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票据的历史与现状
票据的历史与现状
来源:承兑汇票 http://www.xiexiebang.com/
早在盛唐时期,中国就出现了诸如帖、书帖和“飞钱”等票券,这被视作中国最早的票据;到了公元11世纪北宋时期,商人发明了用以代替货币流通的“会子”和“交子”,这被认为是本票的雏形;到了明朝末年,商人为交易方便设立票号(或称票庄、汇兑庄),发行类似汇票、本票的票券,经营汇兑业务以及存放款业务;清朝末年,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开始出现现代意义上的票据,西方的票据制度也传到我国。
国外最早的票据出现在古希腊,而现代票据是现代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
1929年,南京国民政府制定19条《票据立法原则》,并在参考1912年海牙国际会议《统一票据规则》及西方国家票据法的基础上,制定了中国第一部正式意义上的票据法。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长期实行计划经济和严格的金融管理,票据的适用范围受到严格限制,除少数单位可以使用支票外,汇票和本票在国内已无存在价值。从1978-2008年,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推进,我国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繁荣发展,票据又重新焕发出生命力并在国民经济生活中逐步发挥其应有的功用。
为了完善和规范票据活动,1986年,根据国务院安排,由中国人民银行开始牵头准备票据法的立法准备工作。1995年5月1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在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3次会议上通过,并于1996年1月1日开始实施。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第二条第二款规定,我国票据包括汇票、本票、支票三种;在美国,票据则包括汇票、本票、支票和存款单四种类型;而根据德国、法国、意大利和瑞士等国法律,以及海牙统一票据规则和日内瓦国际统一票据法的规定,只有汇票和本票被认为是票据。
根据央行发布的《2008年第二季度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报告统计:第二季度,我国日均发生票据业务236.29 万笔,金额6685.52 亿元。
第二篇:典当历史与现状
中国典当业的历史、现实与未来
李 蕾
典当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行业之一,也是最早的金融贷款形式。被视为世界典当业最主要发源地的中国,典当业有着1600多年的历史。从其诞生至今,历经兴衰。但当今有许多现实问题阻碍典当业的发展,解决这些问题关系着典当业未来的发展前途。
一、典当业的历史变迁
著名典当研究学者曲彦斌教授用八句话归纳了中国典当业的发展脉络,即:“初见萌芽于两汉,肇始于南朝寺库,入俗于唐五代市井,立行于南北两宋,兴盛于明清两季,衰落于清末民初,复兴于当代改革,新世纪有序发展。”[1]
就今所见有关历史文献的明确记载,中国的典当业在汉代初见萌芽,主要依据是南朝宋人范晔撰写的《后汉书·刘虞传》所言“典当胡夷”[2]。南北朝时期,“兴佛”导致了寺院经济的发达,也相应产生了如何使用富余沉积资财的问题,所以肇始于南北朝时的南朝佛寺。从唐代开始,中国的典当从单一的寺库质贷逐渐成为一种官营、私营和寺营三种质贷形式并存的兴盛局面,名为“质库”、“寄附铺”、“柜坊”等。质贷业的金融活动活跃了唐代的社会经济生活,尤其是便利了市民的经济生活。这一时期质贷业的全面兴盛,为此后近千年典当业的发展开了一代先河,是中国典当史上的重要里程碑。随着宋代经济的繁荣和金融活动的日趋活跃,典当业亦获得了长足发展,尤为重要的是出现了我国历史文献迄今所见最早的典当业招幌,《清明上河图》中记录了当时的招幌形象。[3]明清两代是中国典当史上的兴盛时期,但在寺院经济中的典当活动却锐减。明代典当资本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以商人资本为主体的民营典当,典当行在综合经营的同时,出现了针对不同当物对象范围的专业性经营分工,经营管理日趋条理化、规范化,标志着中国典当业的逐渐成熟与提高。清末民初,社会动荡,经济凋敝,通货膨胀,货币混乱。在传统金融机构向现代金融机构发展的过程中,传统典当业未能及时转化并适应社会进步,加之政府对典当行监督管理不利,致使典当业急剧衰落。尽管政府曾投巨资努力发展农村典当业,亦最终未能挽回局势。
新中国成立后,五十年代后期,我国的典当业处于一种体制过渡期,绝大多数的当铺被改造成人民银行领导的“小额质押贷款处”。典当真正的消亡期即历史上的空白期是自“文革”开始至1987年改革开放。取缔典当的直接理由,在于它是一种高利贷行业。
20世纪80年代的经济体制改革,为中国典当业的复出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1987年12月,四川成都华茂典当服务商行成立,标志着消亡了30多年的典当业奇迹般的“生还”。全国兴办典当行的大潮随之而来,其发展迅速,复出踊跃,分布广泛,经营活跃,呈现出一种迅猛的“复兴”趋势。典当业之所以在中国得以复出,简而言之,是适应现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是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金融体制改革的成果之一。
二、典当的概念与社会功能
“典当”一词在汉语史上最初出现的时候,是指以物作为抵押借贷行为。目前官方最具权威的对典当和典当行的解释是典当业的最高法规,即商务部、公安部2005年4月1日颁布施行的《典当管理办法》中所界定的:“本办法所称典当,是指当户将其动产、财产权利作为当物质押或者将其房地产作为当物抵押给典当行,交付一定比例费用,取得当金,并在约定期限内支付当金利息、偿还当金、赎回当物的行为。本办法所称典当行,是指依照本办法设立的专门从事典当活动的企业法人,其组织形式与组织机构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的有关规定。”
在现代社会,典当是人类社会经济生活中多种融资方式中的一种,实质上是一种二元化的法律关系,既表现为典当双方的质押担保关系,又表现为债权债务关系;总而言之,以物换钱是典当的本质特征和运作模式。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典当的内涵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这就是,当物类型从动产、财产权利向不动产延伸;典当方式从质押贷款向抵押贷款拓展。[4]
典当本质属性决定了其社会功能,即典当是一种既有金融性质又有商业性质的、独特的社会经济行为,解决资金的临时融通,调剂资金的缓急余缺。
(一)资金融通功能。[5]这是典当最主要的最直接的社会服务功能,是典当的货币交易功能。在典当过程中,向小企业和个人提供质押、抵押放款,目的是方便人民群众生活,通过融通资金扶危济困,解决企业和个人燃眉之急,这是典当行服务社会、服务百姓的最直接最根本的手段,也是其最核心的功能。
(二)当物保管功能。[6]这是典当附加的、居于第二位的社会功能。在典当过程中,为当户妥善保管当物,这是当票或典当合同约定的典当机构应履行的基本义务,典当机构在履行义务的同时,如将保管范围对外扩展,利用自己特有的库房条件、硬软件设施、管理制度等安全优势向社会提供贵重物品保管服务,就会使典当保管这一功能更加社会化。实际上有的客户将贵重物品交付典当行的第一目的不是为了钱,他们要求很低的当金就是为了临时保管的需要。典当保管不仅体现典当行良好信用,而且增加保管费收入、创造典当效益并日渐演变成一项面向社会服务的商业功能。
(三)资产置换功能。[7]典当业通过以物抵押来缓解企业、家庭暂时的货币收支的困难。产生这种困境的原因一般不是因为企业家庭资产负债结构产生赤字,而是资产缺乏流动性。为了解决资产流动性问题,将一定的资产质押或抵押于典当行取得现金,实际上是一种资产置换,即将实物资产置换为货币资产。
(四)商品销售功能。这是典当的商业交易功能。该功能是随着典当物品出现绝当情况下,延长了典当活动及过程,从而派生出纯商业性质辅助功能,即变卖处理绝当物品,自然产生销售行为。之所以认为它是社会功能的一种,一是没有任何典当机构可以说不存在绝当物品,二是绝当物品为社会消费者提供了一个特殊固定的购买渠道或场所。
(五)鉴定评估功能。典当机构的专业人员对当户提供的任何当物都要进行鉴定评估,鉴定评估是典当各个程序中最重要最关键的环节,不管典当业务最终是否成交,通过这一过程,当户都对自己所持物品的成色、真伪、性能、价值等情况有了明确认知,这就使典当的鉴定评估实际上成为一专项服务职能。在长期的实际工作中,为满足一部分客户鉴定物品的需要,典当行将该服务功能社会化,从而派生出这一新的商业功能。
(六)民间高利贷的遏制功能。典当机构的经营活动客观地作用于社会生活,它的方便快捷的融资特点不仅给一部分个体私营业主生产经营锦上添花,而且还把另一部分老百姓从高利贷的阴影中解放出来。它的向全社会公开并接受监管的借贷的利率和费率直接对民间高利贷者形成冲击,直接遏制高利贷者泛滥和蔓延。这也是典当间接的社会功能。典当的六大功能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它们是千百年来典当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客观基础。
三、当前典当业存在的现实问题
在当代,作为特殊的融资渠道和融资方式,典当在金融领域的作用特别突出,对拓宽融资渠道、发展社会经济、方便民众生活、稳定社会秩序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作为特殊的商品流通渠道和流通方式,其在流通领域内的作用也很突出,当物保管功能和商品销售功能即是其具体体现。正因为典当的社会促进作用,典当行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快速迅猛的发展。但是,典当业迅猛发展的同时,暴露出来的问题也日趋明显,下面重点阐述我国典当业的目前发展中存在的现实问题。
(一)典当业的性质模棱两可
2000年6月,国家经贸委从中国人民银行手中接管了典当业。2003年8月20日,中国典当业被取消金融机构资格,划归为“特殊的工商企业”,典当行业从此被正式归口到经贸委统一管辖。[1]
那么在实际业务操作中典当行到底是一种什么性质的机构,是企业、商店还是金融机构呢?我们往往不知如何回答,这就造成管理上的转来转去和业务上的放不开。作为一种经济运行形式,我们有必要加大力度探寻其真正性质。比如,典当是一种什么行为,是经济行为,是一种什么经济行为?还有,2005年出台的《典当管理办法》对典当的解释存在名不副实的现象,一方面,典当行不向出当人支付典价而占有其不动产作为收益使用的行为,实际并不从事“典”这项业务,另一方面,其业务已经超出了原来意义上的“当”,即不但占有出当人的动产或权利凭证以担保债权实现,同时开始从事不动产的抵押贷款。而原来意义上的“当”则单指一种特殊的质押,其客体是动产,不动产抵押不属于当的范围,但在实践中由于不动产抵押贷款业务对典当行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同时典当行也大多从事该业务,从现实角度出发,国家在监管工作中对此也就没有禁止。显然,“当”的概念尚未增容而业务范围已经扩大。所以,对典当行业性质的规定与实际操作存在冲突,这必将影响典当业的发展。
(二)法律制度不健全
我国典当业没有专门的统一立法,各有关管理部门的行业规定与地方政府立法政策掌握的原则各有不同,导致典当行业出现一定程度的经营混乱,纠纷增多,管理不力。目前所能依据的是商务部和公安部2005年4月1日联合颁布施行的《典当管理办法》。
典当法的缺失还表现在法律法规之间存在冲突。[2]调整我国典当业的法律法规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中有关质押的规定,《典当管理办法》,国务院其他部门颁布的法规中涉及典当业的规定以及各地方有关典当业的规定等等。这些法规的效力等级不确定,规定有时会有冲突,实际适用中有困难。造成这种问题的最主要原因是无最高立法部门制定统一调整典当业的权威法律,很难从根本上规范典当业的经营行为,而目前的《典当管理办法》仅仅是一个行政规章,法律等级和效力很低。
(三)规模不足经营思路落后单一。
典当业作为一种辅助性的融资渠道,其缺点也很明显,即融资成本高、贷款规模小、贷款期限短、抗风险能力弱,提供融资服务的能力有限,因此只有那些无法以更低的成本从其他融资渠道获得资金的人,才有可能成为典当行的客户。典当行规模太小,与市场的需要是不相称的。经营规模小,发展空间必然受限。《典当管理办法》第四十四条规定,典当行财产权利质押典当余额不得超过注册资本的百分之五十。
经营模式上,多数典当行采用传统的“夫妻店”、“家族店”的管理模式,管理理念落后,经营思路落后,不利于企业规模的扩大,难以适应激烈的行业竞争。从经营范围看,《典当行管理办法》虽然把典当行的业务范围扩大到房地产抵押业务,但是仍不允许我国典当行从事零售业务和寄售业务。而对于发达国家典当行来说,商品零售业务是其主要的盈利点,我国典当行由于经营范围的限制,丧失了通过该项业务盈利的机会。[3]目前国内的典当行仍普遍采用传统的单一店铺模式,即某一典当行只有一处营业机构,这主要是由于大多数典当行的业务量小、经济效益一般等因素限制所致。
(四)从业人员素质低,缺乏专业人才
典当专业人才缺乏是我国目前典当行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制约整个行业发展的“瓶颈”。典当行长期沿袭师傅带徒弟的方式,使得从业人员普遍缺乏系统的专业培训,业务水平参差不齐。而房产、债权、股权等业务的拓展,需要懂得证券、金融、法律、心理、鉴定评估等专业的复合型人才,远非普通评估人员所能胜任。从业人员经营技能低,致使经营开拓性不强,不敢涉足新领域,不能适应市场的变化,现有业务空间狭小,经营上难有突破。
(五)风险防范能力有限[4] 典当行的服务对象比较复杂,经营范围比较广泛,以及经营者业务知识水平的局限,难免会面临较大的经营风险。概括地讲,风险主要集中在收当和死当两个环节。在接受当物时,物品可能是赝品或是赃物,当物变为死当时,典当行就面临死当物品的销路问题。货物的结构类型、质量、市场上的流通风险等都将影响典当行的收益,特别在无形资产的估价及操作上存在着极大的不确定性。
四、典当业的发展对策
为了促进典当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更好地发挥其社会作用,下面针对上述当前典当业存在的现实问题,提出几点发展对策和建议。
(一)明确典当业的性质
典当作为一种特殊融资渠道和融资方式,对金融领域的作用比较突出。目前的典当行已经一只脚踏入了金融领域,其业务范围较广泛,当物类型从动产、财产权利向不动产延伸,典当方式从质押贷款向抵押贷款拓展,除了不能吸收存款,几乎所有的贷款都能做,而且典当与银行的最大区别就是灵活且风险控制较好。如果政府在中小企业融资试点成功的基础上将其扶植成规模化的贷款机构将势必加快金融体制的改革步伐进一步完善金融服务体系。典当行的实际业务操作、范围及社会作用,更加充分说明典当业是金融系统一分子。所以明确典当业是金融系统一分子,典当行是金融机构,更有利于典当业的发展。
(二)统一立法,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
在立法体系上,建议在时机成熟时由最高立法部门制定一部专门的典当法。一些发达国家以及我国的台湾、香港等地区不仅保留了典当制度,而且制定了比较完善的典当业法规,诸如台湾的押当业管理规则,这些都可以作为我们今后立法的参照。另外,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原有的业务管理法规已不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须进一步完善和修改,加强法制监管力度,促进典当业健康发展。
(三)创新经营模式,整合现有资源
典当行的创新首先是经营模式,创新典当行业应梳理组织结构,整合现有资源,最大化地利用有限资源。据了解美国最大的典当上市公司,采用连锁经营的模式已经将典当行开到英国、瑞典等国。通过连锁经营,各连锁经营店在典当寄售、拍卖等领域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经营网络资源共享。[①]国外将典当行视为“信用便民店”,允许典当行这经营旧货或新商品销售。如美国典当行有12-17个单项业务许可证,允许典当行从事旧货的购销,以便发展小额典当业务,降低经营风险。[②]而我国由于监管部门的限制,目前尚不允许典当行销售除绝当以外的商品,使得传统小额典当业务日益萎缩。因此,我们应借鉴国外的经验,逐步扩大典当业务范围。
(四)加强从业人员的专业培训
典当行的发展、业务的兴衰、效益的好坏,人才是关键。不仅关系到典当业自身发展,更关系到典当业的依法经营、规范管理、防范经营风险。因此,重视和加强从业人员的培训,培养和造就一批既具有现代金融理论知识又具有典当专业技能的管理人才,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从业人员队伍。典当业目前还没有国家培养的专门人才,独立开设拍卖与典当专业的高校仅有南开大学、上海市纺织工业职工大学。所以,我国可以借鉴国外经验,实行典当职业培训资格制度,条件成熟时,在更多的高校中设立典当专业,深入研究典当理论,为行业培养更加专业的后备人才。
(五)提高鉴定水平,加强风险防范
在贵重物品或有价证券的鉴定和估价上,加强与当地各类具备专业鉴定的机构或协会的合作如证券机构等建立当户信息管理系统,积极与相关部门合作,减少收到赃物的可能性。加强对市场预侧的分析能力,规避市场上的流通风险,如当国家处于通货紧缩时,为防止货物降价而滞销,可在收当时,压低当金。与各类商业机构长期合作批销或拍卖,建立畅通的销售网络,避免绝当物长期不能变现。利用低成本扩张,规避因货物结构单一导致的风险。加强当物保管,对相当贵重的物品进行商业保险规范行业经营,加强从业人员的道德规范和法制观念,不做违规经营。
本文为中央财经大学拍卖研究中心“典当研究课题”的研究成果之一,著作权归署名作者享有,未经作者同意,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或转载。
第三篇:江浙票据融资现状与风险分析
江浙票据融资现状与风险分析
近年来,商业银行票据业务快速发展,票据市场欣欣向荣,规模不断扩大。但与此同时,大量无真实贸易背景的票据应运而生,票据空转十分活跃,信贷规模随之急剧扩张,不仅影响到商业银行的负债结构,削弱信贷功能,在一定程度上造成金融秩序紊乱。
一、票据融资现状
在浙江,融资性票据于2000年市场零星出现.当时以有交易有真实贸易背景票据为主。杭州市场一周交易额从2005年初5亿一10亿发展到目前50亿——100亿。主要以融资性票据为主。目前杭州市场大小中介不下500人。日均规模2亿——3亿左右贴现份额的大中介有10家左右。据票据业内人士估计,2008年、2009年浙江省有l万亿左右规模。到目前为止已形成一个分工明确。链条清晰,参与各方充分竞争的区域性票据市场。
(一)发行状况
由于中小企业集合票据在创新过程中与市场紧密联动,结构设计兼顾了参与各方的利益,且在一整套规范性文件体系框架下运行,因此自2009年底至今,产品在全国的发行非常顺利,引发全国性发行热潮。目前,全国各省都在抓紧推出各自的集合票据产品。全国已注册发行了11支票据融资总额达45.06亿元,还有近100支票据在等待发行中。
(二)运作模式
集合票据不是单一企业的独立行为,而是弱势群体的捆绑式组合融资。从各地发行中小企业集合票据情况看,总体上坚持市场取向,同时辅以政府支持。票据推行前期,政府的推动作用不可或缺。加大宣传、宣讲力度,全面介绍集合票据的功能和作用,提高广大中小企业对集合票据的认知度;加大政府对票据发行前期投入的扶持;政府或国有企业提供担保;政府对产业发展情况的推介及规划等,在票据发行过程中都发挥了积极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说,没有政府的支持,单靠金融机构一方推进,票据的推行会事倍功半。当然,随着各项制度设计的日益规范,票据的市场化运作将会水到渠成。
二、票据融资风险
一般而言,票据业务的风险度是较低的。但我国信用基础薄弱、商业信用基本依赖银行信用,因此,信用风险、欺诈风险、违约风险、操作风险等不可避免地伴随着商业银行票据业务的经营过程。这是无法回避的客观事实。随着我国银行票据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我国商业银行票据面临的风险也呈现多样化。
(一)信用风险
个别企业无视票据信用原则,利用银行票据融资业务,采取多种形式骗取、占用银行资金,套取银行信用现象比较严重,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银行所承担的信用风险。一是企业联手采用伪造无真实贸易背景的交易合同和对开增值税发票的方式,欺骗银行相互签发银行承兑汇票,再办理票据贴现,从而骗取银行资金。二是大型企业利用本身信用等级高、缴保证金较少的优势,签发大量的“融资票”,然后将这些票据交有关企业或下属企业办理贴现,再将资金转回由自己使用,出现占用银行资金现象。三是企业利用当前票据贴现利率与保证金存款利率倒挂的时机,想法设法连续滚动签发、贴现银行承兑汇票,用于套取利息,造成银行信用膨胀,风险加大。
(二)操作风险
银行机构出于种种原因,在办理票据融资业务时,降低门槛和授信标准,甚至协同作假,屡屡出现违规操作现象。一是签发银行承兑汇票不执行保证金专户管理制度,不能足额收取保证金。二是对客户资格、企业经营状况、信用记录等基础性资料审查力度不够,没有严格审查票据业务商品交易合同和票据贸易背景的真实合规性,出现了在合同失效、承兑总量超过商品交易量、企业无真实贸易背景证明材料等情况下,仍办理票据融资业务现象。三是审查票据时,对票据要素、防伪点和底纹的审查存在不严格、鉴别失真现象。四是没有执行先查后贴的操作程序,对查询查复有“他查”、“二查”等疑点的票据,没有及时落实真实原因后,再办理贴现业务,存在不查询就贴现或先贴现后查询现象。
(三)管理风险
银行机构出于内部考核的压力,超常发展票据融资业务,出现了“重数量、轻管理”的状况,在管理上存在许多风险。一是因银行从业人员认识上存有麻痹大意思想,认为票据融资业务有票据抵押,不会出现风险隐患,进而放松了对票据融资业务的管理,未能严格按照工作流程进行审查、审批。二是银行机构认为大型企业信誉好、有实力,在票据融资业务方面给予优先,从而出现了银行机构票据融资业务垒大象,造成银行信贷资金集中度风险增大。三是因银行机构从事票据业务管理人员较少,但业务量大,造成无力跟踪每笔票据融资业务,存在监督管理力度不够的状况。
(四)道德风险
随着银行承兑汇票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广泛使用,部分社会不法分子利用票据融资业务,伪造、变造银行承兑汇票和发票诈骗银行资金的现象有所抬头。一是银行职工与不法分子相互勾结,虚开没有真实贸易背景的银行承兑汇票,想方设法办理贴现、转贴现,再转移转贴现资金,使票据到期以“无力足额交存票款”为由,转为短期贷款,导致银行垫款。二是不法分子利用假交易合同和伪造、变造发票等手段,备齐银行所需资料,申请办理贴现,套取银行信贷资金。三是不法分子利用银行承兑汇票具有承付期较长、金额大和反复多次转让等特点,采用高科技手段,伪造、变造或克隆银行承兑汇票,办理贴现诈骗银行资金,造成银行资金损失。
三、应对措施
(一)健全票据融资市场管理体系,规范票据业务行为
1、建立健全票据融资业务制度规则,统一业务管理办法。应尽快修评《票据法》、《票据管理办法》、《支付结算办法》等法律法规的同时,分别制定和完善相应的管理制度,建立统一的票据业务管理办法,统一票据资料审核标准与程序,使各项票据业务开展有章可循、有据可查。进一步规范票据承兑、贴现、再贴现操作。
2、尽快出台《票据转贴现管理办法》。随着转贴现业务的日益活跃,其跨系统、跨地区现象增加,风险较大,且操作程序无章可循的问题日渐突出,迫切需要通过全国性的制度加以统一规范。
3、建立健全激励和制裁机制。要尽快建立全国统一的市场组织管理制度、信息披露制度、风险防范制度、自律管理制度等。加强对票据市场的监管力度,促进全国统一市场的形成。
4、发挥专营机构职能,健全、完善票据专营机构模式。票据专营机构要切实发挥龙头示范作用,进行专门化、规模化的管理和操作,积极配合各银行、企业进行业务咨询、票据查询和鉴别,自觉主动地加强与银行、企业之间的业务合作。
(二)完善利率形成机制,减少企业套利几率
现行的票据业务贴现利率形成机制是基于利率市场化前提下产生的,其与法定存款利率之间的差额,导致了目前保证金存款利率与银行贴现利率的倒挂,给企业留下了结构性的套利空间,市场的趋利性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票据功能异化问题。为此,建议银监会通过适当平台与人民银行协商,采取有效措施,完善利率形成机制,优化利率结构,平衡利率水平,降低法定利差,推动利率市场化进程,确保市场化背景下银行各类金融产品定价的科学性,减少企业套利几率,促使票据业务回归本色。
(三)强化票据贴现业务的风险控制,确保资金安全
在办理票据贴现业务时,银行业金融机构必须严格执行集中办理的原则,适度集中票据贴现业务的经营管理,特别是对票据真伪的鉴别需要有专业技术和人员,以防范票据风险。同时,要严格实行调查、审查、审批、发放和保管票据的岗位分离,确保内部操作零风险。严格贴现客户的选择,贴现客户必须是本辖区内,且生产经营正常,无不良记录,严禁跨省和跨地区营销票据。严禁借用他人账户办理贴现业务。要规范使用查询查复书,严禁客户自行查询查复。加强承兑企业与贴现企业的财务状祝审查,密切监控贴现资金流向和跟踪其资金变化,把票据贴现视同借款管理,强化风险控制,确保资金安全。
第四篇:江浙票据融资现状与风险分析
江浙票据融资现状与风险分析
一、票据融资
票据贴现融资,是指票据持有人在资金不足时,将商业票据转让给银行,银行按票面金额扣除贴现利息后将余额支付给收款人的一项银行授信业务,是企业为加快资金周转促进商品交易而向银行提出的金融需求。票据一经贴现便归贴现银行所有,贴现银行到期可凭票直接向承兑银行收取票款。票据融资又称融资性票据,是票据持有人通过非贸易的方式取得商业汇票,并以该票据向银行申请贴现套取资金,实现融资目的。
在我国,商业票据主要是指银行承兑汇票和商业承兑汇票。以商业票据进行支付是商业中很普遍的现象,但如果企业需要灵活的资金周转,往往需要通过票据贴现的形式使手中的“死钱”变成“活钱”。票据贴现可以看作是银行以购买未到期银行承兑汇票的方式向企业发放贷款。贴现者可预先得到银行垫付的融资款项,加速公司资金周转,提高资金利用效率。
票据贴现融资方式的好处之一是银行不按照企业的资产规模来放款,而是依据市场情况(销售合同)来贷款。企业收到票据至票据到期兑现之日,往往是少则几十天,多则300天,资金在这段时间处于闲置状态。企业如果能充分利用票据贴现融资,远比申请贷款手续简便,而且融资成本很低。票据贴现只需带上相应的票据到银行办理有关手续即可,一般在3个营业日内就能办妥,对于企业来说,这是“用明天的钱赚后天的钱”,这种融资方式值得中小企业广泛、积极地利用。对中国众多的中小企业来说,在普通贷款中往往因为资本金规模不够,或无法找到合适的担保人而贷不到钱,因此,票据贴现无需担保、不受资产规模限制的特性对他们来说就更为适用。
票据贴现的另外一个优势就是利率低。票据贴现能为票据持有人快速变现手中未到期的商业票据,手续方便、融资成本低,是受广大中小企业欢迎的一项银行业务。贴现利率在人民银行规定的范围内,由中小企业和贴现银行协商确定。企业票据贴现的利率通常大大低于到银行进行商业贷款的利率,融资成本下降了,企业利用贷款获得的利润自然就高了。
二、江浙票据融资现状 杭州的一家特大名为“润银”的“投资管理”公司不法票据窝点落网,缴获900亿不法资产,业内认为这很可能是地下“票据经纪”行业的一次洗牌,甚至会牵出更多货币市场违规后续。而眼下,杭州的地震,两天之内已经火速波及上海市场。
“光贴”,是业内对“光票贴现”的习惯性称法,即企业在银行承兑汇票贴现过程中没有在贴现银行开户,而是将票据背书给了一个“有名无实”的企业,再从该“企业”账上周转获得贴现款。因信贷紧缩,在过去一年间,很多贸易类企业以从银行开承兑汇票的形式来补充实际“流贷”需求,已是业内公开的秘密。开票企业其实并无与银票金额相当的真实贸易需求,于是“制造”贸易背景的地下“光贴”市场发展蓬勃。有票据行业权威人士称,在2011年全国约25万亿的银票贴现总量中,至少有30%是通过“包装户”进行的非法“光贴”。
(一)民间票据市场遇冷
杭州地区票据市场出事后,受到大规模整顿,全国大部分地方都受到牵连,民间票据市场开始收缩,民间票据市场已经出现了至少10年,通过承兑汇票的转出、贴现牟取差价,由此逐渐形成了所谓的民间票据市场。不过,随着近期监管渐趋严厉,不少民间票据中介机构已经蛰伏。而随着一些民间中介机构的退出,票据买卖市场的利率和手续费近期也水涨船高。
(二)银行收缩票据业务
由于近期票据大案屡发,银行开始纷纷收缩票据贴现业务。一些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由于担心其中隐藏风险,现在也不接收这些金融机构的承兑汇票。目前许多银行都已经暂停票据贴现业务,而专门从事银行承兑票据转让的深圳市金融一网在一份分析报告中指出,从今年2月以来,银行票据融资规模一直较大,4~5月,每月新增票据融资在2000亿元以上。而到了6月,情况却发生逆转,多家银行票据融资呈负增长,新增票据融资340亿元,环比大降83%,当月票据融资占比由5月的29.25%骤降至3.70%。
报告认为,就资金成本而言,尽管6月下旬票据贴现利率有所回升,但均值依然较低,均值约为4.28%。,年化利率为4.8%,而当月企业短期融资超过4000亿元,说明企业融资需求仍然较为旺盛,当月票据贴现利率远低于同期贷款利率。如果银行愿意进行票据贴现,企业仍有动力进行票据融资,而不会选择一般的短期贷款。票据融资意外大幅锐减,应是商业银行主动调整信贷结构所致。而7月以来票据市场监管趋严,预计从8月开始,票据融资可能出现负增长。
(三)行业地震
知情人士透露,7月初,央行向商业银行下发《关于票据业务管理的若干规定》(征求意见稿),特别对“光票”、变造票据风险提出了管理意见。随后短短半月间,杭州、昆明、厦门、章丘等地公安接连宣告破获票据大案,其中杭州非法票据贴现案涉案金额高达900亿,一时撼动整个长三角票据市场。虽然各地大案直指民间非法票据中介,但与之同在一条“食物链”的上游商业银行和下游开票企业均难逃一震。值得注意的是,在这场“地震”中,不只那些不法中介和违规贴现行为受到摧折,正常的票据业务也因市场生态骤变而遭冲击。
据数位业内人士向本报透露,近期,商业银行在与票据业务相关的承兑、直贴、转贴三个环节上都已经不同程度受到影响。有票据行业权威人士透露,去年全国约25万亿的银票贴现总量中,至少有30%是通过“灰中介”进行的非法“光贴”。而杭州润银之所以能被初步核查出具有900余亿元的涉案非法经营额,也和江浙一带企业旺盛的虚构贸易背景票据融资需求有关。
三、票据融资的风险
地下票据交易市场中部分人反复循环开票、倒买倒卖、贴现赚取息差,导致银行存、贷规模被无限放大,使政府和监管部门对金融形势造成误判,不利于政府的宏观调控手段的运用,严重扰乱了国家的金融秩序,对经济和社会安全稳定构成严重威胁。
一般而言,票据业务的风险度是较低的。但我国信用基础薄弱、商业信用基本依赖银行信用,因此,信用风险、欺诈风险、违约风险、操作风险等不可避免地伴随着商业银行票据业务的经营过程。这是无法回避的客观事实。随着我国银行票据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我国商业银行票据面临的风险也呈现多样化。
由于票据业务兼有结算工具、银行负债、融资工具、银行资产等多重角色,注定了其功能容易随着宏观情势的变迁而变异。商业银行在市场竞争和经营业绩的压力下,十分热衷于挖掘票据背后的金融功能。一笔票据业务的签发,往往带来存贷款两个方面的业绩增长,还可以有费用收入。在漂亮的业绩统计数字诱惑下,银行就有可能放松对企业资信的审查,甚至忽视真实的贸易背景。加之我国银行票据业务分散,各个银行自成体系,对票据业务的争夺也引发了银行不理性的竞争。
首先是兑付风险,在当下银行贷款增长乏力的环境下,商业银行为了保持一定规模的信贷增长,进行商业承兑汇票贴现的融资冲动明显增强。但是,经济下行使得承兑人货款回笼所面临的风险有所提升,进而为票据到期兑付增添了不确定因素,贴现银行面临的票据兑付风险明显增加。
其次是套利风险,在流动性松动的背景下,贴现利率下行速率快于存贷款利率,如果稳健的货币政策使得存贷款利率迟迟不能下调,贴现利率很有可能突破存款利率,从而给市场无风险套利留下空间。市场主体为抓住套利机会,大肆运作,会给商业银行造成经济损失。
再次是诈骗风险,票据套利空间使得一些不法企业,利用企业关联关系,伪造贸易合同和相关单据,骗取银行开立银行承兑汇票,再实施贴现套利,给承兑行和贴现行增加了法律风险。
面对新形势下票据融资存在的各种风险,商业银行要积极应对,从制度、产品、操作等各个环节加强管理。首先从制度上,商业银行要加强风险管理,防止本行承兑票据在本行贴现,降低被企业套利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其次从产品上,商业银行要积极开发推广电子汇票,降低票据审核的操作风险。再次从审核操作上,要注重贸易背景真实性的审核,尤其要避免关联企业之间串通骗取开立银行承兑汇票。
第五篇:我国票据业务的现状与发展
我国票据业务的现状与发展
2010年01月21日00:00 金融会计 [欧阳卫民] 访问次数:149 字体:
大中小
票据作为企事业单位最常用的非现金支付工具,充分利用和有效发挥其结算功能和融资功能,能极大节约财务成本、强化财务控制、满足短期融资需求。近年来,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不断深入,支付体系日益完善,非现金支付工具对现金的替代效应日益显现,票据业务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在当前“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宏观经济背景下,票据业务的发展又迎来新的机遇和挑战。认识和了解票据业务的发展状况是正确使用票据、充分发挥票据功能的前提和基础。
一、我国票据业务的现状和特征
随着电子支付系统的建成运行和非现金支付工具的广泛应用,我国非现金交易规模增速远大于现金,已进入非现金支付时代。非现金支付工具和方式主要包括票据、银行卡和贷记转账三类,其中,票据主要用于单位。近年来,我国票据业务发展体现出以下五个主要特征:
(一)票据业务量金额稳步增长,但在非现金支付工具中的占比呈下降趋势 2006年至2008年,全国使用票据办理支付业务的总笔数分别为11.9亿笔、9.8亿笔、8.8亿笔,占非现金支付工具业务笔数的比例分别为9.2%、6.33%、4.81%;票据结算总金额分别为224.6万亿元、236.5万亿元、251万亿元,占非现金支付工具结算量的比例分别为47.9%、39.88%、39.71%。票据签发业务量具有笔数占比小、金额占比大的特点。这是因为,相对银行卡等非现金支付工具而言,票据是一种大额支付工具,是单位而非个人常用的支付工具。从其绝对发展趋势看,票据业务笔数呈下降趋势,金额呈缓慢增长趋势;从其相对发展趋势看,其笔数和金额均呈下降趋势。这主要是由于近些年来,人民银行大小额支付系统、商业银行行内汇兑系统、银行卡跨行交换系统的建成运行以及网银业务的迅速发展,使得电子资金转账速度明显加快、效率明显提高,支付工具总体朝着电子化、网络化方向发展,对纸质票据的支付功能产生了很强的替代效应。
(二)票据已成为企业主要的结算工具和重要的融资工具
作为结算工具,票据具有携带方便,可转让流通的优点,而且交易过程中的口头承诺、挂账方式和合同约定等的票据化,使债权债务得以明确表现,权利的行使和义务的履行都有据可依。近年来,票据被规范地运用于中小企业交易中的延期支付和信用支付,从票据单笔结算金额能得出这一结论。2006年到2008年,票据单笔结算金额分别为18.9万元、24.1万元和28.5万元。从具体票种看,以2008数据为例,支票单笔结算金额为27.19万元,银行本票单笔结算金额为104.5万元,银行汇票单笔结算金额为53万元,商业汇票单笔结算金额为88.61万元。这种单笔交易规模是与中小企业的经济活动相契合的,同时票据单笔结算金额不断增大的走势也显现出近年来企业单笔交易规模的扩大,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经济发展及交易活跃的向好趋势。
作为融资工具,票据能够很好地满足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在我国一直存在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西方发达国家有健全的社会信用体系和发达的直接融资市场,企业多通过发行债券或无真实交易背景的纯融资性商业本票(Commercial Paper)来融通资金。而在我国,囿于不健全的社会信用体系和欠发达的直接融资市场,企业融资渠道仍以银行信贷等间接融资为主。银行从规避风险、提高经济效益的角度出发,更倾向于大客户、大金额的贷款业务,传统的信贷体系主要是为大客户的长期大额信贷业务设计的,不能很好地满足中小企业短期、小额、次数多的贷款要求。与贷款相比,申请商业汇票承兑和贴现费用低廉,2009年第二季度票据融资的加权平均利率为1.95%,而一般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5.70%(数据来源:《2009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申请商业汇票承兑和贴现的手续也比申请银行贷款简便,而且有利于提高企业信用记录,树立企业诚实守信的形象。在我国,小企业票据融资占比明显高于贷款占比,票据融资成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重要渠道。(三)票据使用呈现明显的地区差异
资金交易频率和规模是衡量社会经济活跃程度和活跃规模的一个很重要的指标,比较我国不同地区的资金交易规模,长期以来东部地区的票据、银行卡等非现金支付业务发展始终保持较快水平,其交易规模大于中西部地区。具体到票据使用的地区分布,主要集中在江苏、广东、上海、浙江、北京、山东六个经济发达省市。以2009年上半年的数据为例,六省市的票据业务合计分别占全国票据业务笔数和金额的40%和60%以上。但在国家金融危机的背景下,随着国家各项支持中西部及东北地区经济发展政策实施效果的逐步显现,中西部及东北地区经济发展逐渐加快,资金交易规模增幅普遍超过东部。统计数据显示,2007年以来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票据业务增速明显快于经济发达地区。
(四)票据发展存在较为明显的结构性差异
从结构上看,各票种具有不同的发展特点:支票和银行本票、银行汇票的发展已趋于成熟,呈平稳发展或下行的趋势,而商业汇票呈上升的发展态势。就交易笔数而言,银行汇票和支票的签发笔数呈下降趋势,银行本票保持平稳态势,而商业汇票呈上升发展趋势。就交易金额而言,银行汇票的签发金额呈下降趋势,银行本票和支票呈平稳或缓慢增长态势,商业汇票呈快速发展的趋势。
(五)票据业务呈现电子化和业务多样化趋势 票据电子化处理是指运用现代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实现票据的某些环节或全流程的电子化处理,代表了票据业务的发展方向。近两年,人民银行先后推广运行了支票影像交换系统(CIS),开通了小额支付系统银行本票业务和小额支付系统华东三省一市银行汇票业务,实现了部分票据的电子化处理,并于2009年10月28日上线运行了电子商业汇票系统(ECDS)。与此同时,不少商业银行在发展行内电子票据方面做了积极探索和尝试,并推出了一系列票据创新产品。
二、各类票据具体的应用和发展情况
(一)支票
支票仍然是我国票据主要品种,是单位最常用的非现金支付工具。2008,全国使用支票办理支付业务8.6亿笔,结算金额233.84万亿元,占全部票据业务笔数和金额的97.5%和93%。支票主要被用于单位的日常经济往来,因此支票的单笔结算金额较其他票种相对较低。
支票处理实现部分电子化,从而实现了全国通用。2007年,人民银行推广运行全国支票影像交换系统(CIS),实现了影像传输和实物截留,突破支票流通的地域限制,实现了全国通用。
支票信用环境有所改善。为规范支票出票人行为,维护支付结算秩序,人民银行2005年发布了《关于对签发空头支票行为实施行政处罚有关问题的通知》,规范、细化了空头支票行政处罚制度,大大改善了支票的信用环境,促进了支票的受理和流通。
开展支票授信业务。支票授信实质上是银行将授信业务与支付结算业务相结合的一种创新业务。目前该业务已在上海浦东发展银行上海分行和上海市农村商业银行进行试点,受到企业的广泛欢迎。浦发银行的支票授信业务,一般的透支限额为5万元、透支次数上限为每年4次;对政府推荐的“中小企业百千万成长工程”中的企业,透支限额则扩大至50万元,透支次数上限为每年12次。支票授信业务对于增强中小企业的支付能力、促进支票的使用和流通、减少空头支票行政处罚都有很好的效果。可适时考虑在全国范围内推广。
(二)银行本票
银行本票以银行信用为基础,具有信誉度高的优势,但仅限于在同一票据交换区域内使用。2008,全国使用银行本票办理业务574.3万笔,结算金额为6万亿元,占全部票据业务笔数和金额的0.65%和2.4%。
银行本票处理实现部分电子化,更为安全、高效。2008年5月,人民银行开通小额支付系统银行本票业务,实现了银行本票业务的电子化处理。与原有手工处理方式相比,依托小额支付系统办理银行本票业务在业务安全性、资金使用效率和权益保障方面都有很大的优势。目前已有27个省级地区开通该业务,业务运行稳定良好。
(三)银行汇票
银行汇票具有信誉度高,且能跨票据交换区域使用的优势。2008,全国使用银行汇票办理支付业务的笔数为846.79万笔,结算金额4.49万亿元,分别占全部票据业务笔数和金额的0.96%和1.79%。
以华东三省一市银行汇票为主。根据使用范围,银行汇票分为全国银行汇票、省辖银行汇票和华东三省一市银行汇票,其中以三省一市汇票为主。以2009年第二季度数据为例,三省一市汇票业务签发笔数和结算金额分别占全部银行汇票的75%和78%。
三省一市汇票处理实现部分电子化,更为安全、高效。三省一市汇票业务自1987年开办以来,为上海、江苏、浙江和安徽四个省市的经济发展和银行结算服务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为优化业务处理模式,人民银行于2008年12月开通了小额支付系统三省一市汇票业务,与小额支付系统银行本票业务类似,该业务较原有处理模式,同样具有安全性、效率性更高,权益更有保障等优势。同时,三省一市汇票还扩大了原有签发机构范围,签发主体由原来的工、农、中、建、交五大行放大到各类银行机构,由此畅通了中小金融机构汇路,推动了银行间的公平有序竞争,受到中小银行的欢迎。
(四)商业汇票
与其他票据不同,它是一种远期付款工具,兼具支付和融资功能。
它不仅是社会经济主体常使用的非现金支付结算工具,是商业银行的重要利润增长点,更是货币市场重要的交易品种,企业的融资工具,是传导金融宏观调控政策的重要载体。
商业汇票以银行承兑汇票为主体。2008,全国使用商业汇票办理支付业务775.3l万笔,结算金额6.87万亿元,分别占全部票据业务笔数和金额的0.88%和2.73%。在商业汇票业务中,90%以上为银行承兑汇票,商业承兑汇票使用极少。商业承兑汇票推广不开,主要是因为商业信用体系不健全,企业认识了解不足以及商业银行宣传推广力度不够。带来的问题是商业汇票业务的发展过多地依赖于银行信用,票据风险过分集中于商业银行,票据市场交易品种过于单一,也不利于企业信用的提高和社会整体信用环境的建设。针对商业汇票结构失衡的问题,人民银行于2006年发布了《中国人民银行关于促进商业承兑汇票发展的指导意见》。该意见按照政府推动和市场激励相结合、重点发展和全面推进相结合、促进发展和风险防控相结合的基本原则,提出了促进商业承兑汇票发展的具体措施。另外,人民银行正在建设支付信用信息查询系统,夯实票据业务发展的根基,为商业承兑汇票的发展培育良好的信用环境。
票据市场快速发展,实现了规模的迅速扩张。从纵向发展看,2001年一2008年商业汇票年累计承兑量由1.2万亿元增加到7.1万亿元,年均增长29%;贴现量由1.4万亿元增加到13.5万亿元,年均增长41%。
从横向比较看,2008年,票据贴现量13.5万亿元,相当于2008年股票市场交易量(26.71万亿元)的50.2%,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交易量(16万亿元)的89%。2009年上半年,票据融资在新增贷款中的占比也出现大幅增长。2009年第一季度人民币新增贷款达4.58万亿元,其中票据融资1.48万亿元,占32.3%;第二季度,人民币新增贷款为2.79万亿元,其中票据融资0.22万亿元,占8%。如此大的业务增长量和占比,一方面是基于正常的需求和增长动力,满足了经济活动的需要。因为比之于贷款,票据融资具有门槛低、手续简便、获批时间短的优势,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选择签发和贴现商业汇票作为短期资金周转的首选途径,而银行也因票据融资业务的低风险将其作为调整信贷结构、做大信贷规模的重要方式。另一方面,我们也不能忽视欺诈、套利以及违规获取银行资金在票据融资异常增长中的作用,如某些企业提供虚假交易资料申请商业汇票的签发和贴现来套取银行资金或获取利差收入,而银行也存在放松审查以实现“存贷双增”、做大信贷指标的现象。
商业汇票业务隐含的信用风险有放大趋势。金融危机爆发后,部分行业企业的财务状况和资金周转能力受到很大影响,票据到期无钱支付的可能性增大,商业汇票的信用风险增大。2009年第一季度,银行承兑汇票的逾期垫款达到108.58亿元,环比增加16.2%,第二季度垫款为112.84亿元,环比增加3.9%,呈现明显的增长态势。
三、建设电子商业票据系统,促进商业汇票业务和票据市场的发展
在我国票据业务和票据市场快速发展的同时,还存在一个突出问题,即我国目前使用的商业汇票市场处于纸介质阶段,票据市场的基础设施落后,没有统一的票据流转和交易的电子化处理平台。这导致了以下三个问题:一是商业汇票交易成本高、效率低。由于纸质票据处理环节较多,处理手续繁琐,效率低,在传递过程中还会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成本。二是不利于票据市场的形成与发展。受制于商业汇票的纸质载体、手工交易方式,票据交易范围有限,交易信息不畅、不集中、不透明,缺乏有效的价格形成机制和统一控制票据风险的手段,因此很难形成有效的区域性和全国性票据市场,不利于整个金融市场的连通和发展。三是假票诈骗案件频繁发生。商业汇票和其它纸质有价证券一样,在其真伪辨识方面存在较大的困难,容易发生伪造、变造和克隆案件。
为了解决票据业务和票据市场现有的弊端,便利企业支付和融资行为,支持商业银行票据业务创新,经过充分调研论证,人民银行于2008年作出建设电子商业汇票系统的决策,为推出电子商业汇票提供基础保障,以满足各类经济交易对安全高效的电子票据支付结算与融资服务需求,并从根本上解决现行票据市场交易方式效率低下、信息不对称、风险较大等问题,使我国票据市场的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突破性发展。
电子商业汇票系统定位于依托网络和计算机技术,接收、登记、转发电子商业汇票数据电文,提供与电子商业汇票货币给付、资金清算等相关的业务处理服务功能,并提供纸质商业汇票登记查询功能及商业汇票公开报价功能的业务处理平台。电子商业汇票系统建成运行后,对商业银行、人民银行乃至整个社会经济金融市场都将产生重大影响:
第一,促进商业票据的流通和使用。由于电子商业汇票跨行、跨地区流通的便利,以及消除了纸质商业汇票记载事项不全、不合规、丢失、被盗、伪造、变造、克隆等操作性风险,使商业汇票的信用度大大提高,流通使用安全、便捷,商业汇票的签发、承兑、背书、融资等行为也将更为活跃,使用量预计将大幅增长。第二,增强人民银行调控货币市场的能力。在电子商业汇票系统中通过设置人民银行对商业汇票的灵活买入和卖出功能,并根据宏观经济金融形势的变化实时调整再贴现利率,将增加人民银行货币政策操作的弹性和力度,提高人民银行调控货币市场的能力和便利性,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第三,使商业票据成为企业支付和融资的理想工具,商业汇票市场成为企业、银行之间融通资金的重要平台,甚至可能发展成为公众投资品。
第四,为宏观经济决策提供基础数据和依据。电子商业汇票系统对所有电子商业汇票集中登记托管,能够实现对商业汇票支付、融资行为的全面、及时、准确统计,能够通过对票据实际融资利率以及票据市场报价的统计监测,及时了解票据市场利率的走向,为利率市场化改革、为宏观经济决策提供重要参考和依据。
第五,丰富电子银行的服务品种和服务能力。目前商业银行的网银系统一般只有功能较为单一的账户管理和资金汇划功能,电子商业汇票系统建立后,商业银行网银系统的功能将从单一的贷记指令处理向票据类信用支付工具领域拓展,并有可能衍生出更多的新型电子增值服务,这为电子银行服务创新提供了基础和平台。目前,在人民银行和商业银行、财务公司等有关各方的共同努力下,电子商业汇票系统顺利运行《,电子商业汇票业务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也已正式发布,第一批接入电子商业汇票系统的有20家商业银行和财务公司。电子商业汇票的推出和电子商业汇票系统的建成,是我国金融电子化建设的又一里程碑,是支付体系建设的又一重大成果,必将对银行票据业务和票据市场发展产生巨大推动作用。必将对改善我国融资结构,增强企业融资的主动性和能力,促进利率市场化,培植竞争性金融市场,形成全国统一的票据市场等产生深远影响。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结算司)
我国商业票据发展及存在的问题研究
发 布 人:圣才学习网 发布日期:2010-1-28 浏览次数:498 [大] [中] [小]
一、我国商业票据市场发展的现状及特点
我国商业票据业务作为货币市场上一项重要的融资手段和信用工具其发展呈现以下特点。
1.市场规模迅速扩大
近几年,在中央银行大力发展商业票据市场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引导下,尤其是中央银行再贴现利率大幅度下调,与再贷款利率的差距明显扩大的条件下,商业票据市场规模迅速扩大。2000年末,全国商业票据市场承兑、贴现、再贴现三项业务余额达6468亿元,是1999年的2.2倍,1995年的4.8倍。从业务发生量看,2000年票据市场三项业务累计发生额为16559亿元,比1999年增长90%,是1995年的3.5倍。商业票据的快速发展有力地促进了资金资源的有效配置,拓宽了商业银行的服务领域,提高了商业银行的经营效益。
2.商业票据种类增加
长期以来,受企业信用状况的制约,我国商业票据品种主要是银行承兑汇票,企业承兑汇票的数量很少,商业票据业务发展的深度和广度不够。2000年下半年,在人民银行再贴现等政策手段引导下,各地在大力发展银行承兑汇票的同时,积极拓展商业票据品种,发展商业承兑汇票业务,商业承兑汇票业务从无到有,逐步发展,改变了企业过去完全依靠银行进行融资的局面,出现了银行信用和商业信用并举的可喜局面。
3.商业票据经营机构大量增加
由于再贷款和再贴现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利差,各商业银行充分认识到发展票据市场业务所能带来的好处,纷纷开展票据市场业务。截至2000年末,几乎所有的商业银行均开办了票据承兑、贴现和再贴现业务,部分农村信用社经人民银行批准,也开办了票据承兑、贴现和再贴现业务,票据业务的经营机构大量增加。票据业务在部分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盈利中占主要地位。
4.初步建立起了以中心城市为依托的区域性商业票据市场
随着我国商业票据市场的快速发展,各商业银行纷纷扩大其中心城市分支行的票据承兑、贴现授权,一些商业银行还建立了专营票据承兑、贴现业务的部门或分支机构。2000年11月份,中国工商银行在上海筹建了全国首家专业性的票据营业部,大大促进了以中心城市为依托的区域性票据市场的发展,使各中心城市票据业务发生量不仅在全国占比高、增长平稳,而且操作规范,票据背书转让比例和融资功能大大高于其他地区。据统计,截至2000年8月末,上海、广州、南京、深圳、武汉、重庆、郑州、天津、沈阳和大连十个中心城市的票据签发。贴现和再贴现量占全国的比重分别达32%、49%和51%。
5.票据市场业务经营机制逐步健全,制度建设得到加强
为进一步防范票据风险,改善票据融资环境,各商业银行纷纷加强商业票据业务的经营管理和制度建设。在办理票据业务中,将控制风险放在首位,根据中央银行的规定结合本行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一系列票据业务的操作规程,加强了对票据承兑和贴现的管理;在银行内部设立票据中心,通过票据中心集约经营方式集中了人力、物力、财力,有效地防范了票据风险,提高了效率,健全了商业银行的业务组织机构;制定并实施了异地承兑银行无理拒付和承兑企业逾期转贷款的通报制度,实行了商业汇票一体化管理;制定了各具特色的业务考核制度,开拓了业务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6.再贴现工具逐步成为中央银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
再贴现是各国中央银行主要的货币政策操作工具,商业票据市场业务的发展,使中央银行能通过再贴现工具有效地传导货币政策和信贷政策,调控货币供应量。2000年以来,再贴现工具日益成为我国中央银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具体表现在:一是为加快我国票据市场的建设,人民银行先后出台了一系列促进票据市场发展的政策措施。制定发布了《中国人民银行对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总行开办再贴现业务暂行办法》、《商业汇票承兑。贴现与再贴现管理暂行办法》、《关于加强商业汇票管理促进商业汇票发展的通知》、《关于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再贴现管理的通知》。逐步降低了再贴现率,将再贴现月利率由原先的3.3%下调至目前的1.8%。,同时放松了商业银行票据贴现利率浮动的限制,以刺激商业银行拓展票据市场业务。此外,人民银行还运用再贴现政策手段进行引导、鼓励商业银行开办合格企业的商业承兑汇票贴现和转贴现业务,促进企业承兑票据的发展。二是运用再贴现工具有效地调控货币供应量。2000年,人民银行灵活运用再贴现、再贷款和公开市场操作三大工具调控货币供应量,其中利用再贴现工具增加基础货币投放758亿元,占当年发生量的30.4%,比上年提高25个百分点,有效地调控了货币供应量。三是初步形成了以再贴现利率为基础,以市场资金供求关系决定的贴现利率。从2000年全年贴现利率的走势来看,5月份以前,由于贴现业务刚开始大规模启动,贴现利率大约在月息4‰~4.5‰之间。5月份至11月份,随着各行大力开展票据市场业务,票据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贴现利率大幅降低,一些地区一度降至月息2.6‰左右,后上浮至月息3‰-3.3‰之间。2000年未,由于商业银行资金趋紧,贴现利率又上浮至3.5 ‰-4‰之间。从总体上看,我国2000年的贴现率是由票据市场资金供求状况决定的,基本实现了市场化的利率。
二、我国商业票据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商业票据业务的快速发展,有力地促进了货币市场的完善和发展。但是,商业票据在发展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利于市场进一步发展的问题。
1.市场规模仍然偏小
尽管近年来商业票据市场业务的开展逐渐受到中央银行及各商业银行的重视,企业办理票据结算和融资业务的积极性有了很大提高,但从目前情况看,票据市场的规模仍比较小,交易品种较单一。2000年末,未承兑的商业票据余额与贴现余额之和为5212亿元,仅占同期贷款余额的5.2%,再贴现余额占基础货币的比重也仅为3.6%,商业票据的规模仍然偏小。
2.交易品种单一,交易主体少
从商业票据交易品种上看,目前主要是银行承兑汇票,商业承兑汇票,由于风险较大,在票据市场交易中所占的比重较小,在票据市场中不容易被接受,企业仍主要是利用银行信用进行融资。这种单一的银行承兑汇票格局,不仅加大了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也不利于引导企业扩大票据融资,不利于票据市场的进一步拓展。
从商业票据交易主体上看,我国商业票据市场的参与者主要是一些大中型企业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而众多的中小企业、中小商业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参与该市场的程度十分有限,所占的市场份额很小。
3.企业、商业银行对票据市场业务的认识存在偏差
从目前的情况看,企业还没有真正地把商业汇票作为融资工具,更多地是将其作为一种支付结算工具。据人民银行杭州中心支行反映,该市十家商业承兑汇票试点企业,2000年累计签发的商业承兑汇票仅占其年末银行贷款余额的3%,生产资金仍主要依靠银行贷款。从银行看,目前贴现率与再贴现率利差较大,许多商业银行并没有真正地把商业票据业务作为其资产经营、流动性管理和改善金融服务的手段,而是利用贴现和再贴现利率的利差,把票据市场业务作为从中央银行获取短期经营利润的一种手段。这种经营观念一度造成了商业银行之间的恶性竞争,使贴现率不断下降,有时甚至低于其筹资成本。商业银行过度依赖中央银行的再贴现,形成了通过中央银行再贴现投放基础货币的倒逼机制。
4.缺乏全国统一、完善的商业票据市场
首先,我国的票据市场仍然处于分割状态,仅在部分中心城市形成了区域性的票据市场,缺乏一个全国统一、完善的市场。其次,票据在各行各地区之间的流动性较差。由于各商业银行办理票据业务的出发点是盈利,出于竞争的需要,各行在出现流动性、资产结构等方面问题时,往往是将已贴现的票据转贴现到异地,或是再贴现。此外,由于目前中央银行的再贴现采用的是大区行分配指标的管理方法,造成一些地区分配到的再贴现规模较小,而相应的票据承兑和贴现业务量却较大,两者之间出现了不协调状况。在再贴现指标较紧的情况下,各地人民银行一般优先办理本地的票据贴现,而对外地转贴现票据进行了限制办理,人为地制约了票据流通,阻碍了全国性统一商业票据市场的形成和进一步发展。
5.商业票据的真实性查询困难
票据的真实性问题包括二个方面,一是真假汇票问题二是票据背后是否有真实的商品交易问题。目前由于各行之间缺乏必要的信息沟通,各金融机构之间没有跨系统的票据信息查询网络,同时也缺乏对企业签发的商业汇票是否具有真实商品交易背景的信息查询系统,使银行具体操作人员难以核实票据的真实性,特别是社会不法分子利用高科技“克隆”汇票的出现,更加大了对票据真伪辨别的难度,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经营票据市场业务的风险。
三、进一步拓展我国商业票据发展的思考
商业票据市场是货币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商业银行和企业资金融通和头寸调剂的重要市场,同时也是中央银行调控货币供应量的重要手段,票据市场的快速发展有助于整个货币市场的发展和完善。
1.积极扩大交易品种和投资主体,进一步拓展市场规模
丰富多样的交易品种和交易主体是商业票据市场发展的基础。为了实现这一目的,一是在继续稳步发展银行承兑汇票的基础上,中央银行应采取一些优惠政策,大力推广和鼓励使用商业承兑汇票,使一些资信良好、实力雄厚的企业通过发展商业承兑票据进行融资,同时鼓励商业银行在防范商业票据风险的前提下,减少企业利用银行信用融资的比重,对资信良好企业签发的商业票据进行支持。此外,还可逐步尝试使用银行本票、商业本票等票据市场业务,积极探索发展企业利用票据融资的路子。二是适当放宽对市场参与者的限制,将所有商业银行、财务公司、信托公司、保险公司等机构投资者、大中小型企业和个人投资者纳入到这一市场中,扩大市场的交易主体,逐步实现市场参与者的广泛化和多元化。
2.改变企业与商业银行对票据市场业务的认识
票据业务不仅是一种支付结算工具,更是一种融资工具。因此,中央银行一是要加大对票据业务的宣传和政策引导,把企业和商业银行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信用观念中解放出来,使其充分认识到商业信用票据化对生产经营所起的积极作用。二是要增加对企业签发票据融资的数量,改变企业融资严重依靠银行贷款的情况。三是要适当提高再贴现利率,缩小目前贴现率与再贴现率之间的利差,改变一些商业银行把票据市场业务作为从中央银行获取短期经营利润手段的错误经营观念,使票据市场业务真正地成为商业银行进行资产经营、流动性管理和改善金融服务的手段,遏制商业银行之间形成的恶性竞争,减少商业银行对央行再贴现发放的过度依赖。
3.建立专营商业票据业务的机构,实现票据业务的规模化经营
随着票据市场业务交易品种和交易主体的不断增加,票据市场的交易规模将会进一步扩大。交易规模的扩大,对票据业务专业化的要求会越来越高。但由于票据业务参与主体所处的地域、行业差异较大,在信息搜寻。信用评估、违约监督等活动中,如没有专门的票据经营机构提供上述服务,市场的运行成本会相对较高,其机会成本也难以估量。商业票据业务专营机构通过市场化、专业化经营,可以实现票据业务各环节的有机结合,形成票据承兑、贴现、转贴现以及再贴现间良好的互动关系,从而减少市场运行成本。从国外情况看,票据业务的专业化、规模化经营也是大势所趋。
4.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以中心城市为依托的区域性票据市场,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统一的全国性票据市场
目前,我国的票据市场仍然处于分割状态,市场发展缺乏较好的规划和统一,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信息不通,交易成本过大,市场风险骤增。针对这些问题,中央银行应积极利用目前中心城市票据业务发展迅速和制度建设规范的有利时机,积极引导和完善以中心城市为依托的区域性票据市场的建立,适度增加再贴现规模,并在适当时候取消再贴现的规模分配方法,由市场供求决定再贴现数量;增加商业票据在各行各地区之间的流动性,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全国性统一的商业票据市场,充分发挥中央银行利用再贴现工具调控货币供应量、引导信贷导向这一货币政策工具的作用。在建立、完善区域性和全国性票据市场的同时,还要建立健全市场参与者的信息披露制度和风险监督机制,加快全国性票据信息网络的建设步伐,将市场参与者的资信、资产负债情况、签发的票据票样、贴现或转贴现的利率等信息输入到网络中,以方便各市场参与者查询票据信息,更好地促进票据市场业务的快速发展。
5.加强票据市场法律法规的建设
要进一步完善票据市场的法律法规建设,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克隆”票据分子的不法行为,依法有效地保护持票人的票据权利,从法律上给市场参与者构建一个良好的融资环境,使市场的参与者有法可依,依法办事,以促进我国商业票据业务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