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当代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
当代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
樊立新
(浙江师范大学 田家炳教育学院,浙江 金华 321004)
【摘要】当代青少年爱国主义具有新的时代特色,针对当前青少年爱国主义存在的问题,对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必须遵循青少年身心各方面的发展规律和状况,必须具有时代的特色。本文就当代青少年爱国主义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进行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着力探讨,力求找到对当代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有利途径和方法。【关键词】青少年
爱国主义
爱国主义教育
“千古英雄,爱国同怀赤子之心”,当代青少年正处于21世纪,肩负着对祖国的职责和义务,在复兴中华民族的实践中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对当代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是新世纪青少年爱国、报国、兴国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激发爱国之情,确立报国之志,掌握报国之才,践履兴国之行,是当代青少年爱国者成长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爱国主义及爱国主义教育的内涵
列宁曾经指出:“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下来的对自己祖国的浓厚情感。”[1]爱国主义(Patriotism),是人类一种最古老而崇高的感情,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人们对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情感,也是对祖国在历史和现实中所起的进步作用的正确理解,力图使祖国更富强、更强大,为世界和平与人类进步作出更大贡献的一种坚定的志向。爱国主义是人们忠诚、热爱、报效祖国的一种集情感、思想和意志于一体的社会意识形态。爱国主义教育(Patriotism education),就是有目的、有系统、有层次地提高受教育者对祖国的认识和理解,加深对祖国的情感,懂得对祖国的义务和职责,培养对祖国的正确态度和行为习惯,逐步形成坚定的信念,立志为建设祖国、保卫祖国贡献力量的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包括:
⑴热爱祖国的各种实体,包括祖国大好河山,各族人民,国旗、国徽等; ⑵热爱祖国悠久历史和优秀文化传统; ⑶热爱社会主义制度;
⑷热爱中国共产党;
⑸学习祖国英雄、模范人物的先进思想和优秀事迹;
二、当前青少年爱国主义的现状
当前的青少年,由于年龄阶段、知识水平、社会体验、思想道德状况的差别,并不都能意识到和自觉要求不断深化自身对祖国的认识、情感、信念,往往容易满足于对祖国的表面认识和纯朴的感情。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社会步入一个新的时期,由于历史和社会环境变迁等的原因,使得青少年对祖国的态度、认识、情感有其自身的特点和不足。具体表现:(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得到长足发展,但是国外各种思潮,大量流入国内,社会舆论和商品广告宣传等大肆宣扬,这些在一定程度上制造了一些错误的观点,使一些青少年容易对祖国的现状、党的领导、社会主义制度产生表面的、片面的、以至是错误的认识。一些辨别能力较弱的青少年难免产生这样一种想法——外国总比中国强,从而淡化了对祖国的信念和社会主义信仰,对国家、对党持怀疑和悲观态度的情绪。(2)绝大多数青少年的学习是从个人需要的角度来考虑的,把振兴祖国作为学习主要动力的观念已经淡化。而且为祖国而学习的态度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淡化,为个人发展而学习的态度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强化。
(3)由于一些学生在不同程度上对祖国和社会存在怀疑、悲观以至“批判”的情绪,他们往往对社会主义事业的成就、党和国家的正确决策和成效“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而对现存的弊端与问题却特别敏感。
三、如何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针对当前青少年爱国主义存在的问题,迫切需要采取可行有效的措施。根据当前的社会状态和青少年在年龄阶段、知识水平、社会体验、思想道德状况等方面的特征,对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必须遵循青少年身心各方面的发展规律和状况,必须具有时代的特色。
(一)在教育内容、要求和形式上有所完善。
⒈ 教育内容应从青少年共同的问题入手,以现实题材为主,加强教育的针对性。目前爱国主义教育重点和难点是帮助和指导青少年正确认识普遍存在的现实问题,增强他们对祖国、对社会主义、对党的信念。要以改革开放中的社会成效说明社会主义制度和党的领导的必要性,以他们亲身的体验和享受到的实惠来端正模糊的认识和克服怀疑、悲观的倾向。
⒉ 教育要求应将祖国期待与个人发展统一起来,把祖国的需要内化为青少年自我发展的需要。
爱国主义教育的要求不能排斥和否定青少年的个人利益,不能脱离青少年的年龄特征、认知水平和思想现状,也不能脱离当前的社会现状。应该把青少年的个人动机和态度引向祖国的期待,使个人发展与祖国需要统一起来。应强调把青少年个人价值意向引向对祖国、对社会的价值,并逐步内化为爱国主义素养。
⒊ 教育形式应强调青少年的参与和体验,加强对主体意识的导向。爱国主义教育的作用和力量在于对青少年的引导,应该加强这种因势利导的作用,引导青少年在错综复杂的环境影响下,分清真善美和假恶丑,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和对祖国的信念。
(二)爱国主义教育的途径
当代对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倡导学校、家庭、社会一致的多途径爱国主义教育体系。⒈ 学校教育
⑴ 思想品德课、政治课的教学。思想品德课、政治课是爱国主义教育课程化的主要形式,负有系统地、有重点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任务。
⑵ 其它各科的教学。各科教学均具有教育性,在传授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可有机地渗透爱国主义教育,负起育人的职责。
⑶ 班主任教育。班主任是学生班集体的教育者,要通过工作有针对性、灵活地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⑷ 学校生活、校园环境教育。学校生活、校园环境对青少年爱国主义起着隐性教育的作用,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潜移默化的影响。
⒉ 家庭教育
家庭生活和教育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途径。家长应具体针对青少年的年龄阶段、知识水平和思想道德状况等方面的特征,适时适当地向青少年灌输爱国主义思想,并且身体力行,以身作则,起到对青少年的“模范”作用。⒊ 社会教育
社会生活也是一种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渠道。广播、电视、电影、戏剧、报刊、图书以及各种文化设施、校外教育机构乃至社会上的各类事物均可向青少年输送爱国主义信息,传送爱国主义影响。
(三)爱国主义教育的方法
⒈ 评价法
通过评价思想品德,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通过评价,使青少年对自身的爱国主义思想道德品质有所了解,从而去发扬和改善自己的爱国主义情操。对青少年爱国主义思想道德品质评价要慎重,态度要公正,方式方法要适当。
评价方式:
⑴赞许和表扬。赞许可以用口头或表情来表示;表扬是较为正式的评价,可以用口头或书面两种形式。
⑵批评。要着重分析错误的性质和原因,指出改正的方法。⑶评比。鼓励青少年对自己的爱国主义思想道德品质、行为作出比较和评价,也可组织青少年相互评比,激励后进,促进青少年爱国主义思想道德品质的发展。
⒉ 动机激励法
激发青少年爱国主义动机来实施爱国主义教育。爱国主义动机是推动青少年产生和完成爱国主义行为的内在动力。激发青少年的爱国主义动机,应提高青少年对爱国主义的认识,培养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情感,当这两者一旦成为产生爱国主义行为的内部动力时,便转化为爱国主义动机,从而产生爱国主义行为。
⒊ 认识提高法
提高青少年对爱国主义的认识,来实施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
⒋习惯养成法
爱国主义的习惯是不需要任何外力监督和内部动机就能自然表现出来的爱国主义行为。爱国主义习惯的培养应以良好行为动机为基础,由简单到复杂进行反复训练。在培养青少年爱国主义习惯时要做到以下几点:
⑴创设具有良好爱国主义行为的情境和气氛。
⑵提供良好的榜样。
⑶明白养成良好爱国主义行为习惯的意义、目的和阶段要求,坚持不断地练习⑷使青少年知道不爱国的行为习惯的危害,增强克服的信心。⒌意志锻炼法
爱国主义意志是人们在履行爱国主义义务时所表现出来的自觉克服困难作出选择和坚韧不拔的精神。爱国主义意志坚强的人,可以把自己的爱国主义认识、爱国主义情感转化为爱国主义行为。
锻炼青少年爱国主义意志的方法:
⑴利用课堂教学、课外活动以及社会实践,使青少年获得对爱国主义意志的认识,产生自觉锻炼爱国主义意志的意向。
⑵创设种种情境,组织青少年从事行为练习,激发他们的自觉性、坚持性和自制性,以爱国主义意志。
⑶针对青少年的不同意志类型,采取不同的锻炼措施。
⒍信念培养法
爱国主义信念是个人对爱国主义理想观念和行为准则的笃信,以及对履行爱国主义义务的责任感。青少年一旦确立了爱国主义信念,就能自觉地、坚定不移地依照这种信念来选择行为和进行活动,也能依照这种信念来坚定自己行为和判断是非。爱国主义信念的形成是建立在对爱国主义的认识基础之上的,是对爱国主义认识、爱国主义情感、爱国主义意志的有机统一。只有通过履行爱国主义义务的实践,才能是青少年获得爱国主义行为的经验和富有感情的体验,爱国主义知识变成爱国主义信念。
⒎ 自我教育法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促进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2]只有教育青少年依据一定的原则和规范,依靠内在的力量,根据社会的需要和自己个人的需要,主动地调适、充实和丰富自己,把自己作为教育的对象,有目的地培养自己的爱国主义情感,这才是爱国主义教育的最大成功。
四、总结
当前,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主要是提高青少年爱国主义认识,培养爱国主义意志,升华爱国主义情感。在对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时要倡导民族奋发精神,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焕发青少年的斗志,培养青少年对祖国的正确态度和行为习惯,逐步形成对祖国的坚定的信念,立志为把祖国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强国,奋发学习,掌握本领,贡献自己的青春。
【参考文献】
[1] 柳斌.学校德育工作全书[M].北京:九州图书出版社,1998 [2] 班华.现代德育论(第二版)[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3.2 [3] 廖曰文.思想道德修养[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7 [4] 檀传宝.学校道德教育原理(修订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5 [5] 顾明远.教育大辞典(增订合编版)[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 [6] 顾明远.教育大辞典(简订本)[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9
第二篇:加强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
加强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
青少年是祖国美好的明天,是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更是社会主义建设的生力军。加强对青少年的爱国教育,是打造对党忠诚、思想坚定、纪律严明的建设队伍的有效抓手。
家是最小国,国是最大家。爱国就是爱家,爱家亦是爱国。我们要不断对青少年进行教育,在他们幼小的心田里种下爱国的种子,让炽热的爱国情怀伴随其一生。思想教育是学生教育最重要的一项内容,德育高于智育。一个学生学习成绩再高,如果没有健康的思想,如果对国家和民族没有认同感和热爱之情,对国家和人民毫不放在心上,那也必将成为对社会无用之人,甚至是有害之人。思想建设是队伍建设的灵魂,一支队伍的战斗力有多强大,首先取决于这支队伍的思想建设水平的高低。我们应该着手加强青少年的爱国思想教育,确保青少年思想端正,做合格的守法公民。
加强对青少年的爱国教育,要充分利用各种形式。学校可以通过校园文化建设营造爱国氛围,班级可以开展爱国教育主题班会,课堂上可以在讲授知识过程中渗透爱国思想,可以通过校园爱国思想为主题的演讲、征文、朗诵、话剧、歌唱、绘画等比赛强化爱国教育。在社会上,可以通过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方式加大爱国教育力度,通过墙体喷绘、街头宣传广告、LED电子屏等载体进行爱国教育宣传,通过网络平台、微信公众号、电视电影、广播电台进行爱国教育宣传。家庭里,父母可以通过宣传册、报刊杂志、爱国教育读物等阅读交流的方式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可以通过讲述祖国英雄事迹、历史文化等培育孩子爱国家爱民族的感情,可以通过带领孩子参观爱国教育基地等增加孩子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总之,加强青少年的爱国教育意义重大。我们应当通过各种方式、各种途径,加大对青少年爱国教育的力度,培养好祖国的美好未来。
第三篇:当代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
当代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
引文:爱国主义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永恒主题,加强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与集体荣誉感是建设祖国未来的不竭动力。
摘要:遥想当年,长征、抗战、三大战役,南昌城头燎起的星星之火烧遍了整个中国,无数爱国志士加入到战斗队伍中,为取得胜利而付出着;今时今日,在国家危难之刻,仍有无数的爱国之人为国家、为人民而付出着。
正文: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顷刻时间,地动山摇,当我们终于得知震中的位置时,全中国人民的心都牵挂着那个坐落于山间美丽的地方——汶川。13万大军集结在那片曾经的世外桃源,用他们的双手来援救我们的兄弟姐妹。废墟下也有他们的至亲至爱,可他们没有时间去顾去管。他们又何尝不想救出自己的家人、爱人,但却选择了去救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民。现在我仍然能够记得那些舍弃小爱,完成大爱的英雄们:他没有时间去救已怀孕的妻子,仰天长啸:“宝贝,对不起,我是一名军人”;他没有能将父亲从废墟下救出,只跪在废墟上匆匆叩了几个头就又投入到新的救援任务当中,甚至没有时间去悲伤、去流泪;18岁的严情勇带病救援直至昏倒,排长牛玉新为救群众被轰然倒塌的墙体砸成重伤;北川人武部政委钟良军腿部粉碎骨折后仍然坚持指挥;济南军区某空军部队15名战士冒着生命危险实施伞降;成都军区某集团军和武警水电突击队的官兵背着炸药艰难的行进在山间,你可知道一个轻微的碰撞那些炸药就会带走他们年轻的生命;邱光华、王怀远、李月、张鹏、陈林、武文斌,甚至将他们的生命永远留在了那里。是什么让他们做出了这样的选择,选择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是一颗心,一颗爱国之心;是一种情,一种爱国之情。
由此,我不禁想到了另外一些事。不知你是否还记得在我们为迎接奥运而欢乐庆祝时,火炬在国外的传递却传来了不和谐的声音。一些所谓文明的西方国家企图耍些小手段来破坏他们不想承认却又不得不承认会给他们造成很大压力的北京奥运会(当然他们是不会承认的,但聪明的人都会发现这一事实:他们怕了。所以他们需要采取一些手段来自欺欺人)。很庆幸,我们让他们失望了。残疾姑娘金晶用她娇弱的身躯告诉世人,XX国魁武的警察居然不如一个柔弱的小姑娘;西安小伙子李洹用他流利的口才向世人证实XX国的政府竟然轻而易举的遭到人民的质疑,仅仅是因一个外国人的演讲......是什么让他们有这番勇气只身一人与“恶势力”对抗呢?难道不是一颗爱国的心和一种爱国的情吗?
列宁曾指出,“爱国主义是由于千百年来各自的祖国彼此隔离而形成的一种极其深厚的感情”。它体现了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情感,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民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尽管对于爱国主义的定义到目前还没有统一的界定,但实际上,列宁指出了爱国主义的重要特征,即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其内涵随着历史的发展而不同。历史的发展是有其一般规律的,爱国主义的发展也必然遵循人类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而随着历史的发展,爱国主义成为共产主义道德重要规范之一。它要求人们把对祖国的热爱变成自己的行动,努力为祖国和人民的利益而工作;坚持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反对民族自卑感和盲目的民族优越感;同国际主义相联系,既是一个爱国主义者,又是一个坚定的国际主义者;要求热爱社会主义制度,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和崇高美德,也是中国各民族大团结的政治基础和道德基础。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中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族精神。这是我们民族赖以存在、发展的情感纽带与精神支柱。在现阶段,爱国主义最基本、最本质、最重要的表现,就在于不遗余力地巩固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为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作出自己的贡献
北京时间4月20日8时02分,噩耗再一次从四川传来-----四川雅安市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据最新报道,截止目前已经死亡近百人,哀鸿遍野,哭嚎震天!人们还没有从汶川地震的阴影中舒醒,老天却再次将大难于四川。我们再一次感受到失去同胞的痛苦,我们在一次为地震带来的经济.财产损失感到惋惜!但是,地震也唤醒了迷途中的国人,在一次将中华民族凝聚起来。在汶川地震发生的第一时间,我们人民子弟兵奔赴一线救援,我们的医疗卫生人员直抵一线护理伤员,全国各族人民积极踊跃为灾区捐款。汶川地震发生的第三天,上至国家领导人,下至各行各业工作者全部低头默哀,国旗回降,警钟敲响,汽笛长鸣!那一刻,我们低下的是头颅,扬起来的是人性的光辉,我们降下的是国旗,升起的就是国魂。在大的灾难除以13亿也会变的微不足道,在小的奉献乘以13亿就会变成爱的海洋!大爱无私,大道无行,行者无疆,搅长河为酥落,变大地为黄金!难道这不是一种爱国的心和一种爱国的情么?
那么我们平常人到底要怎样做才能算是爱国呢?或许有人说是抵制日货,当然,日本人曾经那么丧尽天良的残害我们中国人,我们对他们恨之入骨,抵制他们的东西是应该的,但爱国仅仅就是如此了吗?可以说这是你爱国的表现,但你不觉得这样做会有些片面有些偏激了吗?马克思告诉我们,事物都是两方面的,要正确的看待问题,现在的日本无论是经济实力还是世界地位都在我们之前,难道我们中国人不买他们的东西就能超过他们了吗?恐怕不然吧。相反这样做还很有可能给我们造成一定的坏处。卧薪尝胆的故事大家都听过,越王勾践为能够报仇雪恨忍气吞声,终有一天将吴王打败,难道我们不能从中学习到什么道理和精神吗?难道我们不可以虚心学习日本人成功的秘诀然后自我强大最终把日本人狠狠地踩在脚底下让世人都知道中国就是比日本强吗?难道我们不该好好想想如何做才是更好的爱国吗?当然我不能说抵制日货的人是不爱国的,只是我觉得我们可以采取一种更有效的方法。
我相信我们中国人的爱国心不会就此停止,我们中国人的爱国情也不会就此消失,我们会越来越繁荣,越来越强大。
中华民族不但以勤劳、智慧著称于世,而且是酷爱自由、富于革命传统的民族。这体现在中华民族反侵略反压迫的爱国主义传统。中国各族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彪炳千古的爱国事业,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最光辉灿烂的篇章。民族英雄戚继光领导戚家军抗击倭寇、郑成功勇逐荷兰殖民者光复台湾、林则徐虎门销烟、太平军勇破洋枪队、邓世昌勇撞日军旗舰、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狼牙山五壮士抗击日军等事迹,反映了中华民族富于反抗、追求民主自由的爱国主义传统。在近代由于中国人民的英勇抵抗,才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妄计划。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族人民在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中,为祖国的兴盛和进步,都做出了自己的贡献。春秋战国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宋元时期。是我国历史上三次大规模的民族大融合时期,各个少数民族积极学习中原先进的封建文化,加速了本民族的封建化进程,中原汉族政权也积极吸取周边少数民族的优秀文化,共同创造了中华民族悠久而灿烂的历史。我国历史上不仅有汉族建立的全国性政权,也出现过少数民族建立的全国性政权。各民族之间虽然有战有和,但和平是主流,符合各族人民的愿望。战争是支流,是短暂的。虽然历史上的反动统治者出卖国家民族利益的罪行,从清政府到北洋军阀政府到南京国民政府,反动统治者为保住自身的反动统治,不惜出卖民族利益、国家主权,与外国侵略者相勾结,共同镇压人民群众的爱国运动。但在爱国主义精神的强大力量下,他们永远无法得逞。对外来侵略者无比痛恨,对卖国求荣的民族败类无比鄙视,对爱国志士无比崇敬,这不仅已经成为中国人民判断是非的政治原则,分清善恶的道德标准,而且已经成为我们宝贵的民族精神的一部分。
这些年年我们经历了很多,但我们都一一挺过来了,我相信我们中国人的爱国心不会就此停止,我们中国人的爱国情也不会就此消失,我们会越来越繁荣,越来越强大
第四篇:当代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
当代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
摘 要:爱国主义教育是大学生主流意识培育的重要内容,也是社会主义接班人培养的重要路径。现阶段高校的爱国主义教育存在着内容陈旧、脱离实际、缺乏创新等问题。笔者担任高校辅导员一职,几年来结合自身工作经验,以形势政策课为例,探讨思考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形势政策课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指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深入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不止是现阶段培育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的重点内容,更是培育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必要路径。当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感的特点
当代大学生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成长,表达爱国主义情感的方式更为直接与强烈。例如,在5.12汶川地震中大学生参与自愿者活动,在钓鱼岛事件中大学生通过网络发帖表达对日本政府宣布钓鱼岛“国有化”的谴责,在北京获得国际奥运会承办权后大学生通过校园文化活动表达自豪之情等等。同时,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具有不稳定性与非理性倾向[1]。例如,学生受过激言论煽动参与打砸日产车,抢掠法国家乐福超市等等。高校爱国主义教育面临的挑战
(1)形式守旧,流于形式。目前,高校爱国主义教育主要通过思政课堂教学的方式施行,枯燥的灌输式理论说教难以适应当代大学生活跃的思维与强烈的探知欲望。部分思政教师照本宣科,课堂上满满的概念与专业术语,例如讲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调让学生记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24字基本内容,却忽视对其内涵与意义的分析。
(2)方法单一,缺乏创新。长期以来,知识教育与实践教育已经成为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相对固定的模式[2],这种缺乏创新性的模式化教育与个性化的教育客体显得格格不入。高校教师在这种模式下无法及时掌握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并给予针对性的引导,不但没有取得教育的成效,还容易引起学生的抵触情绪,使学生对爱国主义教育产生接受疲劳,陷入被动和乏味当中。
(3)内容滞后,脱离实际。多年以来,我们在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中主要宣扬中华民族灿烂的文明厚重的历史,讲述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的爱国事例典范,这些对于在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中成长的大学生来说过于久远与熟悉,他们需要更贴近时代发展,更贴近自身成长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他们追求更接地气的讲述方式,而不是陈旧的典型。与形势政策结合下的爱国主义教育案例分析
笔者作为高校辅导员,承担学生形势与政策课的授课任务,在多年的实践经验中思考总结,认为在国际国家形势的分析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学生往往接受度更高,教育效果明显。下面以国家“一带一路”计划为例,探讨如何在形势与政策分析中贯彻爱国主义教育。
(1)专题选取。在日常与学生的交流中,笔者了解到学生对习总书记提出的“中国梦”有着充足的信心,踊跃参加学校举办的各类“中国梦”系列活动,如“我的中国梦”演讲比赛、“中国梦?我的梦”大学生征文活动等等。但学生对于国家如何实现“中国梦”仍有着进一步的求知欲。为此,笔者决定选取“一带一路”为课程的主题,讲解“一带一路”计划,以“一带一路”连接“中国梦”和“世界梦”。
(2)课堂讲解。课程开始,笔者先以近期全国各地举办的“中国梦”主题活动系列报道成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在各地朝气蓬勃的特色主题活动中感受到国家的欣欣向荣。进而,笔者引入“中国梦”的核心目标――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强调在“中国梦”的实现过程中,“一带一路”计划可谓是重中之重。向学生提出问题:到底什么是“一带一路”?它是否值得国家投入这么大的人力物力?它具有什么国际意义?对我们的生活会有什么影响?四个问题将学生引入课程的主题中,有疑问便有思考,让学生带着问题听课。接着,笔者由古丝绸之路讲起,结合地图为学生介绍“一带一路”所覆盖的区域和范围,让学生感受到国家恢弘的大局观;讲解“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促进地区合作与发展并实现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让学生感受到国家坚实的大国责任感;讲解“一带一路”中坚持正义、秉持公道、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外交理念,让学生感受到国家外交上互惠共赢的大国担当感;讲解“一带一路”中加快我国中西部开发以解决区域不平衡的实际措施,让学生感受到国家以民为本执政为民的 ;讲解“一带一路”仍面临的如深入多个安全高风险地带、沿线国家文化形式多样且差异明显等诸多不确定因素,更是让学生感受到国家发展的艰辛,感受到国家对人才的需求,感受到作为青年大学生肩上的责任。
(3)课后回访。课程过后,笔者向学生了解听课的感受。学生普遍表示通过对“一带一路”计划的了解,更加为自己是一名中国人感到自豪。在“一带一路”计划的实施中,国家运筹帷幄,有魄力有担当,为的是国内富足安康,国际互利共荣,是确确实实的大国风范。学生这种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与国家自豪感必将更加爱戴自己的祖国,立志为祖国的事业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陈明.从钓鱼岛事件看高校对大学生爱国热情的引导和保护[J].德育与学生工作,2013,(05).[2]张一澍,王永明.中国梦背景下高校爱国主义传统文化传承教育探析[J].教育探索,2015,(2).
第五篇:浅析当代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
浅析当代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
摘要:爱国主义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是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主阵地。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各种思想文化思潮相互激荡,加强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并在日常生活中树立大学生的爱国意识,增强大学生爱国教育的实效性等,都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
关键词: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创新
爱国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一种依存关系,是调整个人与祖国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也是文化上的一种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的统一。爱国是一个历史范畴,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爱国的内涵也不一样,新时期我们提倡爱国,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一、爱国主义教育调查现状
为了获取学校当前爱国教育的真实现状,笔者针对河南工程学院本、专科不同学历层次,文、理科不同专业类别进行调查。此次调查采取问卷调查和抽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课题组成员于 2016年11月对学校1800名学生进行了调查,共发放问卷1800份,回收1750份。
此次调查代表性的问题有:“你对我校杰出爱国校友杨靖宇将军的事迹了解吗”,仅32.3%的学生回答了解,非常熟悉他的事迹;“党、团培养和教育,哪种方式你更能接受”,65%的学生表示更接受实践教学活动;“思政课的讲课方式和讲授效果你持什么态度”,仅40%的学生表示满意;“作为一名大学生,你对‘中国梦’的理解是”,85.8%学生认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必将实现“中国梦”;“你认为自己是否已经树立了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7.2%的学生认为是的,70.8%的学生认为在完善中,其余学生表示不了解;“你认为个人的价值最主要体现在”,42.6%的学生选择社会贡献,其余学生选择其他。
二、当前爱国主义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对校本爱国资源了解不够
杨靖宇将军是河南工程学院杰出校友,仅有32.3%的学生了解他的事迹,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校本资源开发利用不够。杨靖宇将军1923年进入学校前身――开封纺织工业学校求学,在那里接触到马克思主义并走上革命的道路。校园里不仅有杨靖宇将军的塑像,校史展览馆里也有他事迹的相关介绍。各个院系应利用党日活动时间,集中学习杨靖宇将军的先进事迹,或者组织学生到校史?^参观,通过图片、视频了解校本资源。
(二)价值体系多样化
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经济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国力也大大增强。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西方社会的思潮不断涌现,人们的价值观呈现多样化。同时,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深刻地改变了人类发展的历史进程,互联网对我们的生活、生产等都产生了很大影响,也使得当前的价值体系更加多元。高校是年轻人集中的地方,是思想活跃、各种社会思潮交互碰撞较为集中的地方,在新形势下我们应该更加及时准确地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
(三)思政课需要创新式教学
思政课教学方法比较单一,大都以枯燥的讲授为主,无法吸引学生的兴趣和学习欲望,这也是现在高校思政课面临的现实问题。要想让学生喜欢思政课,并从中有所收获,就需要创新教学形式,使学生对教学内容入脑、入心并践行,并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做到“接地气”“入心田”。
三、加强当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几点思考
(一)思政教育工作者需认真学习贯彻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的重要讲话
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会议上的讲话,科学地回答了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为做好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发展高等教育事业指明了行动方向。我们的高校是党领导下的高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围绕人这个中心,做到以人为本、立德树人。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要有鲜明的导向意识,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会议讲话精神,以立德树人为中心,为培养德才兼备的学生做好前提工作,让更多的学生汇聚在党旗下,为实现我们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二)对学生加强信仰教育
毛泽东说“人是需要一点精神的”,总书记说“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加强信仰教育更能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高校可以通过暑期社会实践中鲜活的例子对学生进行信仰教育。每年暑期,学校都会组织一部分教师到红色教育基地亲身感受红色文化,在开学初,可组织这些教师赴各个学院进行红色文化教育的宣讲或开展党课教学。由于有鲜活的素材,学生就更爱听、更喜欢听,可以达到很好的教育目的。同时,在校党委的领导下,可以让各党小组支部利用党日活动,读经典作品,对某一英雄人物的事迹进行深入解读,做到常学常新、常说常新,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
(三)创新思政课教学方式,加强实践课教学
思政课大多采用的是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觉得老套,学生也不爱听。当下思政课教学应把传统教学和现代的信息技术高度融合,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课堂“活起来”,增强课堂的吸引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思政课教学课堂上更应该体现时代性、前沿性、焦点性,因时而进、因势而新。
思政课教学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践课教学方式有很多,可以开设实践课网络平台,把一些重要的内容上传到平台上,学生在课余就能通过网络获得大量的信息,保证课上、课下相得益彰。另外,可利用河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对学生进行爱国教育。
(四)需要给学生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四个自信”教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提出了文化自信,将之前的“三个自信”上升为了“四个自信”,加强“四个自信”教育是实现中国梦的路径,我们应以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对大学生进行综合教育,加强他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认知,这样才能让他们从内心深处感觉到自信,进而将这种理论转化到行动上。
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热爱祖国不是一句空话,热爱祖国要真真切切落到实处。爱国主义在新时期会呈现出新的发展与变化,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热爱祖国也需要新的精神。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爱国主义更需要开放性,让爱国主义与时代比肩并进是我们必须跨越的门槛。新时期,培养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意义重大,我们必须从校园抓起,从日常抓起,这样我们的社会才会更和谐。
参考文献:
[1]张瑞敏.爱国主义六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2]强军峰.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研究综述[J].西藏科技,20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