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数学课堂中如何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
小学数学课堂中如何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 江西省大余县池江中心小学黄学全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这一教学本质决定了“数学的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教师切不可在课堂教学中独揽课堂、过多限制、剥夺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利。重结果,而轻过程。那么教师应该怎么处理好“结果”与“过程”的关系,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学会自主学习呢,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多启发引导,少灌输传递
建构主义教学论认为: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向学生的传递,而是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是信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这种建构不能够由其他人代替。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深刻地认识到,是学生在学数学,他们应当成为主动探究知识的“建构者”,决不只是模仿者。在教学中,应充分启发引导学生,让他们在积极主动的观察、实验、讨论等数学活动中掌握知识。但是今天的数学课堂教学,仍有许多教学跳不出学生围着老师转的怪圈;不敢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经常只是简单的传递和灌输知识,压抑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思维的创造性。如“分数能否化成有限小数”一课教学,许多教师通常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出示例题,让学生计算,然后直接要求学生观察分母并进行分解质因数,最后引导学生观察归纳得出结论。这种教学方式,学生始终被老师牵着鼻子走,虽然学生在老师的强制灌输下,能够机械的模仿知识,但对知识并不能获得深刻地理解。有一位教师在教学这课时:在学生完成、、、化成小数的计算后,并不急于让学生观察分母,先让学生讨论能否化成有限小数跟分数的分子还是分母有关系呢?引发学生猜测和争论,有的学生就提出用交换分子和分母的位置来论证,如:(能)(不能)得出结论后再让学生观察分母,最后让学生自己举例来验证自己的猜想。课堂中,这位教师敢于放手,善于启发,不越俎代庖,让学生经历了观察、猜测、争论、交流、验证等数学活动;学生敢于探索,敢于评判,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数学的学习活动应当赋予学生最多的思考、动手、交流的机会;课堂教学,教师不要一味单调重复性讲解,事无巨细、面面俱到,把课堂变成学生接受知识的地方。老师的角色要做出改变,通过有效的启发、引导、合作,让学生在民主平等、信任、宽容的氛围中探索新知、点燃智慧、树立信心,感受数学的魅力,以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二、多联系生活,避免生吞活剥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在教学中必须加强数学学习和现实的联系,让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体验数学知识,学习数学。
在教学“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实际应用”一课时,我让每位学生准备了一个空火柴盒,提出两个问题(1)火柴盒的表面积是多少?(2)用纸板制作这样一个火柴盒,至少要用多少的纸板?把学生分成四人一组,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同学们摆弄着手上的火柴盒,开始了测量、讨论,甚至争执,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通过两个问题的对比,学生切实地感悟到表面积含义的内涵。在解决火柴盒制作的问题时,有的同学就发现了火柴内盒的长、宽、高与外盒不同,必须再次测量。同时,内、外盒的计算,又为学生提供了关于长方体5个面,4个面等面积计算的典型案例,有了上述的经历,再让学生自学课本的例题,自然是“水到渠成”。脱离实际,缺乏过程的学习,学生往往感到抽象、乏味,更难有精彩的发现。
数学教学不是简单地把结论告诉学生,让他们生吞活剥,要从学生身边的、熟悉的、具体的事物出发,化抽象为具体,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经验知识化,让学生从自己熟悉的生活背景中发现数学、掌握数学、运用数学,实现“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
三、多关注差异,鼓励不同的学习历程
传统教学,为了实现结果目标,往往采用“一刀切”的教学模式,这样做,往往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教学中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两头”实施分层次教学,鼓励不同的学习方式,让每一位学生在不同的学习历程中收获成功。我在教学“一个数除以小数”一课时,先让学生填空,想一想,你们的根据是什么?(板书:15÷5=()÷()=()÷()=()÷()=„„.)接着出示今天要研究的1.5÷0.5这样的问题,通过引导观察发现这道题除数是小数,该怎么办?启发学生思考.得出新知识与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商不变性质两方面的知识有关系。放手让会计算的学生尝试计算,请还不会计算的同学上台和老师继续研究。这时,我结合生活实例:铅笔1枝5角,1元5角可买几枝?(3枝)让学生列出算式(1)15÷5=3(1元5角=15角)(2)1.5÷0.5=3引导学生观察发现1.5÷0.5=15÷5让学生说说他们为什么相等,这时在启发学生发现:左边是今天要学的算式,右边是已学过的知识.实际上根据商不变性质把除数是小数转化成除数是整数就行了,这样学有困难的学生也会做了.相同的结果,不同的学习历程,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特别是两头学生(尖子生、中下生)的发展,是教育”以人为本”的思想的重要体现。关注差异,鼓励不同的学习历程,体现了“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四、多组织参与,在亲历中建构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标准》强调:数学学习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的学习过程。”让学生在亲历中建构知识对学生的发展是十分有益的。
“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的教学,多数老师都会采用演示法引导学生学习新知,但还是老师讲得多,动得多;往往没有留给学生充分探究的时间和空间。一位老师在数学这一课时,先是指导学生画出一个底20厘米,高10厘米的平行四边形,用剪刀剪下。然后提出能否把这个平行四边形转换成学过的平面图形来计算它的面积呢?接着是学生的小组合作与学习。在教学中,教师只是适时的点拨、引导、合作,没有太多的示范和言语,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在亲历中建构知识,学生的学习过程似乎有点“烦”,但在“烦”的过程中,有的学生就发现每人手中拿的是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他们的形状不一定相同,但能拼成相同的长方形,面积相等,对知识有了深层的感悟。数学知识的获得,要多组织学生的参与,不能事事代替,要不厌其烦,注意有序引导。“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有了“经历”“体验”“探索”的学习过程,才能使学生在获得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义务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有效的数学学习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我们必须致力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有所“为”、有所“不为”,把课堂还给学生,重结果,更要重过程;让学生走进学习、走进生活、经历过程、尝试失败、体验成功,在亲历中建构知识,认识自我、建立信心,最终实现“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发展”的基本理念。
第二篇: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的思考
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的思考(一)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学生生命展现的过程,是学生认识世界、感受生活、学会做人的过程,是学生认知、情感、意志、态度、个性集中表现的过程。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要让学生全身心、全方位地投入到学习中来,使知识通过体验和反省进入学生的内心世界,使学生在认识世界的同时感受和理解知识的内在意义,获得精神的丰富和完整生命的成长。
一、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始终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只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学生的学习过程其实就是学生亲自做,经历知识的过程,也就是学生自我感悟、自我构建知识的过程。因为谁也不能代替学生感知、代替学生观察、分析和思考,代替他们思维。教师只有努力倡导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放手让学生探索知识奥秘,才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新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习重要方式。在教学中,我常常给学生大量自主探索的机会,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主动参与知识的再创造过程,实现从不知到已知,从已知到新知的矛盾转化。
二、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
每个学生由于遗传因素、家庭条件及生活经历的不同,从而形成了不同于他人的独特个性。有些学生聪明伶俐、思维敏捷、勤学善思;相反,有些学生懒惰愚笨、反应迟钝、好动贪玩。教师不仅要认识学生之间的这些个性差异,还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更重要的是让不同个性的学生都有所发展。
三、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
新课程标准把“情感态度价值观”作为课程目标之一,且列为最重要、最核心的目标。卡特金说过:未经过人的积极感情强化和加温的知识,将使人变得冷漠,由于它不能拨动人的心弦,很快就会遗忘。孔子说: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乐之者。的确,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心每一位学生的情感体验,及时调整教学程序及方法,让每个学生健康全面地发展。
四、着眼学生的人格养成
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仅是学习科学知识的过程,更是人性养育的殿堂。“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这是教学活动的基本规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和引导学生,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一种高尚的道德生活和丰富的人生体验的过程。这样,知识增长的过程同时也就成为学生人格健全和发展的过程。教师本人要加强师德修养,对工作认真负责,热爱和尊重学生,用自己的人格力量无声地感化学生。另外,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善于营造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信任和宽容的氛围中受到激励和鼓舞,不断发展自我,完善自我。
对学习过程评价的思考【二】
对学生进行过程性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增加动态评价的几率,也就是说,能够让学生注重平时学习。而学生的状态千差万别,因此督促学生学习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不可纯粹以分数衡量,应该具有适当的弹性和模糊地带。
凡是评价,当然就涉及到优劣,我们必须考虑到这些优劣的评价对于学生所起的作用,尤其是“劣”所起的作用。孔子说因材施教,对于“宰予昼寝”,他说“粪土之墙不可污”——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孔子实行扣分评价原则,宰予每次课堂睡觉就扣n分,宰予不会在乎,那么这些评价对于宰予是无效的。
还有,任何一种评价都存在一个标准问题,更存在一个执行过程与实施效果问题。《悲惨世界》中的沙威警官,公正、无私,具有与生俱来的捍卫法律尊严的纯洁性。为此,他追捕逃犯冉·阿让。当他终于确认善良正义的那位市长就是冉·阿让时,他的评价标准遭到了剧烈的冲击。也就是说,惩罚“恶”的时候不要忽视人也是动态的。所以,生活不是流水线,学生不是流水线上生产出来的产品,我们不能以过于科学过于细化的标准去进行评价,那样会陷入极大的误区。
细化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对学生的评价不仅要关注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合作交流的意识与情感、态度的发展,注重学生人文素养和道德修养的提高。a、教师要根据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的表现,给予及时的肯定或鼓励,针对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探索精神给予定性评价。b、每一学期,教师都要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动态给予鼓励性评价,以激励、启发为主。
在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时,教师不仅应关注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且应关注学生的其他方面,主要有:观察学生是否认真听课;观察学生是否积极举手发言;观察学生是否积极提出问题,并大胆表达自己想法;观察学生思维的创造性(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观察学生是否善于与他人合作交流(听别人意见,积极表达自己的意见)。
是否给足学生发展空间。评价总是要最后定论,成长中的学生出现错误失误是极其正常的,只要不断完善,教育就是成功有效的,急于用冷冰冰的死的等级给发展中的孩子定位,是否过于急迫?过于简单?过于扁平?——一个孩子的成长是极其复杂多态的过程,其中的反复琐碎难以预测和掌控是每天接触的事实。不承认这些,教育人的事情很难做好。
关注学生学习过程 努力追求高效课堂
沙河子镇中心小学 南春成
在新课程实验的实践中,我们应改变已习惯了的教学方式,教学行为和教学观念。切实在课堂中落实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必须用新的教学观、教学方式去面对课堂、面对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一、把机会让给学生,相信学生的能力。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学的本质是交往。交往论承认教师与学生都是具有独立人格价值的人,两者在人格上完全平等。即师生之间只有价值的平等,而没有高低、强弱之分。师生关系是一种平等、理解、双向的人与人的关系。交往论强调师生间、学生间动态的信息交流,通过信息交流实现师生互动,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补充,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这是教学相长的真谛。新课程要求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间应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过去,教科书是完全按照知识体系编写的,如今是从学生喜欢的生活中的场景,情境入手选择内容,每一个单元都是一个情境主题。教学时,尽可以让学生从中选取自己喜欢的,感兴趣的内容作为重点来学,并试着去和学生商量,商量这节课想学什么,想怎么学,商量达到什么样的结果。从而构建一个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通过主动探究式的练习活动,主动获取知识,并发展探究能力,养成积极探究未知世界态度的一项目标。在教学中,教师则要真正的把关注的焦点放在学生身上,想想学生在做什么,需要什么。依据他们的学习情况,选择最适合的教学方法,灵活的安排每一个教学环节,而不是机械的执行课前的课程设计。随着一阵清脆的铃声,上课开始。今天的问候语变了,“同学们,过年好”“老师,新年快乐”对联、倒福、灯笼、鲜花,都进了教室,到处洋溢着过年的喜庆。其实,这只是《本命年的回想》的教学课堂。课上,主要围绕“我们这儿(南方)的春节怎么过?北方的春节是怎样的呢?现在过年和过去有什么不同?过年时你最爱干什么?你想过什么样的春节?”这几个学生最了解、最清楚、想知道、想表达的话题展开。在讲到对联时,教师一句“为我们班来副对联,怎么样?”便激起了学生创作的欲望。在这种具有挑战性的、开放的学习环境与问题情境中展开讨论,在这样一个愉悦、宽松、和谐、民主的氛围中学习实践,学生才能形成自己独特的学习风格、张扬自己的个性风采,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同时,还应特别关注全体学生,注意学生间的学习差异,并且承认这种差异,从而更有针对性的、更有效的采用不同的方法,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让每个人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要了解学生的发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不断变化发展的,教师不仅要敏锐地发现这种变化,而且要有效地促进这种变化,永远要对学生满含期待。我们只有切实地做到了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尊重学生,更多地欣赏和鼓励学生,将人生的美好前景展示在学生面前,才能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样,教育才会取得成功。
二、关注学生的实情,了解学生的需要
在学习活动中,学生不是被动的、消极的,不是被灌输的器皿,不是书本的奴隶,不是教师的“应声虫”,而是具有个性的、生动活泼的、充满生命活力的学生。因此,真正的教学应该从关注学生的实情,了解学生的需要开始。在充分了解学生的个性品质、知识结构、认知能力的基础上进行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目标的制定、方法的选择、过程的安排、氛围的创设。
所以,在教学活动中,我们应与学生平等地走进新课程,相信学生,相信他们有学习的能力,创造的能力。在七年级语文中的第一次综合实践活动“我爱文学”教学时,由于有了《为你打开一扇门》等课文的学习积累,学生们对文学有了全新的理解和感受,内心有一种强烈的表现欲。应着学生的要求,让学生分小组推选代表之作,自我组织,加以展现。当学生们的故事、小品、课本剧、诗朗诵„„紧扣着主题“我爱文学”一一展现出来时,我们不得不为之喝彩。虽然,有些还不够完美,但其中的精彩和孩子们创造的火花是随处可见的。在整个的学习过程中,要善于、并敢于把机会让给学生。教师应从讲台上走下来,俯下身子看学生的生活,平等参与学生的研究。把探究的机会让给学生,让学生充分呈现自己学习的过程。同样,在七年级语文的名著推荐与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的教学中,学生萌发了一个念头:出一本关于该书的专集,以次来呈现自己对该书的初步理解。这是一个有相当难度的任务。于是,学生把小组合成了大组,利用课余时间到图书馆、阅览室,广泛阅读,上网查询,寻找相关内容,并发动小组同学自我创作。教师与学生一样也参与其中。和学生共同讨论封面设计方案、专集栏目安排、成员分工合作等问题。当一本本手工编制,还显稚嫩的专集出炉时,相信师生间已真正达到了互动、互惠。学生从中体验到了平等、自由、民主、尊重、信任、友善、理解,同时受到激励、鞭策、鼓舞、指导和建议,形成了积极的、丰富的人生态度与情感体验。教师也学到了学生蓬勃向上的朝气,不断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和他们优于教师的知识、能力等方面的长处。在与学生共同合作的过程中实现了自身专业水平的不断提高。在平时的课堂中,“谁想到了什么”“想说就说吧”“我也不太清楚,咱们一起来研究”这些看似平常而又不平常的话语,激活了整个课堂。学生们可以不举手直接站起来发言,可以与前后左右的同学讨论,也可以离开自己的座位找合适的伙伴合作。这样,教师与学生之间形成了一种真正的平等关系。师生之间相互尊重、相互信任。课堂上充满了民主、和谐的气氛。教学不再被理解为以传授知识为主或简单的知智统一,而是以追求每一个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获得发展为内涵了。
三、尊重学生的见解,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学习活动中,学生不是从零开始的。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生活经历,都有独特的情感体验。因此,教学中要努力与孩子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沟通起来,并鼓励他们无拘无束的表达真情实感。对文章的解释应允许他们从不同角度去理解,允许有不同结论,并鼓励学生采用不同的语言结构来表达这种结论。也鼓励采用不同的方法去获取结论,甚至允许暂不作结论,在学生头脑里留下探究性的问号。延伸到课外,让他们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去寻求解答。
学生的这些独特的见解,有些很新颖,应该给予肯定。有时一些见解有偏颇,也应该给予引导。例如,学习写作单元《从生活中找“米”》。知识短文中写到:我们要做有心人,留心周围各种各样的人和事,仔细观察周围的场景和举止神态。当教师在强调观察人物应从外貌、动作、语言等入手,从中抓住人物的个性。学生中有人提出:最能显示人物个性特征的,不是静态的外貌描写,而是动态的人物语言和动作,并以《“诺曼底”号遇难记》中船长和船员那段简短有力的对话加以说明。这一见解,十分正确,是学生认真分析、思考、探究、总结出的真知灼见,教师就应给予支持和珍视。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应尽量地捕捉、放大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闪光点。面对学生这些有别于他人的观点、探究方式时,教师应多问问:“你是怎么想的?”“你为什么会这样想?”课堂上再多一些“有不同的意见吗?”“你的想法比老师的更好!”以此引发学生思维的碰撞,让学生深入地思考,顺利的进入更高层次的学习。使学习过程成为一个富有个性化的过程。
当学生发现自己的见解被肯定、被鼓舞、被信任时。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自然的就被激发了出来。兴趣是人们活动的导向,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我要学”的愿望和要求,就能真正主动参与学习活动,成为学习的主体。这样,将学生的新奇感转化为求知欲。让学生在动脑动手的言语实践活动中学习语文。让语文真正走入学生的生活世界、认知世界和情感世界。在新世纪之初,能投身于这样一次具有挑战性的教育改革大潮,可以说是一种机遇、一种幸运、更是一种挑战。在新课程的实施中,我们应该摆正自己的位置,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世界,认真地帮助学生确立能够达成的目标,激励学生完成富有挑战性的任务,帮助学生发现知识的个人意义,引导学生创设融洽和谐的学习氛围、切实地落实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把“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逐步变为现实。与学生一起在实践中学习,在反思中提高与新课程一起成长!
第三篇:小学数学学习过程
小学数学学习过程
什么是建构主义学习观?什么是小学数学学习?小学生数学学习的特点? 2.1小学生的数学学习的特点
一、小学数学学习
从建构主义的角度看:小学数学学习是指小学生自己建构数学知识的活动,学生与教材及教师产生交互作用,形成了数学知识、技能和能力、发展了情感态度和思维等方面的品质。
二、小学生的数学学习的特点
1.小学生数学学习是建立在经验基础上的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
“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是建立在经验基础上的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对小学生来说小学数学知识并不是“新知识”,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旧知识”,入学前,在他们的生活中已经有许多数学知识的体验,学校数学的学习使学生能够通过各种活动将新旧知识联系起来,思考现实中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由此发展他们对数学的理解,所以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是以经验为基础的认识过程,是他们生活中有关数学经验的总结与升华,“学生身心发展的这一特点和数学的抽象性特征共同决定了学生数学学习基本是一种符号化语言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的学习,两者之间相互融合与转化,成为学生主动建构的重要途径”。
2.数学学习是学生自己的活动过程
学习数学是一个亲身体验如何“做数学”的过程,学生是从自己的生活常识出发,并在自己的“做数学”过程中发现、了解、体验和掌握数学的,是在“做数学”的过程中认识数学的价值,了解数学的特性,总结数学的规律,是在“做数学”过程中学会用数学,提高自己的数学素养,发展自己的数学能力的。
3.学生数学学习的思维具有明显的个性化特征
《标准》认为“数学学习活动,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富有个性”的重要特征是认知思维的个性化。①儿童的数学学习是以自己的生活常识和经验为起点的,每一个人因家庭变化背景以及生活经历等的差异,在自己的头脑中所建构的“常识数学”是不相同的,数学对每一个儿童来说,是他们自己对生活中的数学现象的解读,对经验的反思和内化。②儿童数学学习的思维与成人是不同的,成人的数学思维更多的是依据公理与命题的推理,而小学生正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向抽象思维为主的过渡阶段,往往要经历一个直观思维,具体形象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相结合的思考过程,并通过这样的过程来逐步达到“普通常识”的“数学化”。
在数学教学中关注学生个性化的学习,力求学生都有所发展。
一、正确认识学生差异,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 如:教学五年级第一学期应用题例4时,制订了以下三个教学目标:(1)了解工作量不变的应用题结构特征,学会解答较简单的此类应用题;(2)能灵活解答稍复杂的工作量不变问题;(3)能运用例4的解答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目标(1)是每个同学必须达到的最基本的要求;目标(2)是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解答一些本质不变的变式题,以培养学生灵活的解题能力。目标(3)是让学生将此问题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解决一些身边的实际问题,以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样,不同的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情况自主确认自己的学习目标,使不同的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的成功,形成强大的学习动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二、创设和谐、平等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思维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指出:教师应以形成良好的课堂心理气氛为己任,使学生更加充分地、热情地参与整个教学过程。因此在教师要努力创设一种师生平等、生生平等的民主和谐的、个性得以自由发展的教学氛围。走下讲台真正成为学生学习上的“良师益友”。允许学生对教材知识进行个性化的理解,允许有不同的表达方式,不同的解题思路,不同的解答结果。对有独到见解的要大力表扬,对不完善的要加以补充,对那些不合常理的奇思异想要给以呵护、引导。只有这样,学生才敢于在课堂上大声说话,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敢于向教师提出不同的想法。学生的个性才能得以表现,学生的创新火花才能进发出来。
三、提供个性发展的机会,张扬学生个性
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智力水平,设计一个学生能自由充分地选择的空间,提供可使个性发展、开发潜能的机会。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通过畅想、感悟、思辩,发掘身上自我体验、自我教育的潜能,个性得到充分张扬。
1、采用“创设问题情境——验证——讨论——反思”的教学模式,让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发展。
例如,在教学三年级第一学期“长方形、正方形面积”时,便采用了“以合为主,以分为补”的形式。我为每组学生准备了30个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让他们自主选小正方形来摆不同的长方形,并找出所摆长方形的面积与每排个数、排数的关系,从而让学生自己发现规律,总结出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在学生摆长方形找规律的过程中,教师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表现出来的疑惑,给予适当的指导与点拨。这样,既让学生体验到通过自己的努力总结出公式的喜悦,也在小组的交流中拓展了思维。
2、设计具有探索性开放性的学习内容,给学生充分的活动空间。
我们不仅要在课的开始创设情境,揭示矛盾,引发学生迫不及待地探究兴趣,在整堂课的教学过程中,还应依据“最近发展区”理论,精心设计“跳一跳,摘果子”的问题情境,使学生经常地处在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矛盾之中,不断从内心进发出需要的火花,始终保持一种紧张的、富有创造性的精神状态,积极主动地探究新知。如教学第三册《东南西北》时,我设置了学生和小丁丁一起做操的情景,“举起小手向上拍,12,123;放下小手向下拍,12,123;伸出小手向右拍,12,123;伸出小手向左拍,12,123;安安静静坐下来。”通过复习以前学过的方位词“上下左右”,来揭示今天要学习的新知识“东南西北”,让学生初步感知东南西北和上下左右一样是生活中经常用到的方位词。
3、给学生表达的机会,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过程。
不同的个体思考问题的方法、解决问题的策略都有着自己固有的特点,这种个性化的方法和策略正是展开教学活动最有价值的教学资源。因此,教师应提供机会,组织交流,鼓励学生大胆将自己的思维过程展示出来。
例如:甲乙两人分别从相距600千米的AB两地相向而行。甲的速度是乙的速度1.5倍,他们在6小时距中点60米的地方相遇,求甲速与乙速。我让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计算,并鼓励学生走上讲台把自己的方法推荐给全班同学。交流中,同学们列出了多种算式。如:
(1)(600÷2+60)÷6(600÷2—60)÷6(2)解:设乙速为X千米/时,甲速为1.5X千米/时(1.5X +X)6=600(3)1.5X×6 —60=6 X+60(4)1.5X×6 —6 X=60×2等等。交流完毕,我并没有让学生比较哪种方法最好,而是让学生说说除了自己的方法以外,你还准备采用哪些方法?为什么?事实上有些方法很难简单地判断优劣,对于每个学习个体而言,只有适合自己的方法才是最好的。
这样的交流不仅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展示自我、享受成功,更能引起学生对问题不同侧面的再认识和再思考。从而自觉地对自我认知系统进行整理、修正与补充,达到思维的深入和发展。教师也可以在交流中发现和了解学生的智力强项,为更有效地实施个性化教学提供参考。
4、把握个性表现的时机,鼓励学生标新立异。
在教学实践活动中,由于学生对新内容的理解层次不同,常常会提出许多具有个性光彩的问题。此时教师及时抓住契机“穿针引线”,有效地组织学生讨论,使学生在思维的相互诱导和撞击中,闪现源于教材、立足生活又高于新知和生活的火花。学生的学习热情会更加高涨,思维更活跃,同时也增强了自信。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认识”时,有一个学生提出平行四边形的高有几条。在讨论中,一般学生由于受三角形画高的限制,认为平行四边形形有2、3 条高;也有学生认为平行四边形的高有无数条。通过对平行线、垂线、距离、平行四边形的高等概念的反复理解,大家认为:平行四边形的高可以画无数条,两底间任何一条垂线段的长都是平行四边形的高,因为平行四边形的两底是平行的。这一富有创意的结论,就大大突破了教材中关于平行四边形高的定义。
四、精心设计练习,让学生找到支架
五、实施个性化评价,激励不同个体享受成功。
由于智力发展水平及个性特征的不同,认识主体对于同一事物理解的角度和深度必然存在明显差异,由此所建构的认知结构必然是多元化的、个性化的和不尽完善的。学生的个体差异表现为认识方式与思维策略的不同,以及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的差异。作为一名教师要及时了解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既要善于发现优等生的问题,又要尽可能地寻找到后三分之一学生的闪光点;既要让学生体会到老师对他们的期待和希望,又要帮助他们鼓起勇气,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学习的潜能,确立自己的发展优势,使每一位学生都有一种获取成功的愉悦感,真正把学习数学作为一种精神享受。
4.学学习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
《数学课程标准解读》中说“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可以说是一种再创造的过程”。小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与数学家发现与创造的过程并不完全相同,他们数学学习的最大任务就是去主动获取那些数学家们已经发现并创造的数学知识,但对小学生来说,是全新的未知的,需要每个人再现类似的创造过程来形成,数学知识的学习不是简单的结果,而必须以再创造的方式进行,所有的新知识只有通过学生自身的“再创造”活动,才能成为有效的知识。
荷兰著名数学教育家弗兰登塔尔认为,学生数学学习是一个有指导的再创造的过程。数学学习的本质是学生的再创造。虽然,学生需要的数学知识都是前人已经发现的,但对学生来说,仍是全新的、未知的,需要每个人再现类似的创造过程来形程。数学知识的形成并不是简单的接受,而必须以再创造的方式进行。所以,“教师应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维和方法”。(《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再创造和再发现的过程中,增强数学能力。
一、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改变书本上的例题的设置,改变教材内容以及内容的呈现顺序,使之符合本班同学的实际,以利于学生的主动探究,为学生提供探索、发现的素材。
二、变先教后学为先学后教,以学论教。改变教学程序,教师不教让学生通过自己努力,寻求解决问题途径,并在不断“尝试---纠偏---再尝试---再纠偏”的过程中发现新知。当然,让学生先学,并不是教师不教,为了让学生尝试、探究能成功,教师一要预设学生的“未知”,为学生选准探究内容、探究重点;二要关注生成,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之中做出相应变动,或激起学生认知冲突,或调整教学进度,或将差就错,变学生错误为新的学习资源„„三要适时点拨、引导,“该出手时要出手”,把握时机,疏通探究途径,拓展探究成果.2.2 2.2 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学习方式
几种学习方式可以再具体一些,小学生如何应用这些学习方式进行数学学习的?
《标准》基本理念:“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习方式不是指具体的学习策略和方法,而是学生在自主性、探究性和合作性方面的基本特征。
《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中:学习方式较之学习方法是更为上位的东西,二者类似战略与战术的关系:学习方式相对稳定,学习方法相对灵活,学习方式不仅包括相对的学习方法及其关系,而且涉及学习习惯、学习意识、学习态度、学习品质等心理因素的心灵力量。
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要转变传统的单
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特别提倡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的主体意识、能动性和创造性不断发展,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简单地说,转变学习方式实质上是教育价值观、人才观和培养模式的变革。
1.“自主学习”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1)学习者参与确定对自己有意义的学习目标的提出,自己制定学习进度,参与设计评价指标;(2)学习者积极发展各种思考策略和学习策略;(3)学习过程有内在动力的支持,能从学习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4)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认知活动能够进行自我监控,并作出相应的调适。
自主学习作为一种能力,是学生学习的一种品质,最大特征是主动性,变传统的“要我学”为“我要学”。
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1)让学生独立尝试解决问题;(2)积极鼓励学生解决问题;(3)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多样化;(4)在交流比较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5)根据学生的能力提出相应的解决问题的要求。
只有那些能够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深层次的体验的教学,那些真正做到“以参与求体验,以创新求发展”的教学,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2.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体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在合作学习中由于有学习者的积极参与,使教学过程远远不只是一个认知的过程,同时还是一个交往的过程。
合作学习方式的有效组织:(1)选择合适的课;(2)合理组建合作学习小组,按好中差搭配(合理分工);(3)提出研讨问题,明确相关要求;(4)适时分组研讨,给足研讨时间;(5)全班交流评价,提高合作质量;(6)合作学习必须建立在独立学习的基础上;(7)防止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
3.探究学习即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
探究学习的有效组织:(1)提出问题;(2)确定计划;(3)研究探索;(4)形成解释;(5)反思、交流。
(出示教材内容五年级上第8、9页。插入视频“因数和倍数”)
第四篇:材料4编者按:关注学生学习过程
·远程培训课程资源·品德与生活(社会)·
在品德与社会课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自主
学习和独立思考
从2001年课程改革开始,品德与社会课程教材实验已走过近十年。十年来,教研员和老师们在学习和理解新课标和新教材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努力实践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已经取得初步成效。
但在实践中,我们也发现一些问题:一是有时过于关注活动形式的多样性,却忽略了活动的目的性,降低了实效,往往出现一些有活动没体验、合作有形式无实质、课堂有热度却无深度、探究有氛围却无研究等等流于表面的现象。二是更多关注的是学生行为的参与,却忽略了学生的思维参与和情感参与,有时候缺乏参与的深度、广度。为此,我们开始关注教学过程和学习过程本身,关注如何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
这里所选的三个教学案例,教师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引导学生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体验、感悟,让学生在活动中思考、探究,在探究中发现和解决问题,提高能力,丰富和发展经验,获得积极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白雪飘飘的北国》一课的教学通过典型资源的选取、应用和教师层层递进有利于学生探究和思考的问题,引导学生在对比、分析、观察等过程中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提高观察、分析社会事物的能力。《当危险发生时》则通过课前让学生了解自助自救的知识、课上交流、创设模拟操作实践的活动情景,让学生在动手操作实践中初步学会自护自救的方法,增强自我保护和安全的意识。《哺育我们的母亲河》则让学生通过模拟考古的活动,引导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提高探究的能力。
·国培计划(2011)—义务教育骨干教师远程培训项目·
第五篇:美术教学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
美术教学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
一、关注学生的情感培养
新课程标准的三个维度目标,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其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是美术课程的终极目标。本节课在教学中努力创设充满情感气息的课堂,像使学生在有趣的内容和无拘无束的创作中受到美的感染,体会设计创意活动的愉悦性。
二、关注学生的原有经验
现代研究表明,有效的学习是建立在学生原有经验的基础上,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原有经验的建构,任何脱离学生经验的灌输都是低效的学习。在本课的教学中,施教者充分关注了学生的年龄特点、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不单纯以美术学科为中心组织教学内容,追求所谓学科体系的严密性、完整性、逻辑性,而是使知识的形成建立在学生原有经验的基础上。从导入时的“找影子”游戏,到探影子、画影子和赏影子都让学生在轻松的气氛中愉快学习。
三、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
教学的探究环节,学生在教师由浅入深的引导下,逐步了解并获得创作要素知识;教师采取适时指导、分层指导,共性问题整体指导等方式,给予学生及时的指点和帮助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还以“流动”组员的身份与他们交流,及时对学生在创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指导,如手影构成问题,构图中存在的过空现象、线条的疏密对比关系等。教师不仅对基础较佳、创造力发挥较好的学生给予及时的引导,更关注少数动手表现有困难的学生,耐心辅导,共同突破难点。
四、关注学生自主评价的权利
新课标指出,评价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发展。学生通过自我评价可以提高美术学习的主动性,促进原有水平上的发展,有效地提高学习质量。
在这节课中,教师还尝试了以全班学生作为小评委评价作品的方法。学生把完成的作品送到灯箱上之前,其实就已经完成了对作品的评价。在此基础上,再通过学生用语言自评、互评,教师简要的点评,使学生不仅能充分肯定自己,并且能在他人的评价中发现不足。评价过程中产生了一个有意思的插曲。几位同学在把他们认为最棒的作品送到灯箱上后,满脸自信、大胆地送上了自己的作品,单是从他们喜笑颜开的表情,我们就能感受到他们通过这节课获得的那种成功的自信。
在教学中,我们要努力实现评价给予学生的激励作用,鼓励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提高学习美术的兴趣和能力。从课堂情况和学生作品来看,学生确实从教师的鼓励和表扬中获得了积极的创造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