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营养促进工程的实施意见

时间:2019-05-14 02:45:4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小学生营养促进工程的实施意见》,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小学生营养促进工程的实施意见》。

第一篇:中小学生营养促进工程的实施意见

巫山县教育委员会电子公文

山教发[2010]13号

巫山县教育委员会

关于中小学生营养促进工程 的实施意见

为贯彻落实《中共巫山县县委关于做好当前民生工作的决定》和《中共重庆市教育工作委员会、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印发重庆市教育系统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方案的通知》(渝教工委[2010]19号)文件精神,切实改善我县中小学生营养状况,增强青少年身体素质,现结合实际,提出我县中小学生营养促进工程的实施意见,请遵照执行。

一、目的意义

实施中小学生营养促进工程,为中小学生提供学生饮用奶、鸡蛋和爱心午餐,逐步改善全县中小学生尤其是贫困家庭学生营养状况,增强青少年体质,是建设“健康校园”的重要内容,是促进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重大举措,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时代要求。

通过全面实施中小学生营养促进工程,力争到2012年全县中小学生营养不良率在2008年基础上下降5个百分点,身高增长1-2厘米。

二、实施原则

(一)政府主导,学校实施的原则。中小学生营养促进工程由县政府推动,县教委牵头组织,各学校具体负责实施。

(二)全面覆盖,分步推进的原则。中小学生营养促进工程实施对象为全县中小学贫困学生,根据各校条件差异,分步启动“蛋奶工程”和“爱心午餐”计划。

(三)统一要求,学生自愿的原则。从2010年秋季学期起,在全县中小学校全面推进中小学生营养促进工程,学生在自愿的原则下,接受饮用奶、鸡蛋和爱心午餐。

三、主要内容

(一)建设农村学校食堂。各校要多方筹措资金加大投入,完善学生就餐的硬件支撑条件,为农村学校尤其是农村完全小学和村小建成符合卫生要求的简易食堂(或搭蒸房),切实解决中午不能回家学生的午餐供给问题,确保住读学生在校期间的三餐供应。

(二)推进饮用奶计划。结合我县实际,稳步推进学生饮用奶计划。从2010年秋季学期起,在学生行课期间,为县城初中学校的贫困住宿生、小学校的贫困学生和特殊学校的全体学生,每天免费提供的一盒优质学生饮用奶,并倡导全体学生每天饮用一盒学生饮用奶。逐步推广到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住宿生每天免费提供一盒优质学生饮用奶。寄宿制学校学生饮用奶费用在贫困生生活补助中列支,非寄宿制学校县级财政按照以奖代补的方式给予学校补贴。

(三)实施鸡蛋供给计划。目前,由于受交通、地域条 2 件等制约,尚不能推进饮用奶计划的农村学校,实施鸡蛋供给计划。从2010年秋季学期开始,在学生行课期间,每天为红椿中心小学、红椿完全小学、邓家小学、小岩村小、伍绪村小、邓家村小、斑竹村小、楠木村小的贫困学生,以及全县农村贫困家庭住宿生提供1-2枚鸡蛋,促进学生营养状况的改善。寄宿制学校供给鸡蛋费用在贫困生生活补助中列支,非寄宿制学校县级财政按照以奖代补的方式给予学校补贴。

(四)提供爱心午餐。结合农村学校食堂建设,积极推进非寄宿制学校为贫困学生提供爱心午餐计划。2010年秋季学期开始,在以开展为学生提供免费食物搭蒸服务的学校外,启动20所非寄宿制完全小学和村小免费为贫困学生提供食物搭蒸服务。到2012年秋季学期,全县所有非寄宿制完全小学和村小实施免费为贫困学生提供食物搭蒸服务。

五、工作措施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实施中小学生营养促进工程,是县委、县政府对我县中小学生关爱的重要体现,是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现实需要,是人民群众拥护的民心工程。因此,各教管中心、学校要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全面落实。各教管中心主任和各校校长是此项工作第一责任人,各校要确定一名校级干部负责此项工作,并确定专人负责具体组织实施,村小由学校负责人组织实施。

(二)加强宣传,促进健康

各校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宣传工作方案,充分利用各种媒体,采取多种形式,向社会、家长和学生进行大力宣传,使“中小学生营养促进工程”家喻户晓,深入人心,为实施好此项工程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要引导家长和社会重视学生营养问题并积极参与“中小学生营养促进工程”,推动学生饮食结构科学化、营养化。各学校要以实施“中小学生营养促进工程”为契机,切实加强体育、卫生工作,深入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培养学生良好的健康卫生和生活习惯,促使中小学生营养状况明显改善、体质健康水平不断提高。

(三)创造条件,及时推进

2010年秋季开学,全县全面启动中小学生营养促进工程,时间紧,任务重,各校要积极创造条件,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早规划,早行动,早落实,确保实施进度。

(四)精心组织,规范操作

1、严把条件,坚持公平。实施“中小学生营养促进工程”主要是面向家庭经济困难(孤儿、父母残疾等失去劳动力、受灾严重等)的学生,各校要认真核定对象,严把条件关,做好公示,接受群众监督。坚决禁止优亲厚友,力求应享尽享,严禁喝人情奶,吃人情蛋。

2、学生自愿,家长认可。各校要召集学生家长会议征求意见,坚持学生自愿,家长认可的原则,并与学生家长签定“告家长书”。

3、规范食物采供。学生饮用奶和鸡蛋的配送由定点企业负责,学校具体负责的教师与企业所派专人衔接,在检查 4 好产品标志、外观质量、保质期限、数量多少后,做好记录。各学校具体配送时间、配送人另行通知

4、规范饮用。各校先由具体负责教师分发到各班、并做好记录,班主任在进行检查后,先询问是否有生病学生,然后分发到学生手中,做好饮奶记录,并指导学生饮用。饮奶前后要随时观察学生状况。饮玩后奶盒必须全部收回处理,严禁学生来回家饮用。

(五)加强监管,确保安全。各地各校要强化食品安全意识,树立“安全第一”的指导思想,必须坚持安全、营养、方便、价廉的原则,切实加强学生营养促进工程的制度管理和过程监控,做到不符合质量要求的蛋奶不采购、不进校、不适用,确保学生身体健康和饮食卫生安全。

(六)强化纪律,严格责任追究

实施中小学生营养促进工程,是当前一项要求高,纪律性强的政治任务。各教管中心、学校要强化工作责任和工作纪律,坚决禁止以任何名目向学生收取任何费用,坚决禁止挤占、挪用、截留、克扣或套取专项补助资金,坚决禁止虚报学生人数,弄虚作假,徇私舞弊,违规操作,违者将按有关纪律要求给予严肃处理。因学校管理不善或工作失职,造成食品安全事故或其它恶劣影响和严重后果的,由学校承担第一责任人,追究学校主要负责人和相关负责人的责任。附:2010年秋季开学,新启动的为非寄宿制学校的贫困学生免费提供搭蒸服务的20所学校:官阳小学 起阳小学 黄林小学 向狮明德希望小学 华山希望小学 七里小学 双桥 5 小学 龙泉小学 新坪小学 红椿完全小学 曲尺小学 朝元小学 柳树村小 哨路村小 南坪村小 白马村小 小岩村小 水洞村小 三兴村小 石印村小

二〇一〇年九月二日

主题词:中小学生 营养 意见

抄送: 县委办、县府办,县人大、政协教科文卫工委,县财政局

第二篇: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实施意见

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开展中小学生课后服务是从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做起,解决学生放学后无人看护等问题,减轻群众负担的重要举措;是综合施策,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外负担的重要手段;是进一步增强教育服务能力,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的民生实事。各县(市、区)要充分认识做好课后服务工作的重要性,不断增强责任意识、服务意识,结合实际,制定工作方案,逐步构建机制健全、保障完善的课后服务体系。

二、基本原则

(一)属地管理。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是本行政区域内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主体,统筹管理本区域的课后服务工作。教育行政部门承担课后服务的主要管理职责。各县(市、区)要从实际出发,根据地方财力、学校条件和相关机构的资源配置、服务能力等因素,充分论证,积极、稳妥推进。

(二)学校为主。

学校要利用在管理、人员、场地、资源等方面的优势,积极发挥主渠道作用,主动承担学生课后服务的责任,建立健全课后服务各项制度,不断提高课后服务质量。

(三)自愿参加。

要充分征求家长对开展课后服务工作的意见,主动向家长告知服务方式、服务内容、安全保障措施等,建立家长申请、班级审核、学校统一实施的工作机制。中小学生是否参加课后服务,由学生和家长自愿选择,不得强迫或变相强迫学生参加。

(四)公益惠民。

中小学生课后服务要坚持公益性、普惠性、非营利性原则。各县(市、区)根据中小学生课后服务的性质,坚持成本补偿原则,可由政府和家长共同负担服务成本。对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子女要提供免费服务。

(五)主动公开。

各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和各学校要加强对课后服务工作的正面宣传引导,推动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课后服务工作的良好社会环境,为课后服务工作顺利、可持续健康开展创造有利条件。各中小学校要将服务方式、服务内容、安全措施、收费标准等事项向社会公开,主动接受学生、家长和社会的监督。

三、组织实施

(一)服务对象。

课后服务对象是有服务需求的义务教育阶段本校在读学生,优先保障残疾儿童、留守儿童、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等亟需服务群体。

(二)服务时间。

课后服务一般在上学日下午正常放学后进行,具体服务时间由各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指导所属学校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家长需求和季节弹性确定。有条件的地方可以适当扩大到中午课后。

鼓励各中小学校探索利用周六、日及节假日时间开放校园图书馆、阅览室、操场等场所设施,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为本校学生提供阅读学习、体育活动场所。

(三)服务内容。

课后服务工作要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课后服务内容主要是安排学生做作业、自主阅读、体育、艺术、科普活动,以及娱乐游戏、拓展训练、开展社团及兴趣小组活动、观看适宜儿童的影片等,提倡对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给予免费辅导帮助。严禁将课后服务变相成为集体教学或“补课”。鼓励中小学校与校外活动场所联合组织开展学生综合实践活动,或组织学生就近到社区、企事业单位开展社会实践活动。鼓励具备条件的县(市、区)开展中小学生午餐供应,减轻学生家长负担。

(四)服务程序。

学校要建立健全“家长自愿申请、班级初审、学校核准、统筹安排”的课后服务工作制度,在充分征求学生、家长意见的基础上,立足需求,科学合理确定课后服务的服务时间、服务内容、服务方式、收费事项、费用开支、安全措施等,并主动告知学生、家长。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作用,组织家长代表全过程参与,定期收集学生、家长对课后服务的意见建议,推进各方面信息公开,规范和监督课后服务工作。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各县(市、区)要建立“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学校管理、多方参与”的课后服务工作机制,加强课后服务工作的统筹规划和组织领导,明确部门职责,落实工作责任。党委改革部门要注重统筹联动,总结经验,教育、发展改革、财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市场监管等部门要协同合作,加强对中小学课后服务工作的管理和指导。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与发展改革、财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市场监管等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督促各学校做好相关工作;要加强对课后服务工作的调查研究,不断创新工作机制和方法,推动课后服务工作提高质量、完善管理。责任督学在日常督导工作中,要对责任学校的课后服务时间、方式、内容、安全保障措施等加强督促和指导,确保课后服务有序开展。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在核定绩效工资总量时,应当适当考虑学校开展课后服务的因素。

(二)统筹师资,多方参与。

各中小学校要结合实际,原则上以学校在职教职工为主,在完成正常的教育教学任务之外,鼓励教职工发挥爱好特长,主动承担课后服务工作,也可根据实际选取社会专业机构参与课后服务,尽可能满足学生、家长的不同需求。同时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作用,广泛动员学生家长、退休教师、高校优秀学生、文体工作者、民间艺人、能工巧匠、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等社会各界热心人士提供形式多样的公益性服务。严禁有不良记录人员参与课后服务。

(三)积极筹措,保障经费。

各县(市、区)可从实际出发,按照课后服务性质,采取服务性收费、代收费、财政补贴等方式筹措经费,建立课后服务成本合理分担机制,向参加课后服务的工作人员发放适当劳务报酬。课后服务应保障公益属性,采取服务性收费予以补充的,收费标准按有关规定由市价格主管部门会同教育部门根据公益性和非营利性原则提出指导意见,报市政府批准后向社会公布执行。学校要在充分征求家长意见的基础上,发挥家长委员会作用,参照课后服务收费指导意见,确定具体收费标准。对学校外聘的参与课后服务的社会专业人员,可由双方协议确定劳务报酬。课后服务收取的服务费,必须纳入学校财务专户管理、专款专用,具体开支范围以教育行政部门审核同意的方案为准。严禁学校以“课后服务”名义乱收费。

(四)健全机制,确保安全。

各中小学校要把安全放在首位,落实安全责任,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加强安全、卫生意识教育,强化安全检查和门卫登记等安全管理工作,对参与课后服务人员的品德、健康、资质严格把关,制定并落实考勤、监管、交接班制度。要切实消除在场地、消防、食品卫生、安全保卫等方面的安全隐患,确保学生人身安全。校长是中小学课后服务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学校与家长签定课后服务协议书,学校、家长依照协议落实各方责任。鼓励学校建立校园损害风险赔偿的多方承担共担机制,健全学生的医保、校园伤害保险、学生意外商业险等保障制度,为课后服务提供保障。提供午餐服务的中小学校要认真贯彻《河南省学校食堂餐饮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豫政食安办〔2015〕6号)精神,切实加强学校食堂餐饮食品安全管理工作,严格落实学校安全监管职责。

(五)强化监督,注重宣传。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教育督导部门要加强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督导检查。有关部门和学校要加强宣传,及时总结推广成功做法和典型经验,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课后服务的共识,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适应社会发展新形势,满足人民群众新需要,普通高中可参照义务教育阶段进行积极探索,并报市委深改办和市教育局备案。

第三篇:双百工程实施意见

下乡政发[2012] 21号

下双乡人民政府

关于开展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

“双百”推进工程的安排意见

各村委会 : 为认真贯彻落实省人口委《关于在全省范围内实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双百”推进工程》文件精神和《甘肃省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办法》,健全完善流动人口协查和管理机制,破解全乡流动人口管理难题,全面提升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水平。根据市、区 “双百”推进工程的安排和要求,结合我乡实际制定本安排意见。

一、总体目标

以“掌握百分之百信息,提供百分之百服务”为主要内容,创新流动人口计生管理服务,建立和完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机制和服务网络,加强统筹协调能力,全面提升流动人口的信息管理和应用水平,规范流动人口统计台账,继续实行精细化管理,确保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各项任务指标向百分之百的目标推进。

二、主要任务

(一)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逐步实现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基本服务“三个均等化”目标,即:宣传教育服务均等化,计划生育和生殖健康服务均等化,避孕药具免费发放和随访服务均等化。乡村两级认真受理流动人口利益诉求,依法落实流动人口计生服务和奖励优待政策,使其与现居住地居民享受同等待遇;乡村两级公开办事程序,保障流动人口各项法定权利的知情权和监督权。通过多种措施,实现流动人口与户籍人口同宣传、同服务、同管理、同待遇,增强其对流入地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二)推进信息采集全员化和交流常态化。

加强和规范流动人口基础信息采集、更新和管理,实现信息共享,构建信息化工作平台。各村按照全乡的统一安排部署,结合入户访视准确采集流动人口信息,切实摸清流出人口底数,做到村不漏户、户不漏人、人不漏项,严把信息录入和审核关,做到每人“一表”“十清”即:填写一份流动人口个案信息表,做到现居住地清、流出时间清、婚姻状况清、节育状况清、签订合同清、办证情况清、家庭情况清、从业情况清、联系人员清、变动情况清。同时对流动人口信息坚持“日登录、周回复”,全面掌握平台动态,流管专干及时给各村反馈待查信息和协查事项,在规定之日内及时提交和回复,并登记备案。乡计生办逐步建立网上信函联系制度、接受制度、协查信息备案制度和反馈制度,实现流动人口信息交流常态化。

(三)加强协作,整合资源,使部门联合、互利双赢制度化。

乡政府积极协调乡综治办、派出所、妇联、卫生院、学校等单位,推行清理清查联手、行政执法联合、信息交流联通的工作机制。结合派出所对暂住人口的清查,摸清流入人口底数;结合卫生院“两癌”普查,给流入育龄妇女提供免费技术服务;结合妇联对外出妇女摸底登记,掌握外流育妇的婚育信息;结合学校开展留守儿童关爱活动,了解留守儿童父母的流向及相关信息;充分利用派出所户籍信息,提取、加载全员流动人口照片,及时更新补录外流人员信息,真正做到部门联合互利双赢,确保流动人口信息交流、查询、联系、反馈,及时、准确、完整。

(四)推进特色宣传经常化。

全乡结合人口文化大院建设,大力宣传流动人口文化,真正让流动人口体会到“一样的蓝天下,一样温暖的家”;同时利用外流人员返乡之际,积极组织民间自乐班子编排喜闻乐见的计生文艺节目,让流动人口亲身体会到实行计划生育的重要性;通过入户宣传优惠政策,让流动人口分享改革发展成果。在流动人口聚集的街道,建立流动人口特色文化长廊,多渠道、多形式拓宽流动人口获得宣传服务的可及性。

(五)推进服务管理协作一体化。

充分利用人口信息网络,加快建立和完善横向互通、纵向延伸、优势互补、良性互动的人口信息共享体系,加强与流入地信息的协查和反馈,与育龄妇女签订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合同,及时掌握流动人口的生育情况,对育龄妇女实行跟踪管理服务,逐步建成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一盘棋”工作格局。

三、具体工作要求

(一)开展特色宣传。充分利用“两节”外流人员返乡过节和秋收返乡务农之际,进村入户面对面宣传《省条例》和各项优先优惠政策,积极组织外流人员参加婚育知识培训,鼓励外流人员在现居住地积极参与各类计生宣传活动。

(二)开展便民服务。近期是农民工外出务工的高峰期,各村结合“双联”活动上门为外出务工人员免费办理《流动人口婚育证明》,为新婚夫妇办理《生育保健服务证》,并签订管理合同,提供咨询服务。各村在开展便民服务的同时,按照已婚育妇、未婚女性、男性分类建立流出人口服务管理档案和联系方式。

(三)开展清理清查。各村以落实“双百”推进工程为契机,从3月10好开始,组织乡村专干进村入户认真开展清理清查活动。按照“填好一表,掌握十清”的工作要求,完善流动人口统计台帐,审核补录全员人口信息。

(四)开展关怀关爱活动。全乡结合“双联”工作认真开展“千名干部结万家计生情活动”,每个计生干部结对帮扶1户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家庭,帮助他们开展青春期教育、心理疏导、健康咨询、贫困救助活动,解决其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努力提高流动人口对计划生育工作的满意度。

为了推动“双百”目标的顺利实现,各村要高度重视,把“双百”推进工程列入村委会重要议事日程,根据方案要求,精心部署,合理安排,确保“双百”活动取得实效。同时计生办将“双百”推进工程纳入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目标责任书,抓好日常监督,加大对各村的指导力度,实现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的常态管理和优质服务。

附:下双乡流动人口“双百”推进工程领导小组

下双乡人民政府 二〇一二年三月五日

下双乡流动人口“双百”推进工程领导小组

组 长: 戚 花(政府乡长)

副组长: 杨 凯(副乡长、分管领导)

査国山(乡计生办主任)

成 员: 姜平基(乡派出所民警)

史爱梅(乡卫生院副院长)于国斌(乡综治办副主任)赵相文(乡计生办统计)

王思武(乡计生办流动人口计生专干)

张玉花(乡计生服务所所长)

董宏民(蓄水村计生专干)

张万琪(沙河村计生专干)

董永柱(涨泗村计生专干)赵尔红(南水村计生专干)赵廷财(下双村计生专干)王文生(河水村计生专干)徐殿龙(于家湾村计生专干)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査国山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赵相文、王思武为工作人员具体负责此项工作的开展。

第四篇:继续教育工程实施意见

仁怀市“十二五”(2011-2015年)中小学教师

继续教育工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为宗旨,按照“打造骨干、倾斜农村、推动校本、覆盖全员、整体提升”的工作思路,统筹城乡教师培训,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培训质量,促进教师不断学习和专业发展,为推进城乡、区域教育均衡发展,提高我市基础教育水平,促进教育改革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师资保障。

二、目标要求

围绕“强化能力、提升素质、决战课堂、提高质量”的总体目标,以提高中小学教师师德素养和业务水平为核心,以渗透“一德四新”(即师德教育,新理念、新知识、新方法、新技能)的学科培训为主要内容,以农村教师为重点,以“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简称“国培计划”)为引领,以“中小学教师省级培训计划”(简称“省培计划”)和地级培训为抓手,以市级培训为基础,以校为本,积极探索创建网络环境下的校本研修新模式。加强教师培训基地建设,创新教师培训支持服务体系,大力推动市、校两级培训,全面提升中小学教师整体素质和专业化水平。

三、实施原则

(一)坚持以教师为本、统筹规划、突出重点、按需施训的原则。完善培训机制,创新培训模式,优化培训内容,改进培训方式,增强培训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坚持全员培训和骨干研修相结合,远程培训和集中培训相结合,脱产研修和校本研修相结合,非学历培训和学历提升相结合。

(三)坚持以校为本,强化校本研修,鼓励创新,围绕“提质减负、高效课堂”,提高校本研修和课堂教学质量。

四、培训对象

全市在职中小学教师(含幼儿园、特殊教育学校、民办学校教师)。

五、任务及内容

培训分全员培训、专项培训和学历提高培训。

(一)全员培训

用五年时间对全市中小学教师进行每人不少于360总学时的培训,原则上年均不低于72学时。其中:师德教育不少于60学时,年均不低于12学时;按照分类、分层、分岗、分科组织实施的培训(含“四新”)不少于300学时,年均不低于60学时。

在总学时中,市级及其以上集中培训不少于240学时。具体实施形式为国培计划的落实、组织统一的研修培训、“一德四新”统一培训、学科专项培训等。

全员培训以学科为基础,并将“一德四新”与各学科培训有机结合。

1、师德教育

加强教师职业理想、职业道德和法制教育,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依法执教的能力和水平。通过开展师德教育培训、举办师德论坛、组织师德建设征文及演讲比赛、进行师德标兵评比表彰等多种形式的师德教育,使广大中小学教师爱岗敬业,做到以生为本、关爱学生、尊重学生、平等公正地对待学生;关注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为人师表,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2、新理念

树立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和学生观。把育人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面向全体学生,鼓励学生全面发展、主动发展、个性发展。尊重教育教学规 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

3、新知识

树立终身学习理念。认真学习、借鉴国内外教育教学实践成果,拓宽知识视野,增强知识储备,深化学科专业知识,更新知识结构。通过培训,使中小学教师了解学科专业发展动态,提高知识素养和学科知识水平,促进教育教学综合能力的提高。

4、新方法

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指导下,努力探索、创新课堂教育教学模式和方法。通过培训,能采用启发式、探究式、参与式、讨论式、案例式等教学方法,改进课堂教学组织方式,加强团队合作研究,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5、新技能

以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为指导,强化和创新备课、说课、上课、观课、议课、课后反思、学情分析、考核评价及课题研究等基本技能;提高教师指导学生有效学习的技能,具备引导学生课堂上倾听、思考、提问、交流等能力;提高教师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和水平,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二)专项培训

专项培训以打造骨干、倾斜农村为重点,努力构建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的省、地、县、校四级骨干教师梯队,推动农村学校校本研修有效开展。

1、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计划

五年中,依托省教育厅组织实施的中小学骨干教师“百千万”培训计划,选拔特级教师、省级骨干教师参加省教育厅组织的培训,参加省级教育名师评选认定;选拔部分遵义市级骨干教师参加省级培训,参加省级骨干教师评选认定;选拔部分省级、遵义市级骨干教师参加遵义市级组织的外出培训,参加遵义市级教育 名师评选认定;选派部分教师参加遵义市级骨干教师培训。选拔参加遵义市级骨干教师培训合格的教师参加遵义市级骨干教师评选;在省级、遵义市级、仁怀市级骨干教师中选拔、培训、认定本市教育名师100名,本市骨干教师300名。使市以上级骨干教师覆盖所有乡(镇、办)学校和课程计划规定的全部学科。各学校要重视对青年教师的培养,要选拔培训认定一定数量的骨干教师,逐步构建一支本校的骨干教师队伍。

2、农村教师素质提升计划

通过省、地、市三级集中培训,培训机构“送教下乡”,组织特级教师、省级教育名师、省级骨干教师等巡回讲课和指导,对农村学校校长、教导主任、学科骨干教师进行学科培训,加大对农村学校紧缺薄弱学科教师的培训力度,为乡(镇、办)学校构建一支校本研修骨干团队,扎实推进校本研修。五年内,我市将至少培训农村学校紧缺薄弱学科英语教师100人,信息技术教师100人,音、体、美教师50人。

3、幼儿园教师培训计划

认真落实省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学前教育的实施意见》提出的“实施学前教育教师培训计划”,实施幼儿园园长和幼儿园教师全员培训。五年内,我市将培训幼儿园园长(主任)50人,幼儿园骨干教师150人。

4、班主任远程培训计划

通过远程培训和集中培训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对全市所有班主任进行五年不少于30学时的培训,同时集中培训仁怀市级骨干班主任100人,不断提高班主任队伍的专业素养和教书育人的能力。

5、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远程培训计划

在普及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初级培训的基础上,积极推进中级培训,提高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有效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 力和水平。到2015年,中小学教师接受教育技术能力中级培训并取得合格的比例达到80%以上。

6、中小学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培训计划

按照《中小学法制教育指导纲要》和黔教法发„2011‟152号文件要求实施培训。

7、新任教师岗前培训计划

对全部新任教师进行不少于120学时的集中培训,帮助新教师尽快适应教育教学工作。此项培训学时不计入继教工程培训360总学时中,实行单独登记。初、高中新教师培训主要由遵义市教育局负责,小学和幼儿园新教师培训主要由市教科局负责。

8、教师培训团队提升计划

教师培训团队指实施教师培训的管理者团队和培训者团队。通过省、地、市各级开展教师培训团队提升培训,使管理者准确把握省、地、市继教工程的总体规划、目标任务和工作要求,增强培训组织策划能力和管理能力;使培训者掌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课堂教育教学能力的要求,增强对培训课程和内容的策划设计能力,改进教师培训方式,提高培训者的培训能力和指导校本研修的能力。五年内,我市将至少培训教育行政管理干部80人,培训教师培训机构教师30人。

9、其他项目培训计划

五年内,我市将组织培训职业教育骨干教师50人,新课改教师800人,校园文化建设骨干50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50人,理化生实验教学骨干100人,校园安全稳定管理人员50人,学校财务资金管理人员50人,寄宿制学校管理人员120人。

(三)学历提高培训

按照专业对口、学用一致、按需培训、对口提升的要求,坚持在职为主、脱产为辅,稳步推进中小学教师学历提升培训。到2015年,各校小学教师基本达到专科以上学历;初中教师学历达 到大学本科以上的不低于80%;高中教师中具有研究生学历或硕士学位的比例在现有基础上明显提高,达到3%左右。

六、完善继续教育管理制度

建立和完善教师继续教育管理制度。市教科局将拟定学科考试、考核制度,积极推进教师资格再认证试点工作,把教师资格再认证制度与教师继续教育结合起来。各级各类学校要把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的情况作为教师考核、专业技术职务评聘、骨干教师选拔、特级教师评审、评优评模等的依据,对无故不参加继续教育学习,或擅自中断参训,或考试考核不合格者,当年考核视为不合格。市教科局对继续教育工作中成绩突出的单位或个人给予表彰或奖励,对继续教育工作组织不力的单位给予批评。

建立和完善教师继续教育工作质量监督管理、考核评估机制。加强教师培训项目的过程评价和绩效考评,加强各校完成教师继续教育工作任务的考评工作,把各校完成继教工作任务的情况纳入市教科局的考核和政府教育督导工作中。

实行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登记管理制度。按照《贵州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登记管理办法(试行)》,对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培训情况进行登记。五年内,按规定参加培训、完成培训学时并考试考核合格的,取得“贵州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合格证(2011-2015年)”。

完善培训档案制度,加强培训档案建设。市教科局和各学校要设立专人管理培训档案,及时记录、收集、整理培训资料并分类归档,做到各类文件、培训资料、图片音像资料齐全。积极探索创新培训档案制度,建立和完善培训档案管理信息化体系,实行电子档案管理。

七、加强教师培训能力建设,创新教师培训支持服务体系 在2015年年底前,建立起仁怀市教师学习与资源中心,充分 发挥其在集中培训、远程培训和校本研修中的组织协调、专业支持和服务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争创国家和省级示范性县(市)级教师培训机构;2013年年底前,创建3所以上网络环境下的校本研修县(市)级示范校,争创校本研修地级示范校、省级示范校。校本研修示范校的创建将纳入全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评估范围。

加强教师培训团队及制度建设。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教师培训者队伍。建立和完善县(市)级教师培训师资专家库。建立送教下乡、巡回指导等制度。

八、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分级负责

我市继教工程实行市、乡(镇、办)、校三级管理。各单位必须高度重视教师继续教育工作,要建立和健全继教工程领导和管理机构,明确工作职责,落实专人负责;要协调各方,形成工作合力,统筹推进继教工程。

市继教工程领导小组将加强对继教工程的领导,具体工作由市继教工程办公室组织实施。市一级将切实抓好继教工程的具体实施和市、乡、校的三级管理;大力实施中小学教师县(市)级培训计划;对乡(镇、办)、校工作开展情况及时进行指导和检查。

乡(镇、办)、校要切实加强管理和认真组织培训。校长是教师继续教育的管理者、组织者和第一责任人,校长要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教师培训五年规划和计划;要有效组织实施校本研修并加强管理和指导,确保培训任务顺利完成。市教科局将把教师培训工作开展情况作为校长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

教师要更新培训观念,要把完成培训任务作为自己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二)加大投入,建立教师培训经费保障机制

市教科局将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将中小学教师培训经费列入各级政府预算”的要求,每年安排不低于300万元的专项资金用于教师培训,并逐年提高。各学校也要加大教师培训经费投入,落实财政部、教育部《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支出管理暂行办法》(财教„2006‟5号)“按照学校公用经费预算总额的5%安排教师培训经费”的规定,确保经费足额专项用于教师培训,特别要确保村、点(校)教师的培训;我局将逐步建立健全以财政投入为主、个人出资相结合等多渠道筹措教师培训经费的机制,不断完善教师培训经费管理制度。

九、实施步骤

(一)启动阶段:2011年10月底前为启动阶段。在启动阶段,各单位要认真做好有关文件精神的学习与宣传,提高认识,搞好调研,制定规划、实施细则和管理措施。同时对管理者和培训者进行市级培训。

(二)全面实施阶段:2011年11月-2014年年底为全面实施阶段。在实施阶段,各校应从实际出发分期分批逐步展开培训活动。培训中要注重过程、讲求实效、保证质量,切忌搞形式主义和走过场。各乡(镇、办)中心小学要深入学校,加强对培训特别是村、点校校本培训的指导和检查。市教科局每年将对继教工程作一次专项检查,迎接省教育厅组织的2013年全省继教工程中期检查。

(三)评估验收阶段:2015年为评估验收阶段。其中,6月底前,市教科局完成对各单位的检查验收,迎接7-9月底前,遵义市教育局对县(市、区)一级的检查验收。

省、市评估验收结束后,将对实施继教工程的先进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

第五篇:三项工程实施意见

泉眼岭乡三项工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以村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为重点,大力实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三项工程”,进一步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提高农村基层干部的能力和水平,发挥农村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不断巩固党在农村执政的组织基础,为推进我乡农村改革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二、目标要求

坚持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我乡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三项工程”,着力破解影响和制约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突出问题,力争通过3年左右时间的努力,使我乡的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地位明显提高,农村基层干部整体素质明显提高,农村党员创业带富能力明显提高,促进农村经济健康发展,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让广大农民群众满意。——基层组织坚强有力。

党在农村的基层组织设置形式科学合理,领导班子结构优化,党内民主扎实推进,制度体系健全完善,保障措施落实到位,各项工作务实创新,能够有效发挥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

——干部素质全面提升。、乡村干部文化层次进一步提高,执行农村政策、引领经济发展、服务农民群众、化解矛盾纠纷的能力进一步增强。

——党员作用充分发挥。

广大党员理想信念坚定、宗旨观念牢固、党员意识增强,能够带头创业致富、带领群众致富,自觉服务农民群众,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农村经济健康发展。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农业产业结构明显优化,农民收入持续稳步增长,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集体经济实力逐步增强,乡村债务得到有效化解。

——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农村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加强,农民思想、文化、道德水平不断提高,文明村镇创建活动扎实深入开展,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成效显著。

——农民群众普遍满意。

农村基层党组织服务民生工作成效明显,工作作风和工作实绩得到群众肯定,诚心诚意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广大农民群众的利益得到有效维护和发展,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切。

三、基本原则

1.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

1.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始终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着力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农村经济工作的能力和水平,紧紧围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基础。

2.坚持改革创新、开拓进取。

紧密结合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以改革的精神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创新工作机制、改进工作方法,使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队伍始终保持生机与活力。

3.坚持典型带动、整体推进。

充分尊重基层的首创精神,认真总结推广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好经验好做法,突出重点,分类指导,以点带面,推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各项工作扎实有序开展。

4.坚持完善制度、落实责任。

健全规章制度,落实领导责任,形成责任明确、领导有力、运转有序、保障到位的长效机制,不断提高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水平。

四、主要任务

(一)农村基层党组织“固本强基工程”

着眼于巩固党在农村执政的组织基础,着力构建“四个体系”,努力把广大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推动科学发展、带领农民致富、密切联系群众、维护农村稳定的坚强领导核心。

1.组织保障体系

——优化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形式。打破按行政区域设置党组织的单一模式,探索“村村联建”、“村企联建”、“村居联建”等方式,推广在农村社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产业链中建立党组织的做法,完善流入地与流出地双向共管的流动党员党组织设置形式,积极构建以村党组织为主体、产业党组织为链条、流动党员党组织为补充的新型农村基层党组织覆盖体系,不断扩大党在农村工作的影响力和覆盖面。村党支部可根据工作需要升格改建为村党总支或村党委。

——完善村级组织运行模式。切实抓好以村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级组织配套建设,积极推行以村党组织为核心,村民自治组织、群团组织、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相配套的农村基层组织“1+X”运行模式,提倡村党组织委员和农村党员通过选举等办法兼任其他组织负责人,鼓励村党组织和农村党员干部带头领办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以村党组织建设带动其他各类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深化拓展“三创两建”活动。紧紧围绕我乡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三项工程”,丰富创建活动内容,落实创建活动责任,提高创建活动水平。

2.人才保障体系

——选优配强村党组织书记。根据不同村情,采取“公推直选”、“两推一选”、面向社会公开选拔、乡镇党委委派等选任方式产生村党组织书记。坚持放开视野选人,打破地域、身份、职业界限,注重从本村优秀现任村干部、致富能手、农民经纪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负责人、复员退伍军人、外出务工经商返乡党员中选拔,鼓励优秀民营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机关事业单位离岗或退休人员回原籍任职创业,探索村党组织书记跨村任职、县乡机关干部下派挂职、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等途径,把更多的优秀人才选拔到村党组织书记岗位。

(二)农村基层干部“素质提升工程”

农村基层干部“素质提升工程”着眼于提高引领农村改革发展的能力和水平,认真实施“三项计划”,努力建设一支守信念、讲奉献、有本领、重品行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

“项目支书”计划

——创办领办项目。鼓励扶持村党组织书记依托当地优势资源和特色产业,带头创办致富项目,组织带领群众发展致富项目,努力形成“一村一品”、“一村一业”、“一村一特”的发展格局。

——开展专项培训。积极参加市州和县(市、区)开展的村党组织书记领办创办产业项目专题培训,分期分批组织村党组织书记到域外发达地区参观学习,定期组织到企事业单位挂职锻炼,参与项目建设,增强致富技能和工作本领。

——制定扶持政策。村党组织书记创业与下岗职工、高校毕业生创业享受同等优惠。发展改革、农业、畜牧、粮食等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帮助村级组织谋划适合当地实际的产业发展项目,加快推进项目建设,为村党组织书记创业提供项目保障。

(三)农村党员“创业带富工程”

着眼于充分发挥农村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重点抓好“三个项目”,努力建设一支带头创业致富、带领群众致富的高素质农村党员队伍。

1.党员创业项目

——建立党员创业培训基地。整合利用党校、农业、劳动就业等各类培训资源,建立党员创业培训基地。

——为党员创业提供资金扶持。

——成立农村党员创业服务团队。

2.党员带富项目

——培养党员创业示范户。农村党员兴办有限责任公司,在土地、林地用途不变的情况下,允许以土地承包经营权、林地承包经营权以及林木资源评估作价出资和抵押贷款

——建设党员创业示范区。鼓励扶持农村党员依托当地资源优势和特色产业,大力发展规模化农产品加工、园艺特产种植和畜牧养殖等,建设创业示范区,带动周边农民致富。农村党员带头发展棚膜蔬菜产业,可纳入“百万亩棚膜蔬菜建设工程”,给予一定数额的补贴。

——组建党员创业联合体。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为骨干,以创业党员和致富能手为主体,吸收广大农民群众,建立党群经济联合体、党员生产合作社、党员人才联合会、专业协会等各种新经济组织。

3.党内扶贫项目

——加大对贫困党员的帮扶力度。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党员,实行开发式扶贫,帮助解决致富信息、实用技术、发展资金等问题。对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党员,给予民政救助,同时支持贫困党员赡养人创业致富。

——实行扶贫包保责任制。

——落实党内扶贫专项资金。乡里留存党费每年都要安排一定资金,用于慰问老党员和帮扶生活困难党员。对党龄60年以上的老党员,按照县委县政府规定每年配套安排一定数额的留存党费给予补助。对生活特别困难的党员,乡党委每年安排一定数额的留存党费给予补助。

五、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

乡党委乡政府要切实增强管党意识、履行管党责任,加强对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三项工程”的领导和指导。

2.加强宣传引导。

采取多种形式,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新闻媒体,开辟专题专栏,创办工作简报,广泛开展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三项工程”宣传活动,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良好氛围。积极宣传长期在农村一线埋头苦干、务实创新、默默奉献的优秀农村基层干部和农村党员,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大力宣传推广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三项工程”的成功经验,不断扩大工作影响力,全面提升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整体水平。

3.加强检查督导。

我乡要结合实际,对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三项工程”进行细化分 解,明确工作目标,制定工作措施,抓好工作落实。要把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三项工程”作为乡党委书记专项述职抓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主要内容,制定和完善考核评价办法。

下载中小学生营养促进工程的实施意见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小学生营养促进工程的实施意见.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名师工程实施意见

    “名师工程”实施意见为落实区委、区政府关于加强我区人才队伍建设的指示精神,巩固和扩大朝阳区2004-2008年“名师工程”工作成果,结合新时期学术型、专家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工......

    撂荒地促进农业生产发展实施意见

    撂荒地促进农业生产发展实施意见为贯彻落实《农业农村部关于统筹利用撂荒地促进农业生产发展的指导意见》(农规发[2021]1号)和《省农业农村厅关于统筹利用撂荒地促进农业生产......

    促进农民工返乡创业实施意见

    工商局返乡农民工就业洽谈会的讲话为畅通创业渠道,改善创业环境,以创业促就业,以创业促经济发展,引导和鼓励更多的农民工返乡创业,经市政府同意,现结合我市实际提出如下意见: 一、......

    法律服务“四万”工程实施意见

    法律服务“四万”工程实施意见 各镇、场、碧溪新区、东南街道司法所、服装城综治部,市公证处、市法律援助中心,各律师事务所、法律服务所,局各科室: 为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十二届......

    “名师带动”工程实施意见

    “名师带动”工程实施意见 *********小学 2008年2月 “名师带动”工程实施意见 教育教学的质量,关键在于人才,在于干部教师队伍的建设。为培养一支科研型、专家型的教师队伍,在......

    基层三大工程实施意见

    为进一步深化创先争优活动,结合“基层组织建设年”相关要求,按照“三分类三升级”标准,已对我镇村(居)进行了定级,根据我镇实际,制定提升转化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

    实施优生促进工程经验交流材料

    实施优生促进 彰显服务特色 推动人口计生工作创新发展 **区是**重要的工业基地,是**城区五大组团之一,全区现设7个镇、3个办事处、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总人口49.2万人,其中育龄......

    实施培训工程,促进农民增收

    实施培训工程促进农民增收 彭宏任洁 (福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福建福州350007) 内容提要:农民增收缓慢的原因很多,但主要原因是科技文化素质低,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不能尽快地转化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