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强化人才资本对科技创新的支撑作用
强化人才资本对科技创新的支撑作用
袁兆亿
当今社会,知识经济蓬勃发展,面对新的挑战,我国的科技经济发展必须明智地抓住加快自身人才资本扩充这个关键,积极应对国际人才激烈竞争的态势。要提升科技创新力,首先必须拥有足够的创新人才,只有科技人才的整体数量和质量水平提升了,科技创新力才能提升。事实证明,谁占有更多人才,谁就拥有更强的创新潜力。
一、科技创新,理念先行
(一)历史的经验
科技创新是一个历史的发展过程,是一种社会现象,一种思维方式的变革。以史为镜,历史上,十九世纪下半叶,世界科技中心由经济发达的英国逐步转移到经济相对落后的德国,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德国在哲学上首先摆脱了机械论的束缚,发展了辩证法和唯物论。因此,要造就创新型的社会,推动全民创新,首先要在全社会实实在在地建立起一种创新文化,要采取措施构建起一种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社会环境,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
在中国,也许是受了传统文化的浸泡,也许是中国知识分子天生的性格使然,计划经济下长期形成的科技体制和社会文化熏陶在人们心中形成的厚实传统观念和思想积淀,使科技人员往往重虚不重实,例如,一些人偏好于论文的发表,不知不觉中发表论文渐渐蜕变成了这些人的一种寄托,一个情节,一种精神遗存,而不注重成果的实际应用,这种状况的存在严重约束了创新文化的生长。因此,要加快推动科技创新,首先要培育一方土壤,要真正树立起一种有利于创新的社会观念,无论是政府,或是民间都要从思想上对创新有一种本质的认同,有一种执著的追求,并通过科技领域创新行为的带动,使其向全社会扩展和蔓延,并不断壮大。
(二)新经济模式对传统科研的挑战
当今世界,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经济的创新成分越来越高。随着科技对经济的日益渗透和发展,科技应用趋势日益加强,科技应用日趋复杂,用户服务需求的非稳定性和个性化特征日益明显,管理思想和方法等知识与信息技术的集成日益强烈,同时科研系统所处的内外环境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为了适应环境、技术,以及市场的需求和迅速变化,我国的科研开发途径和科
研体系的构造方式也在进行着适应性调整。这场变化正在挑战着人们传统的科研概念和习惯,并已渗透到科研机构的技术与设备、人员与组织、策略与管理等各个方面。
近年来,知识经济的发展也在促使科研工作模式发生着许多新的适应性变化,各种跨团队和跨职能的合作不断出现,甚至出现虚拟工作团队。因此,科研机构的人员管理也相应地由过去对科研人员点的定位,逐步过渡到现在的区域或区间的定位。
(三)创新是科技发展的不懈追求
要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就必须充分把握和深刻认识各种科技资源潜在的挖掘价值和开发空间,不断构建新的创新能力。创新力是在各个独特关键力影响因素之间的相关性基础上,对核心创造力进行综合运用,并使其达到整体最优的目标管理。体制、机制、管理等因素对科技创新力的获得、运行,以及对人本环境的形成影响极大。科研机构作为一个系统,其创新能力地位的确立和维持,要求在现有系统中进行资源的合理组织和不断开发,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十分注重知识管理的创新。
现代市场竞争的实践证明,赢得市场优势的关键因素在于自主创新。如芬兰抓了移动通讯的机遇,因而成了移动电话的先进国。印度大力发展软件,因此成了软件出口大国。正如美国经济学家提出的“胜者全得”的理论,认为在技术上领先一步者,就有可能赢得这个领域的大部分市场,因此,现代市场竞争实质上是科技人才的竞争,而科技创新则是科技人才对经济发展提供支撑和发挥效能的重要切入口。
二、开发科技人才资本是维持创新动力的关键
(一)科技人才资本提升创新实力
人才资本具有人和资本的双重物性,携带高质量人才资本的人才不但是生产资料的拥有者,而且更是创造知识价值的劳动者。人才资本与劳动的结合不但能够产生新的生产要素,而且可以通过对知识的运用,节省和替代投入到生产过程中的物质资本数量,并使经济发展产生质的变化。
科技实力和人才是衡量国家实力的重要标志,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要条件。随着社会层次越提升,经济发展越成熟,社会劳动所包含的知识越丰富,人才资本对社会经济发展所起的决定性作用也就越发明显。事实上,知识经济之所以能在短期内迅速席卷全球,正是由于作为其基础的知识和信息所蕴
藏的巨大能量创造了前所未有的以较低投入和较低资源消耗,有效获取高产出的经济增长局面的结果,在这个过程中,如果缺少高密度的人才资本参与是绝对办不到的。
(二)高存量人才资本形成创新的连锁能动效应
近年来,世界经济和产业结构的变化趋势显示,具有高创新力的知识产业已经成为当前经济发展的新型增长空间,并对经济结构起到优化和柔化的作用。15年前,经济效益在世界上排名前十位的企业,几乎全部是建立在自然资源的加工、制造基础上的资源经济型企业。而步入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名列前茅的大部分企业都是具有高创新力的知识型企业。其中,美国微软公司就是一个十分典型的例子,这类企业以其雄厚的人才资本和成熟的现代“知识员工”队伍形成强大的创新力。实践表明,在当今国际经济活动中,人才资本的转化所带动的知识创新和技术应用,在生产力提高过程中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事实上,它已成为整个经济的先导,形成了生产要素中最重要的部分,其未来潜力的发挥无可限量,以至于人们难以预知人才资本极限竞争力的终点之所在。
(三)人才资本深度开发是创新力持续提升的保证
人才资本开发的最终目的是要获取效益,而这种效益最重要的是由创新活动来体现的。我国的人才资本整体开发效益相对于发达国家而言还存在较大差距,科技活动中创新力偏低的现象比较常见。同时因为传统体制因素的束缚,造成人才资本使用的低效率引致的科技资源浪费现象也比较严重,由此导致了我国本来就不容乐观的人才资本存量更加大打折扣。
人才资本既是一种个体主动型资本,也是一种体制被动型资本。事实证明,人才资本是一种可活化资本,其活化程度是环境变量的函数,良好的体制环境因素是发挥个人主动性的重要基础。因此,要十分注意那些长期起作用的结构性因素对人才资本的影响。积极消除影响人力资本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以制度创新促进人才资本的健康发展,真正形成人才资本与科技创新发展的良性互动,最大限度地发挥人才资本的潜在创新力。
(四)创新是人才资本的最高层次开发
在世间一切资源的开发中,人才资本开发当属最高层次的开发,它是知识经济赖以发展的关键,是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的动力和源泉,这已经愈益成为现代社会的主流意识。美国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舒尔茨曾经指出:人类的未来并不取决于空间、能源和耕地,而取决于人类智力的开发。人类的 未来发展没有尽头。
人才资本是附着于人脑的、一种内化了的知识力,人才资本能动性的价值之高,就高在它不囿于现有的思维定势和知识范畴,敢于不断创新,善于创造新的知识,从而推进了知识经济的发展。知识经济社会为人们无限制地吸收知识,无限制地发挥人才资本的内在创造力,提供了极大的空间和可能。造物的最大成就莫过于创造人类,而人类的最独特优势在于创新。人和动物的一个重要区别,就在于其不仅追求生存,而且追求发展。因此不断地创新就自然成为人类进化的一种极端重要的手段。
(五)充分发挥科技人才的无限创造力
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资本的要求是把创造力摆在首位的,因而创新能力将成为人才的核心素质。自古以来,世上不知有多少宝贵的精力,都白白地牺牲在毫无意义的没有创新精神的守旧工作中,这确实是人类文明史上最大的损失。创新是人类社会进步的灵魂,是经济发展不竭的动力。创新的基础源于人才资本的积累,创新的冲动来自于人们掌握和运用知识的程度,发展和储备核心人才资本竞争力的根本目的正是为了创新。由于高质量人才资本所具有的无限的内在创造力,从而使其成为知识经济社会中最为重要的资源。因此,要创新首先必须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必须通过人才资本的不断积累并充分发挥其作用,以不断铸就创造力的坚实根基。
三、提升人才的战略地位,优化科技人才队伍结构
(一)突出人才战略的领先地位
一种历史现象的产生,往往伴随着一个经济机遇的到来。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为我国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中国在接受这个挑战中所遇到的最大难点,最终可能来自于自身的人才资本障碍。如果这个问题不能有效地及时解决,那么我们面临的历史机遇所引发的可能将是一场危机,一场事关中国发展前途的人才资本危机,对此我们必须有足够清醒的认识。
近年来,发达国家大规模兴起的人才资源战略,极大地激化了人才的国际化竞争强度。当前明显存在的人才倾向性流动,使情况变得更为复杂和多变。努力培养和大量吸引各类人才,加速扩充自身的人才资本存量,已成为各个国家和地区提高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事实证明,由于人才资本所具有的独特性和延展性等特点,所有重视和积极强化人才资本积累的国家和地区,均能在各方面的发展中取得极大的获利回报,而且能够在未来的发展中迅速释放出巨大
的竞争能量,并延伸出广阔的发展空间。中国要在这场竞争中避免落伍,就一定要把人才争夺战略放在十分优先的位置。
国家科技部不久前宣布实施三大战略,即人才战略、专利战略和技术标准战略,其中,把人才战略摆在了首当其冲的位置。国家科技部的人才战略针对入世后我国科技人才流失的现象有可能进一步加剧的状况,提出要加入国际人才争夺战,有针对性地加大对海外顶尖人才特别是高水平人才团队的引进力度,并为他们的研究工作提供一切可能的保障条件。为此,国家科技计划和项目都将把发现、培养和稳定青年人才,特别是青年尖子人才作为重要考核指标,这使得人力资本作为先进生产力的第一资源要素的地位进一步突显出来。
(二)强化吸引科技人才的多向效应
为了加快对科技人才的吸引,促进人才资本的扩充,发达国家一直在着力构建高度灵敏的人才反应机制,不但注重国内的人力资本投资,而且把眼光投向国外,通过大力招收外国留学生,以达到吸引优秀人才的目的。事实表明,在人才资本发展策略中,以投资方式引进人才是快速获取高质量人才资本的重要而有效途径。为此,不少国家相继制订出一系列吸引外国留学生的计划、政策和措施,并且构架了较齐全的为留学生服务的管理机构和服务设施。为了应对国际间日益加剧的人才竞争态势,我国在吸引国(境)外优秀科技人才方面应不断加大力度和提高档次。
科技投入是科技人才资本投资的重要方面。近年来,我国各级政府对科技投入的力度不断加大,通过各类科技项目的投入带动了科技人才团队的成长,扶持和培育出了一批年青的优秀科技人才,为我国的科技创新争得了主动权和持续的发展动力。今后还可以考虑通过对科技项目进行组合型投入,有意识地对科技人才团队进行组合型培养,使科技人才结构更适应科技创新的要求和面临的新挑战。
(三)科技人才队伍结构调整的方向及选择
为了更好地适应现代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要求,我国科技人力资本结构调整的推进,必须兼顾考虑群体和个体两方面因素。就群体而言,应根据特定范围内的原有人力资本群体结构特点,在群体性的知识扩充、整合、互补基础上,对整体性人才资本的配置进行优化;就个体而言,则主要通过个体人才资本的扩充和复合,达到个体人才资本结构的优化,从而为整体人才资本结构的调整打下基础。人才资本结构调整的目标在于,不但要促使每个个体拥有更多
更优质的人才资本,而且更要保证整体人才资本实现最优的互补性配置,达到1+1>2的整合优势。因此,这是一个从个别空间或领域的人才资本结构调整开始,逐步扩展到整个人才资本结构链的调整过程,伴随着这个过程,不但将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构建起强有力的人才资本支撑体系,而且将进一步形成更强大的人才资本竞争力。
根据我国现阶段的发展状况和水平,当前科技人才资本结构调整的重点应注重两个方面:一是发展科学层次的高质人才资本,二是发展技术层次的高质人才资本。从我国近年的发展情况看,科学型的高质人才资本发展相对较快,而技术型的高质人才资本发展相对不足,从而导致高质人才资本结构的不尽合理。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对技术型高质人才资本的需求不但是大量的,而且将会占有越来越大的比重。在美国高科技圣地硅谷,企业的口号是“永远缺乏工程师”,表明了经济发展对技术型高质人才资本的大量需求。
鉴于目前我国所处的发展阶段和现实国情,以及各地区各部门间存在的人才资本差异,在实施人才资本结构调整战略时,除了要进一步加快自身的人才资本结构调整外,还可以考虑面向全球某特定区域作为外延人才资本库的选择目标,并在所择向的范围内构建人才资本战略联盟,作为人力资本结构调整之有机组成部分和战略补充,这不仅能够使每个地区或部门既保持自身所独具的人才资本优势,同时也外延了其对外部人才资本有效利用的范围,从而有利于促使各地区或部门能够突破和超越自身限制,在更广阔的范围内对潜在的人才资本资源实现共享。
四、科技人才流动有利于激活创新氛围
(一)人才流动促进人才作用的发挥
人才流动机制不活,不但可能影响人才作用的发挥,而且往往会极大地削弱吸引人才的政策力度,使其效果不明显,发挥不出应有的作用。如果人才担心一旦进入某单位,就再也离开不了的话,那么在进入之前总是要思前顾后,不敢贸然进入的。如果一个单位通过各种手段包括行政手段硬性把人才留住,那是等于死用人才,用死人才。而我们提倡的是活用人才,用活人才。一个敢于让人才流动的单位,往往是一个善于用好人才,有能力用好人才的单位。虽然,无论是人力资本的进入或退出,其成本都是相当昂贵的,但是从用好人才的科学角度考虑,我们还是应该以积极的心态支持人才流动,这不论是对人才或是对单位的发展都是一种有益的促进。
(二)在流动中实现科技人才资本增值
知识型员工往往具有较强的流动意愿,科研人员属于知识型员工,因此同样具有较强的流动意愿。现代社会,知识型员工已由追求终身饭碗,转为追求终身创造事业能力。事实上,人才流动是必然的,人才不流动,科研人员的能力就不可能提高,人才资本就不可能增值,也就难以激活人才的创新潜力,因此,对科研人员的科研活动管理要有动态思维,要不断创新管理模式,适应新形势发展的要求。
五、人才资本产权保护
(一)确立人才资本产权的法律地位
一般来说,货币资本是被动型资本,人才资本是主动型资本,货币资本没有人才资本的推动是运转不起来的。对于科研机构来说,其资本构成可界定为非人才资本和人才资本两个方面。根据法律,人才资本是不能作为风险抵押品的,因此人才资本所有者在产权规定上不能成为风险的最终承担者,除非其所有者以自有风险资金作为抵押保证。因此,非人才资本是科研机构风险的最终承担者,非人才资本所有者往往成为科研成果产值剩余索取权的主体,特别是那种高风险性的科研项目更是如此。
但是人力资本同样具有较大的风险性,在知识含量较高的科研成果里,人才资本的投资具有较强的专用性,往往只在特定的科研部门,或者特定的科研领域里具有专有价值,项目一旦失败,人才资本的退出成本相当昂贵。虽然人才资本不具有抵押功能,但形成人才资本的投资风险性很大,因而这部分人才资本也往往要求剩余索取权。这就涉及科研管理中对高质量人才资本投入的风险回报和价值体现,处理不好则会影响科技人才创新的内在动力。
(二)正确理解人才资本产权价值
提高科技人才待遇,对科技人才实行技术入股,或给予股权、期权分配等,以及在科学研究和科技开发中对科技人才给予各种价值回报,这些都是在实质上对科技人才的人才资本产权的一种认可。但是目前对人才资本产权的界定仍然带有很大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对人才资本产权评价缺乏规范性的标准,这些对于调动和发挥科技人才的积极性都会造成不利影响。
六、全力营造良好的创新基础和环境
(一)大力发展科技企业孵化器
据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发布的报告显示,企业技术创新已日益受到我国企
业的重视。虽然目前我国仅有少部分企业进入高新技术产业,但是有相当多的企业准备向高新技术产业领域进军。不过这份报告同时显示,创新人才的缺乏、创新资金引进渠道的不畅、缺乏鼓励创新的社会环境等等,均已成为制约企业实现技术创新的主要瓶颈。
目前,全世界约有企业孵化器3000多家,主要集中在美国和西欧等发达国家。以企业孵化器发展最具代表性的美国为例,企业孵化器在美国以每周新开一家的速度增长。目前,全美约有620家企业孵化器,孵化面积约达到3000万平方米。平均每个孵化器大约容纳20个新创企业,其中美国国家企业孵化器协会(NBIA)的会员孵化器则平均容纳24个新创企业。这些孵化器公司有不少在美国的NASDAQ股票市场上市。根据有关资料统计,美国上市的孵化器公司最多时达到近百家。
我国的科技企业孵化器经过十多年的稳步发展,在数量和质量都已经有了一个大的飞跃,但是与其相对应的科技人才数量也必须有大的发展才能适应需求。因此科技人才队伍的发展能否及时跟进,将成为未来科技企业孵化器能否获得高速发展和成功的关键。
(二)积极推进企业基础研究
基础研究是企业发展的源动力,是拉动产品科技化的火车头。有了基础研究的支撑,应用技术的产业化才有根基,产品的科技含量才有可能真正提升,从而赢得高附加值。否则,企业只能做新产品的追随者。世界大有前途的公司都非常重视研究机构的建设与投入。这些跨国公司巨头的研究部门汇聚的科学家很多都在八九千人之众,科技创新投入非常之大。实践证明,大型企业建立科研机构是不可或缺的。
目前我国已经具有较强的基础研究力量,并已形成了一支门类较齐全的基础研究人才队伍。但是目前仍有不少大企业似乎对基础研究的兴趣不大,为此必须在政策上对此加以强力引导。我国企业要跻身世界,一定要重视理论与应用技术的基础研究。例如,我国电子产业的发展速度非常快,也具有一定的基础研究能力,如果能在基础研究平台的搭建上更向前迈出一步,引导企业和企业科技人才注重基础研究,那么中国电子产业在不久的将来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目标是指日可待的。
(三)在高等院校设立工业创新中心
在人才密集的著名高等学府设立产业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已成为国际惯例。
通过在大学设立“工业创新中心”,建立起“市场—产品—技术”链,以形成专利和产品原型为主要目标,产生一批以产品原型与技术队伍为核心的高科技公司,对于推动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我国的不少高校,都具有这方面的有利条件,应该为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做出积极贡献。
七、加快发展创新型科技产业
(一)以科技创新增强经济的健康成分
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史证明,经济中的科技创新成分越高,经济抗冲击的承受力就越强。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在战后的一片废墟上发展起来的日本经济持续增长近30年。1968年日本国民生产总值(GNP)已超过德国,跃居世界第二位。到二十世纪80年代中期,日本追赶美欧主要发达国家的目标已经基本实现。但是在追赶过程中,日本没有重视随时解决深层次矛盾,其中主要是体制问题、财政赤字、坏账问题,以及经济结构等问题,致使日本经济陷入持续十多年的低迷。但是日本对于经济衰退显示了很强的承受和应变能力,其经济基本面仍然相当强健。这主要得益于日本政府和民间一直在不断地增加研究与开发投资,始终重视科技创新,使日本保持拥有世界一流的制造技术,保证了其在经济调整方面比其它缺乏创新能力的国家具有更从容的余地,因此,日本经济增长潜力不可轻视。
东南亚的许多国家虽然经济一度快速增长,但是由于其不重视技术创新,缺少自主知识产权,过分依赖外来技术,因此在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中经济受到严重冲击,造成很大损失。应该看到,我国多年经济高速增长所走过的路子与受金融危机冲击的东南亚国家有些相似,这场危机对于中国如何选择新的发展模式具有警示意义。
(二)科技人才资本存量与科技创新的战略定位
知识经济条件下的创新力概念不仅是对科技经济状态的一种反映,而且尤其是对一个新的历史发展进程和一种科技经济关系整体结构所发生变化的描述,这种变化突显了以人为本的新兴社会主流价值取向。
新经济环境中,国家和地区的科技发展战略模式选择,客观上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其中人才资本存量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发达国家之所以能够保持高度的创新力,而且在发展过程中能够多次顺利地进行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技术升级,并一直保持着较高的经济增长质量,是与其坚持依靠充实的人才资本存量作为支撑密切相关的。知识经济之所以能够首先在美国崭露头角,最关
键的也正是在于其拥有足够的人才资本来推动和保证知识经济的发展。
对于任何国家和地区来说,当前的发展战略选择会受制于现时的境况,但未来的发展战略选择则取决于今天的准备。伴随着新经济浪潮的冲击,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等“朝阳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的迅猛发展,深刻地影响着各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的发展。面对国际知识经济的发展大潮,顺势而上,确立以人为本的发展战略,推进人才资本的快速积累,提高人才资本利用效益,从而加快提升整体经济要素资源禀赋结构的升级,实施对中国早日进入知识经济最为有利的人才战略,构造新经济发展的新优势。
八、加快培育科技创新的生长点
(一)引导和支持中小企业创新
有关资料表明,国外的中小企业具有很强的创新能力和很高的创新密度,因此,支持中小企业创新是构建科技创新生力军,培育创新快速生长点的有效办法。有关资料显示,自二十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科技发展项目的70%以上是由中小企业完成的,中小企业的人均发明是大型跨国公司的2.5倍。但在我国家,除了部分高科技成长型公司之外,绝大多数的中小企业还是以半机械化为主,部分中小企业的技术水平低下,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存在很大差距,在整个产业层面上影响了我国创新力的快速生长。因此,政府要注重引导企业处理好经济与科技的关系。有时候,技术尤其是基础技术,并不能立即变成市场价值,变成受欢迎的产品,但企业并不能因此轻视基础研究。但凡成功的企业,奉行的都是企业与科学家紧密结合之道,关注市场,因势利导。只有在技术研究领先一步的情况下,企业才能抢占市场先机,在最短的时间内推出符合市场需求的新产品。
(二)合理布局科技产业
我国要加快发展,就必须注重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协调发展的合理布局和安排。中国拥有相当数量的传统产业,而且在国民经济发展中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从根本上讲,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是建立在传统产业的基础上的,同时传统产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要嫁接高新技术产业,或者用高新技术成果来改造传统产业,这两者是息息相关的。我国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扩充自己的知识产权,搞自己的产业化,就必须有一个好的产业基础和工业基础,否则高新技术产业就很难发展起来。因此,一方面要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另一方面要加大对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力度,要在科技产业布局中稳定传统产业的基础上,对传统产业进行逐步调整,同时要加快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要做到以传统产业支持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反过来,以高新技术产业带动传统产业的升级换代。
九、创建学习型组织
(一)知识是创新的前提
知识素质是创新的基础,是创新的智力因素。创新者是永远的学习者。成功的科技人才除了运用好自己的知识素质外,还必须不断学习新知识。今天的教育培训是潜在的明天的创造力,要不断提高科技人员的学习动力,是保持创新后劲的重要因素。创新与学习这两者是永远联系在一起的。当前,我国科技人才的群体中,个体学习的时候多,团体学习的时候少,这样不利于学术思想的交流,不利于创新文化氛围的形成。因此,科技人才群体的组织管理创新是创建学习型组织过程中需要研究的课题。
(二)科技人才培训国际化
我国加入WTO后,面对的竞争已在更高层次上融入国际化,因此人才培训工作应具有全球战略眼光,要走国际化培训的路子,充分利用发达国家的培训中心和先进设备,开展企业员工的职业培训。可以每年从大学生中选出尖子,进行专项的精英培训计划,打造一支优秀人才队伍。(作者袁兆亿,《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2002年)。
第二篇:建议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作用
建议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作用
乡村振兴离不开人的因素。从我国乡村人口结构来看,农民进城务工规模较大,留下来的劳动力年龄偏大,教育水平偏低,从事的多是传统型农业生产,因此政府要进行规划和政策的干预,让农村的产业留住人,让农村的机会吸引人,让农村更有人气。
1、建议培育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乡村振兴离不开好的党支部和好的带头人。党政一把手是乡村振兴第一责任人。要把到农村一线工作锻炼作为培养干部的重要途径,形成人才向农村基层一线流动的用人导向。
2、建议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形成乡村振兴中坚力量,从根本上激发自主发展内驱动力。要全面建立职业农民制度,完善配套政策体系为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建立保障。要创新培训机制,让一些具有农业相关知识、相关技能的人才走进农村,走近田间地头,面对面、手把手地教农民朋友技能。
3、建议建立专业技术人员到乡村和企业挂职、兼职和离岗创新创业制度。建立有效激励机制,以乡情为纽带,吸引技能人才投资兴业、包村包项目、行医办学、法律服务等方式服务乡村振兴事业。
4、建议人才管理职能部门简政放权,保障和落实基层用人主体自主权。让政府把主要精力放在平台搭建、宏观管理、公共服务、政策扶持上,给下乡的“绿色通道”,充分激励人才的创新原动力,确保乡村振兴高质量推进。
5、建议加大乡村文化投入。农村发展,农村百姓生活改善,不单单指经济、物质,更加反映在农村的文化氛围上。为此,要加大乡村文化投入,善于搭建平台,创新方式,让更多好的文化活动走进农村,丰富百姓文化生活。
第三篇:强化科技创新,提升支撑能力
强化科技创新,提升支撑能力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现代农业的进步,科技创新起着关键性的作用。2012年中央1号文件突出强调了农业科技创新,把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作为农产品生产保供和现代农业发展的支撑;提出要把农业科技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幅度增加农业科技投入,推动农业科技跨越发展。作为“三农”工作举足轻重的一部分,淡水渔业必须贯彻实施中央1号文件,落实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精神。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渔业科技工作者为行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特别是“十一五”以来,在渔业资源保护与利用、渔业生态环境、水产生物技术、水产遗传育种、水产病害防治、水产养殖技术、水产加工与产物资源利用、水产品质量安全、渔业工程与装备、渔业信息与发展战略等方面的研究上有了突破性进展,为渔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中央1号文件的发布,对水产科研院所来说是机遇也是挑战。如何进一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加强科技支撑能力已成为新形势下必须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把握渔业科技发展趋势
近30年来,我国渔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2008年全国水产品总产量为4896万吨,渔业总产值达到4568亿元,水产养殖总产量3412万吨,占世界水产养殖产量的69%;我国水产品产量连续十多年居世界首位,占我国动物性食物产量的30%,其中近70%来自养殖,水产品出口也已占农产品出口净收入的50%以上。渔业已经成为农业中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在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保障食物安全、优化国民膳食结构、提高农产品出口竞争力以及维护国家海洋权益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渔业科技在推进我国渔业发展发挥了极其重要的支撑和引领作用。作为在淡水养殖发展中起到领军作用的水产院所,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在水产种质资源保存、遗传育种、濒危水生动物保护、渔业资源调查评估、水域生态环境监测保护、水产养殖基础生物学、养殖技术、鱼类营养、病害防治、水产品质量标准与检测等领域开展了应用基础和应用技术的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并为基层渔业发展提供了技术服务和支撑。
进入21世纪,渔业可持续发展已为世界共同关注,水产养殖已开始成为包括部分发达国家在内的许多国家快速发展的新型产业。我国渔业的可持续发展,要求渔业科技在食品安全、生态安全、现代渔业发展和渔业发展方式转变等四个方面满足产业发展的客观需求,要紧紧围绕行业发展的重大技术需求,重点在“水产主导品种培育、重大疫病防控、健康养殖、水产品质量安全控制、水生生物资源合理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渔业装备与节能减排技术”等六大方向上开展自主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努力解决渔业生产中的关键技术问题,提高产业效益,为行业发展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二、强化渔业科技创新能力
我国渔业已经进入由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的新时期,进入了必须更加依靠科技进步促进现代渔业发展的历史新阶段,科技创新已成为加快发展现代渔业最关键、最根本的途径。**所将担负起长江中上游地区淡水渔业科技创新的重任,强化自主创新、科技产出、成果转化和科技服务,提高科技创新和产业支撑能力,有效支撑渔业经济的稳定发展。
(一)立足产业需求,加快推进科技创新
渔业科技的进步需要满足食品安全、生态安全、现代渔业发展、渔业增长方式的转变对渔业科技的需求,要着力解决制约产业发展的重大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在长江濒危鱼类保护技术研究、水产养殖品种培育、池塘养殖生态工程和人工湿地生态净化技术、渔业资源与环境保护、水生动物重大疫病及新技术疫苗研制等重点领域取得一批先进实用技术成果。
(二)围绕科技进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本着“用好现有人才,留住关键人才,引进急需人才,储备未来人才”的原则,创新和完善人才工作机制,营造良好环境,全方位、多层次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充分运用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引导、鼓励和支持青年科研骨干快速成长。切实推进学科体系建设,在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渔业资源与环境保护、健康养殖、遗传育种、水产品质量安全等重点学科上下功夫,全面提升**所整体科研实力。
(三)着眼长远发展,加强自身能力建设
做好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平台建设,按照“一个中心、二个基地”的建设目标,逐步完善功能配套的武汉研究中心、荆州实验基地、重庆实验基地的建设,同时加强优势学科基础条件建设,加强对我所重点实验室和野外观测试验站的建设,拓展和深化研究方向,进一步发挥我所研究特色,构建国际技术领先的流域性资源生态研究平台。
三、加速成果转化推广
科技成果转化为直接生产力,是提高渔业生产效益的最终途径。**所坚持科研与生产相结合,走产、学、研结合之路,让专家服务渔业、让成果助力养殖产业,在服务中推动研究成果的创新、在研究中实现产业经济效益的增值,促进渔业增效、渔民增收,为地方渔业发展保驾护航。“十一五”以来,**所根据地方在水产养殖方面存在的问题,科学制定规划,建立健全水产养殖病害预警预报与防控体系,保护水体环境安全,帮助地方水产养殖产业健康发展。
科技成果的转化与推广,是**所为我国渔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直接途径。以科技创新为依托,发挥区位优势,结合国家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的战略方针,整合我所相关科技资源,以“中华鲟保育和增殖放流中心”、“鲢遗传育种中心”和“窑湾试验场”为基础,把生命周期长、科技含量高、制约行业发展的技术为科技成果转化的目标,顺应市场需求,在鱼病防治、饲料开发、渔业资源增殖保护、水产新品种开发等方面发挥有力的支撑作用,推动渔业产业升级,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渔民增收。
(一)鱼病防治
结合实践,围绕生产中出现的问题,研究一些实用、高效的防治措施和新工艺。加强疫苗和新渔药的研制工作,加快“中华鳖等淡水养殖动物细菌病疫苗”的注册工作,尽早满足渔业生产需要;
(二)池塘升级改造
对池塘生物净化、水质改良、养殖用水零排放和循环利用等方面进行推广实验;
(三)品种改良与推广
重点加强超雄罗非鱼、鳙新品种选育和鲢新品种鉴定的工作,并通过推广得到生产验证。结合长江珍稀水生动物保护和渔业资源养护的工作,进行长江鱼类驯养、人工繁殖、苗种培育和全人工繁殖的研究,把有经济价值的品种推向市场,为社会创造经济效益。
(四)科技下乡、科技入户、科技扶贫
大力做好科技下乡、科技入户、科技扶贫,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基层试验平台。利用本所专家与有关省、县、市渔业技术推广站(所)建立的技术合作、咨询、计划、论证等关系,开展技术咨询、技术推广、技术服务和技术培训等活动。仅2010年一年,科技下乡26次,培训农渔民3300人次;2011年,科技下乡60次,派出科技人员95人次,培训农(渔)民5320人次,发放技术资料6560余份,扶持渔业示范户4968户,辐射带动示范户9537余户。
实现渔业持续稳定发展、长期确保水产品有效供给,根本出路在科技创新。根据渔业科技创新需求,按照立足近期、着眼长远、全面提升、突出重点的原则,加强对全所科技资源的有机整合和优化配置,进一步提升科研条件和设施水平,为渔业科技创新提供良好的条件支撑。加强以农业部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重点实验室、农业部长江中上游渔业资源环境科学观测实验站、农业部长江流域水生动物疫病重点实验室等为重点的基础应用研究平台建设,以“中华鲟保育和增殖放流中心”、“鲢遗传育种中心”和“窑湾试验场”等为重点的科技服务、示范转化平台建设,整合现有科技资源,完善配套设施,创新管理机制,提升创新能力,以优异成绩迎接的党的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召开!
第四篇:人才战略支撑创新人才
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离不开人才。人才是各类创新活动的主体,是创新最核心的要素,是创新之本。
十年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急剧增长,人才问题日益突出。国家对人才战略越来越重视,从2000年开始,逐步开始国家人才战略部署。
200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要制定和实施人才战略。”
2001年发布的“十五”规划中,专章提出“实施人才战略,壮大人才队伍”。这是我国首次将人才战略确立为国家战略,并将其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和布局之中。
200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制定下发了《2002~2005年全国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纲要》,首次提出了“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对新时期中国人才队伍建设进行了总体谋划,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国人才队伍建设的指导方针、目标任务和主要政策措施。2003年,中央成立了人才工作协调小组,负责协调各部门力量,研究和解决人才工作中的重大问题,中组部成立人才工作局。12月份,中共中央首次召开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下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突出强调,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是党和国家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并进一步明确了新世纪新阶段中国人才工作的重要意义、全面部署人才工作的根本任务,制定了一系列有关方针政策。
2006年,人才强国战略作为专章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
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和新党章首次写入人才强国战略,进一步提升了人才强国战略在党和国家战略布局中的地位。这是党中央站在全局和战略高度,为增强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全面推进小康大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而作出的历史性决策。
从2008年开始,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围绕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更好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总体要求,组织编制《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确立国家人才竞争比较优势,进入世界人才强国行列的战略目标,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提供人才保证。
2011年全国人代会批准的“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充分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作用,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壮大创新人才队伍,推动发展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创新人才是国家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基石,是创新型国家体系建设中最核心的要素。
创新人才的难题
2008年底,我国人才资源总量已近1.14亿人。其中,科技人力资源总量达4600万人,居世界第一。我国是个科技人才大国,但并不是强国,匮乏学术技术领军式的创新人才。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就要想方设法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吸引人才和稳定人才,让人才的创造性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已在逐渐减弱,但同时也应看到新的优势正在形成,这就是我国的人力资源水平正在不断提高。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陈清泰说:“大学毕业生迅速增加,我们已经由一般的低成本制造的优势,转变为低成本智力劳动的优势。”现在我国一些企业,比如华为、腾讯、迈瑞等,实际上都是依靠了廉价的聪明的工程师所创造的优势,提高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随着我国创新型国家体系建设的不断推进,迫切需要拥有一支结构更加合理、创新活力更强的科技创新队伍。近年来我国科技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但科技创新队伍建设面临一些新的问题,主要表现在:队伍结构不尽合理,青年人才相对不足,队伍出现新断层的潜在危机依然存在;对35岁以下、有潜质的优秀青年人才,缺乏有效的支持政策和措施;东、西部发展不平衡造成西部研究所青年人才流失严重。
为解决上述问题,2010年6月颁布实施的《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未来十年人才发展目标:围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以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为重点,努力造就一批世界水平的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工程师和高水平创新团队,注重培养一线创新人才和青年科技人才,建设宏大的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到2020年,研发人员总量达到380万人/年,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总量达到4万人左右。
去年,中国科学院启动实施“创新2020”人才战略,力争建设一支规模适度、结构合理、动态优化、充满活力的一流科技创新创业队伍。这为我国进一步引进和培养学术技术带头人,培养优秀的创新型青年人才,加强创新团队建设等提供了有力保障。它的实施也有利于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的整体推进。
创新人才的培养
什么是创新型人才?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钱颖一将创新型人才的特质总结为三条:想象力、好奇心、批判性思维。他说:“知识是有限的,想象力是无限的,创新首先需要无限的想象。好奇心是创新创业的原动力。而批判性思维能够帮助我们在理性反思过去的基础上进行创新。”
国家人才发展规划纲要专家组成员、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院长吴江认为,未来中国人才问题仍然是解决数量不足、素质提高和结构优化的问题,应该大力培养青年人才创新力,要提高科技人才的社会地位、经济地位,实现人才价值的高度认可;另一方面,在引进创新型人才的同时,用国际化的标准带动、培养本土人才创新素质。
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副司长张浩明认为,青年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提供优质的培养机制和管理,需要培养专家学者担任专业导师、聘请海外学者担任教学。有条件学校需要构建个性化培养方案,鼓励学生自主创新。
这是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彼得·圣吉在《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中提出来的。学习型组织是指通过培养整个企业的学习气氛,充分发挥员工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而建立起来的一种有机的、高度柔性的、横向网络型的、符合人性的、能持续创新发展的组织。通过学习型组织的创建,为员工学习、提高构建一个好的基础平台,员工之间可实现知识共享。在学习型组织中的每个成员,摊出心中的假设,引导员工畅所欲言,自由交流。员工在开放交流中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学习型组织的建立也可促进显性知识的集成,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转化。尤其隐性知识是组织极其宝贵的财富,但现实中难以挖掘,通过交流平台的搭建,员工在交流中相互传递知识,思想的碰撞会产生新的思想,新的观点,因而促使员工素质不断提高。学习型组织的创建是培养人才的捷径。创新人才的摇篮
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的规模获得了空前的发展,高等教育领域的各项重大改革正在逐步深入,不仅大大提高了我国总人口中接受高等教育人员的比例,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人才和智力准备,而且在为社会发现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方面,也进行了许多努力和探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华建敏指出,随着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大学必须大力开展高水平的研究,同时培养善于创新的人才。当前人们更加关注如何把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推动产业发展,提高国际竞争力和综合国力。这就要求大学要有以天下为己任的胸怀,将自己的科技优势、人才优势与市场需求、社会需求有机结合起来。
创新人才的培养是各级各类教育和整个社会的任务,尤其与大学的发展和改革有着更为密切的关系。大学的根本任务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由于大学具有学科门类比较齐全、人才荟萃、教学与科研密切结合、国际合作交流广泛等优势,特别是大学通过教学和科学研究活动,培养优秀青年才俊,这是在科学技术和社会重要领域中最富有创造力的群体。因此,大学特别是一流大学,对培养和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肩负着义不容辞的历史重任。
近几年来,许多大学在加强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增强学生的创造精神和能力等方面,又进行了许多新的探索。但在我国经济社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特别是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知识更新速度大大加快的新形势下,高等学校的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方法、人才培养模式以及教学制度、人事与管理体制的改革,还很不适应我国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的要求,特别是我国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对于创新人才的培养表现出相当的局限性。例如人才培养规格过于单
一、专业和知识面比较狭窄、教学内容比较陈旧、实践环节薄弱、教学制度不够灵活等等。大学在整体上还没有能够很好形成有利于各类专门人才特别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良好环境。因此加强各类专门人才特别是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不仅是新形势下高等学校的重要任务,也对高等学校的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
关于高校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创新工厂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开复提出五点建议:一是建议高校提供更多的实习机会;二是建议老师能尽可能帮助学生挖掘自己的兴趣和天赋;三是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四是鼓励批判性思维,这在科技创新领域尤其重要;五是建议完善课程设置,避免专业设置过细过窄,推动学科交叉融合,不断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使学生兼备人文精神和科学素养。大学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摇篮。
第五篇:关于科技对县域经济发展支撑作用的研究
关于科技对县域经济发展支撑作用的研究
沙湾县大泉乡党委 田明山
当前,科技发展正面临新的重大历史机遇,尤其中央新疆座谈会的召开,掀起内地省市从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全方位对口援建新疆的高潮,为促进县域科技发展注入了新的强大动力。“十一五”时期,沙湾县科技事业获得迅速发展,科技在推动县域经济发展方面正在发挥出重要作用,但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
一、沙湾县县域科技工作存在的主要不足
1、县域科技事业经费主要来自政府拨款和技术性收入,科技事业的自我发展能力不强,基础保障能力有限。据统计,2009年和2010年县财政分别完成科技支出资金1084万元、1724万元,占当年本级财政决算支出的1.41%、1.68%。实施农业新科技推广补贴制度,县财政设立专项资金,累计为购置大型现代化农机具、养殖良种奶牛、推广高新节水滴灌技术的农户发放补贴资金4220余万元。两年来,全县在农业新技术推广、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科普宣传、科技培训等方面新投入资金3.8亿多元。说明县域科技投入主要来自政府拨款,企业单位投入资金来从事技术开发应用性研究较少,从事应用性科技研究和开发的能力较差。
2、县域科技组织机构运行不力,乡镇科技服务体系不健全。由于机构运行的效率不高,致使乡镇的科技服务体系运转也
不正常,乡镇站所改革后保留或重组的乡镇农业科技服务中心,不同程度存在工作经费没保障、专业技术人员偏少且待遇偏低、服务对象和服务半径不大、新品种和新技术示范推广不够以及中心功能弱化等问题。
3、科技评价体系不健全,科技工作缺乏中长期发展规划。目前县级综合统计部门掌握的统计数据难以全面反映县域社会科技发展的实际状况,统计指标体系不健全,存在着明显的局限性;农村中多种经济成份的科技活动成果得不到有效的体现。同时,乡镇(场)缺乏有科学性、前瞻性、指导性的科技规划,在规划的实施中也面临许多阻力。
二、依靠科技进步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
1、指导思想
当前,强化科技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必须以科技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农业产业化为方向,以先进适用技术的引进、示范和推广为主题,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为动力,以各类项目为载体,坚持用高新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努力实现高新技术产业的重点突破,优化县域科技创新环境,增强科技支撑县域经济发展的能力,引导县域经济走上依靠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促进沙湾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
2、主要途径
一是坚持特色导向,实施重点突破,依靠科技增强县域
经济的综合竞争力。坚持通过优化科技产业化环境、建设科技产业化示范基地、加强人才培养和项目支持等方式,为特色产业的发育和成长提供有效支撑。重点支持市场前景好、对农民增收致富带动性强、辐射面广、能够充分发挥劳动力资源优势的产业发展,形成若干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特色产品和特色产业,壮大规模,形成品牌。
二是以农业产业化为目标,依靠科技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用高新技术改造和武装传统农业。组织实施科技兴农工程,重点抓好农业生物技术、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集约化高效养殖技术、农产品保鲜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等农业新技术,提高农产品优质化率。
三是运用高新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推进县域工业化。以信息技术应用和信息化改造为龙头,加强高新技术的渗透嫁接,运用先进适用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不断提高传统产业的技术含量。
四是因地制宜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培植县域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紧紧围绕县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按照“有限目标,重点突破;发挥优势,培育特色;差别竞争,错位发展”的原则,建立完善科技产业化的发展体系,有效增强县域经济发展的质量和后劲。
五是以科技园区建设为中心,构筑县域经济发展新平台。发展县域经济,还必须精心构筑产业园区。近年来县内
外先进地区的实践表明,园区建设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担负着整合资源、提升综合竞争力的重任。因此,我县经济要以园区发展带动外资结构优化;带动县城布局优化,拉大城市骨架,拓展发展空间,形成新的发展轴;带动产业结构优化,促进产业升级转型;带动社会资本结构优化,促进民营经济、集体经济和外资经济三者相互渗透,均衡发展;带动发展环境优化。
3、落实科技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八大重点工程
科技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关键在项目,关键在实施,关键在落实。乡镇(场)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根据农业科技攻关计划、星火计划、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软科学计划、科普计划及火炬计划等不断生成、储备和实施一批关系全局、有助发展和带动性强的项目。“十二五”期间,重点推动包括农业“五新”科技推广工程、农村科技产业集成建设工程、农民素质提升工程、科技人才培育工程、农业科技园(示范基地)建设工程、乡镇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工程、民营科技企业培植孵化工程、农村信息网络建设工程等八大重点工程建设。到2015年,力争县域综合科技投入水平、科技进步贡献率、主要科技设施水平、综合科技实力(含主要人才发展情况、完成科技项目能力、推广科技成果能力、科学技术普及能力等)有明显提高,初步形成以科技支撑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局面。
三、强化科技支撑作用的保障措施
必须看到,在县域经济的发展中,自然资源的作用日渐削弱,资本与技术要素的作用日益重要,县域经济的发展正经历着从资源经济型向资本技术型的转换。县域经济的发展,必须建立在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1、转变政府职能,充分发挥引导和促进作用。促进县域科技事业发展,政府应在宏观调控引导、科技资源整合、营造创新环境和提供优质服务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要结合县域特色经济发展的需要,通过政府推动和市场机制的作用,最大限度地整合和优化县域科技资源,实现县域创新体系建设中各要素的有效偶合和联动。
2、增加财政对科技事业的投入,建立多元投入体系。现代科技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高投入、高回报,政府应加大对科技进步和创新关键环节的投入,确保新产品试制费、中间试验费和重大科技项目补助费等科技三项经费支出的稳定增长,提高科技三项经费的投入产出效益。建立和完善科技投融资体系,采取科技与金融结合争取科技贷款、科技风险投资、加强横向经济技术协作等方式吸引资金;鼓励企业加大对科技开发的投入,争取国家中小企业科技创新基金的扶持以及各级各类科技攻关计划、火炬计划、星火计划等政策性资金的支持;建立完善高新技术风险投资机制,建立中小企
业科技产业贷款的担保基金,合力引导社会资本加大对科技开发的投入,尽快形成“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社会投入为补充”的多元化科技产业投入机制。
3、优化科技发展环境,构建科技创新体系。加强政策措施的具体贯彻执行的力度,营造良好的促进技术创新的社会文化和技术文化。要以技术创新项目为纽带,推动产、学、研合作,促进各种创新要素的有机集成和有效组合。重点抓好以消化、吸收、革新和创造新技术、开发新产品为主要功能的技术创新系统,以传播科技成果并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中介服务为主要功能的传播系统,以科技成果产业化为主要功能的应用系统建设,形成既与国家创新体系相适应,又符合本地实际,市场行为和政府行为相辅相成、互为补充、高效运行的县域技术创新体系。
4、强化体制机制创新,加强科技推广机构建设。加快建立和完善县域农业技术推广体系,鼓励农民、企业等社会力量参与农业技术推广,逐步形成政府扶持与市场引导、有偿服务与无偿服务相结合的新型农技推广体系。建立以高科技农业企业、科技型农业企业、农业科技园区和科技示范户为主体的农业科技创新应用体系,吸纳运用科技成果,加速成果的示范和转化。建立以县乡村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专业技术协会等民办专业服务组织为主体的农业科技创新服务体系,为农业发展和成果转化提供信息、中介、咨询、技术服务。
建立健全农业科研开发体系和技术推广服务体系、重点开展应用技术研究推广和科技成果开发转化等工作,形成技工贸一条龙、技农贸一体化的科技服务网络。加快县域信息化建设,发展乡村信息网络。实行科技特派员工作机制,从政府业务部门中选派技术人员下乡镇服务;与科研院所和大中专院校合作,交流选派技术人员,开展项目合作等。
5、加强人才教育培养,强化科技人才资源开发利用。必须把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和农业科技放在突出位置,在完善农村九年义务教育的同时,进一步加大对农村教育事业的投入,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加强农民科技培训,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大力培养农村科技人才,建立人才储备制度,引进科技人才,壮大科技队伍。改革科技奖励政策,设立政府津贴、项目津贴,切实提高科技人员的待遇,充分调动科技人员创新的积极性。对在技术创新、科技进步工作中做出重要贡献的单位和个人,应分别给予政府表彰和奖励。鼓励科技人员携带技术和成果作价入股创新创业。实施人才启动战略和科技人才培育工程,鼓励和支持科技人员不断学习、深造,创造良好的人才生态环境,加快县域人才高地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