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蓝海战略下企业战略成本管理问题研究——以某企业为例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封面
(2016 届)
论文(设计)题目 作 者 学 院、专 业 班 级 指导教师(职称)论 文 字 数 论文完成时间
大学教务处制
会计原创毕业论文参考选题(200个)
一、论文说明
本写作团队致力于会计毕业论文写作与辅导服务,精通前沿理论研究、仿真编程、数据图表制作,专业本科论文3000起,具体可以联系qq 805990749。下列所写题目均可写作。
二、原创论文参考题目 外向型企业应收账款风险问题研究 2 集团化异地经营的财务风险分析及防范 3 金融危机下公允价值会计问题研究 4 某公司的外汇风险研究 5 某公司现金流量管理研究 作业成本法在某公司的应用设计 某公司人力资本投资及其风险防范研究 基于不同发展周期的企业财务战略选择研究——以某公司为例 9 公司治理结构与会计信息质量研究 10 工行某分行全面预算管理问题研究 11 浙江东方光学有限公司财务分析报告 12 高管持股与企业业绩 关联方交易审计风险控制对策研究 上市公司固定资产减值问题研究—以某公司为例 15 论企业筹资风险管理 某服饰公司存货管理问题的研究 17 我国加工制造企业成本控制方法研究 18 企业存货风险应对策略的研究 某食品公司实现利润最大化的敏感性因素的分析研究 20 浙江苏泊尔股份有限公司年度财务报告分析 21 企业财务失败的预警模式研究 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粉饰行为及审计策略分析 23 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透明度的问题及建议 24 某房地产公司筹资管理策略研究 25 基于公司治理的内部控制浅析 关于生产制造型企业应收账款管理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27 中国石油企业海外并购财务风险和对策研究 会计准则体系中的公允价值计量分析——以某公司为例 29 企业内部控制研究 我国企业负债经营的财务风险及防范措施研究 31 某煤炭公司体制研究
企业纳税筹划失败案例分析研究
基于现金流量的企业财务分析指标体系的研究 34 上市商业银行财务可持续增长能力的模糊评价 35平衡计分卡在我国企业绩效管理中的应用
现金流量表改革研究
我国高新技术企业风险投资退出机制的研究 商业银行开展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策略的研究 论xx电机公司的内部审计独立性 ERP条件下的成本管理
基于公司治理的内部控制浅析
[毕业论文][动物医学]一例犬细小病毒病的诊断与治疗 某省小额贷款发展机制研究
浅谈管理层行为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影响 某大学贷款的风险及成因分析 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与防范 论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在我国的运用 论企业目标与企业社会责任的关系
某安防公司应收账款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 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研究 某公司成本核算及控制探讨
英国绩效审计特征、路径与借鉴分析 作业成本法在物流企业中的应用
关于中小企业的成长性、风险投资及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的研究 某农村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研究 公允价值及其运用研究
基于公司治理的内部控制浅析 贵州茅台公司综合竞争力分析 我国网络银行监管问题及应对措施
企业实施战略成本管理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我国企业股权激励的机制与运用研究 作业成本法在ZTY公司的应用研究
蓝海战略下的企业战略成本管理——以xx工艺品有限公司为例 ERP在我国企业中的应用现状分析 工商银行房贷业务风险分析 基于新准则的会计职业判断研究 关于应收帐款内部控制的实践报告 杜邦分析法在某公司的应用研究 超市存货成本管理的研究
新企业所得税法对我国企业的影响——基于企业投资行为的分析 合并会计报表理论的评述 内部审计独立性问题研究
出口退税率调整对义乌市外贸企业的影响研究 企业资金运作风险的内部控制研究
关于我国注册会计师职业责任保险的探讨 基于风险导向的内部审计研究 企业年金会计核算问题研究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研究
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
某公司财务危机预警系统构建 81 财务杠杆在房地产企业的作用研究 82 会计信息系统审计中的风险及对策 83 某公司获利能力财务评价体系研究 84 某机械公司所得税税收筹划方法研究 85 上市公司担保信息披露研究
我国推行人力资源会计的困难与对策 87 人民币汇率趋于坚挺的原因及经济影响 88 浅析我国中小企业财务舞弊成因及控制对策 89 企业并购中的绩效与风险研究
加强和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
会计电算化对手工记账的影响及发展趋势研究 92 小额贷款公司的监管问题研究 93 海尔集团全面预算管理研究
企业集团子公司业绩考核问题研究
华能集团财务报表分析——基于-财务报表数据 96 基于价值链的企业成本管理分析
基于因子分析法对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绩效的实证研究 98 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与业绩关系的实证分析 99 基于公司治理的内部控制浅析 100 基于公司治理的内部控制浅析 101 浅析会计职业判断 102 浅议企业税收筹划
我国政府会计权责发生制改革探讨 104 费用资本化研究
某纸业公司流动资产管理的研究
我国民营企业成长中的公司治理模式选择
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问题与对策——浙江民营企业为例 108 应诉反倾销的会计信息支持与会计维权对策 109 基于价值链的企业环境绩效审计研究 110 上市公司股票期权激励机制探讨 111 海尔存货管理方法研究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探讨—以xx麻纺织有限公司为例 113 基于供应链下企业会计信息一体化的研究 114 家族式企业的模式研究——以某公司为例 115 某钢铁公司财务分析指标体系研究 116 某公司偿债能力问题的研究 117 企业成本控制模式研究 118 企业物流成本控制研究 119 新增值税政策下的纳税筹划
论高校贷款风险的成因及防范对策--以某学院为例 121 企业海外投资问题研究
论平衡计分卡在企业绩效管理中的应用 123 审计风险及其防范
上市公司对投资性房地产计量模式的选择研究 125平衡计分卡在某电网公司中的应用 126 煤矿企业环境成本核算的研究 127 基金公司盈利模式及其风险分析 128 股权激励的财税差异分析及纳税筹划 129 关于借款费用准则的思考
巨人集团适度负债经营问题研究 131 论EVA在我国中小企业的应用
上市公司关联交易对企业价值的影响研究
内部控制与舞弊公司预警——基于舞弊三角形理论 134 债务重组新旧准则比较 135 某能源公司的负债经营研究 136 增值型内部审计探讨
基于公司治理的内部控制浅析 138 某米业公司成本控制研究 139 公允价值在我国的应用研究 140 浅谈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 141 内部控制与公司治理关系的探究
中小企业供应链融资存在的问题及研究对策 143 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建设研究 144 房产税的现状与改革问题的研究 145 企业并购中的税收筹划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第号解析及对我国的启示 147 某公司负债筹资的财务风险研究
技术性无形资产的开发支出资本化问题探讨 149 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的财务战略探讨 150 作业成本法在制造业的应用研究 151 营改增对交通运输企业的影响研究 152 适应现代企业制度的模式的构建
153 某玻璃公司采购成本和仓储成本的分析与控制 154 对我国中小企业财务人员素质与管理的探讨 155 现代管理会计的新发展
156 外贸企业销售与收款内部控制设计——以xx进出口有限公司为例 157 内部控制与会计信息质量的相关性分析 158 我国实施环境会计的策略探讨
159 风险管理导向下中小型民营企业内部控制研究 160 在新会计准则下对公允价值应用问题的探析 161 基于公司治理的内部控制浅析
162 中小企业如何在互联网时代开展网络营销 163 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绩效评价研究
164 我国企业海外并购中的财务风险及防范
165 股权分置改革对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影响研究——以三一重工为例 166 基于公司治理的内部控制浅析 167 某公司的营运能力分析体系
168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问题研究 169 某公司应收账款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170 家电零售业营运资本管理研究—以国美为例
171 交叉上市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研究—以建行和交行为例 172 某集团财务控制体系研究 173 浅谈对赊销风险的防范管理
174 中国建设银行开展私人银行业务的问题及对策 175 基于公司治理的内部控制浅析
176 企业财务风险评价体系构建研究——以某公司为例 177 某汽配公司产品成本控制的研究
178 财务风险的分析与防范--以某公司为例 179 准则变迁的社会成本研究
180 论公允价值在新会计准则中的应用
181 某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风险成因及控制研究 182 论通货膨胀对中小企业的影响及对策 183 民间融资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184 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探讨 185 中美会计准则差异比较 186 政府绩效审计的应用研究
187 浅谈市场经济条件下会计监督的强化——再看会计委派制 188 基于EVA的系统研究——以青岛啤酒为例 189 中小企业融资瓶颈及对策 190 浅谈网络会计审计
191 通货膨胀环境下某公司筹资策略选择 192 企业财务风险防范与问题研究
193 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194 山西杏花村汾酒厂股份有限公司财务分析 195 企业偿债能力分析——以某公司为例
196 中小企业成本核算管理对企业利润的影响—以xx为例 197 中小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现状和对策分析 198 上市公司IPO抑价影响因素分析研究 199 现行财务报告体系的局限性及其改进
200 基于内部控制视角下我国商业银行会计风险探讨
第二篇:以项目部为例浅议施工企业成本管理
以项目部为例浅议建筑施工企业成本管理
一、当前建筑施工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成本分析的缺失
成本分析足指在成本发生之后,依据成本核算资料,把实际成本与预算成本差异及其原因汇总并进行分析研究,找出成本差异的原因,为下一项目目标成本的制定提供改进意见,以使成本持续改善、经济效益不断提高,但目前很多国有施工氽业都没有真正认真进行成本分析,往往是一个项目完工后,该项目的财务人员、管理人员可能很快又转入下一项目的工作,而很少对本项目的盈亏进行分析,或者是分析很粗略,更别说通过各种方法对成本差异进行详尽客观的分析。因此,在这种成本管理模式下无法为下一项目成本目标的制定提供改进意见,造成第一手资料的缺失。
(二)成本管理认识上存在误区
长期以来,施工氽业在成本管理认识上存在误区,认为企业成本管理是财务部门的责任,有些工程项目经理更简单地将项目成本管理的责任归于项目成本管理主管或财务人员。其结果是技术人员只负责技术和工程质量,工程组织人员只负责施工生产和工程进度,材料管理人员只负责材料的采购和点验、发放工作。这样表面上看起来分工明确、职责清晰,各司其职,唯独没有成本管理责任。如果生产组织人员为了赶工期而盲闷增加施工人员和设备,必然会导致窝工现象而浪费人工费;如果技术人员对现场数据不精确,必然会导致材料二次倒运费的增加;如果技术人员为了保证工程质量,采用了可行但不经济的技术措施,必然会使成本增大。这就需要工程项目各环节人员改变原来的认识,既分工又协调,才能搞好工程成本管 理。
(三)没有形成一套完善的责权利相结合的成本管理体制
缺乏权责利相结合的科学的成本考核制度。目前,很多国有施工企业依然受传统计划经济的影响,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局面没有得到改变,这严重制约着低成本战略的顺利运作。缺乏科学的考核制度,是制约当前国有施工企业激励机制发展的主要问题。对于企业来说,应该改变“盈利的项日经理就是英雄:亏损的项目经理就是狗熊”的片面看法,真正建立起合理的考核标准与考核制度,为降低成本创造一个好的竞争环境。
(四)成本控制能力较弱
目前,建筑施工企业成本控制力较弱,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材料采购环节执行合格的分供方评价制度不严,材质不符合工程要求,或以大代小造成材料积压和浪费。
2.材料的“跑、冒、滴、漏”
现象严重,限额领料制度不落实,不能准确核算材料消耗水平。
3.机械设备利用率低,窝工现象时有发生。
二、加强建筑施工企业成本管理的对策
(一)进行成本分析,寻找项目盈亏的内在因素
工程项日竣工后,一般会有大量成本费用尚未归集到成本账中(例如分包、劳务费、租赁费、加工订货的结算未及时敲定直接影响工程成本的归集),这就要确定各项费用的结算金额,及时确定该工程的总成本,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对该项目的整个过程及其结果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和评价。通过成本分析,找出哪些成本项目节约,哪些成本项目超支,揭示成本差异的原因,掌握单项成本日标的完成情况,寻求进一步降低成本的途径和方法。根据工程成本结果评价项目成本管理工作的得失,写出总结报告,为成本管理各环前提供必要的资料,落实奖罚制度。成本分析的真正目的是研究和掌握施工项目的成本规律,为今后的项目提供
借鉴。
(二)抓好施王阶段的成本控制,努力降低成本
1.材料费的控制,材料费是工程直接费用的主要组成部分,占工程成本的60%~70%。要控制材料费,需要施工企业从材料的采购到库存以至领用,建立一套严格的管理制度。材料采购方面,可根据工程计划,进行招投标,大宗材料集中批量采购,可大大降低采购保管费。在离建筑材料市场比较近的情况下,部分材料可通过信息化系统,建立虚拟仓库,实现零库存。这样不仅降低了资金成本,而且减少了库存积压造成损失的风险。同时项目部要建立严格的材料验收入库制度,仓库管理员和采购员要“验质、验量、验品种、验发票”。施工领用材料时,要根据预算限额领用,物资保管人根据限额领料单发料,领料必须严格手续,以明确责任,超损耗者从工资中扣除,建立严格的考核制度和目标责任。同时动员施工人员做好余料的回收工作,减少材料浪费和流失。
2.现场管理费的控制
现场管理费是与工程施工直接相关的成本,贯穿整个施工过程,直至保修期满。
(1)做好雨季、冬季施工的准备工作,预防因突然的自然环境变化而影响施工;
(2)严格按照施工规范、技术标准、质量要求施工。各个专业应制定严格的操作规程,对于不按照操作规程作业,造成施工成本增加的,由执行负责人负责;
(3)防止质量事故发生。质量事故会增加返工费、停工费、返修费、事故处理费等。这部分费用可以通过先进的施工管理而降低;
(4)做好工程施工的预防、检测工作。如及时对工程的质量进行检测,做好隐蔽记录,建立质量安全检查小组,随时检查施工安全、进度情况,做好预防工作。
(三)加强安全管理、杜绝安全事故,减少事故损失
加强安全管理要着眼于预防事故的发生,降低工程施工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
1.减少事故的发生次数,可增加经济效益。施工项目每一事故的发生,都可能会有设备的损坏、工件的损失以及工作场所恢复费用等。事故发生次数减少,就相应减少了事故处理费用,最后体现于项目直接经济效益的增加。另一方面,事故减少也相应减少了停工损失费用,表现为项目间接经济效益的增加。
2.制定应急预案,一旦发生事故,将损失降至最低程度。
通过安全设计、操作、维护、检查等措施,可以预防事故、降低风险,但不可能达到绝对安全。因此,需要安全投入,制定万一发生事故后应采取的紧急措施和应急方案。建立事故应急救援体系,在事故发生后迅速控制事故发展,保护现场人员和场外人员的安全,将事故对人员、财产和环境造成的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
(四)改进施工工艺,合理组织施工
要加强科技管理学习和引进先进的管理方法、技术设备、工艺,以提高人机工作效率。对施工生产作业人员进行培训,及时提高他们的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使他们能够完成和超额完成劳动定额,最大限度地以最少的劳动消耗获得最大的劳动效率。根据施工作业计划,通过网络作业流程分析,充分利用现有工作面,尽可能组织平行作业,扩大工作面,使后续工序提前投入工作,提高工时利用效果,尽可能减少窝工现象。
(五)完善合同文本,避免法律损失
施工项目的各种经济活动,都是以合同或协议的形式出现,如果合同条款不严谨,就会导致施工企业蒙受损失时应有的索赔条款不能成立,产生不必要的损失。所以必须细致周密的订立严谨的合同条款。
首先,应有相对固定的经济合同管理人员,并且精通经济合同法规有关知识,必要时应持证上岗;其次,应加强经济合同管理人员的工作责任心;三是应制定相应固定的合同标准格式。
施工项目合同基本上有以下几类:委托加工合同、购货合同、分包合同、劳务合同、技术服务合同、租赁合同、其他协议等。各种合同条款在形成之前应由工程、技术、合同、财务、成本等业务部门参与定稿,使各项条款内容清楚,严谨不漏。
(六)加强审计部门的监督控制
加强企业内部审计的监督力度,是降低成本的保障。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更加重视内部审计的作用。内部审计有着检查、监督、鉴证、评价和建议的职能,其在实现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方面发挥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对于施工企业而言,内部审计显得尤为重要,因为施工都是户外作业,项目经理部一般具有较大的独立性,项目经理的权力一般都较大。在这种状情况下,加强审计监督,对于施工项目的违规操作能够及时纠正,从而使企业避免不必要的成本支出。施工企业的内审工作应强调事中的过程审计和事后的效益审计。可见,加强施工企业内部审计的监督力度,也是降低成本的必要保障。
总之,施工企业成本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同企业、不同工程项目、不同管理体制其成本管理都有差别。但共同点都是为了增产节约,增收节支,这就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及微利经营的空间里,挖掘企业潜在的效益,以保证成本目标的实现。
第三篇:企业成本管理和内部控制相关问题研究
企业成本管理和内部控制相关问题研究
摘要:众所周知,内部控制工作的落实和发展是企业成本管理绩效有效的提高的根本保障,与此同时,企业进行内部控制和成本管理的终极目标就是促进企业实现价值最大化,进而赢得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由此看来,成本管理和内部控制都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拟从促进企业实现价值最大化为根本的出发点,应用理论分析和实地研究的方法,以工业企业为重点,就内部控制的含义、成本管理的含义、企业价值最大化的含义等理论基础进行了概述,阐述了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和成本管理能力的必要性,研究了现阶段企业内部控制与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了内部控制与成本管理结合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建议。
关键词:内部控制 成本管理 企业价值 理论 问题 措施
一、绪论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市场一体化的不断推进和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融入到了全球竞争的浪潮,在如此激烈的竞争环境下,如何让企业在竞争中保持不断的成长和发展已经成为了理论界和实业界共同关注的话题,但就目前情况来看,由于企业内部控制和成本管理力度不够高造成亏损的企业不在少数,例如就2015年企业亏损榜来看,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以162.17亿元高居榜首,京东商城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亏损4.996亿元位居第二,由此可见,企业成本管理与内部控制对企业价值的实现和经济效益的获得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和成本管理力度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讨。
二、企业成本管理和内部控制的理论基础概述
理论基础的掌握是促进企业中每个员工高效开展工作的前提,也是涉事人员必须掌握的专业知识,能够减少不必要的失误和错误,同样也是研究和分析成本管理与内部控制相关问题的基础准备,所以笔者就企业价值的内涵以及将企业成本管理与内部控制进行有机结合的重要意义等理论基础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具体内容如下所述:
(一)企业价值的含义
企业价值最早于20世纪60年代初,由美国学者提出,之后被作为一个简单的概念纳入学生教材中,近年来在生产实践中逐渐受到了企业家的关注的重视,概括的来讲,企业价值就是企业以加权平均资本成本为折现率,对未来自由现金流量现值进行预计。企业价值包括但不仅限于企业的经济价值,但是就目前情况来看,在企业的实际经营过程中通常把现金流量作为衡量企业价值的重要标准,也就是说企业在生产经营中现金流量越多,其具有的企业价值越高,也就越有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二)将企业内部控制和成本管理进行有机结合的现实意义
就目前情况来看,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深入,企业在接受了更多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更多的风险和压力,如何更快更好的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无疑成为了企业重点研究的课题,而内部控制和成本管理能力的提高对于企业的发展和经济效益的获得都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通过内部控制和成本管理力度的提高能够使得企业的各个明细账目一目了然,有利于决策层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为下一个项目的运行提供有力的依据和证据;此外,内部控制和成本管理力度的提高能够有效的增强项目管理人员的成本控制意识;科学的管理方法与项目人员的现场经验相结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项目成本控制的效果;内部控制目标的确定,明确了各项目人员的成本责任,在项目成本控制过程中实现了责、权、利的结合,能调动项目人员成本控制的积极性,同时能更好的达到成本控制的目的。
三、现阶段企业内部控制与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在充分的掌握了企业成本管理和内部控制的理论基础的前提下,为有效的提高提高企业内部控制和成本管理工作的价值,促进企业实现价值最大化,就需要在分析和研究企业内部控制与成本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根据单位的实际情况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而根据笔者的调查分析可以发现,现阶段企业内部控制和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现阶段企业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1、缺乏良好的内部控制大环境
就现阶段企业的实际经营情况来看,完善的内部控制大环境需要健全的组织机构、优秀的企业文化、合理的人力资源配置等方面共同实现,但是就目前情况来看,企业间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内部控制环境的建设比较薄弱,一是受原有体制与结构的影响,一些企业的经营管理权仍集中在少部分的领导层中,决策的随意性、自由性、主观性比较大;二是一些企业缺乏科学合理的董事会制度,董事会形同虚设,实际的作用得不到有效的发挥;三是一些企业没有将内部控制和成本管理融入到企业文化中去,企业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不强,没有形成一种积极良好的内部控制文化氛围,不仅降低了员工对企业内部控制工作的重视程度,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其他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和运行。
2、缺乏独立的内部控制机构
就目前情况来看,一些企业的内部控制工作主要由企业的财务部门来完成,然而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经济活动的不断增多,财务部门的工作压力也在不断的增加,而一些企业对于内部控制只是纸上谈兵,缺乏实操性的手段和方法,而企业的其他部门认为内部控制是财务部门的事与自己无关,所以参与程度比较低,更有甚者认为内部控制工作的开展是对自身工作的不信任,所以会出现抵触心理,这样一来,就导致了财务信息失真、财务报表错误、多报、漏填、随意挪用专项资金等现象的发生。
3、企业缺乏风险预警机制
企业进行内部控制的本质就是有效的避免不合法、高风险或者低效行为的发生,所以有效的风险预警机制是十分重要的,但是就企业内部控制工作执行情况来看,一些企业的工作人员风险意识不强,没有建立有效的风险预防、风险控制和风险挽救措施,一些企业将风险控制等同于事后的风险评估和审核,并没有将事前的风险预警和事中的风险控制进行有机的结合,使得企业一遇到风险就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二)强化企业成本管理工作的建议
1、落实和执行岗位分工控制
岗位分工控制的落实和执行是提高企业成本管理绩效的重要举措之一,能够有效的解决企业各个环节、各个部门内部控制和成本管理效率低下的缺陷,所以企业需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第一,坚持划分职责,按人定岗的岗位分配原则,促进内部控制的开展,促进每个员工自身的价值实现最大化;第二,要积极组织各部门进行业务分工细化,充分利用不相容的职务分离、合理安排职工岗位,并确定岗位职责和权限,加强每个员工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使员工清楚的认识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避免一人多职等现象的产生;第三,在保证岗位分职的基础上要确保各个岗位之间的统一和协调,相互监督、相互合作和相互促进,可以在监督制度、奖惩制度上做到统一和一致,进而确保经办人员、审批人员、记账人员、保管人员、决策人员等各个岗位的分离,为内部控制和成本控制工作的高效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优化企业既有的成本核算方法
企业成本核算工作绩效的提高是企业成本管理绩效提高的关键,所以优化企业既有的成本核算方法,扩大成本核算的范围是十分重要的,因此企业首先要树立完全成本的概念,把产品的涉及到的各项成本,包括固定制造费用、变动制造费用、直接工资和直接材料以及各种间接成本全部纳入企业成本核算的范围;其次,要加大对成本核算的关注力度,改善不正确、不合理的成本核算方法;此外,要充分实现成本归集法、计算机等现代化信息技术的价值,进而在提高企业内部控制和成本管理绩效的基础上促进企业更快更好的实现价值最大化。
3、改善企业的现金流量
企业现金流量的改善,是促进企业实现价值最大化的有效财务手段,也是促进企业实现价值最大化的核心内容,这就要求企业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要遵循以需定产的产品生产原则,也就是说在生产产品之前要对目标市场进行精确的调查,以目标市场的需求量为根本来编制生产经营计划;二是要加强对企业成本费用的管控力度,例如在生产原料采购的过程中可以采用经济订货批量法以减少材料成本和仓储成本,在生产过程中要优化生产工艺,加强对生产流程的控制以提高生产效率,在销售环节做好市场调查以获得更多的客户,这样一来就能够使企业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也就使企业拥有了更多的现金流量;三是要加强资金的管理,在销售前要充分了解客户的信用等级避免坏账的产生,对于企业经营中的应收账款,要详细记录相关的情况,定期催收,即时回笼资金,以防止企业现金的流失。
4、推动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延长企业的寿命,推动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促进企业实现价值最大化的又一重要举措,因为对于企业来说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越强,企业的经济寿命就越强,也就越有利于促进企业更快更好的实现价值最大化,所以企业需要将内部控制和成本管理进行有机的结合,一方面做好财务方面的成本管理,营造稳健的经营环境;另一方面要加强企业人事方面的成本管理,招聘有价值的人才,均衡人才价值和所需成本,注重人力资源会计的核算,充实企业的内在力量,进而使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五、结束语
总之,成本管理和内部控制力度的提高对于企业价值的实现有着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是就目前企业的实际运行情况来看,成本管理和内部控制工作中依旧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亟待解决,所以作为资深的财务工作者一定要根据自身的工作经验不断的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措施,以提高企业成本管理和内部控制工作的绩效,而本文仅是对企业内部控制和成本管理的探索性分析,笔者将在今后的实践工作中做进一步的研究和努力。
参考文献:
[1]卢泽君.价值链视角的企业成本控制分析[J].中外企业家,2016
[2]罗文艳.加强企业成本费用管理的研究[J].财经界:学术版,2015
[3]彭雪飞.加强内部控制提高材料物资成本管理水平[J].中外企业家,2016
[4]张磊.内部控制有效性对企业价值影响的实证研究[D].山东财经大学,2015
[5]高英霞.浅析内部控制制度在企业成本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经贸,2015
第四篇:企业战略管理分析——以乐视网为例
企业战略管理分析 —以乐视网为例
摘要:在这个以网线连接的时代里,互联网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连带着互联网应用产业极速发展,规模不断扩充。社交、视频、购物等APP愈渐融入人民的生活。自从乐视网在2004年作为中国首家专业视频网站成立至今,中国网络视频行业经历了非常大的发展历程,企业实现了从主业打造到副业延展,从一屏为王到多屏互动的质的飞跃。而作为A股唯一一家上市的网络视频企业,乐视公司始终处于行业的领先位置,始终在飞速的发展,关键在于其领先的战略。本文研究乐视公司能够一直保持领先的原因,并且展开了对其竞争战略的梳理,剖析乐视网的优劣势,并对乐视网未来发展的策略提出自己的建议。
关键词:乐视公司 战略 网络视频
一、引言
据中国计算机网络中心数据显示,中国网络视频用户近年在快速增长,2016年年底达到5.14亿人。因为不断提升的互联网宽带和无线网络速度,还有选择在线观看视频的网民数量的增加,所以中国网络视频行业自2004年以来发展迅速。但是现今这个行业经历了广电的大整改和金融风暴的洗礼后,竞争格局更加集中,市场的进入门槛更高,创新可取的战略有助于公司从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二、网络视频行业现状分析
(一)网络视频市场竞争特征 1.付费VIP趋势日盛
2015年网络IP剧《盗墓笔记之七星鲁王宫》月付费会员破600万带来了视频行业会员付费的激活与爆发,过后韩剧《太阳的后裔》更是将会员付费热潮推向了一个制高点,市场参与者开始将会员付费列为一个可行的收入来源。
2.视频行业联合VR视觉布局全新行业格局
当前,市场领先的视频网站已经发布了与VR设备兼容的VR视频页面和VR视频APP应用程序。在将视频和VR效果联合制作的过程中,各大视频转变成为VR内容制作商、连接VR硬件厂商、广告主等各方的平台,为VR内容商提供各种所需的资源,还包括了制作后续的产品营销、广告推广等支持,构建围绕VR的全链生态。
3.短视频、直播视频平台愈发火热
以碎片化、多感官见长的短视频和主要是用户主播互动的直播APP,随着其用户规模和用户使用时长的增长,还有巨大的利益驱使,使网红如雨后春笋开始大量出现,成为网红效应强大的展现平台。
(二)行业内竞争对手分布
各个视频公司在市场营业收入中的占比如下图所示: 根据Analysys易观产业数据库发布的《中国网络视频广告市场季度监测报告2016年第4季度》数据显示,2016年第四季度中国在线视频广告市场收入份额中,爱奇艺占21.4%,腾讯视频占21.2%,优酷土豆占20.4%,分别位居市场前三名。可以看出,乐视网居于第四位,凭借的是七大生态系统的推出,使得乐视的市场价值大幅度增加,各方的关注度得到提升,广告商对其更加青睐。
2016网络视频厂商综合实力对比如下图所示:乐视网被评为最具创新性的视频网站,综合实力在优酷土豆、爱奇艺、腾讯之后
三、乐视网现状分析
(一)乐视网当前的整体战略
1.打造“平台+内容+终端+应用”的乐视生态
2016年11月3日,在北京乐视大厦举行了“无生态不营销——乐视2016资源推介会”,乐视围绕“用视频服务生活”为核心战略,以“乐迷生活需求”为内容布局拓展,凭借乐视强大的生态渠道,以内容收集用户。这是从生产、到平台式集纳、到CDN传输再到终端设备覆盖和外部应用输入的完整生态。
a.平台:乐视网具有全球行业领先的云视频平台,2016年年底在全球范围内的CDN节点总数在已经超过200个,已经全面覆盖全国,并且在世界各国建立节点。乐视云平台具有同行业最大的带宽储备规模,总量超过2Tb/s,远远领先于同行业平均水平大概35%。
b.内容: 乐视目前所拥有的的独家的影视片源量在中国居于榜首,远远赶超于同类APP。
c.终端:由letvUI、乐视盒子和超级电视共同构成的乐视生态终端环节。d.应用:乐视打造的乐视TV Store是国内首个面向开发者开放的智能电视应用开放平台。
2.打造三位一体的“合法版权+用户培育+平台增值”的商业模式
(1)乐视目前所拥有的的独家的影视片源量在中国居于榜首,远远赶超于同类APP。主要体现在:
a.筛选优质版权。b.打造多元内容。
乐视网具有中国最全影视库,最全体育赛事库,垄断了自2014年到2018年近一半的高尔夫赛事独家资源
c.创造商业价值。(2)平台增值
平台升值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平台植入的应用。而平台植入就源于乐视网当前的超级电视+乐视盒子的终端战略和占领互联网多屏时代的超级战略。
(3)用户培育
乐视庞大的用户群主要是依赖于乐视强大的视频资源库,不卡顿的播放过程,多个终端的播放平台。
四、乐视网内部分析
(一)乐视网价值链的优势
乐视网的优势在于出色的企业管理能力,独到的创新能力,资本运作能力,战略并购能力,品牌价值和公司良好的企业文化。
1.企业管理能力
企业管理能力不光是取决于管理层,还直接体现为人、财、信息等的管理。而对乐视网的内控和管理由以下几个点构成:
a.控制环境: 公司通过建立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以及经理层,并建立了独立董事制度,形成了法人治理的基本框架。还建立了迎合本公司业务规模和经营管理需要的组织结构,并实现在资产、业务、人员、机构和财务的五独立。人力资源方面,公司建立了一系列的人力资源政策。
b.会计系统:公司按照相关法律制准则定了适合公司的会计制度和财务管理制度,时刻督促财务人员遵守,从内部杜绝财务风险的发生。
c.风险评估过程:公司在内部控制的实际执行过程中对各个环节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进行了有效的识别、计量和评估。
d.信息系统与沟通:
公司建立了涉及信息沟通以及反馈的制度流程,专门的人员管理信息以及重要文件,实施职位不相容制度,保证了业务信息和重要信息的安全和保密。
e.控制活动:
公司对销售及收款、采购及付款相关方面都作了制度规定,并且纳入公司的内控制度。
员工薪酬及福利管理,公司建立了《薪酬与考核细则》、《员工福利管理制度》等制度。
筹资与投资,公司制定的《财务管理制度》对筹资与投资所涉及的各个流程进行了明确的规定。
财务管理,公司制定了《财产管理制度》。研究开发,乐视建立了《技术体系管理制度》,有领先于行业的技术研发部门,业内顶尖的研发团队。
2.创新能力
乐视网的创新能力主要包括,版权营销的创新,用户收费模式的创新,终端应用产品的创新,构建完整产业链的创新。
3.资本运作
凭借乐视CEO贾跃亭出色的领导能力,依靠着2009年10月中国创业板正式启动的契机,乐视作为A股唯一一家上市的网络视频公司高调上市,向市场证明了其资本上强大的运作能力和强大的野心。上市之后,乐视借助资本的力量开始飞速发展,2010年,搭建基于传媒产业的乐视生态圈,2011年收购花儿促使乐视从收购版权一跃成为拥有自己独立制作版权电视剧的公司,并且随后2014年瞄准体育版权,尝试搭建自身体育产业,2016年建立乐视生态圈。因此,从长远来看,保持超级电视规模的不断增长是乐视当前最重要的任务,落实乐视的诸多业务设想。
4.战略并购
在2013年,乐视高价收购了花儿影视。收购之后,花儿将为乐视公司持续提供优质版权内容,完善乐视版权营销的产业链,增加乐视和花儿影视双方的品牌价值并且使合并后的公司品牌效应圈更大,更加促使用户对乐视的依赖性和在网站的浏览时间的加长,承担起乐视网在未来几年内继续做网络视频行业中规模和技术都领先的影视库版权营销的宏图,用以提升用户体验舒适度和忠诚度。本次收购将对公司继续大规模采购影视剧版权起到支撑作用,乐视的版权资本得到了更好的支撑,进一步巩固乐视网行业领先影视剧版权库的优势及在同行业视频网站中长视频龙头的竞争地位。
5.品牌价值
乐视网是中国第一专业长视频网站,是行业内全球首家IPO上市公司,中国A股唯一上市的视频公司。连续三年获得德勤“中国高科技高成长50强”“亚太500强”,并获中关村100优高新技术企业、互联网产业百强、互联网进步最快企业奖等一系列奖项与荣誉。2017年1月,2016中国上市公司市值500强公布,乐视网排名第109。6.企业文化
乐视网拥有不断创新的产品服务和贴切的用户服务,进而产生了自己独有的企业文化。
a.产品文化:乐视网一直坚持技术领先是在行业中脱颖而出的关键。b.业务层面:乐视网员工信仰的企业文化就是在否定中找寻不足,在颠覆中一步步上升。
c.培养价值观:贾跃亭组建了乐视核心团队,包括梁军、齐飞、张昭、刘弘等人,并从结构调整和激励机制上做了措施。乐视将自己公司的400名核心业务人员全部纳入公司的股权激励计划。
乐视网正是由于这些企业文化,才在网络视频行业内保持技术领先、创新领先。
(二)乐视网目前的劣势
1.主要的项目建设需要庞大的现金流支持 2.现有的能力与战略不匹配 从战略角度来说,贾跃亭给生态这个词下了一个错误的定义,他眼中的的“生态”就像是企业的一个蓝图,而不是一个可以落到实处的战略规划。众所周知,生态并不是单纯靠着规划就可以的,它是依靠自然的生长。乐视目前最有优势的领域是视频,但是根据目前网络视频市场形势来看,前三甲分别是优酷土豆、爱奇艺和腾讯,也就是说,乐视在这个领域都没有做到第一,就开始布局七大生态,企图形成强大的乐视生态圈,这就有点贪图太快了。再把乐视这七大生态剖开来看,无论是手机还是汽车还是其他,这几个市场格局已经趋近于成熟,竞争惨烈度相比于网络视频业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而乐视是眼中依赖资本驱动的企业,这对它同时发展七大生态可能是致命的打击。从资本运作层面来看,乐视是在用所谓的强大的乐视生态圈去抬高股价,然后套现部分股份,再用这部分资金去运转其他的行业。其次从组织层面来说,乐视的组织能力和他的生态规划蓝图是严重不匹配的。
五、乐视网未来的战略定位
(一)SWOT分析
综合以上所有的分析,乐视网的竞争优势在于强大的管理团队,独特的创新能力,长远的资本运作能力和战略并购能力,还有良好的品牌价值和企业文化。竞争劣势在于公司没有庞大的现金流支持其建设。公司的机遇在于中国现今的网络发展速度非常快,网络视频行业整合大势开始,而怎样保持企业引以为傲的创新能力始终处于行业领先位置是公司现金的重大研究方向。公司的版权分销只能作为阶段性策略,已经不适合作为长期的发展战略。
(二)乐视网未来的长期战略
乐视网的总体长期战略下面由这四项展开叙述:
1.依靠乐视不断完善的产业链布局,打造“平台+内容+终端+应用”的乐视生态,坚持三位一体的“合法版权+用户培育+终端广告”的商业模式,依靠“硬件收入+应用分成+内容收入+终端广告”的收入模式。下面由五个小点展开叙述:
(1)吸收更为优质的影视资源,打造内容多元化的格局。
(2)加大云视频平台和CDN节点建设得到更优质的用户播放体验。乐视网在规模和技术方面在网络视频行业都处于领先位置,致力于打造业界领先的云视频平台。乐视应当明白,技术领先始终是用户获得流畅的视频观看体验、完美的使用体验的保证。
(3)降低移动端宽带成本
乐视网在PC端的两倍是移动端的宽带成本1/2,这一情况会随着全终端P2P技术的上线而得到改善。
(4)引领多终端市场方向
乐视要想引领互联网的多屏时代,那么其互联网的大屏终端必须跟上发展创新的步伐,凭借先发制人的优势,通过乐视盒子和超级电视迅速占领互联网大屏TV市场。通过一云多屏,重点是发展智能手机移动端。其次是通过加强与电信运营商的合作,努力培育更多手机用户,创造手机应用手机成熟商业模式。
(5)督促技术开发部门加大平台的开发,深化合作,通过互联网应用来实现对平台增值的要求。并且,乐视的超级电视作为乐视一个超大的推广平台,乐视必须加大利用力度。
2.加快公司与其他公司的战略并购。
乐视网超级战略的第一步是收购花儿影视,从实质上讲降低了版权支出,使乐视网实现从购买精品内容到生产精品内容的飞跃。网络视频行业内的土豆与优酷的合并,爱奇艺和PPS被百度的收购都为乐视网在行业内实施战略并购提供了好的榜样,为乐视网带来更好的发展前景。
除了在本行业内进行战略并购,乐视网还计划在未来收购网游公司。3.扩展融资渠道
网络视频行业的通病是版权成本和宽带成本逐渐增加,而制约的这个问题是乐视没有资金流注入,所以乐视应该寻求多样化的渠道去融资。
4.扩大“乐视”这个品牌的知名度
采用积极的营销战略来提高品牌知名度。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展开叙述:(1)品牌聚焦:乐视网丰富的影视库有助于其实现版权营销,致力于综艺、体育、影视等各个方面发展,有助于用“乐视”这个品牌去打开市场。
(2)娱乐促销,以最专业的的制作能力和最强的明星阵容实现深度娱乐促销,与各大电视台合作,联合制作综艺节目、影视剧演员专题,以明星效应来推动品牌发展,比如优酷在独播首播电视剧的每集开头有个演员独白,这就有效的利用了明星的粉丝效应。
(3)多屏合一:依靠“平台+内容+终端+应用”的全产业链布局,坚持三位一体的商业模式,实现各个端口合一的全面覆盖,全面赶超业内其他的公司。
(4)定制视频:乐视网作为专业的广告视频制作商,结合基于音视频集成营销中心的运作模式,帮助广告主实现全方位传播,以求吸引更多的广告商。
(三)乐视网未来的竞争战略
将乐视网的未来竞争战略主要概括为以下四个点:
1.打造自己独特的一体化产业链布局,实现各个阶段全面覆盖 网络视频行业不是单个产品的竞争,而是整条产业链的竞争模式。乐视凭借并购花儿影视,成功的建立了自己的影视生产源头,加以视频APP,终端的超级电视,这就是一个优质的网络视频全产业链。实际上就是这种布局的形成不光是让乐视的价值上升一个档次,更是对整个行业产生了巨大的冲击。
2.让移动端成为媒介,乐视盒子和超级电视为终端,促使乐视成为该行业的领头羊,引领行业向互联网多屏时代发展。
3.实现多途径的盈利 4.探索跨行业合作
乐视如果与国内的的社交软件合作,将会大大增加APP的浏览量,进而提高对广告商的吸引力。除此之外,乐视也可以在电商领域开辟市场,据悉,乐视已经与电商行业的京东、淘宝天猫、苏宁易购、一号店等公司洽谈了合作事宜,试图通过一系列的视频创新和服务,促使各个视频的价值得到最大限度的提升。
六、结语
对于乐视网来说,乐视网应该基于“平台+内容+终端+应用”的全产业链战略布局平台,坚持“合法版权+用户培育+平台增值”的商业模式和“硬件+内容+应用+广告”的盈利模式,同时凭借本身的优势和业内已经形成的竞争格局加快在业内外的战略并购,还要考虑自身的劣势弥补资金缺口。要实现乐视规划的整体战略,乐视必须从始至终的坚持内容差异化的理念,以此为战略核心区展开七大生态系统的发展,从而引导整个行业的发展方向。
当前进入2017年,基于李克强总理的1+互联网理念,乐视必须明白多屏时代已经进入发展的白热化阶段。对于贾跃亭而言,要想乐视在全新的互联网时代开创新的机会,成为行业的翘楚,其团队的战略眼光还需更加长远,不是单纯的求一短暂的战术而已。
参考文献:
[1] 王熠恒.企业战略管理研究——以乐视网为例[J].当代会计, 2015(9):17-19.[2](美国)迈克尔·波特(Michael E.Porter)、陈小悦译,《迈克尔·波特竞争三部曲:竞争战略+竞争优势(套装共2册)》,华夏出版社,2008/5/1 [3] 郑钦月.乐视网产业链垂直整合战略管理及财务效应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 2016.[4刘恒.基于改进平衡计分卡对企业并购绩效评价研究——以乐视网并购花儿影视为例[D].安徽财经大学, 2016.
第五篇:企业内控制度建立问题研究-以A公司为例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银杏酒店管理学院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题 目 企业内部控制问题的研究-以A公司为例 系 别 财务管理系 专 业 财务管理
代码 0301 学生姓名 刘又榕
学 号 2012571017 年级 2012级 指导教师 刘巧燕
教务处制表
二Ο 年 月 日
企业内控制度建设问题研究—A公司为例
企业内控制度建立问题研究-以A公司为例
学生姓名:刘又榕 学号:2012571017指导教师:刘巧燕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企业面临着更多的机遇和挑战。内部控制制度已成为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的内部控制可以帮助企业实现既定的发展目标,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企业经营所面临的风险。而内部控制的失效往往会给企业带来毁灭性的后果,各国对内部控制的研究也越来越重视。在此推动下,企业内部控制不断发展,目前,已经进入到风险管理阶段。A公司是一个小型机械制造型企业,是中小企业的典范,因此对其的内部控制进行分析,探寻其发生的问题,并且提出解决的方案具有重大的意义。关键词: 货币资金 内部控制 问题 方案
I
企业内控制度建设问题研究—A公司为例
Research on the establishment of internal control system in Enterprises--a case study of A company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enterprises face more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Internal control system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part of modern enterprise system.Effective internal control can help companies achieve their development goals,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resource utilization, reduce the risks of doing business.And the failure of internal control often can have devastating consequences for the enterprise, national study of the internal control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attention.Under the drive, the enterprise internal control development, at present, has entered the stage of risk management.A company is A small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is A model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so the internal control is analyzed, explore its existing problems, and puts forward the scheme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Key words: the monetary funds Internal control Problem Plan
II
企业内控制度建设问题研究—A公司为例
1引言...............................................................................................................................................1 1.1相关概念和理论概述........................................................................................................1 1.1.1 内部控制的主要内容...........................................................................................1 1.2 内部控制的原则与作用...................................................................................................1 1.3 内部控制的重要性...........................................................................................................2 2 A公司简介....................................................................................................................................3 2.1 A公司的概括....................................................................................................................3 2.2 A公司内部控制现状........................................................................................................3 2.1.1 内部控制理念滞后...............................................................................................3 2.2.2 内部控制环境欠佳...............................................................................................4 2.2.3 企业内部缺乏有效的风险防范系统...................................................................4 2.2.4 资金管理混乱.......................................................................................................4 2.2.5 内部控制活动缺乏有效组织...............................................................................4 2.2.6 内部控制监督不到位...........................................................................................5 3解决的对策....................................................................................................................................5 3.1不断加强对内部控制的认识............................................................................................5 3.2 积极引入风险管理...........................................................................................................6 3.3提高员工素质,加强企业文化建设................................................................................6 3.4 优化信息平台、丰富沟通渠道.......................................................................................6 3.5建立内部控制监督机制....................................................................................................7 3.6完善控制活动,将控制执行效果纳入绩效考评体系....................................................7 总结..................................................................................................................................................8 参考文献...........................................................................................................................................9
III
企业内控制度建设问题研究—A公司为例
1引言
内部控制是实现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赖以顺利进行的基础。在西方国家,内部控制经过漫长的发展已到相当发达的程度,形成了一整套比较完善的内部控制系统。然而对我国来讲,全面认识内部控制还刚刚开始,经营失败、会计信息失真等在很大程度上都归结为企业内部控制失灵。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逐步完善,以及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为了增强企业在改革浪潮中的竞争实力,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企业必须强化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
1.1相关概念和理论概述
1.1.1 内部控制的主要内容
内部控制是指包括企业各个阶层在内的全体员工共同实施的为实现企业经营管理目标而在内部采取的自我规划、自我检查、自我调整、自我制约、自我评价和控制的一系列方法、措施、手段的总称。它的主要表现方式是相互制约的业务组织形式和不相容职位分离的制度政策。内部控制是一个系统化、规范化的活动,通过方法和程序规范企业内部的经营活动和管理活动,以保证企业经营管理信息的真实可靠性,确保企业经营方针的贯彻实施,保护企业资产的安全完整,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实现经营活动的效率性、效果性、经济性,促进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为目的。简言之,内部控制就是根据企业内部管理中需要相互制约、监督的关系和活动而制定的系统化、规范化的制度、体系。
1.2 内部控制的原则与作用
企业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主要有以下几种主要原则:
(1)合法性原则:企业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必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准则的要求,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制定符合企业实际情况的切实可行的内控制度。
(2)整体性原则:根据《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中的规定,整体性是指“内部控制应当贯彻到决策、执行和监督的整个过程,覆盖企业及所属单位的各项业务和事项。
企业内控制度建设问题研究—A公司为例
(3)针对性原则:是指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建设内部控制体系,特别是在考察企业业务流程时,要针对特定企业特定流程中的薄弱环节制定企业切实有效的内控制度,将各个环节和细节加以有效控制,通过针对性的措施使内部控制实现效果最大化。
(4)一贯性原则:是指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必须符合连续性和一致性的要求。不能朝令夕改,随心所欲进行变更。
(5)灵活性原则:是指企业内控制度要根据企业组织结构、业务流程、部门设置等情况的变化及时进行完善,避免出现制度僵化的状况。
(6)成本效益原则:根据企业规模和业务要求进行内控制度的建设,要考虑经济性和切实可行性,避免盲目建设。
(7)发展性原则:制定企业内控制度要充分考虑宏观环境和企业的发展前景,根据企业的战略发展规划制定具有长远性的内部控制规则制度。内部控制的作用主要是体现在合法性、安全性、效率性三个方面。
1)合法性:内部控制能够合理保证企业各项业务活动都在国家法律法规和准则规定范围内幵展,特别是体现在防止舞弊行为和确保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合规性等方面。通过建立内部控制体系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企业经营管理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企业管理决策层在此基础上能够及时了解企业的经营现状,实时发现企业出现的问题并加以纠正,确保企业经营管理的合法合规性。
2)安全性:主要体现在保护企业财产的安全完整方面。内部控制体系通过不相容职务分离、授权屯批、内部审计等方法机制对涉及企业资产流转如采购、验收、保管、领用、销售等过程中的各个方面进行控制,避免企业财产被滥用、毁坏、盗用等行为的发生,保证企业财产的安全完整。
3)效率性:建立内部控制体系能够有效的提高企业业务活动的效率性,保证生产管理顺利有效的进行。严格控制权责分配、流程机制、决策审批、执行监督等方面,防止失误和舞弾现象的出现,有效规避消极怠工的问题,使得企业各项业务活动能够高效有序的进行,保证企业管理能够贯彻执行既定的经营方针,促进单位的经营和战略目标的实现。
1.3 内部控制的重要性
内部控制是指在一个单位内部,为了保证业务活动的有效进行,保护资产的安
企业内控制度建设问题研究—A公司为例
全和完整,防止、发现、纠正错误与舞弊,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完整而制定和实施的政策与程序。加强企业的内部控制有利于防止企业资产的的流失,实现资本的保值增值,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增强决策的科学性,有效地防范公司经营风险,强化公司管理,减少决策失误,降低道德风险,提高经济效益。它已经成为衡量现代企业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对于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和信息披露制度,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并保证资本市场的有效运行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如何加强和完善企业的内部控制,已经成为各方面关注的热点问题。A公司简介
2.1 A公司的概括
A机械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为“A公司”)成立于2005年,其主要经营产品为微型旋耕松土机。截止到2013年底,公司生产车间总占地面积约为5000平方米,员工共计120余人;拥有各类设备120余套,其中引进设备5套;固定资产总值3000万元,2013年销售收入超过6000万元。A公司是一家具有独立开发、研制、生产、销售小型农业机械和通机错合金连杆的专业厂家,公司拥有有色金属压铸和绕铸、表面烤漆和复杂的变速箱箱体机械加工能力。公司主营产品微型旋耕松土机是根据山地、丘陵等地形的特点而设计的,具有重量轻,体积小,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易于维修,油耗低、生产效率高等特点。公司始终坚持将顾客和产品质量放在首位,贯彻诚信经营的管理理念,以先进的生产技术,高质量的产品和周到的售后服务,全心全意为广大的农民朋友服务。
2.2 A公司内部控制现状
2.1.1 内部控制理念滞后
目前,虽然企业管理人员对内部控制重要性的认识在不断加强,但是我国企业管理层关注企业扩张,重视企业的生产经营业绩,看轻乃至忽视内部管理的现象仍然普遍存在,。即使是认识到企业内部控制重要性的单位,也是经常把把内部控制简单的理解为审计和检查,关注的只是会计的结果。加大内部控制的结果仅仅是重视了对结果的审计和检查,这使得内部控制在执行过程中留于形式,控制方
企业内控制度建设问题研究—A公司为例
式也没有跟着提高,其效果也就可想而知。2.2.2 内部控制环境欠佳
控制环境的优劣影响员工的管理意识,直接影响着企业内部控制的实施效果,企业内部控制环境的建设是内部控制其他要素发挥作用的基础,也直接影响到企业内部控制的贯彻和执行,甚至会影响企业经营目标及整体战略目标的实现。而我国目前大多数企业尚未建立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产权不明晰,企业管理层和员工整体素质不高,董事会与监事会形同虚设,缺乏优秀的企业文化。这些使得企业的控制环境比较薄弱,影响内部控制的执行及其执行的效果。2.2.3 企业内部缺乏有效的风险防范系统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不断深入,企业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企业面临的经营风险也越来越高,一个企业能否及时有效的进行风险的防范和处理,关系到其兴衰存亡。但是,从目前一些企业的现状来看,大多数企业风险防范还仅仅停留在书面上,并没有深入员工内心,风险防范管理意识还比较薄弱,缺乏对风险的敏感性;风险管理不到位,未能建立一套完整有效的风险管理系统。而大多数企业在风险发生时却又缺乏相应的应急机制。这使得加强风险防范意识的工作任重而道远。2.2.4 资金管理混乱
一是现金管理混乱,资金使用缺乏预算。存在对现金管理不严,不按《现金管理暂行条例》使用现金,白条抵库、坐支现象。二是资金使用缺乏预算。A公司的领导认为现金越多越好,造成现金闲置,未参加生产周转;有些企业的资金使用缺少长、中、短期计划安排,各项支出缺乏合理的预算,无法应付经营急需的资金,陷入财务困境。三是销售收款流程缺乏控制。目前其销售业务流程主要由五阶段组成: 即收销售订单、确立合同、向对方公司发货、对销售行为的确认、催收账款。与大型企业相比,其本身在竞争上处于不可避免的劣势,其销售更多的是通过个人的人际资源而进行。在销售流程中,企业在发货审核与客户管理以及发货批准阶段,没有任何手续及审核控制手段;在运输过程中也仅仅是由车队队长报一个车皮计划,没有任何手段进行控制;在催款过程中也仅是电话联系,没有形成书面文字记录,而且在多数情况下,款项的收取直接就由销售人员负责。
2.2.5 内部控制活动缺乏有效组织
内部控制活动是指帮助执行管理指令的政策和程序。它贯穿整个组织、各种层次和功能,包括各种活动如批准、授权、证实、调整、经营绩效评价、资产保护和职责分离等。但是我国企业内部控制活动中最大的一个薄弱环节就是考核奖
企业内控制度建设问题研究—A公司为例
惩机制不够健全、有效。因此即使有完整的计划,但是由于执行力不够,过程中缺乏及时的监督,就成了形式主义,效果当然也就大打折扣,很难发挥内部控制应有的作用。为了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管理,很多企业都成立了自己的内部审计机构,但是由于内部审计部门缺乏独立性,内部审计机制不健全,加上内部审计机构对于其自身职责的不明确性而使得内部控制活动缺乏应得的效果。2.2.6 内部控制监督不到位
保证会计信息的准确性、防范风险、提高企业经营效益这些都是内部控制体现出来的主要作用。内部监督更是对内部控制是否有效运行的重中之重。大多数中小企业由于受到自身规模、机构、成本等各方面的限制,缺乏周密和严谨的监督考核工作,根本就没有设内部监督的机制。可见,我国的中小企业并无完备的内部监督机制,从而中小企业中的部分人员伺机见利忘义,使中小企业蒙受了不必要的损失。
虽然有企业已经建立了内部审计部门,但内部审计制度不完善,没能得到充分发挥。中小企业内部没有定期的实施监督活动,不能将出现的问题及时反馈给管理人员并对此进行纠正,不能保证监督活动的有效性和及时性。削弱了企业的管理效率,对于中小企业来讲,解决内部控制执行中存在的问题非常不利,同时也利于中小企业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例如,内部控制监督作用可体现在如何控制采购人员收取回扣这个问题上。这个许多企业的采购人员都存在着一定的拿回扣的现象,很多企业也都采取了相应的措施,但是结果都不尽如人意。所以,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内部控制监督的重要性体现在各个方面,是一个不能忽视的问题。
3解决的对策
3.1不断加强对内部控制的认识
对于A公司而言,公司高层对内部控制还是有一定认识,只是没有很好的将此理念贯彻成较为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希望仅仅单纯依靠一些相对孤立的规章制度就形成有效地内部管理。所以,笔者认为对员工的教育和培训不应局限在岗前培训、换岗培训等基础业务知识培训上,而应该由上至下灌输内部控制的理念,使员工认识到有效地内部控制不光对公司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也对自己的职业发展有影响作用,从根源上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成为内部控制的参与者,企业内控制度建设问题研究—A公司为例
而不仅仅是被动接受者。这样一来,公司内部控制就会形成良好的群众基础,不至于形成抵触情绪。另外,公司对员工的职业道德也应该有所关注,注重诚信教育,员工的自我监督能力将会得到提升,同时也会在公司形成良好的互相监督氛围。
3.2 积极引入风险管理
中小企业一般受财力、物力、人力的制约,缺乏风险管理意识,往往只能做到事后弥补,而不是事前预防、事中控制。A公司也不例外,公司整体缺乏风险意识,领导层对风险的认识比较片面,员工更加不重视风险概念。而现代企业内部控制是以全面风险管理为导向的内部控制,控的就是风险。所以,首先要在公司内部建设风险文化,强化全员风险防范意识,一方面可以借助培训机制聘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对管理层和员工进行风险管理知识方面的培训;另一方面,高层管理人员必须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审慎看待公司可能存在的风险,并加强全员沟通,及时了解公司动态。其次,考虑到A公司资源规模有限,组织结构简单的情况,专门设置风险管理部门不太现实,针对这种情况,建议公司明确相关风险管理责任人(该人必须对公司业务流程以及风控知识有相当了解),同时赋予其一定的权责,该责任人有义务对企业面临的重大风险进行动态监控,及时报告风险事件,制订相应应急预案,并适时调整控制措施。再来,风险识别是极具专业性的工作,公司面临的风险很多,诸如:市场风险、自然风险、财务风险、经营风险等。
3.3提高员工素质,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在内部控制方面,对人的要求,既要注重员工业务素质,也要注重道德素养。因为制度再完善,如果没有合格的人来执行或者执行不到位,迟早是要出问题的。同时,要让他们对货币资金内部控制有更深层次的认识,不能只停留在将其视作一种表面的形式,要让他们深刻了解到其在规范企业业务活动、防错防弊上的重要作用。
3.4 优化信息平台、丰富沟通渠道
信息沟通是贯穿内部控制体系的重要纽带,A公司应该继续完善其业务信息平台,向全员开放,为公司经营管理活动提供及时、相关、正确、完整的数据报告,为员工了解公司实情表达诉求提供平台,以期提高公司的管理能力,实现管理信息化目标。另外,在会议制度的基础上,注重反馈机制的建立,变单向沟通为双向沟通,比如非正式的工作座谈会、建议制度等。同时加强部门与部门间的
企业内控制度建设问题研究—A公司为例
交流活动,促进平行沟通。另外,A公司也应重视同与外部利益相关者的信息沟通,善于利用行业协会、中介机构、往来单位、监管部门、甚至网络媒体等渠道。当然保障信息的有用性还需要进行适当的蹄选、核对和整合。
3.5建立内部控制监督机制
建立内控监督制度。企业建立与运行内部控制的情况需要定期、不断地督查,而内控监督机制的建立主要从以下方面开展:首先,对企业法人、所有者和经营者的内控监督,需要建立对企业重大决策执行集体审批制度;其次,对企业部门的内控监督,需要建立对企业内部部门之间相互制约、互相牵制的内控制度;最后,建立对企业内部重要、关键岗位的定期稽查制度。因此,从操作角度来说,中小企业可以从内部审计和控制及自我评估两个方面进行。中小企业可以在重点审计的基础上,强化日常、定期和不定期的审计工作,防患于未然,建立起有效的内部监控制度。完善企业内部监督环境。一是企业的内部制约制度的补充和加强,为实现企业部门间、员工间互相制约、监督的目的,企业可以通过科学的设置部门职能、员工岗位职责和相关工作流程规范,以使内部各项业务能够被其他部门和岗位员工监督、核查,进而实现制约机制的目的。二是企业所有者和经营者在监督落实工作的作用充分发挥,以保证全面监督在企业经营活动的各个环节均得到有效落实,进而确保企业内部控制机制有效执行。
3.6完善控制活动,将控制执行效果纳入绩效考评体
A公司目在现有条件下的控制措施多多少少涉及了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授权审批控制、会计系统控制、财产保护控制和绩效考评控制等这些控制,只是深度有所欠缺。鉴于对风险认识的片面,未来还需在风险管理的基础上,根据全面性、重要性、制衡性、适应性和成本效益原则,完善相应的控制活动。另外,仅靠内部控制活动设计,并不能确保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还必须加强其执行力。制度是内部控制得以实施的工具之一,但是不能单靠制度约束来实施内部控制。调动全员的积极性,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内部控制的执行力,毕竟制度是死的,人是活的,而人们往往对死板的制度存在抵触情绪,不利于内部控制的实施。
企业管理的核心问题之一是如何激励员工、增强企业活力和竞争力,而完整的评价与考核体系是重要的途径。A公司目前已经建立了简单的绩效考评体系,笔者建议A公司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将内部控制的执行效果纳入到企业的绩效
企业内控制度建设问题研究—A公司为例
考核体系中。这样一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调动员工积极性,一方面增强控制活动执行效果,另一方面促进员工主动参与内部监督,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总结
我国中小企业处于产业链的低端,产品技术含量不高、附加值低,面对国内外倒逼的市场环境,“转型升级”是中小企业发展的出路。要想在调整中逐步释放增长潜能、孕育新的增长引擎,除了国家的政策引导和扶持外,迫切需要各中小企业家加强经营管理理念,加强风险防范意识,建立和健全中小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将短期利益与长远利益结合起来,努力提升其创造长久价值的能力,以便实现可持续发展。如何突破自身规模和既有经营模式带来的限制,同时克服法规和社会服务支持体系的缺失等诸多不利因素,在符合成本效益又兼顾重要性的前提下构建符合自身业务特点的内部控制体系是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研究的重点。
企业内控制度建设问题研究—A公司为例
参考文献
[1]刘琳莉.中小企业货币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应对分析[J].现代企业文化,2009,(32).
[2]陆文菁.企业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完善[J].会计之友,2008,(11). [3]袁洁.中小企业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的关键[J].经济论坛,2006,(9)[4]赵保卿,《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设计》[M]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5)[5]苏艳丽,《加强会计内部控制,发挥财务管理作用》[J]会计 之友2003(7)
[6]薛福连,《出纳工作发生差错的常见原因及防范对策》 [J] 河 北财会2001(8)
[7]郭青山.我国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研究[J].时代金融,2013(08).[8]宋丹.当前我国中小企业内部控制探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4(10).[9]吴玲华.浅析我国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不足[J].商业信息,2012(12).[10]王丽娟.浅析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5(03).[11] 贾秀玲.浅析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企业研究,20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