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祝福》中“我”和祥林嫂对白的言语行为理论解读
《祝福》中“我”和祥林嫂对白的言语行为理论解读
[摘要] 本文以言语行为理论为框架,从宏观言语行为和微观言语行为两个角度分析了《祝福》中“我”和祥林嫂的精彩对白,对鲁迅的语言艺术进行了新的诠释,同时也验证了言语行为理论应用于文学评论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关键词]言语行为理论;文学批评;祥林嫂;宏观;微观
一、言语行为理论与文学评论
英国哲学家Austin在他的《论言有所为》中提出,我们用语言来表达时,实质上是实施了言语行为。后来经过美国语言学家Searle的发展,这一理论得到不断地完善并广泛运用于哲学、语言学、心理学、文学评论等领域的研究中。荷兰的学者Dan Dijk建议“将文学当作具有自己恰当条件的一种具体言语行为”,并区分了文学作品中的宏观言语行为(macro-speech acts)和微观言语行为(micro-speech acts),前者着眼于整个文学作品或语篇,后者由单个句子来执行。
鲁迅的短篇小说《祝福》之所以成为千古名作,就是因为成功地刻画了祥林嫂这个悲剧人物,其中人物对白更是精彩绝伦。本文将运用言语行为理论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来分析这篇小说中“我”和祥林嫂的对白,以期更加理性地探讨鲁迅的语言艺术和作品的文学价值。
二、宏观言语行为分析
根据Dan Dijk的观点,文学作品的宏观语言行为是指作者在一部文学作品或其中的篇章中所执行的言语行为,即作品或篇章的主旨,它实际上表现为作品作者和读者之间的交流。在《祝福》这篇小说中,鲁迅通过刻画一个勤劳善良却命运悲惨的封建女性祥林嫂,揭露了封建社会的种种罪恶和人性的毁灭。这就是作者在整个作品中所执行的言语行为。这种言语行为体现在对祥林嫂一生的种种遭遇的描述和人物的对白中。其中“我”和祥林嫂的对白发生在祥林嫂经历了二次丧夫,又失去了唯一的孩子,沦为乞丐之后,遭受了“婆婆”、“大伯”、以及雇主一家甚至鲁镇上男女老少在肉体和精神上的种种折磨而成为“末路人”之时,集中地揭露了封建礼教、“三从四德”思想对女性的毒害和封建制度人性的彻底泯灭。在作品中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由于担心死后会和两个前夫见面而被阎罗大王锯开,祥林嫂急于想知道人死后是否会相见,但她并没有直接入主题,而是先询问灵魂和地狱的有无。从形式上来看,祥林嫂执行的是指令类的言语行为,询问灵魂和地狱的有无是会话的前系列(presequences),询问人死后是否会相见是会话的真正目的;就作品的主旨来说,祥林嫂的询问所执行的言语行为是,说明历经人世间肉体和精神的折磨之后,祥林嫂已经对现世绝望了,只能寄希望于死后能够解脱。另一方面,“我”的回答含混晦涩,闪烁其词,多次违反了Grice的会话合作原则。根据Grice 的“会话含意”理论(当说话人故意违反合作原则时,产生会话含意),其言外之义是“我”不忍心增添末路人的痛苦,极力回避可能令她伤心绝望的事情。但即便如此,“我”还是感到祥林嫂因我的回答而一步步地绝望,最后只得“逃之夭夭”。
三、微观言语行为分析
文学作品中的微观言语行为是由语篇中单个句子执行的,考查对象是作品中人物之间的对话。微观言语行为是作品刻画人物的鲜明个性和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重要语篇手段之
一,是构建作品宏观行为的基础。下面我们将运用言语行为理论以及相关的话语分析理论逐句地分析“我”和祥林嫂(以下简称“祥”)的这段精彩对白。
原文如下:
“祥”:“你回来了?”
“我”:“是的。”
“祥”:“这正好。你是识字的,又是出门人,见识得多。我正要问你一件事——就是——一个
人死了以后,究竟有没有灵魂?”
“我”:“也许有罢,——我想。”
“祥”:“那么,也就有地狱了?”
“我”:“啊!地狱?”,“地狱?——论理,就该也有。——然而也未必,„„谁来管这等事„„”。“祥”:“那么,死掉的一家人,都能见面的?”
“我”:“唉唉。见面不见面呢?„„”,“那是,„„实在,我说不清„„。其实有没有灵魂和
地狱我也说不清。”
这段对话虽然简短,只有四个话轮,但句式、语气富于变化,跌宕起伏,表现出鲁迅高超的语言驾驭能力。
话轮的起始句——“你回来了?”,形式上是问句,但所执行的言外之力(illocutionary force)是问候。“是的。”这是“我”的生硬的答语。表现了“我”由于出乎的预料而慌忙应和的窘态。
“这正好。”在会话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一方面表明祥林嫂受“心结”折磨已久,另一方面表现了祥林嫂感到今天终于有希望解开“心结”的兴奋。“你是识字„„见识得多。”这是祥林嫂在询问前所表达的对“我”的信任和敬仰。另外,根据Brown和Levinson的会话礼貌原则,这是一种积极礼貌策略(positive politeness), 使问话不至于唐突无礼。“我正要问„„究竟有没有灵魂?”Levinson的会话含义三原则中的方式原则(M-principle)告诉我们,若说话人使用了冗长或有标记的表达式,则产生特殊的会话含意。这里,“正要”、“究竟”是会话标记,使本句产生了会话含意。“正要”暗示了祥林嫂一直在寻找询问“我”『的机会;“究竟”表明祥林嫂受这个问题折磨已久,或已询问过多人但没有得到令她满意的答案。
“也许有罢,——我想。”这里,“我”的回答显然违反了Grice的会话合作原则中的质量次则(Maxims of quality)。因为“至于灵魂的有无,我自己是向来是毫不介意的”,即“我”没有考虑过,也不清楚。“我”回答“有”是“为她起见”和考虑到“这里的人照例相信鬼”而斟酌之后做出的。“也许”、“我想”表明“我”不确信此时祥林嫂的想法,因而采取含糊的回答以便留给自己修正的机会,这也是Levison提出的以“回避为基础”(avoidance-based)的消极礼貌策略。
“那么,也就有地狱了?” 祥林嫂的这句话执行了双重的言语行为,有两种言外之意:一方面表明祥林嫂相信“我”的观点,另一方面用来发问。
“啊!地狱?”是会话中的多余信息,违反了Grice的数量次则(Maxims of quantity),产生了会话含意,即,“我”惊讶于祥林嫂的追问,同时预感到前面的回答可能加深了她的痛苦,因此用“论理,就该也有。——然而也未必,„„谁来管这等事„„”这种含混晦涩的话语来搪塞。
“那么,死掉的一家人,都能见面的?”祥林嫂的这次追问和上次一样,也执行了双重言语行为。
根据数量次则,“唉唉。见面不见面呢?”是多余信息,其言外之义是,“我”极度惊讶于祥林嫂的再次追问,此时已成愚人,只能喃喃自语;“那是,„„实在,我说不清„„。其实„„”这些含混晦涩而自相矛盾的答语,违反了质量次则,表明“我”在祥林嫂的步步
“逼问”下,完全意识到了原先绞尽脑汁而做出的回答实际上已事与愿违,令祥林嫂彻底绝望。但从另一方面来说,“我”这种语无伦次和自相矛盾的回答正是在极力执行不增加末路人的痛苦的言语行为。死后还要遭受惨无人道的锯刑,祥林嫂彻底绝望了,对封建宗法思想和制度的彻底绝望了!
四、小结
关于言语行为理论应用于文学批评的可行性,国外许多学者已经作了深入的理论性研究。Marry Louise Pratt(1977)论证了“文学语言”与“普通语言”别无二致,用来研究“普通语言”的理论同样可以用于文学批评。通过运用以言语行为理论从宏观言语行为和微观言语行为两个角度分析《祝福》中“我”和祥林嫂的精彩对白,我们对鲁迅的语言艺术有了更深地认识,同时也验证了言语行为理论应用于文学评论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参考文献:
[1]Austin, J.L.How to Do Things with Words[M].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2.[2]Pratt, M.L, Toward A Speech Act Theory of Literary Discourse [M].Bloomington:, IN: Indianna University
Press, 1977
[3]朱小舟.言语行为理论与《傲慢与偏见》中的反讽[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8)
[4]王景山.鲁迅名作鉴赏辞典.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1991.132-146
[5]何兆熊.新篇语用学概要[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收稿日期:2007-8-20
第二篇:《祝福》中祥林嫂的“希望”
《祝福》中祥林嫂的“希望”
广东省潮阳师范学校
马晓娜
《祝福》小说,鲁迅先生写出了祥林嫂一生中六次“希望”的产生和破灭的整个过程,在展示这个不幸的过程时用白描的手法刻画了祥林嫂在不同阶段的脸色和眼神的变化,反映了祥林嫂的精神状态、塑造了祥林嫂的典型的悲剧性形象,以致成为旧中国劳动妇女悲苦命运的缩影。
第一次希望的产生及破灭。
在封建社会,经济没有独立的女人的前途和希望就是出嫁找个丈夫,找座靠山,祥林嫂也是,可是结婚不久,她的丈夫死了,她的前途一下子暗淡了,她的希望也瞬间破灭了。通过第一次到鲁家时“脸色青黄”表现出希望的破灭,“但两颊却还是红的”说明她脸上还残留着婚后希望的余韵。
第二次希望的产生及破灭。
这次希望是首次到鲁家当佣人:“口角边渐渐的有了笑影,脸上也白胖了”。希望的破灭是被婆婆抢回,虽没有着重描写,但从她在河边淘米回来脸上“忽而失了色”表现了出来。
第三次希望的产生及破灭。
这次希望的产生是改嫁后,遇到的男人贺老六有力气,会做活,没有婆婆,有自家的房子,且生了儿子阿毛,表现是“母亲也胖,儿子也胖”。希望的破灭是丈夫病死了,不久儿子也被狼吃了,“脸色青黄”、“两颊上已经消失了血色”、“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
第四次希望的产生及破灭。
这次希望是第二次到鲁家当佣人:“比初来时神气舒畅些”。希望的破灭是鲁家祭祀时,四婶嫌弃她嫁人二次,败坏了风俗,不干不净,不让拿祭品时,她“讪
1 讪的缩了手”、“疑惑的走开”,以后见了镇上的人“只是直着眼睛”。
第五次希望的产生及破灭。
柳妈无意识地道出了人们嫌弃她的原因,并说死后到了地狱,她的两个男人要抢她,争她,阎王爷无奈,会把她从中锯开,分给两个男人,这一说吓得“她脸上就显出恐惧的神色来”,“第二天早上起来的时候,两眼上便都围着大黑圈”。柳妈建议她去土地庙捐门槛,说捐了门槛后可以“赎了这一世的罪名,免得死了去受苦。”她的希望又产生了,于是立即到土地庙流着泪向庙祝哀求捐个门槛。庙祝勉强答应后,她不顾镇上人对她二次嫁人的嘲笑:“整日紧闭了嘴唇„„默默地跑街,扫地,洗菜,淘米”,快够一年,她才从四婶手里拿了积存的工钱,请假去捐门槛,不到一顿饭的时候,她便回来:“神气很舒畅,眼光也分外有神,高兴似的对四婶说”。“冬至的祭祖时节,她做得更出力”,摆祭品时“她便坦然的去拿洒杯和筷子”。但是四婶又慌忙大声地说:“你放着罢,祥林嫂”还是不让她动手,还是嫌弃她。她虽然花了历来积存的工钱去捐了门槛,还是赎不了她二次嫁人的罪孽,还是赎不了她不干不净的身子。这次对她的打击最大,她要改变自己,该做的都做了,现在已无路可走了。作者描写的也特别细致:“她像受了炮烙似的缩手,脸色同时变作灰黑”、“只是失神的站着”、“眼睛窈陷下去,连精神也更不济了”、“而且很胆怯”、“呆坐着,直是一个木偶人,不到半年,头发也花白起来了”,甚至四婶当面警告她“她总是如此,全不见有伶俐起来的希望”。祥林嫂的精神堤岸彻底地垮了,对生对人间已经没有一点希望了。
第六次希望的产生及破灭。
这次希望是对生的绝望后 人后“没有精采的眼睛忽然发光了”,连续提出三个问题: 了之,也就有,的,能
2
: 望又破灭了。所以不久,她在对死后的恐惧中被吓死在鲁镇的“祝福”声中。
: 望又破灭了。所以不久,她在对死后的恐惧中被吓死在鲁镇的“祝福”声中。
祥林嫂是在对人间生的绝望中,在对死后的恐惧中走完了她奋力抗争的一生,但她最终成了命运的牺牲品。
总之,《祝福》通过祥林嫂一生希望的六次产生和破灭,既塑造了祥林嫂与命运抗争的顽强性格,又揭示了祥林嫂这个善良的女性,生是悲剧的生,死是悲剧的死,她的死不是悲剧的结束,而是更大悲剧的开始。她的悲剧深刻地诠释了鲁迅先生的“悲剧”定义:“是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的内涵和美学价值。
作 者:马晓娜
通讯地址:广东省潮阳师范学校 邮政编码:515154 联系电话:0661—2258387
3
第三篇:浅析鲁迅《祝福》中祥林嫂悲剧形象
浅析鲁迅《祝福》中祥林嫂悲剧形象
——0905019014 龚韦名
摘要:祥林嫂是旧中国农村劳动妇女的典型形象。她勤劳、善良、质朴、顽强,但在旧社会她不但不能争得一个做人的起码权利,反而成为一个被践踏、遭迫害、受鄙视而终甚至于被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所吞噬的人物。祥林嫂被扼杀这一悲剧对当时黑暗社会现实的揭示达到了异常深刻的程度。
主题词:封建礼教 迷信束缚 悲剧形象
《祝福》是鲁迅的小说代表作之一,写于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发展时期,深刻地展示了这一时期中国农村的真实面貌。这一时期,帝制政权虽被推翻,但封建主义这座大山并没有彻底摧毁,中国的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他们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宗法观念、封建礼教仍然是压在人民头上的精神枷锁。
在这样一个大的社会背景和历史环境下,祥林嫂作为一个受尽封建礼教压榨的穷苦农家妇女出现并贯穿全文。丈夫死后,狠心的婆婆要将她出卖。她被逼出逃,到鲁镇鲁四老爷家做佣工,受尽鄙视、虐待。很快她又被婆婆家抢走,卖到贺家成亲。贺老六是个纯朴忠厚的农民,很快又有了儿子阿毛,祥林嫂终于过上了安稳日子。然而命运多舛,贺老六受地主的身心摧残饮恨死去,不久,阿毛又被狼吃掉。经受双重打击的祥林嫂,丧魂落魄,犹如白痴,可是人们还说她改嫁“有罪”,要她捐门槛“赎罪”,不然到了“阴间”还要受苦。她千辛万苦积钱捐了门槛后,依然摆脱不了人们的歧视。最后,她沿街乞讨,在除
夕的鞭炮声中,惨死在街头。祥林嫂被扼杀这一悲剧对当时黑暗社会现实的揭示达到了异常深刻的程度。这首先表现在对于在封建礼教和迷信观念影响下的这个病态的社会,可以杀死千百个祥林嫂。祥林嫂是旧中国农村劳动妇女的典型形象,她勤劳、善良、质朴、顽强,但在旧社会她不但不能争得一个做人的起码权利,反而成为一个被践踏、遭迫害、受鄙视而终甚至于被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所吞噬的人物。祥林嫂的悲剧形象,揭露了旧中国“病态社会”中压迫和摧残妇女的“畸形道德”的虚伪性和残酷性,揭露统治着那个社会的封建礼教和迷信思想的吃人本质。
那个时代的女人,尤其是下层女人,社会地位非常低下,更何况处于社会最底层的一个寡妇。正因如此,鲁四老爷轻视厌恶祥林嫂。鲁镇一些人也嘲笑欺侮祥林嫂。那个时代人们信奉“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古训,祥林嫂的婆婆在大儿子已死而没能留后的情况下,无论如何也要攒钱为小儿子娶一房媳妇以续香火,就把祥林嫂卖掉。最后,由于那个时代鲁镇的人相信封建迷信,柳妈等人连番恐吓她,甚至连“我“这个根本不信鬼的人在那种具有浓重迷信色彩的环境中,回答祥林嫂提出的问题时也变得软弱无力,从而加重了末路人的苦痛。封建礼教和迷信是残杀祥林嫂的元凶。封建礼教及迷信思想把祥林嫂往死路上推的人,导致了祥林嫂的肉体和精神遭受到严重摧残,并使她最终沦为乞丐,被活活饿死、冻死、吓死。
祥林嫂悲剧形象的深刻性还在于它揭示了劳动人民如果不摆脱封建礼教与迷信的束缚,打碎这副沉重的精神枷锁,就不能避免悲剧的命运。
在走向绝境的过程中,鲁四老爷自然要负主要责任,他吩咐四婶不让祥林嫂沾碰祭祀用的器具,使祥林嫂的精神支柱完全摧毁。用地狱之类的迷信来恐吓她的柳妈,荐她又合伙抢她的卫老婆子,还有鄙视她、嘲笑她、侮弄她的鲁镇一些人,他们对祥林嫂的死都多少不等地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他们都使祥林嫂在精神上受到或大或小的打击,从而使她不停地往死路上赶,加速了祥林嫂死亡时刻的到来。即使在最后,祥林嫂还是带着对死后的恐怖离开了人世的。祥林嫂悲剧形象的深刻性还表现在它把问题尖锐地提到“我”以及它把劳动妇女的悲剧和地主阶级的“祝福”进行了强烈对照,把富人过年“祝福”的场景与穷人的苦难形成鲜明对比,昭示出那个社会“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黑暗现实。文中有三处极有特色的景物描写,是通过比较、对照来交待故事发生发展的时间、地点、环境气氛。
小说首段的开始:“旧历的年底毕竟最像年底,村镇上不必说,就是天空中也显出将到新年的气氛来,灰白色的沉重的晚云中间时时发出闪光,接着是一声钝响,是送灶的爆竹……空气里已经散满了幽微的火药香。”这是写年底送灶的场景气氛,对鲁镇过年“祝福”前的环境状况进行描写。小说第二段中“天色愈阴暗了,下午竟下起雪来,雪花大的有梅花那么大,满天飞舞,夹着烟霭和忙碌的气色,将鲁镇乱成一团糟”
这是鲁镇准备“祝福”时的景况。
小说最后一段中又写:“我给那些因为在近旁而极响的爆竹惊醒,看见豆一般大的黄色的灯火光,接着又听得毕毕剥剥的鞭炮,是四叔家正在‘祝福’了……我在蒙胧中,又隐约听到远处的爆竹声连绵不断,似乎合成一天音响的浓云,夹着团团飞舞的雪花……”。这是鲁镇“祝福”时的情境,从以上三处环境气氛的描写中,我们可以看出:鲁镇旧历年底的送灶——准备祝福——祝福的气氛是步步升浓,而祥林嫂的生活苦痛也是步步加重,最后在“祝福”的爆竹声中死去,这恰恰形成对比。三处环境描写,一面是火光及爆竹的亮和响,一面是天气的坏,雪花的大,越来越大,竟是团团飞舞,两种环境气氛绝然不同,一热一冷,互相呼应,对比鲜明地交待出祥林嫂悲剧命运的具体背景。
最后的一段景物描写,富人在举行盛大的“祝福”仪式,鱼肉人民的天地圣众歆享了牲醴和香烟,都醉醺醺地在空中蹒跚的时候,而孤苦绝望的祥林嫂却无立身之地,只能在冻饿中死去,在那个时代,这就是中国劳苦大众的命运。两相比较,贫富不均,死生不同,社会是多么的不公平!鲁迅正是用比照手法,对当时残酷的封建制度进行猛烈抨击,深刻揭露,真是入木三分。
总之,祥林嫂的悲剧形象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的吃人本质。在它的全部描写中,包含着打碎这个精神枷锁,改变那不合理的社会的强烈呼吁,包含着为此坚持不懈的探索与追求。
参考文献:《祝福》(鲁迅 著)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21世纪出版社)
第四篇:浅论《祝福》中祥林嫂的形象开题报告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论《祝福》中祥林嫂人物形象 入学批次:201203 所学专业:汉语言文学
学习中心:兰州国际经济专修学院 学生姓名:陈晓红
2014年6月19日
一、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祝福》是鲁迅反映中国农村妇女命运的代表作之一。文中主人公祥林嫂是其笔下最悲苦的女性,在她的身上集中了勤劳、善良、质朴的优良品质,她处于社会的下层,在旧社会她不但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反而成为一个被践踏、被迫害、被愚弄、被鄙视的典型,以致在整个鲁镇都在“祝福”时,她却悲惨地死去,展示了祥林嫂不幸的人生悲剧。
祥林嫂的悲剧不只是个人的悲剧,也是社会时代的悲剧,这个悲剧作为中国劳动妇女特别是寡妇苦难的写照来看,是真实的、深刻的、具有普遍意义的。
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不幸。社会的悲剧导致了个人的人生悲剧,在那个社会制度不合理的时代,无权无势的社会最底层劳动人民只能靠出卖自己的劳动力来求得生存,可是社会制度的不公,让他们连简单的生存下去都成为奢望。她们再怎么努力挣扎,再怎么反抗,最终换来的还是死亡。本文主要是通过对祥林嫂这一人物形象的认识与把握,从而探究形成她悲剧命运的原因。
二、研究方法
本论文拟采用以下方法:主要通过图书查询、网上浏览等方法来收集相关资料进而增强对作品主人公的了解,并对其形象进行深刻的研究,增强文章的说服力;查阅相关资料了解知名人士对祥林嫂悲剧命运的探究和分析;规范分析和引用分析等方法。
三、论文提纲
1、题目
2、摘要
3、关键词
4、目录
5、正文(包括前言、本论、结论三部分)
6、致谢辞
7、参考文献
四、写作计划
2014年5月28日—6月11日查阅有关文献拟订论文题目。2014年6月12日—6月27日撰写开题报告,整理已有的参考资料。
2014年6月28日—8月28日根据开题报告,完成正文部分,形成初稿,并提交指导教师进行批阅。
2014年8月29日—9月11日根据指导教师意见,对初稿进行修改,形成定稿。2014年9月12日—9月26日根据指导教师意见,对定稿进行再次完善论文定稿。
五、主要参考文献
[1]、舒耘华 《鲁迅小说妇女形象浅析》(《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4期)、[2]、薛艳萍 《论鲁迅小说中的妇女形象》(《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2年04期)[3]、鲁迅 《我的节烈观》1918年
[4]、鲁迅 《关于女人》1933年6月15日《申报月刊》第三卷第六号文 [5]、鲁迅 《坟·灯下漫笔》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7年 [6]、鲁迅 《祝福》,《鲁迅全集》第二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24年
第五篇:《祝福》中祥林嫂悲剧命运的解析(推荐)
《祝福》中祥林嫂悲剧命运的解析
《祝福》是鲁迅先生写得非常成功的一部小说,小说主要讲述了一位勤劳善良、吃苦耐劳的女性走向人生覆灭的全过程。祥林嫂悲剧命运的造成,是多种原因交织的产物。悲剧是对严肃、完美、宏大行为的模仿,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原本勤劳善良,勇于同周围环境、社会制度、命运作抗争的祥林嫂,最终因无法忍受之压力而选择死亡,无疑博得了读者的同情,也给读者以无法诠释的沉重感。
祥林嫂的死亡,是在吃人的封建专制和封建礼教的束缚下,被政权、族权、神权、夫权的压迫和残害而导致的,是封建社会的牺牲品。小说在纵横交错的对比描述中,给人清晰的主线,深刻的揭示了祥林嫂之死。
一、妇女只能依附于男权而生活
作为一个寡妇,祥林嫂是受到歧视和不公正待遇的。祥林嫂第一次来鲁四老爷家做佣人时,因其“死了当家人”,“讲理学的老监生”鲁四老爷便“皱了皱眉”,他讨厌她是一个寡妇。但由于祥林嫂力气大,“只是顺着限,不开一句口,很像一个安分耐劳的人”,因此最终还是被鲁四老爷家“定局”了,而且只用了三天试工期。在鲁四老爷家做活,祥林嫂凭借她优秀女工的品质是受到一段时间的尊重的,但这并不能改变她只能依附男权而生活的命运。丈夫的死去,让她不仅失去了生活的保障,也失去了相对的人生自由,她的婆婆对她有绝对的处置权。她想守节,不被婆婆卖掉,但最终还是难逃厄运。
祥林嫂之所以不肯再嫁,完全是受封建礼教的束缚,封建礼教要求女人要从一而终,讲究“守节”。嫁给贺家坳的贺老六后,祥林嫂实际上过得很幸福,她重新找到了可以依附的男权,可以不再受人的歧视。至少在贺老六的保护下,祥林嫂明面上是不受歧视的。在她的新男人贺老六死后,祥林嫂仍然具有可以依附的男权,就是她的儿子阿毛。因而在丈夫死,儿子还活着的情况下,祥林嫂仍然可以自力更生。实际上,若阿毛未死,祥林嫂将其抚养长大,那祥林嫂是很受人尊重的,“寡母抚孤”完全可以销毁封建的“批判锋芒”。但儿子死后,祥林嫂失去了一切男权的依附,也就变得孤苦无依了。她本来是过上很好的日子的,“上头又没有婆婆”、“房子是自家的”,但丈夫儿子的死去,导致了她被大伯赶出屋,变得走投无路。一个女人,如果失去了男权的依附,她是没有丝毫的人生自由和尊严可言的,任何人都可以欺辱她。
二、利益至上的封建礼教
封建礼教虽然对人有一套严密的伦理道德的禁锢,但其不失利益至上的准则。祥林嫂为何要逃出来做女工?因为她的婆婆要将她许给别人,说是许给别人,实际上就是出卖。若依封建礼教来说,她的婆婆是万分希望儿媳能够替死去的儿子守节的,但为了给第二个儿子娶媳妇,“精明能干”的婆婆最终还是将儿媳嫁进深山野坳里去了。婆婆在将祥林嫂抓回去的时候,还到鲁四老爷家清算了工钱,“一共一千七百五十文,她全存在主人家,一文也还没有用”,可知,这笔钱都被婆婆侵吞了。
祥林嫂一开始来鲁四老爷家做工时,四婶也是看在她吃苦耐劳的份上才要她的,如果祥林嫂没有给主家带来较多的利益,谁会收留一个受人非议的寡妇呢?在祥林嫂嫁给贺老六后,四婶也常常怀念祥林嫂,只因后来雇佣的女工都不及她,“大抵非懒即馋,或者馋而且懒”,不似祥林嫂“做工却毫没有懈,食物不论,力气是不惜的”。在祥林嫂走投无路来求老主人时,四婶也照旧收留了她。第二次雇佣祥林嫂可能怀有对祥林嫂的同情,但更多的则是对祥林嫂预期价值的认可。待祥林嫂手脚不灵活、记忆力差的事实被发现后,四婶便计划着打发祥林嫂走了。既然祥林嫂已经没有利用价值了,四婶自然是不希望养一个没用而且受人非议的人的。他们也没人管祥林嫂离开主家后如何生活,利益至上的封建礼教让所有人都丧失了同情心,丧失了最基本的人性。
祥林嫂的悲剧就在于她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她的价值被众人出卖利用,但她自己却得不到自己的价值给自己带来的幸福,她最终的死亡与封建礼教利益至上的本质是密不可分的。
三、封建礼教对妇女精神上的摧残
祥林嫂的死亡,不是简单的“穷死的”,而是精神被摧残到极致引发的悲剧。祥林嫂是一个注重“守节”的女子,因为她明白,如果不“守节”,她就要遭受世俗的眼光。实际上她是渴望新的婚姻生活的,但为了不受世俗的批判,她压抑了自己的正常需求。在婆婆将其嫁到贺家坳时,她是极力反抗的,她一路嚎、骂,拜堂时还一头撞在香案角上,封建礼教完全扭曲了她的人性。但实际上当祥林嫂冲破了礼教束缚时,她反而得到了幸福,她生了一个孩子,娘儿两个都长得胖胖的。在后来柳妈问祥林嫂为何依了贺老六时,祥林嫂只说贺老六力气大,还笑着说“阿阿,你……你倒自己试试着。”由此可见祥林嫂回忆那段日子时是开心的,改嫁贺老六反而迎来了祥林嫂短暂的“春天”。但就是因为那段日子是开心的,所以在贺老六和阿毛都死后,祥林嫂的精神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她不但失去了一切与幸福有关的事物,而且也意味着她将成为一个更加受人非议,更加“不祥”的女人。
小说两次叙说四婶对祥林嫂参与祭祀劳动的防范,深刻揭露了封建礼教对妇女的残酷压迫。祥林的死、改嫁贺老
六、贺老六的死、阿毛的死都与祥林嫂没有直接关系,祥林嫂却被认为是“败坏风俗”,这无疑会给她带来极大的精神压力。
重新回到鲁镇做女工后,祥林嫂见人就要讲述自己的悲惨命运,叙述阿毛之死,她本来是想对别人倾诉自己的悲惨,以求得别人的同情与安慰。初期确实让她得到许多精神上的慰藉,但后来大家都烦厌和唾弃了她的悲哀,还加以尖酸的嘲讽,便让她失去了唯一可以获得精神快感的途径,反而多了另一种精神负担。人们不但嘲讽她失去阿毛的悲哀,还嘲讽她因为反抗改嫁而撞香案角的悲哀。当悲哀都成为了大家嘲笑讽刺的对象,一个女人,即使有再强的精神承受压力,也是会走向崩溃的边缘的。
四、封建信息的封锁直接导致了祥林嫂的死亡
马丁·路德的价值在于他终止了中世纪天主教教会在欧洲的独一地位,他让每一个信徒都可以做出自己对《圣经》的解释,信息的畅达也很快促进了人们思想意识的启蒙。而造成祥林嫂悲剧的直接原因,就是封建信息的封锁。首先柳妈告诉祥林嫂她死后下阴司会被两个男人抢,造成了祥林嫂长期的疑虑和精神困扰,她在山村里从来就不知道人死了还会被阎罗王分开来。由于封建信息的封锁,对于柳妈的话她是深信不疑的,不然她也不会费那么大周折去土地庙里捐一条门槛。捐了门槛她以为可以像柳妈说的那样,“赎了这一世的罪名”,因而她很开心的把这件事告诉了四婶,希冀着世俗的原谅,希冀着世俗的重新接受。但四婶对祥林嫂参与祭祀劳动的第二次防范让她知道世俗根本没有重新接受她,大家仍然歧视她,所以她陷入了更深的精神苦闷中,她不知道自己能不能“赎了这一世的罪名”。祥林嫂见到“我”时问了三个问题,我的回答让她的精神疑惑得到了确证,她知道她死后会有魂灵,会下地狱,会与自己的家人见面,自然也会被阎罗王分开来分给两个男人。就是在这种未知的恐惧中,在鲁镇的祝福中,她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也结束了自己多年来的精神压力。封建信息的封锁让她看不到事件的全局,而片面的将精神寄托陷入一个无法挣脱的死胡同。若柳妈以及“我”的回答让她知道即使她现世有罪,但死后不会遭受惩罚,即使会遭受惩罚,但她现世赎罪仍然可以避免死后遭受惩罚,那么祥林嫂就不会走进精神崩溃的边缘,也自然不会走向祝福的边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