及知识、统一思想阶段。

昆明、湖北等省市政府已经与IBM公司签署了战略合作备忘录,标志着双方正式启动了在智慧城市建设领域的全方位战略合作。

沈阳、昆山等城市则在与IBM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之后,进一步组建了相应的合作机构。比如,沈阳市政府、IBM 及东北大学共建沈阳生态城市联合研究院,共同运用绿色科技打造生态沈阳;昆山市政府与IBM公司在昆山软件园共同设立了智慧城市解决方案的展示中心、实验室和服务中心等。

深圳则已经将建设智慧城市写入今年5月份的党代会报告中。根据最近发布的《深圳市科技工贸和信息化委员会2010公共服务白皮书》,9月底前将制定“智慧深圳”建设规划及配套的实施意见,12月底前将召开落实建设工作动员会,并在科技研发资金的合适计划中对“智慧深圳”有关技术进行部署。此外深圳市高度重视三网融合,专门成立了“深圳市三网融合试点工程领导小组”,近日已成功获批国家三网融合试点城市。

南京则在有关政府调研报告中提出,要尽快组建市委、市政府等主要领导挂帅的构建“智慧南京”领导小组,具体负责“智慧南京”规划的研究和推进,强化对构建“智慧南京”的组织领导;要研究出台构建“智慧南京”的战略规划,出台吸引相关人才和智慧产业的优惠政策等。

四、我们的简评

宁波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智慧城市建设,创建步伐走在全国前列。去年以来,特别是2010年世博会“信息化与城市发展”主题论坛在宁波成功举办以来,宁波市围绕加快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如研究起草《宁波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的决定》,已经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这是全国第一个关于智慧城市建设的政策意见;开展了《宁波市智慧城市发展总体规划》编制工作,目前已形成了规划的基本框架;积极筹划智慧城市技术与应用产品博览会;开展三网融合试点申报工作等。近日,宁波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与IBM公司就“宁波国际智慧物流软件与信息服务外包产业园项目”举行合作备忘录签约启动仪式,标志着宁波市建设“智慧城市”迈出了实质性步伐。近期,宁波创建智慧城市的目标是成为中国先进的智慧产业基地、具备领先的智慧基础设施的城市和智慧应用标杆城市,在全国率先进入示范性智慧城市行列。

智慧城市是一个全新的理念,是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宏伟蓝图和长期目标,每个城市都是在摸索中发展和前行。通过对智慧城市建设的理论研究和相关城市实践调查,我们认为在建设智慧城市过程中要把握好以下四个重要问题。

第一,要高度重视。建设智慧城市绝不是搞噱头、喊口号,它是加快区域城市化和信息化这两个现代化基本任务的重要结合点,将给城市的建设、管理和发展带来全局性、根本性的变化,是推动转型升级、再创发展新优势的重要支点,应当从区域全局发展高度给予足够的重视,要有一个强有力的主导部门和相应的支持系统来有序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工作。

第二,要明确定位目标。建设智慧城市存在一个要建设什么样能级和水平的问题,如北京提出要建设世界级的智慧城市;深圳提出要建成具有世界先进水平、对华南和全国有较强辐射力和影响力的智慧城市;南京提出要成为全国建设智慧城市的新标杆和南京都市圈、长江中下游乃至全国的智慧交通枢纽等。明确与城市地位相匹配的定位和分阶段目标,选准近期突破重点,是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的基本前提。

第三,要处理好几个关系。包括要处理好智慧城市建设与城市发展战略和城市定位的关系,智慧城市与信息化、数字化城市的关系,智慧城市与创新型城市、生态城市、低碳城市的关系,智慧城市建设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信息安全建设的关系等,要尽可能地把已有的各种建设资源整合起来,避免重复建设。

第四,要突出特色体现个性。在建设智慧城市过程中,要充分学习吸收其他城市的有共性的解决方案,但绝对不能千篇一律、完全照搬,必须根据自身基础优势和实际需要,打造建设智慧城市的特色牌和创新牌。同时,目前许多国内城市采取的都是与IBM公司战略合作的纯商业化推进模式,如何创新智慧城市建设模式、寻找适合城市特点的智慧支点也值得研究探索。

第四篇:棱柱型行政模式对中国转型期的行政模式的启示

棱柱型社会的特征对中国转型期公共行政的启示

摘要:当前中国社会正处于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过程中。处于转型期的社会具有不同于常态社会的特点,本文将从棱柱型社会的特征——异质性、重叠性和形式主义来分析当前中国公共行政存在的问题。关键词:异质性、重叠性、形式主义、中国公共行政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和社会经历了巨变。中国的现代化历程,借鉴了世界上很多发达国家成功的发展模式和实践经验。在全球化大潮中,全球先进的知识、技术、理论能够高速、广泛地传播。在迅速学习引进大量新知识、技术、管理经验的过程中,先进与落后、传统和现代的冲突表现得很普遍很广泛。棱柱型社会的特征在中国的公共行政领域表现得很突出。

1.中国公共行政的异质性

里格斯认为异质性的存在是过渡性社会(发展中国家)的重要特征。所谓“异质性”是指“一个社会在同一时间里,同时呈现了不同的制度、不同的行为观点。”由于一个正好相反的观点和习俗共同平行相处,因而,棱柱型社会的变革是不协调的,不完善的,也是无反映的。如:中央政府部门设置齐全,管理设施先进,而一些边远地区却根本没有行政机构,而是依靠宗教组织、家族组织等来维持秩序。从历史纵向来看,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时间较短,在基础起点很低的情况下,迅速掌握市场经济运行规律是不可能的,短期内迅速提高国民素质是不可能的,经济社会文化各方面都迅速达到发达国家那种状态更是不可能的。因此,必然要经历一段先进和落后的激烈冲击和碰撞的时期。

从整体而言,我国处于典型的过渡性社会,既有传统因素的存在,又有现代的因素凸现。从区域发展状态来看,我国农村相对于城市而言,中西部相对于东部和南部而言,传统的农业社会的特征更显著,生产力水平十分落后。同时,现代工业文明又势不可挡的强力推进。东部沿海地区如上海广东深圳等地已经发展的相当充足,某些领域已步入后现代社会。从经济运行机制看,现代自由经济已经显露出无比的优越性,但是市场化程度不一而足,经济结构面临重大调整。从行政技术上看,中国政府的领导能力和执政水平不断提高,举世瞩目。但是由于幅员辽阔,行政层级过多,导致的行政不力,甚至偏远基层处于无序状态。

在社会转型期,公共行政表现出来的异质性是不可避免的,由此导致的问题则需要以更好的方式解决。在法律的范围内,打击违法行为,对不同观点和行为应当持包容的态度。在不危害国家利益的前提下,允许不同的制度存在。在公共行政领域,健全法律法规,优化行政层级和机构设置,允许言论自由。2.中国公共行政的重叠性

里格斯认为过渡型社会即发展中国家的公共行政存在着严重的重叠性。所谓“重叠性”,是指“一个结构并不一定产生其当有的功能,行政行为往往受非行政行为的标准所主宰,而不受行政的标准所决定。同理,经济行为不受市场规律控制,而受非经济的因素所决定。”在里格斯看来,公共行政的“重叠性”即行政机构的重叠现象。在过渡社会中,在组织和结构上,由于功能的分工不明,呈现出传统与现代的重叠。

我国的政府组织结构脱胎于计划经济时代,改革开放后,随着社会经济文化各个方面的飞速发展,社会事务日趋庞杂,政府管理范围也随之扩张,政府的权力也急剧膨胀,这样原有的行政机构在不能很好的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行政职能增加,行政机构扩大,增加和扩大并不是在提前计划好的状态下进行的,因此难免职能的重叠和机构之间争权夺利。而行政系统的改革,是远远难于经济改革的,行政改革是中国现阶段改革的最大难题。我国政府必须承担大量的社会职能,从而设立了庞大的行政机构。同时,我国在建国初期实行的计划经济体制囊括一切社会事务,最终导致行政机构的膨胀。就国务院而言,尽管从1978年以来政府经历了七次机构改革,但收效不大,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政府部门林立,职能混乱,某些机构形同摆设。机构的重复建设致使社会资源的浪费,行政效率低下。

针对这些问题,应当进行机构改革。继续推行大部制改革,优化行政方式,简政放权,健全行政绩效考核机制,推行电子政务。3.中国公共行政的形式主义

里格斯认为所谓的“形式主义”,是指“政府所制定的法令和政策不能付诸实施,形同虚设、徒有虚名”。里格斯认为,在过渡社会形态中,国家虽然有着完整的法律制度,但实际上起不到约束和规范的作用,仅仅是形同虚设。

中国经历了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人治思想和官本位思想根深蒂固。在传统上,公民的权利意识很淡薄,法律只是一个口号性的东西而存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极为严重。而在改革开放后,我国的经济社会文化诸方面都在飞速发展,新的经济状态下,新的价值观和新的利益格局的出现,作为政府公共政策执行者的各级政府拥有越来越大的行政处置权,而实际的约束机制的法律和制度不能很好的贯彻,就加重了法律和制度的形式主义和行政事实行为与原则的偏离。正如里格斯所分析的那样,西方的行政体制、行政方法、行政技术以及文官制度等在一些新兴发展国家迅速建立起来后,在西方国家行之有效的这些制度在发展中国家收效甚微,以至于毫无功效,实际上源于行政环境的不同。

在当下的转型期,形式主义表现在:第一,脱离群众,闭门造车,凭印象和主观臆想办事,好大喜功、偏听偏信,工作忙乱,大建形象工程;第二,热衷于提新口号,定新指标,典型的“发烧友”,图虚名、争彩头,追求表面上的“轰轰烈烈”;第三,花花点子层出不穷,今天一个“主意”,明天一个“点子”,从表面上看很有道理,很有功底,实际上是纸上谈兵,不好操作;第四,取悦领导。善于察言观色,见风使舵,善于研究领导心理,投其所好,一门心思跑后门拉关系,以博取领导的赏识和提拔。第五,工作动机不纯。一旦走上领导岗位后,不能虚心听取别人意见,不能平等待人,自以为职务提升了,自己的能力和水平就自然而然地提高了,瞒上欺下,追逐名利。这些问题的产生和官僚制有着密切联系。问题的指出其实也包含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即: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去,扎扎实实地为群众办事,不搞形象工程,认真贯彻正确的政策,为官要清廉等等。

总之,棱柱型社会的特征在中国社会转型期表现得很明显,针对问题解决问题,才能更好地完成社会转型。

参考文献

[1]林默彪 《社会转型与转型社会的基本特征》 社会主义研究 2004[6]

第五篇:中国古代官德修养及其现代启示(下)

第二讲中国古代官德修养及其现代启示(下)

主讲人:王杰

中共中央党校哲学部

第二,要慎欲。人有七情六欲,为官者同样有欲望,但是人不能够把人的唯一追求放在欲望上,人在追求的欲望过程中应该保持一种适度的原则,应不应该追求自己的欲望呢,应不应该追求自己的物质利益?应该,合理的物质利益我们应该去获得,因民所利而利之,鱼和熊掌我都想要,富与贵我都想要,这一点无可厚非,儒家思想也认同这一点。但是人不能够仅仅的追求物质利益,人对物质利益的追求要保持一种适度的原则,那么这个适度就是一种中庸的原则。人不能够纵欲,也就是说傲不可长,欲不可纵,志不可满,乐不可极,人不能够去纵欲。那么应该怎么办?欲而不贪,见利思意,以意至利,君子爱才,取之有道,这是一种中庸的原则,当然不能够纵欲,也不能够去禁欲,这两者都不应该去提倡。对物质利益应该有一种恬淡的心情,老子也说或莫大于不知足,就莫大于欲德。祸患之源,人的祸患之源就在于贪得无厌。所以如果人太贪婪了,一定会出现问题,人对物质利益的追求应该保持一种适度的原则,应该恬淡。

第三,要慎微。就是微小,慎小的意思。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也就是说很多领导干部处问题都是从小节上小事上出的问题,小事觉得无所谓,觉得小事,认为小事不是很重要,但是小事积累多了就成了大问题了。所以从小事上就应该警慎,把好第一道关,这是我们讲的慎微,也就是慎小。

第四,要慎权。为官者手中都拥有一定的权力,权力既可以成就一个人,也可以毁灭一个人。那么如何用好手中的权力,就显得十分重要。大思想家孟德斯鸠说过一切拥有权力的人往往都容易滥用权利,这是一个真理。所以很多官员古今中外都有,手中握一点权力,千里做官只为吃穿,有权不用过期作废,不贪白不贪,这样一种理念一定会毁灭自己。所以权力这个关要过好不容易,这也是一个双刃剑,权力用好了可以对国家,对民族有好处,但是如果权力用的不好,滥用权力,这样就会对国家,对人民造成灾难,同时也会毁灭自己,所以权力的问题对为官者来说应该是慎之又慎,不要滥用权力,要把权力用在为老百姓服务上去,要透明,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这是第四个方面。

第五,要慎友。就是交友的问题,人人都有自己的朋友圈子,为官者也有自己的朋友圈子,很多一些人愿意和为官者打交道,为什么呢?因为你手中握有权力。那么在交朋友这个问题上,我们总书记也在中纪委的会议上说过,很多领导干部出问题都是从交友不慎开始的,所以为官者要净化自己的交友圈子,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与善人交,如入自然之事,久而不知其香,与不善人交,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知其臭,所以要交那些善友,交那些益友,交那些正友,而不要交那些酒肉之友。很多人和你交朋友是看重你手中的权力,这样的话在交友过程中应该谨慎,交几个知心好友,而不是自己做了官以后让很多人知道,这样的话送礼的多了,馈赠的多了,自己的负担就重了,在为官过程中就容易失去公心,平常心,所以交朋友也是一个为官者应该慎之又慎的问题。

第六,慎嗜好。不是说天不怕,地不怕,就是害怕官员爱字画,嗜好问题应该谨慎,上有所好,下必胜焉,古代的齐桓公喜欢穿紫色的衣服,结果一国近服紫,全国人民都喜欢穿紫色的衣服,因为上有所好,下必胜焉,投其所好。楚王爱好宫女细腰,这些公女都纷纷节食,甚至有的饿死了,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这就是为上者的嗜好,他不是一个人的嗜好,他的嗜好是关系着国计民生,甚至关系着国家的生死存亡,所以在嗜好这个问题上为官者应该慎之又慎,不要让自己的嗜好成为毁灭自己的一个炸弹,这是我们讲的第六个方面。第七,慎言行。古人讲言必信,行必果,表里如一,言行一致。孔子有一个学生自子长,他问怎么去当官,孔子说少言,少说,多做就能当官。那么这种讲慎言不适合我们现在讲的慎言行,我们说当下的慎言行对领导干部来说,在自己的言论、行为方面应该谨慎,为什么呢?因为你的言行不仅仅是你个人的一种行为表现,而是关系到一个部门,一个地区,乃至关系到共产党的形象的问题。现在我们知道有很多的官员说话非常的不负责任,在言行上非常的不检点,所以在这些言行方面,作为共产党的官员,应该谨慎,慎自己的言行,对自己的言论要谨慎,这是我讲的第七个慎。

第八,慎终结。为什么要慎开始呀?因为你开始当官的时候,我举了一个明朝的例子,明朝有一个人,十年寒窗无人问,当通过科举考试进入官场以后,这些认识不认识的人都来道贺,这个人有感于这么一种现状,你看道贺的目的是什么呀?以后有求于你,你看当了官以后,有权力了以后我会求你。但是这个人非常的清醒,然后写了一段话,他说想当初家贫如洗,无柴无米谁肯雪中送炭,看今日独占鳌头,有酒有肉都来锦上添花,对这种世俗公立性的人进行了一种讽刺,可以说在一开始进入官场就能够廉洁自律,能够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分内的事情,而不是会被一些进入官场以后,被别人的一些庆贺,被别人的一些恭维冲昏了头脑。

还要慎终,古代当了多少年官以后也会退休,过程叫志士,清朝有一个叫叶存人的官,康熙年间,他退休以后底下的属僚送了很多东西给他,他没有接受,我就是一介平民的,我不应该接收国家给我的东西,你们给我的东西我也不能够接收,他也写了一首诗送给他们,这首诗就是月白清风夜伴时,扁舟相送故迟迟,感君情重还君赠,不畏人知畏己知,就是你把东西送给我,我不是怕别人知道了,我是自己内心过不去,是道德自律的问题,最后没有接收他们馈赠的东西,你的心情,你的心意我全领了,但是东西我不能要,这是一个慎终的故事,这个慎字我们说是慎独也好,慎欲也好,也就是说在为官的过程中对自己手中的权力,对自己的一些嗜好,对自己在独处的时候要谨慎,要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否则的话就会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五)畏

除了讲慎以外,和这个相关的就是一个畏字,什么叫畏呀,敬畏,就是怕字,当官应该有所怕,孔夫子说君子是有三畏的,君子有三怕。怕什么呢?第一,怕是怕天命,天命深不可测,我们要怕它。第二,怕是怕大人,大人是一种智慧的化身,你要敬畏他。第三,怕什么呢?怕圣人之言,这代表了真理,你要敬畏他,所以要有所怕。李世民他做了皇帝以后,非常重要的一个特点就是怕字当头,他说我当了皇帝别人以为我什么都可以不怕了,但是我现在还是有所怕,怕什么呢?上怕天,下怕老百姓,就是这样怕我还觉得我怕的不够。所以李世民通过他做事情谨小慎微,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励精图治才成就了23年的贞观盛世,所以他这个贞观盛世不是凭空得来的,是他谨小慎微,一步一步的走过来的。

朱熹他说,君子之心常存敬畏,一个民族,一个人有敬畏感就非常的重要,要有所怕,不能够无所畏惧什么都不怕。如果一个人他有所畏惧的话,就是反善怕的人他身有所正,言有所规,行有所指,就是偶然出了问题也不会出大问题,偶然犯错也不会犯大错。所以纪晓岚说凡做事应该有一个怕字,怕字很重要,不能够什么都不怕,所以我们这个民族曾经是一个有着敬畏感的民族,人人都有所怕的东西,文革时期说战斗的无神论者是无所畏惧的,说天不怕,地不怕,我们这个民族的敬畏感荡然无存,什么都不怕。无所畏惧,老和尚打散无法无天,所以我们现在在中华文化复兴的现代应该把我们民族曾经有的这种敬畏感找回来,要相信离地三尺有神明的存在,应该有所怕的东西,不能够什么都不怕。所以,1957年邓小平在共产党员要接受监督这篇文章中也就说了,共产党员做事要有所畏,有所怕,不能够无所顾忌。咱们中组部的部长在几次会议上都提出了,尤其是李源潮同志,当干部要有敬畏之心,第一,要敬畏历史,使自己的工作能够经得起实践和历史的检验。第二,要敬畏百姓,让自己做的事情对得起老百姓。第三,要敬畏人生,将来回首自己一生的时候,不会感到后悔,所以人应该有所敬畏,不能够无所畏惧,胡说非为,尤其是为官者。尤其现在在问责制很多的情况下,领导者对敬畏应该更多的去体验它,去体会它。

(六)廉

这个廉字,我们从正面看有两个主要方面,一个就是廉洁,那么什么叫廉洁,不受就是廉,什么是洁,不污就是洁,那么廉洁实际上是一个非常好的品质,一个品格。汉代的班固说立不廉平则治道衰,如果作为官吏不廉洁,不公平的话,那么这个国家治理就会出现问题。范仲淹也说天下官吏不廉则曲法,如果管理不廉的话,他在执法过程当中就会滥用法律,滥用法律就会害老百姓,所以讲官员他要廉洁。

讲廉洁我们可以举一个例子,清朝康熙年间的张伯行,他是江苏的巡府,当了巡府以后很多人去送东西,然后这个张伯行专门写了一幅禁止馈送喜,其中里面有这么一段话,这段话非常有名,叫一丝一粒我之名节,一厘一豪民脂民膏,宽一分民受赐不止一分,取一文我为人不值一文,这是张伯行廉洁自律的很重要的一个表现,后来康熙皇帝对他非常的赞赏,死了以后给他的嗜好是清恪,清是清正廉明,恪就是恪尽职守,这是被称为中国清代的第一廉官,张伯行。

讲起来这个廉就是廉洁,明朝的大思想家薛瑄,他说廉洁是有层次之分的,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就是真心的心甘情愿的去奉行这样一种精神,信念非常坚定,真正去廉洁的人。不是被动的去廉洁,这是层次最高的廉洁,这是第一个层次。

第二个层次就是为了博取好的名声而去廉洁的人,最低层次的廉洁就是为了不受法律的制裁不得不去廉洁的人,可见廉洁他是有不同的层次之分的,现在我们宣传的杨善舟就属于第一个层次,他为官退休以后,没有去享清福,而是为老百姓,是因为受到老百姓的赞赏,这是第一个层次的廉洁。

还要讲简,就是简已助廉,为简可以助廉,清代有一个叫张圻的人,他说居官所恃者在廉,就是在官所依靠的是什么呢?依靠的是廉洁,之所以能够支撑廉洁的是什么呢在于简朴,所以曾国藩,大家熟悉的曾国藩,他说主要是对军队说的,欲服军心,必先尚廉洁。欲求廉洁必先崇俭朴,所以廉洁和俭朴往往是合在一起的一个问题,宋人陈襄他说,欲养廉,莫若量其所入,节其所用,虽粗衣粝食,节澹度日,然俯仰亡愧,居之而安,履之而顺,其心休休,岂不乐哉。也就是说如果要养廉的话,不如根据自己的收入去支出,这样的话虽然是吃的是粗米饭,穿的是粗布衣服,然后抚养的都无愧于心,居住也很安定,然后走起路来也很顺心,心里也很坦然,这不是一个很快乐的事情吗,就是把廉和俭结合在一起,这是讲的廉的两个相关的问题,一个是节,一个是俭。

但是从反面来看,我们说反腐倡廉,和廉相对的两个反面的问题,一个就是贪,贪婪,如果说廉是民之表的话,那么贪就是民之贼,是老百姓的祸害,所以做君主的贪必丧其国,那么为人臣贪必亡其身,这说的非常好,总之没有好下场,这是讲的贪婪的问题。

廉的另外一个反面,就是耻,我们往往把廉耻结合在一起来看的。孔子说,行己由耻,自己对自己的一些不良行为应该感到羞耻,孔子还说知耻而后勇,知道了自己的一些不良的行为,一些羞耻的事情,耻辱的事情,然后才能够去奋进,去改变自己,我们知道越王勾践就是知耻而后勇的表现。孟子说人不可以无耻,还有说士不可一刻忘却耻字,这里都是讲的人不能够没有羞耻心,没有耻辱感。管子说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这礼义廉耻中,耻字是最重要的一个东西。所以刚才也说了耻字是人和禽兽的一个重要的区别,禽兽是没有羞耻感的,人应该有羞耻感,在这个方面为官者应该特别的要重视。

三、为政之道:顺民意 富利天下苍生

对待民的问题,执政为民的问题,我们还应该要关注三个问题,第一,是动机和效果的关系,王安石变法,动机不可为不好,但是效果很差,他的出发点是为了老百姓,但是最后没有得到老百姓,老百姓怨声载道。他的初衷和他的结果发生了可以说背道而驰,最后变法失败,很重要一个原因,失去了老百姓的支持,就是他的同僚,苏东坡,司马光最后都反对他,这是应该注意的一个方面。

第二,是民本和民主的关系问题,有人说中国从孔子以后就有民主思想,我不这么看。因为中国封建社会最多就是一个民本思想,在新秦时期,孟子达到了民本的最高峰,近代在明清之际黄宗稀的思想达到了民本的最高峰。民本是一个道德概念,是一个道德问题,这个民主它是一个政治范畴,如何公权不被私为,来维护最大多数人的利益,这是一个民主问题,所以民主和民本不要混在一起,但是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民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应该有一个区分。

第三,抓落实的问题。再好的惠民政策,惠民工程,再好的方案措施如果不落到实际上,不给老百姓带来实效,不让老百姓看到利益,这个惠民工程,这个惠民方案都等于零,都是空的。所以在执政为民上,万事民为先,群众利益无小事上,在这一点上古代和现在有很多相似的地方。

针对第三个大问题我们做一个小结,这个小结就是国家经济发展的终极目标都是为了人民的幸福安康,政治所兴在顺民心,政治所废在逆民心,国之命在人心,2700年前管子说的话和2700年以后温家宝总理说的话,他们的意思所表达的都是一样的,就是顺应民意,执政为民,否则就会为人民所抛弃。

四、几点启示

通过了解中国古代的官德,我们能够得到几点启示,因为我们讲古代官德是为现在服务的,不是为了发思古之幽情,就是善言古者必有争鸣,是为现在服务的,那么通过学习古代官德,我们能够得到几点启示呢,有这么几点。

第一,表明中国共产党人已经开始从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中汲取为官治国安邦理政的重

要思想资源,因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有非常多的优秀的思想资源,中国共产党人已经开始从中间汲取这些智慧,这是一个方面。

第二,官德修养好坏,确确实实关乎着国家的兴衰存亡,官德的缺失已经成为了当下腐败问题的一个重要的诱引,而腐败又成为了共产党执政的一个最大的危险,所以如果不把这个毒瘤给铲除,那么执政党的地位就会岌岌可危,所以官德修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大问题,官德纯则民风正,官德毁则民风降,所以对官德这个问题越来越引起了国人的重视,也引起了中央高层的重视。十七届四中全会,中央提出了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开始把官员的德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上,那么如何去做,我们说现在中央到地方已经做了很多的尝试,有一些很成功的案例,当然也有一些案例不是很成熟,这一点还需要在未来的实际工作中去进一步的去改变,去充实,去提高。那么在这方面有一些地方,我们要看到一些现象,就是出现了一些偏差,尽管他的初衷很好,但是在实际过程中又流于形式了。比如是家庭道德鉴定书的问题,很多地方官员选拔,开始官德问题放在一个重要位置上,一票否决,是否在家孝敬父母,是否善待妻子,一票否决,这样的话在提官过程中往往要有父母亲的鉴定书,要有妻子的鉴定书,在这个问题上就往往会流于做秀,流于形式,这方面如何去更好的改进它,还有待于今后的工作实际。

第三,官德必须走制度化,法律化的路子。这一点我们再一次强调,因为官德它不是万能的,就像法律,金钱不是万能的一样,官德同样不是万能的,官德一定要通过法律制度来约束它,因为制度法律规范舆论监督,它比官德,比一个人的德性更要靠得住。所以现在从中央到地方在这方面也做了大量的工作,比如说公务员法,比如说共产党员廉洁自律条例等等,在这方面都做了大量的工作。

总之,官德修养问题,不管是在过去还是现在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有一些人把它说官德修养,这是古代的东西和现在的民主社会格格不入,其实尽管社会形式发生了变化,但是它对官德的基本的要求没有变,道德的底线没有变,不能因为时代不同了,我们就否定了古代的官德,这样是不对的,通过古代官德的借鉴,可以为我们当下的领导干部的廉洁自律,一身正气,两袖清风提供一些借鉴和提供一些启迪,愿我们的领导干部都能够廉洁自律,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常保持一种平常心,一种律己心,一种敬畏之心。

借用美国一个管理学家德鲁克的话说就是,只有那些有能力管好自己的人,才是一个好的管理者,其实这句话并不是太新鲜,这句话在孔子那里讲不能正己何已正人,不能正其身,如正人和,就是这个意思。所以自己管好自己,顶天立地,这才是主要的方面,所以我们说愿我们的领导干部都能够权为民所用,权为民所谋,常修为政之德,常思探欲之害,常怀律已之心,像毛主席说的那样,做一个高尚的人,做一个纯粹的人,这个讲座就到这里结束,谢谢大家。

下载中国古代自然型城市模式对现代城市建设的启示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国古代自然型城市模式对现代城市建设的启示.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国古代官德修养及其现代启示(上)

    第二讲中国古代官德修养及其现代启示(上) 主讲人:王杰 中共中央党校哲学部这一讲的主题是中国古代官德修养及其现代启示,前一段时间国家公务员局颁发了公务员职业道德培训大纲,中......

    中国古代家训对现代教育的启示[精选]

    中国古代家训智慧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林莺 1988年,70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聚首巴黎探讨人类社会发展的问题时,曾得出结论: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年前,到中国的孔子那里......

    老子自然无为思想及其现代社会启示

    老子自然无为思想及其现代社会启示 摘 要:“自然无为”思想是老子哲学体系的核心观念。它的提出,有其深刻的理论基础和历史背景。“自然无为”思想并不是什么也不去做的不作为......

    古代秘书对现代秘书启示

    古代秘书对现代秘书的启示白梦婕 文秘(2)班2012072095 摘要:我国秘书工作在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变化后,形成了丰富的秘书工作传统。现代秘书借鉴秘书工作,杜新时代秘书工作具有现......

    儒家文化对现代企业管理启示

    儒家文化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几点启示 当前中西方管理思想有着不断交流融通的趋势。我们有必要对我国古代管理思想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 作为中国文化代表的儒家思想文化是一个博......

    学记对现代的启示(汇编)

    《学记》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摘要:中国古代教育思想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漫长的发展进程中形成了自身的特色,既有教育家思想家的个别阐述,又有集多家思想于一炉的总结性论著。作为......

    我国城市建设智慧城市的做法及启示(合集5篇)

    我国城市建设智慧城市的做法及启示“智慧城市”是目前国内最前沿、最热门的研究课题之一,深圳、南京、昆山等城市纷纷推出以“智慧城市”命名的发展战略,希望取得先发优势。建......

    大连城市建设管理经验及对兴山县的启示

    大连城市建设管理经验及对兴山县的启示一、大连城市建设管理的经验通过对大连城市建设管理实践的考察了解,我们认为其城市建设管理的经验主要有三点:(一)理论前瞻是基础。为进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