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论语》中的孝道观及其现实意义[合集5篇]

时间:2019-05-14 18:12:4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试论《论语》中的孝道观及其现实意义》,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试论《论语》中的孝道观及其现实意义》。

第一篇:试论《论语》中的孝道观及其现实意义

试论《论语》中的孝道观及其现实意义

【摘 要】自古以来,“孝”即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儒家经典《论语》更是将“孝”提升到道德的最高境界——“仁之本”的高度。本文阐述了《论语》中孔子的孝道观:仁是孝的本质,礼是孝的核心,并探究其对当前社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论语》 孝道 现实意义

2008年《杂文报》10月刊登了一组主要针对当今居民家庭成员隔代人之间的表情以及脸色变化的调查数据。该调查一共调查了100位老人对后辈儿孙及100位后辈儿孙对长辈的表情及脸色。调查显示,有100位老人见到后辈儿孙时,有91人表情愉悦,面带微笑;有5人显得很平静;有4人面带期待与希冀。而100位儿孙遇见长辈时,有46人板着面孔,显着冷淡,脸色难看;有41人面无表情,无动于衷;只有13人笑脸相迎,嘘寒问暖,情谊融融。这项调查让人想起《论语》中孔子关于“色难”的看法: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孔子认为:“子女在父母前经常有愉悦的容色,是件难事。有事情,年轻人效劳;有酒有肴,年长的人吃喝,难道这竟可认为是孝么?”子女孝的态度很重要,要竭力做到和颜悦色地侍奉父母。几千年过去了,晚辈对长辈依然“色难”且有加重的趋势,有必要从经典中对孝道做一番回顾,以启发当前。

一 孝的本质与核心

在春秋时代人们的心中,父母和君王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国语》中说:“民生于三,而事之如一。父生之,师教之,君食之。非父不生,非食不养,非教不知。”没有父母的养育、师长的教导和君主的恩赐,我们是无法生存的。因此我们要感恩于父母的养育,感恩于师长的教诲,感恩于君主的恩赐,落实到行动上就是要尽孝、尽忠、重言诺。儒家学说的显着特点就是注重家庭和伦理,夫妻、父子、君臣、朋友是伦理道德的基本内容。

《论语》中共有十九处谈及孝,在开篇——《学而》中开门见山地明确了孝的本质:有子曰:“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有子说:“若其人是一个孝弟之人,而会存心喜好犯上的,那必很少了。若其人不喜好犯上,而好作乱的,就更不会有了。君子专力在事情的根本处,根本建立起,道就由此而生了。孝悌应该是仁道的根本吧?”仁是孔子提倡的道德的最高境界,将孝看做是仁的根本,可见,若连孝都做不到,又谈何仁?孝是一个人为人处世的基本行为规范,《论语》中反复强调这一点。如: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从在家到出外再到社会实践,孔子将人的活动分为三个层次,而父母和兄弟是人最先要面对的也是最基本的一个生活圈,孝悌是为人的基础。当一个人身处社会,怎样才能被称为“士”?孔子与子贡有如下对话: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悌焉。”在论及士的标准时,孔子也是将孝悌作为基本准则。

礼和仁是孔子学说两大核心。礼着重于对上古文化传统的继承,却又并不拘守礼制的某些形式而有所修正;仁主要是孔子在新的社会背景下依据礼乐文化传统所做的理论创造。孝悌是仁的基本要求,孝的本质在于仁。仁是孔子孝道的本质,而孝的核心在于礼。《论语》中有: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孟懿子问什么是孝。孔子说:“不要违背礼节。”不久,樊迟替孔子赶车子,孔子便告诉他:“孟孙问我孝道,我答复说,不要违背礼节。”樊迟说:“这是什么意思?”孔子道:“父母活着,依规定的礼节侍奉他们;死了,依规定的礼节埋葬他们,祭祀他们。”孔子认为人们在对父母尽孝时,无论父母在世与否都要遵从礼节,不应违背礼的规定,否则就不是真正的孝。礼是孝的核心内容。

二 如何尽孝

围绕着“礼”这个核心,《论语》中有关于尽孝的行为准则的论述。

孝而有敬。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子游问孝道,孔子说:“现在所谓的孝,就是说能够养活爹娘便行了。对于狗马都能够得到饲养;若不存心严肃地孝顺父母,那养活爹娘和饲养狗马怎样去分别呢?”其实现在中国,虽然每个人都懂得赡养父母是子女应尽的义务,但不是所有人都能明白其中的含义,赡养父母不是简简单单让父母吃饱穿暖,而是在赡养的过程中始终保持一颗尊敬之心,时刻铭记父母的养育之恩。孔子将赡养最后落在一个敬字上,是要求这种赡养发自内心,而不是表面繁荣。敬是子女发自内心深处对父母尊敬的情感。

孝而诚心。回到开篇的“色难”,孝反映出子女对养育自己的父母亲情的一种回馈,也是人类得以繁衍生息的精神基础。将孝落实到行动上,孔子说和颜悦色最难。有劳累的事情晚辈先做;有精美的食品,长辈先用,这就是孝吗?恐怕还不够。

对待父母要坚持和颜悦色才是真正的孝。很多父母虽然老有所养,但仍旧寂寞痛苦,因为活着毕竟不仅仅是吃饭穿衣,尤其是当父母年老体衰、疾病缠身之时更是考验孝心的时刻,是和颜悦色、表情柔顺地侍奉父母还是满面怒气、怨声载道?有时精神上的赡养比物质上的赡养更为重要,要将二者兼顾,怪不得孔子也说孝的色难。

劳而无怨。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先生说:“子女侍奉父母,若父母有过当委婉而谏,把自己的志意表达了,若父母不听从,还当照常恭敬,不要违逆,且看机会再劝谏,虽如此般操心忧劳也不对父母产生怨恨。”从敬到无怨,当今有人认为这种“不违”、“不怨”为愚孝,并大加批判。据《孔子家语》载,有一次,曾点叫曾参去瓜地锄草,曾参不小心将一棵瓜苗锄掉。曾点认为其子用心不专,便用棍子责打曾参。由于出手太重,将曾参打昏。当曾参苏醒后,立即退到一边“鼓琴而歌”,以此告诉父亲,作为儿子的他并没有因为被误打而愤愤不平。孔子知道此事后说:“小杖则受,大杖则走,今参委身待暴怒,以陷父不义,安得孝乎!” 曾参说:“参罪大矣!”由此可见,孔子在这里要表达的真实意思是要求子女服从父母,但绝不是一味盲从,而要加以鉴别,当父母有不义、违礼的言行时,子女应尽力加以劝阻,愚孝不是真正的孝。

孝而无忧。孝顺父母,必定不会让父母过于为自己担心。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孔子说:“父母在时,不作远行。若不得已有远行,也该有一定的方位。”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孟武伯问:“怎样是孝道?”先生说:“让你的父母只忧虑你的疾病。”其言下之意是不忧虑其他(更重大)的方面,而生病有时是不可抗的。当前社会竞争压力大,职场上打拼一天后回到家里看到父母,忘掉工作上的事情,尽力把愉悦高兴的表情挂在脸上,而不是烦躁郁闷、大吐苦水,让父母为你的心情好坏而操心。一句话,让父母省心就是最大的孝。

三 再倡孝道的现实意义

孝道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伦理思想的重要内容。孝道虽是产生于我国宗法制度下,维护小农经济的一种意识形态,但由于它在维系人际关系、维护社会稳定方面有积极意义,时至今日仍有其应有的社会价值。2010年7月13日全国老龄办发布的《2009年度中国老龄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09年,我国80岁以上高龄老年人口达到1899万,今后每年以100万速度增加,“十二五”期间将超过2600万。全国老龄办副主任吴玉韶指出,目前,中国已经进入并将长期处于人口老龄化社会,人口老龄化形势严峻。在此形势下,再倡孝道具有维护社会稳定,推动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

首先,力行孝道有利于提高个人修养。人是社会的主体,古人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要构建和谐社会、建立稳定的人际关系,并调动人们参与社会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首先要提高个人修养。孔子把“仁”作为个人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把“爱人”作为道德的根本要求,把“天下归仁”作为最高的社会道德理想。讲“仁”,就是讲人与人的关系,讲人对人的

爱,由对父母之爱、兄弟姐妹之爱,进而推及对他人之爱。仁是人内心一种真诚的信念,而孝是仁的根本和基础。人世最大的恩情就是父母的养育,不忘本源,感恩报答是人生最基本的德行。孝是真诚无私的爱和至诚无伪的敬,把这对父母的爱和敬扩展开来就是博爱和广敬。“孝”是一切德行的前提,是良好修养的一种最佳体现,也是加强个人修养的最基本要求。无论时代如何发展,社会生活如何变迁,儿女对父母行孝都不会成为落后于时代的东西,它是人之所以为人的一种天然情感诉求。

其次,倡导孝道有利于家庭和谐。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亲情是社会的纽带,只要每个家庭和谐了,社会和谐就有了基础。尽管和谐家庭只表现为家庭内部关系的和谐程度,但是它体现的仍是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物的和谐、人自身的和谐。和谐的家庭指各个家庭成员各尽自己的道德义务,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父母与子女的关系,集中在子女对父母的赡养关系上。孝是家庭内部双向流动的爱,做父母的对子女足够的关心爱护,子女对父母要养、要敬。孝道强调孝敬、孝顺,时代发展至今,虽然对于孝顺中的“顺”,人们认为顺的前提是不应盲目顺从,但孝的基本内涵没有改变。孝而有敬、诚心尽孝、孝而无怨、让父母省心养老,这是子女义不容辞的责任,子女对父母的赡养关系到家庭的幸福和稳固。当前家庭和谐建设过程中一个突出的问题是由于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健全,使得老人赡养问题成为当代家庭矛盾的焦点。目前,我国的养老方式仍然是以家庭养老为主,这不仅是我国几千年形成的传统模式,也是我国的国力和国情所决定的,在国家的保障制度健全之前,老人的养老重担只能由子女扛起。在新时代重新强调孝道,对于维护好各个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可以使家庭亲密和谐、温馨幸福。

最后,倡导孝道有利于社会和谐稳定。无论在任何社会,如果对年老体弱、丧失劳动能力的老人不关心、不赡养,都势必造成严重的社会问题。对于老年人的尊重与爱护,既可以说是现代人的一种社会美德,更应该成为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之一。在我国老龄化速度将进一步加快,“未富先老”,人口老龄化超前于现代化,社会保障机制尚不健全的情况下,倡导孝道目的之一就是理顺情绪、化解矛盾,调节人际关系,提升人们的思想道德水平,促进家庭与社会的和谐。孝是爱国心的根源和动力,是民族团结、国家兴旺发达的精神基础,是中华民族精神和凝聚力的核心,对于当代社会文明建设,发扬爱国主义,增强民族凝聚力,振兴中华均具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80

[2]钱穆.论语新解[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5~7、33、102、103 [3] 全国老年工作委员会办公室.2009年度中国老龄事业发展统计公报[EB/OL].

第二篇:浅析中国佛教孝道观

浅析中国佛教孝道观

一、佛教、中国佛教简介

佛教起源于印度,当时印度处在一个诸国纷争,战乱不断的时代。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在现实生活中感到人生的种种苦恼,立志要找到一条能够解脱苦恼的道路,于是便决定出家修行。他在印度各地寻访名师,经过多年的苦行,还经历了禅定、冥想等各个阶段,最后终于在菩提树下大彻大悟,成为一个觉悟者。为了使众生也能像自己那样解脱生命流转过程中遭受的种种痛苦和烦恼,达到觉悟境界,于是佛陀把他所觉悟的道理传授给众生,由此产生了佛教。

公历纪元前后,也就是两汉之际,佛教开始由印度传入中国,经长期传播发展,形成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中国佛教。由于传入的时间、途径、地区和民族文化、社会历史背景的不同,中国佛教形成三大系,一是经北印度和西域诸古国而沿丝绸之路往东传入中国的汉传佛教。二是藏传佛教(藏语系),藏传佛教一方面是指在藏族地区形成和经藏族地区传播并影响其他地区(如蒙古、锡金、不丹等地)的佛教;另一方面指用藏文、藏语传播的佛教,如蒙古、纳西、裕固、土族等民族即使有自己的语言或文字,但讲授、辩理、念诵和写作仍用藏语和藏文的佛教。三是云南地区上座部佛教(巴利语系)。上座部佛教又称南传佛教、巴利语系佛教。云南傣族等少数民族佛教,属巴利语系,也就是南传的上座部佛教,它们有自己的民族特色;它和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在教义上有很大的不同。

二、中国佛教孝道观产生的原因

佛教对中国来说是一个外来宗教,作为一种外来的宗教思想文化,它的教义思想、仪轨制度、戒律规范等,在许多方面都与中国的传统思想和传统礼教有差别,甚至许多方面是与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相矛盾的。佛教要在中国生存和发展,必然要与中国文化有一个磨合过程。如何调和、融合佛教思想与中国思想文化传统间的差别和矛盾,是佛教在中国发展过程中必须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这个磨合的过程是漫长的,但只有经过这个过程,来自异域的佛教教义和思想才能脱胎换骨,由一种外来的宗教文化经过演变和发展,最后吸收和融合本土文化的精髓,形成一种适应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能为普通的中国老百姓所接受的宗教文化,并使它的教义思想融合到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由于中国传统社会思想是以伦理观为基础,而孝道又是中国传统伦理观的核心,因此佛教要与中国文化相融合,孝道观是核心和契机。正是在这样的条件和思想文化背景下,佛教吸收融合了中国传统的孝道观念,渐渐形成了中国佛教的孝道观,中国佛教的孝道观成了佛教与中国传统伦理思想融合的契合点。

三、中国传统孝道思想与佛教中孝的思想

中国的“孝”作为传统伦理道德规范,具体内容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逐渐发展起来的。“孝”的基本内容是赡养父母。父母在世当善

养,父母过世当定期祭祀,配之以享。在物质上满足父母的需要,还远远不是孝的全部,还要以恭敬地心情和态度来奉养父母,“尊亲”“敬亲”。除此之外,所谓“孝”,还必须以一切行为不违背父母的意愿为准,“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按照孝的伦理原则,在家庭关系中,子女对父母应当行孝,父母对子女应当以慈;兄长对幼弟应当以爱,弟弟对兄长应当事敬,父慈子孝,兄爱弟敬,这些都是家庭生活中应当遵循的伦理原则。值得一提的是,在周代以来确立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维系的宗法等级制社会中,“国”是“家”的延伸,“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家庭伦理中的父子关系延伸到社会中就变成了君臣关系,以孝悌为主要内容的儒家仁学思想,推广于社会,就体现为了忠君爱国精神。“忠”和“ 孝”就理所当然的被结合在一起。

从印度传入的佛教也是讲孝道的。佛教的经典中有论述孝道观的,佛教的教义中有发扬孝道思想的,佛教的创立者佛陀是实践了孝道的。佛教的孝道思想是与佛教的报恩思想结合在一起的,报恩思想是佛教教义学说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佛教强调“报恩”,认为人生在世有许多因果。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因果关系贯穿于人生的整个过程。人的一生得益于外界的各种恩赐,对于这样的恩,应该有所回报。佛教有“报四恩”之说。所谓的“四恩”就是指父母恩、众生恩、国王恩、三宝恩。在佛教中,报恩思想还被落实到了日常行动中,佛陀释迦牟尼是实践报恩行孝最有说服力的典范。

佛教认为,真正要报父母养育之恩,就应该让父母接受佛法,懂得离苦得乐之道,这才是大孝,是出世间之孝。而侍养父母,及时供给父母衣食,或是恭恭敬敬的服从父母,即世人常说的“孝养”“孝敬”,这仅仅是世间之孝。佛教关于孝道思想的经典有很多,如:《佛说孝子经》《佛说盂兰盆经》《地藏菩萨本愿经》等。

四、佛教与中国传统孝道观念之争

自佛教传入中国以后,由于基本伦理思想和价值观念的不同,历代都有儒家知识分子反对佛教,认为佛教的流传,将毁坏中国伦理道德观念的基础。唐代韩愈在《谏迎佛骨表》中说:“佛本夷狄之人,与中国言语不通,衣服殊制,口不道先王之法言,身不服先王之法行,不知君臣之义,父子之情”。佛教伦理思想与中国传统伦理观的差别,导致了两者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具体表现在:

1、关于身体发肤之争。中国传统伦理思想认为,人的生命来源于父母,人的身体是由父母给的,因此人身上的一切,包括头发皮肤等,都是来源于父母,是父母的恩赐,因此要好好保护,不能随便毁坏,不然就是对父母不敬,就是违背了孝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但佛教教义与此却正好相反。佛教认为,肉体是精神的枷锁,人是因为有了肉体就会产生欲望,修行者视肉体为禁锢。由一种修苦行的,就是用一切奇奇怪怪的方法来对付自己的肉体。此外,佛教还认为人的头发是修行的累赘,所以出家修行必须剃除须发,表示自己“断绝烦恼,断绝尘缘”的决心。

2、关于孝养尊长的问题上。佛教出家修行须离别父母妻子,人们认为这样就再也不能事养父母亲长,也不能对家庭承担责任,这是违背中国传统关于孝行的认识的。

3、关于服饰制度上。中国封建社会伦理思想是以仁和礼为核心的。所谓礼,简单的说就是长幼有序,尊卑有别。而服饰就是区别人们上下等级尊卑的重要标志。中国传统社会中不同身份的人有不同的衣冠服饰,不能混淆。而佛教则规定出家者不能穿色泽鲜艳的、华丽的衣服,衣服都是一致的。

4、关于香烟嗣祀问题上。中国传统观中有“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之说,这是因为中国古代社会的结构就是以家族血缘关系为纽带,代代相传,一代一代延续下去的。后代子孙要保持祖先的血脉不断繁衍。而佛教提倡出家修行,过佛教所要求的宗教修行生活。出家修行放弃了家庭离开了父母妻儿。如果还未婚嫁选择了出家修行之路,从世人眼光来看,那是断绝了家族后嗣。从儒家伦理观来看,这是非常严重的问题。

五、中国佛教孝道观的形成佛教虽然在有些方面与中国传统伦理道德观念相冲突、相矛盾。但经过长时间的调和与融合,还是形成了独特的中国佛教孝道观。

首先,中国佛教的孝道是与关于报恩的思想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佛教的报四恩之说在中国社会流传后,由于与中国传统思想有相符的地方,特别是报父母恩,与中国儒家孝道观念相吻合,因而成为中国佛教孝道观的重要内容。

其次,佛教讲求众生平等,佛教的这种平等观也影响了中国的孝道观。在实践上,父母和子女之间,并不是仅仅是在下者简单的侍奉和顺服在上者这样的关系,而是相应的权力和义务的结合。这样形成的中国佛教孝道观就打破了中国传统的“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僵化观念。

第三、中国佛教的孝道观,是与佛教的戒律结合的。佛教传到汉地之后,汉地的佛教学者又以不杀、不盗、不邪淫、不饮酒、不妄语等五戒配合儒家仁、义、礼、知、信五常。以不杀生为仁,不偷盗为义、不邪淫为礼、不饮酒为智、不妄语为信。奉为五戒五常,既有利于佛道修行,也是在社会上安生立命的重要行为准则。于是顺理成章,佛教的戒律与中国传统思想紧密结合,成了中国佛教孝道观最基本的内容。

第三篇:《论语》中的道德修养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论语》中的道德修养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两千五百多年来,儒家思想对中华民族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论语》中的道德修养思想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现实意义和价值将是我们应当深思的问题。和谐社会 道德修养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它之所以能够至今屹立于世界文明之林而不倒,正是因为它在发展过程中孕育了灿烂的文化,而这个文化的主体便是由以“仁”为主要内容的儒家文化作支撑的。两千五百多年来,以孔子思想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已经渗透进了中华民族的血脉当中,塑造了中国人的性格,形成了宝贵的思想文化传统,对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道德规范、教育理念、审美情趣等等,都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孔子提倡的“仁”,其中一个重要的内涵就是要注重个人道德修养,尤其注重严于律己。人要通过“修己”成为一个有社会责任感、有利于社会发展的人的思想在当今社会更是有现实意义,值得我们深入学习、推敲、反省和改正,以提高我们自身道德修养水平,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一.当今社会人们提高道德修养的必要性

在物欲横流的经济时代中,缓解巨大的工作压力和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似乎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的重心。纵观2007年内发生的大案,贪污腐败、非法集资、监守自盗、“高智商”的计算机犯罪等等层出不穷。尽管我们只是管中窥豹,但是其中折射出的世间百态,值得我们仔细深思和回味。人们往往忙碌于满足自己的各种欲望,渐渐忽视了对自身精神文化的建设和道德素质的提升。这对于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继承与繁荣是极其不利的。

孔子的儒家思想核心是“仁”,其目的是实现“德治”。这就要求通过个人的内在修养,以形成“仁”的德性。孔子曾说:“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论语·公冶长》),“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论语·述而》)。这些与我们社会总体道德修养现状不谋而合,直指组成这个社会的个体----人所存在的问题:人们道德观念日渐淡薄造成世风日下。与此同时,孔子也说:“以约失之者鲜矣。”(《论语·里仁》),“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仁。……修己以安百姓。”(《论语·宪问》)。以此来说明道德修养以及自律的作用。因此我们要想又好又快地发展、可持续发展,真正落实思想道德教育,提高公民道德修养水平势在必行。

二.提高道德修养所要达到的标准及其现实意义

《论语·学而》篇中首次将道德修养所要达到的标准作了概括表述----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无惮改。”明确指出道德修养所要达到的标准就是君子,君子就是有仁德的人,而君子的标准则包括五项具体内容:①举止;②学习;③品质;④交友;⑤态度。这对于我们现在来说也是相当实用的。下面,我就以上几个方面具体论述。

首先,“君子不重,则不威”讲的就是君子的言行举止应当达到的标准。“重”是庄重,“威”是有威严,即是君子(如果)不庄重,就没有威严。其中又可以分为语言、仪貌、行为等几个方面。庄重威严作为给别人的第一印象,在这个忙碌的社会中显得尤为重要。此前中外媒体均有过多次报道:中国旅行团到某某地旅行,言行极不文明。比如随地吐痰、购票插队、大声喧哗、在禁止照相的地方无视规定等等。这些看似很小的事情并不是偶然的过失,而是多次反复出现的。这使中国人在“世界最不文明旅游者”排行榜上榜上有名。这也直接导致了一个大问题:这个古老的东方国度再次因为其子民缺乏道德修养而声名狼藉,而道德素质低下成为我们给自己贴上的最醒目的标签。世界不再关注我们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不再欣赏我们的人文气质,不再重视我们的经商头脑,他们在意的仅仅是我们的道德修养水平。一个人作为一个企业、一个地域的组成个体,从他身上不经意展现的细微末节最能显示他所受的道德素质、文化底蕴、教育背景。他虽然是个体,但是却是这个企业、这个地域最生动、最真实的“名片”。因此,我们要想得到他人的尊重,让中国人的形象在世界人民的观念中华丽转身,重新获得世界的认可,规范我们的言行举止便是我们首当其冲应当做的。

其次,“(不)学则不固”是讲所学的知识和美好的品德需要巩固才能不断提高我们的道德修养水平。“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学而》),便说明了道德素质的培养所占据的重要地位。道德修养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需要长年累月的学习和实践。我们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还应该在心里撒下道德的种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让道德的习惯成为指导我们行为的风向标。而在实际生活中,我们一方面要将已有的美好品质得以发挥,另一方面,我们还要取人之长,让自己的德行趋于完备。巩固提高我们的道德修养水平需要持之以恒,这样,我们美好的德行才能得到巩固,展现其应有的光辉。

再次,要将道德修养提高到一定水平,便一定要使道德品质“主忠信”。一切言行举止都要以忠、信为宗旨,这样才能培养出品德高尚的人。《论语》中记载“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论语·述而》)孔子的教学内容其中两点便是忠、信,可见忠信在一个人的道德品质中占据十分崇高的地位。所谓“忠”,是指对人对事尽心尽力,从另一个方面讲,也就是要真心诚意、全心全意地对待他人。孔子反对虚情假意的交友行为,他说:“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也耻之。”(《论语·公冶长》)。此外,孔子还认为,真正的朋友不是以取悦方为目的,而是要敢于向朋友提意见,孔子称之为“忠告”。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常有一些人以正直自居,他们喜欢向朋友提意见,但目的并不是为了帮助朋友改正错误,而是带有揭他人之短以掩自己之不足的味道,这是有悖于“忠”的思想的。而所谓“信”,就是诚实不欺,言行一致。虽然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然而当今社会巧言令色的人却比比皆是,欺诈盗窃的新闻也常常见诸报刊杂志,人们不再相信身边还有“活雷锋”,人们也不再愿意去当“活雷锋”,不仅如此,人们对于为数不多的、仍然小心翼翼地当着“活雷锋”的人还嗤之以鼻。造成这种局面的根本原因就是“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这种局面长期存在不仅仅会影响我们的社会关系,而且对社会安定也起着负面作用。

第四,道德素质的提升还需要良好的环境,那就是“无友不如己者”。人作为社会大家庭的一分子,是不可能独立存在的。那么,外界环境对道德的培养就必定会有多多少少的影响。“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货》),就是说明了外界环境对人生活发展的影响。我们交朋结友,要选择德行比自己更高尚的人,“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这样,我们的德行才能有上升的空间,使自己的道德素质得到提高。

最后,“过,则无惮改。”决定了我们是否能够真正提高我们的道德素质。俗话说:“态度决定一切。”有了过错就要勇于改正。“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论语·子罕》),我们只有不断在实际行动中修正自己的行为,最终才能够使自己学习和巩固的美好的道德品质更加尽善尽美。

三.提高道德修养的途径和内容

在明确了我们改善道德风气败坏的现状所应该达到的目标和标准之后,我们还该依照以下几个方面实行,以切实将我们的道德素养提高到新的水平。

1.学习

学无止境。要想提高道德素养,我们首先应该有新的心态:“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将提高道德素质作为自己的乐趣,学习也快乐,实践也快乐,我们将在良好的心态中跨越更多的障碍,摆脱更多的束缚,得到更多的成长。我们可以将学习的途径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

① 在书本中学习:“书中自有黄金屋”,美好的道德品质对于如今的人们已难能可贵。在书本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到前人先辈的光辉事迹、光荣传统,还可以看到许多反面的事例。我们可以以此警醒自己,同时加深自己的理解,在今后实践的过程中做得更好。② 向长辈、朋友学习:父母作为启蒙教育的重要角色,父母的品德对孩子起了极为重要的表率作用。“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论语·学而》)便说明了这一点。此外,向朋友学习也是提高品德的主要途径之一。“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我们只有在不断的比较中才能发现自己做得好的方面和做得不尽人意的方面,我们要善于寻找好的参照物,以此在道德上得到更多的提升。

③ 在反思中学习:人大多数的时间都是在反思,而人类学习最重要的也就是反思。人在反思中能够学到更多的东西,举以一反三,是我们进步的捷径。不过,我们将反思的结果付诸实践,最终也应该做到“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以此得到更为丰富的结论,为下一次的实践做好充足的准备。

2.端正态度

要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提高道德修养,态度确实是起决定作用的。“躬自厚而薄责于人。”(《论语·卫灵》),严以律己,宽以待人。这将使我们在提高道德素养的过程中更好的掌握“宽”和“严”的尺度,更有利于我们扬弃地学习,发挥我们的主观能动性。“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我们要有不断进取的决心才能取得最终的进步。

3.交朋友

如上所述,“主忠信”是判别朋友关系的主要原则。孔子将朋友分成三类。他说:“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论语·季氏》),这也可以作为我们现在交友的准则和对其判断的依据。

所谓“友直”,是指结交正直的朋友。孔子认为,正直是人与生俱来的品德之一,“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论语·雍也》)也是人作为朋友的重要品德之一。而正直的基础是“忠”。孔子主张:作为朋友应该是“忠告而善道之”(《论语·颜渊》),既要诚心诚意地向朋友提意见,也要善于提意见。而善于提意见就是要把握“直”的限度,注意提意见不要太直率了,有可能为朋友所不能接受,甚至产生逆反心理,如果坚持直言相劝,则朋友之间有可能会疏远开来,“朋友数,其疏矣。”(《论语·里仁》)故孔子认为,在多次劝告而仍不能为朋友所接受的情况下,“不可则止,毋自辱也。”(《论语·颜渊》)。

所谓“友谅”,也就是要与讲信用的人交朋友。子夏说:“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信不仅是获得他人信任的基础,同时还是朋友之意相互提意见的基础,“信而后谏,未信则以为谤己也。”(《论语·子张》)。我们只有在与人交往并发现改正自己的错误的过程中,才能不断坚定自己的脚步,愈行愈远。所谓“友多闻”,是指结交见闻广博的人为友。如上所述,在孔子看来,无论是“友直”还是“友谅”时,其共同之处在于都离不开“好学”。而“多闻”,主要是通过学习而得。除此之外,游历也是一个人见多识广的重要来源。以这种人为朋友,其意义不仅可以弥补自己在知识和见闻上的不足,而且可以开拓人的视野,培养人的宽阔的胸襟。

而孔子所说的三类“损友”中,前两类即“友便辟”和“友善柔”实际上是一种德性的两种不同表现而已。“友便辟”是指与喜欢谄媚奉承的人为友,“友善柔”则是指与当面恭维背后诽谤者为友。至于“便佞”,实际上就是指喜欢夸夸其谈的人。所以,孔子特别强调:一个人的言语之发必须以仁德为基础,即“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论语·宪问》),“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里仁》)和“刚毅木讷近仁”(《论语·子路》)。这些都是孔子对言语之德的看法。由此可见,“友便佞”,确是“损友”之一。而孔子之所以特别提出这一点,就是因为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人就是因为言语之惑而误交朋友。

综上所述,道德修养的提高亟需重新占据我们生活的重要部分,而《论语》中的道德修养思想要如何为我们所用,仍然任重而道远。

第四篇:《论语》中的“孝”文化

《论语》中的“孝”文化

——试论“孝”文化在中国古代文学中的表现及意义

“百善孝为先”,传统孝道是中国古代社会的基本道德规范,是中华民族的一种传统文化美德,更是构筑中国古典文学大厦的文化支柱之一。作为一种文化母题,它在文学中显示出了强劲的生命力。“孝”的观念在《论语》之前已相当发达,但被作为“道”提出来,并影响中国社会数千年,实始于《论语》中孔子及其弟子的论述和阐发。本文从《论语》着手,从“孝”的对象及“孝”的行为规范等方面来探讨其中的“孝”文化。

从《论语》中孔子及其弟子论“孝”的相关章节来看,“孝”的对象包括个体家庭中的父母,也包括死去的父母、祖先,还包含了宗族甚至国家中的长者。与之相应,《论语》中对不同的“孝”做出了相应的行为规范,以便更好的实行“孝道”。具体说来,《论语》中“孝”的行为规范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对于父母,“孝”的内容主要有:一为养,即赡养父母;二为敬,即孝敬父母;三为安亲;四为终身孝敬。“仓廪实而知荣辱”,物质是基础,尽孝道的首要条件是赡养父母。但是,“子夏问孝,子日:‘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从孔子的疑问中可知,给父母吃饱穿暖还不是孝,还应做到“敬”。“子游问孝,子日:‘今之孝者,是渭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仅仅能供养父母,这就和养狗、养马毫无区别。孔子驳斥了当时“孝”的概念,认为孝要对父母有孝敬之情,孔子在这里着重强调了“敬”。羊羔跪乳,乌鸦反哺,那是一般动物的本能,而人类如果只停留在这种初级阶段,把妥善安置父母的衣食住行问题作为孝顺的最高境界,就未免愧对于“宇宙之精华,万物之灵长”的称谓了。孔子认为在养父母的同时也必须“敬”。“子日:‘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恃奉父母,如发现他们有不对的地方,应婉转地规劝,如父母没有听从的意思,仍应恭敬的侍奉,不要冒犯他们。尽管内心忧虑,对父母却不怨恨。在孔子及儒家看来,孝敬父母要“养”、“敬”,还要提倡“安亲”。所谓“安亲”,就是说子女在父母生时立身行道,不犯刑律,不做冒险的事,不做不义的事,以免父母为自己的过错和安全担惊受怕。《论语·里仁》提到的“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是孔子提及的安亲的重要内容。“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孔子构架了一个生命的轮回的框架。子女不改变父母生前奉行的准则,继续继承他们的事业或者是遗愿。“三”是虚指,指很长的时间,甚至是一生。我觉得这是孔子所认为的敬父母的最高标准了,也就是终身孝敬。“子日:‘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孔子还说“丧事不敢不勉”,即说办丧事不敢不尽礼。他提倡丧礼的朴素节俭,他明确指出更应该做好的是在父母生前尽的孝道,孝敬父母。《论语·八佾》中林放问礼之本。子日:“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可见,葬而有礼也是《论语》对孝文化的延伸。

《论语》中“孝”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孝”指的就是在家侍奉父母,即小孝;广义的“孝”指的是在朝廷里忠于君主(宗族甚至国家中的长者),即大孝。孝道在政治范围内延伸成了忠君爱国。孔子以“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的关系巧妙的处理了忠和孝的关系。“有子日:‘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这一点给封建帝王“以孝治天下”、“求忠臣于孝子之门”以很充分的理论根据,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宗法制在孝道的基础上得到了广阔的延伸,“父父子子”演变成了“父父子子,君君臣臣”,统治阶级要求臣下忠于君主的目的在倡导孝道的光鲜外表下达到了。而当有人问孔子为什么不参与政治时,孔子说道,《尚书》上说“孝呀!就是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只要把这种品德应用到政治上去,那就是参与了政治。看来孔子认为不一定只有做官才算是参与了政治,将“孝”的品德应用到政治也是参与了政治。

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孝”已经内化为一种精神,积淀为一种形式,起着半宗教的作用。《论语》从物质上赡养父母、精神上尊敬父母、终身孝敬、对父母生前身后事之以礼、如何处理“忠”和 “孝”的问题上都做了精深的阐释。作为孔门道德规范中的一个重要纲目,《论语》之“孝”有着独特的意义。一是对个人道德修养的提升,《论语》强调“孝”是个人的行为准则。“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子罕》),表明孝悌是任何行为的前提,为弟子必须先修孝悌。为“士”也必须以“孝”的标准来要求,即“宗族称孝焉”(《论语·子路》)。二是对社会的教化。《论语·学而》云:“有子日:‘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有子认为一个孝顺父母、尊敬兄长的人,而喜欢冒犯长辈和上司的情况是很少有的;不喜欢犯上却喜欢作乱的情况是从来没有过的。可见,孝对于社会有明显的教化作用。孔子所提倡的孝,是人们一切道德行为的根源,孝是仁义之道,是人自觉的道德活动。孝思孝行,是居仁行义的,有了孝行,能敬长,能齐家,进而能治国平天下。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来说,孔子弘扬了华夏先民的优良传统,第一次将孝道文化提高到人文关怀的理论高度。孝道文化在古时候,乃至在今天对提高人的道德素质、淳化民风、促进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发展、维护社会稳定都有巨大的意义。

第五篇:《论语》孝篇

孝篇

第一课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论语·里仁》

【译文】

孔子说:“父母在世,不远离家乡,如果要出远门,必须有明确的去处。”

第二课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tì)。”

——出自《论语·学而》

【译文】

少年弟子回到家里要孝敬父母,外出要敬爱兄长。

【拓展阅读】

汉朝的时候,有一个叫黄香的人,是江夏人。年纪九岁的时候,就已经懂得孝顺长辈的道理。每当炎炎的夏日到来时,黄香就用扇子对着父母的帐子扇风,让枕头和席子更清凉爽快,并使蚊虫远远地避开双亲的帐子,让父母可以更舒服的睡觉;到了寒冷的冬天,黄香就用自己的身体让父母的被子变得温暖,好让父母睡起来时觉得暖和。

因此,黄香的事迹流传到了京城,号称“天下无双,江夏黄香”。

第三课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论语·里仁》

【译文】

孔子说:“父母的年龄,不可以不知道。一方面为他们长寿而高兴,一方面为他们衰老而担忧。”

第四课

子曰:“事父母几(jī)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论语·里仁》

【注释】

几:音jī,轻微、婉转的意思。

劳:忧愁、烦劳的意思。【译文】

孔子说:“事奉父母,(如果父母有不对的地方),要委婉地劝说他们。(自己的意见表达了,)见父母心里不愿听从,还是要对他们恭恭敬敬,并不违抗,替他们操劳而不怨恨。” 【拓展阅读】

古时候有个孩子叫孙元觉,从小孝顺父母、尊敬长辈,可他父亲对祖父却极不孝顺。

一天,他父亲忽然把年老病弱的祖父装在筐里,要把他送到深山里扔掉。孙元觉拉着父亲,跪着哭求不要这样,但父亲不理。他猛然间灵机一动,说:“既然父亲要把祖父扔掉,我也没办法,但我有个要求。”父亲问什么要求,他说: “我要把那个筐带回来。”父亲不解道:“你要这个干什么?”元觉说:“这是现成的东西,等您年老时,我还用得着。”父亲一听,大吃一惊:“你怎么说出这种话!”孙元觉回答:“父亲怎样教育儿子,儿子就会怎样做。”父亲想想,就没敢按以前的想法做。

第五课

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论语·为政》

【译文】

孔子说:“对父母,要特别为他们的疾病担忧。(这样做就可以算是尽孝了。)” 【评析】

本章是孔子对孟懿子之子问孝的答案。对于这里孔子所说的“父母唯其疾之忧”,历来有三种解释:1.父母爱自己的子女,无所不至,唯恐其有疾病,子女能够体会到父母的这种心情,在日常生活中格外谨慎小心,这就是孝。2.做子女的,只需父母在自己有病时担忧,但在其他方面就不必担忧了,表明父母的亲子之情。3.子女只要为父母的病疾而担忧,其他方面不必过多地担忧。这里采用第三种说法。

第六课

子曰:“孝哉(zāi),闵(mǐn)子骞。人不间(jiàn)于其父母昆弟之言。”

——《论语·先进》

【译文】

孔子说:“闵子骞真孝呀!他的父母兄弟都说他孝,别人听了,也从没有什么非议。” 【拓展阅读】

在春秋末期,孔子的弟子闵子骞十岁丧母,其父再娶,但继母李氏对他虐待,给自己亲生的两个儿子做的棉衣里装的是棉花,给闵子骞做的棉衣里装的是芦花。一次,子骞及二弟随父坐牛车出门探亲,行至一山村旁,风雪突起,车上的二弟喜眉笑眼,子骞则冻得瑟瑟发抖。其父见状,怒用鞭打,刹时间子骞的袄烂而芦花飞,骞父发现幼子棉衣则裹着丝绒,始明真相。其父立即赶车返家,决定休了李氏。但闵子骞尽力劝说,双膝跪地以情动父:“母在一子单,母去三子寒。留下高堂母,全家得团圆……。”继母深受感动,遂对三个儿子一般看待。后人把这一故事称为“单衣顺亲”和“鞭打芦花”。又有诗称赞:“闵氏有贤郎,何曾怨后娘;车前留母在,三子免风霜。”

下载试论《论语》中的孝道观及其现实意义[合集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试论《论语》中的孝道观及其现实意义[合集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论语孝教学设计

    《论语》选读——论孝教学设计 张娟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理解《论语》中关于孝道的论述。2、过程与方法: 在合作探究中领悟经典要义。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吸收孔子......

    《论语》论孝有感

    广东金融学院2009级汉语言文学(财经传媒)专业论文 《论语》论孝有感 作者班级:0916011班 作者学号:01601119号 作者名称:杜翔翔 指导老师:颜文武 摘要:《论语》是儒家经典的奠基......

    《论语》论孝有感

    广东金融学院2009级汉语言文学(财经传媒)专业论文 《论语》论孝有感 作者班级:0916011班 作者学号:01601119号 作者名称:杜翔翔 指导老师:颜文武 摘要:《论语》是儒家经典的奠基之......

    论语孝的读后感

    论语有关孝的读后感 悠悠华夏五千载,璀璨文化的源头是《论语》。于历史的今天,瞻仰《论语》的演说者——孔子。这一位文化的传承者,这一位永远无法被岁月所磨灭的精神巨人,他用......

    浅析当代孝道观的问题及对策

    浅析当代孝道的现状及对策 摘要:孝道是中国传统社会十分重要的道德规范,也是中华民族尊奉的传统美德。在中国传统道德规范中,孝道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

    孝文化的现实意义(推荐阅读)

    孝文化的现实意义 在一个学期的经典文化选读课的学习中,我们了解了《论语》《大学》等经典篇目的内容,其中让我记忆最为深刻的是《论语》中有关孝文化的内容。我曾看过这样一......

    论语论孝的读后感

    论语论孝的读后感 《论语》作为儒家经典,宣扬“仁”。在《论语》中,孝道有着不可动摇的低位。中国人自古认为百善孝为先,把孝道作为道德之根本。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

    浅谈《论语》中“仁”、“孝”、“君子”三要素的内涵

    《浅谈中仁、孝与君子三大要素的内涵》 作者:桂佳 摘要:本文对《论语》中仁、孝、君子三大要素进行详细考察研究,将三者的释义进行深刻剖析,就其内涵展开论述。作者认为《论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