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戏曲的历史与现状
戏曲的历史与现状
中国戏曲,起源于原始歌舞。汉代,在民间出现了具表演成份的“角抵戏”,尤以《东海黄公》为著。到了南北朝时期,民间出现了歌舞与表演相结合的“歌舞戏”,具有了更为浓郁的表演成份,如《拔头》、《代面》、《踏摇娘》等。唐代,出现了由先秦时期的优伶表演发展来的以滑稽表演为特点的“参军戏”;民间的歌舞戏进入宫廷,得到了更大的发展;民间又出现了“俗讲”和“变文”等通俗说唱形式。宋代,城市商品经济得到长足发展,出现很多市民娱乐场所——“瓦舍”和“勾栏”;民间歌舞、说唱、滑稽戏有了综合的趋势,出现了“宋杂剧”。金代,在宋杂剧基础上,北方出现了“金院本”,南方出现了“南戏”。元代,北方形成“北杂剧”,南方南戏进一步发展成熟,戏曲形成。
2、中国戏曲最早的成熟形式——宋元南戏(图17)
南戏,是中国戏曲最早的表现形式,它形成于南北宋之交的浙江温州(古称永嘉)一带的民间,时称捻兰卧泳鐢。它是在宋杂剧的基础上,融和南方民间小曲、说唱等艺术因素形成的。以体制庞大、曲词通俗质朴为其特点,已粗具戏曲的基本艺术特征。剧目多表现民间故事。
3、中国戏曲的第一个繁盛期——元杂剧(图18)
元代,是中国戏曲史的一种重要时期,它以其元曲闻名于世,而元曲中影响最著者,唯北杂剧(亦称元杂剧)。北杂剧之文学,以质朴自然胜,后世戏曲文学无有出其右者;关(汉卿)、王(实甫)、白(朴)、马(致远)等杂剧作家,使北杂剧成为一代之文学。北杂剧之表演则显示出戏曲在形成之初的朴实和浓郁的民间气息。
4、中国戏曲的第二个繁盛期——明清传奇(图
19、图20)
传奇,源于宋元南戏,是它成熟化与规范化的结果。明中叶以后,传奇代替杂剧成为戏曲舞台上的主角。挚鏀二字,取自其撑奁娌淮薮黄鏀之特色。其剧本文学曲词典雅,体制庞大,名篇佳作不胜枚举,为戏曲文学绝盛之时。表演上则日趋成熟,多用昆曲演唱。
5、明代四大声腔(图
21、图22)
所谓明代四大声腔是对中国明代南曲系统的浙江海盐腔、浙江余姚腔、江西弋阳腔和江苏昆山腔的合称。明代戏曲,在音乐上出现明显的地方化趋势,主要表现为地方声腔的崛起。对后世戏曲影响最大的是后两种,即弋阳腔和昆山腔,前者发展为全国影响广泛的高腔系统;后者发展成典雅细腻的昆曲。
6、中国戏曲的转型期——清代地方戏的兴起(图
23、图24)
自清代前期起,戏曲舞台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主要表现为戏曲的民间化和通俗化。先是昆曲、高腔折子戏的盛行,后是地方戏的兴起。从此,戏曲舞台不再是传奇戏的天下,昆曲与高腔有了来自民间的竞争者。戏曲的表演场所也由厅堂氍毹变为了茶肆歌台。
7、徽班进京(图
25、图26)
乾隆五十五年,即公元1790年,为庆祝乾隆的八十寿辰,撊鞌徽班进京献艺,带来了与昆曲皆然不同的一种地方曲调枣徽调,给京城观众以耳目一新之感。而后,撍南胧、挚禾”、摵痛簲等徽班相继进京。徽调以其通俗质朴之气赢得了京城观众的欢迎,从此在京城扎下了根。
8、中国戏曲史上的大事——京剧形成(图
27、图
28、图29)
继徽班进京之后,湖北汉调艺人也于道光年间(1828年前后)进京与徽班艺人同台献艺,他们同徽调艺人一样唱皮黄腔,只是更具湖北风格。徽、汉皮黄在京城和流,经过数十年的发展,终于在1840年前后,形成一种独具北方特色的皮黄腔枣京剧。
9、京剧的第一个鼎盛期——清代同治、光绪年间(图30)
京剧形成后不久,即迎来了它的第一个繁盛期,时间在清同治、光绪年间。当时出现了一批优秀的京剧演员并在此时引起了宫廷官方的喜爱。宫内优厚的物质条件促进了它艺术上的成熟。
10、京剧的第二个鼎盛期——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图
31、图32)
20世纪初撔挛幕硕瘮所带来的新思潮极大地促进了京剧艺术的发展,京剧又迎来了它的第二个繁盛期。这一时期京剧的繁荣主要表现在优秀京剧演员的层出不穷上。而且,这个时期也是京剧流派产生最多的时期,旦行的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荀(慧生)撍拇竺;生行的余(叔岩)派、马(连良)派、麒(麟童)派;净行的金(少山)派、郝(寿辰)派、侯(喜瑞)派、丑行的萧(长华)派等。每个流派的创始者拥有一批数量可观的剧目,所以这个时期也是京剧文学的繁荣期。这个时期一直持续到了20世纪40年代末。
11、京剧的第三个鼎盛期——20世纪50年代(图
33、图
34、图35)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全国处处呈现出万象更新之貌。京剧也因此迎来它艺术上的春天。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到1959年前后,它的艺术生命又到了第三个顶峰。这个时期的繁荣是以演员阵容的强大,梯队的完整为标志的。《白蛇传》、《将相和》、《穆桂英挂帅》、《野猪林》等优秀剧目的出台,也将京剧文学的发展推向了一个高峰。
12、新兴地方戏的产生——越剧、评剧、黄梅戏等(图
36、图
37、图38)
20世纪初,一批新兴地方戏开始在各地戏曲舞台上出现,包括越剧、评剧、黄梅戏等。它们均由民间小戏发展而来,具有极为浓郁的民间乡土气息,进入城市后,它们吸收京剧、梆子等老剧种的艺术营养,表演上得以成熟。
13、毛泽东为中国戏曲研究院题词“百花齐放 推陈出新”(图39)
1951年,中国戏曲研究院成立。毛泽东为其题词摪倩ㄆ敕牛瞥鲁鲂聪,以后便成为戏曲发展的指导性方针。即要求戏曲艺术既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积极创新,又要求各个剧种在自由竞赛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14、京剧现代戏汇演举行(图40、图
41、图42)
1964年,北京举行京剧现代戏观摩演出大会,共推出35个剧目,其中著名的有《红灯记》、《芦荡火种》、《奇袭白虎团》、《智取威虎山》、《黛诺》、《六号门》、《红嫂》等。这是京剧编演现代戏的一次成果展示。
15、戏剧梅花奖设立(图
43、图44)
为表彰戏剧优秀演员而设立的奖项,由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办。1983年设立,每年评选一次。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具影响的全国性戏剧演员评奖活动。
16、第一届中国京剧节在天津举行(图
45、图46)
1995年11月在天津举行了第一届中国京剧节,设立金、银、铜三类奖项,推出一批优秀京剧剧目。其中获奖的剧目有《曹操与杨修》、《狸猫换太子》、《岳云》、《西施归越》等。
17、第二届中国京剧节在北京举行(图
47、图48)
1998年12月第二届中国京剧节在北京举行。此次京剧节也推出一批优秀的京剧新创剧目,如《骆驼祥子》、《贞观盛世》、《风雨同仁堂》、《大脚皇后》、《千古一人》等。其中的《骆驼祥子》改编自老舍的同名小说,是众多剧目中的佼佼者。
18、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优秀剧目献礼演出(图
49、图50、图51)
1999年8月15日至10月15日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优秀剧目献礼演出在北京举行。此次活动旨在推出一系列优秀的新创剧目(话剧、戏曲、舞剧、音乐剧等),以此繁荣全国的戏剧创作。此次活动涌现出来的戏曲优秀剧目有黄梅戏《徽州女人》、川剧《金子》、京剧《宝莲灯》、《贞观盛世》、淮剧《金龙与蜉蝣》、《西梦霸王》等。相关知识
1、昆曲
昆曲,又称“昆腔”、“昆剧”,是一种古老的戏曲剧种。它源于江苏昆山,明中叶后开始盛行,2、高腔
高腔,是对一种戏曲声腔系统的总称。它原被称为“弋阳腔”或“弋腔”,因为它起源于江西弋阳。
3、梆子腔
梆子腔,是对一种戏曲声腔系统的总称。它源出于山西、陕西交界处的“山陕梆子”,4、京剧
京剧,也称“皮黄”,由“西皮”和“二黄”两种基本腔调组成它的音乐素材,也兼唱一些地方小曲调(如柳子腔、吹腔等)和昆曲曲牌。它形成于北京,时间是在 1840年前后,盛行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时有“国剧”之称。
5、评剧
评剧,清末在河北滦县一带的小曲“对口莲花落”基础上形成,先是在河北农村流行,后进入唐山,称“唐山落子”。
6、河北梆子
河北梆子,即流行于河北、北京一带的梆子戏,它源于山、陕交界处的山陕梆子,经由山西传至河北,结合河北与北京方言而形成。
7、晋剧
晋剧,又名“中路梆子”,系由山西、陕西交界的山陕梆子发展至山西,结合山西语言特点而形成。现流行于山西中部及内蒙、河北一带。
8、蒲剧
蒲剧,又名“蒲州梆子”,系由山西、陕西交界的山陕梆子发展而成,一说此即为原来的山陕梆子。
9、上党梆子
上党梆子,山西四大梆子之一,10、雁剧
雁剧,也称“北路梆子”,由“蒲州梆子”发展而来,流行于山西北部及河北张家口、内蒙古一带。据说它对河北梆子的形成有很大影响。剧目有《血手印》、《金水桥》等。
11、秦腔
秦腔,陕西省地方戏,也叫“陕西梆子”,是最早的梆子腔,约形成于明代中期。
12、二人台
二人台,流行于内蒙古、山西及河北张家口一带的戏曲剧种
13、吉剧
吉剧,流行于吉林省的戏曲剧种。20世纪50年代在东北“二人转”的基础上发展而成,曲调轻快、词句通俗、表演质朴火爆,剧目有《燕青卖线》、《包公赔情》等。
14、龙江剧
龙江剧,流行于黑龙江地区,20世纪50年代在东北“二人转”、拉场戏、影戏及当地民歌基础上形成,表演轻松幽默,曲词通俗。剧目有《双锁山》、《荒堂宝玉》等。
15、豫剧
豫剧,又称“河南梆子”。明代末期由传入河南的山陕梆子结合河南土语及民间曲调发展而成,现流行于河南、河北、山西、山东等省份。出现过常香玉、陈素珍、崔兰田、马金凤、阎立品等著名旦角演员。
16、越调
越调,河南地方剧种,流行于河南及湖北北部地区,因以“四股弦”为主要伴奏乐器,所以也称“四股弦”。音乐为板腔体为主,也唱曲牌。著名演员有申凤梅等。剧目有《收姜维》、《李天保招亲》、《诸葛亮吊孝》等。
17、河南曲剧
河南曲剧,河南省地方剧种,流行于河南省及湖北西北部地区,由曲艺“河南曲子”发展而成。唱腔轻柔婉转,以悲剧内容见长。剧目有《卷席筒》、《陈三两》、《花亭会》等。(18、山东梆子
山东梆子,山东省地方剧种,流行于山东荷泽一带,因其地古称“曹州”,故又名“曹州梆子”。此梆子系由山陕梆子经由河南再传入山东,历经变化而形成。主要剧目有《墙头记》等。
19、吕剧
吕剧,山东省地方剧种,流行于山东中部及江苏、河南一带。20世纪初由民间说唱艺术“山东琴书”发展而成,1950年定名为“吕剧”。吕剧表演富于生活气息,通俗质朴,唱腔曲调简单,易学易唱。所以吕剧在广大农村影响很大。剧目有《王定保借当》、《小姑贤》和现代戏《李二嫂改嫁》等。
20、淮剧
淮剧,江苏省地方剧种,流行于江苏、上海及安徽等地区。它起源于江苏民间小戏,后又吸收徽剧的艺术因素而逐渐发展成熟。
21、沪剧
沪剧,流行于上海一带的地方剧种,源于上海浦东的民歌,后形成上海滩簧调,又受到苏州滩簧的影响。20世纪30年代以文明戏的形式在上海演出,并定名为沪剧
22、滑稽戏
滑稽戏,流行于江苏、上海、浙江等地的戏曲剧种。源于上海的“独角戏”,后发展为滑稽戏,曲调驳杂、表演滑稽。主要剧目有《三毛学生意》、《一二三齐步走》等。
23、越剧
越剧,流行于浙江一带的地方剧种。它源出于浙江嵊县的“的笃班”,1916年左右进入上海,以“绍兴文戏”的名义演出。先以男演员为主,后变为以女演员为主。1938年后,使用“越剧”这一名称。
24、婺剧
婺剧,流行于浙江金华一带的地方剧种,又名“金华戏”。它是一个多声腔剧种。其声腔由高腔、昆曲、滩簧、徽调等组成,各有其剧目及表演特色。剧目有《僧尼会》、《牡丹对课》、《断桥》等。
25、绍剧
绍剧,流行于浙江绍兴、宁波一带的地方剧种,形成于明末。以“三五七”、“二凡”为主要声腔,表演上以武戏见长,风格粗犷、朴实。剧目有《三打白骨精》、《龙虎斗》、《吊无常》等。
26、徽剧
徽剧,流行于安徽、江苏等地区的戏曲剧种,27、黄梅戏
黄梅戏,起源于安徽的戏曲剧种,流行于安徽、江西及湖北地区。
28、闽剧
闽剧,流行于福建地区的戏曲剧种。
29、莆仙戏
莆仙戏,福建地方戏,旧称“兴化戏”,明中叶时已完全成熟,流行于莆田、仙游一带。音乐为曲牌体,表演颇具古意,典雅抒情。剧目有《张协状元》、《团圆之后》、《春草闯堂》等。
30、梨园戏
梨园戏,一种历史久远的戏曲剧种,可看成戏曲的“活化石”。它保存了很多宋元时期的南戏,31、高甲戏
高甲戏,流行于福建晋江、龙溪一带。
32、赣剧流行于江西省东北部的戏曲剧种,33、采茶戏 流行于江西各地的戏曲剧种
34、汉剧一般指流行于湖北、河南、陕西等地的戏曲剧种,源出湖北地区,旧称“楚调”或“汉调”,主要声腔是西皮腔,兼唱二黄腔,迄今为止已有近三百年历史。
35、湘剧
36、祁剧
37、湖南花鼓戏
38、粤剧
39、潮剧
40、桂剧
41、彩调
戏曲是中国传统的戏剧形式。是包含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表演艺术各种因素综合而成的。它的起源 历史悠久,早在原始社会歌舞已有萌芽,在漫长发展的过程中,经过八百多年不断地丰富、革新与发展,才逐渐形成比较完整的戏曲艺术体系。各个剧种的剧中人物大部分由生、旦、净、丑等不同脸变化的角色行当充任。
生:戏曲表演的行当主要类型之一,主要是男性人物的扮演者,有老生、小生与武生之别。
旦:戏曲表演行当的主要类型之一,主要是女性人物的扮演者。有正旦、花旦、武旦、老旦和彩旦等五个分支。
净:戏曲表演行当的主要类型之一,俗称花脸。有大花脸、二花脸、武二花等分支。净角以面部化妆运用各种色彩和图案勾勒脸谱为突出标志,主要表现或粗扩豪迈;或刚烈耿直;或阴险毒辣;或卤莽诚朴等不同性格的男性角色。
丑:戏曲表演行当的主要类型之一,属喜剧角色,因化妆的特点是用白粉在鼻梁眼窝之间勾画小块脸谱,所以也称小花脸,可扮演各种类型的角色行当。按扮演人物的身份、性格,分文丑和武丑两大支系。已有200多年历史的京剧,不同的剧中人物有着严格的不同脸谱,表演时唱、念、做、打俱全,使用富于夸张和象征性的虚拟动作,开门、上楼、划船、骑马等情节没有实物道具,完全靠演员的舞蹈动作,却能给人十分逼真的印象。
继唐朝诗、宋词之后蔚为一文学之盛的元曲有着它独特的魅力:一方面,元曲继承了诗词的清丽婉转;一方面,元代社会使读书人位于八*九儒十丐的地位,政治专权,社会黑暗,因而使元曲放射出极为夺目的战斗的光采,透出反抗的情绪;锋芒直指社会弊端,直斥不读书最高,不识字最好,不晓事倒有人夸俏的社会,直指人皆嫌命窘,谁不见钱亲的世风。元曲中描写爱情的作品也比历代诗词来得泼辣,大胆。这些均足以使元曲永葆其艺术魅力。京剧流派
程派 创始人程砚秋(1904—1958),满族,演青衣。艺术上勇于革新,根据自己的嗓音特点,创新出一种幽咽、婉转的唱腔,世称“程派”。所编演出的剧本有《青闺梦》、《青霜剑》、《荒山泪》、《窦娥冤》等。
荀派 创始人荀慧生(1900—1968),演花旦、刀马旦。功底深厚,吸收梆子唱腔、唱法和表演艺术,对京剧的传统技法有所发展,形成了自己的表演风格,世称“荀派”。擅演天真、活泼、温柔一类的妇女角色,以《金玉奴》、《红楼二尤》、《钗头凤》、《荀灌娘》等戏著名。
谭派 创始人谭鑫培(1847—1917),演老生。对京剧老生的表演艺术有所革新,以唱、做、念、打相互结合见长,并创造了一种悠扬、婉转而略带感伤的唱腔,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世称“谭派”。以《空城计》、《定军山》、《卖马》等剧目著名。其孙谭富英继承了“谭派”风格。
梅派 创始人梅兰芳(1894—1961),演青衣,兼演刀马旦。对京剧旦角的唱腔、念白、舞蹈、音乐、服装、化装等各方面有所创造发展,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影响很广,世称“梅派”。代表作有《宇宙锋》、《贵妃醉酒》、《霸王别姬》、《游园惊梦》、《抗金兵》等。
尚派 创始人尚小云(1900—1976),演青衣。功底深厚,兼演刀马旦的部分剧目。噪音宽亮,唱法以刚劲见长,世称“尚派”。擅演剧目有《二进宫》、《祭塔》、《昭君出塞》、《梁红玉》等。
麒派 创始人周信芳(1895—1975),艺名麒麟童,演老生。艺术上勇于革新创造,继承和发展了民族戏曲的现实主义表演方法,塑造了许多具有鲜明性格的典型人物,形成自己的风格,影响很广,世称“麒派”。代表作有《四进士》、《徐策跑城》、《萧何月下追韩信》、《清风亭》、《义责王魁》等。
马派 创始人马连良(1901—1966),回族,演老生。博采贾洪林、余叔岩各派艺术的特长,形成一种圆润、潇洒的风格,世称“马派”。擅演剧目有《群英会》、《借东风》、《甘露寺》、《四进士》等。
余派 创始人余叔岩(1890—1934),三代都是京剧演员(祖余三胜,父余紫云),演老生。善用唱腔表达人物思想感情,继承了谭鑫培一派的表演艺术特点而有所变化,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世称“余派”。以《盗宗卷》、《战太平》、《定军山》、《桑园寄子》等剧最著名。莆仙戏历史与现状
莆仙戏原名“兴化戏”,流行于古称兴化的莆田、仙游二县和闽中、闽南的兴化方言地区,因为发源地过去隶属于兴化府而得名。兴化戏在明代中叶就已盛行,清代又有很大发展,50年代初改称“莆仙戏”。
莆仙戏是在古代“百戏”基础上发展形成的。作为宋元南戏的古老剧种,尽管莆仙戏在近代以来曾受到闽剧、京剧以及文明戏的某些影响,但由于声控、方言和欣赏习俗等因素,却一直保持着它独特的风貌,不被其它剧种所同化。这个剧种,在保存古老剧目,音乐曲牌、演出仪式、表演程式等方面,都以“奇、古、特”的艺术形态令人惊叹称绝。历史沿革
说莆仙戏源远流长,历史悠久,是因为它的起源非常早,可以追溯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百戏。当时,北方成为群雄逐鹿的战场,战乱频仍,中原的百姓纷纷迁移到南方福建等地,中原的百戏也就随之南下了。唐代时,莆仙、仙游已是民间歌舞百戏盛行,唐时的“百戏”也叫“散乐”,是杂技、歌舞、曲艺等伎艺的总称。根据《景德传灯录》(宋沙门道原篡)记载,唐咸通年间(860-873),福州玄沙寺住持宗一大师“南游莆田,县排百戏迎接”
宋代时,兴化文化较发达,文人中举和在外做官的人不少,他们有的擅长音律词赋,好歌舞杂剧。北宋后期北方战乱时,不断有北方人迁移到福建各地,其中包括宋杂剧、歌舞等伎艺人,致使北方杂剧流传全国,对各地戏剧发展产生很大影响,莆、仙“百戏”就吸收了宋杂剧的表演。这种民间流行的歌舞百戏,同时还吸收了“吴歌”、“楚谣”和杂居表演,逐渐形成既有戏剧故事,又有综合唱、做、念、舞和服饰化妆在戏棚上表演的戏曲,当时叫做“优戏”,兴化民间优戏演出的形式多种多样,有杂剧、傀儡戏、歌舞和杂伎等,因为宋代时莆田、仙游隶属兴化军,故称“兴化杂剧”。
宋末到明初,由于福建海上交通十分发达,莆、仙两地的商业和对外贸易逐渐繁盛,流行于杭州、温州的南戏传入兴化,兴化杂剧吸收了温州的戏文和表演,使演出的剧目和表演艺术,有了很大的丰富和提高,成为当时盛行东南沿海所谓“南戏”的形式之一。元末明初,兴化杂剧又吸收海盐、余姚、弋阳、昆山诸声腔的艺术营养,进一步融化、丰富提高,形成了兴化腔,并称“兴化戏”,因角色行当原为生、旦、贴生、贴旦、靓妆(净)、末、丑7个,也称“兴化七子班”。
如今,温州的南戏早已荡然无存,而莆仙戏里却保存了大量宋元时代的南戏剧目。据1962年调查统计,与宋元南戏有关的剧目除被称之为“戏文之首”的《王魁》、《蔡伯喈》外,还有《张协状元》、《刘文龙》、《朱买臣》、《杀狗记》、《小孙屠》、《苏秦》、《王十朋》、《高文举》、《乐昌公主》等81个,以抄本流传下来的有57个之多,这在全国所有古老剧种中是绝无仅有的。尤其是被称为“宋元戏文三种”之一的《张协状元》,是目前我国最早并流传至今的一本南戏剧目。
“兴化戏剧源于宋而盛于明”(清关陈谟《闽中杂记》)。明清时代是莆仙戏发展、繁荣的时期。
明代时,兴化戏盛行,民间逢年过节、婚寿喜庆或迎神赛会,都会演戏。当时,兴化戏还大量移植、改变其它声腔的剧目。兴化戏的盛行和影响,终于为理学家卫道者所不容,明万历年间,莆田一文人曾为族人立下“不许沿习俗非,听纵妇女登山入庙出外看戏文”的家训。康熙三十四年(1695),各戏班妆架共有三十六台,十分华丽。当时戏班有鸣盛、翔凤、碧兰、壶兰、庆顺、集锦、胜凤等32班的班名,比康熙三十五年又增加了12班,可见演剧之盛。清道光年间仅仙游一县就有戏班六十多个,但仙游戏班用纯兴化方言演唱的莆仙戏令外地观众一句也听不懂的。演员沿袭旧称为“梨园子弟”,剧目内容多是“忠孝节义”,而且“此风数百年于兹”。这说明了莆仙戏传统剧目大多最擅长以历史故事剧为其悠久传统的特点。
据调查统计,从清中叶到清末,莆田、仙游两县的戏班达到一百五十多个,各行各业组织戏班成风。兴化班演员原来全都是男性,到清初才有女演员参加演出,当时戏班不仅演传统剧目,还编演时事剧,人称莆仙地区为“戏窝子”。
众多戏班使莆仙戏长期以来积累下大量传统剧目,据统计共有五千多个,八千多本,其中除了保存全国罕见的宋元南戏剧目外,还有大批明清时期的传奇剧目,尤以历史剧最富有特色。表现起自商周、春秋的《周幽褒姒》、《越王勾践》、秦汉三国的《秦始皇》、《汉武帝》、《汉文帝》、《霸王别姬》,随唐宋元的《隋文帝》、《武则天》、《唐明皇》、《李渊》、《李世民》,直至明清的《崇祯君》、《康熙》、《乾隆君》、《洪秀全》等一批剧目。辛亥革命前后,兴化戏的舞台上出现了《林则徐》、《蔡锷》等鼓吹反帝反封建和宣传民主、自由、进步思想的时装戏,对兴化戏的艺术革新和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兴化七子班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八仙子弟”的体制。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莆仙戏班中就有“八阳”、“八艳”之名。清末,莆仙戏班迅速发展,角色也相应增加,通常为九至十个角色,也有更多角色的,如莆田全福春班分行细,角色多,需要两只戏船运载。1930年前后,莆田县上等戏班还是保持这个体制,同时女演员也上了舞台,还有女班陆续出现,如摩登、蟾宫、腾芳等。这时的兴化戏班亦扬帆海外,到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兴化华侨聚居地演出,小生黄文狄、花旦王玉坤、丑角王震、金榜等的唱功演技,深为南洋华侨所赞赏。抗战期间,莆仙戏从剧目内容到演出形式,进行了实验性的改良。仙游县还创办了仙游县模范乐剧队,实验演出了《斩蒲龙》、《梁红玉》、《大义灭亲》、《马江小景》、《狼狗抗》等一批改良戏,影响较大。抗日战争胜利后,乡土戏剧改良委员会和乐剧队被解散,许多戏班亦陆续解散,不少艺人弃艺改业。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前夕,莆田、仙游二县的戏班仅有三十多个,而且多行当不全,设备简陋,维持困难,这一剧种濒临绝境。50年代初,不少专业剧团相继成立,兴化戏的名称被改为“莆仙戏”。
50-60年代,莆田、仙游两地都成立有编剧小组,集中了像陈仁鉴、朱国福、柯如宽、杨美煊等一批老中青剧作家,对莆仙戏丰富的遗产进行整理改编,涌现出一批推陈出新的优秀剧目,如陈仁鉴的《团圆之后》、《春草闯堂》,被田汉称赞为堪与莎士比亚的大悲剧和大喜剧相媲美的作品。《团圆之后》于1959年进京参加国庆十周年献礼演出,翌年被长春电影制片厂摄制成舞台艺术片。《春草闯堂》于1979年赴京参加国庆三十周年献礼演出,荣获全国优秀剧本创作奖,随后被香港凤凰影业公司改编成古装故事片《乘龙快婿》。为发掘、收集莆仙戏遗产,两县还成立了编剧小组。截至1961年,计征集、收购莆仙戏传统剧目五千多个,演出手抄本八千多册,同时记录、整理音乐曲牌共一千多支。老艺人黄文狄还组织莆田县艺术学校老师和老艺人,编著《莆仙戏传统科介》 一书,由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
80年代是莆仙戏历史上又一个辉煌的时期,仅数年间就在舞台上涌现出一大批在全国剧坛上有深远影响新创作的剧目,如郑怀兴的《新亭泪》、《鸭子丑小传》,姚清水、祁宗灯的《状元与乞丐》,周长赋的《秋风辞》,以及姚清水的《逃难记》、杨美煊的《刘贺登基》等。陈仁鉴、郑怀兴分别出版了个人剧作选。艺术特点:
莆仙戏的历史价值将远远超过它自身的艺术价值,而它自身的艺术价值又远远超出它的演出价值。
莆仙戏迄今仍保留不少宋元南戏音乐遗响,音乐传统深厚,唱腔丰富,唱腔结构是曲牌联套体。它以“兴化腔”为主要声腔,把莆仙民间音乐、佛曲法曲、唐宋词曲及唐宋大曲融合在一起,以兴化方言演唱,具有浓厚地方色彩和风味。
莆仙戏的曲牌很多,它的曲牌有许多是宋元南戏中的曲牌,其中不少在其它地方已经失传,所有曲牌加起来有“大题三百六,小题七百二”之说。“大题”俗称“大曲”,字少腔多,拖腔缠绵,节拍严谨,长于抒情,旋律委婉细腻,一般速度较缓慢,多为生、旦所唱,“小题”俗称“小曲”,字多腔少,行腔爽快,长于叙事,它的速度较快,节奏明快多变,旋律强劲、粗犷,唱曲近于朗诵,比较口语化,多为靓妆、末、丑所唱。
在曲牌结构、曲词内容和音韵方面,莆仙戏的曲牌与南戏曲牌也基本相似。在曲牌运用上,既较灵活自由,不受宫调和节奏的严格限制,又在联缀时有一定的规定,即按需要将声调相似的曲牌连在一起,加上引子和尾声组成套曲。当一曲牌不足以表现人物感情时,就采用“集曲”和“犯调”的方法来解决。一个曲牌有“二犯”、“三犯”、“四犯”,多至“九犯”。莆仙戏按行当各有不同的曲牌。生、旦的曲牌一般较文雅庄重,适于抒情咏叹。靓妆、末、丑的曲牌较质朴、俚俗。至于剧中插科打诨的场面,所用的曲牌多具有诙谐、俏皮,通俗的风格,如《西厢记》中郑恒(丑)唱的[赏宫花]等。
莆仙戏的演唱都用本嗓,唱法有独唱、对唱、接唱、齐唱、帮唱和帮腔等,这和南戏是如出一辙的。帮唱有由鼓师帮腔和由后台演员帮唱两种形式,有的只帮一句或数句,也有的从头帮到尾,全部帮唱。莆仙戏的伴唱是前台演员只作表演,后台进行伴唱。
唱腔的旋律变化,与莆田、仙游方言韵律结合很紧。其进行与方言的自然音节相合,运用装饰音和滑音,来衬托语言音调的抑扬顿挫,表现出乐曲的形象和感情,从而使唱腔更富有独特的韵味和浓厚的地方色彩。生、旦的唱腔比较文雅优美,靓妆和末的唱腔比较豪放,丑的唱腔则比较俚俗幽默。
根据莆仙戏的传统,唱功极受重视。演唱时,要求发音清晰,字正腔圆,板眼分明,吐字讲究字头、字腹、字尾,呼吸注重丹田之力,做到依字行腔,以腔带情,萦回婉折,声情并茂。后因戏班长年流动,多在广场演出,逐渐偏重外形的舞蹈和夸张的表演,对唱腔不甚讲究。莆仙戏的念白讲究字句清楚,轻重抑扬,生、旦等角色,须带音韵,富有音乐性,末、丑等角色的念白则较通俗,近于日常口语。它的念白和唱腔的吐字工夫早期受北方语言影响,不但念白中的大白多用和北方语言相近或相同的文字的方言读音,在唱工中,唱词也多是以文字的方言读音唱出,比较接近于现代普通话的字音,有的甚至就是“官话”腔的字音念、唱;有的曲牌如《采梨枝》,还是全部按“官音调”演唱的。以方言演唱的即所谓乡音,以官音演唱的叫做正音,是河南中原音韵。
伴奏乐器主要是鼓、锣、笛。大鼓是舞台指挥,锣配合大鼓。演员的唱、念、做、打,都要根据锣鼓点的节拍进行表演。大鼓上往往置一石狮,用以调节鼓点的音量和音色。吹奏乐器以笛管为主。三十年代以后,还吸收了民间“十音”、“八乐”的乐器,使舞台伴奏得到很大丰富。
莆仙戏的表演古朴优雅,不少动作深受木偶戏影响,富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如生角的抬步、摇步,旦角的蹀步、千金坠、双手掩面、前四后五,靓妆的挑步、起踢、三下跳、三下提,末角的香园手,丑角的矮步、七步跳,以及角色上下场和武打时的一冲一撞等,都明显地保留着提线木偶的动作特点。
莆仙戏还创造了许多成套的传统表演程式,称“科步”,如划船、骑马、上下轿、挑枷、公堂踏八卦、官场排场、作战摆阵等,细腻典雅,独具特色,作为表现人物的手段。另外,莆仙戏还保留有类似宋杂剧的插科打诨,如《活捉王魁》中凤玉与李云的滑稽表演,《张协状元》中李公、李婆的打闹等,也有宋杂剧中歌舞和杂技表演的遗迹。
莆仙戏的服装、化装和道具,也具有鲜明的剧种特色。它通称服装为“戏衫”,褶子叫“素”,官衣叫“勋”,箭衣叫“紫宝”,蟒袍叫“统”,靠叫“八战”,式样也不同于其它剧种,色彩和图案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颜色一般红、绿、黄、白、黑为主,花纹与图案用土线绣成,图案多龙、凤、鹤和花木、果树。但瓦衫、背身、袄等,都不绣花图案,只在领部加一素色领边。因莆仙戏重在手部的表演,早期服装无水袖。化装上,脸谱较古老,最早仅红、白、黑三色。红色加上白眉,象征忠勇正义。清末脸谱增加蓝、绿、金三色,但蓝、绿一般不常用,金色用于神鬼角色。勾脸时,对一些人物规定很严格。角色行当:
莆仙戏的角色行当既古老,同时又有明显的发展变化。早期戏班里只有生、旦、靓妆、末、丑五个角色,到了宋代,莆仙戏承袭了宋元南戏的旧制,戏班里的角色发展为生、旦、贴生、贴旦、靓妆(净)、末、丑等七个,称为“兴化七子班”,其中靓妆一角,还是宋杂剧的叫法,当时仙游流传“七角十三伶”的说法。明中叶以后,增加老旦,形成八个角色,时称“八仙子弟”,一般戏班还分得更细,多为10-12个角色。辛亥革命后,吸收了闽剧、京剧的行当角色,分工更为细致,如生有小生、老生、须生、武生、孩生;旦有闺门旦、青衣、武旦、花旦、老旦、泼旦、丑旦;靓妆有花脸、二花、三花;末有老末、武末;丑有小丑、文丑、武丑。
莆仙戏表演多以生、旦为主,称生、旦角为“顶乔(角)门”,称净、末、丑为“下乔门”。以生为一剧之主,叫“头出生”(即第一场戏先出生角),戏名也多用“头出生”之名。新戏班教小学员,也只聘三个师傅,分教生、旦和净末丑三组。
莆仙戏角色行当虽有分工,但都能兼扮其它行当。如莆田蓬莱馨班的黄金榜,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是莆仙四大名旦之一,同时也是一个名丑,他演《姜诗》中的庞氏,也演《薛仁贵投军》中的薛炎。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以来,莆仙戏吸收了其它剧种的分行,增加了不少角色,但“靓妆”一角,仍保留宋代杂剧的称谓,演出时也很少替代。
在表演上,莆仙戏的各个行当都有一套严格丰富、特殊的表演程式和专门性动作,手、眼、身、法、步等在每个行当都有不同的基本功,动作多种多样,如生、旦举手“高不过目眉,低不超肚脐,左右不越眼围”;丑角“提手头上溜,举扇头上摇;斜身要斜面,矮步要下蹲”。各行当也都有不同的基本动作,生有抬步、摇步、三步行、四步寄、牵步蛇;旦有蹀步、扣手、千金坠;靓妆有挑步、摇步、鹭鸶步,鸡母孵。同时,各个行当也都有不同的肩功、腰功、口功和扇子功,其表演艺术在各行当基本动作的基础上,经过艺术加工,形成了各种身段动作和表演程式。在《叶里娘》、《梁山伯吊丧 椅》、《杀狗记》、《春草闯堂》等剧目中都有经典性的表演程式,如《杀狗记》中的“迎春牵狗”就是一段精彩表演,演员运用十种身段和动作,表现与一只凶恶、刁皮但又是虚拟的狗的舞蹈,整段戏没有唱词、道白,只有手势、身段、眼神,而且将丑角的矮步动作运用到旦角的表演中。《春草闯堂》中的“坐轿问证”一节也是借鉴莆仙戏传统的“踏步”、“蹀步”、“矮步”、“抽步”、“遛步” 等科步程式表现上岭下坡、走险过沟的情境,表现了知府急于问证、春草一路磨蹭的喜剧色彩。
总之,莆仙戏的表演程式可分为三个方面:一是模拟生活的表演程式,如开关门、上下堂、上下朝、上下轿、布阵破阵、纺纱织布等。二是舞蹈性的表演程式,如牵步蛇,结花法,双吊旗,叠花法等。三是配合音乐曲牌的表演程式,如“中状元”时吹奏〔望故乡〕的表演;“点将出师”时吹奏〔一江风〕的表演;“看相卜命”时吹奏〔闹春来〕的表演等。在表演时,生、旦的身段动作比较细腻优美,富有舞蹈性,靓妆、末、丑的表演较朴实粗犷,富于艺术夸张。
京剧三大美:唱腔,化妆,动作
整脸:一种颜色为主色,以夸张肤色,再勾画出 眉 眼 鼻 口和细致的面部肌肉纹细。三块瓦脸: 又称“三块窝脸”,是在整脸的基础上进一步夸张眉、眼、鼻的画片,用线条勾出两块眉,一块鼻窝,所以称“ 三块瓦脸”。其中又再分“正三块瓦” “尖三块瓦” “花三块瓦” “老三块瓦”等。
十字门脸:由三块瓦脸发展出来,特点是 将三色缩小为一个色条,从月亮门一直勾到鼻头以下,用这色条象徵人物性格。主色条和眼窝构成一个“十”字,故名“十 字门脸”,又分“花十字门”、“老十字门”。
六分脸: 特点是将脑门的主色缩为一个色条,夸大眉形,白眉形占十分之四,主色占十分之六。“六分脸”也称“老脸”。
碎花脸: 由“花三块瓦脸”演变而来,保留主色,其他部位用辅色添勾花纹,色彩丰富,构图多样和线条细碎,故称“碎花脸”。
歪脸:主要用来夸张帮凶打手们的五官不正,相貌丑陋,特点是勾法不对称,给人以歪斜之感。
僧脸:“僧脸”又名“和尚脸”。特征是腰子眼窝 花鼻窝 花嘴岔,脑门勾一个舍利珠圆光或九个点,表示佛门受戒。
太监脸:专用来表现擅权害人的宦官,色彩只有红白两种,形式近似“ 整脸 ”与“ 三块瓦脸 ”, 只是夸张太监的特点;脑门勾个圆光,以示其阉割净身,自诩为佛门弟子。脑门和两颊的胖纹,表现出养尊处优 脑满肠肥的神态。元宝脸:脑门和脸膛的色彩不一,其形如元宝,故称“元宝脸”。分“ 普通元宝脸 ”、“倒元宝脸”、“花元宝脸” 三种。
象形脸:一般用于神话戏,构图和色彩均从每个精灵神怪的形象特徵出发,无固定谱式。画法要似像非像,不可过于写实,讲究“意到笔不到”,贵在 “传神”,让观众一目了然,一看便知道何种神怪所化。
神仙脸:由“整脸” “三块瓦”发展而来,都用来表现神、佛的面貌,构图 取法佛像。主要用金、银色,或在辅色中添勾金、银色线条和涂色块,以示神圣威严。
丑角脸:又名“三花脸”或“小花脸”,特点是在鼻梁中心抹一个白色“豆腐块”,用漫画的手法表现人物的喜剧特徵。
小妖脸:“小妖脸”表现的是神话戏中的天将 小妖等角色。这两种脸谱又名“随意脸”。英雄脸:“英雄脸” 不是指杰出人物的脸,而是指扮演拳棒教师和参与武打的打手的脸。
第二篇:典当历史与现状
中国典当业的历史、现实与未来
李 蕾
典当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行业之一,也是最早的金融贷款形式。被视为世界典当业最主要发源地的中国,典当业有着1600多年的历史。从其诞生至今,历经兴衰。但当今有许多现实问题阻碍典当业的发展,解决这些问题关系着典当业未来的发展前途。
一、典当业的历史变迁
著名典当研究学者曲彦斌教授用八句话归纳了中国典当业的发展脉络,即:“初见萌芽于两汉,肇始于南朝寺库,入俗于唐五代市井,立行于南北两宋,兴盛于明清两季,衰落于清末民初,复兴于当代改革,新世纪有序发展。”[1]
就今所见有关历史文献的明确记载,中国的典当业在汉代初见萌芽,主要依据是南朝宋人范晔撰写的《后汉书·刘虞传》所言“典当胡夷”[2]。南北朝时期,“兴佛”导致了寺院经济的发达,也相应产生了如何使用富余沉积资财的问题,所以肇始于南北朝时的南朝佛寺。从唐代开始,中国的典当从单一的寺库质贷逐渐成为一种官营、私营和寺营三种质贷形式并存的兴盛局面,名为“质库”、“寄附铺”、“柜坊”等。质贷业的金融活动活跃了唐代的社会经济生活,尤其是便利了市民的经济生活。这一时期质贷业的全面兴盛,为此后近千年典当业的发展开了一代先河,是中国典当史上的重要里程碑。随着宋代经济的繁荣和金融活动的日趋活跃,典当业亦获得了长足发展,尤为重要的是出现了我国历史文献迄今所见最早的典当业招幌,《清明上河图》中记录了当时的招幌形象。[3]明清两代是中国典当史上的兴盛时期,但在寺院经济中的典当活动却锐减。明代典当资本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以商人资本为主体的民营典当,典当行在综合经营的同时,出现了针对不同当物对象范围的专业性经营分工,经营管理日趋条理化、规范化,标志着中国典当业的逐渐成熟与提高。清末民初,社会动荡,经济凋敝,通货膨胀,货币混乱。在传统金融机构向现代金融机构发展的过程中,传统典当业未能及时转化并适应社会进步,加之政府对典当行监督管理不利,致使典当业急剧衰落。尽管政府曾投巨资努力发展农村典当业,亦最终未能挽回局势。
新中国成立后,五十年代后期,我国的典当业处于一种体制过渡期,绝大多数的当铺被改造成人民银行领导的“小额质押贷款处”。典当真正的消亡期即历史上的空白期是自“文革”开始至1987年改革开放。取缔典当的直接理由,在于它是一种高利贷行业。
20世纪80年代的经济体制改革,为中国典当业的复出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1987年12月,四川成都华茂典当服务商行成立,标志着消亡了30多年的典当业奇迹般的“生还”。全国兴办典当行的大潮随之而来,其发展迅速,复出踊跃,分布广泛,经营活跃,呈现出一种迅猛的“复兴”趋势。典当业之所以在中国得以复出,简而言之,是适应现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是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金融体制改革的成果之一。
二、典当的概念与社会功能
“典当”一词在汉语史上最初出现的时候,是指以物作为抵押借贷行为。目前官方最具权威的对典当和典当行的解释是典当业的最高法规,即商务部、公安部2005年4月1日颁布施行的《典当管理办法》中所界定的:“本办法所称典当,是指当户将其动产、财产权利作为当物质押或者将其房地产作为当物抵押给典当行,交付一定比例费用,取得当金,并在约定期限内支付当金利息、偿还当金、赎回当物的行为。本办法所称典当行,是指依照本办法设立的专门从事典当活动的企业法人,其组织形式与组织机构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的有关规定。”
在现代社会,典当是人类社会经济生活中多种融资方式中的一种,实质上是一种二元化的法律关系,既表现为典当双方的质押担保关系,又表现为债权债务关系;总而言之,以物换钱是典当的本质特征和运作模式。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典当的内涵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这就是,当物类型从动产、财产权利向不动产延伸;典当方式从质押贷款向抵押贷款拓展。[4]
典当本质属性决定了其社会功能,即典当是一种既有金融性质又有商业性质的、独特的社会经济行为,解决资金的临时融通,调剂资金的缓急余缺。
(一)资金融通功能。[5]这是典当最主要的最直接的社会服务功能,是典当的货币交易功能。在典当过程中,向小企业和个人提供质押、抵押放款,目的是方便人民群众生活,通过融通资金扶危济困,解决企业和个人燃眉之急,这是典当行服务社会、服务百姓的最直接最根本的手段,也是其最核心的功能。
(二)当物保管功能。[6]这是典当附加的、居于第二位的社会功能。在典当过程中,为当户妥善保管当物,这是当票或典当合同约定的典当机构应履行的基本义务,典当机构在履行义务的同时,如将保管范围对外扩展,利用自己特有的库房条件、硬软件设施、管理制度等安全优势向社会提供贵重物品保管服务,就会使典当保管这一功能更加社会化。实际上有的客户将贵重物品交付典当行的第一目的不是为了钱,他们要求很低的当金就是为了临时保管的需要。典当保管不仅体现典当行良好信用,而且增加保管费收入、创造典当效益并日渐演变成一项面向社会服务的商业功能。
(三)资产置换功能。[7]典当业通过以物抵押来缓解企业、家庭暂时的货币收支的困难。产生这种困境的原因一般不是因为企业家庭资产负债结构产生赤字,而是资产缺乏流动性。为了解决资产流动性问题,将一定的资产质押或抵押于典当行取得现金,实际上是一种资产置换,即将实物资产置换为货币资产。
(四)商品销售功能。这是典当的商业交易功能。该功能是随着典当物品出现绝当情况下,延长了典当活动及过程,从而派生出纯商业性质辅助功能,即变卖处理绝当物品,自然产生销售行为。之所以认为它是社会功能的一种,一是没有任何典当机构可以说不存在绝当物品,二是绝当物品为社会消费者提供了一个特殊固定的购买渠道或场所。
(五)鉴定评估功能。典当机构的专业人员对当户提供的任何当物都要进行鉴定评估,鉴定评估是典当各个程序中最重要最关键的环节,不管典当业务最终是否成交,通过这一过程,当户都对自己所持物品的成色、真伪、性能、价值等情况有了明确认知,这就使典当的鉴定评估实际上成为一专项服务职能。在长期的实际工作中,为满足一部分客户鉴定物品的需要,典当行将该服务功能社会化,从而派生出这一新的商业功能。
(六)民间高利贷的遏制功能。典当机构的经营活动客观地作用于社会生活,它的方便快捷的融资特点不仅给一部分个体私营业主生产经营锦上添花,而且还把另一部分老百姓从高利贷的阴影中解放出来。它的向全社会公开并接受监管的借贷的利率和费率直接对民间高利贷者形成冲击,直接遏制高利贷者泛滥和蔓延。这也是典当间接的社会功能。典当的六大功能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它们是千百年来典当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客观基础。
三、当前典当业存在的现实问题
在当代,作为特殊的融资渠道和融资方式,典当在金融领域的作用特别突出,对拓宽融资渠道、发展社会经济、方便民众生活、稳定社会秩序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作为特殊的商品流通渠道和流通方式,其在流通领域内的作用也很突出,当物保管功能和商品销售功能即是其具体体现。正因为典当的社会促进作用,典当行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快速迅猛的发展。但是,典当业迅猛发展的同时,暴露出来的问题也日趋明显,下面重点阐述我国典当业的目前发展中存在的现实问题。
(一)典当业的性质模棱两可
2000年6月,国家经贸委从中国人民银行手中接管了典当业。2003年8月20日,中国典当业被取消金融机构资格,划归为“特殊的工商企业”,典当行业从此被正式归口到经贸委统一管辖。[1]
那么在实际业务操作中典当行到底是一种什么性质的机构,是企业、商店还是金融机构呢?我们往往不知如何回答,这就造成管理上的转来转去和业务上的放不开。作为一种经济运行形式,我们有必要加大力度探寻其真正性质。比如,典当是一种什么行为,是经济行为,是一种什么经济行为?还有,2005年出台的《典当管理办法》对典当的解释存在名不副实的现象,一方面,典当行不向出当人支付典价而占有其不动产作为收益使用的行为,实际并不从事“典”这项业务,另一方面,其业务已经超出了原来意义上的“当”,即不但占有出当人的动产或权利凭证以担保债权实现,同时开始从事不动产的抵押贷款。而原来意义上的“当”则单指一种特殊的质押,其客体是动产,不动产抵押不属于当的范围,但在实践中由于不动产抵押贷款业务对典当行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同时典当行也大多从事该业务,从现实角度出发,国家在监管工作中对此也就没有禁止。显然,“当”的概念尚未增容而业务范围已经扩大。所以,对典当行业性质的规定与实际操作存在冲突,这必将影响典当业的发展。
(二)法律制度不健全
我国典当业没有专门的统一立法,各有关管理部门的行业规定与地方政府立法政策掌握的原则各有不同,导致典当行业出现一定程度的经营混乱,纠纷增多,管理不力。目前所能依据的是商务部和公安部2005年4月1日联合颁布施行的《典当管理办法》。
典当法的缺失还表现在法律法规之间存在冲突。[2]调整我国典当业的法律法规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中有关质押的规定,《典当管理办法》,国务院其他部门颁布的法规中涉及典当业的规定以及各地方有关典当业的规定等等。这些法规的效力等级不确定,规定有时会有冲突,实际适用中有困难。造成这种问题的最主要原因是无最高立法部门制定统一调整典当业的权威法律,很难从根本上规范典当业的经营行为,而目前的《典当管理办法》仅仅是一个行政规章,法律等级和效力很低。
(三)规模不足经营思路落后单一。
典当业作为一种辅助性的融资渠道,其缺点也很明显,即融资成本高、贷款规模小、贷款期限短、抗风险能力弱,提供融资服务的能力有限,因此只有那些无法以更低的成本从其他融资渠道获得资金的人,才有可能成为典当行的客户。典当行规模太小,与市场的需要是不相称的。经营规模小,发展空间必然受限。《典当管理办法》第四十四条规定,典当行财产权利质押典当余额不得超过注册资本的百分之五十。
经营模式上,多数典当行采用传统的“夫妻店”、“家族店”的管理模式,管理理念落后,经营思路落后,不利于企业规模的扩大,难以适应激烈的行业竞争。从经营范围看,《典当行管理办法》虽然把典当行的业务范围扩大到房地产抵押业务,但是仍不允许我国典当行从事零售业务和寄售业务。而对于发达国家典当行来说,商品零售业务是其主要的盈利点,我国典当行由于经营范围的限制,丧失了通过该项业务盈利的机会。[3]目前国内的典当行仍普遍采用传统的单一店铺模式,即某一典当行只有一处营业机构,这主要是由于大多数典当行的业务量小、经济效益一般等因素限制所致。
(四)从业人员素质低,缺乏专业人才
典当专业人才缺乏是我国目前典当行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制约整个行业发展的“瓶颈”。典当行长期沿袭师傅带徒弟的方式,使得从业人员普遍缺乏系统的专业培训,业务水平参差不齐。而房产、债权、股权等业务的拓展,需要懂得证券、金融、法律、心理、鉴定评估等专业的复合型人才,远非普通评估人员所能胜任。从业人员经营技能低,致使经营开拓性不强,不敢涉足新领域,不能适应市场的变化,现有业务空间狭小,经营上难有突破。
(五)风险防范能力有限[4] 典当行的服务对象比较复杂,经营范围比较广泛,以及经营者业务知识水平的局限,难免会面临较大的经营风险。概括地讲,风险主要集中在收当和死当两个环节。在接受当物时,物品可能是赝品或是赃物,当物变为死当时,典当行就面临死当物品的销路问题。货物的结构类型、质量、市场上的流通风险等都将影响典当行的收益,特别在无形资产的估价及操作上存在着极大的不确定性。
四、典当业的发展对策
为了促进典当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更好地发挥其社会作用,下面针对上述当前典当业存在的现实问题,提出几点发展对策和建议。
(一)明确典当业的性质
典当作为一种特殊融资渠道和融资方式,对金融领域的作用比较突出。目前的典当行已经一只脚踏入了金融领域,其业务范围较广泛,当物类型从动产、财产权利向不动产延伸,典当方式从质押贷款向抵押贷款拓展,除了不能吸收存款,几乎所有的贷款都能做,而且典当与银行的最大区别就是灵活且风险控制较好。如果政府在中小企业融资试点成功的基础上将其扶植成规模化的贷款机构将势必加快金融体制的改革步伐进一步完善金融服务体系。典当行的实际业务操作、范围及社会作用,更加充分说明典当业是金融系统一分子。所以明确典当业是金融系统一分子,典当行是金融机构,更有利于典当业的发展。
(二)统一立法,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
在立法体系上,建议在时机成熟时由最高立法部门制定一部专门的典当法。一些发达国家以及我国的台湾、香港等地区不仅保留了典当制度,而且制定了比较完善的典当业法规,诸如台湾的押当业管理规则,这些都可以作为我们今后立法的参照。另外,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原有的业务管理法规已不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须进一步完善和修改,加强法制监管力度,促进典当业健康发展。
(三)创新经营模式,整合现有资源
典当行的创新首先是经营模式,创新典当行业应梳理组织结构,整合现有资源,最大化地利用有限资源。据了解美国最大的典当上市公司,采用连锁经营的模式已经将典当行开到英国、瑞典等国。通过连锁经营,各连锁经营店在典当寄售、拍卖等领域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经营网络资源共享。[①]国外将典当行视为“信用便民店”,允许典当行这经营旧货或新商品销售。如美国典当行有12-17个单项业务许可证,允许典当行从事旧货的购销,以便发展小额典当业务,降低经营风险。[②]而我国由于监管部门的限制,目前尚不允许典当行销售除绝当以外的商品,使得传统小额典当业务日益萎缩。因此,我们应借鉴国外的经验,逐步扩大典当业务范围。
(四)加强从业人员的专业培训
典当行的发展、业务的兴衰、效益的好坏,人才是关键。不仅关系到典当业自身发展,更关系到典当业的依法经营、规范管理、防范经营风险。因此,重视和加强从业人员的培训,培养和造就一批既具有现代金融理论知识又具有典当专业技能的管理人才,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从业人员队伍。典当业目前还没有国家培养的专门人才,独立开设拍卖与典当专业的高校仅有南开大学、上海市纺织工业职工大学。所以,我国可以借鉴国外经验,实行典当职业培训资格制度,条件成熟时,在更多的高校中设立典当专业,深入研究典当理论,为行业培养更加专业的后备人才。
(五)提高鉴定水平,加强风险防范
在贵重物品或有价证券的鉴定和估价上,加强与当地各类具备专业鉴定的机构或协会的合作如证券机构等建立当户信息管理系统,积极与相关部门合作,减少收到赃物的可能性。加强对市场预侧的分析能力,规避市场上的流通风险,如当国家处于通货紧缩时,为防止货物降价而滞销,可在收当时,压低当金。与各类商业机构长期合作批销或拍卖,建立畅通的销售网络,避免绝当物长期不能变现。利用低成本扩张,规避因货物结构单一导致的风险。加强当物保管,对相当贵重的物品进行商业保险规范行业经营,加强从业人员的道德规范和法制观念,不做违规经营。
本文为中央财经大学拍卖研究中心“典当研究课题”的研究成果之一,著作权归署名作者享有,未经作者同意,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或转载。
第三篇:票据的历史与现状
票据的历史与现状
来源:承兑汇票 http://www.xiexiebang.com/
早在盛唐时期,中国就出现了诸如帖、书帖和“飞钱”等票券,这被视作中国最早的票据;到了公元11世纪北宋时期,商人发明了用以代替货币流通的“会子”和“交子”,这被认为是本票的雏形;到了明朝末年,商人为交易方便设立票号(或称票庄、汇兑庄),发行类似汇票、本票的票券,经营汇兑业务以及存放款业务;清朝末年,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开始出现现代意义上的票据,西方的票据制度也传到我国。
国外最早的票据出现在古希腊,而现代票据是现代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
1929年,南京国民政府制定19条《票据立法原则》,并在参考1912年海牙国际会议《统一票据规则》及西方国家票据法的基础上,制定了中国第一部正式意义上的票据法。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长期实行计划经济和严格的金融管理,票据的适用范围受到严格限制,除少数单位可以使用支票外,汇票和本票在国内已无存在价值。从1978-2008年,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推进,我国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繁荣发展,票据又重新焕发出生命力并在国民经济生活中逐步发挥其应有的功用。
为了完善和规范票据活动,1986年,根据国务院安排,由中国人民银行开始牵头准备票据法的立法准备工作。1995年5月1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在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3次会议上通过,并于1996年1月1日开始实施。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第二条第二款规定,我国票据包括汇票、本票、支票三种;在美国,票据则包括汇票、本票、支票和存款单四种类型;而根据德国、法国、意大利和瑞士等国法律,以及海牙统一票据规则和日内瓦国际统一票据法的规定,只有汇票和本票被认为是票据。
根据央行发布的《2008年第二季度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报告统计:第二季度,我国日均发生票据业务236.29 万笔,金额6685.52 亿元。
第四篇:德国物流园区历史与现状
德国物流园区历史与现状
在欧洲,法国和意大利早期开发物流园区的时间可以推到60年代末、70年代初。而在德国,第一个物流园区试验项目是在80年代中-不莱梅物流园区。至今仅在西欧已有了100多个物流园区。欧洲还建立了欧洲物流园区联合会,以便加强各园区间的联系和相互交流经验。
德国是欧洲物流发展最好的国家,在物流园区的建设方面目前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德国目前建设了33个物流园区,经历了许多成功和失败,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其中不莱梅物流园区在经过十几年的经营后其投入产出比已达到1:6,投资1.02亿欧元,而实现的效益为6.1亿欧元。有一点是肯定的,物流园区对于德国物流的发展、整合交通和推动当地的经济发展都起了很重要的作用。2003年5月联邦政府交通部再次发布文件,要大力扶植和继续发展建设物流园区,再次表明了物流园区建设的重要性。
一、德国物流园区的发展概况
1984年德国第一个物流园区-不莱梅物流园区。
1992年德国从铁路运输的考虑出发,由当时的联邦铁道部和过去东德的铁路局合作,搞了一个总体规划,在全德国境内建造28个物流园区。总体规划图是按照当时铁路运输作出优化的图。一种白选点和黑选点,白的称宏观选点,黑的标志所有微观选点。宏观选点是人们没有确定其具体位置,只是说在这块区域有建设物流园区的必要,微观是他们把物流园区的地点选择下来,不莱梅物流已经选择下来了,当时已经营运了。这样的计划是铁路部门提出的,但得到所在联邦州政府的支持。
1993年德国物流园区协会在不莱梅成立。
1994年德国邮政在物流园区建立他们的运输中心,这对德国物流园区建设是一个很大的推动。
1995年第二个总体规划出炉,把原来的28个物流园区扩建到39个,目的是通过夜间运输来连接各物流园区。这个计划里面强调通过增加产品的种类,比如说邮政,提高公路和铁路转运量。这39个物流园区,在整个德国形成一个网络,已接近现在德国已实现的33个物流园区。这个总规划最后没有实现的一个很重要原因是1995年以来德国的铁路进行的私有化,当初的目标已不能满足市场化以后的需要。
1996年德国物流园区协会有10个成员。物流园区所追求的目标发生了变化,过去把追求交通方面和在公铁联运等等,转移到了怎样满足客户的要求,怎么样解决物流方面的要求了。
1998年德国物流协会主席由德累斯顿LUB咨询公司和不莱梅海运经济和物流研究院(简称ISL)人员担任。
1999年德国物流协会受联邦政府交通部的委托,对物流园区的现状作了一个调查报告,同时对物流园区发展一些指标作出了一个统一的确认,对不同的物流园区发展的不同程度进行一定的量化。
2000年与协会所属物流园区共同参加慕尼黑运输物流展(欧洲最重要的物流展之一)。2001年协会参与制定了德国联邦政府交通部对物流园区将建立一些相应的法规。
2001年迎来了第一个奥地利成员-Graz货运中心。在2002年他们还和德国电信一起启动了一个项目-物流园区远程数据传输平台。
2002年他们把物流园区的规划并入德国交通网络规划。
目前欧洲物流园区发展愈来愈快,正如前面提到的,仅在西欧已在100多个地方,建立了类似物流园区的物流结点。在这种背景下,欧洲物流园区联合会早就开始努力建立一套可定义的标准和指标,它可以通过下列标准来描述:物流园区的特征:
1、物流园区是一个各种物流企业及运输企业的集中地,同时也是一些工业贸易企业的集中地。
2、物流园区是不同形式交通运输方式的连接点,公路、铁路、水路、海港港口,还有航运等。一个物流园区应至少有两种以上的运输方式存在,如公铁联运。
3、物流园区是当地的远、近程交通运输的连接点,这点对城市物流很重要。
4、物流园区有管理委员会,它对外推广物流园区,对内促进各个进驻物流园区企业之间的合作。
物流园区的目的:
1、经济效益-改善当地的经济结构。首先是解决当地的就业机会;进驻园区的企业,由于有良好的地理位置及交通条件,还有园内企业之间相互合作,提高这些企业的竞争力;同时增加了当地的税收,减轻了政府的负担;再者提高了当地的物流服务,因此提高了生产企业和贸易企业的竞争力。
2、优化交通-通过交通转移来避免和缓解交通运输拥挤情况,改变了交通的布局。
3、环境保护和优化-物流园区的建设提供了交通运输的形式多样化、联运化,可以把公路运输转移到铁路或者航运,对环境的保护作出一定的贡献。另外
一方面运输企业进入物流园区,避免和减少了交通拥挤,减少汽车对空气的排放,也在环保方面作出贡献。另外减少交通也可改善企业对当地居民造成的不便。最后有些企业也没有扩展的地域,把他们迁入到物流园区以后同对整个的城市规划提供一些便利。
物流园区的功能:
物流园区主要是由四个最大的模块组成,首先是联运终端。在这样联运系统中,有铁路和公路的联运,有公路交通要道,在某些物流园区还可以利用水运和航运。绿色部分是进入物流园区的基本企业,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物流企业,来提供物流服务;还有与物流企业相关的贸易企业。图中左边两块是服务部分,有卡车的加油刷洗维修,还有一些饭店旅馆。根据每个物流园区的特点不同,如在和海港比较近的地方,还设立了集装箱堆场,对集装箱的维修等等。这是物流园区的理论模型,不同的物流园区的功能分布和实现是不同。而所有物流园区要达到的目的是:在交通方面避免和减少交通拥挤;在环境保护方面减少排放;增加土地的利用;在经济方面提高经济竞争力;在城市规划方面便于城市的规划与发展。
由于有明确的定义,德国对物流园区的规划结构也有相应的要求,如:交通分析,选点的分析,总规划,当地物流企业分析,效益分析,最后对项目提出具体的建议。必须指出,效益分析里面,这个分析不是从某些企业的角度来出发,而是要以物流园区所在地整个地区国民经济的效益来作为一种分析基础。经济效益对整个地区的效益,以及交通方面的状况以及和最后环境方面的影响,从社会角度来考虑问题,而不是从企业的角度来考虑问题。
物流园区的优点可以归纳为以下几方面
——物流园区与公路、高速公路和稠密居民区有很好的交通连接。
——多式联运提供了运输灵活性,降低了投资风险。物流园区为物流公司提供另外一种交通运输的可能性,有公铁联运,作为物流公司也好,供应链的组织方面增加更多的选择性,在长距离的运输中,可以选择从公路到铁路的转运,就是说为这些公司提供了更加多的选择。
——物流园区选点合适,可以减少以后与当地居民的冲突(如24小时作业),与当地运输的各种网络上的冲突。
——物流园区可以通过进驻物流园区相互协助减少很多成本,对通讯以及对IT方面能源方面的集体采购,——物流园区对各个不同的公司提供了有各种服务,如卡车方面的维修等等。
——物流园区本身还有海关,方便企业。
——物流园区管委会可以对小公司提供帮助,帮助他们在起步阶段和有关政府部门打交道,以及把他们商品的运输可以集中起来,降低小公司的成本。2002年,德国物流园区协会对德国物流园区的发展状况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指出:
——德国物流园区现有33个物流园区,其中5个还在规划和土地开发阶段。——每个物流园区总面积平均约140公顷,即140万平方米。
——总体入住率是40%左右。德累斯顿物流园区、不莱梅物流园区入住率非常高,南德的一些物流园区目前进驻率还不是很高。
——在整个物流园区里面,有1200个企业进驻,工作人员有4万左右。这在德国是一个很高的数量,如果要把入住率提到到100%的话,整个入住企业增加将增加到3千个,雇员可以增加到10万个左右,考虑到其他的辐射效率,有关物流园区带来的辐射效益,产生的经济效益还是很乐观的。
——在德国33个物流园区中,有2/3的物流园区是在一块面积上,1/3的物流园区是把他们的一个物流园区分散在几块不相连的面积上,由于他们当地的情况限制,使他们不能建设在一块土地上,比如说德累斯顿物流园区,是由几块不相连的土地组成的。
最后,对德国所有的物流园区调查表明,如果把物流园区的发展状况分成1到10的话,对所有物流园区综合评估结果是5.4,大多数园区对这一结果表示满意。说明大部分的物流园区发展状况是很好的。
二、政府对物流园区建设的支持
物流园区的建设与当地交通政策以及发展经济的政策是密切相连的,因此,当地的政府对物流园区的规划,以及对物流园区在建设上作出经济上的资助,具体由当地政府实施。由于物流园区投资数量比较大,就不可能有少数的机构来完成,那么德国最典型的做法是,采用3P(Public Private Partnership)方法,公私合作。合作中,政府主要是对物流园区的基础设施的建设提供资金,而私人公司主要是对他们自己的一些物流方面的设施设备进行投资。在这个地方有点很重要的就是说,所有的政府资助不会是百分百的,私人公司必须有一定的投入在里面,基础建设设施也不例外。3P特点是:
1、由政府出资对物流园区建设提供基本的基础设施建设,如土地开发、公路、铁路连接等,同时也会对这个基础设施以外的某些设备进行投资,比如说对公铁联运站。
2、私营企业参与设备(仓库、物流设备、加油站等)投资和运营。
3、在利用3P模式建立物流中心时,公私的比例不是固定的,而是根据各物流园区的情况不断调整。
4、3P模式的意义在于,国家在物流园区起步阶段的投资比例很高,而在运营阶段,私营企业的比例不断加大。
5、必须指出的是,唯一的合作伙伴不能保证所需的投资金额,因此,一般都是多个私营企业加入3P模式。
在德国,作具体的设计物流园区也好,或者其他街道的建设也好,设计的主权是掌握在当地政府手中,也就是说一个建筑或者一些设施最后能不能得到审批通过,这是当地政府的权利。但是这级政府并没有对物流园区的建设提供很多资金,这级政府并没有很多钱。
首先物流园区建设实际上是一个工业区,对物流园区的投资也比一般的物流中心投资要高许多,他的基础设施建设比如说要有铁路等等,由于这个投资数目比较大,所以说尽管具体的审批都是有当地政府部门来进行的,整个的投资还是由联邦政府和德国的州政府来作出。除了联邦政府作出的一些提供经济上的援助以外,每个联邦州都对一些项目进行投资。整个经济援助要从当地政府、州政府至联邦政府进行协调。
在德国还没有物流园区的建设不是通过政府的赞助而建成的。因为基础设施的投资非常大,没有物流园区可以仅通过卖地把这个投资的钱收回来,这样的话就会使这个土地太贵了,卖出去的钱和投入的钱不完全一样。不要幻想把这个建设好的物流园区,通过卖地来赚钱,只有通过政府的赞助才能使物流园区的地以合适的价格卖给物流企业。
入园企业也可以得到政府资助,水电排水等等建设都可以用这方面的资金来进行建设。这部分的资金赞助的份额约为物流园区建设厂房的10%到13%。对于其他基础设施的投资,也有资助。
还有一项资助是建立公铁联运中转站,政府资助可高达80%。德国现在有33个物流园区中,有11个物流园区的中转站是德国联邦铁路的钱修建的,有12个物流园区是靠私人投资来完成的。
德国在建造物流园区的过程中,出现过许多问题。了解这些问题的内容和解决办法,可以使中国在建造物流园区的过程中少走些弯路,避免错误。这也是我们将在研讨会上和各位专家和参会人员要讨论的问题。
不来梅物流园区是德国兴建最早的物流园区,不仅取得显著的社会效益,而且取得巨大的经济效益。不来梅物流园区的投入产出比为1:6,投资1.02亿欧元,而实现的效益为6.1亿欧元,成为德国物流园区建设的典范。
不莱梅物流园区离中心火车站和海港口不远,在不莱梅物流园区有黑的表示和铁路的连接线,然后和公路的连接线,从这看出不莱梅物流园区有很优厚的交
通运输环境。边上还有集装箱的堆放场地和一个物流中心,堆放烟草的仓库。离此不远是外贸区,这个外贸区有很大的物流方面的服务需求量,这里有奔驰公司,作出口业务。
不莱梅物流园区一期工程35万平方米,1985年第一个企业入住,至1988年,有90%以上的面积已经卖出去了,员工达700人。1989年公铁联运中转站开始运营,面积扩大至50万平方米;1990年园区开始扩建,面积为200万平方米。1994年德国邮政在园区内建立了信件处理中心,随后铁路公司也在园区内成立了货运中心。1999年园区再次扩建。现在园区总面积达360万平方米,员工人数上升至4800。
1986年,6个入园企业成立了不莱梅物流园区管委会。管理会像物流园区的经理一样,入住的公司有问题的时候就来找他,通过他来得到解决,或者是帮助在物流园区的公司和政府有关部门打交道等等这些。物流园区管委会为园区内企业提供多种服务,如能源的集体采购、代理危险品检验,兴建有综合服务中心、维修保养厂、加油站、清洗站、餐厅等,还有培训中心。管委会是一个责任有限公司,他的目的不是赢利,而是代表这些成员的利益。其董事会的成员不包括德国联邦铁路,不莱梅城市等等。管委会还有一个顾问委员会,主要是由不莱梅政府的政府来作为他们的顾问,同时由一些独立的专家小组来向顾问委员会成员其他一些私人公司组成。管委会还进行了许多项目,如不莱梅城市物流、园区内企业合作、远程信息技术平台等等。园区内还建立了欧洲最现代化的高架立体仓库。园区内除物流业务外,还有增值服务。
第五篇:结核病的历史与现状
结核病的历史与现状
世界防治结核病日
结核病是危害人类健康历史久远的慢性传染病,科学家们从发掘出的早期人类骨骼中发现有驼背的脊柱,这是结核病的病征之一。
中国在2100年前埋葬的尸体--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发掘出的女尸也发现左肺上部左肺门有结核病的钙化灶。在埃及也曾发现过感染了结核病的木乃伊。对于
结核病的描述可以回溯至公元前460年。有趣的是,结核病经常出现在描述都市居民生活的古代著作中,而在圣经或描述乡野居民的作品中却十分罕见。现在我们知道,早期记载的身体各个部位的一些不同的,看似无关联性的疾病实际上是不同形式的结核病。比如:寻常性狼疮是皮肤结核病、痨病是肺结核、而波特式病是脊柱结合。淋巴结核是颈部淋巴腺体肿大的流浓的一种结核病,在过去十分常见。借助显微病理学和细菌学的近代科学,使我们知道所有这些疾病的过程都是结核病的不同表现。“结核”这一名称并非来自该病的外观特征,诸如身体的消耗等,而是指独特的结节,这是最基本的细胞结构,能完全反应出疾病发生时的特征性组织变化。病理学家借助结节就可以知道结核病的发病过程。结核病曾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生命的疾病,在其严重流行的本世纪初,全球每年因患结核病死亡的人数超过200万。只是到了医学发达的今天,在得到早期发现并及时治疗的情况下,结核病才不再属于绝症,其治愈率也几乎达到了百分之百。然而,令人担忧的是,近年来,世界上感染结核病,并因此而丧生的人数直线上升,达到了历史上“最高水平”。
结核病与艾滋病双重流行是不可忽视的一大原因。现在结核病已成为人类主要致死疾病之一,同时也是艾滋病的主要致死因素。结核是艾滋病患者唯一主要的“机遇性感染”,很容易向大众传播。像常见的感冒一样,结核通过空气传播,任何人都可能受到感染。联合国艾滋病联合规划署说,由于结核迅速向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传播,所以结核病例将有增无减。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人染上结核的可能性是没有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人的30倍。结核和艾滋病病毒同时传播业已成为世界范围最严重的公共卫生威胁。
19世纪,结核病在欧洲和北美大肆流行,散布到社会的各个阶层,生活困顿的人群成了结核病的温床。而且是当时造成死亡的主要原因,被人们称为“巨大的白色鼠疫”。许多当年杰出的人物罹患结核病:雪莱、席勒、勃朗宁、梭罗和勃朗特姐妹等。结核病的流行甚至影响了诗人和艺术家的思想。淑女们常被描写为纤弱、无声气的,极容易昏倒而且有阵发性咳嗽。甚至连当时的服饰也反应了结核病的流行,例如男士们穿的高领衣服,好象就是为了隐藏颈部的结核性淋巴腺炎。
在1993至1996年间,全世界结核病例增加13%。死于结核病的人数比死于疟疾和艾滋病的人数总和还多。全世界去年结核病患者超过700万,近300万人死于结核病,其中包括10万名儿童。据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1997年的统计,全世界现有17.22亿人感染了结核病菌,每年有900万新结核病人,约300万人死于结核病,这一数字超过了肺结核流行的1900年,那一年全世界约有210万人死于肺结核。目前,结核病已成为传染病中的第一杀手。现在许多国家内肺结核病例直线上升,20年内将增加10亿结核病患者。
全世界每年死于结核病的人数已经超过300万人,相当于每10秒钟就有一人死于结核病。专家预测今年将有100万妇女和10多万儿童死于好范文,全国文秘工作者的114结核病,但如果防治措施及时得当,他们中的绝大多数是可以治愈的。1993年4月,世界卫生组织就曾警告说,全球又处于结核病紧急状态,要求各国政府采取紧急措施与结核病危机作斗争,但没有引起国际社会的足够重视。肺结核病菌可通过空气传播。由于目前全球人口流动速度和数量远远大于以前,因而患结核的危险比以往任何一个历史时期都大。全世界每年有将近1亿人受感染,其中十分之一患病。由于宣传不够,一些人对结核病缺乏应有的了解,不能及时就医而延误治疗;还有一些患者病情刚一好转就不按疗程坚持服药,致使自身产生抗药性,给治疗带来困难,甚至危及生命。专家称,治疗一个产生抗药性结核病人的费用是治疗普通结核病人费用的100倍。这对某些发展中国家的病人来说无异于被判了死刑。目前,全世界这样的患者有将近5000万人。肺结核病是青壮年的主要致死疾病之一,其中百分之九十五的肺结核病例及百分之九十八的死者在发展中国家。贫穷、人口众多、营养不良以及防治措施不力是肺结核病蔓延的主要原因。
除贫穷、营养不良等因素外,究其原因,几十年来一些地区的社会**,整个国际社会放松对这种传染病的防治是造成目前结核病死灰复燃,肆虐全球的重要原因首先是国家没有全国性的防治计划,经济投入微乎其微;另一方面,大众传媒、医疗机构对结核病的危害性及其防治措施宣传不够,致使许多国家在这一领域发展滞后,缺医少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