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优化科研评价体系促进应用技术大学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大全
【摘 要】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的科研评价体系,将有利于大学科研发展,促进应用型大学科技创新能力提升。本文分析了大学科研评价体系现状、应用技术大学科研评价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优化建议:减少行政干预,创建定量与定性分析指标;合理进行科学分类,导入第三方评价体系;加强评价开放机制的建设;实施科技产出为导向实施评价体系改革。
【关键词】科研评价体系;应用技术型大学;科技创新能力
近年来,我国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科研评价体系也随其在不断发展,科研评价体系是指在一个科研机构通过建立合理的科研评价体系,或是国家通过建立合理的科研评价体系,实施对科技单位进行绩效评价的一种体系。它往往以考核成果、资金效益以及成果转化为效益等方面进行评估,最终对某一科研机构或科研项目运用一定的科技术评价体系进行全面考核,其包含对“业绩”和“效益”两个方面的考核。而作为高校应用技术大学科研评价体系目前还存在诸多问题,如行政干预过多、评价机制不成熟、评价机制缺少科学方法、评价分类不准确等。研究应用技术大学科研评价体系构建与优化,对促进此类大学科技创新能力提升有重要的意义。大学科研评价体系现状
1.1 评价方法现状
目前,大学科研评价体系绩效评价方法主要有专家团队评价法、行政申报审批法、社会开放绩效评价方法、政府机构专门考核法等。专家团队评价法是指通过组建专家科研评价体系团队,由其根据国家评价体系标准进行各项逐级审核和评价,最终给科技项目和内容进行全面的评价,它具有权威性,但缺点是不容易发现创新价值的科技项目,因专家们的知识和学识有限,以及在科技领域中运用有限,从而使得评价使用的方法,或个人研究不足,最终使得评价存在诸多问题。行政申报审批法,是指根据大学行政级别通过一所大学规定每一年申报科技项目数量,由行政机构组织专门机构进行评价和管理,最终确定其价值运用和运用综合评价方法进行科技项目的评价。社会开放绩效评价法,是指根据科研评价体系,以社会人群运用为标准,实现价值社会化后,运用公众开放的评价机制进行评价,它往往是在科技试点和运用过程中的一种评价,往往不作为科技项目专项评价,一般是辅助评价的一种手段。
1.2 评价基础与执行运用现状
大学科研评价体系的评价基础是科技项目的确立和科技研究创新理论的出现,然后再到实验室研究成功后,通过文献理论和撰写与发表,以及聘请专家进行技术监督后,确定有科技价值后,再通过行政申报程序和方法进行申报。因此,大学的科研评价体系的评价基础必然是以行政审批为基础,由大学科研人员和机构进行每年定期或不定期的申请为基础,最终通过合格审查后层层上报这一种层级的行政申请基础在操作和运用。到目前为此,大学科研评价体系在执行过程中出现了较多问题,如论文造假、运用抄袭、科研理论水平不高、社会运用价值不大,最终使得执行过程中出现较多难以控制的内容等。
1.3 评价结果现状
目前,我国大学的科技项目多,但通过评价结果后,真正能够转化为技术和企业运用技术的科技项目少,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就是大学科研评价体系评价结果不理想,很多为低水平科技能力或是根本不具备创新能力的科技创新的内容,并且大学的科技研究主要在产品应用的外观设计和普通运用的技术水平的提高,多不具备创新型研究与开发,最终使得评价体系在评价过程中,出现了由于评价机制不完善,存在较多问题,如大学中科技项目在评价体系评价后无法转化为成果运用或是全面推广运用,有的也是根本无法使用或是缺少相关资金和设备根本不能启动运用等。应用技术大学科研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
2.1 行政干预严重
在应用技术大学科研评价体系运用过程中,往往是泛行政化成为正常现象,资源都是掌握在行政领导手中,如成果评价、研究考核、职称申请、科研报告等都是按照行政级别的办法来办。如在职称论文发表各应用技术大学就明确规定,需要发表一定的科技论文的科技研究者才能申请科技职称和研究考核,并还分省级、市级、国家级职称论文发表来判断,这也是按行政级别来进行论文档次来发表的。在行政体制下,学术研究和科技论文研究成在不自由、不公平现象,创新成果的评价只能在行政体制下被认可,最终由主管部门确定,很容易引起不信任和不公平现象。在应用技术大学科研评价体系中的资源分配、科学争论、学术分析与讨论、学术评价等都存在对权力判断和认定的现象,其评价活动的行政性往往要大于学术性,官大真理多的现象成为笑谈。行政干预严重是,使得应用技术大学的科研资源分配及其成果评价最终由行政管理部门分配和确定。
2.2 分类不明确,评价缺乏规范性
应用技术大学的科技项目和活动是多方面、多层级、多层次、多类型、多学科领域的,但却因为应用技术大学的科研评价体系中的分类不明确,出现一些交叉科技可以选择不同分类,最终使得研究结果出现了层次上的差别。另外,由于科技创新质量和实际贡献需要从不同分类来确定一个标准值进行科研评价,而同时,还需要选择一定分类来进行标准值判断,如果分类不准确,在两个相似或相同的出现两种不同分值,最终使得评价分类不准造成差异,容易引起被评价人类的通过评价体系漏洞来进行归避。应用技术大学的科研评价分类不准主要表现在,其交叉领域分类出现无法选择,或是选择不当就引起评价分值过低。另外,由于评价分类缺乏科学规范化的标准体系,使得分类过于自由或是有一些根本没有细化分类,最终使得评价缺乏规范性。
2.3 评价机制缺乏系统性
应用技术大学科研评价体系由于是直接导入的国家科研评价体系和高效科研评价体系来运用的,本身存在很多不能细化的内容,或是其评价标准体系本身存在诸多漏洞,由于应用技术大学涉及科技内容广泛,单一的考核考评体系根本不能含盖其科技项目内容。如像应用技术大学的生产工具科技项目、荒山开发科技项目、泥土提炼生物蛋白项目等这一些应用技术由于采用原单一的科研评价体系出现考评内容不全面,且价值预测与估计、风险控制预测、科研成功与否的预测等都存在不确定性,而在评价机制不成熟和不健康的情况下,最终使得评价出现不公平、不合理,以及可能被权利利用而成为一种形式。我们知道应用大学的科技项目往往是以行政方式向上逐级上报的,而在这一个过程中,如果出现多项目的科技选择时,行政干预作用过大,最终使得好的科技成果往往不被选送上级部门审核和批准。另外,由于应用技术大学的学术造假严重,学术造星运动不断产生,最终使得学术研究成为一种形式,而评价机制自然发挥不了作用,在这样的情况下就缺乏系统性。3 优化应用技术大学科研评价体系建议
3.1 减少行政干预,创建定量与定性分析指标
作为应用技术大学的科研评价体系一定要从根本上减少行政干预,要给科研评价自由、真实、完整、合理、规范地进行必要的科研评价流程和程序进行审定,而不能完全行政化,所有科研评价成果必须围绕行政评价结果来从事科研评价活动。笔者认为行政是程序,更是一种完整的监督,而不应成为一种形式主义或是权位主义的一种过场。为此,笔者认为我国应用技术大学科研评价体系应设立评价宣传、运用定量和定性分析指标进行考核,然后通过对其的评价后由应用技术大学行政管理进行文件传递和国家相关程序办理,而不将行政管理作为一些权利评选代表。其科研评价采取省级专家团队+科技水平评估机构+论文发表机构认定+行政管理基本传递流程和文件流程检查等几重事项进行综合评价,从而达到去行政化,并运用定量和定性指标进行综合评价。作为科研评价其应以理论技术文献10%+科技价值评估50%+社会试用结果20%+专家团队评价20%+其它10%的标准进行评价。
3.2 合理进行科学分类,导入第三方评价体系
作为应用技术大学科学分类,应创建应用类科学技术详细执行规范标准,其以国家科技分类标准为基础,详细对应用技术大学的科技项目进行更详细分类,通过分类成功后,积极将科学技术评估机构和专家团队科研评价机构导入评价机制体内。运用双重评价,实现定百分比例值来计算其价值,然后再通过定性对其价值的趋势分析和应用分析等,最终使得在分类合理的情况下,导入的第三方评价体系能够公平、公开、合理、全面、及时地进行科研评价机制的建设。
3.3 注重科技产出的导向性指标
作为应用技术大学科技项目,应以应用研究为主导,并且以应用技术在局部试点推广成功后来进行综合评价,即以试点产出为突破口来预测,通过一项技术发明后,在一定地区应用和推广后进行认定和评价,这更利用科技项目社会价值预测和评估,因为有其试点来区域为实例来证明。另外,由于科技项目没有申报科技专利权保护,我国还要积极将专利申请改为以申请时间来审核,不管多少年未通过,其只要最先报的,才享受最先评价,其它的都延后,如果后来的先评价,则需要提供更详细的运用价值分析和理论体系的运用框架。应用技术大学的科技项目申报、评价必须以产出为标准进行综合评价,不能像尖端科技那样采取保护理论和一切绝密为本。而应建立起应用术成果保护评价机制,并且要创设相关应用技术科技研究机制等来推动科研评价体系改革和发展。
3.4 加强评价开放机制建设
作为应用技术大学的科研评价,其要建立开放的评价管理机制,即要实现以科技研究竟为目的,要把行政手段的干预减少到不影响科研评价的标准以及评价内容,同时,还应积极将科研评价标准进行详细分类管理,创建应用技术大学的详细分类标准规范执行手册,同时,建立相应的分类评价分值进行相应对应。通过这一些基础确定后,在科技论文写作和发展中还要建立科技论文学术造假评审核机构,要严厉打击科技论文造假,还科技理论空间一个理性的空间,而不被权利和金钱所左右。而在科技项目综合研究方面,要强调应用技术大学开放的政策、积极鼓励大学中师生参与科技发明和创造,并给予奖励,以及通过一定渠道为其募集资金进行社会运用等。只有通过开放的科技研究后,才需要建立开放的科研评价机制,即评价采取高校人人评价,要实现现代技术评价机制,在论文方面要建立社会监督与信息反馈机制,在科技研究方面,要创建大学专家团队科研评价机构、引入第三方科研评价机构等进行科技专项评价和估价,通过定量和定性指标建设后,指导应用技术大学科研全面发展。
第二篇:完善科研评价体系 提升学术创新能力
完善科研评价体系 提升学术创新能力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校长 吴汉东
科研评价问题是长期以来影响和制约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一大难题。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教育部关于深入推进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创新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科研体制机制,完善以创新和质量为导向的科研评价机制”,并将其作为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五大任务之一。同时,教育部酝酿多年的《关于进一步改进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的意见》也于日前出台。我认为,当前高校贯彻落实文件精神、创新科研体制机制,应处理好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基础与应用。对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成果进行分类评价,并注重对其社会效用的评价,是国外高等教育发达国家的通行做法。对于我国高校而言,可借鉴这一做法,对基础性学科与应用性学科确立不同的标准、采取不同的评价方法。对于基础性学科及其研究成果,应当以学术效果评价为主,重点是按照“创新性、前沿性”的标准考察其学术价值,尤其是对应用性研究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对于应用性学科及其研究成果,则应当以社会效用评价为主,重点是考察其对经济、社会发展中热点难点问题的解决有无贡献及贡献程度。
二是数量与质量。在当前高校所面临的各种检查、评估中,尤其是在学科排名、学位点申报等方面,科研成果的数量都是一个重要指标。因此,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完全以质量为标准进行科研评价是很难做到的。尽管如此,仍应进一步提升科研精品在评价体系中的权重,以激励广大教师和科研工作者产出具有较高显示度与影响力的标志性成果。在具体措施上,可借鉴国外高校的“代表作制”,对经同行评议认定的标志性学术成果的作者,可在职务聘任、导师资格认定等方面给予适当倾斜,减轻其科研考核压力,努力为高水平学术人才创造一个宽松的学术环境。
三是形式与内涵。在当前哲学社会科学的评价体系中,文献计量、引文分析、影响因子等技术手段被广泛采用。由于科学、权威评价体系的缺位,这些原本属于技术上、形式上的手段逐步偏离了其工具属性,越来越多被作为目的本身来追求,而学术成果的内涵及其理论价值、社会效用反而被忽略。为遏制这种形式与内涵倒置的“技术主义”倾向,必须进一步创新哲学社会科学的评价方法,对科研成果的内涵与质量进行科学评价。在具体措施上,对基础类的研究成果,由于其理论价值的显现需要一个较长过程,可适当延长其评价周期,并扩大同行评议的范围,尤其是要适当增加无利害关系的评价主体数量;对于应用类的研究成果,可借鉴英美等国高校的做法,试行政策实施效果评价方法。当前,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很多法律、政策、规划、文件都是由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专家学者主导或参与制定的,对于其中的部分研究成果,可在其实施一定时期后,组织由同行专家、实务部门专家、利益相关者代表构成的评议组,对其实施效果进行客观的评价。
体制机制创新是推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的重要保障
东南大学常务副校长 胡敏强
繁荣发展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是一项系统工程,其中,体制机制创新是推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的重要保障。当前,主要应从科研评价体系、科研组织与管理体系、经费投入与保障体系以及成果转化体系等方面,实现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的体制机制创新。
一是建立科学的科研评价体系。质量与创新是建立科学的科研评价体系的首要标准,并且要提升到我们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是否能够代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方向、是否能够服务国家重大现实需求以及是否能够产生促进学术发展的实质性贡献的战略高度。在制定科研评价体系的思想意识和指导原则上,要破除一味追求“科研GDP”的简单做法,倡导质量结合、分类评价和诚信公正的原则。在基础研究上要注重思想高度和学术原创性,要能够做到思想创新、传承文明和推动学科建设;在应用研究上应能够解决重大现实问题,做党和各级政府的“思想库”和“智囊团”。建立科学的科研评价体系还要和高校的人事制度、分配制度改革相结合,和高校的整体学术评价体系建设与学风建设相结合。
二是建立高效的科研组织与管理体系。主要应从三个方面来推动。第一,紧密结合大学制度改革,建立学部、学院与科研管理部门“三位一体”的科研组织体系。随着现代大学制度的逐渐确立,学部、学术委员会等在大学的科研组织、管理与评价中应发挥更大的作用。第二,探索在新的经济社会发展形势下如何创新性地推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科研体制改革。应积极探索社会科学研究院(科学技术研究院)、学术特区、开放性研究机构等在未来10年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中的作用和发展规律,在时机成熟时推进综合改革与创新试点。第三,要建立高效务实的校、学部(学院)、科研平台多层次科研管理体系。要充分发挥校级科研管理部门的宏观指导与规划协调作用、学部(学院)一级的组织动员与业务指导作用,以及实现具体科研平台的建设落实和成果产出。
三是建立合理的经费投入与保障体系。各高校要在中央财政资金支持的基础上,积极创造条件筹措经费支持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建立合理的经费投入与保障体系。在哲学社会科学的经费投入上,要避免两种思想倾向。一是避免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不需要钱”的思想倾向,充分认识到当前哲学社会科学在实地调研、科学实验、学术交流、成果产出与转化等方面同样需要较大经费投入的发展规律,二是要避免重复投入和低效投入的倾向,应加强经费管理,完善规章制度,探索经费投入与使用规律,提高经费使用效益。应把经费投入与推广应用、科研合作、学科交叉和科研人才培养等相结合。
四是建立全面的成果转化体系。应站在战略高度,按照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讲话精神的要求,把增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能力同提升人才培养水平、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推进文化传承创新紧密结合,建立全面的成果转化体系。具体而言,要把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成果用于培养具有独立思考和自由探索精神的高级人才,激发广大学生成为各个领域的创新者;要把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成果同建立协同创新的战略联盟与建设创新型国家结合;要把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成果用于政策研究,为党和国家的科学决策与民主决策作出贡献;要把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成果同大力推行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计划相结合,不断增强中国文化软实力和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第三篇: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中共山东省滕州市委 山东省滕州市人民政府
滕州市地处山东省南部,面积1485平方公里,人口156万,是“科圣”墨子的故里。近年来,我市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立足推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为核心,大力实施“科技兴市”战略,努力构筑经济和科技紧密结合的运行机制,取得了显著成效。我市先后被命名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市)、全国科技实力百强县(市)、国家级星火技术密集区。2003年,国内生产总值完成170.7亿元,增长20.1%;财政总收入14.6亿元,增长23.7%;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2%;第三次跻身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
一、坚持实施“科技兴市”战略,优化科技事业的发展环境
加速县域经济发展,必须发挥科技进步在引导和支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为此,我们坚持不懈地把“科技兴市”作为重大战略,坚持一把手抓第一生产力,努力在全社会营造有利于科技长入经济的良好环境。一是全面推行领导干部科技目标责任制。成立了市主要领导挂帅的科技工作领导小组,健全以一把手为主的科技工作组织体系和运行机制;实行党政领导科技成果推广联系点制度,35名市级领导和650名副科级以上干部每人建立了1—2个村或企业作为科技帮包对象;同时强化考核,将考核结果作为评先树优和提拔任用的重要依据。二是大力营造良好的科技政策环境。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决定》等政策,设立了高新技术产业专项财政扶持资金、技改投入和技术创新奖;实行领导干部重大科技项目帮包责任制,对科技含量高、带动作用强、效 1
益显著的科技项目,领导精力和财政优先支持,并健全考核奖惩机制,市财政拿出500多万元对实施好、进展快的帮包责任人及法人重奖。三是实行专家科技顾问制,推进决策科学化。按照“一个专家建立一个基地,一个基地形成一个优势产业,一个产业搞活一片经济、带动一方群众致富”的思路,先后聘请中国科学院、山农大的两位教授担任科技副市长,两位院士和10多位专家学者担任市科技顾问。通过优化环境和服务,把专家的教学、研究、试验、示范基地吸引到滕州。山东农科院研究员孙慧生二十年如一日帮助指导我市马铃薯生产,建立形成了省级科技特色园;工程院院士余松烈多年来在我市进行小麦精播技术研究和示范推广,取得显著成效,今年全市87万亩小麦单产达931斤。银丰化工公司在省农科院专家的技术支持下,先后开发新产品16项,实施国家、省级科技计划6项,成为我市利税大户。同时我们还聘请市内110位专家学者组成科技顾问团,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科技咨询服务。四是建立健全多元化、多渠道的科技投入体系。坚持政府调控和市场机制相结合,建立起政府引导、市场驱动、企业为主、多元参与的新型科技投入体制。市财政坚持优先加大科技投入,科技投入增长均高于财政收入增长,科技三项经费占当年财政支出的比重达到2%以上。
二、突出科技的现实转化,构筑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的运行机制
1.依靠科技创新,发展特色产业,促进农民增收。立足构筑农民依靠科技致富的载体,强化科技引导,对农业影响大、效益明显、科技含量高的项目,给予连续重点支持。为把马铃薯产业培植成为强势产业,先后实施科技计划26项,扶持资金300多万元;投资1650万元,建立了生物组培中心和配套完善的脱毒种薯繁育体系。今年全市马铃薯播种面积50万亩,产值达12亿元以上,主产区农民纯收入4602元。为发展壮大粮食产业,加强科技项目的后备培养和龙头企业的持续技术开发,先后9次立项,扶持资金60多万元,筛选出白硬冬2号等优良品种,我市被列入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山东省小麦玉米两熟丰产高效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项目示范县(市)。投入技改资金1.3亿元,培植壮大农副产品龙头企业,发展形成了东谷面粉、益康食品、春藤肉制品等一批工艺先进的骨干企业。国家级星火外向型企业山东盈泰食品公司,去年出口创汇1500万美元,发展标准化养殖基地216个,养殖户年纯收益万元以上。
2.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增强对科技发展的反哺和推动能力。一是大力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工程”。立足实际,发挥优势,选择机电一体化、生物技术、新材料、精细化工、环保节能等产业重点发展,扶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备发
展活力的骨干高新技术企业膨胀规模,带动相关企业尽快形成产业化。全市发展省级高新技术企业16家,国家级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1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22.5%,有5个项目列入国家技术创新基金计划。二是实施“科技联姻”工程,加速孵化高新技术成果。全市规模以上企业与200余家大学、科研院所建立了稳固的技术合作关系,近年来实施科技项目75项,其中国家、省级科技项目16项,取得科技成果86项,获得省科技奖励12项。三是加强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坚持政府引导、政策扶持和市场运作相结合,严格落实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加快技术开发体系建设。对新建国家、省技术开发中心的企业一次性给予15万元的科研开发补助。全市建立厂办科研机构90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家;企业自主科研经费占销售收入的2.76%,规模以上企业技术改造和科技创新投入达3.2亿元,占销售收入的3%,部分高新技术企业达到8%以上。
3.完善示范带动机制,大力构建科技发展示范平台。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效能规划建设高科技示范园,引进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带动力强的项目39个,完成投资7亿余元。积极培植科技“高税”示范,选择基础好、潜力大、技术创新度高的企业,重点培育扶持,发展形成26家技术实力较强、产品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显著的示范企业。建立完善党员科技帮带机制,在农民党员中评选出万名政治觉悟高、具有专业特长、技术能力较强的“党员科技示范户”,从中优选出千名“科技明星”,给予表彰奖励。全市1.3万名有技术优势的党员,与16万户农民结成了帮带对子。农民党员薛冰利用养殖新技术致富后,与周围16户农民结成帮带对子,提供技术指导和服务,使农户年均收入增加6000元。
三、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
突出科技人才在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中的核心作用,坚持引进、培养、使用并举,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建立完善人才开发的政策,鼓励技术、成果等生产要素以30%以上的股份参与资产、收益分配;实行重奖突出贡献科技人才,市财政投入20万元重奖科技人员,对在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工作中取得显著成绩的有功人员,优先推荐为劳动模范、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和享受政府津贴;在全社会形成了尊重人才、尊重知识、尊重技术、尊重创造的良氛围。大力实施科技人才开发工程,启动了学科带头人培养计划,设立了学科带头人培养专项资金。加强技术人才引进,先后引进日本、荷兰、以色列等20余名国外专家开展技术培训和技术开发;聘请清华大学、山东大学等20多位专家进行科技合作。强化人才教育培训,全市年培训专业技术人员8520人。目前全市具有专
业技术人才达到47672名,万人拥有专业技术人员318人;培养省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55名。同时把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和技术应用能力作为人才培训的重点,建立了集科技服务、现代远程教育与党员电教于一体的市、镇(街)、村(居)、家庭四级科技培训网络,建立农村现代远程教育接受站点1169处。先后培训农民30余万人,其中有1.07万人考取了国家农民专业技术资格“绿色证书”。
第四篇:提升科研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提升科研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科技水平是一所大学实力的重要体现。长期以来,贵州财经学院坚持把加强和提高科研实力作为建设高水平特色财经院校的前提和保障。为了提升科研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我校励精图治,遵循注重内涵、强化特色、跻身一流的发展理念,依靠科学发展观,不断提升学校的综合实力,从艰难创办到成功崛起的50年间,紧紧把握发展机遇,科学研究迅速积累,实现了一次次跨越式发展,其突出的科研成就在学校建设史中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一、我校率先大批引进博士和学科带头人。科研创新能力是高校核心竞争力关键要素,面对激烈的竞争环境,高校必须不断提高其科研创新能力,以人才队伍建设为基础,以科研机制完善为保障,增强核心竞争力。进入新世纪以来,我校在贵州高校中率先引进博士和学科带头人,目前在503位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学位的专任教师273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 54.27%;具有博士学位的专任教师107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21.27%。贵州财经学院还通过设立专项基金,鼓励和支持教师进行学术交流、访问学习和进修培训,先后与南京大学、武汉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等国内重点大学联合培养师资,提升中青年教师学历学位层次与;美国加州州立富乐敦 大学、日本东京经济大学、法国波尔多第四大学等国外10余所大学常年合作进行教师培训,使教师队伍具有国际化视野和多元化知识结构。该校现专任教师队伍中 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任教师413人,其中具有教授职务的专任教师104人,有省管专家、优秀中青年专家18人,享受国务院和省政府特殊津贴13人。目前拥有7个省级重点学科,8个校级重点学科,并构建了一批能够瞄准国际学术前沿、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科研团队。强大的师资队伍和科研团队为我校科研实力提供了前提和保障,并且取得卓越的成就。
二、我校着重见者研究基地、研究中心、人才培养基地、经济系统仿真重点实验室。我校现有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和中国西部现代化研究发展研究中心两个省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还成立了2个省级研究所和一大批校级科研机构。2006年,建成贵州省乃至全国高校唯一一家票据博物馆。2007年,建成目前贵州省高校唯一的、教育部和财政部批准的国家级经济管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同年,通过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遴选“贵州省十大人才培养基地”的评审,被批准为贵州省唯一的社科类人才培养基地——贵州省经济管理人才培养基地。2008 年,经贵州省科技厅批准设立贵州省经济系统仿真重点实验室。同年,经省人民政府和国家商务部批准,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与我校合作共同建立研究基地。
三、为试验区的建立提供了针对性的前期调研报告和咨询意见。1988年,由胡锦涛同志亲自倡导,分别在贵州毕节地区建立了“生态建设、人口控制、扶贫开发试验区”和贵州安顺地区建立了“深化改革,促进多 种经济成分共生繁荣,加快发展的改革试验区”。贵州财经学院的专家为两个试验区的建立提供了针对性的前期调研报告和咨询意见;根据胡锦涛同志“科学认识贵州省情”的指示精神,我校承担了《贵州社会经济发展教程》一书的主要编写工作,这是早期在干部队伍中进行科学发展观教育的重要尝试。这些研究工作不仅为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提供了决策参考,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成为科学发展观早期理论和实践探索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我校教师在国内外大量发表论文。据不完全统计,2003—2007年我校教师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近两千余篇,出版学术专著近百部,并有200余篇论文被CSSCI及SCI、EI、ISTP等国际期刊收录,在学界反响强烈。在近两届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评奖中学校共获优秀成果奖43项,其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19项,三等奖22项。目前,我校20多名教师担任国家级学会的副会长、常务理事、理事,反映了我校教师在国内的学术地位不断提升。
五、“十一五”以来,我校多名教师长期主持或参与了多项省、市、县国民经济发展规划的研究和编制工作。《贵阳城市经济圈十一五发展规划》、《铜仁地 区“十一五”规划前期研
究》、《贵州省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规划》、《贵阳市在西部地区省会城市中的地位和作用及区域发展特色思路的研究》、《云岩区“十一 五”发展环境、发展特色思路研究》、《红花岗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等多项规划研究和编制成果得到了各级政府的好评,被纳入政府决策。
我国高等教育正处于一个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过渡阶段,地方本科高校数量发展迅速,并在大众教育中占据主流地位。由于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影响及市场化运作模式的渗透,地方高校遭遇了新的格局下高等教育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地方高校应如何发展壮大?如何才能在这激烈的竞争中实现可持续发展?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的理念为我们指明了方向。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提升地方高校的核心竞争力,才能实现地方高校的协调、全面和可持续发展。
教师是办学之本。“人才问题,始终是高等学校改革与发展的核心问题和头等大事”。地方高校普遍存在着师资队伍力量不强,专业特色不明显、科研层次不高、综合竞争力较弱等问题,但最关键,最根本的是教师队伍问题,优质教师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地方高校建设和发展的瓶颈。精心建设一支学科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精干高效、富有创新能力的高水平师资队伍,理应作为地方高校发展的重中之重。为此,地方高校必须坚持“人才强校”战略,加大人才引进力度、提高地方高校教师队伍数量和质量,这也是地方高校赢得持续发展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不竭源泉。地方高校坚持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依靠广大教职员工,就必须在教学管理、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不断进行制度创新。要努力创造和形成有利于各种人才健康成长和脱颖而出的制度环境和良好氛围,充分发掘人的潜能,充分调动人才的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
办学以育人为本。育人是现代大学的精髓和灵魂。为此,地方高校要以夯实基础、拓宽知识、提高素质、强化能力、发展个性为育人的指针,构建“多维渗透、学程分段、方向分流”的全新课程体系,构建由“素质课程、活动课程、专题讲座、校园文化、读书活动、社会实践”组成的“六位一体”的素质教育体系;推行导师制和生涯教育,施行完全学分制,建立“毕业证书+职业证书”双证书制度,以增强培养学生过程的控制能力;定期开展市场调研,进行毕业生跟踪调查,提高就业档次,尤其增强考研率和公务员考取率,获取相关信息,增强质量检验能力。总之,把握“以育人为本”的实质,就要从教育观念、教育内容和管理方法上具体落实这一理念:(1)“以育人为本”体现在教育观念上,就要求教育者创造条件、打破常规,去发现、选拔和培养杰出的人才,使拔尖人才能脱颖而出,为培养和选拔人才创造有利环境。(2)“以育人为本”体现在教育内容上,一个最重要的方面,就是要求以科学发展的眼光,不断赋予教育内容与受教育者的时代特征、成长环境相吻合的新内涵。(3)“以育人为本”体现在管理上,不仅要求在思想上和行动上能尊重人、关心人、发展人,还要求将这种理念贯穿到学校的规章制度和管理实践中去。提倡人性化管理,倡导管理过程中教育在先和管理与教育并重,并根据“依法治校、科学管理”的要求,既明确学生在学校里享有的权利以及在充分享有权利的同时应该履行的义务,又要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
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我校必将励精图治,遵循注重内涵、强化特色、跻身一流的发展理念,依靠科学发展观,不断提升学校的综合实力,朝着高水平的大学迈进!
第五篇:加强创新文化建设,促进创新能力提升(讲话稿)
加强创新文化建设,促进创新能力提升
创新文化是知识创新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创新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从实施知识创新工程试点一开始,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就把创新文化建设放在非常重要的地位,紧密结合科技创新和改革发展实践,制定并实施了两个五年规划,努力建设与国际一流研究机构相适应的创新文化。在持久深入的创新文化建设过程中,广大科技人员逐步树立和强化了“以科教兴国为己任,以创新为民为宗旨”的科技价值观,对创新文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不断提高,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不断增强,科技创新与文化创新良性互动的局面基本形成,为激励和培育创新思维、造就创新人才、做出创新成果,实现院所事业科学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主要体现在:
——牢固树立正确的科技价值观。始终坚持有利于科研、有利于人才使用和培养、有利于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全面发展作贡献的“三个有利于”判断标准;凝练出“砺志求真、笃学明德”的核心理念,并加以大力倡导;教育、引导广大职工和研究生清醒认识肩负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自觉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人民健康需求和认知科学规律出发确定科研方向、开展科研工作。
——坚持加强管理和制度创新。认真落实“依法办院、以德兴院”的要求,不断健全和完善“一级法人、两级管理”的体制,规范院所两级事权;以ARP建设为基础提升管理工作科学化、规范化水平;坚持寓管理于服务之中,研究制定并不断完善规章制度,编制管理流程图;科研人员自觉发起 制订了《科研行为守则》;大力推进院务公开工作,设信箱、建平台、听意见;等等。
——着力厚实“合作交流”的文化底蕴。不断巩固开放联合、合作共赢的理念,与知名大学、国外著名研究机构共建新的研究单元;围绕创新任务组织研究组、研究所之间和院内外之间开展交流合作;与国内外企业合作促进技术转移;广泛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研讨活动;等等。
——持续抓好园区建设、宣传和科普工作。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信息畅通、环境优美、运转高效、服务便捷的现代化科学园区;认真做好政务信息和宣传工作,全面准确、适度及时地宣传科技创新成果;积极开展科普工作,与中小学校建立长期科教合作关系和“双结对”关系,建立科普志愿者队伍,健全重点实验室开放日等制度,建立上海首个“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被评为全国科普工作先进集体。
——大力营造激励创新、和谐共进的良好氛围。牢固树立群众观点,把充分调动群众积极性作为一切工作的基础;为群众办实事,帮助优秀人才解决医疗、家属就业和子女入学等问题,关心职工生活、就餐、保健等情况;丰富文化精神生活,加强文体设施建设,举办运动会,设立研究生文体专项基金,举办文化艺术节,等等。
总之,上海生科院的创新文化建设经过持续努力,工作体系已基本完善,工作内容已较为丰富,有利于创新的核心价值理念、制度体系和环境氛围等已基本形成,在建设与世界一流科研机构相适应的先进文化、促进创新能力提升方面迈出了扎实的步伐。
下面,将我们在开展创新团队文化建设、研究生群体文化建设和参与社区文明建设等三项工作中的简要情况汇报 如下:
一、加强团队文化建设,促进创新能力提升
任何科学研究都必须有一支优秀的队伍,尤其大科学研究更需要团队成员之间优势互补,整合各自专长,才能取得高质量的成果。因此,大力加强科研团队的创新文化建设,直接关系到创新能力的提升。近年来,依托于上海生科院的中科院神经生物学重点实验室成果频出,连续在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高水平论文,主持并独立承担多项国家重大科研任务,2007年又被批准为国家重点实验室,这些成绩的取得,究其原因,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自知识创新工程以来的八年中,实验室经历了一系列体制机制创新和变革,逐步凝练和营造出一种激励创新、崇尚创新、支持创新、勇于创新的文化体系,并以此凝聚和培养了一批优秀的科研骨干,有效地促进了实验室科技创新的顺利进行。
(一)创新科研理念,凝聚优秀人才
为吸引优秀的海外人员(包括非华裔)在我国进行实质性的研究工作,实验室率先建立并不断完善国际化的管理体系,以公开、竞争的机制,面向全球招聘,真正站在国际学科前沿的优秀人才,尤其是根据学科战略布局吸引研究方向上短缺人才来实验室工作,组成极具战斗力的团队。在引进人才的同时,实验室注重提倡科研道德和优良学风。引进人才过程中便积极了解有关候选人的合作与奉献精神,是否恪守科研道德等问题。在研究组工作条例中更是明确规定,科研道德是研究组长晋升或续聘的基本考核标准之一。逐渐建立起以科研价值观和科研精神为核心的创新理念体系,而这种创新理念又进一步加强了实验室对优秀人才的吸引力,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海外学者向实验室的PI岗位投来了橄榄枝。同时,实验室非常注重后备创新人才的培养,积极创造有利于本土优秀人才成长锻炼的环境。实验室坚持定期组织学术报告会,平均每周一次,涉及生命科学各个领域,报告人均为其研究领域中的佼佼者,其中不乏诺贝尔奖获得者,研究生们与报告人之间进行面对面的、自由的学术交流,开阔和活跃了研究生及青年科研人员的思路。创造力需要培养,而培养的过程需要不断的实践,实验室鼓励学生主动积极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为培养科学兴趣和创造力建立了良好的环境,正是在这样的氛围中,博士毕业后一直留在神经所工作的袁小兵在担任助研、副研期间,以通讯作者身份在《自然》、《自然〃细胞生物学》和《神经科学杂志》等期刊上发表多篇高质量论文,并数次获得项目资助,已于2005年被实验室将晋升为研究员、研究组组长。
(二)创新制度文化,提高整体水平
2006年6月,实验室五位研究员被国际同行学术评审,每位被评者均得到了六份国际同行匿名评审意见,在此基础上,还由包括两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内的八位国际著名神经生物学家组成的专家评审小组进行实地考评。评审结束后,根据学术评审委员会的评审意见,决定研究组长的聘任(续聘和晋升),以及被评估研究组的实验空间、创新经费等。
实验室全面推行国际化专家评价制度,坚持以贡献和能力为主的资源配臵和激励机制,坚持质量重于数量的评价导向,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评价结果与资源分配、岗位聘任、个人收入挂钩。保证了实验室科研队伍的整体水平,不断产出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形成了有利于创新与人才成长的科研环境和制度文化。
相应的,实验室建立了公正合理的退出机制。允许退出 的PI在符合国家、中科院政策规定的前提下将学生、仪器设备带到新的单位去,不仅对其重新建立实验室继续研究工作有很大帮助,还减少对国家资源的浪费,这样就建立和推动了一个良性的流动机制。
(三)创新人文教育,培育团队精神
实验室积极倡导勇于创新的自信心、合作共赢和共同发展的团队精神。特别是在工作中倡导奉献、创新、竞争、合作和团队意识,努力营造有利于人才成长的环境氛围。在尊重科学、提倡竞争、激励创新的基础上,实验室通过组织和协调,以整体的力量去参与每个重大项目的申请与实施过程,团队协作贯穿整个过程。建立起良性互动互信的交流平台,大家坦言己见,没有“权威”,在争论中学习、改善、提高;建立起团队责任心,非项目成员也对申请项目给予充分的关注与投入。这些做法已成为实验室一个良好的习惯,并不断加以改进和完善,在实施过程中更建立起一种真正互相尊重、互相支持、互相欣赏的文化。
注重对研究人员和研究生加强爱国主义和中国优良传统文化的教育,倡导对社会的责任感、对实验室的责任感、以及对于自己个人的责任感。发起组织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关注社会、回报社会的社会实践活动,与安徽天柱山初级中学开展互助互学结对活动,募捐、购书、帮助建立理化实验室;为促进中西部及边远地区科技工作的发展以及中青年科技人才的培养,组织研究组长前往重庆和贵州遵义开展学术交流活动,并与遵义医学院达成科研和人才培养的合作协议等。这一系列走进社会、贡献社会的活动,提高了科研人员的道德素质,增加了团队凝聚力,已经成为实验室良好科研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发展
研究生是科研工作的生力军,生科院在研究生培养工作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理念,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满足科学事业当前及未来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为出发点,注重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意识,提高人文素养,保证身心健康。截至去年,共有12篇论文入选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占全国生物学入选论文的26%,2006年这一比例更是高达57%。2005年,还被授予“全国优秀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生物学)”称号。
(一)开设精品课程,培养创新意识
生命科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在训练研究生科研思维的同时,更要注重激发学生对科学问题的兴趣和思考,培养创新意识和自主思维能力。因此在课程设计上,上海生科院从生物学发展的基础和要求出发,即以作为从事生命科学的学生,必须高屋建瓴了解掌握哪些知识要点为切入点,扩大视野,在国内外寻找最好、最合适的师资力量,这也顺应了21世纪国际研究生教育的发展趋势。
2000年9月,开设《分子生物学与细胞生物学》必修课,“越洋”请来17名活跃在国际科学前沿的知名专家学者执掌教鞭,其中13位来自哈佛、耶鲁、斯坦福、密歇根、得州大学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等国际著名科研机构,这些专家大多非常年轻,本身活跃在科研第一线,基础扎实,在某一专业领域中有相当造诣,科研工作中有亲身经历和体会,课堂上也很有亲和力,轻松的课堂气氛、积极参与提问和讨论等国外常见的教学方法,都在课上受到鼓励。他们在讲授知识的同时,更带来了“挑战性”的思维方法,不仅提供生动的案例分析,还要求辅以大量的原始文献阅读,增加自学 量,培养自主鉴赏和批评能力。此外,还在高年级学生中选拔优秀者带教新生,所有课件和参考文献全部公开上网,考试形式也改为开卷,要求独立思考完成。目前,每年约有200多名中科院和上海多所大学的研究生选修了“越洋教师团”的课程。2003年秋,本课程更延伸至清华和北大。
除《分子与细胞生物学》精品课程外,还精心开设了《神经生物学》、《高级生化》、《实验技术》等若干门主打课程,并注意课程之间的衔接及一定的深度,努力使其也成为教学精品。
此外,还开设“第一作者讲坛”,请学生走上讲坛,面对导师和同学讲述自己的科学研究经历,分享科学发现的过程和体验,激发科学创造的热情。2004年9月,神经所李澄宇博士作了首场报告,讲述他作为第一作者发表在著名国际神经科学刊物《神经元》的一篇研究论文,来自生科院各所属研究所的100多名研究生参加了首场报告会。为加强讲坛的组织管理工作,专门成立了由分管院领导、研究生业务工作委员会成员等组成的讲坛组委会,负责遴选报告人,各研究所(中心)负责推荐第一作者人选。目前,讲坛已成功举办28场。
(二)注重人文素养,提升综合素质
知识是形成能力和素质的基础,但是知识并不等同于能力和素质,还要注意研究生人文素养和道德修养的提高。因此,上海生科院始终将素质教育的理念贯穿于全部教学、科研活动之中,通过科学的、有目的的活动,塑造全面发展的人才,使其才能在社会实践中获得最大限度的施展与发挥。
——开办求索讲坛。2006年,支持上海生科院研究生会开设“求索讲坛”,以“求内心和谐、索人生真谛”为宗旨,以“拥有哲学的头脑、科学的眼光以及人文关怀的心灵”为目标,面向全院1000 多名研究生,邀请海内外学术界、文化界及其他各个领域的知名学者前来讲学,传播当今世界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的新思想、新观念;邀请社会成功人士及知名企业家讲解最真切的创业感受、最真实的商海沉浮、最实际的管理理念,分享他们最宝贵的经验。讲坛创办以来,经历了由最初的一个想法到几个人、几十个人参与的发展过程;由一人负责制发展到部门负责制,各项制度也由模糊走向成熟。目前,求索讲坛已成功举办10场,内容涵盖哲学、心理学、文学、美学、历史、科学史、经济学等多个领域。
——发行《生命之帆》。2007年,为进一步树立研究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也为师生沟通交流提供新的平台,及时反映研究生的生活、工作、学习动态,上海生科院研究生记者团正式成立,并发行内部刊物《生命之帆》。《生命之帆》包括新闻版、人文版、科学版和生活版,内容涵盖院内新闻时事、名师访谈、科学探索、师生生活等,目前,刊物已发行3期,受到了导师和学生的欢迎。
(三)丰富文体活动,塑造健康身心
为丰富研究生的课余生活,上海生科院还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设立研究生文体专项基金,近年来已投入20余万元,先后举办了生科院首届研究生文化艺术节、五四青年节《青春科院》演讲比赛等,每年都组织新生才艺秀、元旦联欢舞会、消防运动会及文艺体育赛事等,并增设研究生新公寓健身房。同时,开设“心灵之约”网上信箱,配备心理健康老师,为学生提供倾诉的驿站,并针对学生如何缓解学习工作压力,情感如何调适等心理问题,邀请北大等高校 的有关心理学教授来我院举办讲座。
通过组织这一系列活动,为广大研究生营造了一个健康向上、朝气蓬勃的学习环境,丰富了精神文化生活,也为保证研究生身心健康,培养全面发展的新一代研究生提供了和谐、良好的条件和氛围。
三、积极结对共建 服务社区建设
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是一个面向我国农业、环境、资源战略需求和国际科学前沿,在植物、昆虫、微生物的基因组、功能基因组、分子生理和分子生态领域开展相关研究的研究所。近年来,研究所在致力打造国际高水平研究机构、建设人才培养基地的同时,也将传播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视为研究所和科研工作者的重要使命之一,积极探索使科技国家队直接面向建设和谐社会需求的有效途径。2005年8月,以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所党委与研究所所在的枫林街道党工委在认真协调沟通的基础上签订了共建协议,拉开了双方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建健康和谐枫林家园的序幕。
(一)积极提供科技服务,提高公众科学素养 上海市徐汇区枫林街道地理条件优越,社区人文资源荟萃,汇集了众多医疗、科研机构和大专院校。处于这个人口密集、文化层次较高的社区,植生生态所立足自己在植物、昆虫等领域独特的科学资源优势,围绕“创建健康教育科学普及型文明社区”这一目标,携手枫林街道,积极开展各类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为社区营造乐于学习、文明生活、崇尚科学、锐意创新的良好社会风尚发挥了积极作用。
1、共享资源,科普基地向社区优惠开放
研究所内的上海昆虫博物馆是我国大型专业的昆虫博 物馆之一,总面积2000平方米,收藏全国各地昆虫标本100多万号,保藏着一大批濒危珍稀昆虫标本及国际和国内的危险性检疫害虫标本。作为“上海市科学教育普及基地”、“全国青少年走进科学世界科技活动示范基地”、“全国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馆内设有展教设备近2万件,分布在昆虫生命、昆虫世界、昆虫与人类和昆虫与艺术等四个展厅。馆内还设有各类多媒体播放室、触摸屏知识问答游戏区和互动实验室等特色功能区。所有这些为科普活动的开展与科学知识的传播提供了非常理想的平台。上海昆虫博物馆充分利用自己的馆藏优势,定期免费对外开放,供社区居民前来参观。臵身于设计新颖、创意独到、融知识性、科学性和趣味性于一体的展馆中,参观者不仅能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走进自然、享受自然、了解昆虫,学到昆虫科学知识,也有助于树立起崇尚人与自然、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的科学态度。
除昆虫博物馆以外,所内设施先进的人工气候室、国家重点实验室也会定期开放,向社区居民普及科学技术,讲解最新的科研成果,使科学知识真正走近市民。
2、精心策划,举办各类科普活动
研究所积极响应“全国科技周”、“全国科普活动日”、“中科院公众科学日活动”的号召,在活动期间、节假日精心组织,推出各类丰富多彩的群众性科技宣传与科普教育活动。
——昆虫博物馆多次举办 “昆虫知识竞赛”、“昆虫小实验”、“昆虫影片观摩活动”、“昆虫小动物拼装”,通过各类趣味活动激发广大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增强科学素养,培养他们热爱科学、认知科学的精神。
——举办昆虫科普夏令营,邀请有关专家将昆虫学科研究领域的科学研究成果以通俗易懂的形式介绍给广大中小 学生,寓教于乐,为学生们的假期生活添上了一道“科学大餐”,深受广大学生和家长们的好评。
——举办科普知识讲座。研究所适时邀请科研人员作为科普志愿者举办科普讲座,将最新的科技动态带进社区,在丰富居民文化生活的同时帮助居民提高科学素养,培养科学精神。
(二)不断加强良性互动,优化研究所发展环境 为保证共建工作取得实效,共建双方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和联络员制度。枫林街道党工委积极推选植生生态所党委为社区党工委委员单位。植生生态所党委负责人当选为街道党工委委员,参加社区党建工作联席会议,共商社区事宜,力求使共建活动不断走向深入。
在积极为枫林社区的建设提供相应的科技服务,将有关科研成果应用于建设健康和谐枫林家园的过程中,社区街道也不遗余力地对研究所工作给予大力支持,对研究所在发展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地区性、群众性和社会性问题给予积极配合和协调。
此外,社区还为植生生态所和广大科技人员提供了各方面信息,有利地促进了研究所的发展。通过与社区居民面对面的交流,科研工作者不仅向居民们传播了科学知识,也透过他们了解了社区民情,最直接地感受到了市民的科普知识需求,这为科技工作者强化自身使命感,增强科技工作面向国家和地方需求的意识和能力打开了一扇新的窗口。
当前,上海生科院院所创新三期工作已进入承上启下的关键阶段,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按照中科院党组2007年夏季党组扩大会议的要求,中科院《关于加 强创新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的部署,学习借鉴兄弟单位好的经验和做法,结合生科院实际,进一步深入推进创新文化建设,不断提高工作水平,大力营造和谐奋进、改革创新的文化环境和氛围,为院所知识创新工程提供有力的先进文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