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日记成为学生心灵的爱之旅

时间:2019-05-14 21:23:2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让日记成为学生心灵的爱之旅》,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让日记成为学生心灵的爱之旅》。

第一篇:让日记成为学生心灵的爱之旅

快乐驿站 童心描绘

——怎样让孩子爱上写日记

城关一小 卜军娥

日记可以记录学生成长的足迹,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能力,可以提高学生写作的能力,是自我倾诉的一种好方法。在小学低年级阶段,作为语文教师,就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写日记的习惯。可是,长期以来,写日记成了学生最头疼的事情。为什么在日记中没有一点欢笑,没有一点感动,没有一点思考,即使很快乐的事情,在孩子们的笔下也显得枯燥无味。难道是我们的孩子患了“感情残障”?怎么能让写日记变得轻松、愉快又高效呢?从上学期开始,我就在这方面下工夫、想办法,收到了一定的成效,在这里与大家一起交流。

一、精心设计日记本———书写真情的自留地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激发学生写日记的兴趣,在完成一次实践作业后,我让学生用自己的零花钱为自己的童年编一本有保存价值、与众不同的书。这对学生极富有挑战,他们既是作者又是编辑,因此,表现出极大的热情。

1.自主设计封面

学生对编书这项活动倾注了大量的热情。书名、封面都是学生花了很多心思才设计成的,那精美的图案设计、意味深长的书名令人耳目一新,如:《书生记》、《忘忧草》、《童心世界》、《一点一滴》、《成长的足迹》„„每一本书名,都是学生个性的写照,充满着孩子的灵性,学生在设计中体验到了创新的快乐。

2.精彩纷呈的“序”:

学生在书的扉页写下了五花八门的“序”,有的介绍自己,有的对编好书提出具体要求,有的介绍本书的内容„„尽管笔墨幼稚,却也真实感人,读来趣味横生。编“书”的过程中,学生的书写工整多了,文章的版面也更美了,学生因为有了这本精美的日记本,也喜欢上了写日记。

二、幽默点评——为学生表达的生活注入活水

陶行知说:“我们希望今后办教育的人要打破侦探的技术,丢开判官的面具。他们应当与学生共生活、共甘苦,做他们的朋友,帮助学生在积极活动上行走.”“我们最注重师生接近,人格要互相感化,习惯要互相锻炼。”确实,高高在上的师者教育抵不上朋友式的,极为轻松的建议。一次,一位同学为了偷懒,日记草草了事,整篇日记从头到尾除了结束时一个句号之外,都是逗号,让人看得晕晕乎乎。帮他一次修改之后,发现第二次还是如此。确实令人生气,恨不得狠狠批评一顿。但我深知批评无大益,就在日记旁写了一句话:“你什么时候开了一个逗号公司,怎么没到老师处注册商标?没有营业执照,这可‘违法’的事!”第二天,这位同学的日记本上附着一句话:“老师,对不起。我以后坚决不做‘违法’的事!不过,长大后我如果开什么公司,一定让老师第一个知道。”真是个调皮的孩子。仔细看看他的日记,确实有很大进步。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就是有一位同学的日记全文找不到几个标点,全文一气呵成,似乎文思汹涌,不可阻挡,其实是偷懒之果。这位同学写道:“妈妈总是那么疼

爱我下雨天不忘帮我拿来雨伞生病时给我喂药盖被子有什么好吃的总是放在我的碗里令我感激不尽,我长大后要报答妈妈不辜负妈妈对我的养育之恩。”我在旁边这样点评:“你对你妈妈的真挚感情如黄河之水滔滔不绝,可也要注意歇口气,不然,泛滥成灾可不好。”这位同学更有趣,日记当中写道:“老师让我知道不加标点是会爆发自然灾害的,谢谢老师,我一定注意,因为我不想成为天下的罪人,更不想因为读完作文后窒息而死亡!”幽默是语文教师个性的展现,是哲理和情趣的统一。只要注意这些幽默的日记点评,你会发现你一直认为木呆呆的学生也会变得幽默,活泼,而他们的日记也充满了乐趣。慢慢的,学生也会以日记而乐。这也是亲近孩子,走进孩子心灵世界所创造的奇迹。

三、让日记成为师生交流的平台

学生毕竟是孩子,需要不断地给予新的东西,不断地注入“活水”,才能让他们永葆新鲜,与活泼。进入四年级,我在日记中开辟了“悄悄话”栏目,每个学生都可以在日记中将自己想对老师说的话写出来,老师及时恢复并保密。这样,与学生的心灵交流也真正开始了。四年级的孩子,思想已经有了一定的深度,他们在生活中会遇到许多的烦恼,不想告诉父母的,不想跟同学说的,又想寻求答案的,这个栏目就来得很有必要了。开始,他们都不敢跟我说,怕我笑话他们,但是有几个大胆的孩子还是说了,我就非常认真地进行了回复。慢慢地,大家对我的信任增加了,翻开他们的日记本,最后总会有悄悄话。“老师,我认为某同学太自私了,她在跳皮筋的时候总是赖皮,你说这样好吗?”“老师,我的同桌上课爱讲话,影响了我听课,你看怎么办?”“老师,你小时候学习好吗?当过班长吗?”„„心里话越来越多了,我可是一点也不敢马虎,每次都认真地给予回答,给他们最大的鼓励。记得有一次,一个女孩问我:"老师,你最喜欢吃什么?”我就信口说了一下:“巧克力。”第二天,课间的时候,她竟悄悄地塞给我一块巧克力,那一刻,真的好温暖哦!我还清晰地记得,那次日记本刚发下去的时候,我们班的李玲,将日记本蒙在脸上,幸福地笑着,我知道,我的脸上也有遮不住的笑。

每个人都需要交流,交流让孩子们感到有朋友的幸福。心灵的交流使孩子深深的爱上了写日记,把它当成自己的宝贝,一本用完了,把它收藏起来,然后再买一本新的,继续心灵的爱之旅。

第二篇:让语文课堂成为学生的情智之旅

让语文课堂成为学生的情智之旅

[内容摘要]作为语文,她生命之所在便是情感。笔者认为,作为从事语文教学的老师既需要有真挚的情,也需要有灵动的智。课堂上,有了情与智的参与,必能为学生创造一片自由的天空,学生便可以恣意地驰骋于这片绚丽多彩的天空。

[关 键 词] 情感 智慧 恣意驰骋

[正 文]古代学者刘勰在《文心雕龙》里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夫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过:‚感情如肥沃的土地,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块土地上。‛故而我觉得,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如果没有情感的参与就不是语文。我们的小学语文教材,都是经过精选的,具有丰富的思想内容,每篇文章都寄托着作者独特的思想感情,而联系作者和读者最主要的纽带就是情感。

我认为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可以这么说,如果没有情感就不算是一位好的语文教师;而如果没有智慧则培养不出能够创新的学生。所以,我们的课堂需要有情有智的教师。我们从事的是着眼于发展学生情感潜能和智慧潜能的教学;是着力于唤起学生沉睡的情感,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让学生情感更丰富、更高尚,让学生智慧更灵动,更丰厚的教学。正如语文教育家周一贯先生所说:‚语文的本体有了情感和智慧这‘两翼’的舞动,又怎会不‘鲲鹏展翅九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呢?‛ 那么,教师的情与智究竟该如何渗透语文教学呢?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一谈自己的一些粗浅的认识吧!

一、发挥教师的情感功能——以情传情

教师的立场、观点、思想感情,对学生的内心体验、情感的诱发有直接影响作用。教师在课堂上要始终保持良好的情绪,做到精神饱满,神态自若,富有青春活力,给学生一种蓬勃向上的感染力量。把自己的心融于文章之中,真情注入课堂之上,并传导给学生。把一篇篇有血有肉的文章渲染得情景交融,达到‚情融融,意切切‛的境界。

教师情感运用得巧妙,就会带动学生的情感。教学中,教师应该积极主动地融入感情,做个播火者——点燃许许多多的火堆,引发学生的情感燃烧,最终让学生得到如临其境、如见其状、如闻其声的审美享受。语文教材中的许多文章之所以感人,重要的就在于它成功地反映或表现了生活中的具体形象,集中、典型地再现了生活中的真善美与假丑恶,‚负荷‛着‚生动的感情力量‛。而语文教学的目标之一就是调动学生的感情,启迪学生的思维,使学生为作品中的形象、意境、乃至情节、结构、词句所打动,所感染,诱发其感情上的共鸣,从而深入理解课文。

为此,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努力地发挥自身的情感功能,竭力地去点燃学生的情感火焰。如在教学《大江保卫战》一文时,当播放完部队出发的录像后,我便激情地导入:‚是啊,此时此刻,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财富!时间就是胜利!几十万解放军官兵为了争取时间,和几百万人民群众一起,打响了一场气壮山河的(生齐说:大江保 卫战)(教师及时板书)。他们将与洪魔进行殊死搏斗,进行一场惊心动魄的大江‘保卫战’……‛。而此时,再看看学生,个个神情严肃,呼吸急促,好像也成了抗洪队伍中的一员。就这样,我把自己对文章产生的情感传达给孩子,让学生真切地走近文本,为学生理解文本语言奠定了良好的感情基调。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我根据学生的心理状态,精心设计导语,使学生能自然地进入教学所需要的感情氛围,为他们领略课本中蕴涵的美好情感做好铺垫,最终使他们的阅读能力得到切实地提高。

二、探索文本的情感底蕴——用情激情

语文教学中让学生理解、感悟语言文字,最常用的手段就是有感情地朗读,课堂上教师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指导学生结合话题认真地阅读,反复地揣摩,仔细地推敲,积极地品评,走进言语的深处,倾听文本的声音,感触作者的心灵,体验文本的情景和情感。在静思默想、切己体察的基础上学会沉潜到课文中,忘情地读、美美地读,读出语感和情趣,读出自己的兴趣和能力。

如果我们在阅读中不去引导学生体验文本语言蕴含着的情感,那么阅读的功能就减少了许多;如果没有受到情感的熏陶、感染,学生就不可能对文章所描写的景物、人物、故事情节等留下深刻的印象,更不会对表现这些内容的语言文字留下深刻的印象。记得在教学《烟台的海》这一课时,备课时,我首先用心地读了此文,几遍读完,我发现从未到过海边的我却与海是那么地近,我似乎听到了海的心跳。那壮观、秀丽的意境,那一幅幅立体感极强的画面如现眼前,伸手可 触。怎样才能把文本蕴涵的情感传输给学生呢?于是,针对四季的不同特点,我精心设计了这样的阅读氛围,引导学生去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季节来读:‚大家还记得海伦〃凯勒吗?她用她动人的笔调描绘着她心中‘看’到的世界。今天,让我们借助作者的笔来用‘心’感受一下烟台的海对我们深情地呼唤,看一看烟台的海给我们带来的激情的震撼,好吗?‛(生齐答:好)‚大家的回答声让我觉得海水就在我的血脉中奔流。那我们现在就来读一读这优美的文章,比一比,看谁读得最投入、最动情。‛通过这么一激发,学生激情洋溢,纷纷投入朗读的热潮中……读毕,我问:‚你们从读中感受到了什么?‛学生们畅所欲言:‚我喜欢冬季烟台的海,我觉得她很壮观;我喜欢夏季烟台的海,我觉得她充满了浪漫的气息;我也喜欢夏季的……‛学生们畅所欲言,游弋于优美的文字当中,显而易见,他们已经透过文本的语言入情入境了。

就这样,我以‚文本之情‛为纽带,去唤起学生亲近文本、接触言语的意识。让文本的情感既感染教师又感染学生,在课上形成了一个流动着热烈、浓郁的情感场。

三、诱发学生的情智共生——恣意驰骋

教育理应是具有情感的事业,因为教育的对象是人,而‚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可以设想,我们的教育过程如果失去了情感与智慧,那是多么的苍白枯燥、令人生畏。儿童时期是情感与智力发展的最佳时期,这就需要我们教师用真、善、美的情感去感化、去培育;用明辩善思的智慧去激活、去点化。由此看来,有情有智是语文教学的必然要求。儿童世界是蕴藏着丰富的情与智未开垦的世界,需要我们教师用情去唤情,用智去启智。情能生智,同样,智也能生情。课堂是自由的、开放的,是一个让情感与智慧伴随着创造的,如春草一般恣意生长的‚牧场‛。要想驰骋于这片辽阔的‚牧场‛,既需要教师的情,也需要教师的智。教师的情感对学生来说是导体,是火种。而学生的情并非是凭空产生的,它根植于教材和生活中,这就要靠我们教师来传导,来激发,来引领。就这样,在每一次情感之旅中,学生的情感开始丰厚了。课堂上,有了情感的积淀,学生们必能大胆质疑,思维活跃,小脑袋里就经常会产生诸多千奇百怪的想法。也许他们的想法是荒谬可笑、肤浅幼稚的,但是,提出来了就是学会了思考,在思考中就会不时激荡起智慧的火花,使学生的思维突破常规和经验的禁锢,让思维能力得到飞速的发展。

近十年的教学,一路走来,让我真切地感受到:语文是有生命的,语文的学习应该是在活生生的动态的语言环境中进行的。新课标呼唤人文精神的教育,我们的语文教学呼唤充满活力、充满情智的课堂。课堂上有了情与智的参与,学生的思绪便可恣意驰骋,收获学习语文的乐趣。就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置身于母语的土壤中,在宁静、祥和的情感世界里进行一场漫长的情智之旅吧!(2008.8.30)5

第三篇:让爱点亮心灵

学习行知思想 让爱点亮心灵

扎下中学 杨娟

【摘要】“爱满天下”是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的精髓之一,没有诚挚的爱,就没有成功的教育。热爱学生就是热爱教育事业。爱是人们身上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要求,是每个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特征。爱是师生互动的桥梁,爱要有真情、有尺度、有信任、有普遍性。

【关键词】热爱 真情 尺度 信任 普遍性

【正文】只有热爱学生,才能热爱教育。热爱学生,是教育学生,塑造学生美好心灵的前提。渴望得到老师的爱护、关心和尊重,是每个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特征。教师对学生真诚的爱,能够赢得学生对教师的信赖与爱戴,沟通师生之间的感情,为学生接受教育奠定情感基础。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教师对学生的要求才能被学生所接受,并转化为学生接受教育的内在动力。

爱是一种心理要求,教师对学生的爱心来源于教师坚定的信仰,来源于对党的事业的忠诚和对社会主义建设的高度责任心。教师爱学生从表面上看是师生之间的爱,实际上它表现了教师对祖国、对人民、对党的爱。爱学生就是爱我们事业的未来。

一、热爱学生需要真情

“教育不能没有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爱学生是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真诚地热爱学生,对学生倾注满腔热情,是教师必须具备的品质。教育的过程,是师生感情互相影响、互相交流的过程,教师只有对学生抱有深深的爱,才能引起学生对教师的尊重、信任和亲近,才能建立起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造成有利于学生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有利环境。“亲其师,信其道”,当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体察到教师无微不至的关爱时,就会尊敬教师,在师生间产生有利于教学的有效互动。相反,如果教师对学生缺乏感情,态度冷淡,甚至随意损害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就会引起学生的反感,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教师的爱是是理性化了的感情,是塑造学生心灵的原动力。青少年的心灵的可塑性只有在师生关系十分融洽时才显得尤为明显。在教育学生过程中,教师只有爱的注入才能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才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才能对学生进行有的放矢的教育,教育才能起到实效。

教师对学生的热爱,是激励学生追求真理的重要精神力量,学生一般都是从教师教育自己的过程中逐步认识社会的。教师对学生的关爱是学生建立高尚道德情操的基础。学生得到良好的情感体验,才会学会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树立社会普遍认同的社会道德感和责任感。

教师热爱学生还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情绪。教师真挚的爱是学生探究问题,培养学习情感,从而产生学习动力取向的需要。在教学实践中,教师热爱学生,受到学生的信赖与爱戴,学生往往把教师的爱转移到教师所教的知识上。引起注意的转移。这对于转化“问题”学生非常重要,所以教师要时刻关注每个学生的思想变化和精神状态,了解他们学习和生活上的困难,这样就能把关怀和温暖及时输送到他们的心田。

二、热爱学生要有尺度

教师要善于控制、支配和利用自己爱的情感,一定的教育目的和学生状况,决定教师对学生的感情表达的倾向、方式和尺度。

师生交往中,要把握对学生施爱的适度,既要防止娇宠溺爱,又要防止过于严厉,简单粗暴。学会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倾注不同的感情。一般来说,对低年级学生,要侧重于情感态度,开朗愉快的情绪,活泼生动的语言是接近他们的必要条件。对高年级的学生,要具有深刻、含蓄的情感,能引起他们强烈的内心体验。

教师要控制自己的感情,并不是说教师在学生面前不能表现出丝毫的愤怒和怨恨。其实,恰当地批评学生,也会产生有益的效果。我所任教的初三(410)班是一个优秀的班集体,但在一次“一二.九”大合唱的训练中,因为他们不够重视,一直嘻嘻哈哈,我劝说了几次都没有多大效果。再拖下去表演一定要砸锅,我心里暗自着急。如果教训他们一顿,虽然他们会认真起来,但本来愉快的活动就会变成强迫。于是我叹了一口气说:“看来你们对唱歌不感兴趣,不如弃权算了,免得上台表演的时候太难堪。”我说完就转身走了。过了一会儿,班长来找我叫我去班上,我依然表现出沮丧的样子,可是还没进门就听到整齐嘹亮的歌声,原来他们已经自己练好了请我来验收。学生从教师合乎人情的“怨恨”情绪中,看到了教师对他们充满善意的期待,相信教师所做的一切,都是出于对他们的真心实意的爱护。

严格的要求也是一种爱的体现,当然必须注意分寸,对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只有这样,对学生才能做到严而有理,严而有情。

这样的教育也才是完整的教育。

三、热爱学生需要信任

教师爱学生就要做到尊重学生,信任学生。教师热爱学生与父母热爱子女的感情不完全相同。教师爱学生是一种理性化了的正确感情。理性的爱才能是教育产生正效应。

教育就是信任。教师在教育实践中对学生表现出来的责任感,是激发青少年学生上进的精神力量,它有助于学生自觉地克服缺点,进行自我教育。特别是毛病比较多的学生,教师的“信任”,往往能激励他们客服缺点的勇气,促使他们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有这样一个“学困生”,从初二开始迷恋网络,因而经常受到老师和家长的批评,可以说,他听到的总是训斥和埋怨。有一次,这个学生为班里做了一件好事,教师不但不表扬他,相反还怀疑他,到底做了没有?于是这位学生与教师的对立情绪越来越严重,反正抱定“破罐子破摔”的决心,专门干些违纪的事。到我班上后,在新生“向你介绍我”活动中他大方幽默地介绍了自己。我发现他有一定才干,而且愿意表现自己,我决定给他机会。针对他热爱体育,活动能力强的特点,安排由他担任班上的体育委员。我的关怀和信任,使这个“学困生”因长期遭冷遇而郁郁寡欢的情绪迸发出热情的光芒,多次在体育比赛中获奖,并且光荣地加入了共青团。

信任学生,不仅是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原则,而且也是教育规律对教师的客观要求。教育是教师与学生的互动过程,要搞好教育,取得好的教育效果,既要发挥教师“教”的积极性,还要发挥学生“学”的主动性,学生情动则是实现这一环节的基础。

尊重学生就是尊重他们的人格和个性。教师要发扬民主作风,允许学生提不同的意见,不能要求学生绝对服从。对学生进行强制手段所施加的影响不会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体罚、训斥、讽刺等措施不仅会使教育一败涂地,还会将教育者本身推到学生的对立面。青少年有一定的好胜心,喜欢表现自己,得到别人的承认。如果过分限制,不能及时肯定其成绩,苛求过多,他们就会产生不满情绪。所以教师的责任和技巧就在于机智而敏锐地发现和保护学生的上进心,适时的加以引导。

四、热爱学生要有普遍性

教师热爱学生,要带有普遍性。普遍性要求教师不能只爱个别学生、少数学生,而应该去爱每一个学生,毫无保留的将自己的全部知识和才能奉献给全体学生。

爱生之心,师皆有之。差别就在于是爱个体,还是群体。平等、公正对待学生,这对于教师(尤其是班主任)而言,是必须遵守的职业道德规范;而对于学生来说,则是应该享有的基本权利。因此,教师在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过程中,要切记平等、公正的原则。无论是家庭富有的孩子还是家庭贫穷的孩子,无论是官家子女还是平民子女,无论是优秀学生还是后进学生,无论是正常人还是残疾人,都要一视同仁——主动关心,悉心爱护,耐心教育。这样做,才能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使每个学生都健康成长,都有所进步;才能改善师生之间的关系,增强学生之间的团结,使教育工作取得最佳效果。

今天的青少年,已逐渐懂得运用掌握的政治常识和道德标准评价身边的人和事,特别是评价与之朝夕相处的老师以及学校的各项工作。因此,教师应该时刻注意规范自己的言行,待人处事要力求合法、合情、合理,使学生觉得自己的老师是个品德高尚、处事公正、完全可信赖的人。诸如编排座位、评选先进、任用干部、安排劳动、辅导功课以及实施表扬和批评等等,都是学生普遍关注且较为敏感的事情,教师必须认真对待,正确处理。若无视学生的权益,违背原则,感情用事,偏心待人,学生就会遭受不平等对待。其结果,必然会损害学生的自尊心,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影响学生的团结,甚至诱发意想不到的事件。国内外大量案例表明:在学校、家庭或社会上,因为受到不公正对待而泄私愤、图报复,是当今青少年违法犯罪的重要原因之一,我们决不可掉以轻心。

教育过程中教师不能偏爱优等生,鄙视“学困生”,应该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进行因材施教,与每个学生都能建立平等的关系,是每个学生在“师爱”的滋养下茁壮成长。

教师只有做到了热爱学生,才真正做到了热爱教育。

【参考文献】

1、《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10.2、在线文献:《课堂提问的语言艺术》盐城师范学院 段志贵

3、《陶行知教育思想理论和实践》

4、《班主任之友》,2009年第4期《培养人性是教育的终极目标》厦门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庞振超

第四篇:让爱洒满学生心灵

让爱洒满学生心灵

基本情况:

周尚毅,男,10岁,小学四年级学生,做事无持续性,自我约束力差,课堂上没有老师的叮嘱是从来不听讲的,有时还情不自禁地大声说话,我行我素,爱惹事生非,注意力严重不集中,属于多动症,平时作业从来不写,除非老师亲自监督也完成不上,书写潦草。

原因分析:

经过和她母亲的交谈了解到,她的父亲是个简单粗暴的人,他俩多是再婚的,但他父亲仍不珍惜这段婚姻。在他年幼的时候,就经常受到父亲的打骂,但是,当父亲心情好的时候,又会满足儿子一切合理与不合理的要求,这就造成了他既胆大怕事又固执任性。二年前,父母又离了婚,使他受到很大打击,加上母亲常常在儿子面前哭诉自己的不幸,使这个小孩情感更加脆弱,心理压力更大,觉得自己在同学面前抬不起头来,干脆自暴自弃,就把自己反锁在家里,有时不去上学,采取有意回避的态度,压抑自己。通过家访,我明白了他不上学的原因是受到心理上的困扰。由于家庭的忽然变故,使她失去原有的心理平衡,变得更加焦虑不安,感到孤立无助,继而逃避,这是一种高度焦虑症状的消极心境。我认识到这时候家长和老师不闻不问,或批评责骂他,不仅不会消除这种不健康的心理,反而会增强这种心理。长此下去,其认识就逾片面,心理的闭锁就逾强,最终将导致对任何人都以冷漠的眼光看待,更加孤立自己,直至不可救药。

个案处理:

一、加强与其家庭的联系,说服其家长要尽到做父母的责任,使他摆脱心理困境。

我认识到造成他心理不堪重负的原因主要在于家庭,因此,我加强与其家庭联系,让其父母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责任感,使这个不完整的家庭也承担起教育孩子的重任。我一次一次地用课余时间进行家访,做好他母亲的思想工作,希望她承认现实,面对现实,树立起生活的信心,尽量不要在儿子面前哭诉、埋怨,因为这样于事无补,反而会增加他的心理负担,影响他的健康成长。还设法联系到孩子的父亲,说服他多用一些工余时间回来看看儿子,多点关心他,尽到一个父亲的责任,不要让家庭关系而毁了孩子。经过多次推心腹的交谈,终于使他们接受了我的建议。由于家庭与学校共同努力,使孩子的心理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不再逃避,也愿意跟同学们交往,渐渐地回到学校上课了。

二、爱护、尊重学生。

其实,学生的心灵是最敏感的,他们能够通过老师对自己的态度来判断老师是否真心爱自己。同时,他们也渴望老师能够时时刻刻关心爱护自己。“罗林塔尔效应”告诉我们:只要教师真心爱学生,并让他们感受到这种爱,他们就能以极大的努力向着教师所期望的方向发展。问题是,有些老师走进了“爱”的误区,对“爱学生”的认识表面化,以为不讽刺不挖苦不歧视不体罚就是关心爱护,以为嘘寒问暖为学生提供物质帮助就是关心爱护,以为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考试分数就是关心爱护,殊不知,真正的关心爱护,不仅是生活上“扶贫”,学习上“扶智”,更应该是精神上“扶志”,品行上“被德”,心理上“扶健”。有人说,对学生,可以没有爱,但要尊重。我却以为,尊重就是一种爱,真正的爱不能没有尊重。很难想象,一个无视学生人格、漠视学生尊严的教师,会是一个热爱学生的教师。一个善于爱的教师,他一定懂得尊重学生的自尊心,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保护学生的尊严,因为“只有教师关心学生的人的尊严感,才能使学生通过学习而受到教育”,苏霍姆林斯基这样告诉我们,“教育的核心,就其本质来说,就在于让儿童始终体验到自己的尊严感。”反之,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就会阻碍学生的进步和发展,甚至毁掉他们的前途。一个善于爱的教师,他一定懂得尊重学生的个性。

三、给以较多的情感关怀

教育是一项伟大的育人工程。人是具有情感的,所以情感关怀在教育中处于相当重要的位置。学生的过分冷漠实际上是一种精神情感的失调,教师给以较多的情感关怀,可以收到明显的调节疗治效果。

1.多一些理解沟通的谈话。抽一点儿时间,以平等的姿态,多跟学生谈谈心,能知道学生的心里工正在想些什么,能知道他们最担心的是什么。不要盛气凌人地训斥学生,多表示一些理解,适当地给一些点拨,学生心头的那点儿郁结往往就化解了。

2.多一些一视同仁的关心。这些有心理困境的学生,大多非常敏感,自尊心极强,性格内向。如果教师在对学生的态度上厚此薄彼,对他们有些冷淡,他们就会感到强烈的不满。所以教师必须真正了解每一个学生,对每一个学生都要做到一视同仁,尤其对心理素质欠佳、单亲家庭的学生,不妨格外表示自己的好感和热情,这并不是虚伪,这是调控学生心态的需要。

3.多一些宽厚真诚的爱心。心灵过分脆弱、缺少爱的学生大多有点偏执,脾气或许有点“怪”,教师千万不能因此而嫌弃他们,也不能硬要他们立即把怪脾气改掉。青少年有点儿孩子气是正常的,每个人的个性千差万别也是正常的。教师如果能以一颗宽厚真诚的爱心去教育他们,必能便他们走出暂时的心灵阴影,而步入人生灿烂的阳光地带。

四、在师生间、同学间架起爱的桥梁,使他感受到集体的温暖,恢复心理平衡。

开始,他还不愿上学,我去到他家里时,老躲着不见,或是一问三不答。我知道这是防御心理的表现,其实其内心还是渴望得到别人的同情和关心的,他极需要被爱的感觉。我不急也不燥,以极大的耐心和热情地给他讲班里发生的趣事,讲同学们是多么希望他回到学校,和他们一起学习,一起活动。我主动与之接近,缩短心理距离,想用集体的温暖来消除她内心的焦虑和冷漠。同班级同学知道这种情况之后,主动利用放学后的时间,陪他聊天,给他讲讲学校组织的各种各样的活动„„慢慢地,他的表情没有那么呆板,渐渐地露出了一丝向往。此后,他瘦弱的身影也逐渐逐渐地出现在教室里。但我并不满足于此,一直寻找让他重新振作的契机。上课时,我提出一个问题,很多同学不会答,竟意外地发现这孩子眼里露出一点笑意,就抓住这个机会提问他。开始,他涨红了脸,讲得结结巴巴的,我用鼓励的眼神望着他,亲切地对他说:“老师相信你一定能行的!”结果他讲得很流利,得到了全体同学的掌声,他的脸上也露出了久违的笑容。此后,我还多次为他提供尝试成功的机会,让其体验成功的喜悦和荣誉,增加良性刺激,使他摆脱自闭心理,激发起自信心和上进心。心灵的交往,热情的鼓励,温暖着他那颗冷漠的失望的心,使他重新回到了班集体中。

五、我们不能把学生的心理问题当作品德问题来看待。

生存与发展是当今世界性的教育主题,而生存和发展有赖于优良的素质。人的素质结构由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等构成,没有健康的心理,很难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但在班主任工作中,我们往往注视着学生学习成绩的高低,品德的优劣,而忽略了对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尤其甚少注意到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甚至把心理问题当作品德问题来看待,把解决思想问题的方法来解决心理问题。这样做,将使班主任工作的实际效果大打折扣,也培养不出学生对学习与生活的健康和积极的态度。班主任工作的成效,有时是取决于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程度和理解程度。加强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也是走出传统德育困境的需要。要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必须要注入心理健康教育的新鲜内容。

学生需要爱,教育呼唤爱。爱像一团火,能点燃学生心头的希望之苗;爱像一把钥匙,能打开学生心头的智慧之门;爱是洒满学生心灵的阳光,能驱散每一片阴坦,照亮每一个角落,融化每一块寒冰。愿每一位教师、家长不光有爱,而且善于爱。

第五篇:让爱的阳光洒满学生的心灵

让爱的阳光洒满学生的心灵

仁寿县向家乡九年制学校罗德成爱是水,爱是阳光,爱是空气,如果没有爱,再鲜活的生命都会枯竭。社会需要爱,教育需要爱,学生更需爱。“没有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这个道理我们每个为人父、为人母、为人师者都耳熟能详,身体力行,然而我们的孩子并不领情。当社会、学校、家庭、都一口同声地喊着:“一切为了孩子时。”我们孩子都感受不到爱的存在,有的衣着随便,有的学习懒散,有的违规违纪,有的夜不归宿,有的沉迷网络游戏的虚幻世界里,有的成了问题少年……

他们认为家长不爱他,学校不关心他,同学看不上起他,好像全世界人民都亏欠了他,唤醒这些孩子的良知,使他们常怀感恩之心。感受爱的湿润,让爱的阳光洒满他们的心灵,是我们班主任的神圣使命,在是常班务工作中,我们进行了一些尝试。

一告诉学生:爱在你身边。

“教育绝非是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正在于它是心灵的唤醒,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时下,我们的学生独生子女居多,他们是父母的天使、掌上明珠,是家里的小皇帝、是家庭的希望。没有哪一个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哪怕他们是要天上的星星,如果可以,我们的父母也会摘下满天的星星来满足他们的奢望的,在这样变态的爱的包围下,孩子们反而感受不到爱的存在,稍有不如意,愿望得不到满足,就认为父母不爱他了世界末日就到了…….表现出颓废

和异常的反叛。我充分认识到,这是孩子对爱没有正确地认识,他们对爱的感悟需要时机,对爱的良知需要唤醒。机会总是留给有心的。为此我在教授十一册语文《“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文时,文中作者表达的母亲湿润的爱“精彩极了”和父亲严厉的爱“糟糕透了”都是我们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爱,一生能有这两种爱是多么幸福,我让学生反复诵读:“这些年来,我少年时代听到的这两种声音,一直交际在我的身边‘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精彩极了’,‘糟糕透了’……...它们像两股风不断地向我吹来。我谨慎地把握住生活的小船,使它们不被哪一股风刮倒。我从心底里知道‘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种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在有的鼓舞下,我努力地向前驶去。”让他们去体会作者对父爱、母爱的解读,课后,我布置了一个班会主题,“你的亲人是怎样爱你的?”让学生准备:“你认为最爱的亲人是谁?并写出体现爱的二、三件事来”“你认为哪一个亲人最不爱你?举一个具体事例来”;“你觉得老师爱你们吗?”,“你怎样看待家长,教师的惩罚!”学生做了充分的准备后,我召开了主题班会,就以上问题进行了交流,从学生反馈来看,很多学生能够正确认识父母、师长、朋友的爱,也有部分同学认为:家长对自己不公平,偏爱弟妹或哥姐;家长外出务工,自己被受孤独,也是不爱自己;老师有时对我们很严厉,对其他同学偏心等。根据这些,班里展开了大讨论,对一个个案例进行了具体的分析,最终都是学生自己有错在里面,父母、老师那样做,恰恰是体现了爱。这样使同学们认识到了:天下没有不爱自己孩子的父母,孩

子在父母心中永远是最棒的,老师把每一个学生都当作是自己的孩子……活动中有的孩子还唱起了《世上只有妈妈好》。父爱如山,母爱如水,师爱无言,友爱无价,不同人对爱的理解是不一样的,不同的人对爱的表达是不一样的。父母的一声:“宝贝”,父母的一顿棍棒;老师的一个微笑、一次惩罚:同伴的一个眼神,无不渗透着浓浓爱意,只是我们没有能够体会到,爱不是溺爱,爱中有严,爱中有爱,只要我们用心去体会,爱就在身边。

二、告诉学生:爱在你心里

一个富有爱心的班主任,更会去“爱”和传递“爱”,一个心里充满“爱”的孩子,更能体会“爱”。当孩子们感受到自己身在爱的包围中时,我为了让学生常常体会到“爱”的存在,将上面的活动引向深入,鼓励他们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你对着大山喊:“我爱你”,山谷也会回答说:“我爱你”;你对着大山喊:“我恨你”;山谷也会说:“我恨你”。这个故事说明了“爱”和被“爱”的哲理。一个心里充满阳光,富有“爱心”的孩子,他眼里的世界就风光无限处处有爱,而少见邪恶.。我适时地组织了许多活动,让爱常驻孩子们的心里。如“为贫困生献一份爱心”,“为学困生讲一道题”,“送生病的同学去一次医院”,“为父亲剪一次指甲”,“拥抱妈妈三分钟”等活动。一次活动后,一个男孩子在日记中写到:今天老师让我们在这个周末“为父亲剪一次指甲”或“拥抱妈妈三分钟”,我便选择了不太“肉麻”的“为父亲剪指甲”。那是怎样一双手啊,父亲是乡村一名建筑工人,长年与泥土、砖块、瓦片打交道,连一双手套也舍不得买,手掌厚厚

地,手背满是裂纹,裂纹里充盈着红红的血丝,手指上满是老茧,脱了一层又不层的皮,旧的皮还没有褪去,新长出来的皮又破了,我忍不住问了一声:“爸,痛不?”爸只嘿嘿一笑:“不痛,已经习惯了,再干一年你读大学的钱就够了,我就不做了。”泪水模糊了我的双眼,我怕爸爸看见,我选择了拥抱母亲,将头深深地埋下去,不一会儿,我感觉到我劲项上湿润了,温温的。我感谢父母,给了我无私的爱;我感谢老师,让我有了感情爱的机会。我将这篇日记在班上读了,同学们的眼睛模糊了,红红的。七十多人的班级没有一点声息。“父母默默地爱着我们,我们一丁点的爱,竟让们激动不已。”通过活动,让学生们体会到关爱别人,快乐自己。我们只要有颗平常心,宽容心,爱就在自己心里。

总之,在同学们的日常生活中、学习生活中,并不缺少爱,缺少的是对爱的感受,缺少的是一颗富有“爱”的心。让我们在缺少爱的心灵播下爱的种子,在失去爱的时候重绽爱的笑容,在不会爱的荒原开垦爱的沃土;让我们多一份耐心、少一份急燥,多一份宽容、少一份苛求,多一份理解、少一份指责,爱就在我们身边,爱就在我们心里。给学生以健康的“爱”,让学生在“爱”的阳光中健康成长!

下载让日记成为学生心灵的爱之旅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让日记成为学生心灵的爱之旅.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让爱照亮每个学生的心灵(范文模版)

    让爱照亮每个学生的心灵 7月14和15日我县进行了班主任培训,首先感谢教育局给我们这次培训机会,通过外请老师的经验介绍使我获益匪浅,下面谈谈我通过这次培训和自己平时的积累获......

    心灵之旅

    心灵之旅 繁华都市承载着无数人的梦想,城市喧嚣渴望心灵的寂静。释放心灵的束缚,融入自然的怀抱。这一天,终于来了;这一天,我们来了。 旅游大巴缓缓驶过城市的街道,看着一幢幢高楼......

    让经典诵读裸成为学生的愉快之旅 2013.1.15

    让经典诵读课成农村小学生的快乐之旅 广西岑溪市马路镇中心小学龙珊 “经典古诗文”是文学宝库的瑰宝,也是我国古典文学中的精华,古诗可以陶冶情操,丰富想象,还是可以培养学生对......

    一条荡涤心灵的爱之旅

    一条荡涤心灵的爱之旅 新安小学六(2)班樊婧妍指导老师:张娟轻轻翻开《爱的教育》的扉页,就有一种爱的味道弥漫开来。书中的每一个字眼,都有爱的韵味。今天我终于读完了《爱的教育......

    让写作成为学生放飞心灵的场所(精选5篇)

    让写作成为学生放飞心灵的场所 ——小学作文教学之浅见 写作是一种重要的社会生活方式,是促进自我发展的重要手段。小学生作文是运用书面语的综合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让日记成为学生心灵的栖息地_人教版新课标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让日记成为学生心灵的栖息地人教版新课标 新课标指出:“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提倡学......

    日记,让我走进了学生的心灵

    长安区小学班主任经验交流材料 日记,让我走进了学生的心灵长安区南街小学 康 伟 玲 2013年4月 日记,让我走进了学生的心灵 长安区南街小学 康伟玲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

    让爱的阳光照亮学生的心灵世界

    让爱的阳光照亮学生的心灵世界事迹概述:王子环,铜官山区长江路小学教师。十六年来,他辛勤耕耘,利用节假日时间,带领学生到社区开展实践活动,慰问空巢老人;精心编辑班级《雁之路》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