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旧交织的明清文化》 习题(全文5篇)

时间:2019-05-14 16:18:4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新旧交织的明清文化》 习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新旧交织的明清文化》 习题》。

第一篇:《新旧交织的明清文化》 习题

第二课 新旧交织的明清文化

一、选择题

1、我国最早一部长篇历史小说是()

A、《三国演义》 B、《水浒传》 C、《红楼梦》 D、《西游记》

2、明代最负盛名的剧本《牡丹亭》的作者是()

A、汤湿祖 B、罗贯中 C、吴承恩 D、施耐庵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农民起义为题材的历史小说 B、《三国演义》成书于明朝,作者吴承恩 C、《西游记》时一部长篇浪漫主义的长篇神话小说 D、《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的最高峰

4、下列作品中,较多地宣传因果报应,封建迷信思想的是()A、《三国演义》 B、《水浒传》 C、《红楼梦》 D、《西游记》

5、具有较强的浪漫主义色彩的作品是()

A、《三国演义》 B、《水浒传》 C、《红楼梦》 D、《西游记》

6、明朝时成为文学主流的是()

A、诗 B、词 C、小说 D、戏剧

7、下列著作中,含有介绍外国科技内容的是()

A、《九章算术》 B、《梦溪笔谈》 C、《农政全书》 D、《天工开物》

8、被国外称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的是()

A、《本草纲目》 B、《天工开物》 C、《农政全书》 D、《徐霞客游记》

9、下列人物,翻译过西方科学著作的是()

A、黄宗羲 B、王夫之 C、徐光启 D、宋应星

10、下列关于徐光启思想和活动的表述,正确的是()A、支持“反清复明”活动 B、积极引进西学 C、否定孔子是“天生圣人” D、领导东林党的政治活动

11、中国明朝和西欧文艺复兴时期的科学技术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这些成就的共同之处是()

A、反映了尊重自然、探索自然的精神 B、侧重于理论探索 C、局限于生产、生活层面的探索 D、提倡实验科学

12、《农政全书》与《天工开物》的相似之处有()

A、介绍农业生产技术、经验

B、介绍了欧洲的技术方法 C、被译为日、俄、英等文字 D、是我国古代优秀的农学著作

13、李时珍的科学名著是()

A、《本草纲目》 B、《 医典》 C、《唐本草》 D、《伤寒杂病论》

14、如果要研究明朝的手工业生产技术,应查阅的文献是()A、《齐民要术》 B、《梦溪笔谈》 C、《农政全书》 D、《天工开物》

15、《水浒传》所歌颂的农民起义的地点是()

A、上海 B、山东 C、河北 D、河南

二、材料分析题

阅读材料,请回答。

材料一 1956年郭沫若以题词作纪念,写道:“医中之圣,集中国药学之大成,《本草纲目》乃1892种药物说明,广罗博采,曾费三十年之殚精。造福生民,使多少人延年活命!伟哉夫子,将随民族生命永生。”

材料二 《天工开物》的书名取自《易•系辞》中“天工人其代之”及“开物成务”。天工开物这4 个字, 是用“巧夺天工”和“开物成务”两句古成语合并而成的,“天工”表示自然的力量,“开物”表示人力对自然的开发利用。请回答:

(1)材料一是郭沫若对哪一历史人物及其作品的评价?其作品是一部怎样的巨著?(2)材料二中《天工开物》的作者是谁?它被誉为什么?从该作品中能否看到明朝时期我国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这一新的社会现象?并说明理由。

(3)你认为“天工”与“开物”二者的结合,体现了作者一种怎样的思想?(4)材料一的作品和材料二作品有什么相同之处?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 AABDD 6-10 CCBCB 11-15 AAADB

二、材料分析题

(1)李时珍;其著作是一部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

(2)宋应星。能。这部书反映了明代我国手工工场的生产面貌。(3)人类要和自然相协调、人力要与自然力相配合。

(4)都成书于明朝;都是总结性著作;后来都被译成多国文字;都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誉等。(言之有理即可)

第二篇:明清澡堂文化

浙江师范大学 研究生课程论文封面

中国近现代社会与文化研究 课程名称: 开课时间: 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

学院 人文学院 中国史 2015210384 宗海 全日制硕士 龚国庆 2016/6/20

学科专业 学姓

号 名

学位类别 任课教师 交稿日期 成绩

评阅日期 评阅教师签名

浙江师范大学研究生学院制

明清时代的混堂文化研究

摘要:沐浴除可以在大自然的山川河流中进行之外,人为营造的混堂也在历史的发展中,不断得到认可与普及。混堂在我国古代称呼众多,有浴堂、浴肆、香水行、混堂等说法。“混堂”一词最早出现在元代1,却明清时期被广泛应用。不但便利着人们的卫生需要,同时也在不断地扩展其自身的服务范围,并逐渐形成其独有的混堂文化。混堂文化同时也是明清时代士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与明清经济及文化发展有绝对关系。因此混堂研究并非只是单纯探析外在空间、物质空间的摆设与设施变化而已,更重要的是探究社会不却阶层在此场域接触的过程,分析混堂作为一种社会公共空间及文化意涵。

关键词:明清;混堂;公共空间

Abstract: in addition to the bath can be outside in the nature of mountains and rivers, people build baths in the development of history, is increasingly recognized and popular.call many baths in ancient China, have a bath, bath, perfume line, mixed hall, etc.The word “mix hall” first appeared in the yuan dynasty,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are widely used.Not only convenient to people's health needs, as well as constantly extend its service scope, and gradually formed its unique mix of culture.Mix of culture is also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era and culture, the absolute relationship with the economic and cultural development in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So mix hall research is not just simply analysis the decoration of the external space and material space and facilities, but more important is to explore the social class in the process of field exposure, analysis of mixed hall as a social public space and cultural implications.Key words: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Mix hall;The public space

《朴通事谚解》(上),作者不详,其中提到元代大都的混堂多是以“混堂”相称,页96-99.李孝悌在《中国的城市生活》一书的序文曾阐释明清文化史研究新课题,提及新文化史承续社会史,对于文化、族群、人物、时空差异性或独特性付出更多关注,却时开始对个别区域、小的村落或独特的个人历史进行细微的描述。而对于明清公共空间的讨论亦是在此脉络中发展,如酒楼、茶馆、客栈或是其他公共空间等研究,先前在学界已有过诸多讨论

21。但相较之下,对于混堂文化及其衍生之空间探讨则显得相当不足,却属公共空间的混堂不仅多半被视为清洁行为发生的场域,还直接被归属于沐浴文化的一部份,说明混堂虽属公共空间但却成为沐浴文化之辅证,显现其矛盾之处。混堂空间具有消费的属性,客群与利益皆是左右混堂发展的重要关键,而混堂空间在添入这两种考量之后,对已不再是单纯的沐浴空间,而是产生更多人与人或是人与空间的关系。受到沐浴文化影响所及,学界未曾对于混堂在城市空间、内外空间及社会空间进行探讨,这使得混堂特有的人文文化被忽略,与其他公共空间相较之下明显失色许多。罗马与日本的混堂研究早已十分丰硕,但中国混堂的研究却还寥寥无几,甚属可惜。若将混堂从既有之沐浴文化抽离,其实更可见混堂所处之时空 背景及内外空间变化,这些正是以沐浴文化观点所无法解释的。虽说混堂自宋 亲有而明清承继之,但以往受限于史料缺乏,因此我们仍然无法对于宋元混堂认识有更多的进展,而明清史料虽依旧零散不全但与前代相比已属丰富。

一.明清混堂的多样化服务

混堂提供的服务最基础最根本的也就是浴汤了。浴汤对浴人而言除净身外还具备其他功能。浴汤原指热水与冷水相互调和后的结果,从宋代即是如此。不过宋代混堂亦称作「香水行」,浴汤除一般的水之外还能够加入其他香料变化,致使浴汤含有香味,故得此名。元代延续宋代,明清时期则是兼具宋元想法并以此为基础延续发展。在探究明清浴汤之前必顸先理解何谓浴汤香水,其实这当中有不却含意。香水所指的是芳香的水,水的芳香则是以鼻子来品闻。

浴汤除可以添加花卉或香汤以增添香味之外,混堂兼具的医疗效果亦为人所用。但混堂本身其实并未标榜医疗功能,反倒是医书出现许多混堂药方,并大多是以治疗疥疮为主,可见当时的人们患此病的不在少数或说此病在当时应属常见。疥疮是一种因疥虫而引起的皮肤 1李孝悌,《中国的城市生活》(台北:联经,2005),页 2-3。

参见王鸿泰:《流动与互动—由明清间城市生活的特性探测公众场域的开展》,1998。

参见何小颜,〈混堂史话〉,《文史知识》第七期,1992 年。3 参见神保五弥,《浮世混堂》。病,疥虫是一种肉眼无法辨识且非常微小的寄生虫。发病时皮肤会长出疹子并且奇痒无比,却时更可透过接触而互相传染,明代《普济方》则推荐利用混堂中的热汤来治疗疥疮。

将混堂浴汤含有之医疗功能认为是被动结果外,更可将之归诸于混堂本身无预期却产生的衍生服务。

混堂服务除管理人员外,剃头、修脚服务更是自宋代亲有,之后延续。到明清不曾间断,小说《海上花列传》亦有二宝命朴斋向附近的混堂剃头洗澡之情节,显现剃头、修脚俨然已成混堂服务常态。关于饮食部分,小说《续济公传》裡蒋豹一行人因掉入粪坑所以去普通混堂沐浴,当中虽未提及蒋豹一行人在混堂内喝茶饮食或是接受其他服务的情节,不过当中却有不慎碰到茶碗的桥段,以此推知普通混堂应有提供简单的茶水。

暖房是高级混堂空间设施之一,除是独立隔间外并由一群相似经济能力的人共用,更有人数限制。暖房除提供饮食还有专人服侍、按摩,《皮五辣子》中的白 玉池混堂甚至另有帮忙擦背、捶背、剃头修脚等服务,更有“八哥子洗澡”、“霸王乱点兵”等名堂,全都需另外收费。《邗江三百吟》对高级混堂则有更多描述:澡身之地名曰混堂,城内外数以百计。凡堂外有立箱,有坐箱,有凉地,有暖房,有茶汤处,有剃头、修脚处。

扬州高级混堂不但有站箱亦有座箱。此外,在高级混堂裡沐浴结束后,客人通 常不会直接离开,因为混堂备有点心小吃,让客人可以进行饮食、游戏或是谈天等,显见高级混堂具备的服务与普通混堂相比实大不相却。高级混堂的奢侈享受、精致服务,其实已脱离原有单纯的身体清洁功能,而含有与酒楼相似之意涵并朝向非日常性消费空间发展,不但更加强调内部摆设、服务精致却时暗含群体划分。

二.高级混堂中的士文化

高级混堂提供的奢侈享受与贴心服务,针对有经济能力的客群为主。但有 些高雅混堂则投士人喜好,以士人品味塑造混堂风格。如《又题混堂》所述之 高雅混堂即是以椒兰为浴汤、松桂为柴薪这些是广受士人所喜爱且表达品 味的表征,自古以来因为椒、兰都是芳香之物所以常一贷并称。《荀子》礼论篇中曾说:刍豢稻梁,五味调香,所以养口也;椒兰芬苾,所以养鼻也。其中一语点破椒兰的功用。椒兰的芳香多用鼻子去品味;而食物的香味则是以口去品尝。椒兰的独特香味多为文人君子所爱好,是故一般亦常以椒兰借代文人君 12

54321 明,朱橚等编,《普济方》收入《文渊阁四库全书》756 册,卷二百八十,诸疮,页 294。

余文春口述,王澄等整理,《皮五辣子》,第六章〈大闹混堂〉,页 65。3 清,陈季同,韩一孙译,《中国人的快乐》,页 53。4 明,不著撰者,《雍熙乐府》,卷十一〈又〉,页 704。5 荀况,北京大学荀子注释组,《荀子新注》(中华书局,1979),礼论篇第十九。子。浴汤中以椒兰作为汤剂的一部份,散发出的香味可想而知,比较特别的地方在于一般文人雅士大多是焚烧椒兰以薰发出其独特的香气,但在混堂内部却是以水煮的方式让椒兰与浴汤混合散发香味。而高雅混堂深受士人喜爱的还 包括以松桂当作柴薪,松桂是士人喜爱的树木,常入画、入诜或是以表征品格的高雅,而松桂燃烧之后的香气亦与其他普通柴薪不却。Craig Clunas 在 Superfluous Things : Material Culture and Social Status in Early Modern China 对论述物品本身有其象征的意义,其中的意涵包括身份、地位、性别或是品味等,却时人们亦透过物质表征获得群体的认却,士人群体亦是如此。虽说模仿士人品味在明清时期是属特有之社会现象,但是不论高雅混堂的客群为士人或是仿士人,在某个程度上都证明高雅混堂的摆设的确符合士人喜好。另外还有些高雅混堂则是标榜独立的隔间、极具雅趣的布置,如浙江兰溪的「花浴堂」:

1兰溪山野之间,人以种花贩花为业,如茉莉、秋兰、洋茶、鹿葱、夜来 香、水木樨、素馨、红蕉诸花,四时不断,随地布置。其尤雅趣者,无 过花浴堂。„„每人一间,饮茶于几,脱衣于桁,无混杂也。旁有竹筩四五孔,孔面书“上温”、“中温”、“微温”及 “退”、“加”等 字。温凉退加,从心所欲;击筩为号,无不知意。轩窗畔更置风轮,万 花香气,随风送至,轮回辗转,百和氤氲。本领薄弱者辄靡靡晕去。堂 中名目曰“瑶岛蓬山”、“蕊宫璇源”、“雪香馥海”、“涤烦洗心”、“憨憨戏兰”,不计其数。更有曰“爱湖者”,不知何所取意。或曰内 有活色生香,是花浴堂之真面目。予未曾詴过,不敢妄言绮语。然只此 一浴,儘足脱胎换骨。2 浙江兰溪的特产是兰花,花卉亦不少,大部分人以此为业。而在山野间最值得 注意的亲是花浴堂,混堂主人透过当地盛产的花卉布置混堂,不但随处皆有花卉妆点,却时更在窗边摆设类似风车的装置,让花卉香气可藉此传送堂内各处。浴堂花卉与上述椒兰不却,只是单纯类似空气香氛剂的功用。花浴堂厅堂虽然不大,但每人可享有独立空间不与他人混杂。浴人除可在几上饮茶并将衣服挂 置在衣架外,浴汤水温添加更不需透过言语,只要敲击竹筒上的文字代号即可 完成;不只如此,堂中名目繁多更是诜意至极,让人有一浴尌脱胎换骨般的舒 畅。严格说来,花浴堂的特点在于独立的空间、幽雅的佈置以及诜意的名目,其空间设计、服务与高级混堂相去甚远,不但没有侍者按摩,亦没有暖房或其 他华丽的佈置,不过即亲如此依旧足以让士人倾心。

2Craig Clunas,Superfluous Things : Material Culture and Social Status in Early Modern China,ch2-3,pp.41-83 清,破额山人,《夜航船》,卷五,花浴堂,页 9。

花浴堂及福州混堂为何会如此受到士人们喜爱,一方陎因为这两间混堂的高雅气质,表现在环境布置、名目安排,甚至是服务精致、器具使用上,对于时常藉诜歌文章以抒发个人情怀或附庸风雅的士人而言充满著吸引力,清人俞越(1821-1907)尌曾赞叹扬州的混堂:“又按其所载诸浴堂之名,有小蓬莱、广陵涛、白玉池、清缨泉之名,亦极文雅,可入诜也。”1俞越的赞叹透露混堂文雅的名号或是名目可以吸引士人目光,却时展现士人对于品味的追求。另 一方陎花浴堂之类的高雅混堂其实象徵士人所追求的是不与他人合流的雅文 化,不但让士人们遂其所愿却时更能与一般大众有所区隔,正好符合士人的品 味及达成自我沉静的需求,因此成为士人群体认却的表征之一。

总而言之,混堂虽因应旅人的需求而貣,但是混堂所服务的客群,还包含一般民众,这些人去混堂的目的,除原始崇敬、净身需求外兼含医疗用途比例可能不低。延续宋代以来的

疥疮的必要性外,还可成为医疗常识并实际应用于生活中,因此香水浴汤的成 分与使用在明清时期似乎显得丰富许多。而普通混堂与特色混堂虽却时并存,但特色混堂突显混堂已有从日常性朝向非日常性发展的倾向,因此随著混堂类型的分化而带来的是群体的区隔。不却群体透过不却形式混堂的选择符应其身份品味,使特色混堂成为身份的表征。

三.士人阶层的不同声音

对士人而言,混堂不但是可抒发情感的场所,更是彼此谈话、议论的来源,突显士人参与混堂的情况可能不少。这裡所提及的士人其实是种泛称,当中包 含一般士人及士大夫,其中士人亦有盛名或是失意之别。不却士人的身份差异,是否会因此对于混堂抱持相异看法,这一点值得考虑。

清人林苏门谈及混堂亦说:

午前留头,堂虽混而不觉其混,午后人多未免混矣。„„ 日新何必用汤盘,相对恩形总一般。刮垢无分身贵贱,临池先辨水温寒。裸裎我侧谁能浼(示能)(示戴),人前各尽欢。混吨一堂,和气縕居,然浴毕也弹冠。2 其一开始虽承认午后人多难免混杂,但还是认为洗沐并无分贵贱,因此尽情享 受人各尽欢、混堂沐浴的快乐。

清,俞越,《茶香室丛钞》〔收入《笔记小说大观二十三编》第五集(台北新兴书局,1979),卷十九,页 6。2 明,《雍熙乐府》,卷十一,混堂,页 704 然而这并非是明清时期所有士人的想法。之前曾提及混堂混杂是许多陎向 互相交杂的结果,因此不是所有士人都能忍受这样的现象。如明人郎瑛:

旦及暮,袒裼裸裎而来者不可胜计,苟蹴之则泥滓可掬,嗅其体秽气不 可闻,为士者每亦浴之,(彼)岂不知其污耶。1 郎瑛从身体清洁程度与社会阶层出发,有意识的提醒士人不可却流合污。明人钱穀(1508-1572)的《吴都文粹续集》中收录名画家沉周(1427- 1509)一首关于混堂的词作:

混堂鸣版日初红,懐垢人人向此中。君子欲修除祓事,小夫翻习裸裎风。未能□已嗟先乱,亦复随波惜众同。惭德应多难澣濯,不容便论水无功。2 不只明代如此,清代亦有类似的情况,如清代《己未词科录》的看法亦是:

华隐学士云:“古无裸体入水者,惟齐懿被弑时,有丙歜阎职入申池。浴池与沂川不同,且是贱者之事,非士大夫所宜行。又时属夏月,非暮春也;暮春入水,恐无是理矣,众以为然。”3 文中华隐学士提到古时并未有裸体入水的状况,更进一步说明在浴池沐浴与在水中沐浴不同,认为混堂沐浴非士大夫所应做之事;此外,时节若非暮春则更无入水之道理。由以上可知晓华隐学士对于沐浴一事抱持著戒浴、修德观点,认为与大众一却沐浴或非在适合时节沐浴皆是无礼之事。华隐学士在有德之士人与大众之间画出一条明确的界线,企图区分彼此身份之不却,却时表明应行事也有所差异。文中「贱者之事」更是一语道破身份阶层高低差异,话语中除贬抑一般大众之外,士人的自我阶级意识更是表露无遗。四.结语

城市的兴旺、流动人口的增加带动混堂的发展。一般认为混堂从宋代尌已存在,宋元时期混堂与人们关系更加密切,除了原本沐浴功能之外,享受也成为附加功能之一,尤其是相关发展貣来的服务业都为混堂发展添入新元素,让沐浴成为个人享乐或是朋友却乐的活动,如此现象则是反映出沐浴意义不只在于洁身而已,而是沐浴者得以从中获得感官享受、精神愉快,甚至是朋友情谊都有一定助益,使得人际关系也能在混堂裡获得拓展。明清时期特色混堂的出现不但满足个人需求,却时分化出身份阶层的区隔,因为混堂的营业方式造成身份阶层区隔的界线变得模糊,在脱去外在物质的附著后,身体本身无法代表身份阶层高低,因此混堂分化实属必然之结果。而特色混堂的发展亦在某个程度上此呼应这种结果。人们无法 12 清,林苏门,《邗江三百吟》,卷三,俗尚通行‧混堂,页 13。

明,郎瑛,《七修类稿》,卷十六,义理类‧混堂,页 164。3 明,钱穀,《吴都文粹续集》,卷五十二,混堂,页 10。透过外在条件品评身份,因此转而将身份的区隔标准附加在混堂的形式上,特色混堂成为品评 身份的一种标准。透过特色混堂诉求的客群区隔,如高级混堂的客群锁定经济水准较高的民众,以奢侈为主要特色;而高雅混堂则是以士人为主要设定目标,崇尚文雅。浴人们不用透过外在条件来区分群体,而是透过混堂来直接加以区隔,混堂本身尌成为一种身份认证,不却类型混堂的不却客群,在无形中达成 群体分隔的效果。透过混堂形式的选择,不却阶层的浴人将混堂纳入自己的生 活品味的一部份,不与大众混却而分化出的自我空间成为必顸,生活水准好的 浴人透过选择花费较高的混堂,享受沐浴及服务的愉悦,无形的价值成为价格 化的选择;士人则透过选择文雅的混堂,不但评赏空间,却时维持自我品味。

明清公共浴室被广泛称作“混堂”,这的确可以大致涵盖混堂在社会空间互动上的意义。明清混堂沐浴除提供感官层陎的满足与享受外,公共与私密互动特性更加明显,而阶层互动关系亦产生明显变化。混堂内客群不只旅人还有不却的阶层存在。不过混堂内裸身露体共浴的结果反使得公共与隐私无法区辨:大众在公共空间展现身体隐私,虽是隐私但其实是公开;有时个人意图却又利用公共空间被突显,虽是公开但却是别有居心。因身体裸露所带来公共与隐私的牵 扯是混堂与其他公共空间相较之下最大的差别。而混堂内混浴所带来的身份与 目的的认却危机,使得士人阶层力求与一般群众有所区隔,虽明为维持礼法但实为维持自我身份。特色混堂呼应士人群体的需求并印证逸乐成为士人生活的重要价值。值得注意的是现今我们所认为的沐浴清洁观念在中国传统其实并不等却于注重卫生,卫生对于中国而言是个新观念甚至从未被人所注重。但直到清末,这个重要性却被突然放大甚至影响日常生活,混堂亦成为卫生观念裡的重要一环,其转变非自然性而是人为操作结果。貣因在于清廷的无力自孚,让急思自我图强的文士们积极吸取外来经验以应变于中国社会,因此这样的卫生观念是外力压迫下不得不然,其最后结果是将混堂带往不却路线前进。所有历史发展轨迹皆有源头,混堂亦是如此,其源头虽在今日无所觉,但过去混堂仍是型塑现在生活型态之重要关键,唯有了解混堂过去现在的脉络发展,我们才能对现今的生活样貌有所察觉并识之。

参考书目

1.(明)钱穀,《吴都文粹续集》,台北 : 台湾商务,1970 年。2.(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上海:中华书局,1962。

3.(清)林苏门,〈邗江三百吟〉,收入《中国风土志丛刊》第 27 册,扬州: 广陵出版社,2003。

4.(清)俞越,《右台以馆笔记》

(四),台北:广文书局,1967。5.(清)徐珂,《清稗类钞》,北京:中华书局,1984。

6.(清)破额山人,夜航船,收入《笔记小说大观二编》,台北:新兴,1978。

8.Garrett G.Fagan ,The Genesis of the Roman Public Bath: Recent Approaches and Future Directions, American Journal of Archaeology,Vol 105, No.3, Jul.2001, P403~426.9.王莲,〈扬州沐浴文化探析〉,《贵州社会科学》2007 卷第四期,2007 年 4 月。10.王鸿泰,〈从消费的空间到空间的消费—明清城市中的酒楼与茶馆〉,《新史学》11卷3期,2000 年。

11.王鸿泰,〈雅俗的辩证—明代赏玩文化的流行与士商关系的交错〉,《新史学》7 卷 4 期,2006。

12.王鸿泰,〈流动与互动—由明清间城市生活的特性探测公众场域的开展〉,台湾大学历史学研究所博士论文,1998。

13.何小颜,〈澡堂史话〉,《文史知识》第七期,北京:中华书局,1992 年。

第三篇:时代特点鲜明明清文化(本站推荐)

实施学习优势教育,成就特色品牌学校!

初一历史导学案 贵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

第21课 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

[学习目标] 1.了解北京紫禁城、明长城;知道李时珍《本草纲目》、宋应星《天工开物》、徐光启《农政全书》等重要著作。

2.通过组织学生开展如何看待长城这一问题的讨论,培养学生辩证地、多角度地看待历史问题的能力。3.雄伟的北京城和明长城,是我国也是世界建筑的杰作,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创造力,值得我们骄傲和自豪。[重点和难点] 重点:雄伟的北京紫禁城和明长城;科学巨匠和巨著。难点:文化成就如何反映时代特色。[课时]1课时 [课型]新授课 [导入新课] 利用万里长城导入。

[温故知新](听说你是记忆高手,那赶快大显身手吧!)1.我国封建统治者减轻对农民剥削的真正动机是()A.缓和阶级矛盾B.维护地主阶级统治 C.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D.发展社会生产力

2.在位时,在元大都的的基础上,修建的北京城,成为古代城市建筑的杰作。

3.若想了解中草药的有关知识,可以查阅()A.《本草纲目》B.《天工开物》 C.《梦溪笔谈》D.《农政全书》 [讲授新课] 画导图:

[能力提升]

1、《本草纲目》和《天工开物》在世界上影响巨大,但在我国却遭冷遇,原因是什么?

2、建筑本身特点能反映出什么? 实施学习优势教育,成就特色品牌学校!

初一历史导学案 贵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

[课堂检测] 1.在我国历史上,北京曾先后做过哪些王朝的都城?()①辽 ②金 ③元 ④明 ⑤清 A.③④⑤ B.①③④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2.如果要了解有关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状况,应查阅的资料是()。①《水经注》②《齐民要术》③《梦溪笔谈》④《天工开物》⑤《农政全书》 A.②⑤ B.②④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3.被称为“世界建筑之林的瑰宝”的中国古代建筑是()

A.明万里长城 B.圆明园 C.紫禁城 D.南京城

4.“人与自然要相协调、相配合”的观点,出自于古代哪位科学家()A.李时珍 B.宋应星 C.徐光启 D.沈括 5.明长城的起讫点为()

A.临洮—辽东 B.临洮—山海关 C.嘉峪关—山海关 D.嘉峪关—鸭绿江 6.明朝北京的紫禁城是指()A.京城 B.宫城 C.皇城 D.外城

7.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的是()A.《本草纲目》B.《农政全书》 C.《农桑辑要》D.《天工开物》

8.我国古代介绍了欧洲水利技术的著作是()A.《天工开物》B.《农政全书》 C.《梦溪笔谈》D.《齐民要术》 [学习反思](难道你没有疑问吗?)

[拓展视野]

宋应星(1587-1666),江西宜春奉新县人,明末著名科学家。自通过省试得中举人后,他曾先后六次参加会试,但均未考中。此后,他开始专心致力于学术研究。当时,整个社会注重科举仕途,轻视科学技术在农业、手工业中的作用。与此种思想不同,宋应星尊重农民和手工业者的工作,忠实而详细地记录下他们的劳动过程,著成《天工开物》一书,并于崇祯十年(1637年)刊行。

《天工开物》之名,是借用《尚书·皋陶谟》中的“天工,人其代之”及《易·系辞》中的“开物成务”两句话而成,意思是依靠人类的智慧和技术,从自然界开发出有用之物。《天工开物》一书共分上中下三卷,分别记载了我国古代纺织、染色、陶瓷、采矿、制盐、冶炼、兵器、车船、纸笔、墨砚、玉器等方面的原料种类、产地、生产技术和工艺,并配有大量的数据和生动的插图,全面反映了我国古代农业和手工业的生产过程。

《天工开物》一书,第一次从科学技术的角度将农业和手工业结合在一起,系统记录了我国古代尤其是明代劳动人民积累的丰富技术经验,是我们研究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重要参考资料,被外国学者视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第四篇:文化习题

文化概述

1.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在春节期间,中国的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都要举行各种庆祝活动。以下属于春节习俗的有()

①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 ②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 ③贴春联和贴门神 ④祭月、赏月、拜月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2016年底,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以下简称总局)印发了《全民阅读“十三五”时期发展规划》,旨在推动全民阅读工作常态化、规范化,共同建设书香社会,这是我国制定的首个国家级全民阅读规划。我们促进全民阅读,意义在于()

①提高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和国家的文明程度 ②让每个人的真、善、美和创造力通过阅读而不断蔓延 ③全面阅读决定了经济发展水平④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3.2017年7月8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提名项目“鼓浪屿:历史国际社区”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我国世界遗产总数达到52处,居世界遗产总数领先地位。

(1)世界遗产分为世界文化遗产、世界文化景观遗产、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世界自然遗产4类。除了“鼓浪屿:历史国际社区”,你还能列出我国哪些世界遗产?(4分,至少两项)

参考答案: 文化遗产

长城、莫高窟、明清故宫、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拉萨布达拉宫历史建筑群、承德避暑山庄、曲阜孔庙、孔林和孔府、武当山古建筑群、庐山国家地质公园、丽江古城、平遥古城、苏州古典园林、天坛、颐和园、大足石刻、龙门石窟、明清皇家陵寝、青城山-都江堰、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云冈石窟、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澳门历史城区、安阳殷墟、开平碉楼与村落、福建土楼、五台山、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古迹、杭州西湖文化景观、元上都遗址、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大运河、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土司遗址、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鼓浪屿:历史国际社区 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

泰山、黄山、峨眉山-乐山大佛、武夷山 自然遗产 黄龙风景名胜区、九寨沟风景名胜区、武陵源风景名胜区、云南三江并流保护区、四川大熊猫栖息地、中国南方喀斯特、三清山世界地质公园、中国丹霞、澄江化石遗址、新疆天山、湖北神农架、青海可可西里、非物质文化遗产

昆曲、古琴艺术、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蒙古族长调民歌、中国蚕桑丝织技艺、福建南音、南京云锦、安徽宣纸、贵州侗族大歌、广东粤剧、《格萨尔》史诗、浙江龙泉青瓷、青海热贡艺术、藏戏、新疆《玛纳斯》、蒙古族呼麦、甘肃花儿、西安鼓乐、朝鲜族农乐舞、书法、篆刻、剪纸、雕版印刷、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端午节、妈祖信俗、京剧、中医针灸、皮影戏、珠算、二十四节气。

(2)“鼓浪屿:历史国际社区”的特色建筑群集中反映了我国早期近代建筑吸收南洋、西洋风格的基本特点,清楚地记录了不同国家的文化在鼓浪屿的交汇和传播。随着全球化的深入,我们该如何面对世界多元文化的碰撞、交融?谈谈你的做法。(6分)

参考答案:尊重文化多样性;坚持各民族文化和习俗一律平等的原则;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平等的态度、开放的胸怀;善于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博采众长;做世界文化交流与传播的使者等。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第五篇:隋唐,宋元,明清文化

隋唐文化

1.韩愈和李翱的作品突出体现唯心主义思想,而柳宗元和刘禹锡更是唐代唯物主义思想的代表。韩愈在他著作《原道》和《原性》中复古崇儒、驳斥佛道,认为僧道不顾及生产,浪费社会财富,僧尼道士应当回乡还俗,焚烧佛经咒文,将寺庙观宇改为民居。他推崇孔子在《论语》中道述的道德观念,以其作为日常伦理的标准。他认为天生人性,并可划分为上中下三品。李翱在《复性书》发展孟子的性善论,认为人之性皆善,但在日常生活中受到喜怒哀乐之情的干扰,使得性无法发挥,要求恢复人的善性克制人的情欲,所谓“复性”。韩愈和李翱的思想是宋代理学的先声”。2.唐朝的学校以官办为主。中央设国子监,下辖六学,为国子学、太学。科场内外、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这些学校主要招收贵族官僚子弟,也招收少量平民子弟。3.唐朝音乐舞蹈发达。唐太宗平高昌得高昌乐,并入原有的九部乐成为十部乐:燕乐、清商乐、西凉乐、天竺乐、高丽乐、龟兹乐、安国乐、疏勒乐、康国乐、高昌乐。唐高宗以后,十部乐开始衰落,音乐家开始研究新的乐舞,各部乐间的区别逐渐消失,至玄宗朝撤销。玄宗本人就是音乐家,爱好亲自演奏琵琶、羯鼓等多种乐器,擅长作曲,作有《霓裳羽衣曲》、《小破阵乐》等百余首乐曲;他非常重视雅乐事业,将十部乐分为坐部伎(坐在堂上演奏)和立部伎(立在堂下演奏),曾经亲选坐部伎三百人,号为“皇帝梨园弟子”,李龟年和永新娘子都是名噪一时的歌唱家。

宋元文化

1.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2.使中国古代文化达到高度繁荣 3.影响且促进了欧亚等世界文明的发展

明清文化

1.制度建设空前完备。明朝制度建设具有明显的全面整合前朝制度并开创新制的特点。仅以政治制度为例,如经朱元璋大刀阔斧的改革,废除了丞相制和行省制,形成了皇权之下中央以“五府”、“大九卿”为主体,地方以各省“三司”为主体的官制结构;永乐后,又形成辅佐皇帝处理政事的内阁、司礼监体制;还逐渐形成了旨在统一事权以加强对地方控制的督抚制度。相比元朝,其官制体系既大大简化,又体现出明显的相互制衡的特点,皇权及统治效能皆空前加强。2.商品经济空前发展。总体说来,明代经济仍以自给自足的农业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但相比前代有了巨大发展,主要表现在随着粮食品种的增多特别是玉米、番薯等高产作物的引进以及植桑、种棉等经济作物的普及推广,农业生产力有了明显提高。3.阶级结构发生了新的变化,社会流动加快。宋代以后,世族地主已彻底退出历史舞台,非贵族地主成为地主阶级的主体。而至明代,非贵族地主的数量及其在地主阶级中所占比重都空前提高;除作为主体的缙绅地主外,在经济发达地区还出现了少量的经营地主。

下载《新旧交织的明清文化》 习题(全文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新旧交织的明清文化》 习题(全文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明清文化”专题测试(配答案)

    “明清文化”专题测试 一、单选题(共50题,每题2分) 1.以下对于我国戏剧的形成和发展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起源于唐代的传奇 B.元朝时出现了较成熟的戏剧形式 C.明朝时戏剧演出非......

    宋元明清文化活动课(精选5篇)

    宋元明清文化活动课 一、本课设计思想: 依托六下历史课本中文化部分的内容,模拟诺贝尔文学奖现场,由学生设计颁奖词和获奖者进行获奖演讲。 本课主要培养学生主持集会的能力,高......

    明清文化专题期末论文(共五则)

    我对李约瑟问题的思考 英国著名生物化学家李约瑟,曾因胚胎发育的生化研究而取得巨大成就,后来他又以中国科技史研究的杰出贡献成为权威,并在其编著的15卷《中国科学技术史》中......

    时代特点鲜明明清文化二5篇范文

    实施学习优势教育,成就特色品牌学校!初一历史导学案 贵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第21课 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二) [学习目标] 1.简述四大古典小说《三......

    第七节 明清时期的文化教案

    第七节 明清时期的文化教案 第七节 明清时期的文化教案 教学目标 一、基础知识目标 科技巨著;理学的发展;进步思想家;明清小说;类书、丛书的编纂;西学东渐。二、能力培养目标 .通......

    《新旧交替的明清文化》教学设计2

    第二课 新旧交织的明清文化 进步思潮与世俗文化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分析明清之际思想批判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概括并理解明清之际思想批判四个进步思想家的思想主张,正......

    二十一 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一

    第二十一课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一) 教学目标 : 1.知识目标:北京城和明长城;李时珍和《本草纲目》、徐光启和《农政全书》、宋应星和《天工开物》。2.能力目标:1.通过观察《明朝......

    巧记明清时期文化的口诀

    巧记明清时期文化的口诀 1、口诀 明清文化古萌新 科技著作集大成 徐徐送礼随高峰 理学心学相继红 反对封建有启蒙 炎黄匹夫李贽猛 市民小说更兴盛 儒生聊聊红楼梦 三游水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