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以“锲入”法启发学生
在山东临沂银雀山出土的孙膑兵法上,有这样一段对话:齐威王问大军事家孙膑:“地形很好,士兵也很齐心,为什么打了败仗?”孙膑回答:“因为没有找到突破口。”(齐威王曰:“地平卒齐,合而败北者,何也?”孙子曰:“阵无锋也。”)这个典故说明两军对垒,能否突破一点,向纵深进兵,往往是能否夺取全局性胜利的重要关键。今天我们研究语文教学,是否能够以该典故为他山之石,来打凿琢磨出教学改革的新玉器呢?我以为这样做在文章学的理论上是可以找到根据的,而实践的回答也是肯定的。文章都是由字句组合成篇的,而字句在文章中却有轻重主次之分。我国清代著名文学家刘熙载认为,“多句之中必有一句为主,多字之中必有一字为主”(艺概·经义概)。这些“为主”的关键性字句,或是表现主旨的致力点,或是情景双关的纽结,或是一枝出墙的红杏,或是作品意脉的焦点。总之,通过它们可以窥视中心,提携全文。因此,语言文字的教学切忌等量齐观平均使用精力。若启发学生以“为主”的字句为突破口,锲入进去,深入发展,生发开来,就可以揭示作品的内蕴和艺术特色,探明作者的创作意图,显示出沉着而飞动、简要而丰富的教学风采。现辑录几例,以现一斑。
一、锲入人物的性格 课文景阳冈讲的是武松打虎的事,其主题是赞扬武松智勇双全。那凶恶的大虫进攻武松使用的是“一扑”、“一掀”和“一剪”。而武松对付的办法均是“一闪”。这“一闪”两字,“看似寻常最奇崛”,因为一般人独自于山冈丛林之中遇见大虫,恐怕早就魂飞魄散,浑身哆嗦,即使有点拳脚功夫此时也使唤不灵,而武松在这生死关头,不但镇定自若,而且表现了绝顶的轻功。“闪”者,如影之一过无踪,如光之一现即灭。前面冠以“一”字,说明一步到位,干脆,利落,准确,不必再加挪动,正如那书法家下笔则点如瓜子捺如刀,无需填填补补。同时武松三次以“一闪”对付大虫的三招,让它“气性先自没了一半”,然后相机进攻的防御策略是正确的,如同两军对垒必到敌方“三鼓”“彼竭我盈”之际才发令进攻。———别看这“一闪”两字极普通,由此锲入,结合上下文,分析却有板有眼,揭示了丰厚的内涵。至此,我问那些听得入神的学生:“‘一闪’两字表现了武松哪些性格特征?”学生兴致勃勃,发言此起彼伏,最后归结为三:非凡的胆量、精湛的武功和正确的策略。在武松进攻的阶段,他那“一跳”是制胜的关键,当大虫咆哮着再度扑过来,武松“一跳”,“退了十步远”,“那只大虫恰好把两只前爪搭在武松面前”,正好让武松“两只手就势把大虫顶花皮地揪妆,一按按将下来,然后提起铁锤般大小的拳头打死大虫。很清楚,武松的这“一跳”,跳远了不能就势揪住大虫的顶花皮,跳近了则会葬身虎口———“为什么不远不近恰到好处呢?”在这节骨眼上,我有意打住,用一提问促使学生钩前连后,主动分析,讲出答案:原来这与大虫头次扑过来武松留心观察分不开,当时虽是以“一闪”护身,却不是消极防御,防御中注意了虎扑的起止距离,作好了进攻的思想准备。“一闪”和“一跳”是描写主人公的“为主”的字词,因此,由此锲入进去,能引导学生由行动到心灵完成一种逐步深化的认识,使一个智勇双全、胆大心细的古代英雄栩栩如生形神兼备地活跃在学生脑海之中。[!--empirenews.page--] 这样分析人物性格,突出了常见常用的字词,使它们展示出气敛神藏、义深意远的艺术特色,显示出作家运用语言的功力,能改变学生重华丽辞藻轻常用字词的偏见。
二、锲入作品的底蕴 廉颇蔺相如列传一课已串讲完了前面两个故事。在这个当口儿,我小结了一下: “在‘完璧归赵’中相如一发现秦王无意偿城于赵,就设法取回和氏璧暗中送回赵国,后来还廷斥秦国二十余君,然后请就汤镬之刑。在‘渑池相会’中,相如面对拒绝击缶的秦王,置生死于度外,扬言‘以颈血溅大王’,终于迫使秦王就范。在这两个故事中,相如大智大勇的形象呼之欲出。是什么力量使得相如的智慧和勇气发挥得如此淋漓尽致呢?换句话说,他的精神支柱是什么呢?” 学生议论纷纷: “显示人生的价值!” “爱国!” “憎恨秦王!” 都能说出一些道理,但谁也拿不出确凿的论据,谁也说服不了谁。我一反常态,未加点评,更未作结,留下了这一悬念,却去串讲第三个故事“将相交欢”。在分析中突出了相如忍让回避不与廉颇争列的可贵言行,板书了相如向门客交心的直接引语“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并问学生:“相如考虑问题处理问题把什么放在首位?” “国家利益!”学生齐答。“如果说前两个故事表现了相如的‘伸’,那么后一个故事则表现了相如的‘屈’,两者好似相反,实质是一致的。你们说怎样理解这‘一致’呢?”我进一步启发学生。学生:“哦,老师,我知道了,相如能伸能屈都是为了捍卫赵国。” “爱国就是他的精神支柱!” “只有爱国精神才能使他大智大勇大忍让!” “廉颇能负荆请罪也是被相如的爱国之情感动!” 学生你一言,我一语,充分地赞扬了两位主人公的爱国之情。我趁热打铁引导学生总结,三个故事都突出了“国”字,其内容如次: 完璧归赵,出使不辱国; 渑池相会,相君不辱国; 将相交欢,团结卫赵国。在这段教学中,是否启发学生以蔺相如“先国家之急”的直接引语进行锲入,效果大相径庭。不锲入,它仅能解释蔺相如不与廉颇争高下的原因;锲入开来,则显出文章“立片言居要”以警策全篇的匠心,使爱国精神从不同的角度辐射学生的心灵。
三、锲入诗歌的意境 白居易的琵琶行串讲完了。我表情朗读琵琶女自我介绍身世那段,读到“绕船明月江水寒”一句时,板书了个大“寒”字,并启发学生:“优秀的诗歌写景总是与感情密切融合,创造出深远而统一的艺术意境。从这一认识出发,你们思考一下,在琵琶行中,环境景象的特征‘寒’与琵琶女的衷情有何相通之处?与白居易、众听客的心态有何一致之点?请从这两个问题中选择一题,写一段话,然后读给大家听。”[!--empirenews.page--] 十分钟后就有十个学生朗读自己写的语段,现择其认识深刻、文字畅达的两段抄录于后: “诗中的‘寒’字,一方面反映了环境景象的特点,因为秋夜气温下降,江边更是寒气袭人;另一方面还透露了琵琶女那昔盛今衰、暮境凄凉所形成的心境。当她年轻貌美之时,‘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那些阔公子不惜财帛,尽力抬举捧场,琵琶女过着‘今年欢笑复明年’的放纵生活;而一旦年长色衰,则‘门前冷落鞍马席,只得嫁给‘重利轻别离’的商人,以至江边孤守空舟,‘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人情冷暖,世态炎凉,怎不令人心寒?” “不仅如此,两位天涯沦落人的心情在诗中虽有不同形态的变化,但终归达成感情共鸣而使读者的神思聚集于一点。可不是,那琵琶女动手弹奏就‘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琵琶声暂歇稍停,就‘别有幽愁暗恨生’;而同病相怜的诗人呢,平日则‘往往取酒还独倾’,送客舟中也‘醉不成欢惨将别’,听演奏竟叹息连声,青衫湿透,还有那满座听众的掩面抽泣,这些散见于全篇的叹息、怨恨、愤懑、悲戚都是由心寒演变激化而成的,与寒江秋月的外景形成了韵致翩跹而又和谐统一的艺术氛围。” 我见火候已到,小结如下:“根据同学的发言,我们可以看到,‘寒’字虽为一普通形容词,却十分出色地凝聚了感情,描绘了景象,揭示了题旨,渲染了气氛。一身数任,四通八达。诗歌的意境创造把‘寒’字推向了制高点,为它确立了全篇独尊的艺术地位,它也就无往而不适地解释着一切,笼罩着一切。因此,我们从通体出发感受全诗,一个‘寒’字可以了得。” 至此,不由学生不惊诧这篇把两人心灵共振倾吐得酣畅淋漓、委曲动人的千古佳作竟能如此高度集中,从而真正领悟到白居易穷究人情、体察物理、融铸汇合和高度提炼的艺术功力,真正钦佩诗人“驱万途于同归,贞百虑于一致”创造统一意境的独到运思。
四、锲入作者的心灵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的教学接近尾声。我问:“‘孤帆远影碧空警一句只提到了‘远影’,难道李白目送孟浩然只看见孤帆的‘远影’么?你们根据自己的生活感受谈谈看法。” 学生:“老师刚讲过,远去的小船在诗人眼中是由近及远,由大变小,最后消失。因此,诗人既看见孤帆的‘近影’,也看见‘不远不近之影’,当然还看见‘远影’。” 我问:“那为什么不把三者全写出来呢?” 学生:“诗只四句,写不了。” “全写出来就嗦了,要剪裁。” “全写出来就没有想头了,没有余味了。只提‘远影’,正是诗人的艺术匠心所在!” 回答一个比一个精彩!我又问:“‘唯见长江天际流’一句中有一‘见’字,主语当然是李白。小船已消失了,他只看见浩瀚的江流奔向天际,你能想像出诗人的位置和神态吗?”[!--empirenews.page--] 学生:“伫立黄鹤楼。”“临江极目远望。” 我再追问:“诗人为什么还伫立黄鹤楼,临江远望呢?” 学生:“感情深。” “舍不得。” “依依惜别。” 回答一个比一个中肯!巴尔扎克在幻灭中借人物之口说:“真正懂诗的人会把作者诗句中只透露一星半点的东西拿到自己的心中去发展。”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中的“远影”和“见”这两个词语,撩人神思,由此锲入进去,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加以发展,就形成了一系列的思维运动,终于发现诗人那以少胜多的艺术灵心,领悟到诗人送别时对故人的深挚之情,这对启迪学生的潜在智能,把他们培养成“真正懂诗的人”,都是十分必要的。“锲入”教学的实质是凭借课文引导学生的思维由点及面、由表及里正确发展。因此,通体认识课文,把握作品的内部联系,是“锲入”教学设计的必要前提。一般说来,这种教学设计的要点有四:首先,要选准突破口。用刘熙载的话说,就是要抓中“为主”的字句。如同打井一样,井眼找对了,掘地三尺之深,清泉喷涌而出;位置确定错了,事倍功半,甚至劳而无功。比方说《景阳冈》一课,也有武松用哨棒从空中劈下来打虎未遂的描写,虽然写得有声有色,也产生了扣人心弦曲折有致的艺术效果,但其中任何字句都不是表现武松智慧和武功的致力点,由此锲入,势必达不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其次,要认定目标。目标既定,锲入的思维运动自然有了正确的方向。比方说要锲入《廉颇蔺相如列传》的底蕴,必然是发轫于最后一个故事,启发学生以爱国精神作回光反照。锲入的锋芒始终应指向目标,如此确定大方向,教学的步骤就会于无序之中自然有序,于有序之中显出自由。再次,运用关键字句要注意变通。有的关键性字句原封不动是不便于使用的,但通过多角度思考,加以变通,往往又无往不适。例如小说分马,故事情节发展到郭全海牵马时,写道:“郭全海对自己的事总是随随便便的。”该句“对自己的事”这一状语已划定了陈述的范围,我非但不受限制,反而启动多维思维,问学生:“郭全海对自己的事总是随随便便的,他对待革命工作,对待群众利益是否也随随便便呢?”一石激起千重浪。有的说他分马前爬到桌子上,做群众的思想教育工作,抓住时机尽力把群众紧紧地团结在党的周围;有的说他帮老孙头追“玉石眼”,累得气喘呼呼,急群众之所急;有的说老王太太分马不中意,郭全海随即表示要以自己的青骒马换,并召开积极分子会商讨解决的办法。总之,学生都认为郭全海对革命工作高度负责,对群众利益高度重视,唯独对个人利益看得随便,从而多角度认识到郭全海的崇高品质。这样的教学,锲入到主人公形象的各方面,能如此,当然得力于关键句子,但若教者不知变通,一味呆搬,上述这种纲举目张的教学则会因没有一句话可作纲绳而无法进行。最后,要为锲入创造必要的条件。任何事物都是在一定条件下形成的。“锲入”的教学法,便捷,利索,如高屋建瓴,快刀割肉。要充分发挥这一优势更需创造条件。上文曾介绍《琵琶行》的教学,学生发言十分踊跃,“寒”字伸入到诗歌的方方面面,这是与事先将意境情景交融的特征交代清楚分不开的,这样就能引导学生的思维从景象的特色出发向人物的情感发展,进而全方位地开拓审美领域,形成琳琅满目、美不胜收的教学境界。
第二篇:公益诉讼入法
2012年8月31日,惠及全体公民的《民事诉讼法》修正案终获通过。其中,一大亮点便是首次确立了公益诉讼制度,而这一制度的确立被媒体冠以“法律民生工程”头衔。
这场“公民法律行动的胜利”背后,有很多幕后的推手。他们是生活在我们中间的公民、公益律师、专家学者、ngo组织以及其他民间组织。
一起案件就能解决一种规则。在这种信仰下,他们默默燃烧自己的公益力量,温暖公益制度之花,以“蚂蚁撼大象”的努力与付出换来了公益诉讼制度的最终建立。这其中的艰辛,中国政法大学教授王灿发体会最深,他创办“污染受害者法律帮助中心”的故事折射出环境污染领域中的公益诉讼在我国所走过的艰辛之路。
因此,我们应清醒地看到,尽管修订后的《民事诉讼法》确立了公益诉讼制度,但它尚属原则性规定,更多实施细则有待于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与完善。
可以说,公益诉讼制度的最终确立是一场公民法律行动的胜利。
公益诉讼“入法”的民间推手
2012年8月31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修改《民事诉讼法》的决定,修改后的《民事诉讼法》自2013年1月1日起实施。
修正案增加了关于公益诉讼的相关规定:对污染环境、侵害众多消费者合法权益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法律规定的机关和有关组织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这一条款的增加使中国公益诉讼制度迈出跨越性一步。
“先知”公民的号角
邱建东,这名福建省龙岩市的法律工作者是在我国公益诉讼进程中不容忽视并且被经常提及的一个名字。
这场被媒体称之为“一块二”的官司,开启了中国公益诉讼的序幕。同时,邱建东也被人们称之为“中国公益诉讼第一人”。
吹响公益诉讼号角时,邱建东在政府机关任职,此前还做过法官和党校教师。1996年,他突然有了一个想法:用一起案件来检验一下当时我国的法制环境。于是,便有了被他自己称之为“十年磨一剑”的“作品”——“一块二”官司。
当时,邱建东的依据是《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49条的欺诈条款,要求对方加倍赔付人民币1.2元,并取下未载入半价规定的老标价牌子,换上新牌子;同时,还要求对方就欺诈一事赔礼道歉。
在当年春节放假前几天,法院合议庭开庭审理了此案。再次由于“种种原因”,在庭审时邱建东又撤诉了。
尽管“一块二”的官司最终以撤诉而告终,但业内人士评价认为,这标志着公益诉讼在我国初露端倪。
邱建东在此后多次接受媒体采访时坦言,最初,在他内心全然没有“公益诉讼”的概念。1998年,媒体的一篇报道称他为“中国公益诉讼创始人”后,他才接触了“公益诉讼”这个词。后来,通过查阅资料和向专家请教,邱建东“才逐步了解公益诉讼的概念”。
1999年,邱建东辞职下海,成立了自己的律师事务所。从那时开始,他才“开始有意识地去打公益诉讼的官司”,并一发不可收拾:每隔一两年,他就会打一起社会影响较大的公益诉讼,并且“从状告邮电局升格到了状告最高人民法院”。而自始至终,邱建东都是一名没有取得律师资格的法律工作者。
跟邱建东是“公益诉讼第一人”却不是“唯一人”一样较真的还有湖北省黄冈市的公民徐建国。
2008年5月1日,徐建国用特快专递发函,向黄冈市黄州区交通局申请告知该局机关机构设置、职能、办事程序,摩托车养路费征收的标准和办理程序以及违规处罚的程序和处罚标准、罚没资金的收支情况等政府信息。黄州区交通局迟迟不给答复,超过了法定期限。
2008年6月2日,徐建国向黄冈市黄州区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要求法院确认黄州区交通局“行政不作为”,并要求其在一定期限内重新履行主动公开相关政府信息的法定职责。
同年10月9日,湖北省黄冈市黄州区人民法院宣判,公民徐建国状告黄州区交通局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一案中,原告胜诉。此案是《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正式施行以来政府部门因为这一新条例败诉的首案。
“刺头”律师的公益大旗
如果说,在我国公益诉讼的历程中,因诉讼主体的局限,公民作为主角出场带有一丝无奈意味,那么,律师作为公益诉讼的推行者,则更多地体现了法律人对于社会的理性思考。
这群公益律师,他们或致力于消除乙肝歧视,或维护妇女合法权益,或因春运火车票涨价而状告铁道部,或为业主维权与房地产开发商进行斗争,或为伤残农民工争取合法权益„„他们通过发起具有超越个案意义的公益诉讼和公益上书等法律行动,挑战不合理的法律、法规以及其他规范性法律文件。
2001年4月,律师乔占祥以铁道部关于春运涨价的《通知》未经国务院批准、未组织听证、侵害了其合法权益为由,向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将铁道部告上法庭,并将北京铁路局、上海铁路局、广州铁路(集团)公司列为第三人。该案一审、二审原告均败诉。但2002年以后,铁路价格变动都进行了听证。
2003年2月,杭州律师金奎喜路过西湖,惊讶地发现湖畔正在兴建一所规划面积在2万平方米且与西湖景观毫无关系的老年大学。金奎喜认为此举违反了《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保护管理条例》,极大地破坏了西湖周边景物的原有生态。于是,他以市民身份将批准建设老年大学的杭州市规划局告上了法庭。
虽然此后两级法院都以起诉人不具备起诉资格为由作出了此案不予受理的裁定,但本案所具有的特殊意义引发了社会各界尤其是法学界的一场关于公益诉讼问题的大讨论。
2005年,以全国律协发布《公益诉讼苏州宣言》为标志,将公益诉讼的发展掀起了一个小高潮。随之而来的是一批公益律师投身公益诉讼之中。
2005年3月,律师胡凤滨以只走了300米就收10元费用为由状告首都高速公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要求被告返还其10元钱并从此停止不合理收费的行为。该案一审原告败诉。2005年10月,胡凤滨又将北京市发改委告上法院,请求法院判令北京市发改委履行法定职责,对首都机场高速公路违规收费的行为依法进行查处。一审原告也败诉。
2005年4月15日,河南律师李东照、任诚宇状告深圳龙岗公安分局在辖区内悬挂“坚决打击河南籍敲诈勒索团伙”字样的横幅侵犯了其名誉权,郑州市高新区人民法院受理了此案。5月1日,深圳市公安局龙岗分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对自己的行为表示歉意。2006年2月初,在法院的调解下,双方当事人自愿达成协议:被告深圳市公安局龙岗区分局向原告、河南籍公民任诚宇和李东照赔礼道歉。原告任诚宇、李东照对被告深圳市公安局龙岗区分局表示谅解,原告自愿放弃其他诉讼请求。
2005年6月,网络上一篇介绍牙防组的文章引起了身为清华大学法学博士和律师的李刚的注意。随即,他对牙防组进行调查,发现了更大的问题:它是卫生部设置的临时机构,却从事认证并使用认证标志,这是违法的。它的论证不具有中立性,误导消费者。它还涉及经济利益。它除了为许多牙膏做论证,还为乐天木糖醇口香糖等做论证。
于是,李刚以一位普通消费者的身份将乐天木糖醇口香糖的生产商、销售商、全国牙防组以及卫生部推上被告席,状告全国牙防组违法认证,生产商虚假宣传。
虽然李刚向国家认监会投诉并三次向法院起诉都无功而返,但市场上已经看不到打着全国牙防组认证标志的产品。同时,法院向国家认监委、卫生部发出司法建议函,认监委和卫生部共同作出了要求牙防组停止违法认证的处理决定,并着力推动建立我国口腔用品认证制度。
从1996年至今的16年间,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公益诉讼队伍之中。中国社科院法学所助理研究员黄金荣指出,目前,公益诉讼已经形成了“一场方兴未艾的法律运动”。而在这场法律运动中,律师更是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接地气”专家的法律高度
在我国,有些法律专家学者以及ngo组织也立足于公益诉讼,成为公益诉讼入《民事诉讼法》的一股不小推力。
2003年春夏之交,湖北籍大学生孙志刚在广州的收容所里惨死。之后,北京大学法学博士许志永与另外两位法学博士俞江、滕彪一起上书全国人大,建议对《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进行违宪审查。6月下旬,他们看到了《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在实施21年之后被废止的消息。许志永说:“真正推动收容遣送制度的废止,是公众的积极参与。我们所起到的作用,只是在一个恰当的时机提出了‘违宪审查’这样一个概念。”
身为中国人民大学法学博士的宋德新,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在家乡河南打了两场官司。
2003年3月,宋德新停在河南郑州某单位门前的汽车上被贴了一张罚单。他从这种处罚方式中找出7个违法之处。与郑州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交涉无果后,他提起了行政诉讼,要求确认该处罚方法违法并胜诉。
2004年7月30日,宋德新前往河南中牟县做调研,开车上了连霍高速公路。他发现,那段长约60公里的路段竟出现了6处计10余公里维修点,使他耽误了行程。找高速公路管理方讨说法不果,他以管理方没有提供适当的服务、构成违约为由,将其告上法庭,要求按照《合同法》赔偿10元直接损失。被驳之后,他又上诉。最后,二审法院判决双方各自承担一半诉讼费。宋德新说,这等于认定了对方存在过错。
尤其让宋德新欣慰的是,罚单案胜诉十几天后,被告方改变了在大街上四处贴条的做法。高速公路案一审宣判后,法院向被告方送达了司法建议书,希望被告方在高速公路维修、养护路段入口处的醒目位置设立大幅警示标志,以保障过往司机的知情权。
其后实施的《河南省高速公路条例》更是明确规定,高速公路出现严重质量问题致使车辆不能正常行驶时,应及时改正;严重影响车辆通行的,应暂停收取车辆通行费,并向社会公告。河南省人大有关人士称,宋德新的诉讼促进了这一条款的出台。
同为青年法律学者的郝劲松,也是公益诉讼历程中不可不说的一个人物。
作为“复式诉讼”理论的倡导者,郝劲松先后7次提起带有公益性质的诉讼,状告垄断集团及相关部委,特别是跟“铁老大”的多次叫板。
2004年夏季的一天,郝劲松在火车上用餐、购物索要发票未果。于是,他在4个月内连续三次把“铁老大”铁道部告上法庭,最终由北京铁路法院判决郝劲松胜诉,促使铁道部向全国各铁路局发出《关于在铁路站车向旅客供餐及销售商品必须开具发票的通知》,结束了中国列车服务不开发票的历史。
社会团体的合力
同专家学者一起为公益诉讼鼓与呼的还有ngo组织。
2009年,江苏省无锡市中级人民法院受理了一起粉尘污染案。该案后来被称为“社团环保公益诉讼第一案”。
江阴港集装箱公司附近的居民向中华环保联合会信访反映该公司环境污染问题后,由中华环保联合会和受害居民代表朱正茂于2009年7月联合向无锡中院提起环境民事侵权公益诉讼。
受案后,无锡市中院即发出“禁止令”,要求该公司立即停止排污行为;同时,向无锡市政府法制办、江阴市政府发函,希望当地政府予以高度关注并妥善协调。当时,由于原告中华环保联合会来自北京,主体资格遭到质疑。
在中国公益诉讼网副主编张鹏飞看来,在公益诉讼制度建立的过程中,众多ngo组织、法学专家、公益律师的推动力是非常大的,他们共同推动政府、司法机构、立法机构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法规或修改已有法律法规来维护公共利益,推动我国的法治进程和社会进步。
可以说,公益诉讼制度的最终确立其实更是一场公民法律行动的胜利。
“王灿发团队”公益诉讼克难记
背景 中国政法大学环境资源法研究和服务中心,又称污染受害者法律帮助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成立于1998年10月。该中心是经中国政法大学批准、司法部备案的环境资源法研究机构和民间环境保护团体。中国政法大学环境法教授、博士生导师王灿发任中心主任。
在中国公益诉讼十余年的发展过程中,民间组织对其发展的推动作用不容忽视。民间组织在夹缝中寻求着发展与壮大。
成立一个机构,帮助更多的人
中心成立初期,资金不是唯一困扰王灿发的因素,人们对于“集体”与“个人”观念的错误认识令他感到忧心忡忡。
进入中心的会客室,墙壁四周挂着污染受害者送来的锦旗,两个书柜摆满了有关环境法的各类书籍。王灿发教授向记者介绍了成立“污染受害者法律帮助中心”的初衷。
1983年,刚到厦门大学任教一年的年轻教师王灿发去北京大学进修,受中国环境法领域先驱之一的程正康先生的启蒙,从此把保护环境作为自己毕生的事业。为此,他一边听课一边编写教材。1984年,王灿发从北京大学进修回来,成为厦门大学第一位环境法教师。
1988年,王灿发从北京大学环境法研究生毕业后来到中国政法大学教书,有很多机会参与立法。20世纪90年代中期,尽管我国环境方面的法律层出不穷,但环境质量只是局部有所好转,总体情况却一直恶化。怎样才能使环境法得到切实的执行和遵守呢?这成为困扰王灿发的一道难题。
1994年前后,王灿发在《中国环境报》上看到一则报道:江苏某酒厂向河里排废水,开闸泻洪致污水流向下游,致使下游农户养殖的鱼当天全部死亡,养鸭大王的4000多只鸭子在10天内也相继死亡。而污染受害者却得不到赔偿,索赔四处碰壁。王灿发看完报道后立即给当地环保局写信,希望通过自己的知识帮助污染受害者妥善解决此事。受害者也亲自来到北京找到了王灿发本人。
看到污染受害者生活窘迫的现状,王灿发不仅免费帮助他们进行诉讼,还自掏腰包负担路费和住宿费用。这起案件最终以调解结案,受害者得到40万元的赔偿金。
这起案子深深地触动了王灿发,想到全国有很多受到污染损害但得不到救济的民众急需律师的帮助,王灿发萌生了一个想法:成立一个机构,帮助更多的人。
1996年,王灿发开始筹划创办污染受害者法律帮助中心。经过两年的不懈努力,他获得了一笔资助。1998年,中国政法大学正式批准该中心成立。
中心成立之初,仅有王灿发一名环境法教师。当时,中国政法大学没有招收环境法研究生,中心只能在本校招聘其他学科的志愿者给予帮忙。2000年,中心的情况有所好转,中国政法大学开始有了学习环境法的研究生志愿者。中心联合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高校志愿者一起帮助污染受害者。
资金短缺不是中心面临的最大问题,令王灿发感到忧心忡忡的是,由于旧有观念认为发展经济涉及的是集体利益,而环境污染受害者获得赔偿涉及的是个人利益,因而,当时的法院大都不愿意受理环境案件。
这种情况,在中心成立三四年后有所改观,人员增加了,外界对中心也开始关注。从2001年开始,中心免费培训律师和法官,提高了律师、环境司法和执法人员的环境法实务水平,对外逐步有了影响力。2005年,王灿发教授当选“绿色中国人物”,中心也得到社会的认可。
“现在办案,拿着中心的介绍信比律师事务所的介绍信更好用。”王教授颇感自豪地说。
社会需要较真而坚韧的维权者
在王灿发看来,一起起环境污染案件的背后,蕴含着受害者们屡败屡战的韧劲。正是这种捍卫自身权益坚持不懈的韧性,让他们赢了一场场的官司。社会需要这样较真而坚韧的维权者。
中心所代理过的许多环境案件成为影响深远的经典案例,但王灿发坦言:“案件的代理过程艰辛而曲折。”
1992年,福州市第一化工厂在屏南县城南建设亚洲最大的氯酸盐化工厂。该地群山环抱,中间是盆地,工厂排放的氯气无法扩散,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特别是在1998年,二期工程未经环保验收通过即投入生产,使得满山的树林、竹林、果树、庄稼枯死,鱼虾绝迹,居民、村民常感到头晕、腹痛、恶心、鼻塞,癌症发病率大幅度提高。
由于该厂是当地的利税大户,其利税占整个县级财政年收入的1/4,所以,此案一直得不到妥善处理。村民在通过行政途径无法解决的情况下,向中心求助。
2002年10月,中心派出律师支持诉讼。但是,法院受理该案后长期搁置不审,直到2005年4月才作出一审判决。判决后,原、被告均提起上诉。
2005年11月16日,福建省高级人民法院作出判决:驳回化工公司的上诉请求,并提高了赔偿额;判令化工厂于判决生效之日起一年内对厂内及后山的含铬废渣进行清理,并按规范进行处置,对原后山的堆场进行封场。
这起涉及1721人诉化工厂环境污染侵权案被评为2005年中国十大影响性诉讼。现在,涉案的地方已是一片绿色景象。
虽然福建这起案件涉及人数众多,但该案持续的时间并不是最长的。据负责人介绍,中心曾代理一起耗时14年、经两级检察院抗诉、四级法院审理、由最高院终审的环境污染案。
该案原告俞明达原是浙江省平湖师范农场特种养殖场场长,养殖场从1991年4月开始从事美国青蛙的养殖和育种工作。1993年春季,养殖场被中国特种经济动植物协会认定为全国美国青蛙育种基地,面向全国供种。当年,养殖场就获养蛙净利润25万元。但从1993年冬季开始,该养殖场的取水河道被工业废水污染。
1994年9月,养殖场存育的美国青蛙蝌蚪和正在变形的幼蛙由于受污染几乎全部死亡。1995年12月,养殖场以五企业为被告,向平湖市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请求判令被告赔偿养殖场经济损失48.3万元,并排除污染危害,停止侵权。1997年7月27日,平湖市人民法院以现有证据不能证实青蛙、蝌蚪死于水污染为由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后嘉兴市人民检察院向嘉兴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抗诉。但法院驳回抗诉,维持原判。
2001年3月10日,浙江省高级人民检察院以本案终审判决“在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上存在错误”为由,再次提起抗诉。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受理后,对本案进行了再审。但法院仍作出维持原判的终审判决。
2001年年底,中心接到俞明达邮寄的申诉材料。此后,中心开始持续为俞明达的申诉提供法律咨询和帮助。经过中心的不断努力,终于在2005年12月,最高人民法院决定重新审理此案。2009年4月2日,最高人民法院判决俞明达胜诉,判令五企业赔偿农场特种养殖场损失及利息近100万元。
俞明达听到这个耗尽14年时光的官司胜诉的消息后激动地说:“这不是我个人对一起案件的胜诉,而是国家法治和环境法律援助的胜利。”王灿发却认为:“俞明达有屡败屡战的韧劲,正是这种为捍卫自身权益坚持不懈的韧性,让他赢了这场官司。”社会上需要这样较真而坚韧的维权者。
一起案件解决了一项规则
一起起鲜活的案例,不仅能令受害者获得赔偿、让污染企业得到教训,使得当地的生态环境得以改善,更为重要的是,它们能促进法律的完备,甚至能给予立法者一些理性思考。
“有时候,一起案件就解决了一项规则的问题。”王灿发告诉本刊记者,“在个案中发现法律问题,才能不断完善立法,促进制度的建设。”
2008年,王灿发主持起草《水污染防治法》的修订草案。在法律修订过程中,针对法院对环境案件通常拆分受理的情况,“法律对此专门作了处理”,即水污染人数众多的,可以作为共同诉讼进行起诉,从而让公民享有是否进行共同诉讼的主动权。
在该法的讨论过程中,专家学者对于第三者责任的讨论尤为激烈。为了保护公民的利益,王灿发用鲜活的案例说服立法者。
江苏某家化工厂停产后,将原料放在塑料桶内,搁置在了院子里。当地农民想要用塑料桶,就偷偷地将桶搬走,并把化工原料倒在附近的水池里,导致水池中的鱼全部死亡。对于这种情况,如果抓不到第三人,受害者只能自己承担损失,这明显对受害者不公平。
王灿发解释说,在这些案件中,排污者往往有一定的过失行为,化工厂错在没有看管好化工原料,因而应当承担责任。
立法者被真实的案例所说服,最终法律规定:环境污染损害是由第三人造成的,可以向排污者申请赔偿。排污者赔偿之后,可向第三人追偿。
环境案件不仅能完善立法,还能推动政府的法制进程。王灿发指着一面写有“潘家园南里社区182位居民敬赠的‘依法为民 无私援助’”的锦旗说:“这是北京市第一起告规划委胜诉的案件。”
这起案子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初,潘家园南里4号楼和6号楼建设之前,有一栋动物实验房与两楼相邻。实验楼里的工作人员经常将实验动物的尸体、粪便堆放在生活垃圾池中,气味难闻。1998年,北京市规划委颁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要在距离居民楼19.06米处再建一座3000平方米的二级动物实验房,但遭到居民的强烈反对。
2002年10月18日,潘家园居民向北京市法制办提出行政复议,要求撤销北京市规划委员会颁发的《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但北京市法制办作出维持该行政复议决定。后来,中心帮助潘家园182位居民向西城区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按照国务院条例规定,动物实验房应距离居民住宅至少20米,而此案中两者的距离仅有19.06米。在此案诉讼期间,国务院相关条例又将20米提高到了50米。
2003年6月19日,法院判决撤销北京市规划委员会颁发的《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但北京市规划委员会不服一审判决,向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由于二审宣判前市规划委员会撤回上诉,潘家园182位居民赢得了诉讼,动物实验楼移到郊区建设。而北京市规划委从此案中得到教训,加强工作人员对规划法的学习,从而促使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
正是因为替最弱势的百姓维权,王灿发得到了他最为在乎的一个来自网友投票、由维权无忧网评选出的“2005中国维权英雄榜十大人物”奖杯。“得到社会公众的肯定”,是王灿发以及他的团队最快乐的事情。
公益诉讼,未来不会一帆风顺
当电脑上弹出“全国人大通过《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的消息后,身为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全国政协委员的汤维建长吁了一口气,“制度算是确立下来了”。在同一月份,他度过了49岁的生日。
现实背景
早在2008年“两会”期间,汤维建就提出了“诉权入宪”提案。其中,有一条就涉及公益诉讼领域。当时,他建议,在宪法中明确规定:在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受到损害时,任何公民均有提起民事公益诉讼的权利。在上述情形下,如果无人提起诉讼,人民检察院则可以提起民事公诉。
汤维建坦言,之所以会在那时候提出公益诉讼问题,是因为当时社会公共利益遭受了损害,形势非常严峻。
当前,环境污染、消费者权益保护、社会福利保障、公共设施保护、国有资产流失等涉及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案件不断增多,有关公益诉讼的个案也有所出现。然而,由于有关公益诉讼的立法尚不健全,尤其是关于公益诉讼的原告资格、适用范围等重要问题均无明文规定,导致司法实践中此类案件得不到妥善化解,执法的不统一性也很突出。
同汤维建有相同体会的还有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诉讼法研究室副主任、公益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徐卉。她认为,中国正处在社会转型和经济高速发展的特殊历史时期,近年来,环境污染和食品安全事故不断发生,处于重压下的环境与消费者亟须有效的救济与保护机制。
《民事诉讼法》强调起诉人必须“与本案有直接的利害关系”。由于消费者行为上的个体性和分散性,由于环境侵害所具有的间接性、潜在性和广泛性,实践中这两类诉讼往往因当事人不适格而无法进入法院的大门,违法行径得不到制裁,众多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无法获得有效保障。
这一状况已危及公众利益。如何制止环境污染、保护消费者集合化的利益,是中国在发展过程中必须解决的现实问题。
2012年“两会”期间,汤维建提出了《关于公益诉讼的立法建议》的提案,他建议将公益诉讼的原告资格赋予检察机关、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三类主体。在公益诉讼发展的初级阶段,对公益诉讼范围的界定应当采取相对明确和严格的方法。在条件成熟时,制定独立的《公益诉讼法》。
未来希冀
此次修法虽然以立法形式明确承认了公益诉讼概念和制度,但接受采访的司法实务界人士不约而同地告诉记者:要让这个概念真正走入司法实践,打开公益诉讼的方便之门,还需要细化有关规范,制定配套的执行细则。
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宪法与人权委员会秘书长李轩期待:有了立法依据后,司法机关能够以更加积极的姿态介入公益诉讼,对公权力不作为或垄断行业滥用优势地位等侵犯公共利益的行为作出相应制裁或者纠正,成为公众权利保障的最后堡垒。他还建议,在主体方面,最高人民法院可适当作出从宽解释并允许各级法院进行进一步探索;在程序方面,应当在准用普通诉讼程序之外就特殊事项作出特别规定;在举证方面,适当引入举证责任倒置规则,合理平衡原被告之间的举证负担,并适当强化人民法院的调查取证义务,甚至引入“专门调查委员会”机制;在判决执行方面,应建立未起诉的利害关系人申请适用判决机制。
王灿发教授认为,《民事诉讼法》增加公益诉讼条文,在立法上迈出了重要一步,开创了由民间组织提起诉讼的先河。但遗憾的是,法律并没有将公民纳入进来。如果让任何单位和个人对破坏环境行为都能够提起诉讼,会在违法者头上悬着一把剑,使他们随时面临被诉的风险,让他们不敢轻易违法。他还认为,将公民纳入公益诉讼中来,并不会导致诉权滥用。原因在于,中国的老百姓历来有畏诉的习惯。就我国而言,尽管无锡、云南都建立了公益诉讼制度,当地至今很少有人提起公益诉讼。另外,世界各国的经验表明,建立公民诉讼制度的国家并没有出现滥诉的情况。
“公益诉讼的未来不会一帆风顺,需要有更多的人推动法律一步步地走下去。”王灿发教授语重心长地说。
第三篇:陕西与丝路经济带沿线省区协作发展锲入点探究
陕西与丝路经济带沿线省区协作发展锲入点探究
----陕西调查(第56期 总第405期)
2015/12/9 16:33:00
原标题:科学定位 加强协作 实现共赢
----陕西与丝路经济带沿线省区协作发展锲入点探究
编者按:本报告为2015年陕西调查总队重点专题分析研究项目。
本文立足陕西,着眼西北,通过对丝路经济带沿线省区一路一带战略实施情况的调研和反思,深刻分析了陕西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优势地位,探讨了沿线省区联合开发建设丝绸之路的现状和问题,旨在探索陕西与丝路经济带沿线省区协作发展的锲入点。
两年前,总书记站在全球发展的战略高度,提出了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的伟大构想。这一战略的实施,将对陕西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为陕西插上腾飞的翅膀,古老的丝绸之路将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在中华民族圆梦之旅的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本文从立足陕西,着眼西北,通过丝路经济带沿线省区一路一带战略实施情况的调研和反思,旨在探索陕西与丝路经济带沿线省区协作发展的锲入点。
一、“一带一路”战略出台背景
历史上,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是我国同中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东非、欧洲经贸和文化交流的大通道。张骞出使西域的创举,开辟了古代陆上丝绸之路,中国的丝绸作为最重要的载体,将中国和世界各国联系在一起,对世界各国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有力地促进了中国和亚欧各国间政治、经济的往来和文化交流。
2008年由美国引发的次贷危机爆发以来,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发生复杂深刻的变化,各国经济增速都有所放缓,一些国家经济陷入低谷,世界经济复苏势头孱弱,国际投资贸易格局和多边投资贸易规则酝酿深刻调整。面对世界经济的复杂形势和全球性经济衰退,中国经济也经历了诸多挑战,4万亿投资政策的实施确保了经济增长,但也衍生了一系列的负面效应。政府消费降温的格局逐步显现,作为拉动国民经济增长三驾马车的消费、投资和出口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回落,产能过剩、国内消费乏力,出口低迷。劳动力红利逐步消失,内生增长动力不足,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困难。在经济由过去30年的高速发展调整为转型、优化、提质增效的“新常态”发展模式下,如何避免落入中等收入陷阱,如何发展城市化等各种难题集中呈现在我们面前。鉴于此,2013年9月和10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分别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随后上升为国家战略。这拓展了我国和平发展的道路,有利于我国战略机遇期的保持与维护,保障中国和平发展的基础条件,加强我国与沿线国家和地区全方位、多层次互促互惠合作,有利于扩大欧亚地区市场规模和激活发展潜力,推动区域的大合作、大交流、大发展,造福各国人民,提升中国及亚太地区的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
“一带一路”战略是对古代丝绸之路的传承和提升,获得了世界各国广泛认同,得到了全世界的支持和响应,通过国际间更紧密的合作互通,共同走出经济衰退的危险,促进共同繁荣,必将迎来全面发展新格局。
二、陕西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优势地位
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主要以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为主要内容。国家战略中希望通过新的亚欧大陆桥,向西通过新疆连接哈萨克及其中亚、西亚、中东欧等国家,依托国际大通道,以重点经贸产业园区为合作平台,共同打造若干国际经济合作走廊,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陕西作为古代丝绸之路起点、新亚欧路桥经济带的重要省份,向西开放的前沿位置和重要节点,建设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等名片,使得陕西处于特殊的优势地位。丝绸之路公认的起点在西安,特别是在汉唐时期,古长安拥有辐射四方发达的交通系统,是丝绸之路东西方经贸往来的集散中心,也是当时中外经贸往来最为频繁的地区,在国家发展布局中的地位更加凸显。陕西面临着百年不遇的全面提升对外开放水平,经济转型升级、借力重振的机遇。
1、基础设施有比较优势,战略地位非常重要
作为中长期战略,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优先建设的领域。根据战略实施步骤,铁路、公路、港口、航运、航空、能源管网、电信设施等领域率先迎来发展机遇。陕西为迎合这一发展机遇,充分利用本省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独特区位优势,把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作为优先领域,建设通江达海、陆空联运、无缝衔接的对外开放大通道,加快建设“陆空数字”三条路,高速公路新增里程约1800公里,铁路新增里程约600公里,新增4条国际航线,西安国际港务区与霍尔果斯、阿拉山口和二连浩特等口岸建立了直通放行合作机制,西安港成为国家一类临时口岸。西安跨境贸易电子服务试点顺利进行,电商平台正式上线。商务西咸空港保税物流中心获批,丝绸之路经济带海关区域通关化改革取得新进展。借此,西安将发挥区位优势,着力打造交通物流中心。这些措施加快形成便捷高效的立体化综合交通运输网络,为陕西占得沿线省区的先机。
2、旅游品牌认同感较强,丝路文化优势凸显
陕西是中国文化的源头和世界文明的交流中心,与中亚文化亲缘,民俗相近。西安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古丝绸之路起点,世界认同度高,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古代丝绸之路申遗成功,丝绸之路现存文化遗迹48个,陕西遗产点多达12处;在西安成立的丝绸之路研究院、丝绸之路经济带研究院、丝绸之路新大学联盟,能够更好发挥陕西历史文化优势;组建陕西丝绸之路国际文化贸易中心,举办国际文化节等,构建以西安为起点的丝绸之路旅游走廊等措施,为积极争取国家在陕建设中国文化中心打下坚实基础。陕西已在如何发挥历史文化优势,增加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充分利用、打好文化旅游这张牌,在推动与国际间的文化交流的前提下,更好开展经济领域的合作方面,做了大量尝试。
3、经济与沿线国家契合度深,合作开发前景广
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中,中亚、西亚、东欧地区是主体构成地带,虽然其经济较为落后,但资源却丰富多样化,与我省经济互补性较强,所需的经贸合作与陕西许多优势行业契合度较深,合作潜力和空间较大,尤其在基础设施、物流运输、信息化技术、装备制造、能源开采、信息化技术、食品轻工、旱地农业等方面合作空间十分广阔。陕西的煤炭、石油和天然气开采,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原油加工及石油制品制造,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等与能源类相关的行业发展基础较好;医药制造业,汽车制造、航空航天器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等行业发展的势头非常强劲。
陕西的相关企业,已经通过产业优势主动出击,加快培育参与和引领国际经济合作竞争,提升产业合作层次,取得较好成效。通过加强与中亚、西亚、俄罗斯等能源资源合作,加大煤炭、石油、天然气以及太阳能、风能等能源领域的合作开发力度;结合产业结构调整,电子信息、通信等高技术企业到丝绸之路沿线国家投资兴业;轻工纺织、食品加工、农业技术等企业到劳动力富集、靠近目标市场的国家扩大生产经营;钢铁、水泥等企业到资源富集、市场需求大的国家建设生产基地,释放富余产能。
4.装备制造业发展势头好,高端产品竞争能力强
在陕西第一大支柱产业——能源产业增速放缓的大背景下,陕西装备制造业的产业却逆势飞扬,2014年陕西装备制造业企业达1073家,工业总产值为352.48亿元,占到全省工业总产值的17.6%。特别是以技术创新为驱动,按照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市场占有率的要求培育发展的高端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明显提升,产业组织结构进一步优化,发展规模进一步扩大。航空航天、汽车、输配电设备、轨道交通、石油机械、机床工具、冶金煤炭重型装备等行业技术优势突出,掌握了一批核心技术,拥有了一批“三高”的“世界知名、国内领先”的优势产品。
在西飞公司、西航公司、航天四院、西电集团、秦川机床工具集团、宝石机械、宝石钢管、陕鼓集团、中国重型机械研究院、西安重工装备集团、中铁宝桥等一批龙头企业的带动下,陕西装备制造企业重视创新转型,改变经营理念,利用商业模式转变带来经营内涵和外延的变化,从单一的产品提供者,成为集工程设计、技术研发、设备制造、系统集成和增值服务为一体的集成服务提供商,加大了陕西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对外竞争能力。
三、沿线省区联合开发建设丝绸之路现状和问题
中国大西北和中亚地区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紧密地带,陕西、甘肃、青海、新疆、宁夏位于古丝绸之路沿线,自古以来就是我国联系外界的重要纽带,其在文化、资源、风土、人情等方面具有天然共性,在基础设施、科技教育、金融服务、旅游、电子信息产业、设备制造、农作物、畜牧业、蔬果能源开发、日用品消费等方面合作前景很大。西北五省区加强合作,有利于助推内陆沿边地区从对外开放的边缘迈向前沿,破除开放不足的瓶颈制约,增强西北地区经济发展实力和综合竞争力。
现阶段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沿线省区虽然有一定沟通和尝试,但基本上处在各自为战阶段。每个省区都制定本地区发展规划体系,许多规划的提出基本上是立足于当地的发展需要,都在尽快抢夺发展制高点,谋划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和投资,却忽略了省区之间联系沟通,省际之间错位发展意识较弱,同质化竞争非常严重。各省区产业优势也未能充分发挥,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向西开放的速度和规模。
1、部分省区战略定位相同,建设目标雷同
各省自我定位有许多重复之处,仅经济带的起点称谓就有陕西、重庆、河南争抢:陕西提出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重庆呼吁国务院将其定位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起点,河南认为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起点放在郑州。
显然,由于缺乏对中亚及周边地区政治环境与市场实际的精准研判和科学定位,丝绸之路沿线省区选择了近乎雷同的功能定位和产业布局。譬如:西北五省区政府都提出建设能源中心和金融中心,并将落实措施集中为设立自贸区、保税区、论坛永久会址等,有同质化竞争倾向。就能源产业发展而言目标雷同,新疆提出加快建设国家大型油气生产加工和储备基地、大型煤炭煤电煤化工基地,陕西也提出利用经济带建设国家高端能源化工基地。
2、企业投资缺乏理性认识,无序同质化竞争严重
中亚五国资源丰富,低端到中高端产业都很缺乏,从理论上讲是中国剩余产能理想的输出国。但由于中亚人口稀少,需求和消费水平有限,加之技术落后、科技教育不发达、思想观念陈旧、政治、商业腐败比较严重,官员往往视外国投资企业尤其是中国企业为“唐僧肉”,投资环境相对恶劣。丝路沿线省份的一些企业,对中亚投资环境缺乏科学调查和判断,盲目激进投资,导致企业在外建设时,投资浪费、竞相消价、互相拆台,水土不服导致投资失败的情况时有发生。宝鸡法门寺水泥厂在塔吉克斯坦投资,年产30万吨,能满足塔国的一年需求,企业利润丰厚。但是赚钱效应吸引国内水泥企业涌入,其中一家的产能就达到了年产120万吨,远远超出了该国的总需求量,由于水泥是具有销售半径的特殊产品,本来良性运作的投资项目全线溃败。
3、缺乏有效平台和载体,实施措施效果欠佳
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提出至今,沿线各省区政府通过“请进来”和“走出去”推动经济带建设,举办了多场面向欧亚地区政商学界对话交流的论坛和会议、组团去中亚和中东等地区经贸考察和洽谈,但在推动经济带建设中实际作用甚微。新疆、甘肃、宁夏等省区虽举办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国际论坛、亚欧博览会、中国-中亚合作对话等专题论坛,但论坛在形式和内容上重复,影响力和实际效果不显著,很多议题在会后很难转化为具体行动方案。论坛内容与区域发展、地方主导产业与国家战略的对接上不是很紧密,论坛所产出的社会效果和经济效果十分有限,缺乏有效平台和载体,历届论坛签约项目不少,但能落地的却寥寥无几。
四、加强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省区合作的建议
如果把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定义为一条龙的腾飞,陕西的定位应该是龙头位置。为利于国家整体方针政策的执行,陕西必须强化引领意识,高度重视省际之间联动,主动联系、有意识的加强省际之间合作交流互动。要充分认识甘肃的“金腰带”价值、宁夏和青海的重要支点作用、新疆的核心区优势,积极协调各省区之间的分工与协作,强化互补联动,从沿线省区资源禀赋、产业特点、发展趋势出发,寻找产业发展的契合点和共振点。抓住锲入点,在整合力量的基础上,积极扩大合作,发挥各省、区不同优势,攥紧拳头,共同发力,实现共赢。
1、尽快建立省际联动机制,共谋发展
垂直与横向结合,由中央层面牵头,充分发挥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成立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省区协调联动小组,可将具体商讨事宜落实在各省、区发改委,在大的规划上互通, 出台联动机制备忘书,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提升整体竞争力;国家各部委下达的任务要通过不同部门及时与沿线省区相对应部门之间沟通,清除壁垒,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完善联动机制、促进市场深度融合,共同开发。
2、加强企业之间联系,深化区域经济合作
陕西有关部门应牵头定期组织各省区所属商会、异地商会、民营企业的学习交流活动,研究新时期发展区域经济合作的政策措施,深入推进贸易投资便利化,促进交流与合作,推动区域内互联互通,在资源、信息、管理、人才等方面实现互惠合作,共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轮流组织民营企业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行产业对接,共同参加各国商品展会及经贸洽谈会等,在明确各地功能定位的基础上突破行政区域限制,合力打造交通、物流、通信等基础设施,建立跨区域经济合作区,避免建设的无序混乱,推进共同发展,促进共同繁荣。
3、创建研究信息数据互联网交流平台,实现资源共享
要主动与沿线各省区建立政府间合作,商讨建设国家丝绸之路战略研究平台。按照“共建、共商、共享”的原则,立足国际化战略高度,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开展前瞻性、全局性、战略性研究,为各建设主体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为决策主体提供智力支持;打造信息资源和应用共享的服务中心,建立对企业和个人开放的交流平台。以政府统计为依托,完善现有统计调查网络和平台,充分利用网络大数据和统计数据,集中整理、对外发布产业布局、市场环境、法律法规等相关信息,使沿线省区、内陆企业了解经济全球化新形势,了解不同国家经济、政治、人文情况和不同行业的需求,提供更大的平台和视野,使企业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游刃有余。尽快形成政府引导为辅,企业自主投资、经营、公平竞争,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的新局面,为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做支撑。
4、传承历史文化,整合、建设文化旅游资源
文化交融和旅游联动是带动经济交流的先行者。要以丝绸之路跨国联合申遗成功为契机,与沿线省区、国家共同开展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合作举办艺术节、电影节等活动,引导和动员民间力量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交流;建立专项基金,扶持沿线省区艺术家合作,创作以丝绸之路为主题的文化艺术精品,培育一批跨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文化品牌;整合旅游资源,寻找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旅游资源的差异性和相关性,打破省区行政区划和旅游景区的地域限制,在更广阔的空间对沿线的旅游资源进行整体规划;与沿线省区、国家签署旅游合作联盟协议,建设以西安为起点的丝绸之路风情体验旅游走廊,联手打造国际精品旅游线路和旅游产品。
签发:孙法臣
核稿:孙卫南
第四篇:以文化人,法德并举
以文化人,法德并举
———太原第一监狱管理创新实记
上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轴,以“三晋传统文化”教育为管理创新手段。从宏观角度展示太原第一监狱的管理和创新理念,关键点:宏观,管理。
1.三晋风光与太原一监交替蒙太奇画面开始,在人们“这是监狱吗?”的惊叹中,点出以“弟子规”为主轴的“三晋传统文化”重塑服刑人员的创新改造模式。
2.以对焦政委的采访加旁白和空镜的方式,概况传统文化,管理创新的手段,服
务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题。
3.通过对服刑人员,家属,监狱领导,基层干警的简短采访,阐述太原一监“以
文化人”的独创理念,阐述“德”是对社会缺失的重铸。
4.全面展示太原一监采用人文管理模式改造服刑人员的脉络——从居住到教育,心理校正,感恩活动等。
5.画面从“有事找警官,警官就在你身边”标牌开始,以旁白串起教育中二十四
孝壁画,文化石,宫灯,条幅到人手一本的“弟子规”(可对服刑人员针对性简短采访),最后定格于“劝学”大型木刻,展示狱内浓浓的“三晋传统文化”氛围。
下集:主题,通过干警艰辛的工作,文明执法的坚毅,成功改造了服刑人员的案例,生 动的传统文化教育,管理创新手段,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展示丰硕成果。关键点:真实,感人。
1.以干警的一天为表现形式,“欲知一国之强,当视其狱制之良否”开篇(字幕)
揭示狱制反映国貌的重要性。采访,跟拍基层干警的工作现实,真实报道其艰辛,顽强的工作性质。实谈“服刑人员是有期徒刑,干警是无期徒刑”(此话由刑释人员说出为宜)的真实写照,反映干警忠实执法,无私奉献的履职品德,以酸涩的真实采访,触人心扉的画面,反映基层干警的真实正面的形象。直面社会对监狱干警的种种误传。
2.从一间间以传统文化精髓命名的监区楼,教师到百米文化墙下集体手指操的服
刑人员,一帧帧鲜明而绿色的画面开始,由旁白转入一个个被成功教化的服刑人员的故事,采访,揭示“二十四孝”,“三晋文化”如何为党的改造方针,注入了新的元素,且取得了非常可观的业绩。
3.用旁白,照片,资料,简短回顾太原一监历史,以“苏三监狱”与现在太原一
监的强烈对比,定格于“法德并举,文明改造”的主楼大字。
4.正是由于这样的创新管理,才取得了十四年无脱逃,八年“四无”的艰辛成果。
为社会和谐,社会平安奉献了忠诚与汗水(是否考虑由高一级领导采访同期声)。
5.干警以低沉而坚定的声音,集体背诵“弟子规”,采访杨科长:干警必先背诵,才能教育,引领服刑人员,过渡到服刑人员千人背诵“弟子规”的高亢,欢快的声音,画面,定格于“百米文化墙”。钱教授对文化改造的肯定视频,王乐泉书记的肯定视频。
最后在定格于“思危者安”的石碑上拟出主题——以传统文化的管理创新模式,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呼应上集。结束全片。
第五篇:学生喜欢的音乐课—学习动机的启发
让学生喜欢我的音乐课
时光飞逝,如今我已经是一名中职学校的音乐老师了。生命中的一切,我能与你们遇见,是值得感激的幸事。你们塑造了我,是我的组成。我一直告诉自己:“你有那么多不好的地方,有那么多的缺点,仍然有如此多的人容忍你,甚至爱着你,对你好。你有何理由,不付出自己的全部?”
虽说这个总结是工作上必须完成的一个“任务”,但我更愿意把它当做一个“仪式”、一种“见证”。就像给小孩子们讲小王子的故事时所说的那样,“仪式也是一件早就被人们忘记了的事情了仪式”是必须的,也是必要的。就像生日蛋糕让我们知道了,生日这一天的与众不同,让我学会珍惜,学会感恩。我的第一堂课,也是给我一个契机,反思自己这半个月的付出、所得、失去与成长。
一、我要做的还有那么多
说实话,自己算是认认真真地对待这批孩子了(当然这是作为一个老师的一个底线),却总是觉得做得不够,有时候还会讨厌和怀疑自己。“你真的适合做一个老师么?你不觉得羞耻么?”这里的孩子通俗来说都是考不上高中被迫才选择的,他们特别需要被认可,可是他们也很让我头疼,不喜欢传统的音乐,喜欢流行音乐,着无疑为我的教学提出了难题。怎么才能既有让他们喜欢的地方又能兼顾我的课程教学目标让他们真正认识到音乐的美呢?有一天,那天上课,叫了好几次“安静!学生们都还是不在状态,还有个别男士起身走了出去几分钟后回来继续玩闹。我是个不会骂人的人,已经是我的底线,我忍无可忍,骂了一句“不想听就出去”眼泪也不争气的掉下来,事后很多学生意识到自己做错了,来跟我道歉,我知道也不能全怪他们,现在想起来,是自己那周的心情没有调整好,还有其他的事情把教学工作耽误了。那天是周五,中职的孩子特别不爱学习,一心想着放学后怎么玩,或许,我要做的是以一个学生理解同学的方式,去理解他们。每次布置作业,他们都会说“不想做”。可我,能够做些什么呢?“你要记住自己曾经出发的地方,带着你的信仰,走在路上。”
二、那种感动,让人想要落泪
第一份正式的工作,不过还是习惯说成:“这我走上教师这条道路的开始。”我喜欢“路”的这个比喻,我们的人生与一条道路或一条河流是多么相像啊!启程后,你知道会有一个终点可以到达,但还是得一步一步地向前。“路是脚步的延伸”,我自己的路,是要一步一步慢慢走,走实在、走踏实。恰如河流,一点一点汇聚,一直流,一直流,流过高山,流过平原,无论遇到什么,都保持流动的姿态。作为人,也应该这样,无论遇到什么,都要记住自己的方向,都要保持走动的脚步。在路上,在河流的两旁,会有很多意外的美丽。让你觉得不虚此行。这样的事情让我想要流泪,藏族班的孩子,特别重感情。周二将要去参军了,都会对我说“冯老师,我们会想你啊。”我拍拍他们的头,说一句“冯老师也想你哦。”内心是感动与幸福,即便我总共给他们上了3节课。
“你必须足够优秀,才可不辱此生的使命;你必须足够真诚,才对得起那些期待的眼神。”
三、你的失去,就是你的所得
失去的,获得的,开心的,难过的,都需要认真对待,都值得用心珍藏。第一堂课我上了美国电影《音乐之声》片段《哆来咪》,这是必要的,这部充满了爱的教育,纯真的音乐的音乐剧可以让每一个人感动,喜欢上哆来咪,喜欢上7个音符创造的魅力,为接下来的每一堂课都打下良好的基础,可事情总是不尽人意,我上了15个班的音乐课,全是刚刚进校的新生,他们总是用轻蔑的眼神审视我这个初来乍到的音乐小老师,感觉我和他们差不多大吧,我为了让他们都更愉悦更轻松的学习,我用了很多时间备课备学生,了解他们的品行,我去每个班主任那里咨询,我把原本不是书本上的谱子打印复印之后交给他们,可是我的付出没有回报,有点同学直接不来上课。有的同学把我的心血折成了纸飞机,更有甚者给我撕烂了,让我开心的事,大部分学生还是配合了我的教学,新搬来的钢琴带给他们极大的学习兴趣,弹琴的我便慢慢征服了一些人,他们有的很想跟我学习钢琴,即便没有那个条件我决定每天都准备一首钢琴曲弹给他们听,没办法,我以后还要面对他们,我该不该继续?或者说转换一下教学思路。我决定要让流行的现代音乐和课本上的古典音乐民族音乐结合起来,在教室里,我是老师,面对的是学生。其实,我把学生当做自己的朋友,在学生面前,我才知道:我必须不断地完善自己。只是希望学生也一样,不断地完善自己。现在我们音乐教师拥有的教学资料只有一本教师用书和一套CD,与教学内容涵盖范围不成正比,音乐是听觉的艺术,但音乐课堂仅靠听和唱是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的,我们可以提高网络资源,结合教材下载影片、MTV歌曲,给学生欣赏。积极应用音乐课程的整合功能。音乐课程整合,发挥了一对一授课的优势,摈弃了缺点,最大限度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与内在潜能,较好的处理了文化课与专业课的矛盾问题,充分体现了因材施教的原则,较大面积提高了教学质量。音乐课程整合极大发挥了教师的指导作用,强化了课内外的结合,缩短了教学的时间,增强了学生学习、实践的机会与方式,教师的表扬、学生的鼓励、家长的赞赏,使学生充分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劲头十足。音乐课整合,注重了学生参与教学信息的反馈,师生双向选择引进公平竞争的教学机制,使学生都处于积极的学习热情之中。我会利用休息时间去自费收集各种音乐文化资料,以便让学生能多听、多看、多接触优秀的作品,让他们在欣赏中学会慢慢融入音乐,陶冶音乐审美情趣。
音乐,这条道路漫长又漫长,需要一步一步,永不停歇地走。这一路走来—《小王子》告诉我们:“真正重要的东西是看不见的,要用心才能看清。”“你要对你的玫瑰负责,因为,你们之间建立了联系。”最后,最近看到的一句话,送给我们彼此:“世间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