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祝福》:祥林嫂是怎样死的
《祝福》:祥林嫂是怎样死的祥林嫂是怎样死的
祝福的爆竹声又“毕毕剥剥”地响了起来。四叔家的一切照旧。唯一不同的是缺了个祥林嫂——对于他们来说无足轻重的祥林嫂,她再也听不到祝福时的声声脆响了。然而,这样也好罢,四叔终于不用再见到这个“谬种”了;祥林嫂也可以到天堂抑或是地狱去享她的福或是罪了„„真个是于人于已“都还不错”。
然而,我的心里却始终存在着问号:祥林嫂为什么在祝福的大年夜里死去?她又是怎么死的呢?刻还会是因了我的几句话而死去了罢?我心里又一缩,忽而有种犯罪的感觉,似乎就是我那关于灵魂的“说不清”害死了她;又一想:“还会的,她怎会因我的几句话去煞费苦心呢,况且我已经声明说不清了,更何况她绝不是那种软弱的不堪一击的女人,断还会有就死的理儿。”我的心宽了一宽:“那么,她究竟怎样死了呢?”忽而想到四叔等人,想到那“可恶、谬种”之类的字眼儿„„是了,就是他们,是四叔他们一伙,连同那女佣柳妈都算在内,连同卫老婆子也算在内,还有她那“好打算”的婆婆,甚至连那叼走阿毛的狼也脱不了干系!是他们,合伙杀了这善良无知的祥林嫂。四叔是“读书人”,柳妈是“厚道人”,卫老婆子是“大善人”,四婶是“慈悲”的„„他们断不会拿刀去杀人的。那他们又如何害死了祥林嫂呢?倘要寻出证据来,实在拿不出。说起来,祥林嫂还是自己死了,正如那短工所说“还不是穷死的”,但事实上祥林嫂很能干又能吃苦怎么会穷死,况且她又并非愿意死自觉死掉的。如果没有四叔,或者祥林嫂不要见到四叔,她大约不会死的,至少还会现在就死。祥林嫂是乡下人,又未读过书,所以她太容易相信别人说的话。所以对命运她无可奈何。她的婆婆将她卖掉她不满,但却终于没有办法不嫁,她撞破了头,她的儿子死了,被大伯赶出来,人们却并不同情她,只不过为了无聊的趣味挤出几丝假惺惺的悲悯罢了。她的遭遇如此的悲惨,四叔骂她谬种,鲁镇的人拿她作笑料,柳妈也有意无意地拿地狱来吓她„„假如四叔当初能给她一点宽容,至少不要那样冷地对待她,假如当初鲁镇的人们能给她一点真意的同情,至少不要那样无情地嘲笑她,祥林嫂大概不至于就死在大年夜里罢。
是了,人们并未真刀真枪地去休养祥林嫂,但确实是他们合伙杀了她。用她们冷酷的话语,举起封建礼教的利刃,一下一下地割断了祥林嫂生存下去的渴望,她是这利刃下屈死的永不敢瞑目的善良无知的冤魂。
祝福的爆竹声还在响,空气里弥漫着幽微的火药香,“爆竹声中除旧岁”,那么它能不能除去那些旧的制度,旧的思想,除去人们的麻木与冷酷呢?恐怕难罢,倘除不掉的话,天下的妇女照旧要做祥林嫂,照旧要源源不断地在祝福声中死去吧!
《祝福》中几次写“祝福” 教参中说三次写“祝福”:第一次是描写镇上各家准备“祝福”的情景;第二次是对鲁家祝福的描写;第三次是结尾通过“我”的感受对“祝福”景象的描写。这样分析的不当之处有二:一是把鲁家的祭祀祭祖与“祝福”相混了;二是《祝福》描写祝福也不此三次,而是四次。祭祀、祭祖与“祝福”是不能相混的。祭祀是包括祭祖和祝福在内的一切祭天地鬼神活动的总称。祭祖与祝福也不能相学杂费。祭祖是专指对祖宗的祭祀,如祖宗的生日祭,死日祭以及四进祭等等。祝福则是在特定的时间(在古代是冬至后的第三个戌日)进行的一种祝千祈福的活动。祭祀祭祖,祝福在作品中是交代得很清楚的:祭祖是“冬至祭祖”,以祖宗为祭祀对象,属于四时祭。“祝福”则是“年终大典”,以“迎接福神”和“天地圣众”为对象。教参中的错误是把鲁家“四叔家里最重大的是祭祀,这回她却清闲了。„„”的祭祀和“冬至的祭祖时节,她做得更出力„„的祭祖”都当作“祝福”了。《祝福》四次写“祝福”。第一次是描写鲁镇“年年如此,家家如此”在“满天飞舞”的大雪和烟霭中“乱成一团糟”的“祝福”。这是别有寓意地写出祝福。第二次是描写祥林嫂到鲁家做工,在准备祝福时“扫尘、洗地、杀鸡、宰鹅,彻夜的煮福礼,全是一个担当,竟没有添短工”的突出表现。第三次是描写“鲁镇永远过新年,腊月二十以后就忙不过来,另叫柳妈做帮手,杀鸡、宰鹅;然而柳妈是善女人,吃素,不杀生的,只肯洗器皿。祥林嫂除烧火之外,没有她的事,却闲着了,坐着只看柳妈洗器具。”这是要通过祥林嫂在祝福中的不同表现写出她的地位和命运的变化。第四次是全文的结尾:“我给那些因为在近旁而极响的爆竹惊醒,看见豆一般大的黄色的灯光,接着听得毕毕剥剥的鞭炮,是四叔家正在祝福了;知道已是五更将近时候”。这是同第一次的“准备祝福”相响应,也是暗含讥讽的篇末点题。
《祝福》四次描写祝福,中间穿插祭祀和祭祖的描写,如果再加上开头写的祭灶,便构成如下的序列:祭灶、祝福、祝福、祭祀、祝福、祭祖、祝福
这样的序列就给读者一个鲁镇和鲁家就在这样的序列中不断循环的深刻印象,从而让他们明白:这就是当时的中国社会现实,也让他们明白:祥林嫂如何一步一步走向死亡的。这是作品思想深刻的表现,也是作者构思独特的表现,所以是不应当弄错或被忽略的。
第二篇:《祝福》祥林嫂专题
用精神分析法对《祝福》中祥林嫂的形象进行分析
精神分析理论和批评是20 世纪最有影响的一个学派,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提出了“三部人格结构”说,认为人格是由本我、自我和超我三部分组成。本我的各种不符合社会生活方式的本能冲动,受着在超我指导下的自我的压抑,这样就产生压抑和抵抗力量的矛盾。因此,这些本能的冲动就须在无意识领域通过意识不到的精神过程,改头换面地表现出来。祥林嫂就是在经历种种不测后产生压抑、抵抗情绪而有不同表现。首先表现为“倾诉”?“沉默”与“无言”是鲁迅塑造的祥林嫂的基准,从女性对传统文化承载的角度看,这是非常成功的。祥林嫂之死,看来好像没有一个是凶手,却人人都是凶手,鲁迅认为是“无主名,无意识的杀人团”,这就是传统文化心理所形成的社会精神氛围。《祝福》中祥林嫂被迫改嫁,生下儿子阿毛后,丈夫贺老六不幸病死,儿子阿毛又被狼吃了,大伯来收房,祥林嫂走投无路,只好再到鲁镇投奔四婶。这时祥林嫂反复地向人说“她悲惨的故事”(指狼吃阿毛的故事),以致后来全镇的人们几乎都能背诵她的话,一听到就烦厌得头痛。祥林嫂的这种行为就是典型的“倾诉”行为。从精神分析学上说,当生命中有无法承受之痛,倾诉,就成了宣泄的本能,是人发泄痛苦,舒缓心情的一种方式。压抑过久,就要倾诉,并且渴望有倾听者的倾听、回应,从而获得心理上的安慰。然而,并未真正有一人听完她的故事,导致情绪宣泄受阻,所以她才会一遍遍的叙述。
另一方面文本中我的叙述实质上也是种倾诉:自从被祥林嫂问过有无灵魂,地狱一事,我便不安,压抑,一听到祥林嫂死去,情绪到达了顶点,对身边的景物也越发敏感起来,“天色愈阴暗了,下午竟下起雪来,雪花大的有梅花那么大,满天飞舞,夹着烟霭和忙碌的气色,将鲁镇乱成一团糟。我回到四叔的书房里时,瓦楞上已经雪白,房里也映得较光明,极分明的显出壁上挂着的朱拓的大‘寿’字,陈抟老祖写的;一边的对联已经脱落,松松的卷了放在长桌上,一边的还在,道是‘事理通达心气和平。’”是坐立难安表现,这正是文本中“我”的倾诉形式,是“我”在用描述景物与叙述祥林嫂生活片段来排解心中这份惶惶不安的情绪,总觉得祥林嫂的死与自己或多或少有些干系,从而有如此创作,描述的欲望,弗洛伊德将这中倾诉方式称为心理防御机制,缓解内心痛苦,也是至今心理学广泛应用的治疗手段。祥林嫂“生的本能”与“死的本能”的刻画根据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把本能分为两类,一类是“生的本能”。通常称为性爱或性;另一类是“死的本能”,有时也被称为破坏或攻击本能。“破坏或攻击本能”、的目的是使机体回归到一种无机状态,无机状态就是死亡。生的本能和死的本能彼此不断斗争,同时,又必须遵循现实的原则,现实原则代表外部世界的要求。它们通常会引起焦虑,焦虑把许多性和攻击的欲求驱逐到潜意识领域。
1)生的本能
鲁迅先生通过对性本能的揭示,深刻批判了封建礼教对中国妇女的残害和封建阶级的无耻、虚伪、荒淫。《祝福》中祥林嫂最开始因为受封建礼教毒害太深不愿再嫁,被她婆婆硬绑着嫁给了贺老六但她和贺老六圆房后,不久脸就白胖、红润了,很快就有了一个可爱的儿子。这说明正是祥林嫂的长期被压抑的性本能得到了满足,她麻木的灵魂才有苏醒的迹象。寡妇文化是中国封建文化中一个极为特殊而敏感的现象。对于以祝福作为头等大事的鲁镇人来说,她确实不是一个很好的人选,但是,看在祥林嫂手脚粗大,模样周正,也就勉强的接受了。而当四婶拒绝她去为“祖宗”摆放祭器时,祥林嫂似乎意识到有一种未知的东西比现实的生存更为重要———社会的认同和精神的支撑。为了赢得这种认同,还有为了洗刷头上那块耻辱的标记,祥林嫂在绝望的抗争中以“捐门槛”的方式进行精神的赎买和自救。根据弗洛依德的理论,人具有生的本能,有追求快乐的本能,人也有死的本能,如果这种死的本能不能得到很好的发泻,人就可能患上精神病。因此为了达到最终的平衡,人就要不断的调适生与死的本能。她从早到晚没日没夜的劳作最终的目的就是宣泄死的本能,让压抑在内心深处的痛苦转化为外在形式。2)死的本能
祥林嫂的死亡已不单纯是一个生理过程,而是体现着一种社会心理和历史意识的精神活动,然而她将近用一年时间所作的全部努力如沙上建塔,顷刻便坍坯倒塌,不仅没有获得祖宗的赞许和认可,反而在激烈的力量悬殊的对抗中加速了精神的幻灭。命运之神并没有特别的照顾这位可怜的妇女,贺老六却因为一场风寒病而死去了,又失去了自己的孩子,她再一次失去了生的希望了,到了精神崩溃的地步了。或许是她对生还存在着一丁点的欲望吧,所以她又再次回到了老主户家中。现实的祥林嫂的“自我”,在“超我”“本我”外界的挤压下只是沉默,为祥林嫂最后选择死亡作了很好的暗示。
祥林嫂在重如磐石的封建精神重压下产生的对生命的绝望感、虚无感和孤独感使她从“我真傻”的自我纠缠中走了出来,开始被迫怀疑“灵魂”和“地狱”的存在:“她走近了两步,放低了声音,极秘密似地切切的说‘一个人死了之后,究竟有没有灵魂的? ’”。这种生死挣扎的冲突让祥林嫂不安,惶恐至极。当自我压抑了不可接受的或危险的冲动时,人便会感到强烈的焦虑,弗洛伊德认为,冲突是一切心理活动与行为产生的内部原因。冲突有本能与本能之间的冲突,但“伊底”的本能欲念、“自我”的控制及“超我”压抑之间的冲突,则是最主要的心理冲突,这种冲突的结果往往导致焦虑。祥林嫂便是这样达到精神崩溃的底线 3 结语 综上所述,精神分析法为我们分析作品中人物的性格特征提供了一个独特而新颖的视角及方法论意义上的指导。从人的生物性分析文本角色,产生新的思路与解析方式,由此,许多文学史上的旧问题得到了新的解释,许多已成“定论”的东西仿佛又具有了新的发展可能和叙说空间„„在这一过程中,我们更加逼近了艺术的本质及人的存在。
第三篇:《祝福》中祥林嫂的“希望”
《祝福》中祥林嫂的“希望”
广东省潮阳师范学校
马晓娜
《祝福》小说,鲁迅先生写出了祥林嫂一生中六次“希望”的产生和破灭的整个过程,在展示这个不幸的过程时用白描的手法刻画了祥林嫂在不同阶段的脸色和眼神的变化,反映了祥林嫂的精神状态、塑造了祥林嫂的典型的悲剧性形象,以致成为旧中国劳动妇女悲苦命运的缩影。
第一次希望的产生及破灭。
在封建社会,经济没有独立的女人的前途和希望就是出嫁找个丈夫,找座靠山,祥林嫂也是,可是结婚不久,她的丈夫死了,她的前途一下子暗淡了,她的希望也瞬间破灭了。通过第一次到鲁家时“脸色青黄”表现出希望的破灭,“但两颊却还是红的”说明她脸上还残留着婚后希望的余韵。
第二次希望的产生及破灭。
这次希望是首次到鲁家当佣人:“口角边渐渐的有了笑影,脸上也白胖了”。希望的破灭是被婆婆抢回,虽没有着重描写,但从她在河边淘米回来脸上“忽而失了色”表现了出来。
第三次希望的产生及破灭。
这次希望的产生是改嫁后,遇到的男人贺老六有力气,会做活,没有婆婆,有自家的房子,且生了儿子阿毛,表现是“母亲也胖,儿子也胖”。希望的破灭是丈夫病死了,不久儿子也被狼吃了,“脸色青黄”、“两颊上已经消失了血色”、“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
第四次希望的产生及破灭。
这次希望是第二次到鲁家当佣人:“比初来时神气舒畅些”。希望的破灭是鲁家祭祀时,四婶嫌弃她嫁人二次,败坏了风俗,不干不净,不让拿祭品时,她“讪
1 讪的缩了手”、“疑惑的走开”,以后见了镇上的人“只是直着眼睛”。
第五次希望的产生及破灭。
柳妈无意识地道出了人们嫌弃她的原因,并说死后到了地狱,她的两个男人要抢她,争她,阎王爷无奈,会把她从中锯开,分给两个男人,这一说吓得“她脸上就显出恐惧的神色来”,“第二天早上起来的时候,两眼上便都围着大黑圈”。柳妈建议她去土地庙捐门槛,说捐了门槛后可以“赎了这一世的罪名,免得死了去受苦。”她的希望又产生了,于是立即到土地庙流着泪向庙祝哀求捐个门槛。庙祝勉强答应后,她不顾镇上人对她二次嫁人的嘲笑:“整日紧闭了嘴唇„„默默地跑街,扫地,洗菜,淘米”,快够一年,她才从四婶手里拿了积存的工钱,请假去捐门槛,不到一顿饭的时候,她便回来:“神气很舒畅,眼光也分外有神,高兴似的对四婶说”。“冬至的祭祖时节,她做得更出力”,摆祭品时“她便坦然的去拿洒杯和筷子”。但是四婶又慌忙大声地说:“你放着罢,祥林嫂”还是不让她动手,还是嫌弃她。她虽然花了历来积存的工钱去捐了门槛,还是赎不了她二次嫁人的罪孽,还是赎不了她不干不净的身子。这次对她的打击最大,她要改变自己,该做的都做了,现在已无路可走了。作者描写的也特别细致:“她像受了炮烙似的缩手,脸色同时变作灰黑”、“只是失神的站着”、“眼睛窈陷下去,连精神也更不济了”、“而且很胆怯”、“呆坐着,直是一个木偶人,不到半年,头发也花白起来了”,甚至四婶当面警告她“她总是如此,全不见有伶俐起来的希望”。祥林嫂的精神堤岸彻底地垮了,对生对人间已经没有一点希望了。
第六次希望的产生及破灭。
这次希望是对生的绝望后 人后“没有精采的眼睛忽然发光了”,连续提出三个问题: 了之,也就有,的,能
2
: 望又破灭了。所以不久,她在对死后的恐惧中被吓死在鲁镇的“祝福”声中。
: 望又破灭了。所以不久,她在对死后的恐惧中被吓死在鲁镇的“祝福”声中。
祥林嫂是在对人间生的绝望中,在对死后的恐惧中走完了她奋力抗争的一生,但她最终成了命运的牺牲品。
总之,《祝福》通过祥林嫂一生希望的六次产生和破灭,既塑造了祥林嫂与命运抗争的顽强性格,又揭示了祥林嫂这个善良的女性,生是悲剧的生,死是悲剧的死,她的死不是悲剧的结束,而是更大悲剧的开始。她的悲剧深刻地诠释了鲁迅先生的“悲剧”定义:“是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的内涵和美学价值。
作 者:马晓娜
通讯地址:广东省潮阳师范学校 邮政编码:515154 联系电话:0661—2258387
3
第四篇:越剧《祥林嫂》与《祝福》的比较
越剧《祥林嫂》与《祝福》的比较
《祝福》是鲁迅的一篇短篇小说,描写了这样一个故事:祥林嫂年轻守寡,婆婆在重债逼迫和卫老二的怂恿下,将她卖给山里猎户贺老六为妻。祥林嫂不愿再婚,逃至鲁四老爷家帮工,数月后被卫老二发现,抢至山中与贺老六成亲,婚后生子阿毛。不久,贺老六生病而亡,孩子又被狼叼走,祥林嫂只得重回鲁家帮工。但因她两次守寡,被认为是不祥之物,深为主人所厌恶。祥林嫂畏惧死后受罪,遂将积蓄两年的工钱,到土地庙捐了门槛,以赎“罪孽”。然仍被鲁家撵出,沦为乞丐,终于在一个除夕之夜,倒毙在风雪之中。而越剧《祥林嫂》是对鲁迅先生《祝福》的一个改编。
《祥林嫂》整个故事情节在大体上还是与《祝福》一致的,但是与原著相比,也有很大的不同。首先是写作视角的变化。小说《祝福》以主人公“我”的视角来进行描述,从今年过年的时候看到已经与乞丐一样的祥林嫂,感到与“我”印象中的祥林嫂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于是想起了近五年来在她身上所发生一些零碎的事件。而《祥林嫂》则是以祥林嫂为主人公,讲述了她五年前死了丈夫,不肯再嫁而逃出卫家山到了鲁四老爷家做短工,而后却又被嫁给贺老六,之后死了丈夫和儿子又到鲁四老爷家做短工,最终沦为乞丐冻死在风雪中这一连串的事情。简单地说,《祝福》对于祥林嫂是侧面的描写,都是通过“我”、鲁镇上的人对她的故事的看法来刻画人物性格的,《祥林嫂》则直接通过祥林嫂五年来一系列的变化来表现这一人物的性格,这样显得更加生动形象。
其次是情节描写的变化。相较于《祝福》,《祥林嫂》在此基础上对于情节的删减做了很大的改变。如在写到祥林嫂的丈夫贺老六去世的情节时,原文中是这样叙述的:“本来已经好了的,吃了一碗冷饭,复发了。幸亏有儿子;她又能做,打柴摘茶养蚕都来得,本来还可以守着,谁知道那孩子又会给狼衔去的呢?”,而越剧中却是将丈夫的去世和阿毛被狼叼走放在同一时间,将所有的悲剧集中在一起,这无疑更加剧了人物的悲剧性。在越剧《祥林嫂》中也还有这样的描写:柳妈说是因为祥林嫂嫁过两次人,手不干净而不能碰祭祀器皿,于是劝她去捐一条门槛来赎罪,而好不容易积攒了两年的工钱捐了一条门槛的祥林嫂满心期待的擦起器皿却被鲁四老爷和四婶呵斥,说她根本无法赎罪。在原文中其实并没有这样的描写,越剧中的这一情节将地主阶级和封建礼教对中国广大劳动妇女的压迫和摧残表现得淋漓尽致。再次是表现形式的变化。《祝福》只是一篇小说,纯文字的表达需要读者们充分调动自己的思维、发挥想象来将描写祥林嫂的零碎片段连成整体。而越剧《祥林嫂》中通过演员的表演将故事连成整体,并且插入大量祥林嫂的唱词和舞蹈,将她的心理和性格的变化表现得丰富多彩。戏剧家沈西蒙、漠雁在观看《祥林嫂》之后于1978年在《上海文艺》上也称该剧“在艺术上,她也是不可多得的一出好戏。她剧本好、导演好、表演好、音乐好、舞美好。整个演出象一部和谐的乐章,给人的艺术感受是强烈的、深远的。”
最后是剧中人物描写详略的变化。《祝福》和《祥林嫂》都是表现封建礼教对中国人民的迫害。但是在《祝福》中,对鲁四老爷和四婶都有大量的语言描写,他们是地主阶级的代表,作者对他们的描写深刻的揭露了地主阶级对劳动妇女的压迫;而对祥林嫂进行侧面描写,刻画出一个封建礼教和地主阶级压迫下的悲剧形象。《祥林嫂》则以祥林嫂的言行为主,对其他人物的描写并不如原著中的多,大量通过祥林嫂的唱词、舞蹈来反映她作为一名中国农村妇女受到地主阶级、封建礼教对劳动妇女的摧残和迫害,深刻的揭示了祥林嫂命运的悲剧性。从艺术上来说,《祥林嫂》对《祝福》的改编还是比较成功的,该剧较好地体现了鲁迅原著精神,成功地塑造了祥林嫂这一典型的艺术形象,具有鲜明的时代风貌和浓郁的乡土气息。研究鲁迅小说的专家魏金枝在《上海戏剧》1962年第6期上评论说:“越剧《祥林嫂》的改编,因为它有机会吸取电影《祝福》的长处,更重要的是利用戏曲这一表现形式的特点,从最近这次演出效果看,确乎已经比电影《祝福》更深地体现了原著的主题思想。”演员在戏中的形体动作,在生活化的基础上吸收融化传统的表演身段,达到了生活真实和艺术真实的和谐统一,使戏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达到了较高的水平。
第五篇:《秘密就是怎样死》 名著读后感
秘密就是怎样死
贾静彬 “它被埋在这里”。
——题记丹·布朗和阿瑟·柯南道尔爵士,表层上是相同的,但深层却不大一样。但是他们写作的文格却颇有相似。这只不过是我的看法罢了!至于每个人的不同,而我也不求别人非给我一样。丹·布朗—美国著名畅作家,毕业于阿默斯特大学,曾是一名英语教师,一九九六开始写作,先后推出了《数字城堡》,《骗局》《天使与魔鬼》和《达芬奇密码》四部小说,其后,他历史六年完成的新作《失落的秘符》。
阿瑟·柯南道尔爵士,则是1859年出生于苏格兰爱丁堡,曾入爱丁堡大学医学院就读,后居住伦敦,由于并不热衷医务,使他有许多的空闲时间,从事福尔摩斯探案的书写工作。而他的一生是多彩多姿曲折离奇,他是一个历史学问,捕鲸者,运动员,战地通讯地者及唯心论者,他曾亲自参与两件审判不公的案子,并运用他侦探技巧证明那罪犯其实是清白的。从他们的身份和经历就知道就是不一样的,当然,人与人本来就不一样,当然,你也可能调侃,男人和男人一样,女人和女人一样,有什么不一样?这样想的人,太肤浅了把!
《失落的秘符》这本书是一个事实,里面的任一个东西,事物都是事实,共济会,无形学院,史密森博物馆支持中心(SMSL)。童念科学学会,共济会的仪式,科学,艺术作品和历史遗址实实在在存在,绝不是作者凭空想象的。
《福尔摩斯探案全集》这本书围绕探秘团和福尔摩斯来构造小说机构,内容没有设计到宗教信仰,如共济会等,读这本书感觉是雾里看花,朦朦胧胧的,也不知道在说什么,看似越短的句子,越是不容易理解,不容易探究。
《失落的秘符》讲的是:哈弗大学符号家罗伯特,兰登受邀,于当晚前往华盛顿美国国会大厦做一个讲座,就在兰登到达几分钟内,事情发生了匪夷所思的变化,兰登接到一个自称彼得·所罗门助理的电话,才意识到自己上当了,就在兰登紧张时刻国会大厦出现了令人惊恐之物——一只人手,三根手指成握拳状,伸直的拇指和食指直至王冠,每根手指上都具有特殊符号学意义的诡异刺青,分别是:王冠,星星,太阳,灯笼,钥匙,兰登根据戒指认出这是他最敬爱的导师彼得·所罗门,而戒指象征彼得·所罗门是共济会的最高圣尊者“三十三”这个数字代表含义甚多,而它也是共济会最高等级。
兰登从这形式与其上的刺青结合一起是表示邀请的一种古老神秘符号“古代奥义”兰登已意识到彼得·所罗门被人残忍的绑架,他若想救他,必须付出自己一切代价,甚至生命。“他被埋在某地”。
解开种种谜团一切都和“三十三”这个数字有联系。
想要救出彼得·所罗门,就必须破解这一切原因的根源,而这一切又联系到符号学还有意念学。
“秘密就是怎样死”。
当然,这一切关系的共济会的发展和存之,“三十三”又见“三十三”这个数字有多大魔力,能让人为之疯狂,为之奋斗,为之痴情呢?每个人知道加入共济会,就证明不能泄漏秘密,而登上“三十三”的最高地位,则是难上加难,难于上青天,但是,多少人为了尊贵,为了荣誉,放弃了生命,座上这第一把椅子。当然,这里面的情节曲折,离奇,你怎么也想不到,他会是幕后黑手,痴迷的何种境界,想和神一样合二为一,接受百年的涅槃,而他怎么也没想到,自己的下场何为这样。
到死的那一刻才知道,自己原来是徒劳罢了,苦笑着闭上眼睛,赤裸的布满纹身的身体,像枯叶一样沉睡在圣山里的神坛上,永远,永远。
“而秘密也不是秘密”
失落的真言不是词语……而是图符,乃万物之源的象征,万象之端。
赞美上帝。
以上就是《失落的秘符》大概粗略的内容,里面设计许多深奥的东西,接触也很少,但读起来充满惊悚,有趣的。
而《福尔摩斯探案全集》风格和《失落的秘符》大体都不
同,他的书里设计许多的的作的手法,以及许多回忆的文章,是许多章节合在一起的书集。
但他们也是有相同的地方,大量的运用专业术语,来解释某种现象和情况。
福尔摩斯即使生活在“雾都”伦敦一座简陋的公寓里的一位极具有侦探天才的人物,善于运用医学,心理学,史学,逻辑学,每次调查和研究,他有洞察事物的目光,思维严密独特,是闻名的侦探家。
而我也相信他有偏执倾向,偏执的对象,当然是他心中的所谓“高于一切的绝对正义”。我认为这样是不好的。而这两部小说塑造的主人公都是机智,足智多谋的,唯一不同的是《失落的秘符》是由整体来说的,他也有主人公,但那大概不明显罢了,而《福尔摩斯探案全集》则是绕作案过程和手法来写的,侧重点不同,而是他们办案时多会遇到一些棘手的事。
其实,每种事物都不一样,只要留心,就会发现其中的秘密,发现,其实不难。
很少有人只愿意做一个观光者,因为真正触动的东西往往潜藏在风景深处,不留心就不易看到。
秘密就是那样死。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