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改变技术(合集)

时间:2019-05-14 18:28:2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行为改变技术》,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行为改变技术》。

第一篇:行为改变技术

行为改变技术

一、选择题

1.从知识表征角度解释行为产生的心理结构,是深入理解人的行为及其心理结构的效途径之一。2.从心理学的个性知识观、行为知识观的角度,去改变学生的学习行为,是相对容易的。

3.在定的临床技术配合下,运用知识、表征的原理解释、解决学生的学习行为障,是非常有效的。4.学习行为障碍其中大多数表现为潜意识行为。

5.正常的学生有时也会表现出受潜意识制约的与意志相悖的不良学习行为。

6.学生的行为障碍可分为学生领域的行为障碍和非学生领域的行为障碍。处理学生领域的行为障碍的临床辅导技术在学校心理咨询服务工作中居核心地位。

7.非学习领域的行为障碍往往具有相对孤立性。

8.某些与人生观念、学习信念相关的非学习领域的行为障碍有时也会妨碍学生活动的效率和成败,这些也必须列入学习行为的表现。9.学习行为障碍不是由脑损伤和遗传等原因造成的学习障碍与低能现象。

10.学生他们生活中的一切意义——理想、信念、自信、若乐、未来„„最终都要受学习成绩的好差和考试成败制约。

11.学生的学习、适应、成长与发展问题。学习问题在这三大问题中居杠杆解作用地位。

12.学能的知识结构观和学习行为的知一情结构观,是有效进行临床诊断的理论基础。

13.学校心理咨询的理论基础是行为学习理论、暗示学习理论和情绪学习理论。

14.知识表现只是人类心理内容表征的一种形式,人类内心世界还可以进行其他心理内容的构建或表征。

15.心理经验或心理经验的表征,无疑常常是以知识和知识结构的表征为主要成分的。

16.根据信息加工心理学理论、人们的思维过程主要是对知识经验进行加工的心理活动过程,在这个截长补短中,情绪情感等也是被加工的心理内容。

17.人们的观念在内心世界的表征除了知识表征之外,还应该包括知识与情绪、情感之间的结构组合。18.从表征功能作用的方式上进行分类,可以把心理经验结构表征分为代表性表征,优势兴奋性表征和结构性表征三种。

19.代表性表征的核心问题是表征得是否正确、真实、易于表达和交流。

20.改变一个人大脑中知识经验、情绪体验等心理内容的兴奋度的办法,是迅速改变人的行为的有效临床技术之一。

21.在心理结构和表征的种类中,以心理目标结构的行为效应最为明显和典型,故以比为例。

22.知识在大脑中的优势兴奋性表征,是指知识经验在大脑中处于容易被优先激活和运用的状态。23.一个人的行为倾向受其大脑中有什么样的知识的制约,也受其大脑中哪一种知识处于优势兴奋状态的制约。

24.暗示学习技术的任务是在临床治疗过程中使学生进入高效学习状态,以使其心理经验变得高度可塑。

25.在暗示学习过程中,人们如果获得有益的知识和情绪情感体验,就会促进身心健康和有积极意义行为的形成;如果学到了有害的知识和情绪情感体验,就容易产生消极行为。

26.弗洛伊德是世界上第一位用心理学治疗的心理障碍的人。

27.弗洛伊德使用并发展了两种方法:精神喧泄法和使无意识转向有意识的领悟法。

28.弗洛伊德对人心理痢疾原因解释为:由于各种心理力量的相互冲突而产生心理障碍表现。

29.弗洛伊德提出的暗示、潜意识等概念和在临床上运用的催眠技术,仍然是心理诊断和治疗领域为数不多的关键临床技术手段之一。30.现代心理治疗的全部技术都是建立在学习理论基础之上的。而心理咨询员在治疗心理障碍时使用的临床暗示技术的主要原理,就是暗示学习原理。

31.心理暗示分为两类:自然暗示和现象和催眠暗示。

32.在心理学领域使用的暗示技术,实质特征之一便是使人不加思考地接受某种意见或做某件事。33.暗示的最关键特征之一,在于避开了个体原有经验的定势作用。34.受暗示的人所产生的是潜意识的反应行为。

35.人在临床催眠、放松条件下,大脑中获得的信息,具有超强的牢固性、兴奋性。

36.移情与反移情概念都是精神动力学派创始人弗洛伊德提出来的。37.南非心理学家沃尔普提出的交互抑制理论与技术,他所做的就是把精神分析学派的催眠与行为主义的S-R反射学习原理进行了结合。

38.条件反射实质上是建立在大脑中的暂时神经联系。

39.斯金纳提出了操作条件反应说,本质上都是用外部刺激和强化来解释学习的心理机制。

40.华生把行为主义的学习原理用于对人的行为实验研究。

41.适应性行为的获得使人们增强了适应社会和生存的能力,是积极的学习;还适应行为的获得使人们变得不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和生存,因厕所被称作心理障碍能力。42.暗示学习技术则不涉及学习的内容是什么,它只是解决提高学习效率的问题。所以暗示学习技术虽然重要,却是相对处于辅助地位的学习理论和技术。

43.交互抑制的实质是建立优势兴奋的S-R联系结。

44.交互抑制原理,即个体不可能同时对一个刺激产生两种对立的情绪反应。交互抑的实质,是兴奋性水平高的暂时神经联系抑制了兴奋的水平低的暂时神经联系。45.从交互抑制的理论角度说,让大脑中的一部分知识经验经常性地兴奋起来后,个体面对日常生活中大量S刺激时,积极的行为反应就会优先产生,消极的行为反应就会被抑制。

46.一个人若是没有程序性知识就不会表现出能力;程序性知识越多越表现出优越性的能力。

47.程序性知识往往以潜意识的状态,储存于我们的大脑中。

48.人类的许多智慧行为,其实就是程序性知识对当时的问题情境所做出的系统、连续回应。

49.人类的行为可以分为有意识支配的自觉意志行为和无意识条件下实现的潜意识行为。现代的心理治疗理论必须建立在人类意识心理活动的水平上,研究和控制人类的潜意识世界。

50.行为是一种知识的应用与迁移效应。

51.认知疗法一般是解决由于潜意识的认知活动引发消极情绪,进而产生行为障碍的问题;而行为疗法催眠疗法等,则是通过条件性情绪反射,学习的原理进行行为治疗。

52、错误和歪曲的认知导致其消极的情绪进而影响到信念,会造成动机和行为的异常。

53、认知问题不解决,行为矫正一般是难以完成的。

54、学习过程中情绪的产生有两种形式:一是认知性情绪,二是条件性情绪。

55、潜意识条件性情反射现象和原理,是研究学生学习行为障碍和学校心理保健的最基本的理论起点。

56、在没有意识觉察、调节、控制和指导下实现的行为和思维,想象过程,便被称为无意,下意识或潜意识行为。

57、条件性情的某一方面表现或效能。

58、人们的大部分情绪障碍形成的心理机制,基本上都是由于在大脑中建立起潜意识条件性的情绪反射所致。其中最典型的,是本人既不知道产生原因也不能够控制的情绪反射,即不适应性情绪反应。

59、潜意识条件性厌学待业的特点:①非意志性②与意识相矛盾和对抗。③过敏性。

60、厌学行为作为一种对学科学习的情绪瓜现象,在对共诊断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个人的气质类型差别。

61、弗洛伊德认为有过某种童年情绪挫折的人,比一般人更容易形成与童年情绪相关的心理障碍。62、有时即使是较弱的消极情绪刺激,如果长期与某种学习行为伴随的话,也会导致某种程度的厌学行为反应。

63、考前过敏性焦虑反应主要有:①慢性生理反应②隐性心理反应。64、记忆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它包括识忆,保持再认或回忆三个基本五环节。

65、我们对考试前失眠现象的研究主要抓住三种主要的心理成分要素——情绪心理成分、知识心理成分、意识与潜意识心理成分。66、我们对考前失眠治疗几乎从不失败,因为我们有最可靠的一条措施,就是利用师生关系优势,把他们培养成一名高心理素质的人。

二、名词解释

1、学习行为障碍:狭义的学习行为障碍主要是指学生在后天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妨碍其正常完成学习任务的一切不适应行为。广义的学习行为障碍应该还包括妨碍学生潜力得到更充分开发的一切不适应行为。

2、杠杆解:以对事物结构的深层整体分析为依据,所采用的以简驭繁的解决问题方法。

3、表面解:是指在缺乏对事物的整体结构深层分析条件下,依据表面现象采用的直接解决问题的方法,有时也称其为直接解。

4、知识表征:在认知心理学界,一般把信息在人脑中呈现和记载的方式统称为知识表征。

5、心理经验表征:

我们把一切通过后天学习获得的知识,情绪情感体验、观念、信念等及其相互关系的表征,统称为心理经验表征。

6、代表性表征:即指人们大脑中的知识结构、形式等,用什么载体来代表、表现、表达的方式。

7、暗示学习:

具有改革情绪性质、方式和强化某种观念等功能的特殊学习过程。

8、临床暗示技术:初步地界定为:通过一定的心理引导作用,消除个体原有知识经验的影响,促成易受暗示状态的临床心理技术。

9、自然暗示:自然暗示一般是通过语言、手势、情境示意等辅助的信息传递,使接受信念来不及或想不到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加工便接受了某种影响的现象。

10、行为疗法:即以现代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学习理论为依据的临床心理治疗方法。

11、CER:CER强调的是这种情绪反应是人工建立的,其定义为:指一种情绪反应是人为地按照条件作用原理引起的,是行为主义心理学派研究情绪的一种技术。

12、程序性知识:是关于怎么办的操作程序知识。它一般能够在面临实际问题时自动实现并且表现为能力。

三、简答题:

1、知识优势兴奋性原理:

①激素或药物作用使暂时神经联系优势兴奋的现象。这种由于激素作用导致活动积极性的原理,一旦离开了人类的知识经验、行为观念,情绪情感等整体心理结构的背景,便没有任何意义。

②情感性神经奋与认知过度联系的现象。

激动的情绪和多次的重复,也可以塑造优势兴奋知识点,并且影响人的观念行为。行为疗法中有一种自信训练疗法,其原理就是靠多次语言重复及其伴随的情绪作用,来塑造一个正确的高强度水平的优势兴奋知识体系,以改变或影响个体行为。

③知识经验的自动条件在作用

这种稳固的、能够自动化实现为条件反射系统,在心理学上称作动力定型。在人们大脑中建立起来的种种动力定型,是实现优势兴奋知识引发某种行为的重要原因。与大脑中知识信息优势兴奋的关系。在这些因素中,知识的条件化作用是最重要的。

2、促成心理经验内容高度兴奋的临床途径:

主要依据大脑学习的两个基本规律:一是高级神经活动过程兴奋与抑制相互诱导原理;二是学习活动过程中情绪的性质与兴奋水平影响学习效果的规律。

①早期经验具有先入为主的优势兴奋性效应。

②暗示学习获得的心理内容具有超强优势兴奋性。

在临床暗示学习条件下获得的知识经验具有超强的优势兴奋性特征。当一个人的大脑高级皮层普通处于抑制状态具有极强的优势兴轩性特点。

③学习过程中的高度愉悦情绪促进所学知识的兴奋性。

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情绪兴奋状态,不但能促进学习者对所学知识内容本身的记忆,促进对该知识在思维过程中的被运用频率,而且能促进学习者获得的这一知识在大脑中的优势兴奋程度。④社会模仿学习获得的心理内容也具有优势兴奋性。

揭示了儿童早期对榜样人物行为的观察,是其个性形成的重要来源之一。如青少年的追星行为中,不但在模仿和想象中产生心理内容的优势兴奋性,而且还有内模仿和想象中产生心理内容的优势兴奋性,而且还有内模仿美感效应在其中。这些因素,对青少年的影响力非常大,难以用简单说理与之相对抗。

⑤长期练习过程中获得的知识有优势兴奋性。

3、制约心理经验内容兴奋性水平的基本变量:

①在相对关系中控制心理经验内容兴奋性的优势性

大脑中某项智力活动系统的优势兴奋性是在相对的。

②塑造优势兴奋心理经验内容不能有观念上的矛盾。

③优势兴奋的心理内容长期得不到这种积极强化时,他大脑中这些积极观念就会自然消退,或出现“冷却”现象并会产生观念、行为或人格方面的明显变化。

4、催眠与放松的区别:

第一,放松与催眠的区别之一,是受术者的催眠深度深于放松训练,受暗示程度也会有所区别。

第二,临床技术手段上的区别。催眠似乎更注重意识状态的引导。放松训练似乎更注重当事人情绪状态的调适。

第三,催眠和放松训练技术引起的生理指标完全一致,因此有人说两者实质上是完全一致的,放松本身也是一种类型的催眠技术。

第四,放松较容易用于临床治疗或其他训练,催眠技术适用范围相对较小,受睹示性差的人不容易或不能进行催眠训练。

5、临床暗示技术主要特点与作用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①暗示学习状态下大脑具有超强学习能力。②暗示学习过程中人的心理经验高度可塑。

③心理暗示技术使临床治疗效果显著

6、临床暗示学风险性的理论根据:

①暗示学习期间批判能力降低。

②暗示学习期间受暗示性增强。

③暗示学习获得的观念具有超常优势兴奋性。

7、经常进行放松、催眠练习对心理的影响:

①有助于身心健康 ②有助于人格修养

③有助于强化主导观念系统 ④有助于维护健康的心智状态

8、为了催眠是安全的,我们要求心理咨询员:①在进行临床心理训练或治疗前要反复练习操作程序使技术操作变得熟悉,以腾出精力设计、检查、修改临床输入内容。②在临床操作前,一定要有成功的面谈过程,确保患者对即将在临床过程中接受的确良训练已经情通、理通,没有矛盾或对抗。③临床输入内容一定要经过精心设计,推敲,最低标准也应该是没有消极内容或可能导致消极影响;高一些的标准是可促使患者思想观念的境界,心理素质,行为方式等有所提高。④对患者的第一次临床心理训练一定要“一对一”地进行,即一名心理咨询员一次只为一名特定的患者进行心理训练,不允许同时为多人同时进行临床训练,以避免出现接受训练者当中有人“走神”,还特别要防止有人在接受训练内容是时产生特殊不良反应:⑤在放松或催眠之前,对于在临床训练期间要进行的重新组合的心理内容,一定要征求患者本人的意见,在确定其没有特殊不良反应后才能进行。

9、学校心理咨询员与被治疗者之间的关系,作为咨询员要注意以下有事项:①即使我们的中学心理咨询员面对的是中学生,也应该注意在与年龄接近的异性患者之间保持一定的心理距离。②要牢牢坚守咨询员的职业道德规范,尽量不与患者或患者的家长进行非职业性来往,不与之建立治疗关系以外的社会性往来关系。③在谢绝患者分外回报,感谢时,语气要平静、坚守,并以友好、理解和绝不退让的口气请求其理解心理咨询员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④在反移情的同时还要注意与被治疗的学生之间建立良好的感情关系。

10、考前暗示性学习低能的案例研究:考试前暗示性学习低能,主要是指考生在面临升学考试前一个时期内表现出来的,由于某种消极暗示而导致为学习成绩大幅下降的现象。具体心理辅导工作过程如下:

①在首次面谈时,详细了解事情的全部经过和听取家长介绍的每个细节

②设计了正确的有足够说服力的科学知识去抵消其错误认识。③通过输入控制消极情绪的积极认知策略提高其心理素质。

11、潜意识条件性厌学行为的分类:①学科性厌学是指学习者只对很高,即所谓情绪心理素质指标较某特定学科的学习产生厌烦情绪低的敏感爱激动的学生。

反应的现象。②过敏性厌学与非过

18、即将发生或已经发生失眠时的敏性厌学过敏性厌学者只是对某应付措施:

个学科表现出轻度的不适应,多以①坦然置之,有所作为 心火百为主要体验,但体验不到极②有意无意,无所作为 端的痛苦。③热爱与排并存的偏科③自设处境,肌肉放松 行为。

12、案例:学校恐惧症经历

①我们认为他的学习恐惧行为主要来自他童年的恐惧反应的迁移。②袁某的临床治疗是分三步进行的:首先是对早期的经验进行脱敏治疗;然后是对当前的黑暗恐惧进行治疗;最后用情感组织者技术帮助他对学校课堂学习恐惧进行了临床辅导治疗。

12、潜意识条件性厌学行为的临床干预:改变学生的潜意识条件性厌学行为,最根本的途径是重新塑造学生的潜意识行为。措施有:①建构新行为模式②新行为模式的加固③辅助性措施:一是为首次接受临床训练的患者进行说服性讲解。二是情绪的定势作用有助于加深下次放松。

13、案例:通过塑造痴迷心态改变师生感情的临床尝试:我们对该生进行了如下的临床辅导:①最大限度地解决认和问题②调查或设计憧憬的心理目标③借助憧憬目标升华高境界的情感④借助高境界情感重组新的心理经验。

14、学生的考试心理保健主要涉及三方面问题:

一是考前过度焦虑,影响身体健康和复习效率,二是考场过敏性紧张,影响应试期间的临床发挥,三是考场应试期间的强迫性分心,干扰知识点回忆,解题思维和注意等。

15、对于过敏性考试焦虑反应的临床系统脱敏治疗,主要有以下操作要点:①找出引起过敏性反应的刺激情境②排列对刺激情境的过敏性反应程度③临床系统脱敏的暗示学习过程④建立新的条件性情绪反射联系。

16、案例:上课自动“分心”及其临床训练矫正,解放办法:

①在证明其大脑注意功能正常以后,要设法使本人对此深信不疑②设计一个抗拒思维停顿的程序性知识

③通过五分钟左右的坐在椅上的简易放松练习,然后想象以往学习过程中思维停顿发生时的情境,再将抗拒“分心”现象的程序性知识放在该情境中反复练习三次。

17、考场强迫性“分心”现象的一般处理过程:

①从反思认知内容入手,帮助个体认识到自己的想法是错误的,使其心服口服地知道自己的这些想法不仅是多余的,而且是有害的。②针对其在模拟考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对考场几处较敏感的情境,一一建立起正确的认知策略反应。③通过临床心理训练或其他暗示学习方式,使这些正确的策略性知识在大脑中达到相当巩固的程度,达到相当的优势兴奋程度,以保证其在面对问题情境时能够自动地潜意识地实现。

④凡是有这种临场过敏波动值都

第二篇:行为改变技术期末知识总结

一、名词解释

1行为是指有机体在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下产生的外部活动,即机体任何外显的、可观察的动作、反应、运动或行动,以及人的头脑里所进行的各种内在的心理活动,是人与环境两者互动作用的结果,人类的行为大都是通过学习获得的。

2学习是指个体在一定情景下由于反复地经验而产生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比较持久的变化。3行为改变技术:建立在心理学理论基础之上,旨在减少、消除个体不良行为,塑造、增进个体良好行为的各种原理、方法。

4非条件反射是指人和动物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

5行为评估:行为评估是心理评估的一种方法。它主要用于行为问题的研究和临床治疗实践工作中。在行为改变技术中,对目标行为的测量可以叫做行为评估。6目标行为是指行为改变过程中所要处理的某项特定行为

7强化物:指那些能够满足个体需要的、为人们所喜欢的、能够产生愉快结果的刺激物,它能提高行为或反应的发生频率。

8正强化:指在一定的情境或刺激的作用下,某一行为发生后,立即有目的地给予行为者以正强化物,那么,以后在相同或相似的情境或刺激下,该行为的发生频率将会提高。

9负强化:当个体正在承受厌恶刺激时,一旦个体表现出期望的良好行为,便立即撤除其正在承受的厌恶刺激,那么以后在同样的情境下,该行为出现次数就会增加

10正强化定义:一个行为的发生,随着这个行为出现了刺激的增加或刺激强度的增加,导致了行为的增强,负强化定义:一个行为的发生,随着这个行为出现了刺激的消除或刺激强度的降低,导致了行为的增强。

11代币制的含义:积累起来交换其他原级强化物的次级强化物叫做代币。代币制是一种运用代币作为正强化物的行为改变程序。

12渐隐是指个体逐渐变化某项能引起特定反应的刺激,而令个体对于部分变动,或有重大变动的刺激,仍可保持与原来相同的反应。即刺激变化,而反应不变

13我们把通过对刺激—反应链的正强化而建立终点行为的训练方法叫做链锁。

二、简答

1促使个体行为发生变化的因素:

1、生理成熟与衰退

2、偶发事件

3、学习

2行为问题的产生分为适应和发展。适应:个体通过不断做出身心调整,在现实生活环境中维持一种良好、有效的生存状态的过程。发展:个体的生长和成熟;与环境的互动

3行为的特点:

1、行为包括人们所说和所

2、具有可塑性

3、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4、行为具有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测量尺度

5、可以由别人或者行为人自己进行观察、描述和记录

6、行为对外界环境产生影响

7、行为受自然规律支配

8、行为可以是公开的,也可以是隐蔽的 4行为改变技术的发展特点:(1)从关注矫正个体不良行为到重视塑造和增进良好行为。(2)从关注个体外显行为的改变到重视内在认知的多因素的改变。(3)从关注个体行为的改变到重视群体行为的改变。(4)从应用在特殊机构扩展到应用于普通场合。

5行为改变技术的应用

(一)应用在家庭教养上

1、培养儿童生活自理能力

2、培养儿童良好的生活习惯

3、培养儿童的亲社会行为——榜样示范

4、改变儿童的某些不良行(二)应用在学校教育上

1、培养良好的课堂行为

2、增进学生的学业行为

3、增进学生的亲社会行为

4、消除学生的不良行为

(三)应用在其他领域

1、应用于发育障碍

2、应用于心理卫生

3、应用于功能康复

4、应用于医疗保健

5、应用于公益事业及社区管理

6、应用于机构和人事管理

6行为改变技术的价值取向(1)塑造新的良好行为(2)增进、维持已有的良好行为(3)消弱或消除已有的不良行为

7行为改变技术的操作原则:(1)重视控制外部情境与改变行为后果(2)强调外因与内因相结合(3)坚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4)尊重个人权益和伦理要求

8巴普洛夫经典性条件反射实验,当狗吃食物时会引起唾液分泌,这是非条件反射。

9经典性条件作用的主要规律:

1、消退:指刺激反复出现而没有无条件刺激相伴随,则条件反应会变得越来越弱,直至最终消失 ;

2、自然恢复:在行为消退后,如果能给予无条件刺激,则习得的行为能重新显现出来;

3、泛化:指与原条件刺激相似的新刺激产生相类似反应的现象,如“一遭被蛇咬,十年怕草绳”;

4、分化:指有机体对某种刺激而非其他刺激产生反应。

10经典条件作用:较有效地解释有机体是如何学会在两个刺激之间进行联系,从而使一个刺激取代另一个刺激并与条件反应建立起联结的。但经典条件作用无法解释有机体为了得到某种结果而主动做出某种随意反应的学习现象。11琼斯——反制约情绪反应实验:(1)废弃法(2)诉诸语言上的帮助(3)消极适应法(4)抑制法(5)分心法(6)引导制约法(7)社会模仿法 12艾森克——行为治疗

13桑代克——饿猫开谜笼实验:1)准备律2)练习律3)效果律 14 操作性条件反射:透过行为后的激励经验、需求满足使行为反应频率增加.主要原因是「增强物」的介入

15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形成原理:一个反应出现后,紧接着特定形式的刺激,结果行为依赖于刺激的强化或惩罚而变化。如果是强化,则反应趋向于再次发生;如果是惩罚,则反应不再发生。

16应答性条件反射理论与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的相同点

1、都属于联结学习论范畴

2、形成规律是一致的3、目的都是要引起行为的变化

4、任何行为都可能同时包括应答性条件反射和操作性反射活动过程,这两种反射式活动的不同环节,是连续的、不可分割的。

不同点;

1、刺激——反应的联结方式不同

2、强化的方式不同:应答性条件反射认为是强化决定反应,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认为是反应决定强化。

3、反应方式不同:应答性条件反射——被动,操作性条件反射——主动

17行为评估分为两类:直接评估和间接评估

18目标行为的特点:

1、目标行为的界定既有依据,又有针对性

2、界定后的目标行为必须是可以观察、可以测量的3、对目标行为的界定必须使用主动动词对个体所展示的特定行为进行描述

4、对目标行为的表述必须客观、具体而明确 19定义目标行为应注意的问题

1、目标行为的定义不去推断人们的意图,意图无法被观测

2、类别不能确定个体的行为,类别也不能被用来定义行为

20记录方法:一)持续记录法二)时距记录法三)时间取样记录法四)成果记录

21行为矫正的研究设计中一般包括三个阶段分为:基线期、处理期和追踪期。基本类型:(1)A-B设计(2)A-B-A-B设计

22注意事项:①目标行为不应是高度危险性行为。②考虑伦理和道德的因素。③学业性行为和技能性行为不宜使用该方法。

23问题行为的含义:显著异于常态,明显地与其所处的社会情境和社会评价相违背 24问题行为的分类:(1)行为不足(2)行为过度(3)行为不当

25问题行为的评量:

(一)问题行为的评量要素

1、社会文化背景

2、年龄、性别特征

3、行为出现的频率

4、行为表现的严重程度

5、行为持续时间

6、行为的发生数目

7、行为的意义

(二)评量问题行为的基本原则

1、客观性原则

2、可量化原则

3、稳定性原则

4、可靠性原则

26强化物的分配方式

1、连续性强化分配方式

2、间歇性强化分配方式

27正确使用强化物

(一)实行正强化时,要尽量多用和善用次级强化物或社会性强化

(二)正强化物所强化的应该是良好的反应

(三)正强化物的使用量要尽可能的少

(四)正强化的使用要有恰当的成绩标注相配合(五)正强化物的使用必须及时

28制定行为改变需完成六个任务:①界定目标行为和终点行为②选择适当的强化物③选用适当的行为改变原理④确定实验设计模式⑤创造良好的训练情境⑥安排实验方案的日程表 29正强化的误用一)强化时间不当①过早②延迟③错误行为二)强化物不被受训练者喜爱 30其他行为的差别强化;是指在规定的时间内如果问题行为不发生就给予强化。也被称为零反应的差别强化。

31正强化原理的实施步骤一)准备阶段

1、正确选择目标行为,合理确定终点行为

2、分析问题行为产生的前情和后果

3、正确选择强化物

32正强化物的分类:社会性强化物,原级强化物,次级强化物 33惩罚的类型:正惩罚和负惩罚 34惩罚分类:体罚、言语惩罚和隔离

35惩罚的误用

1、嘲笑、讥讽他人,无意中施行了惩罚作用

2、滥用惩罚

3、言语惩罚后没有其他厌恶刺激跟上

4、惩罚不够及时或过于轻微

36惩罚的副作用及弊端⒈ 强烈的惩罚可引起不良的情绪反应⒉ 容易产生条件惩罚物⒊ 惩罚容易使儿童模仿。⒋ 惩罚容易导致使用者上瘾。⒌ 惩罚只能抑制旧行为,并不建立新行为

37负强化与正强化的联系

1、两者的刺激性质不同

2、两者在应用上不同

3、两者的强化物施予方式不同

38代币制优点(1)代币制使强化作用更加有效,效果更好。①代币的发放不受条件限制,强化及时。②代币可避免由原级强化物所引起的饱厌现象。③代币可以使行为者明确看到自己的进步。④代币的价值具有较强的客观性。⑤代币强化价值高于原级强化物。⑥使用代币后,任何场合下强化都显而易见。(2)代币的使用可以有效地控制教师的行为。(3)代币也是一种良好的教学工具。(4)使用代币可以扩大行为改变的范围,提高行为改变的效率。39代币制缺点(1)使用代币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而且因为自然情境中不能为良好行为提供代币,因此使用代币建立起来的行为不能很好的迁移到自然情境中。(2)准备代币和逆向强化物需要花费教师和工作人员很多时间。

40代币制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一)混乱

(二)工作人员缺少

(三)试图破坏代币制

(四)用不正当手段获得代币

(五)拿代币玩

(六)供不应求的问题

(七)缺乏参与兴趣 41塑造和渐隐的异同:两者都是逐渐变化的程序。区别:渐隐包含控制反应的刺激变化,而反应不变;塑造则包含反应变化,而刺激不变。

42渐隐的作用:

(一)渐隐在建立新行为时节省时间

(二)渐隐能有效避免错误的发生和重复

(三)渐隐原理有利于学习者情绪稳定,从而增强行动的信心

(四)利用渐隐原理容易建立训练者和被训练者之间的良好关系

43联结学习论行为改变原理:正强化原理,惩罚原理,负强化原理,消退原理,塑造原理,渐隐原理,链锁原理,代币制,饱足法,相互抑制原理,系统脱敏法,厌恶法 44行为改变技术的操作原则:1重视控制外部情境与改变行为后果2强调外因与内因相结合3坚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4尊重个人和伦理要求

45设计个案步骤:1行为2频率3终点目标4功能分析5具体技术(强化,消退)

46消退的类型:1由正强化建立起来的不良行为,容易消退2由负强化建立起来的行为,不易消退,应与其他方法结合使用

47消退的类型:1由正强化建立起来的不良行为,容易消退2由负强化建立起来的行为,不易消退,应与其他方法结合使用

48消退的实施步骤:一:准备阶段;1选择要消退的目标行为2建立行为基线3找出支持不良行为的强化物4找出可替代不良行为的行为5确定替代性的良好行为6确保所有参与人员都了解程序的运行过程二:实施阶段;1将计划告知被训者2撤销不良行为的强化3不应再不良行为加剧后这段消退程序4在良好的替代行为没有巩固前,不中断良好行为的强化5出现消极情绪不中断程序6寻找失败原因三追踪阶段:避免“自动回复”发生

第三篇:教学行为改变之我见

教学行为改变之我见

西定乡小学杨杰

一个完整的教学活动,包括课前的准备、课堂的教学与课后的反思等教学环节。因此,教学行为的转变不能仅仅体现在课堂的教学中,还要体现在课前与课后等教学环节之中。

(一)课前教学行为的转变

我国以往的课程目标更多的体现了社会的要求,各学科的目标大都是为升入高一级的学校而设置的,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培养重视不够。在具体目标上偏重认知能力的发展,造成了学生知识面过窄,缺乏个性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缺乏等片面发展的现象。

新课程根据时代发展对人才素养提出的要求,对传统“双基”进行了重新确定。新课程将教学目标确立为“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识与技能不仅是为了加强教学目标的基础性,更为了学生未来发展;过程与方法注重的是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形成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一目标不仅超越了传统课程目标,也顺应了21世纪的人才需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则是渗透到各个具体目标中,通过学生的个体参与去体验,目的是关注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学目标的多维性使教师从各个方面关注学生,也就是说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根本,从“三维”的角度整体设计教学过程,兼顾学生的个性发展,改变原有统一的教学设计思想,采用个性化的教学思维方式去关注每个学生,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条件。

(二)课堂中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

传统课堂教学主要是教师讲学生学,教师过多的讲解、分析和说明。这种以教师讲为主体的教学,学生处于被动状态,不利于学生的发展。新课程中的教学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从学生的心理需要、认知需要和发展需要出发,遵循学科的学习规律和学生的学习规律,把学生的学习过程作为课堂教学的主线。

在新课程教学中,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 意味着平等对话。教师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变为“平等中的首席”。在新课程的教学中,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四、课堂后教学行为出现的新特征

反思是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活动的观察和思考,它可以沟通教师“所倡导的理论”和他在实际教学中“所采用的理论”,从而达到改进教师教学行为的目的。

教师通过对实际教学的反思,意识到自己教学存在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关于教师自己活动的信息,以批判的眼光看自身,反思自己的思想是否与所倡导的理论是否一致,明确问题的根源所在。经过这种分析,教师会对问题情境形成更为明确的认识。在通过分析观察认识了问题的成因之后,教师重审自己教学中所依据的思想,并积极寻找新思想与新策略来解决所面临的问题。针对特定的教学问题,寻找不同的解决方法,再进行验证。在这样的反思过程中,教师的教学行为会更符合新课程的标准。

第四篇:技术改变世界

技术改变世界

技术改变世界,创新驱动未来。对于很多人来说,这也许是一句看起来假大空的话,但是无数过往的事实帮我们验证了这一观点。蒸汽机的发明引发了第一次工业革命,乔布斯的iphone推动了智能手机的发展,帮助人们进入个人媒体时代„„

新时代的技术,新时代的发展。不可否认,新技术往往会迅速改变对整个产业的思考方式,并潜移默化地改变市场主体的运行轨迹和前进方向。以汽修行业为例,新技术的发展让传统敲敲打打的修理方式退伍,取而代之的是全新的“汽车医生”为汽车进行检测与维修。高大上的职业,高大上的技术瞬间吸引了无数人投身这一行业,成为众人眼中技术型男。曾经人们会问上哪个大学最好,现在人们会说学什么技术最有前途?技术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强动力,愈发受到了人们的重视。技术型人才也逐渐取代了学术型人才备受市场和企业的关注。就在每年的六七月份,一大批充满活力的年轻人开始面临人生中的重要选择。曾经他们也许会因为没有考上理想的学校而难过,会复读,现在却有不少的学生选择了学技术。因为对他们来说,技术职业院校也许才是真正的“象牙塔”,才是改变自己命运和出路的最好选择。

技术发展推动的是整个市场经济的进步,职业教育院校的人才培养则为社会输送了最优秀的力量。就像德国等西方发达国家,技术型人才是最受欢迎的。未来的中国市场上,技能型人才也真正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成为人们最尊敬的对象。对于不少希望通过选择来改变命运的年轻人来说,把握未来经济发展的“命门”,才能真正走向人生发展的康庄大道,成就属于自己的人生精彩。

当然,选择技术行业能够为自己的人生起了个好头,想要在行业里取得一个全新的发展,就需要有创新的思想和行动。就像文章开头提到的“技术改变世界,创新驱动未来”,没有哪一个行业不是在创新发展中逐步走向进步的。只有不断提升自己,不断创新发展,才能推动行业的进步,才能为经济社会的发展开辟更大的空间。也许有一天,会因为你的一个小小行动而改变了世界。

山„„东„„万„„通„„技„„术„„改„„变„„世„„界

第五篇:改变行为的8种欲望(范文)

杨思卓:改变行为的8种欲望

一位企业领导人说,领导有时是“拉动”羊群往前走的领头羊,有时又是“推动”羊群往前走的牧羊犬。在企业管理中,作为一个领导者,不仅要带动员工向前,也要推动员工发展。但是我不禁要问,你以为你真的能够带动和推动他人吗?或者说,他人或为领导所动吗?如果你是一个清醒的领导者,你自然会明白:人不会为他人所动,而会为自己的欲望所动。人不为外在牵制所动,但是一旦你动了他的欲望,他就为自己的欲望所动。所以,要改变一个人的行为,首先要了解人的欲望,才能谈到驱动人的欲望。那么,员工有哪些欲望呢?一般说来,从人性角度上说有8种欲望。

1、生存欲——追求生命与存在人都是为生存欲望所控制的。那么,企业要想马儿跑,就要给马儿吃草。要想员工很好地工作,首先要给予他薪资奖励,满足他的生存需求。另外,企业员工的积极上进其实就是追求生存的一种表现。现在很多的企业都在其内部进行和谐的竞争赛,目的是让员工在基本的欲望驱动下,争先并积极地工作,发挥自身优势,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达到员工与企业双赢的目标。

2、占有欲——追求所有权

在企业管理中,一些有能力的员工比较难管理,也令企业领导者很头痛,为什么?因为他们有很强烈的占有欲。他们凭借着自身的能力,在企业中渴望得到的不仅仅是金钱,还希望拥有一定的所有权。所以,他们一旦得不到想要的,跳槽毫无疑问。其实这就是占有欲在作怪。那么,如何让这部分高能力的员工安心工作,心甘情愿为你卖力呢?我们来看看思科公司是怎么做的。

思科总裁钱伯斯曾经宣布,在思科的每一位实习生都有资格获得公司500股的股票期权,这些股票将分为五年兑现。当然,思科向实习生提供股票期权,是为了招聘大量的人才。但是,思科正是把握了人才内心追求所有权的欲望,并很好地利用这种欲望,得到了最优秀的人才。

其实不仅思科公司如此,现在很多的企业都吸纳员工入股。吸纳员工入股,在一定程度上使员工成为企业的所有者,既满足员工的占有欲望,又大大激发了员工的责任心。

3、安适欲——追求内心安宁

孔子有句话“不患贫而患不安”意思说的是人不怕贫穷就怕不安定,这其实说明了一个问题,人都是追求安定生活的,尤其是内心的安宁。

那么针对员工的这个心理,我们的企业领导者就要给员工一定的压力,有效地刺激员工的安适欲望。比如在平时常给予员工这样的暗示,如果不好好工作,那么你就有可能被炒鱿鱼。从反面刺激员工追求安定的欲望,那么员工害怕失去安适的工作和生活,就会争先恐后地尽力工作。所以有效地控制这种欲望,可以改变员工的工作行为和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4、情爱欲——追求爱与被爱

每个人都渴望爱与被爱。在企业里,员工尊重领导、爱戴领导,同样,他希望自己的付出能够得到回报,他也渴望得到领导的关爱。

美国奥辛顿工业公司的总裁约翰?麦康内尔在他提出的“黄金法则”中呼吁“关爱你的客户,关爱你的员工”。因为员工满意才会令客户满意,满足员工被爱的欲望才会激起他的工作热情。

关爱你的员工,给予员工家的归属感。因为人是敏感的动物,很多时候人都是渴望得到他人的关怀和认同。尤其是独在异乡为异客的员工,他渴望融入集体,希望得到上司的关爱。所以,我们的企业领导者,不要只关心员工为你创造的价值,更要关心员工的生活,员工有困难,要尽力帮忙解决。

给员工人性化的关怀,员工就会把企业的事情当成自己的事情;给员工人性化的关怀,就会跟随你为你效命。

5、平衡欲——追求和谐与公平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担心少,就担心不均匀,不公平,人都喜欢讲究平衡。生活中很多人常有这样的心理,好事轮到谁,谁高兴,而坏事轮到谁,谁倒霉。但是人又追求和谐与公平,一旦过了度就又觉得不平衡了。比方说,小偷偷东西,抓到了给点教训,很多人认为那是应该的,但是如果小偷因为偷了一枚针遭到过度处罚,被打得奄奄一息,那么这个时候很多人就会为其抱不平了。其实这是人的一种追求平衡的心理。

人都是追求平衡的,企业领导者要有效控制员工的这一欲望,让员工觉得是欠了你的,这样他就会回报你。战国时期卫国大将吴起治军最突出的特点就是爱兵如子。有一年,吴起率军进攻中山国,一个士兵身上长了毒疮,生命垂危,必须把毒疮里的脓血排出来。吴起听说后,用嘴巴为士兵吮吸毒汁,士兵相当感动,甘愿为吴起去死。正所谓“滴水之恩,定当涌泉相报”。其实,人都是不愿欠别人的人情,说得俗一点,想让员工去做,就让他感觉亏欠了你。

6、表现欲——追求分享与出众

每一个员工都有自己对企业发展的见解,也希望自己的想法能够得到认可,那么不妨与员工一起分享彼此的思想。交换一个苹果结果还是一个苹果,但是交换一个思想,得到的就是多个思想。

山姆大叔相信,每个人都应当成为创业家,于是他将公司的信息与每一位员工分享。他认为,所有的员工都应参与到沃尔玛不断改进的过程中,给予员工表现的机会。这就是沃尔玛成功的关键。

人人都希望获胜,都追求表现出众。那么作为一个领导者,必须认识到员工的成长需求,尊重员工的个人价值,为他们提供新的成功机会,满足员工的表现欲。

7、探求欲——追求新知识与新体验

现在珠三角地区各企事业单位都有一套自己的培训机制,不仅是让员工尽快融入企业文化、适应工作,还让员工获取新知识和新体验,生活在希望和收获中,满足员工的探求欲望。另外,很多的企业都会给予员工拓展学习的机会,让员工不断地收获新知识新体验,调高能力更好地在本职岗位上做出贡献,这其实也是对员工探求欲望的有效控制。

8、成就欲——追求成就感

马斯洛的需求理论讲, 人在满足了一般需求后,最高的需求就是自我实现的需求。换言之,人在解决了温饱问题后,剩下的就是追求成就感了。

2001年4月,思科老总钱伯斯自动请求将自己年薪降至一美元,这些年,钱伯斯每年都拿这样的报酬,且没有任何奖金。思科公司发言人表示,钱伯斯要等到思科的市场业绩好转后才领取正常工资。很多人会很不解,但是钱伯斯却这样兑现了自己的诺言,为什么?或许商业委员会给钱伯斯颁发的Smithsonian终身成就奖就足以解释这个问题了。这是一个专门针对企业领导者在促进员工、社会和商业利益发展等方面的创新成就而颁发的奖项,钱伯斯追求的就是个人、企业的成就。我们可以看到钱伯斯在电信行业做出的贡献,也看到思科在世界上的影响力。

有关专家在对当今社会知识型员工的研究中发现,在工作重要性的排列中第1位是成就感,而工资和奖金因素分别排在了第6位、第8位。对于知识型员工来说,他们追求的往往是自身对知识的探索,追求个人的成就欲望。

下载行为改变技术(合集)word格式文档
下载行为改变技术(合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与幼儿教师的对话的心得行为改变技术教学教育行为

    读《与幼儿教师的对话》有感《与幼儿教师的对话》是美国斯坦福大学丽莲·凯兹教授所著的著作。本书深刻地阐述了关于儿童发展与教育,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等的观点和思想,充满了关......

    读书,改变我的教育行为(精选合集)

    读书,改变我的教育行为 东茅街小学 李静 自从开展读书活动以来,我再次以饱满的热情跨入读书的行列,重新领略书的韵味,品尝书的甘甜,继续秉灯夜读,沉醉书香。学生时代读的是教科书,......

    沟通之学习心得及行为改变[五篇]

    “沟通”之学习心得及行为改变俗语说得好:“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及阅人无数”,这种所得完全是建立在自己与他人沟通交流基础上的,这句话表明,沟通与交流,每时每刻都在......

    技术改变教学之心得体会

    技术改变教学之心得体会 我有幸参加了湖南省中小学教师“国培计划(2015)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培训。这次培训是通过电脑、网上进行自学,听着老师的讲解,让我懂得了很多......

    如何改变学生抄袭作业的行为五篇

    如何改变学生抄袭作业的行为 学生抄袭作业危害严重,不仅欺骗老师,欺骗家长,而且自欺欺人,易使他们养成不诚实的品性,在幼小的心灵中形成可以不劳而获的理念。这样学生会更懒惰,成......

    健康行为改变理论读书笔记(优秀范文五篇)

    姓名学号 英文文题:中文文题 :英文摘要中文翻译你认为从中最有收获的内容摘抄并翻译(中英对照)。【一般3段以上。每段不少于3句话。】 (1)原文:翻译:(2)原文:翻译:(3)原文:翻译:……你看了这......

    管理者如何改变员工的行为、思想和感受呢

    管理者如何改变员工的行为、思想和感受呢 管理者如何改变员工的行为、思想和感受呢?在现实中,我们经常看到一个让人忧心的现象:很多管理者在经过一定的职业发展之后,就停滞不......

    改变儿童打人行为的个案实验报告

    改变儿童打人不良行为的个案实验报告 东里二小德育处 近年来,我国独生子女越来越多。由于独生子女的特殊环境、地位,使独生子女形成了许多不良行为。随着我国社会各界对学习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