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爱国主义教育与养成教育资料性研究科研计划
爱国主义教育与养成教育资料性研究科研计划
一.课题的界定与表述
什么是爱国主义?列宁这样说过: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对少年儿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就是要从小培养他们对社会主义祖国真挚的热爱和深厚的感情,激发民族自豪感,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懂得“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道理,通过少先队中丰富多彩的活动,年复一年地把爱祖国的种子深深扎根在孩子们的幼小心灵中,使他们逐步形成热爱祖国、热爱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制度的观念和情感。什么是养成教育?养成教育的概念一般是指少年儿童的养成和教育,是一种使自然人成为社会人的教育,或者是使儿童具备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素质,基本技能的教育。从广义上讲,养成教育是指人的基础的心理素质、思想品德、行为习惯和生存能力的养成及其教育。而狭义的养成教育则单指人的基础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养成及其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与养成教育从内容上看,养成教育的内容包含爱国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是养成教育的重要内容。
二.研究的目的、意义
爱国主义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核心。因此,在少先队的德育工作中,要十分重视培养青少年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发扬爱国主义精神。对少年儿童进行全面培养,其中就有养成教育的内容。少年儿童时期是进行养成教育的最佳时期,其基本原因是:
一、少年儿童时期是人生可塑性最大的时间,因此,对少年儿童进行养成教育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少年儿童时期养成的不良品质和习惯日后很难矫正,有的甚至可能伴随人的一生,而养成的良好的品质和习惯则终生受益。
三.研究内容的具体化表述
爱国主义教育与养成教育资料性的研究,其内容主要有三方面: 1、国际国内爱国主义教育的现状 2、养成教育的内容和途径 3、爱国主义教育与养成教育的辩证关系 四.研究的方法和途径 研究以文献资料法为主,这是搜集有关研究对象信息的资料加以研究为展开正式的主体性研究提供参考的一种科研方法,我们将运用这一方法搜集国内外有关爱国主义教育和养成教育的资料提供给实验课题的老师并经过整理形成本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和指导。五.研究的对象和范围 爱国主义与养成教育资料性研究的研究对象是古今中外有关爱国主义教育与养成教育的论著。特别是近年来国际国内有关爱国主义教育与养成教育的教育理论、方法和途径,从这些资料中提取出适宜我们少先队教育的理论依据,同时界定爱国主义与养成教育的内容,明确爱国主义教育与养成教育的辩证关系,为实践性的操作提供科学的方法论。六.进展的步骤和进度 96.08----96.09 学习文献积累资料 96.09----96.12 基本完成爱国主义 教育与养成教育资料性研究 97.01----98.07 继续学习和研究爱国主义教育与养成教育的有关理论为操作和实验服务。七.成果的形式 有关爱国主义教育与养成教育的内容与途径的论文二者辨证关系的论文以及有关的资料汇编。八.课题组成员 由王宇明负责国际国内爱国主义教育的现状的研究和养成教育的内容和途径的研究。由朱峰负责爱国主义教育与养成教育辨证关系的研究。由二人共同负责与课题有关的资料汇编。养成教育进行研究对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重大意义。3.在少先队教育中爱国主义教育是灵魂,是主旋律,养成教育也是少先队教育的基本内容,爱国主义教育与养成教育之间有许多相同或相通的内容,二者能够互相促进,互相补充且在教育形式上也有许多相同或相似之处。目前爱国主义教育和养成教育的研究成果非常丰富,但是如何充分发挥少先队的组织特点,在少先队中同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养成教育的研究以及少先队中爱国主义教育与养成教育之间相互关系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地深入探讨。4.多年来,我校少先队组织不论在爱国主义教育方面还是在养成教育方面,都开展了大量的丰富多彩的活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并且爱国主义教育已成为我校的教育特色之一。如果在这方面进行深入研究,我校已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二.课题的界定 科研课题为<<少先队中的爱国主义教育与养成教育>>。少先对组织是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的重要依靠,是其它各种教育无法替代的,少先队组织具有集体教育和自我教育的功能,具有鲜明的组织特点和少先队个性。什么是爱国主义? 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对少年儿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具体包括八个方面的内容: 1.进行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教育; 2.进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3.进行党的基本路线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就的教育; 4.进行中国国情的教育; 5.进行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教育; 6.进行国防教育和国家安全教育; 7.进行民族团结教育; 8.进行“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的教育 ; 什么是养成教育? 养成教育有广义和狭义的养成教育是学指人的基础的道法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养成及其教育,而广义的养成教育是一种使自然人成为社会人的教育,是使人具备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素质基本技能的教育,也就是指从基本的心理素质、思想品德行为习惯和生存能力的养成及其教育。我们所研究的养成教育是指后一种广义的养成教育。我们的课题<<少先队中的爱国主义教育与养成教育>>,并非孤立的研究少先队中的爱国主义教育和少先队的养成教育,而是把爱国主义的内容同养成的内容结合起来,通过少先队的组织形式,充分发挥少先队组织特点对少先队员施加影响。三.课题研究的内容和课题组成员分工 少先队中的爱国主义教育与养成教育
(一)爱国主义教育与养成教育资料性的研究。(朱峰、王宇民)1.国际国内爱国主义教育的现状。2.养成教育的内容和途经。3.爱国主义教育与养成教育的辩证关系。
(二)少先队组织在爱国主义教育与养成教育中的作用。(薛文伟、朱建才)1.少先队教育中组织特点的分析(含少先队组织同班集体的关系)2.少先队的组织特点在爱国主义教育与养成教育中的体现。
(三)少先队系列活动中的爱国主义教育与养成教育。(樊燕、陈霞、徐岗凌)1、传统活动中的爱国主义教育与养成教育。2、主题活动中的爱国主义教育与养成教育。3、小队活动(和即兴活动)中的爱国主义教育与养成教育。
(四)爱国主义教育与养成教育层次性(阶段性)的研究。(吕祝娟、朱红娟、朱惠敏)1、分层次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与养成教育的客观性(可行性,必要性)2、少先队小学阶段爱国主义教育与养成教育各层次的特点分析。3、少先队小学阶段各层次爱国主义教育与养成教育的内容和途径。
(五)雏鹰争章活动中的爱国主义教育与养成教育。(陈梅娣、向娴宜、吴雪妹、吴立春)1、认识雏鹰争章活动的意义和宗旨。2、雏鹰争章活动同爱国主义教育与养成教育的关系。
四.研究的目的和主义
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的根本任务之一。是建设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国家所必须的,是少先队教育的主要内容,同时也是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学生思想品发展的规律所要求的。爱国主义是我国人民道德品质和道德面貌的一个重要特怔,是我国人明建设祖国、保卫祖国、建设祖国强大力量源泉,也是学生奋发学习的推动力量,因此应该从小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把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同祖国的命运前途联系起来,时刻准备着为祖国美好的明天贡献出自己的一切。少先队进行养成教育首先是培养少先队全面发展的需要。少先队员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行为规范的 养成不但是长知识,长身体的需要,更是人的社会化的基础。是少年儿童终身受益,生存和发展的利能力是社会主义关于人的教育的本质体现。其次少先队进行养成教育,也是少先队教育和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相结合, 形成少年儿童教育社会合力及最大的有效性的需要。
五.研究本课题应遵循的原则
1.共产主义方向性原则。共产主义方向性原则是学校,思想品德教育的根本原则,它集中地反映了培养新人的根本要求。贯彻这条原则,就要求教师组织的教育活动必须具有良好的思想性和科学性,防止出现消极的不良的副作用。只有用科学的态度,实事求是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才能够使学生真正受到教育。2.正面引导原则。正面引导原则,就是对学生正面疏导,启发自觉调动学生接受教育的内部动力,使学生依靠积极因素去克服消极因素。贯彻这一原则要做到:1正面启发,积极引导。2树立榜样,表扬为主。3严禁体罚。3.通过集体进行教育的原则。健全的集体是一个巨大的教育力量,少先队集体有其自身的特点和优势。集体对学生的影响,往往要比教师个人的影响大得多。当然强调集体教育并不排除个别教育,要把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结合起来。4.兼顾队员的年龄特点和个别特点的原则 对学生进行教育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个别差异,提出不同的要求,采取不同的教育形式和方法,因材施教,但这也并不是说教师消极地去适应儿童的发展水平,迁就某些自发倾向,降低教育要求,任其自然成长,而是要站在学生发展水平的前方,因势利导。
六 研究本课题的方法和手段
1、经验总结法。经验总结法是指人们在教育实践中比较零散的初步认识成果,经过总结提高上升为理论,这是本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2、观察法。这是教育科学研究中广泛运用的一种传统方法,其核心是完成本课题研究任务的条件分析 我校是一所乡镇中心小学,有七十多名教师,二十九个教学级一千多名学生。我们这所学校一直受到各级领导的重视、关心和帮助,且学校在社会上有一定的知名度,具有良好的社会基础。我校历来十分重视少先队工作,认为少先队活动是培养学生全面素质十分重要的途径,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学校少先队集体基础好,是全国红旗大队,多次被评为省少先队先进集体,有一支稳定的、素质较好的校内辅员队伍,和一支热心为儿童服务的校外辅导员队伍。我们区文教局、团区委的领导十分重视我们的研究工作,并同我们一起制定了可行的实施方案。我校的教研气氛浓郁,教育、教学方面科研成果累累。科研的物质条件已初步具备,校园文化丰富多彩,爱国主义教育已形成特色。我校对本课题的科研经费具有一定的承受能力。并且全校从校长到教师已形成科研重要性的共识。我校已聘请了一批全国知名的少先队教育专家为我校的课题研究顾问、导师,经常请他们来我校讲学,指导我们的课题研究。我们课题组的成员大都是年青人,他们具有良好的理论基础和一定的实践经验,并且他们精力旺盛,家庭负担轻,事业心强,热爱少先队工作,具有刻苦钻研的精神,是一支素质很好的研究队伍。对研究对象进行观察,通过观察来积累原始资料。3.文献资料法 这是搜集有关研究对象信息的资料加以研究为展开正式的主体性研究提供参考的一种科研方法。我们将运用这一方法收集国内外有关爱国主义教育和养成教育方面的资料、理论,为研究提供指导。4.调查法。用各种方法和手极(如问卷,谈话,访问)对教育现象或结果进行有计划,周密的,系统的间接了解和考察。研究课题中“少先队系列活动中的爱国主义教育与养成教育”中心部分子课题将运用这种研究方法。
七.课题组明确分工网络。
1.课题组明确分工,各负其责。课题申请人:朱银华 课题组长:徐育 课题组副组长:朱银华 2.抓好课题研究的组织管理,保证课题研究规范化,及时进行检测,每学期有阶段小结,研究工作做好纪录,注意各种研究资料的积累。3.通过各种行式和途径提高研究人员的整体素质,使他们能掌握,先进的教育理论,较好地驾驭研究工作。提高课题研究的质量。4.主动与上级主管部门联系,聘请他们为课题研究的指导及时向他们汇报课题研究的进展情况保证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八研究计划实施步骤,和阶段目标。实验时间暂订两年(1996年7月-1998年8月)1.准备阶段(96年7月-96年10月)在调查研究,学习基础上,制定课题研究方案报请省,市少年儿童研究会审阅,进行开题活动,制定了课题研究方案。2.研究阶段(97年9月-98年1月)组织开展少先队实践活动,全面建设校园文化,继续课题组成员学习理论。研究资料每学期定期举行研讨活动,期末写出阶段小结。3.总结论证阶段。(98年2月-98年7月)整理研究资料,汇总研究成果,对新形势下少先队员中的爱国主义教育和养成教育,全面进行分析研究,整理论文集聘请上级有关部门的领导专家进行论证。
第二篇:课题研究过程性资料主要内容
课题研究过程性资料主要内容
1、课题立项申请书
2、批准书(立项证书)
3、课题方案(具体每个阶段的研究计划每个阶段的总结)
4、过程性资料(材料与课题要具有相关度):
★围绕课题展开的调查报告、方案论证、开题报告、阶段报告等; ★围绕课题的学习材料学习体会;
★围绕课题的研究课实录或教学设计、说课、评课、教者自我反思、课堂评价表、光盘、图片、影像资料;
★教育教学效果测查情况,检测评价试卷、问卷及检测所得的一些数据资料
★研究过程中对研究对象的全部观察记录、调查材料、测验统计等。★课题组成员所写的课题小结、随笔、案例分析、课题组成员所获得的荣誉。课题组成员撰写的经验总结、发表的与课题有关的文章(刊物封面、目录、文章级别、文章)、获奖论文(注明级别、等次)、撰写的专著。
★课题整个研究过程的大事记,主要成果推广应用情况、效果、效益。★课题中期评估申请中期评估报告阶段成果 ★课题结题申请书课题结题报告最终成果
第三篇: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实践研究段性总结
《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实践研究》
第 一 阶 段 性 总 结
管村小学课题组(2011年7月)
一、问题的提出
我们认为“德育”虽不限于行为习惯的养成,而对于小学生来说,养成终身受用的良好行为习惯,至关重要。只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德育”才算得上有“实效”。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固然同家长对子女行为的指导关系甚大。单就学校来说,以往在德育中虽然指导思想上并未忽视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但问题是教育头绪过多,活动频繁,常常顾此失彼,有始无终。小学生行为规范条目过多,难以逐条落实,以致不少行为规范成为空文。对学生要求过多,缺乏行为指导,甚少发动学生自己分析学生中的行为表现。所以,我们觉得,正是像“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这样日常生活中最平常、最需解决的问题,才更值得研究,也才有可能进行研究。
二、实验目标
(一)梳理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思路,建立可行的“学生行为规范体系”,确立不同阶段学生行为指导的重点;建立以学生行为指导为主的“学生教育与管理的模式”。
(二)通过教师继续教育和教育行动研究,使教师逐步更新学生行为管理的观念,建立有关“学生行为指导与管理的评估体系”。
(三)经过2—3年的“行为习惯的养成”,使管村小学的学生能基本达到《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要求的“20字”标准,成为一个行为习惯良好、人格健全、有发展潜力的合格小公民。
三、实验措施:
(一)成立了“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实践研究”课题组。校长统管实验工作,教务主任任课题组组长。全校设8个实验班,课题小组由5名骨干教师组成。
(二)建立可行的行为规范训练体系
我校从2008年4月就开始进行学生的行为规范训练,定下了七个领域,即:①思想道德行为。②学习行为。③纪律行为。④生活行为。⑤卫生行为。⑥礼貌行为。⑦劳动行为。并制定了相应的目标体系如下:
思想品德行为:
一年级: 二年级:
1、爱护国旗、国徽、会唱国歌。升 1.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初步了解 国旗、奏国歌时要肃立、脱帽、行 祖国的发展史,为自己是中国人感到 注目礼,少先队员行队礼。自豪。
2、热爱学校,热爱集体。
2、有一定的集体荣誉感。
3、关心他人。
3、平等待人,尊重他人。三年级: 四年级:
1、热爱祖国,立志为祖国的美好
1、热爱祖国,尽量多了解我国的国将来做贡献。
22、有集体荣誉感,乐意为集体做事。
3、诚实勇敢,有错就改。3 五年级:
1、能分清对、错,有是非观。
12、对人对事有较强的责任感。
3、情感健康发展,逐步形成正确的 2人生观。3学习行为:
一年级:
1、爱学习,培养对学习的兴趣。
12、课前准备好学习用品。
23、形成正确的坐姿、读写姿式。3三年级:
1、初步学习按要求预习的方法。
12、上课专心听讲,积极思考。
23、主动完成作业。3五年级:
1、初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12、有主动学习的愿望。
23、初步形成自觉预习、质疑、复习3方法,情。、有集体荣誉感,主动维护集体的荣誉与利益。、诚实勇敢,有主动承认与改正错
误的
勇气,进一步完善自我。六年级:、明辨是非,用道德准则较正确地
判断人或事。、做事认真,责任感强。、情感健康发展,正在形成正确的人生观。
二年级:、上课注意听讲,积极发言。、认真完成作业,书写工整。、尝试质疑问难。四年级:、学会按要求预习。、学会做简单的课堂笔记。、认真完成家庭作业,学会检查。六年级:、有较强烈的主动学习的愿望。、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在教师的指导下,善于归纳学习
的学习习惯。学会学习,自学能力得到发展。
纪律行为:
一年级: 二年级:
1、按时上学,不迟到不早退,1、遵守课堂纪律,发言先举手。有病、有事要请假。
2、玩耍时,遵守游戏规则,懂得文
明谦让。
2、课间不追逐,不大声喧哗。
3、在公共场所遵守秩序。
3、上下楼梯有秩序地靠右行走。
三年级: 四年级:
1、依时上课,做好课前准备。
1、自觉做好课前准备,遵守课堂纪律。
2、自觉做好广播操、眼保健操。
2、能做到老师在与不在一个样。
3、要求做到老师在与不在一个样。
3、自觉遵守公共秩序。五年级: 六年级:
1、自觉遵守并主动维护本班课堂
1、形成良好的班风、班纪。及课间纪律。
2、遵守公共秩序,主动维护公共道
德与规范。
2、追求良好的班风、班纪。
3、具有法律意识,以法律、法规来
约束
3、能以行为规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自己的行为。
生活行为:
一年级: 二年级:
1、准时起床,培养良好的作息安排。
1、能按学校生活的基本要求去做。
2、熟悉、了解学校,能体验集体生
2、健康、愉快、仪表整洁,会主
动与人交往。
活的愉快。
3、培养对身边事物的兴趣。
三年级: 四年级:
1、团结同学,学会谦让。
1、团结同学,学会谦让与宽容。
2、能帮助有困难的同学。
2、乐于助人。
3、学会安排自己一天的学习生活。
3、生活有规律,有良好的生活习
惯。
五年级: 六年级:
1、培养、锻炼、提高自理能力。
1、养成较强的自理生活能力。
2、树立独立、自主生活的观念。
2、学会协作,关心社会。
3、学会与人相处。
3、形成积极向上、开朗、乐观的生活态度。
卫生行为:
一年级: 二年级:
1、知道脏手对人体健康的危害,1、逐渐养成个人清洁卫生的习惯。有保持手脸、桌椅、地面干净的习惯。
2、有爱护环境卫生的意识。
2、每天上学前吃好正餐,不带零食
3、懂得学校的卫生常规,养成良
好的作息习惯。
进校园。
3、懂得一些简单的卫生常识。
三年级: 四年级:
1、衣着整洁,勤洗头洗澡,常剪指甲。
1、衣着整洁,保持干净,注意个
人卫生。
2、讲卫生,注意保持周围的环境卫生。
2、讲卫生,看到垃圾能主动清理。
3、了解基本的卫生与健康的知识。
3、了解环保知识。
五年级: 六年级:
1、自觉地搞好个人卫生和班级卫生。
1、注重仪容、仪表,自觉维护个
人和
2、注重环保,关注社区和公共场所的 班级的形象。
卫生状况。
2、主动参与班内、校内卫生活动,有美化校园的要求。
3、运用所掌握的环保知识,为社
区建设出主意。
礼貌行为:
一年级: 二年级:
1、尊敬师长,乐意有礼貌地向老师
1、敬爱长辈,早起、进门、外出会和家长问好。打招呼、问候。
2、学会使用礼貌语“早”、“对不起”、2、能与同学、老师热情、礼貌
地交往。
“再见”、“请”、“谢谢”等。
3、会体贴父母、长辈,不任性
撒娇。
三年级: 四年级:
1、见到老师和来宾能行礼、问好。
1、见到老师和来宾能主动行礼,2、初步学会专心听他人讲话。并大声问好。
2、学会专心听他人讲话,并做出
得体的回应。
五年级: 六年级:
1、见到老师、长辈或访客时能以
1、能对不同的对象自觉地分别以 恰当的方式问候。恰当的语言和方式问候。
2、在家和公共场所,能礼貌地待
2、注重公共礼仪,讲究文明,有礼。人接物。3
劳动行为:
一年级:
1、学会自己穿衣、系鞋带。
12、学会自己整理书包、文具盒、玩具等。上学时带齐学习用具。动成果。
3、学做值日,培养对劳动的兴趣。三年级:
1、能完成老师交给的劳动任务。
12、有初步的劳动技能。
3、乐意做力所能及的事。2 3五年级:
1、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
12、积极参加校内劳动。
3、涉足公益事业,参与公益劳动。
3、对待外国友人热情大方,不卑不
亢。
二年级:、懂得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不会 做的事学着做。、不乱花钱,懂得节省,珍惜劳
四年级:、能完成老师交给的劳动任务,并
做到有始有终。、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乐意做家务
劳动。、培养吃苦耐劳精神。六年级:、形成热爱劳动的态度及热爱劳动人
民情感。、具有“劳动光荣”的思想。、热心公益事业,积极参与校外公益
劳动。
《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实践研究》
第 二 阶 段 性 总 结
管村小学课题组(2012年9月)
学校开展课题研究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我校申报了济宁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10年滚动课题《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实践研究》,并扎实开展了实践研究。力求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重视实践,通过结合学校实际情况,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改进学校德育工作,净化育人环境,提高学校德育水平,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水平,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二年多的课题研究工作中,我们取得了一些阶段性的实验成果,也积累了一定的实验经验,同时在实验过程中进行不断的反思,现就我校该课题的研究工作做中期阶段(第二阶段)总结:
一、在实施中修订和发展课题计划
课题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我们课题组首先做到不断的实践研究,其次不断地听取老师的意见,对计划加以修订和补充,使计划更符合实际,更符合规律。学生的习惯养成不能单靠认识教育来完成,必须创设不同的训练情境,在不断的体验和社会生活实践中才能实现。没有训练就没有习惯,反复训练才能形成自然的、一贯的、稳定的行为。为了使学生在一段时期内重点养成一项良好习惯,我们要求年级组根据本年级学生情况,一学期解决一个重点问题。如:一年级的《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二年级的《培养学生守时惜时习惯》、三年级的《培养学生的良好卫生习惯》、四年级的《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五年级的《小学生课堂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和六年级的《学生文明礼貌习惯的养成教育》。
二、在实施中调研和加强课题指导
在《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实践研究》课题研究的探索中,建立一支既胜任教学工作,又能不断研究发展的创新型教师队伍是关键,因此,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我们不断加强对师资的培训,以使课题的计划不断地变为课题的实践并取得成效,以提高课题组教师的综合素质。为了引导老师端正思想,帮助老师掌握方法,我们定期组织课题工作会议,2011年10月18日下午课题组成员和全体班主任再次聚集在三楼多媒体教室举行课题“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实践研究”的研讨活动。课题组长李甲国同志给大家作了《小课题 大文章》的讲座,从生动的事例入手,告诉大家科研并不神秘,它其实和我们每天的教学工作一样是有章可循的,它需要我们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按部就班地实施,并辅以有效的反思与总结。告诉大家“教学即研究,教师即研究者,成果即成长”,希望每一个老师用一双慧眼去发现问题,用独特的视角去解决问题。
为了使课题研究不流于形式,我们课题组加强调研,以便解决实际问题。我们深入课堂,倾听老师的意见,定时与老师一起研讨,了解一线教育教学情况。例如:本学期我们迎来了一年级的新同学,一年级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期,为了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确保课题深入开展,本学期我们重点对一年级教育教学情况进行了整体调研。学校领导和语文教师们一起观摩了一年级识字教学的两堂课,并召开了班主任及任课教师会议。首先肯定了一年级老师在开学短短的时间中所取得的成绩,并重点讲了一年级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重要性,尤其强调了安全习惯培养;针对两堂课进行了点评,同时也指出教师对于学生的关注应做得更细致些,教师在课堂中应加强巡视,给学生切实的指导,真正落实面向每一个,帮助每一个学生早日适应小学的新生活。会上每一位老师都针对开学以来所遇到的情况以及教育教学中遇到的困惑与学校领导进行了沟通和交流,学校认真听取了一年级老师胡玉梅的发言,并表示愿作一年级教育教学的坚强后盾,努力为一年级老师排忧解难,让她们引导学生走好起步之路。最后向一年级教师提出了几点希望:
一是必须加强学习,边实践边学习;
二是必须在自身原有基础上不断提升,以适应一年级的教学; 三是必须勇于实践,真正实现面向每一个孩子,使每一个孩子都能得到最大的发展;
四是必须勤于反思,把一年级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宝贵经验及时进行梳理和总结。并部署了召开一年级家长培训会的有关事宜。
本次调研充分体现了学校对一年级学生养成教育的重视,同时也使一年级任课老师更坚定了培养好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信心。
三、在实施中评价和拓宽研究途径
课题研究必须来源于教育教学需求,《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实践研究》这一课题的价值体现了服务于教学,最终还是服务于学生。基于此,我们的课题研究不能脱离教师、学生实际,因而对教师、学生的现状和需求不能忽视。为激发教师和学生的参与热情,教师层面实施课题研究过程性评价,定期开展论文、教育案例、经验交流等评选活动,鼓励教师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理论总结,让教师把自己的独立思考和创新见解充分显现出来。围绕本课题,由学校课题研究领导小组评价教师研究课题的方案设计,考察研究的过程是否落实,运用的方法是否适当有效,并对效果进行全面的分析。学生层面上,开展成龙评价,激励学生争取不断进步。用“鱼跃龙门”的评价方式,对学生行为习惯全方位多角度地进行评价。引导学生形象地把自己当作一条自己喜欢的正在聚力跃龙门准备成龙的小鱼。龙有多种,人人都可成龙,让孩子们在跃“龙门”的过程中体验成功,感受成长的快乐。让学生对照行为习惯要求进行自评、互评,制订出近期个人目标和班级目标,并利用班会课根据近期个人目标和班级目标进行对照检查,近期目标达到就定出下一个努力目标,没有达到就查找原因继续努力。通过学习和制定近期目标使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做到了具体化,增强了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四、在实施中丰富和充实研究内容
为了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家长的配合至关重要,家校之间的经常沟通是推动和促进学校工作的重要动力,为此学校采取了家长参与学校课题研究的措施。学校分年级举办家长培训班。课题组成员和家长聚集在三楼多媒体举行家长培训和课题推进会。首先,李校长向家长介绍了学校进行该课题研究的目的和具体的做法,希望得到家长的配合;教学校长从具体的事例入手,与家长重点交流如何配合老师对孩子进行教育,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少队辅导员以《良好品格,成就美好人生》为题,谈家庭教育应注重孩子品德修养的话题;家长代表交流家庭教育经验。通过家长培训和课题推进会,为学校与家庭之间,建立起一条最直接、最真实、最及时、最全面的“绿色通道”,提高课题研究的实效性。家校配合,更有助于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为进一步加大课题实验研究力度,我们组织教师开展丰富多彩的课题研究活动,我们课题组成员在各年级轮流开展研讨活动,如四年级的《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和六年级的《学生文明礼貌习惯的养成教育》等,在二年多的课题研究过程中,举办了“我说我的教育故事”评比活动,开展了“案例撰写比赛”“案例论坛”等一系列活动。
五、开展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素质
积极开展各项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提升素质,在体验中感悟生活,在感悟中明确如何做到知行统一,学会做人、做事和学习,从而促进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我们的做法:一是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二是把班级还给学生,让学生独立组织开展班级活动;三是利用每周的兴趣活动课,让小组轮流组织设计比赛项目。这些活动学生特别感兴趣,通过参观,学生不仅增长了见识,同时也进一步学习了相关礼仪,进一步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六、在实施中的问题和思考
通过本课题实验研究,我们欣喜地看到:课题组教师对《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实践研究》研究方向正在进行深层次的思考,重视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正在深入人心。但纵观我们在这一领域的探索,还不可避免地存在这样或那样问题,总的说来,主要有以下两点:
一是缺乏持之以恒的精神。习惯培养是一个持之以恒的过程。如果不坚持,行为就难以变成自动化的习惯。有的老师学习任务一忙,就忽视对学生的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很多家长对孩子进行训练,往往根据自己的心情进行,心情好的时候,孩子做得不太好也可以放过去。
二是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还未能同步。行为习惯的养成是长期教育、引导和训练的积累。没有大量规范化日常行为要求和训练,习惯的形成是困难的。这要求家庭在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过程中,要特别重视环境的作用,既要为孩子营造良好的物质和生活环境,同时也要为孩子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使孩子在耳濡目染中,熏陶、体验,不断规范和调整自己的行为,从而让孩子在成长中逐渐养成一些良好的习惯。而有的家长不能以身作则,导致孩子行为习惯差。我们为此举办了家长培训班,但毕竟几次培训还无法改变家长的行为习惯。
七、本课题研究的下一步打算
下一步重点进行自主化班级管理模式的建立,解决家庭教育跟不上的问题。“自主化班级管理”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我管理、自主发展的教育管理模式。在班级管理中,学生是主体,他们是班级的被管理者,也是管理者。开展行为规范特色班创建活动,每个班级根据年级的不同,学生的特点,每学期申报特色班级创建,如诚信班、遵纪班、团结友爱班等,每学期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强化培养学生某一方面习惯。通过研究自主化班级管理模式,让每个学生都能主动参与班级管理,成为班级管理的主人,在自我管理、自我评价中进行自我教育,从而促进知行的统一,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实践研究》
第 三阶 段 性 总 结
管村小学课题组(2013年6月)
实践表明,习惯养成教育抓得越早越好,我们的教育不能等孩子上了大学,走向社会,再回过头来强调“节约粮食、尊敬师长”之类的要求,那是违背教育规律的。而学生的各种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很重要的方面就在于学校要健全规章制度和严肃的规范训练。只有形成严格要求、严格训练、严格管理的约束氛围,才会在学生幼小稚朴的心灵烙下良好的印痕。我们学校开展的一系列习惯养成教育活动正式基于这种考虑。
另外,我校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很大的差异。要使所有的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素质都能全面提升,就必须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所以我们决定先从学生的习惯养成教育入手,并逐渐把这些好习惯内化为他们的内在素质,从而促进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实验前期,我们对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学生的卫生、学习、文明礼貌、品德行为习惯都还欠缺,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具有很好的行为习惯。习惯是从小培养的,好品质就是在养成好习惯的同时形成的。因此,从小对小学生进行行为习惯的培养与训练势在必行,迫在眉睫。
一、目标制定
根据我校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年龄特点,我校制定了“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培养的教育目标”。以研究围绕学生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文明礼貌习惯、品德行为习惯、学习习惯为根本目的,以各种实践活动过程为载体,在培养目标指导下,通过对实验班学生各方面行为习惯的调查和了解,设计各类活动,采取不同措施对学生进行实践研究,最后与对比班进行比较,找出帮助学生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方法,形成适应新学期学生的较为规范的行为习惯培养体系,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地成长。
二、具体的组织内容
根据具体的培养计划,除适时进行行为习惯训练外,每周确定两次训练时间(周二和周四早晨时间)培养计划由浅入深,根据《德纲手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对学生的要求,选择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行为习惯的训练和培养,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良好的卫生习惯:学会自己穿衣服,系红领巾,学会自己洗红领巾、手帕、抹布;学会收拾自己的书包、书桌,不随地吐痰,看到垃圾主动捡起,不在桌椅、墙壁上随便刻画;知道值日生应该做什么,怎么做又快又好。
2、良好的学习习惯:课前能及时做好准备工作;上课要有良好的学习态度;养成仔细观察、勤记笔记、质疑发问、勤查工具书、定期复习整理的好习惯;独立自主地完成作业,做到仔细审题、认真书写文字,力争保质保量按时完成作业,不抄袭他人作业,不找他人代写作业;上自习课会独立处理自己的事情,不打扰别人学习。上课有良好的坐姿,不可半躺在椅子上,蹲在椅子上、趴在椅子上、趴在桌子上听课。
3、良好的文明礼貌习惯:知道基本的礼节。如:鞠躬、招手、敬队礼等等。会使用礼貌用语;进教室、教师办公室前先敲门,未经允许不闯入;
4、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惯:课间不追逐打闹,不大声喧哗,做健康的游戏;排队快、静、齐;上下楼梯靠右行;不讲粗话,不打人;不去危险的地方,不进花坛不摘花;和同学团结互助。
四、具体的措施
1、身教重于言教
华东交通大学王东华先生认为:习惯的培养更多的要靠潜教育。我同意他的说法,我认为每个孩子都可以从他周围的成人身上找到“影子”。如果身处孩子周围的父母、老师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孩子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就非常容易。
父母: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更是孩子的启蒙教师和行为楷模。父母要学会利用模仿的心理机制来培养孩子的好习惯。模仿分为有意模仿和无意模仿,特别是无意模仿对孩子的影响更大。比如:父母见人很随和,主动打招呼问好,孩子自然也学会了待人有礼貌,这就是无意模仿的结果。相反,经常受到父母不良饮食习惯、吸烟和酗酒等不健康习惯影响的学生往往会效仿父母的行为;有的父母爱发牢骚,孩子有一点错就又打又骂,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变得有攻击性,遇到挫折容易发火,好争辩,以打架来解决冲突;父母喜欢说脏话、粗话,孩子潜移默化地也会受到影响,所以切记:父母良好的行为可以为孩子树立学习的榜样,让孩子自觉地接受。基于此,我们定期召开家长会,教师:学生具有向师性的特点,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对老师的依赖与信任感,他们视老师为自己的教导者和指挥者,而且在其小小的心灵看来,教师是高大的、无所不会、无所不能的。因此,钦佩、崇敬、爱戴之心油然而生。从而,他们就会去模仿教师的一些一言一行。教师要提高自身素质与修养,注重以身作则,潜移默化地带动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切记:教师的一言一行,在学生的心目中留下的印象有时可能比家长的教导还要深刻,教师一句不良的语言、一个稍不注意的行为,往往会使学生的言行向不良的方向发展。所以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的训练的同时,教师必须注重自身的各种素质和修养,言谈、行为、小节都是必须为人榜样,文化修养、职业道德更是重要。教师的一举一动都要是好习惯的自然流露、体现,如果只对学生讲这讲那,平时自己都做不到,会导致学生产生混乱认识,从而不利于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
2、教给方法,反复练习
习惯是培养出来的,而不是生来就有的,它是在人的生活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它的养成有一个从生疏到熟练、再由熟练到“自动化”的过程,要完成这一过程必须反复训练,多多实践。对于刚入学的小学生来讲,记忆力、意志力都比较差,有些动作往往讲过了他们也不会记住。对于每一项内容,首先教给孩子们正确的方法,在此基础上采取多种方式组织练习,在多次的重复中强化正确的行为方式。
3、开展各种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接受教育
我们通过问卷的形式对学生进行良好行为习惯的宣传教育活动。同时还召开主题系列班会活动,如:道德伴我行、告别不文明现象、懂文明讲礼貌、文明礼仪伴我行、文明礼仪之花处处开、文明礼仪之花开遍校园等,使学生受到良好的文明礼仪教育。还开展读书活动,坚持背古诗,鼓励孩子们每天读10分钟好书,每周写一篇读书笔记,定期评比,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定期组织开展队列竞赛活动,评出一、二、三等奖,激励孩子们做到快、静、齐,上、下楼稳步轻声,按右侧通行,形成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惯。开展值周评比活动,激励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同时,我们还以板报、宣传橱窗等形式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宣传,表扬行为习惯先进班集体和先进个人,宏扬好人好事,激励孩子争做行为习惯小模范。
总之,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它需要学生长期努力,需要老师不断地督促引导。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训练,必须持之以恒,像滴水石穿一样,一点一滴,经年累月,使养成教育真正变成学生的内在需要,促使他们自觉养成各方面的良好行为习惯
第四篇:小学生文明素养与健康行为养成教育研究计划
《小学生文明素养与健康行为养成教育研究》课题计划钦师附小周丽莉
养成教育是素质教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和核心。养成教育是一个长期反复的教育过程,结合我校工作实际,特拟订本计划:
一、指导思想
养成教育是我们的根本任务和主要内容。以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及文明行为习惯为出发点,以有利于指导小学生健康成长为目的,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狠抓落实,注重实效,形成特色,开创我校养成教育的新局面,大力推进素质教育。
二、工作目标
1、通过“礼仪习惯”教育,使学生逐步养成尊敬长辈、礼貌待人的优秀品质,提高分清是非、美丑、善恶、真假的能力。
2、通过“生活习惯”教育,使学生养成讲秩序、讲效率、讲公德、有理智的好习惯,提高学生的生活能力。
3、通过“学习习惯”教育,教会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学生文化素质的提高。
4、通过“节俭习惯”教育,培养学生在节俭意识的前提下,较好地发挥人力物力效能,使学生养成艰苦朴素的良好习惯。
三、教育内容
以《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为标准,归纳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存在的不良行为,从礼仪、学习、生活和节俭四方面,正
面规范学生行为习惯。
1、礼仪习惯
①尊重长辈,听父母教导,不顶嘴,讲话态度诚恳;
②接受长辈物品时要起立双手接,受到赞扬时说“谢谢”;
③上学或外出回家见到父母、长辈有礼貌地问候,外出时向父母道别,说明去向;
④吃饭不独占独吃,先让长辈就座,吃完饭要对同桌吃饭的长辈或客人说“请慢用”;
⑤关心父母等长辈的身体,父母生病要问候,端水送药,主动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
⑥有客人来访,接待热情、周到,要使用“欢迎光临”、“再见”、“下次再来”等礼貌用语;
⑦进校第一次见到老师,早上问早、中午问好,放学见到老师说“再见”,进出校门、上下楼梯遇见老师让老师先行;
⑧上课回答问题先举手,跟老师说话要起立,进办公室前喊“报告”;⑨同学要互助,不以强欺弱,不叫同学绰号;
⑩参加升降国旗,要严肃、庄重、衣着整洁。
2、学习习惯
①课前要预习,中高年级预习有记录,学会带着问题听课;②课前准备好学习用品,静待老师上课;
③上课座姿端正,书写时握笔姿势正确。手握笔的地方离笔尖一寸,眼睛离书一尺,身体离桌一拳;
④上课专心听讲,不乱说乱动,勇于提问,积极回答,抓重点,积极思考;
⑤作业要字体端正,纸面清洁,格式正确,不边做边玩;⑥按时完成作业,做到独立、耐心、细致;
⑦学会先复习后完成作业,先审题再解答的习惯;
⑧考试答题要细心、准确、书写规范。
3、生活习惯
①早晨早起,不睡懒觉——做勤快人;
②起床、穿衣、洗涮、整理房间、整理书包、吃饭行动快速——当利索人;
③吃饱饭、吃好饭、不挑食——做健康人;
④不过早到校,上学不迟到,放学及时回家,不绕路,不贪玩,不在路上打闹——做守时人;
⑤早晚涮牙,天天洗脚,经常洗澡,经常剪指甲,穿戴整洁——讲卫生;
⑥出入教室,上下楼梯靠右行,不打闹。有秩序上(下)操,站队不挤、不抢、不拖、听口令,动作快——守纪律;
⑦积极主动打扫教室,不带瓜子、糖果、冰糕入校,校园不乱扔碎纸,不乱涂乱画,不随地大小便——讲公德;
⑧星期天、节假日有活动时间表,学习、休息、玩乐有条不紊——讲条理;
⑨看电视按照家长和老师的要求有限度,不放任——讲理智;⑩在家帮助家长做力所能及的事——爱劳动;
⑾家长接送不进校园。
4、节俭习惯
①利用水、电及时关闭开关,节约一度电、一滴水;
②爱护书本,节约一张纸、一块橡皮、一支铅笔;
③爱护桌椅、门窗、板擦等物;
④爱惜衣物,不追求穿戴;
⑤爱惜粮食,不随便丢弃饭菜,不剩饭,节约一粒粮食;⑥不随便丢弃粉笔、扫帚、簸箕等教室用具;
⑦正确支配零用钱,不吃零嘴;
⑧不向父母提出过高的物质要求;
⑨学习、办事讲效率,学会能用不同办法解决同一问题。
四、工作措施
养成教育做起来不可能轰轰烈烈,但是它的质量确系学生们将来的生存和发展,我校将在养成教育中,少一些空谈,多一些落实,少一些指责,多一些培养,从点滴做起,用我们的心血,来完成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1、养成教育领导小组,负责学校养成教育的规划、布置、协调和落实工作。
2、班级成立“学生自律队”,及时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起到激励和监督作用。
3、学校成立养成教育监察组、重点稽查学生不文明行为。(每班1人)
4、联系家长委员会配合,发扬家长对学生行为是指导和监督作用。
5、建立学生心理辅导站(辅导站设在张老师办公室),对个别特殊学生进行重点心理辅导,使其身心健康发展。
6、坚持周班会制度,总结本周本班养成教育工作情况,安排下周工作。每月最后一个周五,召开一次主题班会、讨论会,进行一次阶段性班内总结。
7、加强师德建设,提高教师德育意识,强化学科渗透功能,及时纠正学生不良行为习惯。
8、加大养成教育工作科研指导力度,领导小组成员要深入研究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深入基层发现、分析、解决问题。
9、实行按月进行评比文明班级制度。积分第一名为文明班级,发放流动红旗。流动红旗次数作为评选学年优秀班级和优秀辅导员的重要依据。
第五篇:小学课题研究计划和科研工作计划
小学课题研究计划和科研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根据区科研部工作部署,认真贯彻落实学校科研工作计划,依据教育科研要为教育教学决策服务的精神,我校课题组成员以课题为重点,通过课堂教学研究,不断学习、积累、交流和总结,提高研究教师的专业水平,促进我校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二、本学期课题的研究目标:
1、科研课题研究:完成课题《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教学有效教学策略研
究》的研究准备工作。
2、科研成果推广:各立项课题研究成果交流;研究教师人人有论文参评获奖,争取在各级刊物发表。
3、继续营造良好的研究氛围学校课题组成员每人上展示课进行交流,通过课题研究这个平台,营造科研的氛围。
4、善于观察、思考、总结和积累,养成习惯。
每位课题组成员在日常的教育工作中,善于把教学工作中的各种资源纳入研究的范围。做一个教学的有心人,把撰写教学心得或教学反思变成一种习惯,从中进行总结提炼规律。每月一个教学反思或心得体会上交学校科研室。
三、实施策略
1、坚持学习,不断更新观念
(1)以自学为主,向专家学、向书本学、向网络学、向同事学。定期召开读书心得交流会。
(2)教科室积极组织广大教师参加学校培训,为教师们搜集各类有关新课程改革和自主学习的资料。
2、加强对立项课题的过程管理,完善研究资料,切实做好结题的各项准备工作。按照08-09年课题计划,要定期对课题进行总结和反思,不断完善资料,丰富研究成果。力争明年初通过结题验收。
3、抓好校本教研,力图突出学科特色
各学科备课组在教研组长的带领下,要结合专题研究,重点放在“有效教学策略”上,注重做好过程资料的整理。各课题组进行“经验交流”、“案例分析”等形式的学习交流活动,促进全组教师共同提高。
小学课题研究计划
一、指导思想
根据区科研部工作部署,认真贯彻落实学校科研工作计划,依据教育科研要为教育教学决策服务的精神,我校课题组成员以课题为重点,通过课堂教学研究,不断学习、积累、交流和总结,提高研究教师的专业水平,促进我校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二、本学期课题的研究目标:
1、科研课题研究:
完成课题《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教学有效教学策略研
究》的研究准备工作。
2、科研成果推广:
各立项课题研究成果交流;
研究教师人人有论文参评获奖,争取在各级刊物发表。
3、继续营造良好的研究氛围
学校课题组成员每人上展示课进行交流,通过课题研究这个平台,营造科研的氛围。
4、善于观察、思考、总结和积累,养成习惯。
每位课题组成员在日常的教育工作中,善于把教学工作中的各种资源纳入研究的范围。做一个教学的有心人,把撰写教学心得或教学反思变成一种习惯,从中进行总结提炼规律。每月一个教学反思或心得体会上交学校科研室。
三、实施策略
1、坚持学习,不断更新观念
(1)以自学为主,向专家学、向书本学、向网络学、向同事学。定期召开读书心得交流会。
(2)教科室积极组织广大教师参加学校培训,为教师们搜集各类有关新课程改革和自主学习的资料。
2、加强对立项课题的过程管理,完善研究资料,切实做好结题的各项准备工作。按照08-09年课题计划,要定期对课题进行总结和反思,不断完善资料,丰富研究成果。力争明年初通过结题验收。
3、抓好校本教研,力图突出学科特色
各学科备课组在教研组长的带领下,要结合专题研究,重点放在“有效教学策略”上,注重做好过程资料的整理。各课题组进行“经验交流”、“案例分析”等形式的学习交流活动,促进全组教师共同提高。
4、抓好课题研究活动,总结成果。
(1)做好教科研成果的总结和推广工作。通过课题研讨课、赛课等形式,对较好的研究成果和改革成果加以宣传,打造学校的特色学科。
(2)课题研究教师要根据自己的研究课题、研究目标,抓住新课程实施,提炼成功的经验,多学习、多实践、多思考、多动笔、多参赛、多投稿,勤于笔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