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15 炼化企业工人不间断巡检管理规定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炼化企业工人不间断巡检管理规定
第一条 为确保炼化装置安全平稳运行,加强装置现场管理,规范工人不间断巡检,确保装置处在受控状态下运行,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所述“工人”,指装置操作工和检维修服务人员。第三条 本规定适用于股份公司所属炼化企业。
第四条 本规定所指“工人不间断巡检”,是指装置巡检人员在规定的时间内,沿着指定的巡检路线,按规定内容和顺序进行检查。
第五条 巡检人员,每到达一个巡检站点,对设备、运行参数、生产状态等进行检查,并将巡检的内容按规定进行确认。关键参数必须实时记录。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处理,并按规定做好巡检记录。
第六条 执行不间断巡检人员根据岗位需要,应携带相应工具。操作工需携带电子巡检仪、防爆对讲机、多用扳手、设备听诊器、硫化氢报警仪、可燃气体报警仪等必要工具;钳工等机修人员需携带测振仪、测温仪等必要工具电气仪表维护人员需携带专用仪表、工具包等必要工具。
第七条 车间(装置)负责参照工艺技术规程、操作规程、工艺卡片的要求,按照相关的安全规定,围绕关键、重点部位提出巡检路线和巡检点,上报上一级生产技术部门审核。第八条 每套装置可安排数条巡检路线,每条巡检路线可涵盖一个或数个装置单元,在每条巡检路线上可设置几个或数十个巡检点;每个巡检点应清楚标明重点检查内容。
第九条 本规定由股份公司炼油与销售分公司、化工与销售分公司负责解释。
第十条 本规定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第二篇:炼化企业环境保护管理规定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炼化企业环境保护管理规定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它公害,促进清洁发展,可持续发展,依据国家有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结合炼化企业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环境保护工作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的方针;坚持推行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的原则,坚持实行污染物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原则,追求“零事故、零伤害、零污染”,努力建设环境友好企业。
第三条 本规定适用于股份公司所属炼化企业和各销售单位。
第二章 管理机构与职责
第四条 环境保护工作实行全员、全过程分级管理,“谁主管、谁负责”,炼化企业对所辖区域内环境问题负责,对本单位环境保护工作实行统一管理。
第五条 各炼化企业应设立环境保护管理机构,配备专职环境保护管理人员。
第六条 专业公司环境保护管理部门的职责主要有: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贯彻执行国家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及股份公司环境保护规章制度,落实股份公司环境保护工作部署和总体要求;
负责组织建立环境管理体系,指导和检查各单位体系的运行; 制定炼化企业环境保护规划和计划,并组织实施; 组织、督促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管理; 监督检查环境隐患治理项目的实施和评价;
组织开展清洁生产活动,组织进行清洁生产审核验收,指导循环经济发展; 组织环境保护科研攻关,环境保护技术论证及推广应用;
组织环境保护管理和技术的交流培训,开展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和对外交流,指导环保产业建设;
参与特大、重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故的调查处理; 负责环境保护统计管理;(十一)落实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负责环境保护指标的制订与监督考核,组织环境保护管理工作的考核评比。
第七条 炼化企业总经理(厂长)是环境保护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本单位的环境保护工作。炼化企业应当指定一名分管领导负责本单位环境保护工作。其他各业务分管领导负责分管业务范围内的环保工作。
第八条 炼化企业应当成立HSE委员会(或环境保护委员会),环境保护第一责任人任主任。委员会应定期召开会议,研究部署本单位的环境保护工作。
第九条 炼化企业HSE委员会(环境保护委员会)的环境保护职责包括:
(一)制度; 贯彻政府及股份公司有关环境保护、清洁生产和水土保持等法律法规和规章(二)(三)(四)(五)(六)
统一管理。审定本单位环境保护长远规划和计划; 审定环境保护考核指标,并组织考核; 审查突发重大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协调处理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故; 讨论决定环境保护工作中的其它重大事项。
第十条 炼化企业应设立环境保护管理部门,健全环境保护管理组织网络,实行环境保护炼化企业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中,应当配备专职负责环境保护的处长或副处长,设立环境保护科,配备专业环境保护管理人员。
炼化企业二级单位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中,应配备专职负责环境保护的科长或副科长,配备专业环境保护管理人员。
炼化企业主要基层生产单位应配备专职环保工程师或环保技术员;其他单位应配备环境保护管理人员,可由技术员兼任。
第十一条 炼化企业环境保护管理部门的职责主要有:
(一)贯彻执行国家、当地政府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政策及股份公司环境保护规章制度,落实上级环境保护管理部门的工作要求,制订本单位环境保护管理制度;
(二)组织制定并落实本单位的环境保护规划、计划,监督隐患治理计划制定和落实;(三)负责对生产全过程污染控制和生态保护进行监督管理,组织建立环境管理体系,指导和检查基层单位体系的运行;(四)协调组织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和工程竣工环境保护验收;(五)推行清洁生产活动,组织清洁生产审核工作;
(六)组织环境保护科研攻关和环境保护技术的论证及推广应用;(七)组织环境保护管理和技术的交流培训,开展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八)负责环境保护统计工作,建立环境保护基础资料;(九)组织环境保护监测计划的制订和执行;
(十)组织和参与污染事故和环境纠纷的调查和处理;
(十一)落实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负责环境保护指标的制订与监督考核,组织环境保护管理工作的考核评比。
第十二条 炼化企业各业务部门在各自的业务范围内履行相应的环保职责,其中:
(一)规划计划部门的环境保护职责是:
1、负责将污染治理和清洁生产项目列入规划计划,组织污染防治、治理项目的实施;
2、协调组织审定环境保护项目计划,落实环境保护投资。
(二)财务部门的环境保护职责是:
1、负责审定环境保护投资计划及财务预算,按照预算落实资金,并考核预算执行情况;
2、落实国家资源综合利用政策,协助办理项目减免税事宜。
(三)生产管理部门的环境保护职责是:
1、负责试生产、生产及开停工全过程的环境保护管理;
2、组织制定生产作业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措施,并监督落实。
(四)设备管理部门的环境保护职责是:
1、负责设备日常维检修、装置停车检修等环节的环境保护管理;
2、负责污染处理、监测设施的日常维护和检修工作,将污染处理、监测设施纳入日常设备管理。
(五)技术部门的环境保护职责是:
1、负责落实技术改造过程中的有关环境保护技术标准和措施;
2、负责将环境保护技术研究等科研课题列入科技计划,并协调组织实施。
(六)人事和监察部门的环境保护职责是:
1、负责环保机构及人员的设置和配置;
2、负责督促落实全员环境保护教育培训计划,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开展环境保护技术、岗位培训;
3、负责管理人员环境保护违纪违规行为处理处分,参与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事故的调查。
(七)法律部门的环境保护职责是:
1、负责环境保护普法宣传教育;
2、负责组织环境保护法律风险防控体系建立;
3、负责环境保护法律纠纷案件处理和合同管理;
4、参与环境保护事故的调查处理。
(八)销售部门的环境保护职责是:
1、负责炼油化工产品及化工原料产品的销售环节的环境保护管理;
2、负责有关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对环境造成影响的信息收集和传递。
(九)办公室和应急管理部门的环境保护职责是:
1、组织制订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按规定程序报告突发环境事件;
2、负责突发环境污染事件,以及突发公共事件次生或衍生的环境污染事故的应急处理。
(十)企业文化部门的环境保护职责是:
1、协助组织开展环境保护宣传活动;
2、参与环境保护先进评选工作。
第三章 环境保护管理
第十三条 加强环境保护管理,将环境保护目标和指标纳入生产经营活动中,建立健全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并层层分解和控制。
第十四条 健全环境保护规章制度,建立并实施环境管理体系,识别和评价环境因素,落实环境管理方案,完善环境保护管理手段。
第十五条 编制环境保护规划和计划,重点环境保护项目及相应投资,确保环境保护与生产建设同步发展。
第十六条 炼化企业应将环境保护费用作为优先项目纳入生产经营成本预算中,落实环境管理、污染防治、生态保护、清洁生产、环境应急等项目费用。
第十七条 加强环境监测管理,逐步实现环境监测标准化、自动化和网络化,为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第十八条 签订合同涉及环境保护内容时,应依法明确双方环境保护责任,落实并单列环境保护费用。合同委托方应在合同中将环境保护信息清晰传达给合同受托方,并对受托方履行环境保护条款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四章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
第十九条 新建、改建、扩建和技术改造等项目(以下简称建设项目),必须严格执行国家、地方有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及股份公司相关管理规定。
第二十条 建设项目必须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环境保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的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
第二十一条 新建项目按以“以新带老”原则,对老装置遗留的环保问题,要同步治理。项目建成后,其产生的污染物必须符合国家、地方的排放标准和总量控制要求。
第二十二条 建设项目管理部门在项目建设过程中,负责落实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第二十三条 项目竣工后,项目建设单位依法向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请环境保护验收。
第二十四条 炼化企业发展规划应包括环境保护篇章,对规划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第五章 污染控制与治理
第二十五条 实施全过程、全方位、全员污染控制,通过技术改造、加强管理和综合利用等措施,合理利用资源和能源,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第二十六条 采用先进、成熟、实用的技术治理现有污染源。隐患治理要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对污染问题突出、影响面大的隐患要限期治理,限期仍达不到环境保护要求的,必须关停。
第二十七条 污染物的排放必须符合政府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应满足有关技术规范要求,并依法缴纳排污费。
第二十八条 炼化企业应建立完整的废物处理和排放控制档案,执行废物排放管理申报登记制度,依法申请办理排污许可证。
第二十九条 环境保护设施应确保长周期稳定运行,不得擅自拆除或停运;确须拆除或停运,必须经当地政府环境保护部门的批准。
第三十条 对生产装置进行检维修时,应做好开、停工期间的防治污染计划,并对产生的废弃物按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第三十一条 产生危险废物的炼化企业,必须按国家有关规定制定危险废物管理计划,并向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进行申报。按有关规定处置危险废物,不得擅自倾倒、堆放。必须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危险废物转移联单制度。未经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不得转移。委托其它企业处理、处置危险废物时,应核实被委托方的资质和能力,确保达到国家、地方环境保护要求。
第三十二条 建立污染物排放在线监测系统,按股份公司统一要求,报送统计数据,建立环境保护信息管理系统。
第六章 生态保护
第三十三条 炼化企业应坚持生态保护与生态建设并举,实施全过程生态保护监督管理。第三十四条 从事生产作业的基层单位应制订并实施环境保护方案,防止破坏自然生态环境。
第三十五条 炼化企业从事可能引起水土流失的生产建设活动,应采取措施保护水土资源,并负责治理因生产建设活动造成的水土流失。
第三十六条 对于环境影响报告书规定需要开展环境监理或者位于环境敏感区的建设项目,项目实施单位应实施工程环境监理制度,并按规定程序上报环境监理报告。
第七章 放射性污染防治
第三十七条 生产、运输、储存和使用放射性物质的企业,应建立专门的管理制度,严格监督检查,有效防止因泄漏或丢失等造成环境污染。
第三十八条 射源企业应按国家有关规定,申请办理辐射安全许可证。放射源的采购、废弃应按国家法规要求,申请办理准购证和注销手续。
第三十九条 放射作业场所应划出安全防护区域,设置辐射警示标志,必要时应设专人警戒。涉及到放射性同位素跨地区使用的,应向使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备案。
第四十条 发生辐射事故后,施工或使用单位应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有效措施,并向当地公安、环境保护、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和上级单位报告。
第四十一条 炼化企业应定期对放射性场所和装置进行检查,对于不符合国家法规标准要求的场所和装置,责令限期整改,并在整改后组织验收。
第八章 清洁生产管理
第四十二条 建设项目应积极推行清洁生产,采用采用能耗低、物耗少,低污染或无污染的清洁生产工艺,合理利用资源和能源,减少对环境污染。
第四十三条 炼化企业应积极组织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并组织实施清洁生产方案。第四十四条 炼化企业环保治理要与清洁生产方案相结合。
第九章 环境污染事件管理
第四十五条 各单位应编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配备控制污染的应急设备,并组织培训和演练。
第四十六条 发生污染事件,按实际情况立即启动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并按国家和上级部门有关管理规定上报。
第四十七条 发生环境污染事件时,炼化企业应当按照股份公司有关规定上报。报告内容包括:发生事件的地点、发生时间、事件起因、事件损害或可能的损害、已采取的应对措施和进展情况及其他相关重要情况。事故调查报告和处理意见下达后,各炼化企业应以正式书面报告专业公司。
第四十八条 外来施工或承包单位应在合同条款中规定环境保护内容,并按要求作业,在执行合同过程中出现的环境保护问题应做出及时反应,造成污染事故的应由责任方承担污染赔偿和接受处罚。
第十章 环境保护考核与奖惩
第四十九条 炼化企业应建立完善环境保护激励约束机制,开展创建环境友好企业活动,对环境保护工作成绩突出的单位或个人予以表彰和奖励。对举报环保违法、违规行为的个人给予保护。
第五十条 对违反本规定造成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的单位和个人,按有关规定处理。造成重大或特大污染事故并触犯法律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第十一章 附 则
第五十一条 各炼化企业和销售单位可根据本规定,制定本单位环境保护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
第五十二条 本规定由股份公司炼油与销售分公司、化工与销售分公司负责解释。第五十三条 本规定自印发之日起施行。原《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化工与销售分公司环境保护管理规定》(油化字[2000]195号)同时废止。
第三篇:炼化企业生产异常情况汇报管理规定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炼化企业生产异常情况汇报管理规定
第一条 为了加强炼化企业生产受控管理,强化信息沟通,确保生产异常信息及时、准确、快捷传递,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所述“生产异常情况”包括装置在运行中出现各级工艺指标超标、生产波动、非计划停车、安全环保事故等非正常状况。
第三条 本规定适用于股份公司所属炼化企业。
第四条 炼化企业各级生产运行部门负责各类异常情况的收集、汇总和逐级汇报。
第五条 当出现车间级控制工艺指标超标时,当班班长应组织操作人员按操作规程进行处理,并立即向车间(装置)管理人员及厂调度室汇报。车间(装置)管理人员应及时赶赴现场组织人员进行处理;厂调度室当班人员应随时掌握相关处理情况。
第六条 当出现异常情况并影响到其它装置的正常生产时,当班班长应立即组织操作人员按操作规程进行处理,同时向车间(装置)主管领导及厂调度室汇报。车间(装置)主管领导应立即赶赴现场组织人员进行处理。厂调度室协调厂生产、设备、技术等科室管理人员到现场处理,同时向地区分公司调度室汇报;厂、地区分公司调度要随时掌握相关处理情况。
第七条 当出现厂级控制工艺指标超标情况时,当班班长应组织操作人员按操作规程进行处理,同时要向车间(装置)管理人员及厂调度室汇报,厂管理人员及车间(装置)主管领导应立即赶赴现场组织人员进行处理。厂调度协调厂生产、设备、技术等科室管理人员到现场协助调整,同时向地区分公司调度室汇报;厂、地区分公司调度室当班人员应随时掌握相关处理情况。
第八条 当出现公司级控制工艺指标超标情况时,当班班长要立即组织当班人员查找原因并进行相应调整操作,同时向车间(装置)主管领导及厂调度室汇报。厂调度协调厂生产、设备、技术等科室管理人员到现场协助处理,同时向地区分公司调度室汇报。地区分公司调度协调公司生产、设备、技术等处室管理人员到现场协助处理。厂、地区分公司调度室当班人员要随时掌握相关处理情况。
第九条 当装置出现生产波动,当班班长应立即组织当班人员按操作规程及相关预案进行处理,同时向车间(装置)主管领导和上一级调度室汇报,厂管理人员及车间(装置)领导应立即赶赴现场组织人员进行处理。厂调度协调分厂科室领导到现场协助处理,同时向地区分公司调度室汇报。地区分公司调度协调公司相关处室管理人员到现场协助处理。厂、地区分公司调度室当班人员要随时掌握相关处理情况。
第十条 当装置发生非计划停车或火灾、爆炸、中毒、污染等安全环保事故,当班班长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并立即向车间(装置)领导和厂调度室汇报,车间(装置)领导要立即赶赴现场组织处理;厂调度室要立即启动厂应急预案,同时向地区分公司调度室汇报,厂主管及科室领导迅速赶赴现场指挥;地区分公司调度立即启动地区分公司级应急预案,地区分公司主管领导及处室领导迅速赶赴现场指挥。厂、地区分公司调度室随时掌握相关处理情况,并上报专业分公司生产运行处。
第十一条 对于瞒报、漏报、迟报的单位和相关人员,应按股份公司相关规定追究责任。
第十二条 本规定由股份公司炼油与销售分公司、化工与销售分公司负责解释。
第十三条 本规定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第四篇:炼化企业生产班组运行工程师管理规定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炼化企业生产班组运行工程师管理规定
第一条 为进一步加强炼化企业生产受控管理,提高生产现场管理水平,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股份公司所属炼化企业。
第三条 运行工程师岗位设置遵循以下原则:
(一)在主要生产装置、联合装置以及主要辅助生产装置设置运行工程师;
(二)按照班组进行设置,每班(横班)设置一名运行工程师,实行跟班上岗。
第四条 运行工程师主要协助班长进行班组生产技术管理,主要职责包括:
(一)负责班组生产工艺技术检查和操作监控;
(二)负责对班组生产运行情况进行工艺技术日分析和周总结,主要包括:生产计划和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完成情况分析;操作平稳率分析;负责班组操作波动和事故进行初步的技术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对影响产品质量、装置能耗和安全环保运行的工艺参数按车间(装置)规定的范围进行优化。
(三)对当班平稳操作、变动操作、操作规程及工艺卡片执行情况和临时特殊的生产变动方案执行情况进行指导监督,对违反操作规程的现象及时制止并进行更正。
第五条 运行工程师必须同时具备以下两个条件:
(一)政治思想素质好,熟悉本装置生产工艺过程并熟练掌握主要岗位的操作技能,具有丰富的生产运行经验,有一定的工艺技术、设备和安全管理能力;
(二)具有相关专业本科学历并两年以上本装置工作经历或具有相关专业大专学历并四年以上本装置工作经历或具有相关专业中专学历并六年以上本装置工作经历,同时具有助理工程师任职资格。
第六条 运行工程师应加强岗位操作知识的学习,应取得本班组班长岗位的上岗操作合格证,同时取得本班组其它两个主要操作岗位的上岗操作合格证。
第七条 运行工程师岗位性质为技术职务。
第八条 运行工程师岗位职级和待遇参照车间工艺(设备)技术人员岗位,并作为各级管理人员的后备人选,择优选拔使用。
第九条 运行工程师实行竞争上岗,聘任期限为三年,运行工程师在聘期内工作应保持相对稳定。
第十条 对聘期内的运行工程师应按管理权限进行考核、聘期考核。应建立运行工程师考核档案,并将考核结果记入档案。考核以业绩考核为依据,以聘任岗位规定的任期目标为主,重点考核工作业绩、技术业务水平、现实表现等方面。考核结果作为续聘、解聘和提拔使用的依据。
第十一条 本规定由股份公司炼油与销售分公司、化工与销售分公司负责解释。
第十二条 本规定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第五篇: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炼化企业机泵管理规定
关于印发《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 炼化企业机泵管理规定》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
现将《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炼化企业机泵管理规定》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二〇一〇年一月十四日
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炼化企业机泵管理规定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机泵管理,保证装置安全、稳定、长周期运行,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设备管理办法》(以下简称《设备管理办法》),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化集团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集团公司)和所属炼化、催化剂、润滑油等生产企业的机泵管理,其他企业参照执行。
第三条 本规定所称机泵是指除列入大型机组管理范围外的转动设备,包括泵、压缩机、风机、汽轮机、膨胀机、干燥分离过滤机、产品成型包装及输送机械、变速器、搅拌机、特殊阀门等。
第四条 加强机泵管理必须依靠技术进步,坚持“设计、制造与使用相结合,运行、维护与检修相结合,修理、改造与更新相结合,专业管理与全员管理相结合,技术管理与经济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第五条 根据机泵在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程度,按主要机泵和一般机泵实行分级管理,分级标准由企业自定。明确机泵分级后的管理权限,落实管理职责。
第六条 企业应对机泵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并将检查结果
纳入经济责任制考核。
第七条 企业应建立机泵档案和台帐,做到“一台一档”。
第二章 管理职责
第八条 集团公司有关部门按《设备管理办法》的规定,依据其职责,全面对企业机泵实施管理,指导企业不断改进和加强机泵管理工作,全面提高机泵技术和管理水平。
第九条 企业应建立健全机泵的管理体系,明确相关部门与单位的职责。依据《设备管理办法》的管理要求和职责,全面负责企业机泵管理工作。
第十条 企业设备管理部门职责:
(一)负责机泵的归口管理,贯彻执行国家、集团公司有关管理制度、规程、规定和标准,负责制定本企业机泵管理制度。
(二)负责编制机泵设计选型导则,对机泵的结构、材料、易损件等进行明确规定,以规范技术协议的要求。负责机泵的设计审查、选型及技术协议的签订,参与机泵监造、安装、试运转和验收工作。
(三)负责机泵的运行状况技术分析,组织开展机泵状态监测、故障诊断,对运行状况较差机泵进行技术攻关和技术改造。
(四)组织建立机泵档案、报表,做好机泵管理工作总结,定期组织检查、考核。新建和更新改造项目新增机泵要求在设
备投运后三个月内完成建档工作。设备检修后应在一个月内将检修资料存入档案。档案内容包括:
1.机泵编号、位号、名称、型号及技术参数、制造厂、投产日期、操作运行条件等;
2.机泵图纸、技术检验文件、合格证、说明书、装箱单、附属设备明细表等;
3.机泵易损件、主要配件目录; 4.机泵安装调试、试车验收资料; 5.设备运行时间记录,润滑相关资料;
6.机泵检修、检测和配件更换记录,主要机泵检修技术方案;
7.机泵故障、事故原因分析和处理记录; 8.机泵改造技术文件。
(五)组织编制主要机泵检修计划,审查主要机泵检修施工技术方案,并负责主要机泵检修过程控制和质量验收、质量评定工作。
(六)审核机泵更新、改造计划及方案,并组织实施。
(七)负责机泵备品配件的技术管理,组织编制备品配件计划,负责机泵备件的质量跟踪和分析工作。做好进口设备备品配件国产化工作。
(八)负责机泵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的推广应用。
(九)组织机泵事故调查分析并参与事故处理。
(十)参加操作规程审查。
第十一条 企业生产、技术管理部门职责:
(一)参与机泵的选型、改造、设计审查工作。
(二)参与机泵机械运转试验和验收,组织机泵联动试车及性能考核工作。
(三)组织制定和审核机泵的操作规程、工艺卡片、事故预案等。
(四)负责机泵的运行管理,确保机泵在规定的工艺技术条件下运行。
(五)组织或参与机泵事故调查分析和处理。第十二条 采购部门职责:
(一)参与机泵的选型、改造、设计审查工作。
(二)负责选择具备相应资质和能力的供应商。
(三)建立对机泵制造厂商管理和考核制度,确保制造厂商具备提供企业规定要求产品和服务的能力。
(四)组织机泵监造、工厂试车、开箱验收工作。
(五)按储备定额要求做好配件的储备工作。第十三条 使用单位职责:
(一)负责本单位机泵的使用和维护管理,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确保机泵安全、稳定、长周期运行。
(二)负责建立机泵档案、台帐,负责编制机泵运行操作规程、工艺卡片、事故预案等。
(三)按润滑油管理制度要求进行设备润滑管理,负责落
实机泵润滑油(脂)定期检验分析工作,负责制定油雾润滑系统操作规程和维护保养标准,对油雾润滑系统的日常使用维护情况定期进行检查、考核。
(四)负责机泵检修、更新、改造计划的编制工作;按设备分级管理要求,负责或参加机泵检修、更新、改造的实施和质量验收、质量评定工作。
(五)积极开展机泵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及时发现设备缺陷,落实整改措施,减少非计划停机。
(六)参加机泵事故的调查分析和处理,制定事故防范措施并组织实施;
(七)参加机泵的选型、设计审查、试运转和验收工作。
(八)负责本单位运行状况较差机泵的技术攻关、技术改造工作,制定相应措施并负责实施。
(九)负责本单位有关人员的技术培训和考核,不断提高管理、操作、维护水平。
第三章 机泵设计选型和采购
第十四条 企业应依据机泵设计选型导则进行机泵选型审查、安装设计审查以及购置技术谈判。采购部门应按技术协议要求组织采购。
第十五条 机泵设备设计选型应符合相应最新版本的技术标准和规范。结合炼油化工易燃、易爆等特点,按以下原则进行选型:
(一)坚持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可靠、高效低耗、易维修的原则。
(二)坚持标准化、系列化、通用化的原则。
(三)坚持安全、环保、健康的原则。
(四)坚持采用成熟的新设备、新材料、新结构的原则。
(五)优先选用国产设备。
(六)禁止选用国家明令淘汰的设备。
第十六条 机泵选型和安装设计必须符合工艺要求。出口压力、流量等主要参数不允许有负偏差,额定流量点应当位于所提供最佳效率点流量的80~110%区间内。对于设计流量变化较大的机泵宜采用变频调节等措施。
第十七条 设计应明确现场气候和环境条件。主要包括:
(一)仪表信号和动力风压。
(二)蒸汽参数。
(三)防爆区域划分、防爆等级。
(四)机泵安装位置。室内安装、露天安装,有无采暖设施、有无顶棚,布置层数、操作层标高等。
(五)现场气候条件。
第十八条 订购的机泵主要部件需明确材料要求,不允许为了控制投资而降低机泵的材料等级,特别是与介质接触的材料应充分考虑介质的腐蚀特性。
第十九条 根据机泵输送介质的性质合理选择密封的型式和材质。对于毒性强、污染大、价值高的介质,宜采用可靠
性高的密封形式,如双端面机械密封、干气密封等。
第二十条 当机泵采用强制润滑时,润滑系统设备、管道和管件的材质原则上宜为奥氏体不锈钢,润滑油管道连接宜采用法兰连接。润滑油泵宜采用互为自启动的设计方式,并设有联锁系统。
第二十一条 机泵附属配套的压力容器应按照GB150《钢制压力容器》、GB151《钢制管壳式换热器》、《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进行设计、制造和验收。
第二十二条 机泵技术文件应明确性能保证要求。主要包括实际特性曲线与设计特性曲线的偏离允许范围,最大工况噪声控制、振动指标等。
第二十三条 企业、设计单位与制造厂商签订机泵订货技术协议后,企业与制造厂商签订商务合同。企业按照合同和技术协议的约定监督制造厂商进行设计、制造和试验;如需变更,需经企业、设计单位、制造厂商三方确认。
第二十四条 主要机泵出厂前,企业应按照合同和订货技术协议组织有关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质量验收。
第四章 机泵安装、检修、试车及验收 第二十五条 企业以状态检修为主、预防性检修为辅的原则组织机泵检修工作,防止机泵失修或过修。
第二十六条 机泵安装、检修必须委托有相应资质的单位。安装、检修单位必须建立质保体系,并按照HSE体系的要
求落实各项施工措施,保证安全、文明施工,确保按时、按质完成任务。
第二十七条 新机泵安装后,施工管理单位组织相关部门进行“三查四定”,按有关规定进行项目中交和竣工验收。施工单位编制试运转方案并经相关部门审批后,由施工管理部门组织进行机泵设备调试及单机试车,做好试车记录。
第二十八条 机泵检修严格执行作业票管理制度,确保检修安全。
第二十九条 缺陷机泵切换至备用机泵确认无异常后,方可对缺陷机泵进行检修。
第三十条 机泵检修执行《石油化工设备维护检修规程》及设备使用说明书中的规定。主要机泵检修应编制检修施工技术方案,一般机泵检修应编制检修关键工序控制卡。使用单位提出检修要求,检修单位编写主要机泵检修施工技术方案,检修施工技术方案经相关部门会签和管理部门审批后实施。对突发性主要设备故障检修应由检修单位、使用单位和管理部门有关人员现场确定检修范围、检修深度、检修内容、标准和工期。
第三十一条 加强机泵检修过程中的检查和质量控制。主要机泵检修应严格执行检修施工技术方案,对主要检修中间环节,由企业使用单位专业技术人员、检修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和检修人员共同确认。一般机泵检修由使用单位的设备员和检修人员按检修关键工序控制卡验收确认。机泵设备检修完成后,应真实、完整地填写检修记录。
第三十二条 机泵设备检修完成后应进行试车,试车合格后方可投入运行。检修单位在常规检修完成后7天内、大修或工程施工完工后30天内将完整的竣工资料交给使用单位。
第三十三条 企业应推行机泵安装、检修质量评定考核机制。机泵安装、检修质量评定划分为优良、合格、不合格(含让步接收)三个等级,根据质量评定结果对相关单位进行经济责任制考核。
第三十四条
机泵设备安装、检修质量评定内容:
(一)工艺指标。
(二)安装、检修过程控制及记录。
(三)轴承振动、温度评定。
(四)泄漏评定。
(五)联轴器、排气帽完好,油、水视镜清晰完好。
(六)现场标准化。
(七)特殊机泵专用质量评定。
第五章 机泵运行管理
第三十五条 操作人员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严禁机泵超温、超压、超负荷、超速运行。
第三十六条 操作人员、维护人员、设备管理人员严格执行巡回检查制度,做好“三检”工作(操作人员的巡检、维护人员的点检、设备管理人员的专检)。按巡回检查路线、内容和标准对机泵各部位进行检查,认真填写运行记录、缺陷记录
和操作日记。对不能及时处理的缺陷应采取防范措施,列入检修计划,直至消除缺陷。
第三十七条 操作人员和维护人员发现机泵运行不正常时,应立即检查原因、采取措施、及时报告。为保证设备和人员安全,在紧急情况下,操作人员有权按操作规程采取果断措施,直至立即停机。
第三十八条 使用单位应加强机泵润滑管理,认真执行润滑管理制度。机泵各润滑点应统计登记齐全,按规定添加和更换润滑油(脂),定期检查、分析各润滑点油品质量。
第三十九条 企业应制定备用机泵管理规定,做好备用机泵的定期维护保养工作。备用机泵要定期盘车和切换,使之处于完好备用状态。对有辅助系统的机泵,应定期进行自启试验等,确保辅助系统完好。
第四十条 机械、电气、仪表维修人员应按各自专业管理要求,对机械设备、电气设备、控制仪表、联锁保护设施进行日常维护保养工作,保证设备完好。
第四十一条 企业应积极采用先进的监测技术,开展机泵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工作,定期对机泵进行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记录和分析,对超过标准运行的机泵要有分析意见或监护运行措施。对高温油泵进行重点监测。
第六章 机泵更新、改造
第四十二条 机泵更新、改造应当围绕企业的安全生产、节能降耗和技术发展规划,有计划、有重点地进行。
第四十三条 当机泵存在以下情况时,应更新、改造:
(一)不能满足生产条件。
(二)存在严重缺陷或对安全生产构成威胁。
(三)国家明令淘汰的机泵。
(四)技术性能落后、质量低劣、故障频繁、维修费用高、能耗高。
第四十四条 企业设备使用部门应组织对机泵进行设备状态评估,必要时进行技术经济分析,依据评估或分析的结果提出机泵更新、改造计划。企业设备管理部门负责更新改造计划的审核和上报。更新改造计划经上级部门批准后,认真组织实施。
第四十五条 重要机泵更新、改造应进行技术经济论证,积极采用新技术,改善和提高机泵性能,达到安全可靠、经济合理的目标。
第四十六条 机泵报废应按集团公司的有关规定办理报废手续。
第七章 附 则
第四十七条 各企业应根据本规定,制定本单位机泵管理实施细则。
第四十八条
本规定由集团公司生产经营管理部负责解释。
第四十九条 本规定自印发之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