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如何引导小学生分析应用题的策略
浅谈如何引导小学生分析应用题的策略
摘要:应用题是从实际生活中提取出来,旨在让学生能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习题。在应用题教学时,教师应力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与童话世界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事物,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使学生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俗话说,读懂了题意,题目就等于会做了一半。
关键词:错误
对症下药
联系生活
看、读、想、说
解题方法
解题技巧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包括了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实践与运用四个部分。其中所说的实践和运用就是我们说的解决问题-------应用题。解决问题是小学数学每一本教科书都必有的内容。,并且将解决问题这一版融入到了每一个单元的知识体系中,几乎每一单元后面都会有解决问题。可见人们越来越重视“解决问题”这一板块,我们教师不光要让学生懂得基本的数学理论,更要教会学生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现实问题。应用题是小学阶段教学的重点,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它考察了学生的各项综合能力,例如对文字的理解能力、计算能力以及各种思维品质。在各级各类的数学调研中,应用题所占的分值大约有25—30分,由于应用题没学好,在小学里各年级有了应用题学困生,应用题学习成了师生最感头疼的问题。因此我认为应用题教学必须从低年级抓起。对于低年级学生如何分析应用题的方法的习惯养成至关重要,可能对于今后的应用题学习都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平时的工作中,我比较注重对应用题的教学,善于发现分析学生解答应用题中的错误,并在探索中“对症下药”,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以下就谈谈学生在解答应用题中的常见错误及我的解决办法。
一、学生常见错误分析:
1、看词解答,确定算法。学生看到“一共”就用加法,看到“还剩”“走掉”等就用减法,看到“比„„多”就用“加法”,“比„„少”就用“减法”,看到“倍”就用“乘法”等,学生根本不去认真读题,不去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结果导致错误百出。如“小刚看一本故事书,看了30页,还剩10页。这本故事书有多少页?由于学生不认真分析题意及数量关系,见到“还剩”这个字眼,就用减法计算,故错解为(30-10=)20(页)。又如“一只东北虎重360千克,一只东北虎的体重是一只鸵鸟的4倍,一只鸵鸟重多少千克?”学生看到“倍”这个字,想也不想就列式为:360×4。
2、读题不全,缺乏思考。由于学生年龄小,注意力差,很多时候读题读一半,不加思考就动手解答,造成错误。常见的如:“从树上飞走了9只小鸟,又飞走了8只,两次共飞走几只小鸟?学生错解为(9-8=)1(只)。只从表面去分析,认为“飞走”就是“减少”,看不到题中是求“两次共飞走多少只小鸟”这个问题,因而用减法计算。
3、接受干扰,乱凑数据。为了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在教材安排的应用题中往往穿插了一些有多余条件的应用题,给学生思维设置障碍。而有的学生就认为凡是题里的数据就必须用到,这样就造成了新的错误出现。例如:如“超市进了18筐草莓,每筐装15盒草莓,每筐草莓要20元,这些草莓一共要卖多少钱?”。学生错解为18×15×20=5400(元)。②一个厂房里有2排机器,左边有4台,右边有5台,一共有多少台机器?学生错解为2+4+5=11(台)。
二、对策探讨:
从教师教学层面上来看要从以下方面努力:
(1)重视演示过程。心理学研究表明,低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他们的思维都建立在直观形象的基础之上。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直观教具进行必要的演示,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如教学“苹果有5个,梨有4个。苹果和梨一共有多少个?”时,教师就可以准备一些苹果和梨的图片在教学中进行演示,帮助学生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正确确定算法。
(2)模拟表演情景。例如:教学:“树上先飞走6只鸟,又飞走3只鸟,两次一共飞走几只鸟?”时,我让6个学生来表演小鸟先飞走的情景,再请3个学生表演又飞走的情景,看完表演学生就很容易知道要求“两次一共飞走几只鸟?”就要把先飞走的和又飞走的合并起来,要用加法计算。
(3)画图展现结构。如:有4袋苹果,每袋6个。一共有多少个苹果?要解决这个问题,引导学生想,这个题说的是一件什么事,在你的脑海中出现了什么场景,你能用一个简单的图形把它表现出来吗?这是一个无声的外化过程。然后再让学生根据所画的图形,说出思维的全过程,这样做充分应用了顾明远的出声想的实验方法来展现问题情景。
(4)密切联系生活。《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经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突出了数学教学的生活性要求,体现了“数学源于生活,富于生活,用于生活”的理念。应用题是从实际生活中提取出来,旨在让学生能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习题。在应用题教学时,教师应力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与童话世界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事物,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使学生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A、选取生活中的素材进行教学。新教材在这方面安排的很好,教师可以利用教材进行教学,也可自主选择合适的例子。例如:小朋友们去春游,汽车可以坐45人,已经上车30人,还有多少个空座位?学生已有了坐车的经验,解决问题就比较容易了。
B、联系学生生活经验验证应用题。例如:“小红买一支钢笔8元,营业员找给她5元,小红付了多少钱?有学生误解为:8-5=3(元),这时,老师可以结合生活中的经验问:你买过东西吗?3元钱可以买8元的钢笔吗?学生就会知错就改,讨论得出:用了的钱+找回的钱=付出的钱。
当然,教师教学的方法多种多样,我的经验也有不足的地方。同时我觉得教学是双向的,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是相辅相成的。从学生方面说主要要做到:看、读、想、说四位一体。
看即多观察。“解答应用题有助于学生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和应用”,“还可以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使学生受到思想品德教育。” 教材在编排应用题时不急于求成,而是由易到难,循序渐进。最开始出现的是用图画表示的应用题。这时候,教师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应用题(图画),运用数数等已有知识直接获取一些表层信息。如教学时,可向学生提问:图上画了什么?苹果分为几堆?左边和右边各有几个?此外图上还画了什么?数错,不看问题是一年级学生解应用题中常犯的毛病。如果重视学生的观察训练,效果会好得多。这样可让学生初步感知应用题由三个部分组成,为后面的学习打下伏笔。
俗话说,读懂了题意,题目就等于会做了一半。正确地理解应用题是弄清数量关系,解答应用题的关键。朗读在应用题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读题要“咬文嚼字”。在朗读应用题时,有些时候是需要老师来范读,再学生来读。避免一些不认识的字引起学生的胡乱猜疑。一般来数,学习不好的学生,在读书的时候在探字,要不就是断断续续地读出,但是他们自己没有感觉到。这种习惯就是他们的弊病。有些学生是为了读题而读题,而不是以做题为目的。在读应用题时他们就不能找出应用题关键的字或者句,就不能理解题意,更不要说出列出正确的算式了。
二、读题要有计巧,带有目的去读。朗读的次数高年级在1-3遍为好。低年级的学生理解能力差可以多读几遍。例如:在教学“比多比少应用题”时,有一道例题“现有黄花5朵,红花比黄花多7朵?”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这种应用题的数量关系。为了帮助学生来理解这种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我设计了如下的数学问题:让学生有目的地读(读第一遍回答):谁和谁比?(读第二遍回答):谁比谁多?谁比谁少?(读第三遍回答):谁多谁少?(读第四遍回答): 题目是求多的还是少的。在通过朗读,这道题的数量关系就更明显了,最后让学生自己得出求多的数用加法来算。求少的数用减法来算,朗读减缓了学生的坡度,使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分析方法。
想即敲(数量关系),这里面最好的方法就应用题变成自己的话,我对学生经常进行此类的训练。如根据已知条件,补充问题。或者根据给出的一个已知条件和问题补充另一个已知条件,还有看图编应用题,根据算式编应用题等形式。例如:教学三年级下册的连乘应用题许多学生分两步列算式时爱把第一个求出的总数的单位搞混淆。我就训练学生根据6×5×38编连乘应用题。有的学生说“一只玩具熊要6元,每箱有38个熊猫,玩具店卖了5箱,求一共卖了多少钱?”有的说“我们学校有6个年级,每个年级有5个班,每个班有38人,我们全校一共有多少人?”通过比较就能得出第一种编法不正确。第一个数量必须和第二数量有关系。
说即合作交流,为让学生弄懂题意,教师应将的机会和时间让给学生,教师应设计一些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激活学生的思维,并且要鼓励学生多说,即使错了也不要批评学生。其实,数学就是找规律、找关系、形成表达式,这整个过程充满着探索与创造,我们应让学生大胆地去说,去猜测,去尝试。教学应用题时,主要是让学生多说条件和问题,多让学生创造性的“重复”某一题意。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去理解题意定会事半功倍。
在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珠联璧合后,教师还需精心设计多层次、多角度,多方面的有趣的练习,使学生巩固解题方法,熟练解题技巧,获得成功的体演。
以上几点只是我对应用题教学工作中的粗浅认识,只要我们各年段的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用数学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多把数学知识引入到生活中,多以贴近学生生活事例为例,注重学生的亲身实践,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相信通过循序渐进的知识学习,思维能力的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会随之增长,会感受到学习应用题是快乐的!
参考资料:《小学数学教材教法》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
第二篇:高年级小学生的追星现状及其引导策略
高年级小学生的追星现状及其引导策略
一、问题提出
(一)研究背景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变迁,以及网络的飞速发展,大众传播媒体的不断普及,现如今,越来越多的人走向了追星的道路。有些人可能不记得亲人的生辰,却对自己偶像的资料,喜好一清二楚。也有过一些追星族盲目不理智的行为,造成了严重的后果。例如疯狂粉丝杨丽娟痴迷刘德华而搞得倾家荡产,父亲投海自杀。这样的不理智的行为青少年尚不可避免,更何况是社会经验不足的小学生呢?所以小学生的偶像崇拜需要进行正确的引导。
(二)研究问题及范围界定 高年级小学生的追星现状,心理学认为小学是儿童开始学校生活的第一个阶段,是为学习掌握各种技能,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打基础的时期。小学生追星要适度。我们要进行研究的主要是高年级的小学生。
高年级小学生,主要指5.6年级的小学生。
明星,百度百科上有多重解释,古书上指金星。旧时指交际场中有名的女子,现指在某个领域内,有一定影响力的人物。
追星,追星一词来源于红极一时的小虎队。
1989年小虎队开始巡回演出,当他们从台北巡演到高雄时,疯狂的粉丝们成群结队的骑着自行车一路追踪,大呼其名,这种跟在明星后面追明星的现象被当时的报纸称为“追星”也正是从那时起人们开始用追星一词来形容粉丝对明星的崇拜行为。
偶像崇拜,偶像崇拜是在图腾崇拜、神灵崇拜心理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伴随人类意识觉醒和认知发展出现的一种心理反映形式,影响和制约人类的情感、意志和行为。古代人类把崇拜的神灵用泥塑、石刻等塑造出来,它们便以偶像的形式存在子现实生活中,这些偶像就散发出某种看不见的神奇力量,在没有科学帮助下,人类通过这种心理意识进一步安慰自己的心灵,对某种希冀、预卜吉凶的表达等,成为当时人们生活的精神食粮。随着科学技术和人们认识水平的提高,人类逐渐将崇拜的对象转向生活中取得某些成就的人(如英雄、作家、明星等),更世俗化了,因此偶像崇拜的内涵也变化为:对现实生活中杰出人物的崇拜。岳晓东说,中国大陆青少年偶像崇拜经历了幼稚多元化阶段、相对单一化阶段、绝对单一化阶段、探索多元化阶段和成熟多元化五个阶段。其结果是偶像崇拜逐渐由幼稚多元化走向成熟多元化,由激进走向理性,由迷恋西方价值观走向确立独立的价值观。
(三)研究意义
了解高年级小学生追星问题的现状,正确引导小学生理智追星,进行合理的偶像崇拜。小学生出现不理智的追星行为,寻找出有效的解决方法。
二、文献综述
(一)核心概念界定
概念是研究的基本依据,没有对概念的清晰认识,就不可能存在同一基点上的合理争论。因此,首先必须对偶像崇拜及其相关概念做梳理,才能探讨小学生偶像崇拜现象进行,并以此概念作为本研究的基础。
①偶像《说文解字》中说:偶,桐人也。
偶是由桐木制作而成的。《说文解字注》:“偶者寓也。寓于木之人也。”这表明:用木头制作的人偶身上被人们赋予了一定的文化内涵。古今中外对偶像一词的解释大致相当,偶像最早指的是为神灵塑造形象,并对这个形象赋予一定的文化内涵。先是以动物居多的偶像形象,然后逐渐人与兽合一,最后以人形作为偶像形象是最多的。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逐渐将崇拜的神灵类偶像迁移到世俗生活,“偶像”的意义发生变化后包含越来越广的对象。八十年代初,一项持续十年的追踪调查表明:1982 年中学生最崇拜的人物是马克思、毛泽东和周恩来;1985 年和 1988 年,中学生的崇拜偶像变成福尔摩斯、爱因斯坦、超人、林肯、里根、007、武则天、刘晓庆、贝利等; 1991 年, 谭咏麟等香港歌星、席慕荣等台湾作家出现在了偶像名单里。
现今各学者对于“偶像”一词的表述不同,但界定较为相近。如何小忠认为“偶像是人格符号,它是被特定个体(或群体)认同、并受到极其尊敬、钦佩或极度欣赏、喜欢和向往的形象化。”
罗晓珍认为,“偶像,原指土木等雕塑成的神像,比喻盲目崇拜的对象。现在多用来形容在某些领域出类拔萃的人物,为公众所崇拜的对象。” 综合上述,偶像是指公众崇拜的在某些方面表现突出的对象。在本文中,偶像既包括名人(英雄、学者、明星等被大众所熟知的群体)也包括非名人(父母、老师、同学等不被广泛知道的普通群体)。
结合前人的研究,本文把偶像崇拜定义为:公众对某些领域内有突出表现的人物产生尊敬、钦佩等情感,并模仿和学习其所喜好人物的行为和品格。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①国外相关研究
国外很多流派的心理学家对偶像崇拜做了解释:弗洛伊德(Freud,1925)认为偶像崇拜是青少年性发展的标准方向,因为青少年增强的欲望不能只指向父母和同辈人,也需要指向较远的偶像这类人。埃里克森(Erickson,1968)将偶像崇拜理解为个体将儿童时期对父母的养育式依恋转移到青少年时期对异性的浪漫式依恋的一种表现。埃里克森认为偶像崇拜对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荣格认为对偶像的崇拜就是对自己的崇拜。弗卢姆(Fromm,1967)认为偶像崇拜是一种对幻想中杰出人物的依恋,这种幻想常被过分的强化或理想化了。班杜拉提出了社会学习理论,认为偶像崇拜可以使青少年学到社会所认同的价值取向和一定的交往技巧。马斯洛认为:偶像崇拜是人们为达到内心的平静,在不能满足需要时的一种替代。
综合以上学者的观点,从青少年偶像崇拜的心理角度来看,我认为:青少年偶像崇拜是其发展自我价值观和寻找自我认同的过程;青少年在在学习、人际的压力等超负荷的心理负担中,“偶像”成为了他们的精神支柱,他们从对偶像的崇拜中取得情感寄托。②国内相关研究
国内对偶像崇拜的研究较多,很多领域都有,根据笔者搜集到的资料归纳如下: 1)偶像崇拜的对象
姚计海(2003)梁旗(2005)等人的调查指出,青少年普遍存在偶像崇拜的现象。关于青少年崇拜的对象,有些专家学者根据不同的标准做了一些分类,如根据崇拜的对象,有人认为偶像崇拜一般包括政治崇拜、宗教偶像崇拜、名人崇拜。有学者把偶像崇拜分为社会英模崇拜和明星崇拜。根据崇拜层次,香港学者刘晓东提出两种偶像崇拜模式:表层形偶像崇拜和实质性偶像崇拜。有人从历史的角度来看,青年偶像崇拜是“:英模崇拜一领袖崇拜一三星崇拜一平民偶像崇拜”的变迁过程。青少年偶像崇拜行为具有显著特征。陈峰认为,中学生偶像崇拜行为是普遍存在的,具有现实性、离散性、理想化、阶段性、可导性等特点。闵丽认为,这一行为特点有消费社会对文化领域的渗透、缺少秩序和统一性的异质共存及通俗化的力量消除了边界和分层等方面。郝玉章、风笑天认为,中学生偶像崇拜行为感性的成分多,理性的成分少;认同式依恋多,浪漫式依恋少;女性多,男性少;经济发达的地区多,落后的地区少四个特点。苏春雪指出,这一行为具有认知特征、情感特征、行为特征及性格特征。综上述,有关偶像及偶像崇拜的行为的分类有很多,不同学者有不同的分类标准。相关研究表明青少年普遍存在偶像崇拜现象,崇拜的对象不是单一的而是多样的,即主要集中在演艺明星、体育明星、政治领袖、科学家、文艺界名人及英雄模范身上。较以往单纯理论分析多的特点不同,现今对中学生偶像崇拜行为特征的研究更多的结合了实证分析,使理论信息更具有真实可靠性。现在,较多关于偶像崇拜的研究是关于青少年群体的,而且调查对象多为城市中学生,几乎没有研究涉及小学生群体。2)偶像崇拜的原因
偶像崇拜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a.偶像的魅力。b.学生的心理原因。c.外界的影响。中学生偶像崇拜行为是社会各个层面综合影响的结果,原因是多方面的,有青少年自身的身心发展特点、自身的理想、课业压力过大以及一定从众心理等内部原因,也有外部原因,如偶像魅力、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的不足,开放的社会环境、大众传媒体、网络等很多影响因素。尤其是现今我国评价标准仍处于考试成绩的制度下,紧张、枯燥的学习压力再所难免,大部分中学生是用崇拜偶像作为一种释压方式,以上因素的综合影响导致了青少年偶像崇拜的普遍性。然而,由于偶像崇拜原因的标准划分不同,导致研究结果中不同原因重要性不同;有些原因出现交叉、重复,有些丢失、缺少,造成研究结果的偏差。3)偶像崇拜的引导策略
李芳(2008)对北京市的一百多名中学生做了调查和访谈后,提出了几点建议:第一,正确定位中学生的偶像崇拜行为,不必谈“星”色变,谈“秀”即止;第二,家长、老师引导中学生在肯定自我的同时正视自身的不足;第三,家长、教师多层次多维度地关注中学生的身心成长,注重与孩子心灵上的对话、交流。南钢等人研究指出,应对青少年儿童进行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教育;教师和家长应努力发挥自己作为青少年儿童互动性“重要他人”的优势教育资源,通过多种互动途径,包括沟通交流、榜样示范等引导、提升青少年儿童对偶像的正确认知;教师和家长应帮助青少年儿童及时调整偶像崇拜目标,端正其偶像崇拜行为;教师和家长应引导青少年儿童的偶像崇拜目标;教师和家长应从小培养青少年儿童的自主意识和自我分析能力提高他们的批判选择能力。
(三)对已有研究的总结与评述
综上述,要想让偶像崇拜对青少年的成长和发展产生更多有利的影响,社会、学校和家长既不能粗暴干预,也不能无原则的放纵,而应适当地引导,概括起来有三方面:一是引导青少年崇拜德艺双馨的影视歌明星和对社会有贡献且品德高尚的人;二是引导青少年学会辨别偶像的好坏,不盲目崇拜,使其由表层性崇拜向实质性崇拜转变;三是引导青少年将喜欢、崇拜偶像的心理转变成向偶像学习的实际行动。已有专家学者的研究大多从一个角度或者一个层面来研究偶像崇拜,有一定的可取之处,但相对比较零散。这些研究以理论研究为主,实证研究数量较少,而较少的实证研究又将重心放在中学生这一群体上,对小学生的研究甚少。本文以小学生为研究对象,侧重实证研究,在搜集第一手事实资料的基础上阐述小学生偶像崇拜的现状并进行特点、原因分析,根据原因提出若干建议。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研究目的
了解高年级小学生的追星现状及其引导其正确追星的策略。找出小学生的偶像崇拜现状中存 在的问题,分析小学生偶像崇拜中问题的原因,为学生个人、家庭、学校、社会引导小学生进行正确偶像崇拜提供一些建议。
(二)研究内容
了解高年级小学生的追星现状。根据原因来研究如何通过小学生自我教育、家庭、学校、社会来引导小学生正确追星,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三)研究方法
问卷调查法,文献研究法,访谈法。1.研究对象
高年级小学生,5.6年级 2.研究工具 调查问卷。
3.研究的具体方法和技术路线
调查法,用请小学生填写问卷的方式研究小学生的追星现状。文献研究法,查看国内外关于小学生追星问题的文献。4.数据的收集与分析
(四)研究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研究重点是如何深入进小学生中了解其追星现状,得到真实有用的数据。难点是怎么深入进小学生当中得到真实数据进行分析。创新点是现在,较多关于偶像崇拜的研究是关于青少年群体的,而且调查对象多为城市中学生,几乎没有研究涉及小学生群体。我们的研究对象是小学生这个群体。
四、研究进度安排
首先,通过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相关学科知识,了解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追星对小学生的影响等,查阅相关文件,对小学生追星有一个明确的认识。
其次,采用问卷和访谈法对所选的小学进行调查。然后对调查的数据和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对小学生追星现状有大体的认识。
最后,根据所调查的数据结果,分析小学生追星现状的原因,根据原因来研究如何通过小学生自我教育、家庭、学校、社会来引导小学生正确追星,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范从从.高年级小学生偶像崇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重庆:重庆师范大学,2014.
第三篇:浅谈引导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策略+++++论文
浅谈引导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策略
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第六小学 康春秀
一个人知识的积累,视野的拓展,心灵和思想的成长,都离不开阅读,通过阅读能使我们吸取生命成长所需的“营养”。而要使吸取的“营养”全面就离不开五谷杂粮式的“杂读”——课外阅读。课外阅读不仅能使学生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而且有助于学生提高阅读水平和写作能力。因此,《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小学前三个学段的阶段目标中,学生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然而,由于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习惯、方法都存在一定的差异。因而学生课外阅读现状常常不尽人意。那么,如何引导学生走进课外阅读的缤纷世界。在笔者多年引导学生课外阅读实践中,笔者认为教师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感受课外阅读的乐趣
兴趣是学习的先导,是需求的动力基础,只有当学生产生了浓厚的课外阅读兴趣,让那些方块字吸引住学生的心灵,学生才会努力寻求阅读机会,得到阅读满足,产生愉悦的情感体验,真正让课外阅读成为他们心灵的“话”。然而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并非一蹴而就,也不能立竿见影。学生贪玩好动,对读书不可能顷刻间出现“如饥似渴”的状态,必须谆谆善诱。为了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笔者相机进行各种活动。用以激发学生兴趣。
举行故事会,对于不愿课外去阅读的学生来说,听故事没有负担,反而声情并茂的故事情节,让学生对古今中外名人、书籍中动人的故事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故事后书中名人不知不觉给学生树立了榜样,引导他们向人物学习。同时也激发了他们读课外书的欲望。
表演书本剧,学生阅读了优秀的文学作品后,老师引导学生把情节动人的部分改编成小剧本让学生演一演。这样不仅使学生得到了知识和愉快的体验,又增加了学生对课外阅读课的兴趣。
开展朗诵会,在学生阅读到精彩篇章之后,举行学生朗诵比赛,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朗诵水平,又提高了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水平。
进行“书评”展示,让学生将课外阅读中所见的奇事要闻、风俗风光从主要内容、特点、读后感受等方面说出来,这样也有利于稳定和保持学生被激起的课外兴趣。
同时,对于优秀的读书笔记可以进行展览评比。对读书多的学生还要多加表扬鼓励。
二、充分挖掘课外阅读内容
学生的兴趣易激也易失,教师在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之时,要适时适量地推荐适合学生口味的课外读物,在选择推荐课外读物中,笔者认为可采用“六结合”的方式: 结合教学内容,如学了《齐天大圣》之后,向学生推荐《西游记》;学了《三顾茅庐》向学生推荐《三国演义》;学了《太阳》、《鲸》等说明文,向学生推荐科普知识的《十万个为什么》。
结合个性特点,学生的个性存在着差异,教师推荐课外读物时,既要全盘考虑,又要充分了解每一位学生。
结合年龄特点,低年级学生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因而,向他们推荐浅近的童话、寓言、儿歌、童谣等。中年级较关心作品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因而,向他们推荐名人故事、历史故事等;高年级学生较易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追求美好的理想,因而,向他们推荐小说、散文等。
结合师生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行之有效的活动,有助于引领学生自愿、自觉的跨进浩瀚的书海。在学校、班级开展活动之前,可给学生推荐相关课外书籍。如:学校开展“校园童话节”,向学生推荐《安徒生童话》等。
结合重大节日,向学生推荐重大节日来历相关的历史故事书籍,促进学生对祖国的了解,增强学生爱国之心。
结合民俗风情,学到描述民俗风情之类文章时,教师可向学生推荐相关的读物,让学生了解民俗风情,去阅读大自然、大社会这一部“无字书”,去领略万字事物之理。
三、注重课外阅读方法指导
在笔者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时,发现学生阅读时喜欢节奏明快,富有刺激性的故事,情节跌宕,想像奇特,天马行空的故事往往是他们一味追求的目标,课外书读了不少,但只是较多地看“热闹”,收获甚微。因此,笔者认为教师教学生课外阅读重要的是要授之以“渔”。针对此,笔者给学生开了一付“灵丹妙药”:给学生制定切实可行的阅读计划,在阅读中,给学生定时定量,甚至方法。同时,指导学生积累和写心得体会,在阅读过程中,学生把书中的妙词佳句分门别类摘抄积累下来,对于自已感受较深的读物,可以写写心得体会、书评等。学生做好以上的事项的同时,开辟读书成长纪录“试验田”,学生读完每一本书后,引导学生在课外阅读记录卡上记下阅读日期、篇名,作摘录,写感想,记问题,配图案,学期结束后把它们汇集成册。学生自然从课外阅读中受益匪浅。
四、运用课外阅读实践
阅读应有量的保证,阅读水平、阅读质量的提高,应以一定的阅读量为前提。学生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养成是保证阅读量的关键,为了使学生对课外书籍爱不释手,笔者想方设法开展丰富多彩的读后活动,让学生加深对读物的理解和体验,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到自身进步、收获的喜悦。笔者在每日设了“课前读书擂台赛”,在课前几分钟,针对学生阅读的内容,学生自已选择参赛方式——谈、读、讲、演甚至唱都可,这样学生不仅能自主的反馈读书情况,也提高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除了让学生动口外,笔者让学生不定期动手,对课外阅读内容分门别类地办专题手抄报,出校刊、班刊。把课外阅读搞得“绘声绘色”,使学生养成了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在这开放阅读的氛围下,学生的手、口、脑充分动起来了,在课外求得了“发展”,这时老师就可以大胆放手让学生课外阅读了。
第四篇:小学生习作现状分析及策略
小学生习作现状分析及策略
庄浪三小
张慧
小学生写作文,本来就是语文课堂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作文是指教师指导学生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文字表达出来。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生作文是“写话”和“习作”的结合。这既符合小学生学习运用语言表达思想的认识规律,又符合小学作文教学的实际,小学生的作文实质是练习用笔来说话。在学生已经学会或基本学会了运用口语的基础上,要让学生学会用笔来说话,实现口头到笔头的转化,把写变成了一种由内到外的自由倾吐,使学生对于写话有兴趣,乐于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毫无拘束地写下来,从而形成一种写作主体,写自己的自得之见,抒自己的自然之情,用自己的自由之笔,写自己自在之趣的思想境界。
然而在现实教学中,写作文是令学生头疼的事,也是令老师们觉得无从下手的事。每到写作文的时候学生写作文时,教室里真是千姿百态,有呆呆的坐着发呆的,有咬着笔杆傻瞅的,也有偷偷找作文书的……总之自己动笔写的学生微乎其微。看到这种现状,即使我们使尽浑身解数来启发学生如何定题目,如何开头,如何写事件的经过,最后又如何结尾,但认真领会后再写作文者还是寥寥无几。再看学生写上来的作文,单从书写上看,就能感受到学生对写作的厌恶到了何等地步,字迹潦草,错别字接二连三,竟有学生将“借书”整片写成了“措书”,写自己的同学都是“他她真是个爱帮助别人的好孩子”,写家中的妈妈,“啊!妈妈您真伟大,我爱我的妈妈”。看到这些隔靴搔痒的文字,着实令人对小学生习作能力忧心。学生怕写作文、写不出好作文的原因何在?因此,我就小学阶段造成学生习作无话可说,空话套话连篇的原因及相应的策略谈谈我个人的粗浅看法。
一、小学生习作现状原因
小学生习作现状原因之一:缺乏积累,读写脱节 如小学校园内外文化资源贫乏,学生习作题材孤陋,取材单调。小学生由于受生活环境、家庭条件、社会文化氛围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孩子少见寡闻,更要紧的是课内外书籍读得太少,造成学生知识面狭窄。生活内容枯燥,没有激发学生写作感情的动力。所以学生面临作文时,很多时候是没法取材,即便是在教师的提示下,他们提取的题材大多都是雷同的,写作的内容很单一,错字、词让你目不忍睹……曾记得,在阅评五年级作文时,有一篇以“我最喜欢的小狗”为题的作文:“我家有一个可爱的小狗,他的眼睛大大的,耳朵立立的又嘿又量,洞洞有神,我飞长喜欢他。每天我放学回家的时后他都来迎接我,我非常非常的喜欢他。我家的小狗别人来的时后他不会咬他,我来的时候也不会咬我,我特别的喜欢他……”可见学生经历感之单调、观察事物之浅短,写作知识容量之匮乏。另外,如今的作文教学主要弊端在于我们对完成“听、说、读、写”任务指导方法上的错误认识,而急功近利的应试教育又强化了这种错误认识。在人的认识过程中,“读”和“写”是既有联系、又有明显区别的两个不同阶段,时间上有先后,读在先,写在后,先读而后写,关系上有因果,读是因,写是果,有读才有写,读多写少,“厚积”才能“博发”,功能上有区分,读是积累,写是输出。尽管不同阶段对读和写的要求和标准可以有不同,但是“读书破万卷”,才能“下笔如有神”,这是难以改变的规律。
小学生习作现状原因之二:缺乏生活体验,空话连篇 语文基础知识作为语文课堂教学的重点,但我们更不应该忽视学生习作的重要。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目标是:要求学生通过对课文的学习,逐步掌握各个学段的基本的字、词、句及基本用法,而学生写作其实就是将所学的字、词、句柔和在一块,把要说明的一件或几件事(或事物特性、发展变化等)情的发展变化过程陈述清楚。学生能写好一篇作文,说明他们会用所学的知识来描绘事物的发展变化;反过来,能写好一篇作文的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更能学好语文基础知识。同时更会用自己所掌握的语文知识去指导其他学科知识的学习。“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多年来,我们的作文教学却违背了这种客观规律。小学生尚处在“多读”的阶段,我们却同时要求他们“多写”。应试教育的题海战术又使学生无暇涉猎丰富的课外书籍,为了给老师交差,为了分数,学生习作中的空话假话,套话满文飞,抄袭克隆成了习作的家常事。
二、小学作文教学策略
(一)重视学生遣词造句能力的训练
要想培养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首先我们语文教学必需把握好教材,以教材为中心,按照新课程的标准和要求,来指导学生进行遣词造句能力的培养。其次我们要以学生为主体,针对不同年龄、不同年级、不同层次对学生进行不同的训练和指导。对语文基础不太好的同学,要求不要太高,但必须句子结构完整,没有语病,能够巩固他们已掌握的知识。对这类学生我们要循序渐进,逐步提升他们的能力。而对于语文基础掌握教牢固,有发展潜能的学生,要鼓励他们勇于创新,不要限制他们的思维发展,要为他们创造展示才能的机会,激发他们的求异思维。
1.词语理解
应用词语,遣词造句,就必须知道这个词语的准确意思,引导学生与同义、近义、反义词进行比较,辨析,使学生加深理解词义,在遣词造句时用词更准确。例如:光临和莅临的区别,莅临用于上级对下级的光临,属于客套的书面语。光临多用于口头语。如果是上级领导来我校视察工作,一个很正规的场合,我们就要用莅临一词。又如:果然和竟然,这两个词意思相近,但是,它们也有一定的区别。果然表示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相符,竟然它表示结果和预期相反出乎意料,它常用在不好的方面。所以,我们在遣词造句时一定要弄清楚这个词的确切意思,不明白的可以借助工具书,这样我们造的句才能意思表达得更清楚,明白。
2.词语归类
要培养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就必须让他们尽可能的记住更多的词语,怎样才能记住更多的词语呢?我想让他们自己进行词语归类是一个不错的方法之一。如写人的词语吧,哪些是写人外貌特征的,哪些是写人内心活动的。又如哪些是写景的,哪些是写物的,哪些是写场景的等等,把这些词语一一进行归类整理,以便我们能够记住。这样,对于我们进行遣词造句是很有帮助的。
(二)重视口语交际能力培养
要培养学生的遣词造句能力,就一定要加强说话练习。说话练习也就是通过口头表达来加强练习。口头语言是书面语言的基础,所以培养学生遣词造句能力也要从提高学生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入手。其中最主要的是提高学生说完整话、说通顺话、说精彩话的能力。人的口头语言有很大的随意性,尤其是学生受家庭,社会中的语言环境影响,语言的随意性更大。这就要求教师(不只是语文教师)在课堂内外要注意培养学生说完整话、说通顺话、说精彩话,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使之规范化。
新颁布的小学语文教学大纲,第一次把“口语交际”纳入了教学内容,并明确规定:从小学低年级开始,就要对学生进行这方面的训练,这是语文教育的一项重大改革,体现了对语文教育功能的全面理解,对语文素质的全面关注,理解语文教育生活化的理念。
现在的低年级小学生生活内容比起以前的孩子丰富多了,接收信息的渠道很多,与人交流时基本上“言之有物”,但缺乏“言之有序”,欠缺良好的交际态度和听说习惯。可见从小培养孩子的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要使孩子能更好的适应未来社会的需求和发展。
1.不把口语交际课上成说话课,谈化交际性。
“说话”往往是单向的,多是一人说,众人听,语言信息呈单向传递状态,思想交流、思维碰撞较少,而口语交际更强调双向互动,具有交互性。实际教学中我们会看到有的教师会把口语交际课上成“看图说话”课,指着书上的插图一句一句问学生图上画的是谁,他们在干什么等等,这样的教学哪里谈得上在学口语交际,与教材的编写意图当然是相违背的。有的教师虽然一开始创设了良好的情境,但稍不注意就会上成说话课。如在口语交际课《春天来了》中,学生准备好后,一位学生上台就说开了,但教师为了叙述更流利,对他说:“请你转过身看大屏幕说”。就这么一转身,这位同学就背对着同学“交际”了。这是十分典型的“独白”或“说话”。把口语交际课上成“说话”课,无疑削弱了口语交际应有的“交际性”。所以,口语交际能力应该从低年级开始就培养。
2.精心选择交际材料,创设有实际意义的情境,激起学生兴趣。小学生口语交际训练的材料的来源大致有二:一是语文课本中提供的说话凭借;二是教师选取的课外说话材料。
一、二年级新教材文质兼美的课文,为教学提供了进行语言规范和语言实践活动的素材和具体情境,所以要用好教材这个例子。
两种材料来源相比较而言,后者占有较大的优势。因为教材中提供的说话内容,虽然具有系统性和科学性,但对不同地区、不同条件下的学生来说,仍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而后者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亲切可感,令学生有话可说。选择课外说话内容应该坚持“六性”,即故事性、趣味性、形象性、知识性、思维性、实践性。
口语交际中,谈话内容直接影响双方的谈话情趣,因此,教师应根据低年级儿童的年龄特征,选择他们喜爱的事物为口语交际训练的内容,孩子会把对事物的喜爱之情迁移到对交际的喜爱上。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往往会被某些外在的新异现象所吸引而产生直接兴趣。所以,教师应做有心人,要时时留心观察学生,当学生受到外来影响而兴奋或产生感情共鸣时,教师应趁热打铁,抓住时机进行交际训练。由于捕捉了时机,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于是他们会把话毫不费劲地说得既完整又通顺,从老师“要我说,要我听”变成“我要说,我要听”。
3.优化口语交际的训练过程,教给方法
首先教给学生饶有兴趣地说,往往能使讲述的内容言之有物,但要做到言之有序,还有待于教师具体指导方法。对于低年级学生,教师要教他们从说一句句完整话开始,逐步过渡到说几句连贯的话或一小段话。到了中高年级,教师要指导他们按记叙文的六要素,围绕一个意思有头有尾地说一段话。学生一旦掌握了方法,口语交际才不会感到困难。
口语交际中的姿势、态度自然,礼貌,大方也十分重要,低年级孩子有多动的特点,这就要靠教师适时的提醒和恰当到位的指导,变幻多样的形式,提供一次又一次的锻炼机会,促进学生在实践中体验,纠正,直至养成良好的习惯。
其次教给学生倾听的方法。口语交际强调双向互动,参与交际的人,不仅要认真倾听,还要适时接话,谈自己的意见和想法。低年级孩子大多敢说,爱说,可如果叫他们静下心来先听别人说,注意力就很容易分散,听不完整的就断章取义,连意思都没听明白怎么与人交际呢?更有甚者,根本就没听。所以就很需要教师教给孩子具体的方法:注意力集中,能复述别人的原话或主要意思,能接着别人的意思说下去,能正确适时地回答别人的提问。
第三,教给学生评价的方法。孩子同样有接受评价和评价他人的需求。教师要注意开展激励性的教学评价。但不管学生说得如何,教师总是说好是不能调动其积极性的,必须根据学生说话的程度和水平给予不同的恰如其分的评价。好的固然要肯定,不足的更要指出,分析原因,并有针对性地加以矫正。这一过程,教师不可包办代替,应该引导学生共同参与,形成师评生、生评生、生自评的局面,引导学生评语言、评仪态。教师可带着学生评所说内容的有序性和思路。
(三)结合阅读丰富语言积累 1.加强朗读背诵。我们知道,教师课讲得再好,如果学生没有必要的语言积累,也不会有倾吐的内容,作文能力的形成和发展也无从谈起。《教育心理学》指出“在儿童的记忆仓库中,丰富的语言材料的储备,是理解和运用语言能力的必要条件,也是提高思维能力和智能活动水平的基础。这个‘储备’的手段就是背诵。不背诵是不会将规范的书面语言‘植入’记忆的仓库,内化为自己的语言的。”在语文课堂上,为了让学生理解得深刻透彻,教师总会大讲特讲,岂不知讲解得越多,教学效率就越低下,其主要症结在于违反了“朗读、背诵、积累”这一学习语言的基本规律。所以,我们的阅读教学应该是“以掌握祖国的语言为目的,以熟悉背诵为手段”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合作交流的能力,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勇于表达主见的精神,激发学生的主动性,淡化内容分析,加强朗读训练,重点在熟读课文上下功夫,在记忆常用词语、名言警句上下功夫、在背诵诗文佳作上下功夫。
2.读中悟法,随文练笔。教师在指导学生写作时,必须将写作方法渗透于平时的阅读教学之中。在整文阅读中了解作者是如何布局谋篇的;在精读、赏读中感悟作者是怎样遣词造句的,运用了那些修辞方法,是怎样具体描写人物外貌、语言、动工作和心理的,是怎样抓特点描写景物和物体的。读中悟法之后,应该让学生及时地让学生先说后写,或写片段,或写心得感受,或写相关主题作文,让学生的读写能力得到协调统一发展。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只有在遵循学生认识规律的基础上,结合阅读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有计划、有步骤地严格训练,才能使作文教学获得成功。
(四)走进生活,增加写作素材
叶圣陶先生曾说:“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作文教学要让学生走出狭小的课堂,走进广阔的社会,融入生活,体验生活,让习作成为学生的生活需要。因此教师要解放学生的眼睛,使他们可以看;解放学生的双手,使他们可以干。在作文训练中,教师要注重把学生的目光引向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知道学生做积累材料的有心人。学校、班集体有意识地组织活动,积累典型的写作材料。注重创设贴近或围绕学生生活的情景,使作文教学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就有话可说,有话可写。学生写自己熟悉的生活,既能引发学生对生活的思考,又能开拓学生的想象空间。例如,在要求学生写课余生活时,可在课间组织学生进行游戏活动,这样就能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为写作做准备。在正式上作文教学课时,先创设情景、质疑自探,依据学生的学习背景,结合教学内容让学生通过分组合作,组内谈谈自己参与活动的过程,这样使学生在写作时有话可说,有事可写,不至于毫无头绪,空话假话套话充斥于学生习作之中。
综上所述,小学生习作要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序,情真意切,作为语文教师的确在习作之外要多下功夫,力求将习作教学渗透在语文教学的各个方面,丰富学生的感性经验与素材储备,让学生在习作中真正做到“我手写我口”的习作目的,彻底改变学生习作中诸多尴尬局面。
这样就从心底里排除了“作文难”的障碍,减轻了学生心灵的压力,有利于提高作文教学的效益。显而易见,小学作文教学的过程,必须有教师的引导,于是便形成了作文教学活动区别于一般认识活动的独特的“三维结构”(教师、学生、习作内容),是教师“教”学生“练习”作文的过程,是师生双边活动有机统一的过程。
第五篇:应用题学习策略
《应用题学习策略》
_______心得体会
金文荣
夹沟中心学校
摘要:新课程内容改革给我们带来了全新的理念,也为我们的课堂教学带来了挑战。应用题作为数学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每个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应用题学习时采取怎样的策略?本文就从二个方面对这个课题谈谈自己的读后体会。
关键词:学习策略;弄清题意;问题分析;制定解题计划;问题解决。
小学应用题教学是小学阶段数学课堂教学的一个难点,在每次教学质量检测时是考核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失分最多的地方,所以是我们每一个小学数学教师重点关注的教学焦点。那么该怎样引导学生进行应用题学习呢?《小学数学学习策略方法教学问题诊断与导引》这本书的专题四——《应用题学习策略》从学生学习的角度给我们指出了一些学习策略,让我们有章可寻。下面我就从几个方面对应用题的教学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分析问题的策略。
小学应用题的设计是建立在数字运算的掌握基础之上的,并融合了学生的其他能力,其中问题分析能力是解决应用题的核心和关键。对问题分析可采取以下方法:
1、加强读题,弄清题目的具体情境。
读题是问题分析的第一步,应用题来自生活与生产实际,每一道题都有具体的内容。而小学生年龄小,生活经验缺乏,对应用题所反映的事理往往模糊不清。又由于小学生的感知具有笼统性和随意性的特点,他们对题目往往一读而过,没有真正弄清题意就匆忙解题,造成错误。因此,在问题分析过程中,教师首先应要求学生要认真读题,教师应给学生比较充裕的时间读题,正确地指导学生读好题,养成良好的读题习惯,掌握读题的基本方法。
首先可以通读,使学生读正确,读清楚,初步了解应用题的情节,然后要精读,要逐字逐句地读,反复仔细,做到读得准(不漏字,不添字,不破句),读得好(关键词句应加重语气),读得懂(理解情境及数量关系),通过读题要弄清应用题的题意。
例如我在教学《求平均数》时设计了以下两道题:
三(1)班为庆祝元旦扎纸花装饰教室,小红扎了9朵,小军和小亮各扎了8朵,小兰扎了7朵,平均每人扎了多少朵纸花?
三(1)班为庆祝元旦扎纸花装饰教室,小红扎了9朵,小军和小亮共扎了8朵,小兰扎了7朵,平均每人扎了多少朵纸花?
上面两道题目只有一字之差,题意却是两样,解法和结果也不同。如果不认真读题,粗心的学生就会错解。学生认真读题,观察比较,就会发现“各”与“共”的不同了。
另外,小学生知识经验有限,生活阅历少,有的应用题的情节比较陌生,叙述的形式有时是逆向或倒叙的,往往会给学生理解题意带来困难。这时,我们可以设置情境,让学生置身情境中,运用直观,帮助学生全面理解题意。
例如:某人先向前走9步,向左走5步,又向左走9步,他怎样走才能尽快回到原地? 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实地走一走,直观理解题意及方位关系。
2、重视阅读教学,弄清题目中字、词的含义。应用题中经常会出现一些名词术语,如:减少、减少到、扩大、扩大到、缩小、缩小到、倍、平均、同样多、照这样计算、现向而行等等,这些都对理解题意起着重要作用,要引导学生审题时都能准确把握其意义,并有意识、有计划地进行对比辨析。
例如:一个长方形的长是25厘米,宽原来是8厘米,现在宽增加了15厘米,现在长方形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一个长方形的长是25厘米,宽原来是8厘米,现在宽增加到15厘米,现在长方形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这两道题形似而质异,关键在于“增加了”和“增加到”的区别。认识到它们的区别,并准确把握“增加了”与“增加到”两概念各自的实际意义,就能防止混淆。
3、关注隐含条件,引导学生思考、探索。
有的应用题条件比较隐蔽,隐含在题目中,有的条件多余,学生往往会忽视,或没有准确地收集解题中有用的信息,导致无法解题。
例如;明信片每套12张,售价14元,今天卖出56套风光明信片。一共卖了多少钱? 题目中的“每套12张”是多余的条件,解题时与具体每套多少张没有必然的联系,若细心体会,则能发现这个“陷阱”。
4、指导学生画图,弄清题中条件与问题的内在联系 有时候学生不能正确解题,是因为学生缺少对题目整体把握的能力,如比较复杂的应用题,它的数量关系比较复杂,条件和问题的指向性不明显,所以学生往往会掉入“陷阱”、步入“歧途”,而他们自己却还没有发现,那么如何提高整体把握题目的能力呢?“图示”是一个很好的媒介,借助这个“媒介”,让学生动手画一画直观图、线段图是一个比较好的策略。在画图过程中,学生要从条件出发思考问题,通过画图,动态展现题目的各个条件,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示。结合题目的问题寻找解决办法。
例如:王大妈沿着一条河用篱笆围一个长25米,宽10米的长方形菜地,最少需要准备多长的篱笆?
有些学生会凭直觉或思维定势很容易动笔就做,这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指导学生画出简单的示意图:
通过示意图,学生能够很直观地看出长边的一面靠墙需要的篱笆最少。通过直观途径,来帮助学生理清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以及条件与问题之间的内在联系,发现解题思路,从而正确地解题。
二、解决问题的策略。
数学问题解决的实质是: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借助各种策略,构建从 已知条件到达未知的逻辑链条的过程。同一个问题,由于学生的基础和思维
水平不同,选择切入的条件不同,往往引出不同的解题途径。下面就来谈谈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
1、加强运算意义的理解,夯实解决问题的基础。
首先,要让学生充分经历探索运算意义的过程,理解整数、小数、分数的加减乘除各种运算意义,通过情境的多元化,帮助学生多积累一些运算的“原型”,为学生理解数量关系以及实现顺利“化归”提供必要的“原型”支撑。
例如:教室长9米,宽6米,教室的面积是多少?
其次,在具体解决问题时,教师要注意沟通运算意义与解决问题的联系,促进学生对数量关系的理解。
2、加强数量关系的分析,理清解决问题的思路。
分析数量关系是从“数学问题”到“用数学方法解决”的关键,分析数量关系的能力是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培养的重要方面,需要教师在教学中特别关注。
例如:一件上衣的价格是126元,一件上衣的价格是一条裤子的1/2倍。买这样一套衣服需要多少钱?
学生可以有几种不同的思路。思路一:先算出一条裤子的价钱,再计算一件上衣和一条裤子一共多少元;思路二:根据“一件上衣的价钱是一条裤子的2倍”,可以知道一套衣服的价钱是一件上衣的3倍,所以这样126×3就可以了。
3、加强具体策略的运用,获得解决问题的拐杖。当学生遇到比较复杂的或非常规的问题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具体的策略来帮助自己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
例如:一个游泳池长50米,小军游了两个来回,他一共游了多少米?
在这个问题中,对“两个来回”的理解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教学时让学生走一走模拟情境,帮助学生理解“两个来回”实际上是4个泳道的长。在这里用模拟策略使问题变得直观,帮助学生理解问题情境,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
当然,教师除了让学生理解、掌握一些解决问题的策略外,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知道一种策略什么时候是有效的,能从几种可用的策略中选择最恰当的一种,能正确地运用策略,逐步解决问题策略内化为个人的数学素养,成为思考问题的一种习惯。
总之,教师在应用题教学时,要采取一定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来进行教学,使学生具有良好的问题分析习惯和灵活选择解决问题策略的能力,把应用题教学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促进数学教学质量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