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论徐志摩诗歌中的传统艺术美——卜艳娟(2008.08.01)
河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
论徐志摩诗歌中的传统艺术美
作 者 卜艳娟 专 业 汉语言文学 准考证号 110102302038 成 绩 工作单位 河南省临颍县三家店镇崔庄学校 职称职务 小学一级教师 邮 编 462600 联系电话 *** 完成时间 2008.9 论徐志摩诗歌中的传统艺术美
卜艳娟
内容摘要:徐志摩的一生充满着浪漫主义传奇色彩,其诗歌是现代文学史上的一笔重要财富。他始终坚持了富于西方人文精神的浪漫主义特色,但是,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基因仍然对其产生着深远的影响。比如,哀而不伤的中和美,清水芙蓉般的自然美,秘响傍通的含蓄美,优雅柔美的意境美等,均体现了其新诗创作受制于民族传统文化的痕迹。
关键词:中和;自然;含蓄;意境
在中国现代文学的浩瀚星空里,有一颗引人瞩目的星——被茅盾称为“是中国布尔乔亚‘开山’的同时又是‘末代’的诗人”的徐志摩。[1]徐志摩不仅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诗坛上一位声名显赫的诗人,也是一位颇有争议的传奇人物。徐志摩于1897年生于浙江海宁县硖石镇,现代著名诗人、散文家。著有诗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等。他曾就读过北京大学等知名府,1918年赴英留学,在英国剑桥大学攻读法律。在此期间,受到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主义诗人的影响,并阅读和翻译了拜伦、雪莱、哈代、泰戈尔等人的大量诗作,这为其以后的创作奠定了深厚的基础,使他在一个更高的起点上对诗歌加以认识和发挥。他于1921年开始诗歌创作,曾用笔名南湖、云中鹤等。自1921年——1931年十年间,诗人留给了我们众多脍炙人口的名篇。1922年徐志摩回国后,与闻一多发起并成立了新月社,后来又加入文学研究会,创办了《现代评论周刊》,曾任 的境界,表达的就是经过理性筛选了的情感。他总是将那种浓得化不开的情感给以稀释,以防其削弱了诗的美感。
我们来看他的名篇《再别康桥》: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那树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篙,有节制的表现,不让感情泛滥成灾。这种以“理性节制情感”为原则的美学主张与“中和之美”是一脉相承的。
二、清水芙蓉般的自然美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我国文人逐渐形成了“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这样一种自然美的风尚。先秦时期的老庄主张顺应自然,推崇自然之美。刘勰为矫正齐梁浮靡的文风,旗帜鲜明地提倡自然的文学。至唐代李白高唱出“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元好问在《论诗绝句三十首》中论陶渊明时说:“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清末学者王国维则干脆认为元剧所创造的意境,其特色“一言以蔽之曰:自然而已”。
徐志摩诗歌中的自然美主要表现在感情的本真和意象的清新自然上,不论喜怒还是哀乐,于徐志摩都是那么出于自然和天性。如徐志摩的作品《偶然》:
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 你不必讶异,更无须欢喜—— 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 你记得也好,最好你忘掉,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
诗中“你和我”就是一对“二项对立”,或是“偶尔投影在波心,”或是“相遇在海上,”都是人生旅途中擦肩而过的匆匆过客;“你不必讶异/更无
也;秀也者,篇中之独技者也。隐以复意为工,秀以卓绝为巧„„夫隐之为体,义生文外,秘响傍通,伏采潜发。”“隐”即指含蓄。唐以后,人们就把“言有尽而意无穷”当成艺术追求的目标。苏东坡认为:“言有尽而意无穷者,天下之至言”,要达“不尽之意”,做到“语少意远,有无穷之味”。
徐志摩的诗歌比较含蓄,但不流于晦涩。从总体上看,尽管徐志摩在诗歌中反复吟唱其单纯的信仰:爱、自由与美,但他并非对此进行赤裸裸的、粗暴的呐喊,而是将之寄托于对雪花、康河、婴儿、明星等美好形象的礼赞中。
譬如在《黄鹂》一诗中第二节:“等候它唱,我们静着望,/怕惊了它。但它一展翅,/冲破浓密,化一朵彩云;/它飞了,不见了,没了/像是春光,火焰,像是热情。”实写黄鹂,虚写诗人的感觉:感叹春光、火焰,热情,一闪即逝。把展翅飞走的黄鹂与春光、火焰、热情联系起来,显得含蓄而又深沉。《山中》写“我”在庭中月下思念山中的恋人,但诗人却不直接去抒写对恋人的思念,而从对山中光景的关心写起;不直写“我”想去见恋人,而是化一阵清风,将针叶青松吹落在情人的窗前,轻轻地不扰乱她的睡眠。这种构思含蓄地将对恋人无微不至的体贴、甜蜜的思恋全都表现出来了。《再别康桥》中,诗人不直言自己对康桥的无限深情和依恋,而只是恣意渲染康河的美景,只说自己甘心“在康河的柔波里”,“做一条水草。”真可谓:“不著一字,尽得风流。”
四、丰富奇特的比兴美
比兴从《诗经》起就被广泛地运用,对比兴的解释和探讨也在不断发展。刘勰在《文心雕龙·比兴》云:“故比者,附也”;“附理者切类以指事”;“附理故比例以生。”把比兴分为“比义”和“比类”两种,既可以物喻志,也可以物比物。钟嵘在《诗品序》中明确地把含蓄和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方法
不及。这当然与他的人生理想分不开。他认为生活是痛苦的,只有自然是纯洁的,要救治这个社会和人们,最好的办法是回归自然的单纯,与老庄的返朴归真有相通之处。他的诗歌意象大都是一些轻盈、纤巧、空灵、飘逸的自然意象,如风、云、月、星、雪、莲等,尤其是“云”这个意象,在其诗中出现频率极高。有“云彩”、“白云”、“黄云”、“乌云”、“云影”、“紫云”、“绯云”、“褐云”、“云涛”、“云潮”等,真可谓在五彩斑斓的云海中云游,直至最终消失在生命的云端。如《雪花的快乐》,作者把对理想的追求的主观感情与客观的自然景象交融互渗,从而化实景为虚境,创出了一个优美的意象世界:
假如我是一朵雪花,翩翩的在半空里潇洒,我一定认清我的方向—— 飞扬,飞扬,飞扬,—— 这地面上有我的方向。
不去那冷寞的幽谷,不去那凄清的山麓,也不上荒街去惆怅—— 飞扬,飞扬,飞扬,—— 你看,我有我的方向!
在半空里娟娟的飞舞,认明了那清幽的住处,等着她来花园里探望——
作,都有他独辟的艺术境界。他用心去感悟天地之物,用心去把握广阔深远的时空,为我们营造了一种令人心醉的意境美。如徐志摩的那首《沪杭车中》:
匆匆匆!催催催!
一卷烟,一片山,几点云影,一道水,一条桥,一支橹声,一林松,一丛竹,红叶纷纷: 艳色的田野,艳色的秋景,梦境似的分明,模糊,消隐,—— 催催催!是车轮还是光阴? 催老了秋容,催老了人生!
在这首诗中,徐志摩连用了九个名词:烟、山、云、影、水、桥、橹声、松、竹、红叶,描写了富有特征而又互有联系的景物,以巧妙的艺术构思组成了一幅江南秋色图——“实境”和“形”,而“虚境”和“神”则是对光阴易逝的感叹。作者采用叠加的方式,描写九个自然景象,渲染出了一种车窗外景物匆匆而过的意境,并借此来体现作者感叹时光飞逝的一种忧伤心境。这种看似简单的意境组合,却出人意料地产生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又如《月下雪峰影片》写杭州的雪峰塔影,虽二节八句,但情与景融为一体:“深深的黑夜,依依的塔影,/团团的月彩,纤纤的波鳞/假如你我荡一支无遮的小艇,/假如你我创一个完全的梦境!”朦胧深幽的湖光山色,是诗人心灵的创造,又是月夜特有的境界,可谓“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的有机融和。
七、声韵调谐的韵律美
韵律美在诗坛中一直占据着重要的地位。陆机在《文赋》中就倡导“诗缘情而绮靡”,明确提出“绮靡”主张,重视诗歌的语言艺术美。而对于文
1“沙扬娜拉”是日语“再见”的意思。前两句的节奏和旋律,是日本女郎与朋友道别时的神态与情绪的绝妙写真。轻微起伏的缓慢节奏,有着细致变化的柔和的旋律,使我们仿佛看到了深情的娇羞的日本女郎那带有舞蹈美的姿态。第三节,一连两句重复的平声多于仄声的诗,那是女郎与朋友道别时清脆的声音的艺术表现。第四句在音乐上是第三行的延伸和深化,是整个诗乐曲的高潮。最后一行是日本女郎道别时语言的直接记录。这首诗从整个韵律来说,是温柔、多情的,却又不使人有腻烦之感。这首诗歌也很好的反映了徐志摩的诗歌的大概韵律面貌。从格式上看整首诗有一种倾斜而下的气势,其中又有波折。再看用韵,他也深得古典诗词的要领,“柔”、“羞”、“愁”韵脚的和谐,且压平声韵。徐志摩小时候就能写骈体文,从中也可以看出其深厚的传统文化功底。美妙的韵律使徐的诗歌犹如一位才色俱佳的奇女子,并且徐志摩一直在不停的寻求创新,特别是在韵律方面,徐诗在新诗的发展史上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
徐志摩富有传统艺术美的诗歌,给后人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他的诗歌充满着灵性,但是他并不放纵自己的才华,只是尽情的去展示。他所创造的浪漫主义和传统艺术美的遗产,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宝库中璀璨的明珠。
注释:
[1][6][7] 茅盾:《徐志摩论》,《现代》1933年第2期。
[2] 陈剑晖:《艺术,应当是美的》,《昆明学院学报》1980年第5期。[3] 陈梦家:《谈谈徐志摩》,《诗刊》1957年第2期。
[4] 李怡:《古典理想的现代重构》,《江海学刊》1994年第4期。[5] 毛迅:《徐志摩论稿》,四川大学出版社,1991年12月版,第125页。
314-
第二篇:徐志摩诗歌的艺术美
徐志摩诗歌的艺术美
2014051717083 秦健
14全科2班
摘要:徐志摩为中国现代诗歌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创造了内容和形式高度和谐统一的具有独特美学风格的诗歌,感觉敏锐、想象丰富、意境柔美、韵律和谐,其诗歌的艺术美主要表现在意境美、个性美、意象美等方面。关键词:徐志摩;诗歌;艺术
徐志摩是中国现代诗歌发展史上“新月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是中国现代诗坛上少数几个引人瞩目的诗人之一。在徐志摩短暂的创作生涯中,他给我们留下了不少感情真挚、语言清新、意境优美的诗篇。那些“从性灵暖处来的诗句”[1],征服了无数读者。徐志摩因艺术上的独特贡献而与闻一多共为新月派并峙的双峰。他的诗,也因其艺术价值而在时间的烟云过后具有经久不衰的美学魅力。
徐志摩诗歌的艺术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意境美
徐志摩特别注重主观情感与客观景物的交融,并将境与意的虚实相映的描写与诗歌形式和谐地统一在一个整体中,创造出韵味无穷的意境。徐志摩曾说:“诗的难处,不单是他的形,也不单是他的神韵,你得把神韵化进形式去,像颜色化人水,又得用形式表现神韵,像玲珑的香水瓶子盛香水。”[2]徐志摩创造美丽的意境,在《再别康桥》中表现得特别突出。诗人把美丽的景色与诗人的心境融为和谐的一体。康桥的柔波在诗人的心头荡漾,诗人甘心做一条水草飘摇在康河。纵有别离的笙箫、沉默的夏虫,最终无奈,于是悄悄地与西天的云彩招手作别,悄悄离去。诗人赋予夏虫、康桥以人的感情,它们也在沉默,也在替“我”的别离忧伤。这就把主观感情与外在景物融为一体了。诗中的情与景的关系,不是简单的比附,是一种交融与契合,诗人不单借景传情,而是将“神”与“境”融为一体,从而达到了“物我同一”的境界。
徐志摩对诗歌意境的创造不光是将情与景统一在一起,他更注重创作环境及诗歌表达形式的统一。在“意”的表达上,徐志摩喜欢将哲理渗透在诗中,使意境具有厚重的思想底蕴。这一点他又和“小诗派”接近,或者说,以冰心为代表的“小诗派”从徐志摩的诗中得到了启示。如《沪杭车中》,诗人对车轮与沿途景物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少、生的感受:诗人感叹人生的短促和变幻无常,“是车轮还是光阴?催老了秋容,催老了人生!”在《偶然》以云水相逢时一个短暂的交会写出人生旅途中一次心灵撞击的可贵;《朝雾里的小草花》中诗人用一幅清美的朝花含露图显示对光明的向往,表现理想与现实的矛盾--露珠与阳光不可兼得。诗人就是这样,将淡淡的情怀、隽永的哲理渗透在景物、环境中,让读者不仅因作者抒发的感情而激动,而且因诗歌的理趣而思索。
抒发激情也好,表达理趣也好,描写景物也好,徐志摩总能将诗歌的诸种因素和谐地统一起来。他能根据抒发感情的需要,在取景方面对大小、色彩有所选择;在语言上,将浓淡、徐疾安排得恰到好处,将各种因素高度和谐地统一起来,让我们一接触他的诗歌,就会陶醉在他创造的意境之中。
二、个性美
徐志摩的创作个性是与他的性格个性、气质、爱好、追求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徐志摩诗歌的魅力,来自诗人真实而又自然的感情,来自诗人对光明、理想、爱情的强烈向往与追求,来自诗人个性的真切表现。
徐志摩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位主张用作品表现自己性灵的诗人。诗人自己说过,诗是从“筋骨里迸出来,血液里激出来,性灵里跳出来,生命里震荡出来的。”[3]他的理想便是个人性灵得到最大自由的发展(对爱、自由的追求和美的享受都包括在内)。他的诗则完全是他主观性灵的闪光:执着于个人狭小心灵的抒发,一行行、一首首婉转飘逸的诗描绘出他爱的悲欢、歧路的迷茫、失意的惆怅等内心情感。诗人在诗的字里行间倾注了自己的深情和对生活的真切感受,他的个性在诗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
在对光明、自由和美好事物的追求上,徐志摩同样是那么执着、那么热烈,并将自己的性情真率地表现出来。他的《雪花的快乐》虽然被许多人认为是描写爱情,但笔者认为不单纯是描写爱情,里面包含有诗人对自由和光明的强烈向往。你听诗人的心声:“假如我是一朵雪花,翩翩的在半空里潇洒,我一定认清我的方向—飞扬,飞扬,这地面有我的方向。” 诗人托物寓情,那轻盈地飞向美丽清幽的理想境界的雪花,不正是诗人追求个性解放、向往自由、对理想充满信心的心情流露吗?徐志摩的许多诗,如《海韵》、《为要寻一颗明星》都包含了他对光明、自由和美好事物的热烈、执着的追求。
徐志摩就是这样,向读者直率地袒露自我。他不管自己的性情、自己的思想是否合时宜,是否能得到人们的赞同,他总是那么一览无遗、毫不保留地将它展现在人们面前。
正因为如此,徐志摩也遭到了许多人的非议。比如《雪花的快乐》便因为结尾的抒写而受到人们的责难,认为是露骨的色情描写。我们在这里用不着讨论该诗的主旨。鲁迅先生曾经说过:“呼唤血和火的,咏叹酒和女人的,赏味幽林和秋月的,都要有真的神往的心,否则一样是空洞。”[4]徐志摩不管抒写什么内容,“真的神往的心”却是一以贯之,表现得特
别鲜明的。这种真率的个性美大大加强了诗歌的艺术魅力。
三、意象美
诗歌,既要有新鲜独特的美的情思,又要有鲜明独特的美的意象。徐志摩正是将二者融合在一起的诗人。比如《雪花的快乐》,诗人选择了“雪花”这一意象。以“雪花”为主导,将雪花的纯洁、明净、晶莹与“我”的心灵契合,将雪花欢快、潇洒、纷扬、跳跃与“我”的追求统一,将雪花的消溶与“我”在爱河中的陶醉及“我”对理想追求结合起来。诗中句句抒发的是“我”的感情,但读者看到的确是洁白无瑕、欢快跳跃、轻歌曼舞、激情难抑的“雪花”。这一意象,把主人公的情感变得那么美丽和空灵,诗人要表达的内容都通过它巧妙地传达给读者了。徐志摩以这种方式创设意象的方法多体现在短小精悍的诗歌中,如《沙扬娜拉一首》、《月夜听琴》、《夜半松风》等,这些诗创设一个主导意象,围绕这个主导意象展开想象和抒情,意象单一,能给读者以明晰的印象。
不管是以一个意象主导全诗,还是以多种意象共同表现主题、抒发感情,徐志摩构筑意象总是长于想象、善于比喻,以他不同凡响的彩笔将美妙的形象勾画成无数美丽的画面。徐志摩就是这样的一位大师。《她是睡着了》中那碧螺烟似的梦境、那粉蝶儿、翠蝶儿似的梦乡,《最后那一天》中那雪白的并蒂莲,《沙
扬娜拉》中那娇羞的水莲花„„无不使读者一见而经久难忘,这正是徐志摩运用飞动的想象、新颖独特的比喻来创造意象的结果。
四、结束语
最后,我就我读了《志摩的诗》后,用自己创作的小诗《独坐江畔》诉说自己的一点感受。
薄暮下的江枫 尽洒初冬的昏黄 我独坐江畔等天黑 忘了我该去的地方 石阶下蝈蝈的低鸣,轻轻——
教人伤心,逼我泪零
黑夜终究来临
星点的渔火,隐约地,迷惘——
我独坐江畔在天黑 吹不起半点涟漪的风,徐徐 怎会如此刺骨、凄凉 倚着江枫瞑䁄,清静—— 诗人哟,想问你
为何满天繁星,却无月明?
黑夜的江畔真有乌啼 谁能懂你我的痴情 我独步江畔已天黑 带走一盏渔火,缓行—— 向黑夜要回 你仍相信的隔山回音
参考文献: [1]陈从周.《徐志摩年谱》.[2]徐志摩.《一个译诗的问题》[N].《现代评沦》(第二卷)第38期,1925年8月29日.[3]徐志摩.《迎上前去》[A]〈自剖文集〉[C].北京:新月书店.1931年版.[4]鲁迅.《集外集拾遗·(十二个)后记》.[5]茅盾.《徐志摩论》[A].
第三篇:论徐志摩诗歌中的“自然”情怀
论徐志摩诗歌中的“自然”情怀
【摘要】:徐志摩对“自然”情有独钟,他诗歌中的自然情怀的特征大致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真实,二是自由,此特征着重从诗歌中的自然事物、诗歌内容、诗歌形式三方面加以说明,并阐述了这种自然情怀的形成与诗人思想个性方面的关系。【关键词】徐志摩;诗歌;自然情怀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徐志摩就像天空中一片无阻拦的云,“翩翩的在空际云游”,“自在、轻盈”,在历史的天空中悄然飘过,却留下了绚烂的痕迹。在此之所以选用“云彩”来形容徐志摩,就是因为他的诗歌中具有浓烈的自然情怀。
说到自然情怀,毫无疑问,必然有对大自然的爱,除此之外,徐志摩的诗歌中还有着更深层次的表达。我们可以先从自然一词本身来说,自然既可以指自然界,又有不勉强、不做作或是自由、不受拘束的意思。要想做到不勉强,不做作,就必然会无比真实,要想不受拘束,就必须有无限的自由,而这正是徐志摩诗歌中流露出的自然情怀的最佳说明。他的“自然并不只是一种艺术表达的元素,同时也是其艺术表现的全部。”【1】其特征可以大致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真实,二是自由。这种自然情怀在他的诗歌中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自然意象的整体指向——“风一样的自由”
读徐志摩的诗,不管是选材还是抒情达志,觉得处处都含有自然的气息。就像我们对一件事物喜爱有加时就会不自觉的挂在嘴边,妈
妈们在一起时就会不自觉的谈到孩子一样,诗人对大自然无比的热爱,自然会在其诗歌中有意无意的写到自然事物,此法虽然流于表面但却不能说没有道理。徐志摩通过诗歌中对大量的自然事物的运用表达了自己对大自然的真挚而热烈的爱。
从第一部诗集《志摩的诗》到最后一部诗集《云游》,直接以自然风物为题材的诗接近一半,沙士顿《夏日田间即景》恬淡温馨的乡村风光,《地中海》的“神秘与伟大”,《五老峰》的“威严”“从容与伟大”,康桥的种种令人迷恋的美„„其他抒情达志的诗也经常与自然事物联系在一起,在《朝露里的小野花》中“思忖”“泪怦怦”的人生;借《雪花的快乐》轻柔的姿态去追寻“她”的身影,借以表现对爱情的憧憬;自诩为“天空里的一片云”《偶然》与她相遇,阐明自己的态度。而诗人作品中的出现的自然意象更是不可计数。“玉似的明月”“天边的晚霞”“明艳的云彩”,无论是一株草,一抹春色,还是那昂首峭拔的山峰,亦或是秋风飘零的落叶,都是在诗人的作品中随处可见的。
纵观徐志摩诗歌中的自然意象,不难看出他钟爱一切会飞、能流动的意象,像《这是一个怯懦的世界》中的“美丽的走兽与飞鸟”; 《雪花的快乐》中飞扬的雪花;《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中的风,《沪杭车中》的烟、云影、水;《春的投生》中的雾;《再别康桥》中的云彩、柔波、天上虹、星辉等等。其实这样的例子实在多的是,几乎在他的每首诗中都多少出现过。而这些意象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可以无拦阻的自由流动,拥有无限的自由。诗人对它们的爱即使对自
由的无限喜爱,诗人热爱自由的情怀也就是通过自己有意或无心地对这些特别的自然意象的运用流露出来的。
二、诗与人生的互文性——个人生活的真实展现
魏晋六朝著名的文艺理论家钟嵘在其《诗品》中指出,“诗歌创作以自然为最高美学原则”。“诗歌是以‘吟咏性情’为天职的,只要即景会心,直接描绘出激起诗情的景物或事情,就完成了它的使命”(“直寻”说);“在诗歌内容上主张自由抒情”。【2】钟嵘指出的这种自由抒情的文学思想在徐志摩的诗歌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读徐志摩的诗歌我们可以看到诗人“真实的自我形象”。徐志摩写作,毫不矜持,自己心里的话真掏出来说,“毫不掩饰自己思想上的矛盾、苦闷、疑惑,甚至某些阴暗的想法,他向他的读者和盘托出,就像和知心朋友促膝谈心一样,真实地向读者袒露他内心的一切,坦露他那颗挣扎中的痛苦心灵。”【3】他总是把他的读者当做他最亲近的人。徐志摩在他的《杂志》
(二)里也曾强调真实地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想是诗歌创作的基本前提。一首好诗,应是诗人“情绪自然和谐了的自然流露的产物”,是“筋骨里迸出来,血液里激出来,性灵里跳出来,生命力震荡出来的” 【4】,而“决不是矫情”【5】。1931年12月5日的天津《大公报》上,唐二酉写的《吊诗哲——徐志摩先生》就说﹕“我们的诗哲——徐志摩先生占了诗之真挚与畅快。”其真挚与畅快,读他的诗我们就能品味到,无论是代人申诉苦难与不平的,还是自己奋起呼唤血与火的,或是咏叹他的儿女私情的,还有赏味幽林秋月的,都有诗人一颗真实的心,给人一种自然之感、不事
雕琢之感。
简单来说,徐志摩的一生都在“缘情而发”。而在“缘情而发”的“真实的自我”中最惹眼的要数徐志摩的爱情了。诗人崇尚朴实自然的恋爱姿态,用最真实的态度向读者吐露了自己的感情之旅和心路历程,“不要怕羞,这种爱的吐露是不易轻得的”【6】。
张伟华在《因情而生,因情而灭》一文中将诗人的诗歌创作分为五个时期:私语——创作萌芽期(1922年以前);月下待杜鹃不来——创作旺盛期(1922年—1924年6月);为要寻一个明星——创作徘徊迷惘期(1924年6月—1924年秋);浓的化不开——创作全盛期(1924年秋—1928年);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创作沦落期(1928年—1931年)。从诗人这五个时期的诗歌创作情况完全可以看出诗人的感情起伏状况。
1920年徐志摩在英国遇到了美丽动人的林徽因,从此被她吸引,并开始了寻爱的历程,与此同时开始了诗歌创作了。诗人在《猛虎集·序》中说“整十年前我吹着了一阵奇异的风。也许照着了一阵奇异的月色,从此我的思想就倾向于分行书写。”陆耀东认为“奇异的风”、“奇异的月色”是隐语,绝不只是什么自然的月色,而《徐志摩转》的作者刘炎生则认为:显然是指他与林相恋对他产生的影响而言的,再加上此时康桥文化对徐志摩的影响,重新奠定了他的政治观、艺术观的基础,转换了他的职业爱好,写出了他的第一首诗《草上的露珠》,由草上的露珠展开,通过诗人丰富的想象,热烈的赞美了诗人的伟大,“诗人哟!你是时代精神的先觉者哟!你是思想艺术的集
成者哟!你是人天之际的创造者哟!”,“你居住在真生命的最高峰。”他的诗情从此一发不可收拾,迅速进入感情泛滥期。
徐志摩与林徽因的爱情由于各方面的原因一开始就甜涩相加,1922年至1924年期间,徐志摩创作的相当多的诗歌,都是抒写他和林徽因之间的感情纠葛的,写他呜咽似的回忆,写他的反省自责与矛盾,写他无处不在的悲思之情,甚至会写他在爱而弥深、百无他法时卑躬屈膝的祈祷,他为之痛苦却并不放弃,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情死》中作者以玫瑰比喻爱人表达了一种为爱情而献身的疯狂,宣泄了他对林徽因的执着与真诚;《月夜听琴》反映出他们“心心相印”,却有着“可怜不自由的灵魂”的无奈;《月下待杜鹃不来》记录了他与林徽因约会,林徽因没有赴约的伤感:“水粼粼,夜冥冥,思悠悠,何处是我恋的多情友?风飕飕,榆钱斗斗,令人长忆伤春的歌喉。”1924年,梁思成偕林徽因赴美求学,徐志摩从此断了对林徽因的追求,但是感情也不是说断就可以断绝的,徐志摩依旧处在矛盾痛苦中,就像在《一个噩梦中》所写到的一样:“我恼恨——我恨你的负心,我又不忍,不认你的疲损。”但灵魂的伴侣暂时还是失去了着落,心中的情爱无法释怀,感情的失矢使他陷入了徘徊中。《为要寻一颗明星》、《问谁》都流露出了这种情绪;1924年冬天陆小曼进入了诗人的视野,在彼此的交往中,两情相悦,二人水乳交融,徐志摩重新获得了爱情的滋润,“我的心又一度的跳荡,这这天蓝与海清与明洁的阳光,驱净了梅雨时期无欢的踪迹,也散放了我心头的网罗与纽结”,(《多谢天!我的心又一度的跳荡》)他的诗歌便随着他的感情进入了
浓的化不开的全盛期。1924秋到1928年期间诗人创作了许多令人津津乐道的作品,《雪花的快乐》中用雪花的欢乐表达了自己的幸福与欢乐;《起造一座墙》写出了是人为了他们的爱情与世俗观念抗争的信心与勇气;《这是一个怯懦的世界》诅咒不能自由恋爱的世界;《翡冷翠的一夜》表达了离别的伤感,沐浴在爱情中的甜蜜与幸福,以及对未来的担忧;《我来扬子江边买一把莲蓬》直白地表达了诗人对陆小曼的浓烈的思念之情,“我想着你,我想着你,啊小龙!”其中《别拧我,疼》一诗历来被评论界认为充满肉欲,格调不高,但是我觉得诗人在诗中毫不避讳地抒发自己的闺房之乐,正是诗人率真性情在诗中自然流露的最好例证。就像刘心皇说的那样“这首诗,更是小曼给他的灵感,写两个恋人在一起不可告人的举动多野、多媚、多令人心跳”。之后随着徐陆两人的感情之花日渐枯萎徐志摩再一次陷入了苦闷迷惘之中,其诗歌创作日益减少,诗泉大有枯竭之势。《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可以看出二人爱的心路过程,流露出了诗人理想爱情再度破灭的痛苦和绝望。由于与陆小曼关系的恶化,在其内心深处对林徽因仍残留着某些奢望与侥幸。《再别康桥》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再别林徽因。当他再想起林徽因时,不由自主的想到了他们相识相爱的地方康桥,之前的种种美好涌上心头就有了这首美好的诗篇。
就这样徐志摩通过自己的诗歌把自己的生活真实的呈现给了他的读者。
三、形式的“自然”——自由随性的分行书写
作为新月派的台柱,徐志摩也曾努力去实践闻一多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的“三美”的主张,并取得了很大的进步,闻一多说他的《翡冷翠的一夜》比起《志摩的诗》来是一个绝大的进步。而且他特别讲究音乐美,像《海韵》这首诗的内在音节具有强烈的韵律美,整首诗显得韵味十足。
但是“在某种意义上,他并非真正的格律诗派诗人”【7】徐志摩曾评价自己早期的诗:“绝无依傍,也不知顾虑,心头有什么郁结,就托付腕底胡乱给爬梳了去,救命似的迫切,那还顾得了什么美丑”;“大部分还是感情的无关拦的泛滥,什么似的艺术或技巧都谈不到”【8】。他并没有完全遵循似的三美德主张,倒是有几分散文的味道。闻一多先生就曾经说过徐志摩的诗“不论从哪个方面看,都是散文而不是诗”,如《康桥再会吧》因详尽地描写了康桥的美丽景色和自己的复杂情绪,以致发生了报刊编辑误认为是一篇散文而发表,徐志摩后来又按照分行排列的形式重新发表了一次的趣闻。
徐志摩的诗歌形式是毫无定式的。他的诗有时句式整齐,规格划一;有时常常的诗行一气排下,浑然一体;有时又参差不齐,疏密相间,错落有致,等等。而且他几乎用遍了几乎所有的诗体,如格律体、自由体、歌谣体、格言体、以及散文体等,并在此基础上尝试新的诗体,经他试验过的有散文诗、自由诗、无韵体诗、骈句韵体诗、章韵体诗,为诗歌创作开辟了几条新路。
正是因为徐志摩的诗抒写的是生活中的真实感受,几乎没有隐藏,因而往往会顾不上音节的严谨与形式上的统一,仅仅是自由随性的分行书写。
通过以上三方面的分析足以看出徐志摩诗歌中的真实、自由的的自然情怀,而不管是真实地表达还是自由地流露都是与徐志摩的思想、个性分不开的。
徐志摩生长在家境富裕的家庭中,作为家中的独子,祖母和母亲对他宠爱有加,养成了他纵情、放任的秉性,后来留学英国,剑桥浓郁的文化氛围和人文景观对他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它不仅受到剧作家莎士比亚,浪漫主义诗人拜伦、雪莱、济慈、华兹华斯等人的影响,而且在课余时间还广交名流,揭示了著名的作家狄更生、威尔斯、嘉本特、曼殊菲儿等,并拜会仰慕已久的著名哲学家罗素,与之成为莫逆之交。他们的反传统、爱人类、崇尚自由、恋自然的精神与徐志摩的放荡不羁的个性相吻合,耳濡目染,逐渐形成了他个性解放的人生观。而正是他这种自我解放的性格,决定了他酷爱自由,他要绝对的无拘无束,他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决定了他的诗歌不可能受到外界的、形式上的约束,只能随他的性灵挥洒,自由书写。
徐志摩性格中的另一个特点是单纯。这种单纯、孩子一般的性格在朋友当中是有目共睹的。胡适曾在《悼念志摩》一文有过这样的概述:“他的人生观真是一种‘单纯信仰’,这里面只有三个大字: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他梦想着三个理想的条件能够合在一个人生里,这就是他的‘单纯信仰’。他的一生的历史,只是他追求这个‘单纯信仰’的实现的历史。林徽因在《悼志摩》《悼念志摩去世四周年》两文中多次称赞徐志摩:他对“单纯信仰”的追求和“诚
恳的尝试”是“对理想的愚诚”,“他写诗的态度是诚实,勇敢而倔强。”,他那“认真的诗情,绝没有丝毫娇伪”。诗人的这种性格注定了其在诗歌中会真情流露,使其诗歌具有无比真实之感。
另一方面则是由徐志摩思想深处的对大自然的爱所决定的。徐志摩是“自然的崇拜者”【9】,对自然有着与生俱来的虔诚,可谓顶礼膜拜。徐志摩的家乡浙江海宁硖石镇,是一个山清水秀、满目风光如画的地方,使他从小就切身体会到了大自然的美好,使他形成了清逸性灵的心态,后来他留学英伦,流连在康河岸边,接受康桥文化的洗礼,促使他的思想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康河岸边的生活,诱发他去寻求回到自然母亲的怀抱里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物我的统一,灵肉的一致与理想的人生境界。这时的自然开始永远定居在了诗人的灵魂深处。
首先,诗人认为人是自然的产儿,能给与人类继续的滋养。徐志摩在《我所知道的康桥》一文中曾写道:“人是自然的产儿,就比枝头的花与鸟是自然的产儿”【10】,“从大自然我们去的我们的生命;从大自然我们应分取得我们继续的滋养”。诗人对世界的认识正是从自然中的得来的,他说:“我生平最纯粹可贵的教育是得之于自然界,田野、森林、山谷„„雷声是我的老师。”【11】诗人把大自然当做自己的一位老师,给其思想上的教育与滋养;大自然又像是一部伟大的书,给其人生的指导,“只要你认识了这一部书,你在这个世界上寂寞时便不寂寞,穷困时不穷困,苦恼是有安慰,挫折时有鼓励,软弱时有督责,迷失是有指南”。【12】自然交给了诗人无穷的知识,给予
了诗人无限的力量,使他在失落、无助的时候重新燃起对生活的信心和希望,由此可见,这样我们就不难理解诗人喜欢困顿愁苦的时候即去远游,思源枯竭的时候就像隐居山中的想法了。自然不仅给了诗人无穷的力量,而且给了诗人感悟自然和美的眼睛,像《再别康桥》、《残春》、《杜鹃》、《乡村里的音籁》等诗歌不仅描写大自然的美,而且写出了他在自然中所得到的心灵感悟,阐发了他在自然中所探究到的人生哲理。
其次,诗人认为自然是自由的象征,充满了温情与愉悦。“在星光下听水声,听近村的晚钟声,听河畔倦牛刍草声,是我康桥经验中最神秘的一种:大自然的优美、宁静,调谐在这星光与波光的默契中不期然的淹入了你的性灵。”【13】自然提供给诗人一个无比美丽悠闲祥和的环境,自己只有回归自然,亲近自然,才能使自己的灵性得到显现,才能自由地构织自己理想的梦幻。在大自然的怀抱中,诗人享受着无与伦比的轻松与愉悦,“只有你单身奔赴大自然的怀抱时,像一个裸体的小孩扑入他母亲的怀抱时,你才知道灵魂的愉快时怎样的,单是活着的快乐是怎样的”。【14】而在现实生活中,他以为现实总是令人悲哀的,生活是灰暗的,人生是痛苦的,只有大自然才能真正得到心灵的安憩与快乐。大自然洗涤着诗人的灵魂,让其充分显示出人性浑朴天真的一面。在《夏日田间即景》《东山小曲》《八月的太阳》等诗作中,他反复吟咏了自然中的快乐、自得与悠闲。徐志摩认为,人类最大的幸福与权力就是生活里有相当的自由的活动,实现纯真的个性,但要得到这种幸福与权力,只有求助于自然。就像他在《翡
冷翠山居闲话》中描述的一样,去山中散步就像去赴一个美的约会,大自然的没纵然让他感到愉快,而最令他感到快意的是“你永不须踌躇你的服色与体态”,可以给自己“一半日的自由”。由此来看,自然不仅给了徐志摩温情与愉悦之感,也给了他无限的自由,使他摆脱束缚,充分领略人生的真谛。
你这一部分写的是成因,太多了,压缩一下,这样论题不集中 你可以把这些融进你的自然情怀的三方面里 这样单列出来太醒目
正是徐志摩的这种思想个性,是他的诗歌创作始终充满真情,不受拘束自由抒发,让读者感受到了一个真实的徐志摩。最后引用程牧原《写诗的孩子——浅谈对徐志摩的认识》一文中的几句话做结:仔细读他的诗,会发现那些评价较高的作品并没有多少技巧,颇得散文的味道,而真正打动我们的是字里行间透出的一片赤子之心。徐志摩的诗是写给他爱的人和爱他的人看的。【参考文献】
【1】【3】【4】【6】赵遐秋,《徐志摩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张少康,《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 【5】【11】徐志摩,《徐志摩自传·名人自传丛书》,江苏文艺出版社【7】王鸣剑,《“爱是实现生命之唯一途径”——论徐志摩的爱情诗》,渝州大学学报(社科版),2001年1期
【8】顾永棣,《徐志摩诗全集·〈猛虎集〉序》,学林出版社 【9】【10】【12】【14】徐志摩,《深巷琵琶·翡冷翠山居闲话》,华夏
出版社
【13】徐志摩,《深巷琵琶·我所知道的康桥》,华夏出版社
第四篇:论徐志摩诗歌的浪漫情调(定稿)
论徐志摩诗歌的浪漫情调
(定稿)钟
英
【摘要】在中国现代新诗史上,在康河的柔波里,有一位追逐“爱”、“自由”和“美”的诗人,他就是徐志摩。本文通过对徐志摩诗歌经典文本的解读,分析了徐志摩诗歌的浪漫情调,探讨了徐志摩诗歌浪漫情调的成因,以及浪漫情调下的理想悲剧,试图走进他的浪漫世界,去感受一个诗人的成长过程及其短暂人生中的浪漫气氛。【关键词】徐志摩;浪漫情调;康桥;理想悲剧
浪漫一词在《新华字典》里的解释是:“富有诗意,充满幻想”。而文学中的浪漫主义它的创造特色是强调主观与主体性,侧重表现理想世界,把情感和想象提到创作的首位,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超越现实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塑造理想中的形象。古今中外的文学创作自始就有这种特色。如中国屈原、李白的诗歌和吴承恩的小说《西游记》,德国的歌德和席勒、法国的雨果和乔治·桑、英国的拜伦和雪莱等人的作品中都具有鲜明的浪漫主义特色。
而徐志摩的人生恰恰就是“富有诗意,充满幻想”的人生。从童年到成年,他总是生活在幻想的世界里。“童年的徐志摩心头贮满千奇古怪的幻想,他爱天上闪烁的星,他爱活泼跳动的水,他爱枝头的花,他爱地上的草,他更羡慕翱翔在蓝天白云间的大鹰。他幻想自己背上像安琪儿那样长出一对粉嫩嫩的肉翅来,到月宫里去攀桂花树,到银河里去钓大鱼,这和他成年后浪漫不羁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他嫌地面太脏,他嫌地球太小,他要冲破空气的笼牢。到广碧的宇宙去遨游,到万里外去寻找一颗不灭的明星。”他的诗歌也是“侧重表现理想世界,把情感和想象提到创作的首位”的诗歌。常常以温馨和想象、清新的气息引起人们的关注。
徐志摩 1921 年始作新诗,“拜伦,雪莱,济慈一代诗风,给了他诗灵冲动最初的灵感。”他继承了英国第一代浪漫派的人侧重感情,歌颂自然,制造幻异,寻求口语的特点,他讴歌自然界神秘的美。他全盘接受了个性解放的思想,他美化自己憧憬 的爱情,向往着自己的世界,永远地活在了自己的理想中的世界。
一、浪漫是徐志摩诗歌的主要感情基调
徐志摩是一个被称为创造思想比较复杂的人,人们对他的评价也是众说不一,毁誉参半。“评论家们以《再别康桥》等来概括徐诗的价值,是一个极大的偏差。”他们认为:“《再别康桥》、《山中》一路诗,有轻灵婉约之美,温馨的图像与温存的心意相融合……”但是“外形光润与美听,毕竟只能与温婉的情思微淡的内容相谐媲,只能综合成一种小巧的美,一种更富古典诗艺色彩的美,与现代生活呼唤的现代诗美相去辽远,一个诗人多写这一路诗,便否认的是在半个世纪以前,一曲《再别康桥》、《沙扬娜拉》等婉约、柔丽而轻快的篇章,不知迷醉了多少人,人们更多的是陶醉在他浪漫的情调中,久久不能平静。更多的人认为他是浪漫主义诗人,这不仅仅是因为一首《再别康桥》也包括他充满浪漫色彩的短暂的一生。徐志摩说过:“他这一生的周折,大都寻得出感情的线索。”所谓的“感情线索”也就是他的浪漫情怀和追求完美的感情在作祟。从康桥给他以灵感,从事新诗开始,他就开始了自由不羁的浪漫生涯的开始,他为了向“传统宣战”做了“中国的第一离婚男人”、为了在“茫茫人海中寻找女人身上的半个灵魂,与自己的半个灵魂,合成一个完整的灵魂。”不顾世俗的看法,不顾家人的反对,毅然与张幼仪离婚,苦苦追求着他乞求的半个灵魂——林徽因。他只因与曼斯菲尔德“不死二十分钟”的交往,从此不涉足官场政界。而他从孙伏园手中接任《晨报副镌》当主编时,他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了“……我不愿说的话,你逼我求我,我都不说的。我要说的话你逼我求我,我都不能不说的。”直率的浪漫主义宣言。而与陆小曼的结合是他在浪漫主义思想的指导下,与三纲五常,道德人伦的斗争行为,小曼在他眼中已成了理想的化身,越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东西他越是执着的追求,孜孜地追求着他理想中的世界。
谈到徐志摩诗歌中的浪漫情调,《再别康桥》堪称是他的诗作中的绝唱。里面的字句风格轻快,带有异国的浪漫情调,词句间充满节奏感。“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是他最为脍炙人口的一句,也似乎预示他的富有传奇色彩的匆匆一生,人们往往用这首诗来评价徐志摩的诗歌成就。
《再别康桥》其实也是他浪漫生涯的开始,起初徐志摩是被英国哲学家罗素的思想所吸引,奔向了大西洋。但是似乎冥冥之中注定他的生活将被诗化,他到了伦敦之后,罗素却去中国讲学了。茫然之际,经友人介绍结识了狄更生,他看出了徐志摩的烦闷,劝他换个环境,并安排他到康桥去。从此徐志摩才接触了十九世纪浪漫主义文学,在康桥开始了新的生活。康桥是浪漫大师拜伦的母校,志摩在这里一头沉浸在了浪漫主义文学的海洋里……康桥给了他无尽的美好的回忆,康桥是萦绕他一生的情结。康桥在他笔下焕发了无穷的魅力。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因为有了《再别康桥》,它才显得那么的美丽动人,才会吸引我们宁愿“在康河的柔波里”“做一条水草!”也是因为康桥的氛围,给了诗人无穷的才华。
除了《再别康桥》,在他的很多诗作中,我们能够深深的地感受到他富有诗意,充满幻想的诗句,而有些诗歌甚至就成了他一生的写照,比如一首短短的《黄鹂》:
一掠颜色飞上了树。
“看,一只黄鹂!”有人说。
翘着尾尖,它不作声,艳异照亮了浓密——
象是春光,火焰,象是热情,等候它唱,我们静着望,怕惊了它。但它一展翅,冲破浓密,化一朵彩云;
它飞了,不见了,没了——
象是春光,火焰,象是热情。
他“冲破浓密,化一朵彩云;它飞了,不见了,没了——”如同他的生命
在很多充满浪漫情调的诗句中,我发现这是一位始终“想飞”的诗人,“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他始终生活在自己想象的
世界里,他的所爱是在天上。他总是以忘情的笔墨写他所向往的飞翔:“那美丽的翅膀在半空中沙沙的摇响,朵朵的春云,跳过来拥着他们的肩背,望着最光明的来处翩翩的,冉冉的,轻烟似的化出了你的视线,像云雀似的只留下一泄光明的骤雨。”他有一次在光华大学上学时,一进教师就很兴奋地向学生说“我昨天是从南京飞回来的……从窗口向地上望,多么渺小的地球,多么渺小的人类啊!……我从白云里钻出,一忽儿又躲在黑云去。这驾飞机,带着我的灵魂飞过高山、飞越大海……飞出空气的笼牢,飞到整个宇宙里去。”反映了他浪漫不羁、渴望自由、要摆脱一切羁绊的热望。他总是如此这般让人们预感着他不幸的、匆忙的,然而又是美丽的死亡。”再看他的一首爱情诗《我有一个恋爱》:
我有一个恋爱;
我爱天上的明星;
我爱它们的晶莹;
人间没有这异样的神明。
矛盾而复杂的徐志摩,他的执着的爱情的追求也是远离了人间的天上。他美化自己憧憬的爱情。但是不管是什么主题,他的诗歌总是充满了欢乐,徐志摩以欢乐意识为轴心奠定了自己的浪漫主义诗歌的基础。
到了他的生命的最后一年,一九三一年的《诗刊》创刊号上,他发表《爱的灵感》,那里的诗句让人颤抖,惊异……评论家称它是这位诗人对世间的诀别之词:
现在我
真正可以死了,我要你
这样抱着我直到我去,直到我的眼再不睁开,直到我飞,飞,飞去太空,散成沙,散成光,散成风,呵苦痛,但苦痛是短的,是暂时的;快乐是长的,爱是不死的:
我,我要睡……
他的诗歌就是这样一种浪漫的情调里,带着些许的苦涩的味道,“飞着”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他轻飘飘地像一朵云彩环顾着“天上”的世界,他的精神永远地活在世界的另一个彼岸。有的人在他的诗歌中听出了悲哀和绝望,而我往往在他的诗歌中听来了他的欢乐,他的精神世界是充实的,只是我们无法高攀他的世界……“他的诗永远是愉快的空气,不曾有一些儿伤感或颓废的调子,他的眼泪也闪耀着欢喜的圆光。这自我解放与空灵的飘忽,安放在他柔丽清爽的字句,给人总是那舒快的感悟。好像一只聪明玲珑的鸟,是欢喜,是怨,她唱的皆是美妙的歌。他是跳着溅着不舍昼夜的一道生命水……他让你觉着世上一切都是活泼、鲜明的。”他的这些诗歌中对待生命的欢乐气氛,也是来自他对生活的朦胧的理想,他相信他看到的才是真的世界,他即使在讲痛苦和死,也充满了浪漫色彩,总是闪耀着让人欣喜的光辉。即使是现实生活使他失去了“方向”他还是“骑着拐腿的瞎马”寻找光明。
我骑着一匹拐腿的瞎马,向着黑夜里加鞭;——
向着黑夜里加鞭,我跨着一匹拐腿的瞎马!
我冲入这黑绵绵的昏夜,为要寻一颗明星;——
为要寻一颗明星,我冲入这黑茫茫的荒野。
即使累死牲口,甚至牺牲生命,他也相信水晶似的光明,终将来临。
二、徐志摩诗歌浪漫情调之成因
徐志摩是一个大器晚成的诗人,他最初的志向并不在“分行的抒写”:“在二十四岁之前,不论新旧,于我是完全没有相干。……” 徐志摩还说:“我自己最高的野心是做一个新的迷上了浪漫主义诗歌,成为一代抒情诗人,这一转折实在突兀。因为若按
他的家庭背景,其父富甲一方,有财有势;其妻兄张君劢是民社党主席,张嘉璈是金融界和政界名流,他无论经商从政,前程都是一番锦绣。可他偏偏舍弃了唾手可得的政治经济学博士头衔,步入了无业可守的诗道。
但是我们若纵览他的一生,便可窥见到康桥对于他的理想追求以及浪漫性格的形成都有特殊意义。康桥,即英国著名的剑桥大学所在地。1920 年 10 月—1922 年 8 月,诗人曾游学于此。康桥时期是徐志摩一生的转折点。“诗人在《猛虎集·序文》中曾经自陈道:在 24岁以前,他对于诗的兴味远不如对于相对论或民约论的兴味。正是康河的水,开启了诗人的性灵,唤醒了久蜇在他心中的诗人的天命。”
在生活上,他向往英国康桥的浪漫和自由,因为在那里可以尽情的投入一切都按个性生长的大自然神奇美妙的怀抱;可以躺在累累的桃李树荫下或康河两岸柔和的草地上吃茶看书;在那悠闲的礼拜天,可以看得见划船女郎“那敏捷,那闲暇,那轻盈”的身影,爱热闹的少年们可以携着他们的女友一同游玩。这种自由自在的生活方式与中国社会中囚禁在三纲五常、三从四德、父母包办婚姻等封建主义囚笼中的人性迫害,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因此他后来曾满怀深情地说:“我一直认为,自己一生最大的机缘是得遇狄更生先生。是因着他,我才能进康桥享受这些快乐的日子,而我对文学艺术兴趣也就是这样固定成形了。”“就我个人说,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可以说,“康桥情结”贯穿在徐志摩一生的诗文中;而《再别康桥》无疑是其中最有名的一篇。
艺术上,因为他对狄更生的崇拜,从而受到了他推崇的十九世纪浪漫主义作家的影响。他认识和结交了很多英国文化界的大作家、诗人、画家等等。其中最使徐志摩终生难忘的,是和女作家曼斯菲尔德“不死二十分钟”的交往。当时曼斯菲尔德显得恹恹病态,但是在志摩的眼里,她仍然光彩魅人。在他的散文《曼殊斐儿》中,他无法掩饰自己的倾慕之情:“仿佛你对着自然界的杰作,不论是秋月洗净的湖山,霞彩纷披的夕照,南洋里莹澈的星空,或是艺术界的杰作,你只觉得他们整体的美,纯粹的美,完全的美,不能分析的美,可感不可说的美;你仿佛直接无碍的领会了造作最高明的意志,你在最伟大深刻的戟刺中经验了无限的欢喜,在更大的人格中解化了你的
性灵……受着她充满了灵魂的电流的凝视,感受着她最和软的春风似神态,所得的总量我只能称之为一整个的美感。她仿佛是个透明体,你只感惊讶她粹极的灵澈性,却看不见一些杂质”不知为何一言及政治曼斯菲尔德就极为反感。“她问我回中国去打算怎么样,她希望我不进政治,她愤愤的说现代政治的世界,不论哪一国,只是一乱堆的残暴,和罪恶。”徐志摩念念不忘她的“忠告”,回国后从不涉足官场政界,甚至聘他当教育部一个司的司长也不就。虽然仅仅是二十分钟的会见,但曼斯菲尔德厌恶政治的倾向对徐志摩弃政从文起了深刻的影响,转而成为以浪漫情节的创造来满足自己永不停止的,孜孜追求的诗化的世界,把最初的追求全都否定了。
从思想上看,他向往英国的民主开明,向往英国康桥的进步和先进。在徐志摩生活的时代,正是中国社会从封闭走向开放的现代思想苏醒的时代,人的个性意识终于挣脱了封建思想桎梏而获得解放。这时,英国湖畔诗人对于自然风物的清远超脱,以及拜伦式的斗争激情的宣泄,自然触动了徐志摩的诗心,“他的性格象拜伦,他的气质象哈代,他的“理想社会”明显地留下了雪莱“空想社会主义”的痕迹;他的哲学思想,深受卢梭“返回自然”的影响。”这些都成为他的浪漫情调的源泉。
也许,徐志摩与林徽音的交往,才是最富于浪漫情调的感情体验。说起林徽因,在它的身上也有一种特殊的气质:东方的婉约美与西方的豪爽美的完美结合。林徽音自幼受父亲熏陶,有极好的文学素养,因而经常拉着徐志摩参加文艺活动。世上有谁相信一见钟情的爱情,不过对徐志摩来说,第一次在异国伦敦与林徽因的晤面,就被她那特殊的气质所深深打动。身受传统婚姻之苦的徐志摩点燃了一盏不灭的爱情明灯。他第一次听到了心灵的对话,第一次感受到爱情的魅力,而这些在张幼仪身上是不曾体味过的。为了这灵魂深处的爱情,他不顾一切艰难和险阻,毅然地背上希望和憧憬,扬起他那情感的风帆。“世界上哪里找得到这样一对形合神似、天造地设的情侣:喜欢看白云在明净的蓝天上浮游变幻,喜欢仰望灿烂的星空,喜欢穿雨衣不戴帽子在蒙蒙细雨里散步,喜欢贝多芬的《第九交响乐》、舒曼的《梦幻曲》、雪的《云雀》、济慈的《夜莺》,喜欢孔子、庄子,喜欢晚唐诗和南宋词,喜欢中国的写意画和西方的印象派画,喜欢沉思也喜欢辩论,喜欢对别人友善也喜欢别人对自己真诚,喜欢与
情趣相投的人小聚长谈,喜欢不带恶意的挪揄和严肃的诙谐,喜欢喝咖啡、吃酸牛奶,喜欢逛书店,瞻仰教堂古墓,喜欢梅花和幽重,喜欢一切善和美……讨厌数学,讨厌商人,讨厌虚伪、敷衍,讨厌工笔画、汉赋,讨厌讽刺诗、铜管乐......”徐志摩一气写下了十七个喜欢,九个讨厌,这封信可以说是一个浪漫主义的宣言。
总之,在徐志摩弃政从诗的转变过程中,康桥文化所蕴涵的特殊氛围是一个关键。如果徐志摩到了英国后见了哲学家罗素,也许他会被铸成另外一个模型。而林徽音的出现,使徐志摩的诗歌形成了更形象的浪漫主义情调,对他精神世界的转变有着特殊的意义。徐志摩的诗生活和爱情是同时开始的,他早期的很多抒情诗里可以找到很多林徽音的“回应”饱偿了封建包办婚姻之苦的徐志摩,被林徽音唤醒了压抑与内心的感情需要,但不久林徽音又离他而去,获得喜悦和失去的痛苦同时降在徐志摩身上,他通过浪漫主义诗作来抒发自我的心绪也是势在必然。
在这么多的外在因素和自身的天性下。徐志摩完成了人生的一个大转折,曾立志做一个中国汉密尔顿的青年,转眼间成了一代浪漫诗人,一个纯粹的唯美主义者。他的世界观、人生观、艺术观也在这时逐步形成了。在政治上他期望有一个英国式的民主政治,在个人生活上他企望有一位理想化的美女辅助他一起在文学的园地里耕耘,在艺术上他追求一种纯净的境界。这三个目标,也成为他短暂人生中孜孜追求的理想。三.从浪漫情调看徐志摩的理想悲剧
诗人刚回国时踌躇满志,意气风发。他联合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成立新月社,准备在社会上“露棱角”。他将自己的高世之志称为“单纯信仰”。胡适尝言:“他的人生观真是一种„单纯信仰‟,这里面只有三个大字: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他梦想这三个理想的条件能够会合在一个人生里,这是他的„单纯信仰‟。他的一生的历史,只是他追求这个单纯信仰的实现的历史。”在他的一生中离婚和再婚是最受社会批评的两件事,但是从徐志摩方面,这是他追求单纯的理想的必经之路,我们只要了解了他的“单纯信仰”就能了解他一生中,人们所不能了解的行为,他一生都在追求美、自由和爱。他相信这些都可以用纯洁的心血培养出来。
但是在康桥温馨典雅的文化环境中,徐志摩的思想与生命活动,已经与当时整个
中国社会相去甚远,这就注定了他的理想悲剧。也许是曼殊菲尔“不进政治”的劝导牵引他,他已经淡化了直接参与社会政治经济的意识,表明了徐志摩开始淡化某种参与社会的意识,逐渐走向极富于温情的博爱与人道的轨迹,“他无乱如何变得厌倦、憎恶一切暴力与留血了,甚至包括人类进步不可缺少的暴力革命在内,开始以一种从容恰静的态度自守人生。对现实人围的剑桥,回到黑暗、野蛮的当时的中国后,虽然他还坚持着“美与自由,爱”的理想,但是,面对军阀的屠戮,社会的污秽,政治的无耻,诗人已经无法冷静地处理现世。现实生活的严峻激发了他身上那份血性,使他奔波,使他苦闷、怨毒、愤怒。于是他写下了:
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黯淡是梦里的光辉。
这当然的表现了他的惶恐。虽然这样,作为一个富有浪漫主义气质和激情的诗人来说,他往往能在幻想的理想世界里找到灵感的泉源,使心灵想象的翅膀得以自由翱翔。《这是一个懦怯的世界》,正是诗人否定和拒绝黑暗的现实世界、肯定和向往理想世界的作品。
这是一个懦怯的世界
容不得恋爱,容不得恋爱!
披散你的满头发,赤露你的一双脚;
跟着我来,我的恋爱,抛弃这个世界
殉我们的恋爱!
爱,你跟着我走;
听凭荆棘把我们的脚心刺透,听凭冰雹劈破我们的头,你跟着我走,我拉着你的手,逃出了牢笼,恢复我们的自由!
跟着我来,我的恋爱!
人间已经掉落在我们的后背——
看呀,这不是白茫茫的大海?
白茫茫的大海,白茫茫的大海,无边的自由,我与你恋爱!
顺著我的指头看,那天边一小星的蓝——
那是一座岛,岛上有青草,鲜花,美丽的走兽与飞鸟;
快上这轻快的小艇,去到那理想的天庭——
恋爱,欢允,自由——
辞别了人间,永远!
这首诗写于 1925 年,时值徐志摩与有夫之妇的陆小曼相爱,他们恋爱遭到许多人反对,徐志摩痛感传统的道德观念对人的束缚,深深感受到重荷压制下的精神痛苦,他写作这首诗与当时的处境和心境有关。如果说《这是一个懦怯的世界》是反映现实黑暗的作品,不如说这是诗人性灵和浪漫激情的抒发。诗人有感于现实生活中恋爱不自由而写下这首诗,他在诗的开头直截了当地指出这个世界是“懦怯”的,是“容不得恋爱”的,但诗人接下去并未对现实世界作任何客观的描绘,实际上,现实只是触动他性灵和浪漫激情的“元素”,他想表现的不是现实世界如何“懦怯”、如何黑暗,而是要抒发自己对黑暗现实的不满与愤懑之情,表达自己同黑暗现实誓不两立的决绝态度与抗争精神,以及对理想世界的美好向往和热烈追求。诗人的浪漫主义使他在否定一个旧世界的同时,以更大的热情去肯定一个理想中的世界。让我们看看诗人描绘了一幅怎样美丽非常的幻境:有象征无边自由的“白茫茫的大海”,大海上有座美丽的岛屿,岛上有青草,有鲜花,有美丽的走兽与飞鸟,更令人向往的是,这是一个“恋爱、欢允、自由”的“理想的天庭”。为寻求这一理想世界,诗人曾抱着怎样义无反顾的坚定决心:“抛弃这个世界,殉我们的恋爱”、“听凭荆棘把我们的脚心刺透,听凭冰雹劈破我们的头”。他希望有一个充满爱心的,没有仇恨的,和谐的而不是纷扰的世界,自由而不是暴力的世界。
但是,“这个现实世界太复杂了,他的单纯的信仰禁不起这个现实世界的摧毁……。”
徐志摩自始至终是一个多愁善感、感情化、情绪化的诗人,从来都缺乏着深沉与深刻,他是大资产阶级家庭的宠儿和一定意义上的叛逆者,与前妻离异之前,锦衣玉食,不谙时艰;与陆小曼重组家庭,经济困窘而渐察世道的民瘼。赤诚爱国而依违不一,超凛党派以标榜清高,在性灵自适、灵魂自洁的向往里,追求着飘渺的爱、自由和美。在气质上他有文人的善良,诚挚与柔弱,不图攀附青云,与陆的浪漫爱情,从遂愿到失望,又促成他对于人生的悲凉意识。
在他自以为熟虑,决计满怀热情去孤注一掷时,恰恰暴露了他激动与冲动的本性。诗人直言自己的创作“唯一的靠傍是刹那间的灵通”这种刹那间的灵通带有极大的偶然、盲目和冲动,我觉得这个刹那间的灵感也就是他的一种“单纯信仰”。这种“信仰”不可避免的赋着像神经质似的敏锐和病态,表现在爱情上和政治上,都是一厢情愿的
全身心的投入,期待以自己的真纯和美好,去感化去进化理想的对象。而事实上,以复杂的社会为对象的理想政治和以多变的女人陆小曼为对象的理想爱情,最终多以冷酷无情的失望粉碎了诗人天真而至诚的梦想,于是,那原本就“不够深的”的心和流淌着缠绵的忧愁,那原本就“并不大”的胸膛沉载着世纪末的凄凉,他的爱情悲剧正如梁实秋分析的那样:“徐志摩一如西方浪漫派的文学家雪莱,拜伦,罗素等人物,一生追求着理想的生活,而终于不可得,他们爱的不是某一个女人,他们爱的是他们自己内心中的理想。”所以他理想中的爱情也在现实面前摔的粉碎。
我们可以毫不犹豫的说:自由、爱、美丽,这三位一体的人生追求便是徐志摩浪漫气质的内核,康桥文化孕育的这一结果,也成了徐志摩安生立命的根本,感情上追求纯洁自然,生活中渴求真正倾心的情义,虽然他的认识虚幻飘渺,创造上力求美的实现,可是康桥文化已把他塑成了一个诗人,他也只能只有像夜莺那样唱到气绝方能罢休。他可以骑着瞎马向着黑夜里加鞭,而他的心灵总幻想有一颗明星。徐志摩的“柔美流丽”是有名的,但是他的颓废也是有名的,这是由于他把人生的理想建立在欢乐的意识上,一旦理想的明星毁灭,伴随而来的就是一种无可言状的悲哀和绝望。这就是茅盾说的“一旦人生的转变出乎他意料之外,而且超过了他期待的耐心,于是他的曾经有过的单纯信仰发生动摇,于是他流入了怀疑的颓废了。”
浪漫主义诗歌开拓了徐志摩生命中的新天地,在他十年的创作生涯之中,留下了一串串珠玑,留下了一片片辉煌,但是诗人却匆匆地远去了。“他总是那样的行色匆匆。他是一团火,灼热、明亮,熊熊烈烈,燃起人们的热情,照亮大家的心灵、他是一个孩子,兴高采烈,仰天大笑,大惊小怪,手舞足蹈,把神妙的童话世界带回到友人的生活里;他是只云雀,难耐嵌金镶玉的雕笼的幽困,不停地翱翔鸣啼,冲向蓝天,寻找更加广阔的苍穹……他走了。”[15]虽然不带走人间的一片云彩,却把永远的思念留给了中国诗坛。半个多世纪过去了,我们今天仍然觉得他以三十五岁的年华而“云游”不返是个悲剧。但是,诗人的才情也许因这种悲剧性的流星般的闪现而益其光耀:普希金死于维护爱情尊严的决斗,雪莱死于大海的拥抱,拜伦以英国公民的身份而成为希腊的民族英雄,在一场大雷雨中结束了生命……当然,徐志摩的名字不及他们辉
煌。他的一生尽管有过激烈的冲动,爱情的焦躁与渴望,内心也不乏风暴的来袭,但他也只是这么并不轰轰烈烈地甚至是悄悄的来了,又悄悄的走了。但这一来一去之间,却给我们留下了恒久的思念和思考。
【注释】
1《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月刊,1989 年,第三期,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 2《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月刊,1989 年,第三期,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 转引自:《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月刊,1990 年,第十一期,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 4 汉密尔顿,美国政治家,曾任华盛顿总统财政秘书。5 转引自:《徐志摩诗选》http://post.baidu.com/f?kz=13426135 6《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1992 年,第六期,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 7《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1992 年,第八期,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 8《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1992 年,第十二期,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 9 转引自:《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1992 年,第十二期,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 【参考文献】
[1] 顾永棣著:《徐志摩传奇》,学林出版社、2004 年 8 月第一版。
[2] 韩石山著:《重说文坛三剑客——悲情徐志摩》,北京同心出版社、2005 年。[3] 顾永棣著:《徐志摩传奇》,学林出版社、2004 年 8 月第一版。[4] 顾永棣著:《徐志摩传奇》,学林出版社、2004 年 8 月第一版。[5] 顾永棣著:《徐志摩传奇》,学林出版社、2004 年 8 月第一版。[6] 谢冕著:《中国现代诗人论》,重庆出版社出版,1986 年 10 月发行。[7] 顾永棣著:《徐志摩传奇》,学林出版社、2004 年 8 月第一版。[8] 谢冕著:《中国现代诗人论》,重庆出版社出版,1986 年 10 月发行 [9] 徐志摩著:《我所知道的康桥》,京华出版社、2005 年 7 月 第 1 版。[10] 徐志摩著:《吸烟与文化》http:// [12] 顾永棣著:《徐志摩传奇》,学林出版社、2004 年 8 月第一版。[13] 顾永棣著:《徐志摩传奇》,学林出版社、2004 年 8 月第一版。
[14] 韩石山著:《重说文坛三剑客——悲情徐志摩》,北京同心出版社、2005 年
[15] 王蕙玲著:《人间四月天 》美美藏书屋、http://
第五篇:毕业论文(论徐志摩诗歌常用意象的思想内涵)
论徐志摩诗歌常用意象的思想内涵
摘要:徐志摩在中国现代诗坛上留下了光彩夺目的一笔。他诗歌中的意象世界内蕴丰富。“飞”,“云”,“水”,“花”,“星、月、光”等意象在徐志摩诗歌中经常出现,拥有丰富的思想内涵。本文通过探讨认为,徐志摩诗歌常用意象的思想内涵包括有:对自由的执着追求;女性观的诗化;政治理想的寄寓;对现实的不满,对社会的绝望。以此力图对徐志摩的诗歌有更为深入的理解和把握。
Abstract:Xu Zhimo in modern Chinese poetry left a dazzling.The imagery of his poetry in the rich inner world.“Fly,” “Cloud”, “Water,” “Flowers,” “Stars, Moon, Light” and other imagery in poems that often appear in Xu Zhimo with rich ideological content.In this paper, by exploring the view that poetry Xu Zhimo ideological content of popular imagery, including: the pursuit of freedom;female poetic concept;the political ideals;of reality dissatisfied with the despair of society.As trying to Xu Zhimo’s poems have a more in-depth understanding and grasp.关键词:徐志摩 诗歌 意象 思想内涵
Key words:Xu Zhimo,Poem,Image,Ideological content
前 言
说起中国现代诗坛,不能不提到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徐志摩。他的人生虽然短暂,却在诗歌史上留下了光彩夺目的一笔。徐志摩热烈追求“爱”、“自由”与“美”,与他潇洒空灵的个性、不受羁绊的才华完美地统一在一起,形成了其诗特有的灵动飘逸的艺术风格。诗歌艺术离不开意象,意象是诗歌艺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意象是以表达哲理观念为目的、以象征性或荒诞性为基本特征以达到人类理想境界的表意之象,即为艺术典型。”①“在诗中,情感内容和对象形式的这种统一,或者更准确地说,情感内容借对象形式的这种表现,就是我们所谓的对象化的情感,即诗的意象。”②徐志摩就很擅长捕捉意象,运用意象抒发思想感情。徐志摩诗歌中优美的意象层出不穷,新颖别致,内蕴丰富,给人以生动鲜活的审美感受。有一些意象在徐志摩诗歌中经常出现,寄寓着诗人独特的思想感情。本文将通过探讨徐志摩诗歌中的常用意象,来探寻其中的思想内涵。
一、对自由的执着追求
胡适在《追悼志摩》一文中说:“他的人生观真是一种‘单纯信仰’,这里面只有三个大字: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他梦想这三个理想的条件能够会合在一个人生里,这是他的‘单纯信仰’。他的一生的历史,只是他追求这个单纯信仰的实现的历史。”③而诗人这种对于爱、对于自由、对于美的追求, 主要通过他的诗歌表达出来。徐志摩是一个追求自由、崇尚个性解放的诗人。自由是他执着追求的理想。徐志摩的这一思想,主要寄寓于其诗歌的以下三种意象中:“飞”,“云”,“水”。
(一)“飞”意象
徐志摩的诗歌中,出现过许多飞的意象,比如《雪花的快乐》里“雪花”的“飞扬、飞扬、飞扬”,《偶然》里“天空里的一片云”似的云游,还有《黄鹂》里“黄鹂”的飞:“冲破浓密,化一朵彩云——象是春光、火焰,象是热情”。“飞”几乎成为徐志摩创作心理的深刻情结和诗歌中反复出现、蕴含独特的原型性意象。
徐志摩用“飞”来象征“自由”,给他那理想中的“飞”赋予了无限广阔的内涵。自由是人类的天性,是人们从出生开始就逐渐产生的永恒的理想。随着不断的成长,我们一点一点被生活的负担和社会的冷酷所束缚,心灵被琐碎与沉重塞满,不知不觉地放弃了对自由理想的追求,甚至遗忘了自由的天性。正如徐志摩所说的:“飞,人们原来都是会飞的。天使们有翅膀,会飞,我们初来时也有翅膀,会飞。我们最初来就是飞了来的,有的做完了事还是飞了去,他们是可羡慕的。但大多数人是忘了飞的,有的翅膀上掉了毛不长再也飞不起来,有的翅膀叫胶水给胶住了再也拉不开,有的羽毛叫人给修短了像鸽子似的只会在地上跳,有的拿背上一对翅膀上当铺去典钱使过了期再也赎不回„„真的,我们一过了做孩子的日子就掉了飞的本领。”④
徐志摩“飞”意象的选择,是其浪漫气质的体现,是其灵动个性的写照。飞,以其自由飘荡、无拘无束、轻盈飘逸展示了生命的本质。徐志摩从飞中感受到了生命的快乐,领略到了自身心灵与飞的契合点。他从飞的灵动中,观照到了自身性灵自由的生活方式。无形的意识形态总是通过有形的一定的载体来体现的。徐志摩天生的禀赋就是如云如雀喜在天空里自由飞翔。他自幼就酷爱飞翔,创作中总是以忘情的笔墨写他所向往的飞翔,借着这飞翔来把自己的思想糅合在其中,以达述志的目的。徐志摩自小就爱在天穹野地里自由自在地玩耍,爱在风和日丽的日子里无所拘束地全身心投入自然,爱天上闪烁的星星,爱活泼跳动的流水。除了爱自然、星星、流水外,其实他更艳羡在蓝天白云间自由翱翔的鹰儿。他曾天真地幻想过“飞”,幻想着有一双如鹰如鹏的翅膀,能够在无拘无碍的万里长空自由地来往。那高飞无碍的鹰儿诱发了他许许多多的痴心幻想。在《夜》这首诗里,诗人拍打着幻想的双翅,飞向映在大海上沙砾中的泪眼似的星光,飞往月光的笑靥,飞过可厌的现代文明的不夜城,飞到几十世纪前的一个昏夜里的烽烟,飞到纪前原始人的煨烤兽食的篝火,最后干脆飞离地面,朝向茫茫宇宙间数以百万计的太阳„„而在《想飞》中,自谓“想飞”的徐志摩,当他一听到老鹰的叫声,“就仿佛豁出了一锉锉刷似的羽毛,摇起来呼呼响,只一摆就冲出了房门,钻入了玳瑁镶边的白云里玩儿去。”⑤从这些我们可以看到,志摩是想用那想象的翅膀和飞翔的生命姿态来表达他“想飞”的欲望和理想,希冀通过“飞”来实现他短暂一生中的自由梦想。
徐志摩对人生和文学的基本态度是“追求”。这种追求作为一种生命的动力,是上升、飞翔、前进、爆发、回转、突破的生命之线。因此,徐志摩喜欢摄取动态强的形式来表现物象,这些物象与诗文所蕴含的躁动飘忽、激越跌宕的情绪融为一体,形成“飞”的意象。这样,他就自觉不自觉地把“飞”意象与对自由的追求结合起来。
假如我是一朵雪花,翩翩的在半空里潇洒,我一定认清我的方向——
飞扬,飞扬,飞扬
这地面上有我的方向。(《雪花的快乐》)
在《雪花的快乐》第一节里,作者让雪花代替自己出场。那轻盈地飞向美丽清幽的理想境界的雪花,就是诗人刚回国时那种对理想充满信心的欢娱情绪的自然流露。那雪花的旋转、延宕和最终归宿是完全吻合诗人优美灵魂的自由、坚定和执着的。
(二)“云”意象
在徐志摩的诗歌创作中,“云”意象也反复出现,比如:“一天的白云黄云”(《夏日田间即景》),“来,我邀你们到云霄外去”(《灰色人生》),“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偶然》),“在
夏荫深处,仰望着流云”(《杜鹃》),“我亦爱在白云里安眠不醒”(《我是个无依无伴的小孩》),“我们早起,看白云低,白云飞”(《庐山石工歌》),“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再别康桥》),等等。
诗歌意象的选择,总是凝聚着诗人对生活的独特感受、观察和认识,凝聚着诗人独特的思想和感情。徐志摩对云意象的选择就更是这样。从云的外在形态来说,轻盈、柔和、飘动;从云的内在神韵来说,则蕴含着自由、潇洒、轻松的特质。从这里,诗人找到了自己的个性、理想与云的内外特质的契合点。因此,“云”意象成为徐志摩寄托自由理想的又一载体。以《再别康桥》为例: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诗的结尾除将开头“轻轻的”改为“悄悄的”,“作别西天的云彩”改为“不带走一片云彩”外,其余相同。为什么在这里诗人反复向“云彩”作别呢?如果了解徐志摩的生活及个性追求,这意象是不难破译的。英国康桥是徐志摩心爱的地方,是其精神依恋之乡,在那和悦宁静的环境里,诗人度过了两年圣洁快乐的光阴,也正是在那里,诗人的心中曾筑起“彩虹似的梦”,而这梦就是象征自由民主的“云彩”,诗人向云告别,实际上是向心中英美式的自由民主告别。诗人向云彩作别只是表层意思,深层内蕴则指向自己心中渴望已久、而又不能实现的自由作别。在这里,诗人借“云彩”一词,倾诉中国大地上不能看到“自由”的无可奈何与悲哀;诗人感叹的是撒向天空的恋意诗心的跌落。基于这样的解释,我们就理解了为什么当1928年诗人重游故地时,康桥的金柳、青荇不只唤醒了诗人美好的回忆,而更多的是一种“夏虫也为我沉默”的胸中盛满了离情别绪的悲凉心境。“云彩”不能带走,这是他悲凉的原因所在。
(三)“水”意象
在徐志摩《偶然》、《再别康桥》、《乡村里的音籁》、《涡堤孩新婚歌》、《这是一个懦怯的世界》等诗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水意象:潭、康河、涧水、溪流、彩鳞、大海、清泉、清波、清露、柔波、波心、漪绒、波鳞等。徐志摩对自由理想的执着追求,也寄寓于“水”意象中。
跟着我来,我的恋爱!人间已经掉落在我们的后背——
看呀, 这不是白茫茫的大海? 白茫茫的大海, 白茫茫的大海, 无边的自由,我与你恋爱!(《这是一个懦怯的世界》)
这一节诗无疑是对自由恋爱的大声呼唤。大海, 给予人的感觉是无边无际的, 是广阔的、辽远的, 有“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的自由自在。诗人在诗句中反复地用“大海”这一意象,也正是强调“大海”所代表的自由与奔放,着力表现其对于自由的渴望与追求。
我独自凭着船窗闲憩,静看着一河的波幻,静听着远近的音籁——
又一度与童年的情景默契。(《乡村里的音籁》)
诗句表现了诗人回复纯朴的、美丽的童心的希望。在这一句诗中,“波幻”作为一个意象存在,它的晶莹与纯净,蕴含着诗人对于一种单纯、闲适、自由生活的向往之意。在这里,波幻这一意象,它给人的不仅是美感,更是作者理想和希望的寄托。
二、女性观的诗化
徐志摩流传于世的诗歌中,最为脍炙人口的莫过于情诗。在他的情诗中往往有个潜在的女性抒情对象。这个抒情对象大多数时候是隐藏在“我”的抒情独白中,但也有一部分诗歌让女性形象浮于文本之上。这些诗歌在描写女性形象时,使用了两类花意象,体现了徐志摩特有的女性观:一类是色彩艳丽的花——玫瑰、桃花等,体现了他将女性物态化的征服欲和占有欲;一类是色彩清雅的花——体现了他对女性的保护欲和对女性精神世界的景仰和追慕。
《浮出历史的地表》一书中分析了中国男性作家多喜欢将女性比作花的潜意识,指出:“历代文人们对女性外观想象模式上的大同小异,尤其表现在一个历史悠久的修辞手法上,即将所写女性形象‘物品化’,借物象象喻女性外观„„毋庸置疑,这种修辞方式中流露出某种欲望象征化的过程。但更值得注意的,不是它泄露了欲望,而是它借物体之喻改变了这欲望的性质。”⑥同样,徐志摩在诗歌中也大量采用花意象比拟女性。这类意象大致可分成两类:第一类:色彩艳丽的花——玫瑰:“你迷醉的色香又征服了一个灵魂”(《情死》)——桃花“你我比是桃花接上竹叶。”(《休怪我脸沉》)——野蔷薇:“苏苏是一个痴心的女子:像一朵野蔷薇,她的丰姿”“这荒土里化生了血染的蔷薇”“那蔷薇是痴心女的灵魂”(《苏苏》)。第二类:颜色清雅的花——白莲:“她是睡着了——星光下一朵斜欹的白莲。”(《她是睡着了》)——百合:“我昨夜入幽谷,听子规在百合丛中泣血。”(《哀曼殊斐儿》)“这石是一堆粗丑的顽石,这百合是一丛明媚的秀色。”(《天神似的英雄》)——玉兰:“园里有一双开胜的玉兰花;她有 的是爱花癖,我爱看她的怜惜。”(《客中》)徐志摩在诗歌中用花的意象物品化了女性形象,但是两种花意象背后的花语又包含着复杂的文化内涵,使得徐诗中的女性形象又不仅仅停留在物品化的层面上,因此文本中不同类型的花意象所代表的女性形象在诗歌中呈现出完全不同的艺术效果。
花的颜色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第一类颜色红艳的花意象往往与性相关联。当诗人用艳丽的红花来隐喻女性时,笔触多用来描绘女性的体态和性的诱惑,体现了男性诗人将女性物态化的过程。诗人用桃花、玫瑰等意象比拟女性的时候,流露出诗人对于女性身体的迷狂幻想,体现了男性的征服欲,同时在对女性物品化的过程中,也流露出男性诗人构建自己欲望权的过程。尽管诗人用如此狂放的笔调写出自己对恋人狂热的占有欲,但并不是带着玩弄目的的游戏之笔,其根本目的是书写狂热的爱情,是以真爱作底子。《春的投生》《休怪我脸沉》等诗歌都是徐志摩献给爱妻陆小曼的:“你我的心,像一朵雪白的并蒂莲,在爱的青梗上秀挺、欢欣、鲜妍。”诗人抒发了两人同心、坚贞不渝的爱情。在《情死》一诗中,诗人则用迷狂的笔调写出为求得爱的永恒,不惜与情人双双情死的狂热和执著。
在徐志摩诗歌中,写得更多的是色彩清雅的花的意象。如莲花、百合、白玉兰。这类花由于有雪白的花瓣、淡淡的清香,故其花语意味着纯洁、高雅、清丽、静谧。在这一类意象中,出现得最多的是“莲花”。莲花在中国有着特定的文化内涵,宋人周敦颐在《爱莲说》中就这样写道:“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莲花自古以来就有“花中十君子之净友”的美称。由于莲花意象富有中国士大夫气质的文化内涵,因此尽管同样是以花的意象物品化女性,但其意义已远远超过了单一的女性性特征描写本身,其文化内涵也逐渐还原女性自身的主体意识。
徐志摩诗歌中同样用莲花来描绘女性柔美婀娜的体态:“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沙扬娜拉》)以水莲花怯风而摇曳的姿态比喻一个日本女子温柔娇羞的一刹那低头。“她是睡着了——星光下一朵斜欹的白莲。”(《她是睡着了》)以斜欹的白莲描写女性的睡姿。“她家里另有一双并蒂的白莲,透水的鲜,上帝禁阻闲蜂来采,但命运偏不容这白玉的坚贞。”(《罪与罚》)以一双并蒂白莲比喻一对纯洁的姐妹。虽然同样是描写女性的体态,但它与玫瑰桃花等花的意象有细微的差别。由于根深蒂固约定俗成的花语赋予这类花的文化内涵,使得这类花的意象比拟女性时不再是单纯的“物态化” “欲望化”所指。这类花由于有高雅脱俗的文化气质,因此只“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这类意象作为文化载体符号所彰显的精神气质褪去了人们关于花与性的联想,造成了一种审美上的间离效果,以唤起读者远距离欣赏的静观所产生的崇高感。因此以“莲”写娇柔的女性美,引发的情感是试图呵护她的保护欲而不是征服欲。即使直接写女性美,也是可望而不可即的远距离欣赏,而不是狎亲的把玩与征服。高雅的文化含义已经剔除花的意象中与肉欲的联想,将诗人对女性体态美的描写指向了更高的精神层面。
徐志摩不仅用莲花也用“百合”“玉兰”等色彩清雅的花意象来比拟女性,或者对女性形象起烘托作用。这种意象构建的女性不仅有清纯脱俗的外表,而且有冰雪聪明的头脑、卓尔
不群的精神境界。在《哀曼殊斐儿》一诗中,以百合、昙花的意象比拟诗人景仰的英国女作家曼殊斐儿短暂而凄美的一生。“我昨夜入幽谷,听子规在百合丛中泣血”,“三十年小住只似昙花的偶现,泪花里我想见你笑归仙宫”。诗人在诗歌中表达了对女性的精神层面的景仰和由衷的呵护。这种情感在《天神似的英雄》中也有所流露:
这石是一堆粗丑的顽石,这百合是一丛明媚的秀色。
但当月光将花影描上了石隙,这粗丑的顽石也化生了媚迹。
我是一团臃肿的凡庸,她的是人间无比的仙容;
但当恋爱将她偎入我的怀中,就我也变成了天神似的英雄!
诗人以百合比喻女性,以顽石自比。百合清丽脱俗的明媚秀色让诗人自惭形秽为“粗丑的顽石”“臃肿的凡庸”;百合的秀丽激起诗人的情感是作为如天神似的崇高保护欲。概而言之,徐志摩用“莲花”“百合”等色彩清雅的花意象比拟女性,在对女性形象的描写中表达了诗人对女性精神世界的景仰和追慕。
尽管带着一点传统的士大夫以“品花” 作为自己人生雅趣的痕迹,但是徐志摩并非玩弄女性的轻浮之徒,相反他是一个真正怜香惜玉的护花使者:玫瑰型充满诱惑力的女性带给他身不由己的晕眩,诗人甘愿为爱为情而死;莲花型清雅脱俗的女性遗世独立冰雪聪明,让诗人产生崇高的保护欲。总之,徐志摩在诗歌中对于两种不同花意象的构建表现了诗人以真爱为底色的爱花惜花、知花懂花的女性观。
三、政治理想的寄寓
“星、月、光”是徐志摩诗歌中经常出现的另一组意象。无形的意识形态总是通过有形的、一定的载体来体现的。徐志摩自幼就酷爱星、月、光,创作中他把自己的思想糅合在其中,以借景抒情、借物述志。“星、月、光”意象,寄寓着徐志摩的政治理想。
徐志摩虽然是一个诗人,但是他的政治意识非常强烈。是的,徐志摩并非一个纯粹自私的个人主义诗人,他也是个政治参与意识强烈的知识分子。在英国剑桥的两年多时间里,他曾为工党领袖麦克唐诺尔竞选总统拉过选票;他曾拜访罗素、狄更斯等学者,为他们的和平、民主、自由的主张而鼓舞;他最有兴趣的就是英美式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他热切地希望能在中国实行英美式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能在中华大地上看到和平、民主与自由。
徐志摩的一部分诗歌,是穿着恋爱外衣的政治诗。如《为要寻一个明星》:
我骑着一匹拐腿的瞎马,向着黑夜里加鞭;——
向着黑夜里加鞭,我跨着一匹拐腿的瞎马!
我冲入这黑绵绵的昏夜,为要寻一颗明星;——
为要寻一颗明星,我冲入这黑茫茫的荒野。
累坏了,累坏了我胯下的牲口,那明星还不出现;——
那明星还不出现,累坏了,累坏了马鞍上的身手。
这回天上透出了水晶似的光明,荒野里倒着一只牲口,黑夜里躺着一具尸首。——
这回天上透出了水晶似的光明!
诗中的“明星”自有他的象征意义。“我”骑着一匹拐腿的瞎马冲入黑茫茫的荒野,奋不顾身所要寻找的“明星”是什么?不言而喻,是英美式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是和平、民主、自由。那天上透出的“水晶似的光明”,正是他理想政治蓝图的心灵折射。在《无题》中,诗人还表现了为攀登上“月华” 中的“高峰”而准备冲破一切苦痛的坚强意志和坚定信念。诗的最后,诗人用充满自信的笔调写道:
这回你看,在这决心舍命的瞬息,迷雾已经让路,让给不变的天光,一弯青玉似的明月在云隙里探望,„„
更有那高峰,你那最想往的高峰,也已涌现在当前,莲苞似的玲珑,在蓝天里,在月华中,浓艳、崇高——
朝山人,这意象便是你跋涉的酬劳!
诗中“迷雾”让路给“天光”,“明月”出现,隐含着徐志摩对光明终会到来的信心。他相信国家终有一天会走出当时的黑暗,迎来美好的未来。而在《秋虫》中,徐志摩则写下了当时为人所忌的诗句:
过天太阳羞得遮了脸,月亮残阙了再不肯圆,到那天人道真灭了种,我再来打——打革命的钟!
鲜明地反映了特定时期徐志摩强烈的政治意识。
四、对现实的不满,对社会的绝望
徐志摩的这一思想情绪,主要寄托于“飞”意象和“云”意象中。徐志摩之所以对社会现实产生不满甚至绝望的情绪,一方面源于他个性自由的失落,另一方面源于他政治理想的破灭。
徐志摩是个一生都在追求“爱、自由、美”这一单纯信仰的浪漫青年。他爱看白云在天际飞,听雀儿在枝头啼;他爱茂林中餐不够的鲜甜野菜,青草里享不尽的意趣香柔的这种自然温馨;他爱“忙的是散步、划船、骑自行车、抽烟、闲谈,吃五点钟下午茶、牛油、烤饼,看闲书,有时看水,有时仰卧看天空里的行云,有时反扑着搂抱大地的温柔„„我恨的是庸凡,平常,琐细,俗;我爱个性的表现。”⑦然而当他带着浪漫的个人主义自然个性落入“猜忌、诡诈、小巧、倾轧、挑拨、残杀、互杀、自杀、忧愁、作伪、肮脏”⑧这种中国20年代现实人际关系的氛围时,徐志摩脆弱的心灵受到了极大的打击。是的,他与陆小曼爱情追求的是是非非;为了生计南来北往的劳作奔波;新月社内部的人际纷争„„这一切怎能使他单纯友爱的心灵经受得起。
个性自由失落的困扰,只是他痛苦的一半,另一半则是他政治理想的破灭。徐志摩赞赏英美式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并希望能在祖国实现。然而当他1922年回国以后,他看到的却是,军阀混战的炮火在祖国大地上肆意蔓延;感受到是“贪心搂抱着正义,猜忌逼迫着同情,懦怯狎亵着勇敢,肉欲侮弄着恋爱,暴力侵凌着人道,黑暗践踏着光明”⑨;他看到祖国的人民精神麻木地生存于水深火热中。徐志摩一颗充满希望的心被残酷的现实、黑暗的社会击得粉碎。
他在《毒药》一诗中说:“我的思想是恶毒的,因为这世界是恶毒的,我的灵魂是黑暗的,因为太阳已经灭绝了光彩。”他的感情之鸟,扑腾着翅膀,焦急地寻找落脚栖息之树;他的理想之鹰也在天空中盘旋,急切地寻觅扎根歇息之地。因此当他的个性与理想在无情的现实面前被撞得粉碎,烦闷和矛盾笼罩着他心灵的时候,徐志摩就通过幻想去寻找美好的境界、灵魂的安慰。这也体现了他思想中消极的一面。
“光明!我不爱人间,人间难觅|安乐与真情,慈悲与欢欣”(《我是个无依无伴的小孩》),谁又能说这不是徐志摩对扼杀个性与理想的黑暗社会的无声抗议?“白云在蓝天里飞行:我欲把恼人的年岁,我欲把恼人的情感,托付与无涯的空灵——消泯”(《乡村里的音籁》),这是徐志摩无可奈何的悲哀和选择。
东方这块古老大地上的生活是如此沉重,生活中的人们是如此猥琐。他多想离开人间,多么想离开混浊的地球。“白云穿掠着晴空,象仙岛上的白燕”(《东眺》),“云”的飞动给徐志摩无穷的遐想,他多么希望自己像“云”一样也能飞。“是人没有不想飞的。老是在这地面上爬着够多厌烦,不说别的。飞出这圈子,飞出这圈子!到云端里去,到云端里去!哪个心里不成天千百遍的这么想?飞上天空去浮着,看地球这弹丸在太空里滚着,从陆地看到海,从海再看回陆地。凌空去看一个明白——这才是做人的趣味,做人的权威,做人的交代。这皮囊要是太重挪不动,就掷了它,可能的话,飞出这圈子,飞出这圈子!”⑩志摩的乐趣岂只是“看”,他是要“飞”,要在“飞”中寻找精神寄托的故乡,寻找灵魂歇息的圣地。这是徐志摩“飞”的终极目标,是徐志摩理想生活、政治人生无法实现的一种情感补偿。他向往“云”,他想“飞”,不仅是他浪漫不羁、渴求自由的个性的表现,更是他对丑恶现实与黑暗社会的一种抗议,一种超越。
结 束 语
在古今中西方文化交汇点上的诗人徐志摩,其诗歌含蕴丰富的意象世界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独特之点。“飞”,“云”,“水”,“花”,“星、月、光”等意象在徐志摩诗歌中经常出现。本文着重探寻了寄寓于这些常用意象中的思想内涵,总结出以下四点:对自由的执着追求;女性观的诗化;政治理想的寄寓;对现实的不满,对社会的绝望。以此力图对徐志摩的诗歌有更为深入的理解和把握。徐志摩留给世人的诗歌,是用爱与生命吟唱出的人生乐曲。让我们不时静静地聆听,在身心疲惫时感受人生的爱、自由与美。
注释:
① 童庆炳.文艺理论教程[M].转引自百度百科“意象”词条.② 张孝评.中国当代诗学论[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95.第86-87页.③ 胡适.追悼志摩[A].名家名作鉴赏(散文)[C].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4.第42页.④ 徐志摩.想飞[A].徐志摩作品集[M].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4.第327-328页.⑤ 徐志摩.想飞[A].徐志摩作品集[M].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4.第327页.⑥ 孟悦、戴锦华.浮出历史的地表[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第14页.⑦ 徐志摩.爱眉小札[A].徐志摩全集[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88.⑧ 徐志摩.再剖[A].徐志摩全集[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88.⑨ 徐志摩.毒药[A].徐志摩全集[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88.⑩ 徐志摩.想飞[A].徐志摩作品集[M].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4.参考文献
[1] 徐志摩.徐志摩全集[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88.(文中引用的徐志摩诗歌出自本书).[2] 胡适.追悼志摩[A].名家名作鉴赏(散文)[C].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31.[3] 张孝评.中国当代诗学论[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95.[4] 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5] 孟悦、戴锦华.浮出历史的地表[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