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民政厅关于进一步统筹做好我省援川救

时间:2019-05-14 17:05:1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民政厅关于进一步统筹做好我省援川救》,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民政厅关于进一步统筹做好我省援川救》。

第一篇: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民政厅关于进一步统筹做好我省援川救

【发布单位】海南省

【发布文号】琼府办〔2008〕68号 【发布日期】2008-05-22 【生效日期】2008-05-22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海南省

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民政厅关于进一步统筹做好我省援川救灾工作的通知

(琼府办〔2008〕68号)

各市、县、自治县人民政府,省政府直属各单位:

四川汶川发生特大地震后,我省各界纷纷捐款捐物,有力地支援了四川灾区的抗震救灾。为使我省援川救灾工作更加有序,救灾款物能够科学、持续地根据灾区的需要和国家抗震救灾的部署统筹安排,现将省民政厅《关于进一步统筹做好我省援川救灾工作的通知》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八年五月二十二日

关于进一步统筹做好援川救灾工作的通知

省民政厅

四川汶川发生特大地震后,全省掀起了捐款捐物支援四川地震灾区的热潮。省政府成立了省支援四川抗震救灾工作办公室负责全省援川抗震救灾工作的指导、统筹与协调。为保证我省援川救灾募捐活动顺利开展,2008年5月14日,省民政厅、省直属机关工委、省双拥办紧急印发了《关于开展“5.12”四川汶川地震募捐活动的紧急通知》(琼民救字〔2008〕16号)。截止2008年5月20日,全省各市、县和省政府直属各单位已按琼民救字〔2008〕16号文的要求,积极开展募捐活动,并及时上划了社会各界救灾捐赠款物。为切实加强对社会各界救灾捐赠款物的管理,现就统筹做好援川救灾捐赠款物管理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各市、县政府民政部门和省政府直属各单位要按照《救灾捐赠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令第35号)的规定和琼民救字〔2008〕16号文的要求,将所募集的抗震救灾捐赠款物上划省民政厅。

二、各市、县政府要督促其民政部门及已被认定的具有救灾宗旨的公益性民间组织,尽快将所募集的抗震救灾捐赠款物全部上划其上级归口管理部门(机构)。

三、各市、县政府民政部门及各有关部门、机构要及时、准确统计所募集的抗震救灾捐赠款物,并每日按时报送省民政厅;省民政厅汇总统计数据后当日报送省支援四川抗震救灾工作办公室。

四、各级审计、监察等部门要加强对同级各部门、机构援川抗震救灾捐赠款物的募集、管理、使用等情况的监督检查;各级民政部门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做好有关信息的社会发布工作,接受社会监督。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二篇: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民政厅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公墓管理

【发布单位】云南省 【发布文号】

【发布日期】2005-08-03 【生效日期】2005-08-03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昆明市

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民政厅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公墓管理意见的通知

各州、市人民政府,省直各委、办、厅、局:

为进一步做好我省殡葬工作,规范公墓管理,确保全省殡葬改革顺利推进,经省政府同意,现将省民政厅、省国土资源厅、省林业厅、省公安厅、省宗教局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公墓管理的意见》转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二○○五年八月三日

关于进一步加强公墓管理的意见

(省民政厅、省国土资源厅、省林业厅、省公安厅、省宗教局)

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各地和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公墓管理暂行办法》和《云南省公墓管理规定》,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切实加强对公墓的管理,有力地推动了全省殡葬改革工作的深入开展。但是,目前公墓建设和管理中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有的部门、单位和个人无视国家公墓管理有关规定,乱批乱建公墓,浪费了土地资源,破坏了生态环境;有的在公墓经营活动中大搞封建迷信活动,滋长了大操大办丧事的陈规陋习;有的公墓单位为牟取暴利,把墓穴、骨灰存放格位混同一般产品,以增值为诱饵,欺骗群众竞相购买,大肆进行传销和炒买炒卖等不正当营销活动,损害了群众的切身利益,影响了党和政府的形象,并引发了一些不安定因素。对此,各地和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采取坚决有效措施,加大公墓管理力度,确保殡葬改革工作顺利开展。

一、进一步提高认识,切实加强对殡葬工作的领导

公墓管理是殡葬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化殡葬改革,做好公墓建设和管理工作,对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推动经济社会健康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各地和有关部门要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提高对做好公墓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把公墓管理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切实加强领导,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妥善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有关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加强协调配合,共同做好公墓管理工作。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公墓管理的法律法规和《云南省殡葬管理条例》,加大殡葬改革力度,坚决制止违反国家公墓管理规定的行为,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为全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二、大力开展清理整顿,坚决取缔非法公墓

各地要集中一段时间,统一部署,精心组织,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开展清理整顿公墓工作。民政、公安、国土资源、林业等有关部门要在当地政府的领导下,对本地公墓进行清理整顿,在摸清现有公墓基本情况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制订清理整顿方案,明确工作任务和整顿措施,认真抓好落实。各职能部门要密切配合,把握政策界线,依法开展工作。对毁林、占用耕地的非法公墓,民政、林业、国土资源等部门必须坚决依法予以取缔,并责令其恢复林地,搬迁坟茔,所占林地、耕地由有关部门依法处理。对未经批准或虽经审批,但擅自扩大墓穴面积、乱占土地、扩大墓区面积的,民政、林业;国土资源等部门要依法进行查处,责令其整改。对在公墓内修建封建迷信设施和搞封建迷信活动的,要责令停止,限期拆除封建迷信设施;对不听劝阻,扰乱社会秩序的,要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予以处罚。

三、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制止不正当营销活动

当前,我省个别地方的少数公墓单位利用墓穴、骨灰存放格位进行传销和炒买炒卖等不正当营销活动,少数寺庙违反政策法规公开出售骨灰格位,在社会上造成了不良影响。骨灰存放设施必须根据当事人提供的死亡证明、火化证明,办理购买和使用手续,公墓不得预售和炒买炒卖,购买者不得私自转让、买卖。各地民政部门要按照《云南省公墓管理规定》的有关要求,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强对骨灰存放格位的管理,坚决制止利用骨灰存放设施进行的不正当营销活动。对违反规定对外出售墓穴、骨灰存放格位或变相进行经营活动的公益性公墓单位,要责令其停止营销活动,出售的墓穴和骨灰存放格位按非法转让行为处理。各类宗教活动场所均不得进行公墓经营活动,对少数寺庙违反规定向社会出售骨灰格位的,民政、宗教等部门要严肃查处。各地要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及时制止公墓管理中的各种不正当营销行为,妥善处理有关问题,保护群众的正当权益,避免诱发不安定因素,切实维护社会稳定。

四、严格控制公墓发展,规范全省公墓管理

在认真开展清理整顿公墓工作的同时,各级民政部门要根据《云南省殡葬管理条例》和《云南省公墓管理规定》,结合实际尽快制定本地殡葬设施建设发展规划。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严格控制公墓的数量、占地面积和墓穴、骨灰存放格位的使用年限。所有新建、改扩建的经营性公墓,必须按规定报省民政厅审批。要加强对公墓单位的指导和管理,规范公墓营销活动,建立健全公墓监督检查制度,加强公墓规范化建设,引导广大群众改革丧葬习俗,文明节俭办丧事。公墓单位要切实加强内部管理和建设,规范运营,诚信经营,杜绝暴利,以功能齐全的设施设备和高质量的服务满足广大群众的需求,并自觉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

五、加大督促检查力度,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各地要切实加强对公墓管理的督促检查,认真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相关部门要加强对公墓管理的监督,对各种违法行为要及时曝光。省里将于今年适当时候对各地开展公墓清理整顿工作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各地也要对本地公墓清理整顿情况和公墓管理情况认真进行检查,并于2005年9月底前将清理整顿情况报省民政厅。

昆明市人民政府及昆明市人民政府办公厅现行有效规范性文件目录按照《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贯彻实施〈云南省行政机关规范性文件制定和备案办法〉的通知》(云政办发〔2004〕249号)及《关于抓紧做好规范性文件清理和登记备案工作的通知》(云府法通〔2005〕23号)要求,市政府办公厅和市政府法制办对市政府办公厅截止2004年12月发布的文件逐一进行了认真清理审查,清理出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云南省行政机关规范性文件制定和备案办法》(省政府129号令)规定的有效规范性文件共计65件。现将市政府及市政府办公厅现行有效规范性文件目录公布如下:

序号文件名称文号发布时间1关于加强晋宁县古生物化石保护的通告昆政发(1987)147号1987年7月16日2关于批转市档案局《关于体制改革中档案整理、移交和管理的处理办法》的通知昆政发(1994)66号1994年8月17日3昆明市无人售票和准无人售票公共汽车乘车规则昆政复(1995)11号1995年3月15日4昆明市公有住宅售后维修管理办法昆政发〔1996〕9号1996年3月6日5昆明市人民政府关于设立昆明建筑工程交易中心的通告昆政发(1997)40号1997年6月20日6昆明市人民政府关于昆明市市区禁用燃煤的通告昆政发(1997)80号1997年12月22日7昆明市人民政府关于昆明市劳动模范待遇的若干规定(试行)昆政发(1998)52号1998年5月28日8昆明市人民政府关于禁止销售和使用车用含铅汽油的通告昆政发(1999)33号1999年5月1日9昆明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认真贯彻《生猪屠宰管理条例》加强屠宰市场管理的意见昆政办(1999)32号1999年4月2日10昆明市人民政府批转市流动人口管理领导小组《关于加强外来流动人口管理与服务规范有关收费办法的实施意见》的通知昆政发(2000)15号2000年3月2日11昆明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建设项目招标投标工作的通知昆政发(2000)42号2000年8月5日12昆明市人民政府关于取缔户外印刷品广告和加强沿街出售报刊管理的通告昆政发(2000)52号2000年9月15日13昆明市退役士兵安置管理实施细则昆政发(2000)53号2000年9月13日14昆明市人民政府对市总工会《关于企业离退休劳模荣誉津贴发放有关问题的请示》的批复昆政复(2000)3号2000年4月8日15昆明市文化站工作规则昆政复(2000)44号2000年11月17日16昆明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昆明市引进高层次人才的实施细则》的通知昆政办(2000)59号2000年7月20日17昆明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促进残疾人劳动就业的实施意见昆政办(2000)85号2000年11月30日18昆明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昆明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配套文件的通知昆政发(2001)1号2001年1月10日19昆明市人民政府关于批转《昆明市建设工程质量管理办法》的通知昆政发(2001)3号2001年1月10日20昆明市人民政府批转《昆明市建筑业管理局关于在昆明市实施建设工程项目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工作的意见》的通知昆政发(2001)4号2001年1月10日21昆明市人民政府批转《关于旅行社(公司)营业税征收管理规定》的通知昆政发(2001)7号2001年1月11日22关于印发《昆明市科学技术奖励办法》的通知昆政发(2001)15号2001年3月5日23昆明市人民政府关于批转《昆明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费征收管理实施意见》等四个医改配套文件的通知昆政发(2001)16号2001年3月19日24昆明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昆明城市基础通信管线建设和管理工作的通知昆政发(2001)20号2001年4月5日25昆明市整顿和规范建筑市场秩序的若干规定昆政发(2001)33号2001年6月12日26昆明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通知昆政发(2001)47号2001年8月21日27昆明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公墓管理工作的通知昆政通(2001)43号2001年12月25日28昆明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昆明市国家助学贷款实施办法》的通知昆政办(2001)19号2001年3月15日29昆明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关于促进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有关部门政策实施细则的通知昆政办(2001)63号2001年12月12日30昆明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建设局等部门《关于在全市限时禁止使用实心粘土砖的意见》的通知昆政办通(2001)88号2001年1月22日31昆明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本市医疗改革三个配套文件的通知昆政发(2002)6号2002年2月27日32昆明市人民政府关于批转《昆明市各级档案馆开放档案暂行办法》的通知昆政发(2002)7号2002年3月13日33昆明市直管公有住宅出售管理办法昆政发(2002)9号2002年3月27日34昆明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管理实施意见的通知昆政发(2002)30号2002年9月16日35昆明市人民政府批转市公安局《关于进一步深化昆明市城镇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的通知昆政发(2002)37号2002年11月13日36昆明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滇池流域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通知昆政通(2002)2号2002年1月17日37昆明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购买公益性岗位安置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实施办法等三个文件的通知昆政办(2002)30号2002年10月9日38昆明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企业补充医疗保险试行意见等两个医改工作文件的通知昆政办(2002)35号2002年11月21日39昆明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严格控制滇池九条主要入湖河道两岸开发和建设的通知昆政办通(2002)18号2002年3月15日40昆明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昆明市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昆政发(2003)2号2003年1月1日41昆明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昆明市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实施办法》的通知昆政发(2003)17号2003年5月26日42昆明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国内招商引资代理制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昆政发(2003)19号2003年6月26日43昆明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昆明市社会保险费征收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昆政发(2003)26号2003年9月20日44昆明市人民政府关于开展交通和环境整治拆迁改造工作的通告昆政发(2003)27号2003年10月8日45昆明市人民政府关于批转市财政局《昆明市农业产业化扶持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昆政发(2003)28号2003年10月30日46昆明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昆明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两个配套文件的通知昆政发(2003)34号2003年12月10日47昆明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对新建高海公路东侧滇池湖滨带保护的通知昆政通(2003)7号2003年3月4日48昆明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昆国际机场净空环境管理的通告昆政通(2003)13号2003年4月7日49昆明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昆明市投资项目绿色通道审批暂行办法》的通知昆政通(2003)31号2003年7月31日50昆明市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实施意见昆政通(2003)43号2003年12月18日51昆明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昆明市政府便民热线工作管理规定》的通知昆政办(2003)11号2003年4月16日52昆明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对70岁以上老龄参保人员给予医疗照顾的通知昆政办通(2003)110号2003年12月11日53昆明市人民政府关于批转市公安局《昆明市城镇社区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的通知昆政发(2004)12号2004年5月21日54昆明市人民政府关于批转市民政局、市卫生局、市财政局《昆明市实施农村医疗救助暂行办法》的通知昆政发(2004)16号2004年6月10日55昆明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实施意见昆政发(2004)22号2004年11月22日56昆明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昆明市政府信息公开暂行办法》的通知昆政通(2004)13号2004年4月8日57昆明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昆明市行政审批告知承诺制度试行办法》的通知昆政通(2004)15号2004年4月8日58昆明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昆明市行政审批事项综合受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昆政通(2004)16号2004年4月8日59昆明市人民政府关于转发《云南省贯彻〈工伤保险条例〉实施办法》的通知昆政通(2004)54号2004年12月13日60昆明市人民政府关于对《昆明市招商引资奖励暂行规定》的批复昆政复(2004)14号2004年3月25日61昆明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昆明市做好进城务工就业子女义务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的通知昆政办(2004)6号2004年5月9日62昆明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昆明市国有企业分离办社会职能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昆政办(2004)7号2004年5月11日63昆明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昆明市关于对65岁以上老年人实行社会优待服务的办法》的通知昆政办通(2004)55号2004年5月21日64昆明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农业局关于村级范围内筹资筹劳暂行办法的通知昆政办通(2004)135号2004年10月20日65昆明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贯彻执行《云南省农业人口独生子女家庭奖励规定》的通知昆政办通(2004)155号2004年11月25日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三篇: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民政厅关于我省公墓清理整顿的整改意

【发布单位】82202

【发布文号】黔府办发[2000]14号 【发布日期】2000-02-01 【生效日期】2000-02-01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民政厅

关于我省公墓清理整顿的整改意见的通知

(黔府办发〔2000〕14号)

各自治州、市人民政府,各地区行署,各县(自治县、市、市辖区、特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省民政厅《关于我省公墓清理整顿的整改意见》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000年二月一日

关于我省公墓清理整顿的整改意见

(省民政厅 2000年1月15日)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民政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公墓管理意见>的通知》(国办发〔1998〕25号)和《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民政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公墓管理意见>的通知》(黔府办发〔1998〕102号)要求,在省清理整顿公墓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下,各级政府和民政、公安、国土、工商等部门从1998年10月至1999年9月,对全省33座公墓进行了重点清理,通过积极努力的工作,遏制了乱批乱建公墓,严格了公墓申报审批程序和管理权限,取得了较好成效。但是,我省公墓建设和管理中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一、全省共有16座公墓未经省民政厅批准,占清理公墓总数的48.48%,其中有的是当地政府或政府有关部门越权审批,有的未办任何手续,还有的以公益性公墓进行经营,无视国家对公墓建设的申报审批程序和管理权限。

二、二、大部分公墓均不同程序地存在着建墓手续不完善、经营手续不按规定办理的情况。

三、三、墓穴用地面积不按规定建设,超标现象较严重。

四、四、公墓布局随意性大,没有与城市的建设规划相衔接。公墓建设起点低,没有按照绿化、美化、园林化、规范化的要求进行建设。

五、五、乱埋乱葬现象严重。据统计,每年进入公墓埋葬的骨灰、遗体仅为死亡人口总数的20%左右。

存在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一是有的部门、单位和个人无视国家对公墓管理的规定,乱批乱建公墓,浪费了土地资源,破坏了生态环境。二是受封建传统的丧葬思想影响,在农村一些地方特别是一些边远山区,存在大坟头、大墓碑,甚至引发封建迷信活动,导致乱埋乱葬现象严重。三是殡葬改革相对滞后,推进力度相对较弱,法律法规宣传还需进一步加强。四是依法行政权威性、威慑性不够,个别地方有令不行,有禁不止。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关于清理整顿公墓的有关文件精神,针对我省公墓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整改意见:

一、一、制定全省公墓建设规划。根据各地、州、市的公墓建设规划,省民政厅制定全省以墓建设规划,报民政部审批,并严格按民政部批准的规划审批建设。

二、二、对现有公墓,严格按照《 殡葬管理条例》等有关法规规定和国家、省有关文件精神,在认真清理整顿的基础上,进行严格审批管理。对当地确实需要,又不违背公墓建设规定,但未经省民政厅批准的公墓,应按民政部《 公墓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于2000年3月30日前将申请补办手续的有关材料,按申报程序逐级报省民政厅审批。对已经省民政厅批准修建的公墓,尚未到工商、国土、物价等有关部门办理相关经营许可手续的,内部建设不符合规定的,要进行整改,并在2000年2月29日前办理、完善有关手续。对在清理整顿中确定取缔和关、停、并的公墓,当地政府应根据具体情况研究切实可行的措施,妥善解决。在解决过程中要做认真细致工作,严格依法行政,确保社会稳定。

三、三、严格按照国办发〔1998〕25号文件要求,限制墓穴占地面积和墓穴使用年限。骨灰公墓的单人墓和双人合葬墓墓穴面积不得超过1平方米;遗体公墓的单人墓穴面积不得超过4平方米,双人合葬墓穴面积不得超过6平方米。今后墓地和骨灰存入的使用年限原则上以20年为一个周期。

四、四、加强公墓单位的内部管理,搞好公墓的绿化、美化。严格禁止在公墓内建筑封建迷信设施和从事封建迷信活动,严禁修建宗族墓地,正确引导人民群众的丧葬行为。

五、五、建立公墓检查制度。省民政厅要根据公墓建设的有关规定制定公墓年检内容和程序,规范年检制度,公安、国土、工商等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使公墓年检工作顺利进行。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四篇: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民政厅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扶助贫困

【发布单位】辽宁省

【发布文号】辽政办发〔2005〕6号 【发布日期】2005-01-24 【生效日期】2005-01-24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辽宁省

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民政厅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扶助贫困残疾人工作意见的通知

(辽政办发〔2005〕6号)

各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各直属机构:?

经省政府同意,现将省民政厅、省教育厅、省司法厅、省财政厅、省劳动保障厅、省建设厅、省卫生厅、省工商局、省国税局、省地税局、省扶贫办、省农业银行、省残联《关于进一步加强扶助贫困残疾人工作的意见》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五年一月二十四日?

关于进一步加强扶助贫困残疾人工作的意见?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民政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扶助贫困残疾人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4〕76号)精神,切实保障城乡贫困残疾人的基本生活,解决贫困残疾人的突出困难,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采取多种扶贫措施,切实保障残疾人基本生活需求?

(一)切实做好残疾人扶贫工作。各级政府要把残疾人扶贫工作纳入本地扶贫开发工作总体规划,统一组织,同步实施。将贫困残疾人作为重点扶持对象,优先给予扶持,落实残疾人扶贫开发各项优惠政策和帮扶措施。?

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参与的多渠道扶助贫困残疾人资金投入机制。省有关部门在统筹安排扶贫资金的基础上,对残疾人扶贫工作给予重点倾斜。要安排落实好残疾人康复扶贫贷款,加大“公司加农户”扶持贫困残疾人工作力度,继续推行小额信贷。?

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加强对贫困残疾人技能和实用技术培训工作,开展产前、产中和产后服务。可依托当地龙头产业,扶持贫困残疾人在种植业、养殖业、小型加工业等方面发展生产致富项目,增加投入,变输血为造血。?

(二)积极推进残疾人就业和再就业工作。贯彻落实国务院、省政府关于做好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有关规定,在国有大中型企业主辅分离辅业改制、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大龄就业困难群体再就业等方面落实好对残疾人就业的各项扶持政策。?

按照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劳动厅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做好辽宁省残疾人劳动就业工作意见的通知》(辽政办发〔1999〕69号)要求,多渠道安排残疾人就业。要依法全面实施残疾人按比例就业工作,凡在我省行政区域内的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要按照在职职工的1.7%的比例安置残疾人就业,暂时未达到比例的,依法缴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落实国家和省对福利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稳定、扩大残疾人集中就业。安置盲、聋、哑、肢体和智力残疾人占企业生产人员的50%(含50%)以上的,享受返还全部已纳增值税优惠政策;对安置残疾人数占企业生产人员35%以上(含35%,对只挂名不参加劳动的上述人员不得作为残疾人员计算比例),有健全的管理制度,并发给《社会福利企业证书》的民政福利企业,免征企业所得税;对安置残疾人超过企业生产人员10%未达到35%的企业,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其经营属于营业税“服务业”税目范围内(广告业除外)的业务,免征营业税;残疾人员占职工总数50%以上的福利企业,生产自用车辆、接送残疾人上下班的通勤专用大型客车,免征养路费;残疾人员占职工总数35%以上不足50%的福利企业,生产自用车辆减半计征养路费。残疾人个人提供的应税劳务,免征增值税、营业税。?

各级民政部门要加强对福利企业的管理、指导和监督。鼓励、扶持社会各方面依法兴办社会福利企业、工疗机构、盲人保健按摩机构等社会福利性企业和机构,扩大残疾人就业范围。各部门要推进福利企业改制,向现代企业制度并轨。?

鼓励无业残疾人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逐步建立完善的残疾人个体创业机制。下岗残疾职工(失业人员)按规定享受再就业优惠政策。各级劳动部门要将残疾人就业工作纳入全社会就业工作总体安排,提供就业指导和就业帮助。?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对申请从事个体经营的残疾人,对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的,当场或5日内核准登记;对持有《再就业优惠证》的残疾人从事个体经营的(国家限制的行业除外),自批准经营之日起3年内免收管理费、登记费、证照费和所得税。对经营困难的,减免个体工商户管理费和市场管理费。有关部门在场地、摊点、摊位等方面提供方便。?

残疾人个人销售货物,月销售额达不到当地增值税起征点的,免征增值税。?

安置残疾人就业的企业,可以按照符合安置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和安置自谋职业城镇退役士兵条件的企业所得税相关政策执行。?

各级政府要把无业残疾人纳入再就业援助范围,提供即时岗位援助等多种帮助。大龄无业残疾人,按规定享受国家和省关于“4050”人员优惠政策。各用人单位要对残疾职工给予特别照顾。在岗残疾职工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残疾人双职工家庭必须保证一人在岗。?

各级政府开发的公益性岗位适合残疾人的要优先安置残疾人就业。按规定在社区开发的公益性岗位,安排无业残疾人就业,从再就业基金中给予社会保险补贴。补贴标准按单位应为所招人数缴纳的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和医疗保险费之和计算。各级残联和残疾人就业指导服务机构在社区开发的残疾人就业协理员岗位,享受公益岗位待遇。?

各级政府要将残疾人就业服务纳入社会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拓展服务项目,完善服务功能,强化服务手段,在费用上对残疾人实行减免优惠。残疾人参加培训,取得县以上劳动部门颁发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所在地残联应给予一定补贴。?

(三)加大对残疾人的救助力度,保障其基本生活?

进一步加大对残疾人的救助力度,对家庭月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符合低保条件的城乡残疾人家庭,要全部纳入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做到应保尽保。按照分类救助的原则,对其中的重度残疾人在享有最低生活保障政策的基础上,每月增加一定数额的保障金。对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法定赡(抚)养人或法定赡(抚)养人无赡(抚)养能力的残疾人,要按照规定予以供养。在完善和推进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时,也要将符合条件的贫困残疾人纳入其中。同时,通过临时救助、社会互助等措施,解决残疾人的临时困难,保证残疾人的基本生活。?

各级劳动保障部门要加强监督检查,认真落实残疾职工参加社会养老保险政策。对城镇交纳基本养老保险费有困难的贫困残疾人个体户,可由该地区收缴的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给予适当补贴。?

各级政府将城乡无房、住危房的贫困残疾人户纳入特困群众住房援助制度。在安排解决城乡贫困群众住房困难和采暖费减免补助时,要及时将符合条件的残疾人户纳入其中,享受有关优惠政策,优先给予照顾。在为农村特困户建房和实施危房改造时,要把符合条件的农村贫困残疾人纳入其中,每年按一定比例帮助农村特困残疾人建设和修缮一批住房。城市贫困残疾人住房困难的,经过有关部门认定,享受经济适用住房优惠政策和政府廉租房政策。对特别困难的贫困残疾人家庭要优先实行实物配租。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的残疾人的采暖费,从城市供热专项调节资金中给予补助,以减少残疾人在住房方面的压力。?

对因遇到突发性灾害损失或其他特殊困难影响基本生活的残疾人家庭,要按相关规定及时予以应急救助。?

为贫困残疾人提供社区生活服务。在加强社区服务设施建设、完善社区服务功能等方面,有关部门要充分考虑贫困残疾人的需求。继续坚持和完善党员、干部包扶贫困残疾人户活动。通过组织广泛的社会互助活动,帮助贫困残疾人解决日常生活困难。?

二、开展残疾人康复和医疗救助工作,使贫困残疾人享有基本医疗和康复服务?

(四)将贫困残疾人纳入城乡医疗保障范围。按照国家、省关于医疗体制改革要求,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积极创造条件,提供救助和优惠政策,帮助城镇贫困残疾职工纳入城镇职工医疗保障范围。残疾人在城镇用人单位就业的,按城镇用人单位参保办法参保;灵活就业的,按城镇灵活就业人员参保办法参保。农村贫困残疾人享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有关政府减免、救助的优惠政策。?

对城乡贫困残疾人开展医疗救助。要认真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开展城乡医疗救助的要求,切实做好符合条件的贫困残疾人重大疾病救助工作,使他们得到及时有效的救助。贫困残疾人凭《残疾人证》到非营利医院(卫生院)住院治疗,发生的床费和诊疗费给予优惠20%。?

(五)建立完善残疾人医疗康复服务体系。按照国家、省关于农村卫生和残疾人康复工作的精神,各级政府建立并完善适合本地实际的康复工作机制,创造条件,扩大贫困残疾人接受康复服务的受益面,开展基层卫生人员康复业务培训,提高服务能力。

(六)建立多元化残疾人康复经费保障机制。各级财政每年确定残疾人康复专项经费,并列入各级财政预算。福利彩票资金每年按一定比例用于残疾人康复事业。动员和发动社会、团体和个人募集资金,用于贫困残疾人康复救助。?

三、落实各项助学政策和措施,确保残疾人接受教育的权利?

(七)资助贫困残疾儿童少年接受教育。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对全省困难家庭实施免费义务教育的通知》(辽政发〔2003〕34号)精神,逐步建立和完善资助贫困残疾儿童少年的长效机制。贫困残疾人子女和残疾学生在接受义务教育阶段免交学杂费及其他规定的服务性收费。对寄宿的残疾儿童少年每年给予一次性的生活补贴。加强对全省特殊教育学校建设,增加资金投入和现代化教学设备的配备。加大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工作力度,巩固和提高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积极开展建立随班就读支持保障体系实验研究工作,适当提高特殊教育教师(含随班就读教师)岗位津贴标准。?

(八)建立和完善高等学校资助政策体系,落实国家和省现行助学政策和措施,确保城乡贫困残疾学生、贫困残疾人家庭子女完成学业。加强省残疾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建设,扩大办学规模,提高办学水平。逐步增加和扩大残疾人中专教育教学点,逐步建立残疾人远程教育体系和网络。?

四、建立残疾人维权工作长效机制,依法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

(九)加强检查监督,促进残疾人各项优惠政策的贯彻落实。已经取消农业税的地区,要继续加强对残疾人的救助和扶持,通过其他优惠政策和措施扶助残疾人。没有取消农业税的地区,要严格按照省政府制定税费改革政策中对残疾人的特殊保护规定,减免贫困残疾人的相关费用,提高残疾人的生活水平。?

(十)建立残疾人维权工作长效机制。各有关部门要按照《关于依法做好我省残疾人来信来访工作的意见》(辽信发〔2003〕11号)规定,重视残疾人来信来访工作,切实解决好残疾人在就业安置、房屋拆迁、康复医疗、子女就学等方面的困难。各级执法部门要加大对侵害残疾人合法权益重大案件的查处力度,切实解决好贫困残疾人权益保障的突出问题。

各级政府要从实际出发,妥善解决好残疾人机动车运营问题。已经取缔残疾人机动车运营的地区,要落实好残疾人的各项扶持政策,提高残疾人的生活水平。没有取缔的地区,要做好取缔前相应的就业、保障等配套措施的制定工作,掌握好取缔的时机,采取妥善的过渡措施保障残疾人的基本生活。?

(十一)开展法律援助和司法救助。各级司法部门要加强领导,进一步完善残疾人法律援助机构和法律服务机构网络建设,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的残疾人法律服务体系,为贫困残疾人提供优先、优质和优惠的法律援助和法律服务,依法维护残疾人的合法权益。?

五、发挥政府主导作用,进一步优化帮扶残疾人的社会环境?

(十二)建立健全政府主导、归口管理、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贫困残疾人救助机制。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继续关注残疾人这一特殊群体的生产生活。各有关部门要分工负责,积极参与。民政部门要将贫困残疾人纳入社会救助范围;财政部门将贫困残疾人救助资金纳入社会救助资金预算;卫生等部门将对贫困残疾人医疗减免项目纳入有关医疗减免政策;建设部门在困难群众的住房援助工作中,加大对残疾人的倾斜力度;教育部门将残疾儿童、贫困残疾人子女纳入教育救助政策;劳动保障部门做好残疾人就业和再就业工作,为贫困残疾人提供就业信息和培训服务。其他有关部门要发挥职能作用,帮助贫困残疾人解决实际困难。?

(十三)动员社会,广泛开展扶助贫困残疾人爱心公益活动。倡导社会爱心公德,唤起共济意识,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开展社会救助和帮扶活动,拓展服务内容,创新服务形式,进一步改善残疾人的生活条件。

省民政厅 省教育厅 省司法厅 省财政厅 省劳动保障厅 省建设厅?

省卫生厅 省工商局?省国税局 省地税局 省扶贫办 省农业银行?省残联?

二○○五年一月二十日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五篇: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卫生厅关于我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发布单位】广东省

【发布文号】粤府办〔2005〕12号 【发布日期】2005-02-16 【生效日期】2005-02-16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广东省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卫生厅关于我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情况报告的通知

(粤府办〔2005〕12号)

各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省卫生厅《关于我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情况的报告》业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五年二月十六日

关于我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情况的报告

省人民政府:

为贯彻落实2004年全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会议和全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会议精神,扎扎实实地推进全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省卫生厅最近对全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进行了认真检查和总结,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农村合作医疗工作。2000年,省委、省政府《关于解决特困群众“四难”问题的意见》(粤发〔2000〕21号)明确提出,要通过建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切实解决农村困难群众看病难问题。根据省人大九届四次会议关于建立和完善农村合作医疗保障制度的议案,省政府决定从2002年起,用9年时间,分阶段推进农村合作医疗工作,要求到2006年,全省参加农村合作医疗人口覆盖率达60%以上,2010年达到85%,并要求珠江三角洲地区率先建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制度。2003年,省委、省政府把建设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列入“十项民心工程”组织实施。2004年,省政府专门成立了省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协调小组,加强对全省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的领导;省府办公厅转发了省卫生厅《关于建立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了我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工作目标、基本内容、实施步骤和措施要求。为引导农民群众积极参加农村合作医疗,省财政逐年加大了资金扶持力度。2002年,省财政安排了7150万元扶持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发展农村合作医疗,其中6000万元作为合作医疗引导资金,1000万元用于支持县级建立农村合作医疗救助资金,150万元作为培训推广经费。2003年,省财政安排扶持资金9150万元,其中将救助资金增加至3000万元。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中发〔2002〕13号)精神,2004年省财政按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人均10元的标准安排扶持资金,资金总额达1.59亿元,并要求各地财政增加对农村合作医疗的资金扶持。

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经过多年组织发动,特别是省人大关于建立和完善农村合作医疗保障制度的议案实施三年多以来,我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取得明显成效,至2004年上半年,全省参加农村合作医疗的人口达到1807万人,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为34.8%;全省共有93个县(市、区)建立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其中25个县(市、区)实行县统筹的形式。东莞和佛山市建立了农村居民医疗保险制度,覆盖农村人口200多万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建立,对缓解农民看病难和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发挥了重要作用。据统计,2003年全省农村合作医疗补助总金额为4.04亿元,其中住院补助金额3.05亿元,补助31.8万人;享受医疗救助的特困人口7280人,救助资金543万元。2004年上半年,农村合作医疗住院补助人数为18.86万人,补助金额近3.05亿元;享受医疗救助的特困人口3053人,救助资金440.6万元。

二、存在问题

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我省此项工作虽然取得一定进展,但仍处于探索阶段,制度还不够完善,还存在不少问题。

(一)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认识有待提高。部分地区领导对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意义认识不足,没有真正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措施不落实,资金不到位,严重影响农村合作医疗的发展。部分地方干部存在畏难情绪,工作不够积极主动。部分群众对农村合作医疗互助共济的意义缺乏认识,怕吃亏,怀疑合作医疗能否坚持,担心资金被挪用。

(二)农村合作医疗总体水平不高,主要表现为 “三低”。一是统筹层次低,部分地区仍采取镇统筹,个别地方甚至还是村办形式,增加了规范制度和监督管理的难度,容易产生漏洞,有些镇村因参加人数少或工作制度不健全,难以举办和巩固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二是农村合作医疗人口覆盖率低。合作医疗的特点是互助共济,只有多数人参加,才能发挥其制度优越性,但目前全省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达到60%的县(市、区)只有27个,部分县(市、区)覆盖率只有百分之十几。三是保障标准低,部分地区农村合作医疗补助封顶线在2000元以下,对真正困难的群众帮助不大,难以解决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

(三)一些地方财政扶持资金不落实。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有部分市县没有按规定标准安排农村合作医疗补助资金,有的市、县、镇三级财政安排的农村合作医疗补助资金低于人均5元的标准。农村税费改革后,大部分乡镇基本没有财力扶持农村合作医疗。

(四)农村合作医疗工作不规范。一些地区没有按照要求调整完善农村合作医疗方案,现有制度不科学、不合理、不统一。合作医疗资金管理监督制度仍不健全,没有落实钱帐分离、资金封闭运行的要求。农村合作医疗经办机构不健全,编制、人员、经费未落实,管理手段滞后。

三、下一步工作建议

(一)加强领导,明确目标。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构建和谐广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各地要从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高度,充分认识建立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重要意义,充分估计这项工作的艰巨性和复杂性,坚决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深入发动广大农民积极参加农村合作医疗,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保障水平,千方百计巩固和完善我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提高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力争2005年一般地区农村合作医疗人口覆盖率达到40%以上,工作基础好的地区达到50%,经济发达地区达到更高的标准;2006年全省农村合作医疗人口覆盖率达到60%。

(二)落实财政扶持资金。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市、县、镇三级财政对参加农村合作医疗农民的补助每年不低于人均10元。财力确有困难的地区,2005年市、县、镇三级财政对参加农村合作医疗农民的补助要达到人均8元,2006年达到人均10元的标准。省财政的补助资金根据各地实际参加农村合作医疗农民人数和各级财政扶持农村合作医疗资金到位情况安排下拨。各地要采取有力措施,确保财政扶持资金足额、按时到位,并视财力增长情况加大对农村合作医疗的资金扶持。各级财政还要安排农村合作医疗保障救助基金,用于特困人口大病救助等支出,解决特困农户看病难问题。各地要按照国务院有关文件规定,安排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经费,列入财政预算。

(三)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一要提高统筹层次,逐步实现县统筹,规范和统一农村合作医疗的制度形式;二要规范筹资时间,农村合作医疗实行按一次性筹资,每年第四季度为下一的宣传发动期和缴费期,集中力量发动农民参加合作医疗,原则上不再跨吸收缴费;三要合理确定支付比例和上限,筹资额达到人均30元的,住院费补助上限要在3000元以上,资金节余较多的,要提高保障标准;四要加强农村合作医疗经办机构的建设,按规定建立健全农村合作医疗管理机构,加强农村合作医疗管理信息化建设,加强对管理人员的培训;五要坚持农民自愿参加原则,严禁任何形式的强迫命令或要求基层干部、医生为农民垫资缴费。

(四)加强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的管理。要将农村合作医疗资金注入县一级的农村合作医疗基金专户,统一存储和管理。乡镇设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支出帐户,由县级主管部门根据其每月资金的使用量预拨。各级财政部门要加强对基金的监管,实行钱帐分离、管用分开、封闭运行,县、乡级农村合作医疗经办机构以及其他部门不得从基金帐户直接提取现金。要建立监督机制,定期公开基金收支情况,接受社会和农民群众的监督,让农民群众和社会各界放心。审计部门要定期对农村合作医疗基金进行审计,切实加强监督。

(五)加强对农村贫困家庭医疗救助工作。要通过提高农村合作医疗统筹层次,把贫困镇村纳入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覆盖范围,帮助农村困难群众参加农村合作医疗,对合作医疗补助后仍有较大困难的农户给予医疗救助。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农村合作医疗保障救助基金制度,规范农村合作医疗保障救助基金的使用办法以及申请和批准程序。省财政继续安排资金扶持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建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救助基金,市、县级财政也要安排一定资金作为农村合作医疗保障救助基金,并列入财政的预算。同时,要广泛发动社会力量捐赠,拓宽农村合作医疗保障救助基金的筹集渠道。

(六)进一步改善农村医疗条件,提高服务质量。要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把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有机统一起来,整体推进。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加强对农村合作医疗定点服务机构的监督,在保证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的前提下,降低成本,减轻农民医药费用负担。农村各级医疗机构要积极担负起为参合农民提供适宜的基本医疗服务责任,从农民切身利益出发,更新服务观念,转变服务模式,规范服务行为,提高服务质量,积极支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发展。

以上报告如无不妥,请批转各地执行。

省卫生厅

二○○四年十一月二十八日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下载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民政厅关于进一步统筹做好我省援川救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民政厅关于进一步统筹做好我省援川救.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