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第25课 九一八事变与全国抗日浪潮的兴起
第25课 九一八事变与全国抗日浪潮的兴起
九一八事变(中国局部抗战的开始)1931年,中国东北沈阳
⑴背景:根本原因:日本侵略中国蓄谋已久。
直接原因:日本急需通过对外扩张摆脱经济危机。
客观原因:国民党剿共给日本侵华提供可乘之机。⑵发动: 1931.9.18 日本关东军制造“柳条湖事件”,突袭东北军驻地北大营。⑶后果:①1932.2东北全境沦陷。②日本扶植溥仪建立伪满洲国(1932年3月)
1932年7月蒋介石提出“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国民党政府推行“攘外必先安内”,对日不抵抗的政策。1932年日军发动一·二八事变,进攻上海;1933年2月日军占领热河,突破长城关隘,兵临北平城下。华北事变 1935年6-7月
⑴过程:日本在华北五省策动“防共自治运动”,成立“冀东防共委员会”。⑵目的:“分离”华北。
⑶结果:日本迫使国民党政府签订《何梅协定》、《秦土协定》,华北成为适应日本侵略需要的半“自治”状态。二、一二•九运动
1、时间:1935年12月9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北平学生举行声势浩大的抗日游行。
2、主张:反对“华北自治”,要求“收复东北失地”,“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3、意义:北平学生的爱国运动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响应。一二•九运动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1931年1932年1933年1935年九一八事变与全国抗日浪潮的兴起日本侵华步步紧逼九一八事变建立伪满洲国1932年↓--------→一二八事变↑------------------------突破长城关隘↑-----------------------华北事变↑--------------------标志:中日民族矛盾开始上升为主要矛盾中国军民东北抗联→→淞沪抗战→抗日救亡的斗争↓中共领导长城抗战→一二九运动出标现志新抗:高日潮救亡运动↓1935年↓北平
第二篇:第25课 九一八事变与全国抗日浪潮的兴起 教案
教学目标
1. 知识方面:通过本节内容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或掌握东方会议;九一八事变;伪满洲国的建立;一二八事变与上海军民的抗战;《淞沪停战协定》;东北的抗日救国斗争;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 2. 能力方面:
(1)通过对“九一八事变”的前因后果的分析,培养学生全面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2)通过对蒋介石“绝对不抵抗”政策反动性的揭露,培养学生把握历史问题本质的能力;(3)通过对抗日救亡运动兴起的介绍,培养学生归纳概括历史知识的能力。3. 态度、价值观方面:
(1)通过讲述“九一八事变”的经过,使学生认识:九一八事变是日本为转嫁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而对中国发动的侵略战争,它是日本侵华的重要步骤,使中华民族陷入严重危机。(2)通过对抗日救亡运动的介绍,使学生们懂得:日本的侵略,激起了全中国各阶层的愤怒,抗日救国成了一切有爱国之心的中国人的爱国行动。(3)通过对本节教材的讲述,要培养学生对日本帝国主义野蛮侵略中国和蒋介石“绝对不抵抗”政策的仇恨,树立和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责任感。
4. 学法指导方面:引导学生阅读课本上提供的历史材料,帮助他们学习概括提炼历史观点的方法。
重点、难点分析 1. 重点分析:(1)九一八事变是本节课的第一教学重点。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大规模武装侵略中国东北的事件,它的发生不是偶然的。一战后,日本在华扩张受到了英美列强的遏制,中国的北伐战争使日本在华利益受到削弱,促成日本政府调整对华政策,加快吞并中国东北地区的步伐。30年代初,世界经济危机发生,日本经济遭受沉重打击,陷入极端困境,并导致政治危机,在内外交困情况下,日本法西斯势力决意冲破华盛顿体系对日本的束缚,趁英美忙于应付危机,蒋介石大规模“剿共”之际,夺取东北,以摆脱困境,并图谋争霸世界,于是,九一八事变就在这一特定历史背景下发生。学习这一内容,不仅有助于学生了解近代历史的进程和日本帝国主义的侵华情况,还可以培养他们全面认识历史问题的能力,形成正确的价值观。(2)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也是本节教学的重点。九一八事变发征兵,日本侵略者步步进逼,扩大侵华战争,导致中华民族的灾难日益加重。这时,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制约中国社会其他矛盾的主要矛盾,抗日救亡成为全民族压倒一切的中心问题,成为一切有良心的中国人的历史使命。在强烈的民族情感和爱国热忱的激励下,中国社会各阶级和阶层掀起了声势浩大的抗日救亡运动。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向世人证明了中华民族不是一盘散沙,具有不畏强暴,也于反抗的英雄气概和强大的力量。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也标志着国内战争将逐步转向民族革命战争。学习这一内容可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提高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2. 难点分析: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是难点。这个问题要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其一,蒋介石虽为国家领袖,但他代表的却是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其反共反人民的政治立场,决定了他不可能也绝不会发动全国人民去实行抗战;
其二,蒋介石既投靠英美,又与日本有秘密协定。九一八事变后,他不愿抵抗,而是幻想利用英美日之间的矛盾,让英美压迫日本归还东北三省,而没估计到英美也迫于经济危机,自顾不暇;
其三,蒋介石只看到了日本经济、军事的强大,中国的落后,担心抵抗会导致亡国,危及自己的统治,所以,他采取了这一祸国殃民的反动政策,并镇压一切反对日本侵略的爱国行为。这不仅破坏了广大人民的抗日斗争,也助长了日本侵略者的侵略气焰,酿成了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课堂教学设计(教师上课先播放一段《在松花江上》音乐,然后简单介绍此歌来历,转入正课)(板书课标题)
师:九一八事变的发生不是偶然的,它是日本侵略者为独霸中国而精心策划的,有着极其复杂的历史背景。请大家考虑一个问题:明治维新后,日本对中国进行了哪些侵略?一战后日本对华扩张,遇到哪些障碍? 生:(思考、回答)
师:一是中国人民的反对;另外就是“华盛顿会议”制定了《九国公约》,打破了日本暂时独霸中国的美梦。这使日本对华侵略不得不放慢脚步。但日本帝国主义绝不会放弃向中国扩张的一贯政策。1927年春的日本经济危机和同年中国北伐战争的节节胜利,造成日本朝野震动,纷纷要求调整对华政策,加快对华侵略。于是,1927年6月27日到7月7日,日本政府召开了“东方会议”。1. 东方会议
师:请大家思考,这次会议讨论了些什么问题?确定了什么方针? 生:(看书思考、回答)
师:东方会议后,日本对华展开 开了一系列侵略,“济南事件”、“皇姑屯事件”都是日本将侵华方针付诸实施的具体表现。但由于张学良的“东北易帜”,日本想借张作霖被炸侵占东北三省的计划未能实现。但是,随着1929年资本主义在世界经济危机的发生及对日本的影响,使日本侵略者决意对华大举进攻,夺取梦以求的中国东北三省。请大家看书回答:九一八事变是怎么发生的?中国政府又是如何应对的? 2. 九一八事变 生:(看书讨论回答)师:(播放九一八事变中日军炮轰北大营和攻占沈阳后屠杀平民的录像片段,出示蒋介石给学良的不抵制密电,然后,电脑演示东北三省沦陷的过程及有关财产、军事装备、国土面积、人口数字的损失。随后,教师请学生阅读书后“阅读与思考”提供的四条史料)请大家讨论:为什么当日本大规模武装侵占东三省的时候,蒋介石不顾民族的安危,采取不抵抗政策呢?从上面四条史料中,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生:(相互讨论,回答)师:(总结)正是由于蒋介石奉行亲帝反共反人民的政策,才决定了蒋介石对日本大举侵华实行“不抵抗政策”。在他看来,一切抵抗都是徒劳的,中日力量对比的差距,中国的落后决定了抵抗必败。而且更危险的是,一抗日,必然要发动人民,联合共产党,使其力量壮大,不仅不能完成“剿共大业”甚至有可能让共产党夺取天下。所以他认为:丢掉东北而能换来十八省的完整,是划得来的。他还有一张王牌可以利用,这就是:利用英、美与日本之间的矛盾,让英美压迫日本归还东北。于是,他派代表去国联告状。请大家考虑,在当时世界形势下,国联能否为中国撑腰?它的态度怎样?日本能否接受国联的建议? 生:(阅读教材小字,回答)师:既然日本不接受国联的建议,又不从东北撤兵,那它用什么办法来掩盖侵略中国的事实呢? 生:(讨论回答)3. 伪满洲国的成立
师:日本于1932年初,通过策划成立“伪满洲国”,掩盖了其侵略中国东北的事实,“以华治华”,最终完成了“东方会议”所制定的侵略方针。从此,东北成了日本的殖民地。但日本的侵略扩张目标绝不是一个东北三省,而是全中国。英美的软弱和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进一步助长了日本侵略者的野心,为扩大侵略利益,1932年1月28日,日本侵略者在上海又挑起了“一二八事变”。4. 一二八事变
师:日本发动“一二八事变”的战略意图是:
一、利用这一事件,转移国际视线,保证伪满洲国的顺利“独立”;
二、利用侵略上海给国民政府施加压力,迫使其妥协,承认吞并东北三省的既成事实;
三、有可能的话,占领上海,把它作为对中国南部进一步侵略的基地。这是日本大举侵华的又一步骤,它的发生,又打破了蒋介石牺牲东北,换取其余省份安全的“幻想”。面对日本的这一侵略。中国方面驻守上海的十九路军官兵,在军长蔡廷锴、蒋光鼎的率领下,奋勇抵抗。(指导学生看书,了解这场抗战双方作战情况)5. 十九路军的抗战
师:一二八事变后,全国人民大力支持上海军民的抗战,各种物资及慰问品大批汇往上海,许多战士也请缨杀敌。(出示地图)在京沪沿线和浙、皖、赣地区有国军60个师,近百万军队。但蒋介石却视“沪战在外交上应是局部问题,不能扩大;军事上,‘剿赤’部队不能调用。”结果坐视上海军民抗而不援,弹药不补,捐款、捐物皆扣,终使十九路军在与超过自己一倍多的日本激战一个多月后,被迫撤离。国民政府同日本谈判签订了《松沪停战协定》(出示协定的主要条文)请大家分析讨论协定的危害是什么? 生:(讨论回答)师:(总结)中国的主权丧失,上海成了不设防城市,日军留驻上海,为今后扩大侵略创造了条件。日本的不断侵略,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引起了全国各阶层的极大愤慨,一场救亡图存的抗日运动就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了。
第三篇:九一八事变和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教案
九一八事变和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
心态决定人生的高度,阳光心态铸就灿烂人生,阳光课堂谱写无悔青春。
一、简介:
本课是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伟大的抗日战争”的第一课,也是中国历史同世界历史相互融合的重要一课,着重为我们介绍了“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是东北三省沦陷之后,中华民族在生死存亡关头,中国艰难的局部抗战开始的一课,学好本课对整个第四单元的的学习将会起到重要作用。
本课分三个子目:“九一八事变”、“不朽的民族战歌”和“西安事变”。
二、学情分析:
初二的学生在本学期内关于中国近代史的学习已近半个学期,大家对这一时期的历史知识了解较多,也比较赶兴趣,一是因为事件的发生距现代生活比较接近,二是因为这一阶段的历史同世界舞台紧密联系在一起。同学们通过前两个单元的学习,对中国近代的整体发展状况已有了初步的认知,在此基础上,针对学生形象思维发达,参与意识强,有一定理性分析能力的特点,确定在本课的教学中,以小组竞赛合作为基本方式,配以多媒体课件展示和学生自主的发散性思维提问,激发学生的兴趣,在讲课过程中以发散性提问、启发性问题为主,辅以阅读、讲解、讨论法,培养学生的自学、探究和团结协作精神。
三、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
简述九一八事变的史实,知道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开始了局部抗战。
知道聂耳等人的主要成就。
了解西安事变的概况,认识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作用。知识与能力
了解日本侵略者制造的九一八事变的经过、结果,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历史线索,并由此分析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
通过九一八事变,了解日本军国主义者的侵略本质,明确了解这场战争的性质。
明确聂耳及《义勇军进行曲》在民族危亡的特定历史环境中起到的推动作用。
把握西安事变的发生及发生后国内外各种政治力量的态度、最后和平解决这一基本线索。过程与方法
播放《松花江上》,以东北人的特殊身份切入课堂,创设历史情境。
收集有关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的历史资料,通过声、像等材料直观、全面地了解历史发展的原貌。
播放《义勇军进行曲》,创设历史情境,将学生重新融入那民族危亡的时刻,加深学生对“不朽的民族战歌”的认识。
课本剧《西安事变》,学生分组讨论,分别站在中国共产党,国民党内亲美派、亲日派的不同立场分析西安事变的发生,发展及解决,形成历史与学生的近距离接触,以形成正确认识和评价历史人物、事件的能力。
通过“中国共产党为什么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讨论,培养学生在错综复杂的历史环境下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结合历史背景,演唱《义勇军进行曲》,感受这首歌曲的巨大震撼力,激发学生真挚的爱国情感。
了解张学良、杨虎城将军在民族危机的关键时刻,置个人安危于不顾,站在全民族立场上发动西安事变,促成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初步形成的过程,感受他们强烈、浓厚的爱国情怀,对国家、民族的责任心,从而形成民族大义重于一切、祖国利益高于一切的观念。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了解30年代日军对华侵略的过程和西安事变的历史作用;
难点 对比蒋介石对日政策的变化,认识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原因。
四、教学理念与方式:
本课较好的贯彻了新一轮课改所倡导的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充分发挥个体的想象力,倡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勇于提出问题、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及在合作中体会集体的力量和智慧等理念,坚决贯彻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氛围,争取达到在积极参与课堂的过程中同学们对探究性、合作性学习有较深的感受之目的。在本课中,教师将在课件和课本剧的帮助下真正成为课堂的组织引导者,而学生在“分组竞赛法”的基本形式下,通过阅读、归纳、想象、表演、讨论等环节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小组间的合作积分也可体现出本节课各小组成员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与质量以及成员间的合作效果。
五、应用信息技术的依据和考虑:
本课是中国近代史中的揭开抗日战争序幕的第一课,涉及到两个重要的历史事件“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所以信息技术容量大、直观性的特点在本课的辅助作用应该说比较重要,是本课不可缺少的工具。
首先多媒体课件展示《松花江上》的歌曲画面,将大家的思绪与本课的内容迅速联系起来,直观且生动,切入课堂自然,为授课打下坚实的基础。“九一八事变”的图片更对事件的学习起到辅助作用,而“西安事变”的录象短片充分体现了多媒体信息技术在现代教学过程中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六、教学过程: 1.教师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2.组织学生在课前查找有关“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方面的图片、资料。
3.将学生按座位平均分组。4.组织学生试演课本剧《西安事变》 2.学生准备: 1.以小组为单位,搜集有关“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图片、资料。
2.排演课本剧《西安事变》 3.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播放歌曲《松花江上》:“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我的同胞,还有那衰老的爹娘„„,从那个悲惨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
教师引导:作为一个东北人,大家在听这首歌时,有何感言?是否知道这首歌的创作背景?(同学回答略)由此导入新课。讲授新课
(一)九一八事变:
教师简单补充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发生及带来的严重后果,为本课内容的连贯性作好铺垫。接着,在《松花江上》的歌曲背景下,请大家阅读课本的第一子目,就自己不明白之处可提出问题。(提出问题和回答出问题者为所在小组加分)
同学在简单阅读课本内容的基础上,很可能在事变发生的背景,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和人民的感受方面提出问题,在课堂内大家可以互问互答,解决一些基本的史实问题。
(设计思路:为了让大家对日本的侵华战争有全面的了解,故补充一些关于经济危机的内容,让大家树立大历史观的概念。在自己阅读课本内容的同时,可留给学生自己的思考空间和时间,对这一历史史实真正结合歌曲、文字、图片和自己的思想有深刻的认识。大家的互问互答可以引导发散性思维和真正参与课堂的热情,将同学们真实的感受和想法呈现在课堂上。)
教师在课件的辅助下,借助关于事变的图片,帮助大家对九一八这一历史事件的真实过程进行还原和梳理,引导学生分析九一八事变发生的时间、地点、当事者。(屏幕板书)揭示事实真相:到底是谁炸了南满铁路柳条湖的一段路轨?由此导出是日本关东军炸毁了铁路。(多媒体展示)“日本关东军密令”。学生归纳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发动的有蓄谋的侵华战争。而蒋介石,遇到“邻居”如此野蛮的对待时,事实上他是怎样做的?,为加深学生的形象认识,教师可出示《蒋介石给张学良的密令》,由此导出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这一政策引发的后果,日本是在半年时间内吞并了东北三省的。教师可就同学们最感兴趣的问题“蒋介石为什么不抵抗,此时,他在作什么?”以次为线索,由此导出蒋介石对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的围剿。目的是进行新旧知识的联系,培养学生从横向、纵向两方面把握历史线索的能力。(设计思路:这一环节的目的是在同学基本史实掌握之后,教师在课件的辅助下,将这一历史事件的深层内容按发展的顺序向大家作以介绍,在图片的帮助下加深印象,并进行问题的横向、纵向的引深。)教师引导:东北沦陷后,谁是最直接的受害者?大家能够想象出你如果生活在当时,会是怎样一幅场景吗?(学生回答略)
(设计思路:这一问题的设计用意在于承上启下。承上,使学生再次体味《松花江上》歌曲意境。启下,导出东北抗日联军和未撤走的部队留下来继续抗日的史实,并与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进行对比,借同学们的回答点,同时为下一子目“不朽的民族战歌”中的抗日救亡运动做一简单的铺垫,因为大家的回答中肯定会有反抗的字眼,由此引出下一子目)
(二)不朽的民族战歌
教师创设情景:日本侵略者在占领东北后,野心继续膨胀,又将魔爪伸入华北地区。如果拿下了华北,这只“恶狼”的下一个目标是什么?由此导出“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再次点题。(请全班同学起立,共唱国歌。)
教师引导:同学们,在今天的课堂上,在这样一种背景下,大家唱起这首每次升旗都能听到的歌时,此时此刻,你的感受是什么?(学生回答略)
教师指出“不朽的民族战歌”实际上是寓意双关,一是在九一八事变发生后,民族矛盾已经上升为主要矛盾,面对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全国各界民众掀起声势浩大的抗日救亡运动,汇成了一首不朽的民族战歌;二是聂耳所作的《义勇军进行曲》,作为不朽的民族战歌,激励着一代热血青年投入到抗日救亡运动中,成为一面抗日的旗帜。
播放歌曲《义勇军进行曲》,要求学生根据自己收集的相关材料,说明《义勇军进行曲》的创作背景,简介作者聂耳。
(设计说明:学生在每周一次的升旗仪式中,都会听到这首国歌,在本节课的特殊环境下,让全班同学齐唱国歌,希望大家能够体会当时作者的义愤填膺,能同本节课的内容相联系,从而体会国歌的深层含义。强烈地烘托出“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这个特定的历史情境,加深学生对“不朽的民族战歌”的认识。)
(三)西安事变
1.教师设疑:你们长大后的理想是什么?
在一个班级中多少会有一些男生想当兵,教师可进一步提问这部分学生,作为军人的职责是什么?在国家面临民族危亡的时候,应该怎样做?而此时身为军人的张学良、杨虎城在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下,在做些什么?
(设计说明:此设计的目的是试图从心理上把握张学良、杨虎城将军发动的西安事变的线索,并从另一角度再次揭示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实质上是置民族、国家利益于不顾的卖国政策)
教师分析:在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的时候,在“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张学良、杨虎城将军以民族大义为先发动了西安事变。
2.学生表演历史小品《张学良、杨虎城劝谏蒋介石联共抗日》。
(设计说明:小品的表演在于展现双方由于截然不同的立场引发的强烈的矛盾冲突必然是不可调和的,为张学良、杨虎城无奈下发动西安事变做了铺垫)
3.讨论:教师指出,西安事变发生后,震惊全国,不同个人、不同国家从各自的立场出发,产生了不同的反应。在学生自愿组合的基础上,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组,分别代表英、美、日本、中国共产党、国民党内亲美派宋美龄与宋子文、国民党内亲日派何应钦四方力量,要求学生从各自的立场出发,分析、讨论四方力量在西安事变发生后所能产生的反应、表现。
教师引导:在各种错综复杂的关系中,究竟哪一方的决定是站在全民族利益的基础上考虑的?究竟西安事变应该怎样解决?由此导出中国共产党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展开讨论: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意义。
4.小循环反馈。
讨论
1.西安事变爆发后,许多人主张杀死蒋介石,而中共决定和平解决西安事变,这是为什么?
2.有人认为张学良兵谏蒋介石,发动西安事变,再次扭转中国历史的走向,成为民族英雄。然而也有另一种观点,有人说“成也张学良,败也张学良”,甚至说他是“千古罪人”,针对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你赞成哪一种观点,请说出你的观点。
(设计说明:通过这两个讨论题的设置,可以帮助学生对西安事变形成正确的认识,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小结
教师总结:在“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无数先烈用自己的鲜血、生命捍卫了自己爱国的信念,张学良、杨虎城将军置自身的安危于不顾,以民族大义为先,发动了西安事变,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他们都是爱国的。而在和平时代的今天,爱国可以包含哪些新的内容?我们又应该为国家做些什么?
〖教案点评〗
该课在设计时,教师尝试营造一种教学互动的积极氛围,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自己去把握历史人物的心理,了解历史,拉近学生与历史人物的距离,形成历史与现实的近距离接触。通过多种教学环节的设置,如音乐、情境的特定想像、历史滑稽剧的表演等,使学生透视历史,体验和感悟历史。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去体味“国家的荣辱与个人的责任”,体现了“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的教育思想,适应了历史课程改革的要求。
第四篇:读《九一八事变与近代中日关系》
论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对中国财政的破坏
——读《九一八事变与近代中日关系》有感
自民国初年以来,日本因与北洋军阀的特殊关系,在中国华北地区实行过一系列的政策和谋略,华北也因此成为日本仅次于满蒙的在华权益之地。南京国民政府为统一华北地区,进行了不懈努力。日本则利用与北洋余孽的特殊关系,并发展华北地区反对蒋介石的新势力,进行了一系列谋略活动。
1931年9月18日,日本驻中国东北地区的关东军突然袭击沈阳,以武力攻击东北。日本制造“柳条湖事件”,发动了对中国东北的战争。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随后短短几个月时间里,日本不断发动事端,将侵略的矛头指向华北乃至整个中国。与其武力入侵相配合,日本当局还接力破坏和扰乱中国的财政结构,为其发动全面侵华战争进行准备。
一.强占东北海关,掠夺关税收入
九一八事变前,东北三省共设有大连,安东,营口等6个关以及满洲里,大东沟等6个分关。东北海关的地位举足轻重,因此九一八后日军便将强占东北海关视为当务之急。1932年3月,伪满洲国在日本的扶持下成立,随后发出通令,从今起所有税收统统解往东三省官银号,不得汇往上海总税务局,中国银行及海关所保存的灌水收入全部交给当地官银号,并进而宣布与中国海关脱离关系。从此,东北所以海关全部沦于日伪之手。
东北海关的丧失对于中国财政经济带来巨大破坏,导致财政收入急剧下降,夸大外贸出超,外债担保收到严重影响,使得中国政府偿付外债的能力及其债信大大跌落。
然而,东北的沦陷和海关主权的丧失对于中国影响最大的还是政治上的损失,这一损失则是无法用数字来估算的。
二.操纵华北走私,摧毁中国经济
九一八事变后,特别是《塘沽协定》签订后,日本帝国主义逐渐将侵略的矛头指向华北。在武装入侵不断升级的同时,日本还对中国经济进行破坏,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策划和操纵华北走私,扰乱中国市场,因而也是其全面侵华政策的一个重要内容。
其实日韩浪人在华北走私早已有之,但《塘沽协定》签订后,日本对华北的走私规模不断加剧,其中最主要的就是私运白银出口,既能获取暴利,又能干扰和破坏中国财政。日本对华北的走私贸易对中国的财政经济带来严重的破坏,由于大批走私货物偷运入境,致使华北海关税收急剧下降,据海关统计,自1935年8月1日起的九个月中,华北六港税收损失共计25506946元。
日本政府企图以走私漏税来动摇中国的关税制度和财政基础,借倾销私活来摧残整个中国的国民经济,削弱和打击中国国内的民族工商业,起最终目的是要奴役和吞并整个中国。
三.破坏中国实施币制改革
长期以来,中国的货币制度极为紊乱,发行既不统一,形式更为复杂。这既落后于世界先进的金融体系,更不利于国内工商业的发展。书中写道:在1934年,美国实施购银政策之后,由于世界市场上银价不断上升,导致中国的白银大量外流。1935年11月中国的财政当局宣布实施币制改革。
中国实行币制改革事前曾征询过英国财政专家,事后又相继得到英国和美国政府的支
持,因此进展极为顺利。然而这一切却引起了日本的极大愤懑。
改革初期,日本采用所谓“彻底阻止”的办法主要是在政治和军事上施加压力,阻碍现银集中。尽管日方竭力进行破坏,但币制改革还是得到民众的支持,并取得了空前的成功。在这种形势下,日方不得不变换策略,积极在华北实施所谓“自主币制”。1936年1月,日本拟定了《华北币制改革指导要领》。这个要领的指导方针是:“华北币制在形式上虽需要使之同中国一般币制建立相当的联系,但应迅速排除来自华中,华南方面实质的支配关系,并进而吸收利用其资金。”它的目的不仅在于扰乱华北的币制统一,破坏币制改革的顺利进行,企图在华北建立起独立于中国的通货区域,而真正的目标还是侵略整个中国。
从上述大量事实中,我们不难清楚地看到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步骤。就是在政治上不断向国民政府施加压力,在军事上频频制造事端,在经济上破坏中国财政,扰乱中国国民经济,为其发动侵华战争进行军事上和物质上的各种准备。
实际上,这正是时日本政府侵华政策的两个主要方面,其中既包括日本外交当局的暗中访问,更明显的则是军方的公然挑衅,两者相辅相成,相互配合。一旦日本当局认为已做好侵略战争的全部准备后,1937年7月7日变悍然发动卢沟桥事变,最终走上了全面侵华的战争之路。
第五篇:溪水与浪潮杂文随笔
转眼在美国已经住了二十年,当初申请去美国的时候,是打算念完书回中国的,没想到留了这么久。
这二十年,中国日新月异,变化翻天覆地,自己隔岸观景,做了旁观者,如果可以再从头来一次,更愿意参与和投入,但生活没有那么多如果,有意无意选择的路,就这样走下来了,一路高山低谷、急流险滩、柳暗花明,感谢朋友家人的陪伴相助。
二十年前申请美国签证还没有预约制度,为了在上午能进使馆,半夜就要开始排队,排晚了当天不让进,只能第二天再去。记得签证那天早晨北京下了场大雨,衣服都湿透了,走进使馆时穿在身上的衣服已被夏天的风和体热自然烘干,那个年代排队的人大部分被拒签。风水轮流转,这几年在旧金山中国总领馆里,几乎每天申请中国签证的人排着长队,大厅里站满了,大门外的路上列着长队。
现在去美国的签证十年有效,同学朋友的孩子有很多在美国和其它国家上学,中国游客遍布世界各地,经济的快速发展让很多外籍人士到中国创业、工作,国内同学朋友海归们的事业也蒸蒸日上,他们成为中国这二十年发展的建设主力和见证人。丰富物质需要的同时,众人对精神生活也有了更高的追求,中国人民是真正站起来了
二十年前喜欢席慕容的诗和画,现在依然欣赏,时隔廿年“七里香”依旧沁人心脾。各地的朋友同学虽然不能常见面,大家仍可以读同一首诗、唱同一首歌、同望明月共思乡、分享生活点滴快乐,一起过好下一个二十年,一起祝愿中国的明天会更好。
七里香(席慕容)
溪水急着要流向海洋
浪潮却渴望重回土地
在绿树白花的篱前
曾那样轻易地挥手道别
而沧桑的二十年后
我们的魂魄却夜夜归来
微风拂过时
便化作满园的郁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