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摘下“有色眼镜”看学生
摘下“有色眼镜”看学生
北城英才学校 李翠霞
《学记》中说:“亲其师,信其道”。这说明学生对教师的感情,直接影响学生对教师所教科目的喜欢程度。怎样做到让学生“亲其师”呢?我认为只有俯下身子,真心和学生交朋友,真心为学生好的老师,才会受到学生的喜欢!只有摘下“有色眼镜”,对学生一视同仁的老师,才会看到一个个真实的孩子!【教育故事】
一个偶然的机会,和自己的一位同事攀谈起来。她说:“你知道一班学生最喜欢你吗?”(同事的孩子在我所任教的班级)“为什么?”我睁大惊奇的眼睛。他们说你宽严有度,幽默乐观,对待学生一视同仁,没有偏见。尤其是在你给王强缝补校服袄后,人气指数更是节节攀升。”“是吗?”我嘴上这样回答,心里却乐得开了花。再回想给王强缝补校服这件事,当时的我何尝是心甘情愿的呢?只是碍不开情面罢了。因为那时我还带着“有色眼镜”看待他!
“有色眼镜”下的王强
王强是一个学习落后的学生,成绩总是在倒数几名徘徊。身材瘦小,面色黑黄,眼睛细小,嘴巴突出,用“尖嘴猴腮”形容他非常贴切。成绩不好,长相不好,没有特长,这样的学生一般不会受到老师的喜欢。而且听他的班主任说,他的爸爸和妈妈正在闹离婚,处于分居状态,谁也管不上他。上学放学由年迈的爷爷接送、吃住在爷爷家。老人管孩子一般太溺爱,他经常完不成作业。即使完成了,也是书写潦草,正确率很低,完全是在应付。所以最初我对他是带着“有色眼镜”的。这样的没有父母管教的孩子,习惯怎能好?成绩怎能好?又怎么会收到老师的喜欢?
缝补校服
记得那是七年级上学期的一个晚自习。快要放学了,王强拿着自己的校服袄找到办公室,支支吾吾地说:“老师,我的校服袄烂了,您能不能帮我补补?”“刚发的校服怎么就烂了?你和谁闹来?”我瞪着他问。他期期艾艾说不出来。说实话当时我心里是很不情愿的。“拿过来,我看看。哎呀,怎么这么长的口子?这可不好补,你看还有几分钟就下晚自习了,今天肯定补不完了。明天吧,明天晨读,我给你补,好吗?”“噢!”可能是认为我在敷衍他吧,他闷闷不乐地离开了。我心里想:打打闹闹这么卖力,学习上怎么不这么用功?
第二天早上七点钟,我走进教室,看到王强身上的还没有缝补的校服袄,长长的口子像张开的一张巨嘴,真是难看极了。便不得不对他说:“你快脱下来,我给你缝缝!下次再闹过火,撕烂了衣服,我就不管了。”
幸亏以前给自己孩子缝过校服袄,大概用了二十多分钟吧,我便缝好了。我拿着校服走进教室,感觉到的是全班学生的炽热的目光。他们注视着我走到王强身边,让他穿上。我没有感受到学生们目光中的敬意、爱戴,便走出了教室。
其实,教师给学生缝补衣服,是一件多么微不足道的事情啊!没想到这样的一件区区小事,竟然增加了我的人气指数,也带给了王强改变自己的机会。
改变
缝补校服的事情刚过去不久,学校就组织了一次为贫困山区的孩子捐款的活动。一班的大多数孩子都捐五角、一元,而王强一下子捐了十元。他的父母经常不在家,这十元钱应该是他的爷爷给他的零花钱吧。王强的这次捐款,令他的班主任、同学和我都刮目相看了。这让我们看到的不再是一个一无是处的王强,而是一个有爱心的王强。
不仅这件事上,王强的表现令人赞叹。据同学们反应,他在宿舍中也是经常主动打扫卫生,帮助同学打水,赢得了同学们的喜爱。同学们都尊称他为“二哥”。
我和其他老师看到了王强的优点,也对他“照顾有加”。上课经常提问他,课下经常找他谈心。作业不认真,及时与他沟通,了解情况。慢慢地,我们都发现:王强变了。
课堂上,王强的表现越来越好。他上课听讲认真了,作业写得工整了,自习课上和同学嬉笑打闹的次数也减少了。考试成绩也在慢慢提升。
对于王强的表现,老师们看在眼里,喜在心里。喜过之后,不仅想问问:王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课余,我和学生聊天时,谈到了这个问题。同学们七嘴八舌地说:“老师,您知道促使他改变的事情是什么吗?是您给他缝补校服那件事啊!王强说通过那件事,他发现老师没有因为他成绩不好而歧视他。老师您对他那么好,他怎么可以自暴自弃,不求上进呢!”“您知道吗?自从那件事后,他在班里给您点了无数次赞呢!您是他最最喜欢的老师呢!不仅他,杜鹏、李哲都喜欢您呢!我们也都喜欢您呢!”“上次,我们班的几个女生和您的孩子开玩笑,也是说明我们喜欢您呢!”„„
听着学生们你一言,我一语的话语,我的心里像吃了蜜一样甜,笑容爬满了脸颊、嘴角、眉梢„„ 【反思剖析】
教师往往习惯根据学生的成绩来评判学生。对待成绩好的学生,老师喜欢。即使他们做错了事,老师也会“徇私情”,原谅他们;对待成绩差的学生,老师便带上了“有色眼镜”,把一些坏事都安在他们身上。但实际上,学生的成绩和人品并不成正比。成绩差的后进生,更渴望老师的关心爱护。只要我们当老师的放下架子,一视同仁,对他们多一些关心,多一些爱心,多一些耐心,“顽石”也会雕琢成“宝玉”。
第二篇:摘下有色眼镜,还原学生本色
摘下有色眼镜,还原学生本色
榆中县马坡学区阳屲小学
翟建晓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同样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十个手指头伸出来有长有短,所以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是很大的。我们每个人都喜欢好的东西表现优秀的人,对于那些不好的东西人们总是喜欢用有色眼镜去看待。而相对于我们这些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的人来说选择用有色眼镜去看待学生就等于选择了失败。每一位学生都有属于自己的“亮点”,因此教师应该不以一把尺子量学生,摘下自己的有色眼镜,创造适合每一位学生发展的教育,帮助他们寻找曾经丢失的幸福感,还原学生的快乐本色。
作为一个老师,在教学实践中,无论是接哪个班,都会遇上几个表现不和老师要求的,这往往是每个老师最伤脑筋的事。甚至成为某些教师的“眼中钉,肉中刺”,对于他们总有一种恨铁不成钢的滋味。平静时,苦口婆心地劝说;烦躁时,喋喋不休地抱怨;生气时,毫不留情地训斥„„结果,学生信心全无,破罐子破摔。做为教师首先对这些学生要有一颗赤热的。只有把你的爱心、耐心奉献给他(她),他(她)就会有信心的去学习
我在一悟小学实习代的是二年级两个班的数学课。刚开始的时候我对两个班的情况不是很熟悉,每次收完作业总有 那么一两个学生不交。特别是二班的一个学生上课从开不回答问题,作业不交,不管是批评还是找家长他还是我行我素完全不把我的话放在心上。最后我和他的班主任进行沟通后才知道,他天生智力比较差,家长又因为忙顾不上辅导所以他直接以一个旁听生的身份在这个班学习。
那天之后我对他的要求没那么严格了,作业尽量放宽时间让他做,上课时对于简单的问题鼓励他回答,慢慢地我发现他能主动做作业举手回答问题。紧接着的期中测试中他一下子考了五十几分,进步了四十分,这真的让我很意外,于是我在全班面前表扬了他,并发了小奖品作为鼓励。
那天我发现他真的很兴奋,下课之后他高兴地跑楼道里对我说:“老师我把作业写完了放到你办公室了!”看到我满意的点了点头后,他开心的跑开了。
从那之后,他慢慢每天都把作业早早的交到办公室,虽然作业的正确率不是很高但他迈出了超越自我的第一步,我相信长此以往他一定会去的一个理想的成绩。
学困生是教育教学中最短的那块木板,要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从重视这块木板开始,尽最大努力使这块木板变得长些再长些。生活中他们与老师尤其是班主任不断的“较劲”,很多老师因此,对他们束手无策,甚者鄙视、虐待他们。其实, 受人尊重是人的基本心理需求,教师对学生尊重,能使学生产生满足,愉快的心理体验。尊重他们的人格,听取他们的意见,从而对他们产生一种激励作用。对每个学生多几分尊重、多几分理解,这样,他们就会逐渐认识到自身的价值,改变自甘落后的思想,从而产生一种积极进取的动力,真正使阻力变成了动力。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人心都是肉长的,只要我们摘掉我们的有色眼镜,善于去摸索、探讨和交流,就会让他们每个人的“亮点”都闪亮起来······
记得新教师宣誓的那天谈局长曾对我们说过这样一句话“好学生是夸出来的,差学生是骂出来的,少年犯是打出来的”。是啊,谁都希望自己是最好的那个渴望被肯定,大人是。小孩也是。我们为什么不摘掉有色眼镜给还那些学生一片明媚的阳光呢?
第三篇:别戴着有色眼镜看学生
别戴着有色眼镜看学生
——由一次误解学生引起的思考
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我们往往习惯于以学生一贯的行为表现为依据来评价一个学生的优劣。然而,由于一次对学生的误解改变了我的这种看法。
去年寒假,我安排了“收集你喜欢的春联”和以“我的寒假生活”为题写一篇习作两个作业,开学检查。一开学,学生都如期叫来了寒假作业。检查中,一个学生的作业引起了我的关注——他就是闫成才。
闫成才在班里是出了名的“捣蛋鬼”。无论是上课还是下课,都能听到他麻雀般的叽喳声,都能看到他或左或右、或上或下的窜动,字写得人鬼难认,而且学习绩在班上是最差的,所有老师都头疼对他的管理。我作为班主任也曾软硬兼施地教育,也曾苦口婆心地开导,可他的改观总不能让大家满意。特别让我生气的是他的作业基本上不做;偶尔做一次都是抄的。为此我还特地跟家长取得联系,批评家长的娇惯溺爱,要求家长管好该生。我能用的招都用上了,他都是油盐不进,没有什么大的变化,我暗自失望起来——这个学生没有有法子可教,就让他在班上混吧!
可这次的寒假作业却和之前判若两人,尤其是作文,写的那么整齐,不光卷面整洁,而且内容也比较生动,有两处比喻句写得出奇的有趣,我想一定是家长帮他写的。竟然让家长帮自己写作业!我的火气不打一处来,就想当时把他劈头盖脸批一顿!
三思后觉得刚开学不要打消孩子的热情,还是以教育为主吧!于是,我给他下了一个评语“要自己写!”还把那个“!”写得大大的,好像是要让他知道老师有多气愤。
到作业点评时,又少不了我的一顿批,什么有的同学过贯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连作业都让家长替自己写,已经是五年级学生了简直不像话!说着还用眼睛看他一眼,意思说就是你,一而再,再而三地让老师失望!这件事情后的第二天,我完全为自己的“自作聪明”感到惭愧,再次对自己的主观武断感到后悔莫及。因为我冤枉了我的学生---闫成才,那篇日记确实是孩子自己的作品。
事情是这样的:上学期班上举行了一个写字比赛,在比赛中闫成才写的字比他以前写得好多了,我不经意的肯定了他,给了他一本进步奖的作业本,就是我这一次不经意的肯定,从此他暗暗下决心练字,通过一个学期的练习字已经很好了。所以第二天写字课,我让孩子们尽自己所能用钢笔写一段话,用来参加这个学期第一次钢笔字比赛。当我巡视到闫成才身旁时我傻眼了,眼前孩子稿纸上的小字跟昨天日记本上的字一模一样!问过孩子候才知道他利用暑假时间练字了,小字已大有进步了。
当时我像晴空霹雳,当时我好不自在、我的脸像火烧了一样!孩子,老师错怪你了,老师不该用有色眼镜看你,俩月不见你,进步了,请你原谅老师的武断,有了这次教训老师不会重蹈覆辙了!
通过这件事,我当全班学生的面作了自我检讨,并像闫成才同学道歉。后来闫成才同学真的变了,变得像让我不敢相信自己的眼晴,上课爱讲话的他没有了叽叽喳喳声,下课在教室乱窜也没有他的身影,课上他是最主动回答的一位学生,作业最整洁,最公整的是他、在书法比赛中少不了他的名次……
后来我问过他,为什么有这样的转变,他的回答很简单,因为我给他的哪本作业本,是他上学以来第一次得到的奖品。在他的心中只有练好字才能得到奖品,得到老师、大家的认可,所以练字特别刻苦。
听了他的回答我的眼睛湿润了„„我想到了一个作业本挽回来了我的一位好学生,我感到非常的幸福。同时,我深刻地认识到——教师应该公正地评价每一位学生,不能光凭主观臆测对学生的表现妄加判断。
第四篇:后进生转化:不用有色眼镜看“差生”-后进生转化
后进生转化:不用有色眼镜看“差生”
什么叫世事不公?用“差生”来标签成绩不好的孩子,就是世事不公。而且贴标签的,就是实施教育的学校、老师、社会,甚至家长。
“成绩差”就叫做“差生”,那么,教学差的老师,能不能叫做“差师”呢?以此类推,“差长”(校长)、“差人”(工人)、“差民”(农民)……可以列一大堆。
“差”是一个形容词,可以与许多名词结合:成绩“差”,道德“差”,身体“差”,品行“差”,相貌“差”,劳动“差”……因此,“差生”可以是“差”得一无是处的学生。以此来标签成绩差的学生,公道何在?在中央电视台制作的“素质教育大家谈”节目里,我曾抨击过用“差生”来标签成绩不好的孩子,是一种侮辱人格的行为。我收到不少学生的来信,选一封节录如下:
我是个高二生,准确地说,我是个高二的“差生”。我成绩不好,排名总是倒数第一、第二。高二重新分班,我和一些同我一样的“差生”被分在了一个班。在老师和同学的眼里,我们好像都是可有可无的人。老师在班上公开对我们说,就你们的成绩,别做上大学的梦了。连教我们的老师都嫌沾着我们这些“差生”,自己当老师的都倒霉,脸上无光。(班主任)在学校日子难混,回到家里,我爸我妈对我也没有个好脸。他们也嫌我丢了他们的脸。我爸有时好几个星期都不同我说一句话,妈妈口头上常挂的一句话是:“你这个没用的东西!”有时我想一想自己,好像我真是一个多余的人,一块垃圾,就连我爸我妈的同事都不正眼看我一下。真不知道我还能干什么?我还有没有未来……”
读了这些孩子的来信,心里很沉重。
在网上看到一则报道:国内有的学校为了保证“升学率”,竟然把全部“差生”赶出学校,强行取消孩子的学习权利。按学习成绩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用一个“差”字把成绩不好的孩子的全部特征和品质“一棍子打死”、一概否定,甚至否定了孩子的未来。
《中国青年报》上作过一个有关湖南省“问题少年”的调查。该调查发现,“问题少年”中74%来自农村。调查分析:这是由于许多农村家长文化水平低,加之多数人进城打工,无暇照顾、教育孩子所致。
从这篇调查看,“问题孩子”也越来越引起社会上的注意。
“差生”是应试教育的直接产物。因学习跟不上,被学校、老师、同学排斥,被亲戚朋友甚至家长否定,乃至被社会抛弃。从“差生”到“问题孩子”的质的转变,往往是不由自主、不知不觉的。
怎样看待、怎样对待所谓的“差生”和“问题孩子”,是每个教育工作者、每个家长,甚至社会上的每个人都应认真思考的问题。
每一个孩子都应该有权利、有资格得到平等的教育。无论个人的资质如何,学习的表现如何,社会都不应该轻易放弃他们。在许多情况下,放弃等于扼杀。
第五篇:勇敢地摘下帽子
勇敢地摘下手套
[案例]
刚开学几天,我班转来了一个小男孩,叫李兵,模样长的很漂亮,只是手上老是戴着手套。他妈妈临走,把我叫到了外面,特别叮嘱我说:“老师,无论在什么时候都要让他带着手套,他的左手中指小时候出车祸不小心挤掉了,先前的学校里同学们都知道他的手有残疾,所以老是嘲笑他,欺负他,弄得他天天抬不起头来,学习成绩飞速下降,他再也受不了这样的打击了,请老师千万不要让新同学知道这件事,否则我们会再转学,我不能让他痛苦地活着。”说完,他妈妈的眼睛红红的。面对这位含泪的母亲,我坚定地说:“放心吧!他不会再转学了。”
[分析]
通过近两个星期的观察,我发现李兵还是一个各方面都很不错的孩子,就是曾受过打击使他变胆小、懦弱、少言寡语,从不主动和别人交谈。我一直给他保守着这个秘密,害怕有一天秘密被揭开而再次伤到这可怜的孩子。得尽快想个办法,抚平他心灵的伤疤。心理不惧怕了,也就不再怕别人看头上的疮疤。为此,我制定了一个三步走的方案。
第一步,发现长处,树立自信心。
他作业写得好,我让全班同学传看,同学们都赞不绝口;他上课认真听讲回答问题积极,我表扬他,并让他当学习小组长;小测验他考了100分,我让他上台领奖;大扫除,他劳动积极,受到同学们的一直好评„„渐渐地他在同学们中间,成了一个好的榜样。同学们也很佩服,他的自信心也自然树立起来。
第二步,舆论引导,树立正气。
在集体中健康的舆论引导能扶正压邪,鼓舞人心。我充分利用环境资源,在教室里张贴扶盲人过马路的图片;在黑板报上,书写残疾人身残志坚的感人故事,教育学生对身体有缺陷的人不要嘲笑,要给予最大的关怀。
第三步,正视缺点,揭掉伤疤。
我班召开了主题班会“说说自己的小秘密”。班长首先带头说,门上的那块玻璃其实是他打破的,他害怕自己在同学们心中的威信降低,所以没敢承认错误,今天向大家说声对不起。此后,又有几个同学说了说自己的秘密。这时,我说:“老师和李兵有一个共同的小秘密,想要告诉大家,你们想听吗?”“想听!”我期盼地望着李兵,终于,李兵站了起来,“同学们,其实我 „„我欺骗了你们,不是我喜欢带手套,你们看——”说着他勇敢地摘下手套,露出左手,让同学们看到了他的手指的残疾。“是我太懦弱,不敢面对自己的缺陷,其实这又有什么呢?是老师和同学们给了我自新的机会,我谢谢大家!”教室里响起雷鸣般地掌声。
[反思]
在高效率、快节奏、充满竞争的经济社会,社会需要的是具有专业知识、具有创新精神、具有健康心理和健全人格的人才。心理健康是学生在学校完成学习任务的前提和保证,因此作为一名教师,特别是班主任要做好学生的心理工作,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
面对如“惊弓之鸟”般的母子,我深深感受到了他们的心灵都受到了很大的伤害,孩子已经有了严重的心理障碍。无奈的母亲选择了让孩子转学,而我坚信不会让他再转学,我是一名人民教师,我有责任来挽救他。
对他进行健康心理素质的培养至关重要,首先为他保守秘密,让他觉得这个老师是个可信之人。俗话说“打人不打脸,说人不揭短。” 任何一个人都不愿意别人当面说自己的短处,那是一种多么难堪的处境,更何况是一个不满10岁的孩子。要使他的个性获得健康的发展,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必须培养自主意识,树立其自信心。即让他正确地认识自己,看到自己的优缺点,知道自己还有很多的优点可以弥补不足,没必要为自己的缺点(缺陷)而悲观消沉。我尽可能地细心留意他的闪光点,把握生活中的细小事情,适时地表扬他,让他感到老师对他的了解和重视,唤起他的自信。
光有自信是不够的,还必须让他生活在一个良好的充满正气的集体中。刚刚培养起来的自信需要积极向上的健康的舆论来保护,他才敢向同学们坦露心声,因为在这样的集体中他没有任何的压力。自然而然地他也融入了这个集体中,他才敢于说出自己的的缺陷,可见他的心理已经非常健康而且积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