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佳人”与“佳人乱世”——郝思嘉与杨贵妃形象的文化解读

时间:2019-05-14 20:27:2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乱世佳人”与“佳人乱世”——郝思嘉与杨贵妃形象的文化解读》,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乱世佳人”与“佳人乱世”——郝思嘉与杨贵妃形象的文化解读》。

第一篇:“乱世佳人”与“佳人乱世”——郝思嘉与杨贵妃形象的文化解读

摘要:郝思嘉与杨贵妃都是文学画廊的女性形象,生长在不同的历史、文化和民族之中。不同的文化塑造了不同的性格,而其鲜活独特的个性又集中体现着文化的性格。文化的进步,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和促进着社会的发展。关键词:郝思嘉与杨贵妃;女性形象;文化解读

郝思嘉与杨贵妃所处时代、地域及民族属性不同,似无可比性。但如果从其生长的政治、历史、文化等更广阔的视野来审视,不难发现仍具有深意的探讨命题。本文拟就文化的层面对郝思嘉与杨贵妃这两个文学女性形象作以探析。郝思嘉(又译郝思佳、思嘉、思嘉丽)是美国女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的著名小说《飘》(又译《随风而逝》)的女主人公。该部作品以美国南北战争时期南方**的社会现实为背景,塑造了一批具有鲜明个性的人物形象。该书自出版以来,畅销全世界。美国好莱坞首次将这部小说改编成电影《乱世佳人》,演出获得巨大成功。整部作品的成功,应该说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作者塑造了这样一个令人着迷的乱世佳人— — 郝思嘉小姐。杨贵妃与唐明皇的爱情故事,自唐代以来咏唱不绝。杨贵妃这位中国古代美女的喜乐悲欢依然在中国文化历史长河的积淀中或贬或扬,且怜香惜玉之情犹有久远之态势。究其根由,在于对杨贵妃命途之婉叹— — 佳人乱世之反观。同为女性,命途殊异。郝思嘉被称为“乱世佳人”、“风雨丽人”、“勇敢的恶之花”等等,其精明强干、倔犟执拗、永不服输的品性成为美国妇女心目中的理想化身。其文化的内涵暗喻了新大陆自独立后的性格重塑,在精神上艰难地弃绝了欧洲母体的羁绊。

自有文献记载时起,我国的每一个朝代,大抵都有姿色美丽又因与政治联系而出名的女人。但这些历史美人,大致是少有“福寿全归”的。同样,杨贵妃与唐明皇从青春华茂到悲辛收场,亦难逃“历史悲剧”之章回。

杨贵妃,通晓音律,能歌善舞,有倾国之貌。正是这“倾国”之色“酿就了自身命薄”。天宝之乱、马嵬坡之变,让一个并非政治性的女人来承担有史以来最大的政治包袱,其实这就是中国趣味—— 中国古代文化的奥妙所在——“红颜祸水”、“佳人乱世”之诿词。

一、阳刚之气与阴柔之美— — 形象美的文化差异 “郝思嘉长得并不漂亮。”她原本是一个娇生惯养、矫情任性、孤高自傲的奴隶主大小姐。但生活的变故,使她一下子落到了流离失所、饥寒交迫的境地。她不得不睁开眼睛面对现实,开始成为一个注重实际的人。

她认识到要学一些实际的本领,像黑人那样耕田种地采棉花;她懂得了金钱的重要性,惟有金钱能让人踏实和安全。面对一个弱肉强食的新世界,她时刻告诫自己不能回顾过去,任何的感伤和缅怀毫无益处,只能摧毁她的奋斗和勇气。为了保住家园,那怕是拿自己的身体去抵押也在所不惜。她亲自经营木材厂,主动的到处拉生意,并且还打算一旦手中有了多余的钱,就去放高利贷,用钱赚钱。这一切就连她那老实厚道的丈夫也感到非常惊讶和愤慨:“怎么一个女孩也会懂得押款生息类的事情!”她为了赚钱,绞尽脑汁,费尽心机,无所不为。她确实是一个难得的经商人才。她算起账来比她那丈夫强一百倍,而且处理问题毫无拖泥带水,干脆、冷酷、清醒,“完完全全像个男人”。

生活的现实迫使郝思嘉丢掉了许多贵族们视为神圣的东西—— 那些过时的道德规范、阶级偏见、南方主义、万能的上帝等等,她不仅从口头上蔑视、抨击传统的价值观念,而且在行动上身体力行的实践着自私、贪婪、无耻、残忍、冷酷,以及为了金钱不择手段。而这些恰好是当时美国社会中一种积极向上、充满活力和朝气的新生力量。她体现了美国资产阶级百折不挠、勇于进取的美国精神,她是一个在旧废墟上建立新生活的女英雄,是一个新旧社会交替中的乱世佳人。

杨玉环,出身贫寒,容貌美丽,资质聪慧。先为唐玄宗儿子寿王之妃,偶有相见,其“天生丽质难自弃,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深深地吸摄了唐明皇的魂魄。待到杨贵妃再度入宫以后,被册封为贵妃。“一朝选在君王侧”,唐明皇便“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O”“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由此而杨氏家族“姊妹兄弟皆裂土,可怜光彩生门户,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一曲《长恨歌》,道不尽千娇百媚杨贵妃,说不尽百媚千娇一美人。关于杨贵妃,据史书记载有三美:资质丰腴,符合唐代尚肥嫌瘦的风习,为一美;“善歌舞,通音律”为二美;白白一张女儿脸,“伸手笑雪黑”为三美,故称有“羞花”之貌。不论是郝思嘉还是杨贵妃,她们都是文学画廊中女性形象的文化再现,而这种植根于不同文化背景上的文学女性形象,自然透射出其自身文化的“光芒”。

在郝思嘉身上,有着她母亲的娇柔,来自于法兰西血统的海滨贵族;有着她父亲的粗犷,来自浮华俗气的爱尔兰人,两者构成了她生命细胞的原创动力和性格特点的本我源泉。自美国独立战争之后,美国文化得到发展和完善,形成了美国的WASP(ite Anglo—Saxon Protestant)主流文化,“其核心是崇尚勤奋劳动的新教道德传统。早期新教徒的劳动价值观(Protestant work ethic)后来逐渐发展为勤劳、节俭、物质至上、讲求实效的美国精神。lJ因此,在作者的笔下,郝思嘉的美,更多的表现为一种内在的熔化,即美在骨子里,美在性格上,美在创造中,美在言行与现实的冲撞中产生的对过去的抛弃和对未来的执着追求,美在面临颓废的旧制度和新生的社会体系,勇于担载起保护和重建家园的一腔豪气,美在对爱情的自主把握和在执着、渴求爱情的艰难奋斗中拥有的相信明天的信念永恒。在这充满阳刚之气的内在与外在的凝结点上,郝思嘉显得更加现实、更加勤奋、更加果敢,成为“从荒原到合众国的诞生 2J的美国的民族性格。

杨贵妃生长在中国的大地上,血脉中流淌的是大中华的血液,丰腴滋润,灵巧和慧智堪称无与伦比。自大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文化美德成为世人自觉遵从的一种行为范式开始,承传其内核的便是女德操守。因此,杨贵妃的美,更多的表现为一种外在的展示,即美在容貌,美在性情,美在人性,美在翩翩起舞的旋律,美在摄人精魂,茶饭不思,“此恨绵绵无绝期”的伤痛之中。在这充盈着阴柔之美的内在与外在的融合部,杨贵妃的形象更加幻化,更加完美,成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典范。

就形象美而言,不论是郝思嘉,还是杨贵妃,都是文学美的化身。如果说前者是一颗长在风雨吹打之中永不言败的散发着诱人香味的“恶之花”,尽管有“恶”的因子,但却与社会和历史的发展同在;那么后者则是沉溺在金丝鸟笼之中衣食无虞的欢唱颂歌的“金丝雀”,尽管有“善”的情愫,但却被嘎嘎作响的历史巨轮碾压粉尘化作泥。

二、情霸夺爱与情奴受宠——情爱美的价值祈求

《飘》在南北战争这一大的背景下,描写了几对青年男女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特别是郝思嘉的爱情追求。郝思嘉三次嫁人,两次守寡,一次被抛弃,尽管爱情的命运之舟在爱河的波涛之中颠覆激荡,但她仍然执着坚持,永远的相信:明天会更好!这正像海明威笔下的一个个“硬汉”一样,敢于搏击风浪。她在爱情的追逐中一次比一次更为实际,一次比一次更为现实。而每一次的进取,都是一次新生,是“火中的凤凰”,怨天尤人离她而去,上帝的慈爱不复存在。恰恰是这一种“炼狱”的情境,铸就了她依然为之奋斗的是社会进步意义上的家的婚姻,是在各种功利驱使下的爱的大比拼。其实质是美国文化思想在家庭观念上的深层展示。美国文化源于多元文化的共生共长,“美国文化最核心的是个人主义⋯⋯我们相信个人的尊严,乃至个人的神圣。我们为自己而思考,为自己而判断,为自己而作决定,按自己认为适当的方式而生活。违背这些权利的任何事情都是道德上错误的,都是亵渎神明的。对于我们自己,对于我们关心的一切人,对于我们的社会和整个世界,我们最崇高的愿望都是同个人主义密切相连的。但我们并不争论是否美国人应该放弃他们的个人主义,因为放弃个人主义就等于是放弃我们最深刻的本质。”[ ]因此,郝思嘉自然有着对个性、爱情的自我主张的权利,有着对自身利益、爱情福祉的狂热追求。虽说“阴谋与爱情”共存,但并不失其美艳。

郝思嘉对爱情的敢作敢为、不顾一切的性格特点,通过一系列的动作、表情、语言和心理活动,活生生地展示了美国新一代女性对恋爱、婚姻、家庭的祈求。

16岁的郝思嘉深爱着卫希礼,当听说卫希礼要和韩媚兰订婚时,她仍在幻想卫希礼一定是爱她的,她要向他表白,她要和卫希礼一起出逃⋯⋯ 当卫希礼经过书房问:“你在这里躲谁”时,她“说不成话来,只伸出一只手,将他抓进里面去。”当她听到卫希礼说要与韩媚兰结婚,并希望郝思嘉对他公道些时,“她从椅子上刷的站了起来⋯ ⋯ 用尽了全身之力,向他脸上狠狠打了一个耳光。”然后,“她觉得非要拿一件东西发泄一下不可,简直要发狂了,于是她随手抓起书桌上那个花瓶,狠狠地向火炉扔了过去。”这就是郝思嘉——对爱情的欲火难耐和冲动的理智情怀。

郝思嘉因此而嫉妒,因此而匆忙嫁给韩察理。丧夫之后为维持生计,再嫁给甘扶澜,但这并没有给她带来幸福。这时她才深切的认识到她真正需要的是一直喜欢自己而自己从来没有喜欢过的白瑞德。目标明确,她便绞尽脑汁,像“猎豹”一样猛扑上去。尽管最终耗尽了爱的心血仍然没有获得预谋的好的结果,但她无怨无悔。“在这类社会里,作为个人的目标,人们愈来愈关心的是自我的实现。个人的欲望变得比传统的对社会的义务更加重要了。”[ ]这种对爱情的苦苦的追求,在郝思嘉身上更多的表现为一种“自由、民主、平等、崇尚个性、积极上进、讲求实效及流动与变化”⋯ 的美国价值观。

杨贵妃先为寿王妃,后为玄宗妃。如果从严格意义上考证,并不能说其是两次嫁人,最多说是两易其主罢了。这种事例史记不鲜。在中国古代文化中,男子三妻四妾,帝王佳人三千。即使人宫,女性的地位和人格只能是遵从和守道。在众多御用女子之中,杨贵妃只能说是倍受宠爱的一个而已。尽管一首《长恨歌》歌不尽唐明皇和杨贵妃的“爱情”悲剧,尽管“三千宠爱在一身”,但这种“爱”决然不是,也不可能成为现代意义上的“爱情”。对于杨贵妃来说,一个社会底层的弱女子能够依靠大树,与政治联姻,光宗耀祖,流芳百世,按传统文化的妇道妇德,享受如此荣华富贵已然足矣,何奢谈平等相爱之特权。纵然一死,也堪称宜室宜人宜家。坦率地讲,唐明皇对杨贵妃的宠幸,从生物意义上来说至多是竭力保护自己喜欢的一个性爱伴侣或者说是一个性爱玩具而已,夜夜不能眠、孤苦冷清的凄凉惨景,是因为心爱的“玩具”不在身边而怅然若失的一种精神彷徨。也许正是唐明皇由此之后被幽禁而思念而寿终,文人骚客说其是“爱情悲剧”,当有些许道理。但不论怎么分析,这种假当时之道而言男女情爱之论,是很难与郝思嘉的爱情追求同日而语的。从这个角度讲,如果说郝思嘉是一个横刀夺爱的英雄,那么杨贵妃则是一个任帝施爱的情奴。因为“我们的文化深深植根于各种男性本位的创造神话里⋯ ⋯ ”E4J一个女人要想有真正的爱情,你首先必须属于你自己,而不属于任何别人。但“从传统上讲,妇女没有独立性,而是她们的丈夫和儿女的财产。J附属地位的确认,必然注定其婚姻家庭的价值失位。这并不是女人之过,而是“这种阴茎之笔在处女膜之纸上书写的模式参与了源远流长的传统的创造” J的结果。

三、天赋神授与生死予人—— 生命权利的文化内核

当敢作敢为、作风大胆又不服输的郝思嘉,经过12年的苦斗打拼,最后惊觉的发现原来最爱,且最适合自己的竟是被自己一直忽视的白瑞德的时候,“这个该死的男人,这会子居然铁定了心要离开自己!”好像生命的另一半弃她而去,伤痛不时折磨着她,惊人的美貌迅速疾逝,在她跌坐在朱红丝绒的楼梯上,她那倔犟、精致的小脸上泪流满面的时候,还有力气喃喃地说:“我要回家,我要想办法让他(白瑞德)回来。不管怎样,明天是新的一天!”郝思嘉相信明天。因为文化是成长的细胞,是生命的源泉。郝思嘉从小受到美国文化及其价值观的熏陶、教育,“乐观进取,对未来充满信心,而且相信可以通过努力取得成功,最终达到成功和事业的辉煌。”这种美国文化的个人主义价值取向,在郝思嘉身上表现出极端的“自主动机、自主抉择、通过自力更生达到自我实现”⋯的膨胀野心——对于自己的爱情、生活、生命乃至一切。正像《独立宣言》表述的那样:“所有的人生而平等,上帝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自由和对幸福的追求。”El J郝思嘉牢牢把握命运的主宰,保护个人的隐私,寻求个人的自立,达到个人表现;立足个人思考,追求个人自由,进行个人抉择;实现个人平等,坚持个人竞争,保证个人生命。[ ]自由和平等为个人主义提供了成长的沃土,而个人主义的最终实现离不开自由竞争。“美国人以物质财富的多寡作为衡量个人成功与失败的标准。”⋯ 这就迫使每一个人积极主动的投身到竞争中去,去创造,去追求个人价值的最大实现。虽然如此,但郝思嘉在金钱与爱情的选择中,依然的是宁肯失去金钱,宁肯再一次受冻挨饿,也不舍弃爱的追求。尽管最终连爱情也失去了,但没有失去生命,自己牢牢的把握住了生的权利,而且把生的希望寄托在自己相信的明天。如果说美国文化是以“我”,以个人主义为核心,那么中国传统文化则是以家族主义为核心的。杨贵妃没有失去“爱情”(如果说是爱情的话),却永远的失去了生命。唐明皇相思难耐,“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似乎杨贵妃的马嵬坡之死“死得其所”,挽救了一个大如“国”的“家”,同时也成就了其精神的升华。如果用传统的观念标准去度量,委实不失为一曲壮美的史话。但以杨贵妃个人而论,以社会进步意义之理念反观,其实杨贵妃的死只能是一出无名的悲剧——古代历史文化的悲剧。杨贵妃生活在中国文化的磁场中,三纲五常深深地凿就了她的灵魂,它万能的破坏了人与人在道德生活中的平等,女人永远处在一种隶属的地位,“女人不仅被隔离在自然空间之外,而且也被隔离在社会之外,女人的生活空间基本上是非社会的,它只是男人生活空间的部分。” J即便如此,女人仍然要担载起“杀身成仁,舍生取义”之伟大道义。每每在义和利的冲突面前,女人须以理想人格的化身出现而舍利取义,包括舍弃生命。安史之乱这样一个重大而严肃的政治命题,却要以杨贵妃的一介躯体来疏解,正是帝王的趣味所在。倘若以个体的生命权而论,杨贵妃只是被迫遵从了“君叫臣死,臣不敢不死”的役使,遵从了“以国家社稷为重”的信诺,默默就死,没有怨言,没有留恋。但这并不能说是壮烈。因为“佳人乱世”的历史沉疴在进步的长河中并未完全消融。

从更深远的文化历史来看,郝思嘉是一个经济的社会人,是个体社会化的成熟的人,有责任感,有个人的追求,敢爱敢恨,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和社会进步的推动者,是当今时代女性独立自强的典范。杨贵妃则是一个依附的自然人,是“病梅馆”中的一支“曲梅”,想爱而不能爱一生,惟有以死谢宠。当然,社会的发展,归宿是文化的进步和人性的释展。虽是“异曲”,亦可“同工”。[参考文献] [1] 端木义万.美国社会文化透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6.58—59;51—52;52;53;58.

[2] 黄安年.美国的崛起[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29. [3] 段连城.美国人与中国人——中美文化的融合与撞击[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1993.3;4;14.

[4] 张京嫒.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162;144;165. [5] 王宜庭.红颜祸水 水浒传》《金瓶梅》女性形象的文化思考[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6.175 [6] 刘建军.20世纪西方文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o0.465—474

第二篇:人生“九德”与“十思”解读

“九德”与“十思”是怎么回事?(组图)

“官德”文章千古事

2014-03-22 11:40 【字號】

【正体版】 【打印机版】

从“九德”到“十思”

《尚书•皋陶谟》中,皋陶跟大禹讨论如何选拔官员,总结出了“为政九德”:“宽而栗,柔而立,愿而恭,乱而敬,扰而毅,直而温,简而廉,刚而塞,强而义。”皋陶认为,理想中的官员应该具备以下九种德行:宽宏大量而又严肃恭谨,性情温和而又有主见,态度谦虚而又庄重严肃,具有才干而又办事认真,善于听取别人意见而又刚毅果断,行为正直而又态度温和,直率旷达而又品行廉洁,刚正不阿而又脚踏实地,坚强勇敢而又符合道义。

“九德”可以说是官员道德水平的理想境界。对于一般人来说,很难天生就具有这九种美德。怎么办呢?古人也替我们总结出了修炼“九德”的方法——

魏徵在《谏太宗十思疏》中以“十思”劝谏唐太宗李世民,这“十思”就是通往“九德”的路径:“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惧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

大意是:看见特别喜好的东西,要想到知足以自我约束;将要大兴土木,就要想到适可而止,以便能使百姓安宁;想到身居高位的风险,就要想到低调做人以加强自身修养;害怕自己骄傲自满,就该想到像大海一样处于百川之下,心胸博大;乐于打猎游乐,应想到古人“打猎只能围三面,网开一面”的规定,知道凡事不可过度;害怕自己懈怠懒惰,就自始至终都要谨慎;怕受欺瞒,就要想到虚心接受他人意见;害怕邪恶之人聚集在身边,就想到要自身先正直,然后才可斥退邪恶之人;要给别人以恩惠,就要想到是不是因为偏爱而错误地奖赏;将要实施惩罚,就要想到是不是因为生气而滥用刑罚。做到这十个方面,扩大“九德”的修养,一定会得到很多补益。

清•沈源《魏徵》

当年,唐太宗对魏徵的“十思疏”十分赞赏,亲写诏书嘉许魏徵,并把这篇文章“置之座右”,以警策自己。时代在变迁,但“九德”与“十思”依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待漏之时想什么

时光到了宋朝,著名文学家王禹偁写了一篇有名的文章《待漏院记》,这也是一篇探讨官德的文章。

王禹偁是宋太宗太平兴国八年(公元983年)进士,曾任知制诰、翰林学士等职。他以直言敢谏著称,曾三次被贬,但仍守正不阿。

王禹偁

“待漏院”指的是百官在宫门外等候早朝的地方。古代用铜壶滴漏以计时,宰相及百官须待漏尽、宫门开启才可入朝,因此,百官在宫外休息的地方就被称为“待漏院”。《待漏院记》一文就是通过官员在待漏之时想什么这个问题来探讨为官之德的。

文章说,贤相忠臣在待漏院等待早朝时想到的是:“兆民未安,思所泰之;四夷未附,思所来之。兵革未息,何以弭之;田畴多芜,何以辟之。贤人在野,我将进之;佞臣立朝,我将斥之。”即如何使老百姓安居乐业,如何使四方少数民族归顺朝廷,如何使战乱尽快平息,如何使荒芜的土地得以开辟,如何使在野的贤人得以重用,如何将奸佞小人逐出朝廷等等。这些官员显然是心系苍生之人,其官德当然值得嘉许。可并不是所有的官员都如此。另一部分官员在待漏之时想的则是另外的事——奸佞之臣想的是:“私仇未复,思所逐之;旧恩未报,思所荣之。子女玉帛,何以致之;车马器玩,何以取之。奸人附势,我将陟之;直士抗言,我将黜之。三时告灾,上有忧色,构巧词以悦之;群吏弄法,君闻怨言,进谄容以媚之。”他们想的是如果报私仇,如何得到子女玉帛,如何党同伐异,一句话,他们想到的是一己私利。与前相对,高下立判。

《待漏院记》虽然通篇没有一处提到官德,但却抓住了官德的关键之处。修官德的关键就在“起心动念处”,如果一个官员起心动念是为百姓苍生着想,那么这个人的官德一定顶呱呱;反之,若一个官员时时处处想的都是如何谋求个人私利,那么不论他如何作秀、掩饰,最后一定会以权谋私、徇私枉法。阅江楼上思什么

明朝初年,朱元璋下诏在南京修建阅江楼,并让文臣宋濂为此楼写一篇庆贺文章。宋濂写了《阅江楼记》,在有限度地歌功颂德之余,重点还是劝谏朱元璋要修“官德”。他说,皇帝下诏建这座楼,是为了“与民同游观之乐”。接着又具体说皇帝登楼观景应该怎么想,其一,在阅江楼上看到大好山河,应该想该如何保住江山,“见江汉之朝宗,诸侯之述职,城池之高深,关隘之严固”,则“中夏之广,益思有以保之”;其二,在阅江楼上看到远方少数民族的船舶航行在长江上,应想到如何怀柔天下,“见波涛之浩荡,风帆之上下,番舶接迹而来庭,蛮琛联肩而入贡”,则“四陲之远,益思有以柔之”;其三,在阅江楼上看到两岸人民辛勤劳作的身影,则要想到如何安民,“见两岸之间,四郊之上,耕人有炙肤皲足之烦,农女有捋桑行馌之勤”,则“万方之民,益思有以安之”。

举了上述三种情形之后,宋濂说:“触类而思,不一而足”,意思是说,像这样应该不断想到皇帝职责的情形还有很多,就不一一列举了。反正我知道皇帝建这座楼的目的是要借外物引发感慨,寄托治理天下的宏伟理想,哪里只是为了欣赏风景呢?甚至,宋濂还特意提到了历史上的几个反面例子:南朝陈后主、唐恭王等人也曾在长江岸边建过很有名的楼阁,可因为楼阁只是皇帝个人的享乐之地,所以没过多久就国亡楼毁了,“彼临春、结绮,非不华矣;齐云、落星,非不高矣。不过乐管弦之淫响,藏燕赵之艳姬,不旋踵间而感慨系之。”“臣不知其为何说也”,我实在不知道他们这些楼有什么好说的呀。行文至此,劝谏的意味已经非常明显了。

由古之“官德”想到的

《大学》开篇就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此句上来就将“亲民”与“明明德”——也就是为官与修德——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接下来论述:“古之欲明明德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这段话道破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极其重要的特征:道德伦理本位。中国古人的宇宙观、人生观、社会秩序感甚至是家庭生活,方方面面都有着鲜明的道德伦理烙印。

这种文化特点自然要求中国古人重视官员的道德建设。从上述几篇文章我们也可以看出,中国古人有一种能力,那就是善于“移情”——把对外部事物的感受转化成个人内心的道德情感诉求,只要这种道德情感诉求超越了个人享乐层面而与责任、理想产生良性互动,便可达到“诚意正心”的修身目的。这种办法的好处就在于修身修德不受空间、时间等外部环境的制约。正如范仲淹在《岳阳楼记》里说:“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可以说,若能把握住这个核心,任何人都能通过坚持不断地“修身”,达到比较高的思想境界,正所谓“吾思仁,则仁至矣”。

但是,道德伦理从来都是个软约束,它所能约束的是有敬畏之心、有羞耻之心的人。若碰上一个道德虚无主义者,再好的道德教化都没有用。另一个致命的问题是,任何社会都是“流俗众,仁者稀”,真正具有高洁的道德操守之人注定是少数。对大多数人来说,他们虽然在心底也赞赏有道德有操守的人,但若遇到较大的利害考验,他们心中的道德感往往不足以抵制诱惑,所以就经常发生“经不住金钱和美色诱惑”之类的事。

现代人看到了道德约束“偏软”,“靠不住”的弱点,所以才不断呼吁加强法制建设,加强对官员的监督力度。这些自然是对的。但一定要认识到,加强对官员的监督力度与提倡官员修“官德”之间并没有抵触之处,相反二者倒有相辅相成之妙。当今社会,很多人对古人所讲的“修齐治平”的文化理念已缺乏服膺之心,对传统文化也已相当有隔膜,而现实社会的利益诱惑又是如此之大,所以企图仅凭道德教化就让人“回头”已经不现实了。所以必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硬件方面要大力推进制度改革和法制建设,“把权力关在笼子里”,软件方面也不妨提倡“官德”,让官员重视并逐渐学会修身。提倡“官德”,有现实针对性,也有历史文化依据。但我们也一定要看到“官德”的局限性及某些可能出现的误区。

其一,万万不可因提倡“官德”而忽视了制度改革,忽视了法制建设。相反,只有加强了制度上的硬约束,道德的软约束才更容易落到实处。其二,“官德”也好,“民德”也罢,凡属道德范畴的事,就尽量保护软约束应有的弹性空间,而不可再将其“硬化”。最近几年,随着“国学热”的兴起,有些地方将传统道德纳入官员升迁考察的标准之中。应该说,相关部门做出这些规定的初衷是好的,意在督促官员“修德”。但是,在具体操作层面上必须注意如何衡量、区分。否则,一味地将软性的道德“硬化”为提拔指标,有将道德功利化、庸俗化的嫌疑,同时还容易催生出种种伪善之举,与“诚意正心”的修德要求背道而驰。道德最可贵的特点就是它是一种诉诸人们内心的自律力量,它真诚恭敬,有弹性,有尊严,还有美感,若将这种自律改造成硬邦邦的他律,那它就不仅会失去美感、尊严和弹性,而且容易带来伪善和欺骗。中国历史上曾经用“举孝廉”的方法选拔过官员,但弄到最后,“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用最提倡道德的方法选拔官员,结果选拔出来的恰恰是最没有道德、不学无术的庸才。这样的历史教训可谓深刻,我们今天焉能不察?

读书的好处

1、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2、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3、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4、我所学到的任何有价值的知识都是由自学中得来的。——达尔文

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

6、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7、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8、读书要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10、一日无书,百事荒废。——陈寿

11、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12、一日不读口生,一日不写手生。

13、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高尔基

14、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15、读一本好书,就如同和一个高尚的人在交谈——歌德

16、读一切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笛卡儿

17、学习永远不晚。——高尔基

18、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志而好学,如炳烛之光。——刘向

19、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20、读书给人以快乐、给人以光彩、给人以才干。——培根

第三篇:《比尾巴》文本解读与教学审思

《比尾巴》文本解读与教学审思

《比尾巴》不是一篇新课文,“课标本”人教版教材曾选编过,其他版本,如沪教版也选编过。统编版教材又将它选作课文。对此,有知名学者对它否定过,也有文艺评论家为它辩护过,作者也对它进行修改并作了说明。这些都为《比尾巴》这首本来并不复杂的儿歌赋予了复杂的内涵,加之有教师对其多有误读以致教学走偏,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其进行重新审视和研讨。

一、内容理解

《比尾巴》编排在统编教材一年级上册,是一首三问三答句式的儿歌。儿歌介绍了六种学生较为熟悉的动物尾巴的特点。

全诗读起来朗朗上口,简明易懂,富有童趣。《比尾巴》以动物尾巴为话题,采用一连串的问答形式,将猴子、兔子、松鼠、公鸡、鸭子、孔雀的尾巴特征呈现出来。低年级学生在充满乐趣的朗读中,自然地接受了关于动物的一些知识,获得了对儿歌语言艺术形式的初步认识。全诗突出了一个动词“比”,对六种小动物的尾巴特点进行比较、鉴别和欣赏。

儿歌是以儿童的思维和眼光去观察世界的,用儿童的语言和情感描述儿童所认知的自然世界、生活情状和想象世界的特殊艺术形式。它不用华丽的辞藻,也不求深刻的哲理,只是充溢着情趣和童趣,给人以亲切感和欢乐心。儿童在日常的观察中会不自觉地发现事物的差别,喜欢问“谁呀”“什么样子”等问题,因此,《比尾巴》这首儿歌的提问方式较符合儿童的思维特点,贴近学生的生活。这首儿歌介绍了几种动物尾巴的特点并进行了比较。当然,作者并不是平铺直叙地介绍的,而是运用诗歌特有的艺术技巧进行表达,让低年级学生观察、比较六种较为熟悉的动物,了解它们的尾巴特点,这便具有了审美功能,同时通过对语言的艺术化处理,促使儿童进一步思考:这些动物尾巴的不同之处在哪里?这些动物除了尾巴不同,还有哪些不同之处?这些动物的尾巴为什么各不相同呢?引发这些问题后,教师可以借助课文引导儿童对常见现象进行深入思考。因此,将《比尾巴》选入教材,有着丰富多样的教育意义。

二、形式理解与儿歌教学

如果仅仅理解儿歌的内容,顶多只是完成了教学任务中的一小部分,更为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感受、学习其中的语言形式。虽然形式和内容不可分割,但教学时应该各有侧重地分项落实,分项落实后还要整合、循环。

《比尾巴》的语言浅显易懂,富有童趣,这样的特点是通过独特的句式表现出来的。作者先以一连串的叠加式提问开头,类似于猜谜游戏。“谁的尾巴长?/谁的尾巴短?/谁的尾巴好像一把伞?”连续的提问造成悬念,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再用一连串的三个应答句来解释疑问,连问连答形成了悬疑的张力和释疑的满足。

这首儿歌共有四个小节,可分为两个部分,一、二节是第一部分,三、四节是第二部分。每个部分的内容都是以一连串的提问引起相关的回答。儿歌呈现出对应性、整齐美的特点,富有节奏感,加上以“ ”韵结尾,朗读起来明朗欢快。这样的儿歌适合儿童诵读,也便于教师教学。儿歌提问时所用的疑问代词“谁”,一般是指向某个人的,但在这首儿歌里,指向的是动物,这就增加了惊异感和趣味性。拟人化的修辞手法巧妙地运用在问句中,让人读起来感觉一股童稚气扑面而来。

我们可以设想一下,教学中也可这样处理:如果不是三个连问连答,而是一问一答呢?

“谁的尾巴长?/猴子的尾巴长。//谁的尾巴短?/兔子的尾巴短。//谁的尾巴好像一把伞?松鼠的尾巴好像一把伞。//谁的尾巴弯?/公鸡的尾巴弯。//谁的尾巴扁?/鸭子的尾巴扁。//谁的尾巴最好看?孔雀的尾巴最好看。”

这样似乎也不错,但品味一下,却不如原文呈现的艺术效果。什么原因呢?这是因为一问一答,疑问立刻得到解答,学生的思考时间会缩短,思维的张弛幅度较小,审美体验相对就会下降。

因此,我们在教学时,可以通过变换朗读的形式来加强学生对诗歌节奏、情趣、美感的体验。这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培养语感,也可由此促进其深入思考。

三、课文研读与讨论

虽然《比尾巴》浅白如话,但是其中有些地方值得我们深入讨论。

这首儿歌的第一、二段写得好,不仅对动物尾巴进行了比较,而且一长一短的对比很鲜明。猴子、兔子尾巴的特点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特别是“松鼠的尾巴好像一把伞”,不仅形象生动,而且有趣可爱。在写公鸡、鸭子尾巴的特点时,承接前文,作者抓住了两种家禽尾巴的形态特征,一“弯”一“扁”相映成趣。但是,在写到孔雀时,作者的思路发生了变化,不再对应“松鼠的尾巴好像一把伞”,也不再形象地展现动物尾巴的特征,而是转到了对动物尾巴“好看”与否的价值判断上——“孔雀的尾巴最好看”。读到这里,读者会觉得味道不对了,本来写家禽尾巴的形象特征,怎么从家禽跳到飞鸟(这姑且可以接受),最为奇怪的是,怎么不再对应写出尾巴的特点,而是判断它好看不好看。显然,这里值得商榷。理由有三。

第一,最后直接、笃定地表明“孔雀的尾巴最好看”,远离儿童的认知经验与情感体验。严谨地说,是开屏的孔雀“最好看”,但这也是大人们的价值判断,也可以说是成人世界崇尚“华丽”的审美趋向,孩子们未必认同。在孩子的经验世界里,可能是孔雀的尾巴最好看,也可能是公鸡的尾巴或鸭子的尾巴最好看,而后者的可能性更大,因为公鸡和鸭子是孩子们熟悉的动物,而孔雀则难得一见。在孩子的经验世界中没有得到体认的东西,如何又能笃定地让他们认同呢?

第二,“孔雀的尾巴最好看”的“最”字有武断之嫌,亦有突出孔雀尾巴而贬低其他动物尾巴的意味。《比尾巴》本来是比较动物尾巴不同的形态特征,不同动物的尾巴造型不同,各有特色,都非常可爱,但“孔雀的尾巴最好看”一句,显然把诗意转换了——不再是比较特点,而是对比优劣。诗意若转换得好,可以为文本创造一个新的境界,但这里的转换显然是差强人意的,它不仅背离了原文的思路,还直接变成了说教。好的作品应该展现美,而不是代替读者判断美。

第三,在动物的世界里,尾巴是其身体的一部分,具有同等的美丽与价值。《比尾巴》本来是欣赏大千世界生命多样性的作品,但因直接指定“孔雀的尾巴最好看”而变了味,也破坏了作品本该有的童趣。在自然界中,动物的尾巴本身没有好看与不好看之分,它们不为好看而生长,有其自身价值,都应该得到尊重和认可。至于对动物及其尾巴的评判只是人类单方面的价值取舍,而这种取舍常常是出于人类功利、世俗的视角。因此,“孔雀的尾巴最好看”的断语实际上是人类中心主义思想的反映,这对孩子形成理解世界多样性以及平等对待各类生命体的世界观是不利的。

事实上,作者已意识到这样的结尾不妥,他在《百改不厌为求精——谈〈比尾巴〉〈雪地里的小画家〉创作中的修改》一文中写道:“上述两首儿歌,均在20世纪90年代初,被人教社编入小学语文课本一年级上册,多年来一直作为传统课文,也经常出现在其他省市编写的教科书中。一般说来,可以算是‘精品’了。但是,经过岁月的磨炼、课堂教学的检验,我觉得这两首儿歌还有值得改进之处。”[1]接着,他以《比尾巴》为例说明有必要进行的修改:“‘谁的尾巴最好看’诗句,‘最’字显得太绝对化,‘好看’显得太抽象化,而且与前面诗节中‘谁的尾巴好像一把伞’也不对称。所以,我建议改成‘谁的尾巴好像大花扇’。这样,一方面可以客观、形象、准确地表意;一方面也能显示出用儿童的眼光观察,用儿童的心灵体会的特点来。”[2]应该说,作者修改得好,弥补了原稿的缺陷。作者还强调:“即使是编入教材多年的课文,也并非是金科玉律,不可更改的。”[3]遗憾的是,统编教材没有采纳作者的建议,仍用了修改前的版本。教师在教学时不妨把两种版本都提供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判断、选择,并说明理由,也许能教出别样的新意。

如果进一步研读,这首儿歌还是有探究价值的,如兽类的尾巴和禽类的尾巴不仅仅形状不同,特性和功能也不同。通过探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入“动物尾巴”的奇妙世界,以获得对动物形象特征、生活习性等诸多方面更加丰富的认识。

四、教学误区与辨正

看上去很简单的一首儿歌却需要教师细细品味,好好揣摩,否则,不仅不能教到位,反而会误导学生。《比尾巴》的教学状况就很有代表性。这里节选某个教学案例略作说明和讨论。

1.营造氛围,走进比赛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参加一场比赛,你们想知道这是一场怎样的比赛吗?让我们一起读课文题目。

师:同学们,读了题目,大家知道这是一场什么比赛了吗?

生:“比尾巴”比赛。

2.读词语,比识字

师:有哪些动物参加“比尾巴”比赛呢?让我们一起走进“比尾巴”比赛吧!

师:你们知道参加“比尾巴”比赛的都有哪些选手吗?

…………

3.比朗读

(1)比赛读好问句

师:比赛的项目有哪些呢?请同学们读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去找找答案吧。

师:谁的尾巴长?(板书“长”)

师:谁想来露一手读读这个问句?

师:谁的尾巴短?

师:谁的尾巴好像一把伞?(板书“一把伞”)

师:比一比谁是最佳小播音员,把这三个问句读好。

(2)比赛读好答句

师:比赛的结果到底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们自己读读第二自然段吧。

…………

4.比写话

师:同学们读得真不错,现在就让我们也来比比谁是我们班的小作家。

5.比背诵

同桌比,男女生比,小组比。

6.唱歌曲《比尾巴》

师:领略了同学们朗读比赛的精彩,现在,让我们再次走进“比尾巴”比赛,感受比赛的快乐吧![4]

从教学程序和活动安排来看,这位教师是有经验的。如果文本解读得对,完全可以上成一堂好课,问题是这位教师把文本解读错了,且一路错下去。

一堂课六个环节,全是围绕一个“比”字展开,这是抓住了课文的关键词。但是,这位教师把“比”字理解错了,这里的“比”是比较的比,不是比赛的比。“比较”与“比赛”只有一字之差,但意思差别巨大。什么是比赛?比赛就是一比高下,赛出名次,比出输赢。两种理解的差别直接导致了教学内容与活动设计大相径庭,导致教学目标完全不同。

课文中的“比尾巴”,是把六种小动物分成两类(兽类、禽类)进行尾巴比较,比较出它们不同的特征,也正如作者所言:“全诗都在突出一个动词‘比’字(标题—明比,内容—暗比),把两组小动物(兽类—猴子、兔子、松鼠;禽类—公鸡、鸭子、孔雀)的尾巴特点进行比较和鉴别。”[5]有比较才有鉴别,通过比较更能鉴别出它们各自的特征,从而引导并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观察事物的方法和能力。当然,它还有阅读审美价值。学生在朗读或诵读时,“对不同于人类世界的动物尾巴的多样和丰富产生惊奇感,而这一惊奇感的激发本身也是充满趣味性的。以一连串的叠加式提问开头,类似猜谜游戏。当关于动物尾巴的描述与朗朗上口的语言节奏、韵律协同起来,念诵或者背诵这样的童诗就给儿童带来了身心上的审美愉悦”。[6]如果把这里的“比”理解成比赛,那就变成了小动物们凭着尾巴来争名次、论输赢、评优劣。因为教师把比尾巴的“比”理解成比赛的“比”,使得教学的各个环节都是比赛,学生的学习也自始至终都在紧张的比赛中度过。

真是差之毫厘,谬之千里。把“比”字理解成比赛,就把教学引到另一个方向去了。本来可以轻松活泼地诵读、吟唱,却变成了竞争和争胜;本来是培养学生的体验、感受、观察的能力,却变成了输赢和优劣的较量,这样的教学无论是从学习效果上说还是从学习心理上说,都是不恰当的。

“比”字不难理解,但为什么教师会误读、误教呢?这恐怕不单单是教师解读素养的问题,还有教学观念和教学习惯的影响。我们总是把学习看成是竞争的过程,把成绩看作学习成败的标志,从社会到学校都充斥着优劣观和成败观。教师一看到“比”字,自然就想到“比赛”,但是,这样一根筋地做下去,课堂上的诗意没有了,教育的本真也丢失了。

以上课例不是个例,相似的教学设计比比皆是,这一现象值得广大教师反省和深思。

第四篇:加强质检文化和质检形象建设的方式与途径

淘宝专业定制

ID:专业可行性报告

加强质检文化和质检形象建设的方式与途径

内容摘要: 目前,各地频发食品安全事件,典型的有“地沟油”、“血脖肉包子”、“瘦肉精”等由食品质量安全问题,让我们质监部门处在舆论的风口浪尖上,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们质检部门的形象,为了扭转社会公众对于质检部门的误解和不信任。如何树立起刚正廉明的依法行政形象、科学权威的技术执法形象、可亲可信的人民质检形象,就成为我们每一名质检从业人员需要思考的问题,本文将从加强质检文化和质检形象建设的重要意义、质检文化和质检形象建设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加强质检文化和质检形象建设的途径与方法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字:质检文化

形象

建设

途径方法

一、加强质检文化和质检形象建设的重要意义

(一)加强质检文化和质检形象建设是提升质检队伍整体形象

加强质检文化和质检形象建设就是要为质检从业人员构建一个文化“软环境”,通过用文化铸魂、文化塑形、文化励志,使每个干部职工牢固树立“软环境就是高压线”,“行业作风就是生命线”的思想,从而让每位干部员工做到文明执法、科学执法、人性执法,提高干部职工的执行法律法规的能力水平和业务综合素质,为提升质检部门良好形象和推进质检事业发展提供坚强有力保障。

(二)加强质检文化和质检形象建设是提高质检核心竞争力必然要求

目前,我国产品质量水平与国外先进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加强质检文化建设有利于我们质检行业提高质量管理水平不高、精细经营方式、加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品牌附加值等,增强我国质检行业的核心竞争力。

总之,依靠质检文化建设可以让大家对质检工作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形成共识,更好推动质检行业发展、推动质量监督体系创新、乃至社会的和谐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二、加强质检文化和质检形象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目前,质检文化建设正处于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期,虽然呈现着良好发展势头,但是我们也要清醒的认识到:从目前质检事业快速发展状况而言,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

其一、我们有的基层质检部门,往往存在着质检职能工作重于一切的观念根深蒂固,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质检文化建设工作的正常开展。

其二、加强质检文化和质检形象建设的主动性仍有待加强。目前有些单位开展质检文化和质检形象建设仍是以上级的安排为主,而自发的活动较少,领导作用发挥不够充分;质 淘宝专业定制

ID:专业可行性报告

检文化和质检形象建设活动方式不够丰富不够创新,尤其是学习形式比较单一,而且因流于形式,收效不大。

其三、存在着“作秀”行为。有的基层单位在质检文化和质检形象建设中只重量不重质,淡化和忽略了开展活动的实质意义,造成了职工对此项活动不重视、不参与、不响应,在很大程度上了影响了质检文化和质检形象建设工作。

三、加强质检文化和质检形象建设的途径与方法

(一)拓宽质检文化建设载体,以教育活动引路

为了更好地把建设质检文化和质检形象建设与各种主题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我们要统筹规划、科学设计一系列主题活动,形成既相互兼容又相互拓展的活动机制。通过不断优化方法、丰富手段,推出生动活泼、行之有效的互动形式和贴近实际的有效载体,进一步推进质检文化和质检形象建设建设。在认知理念上相互深化。把建设质检文化和质检形象建设与开展主题教育有机结合起来,首先要认识到位、形成共识,准确把握两项活动相结合的科学价值与目标追求,从而夯实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思想基础。在做结合工作方面,要做到在相互深化创新思维上具有前瞻性、在相互深化长远谋划上具有战略性、在相互深化实践设计上具有可操作性。我们在结合工作中,坚持抓好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专题调研、形势任务教育等活动,充分发挥领导干部带头学习、勇于创先争优的示范作用;善于运用互联网等新媒体拓展学习渠道,完善质检文化和质检形象建设建设的实现形式;并与创先争优活动,相衔接相契合,做到在推进质检文化建设中不断提升党员干部的学习能力和服务水平。除此以外,我们还要结合国家、行业重大政策出台、重大活动开展,开展群众性主题学习教育活动,不断扩大质检文化和质检形象建设的覆盖面和影响力,紧紧围绕七一”、“十一”等重要节庆日以及重大历史事件纪念日,组织开展党的历史、新中国历史以及党的优良传统和优良作风、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专题学习教育活动,教育引导广大党员牢记党的宗旨,为推进质检文化建设持续有效和谐发展建功立业。

(二)丰富质检文化建设内涵,以文化铸魂

党十七大报告第一次提出了“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在我们质检行业文化软实力很大程度上表现为干部职工的精神状态、意志力和凝聚力。我们将持续完善质检文化建设体系建设,明确质检文化建设的目标和努力方向,夯实文化载体,丰富文化内容,培育具有文化引导力的人才,进一步巩固“质检文化”建设成果,丰富“质检文化”内涵,不断把质检文化建设引向深入。一是开展质检文化核心价值理念征集活动。以“以质取胜、保国安民”为主要元素,在全系统各单位各部门和广大干部职工围绕大质检文化建 淘宝专业定制

ID:专业可行性报告

设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深入研讨,深入研究并寻求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与质检文化的融合点,献计献策,集思广益,促进全系统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形成共识。通过各基层部门征集、网络投票、领导小组评选三个层次的征集和评选活动,提炼质检文化核心价值理念,为质检文化建设提供保障。二是大力开展先进典型的选树和宣传活动。通过“先进质检示范点”、“模范质检”、等创建活动,通过示范点的辐射带动,连点成线,延线成面,并加强舆论宣传,编印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典型经验材料、在全行业范围内进行宣讲,增强践行质检文化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配合推出《质检人的一天》图片纪实报道,加大各类先进的宣传力度,形成典型引路的良好氛围。四是组织行业文艺骨干深入基层,挖掘、整理并制作具有质检特色的音乐歌舞等,力求创作出思想上有深度、内容上有厚度、艺术上有高度的优秀作品,并利用文艺演出这一平台,扩大质检文化影响力。

(三)深入质检文化建设,以创新推动

创新是我们质检行业发展的灵魂和动力。我们质检部门要在人力资源相对不足的条件下,按照“科技兴检、人才强检”战略,落实“抓质量、保安全、促发展、强质检”工作方针,通过创新工作机制提高工作有效性,为科学、正确决策和快速反应提供依据。一是我们各部门、各单位要进一步树立超越的精神,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积极培育自主创新品牌,不断赋予员创新工作新的亮点和丰富内涵,通过召开现场推进会、经验交流会等形式,隆重推介优秀创新工作、创新成果和创新典型,起到出经验、出成果、出制度、出人才的目的。充分发挥质检行业广大员工的首创精神,二是发动和积极引导质检行业的全体员工参与到创新工作中来,不断强化员工创新意识、培育员工创新文化,使员工的创新始终成为我们质检行业发展前行的重点工作。加强宣传发动,充分利用各种媒介和平台,广泛宣传质检创新工作宗旨、理念和要求等,营造“人人可创新、事事可创新”和“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创新文化氛围。把员工创新工作纳入质检行业创新管理体系,形成领导挂帅、职能部门配合、广大员工全面参与的工作格局。造就一支勇于创新、甘于奉献的质检队伍。

当然,以上只是我自己的一点肤浅的认识,质检文化建设工作是一个长期而又艰巨的工作,要做好这项工作,需要我们全体干部员工不断探索和实践,在建设工作中牢牢把握目标任务,以科学发展观为引领,务实创新、齐心协力,我们一定能够探索出质检文化建设的好方法、好途径,把质检文化建设工作做得更好,做得更扎实。

第五篇:卢万通教授解读企业与文化

一、什么是企业文化

1、企业文化是企业成员所培养的共同愿景、共同精神、共同价值观、共同行为模式。是管理者、员工养成的共同习惯。

2、真实的企业文化概念:如何挣钱、如何分钱、如何花钱。

3、学者们眼中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企业的DNA,是共同的价值观

4、老板们眼中的企业文化:是挂在墙上的标语口号;是歌咏比赛;是体育比赛;是虚幻、可望不可及之物。

二、、企业与文化

企业:“企”的汉字结构为上下结构,即上面是“人”,下面是“止”。意思是“企业”是由人组成的,离开了人,企业就会停止。那人的最大财富又是什么呢?是思想!因为人的思想支配人的行为,有什么样的行为就会有什么样的结果,也就是说有什么样的行为就会产生什么样的绩效,产生什么样的利润。所以作为一个管理者必须拥有一个管理的基础,那就是如何管住你管理层、员工的思想。如果管不住员工的思想,就管不住员工的行为,你的利润就无法保证,你就不是一个真正的管理者,你也不配当什么“老板”,也不配什么“企业家”的称号。那么企业文化就是解决企业管理者“管人、管思想”的工具,是广谱抗菌药。文化:即文而化之。用文化去化开员工与中高层管理者心中的疑惑、员工与管理者对抗和不适合市场需要的坏习惯。

下载“乱世佳人”与“佳人乱世”——郝思嘉与杨贵妃形象的文化解读word格式文档
下载“乱世佳人”与“佳人乱世”——郝思嘉与杨贵妃形象的文化解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