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连续进位乘法反思
《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连续进位乘法》教学反思
杨成军
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1、理解并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且有叠加情况的笔算乘法的算理及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
2、营造自主的探索空间,使学生经历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叠加的笔算乘法的计算过程,从中体验迁移、类推的思想和方法。
3、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在解决实际问题中鼓励学生探索笔算乘法中的新情况,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在课堂开始我利用多媒体课件从复习口算,竖式的书写入手为新课的内容作了个铺垫;紧接着从身边的“校运会”创设了问题情景,提出了计算问题;然后由学生自主探索,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在实践中巩固和运用方法。下面就来谈谈我对本节课的一些反思:
1、不足之处。(1)没有留给学生足够的独立思考的空间。当问题一抛出我总希望马上有学生能回答,生怕冷场,所以也就造成了一些中差生没有时间思考,学习的步伐是被拖着的。(2)滥用小纸条。一个课题十几个字我竟然是纸条和粉笔结合。(3)提问还需艺术性。
2、启示。(1)课上要留给学生足够的独立思考的空间,让每一位学生包括基础薄弱的学生都能在自己学习的基础上参与合作探究。(2)加强教师基本功的训练。如提问的技巧,表扬的技巧等等。
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连续进位乘法的教学让我对计算教学有了新的认识,我会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地总结经验,改进方法,真正做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第二篇:连续进位乘法
连续进位乘法
课题
连续进位乘法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说明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多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是本单元的重点内容,也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难点,应给予足够的重视,为了将教学目标落到实处,本节课力争做到以下几点:
1.关注学生的独立思考与操作能力。
在探究新知这一过程中,创设了有意义的问题情境和数学活动,激励每一位学生在观察中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与同伴进行交流,进而引导学生思考计算方法,尝试独立计算,经历计算过程,从而明白算理,掌握计算方法。
2.关注练习的设计,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为了向这个目标努力,本节课的练习设计着重做到下面几点:(1)控制练习题的数量,不搞题海战术;(2)讲究练习题的形式活泼多样;(3)突出重点,讲究实效。
学习目标
1.掌握一位数乘法中连续进位的方法。
2.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3.体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带来的学习乐趣。
学习重点
掌握一位数乘法中连续进位的方法。
学习准备
教具准备:PPT课件。
学具准备:小棒、口算卡片。
课时
1课时
安排
教学环节
导案
学案
达标检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1.出示口算卡。
2.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
3.揭示新课。
1.开火车计算。
2.说说计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不连续进位加法计算方法。
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依次去乘多位数的每一位数,哪一位满几十,就向它的前一位进几。
3.明确学习目标。
1.找朋友。(连一连)
答案:
2.改正下面各题中的错误。
3.学校运动会开幕式,有4个方阵,每个方阵128人,一共有多少人?
答案:128×4=512(人)
4.选一选。
(1)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积最大是()
A.三位数
B.四位数
C.两位数
(2)最小的三位数与最大的一位数的乘积是()
A.990
B.900
C.999
(3)与45×7的积相等的算式是()
A.63×5
B.45×9
C.25×9
答案:(1)A
(2)B
(3)A
二、探究新知。
一、出示教材第62页例3的情境图。
1.从图中你发现了哪些信息?
2.你能提出什么问题?怎么列式?
3.探究24×9=的笔算方法。
先估算出算式的结果。
老师:先估算一下,9箱饮料大约是多少瓶?
4.试着算一算24×9=216的笔算方法。
一、1.学校正在召开运动会,老师和几名同学为运动员们准备了饮料。每箱24瓶,9箱饮料一共有多少瓶?
2.小组交流,提问题。
24×9=
3.合作探究:学生:24×9,也就是求9个24是多少?
老师板书:
5.小组讨论:探究笔算时应注意的问题。
老师小结:用一位数乘另一个因数的十位后,要看看个位上乘得的积有没有进位,如果有进位,不要忘记加上进位数,如加上进位数后又需进位,那么还需向百位进位或把最高位写在百位上。
二、深入探究多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笔算方法。
笔算137×6。
1.独立笔算。
2.探究笔算方法。
三、讨论两道题的异同点?
老师总结:三位数乘一位数与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相同,只是多乘了一次,要向十位和百位连续进位。
利用已学知识进行估算。学生:10箱是240瓶,9箱一定比240少。24比20大,比30小,20×9=180,30×9=270
24×9的得数在180和270之间。
4.笔算。用竖式计算。请一位同学板演,其他同学在练习本上试算。做完后共同订正。
同学说一说计算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地方。(个位上4×9=36,向十位进3后,十位上2×9=18,表示18个十,18个十还要加上刚才进上来的3个十共21个十,2应写在积的百位,1应写在积的十位)
5.独立完成笔算,小组内交流笔算结果,确定笔算的正确性。
二、1.学生试算。
2.交流笔算方法。
三、学生交流。
三、巩固练习。
1.同学们做下面的练习。
学生独立完成。算完后组织学生讨论:在计算过程中,这两道题的主要区别在哪里?
2.完成教材第62页“做一做”。
1.第1题十位乘完后再加上进位数后最高位没有改变,第2题十位乘完后再加上进位数后最高位又增加了1。
2.集体纠正。
教师教学过程中的疑问:
四、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布置作业。
1.交流自己本节课的收获。
2.独立完成作业。
五、教学板书
连续进位乘法
×
=2
6(瓶)
三位数乘一位数与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相同,只是多乘了一次,要向十位和百位连续进位。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在学生学习之前,部分学生已经对连续进位的笔算有一定的了解,有些学生甚至遇到这样的连续进位能够直接在算式上进行口算了,在这样的情况下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能够对教学内容做出适当的调整,所以在统一教学后,出现了有些同学已经能够解决这样的问题了的情况,但是有些同学还有一定的难度。教学细节上能够体现一个教师的教学水平。优秀教师能够将各个细节有层次的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在严谨的一步一步中明白所学的内容,并通过最后老师的总结对所学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到今天,我明白这是我要努力追求的。现在,我能教给学生知识,能够帮助他们学习,但要做到有条理和系统的整理所学知识,我的能力还远远不够。首先要做到对各部分教材有一个深入、细致、系统的了解,并且多看、学别人的教案、教学方法和过程。学习他人的经验仍是我要面对的主要方面。
教师点评和总结:
第三篇:不连续进位乘法
不连续进位乘法
课题
不连续进位乘法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说明
1.质疑提问,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常言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激起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是每一节课首先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因此在设计过程中注重设疑,让学生探疑,自己找到问题的答案,激发探究欲望和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新知。
2.关注探究式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探究式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应该长期坚持。因此,虽然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竖式计算的方法,但在学习竖式计算之前,还是先让学生自主探索计算方法,给他们创设创新思维的空间,养成动脑思考的好习惯;然后引入竖式的学习,既能使学生体会到算法的多样性,又能感受到乘法竖式计算的优越性,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学习目标
1.使学生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连续进位)的笔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笔算。
2.理解“满十进1”的道理。进而推导“满几十进几”的法则,初步掌握进位法则。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学习重点
理解“满十进1”的道理,初步掌握进位法则并能正确地进行笔算。
学习准备
教具准备:PPT课件。
学具准备:小棒。
课时安
1课时
排
教学环节
导案
学案
达标检测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1.出示口算卡片。
6×2
4×2
20×3
40×2
300×2
20×4
50+7
6+40
看谁做得又对又快。
2.列竖式计算。
32×3=322×3=
3.导入新课。
你会计算15×3和124×3吗?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不连续进位乘法。(板书课题)
1.开火车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2.点同学板演。
3.明确本节课的内容。
二、探究体验,经历过程。
一、课件出示教材第61页例2主题图。
老师:王老师听说这段时间同学们一直在学习乘法,所以她带来个问题考考大家。图上是一些相关信息,谁来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二、探索算法。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语言表达,并出示问题:王老师买了多少本连环画?
一、学生回答:王老师到书店给同学们买连环画,她要买3套。一套16本。
二、1.学生独立思考后列出算式:16×3。
2.学生讨论:摆小棒计算:
用连加的方法计算:乘法笔算。
3.学生操作交流:动手
1.列竖式计算。
12×4=
243×2=
241×2=
答案:48
486
482
1.怎样列式解决这个问题?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后列出算式:16×3=
2.讨论:16×3=?的计算方法。
3.探讨竖式计算。
(1)探讨乘法竖式的计算顺序,理解算理。
(2)动手摆一摆看看竖式计算和摆小棒的思路是一样的吗?
(3)怎样理解进位乘法的算理?
(4)在笔算时应注意什么?
4.解决问题:16×3=48(本)
答:王老师一共买了48本连环画。
5.引导计算17×3,并汇报。
6.引导学生归纳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连续进位)笔算乘法的算法。
老师小结:
从个位乘起,哪一位相乘满几十,就要向前一位进几。
摆小棒
3个6根是18根,满10根要捆成一捆,共可捆1捆,与前面3捆合起来一共有4捆,再加上单独的8根,共48根。
乘法笔算:从个位乘起,先用3乘6得18,把8写在个位上,1表示1个十,向十位进1;再用3乘十位上的1得3个十,再加上进上来的1个十是4个十,把4写在积的十位上,方法和竖式相同。
乘法竖式算理和加法竖式的算理相同,哪一位相乘满几十就要向前一位进几,十位乘完之后一定要记得把进位的几加上。
4.独立完成并汇报。
+
三、巩固练习。
做一做教材第61页第1、2题。
独立完成集体纠正。
教学过程中老师的疑问:
四、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1.说一说本节课的收获。
2.布置作业。
1.说一说本节课的收获。
2.自由谈一谈。
五、教学板书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学是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学生将首次遇到进位的情况,因此引导学生理解算理,掌握正确的计算方法是本节课的重点。
1.注重学生的合作交流、动手能力,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讨论:16×3=?的计算方法时引导学生交流算法,并引导学生动手摆小棒看看竖式计算和摆小棒的思路是一样的吗?从而得出乘法竖式算理和加法竖式的算理相同,哪一位相乘满几十就要向前一位进几,十位乘完之后一定要记得把进位的几加上。
2.注重迁移规律的教育。学生有进位加法满十进1的基础,根据知识的迁移规律,对于乘法也适合。通过“说、摆、算”把难点清晰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在交流质疑的过程中理解了满几十进几的算理。
教师点评和总结:
第四篇: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教学反思
坪寨小学2017年秋季学期教研课教学反思
课题: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 执教人:徐婷
授课时间:2017年10月18日
教学内容
三年级上教材P61 例2及教材练习十一
本节课学习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笔算乘法,所以学生在这方面有了足够的经验,在课堂上面我放手让学生先自己尝试着用自己的方法来做一做,教师从旁协助。大部分学生能够根据已有的知识算出结果,但可能一部分学生难以说清算理。然后我再出示小棒的情境图,通过观察与交流,让学生明白48是怎么得来的,然后再演变到竖式计算,讲解18是什么意思?30是什么意思?把算理讲解清楚了这样学生就更加容易理解计算的方法。整个过程我是不是学生主动探索计算的方法,自己还是讲的比较多,有点不放心学生。所以可能有些学生还是没有经历乘法计算方法的形成过程,对计算方法的理解还不够深刻,这也是我最大一个缺点,在以后的教学中还是要更大胆一些,相信学生能够做好,能够回答的好。把多一点的时间留给学生自己去推理和分析。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计算方法,所有同学都能过正确算出结果,但是有的同学在表达方面需要继续加强
第五篇:《多位数乘一位数(进位乘法)》教学反思
《多位数乘一位数(进位乘法)》教学反思
这节课学生主要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会用乘法竖式计算。本节课的例题教学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个位与十位的积都要进位、十位积加进上来的数又要进位,也就是连续两次进位的题目。
课堂上我先让学生复习了前面学习的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乘法,为这节课的学习打下基础。在进位乘法中,进位叠加的乘法难度最大,学生既要记住进上来的数,又要做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稍有疏忽,就会产生错误。为了解决这个难点,我在课中安排了口算,在板演题中又要求学生说说计算过程,(先算个位„„再算十位„„)。教学例题和试一试时又在黑板上把过程板书出来,让学生了解到笔算乘法其实可以拆分成一个表内乘法算式和一到两个乘加算式来进行计算,再通过口答进行强化,化难为易,一步步进行突破。
整节课为学生创设了生活情境,激起他们的探究欲望,我给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自主的探究,在练习本上大胆的尝试着计算,这样学生能用自己的方法计算出18×3的结果,学生的方法肯定不一样,这时让学生在小组内把自己的方法互相的说一说,在交流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进一步得到提升,为什么他会这样做,“这样做对吗”等等。很多问题在他们的脑海中形成,他们积极的思考,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学生会从这多种方法中提炼出最简便,最容易理解的方法,那就是用竖式进行笔算,笔算的方法在学生的探讨中形成了,学生比较容易接受,自然也就掌握了知识,锻炼了能力。从学生的当堂作业上来看,效果还是比较好的,学生都能较熟练地说出算理,笔算正确率是92%,另外练习中还准备了挑战题,待学生完成课堂作业后,让学有余力的学生进行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