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中的鸿雁形象及其意蕴

时间:2019-05-14 20:38:2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古诗词中的鸿雁形象及其意蕴》,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古诗词中的鸿雁形象及其意蕴》。

第一篇:古诗词中的鸿雁形象及其意蕴

·古诗词中的鸿雁形象及其意蕴

中国古代的诗歌,真可谓是汪洋恣肆,仪态万方。其中,有许多意象由于具有相对稳定的感情色彩,诗人们往往用它们表现相似或相通的感情。

阅读鉴赏诗歌时,必须以解读诗歌的意象为突破口,以熟知的诗歌意象为突破点,去领悟诗中意象的意蕴,进入诗歌的意境,深入品味诗中蕴涵的情感。在这方面,我们应当引导学生有所积累。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作者心境的不同,同一个物象在不同诗词中表现出的意蕴往往不尽相同,因而体现出意象的丰富性,我们在阅读鉴赏古诗词的时候要特别注意,否则,就容易犯囫囵吞枣、生搬硬套的错误。下面,笔者仅就古诗词中鸿雁形象的意蕴加以阐述。

一、以鸿雁来指代书信,或托鸿雁传书,抒思乡怀亲之情

“鸿雁传书”的典故语出《汉书·苏武传》,从这个著名的典故开始,鸿雁就成了书信的象征,鸿雁作为传送书信的使者,这一点在古诗词中的运用比较普遍了。

如杜甫《天末怀李白》中有:“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挚友遇赦,急盼音讯,故问“鸿雁几时到”,希望远道而来的鸿雁能够带来友人的消息,诗人对友人的关切之情溢于言表,真是情真意切。

以鸿雁来指代书信,或托鸿雁传书,抒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之情的古诗词还有很多,如:“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由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朔雁传书绝,湘篁染泪多。无由见颜色,还自托微波。”(李商隐《离思》);“红笺小字,说尽平生意。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晏殊《清平乐》);“云中谁寄锦书来,实可行,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李清照《一剪梅》);等。

二、以鸿雁为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之情的触发点

鸿雁是候鸟,春秋迁徙。秋天,大雁乘着长风,奋力飞往南方越冬。这种景象每每牵动游子的思乡之情,在古诗词中,文人常常借雁抒情,寄寓自己浓浓的乡愁。

如刘禹锡《秋风引》:“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前两句,以“何处秋风至?”就题发问,引出耳听萧萧风声、目见随风而来的雁群,表达作者因遭长时期的贬谪而产生强烈的羁旅之情和思归之心。后两句“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把秋空中的“雁群”移向庭院中的“庭树”,由远而近,步步换景,由此触发独在异乡的“孤客”思乡之情。

又如温庭筠《商山早行》:“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梦中凫雁满塘,自得其乐的景象与诗人的境遇形成鲜明的对比,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之情抒发得淋漓尽致。

以鸿雁为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之情的触发点的古诗词还有很多,如:“夜闻归雁生相思,病入新年感物华。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欧阳修《戏答元稹》);“云物凄清拂曙流,汉家宫阙动高秋。残星数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唐人赵嘏《长安秋望》);“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王实甫《西厢记》》)等,真是举不胜举。

三、以鸿雁喻人生际遇、人生精神境界

1、在古诗词中,文人常常以“孤鸿”、“哀鸿”的悲鸣来喻人生遭遇的凄凉悲惨。

如《诗经·小雅·鸿雁》中有:“鸿雁于飞,哀鸣嗷嗷。维此哲人,谓我劬劳。维彼愚人,谓我宣骄。”该诗写使臣行于四方,见流民如鸿雁飞集于野,流民喜使者到来,皆合词倾诉,如鸿雁哀呜之声不绝。后人常常以“哀鸿”喻在天灾人祸中到处都是流离失所、呻吟呼号的饥民,以“鸿雁在野”、“哀鸿遍野”喻指百姓流离失所。

在古诗词中,以“孤鸿”、“哀鸿”的悲鸣来人生遭遇的凄凉悲惨的诗词还有很多。如:“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阮籍《咏怀》);“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李颀《送魏万之京》);“诗谶吾生信有之,预怜夜雨闭门时。三更忽轸哀鸿思,九月无襦淮水湄。”(龚自珍《己亥杂诗》)等等。

2、鸿雁是候鸟,春秋迁徙。在古诗词中,诗人常常取鸿雁春秋迁徙,一生漂泊无定,没有依靠,喻人生遭遇的凄凉悲苦。

如苏轼《卜算子》:“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这首词是苏轼被贬黄州时期写的,苏轼用比兴的手法,以缥缈的“孤鸿”喻“幽人”,孤鸿惊恐不安,心怀幽恨,拣尽寒枝,都不肯栖息,只得归宿于荒冷的沙洲,这正是苏轼贬居黄州时心情与处境的写照。

在古诗词中,以鸿雁春秋迁徙,一生漂泊无定,没有依靠这一点来喻人生遭遇的凄凉悲苦的诗词还有很多。如:“人生处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哪复计东西。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苏轼以飞鸿踏雪、一去无踪,暗示人生偶然无定的感慨,形象优美生动,哲理高妙玄远,让人发悟,也使人惆怅;“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王维《使至塞上》)诗人这里是用“征蓬”、“ 归雁”自比,说自己孤单一人漂泊,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汉塞”,像振翅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胡天”,正是暗写诗人内心的失落与忧郁。

3、鸿雁是候鸟,春秋迁徙。秋天,大雁乘着长风,飞往南方越冬。在古诗词中,诗人常常取鸿雁翱翔于天际,自由自在,喻一种超然于物外,自由自在的人生精神境界。

“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俯仰自得,游心太玄”(《赠秀才入军》)是嵇康的名句,诗人的视线追随着天空中自由飞翔的鸿雁,随归鸿远去的,不仅仅是目光,也是他那渴望精神自由的心灵。他已化身飞鸟,神游寥阔长空,达到一种超然玄远的境界——道家向往的逍遥游的境界。

又如“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万里长风吹送南归的鸿雁,何等的逍遥,面对此景,正可以登上高楼开怀畅饮诗从满怀豪情逸兴,飞跃的神思像要腾空而上高高的青天,去摘取那皎洁的明月,这里的“鸿雁”寄托着诗人的生活理想。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发现:对古诗词中的意象进行多维解读,非常有必要,这有助于引领初学者更好地把握古诗词中的意象,领悟诗中意象的意蕴,进入诗歌的意境,深入品味诗中蕴涵的情感。

第二篇:古诗词中“流水”意象的意蕴

古诗词中“流水”意象的意蕴 张广祥

在中国古代诗词中,“流水”是诗人经常借用的一种意象。因“流水”剪不断,永不停歇的特点与愁绪的无始无终,无止无休正好吻合,故“流水”常用来喻愁。

一、借“流水”抒写离别之愁

李白的《金陵酒肆留别》写道“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诗人在春暖花开的季节与金陵朋友离别。金陵的年轻朋友纷纷来送行,酒店侍女殷勤劝酒。面对朋友们的深情厚谊,诗人深受感动,内心充满离别的惆怅,尾联将“别意”与东流水相比,生动形象地表达了内心的无尽离愁,流露出了对朋友的恋恋不舍。

欧阳修的《踏莎行》写道“侯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词的上片写征人在驿馆与情人离别。征人面对春红柳绿,草秀风暖的美景,信马由缰,悠哉游哉;渐行渐远,离愁上心,渐远渐浓。“迢迢不断如春水”,以春水喻离愁,借春水之绵长,状离愁之无尽,自然而真实地刻画了征人与情人别后离情别绪萌生渐长渐多的过程。全词借春景写离愁,景愈佳而愁愈深,语浅淡而情有致,堪称写离愁之佳作。

二、借“流水”写情人相思之苦

“情人相思”是古诗词的重要题材,其中以“流水”喻“相思之愁”的不乏其见。刘禹锡的《竹枝词》“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全诗一二句写景,三四句抒情,以“红花易衰”喻男子轻浮易变心,以“水流无限”喻女主人公的愁思如水永远奔流不息。以“流水”喻“愁情”既写出了女主人相思之浓烈,又表达了女主人公担心男子变心的忧愁之深,生动形象。

再如白居易的《长相思》写道“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诗人飘泊在外,思念自己的心上人却不得相见,内心充满愁苦,相思之心随着汴水、泗水飘然远去,流水悠悠,天地有尽,而愁思无穷。

三、借“流水”抒不得志之愁

李白的《宣州谢眺楼钱别校书叔云》诗中写道“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虽然这是一首送别诗,但此诗的重点不是写离情别绪,而主要是感怀,抒发自己的理想和抱负不能实现的牢骚。诗人登楼与友人李华(唐散文家)畅饮,酒酣之际赞美李华的文章刚健遒劲,同时认为自己的诗歌清新俊秀可与谢眺诗媲美。诗人不仅有惊世才华,更有揽月壮志,可是却得不到重用,于是发出感叹“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怀才不遇的痛苦似那滔滔流水斩都斩不断。无奈之下,只能“散发弄舟”退隐江湖。

朱服的《渔家傲》写道:“小雨纤纤风细细,万家杨柳青烟里。恋树湿花飞不起。愁无比,和春付与东流水。„„”诗人仕途坎坷,多次被贬(累官中书舍人,礼部侍郎,徽宗时被贬),面对春季雨景,感春光易逝,年华难留,壮志未酬,于是心中绵深无比之愁绪,付与滚滚东流之水,无穷无尽。

四、借“流水”写亡国之痛

李煜的《虞美人》是借“流水”写“亡国之痛”的典范。作者在词中写道“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亡国前耽于享乐,亡国后溺于悲哀。这就是李后主的一生。《虞美人》一词则浓缩了词人一生的经历。词人劈头怨问苍天:春花秋月,年年花开,岁岁月圆,何时才能完了?作者面对美景无心欣赏,却倍感生命的流逝,悲苦之情可见一斑。接着转而向人发问:“往事知多少?”,“往事”,自然就是指他在江南南唐当皇帝时的盛况,可如今往事已成空,一切都已化为虚无,真是往事不堪回首,凄楚之情不觉涌上心头。“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词人以夸张、比喻的手法将内心之“愁"表达得淋漓尽致。这里的“愁”思如春水般汪洋恣肆,奔放倾泻;又如春水之不舍昼夜,长流不断,无穷无尽。结句确实把感情在升腾流动中的深度和力度表达到了极致,不愧以流水喻愁的千古名句。

“流水”意象在古诗词中以“悲愁”的抒情意蕴出现是最常见的。此外,有以“流水”喻时光流逝的,如“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韦应物《淮上喜会梁州故人》);还有以流水衬托美景的,如“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渔歌子》张志和),“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外边?”(《桃花溪》张旭)。阅读古诗词时,遇到“流水”这一意象应结合语境细细品味,准确把握其内蕴,这样有助于我们领略诗词的内容,品味作者寄寓的情思。

第三篇:《狂人日记》形象的典型性及其意蕴

《狂人日记》形象的典型性及其意蕴

内容提要:《狂人日记》最初发表1918年5月《新青年》第4卷第5号,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它以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在我国文学发展历史上揭开了全新的一页。作品成功地塑造了狂人的典型形象,其主要表现在叛逆的性格和理性的思维。他的叛逆是彻底的、毫不妥协,他的理性思维主要表现在科学的理性。正因为叛逆与理性相互融合,浸透作者理想的狂人形象,影响几代读者,现在依然对我们具有指导和借鉴作用。

“狂人”这个富有丰富美学内涵和思想内涵的典型想象,具有历史深广性,在此无法面面俱到的加以探讨,只就狂人的叛逆与理性精神浅论一二。关键词:《狂人日记》

典型形象

叛逆性格

理性思维

鲁迅曾在《呐喊》自序中说到:“凡是弱愚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健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我们的第一要著,是要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当然要推文艺,于是想提倡文艺运动了。”①从中可以看出,作者从事文艺的目的是要拯救国民的灵魂,而文艺又有文艺的创作规律,它的首要功能是审美,即凭借文艺意象、意境的感染力,诱发力、震撼来使接受主体获得美感的同时获得审美愉悦,从而提高艺术素养,改变文化心理结构,拓展艺术视野,增强艺术的想象力和敏感性。那么塑造典型的形象是至关重要的了。因此,作者在《狂人日记》中运用现实主义、浪漫主义、启蒙主义、象征手法、意识流、讽刺与幽默、欧洲语言的表达方式、西方的语片结构、心理分析等等以及作者借鉴中外小说的技巧,倾其生命激情塑造自由的形象。而自由的形象与自由的理想以及对客观必然的规律的认识和掌握,是密不可分的。“然而谈到希望,却是不能抹杀的,因为希望是在于将来,决不能以我之必无的证明,来折服他之所谓的有。于是我终于答应他也做文章了。这便是最初的一篇《狂人日记》。”②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作者赋予狂人叛逆与理性的精神,正是符合时代的要求,也是世界文学宝库典型形象的延续和创新。

一、叛逆性格 放眼之,叛逆的典型形象从文学诞生之日起就成为文学的主题。古希腊神话中的普罗米修斯违背宙斯的意愿把天上的火盗来交给人类,成为“哲学的日历中最高尚的圣者和殉道者”。(马克思:《〈博士论文〉序》第3页)莎士比亚的戏剧《哈姆莱特》反封建意识,中国古代文学《山海经》中的刑天舞干戚、夸父追日以及古典小说《红楼梦》中的贾宝玉等文学艺术形象,都具有叛逆的性格。为什么众多文学典型形象具有叛逆的性格,而代代读者乐此不疲呢?这与人的本质有关,人类的发展蕴含着人类的创造性的一面,“创造作为人生的真理性事件,它本身既蕴含着对传统的顺应,又蕴含着对传统和现实人生的否定和批判,从而使人生在价值关系上与现实和传统保持内在的张力,使人生价值和意义的实现处于不断的创造之中”,③在人生相与创造相终极追求中符合人类审美原理。叛逆的典型形象因丰富的美学蕴含而被读者痴迷和被读者沥尽心血而塑造。“狂人”艺术形象中“叛逆”性格与历史文学宝库中典型形象相比具有历史的深度和广度,且“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反抗彻底的精神。

“在我自己,本以为现在是已经并非一个切迫而不能已于言的人了,但或者也还未能忘怀于当日自己的寂寞的悲哀罢,所以有时候仍不免呐喊几声,聊以慰籍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不惮于前驱。”④我们可以看出鲁迅创作《狂人日记》的目的是“慰籍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不惮于前驱”,《狂人日记》中渗透着鲁迅先生的血和泪!当时的社会是封建势力走向腐朽而新的社会变革处于萌芽状态,在新旧势力力量悬殊的情况下,中华大地一片沉闷,正如鲁迅先生所说的是“一间铁屋子,是决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在这里要想摧残陈腐的社会,需要的是勇气和力量!《狂人日记》中的狂人就具备了这一点。如日记的开篇就写到“今天晚上,很好的月光。我不见它,已是三十多年;今天见了,精神分外爽快,才知道以前的三十多年,全是发昏;”鲁迅运用象征和比喻的修辞手法,“月光”象征新文化,“以前的三十多年,全是发昏”比喻“狂人”一直受封建礼教、家族制度的毒害,从中可以看出“狂人”彻底的醒悟和执着追求。“狂人”醒悟了之后就开始行动,明知道“他们”想害他,依然不怕,“把古久先生的陈年流水薄子踹了一脚”,对于想“吃人”的人鬼鬼祟祟,“忍不住,便放声大笑起来,十分快活。自己晓得这笑声里面,有的是义勇的正气”。对于“吃人”的有自己的兄弟,他就去规劝他,“但只要转一步,只要立刻改了,也就从太平。”即使所有的人合谋“吃他”,他依然带着善良的心愿,启蒙他们的思想,“你们立刻改了,从真心改起!你们要晓得将来是容不得吃人的人;……”

最可贵的是当他分析到“母亲”和“自己”也“吃人”,敢于彻底剖析和无情批判,“有了四千年吃人履历的我,当初虽然不知道,现在明白,难见真的人!” “狂人”在知道自己反叛无望,并不气馁,把希望寄托于将来。“没有吃过人的孩子,或许还有? 救救孩子……”

我们从作品一些关键性的词句所包含的象征、比喻、暗示的意义中,通过联想作用所形成的和所体会到的,是一个站在时代前列的反封建礼教、反家族制度的思想斗士的形象,他虽然站在萌芽的新思想一边,面对是强大的封建礼教、家族制度的封建思想,依然毫不畏惧,孤军奋战,毫不妥协,并把希望寄托于未来。这和我们传统的儒家思想,程朱理学中的“中庸”等等思想相比,“狂人”的叛逆性格何等可贵!

“我以我血荐轩辕”,狂人形象中有鲁迅先生的影子。

二、理性思维

“鲁迅的思维是东西方思维方式融合的产物,既蕴含了古代哲人的睿智,又闪耀着现代科 学的光芒,鲁迅的作品之所以具有深刻性和穿透力,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他继承了前人的思维方法而又加以创新”⑤。“狂人”也继承了鲁迅先生的理性精神,但是鲁迅先生的理性思维与狂人的理性思维是有区别的,狂人的理性思维是与病态性纠合在一起,剔开狂人的病态性思维,再看他的理性思维,就是科学的理性。所谓科学的理性,其本质就在于怀疑、批判的认识态度,与超越、创新的价值趋归,表现为以不同的方式来解释世界,通过不同的途径追求真知,而绝不停止于已有的认识水平。鲁迅所强调的“研究”,实质上就是一种怀疑和批判;所谓“明白”,标志着对旧的、现存的认识水平的超越。二者的关系,典型地体现了科学实证法则的因果律。正是在这一点上,鲁迅标举的“研究才明白”的运思逻辑,与传统的“论辩常法”划清了界线。近代翻译家、科学启蒙先驱严复说过:“中国由来论辩常法,每欲求申一说,先引用古书,诗云子曰,而后以当前之事体语言与之校勘离合,而此事体语言之是非遂定。”严复:《名学浅说》。这种征于圣、验于今的思想方法,显然与科学理性背道而驰。所以,“狂人夜读图”的象征意蕴,和“礼教吃人”的思想性命意一样,也展现了鲁迅要表达的思想方法的科学性原则。“研究才明白”的运思逻辑,又表现为不同的具体方式,在《狂人日记》中,这可以从思想内容的平行类比与思维模式的揭露、批判两个不同层面来具体深入地加以考察。日记的开篇就提到,“然而须十分小心。不然,那赵家的狗,何以看我两眼呢?我怕的有理”,虽然狂人知道“真理”所在,但是他也知道环境的险恶,须小心谨慎从事,他的分析是有道理的,翻开历史书看看,哪一种新思想萌芽初期而不遭到扼杀?普罗米修斯绑在高加索的悬崖上,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戊戌变法六君子”死得死,逃得逃,因此“狂人”是对历史的悟透而产生的多疑,对社会变革采取理性的评判,并不因为掌握了“真理”而盲目乐观,他知道革命的道路任重道远,他准备走一条艰苦而崎岖的道路。他通过赵贵翁的眼色进而推及所有的人想迫害他,包括孩子,“前面一伙小孩子也在那里议论我……似乎怕我,似乎想害我。”在我们常人看来,小孩子是纯洁无辜的,何以成为陈腐社会的帮凶?这就是狂人科学思维的结果,他认为毒害人类的思想也有一个传承的过程,包括小孩如果没有新的思想启蒙他们,将永远陷入蒙昧状态,做残害先知先觉着的看客和帮凶,这是“狂人”科学思维对人类的贡献。

“凡事须得研究,才会明白

他们——也有给知县打枷过的,也有衙役占了他妻子的,也有老子娘被债主逼死的;他们那时侯的脸色,全没有昨天这么怕,也没有这么凶” 为什么遭到封建礼教、家族制度残害的下层劳动人民也成为迫害解开他们身上枷锁的思想斗士的帮凶?我们现在都认为被压迫被奴役的劳动者是觉醒的,是反抗万恶的旧社会的。1925年,女师大学生许广平写信给鲁迅先生,问他对当时**中的一些问题的看法。鲁迅先生回信说:“我的习性不大好,每不肯相信表面上的事情,所以我疑心……”。⑥现在科学家做了一个这样的实验:一群猴子的都割掉,把一只没有割尾巴的猴子放到里面,那群割了尾巴的猴子就看不惯这只没割尾巴的猴子,非要把它的尾巴拉扯的鲜血淋漓直至掉了才觉得平衡。黑暗的社会如一个大染缸,它把每个人都变得麻木不仁,包括被残害的劳动人民,把毒素浸染到他们的心灵,形成黑暗势力,进而又摧残觉醒的勇士,“这是何等的痛苦与悲哀”!但是“狂人”依然带着冷静的态度去剖析,去思考这些似是而非的问题,进而发现真理性的事件。

“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吃人‟!” 也正因为狂人的理性思维,才在中国历史长河中看出了中国文化表面的“伪善”,实质上是“吃人”,这是多么深刻犀利的评判,也需要何等的勇气,这都是“狂人”理性思考的结晶。孔子说:“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也正因为狂人理性思维,不被表面现象迷惑,才敢做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决断。“吃人的是我哥哥!我是吃人的人的兄弟!

我自己被人吃了,可仍然是吃人的人的兄弟!”

狂人不仅发现了中国整个历史的吃人,而且也发现自己的兄弟也吃人,虽然他十分震惊,但不隐讳这个事实,最后依然说出。我们试想狂人经过了怎么激烈的思想斗争,或许他宁愿相信这不是事实,但是他崇尚理性精神,不“瞒”和“骗”,这种精神在我们现在谎言流行的时代是何等的可贵!

“狮子似的凶心,兔子的怯弱,狐狸的狡猾,……”

“狂人”一眼就看出了这些“吃人”者的本质,但他依据依然是他们平时言行所透露出来的,例如在“我”放声大笑时,他们“却失了色,被我这勇气正气镇压住了”,“狂人”的理性精神不放过任何一个细微的地方,他对细微处都要观察、研究,并得出科学的结论。“我诅咒吃人的人,先从他起头;要劝转吃人的人,也先从他下手,”

“狂人”发现了真理还觉得不够,他要将真理的火种传播到人间,这是一件多么艰难的事情,但是他知道历史发展的规律,任何都阻挡不了滚滚的历史车轮,可是在当时历史现状,他的声音是多么弱小,处于孤立无援境地,但他决心动手,从身边的至亲兄弟开始,我们任何事情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但他依然动手去做,并且是惊天动地的大事。这在我们现在充满享乐的社会里,谁还愿意去做那些有损于自己利益的事情,更何况是充满凶险的环境,这是何等的不易!但狂人依然带着科学思维,遵循历史发展规律,去干常人看来是傻子干的事情。后来他去劝他大哥以及周围的人,但那些人都已病入膏肓,谁听他的真理性的语言,并且想办法在精神及肉体上残害他。但他依然说:

“你们改了,从真心改起!你们要晓得将来是容不得吃人的,……” 这是何等的悲壮,这是何等的勇气。这里面浸透着狂人科学性分析,正因为他冷静的分析,得出“将来容不得吃人的”,也坚信“生命的路是进步的,总是沿着无限的精神三角形的斜面向上走,什么都阻止他不得”。

狂人最后分析得出这些病入膏肓的人是难以拯救,他把希望寄托在下一代——孩子的身上,希望“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后来中国历史的发展,昭示着“狂人”分析是何等的精辟!狂人也因叛逆性格与理性精神具有美学思维中的“自由形象”而载入中国现代文学宝库,由于众多学者的研究具有丰富的意蕴,相对于“狂人”这个典型形象,莎士比亚笔下的哈姆莱特虽然是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的典型形象,但他不能清晰的知道他所反抗的对象,以及反抗的盲目性与妥协性;曹雪芹笔下的贾宝玉虽然有叛逆性格,但不付诸行动。这样比较而言,狂人典型形象的叛逆性格与理性思维具有历史深广性,在中外文学形象中树立了里程碑。鲁迅先生的“狂人”典型形象只是他一生创作中冰山一角,我们对他的继承也必须是前瞻性的继承,将21世纪的中国文学纳入不断的螺旋式、阶梯式框架,即牢牢把握时代的现实基础,在选择性的世界文化整合的动态平衡中进行民族文化的批判、继承与提升,又在继承的同时有超越性的创造与发展,这才是继承的本质。狂人这个典型形象在我国现在科学发展观社会转型的过程中依然具有指导、借鉴作用。现在我国社会的发展是一个多元的时代,世界的一体化冲撞着我们传统的思维,怎样面临这个社会,我们就要象狂人那样敢于对陈腐的旧的文化、僵化的思维进行彻底的叛逆,需要一种大无畏的勇气。但这种以理性思维为底蕴,即科学的理性。这样我们在新旧文化交替中就不会困惑迷茫,在分崩离析中傲然前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指日可待。

注释:

①②④鲁迅《鲁迅全集》,P422——423,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③朱立元《美学原理自学辅导》,P25,华东师范出版社,2000年版。⑤⑥邱存平《智者的思考》解放军出版社,1996年版。

参考文献:

⑴鲁迅《鲁迅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⑵钱谷融、吴宏聪《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⑶金元浦《外国文学史》,华东师范出版社,2000年版。

⑷朱立元《美学原理自学辅导》,华东师范出版社,2000年版。⑸邱存平《智者的思考》,解放军出版社,1996年版。

第四篇:沈从文湘西女性形象及其美学意蕴分析

试析沈从文湘西女性形象的美学意蕴

作者:管桂英学号:20071360090886指导老师:尹文化

【摘要】沈从文以“边城”为代表的湘西题材小说,表现了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这种价值不仅表现人生理想上,自然与女性的神性也使这一形式获得了定性。水和自然美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他在变化多端的自然之中找到与之和谐完美的女性之美,并以此塑造了一系列人质神性想结合的湘西少女的形象,构筑了一个清新脱俗,意味悠远的女性神话世界。而作家对湘西民族历经磨难的历史和生存危机的现实的感叹揉进这一人生形式中,我们在真切的感受到作者酣畅淋漓地对湘西爱与美的赞颂和回忆的同时,也读到了作者心酸的眼泪和暗地里绞心的痛楚。达到了作家提出的“美丽总令人忧愁”这一审美境界。

【关键词】沈从文 湘西系列 女性形象 人性与神性 美学意蕴

沈从文将人性推到了崇高的地位。当他面对都市社会用“文明”的绳索将“人性”捆绑、勒杀时,他那卑微敏感的“乡下人”的目光充盈着胜利的忧郁和哀伤。曾几何,“我觉得一身渺小,正如一只猫儿初置身于一陌生锦绣辉煌的室中,几欲惶惧大号。”①面对“文明”的洪流,来自“荒蛮之地”的沈从文感到无尽的虚弱和自卑。为了自尊,他的心顽强地抵抗着都市文明。如今,饱受“文明”炼狱般洗礼的他,猛然发现都市文明原来那么可笑、可怕,人与人关系变得复杂到不可思议,然而又异常单纯的一律受‘钞票’所控制。„„一切人事在我眼前都变成了漫画,既虚伪,又俗气,„„”②沈从文发现,那些原来使自己感到卑微、惭惶不安的城市绅士淑女们,原来是如此之空虚。沈从文很感性地认识到“文明”使人性失去了什么,“所有值得称为高贵的性格,如像那热情,与勇敢,与诚实,早己完全消失殆尽。”③他终于找到了心的强力支点,沈从文发现,在那遥远的故土,那“充满原始神秘的恐怖,交织着野蛮与优美”的地方,是他理想人生的滋养地。于是为了那遥远的爱,也为了“人生至少还容许将来重新安排一次”的信念,当其他作家在为民族的前途命运而焦虑而呐喊时,沈从文却用热情、迷醉的歌喉,唱那人性的歌,他要让“读者能从作品中接触了另外一种人生,从这种人生景物中有所启示,对人生或生命能作更深一层的理解。”④于是,一个用感情蒸腾和用爱浸泡的“湘西世界”,新鲜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它极善、极美,平静中躁动着生命的活力。但它又不唯美,不是世外桃源,人生的“常”与“变”融在其中,美中含着愁,感性中蕴藏着理性,人生理想与现实感悟有机地统一在其中,使湘西题材作品,特别是湘西系列女性形象显现出凄美的审美效果。

一、湘西系列女性的人性美

都市文明下的生活,是一种物化的生活,人们过多的追求权势、名利,忽视了人性的健康发展,他们为物质、观念而活着,却没想到要为“自己”而活着。湘西世界的生活恰恰相反,这是一种外化的生活。物在她们的生活中也是需要的,却不是重要的,山民们从祖辈以来,经受了太多的痛苦与艰辛:环境的恶劣、外族的入侵、统治者的征服与同化„„,他们的命运自己根本无法把握。人生的莫侧,使他们深感生命的无常,“一切都是命,万事不由人”,人生充满变数。所以,他们从不在意身外的一切,只求能完整而庄严地活着。“他们那么忠实庄严地生活,担负了自己的那份命运,为自己,为儿女,继续在这世界中活下去。不问所过的是如何贫贱艰难的日子,却从不逃避为了生存而应有的一切努力。在他们的生活、爱憎、得失里,也仿佛摊送了哭、笑、吃、喝。对于寒暑的往来,他们便比其他世界上人感到四时交替的严肃。历史对于他们俨然毫无意义”。⑤他们从来不以物化的标准去衡量人生,他们看重的是人格、1

情感的丰满与独立,守着一个“独立自主”的做人原则,宁愿受穷,也要让灵魂得到安宁,以保持做“人”的本色。沈从文对此深有感触。当他来到都市,面对来自各方面的压力时,他总是顽固地坚守自己的人生准则,用他那“乡下人”的那把尺,那杆称,衡量着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他认为,一个人活着,不能计较个人的利益得失,“不拘拘于物质攫取和人世毁誉”,他就能“硬起脊梁”,走自己的路,他才会活得自由,活得充满朝气。这种人看来也许粗一点,野一点,但这正说明他“是个人”⑥正因为如此,“湘西人生形式”中,每个人都保守着这一份本色,给人印象最深的就是湘西少女形象。她们美丽、温柔、多情、善良、活泼、顽皮、天真。她们是自然孕育的完美产儿,是为自己活着的人。《边城》中的翠翠就是这样一个透明、清秀、真诚的少女形象,给人以无限的美感。她爱爷爷,尽量为爷爷分担辛苦,爱心总是战胜玩心。她的爱情是纯净的,超越了一切世俗利害关系在她这里,爱情需要的不是门第,不是金钱,而是从心里流出的热情的歌,“仿佛轻轻的各处飘着,上了白塔,下了菜园,到了船上,又复飞窜过对面山悬崖半腰,去做什么呢?摘虎耳草!”。三三是沈从文笔下又一个可爱的少女形象。她长得很美,虽然在小说中我们并没有见过三三的面目,但是从碾坊外的小树林里飘忽的葱绿衣裳、母亲看到的苗条如一根笋子的身材、管事先生与白脸少爷眼里的“美人”中,我们依然可以清晰的看到三三的美。但她美之处并非她的外表,而是她那清纯、真诚、正直的心。她抑强助弱,喂鸡时总是驱赶那横蛮无理的鸡,直到妈妈代为求情方止;对于到潭中钓鱼者,三三有双重标准,每遇不甚熟悉的人,则高声警告,或求助于母亲折断他的竿子,当母亲照例代为讨情后,三三便静静地看着,心里记着数目,回头告诉母亲。一旦看到因鱼大且拉得不合适而折断了鱼竿的,便向钓鱼人咧着嘴发笑,并急忙跑回家告诉妈妈。如果钓鱼人是熟悉的并且讲道理,则一边坐在旁边看,一边向钓鱼人讲述别人折断鱼竿的笑话;三三从不羡慕别人的金子宝贝,她热爱自然,因为黄昏太美,便要母亲陪她坐在枫树下,送那片云过去再走;她与母亲在一起,才能够安安静静的睡觉,但有时却任性无理,明明与母亲都感觉女护士长得体面,但当听到母亲先说出来时,却又否认,其结论故意与母亲不一致。虽然三三的心智简单得有些可笑,但她的活灵活现,犹如美丽的珍珠,晶莹纯洁。

除翠翠、三三外,还有《长河》的天夭、《萧萧》的萧萧以及凤凰小城、苗家山寨、沅河流域的少女们。这些窈窕的形象,如清风,如阳光。我们无从知道她们的眼睛、鼻子、、嘴巴如何,轮廓怎么样,只知道翠翠“长得真标致,像个观音样子。”夭夭“乖巧谦虚,心性天真柔和、动人怜爱”,三三“很聪明、很美、长得不坏”,而媚金是“白脸苗中最美最风流的女人”。沈从文用笔极省简,似乎人间的词不足以涵盖她们的美,与其留下有限的印象不如留下无限的想象。但事实上,沈从文是有意为之,以为在他看来,美不在外表,而在心灵,在优美、健康、自然的人性。因此,他在塑造女性形象时,是不愈余力地表现她们身上的人性的。

二、湘西系列女性的神性美

沈从文笔下塑造的湘西少女的形象还是人性与神性的结合体,这是一个清新脱俗,意味悠远的女性神话世界。她们从外到内的形象特质,似乎都与中国古代神话中的“月亮女神”以及由月神分化演变而成的女蜗、嫦娥、洛神和旱魅有着一脉相承的对应关系。神话女神所具有的劳动与美的精神品质在湘西女性身上都有生动的体现。女性身上神性的特质与她的人生有着密切的关系。

沈从文生活在川黔湘鄂交界的湘西边鄙之地。一方面湘西边地奇险秀丽的大自然启迪着他的灵性。彼处山川灵秀,泛滥的“山精水怪”正是神话与巫鬼文化的温床。“苗族半原人的神怪观影响到一切人,形成一种绝大力量。大树、洞穴、岩石无处不神。狐、虎、蛇、龟无物不怪。神或怪在传说中美丑善恶不

一、无不赋以人物。另一方面,楚文化虽作为一个断裂的文化形态大多消融在整个传统文化之中,但湘西特殊的地理环境也为我们保留了一部分活生生的楚文化的原生形态。儒家积极入世思想和庄子哲学的相对自由的思想观念,无不对沈从文的审美意识产生影响。尤其是庄子哲学中强化的自然观念培植他崇尚自然的人性和自然的生命与大自然的和谐共处的审美情趣。尽管我们汉民族的传统文化把女性禁锢在神权、族权、夫权之下,但文学作品中还是留下了美好的女性形象,如屈原《九歌》中的“山鬼”、“湘君”、“湘夫人”

及曹植《洛神赋》中的“洛神”。这些原型或原始意象“在历史进程中不断地发生并且显现于创造性幻想得到自由表现的任何地方”,“山鬼”等原始意象积淀着悠远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培植了沈从文笔下的翠翠、三三和夭夭们。

幽深的民族文化融合了湘西少数民族独特的心灵历程和沈从文独特的情感体验。或许是深受湘西这一蛮荒之地浓厚的楚文化遗风的熏染,沈从文的小说创作于神话因素似乎“情有独钟”,他对神话特质、神话模式的追崇在现代文坛可谓独树一帜。他将目光投向了遥远的古代,那个如神话般明净的时代。人与美与爱相接触的世界在沈从文的作品中,相当一部分是用写“实”与叙“梦”相结合的方法,把社会、幻觉、梦境结合起来,构成一个虚实交织的梦幻美的情境,更显出一种迷人的魅力。如他的一部分以苗族传说和佛教故事为题材,这些作品的情节安排,是完全在想象中完成的。《月下小景》以苗族男女的爱情为题材,画面在凄婉清丽的想象中展开。“薄暮的空气极其温柔,微风摇落大气里”,“月光洒满了各处,如一首富有光色和谐雅丽的诗歌”,在月亮的神奇传说和原始野蛮习俗的叙述中,在这一对情人对另一世界的憧憬中,口含毒药含笑死去。他们好象不是去赴死,而是在美妙的月下由爱神引渡,羽化登仙了。在《牛》这篇写实性极强的小说里,作者赋予了牛以人的特征,全篇交织着老牛伯与牛的种种心理活动,故事组织在一种半梦幻的情境中,它是非现实的,又是现实的。正因为沈从文于神话因素似乎“情有独钟”,所以在《边城》里,作家也倾注了自己的理想。作品通过许多动人情节,来表现翠翠温柔、明慧、天真、机灵和对爱情的坚贞,以充分展示翠翠形象的神性。他不忍心在她身上撒下半点灰尘。作者将他的笔,深入到人物的内心,运用想象,创造了作家所憧憬的那个“在头脑中建筑”的“人与美与爱”相接触的神秘世界,翠翠不能忘记祖父所说的事情,梦中灵魂为一种美妙歌声浮起来了。仿佛轻轻的各处飘着。上了白塔,下了菜园,到了船上,又复飞窜过对山悬崖山腰。这是一个多么甜蜜美妙的梦境!这梦飘渺却不离奇,虚幻又不荒谬,它是现实生活化了妆的表现,是作家执意创造的幻想美的极至。在这梦里,朦胧的爱情幼芽滋生了,萌发了。这幽美的梦境作为隐秘的象征,具有一种不可知的力量,使翠翠的灵魂常常游离眼前的所作所为,而陷入如醉如痴的追求。“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这爱情的结局也象虚幻的梦一样深沉而悠远。我们都盼望着翠翠的幸福,在人们的期待中,作家已将这美丽圣洁的爱,神秘的梦幻美无损地保留到人们的头脑中去了。人与自然心领神会,使“湘西人生形式”中的自然充满“神气”,处处流淌着人性的温情。

表现自然与人的融合,追求宁静旷达的野趣,寄身烟雨,啸傲山林,这是中国文学的一个传统主题。历史文人骚客、官宦野士,在尘俗羁绊、仕途沉浮之后,莫不对此心向神往,留下许多传世之作。有如陶渊明,就不仅在诗中吟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超凡之境,还在文中建构出一处“不知秦汉,无论魏晋”的“世外桃源”。沈从文热爱着生养他的大地,真挚地为自然中的一切而感动,山头的一抹夕阳,水底圆如棋子的石头,无一不感动着他,心中毫无渣滓,透明烛照,单纯得毫无目的。他说,当你用“泣神情感”去接近自然时,你会发现,“阳光照及大地,随阳光所及,举目临眺,但觉房屋人树,及一池清水,无不如相互之间,大有关系。”⑦

三、湘西系列女性形象特征与水的关系

沈从文是人与自然间的一个媒介,诗性的人格和诗性的自然在沈从文笔一下是那样的和谐,于是他在变化多端的自然之中找到与之和谐完美的女性之美。他以赞美、欣赏的笔调塑造了一系列具有水一样的生命特质的自然女性形象。她们美丽、纯净、温柔、活泼、健康,无论从外表到心灵,从感情到意志,都闪烁着爱、美、善的光辉,她们是作者心目中的阮水女神。作家正是把自己对生命的理解,对人生的独特感悟浸染在这些女性形象之中,以此揭示出人性之美和生命之美,从而展现了他为人类社会描绘的那幅优美、健康、自然,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的图景,爱情最能体现这种特质,《边城》中“长得真标致,象个观音样子”的翠翠,“在风日里长养着,把皮肤变得黑黑的,触目为青山绿水,一对眸子清明如水晶,自然既长养她且教育她。”天上的细雨云烟让单纯美丽的翠翠心事重重,有人前来作媒,心中烦乱的她躲进屋后的那片竹林;《雨后》中的阿姐,当她在空山雨后的野地上采摘蕨菜时,看到灿烂盛开的野花,想到“女人只是一朵花,开的再好也要枯。好花开不长,知道枯的比其他快,便应当更深的爱。”她被四狗的野性、气力、温柔所征服,把“所读的书全忘掉了”,成为自然人,像花一样,自由地随着季节而开放。《阿黑小史》中当桃花、梨花开得热闹时,阿黑和五明把草当床,在“这柔软床上,还撒得有各种野花”而采摘了青春。《龙朱》中龙朱每当追到唱歌女子待的地方时,发现总是遗下满地的野花。龙朱后来找到她时,还是被她发髻上那朵小黄花先吸引住。这所有的爱,尽管各有特色,但却有一个共同之处,即就是爱得真诚、热烈、忠贞,没有做作,不虚伪,完全出自内心。对他们而言,性爱不是兽欲的简单化,湘西人反对这种以金钱或其他手段满足兽欲的恶劣情欲,在他们的性爱履历上,明媒正娶也好,露水夫妻也罢,必须以爱为前提,“抓住自己的心,放在爱人面前,方法不是钱,不是貌,不是门阀,也不是伪装的一切,只有热情真实的歌。”⑧所以,只要有爱,即使是妓女,也让人感到爱的伟大。这些女人并不为金钱,而是为了爱情,愿意付出一切。但没有发自生命的两情相悦,爱也就死亡了。正如《凤子》中苗寨总爷这样介绍湘西女子:“爱你时有娼妓的放荡,不爱你时具命妇的庄严。”“放荡”是因为爱的炽热,“庄严”却是因爱己逝去。灵与肉在他们身上得到最完美的体现,这种自为的性爱就构成了.“湘西人生形式”在审美上的更高境界。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之所以成为古今艺术家不移的定理,是因为能将思想意义移入自然万物(造化)之中,正是艺术品所应表现的最高境界。沈从文对女性美的情感是他从故乡山水中呼吸到的,特别是对于水的情感。他说:“我感情流动而不凝固,一派清波给予我的影响实在不小。我幼小时较美丽的生活,大部分都同水不能分离。我的学校可以说是在水边的。我认识美,学会思考,水对我有极大的关系。”恬静秀丽的山水,陶冶了沈从文安静自然的人事趣味,同时他将这些以善于捕捉细微之美的笔展示给我们。《边城》中有依山傍水的小城,有河街上的吊脚楼,有攀引缆索的渡船,有关系茶恫“风水”的白塔,有深翠逼人的竹篁中鸟雀的交递鸣叫。“白河三丈五丈可清澈见底,河底小小白石子、有花纹的玛瑙石子,全看得明明白白。水中游鱼来去,全如浮在空气里„„”这青山碧水的景致,自然而又清秀。是水,抚育了他生命,净化了他灵魂,陶冶了他人格,是水,给了他创作的灵感,给了他作品中人物生命的灵性和张力。沈从文正是以他湘西“水之子”的眼睛和尺度,审视生活的一切,执着地追求“符合他的梦幻要求的作品形式”,描写故乡湘西古朴神秘、美丽动人的神话,讲叙绵长千里的沉水流域的水的故事,塑造具有水般美的女性性格,“证实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沈从文是在湘西幽美的自然环境中喝沅水长大的,水和自然美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女人美总是流泻于他的笔端。

四、湘西女性形象特征中的忧伤色彩

沈从文总是平静地追求生活之美,但其感情之流中总是遮掩不住忧伤的思绪。沈从文的忧伤与他的生活环境及社会变化给湘西下层人民带来不幸生活命运的认识相关。沈从文在幽僻的湘西边地生活了二十多年,自然山水环境影响了他的心情,他自己就说“我文学中一点忧郁气氛,便因为被过去十五年前南方的阴雨天气影响而来。”它常常使沈从文“苦苦怀念我家乡那条沉水和水边的人们”,用他熟悉的“感情同他们分不开的人事作题材,来写这个地方一些平凡人物生活上的‘常’与‘变’,以及在两相乘除中所有的哀乐。”而在二十世纪初期中国的湘西地区,割据天下的封建军阀,帝国主义的资本入侵户便“农村所保有的那点正直素朴的人情美”被大力压扁或扭曲,“几乎快要消灭无余”。这使沈从文感慨万端:“好看的总不会长久”。沈从文从社会生活的变化中看到了民族美好人性的毁灭,也看到了还留存在湘西这个环境中小女儿性情上的天真。因此他在赞美湘西少女的美好天真的人性美时,不免带着忧伤的思绪。正如他自己所说,作品

“带着一分淡淡的孤独悲哀,仿佛所接触到的种种,常具有一种‘悲悯’感。”《边城》中,翠翠依偎着祖父听她母亲少女时代美丽而忧伤的故事,寂寞的月色陪衬着人物凄楚的心理:那悲凄是从人物心底里流出来,比任何悲苦的诉说都具有心灵的震撼力。沈从文在这少女身上寄托了他对生存的哀伤思绪,其哀伤中还融合有对民族历史及其命运的深深忧思。因此沈从文先生常感叹:“你们能欣赏我故事的清新,照例那作品背后蕴藏的热情却忽视了。你们能欣赏我文字的朴实,照例那作品背后隐伏的悲痛也忽视了。”当然,忧郁的感伤情调其实所要表现的也是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所以,他笔下的女性形象就具有了柔美的特质。

注释:

① 沈从文,《一封未曾付邮的信[M]》,(《沈从文文集》),广州,花城出版社,三联书店香港分店,1982.(以下沈从文作品同)

② ②沈从文,《湘西·水云》.

③沈从文,《写在<龙朱>一文之前》.

④沈从文,《烛虚·小说作家与读者》.

⑤沈从文,《湘行散记》,一九三四年一月十八日.

⑥沈从文,《篱下集·题记》.

⑦沈从文,《烛虚·潜渊》.

⑧沈从文,《龙朱》.

参考文献

[1]沈从文,《沈从文选集》(第一至五卷),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

[2]何新,《诸神的起源一中国远古太阳神的崇拜》,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6. [3]刘洪涛,《湖南乡土文学与湘楚文化》,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4]凌宇,《从特异世界里探索美的艺术》,《读者》,1982,(6).

[5]赵园,《沈从文名作欣赏》,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1996.[6]向成国,《回归自然与追寻历史》,长沙,湖南师大出版社,1997.[7]吴立昌,《论沈从文笔下的人性美》,《文艺论丛》,第17辑.

[8]赵福生,《论沈从文的湘西小说》,《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5,(1).

第五篇:古诗词阅读教学中形象思维能力的训练

古诗词阅读教学中形象思维能力的训练

娄塘中学 陆昀

叶燮在《原诗内篇》中说:“原夫作诗者之肇端而有事乎此也,必先有所能以兴起其意,而后措诸辞、属为句、敷之而成章。当其有所触而兴起也,其意、其辞、其句,劈空而起,皆自无而有,随在取之于心。出而为情、为景、为事。”可见形象思维是作家、艺术家进行文学艺术创作的一种主要思维活动,是他们认识与反映现实生活的形象化的思维活动。

那么我们欣赏古诗词作品时可以通过探寻作者形象化的思维活动过程,即把握作者的联想、想象来引导学生的形象思维,深刻感受作品的意蕴、作者的情感,体会作品的艺术魅力,同时训练并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在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同时,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

古诗词教学中进行形象思维训练,关键是激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即是指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重视引导学生充分感受语言文字的形象魅力,善于把握作品所表达的深厚意蕴,采用适当的方法激发学生展开想象、联想等思维活动,训练学生把文字“还原”为头脑中表象的能力,读书入境,这样在领悟古诗词艺术魅力的同时训练形象思维能力。

一、联想能力的训练

所谓联想是是根据事物互相联系这一客观规律,由当前感知的事物而回想或推想起另一事物的心理认识活动过程。古诗词是高度凝练、意象丰富的文学作品,包含大量的联想。而联想既不受时间的限制,又不受空间的限制。从时间上说,可以“思接千载”,“观古今于须臾”;从空间上说,可以“精骛八极,心游万仞”,“抚四海于一瞬”。作家艺术家在感受客观外物之后,只有经过一个“收视反听”、“寂然凝虑”的联想和创作过程,才能达到“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文心雕龙·神思》)。那么,我们在引导学生鉴赏诗词时,可以顺着作者的思维方向去联想,从而理解作品的内容、作者的情感,领悟作品的意境和神韵,同时训练学生的联想的能力。

1、相关联想,加深理解

相关联想是指相邻相关的事物因时间或空间的接近而引起的联想。通过相关联想的训练,能巩固学生已有表象和知识的积累,并运用积累的表象和知识来进一步理解新的内容,达到温故知新的效果。

如:学习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上阕可调动学生已有的表象积累通过空间上的联想用语言来描摹奔腾的大江、穿空的乱石、拍岸的惊涛这样一幅壮丽的祖国山川图画。下阕作者触景生情,由眼前的赤壁联想到了三国时那个雄姿英发、潇洒从容、洋溢着青春活力、迸射着智慧之光的少年英雄周瑜。在追慕古代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时,继而联想到自己“空有笔头千字、胸中万卷,致君尧舜,此事何难”的才能和抱负,然而“世路无穷,劳生有限”,未老先衰,一事无成,不禁忧愤中生,叹人生如梦,借酒浇愁。学生在阅读鉴赏作品时,跟随作者的思绪,可以走进作者的心灵,可以感受到作者对生活的无限激情,也可了解作者虽满怀理想和壮志,可政治上的失意和现实的无奈令他消极的情绪。

2、相似联想,异中求同

相似联想是由对某一事物的感知或回忆引起对和它性质或动态相同或相似的事物的联想。古诗词创作的手法、表达的情感、形成的风格有许多相同或相似的地方,引导学生运用相似联想,在同类作品的比较阅读中理解、掌握古典诗词的创作规律和鉴赏方法。

同一内容或情感运用相同或相似表现手法的古诗词作品比比皆是,我们往往可以由此及彼,在比较中进一步理解作者的情感。如: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末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由此句表达的感情和运用的方法联想到冯延巳的词句“旧愁新恨知多少,目断遥天”,贺铸的“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这几首词都表现了“愁”情,都采用了问答句式和比喻的修辞手法,然而又不尽相同:李词用一江春水喻愁之绵长不尽;冯词的愁多得望不到边;贺词则用了博喻写得愁满地满城满天都是。

又如:白居易的《琵琶行》用比喻和通感的手法来写乐声,“急雨”、“私语”、“大珠小珠落玉盘”、“泉流”声等表现琵琶声高低起伏、摇曳多姿,使得难以体味的乐声变得真实可感。这可联想到白朴的《驻马听·吹》,作品巧妙利用通感的作用,以“霜天”、“沙漠”、“梅花”、“白雪”、“中夜”、“明月”等一幅幅鲜明、生动的视觉画面来表现笛声所传达的一种空旷、高远、静谧的意境和艺术效果。两者又有区别:前者用比喻和通感,而后者用通感、比拟、夸张等修辞手法;前者写琵琶声,后者写笛音。

古诗词中有许多风格相似的作品,在学习时,可以互相联系起来。如:学习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可联系他的《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身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也可联想到陆游的《谢池春》、《诉衷情》,这几首词均写词人“当年”“壮岁”时意气风发,渴望建功立业的冲天豪气,又表达了眼前山河沦丧的痛苦和年华消逝,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悲叹。

同类作品的比照,可以加深理解,而相似主题但不同形式的作品间的联想,能在加深理解作品主旨的同时拓展思维。如学习《孔雀东南飞》,由焦仲卿刘兰芝的爱情悲剧故事,可联想到类似的牛郎织女、梁山伯与祝英台等民间故事,也可以联想到曹雪芹《红楼梦》中塑造的贾宝玉和林黛玉,莎士比亚笔下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也可以联想到中国历史上许多名人的爱情故事,如司马相如和蔡文姬、范蠡与西施、唐明王与扬贵妃、陆游与唐婉等等。由焦仲卿刘兰芝徇情后魂化鸳鸯鸟,可联想到梁山伯与祝英台死后魂变双飞蝶,也可以联想到汉乐府《上邪》“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阵阵,夏雨雪,天地合,才敢与君绝!”、白居易《长恨歌》“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元好问《摸鱼儿》“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等等思想情感相似的作品。

3、对比联想,鉴别吸收

对比联想是由对某一事物的感知或回忆引起对具有相反或相对特点的事物的联想。

相同题材不同立意作品的比照,在帮助学生理解文学作品的同时,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多角度观察、思考问题的能力,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如对历史人物项羽的认识,不同时期的人迥然不同:《史记·项羽本纪》的作者司马迁极力颂扬项羽的英雄气魄和行为,但也辩正地分析了由于他的“自矜功伐”导致了他的悲剧。杜牧的《题乌江亭》认为项羽如能忍辱负重,再回江东招兵买马,东山再起尚未可知,惜叹之意溢于言表。在政治家王安石(《乌江亭》)眼里,理智战胜了情感,客观地指出了项羽已军民离心,败势难回。著名的女词人李清照《咏项羽》中的项羽气势豪壮,令人敬仰,全诗洋溢着对英雄的赞美和敬仰。

同一意象相反立意作品的比照中能使学生进一步明确作品中情与景的关系:是因景生情还是由情设景。如:宋代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与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同以梅为吟咏对象,但表达的情感却截然相反,前者“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因景生情,以在凄风苦雨的寒冬黄昏中寂寞孤独开放着的梅花,表现了词人不愿与官场同流合污、坚持理想、矢志不移的高尚品质;后者“等到山花烂漫时,它在丛中笑。”因情设景,颂扬了梅报春有功却不自傲的精神风貌。

相反风格作品的比照,让学生在品评作品时,密切联系作家的生活遭际,体会作品蕴涵的思想情感,准确把握作者独特的创作性格和以此形成的创作风格,从而提高古诗词鉴赏能力。如李白浪漫主义诗风与杜甫现实主义诗风的比照。李白的《与夏十二登岳阳楼》与杜甫的《登岳阳楼》这两首诗,都是战乱时写登上岳阳楼所见景物和诗人当时的心态的。呈现在我们眼前的都是具体的物象,没有抽象的概念。但是这两位伟大诗人所取的镜头却不同,色彩也迥异。李白那首诗,是在流放途中忽然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与朋友登上此楼而写的。当时心情欢畅,故把眼前的景物写得有情有意,和诗人分亨着欢乐和喜悦,抒发了潇洒豁达的豪情逸兴,作品体现了诗人豪放飘逸的浪漫主义诗风。杜甫那首诗,是在经历了战乱漂泊、身世沉浮之后,迟暮之年,登上岳阳楼而写的。所以他首先以洞庭湖的宽阔雄伟来衬托诗人的孤寂和悲凉,继之以当时自己形象的特写镜头,抒发怀才不遇、昔日抱负成泡影的孤独悲凉心境和对战乱的哀愁。作品体现了诗人沉郁顿挫的现实主义诗风。

在古诗词学习过程中,引导、启发学生运用联想这一思维方式,就如帮学生的思维插上了翅膀,任思绪飞扬,让思路宽畅,徜徉于文学艺术殿堂中的学生们的思想就会闪烁出智慧之光。

二、想象能力的训练

所谓想象,是指在头脑中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重新组合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是人们的认识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的智力品质。想象力是人的创造力中最宝贵的品质。美学大家康德说“想象是一种创造性的认识功能。”想象力越丰富活跃,所受的限制越小,对生活的理解就越深刻,情感体验就越强烈,审美体验就越丰富,创造力就越大。

想象包括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有意想象依据新颖性和独创性上的差异又分为再造想象、创造想象和幻想。而发展形象思维主要是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

1、再造想象

再造想象就是根据语言文字的描述或根据图样、图形、符号记录等的示意,而在头脑中构造出来的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再造想象有明确的目的任务,是自觉的,有时还要作出一定努力的想象,所以是学生接受知识、理解教材不可缺少的条件。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再造想象占据突出的地位,学生正是根据作者提供的语言信息,唤起头脑中的有关表象,并根据作者的提示进行新的组合,从而再造新的形象,所以阅读的过程也是读者想象再造的过程,由于每个学生个人爱好、个性和生活积累的不同,“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所以再造想象实现了文本阅读的还原性和多样性,这种能力的培养可贯彻在整个古诗词阅读训练中。

在学习古诗词时,教师可指导、启发学生通过对关键字、词、句的揣摩,运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再造想象性的描摹,使平实的文字显现丰富的内蕴,简单的场景变为鲜活的画面。从而把握作者描绘的意境,理解作者的情感。

1)、情境想象

情境性想象,是指根据学生生活、思想的实际以及教学的目标,为学生创设一种特定的情景和氛围,留有景物或人物的许多空白点,为学生创设能够驰骋想象的广阔空间。即教师利用作品中概括性的词句,用生动的、富有感情的语言启发引导学生进行再造想象,使作品中的情境、人物在学生头脑中清晰起来,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使其对作品有真正的领悟。

如:李白的《月下独酌》:“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独自饮酒,这本来是很平常的事,然而通过对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等富有奇特想象的诗句描摹解读,使学生明白了诗人是用与月共醉的“热闹”把心中的孤独表现得淋漓尽致。

2)、扩展性想象

这是学生根据古诗词内容,通过基本的想象,借助各种描写手段,去充实内容,使人物形象丰满,景物鲜明生动。

如马致远的小令《天净沙·秋思》内涵丰富,意境开阔,给人以无限想象的空间。它所展示的画面,就可以让学生借助想象,用生动的语言,加以具体描绘。在扩写的过程中,学生必须了解作者的生活经历、创作的背景及作品反映的思想情感,这也就加深了对作品的理解,进而提高了学生鉴赏古诗词的能力。

3)、延伸性想象

这是一种非常灵活的想象,就是要求学生根据已有的假想条件,合理推测在此条件下的发展趋向,这种训练,可以充分展现学生丰富多彩的想象力。

如在学完《梦游天姥吟留别》后,让学生设想李白梦醒以后的归隐生活,学生想象的创造性就会在各抒已见的过程中得以淋漓尽致的发挥,对作品形象内涵的理解也随之深入。

2、创造想象

创造想象是人类创造性活动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之一,它不依据现成的描述,而是根据一定的目的,在头脑里独立地创造新形象的过程。创造想象,其形象特点是新颖、独创、奇特。古诗词教学中创造想象的培养,是对作品理解的延伸和深化。

在高中阶段,学生学习了多篇与赤壁之战有关的作品,如《赤壁之战》、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赤壁赋》等,学生已积累了大量有关的材料,具有了进行创造性创作的基础。在此基础上进行指导,学生创作出了具有新思想的优秀作品。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而想象力是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这话精辟地概括了想象力的作用。可以说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想象力是智慧的结晶,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必须重视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和训。

古诗词阅读教学中通过以上这样三步的不断训练,能让学生把积累材料的这种感性认识逐渐转化为品评鉴赏这种理性认识,基本掌握诗、词的鉴赏方法,进而提高鉴赏能力。

激发、训练、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教师要有计划,有意识地在每一堂课,每一篇课文中进行训练,更要注重长期培养、形成习惯,才能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从而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下载古诗词中的鸿雁形象及其意蕴word格式文档
下载古诗词中的鸿雁形象及其意蕴.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悲剧意蕴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悲剧意蕴 摘要:悲剧意蕴包括两个层次。悲剧意蕴是贯穿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主线,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底色”。但中国悲剧艺术没有最终发展为巍峨的艺术殿堂,成为......

    读书笔记 汉字中的文化意蕴

    汉字中体现的文化意蕴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这让许多学者都对它望而却步、“不敢高攀”,华夏民族祖先在创造灿烂文化的同时也创造出了非同一般的中国汉字,这些汉字不仅仅作为一种......

    《宝玉形象的真实内涵及文化意蕴》文献综述

    《从逃情到逃禅——宝玉形象的真实内涵及文化意蕴》 文献综述 《红楼梦》中的贾宝玉,作为全书的核心人物,一直是研究者关注的对象。长期以来,有关贾宝玉的相关研究,一直是《红楼......

    成语和历史典故中的中国文化意蕴

    中国文化专题 课 程 论 文 题目成语和历史典故中的中国文化意蕴序号53 学院与专业外国语学院日语1301 成绩 姓名许志武学号 1311030129 成语与历史典故中的中国文化意蕴......

    浅析王安忆《长恨歌》中的人性与意蕴

    扭曲的人性,无尽的爱恨 ——品《长恨歌》之人性与意蕴静谧地走进风情浓郁的旧上海,徜徉于缠绵悱恻的女性世界,柔美的语言使我冷静接受了人物的悲怆命运,这是一种神奇的功效,也是......

    浅析《简爱》中简爱女性形象

    浅析《简爱》中简爱女性形象 学号:080212009012 姓名:施航工业设计2009级 摘要——在文学史上,有许多的经典名著将要永垂不朽,但能够像《简爱》这样深深地进入人们的灵魂,它以一......

    浅谈《红楼梦》中贾宝玉形象

    目 录 摘 要 关键词 正 文 一、贾宝玉形象的典型性 二、浅谈贾宝玉性格形成的原因 三、浅析作者对贾宝玉这一形象的态度 参考文献- 2- 33 - 4- 5- 6- 7- 8- 9- 1010......

    初中语文古诗词“形象鉴赏”类解题思路

    初中语文古诗词“形象鉴赏”类解题思路古诗词赏析历来都是中考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提起古诗词就一阵阵头大,畏之如虎。什么欲抑先扬、借物喻人、移景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