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以课为例”撰写课例分析报告认真反思做反思型教师
“以课为例”撰写课例分析报告认真反思做反思型教师
【摘要】教学反思是教师自我对照、自我评价和改进提高的过程,也是提高教师职业素养、确保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教师通过撰写课例分析报告,进行教学反思,总结经验和不足,这是当今教育改革的需要,也是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质和能力有效方法。
【关键词】教学反思课例分析报告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7-0192-01
反思是不断的自我更新、自我建构的过程。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回顾、剖析自己的教育新经验,提出教育改进方案。这样的教师称之为反思型教师。中职教师要以“反思性教学”理念为引领,运用课例研究来反思、检测教学策略是否得当,深化对教与学规律的认识,实现优质教学,走“职业教育课堂有效教学”之路。
1.“撰写课例分析报告的意义
1.1 什么是课例研究
“课例”是课堂教学改进的实例,是对教学改进过程中的问题和教学决定的再现和描述(“讲教学研究的故事”)。“课例研究”试图有主题、有目标、有方法、有基点地研究一堂课如何改进,课例研究的操作步骤分八个环节:确定研究的问题―设计课―实施与观察―评价与反思效果―修订课―实施与观察―第二次评价和反思――写作与共享结果。
1.2为什么要撰写课例分析报告
孔子说“吾日三省吾身”。对执教者教师而言,撰写课例研究报告有助于提升授课教师的教学研究与实践能力;对课例研究小组而言,撰写课例研究报告有助于总结集体备课小组该阶段的成果与经验。因此,无论从个人还是集体的角度来说,课例研究报告的撰写都有助于教师全面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2.怎样撰写课例分析报告
每一份课例分析报告都是针对授课内容撰写的详实的课堂总结。一个完整的课例研究报告基本上由6部分组成:它包括:(1)阐述研究主题与内容(2)教学目标分析、学情、(3)第一轮教学设计及反思评价、(4)第二轮教学设计及反思评价、(5)检讨教学成效及启示、(6)附录(第一轮次及第二轮次教案)等6个部分。
2.1阐述研究主题与内容
首先,在报告的第一部分,撰写者需要交代两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选择哪节课作为课例?阐述这节课的教学主题。
第二,通过对这节课希望解决的具体问题有哪些?也就是说学完这节课能教给学生什么?在以下几个步骤中笔者以《涉外护理综合教程》第二册第三单元Unit 3 “Pollution”第一次课的课例分析报告为例来说明:
“本单元以环境污染为题材,以引起环境污染的原因为出发点和主要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对学生进行语言教学还要引导学生认识到环境污染的严重性与危害,并唤起学生保护环境、热爱生活、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意识,实现情感目标。„„”
2.2教学目标、学情分析
在课例研究报告中,教师要对教材的结构、难易度、教学内容的特点做全面分析。分析学生的实际水平,制定出适合学生的具体教学目标。学情分析是教学方案设计的基础,有助于读者明晰方案设计的依据,同时也有助于他们从中借鉴研究学生学习的方法。
2.3第一轮教学设计及反思评价
课例研究是一个系统的教学改进过程,一堂研究课至少要在平行班级中进行2-3轮次的对比教学。因此报告中这一部分的写作就要反映每一轮教学实践的情况。在进行完第一轮次的教学之后,教师团队要及时反思总结,进行教案的修整和时间、内容的增加或删除。
2.4第二轮教学设计及反思评价
在第一轮次教学与反思评价的基础上,授课教师及集体备课小组在进行完第二轮次的教学之后要再观察、回顾学生的课堂表现、参与程度等等,进行总结反思,找出优点、亮点,总结经验,改进不足。
2.5附录
附录部分可以是教师做的一些前测、后测试卷、问卷调查、几轮次教学的教案等等。以便于读者在阅读时能完整感知整堂课的情况。
3.结语
撰写课例分析报告担负着一堂课保质保量完成的重要使命。它是个人反思的载体;集体研讨的平台;他人学习的范例,同时也为他人提供了理论研究的素材,这些材料及教学中积累的各种实例,都为教学理论研究提供了重要的依据。随着职业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入和教师专业化程度的逐步提高,我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反思在教师的专业化成长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撰写课例分析报告无疑将是教师反思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参考文献:
[1]安桂清,《教师如何做课例研究之五――课例研究报告的撰写》,人民教育,2011.2
[2]安桂清,《教师如何做课例研究之六――课例研究的认识与实践误区》,人民教育,2011.3-4
[3]胡定荣《课例研究如何取得实效》,中国教育学刊2010.10
[4]刘正伟:《培养反思型教师,从教育实习开始》,《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3年第三期。
[5]汪菱:《从教学实践看教师职业性的培养》,《外国教育资料》1999年第六期
[6]熊川武.反思性教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第二篇:如何撰写教学课例
如何撰写教学课例
关于教学课例,有着不少近似的提法,如教例;也存在着不少不同的认识,如有人将教学课例等同于教学实录或课堂实录。对于这些提法和认识,至少需要形成下列基本判断:如果教例是教学课例的简称,两者是可以通用的,但如果将教例看作是德育上的案例或例证的话,两者则不宜混用;教学实录或课堂实录虽然也是研究的一种方式,但如果仅限于实录,没有相应的反思行为,也就不能充分反映该教学所具有的典型性,缺乏“例证”的价值,降低了研究本身的功用,因此称之为教学课例也不恰当。
教学课例与教学案例也是容易混淆的两个概念,两者的区别在于案例自始至终是围绕特定的问题展开的,是以问题的发现、分析、解决、讨论为线索的,而课例展现的是某节课或某些课的教学实际场景,虽然其中也包含着问题,但问问题指向的,并且实际情景的叙述、师生对话的描述等常是列举式的,没有像案例那样经过细致加工。两者在文体的结构上也有着一定的区别,案例的表达形式一般表现为“背景+问题+问题解决+反思讨论”,课例的表达形式一般表现为“教学设计+教学实录+教学反思”。从设计到反思,是教师研究运行的基本过程,涉及到教师研究的基本环节,在实际操作中,有着形形色色的变式。下面的变式只是其中几种。
一、教学设计总体思路+教学情景细致描述+专题教学反思。
这种形式在介绍教学设计意图的基础上,对教学过程中的详尽场景加以叙述,再现课堂教学全过程,使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并且就教学中发现的某一问题进行专门思考和讨论。例1:
【教学设计】
尊重生命,体现人性,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这是新一轮课程改革大力倡导的教学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学是不断生成的。在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在生命体的相互碰撞中不断生成新的教学资源、教学内容、教学程序,乃至新的教学目标。而要做到这一点,教师能够从外界众多的信息源中,发现自己所需要的、有价值的 问题,具备捕捉信息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那么,教师怎样以开放的视野和灵活的思维,捕捉到需要的信息,以推进课堂实现教学目标呢?《与时间赛跑》的教学就是力图做到这一点的。
【教学情境】
师:今天老师想给大家推荐一篇散文——《与时间赛跑》。这是台湾著名的作家林清玄写的。有人说.他的散文总是发出淡淡的清香,像一杯茶。现在,一杯散发着清香的茶就放在大家面前,让我们用心去读课文,用你们喜欢的方法,去品味其中的味道。(学生静静地读书。)师:你品出了什么味道?还可以说说你是从哪些事情、哪些语句中品味出来的。
生:林清玄告诉我们要珍惜时间。
师:你能很快地读出最精髓的东西,我真佩服你。
生:我知道了时间一去不复返。
生:我读的时候,心情总在变化。有时难受,有时开心。
师:你说你的心情产生了变化?看来,你是在用自己的心品味的。其他同学能不能像她一样,用心地品读,看看能不能成为林清玄的知音,心情跟着发生变化。(学生又一次静静地读书。)【教学反思】
我在设计这节课时,力求从关注生命的高度,把课堂教学看成是变化的、动态的、生成的、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预设时用了板块式的弹性方案。第一块:你品出了什么?主要引导学生关注并体会作者的心情变化;第二块:你还有不明白的?主要指导重、难点句段的学习;第三块:你有什么收获?主要侧重于理解文章蕴含的道理。并将根据教与学中的实际需求,随时作出富有创意的调整,允许与预设不一致甚至相矛盾的意外情况的发生。而在实际的课堂中,因为依据学生学习中的实际情况,对文本进行重组、整合,对教学进行及时调整,整个教学进程可能不算完美,但生机勃勃、鲜活多彩。特别在“捕捉教学信息”方面,颇有收获。如学习伊始,老师让学生用喜欢的方式用心去读课文,交流自己品味的种种滋味。学生有的说明白了要珍惜时间的道理,有的说知道了人可以跑赢时间,有的说心里有时难受有时高兴……这些生成信息既在意料之中,又在意料之外。学生的种种生成因素都是课堂教学中的动态资源,如果引导学生逐个品味的话,势必影响这节课预期的深度和广 度。而且这些信息本身存在着重要与次要、有用与无用之分。这就需要教师通过比较、判断、鉴别,选择出有价值的信息作为教学资源。因为预设时第一块主要是引导学生关注并体会作者的心情变化,这时,当然就捕捉到了一个学生讲的关于“心情”这一信息,以“用心地品读,看看能不能成为林清玄的知音,心情跟着发生变化”这一问题来推进教学,让学生再读课文,然后围绕这个问题去探究。由于选准了活动的切入点,学生们在课堂上能全身心地投入活动之中,那一句句发自肺腑的语言,令人动容。一般来说,只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把“精心预设”看作是课程实施的一个起点,一定会水到渠成地自然生成一些有用的资源……(浙江东阳外国语小学包莉莎撰写)上述课例的教学设计,教师没有详尽地介绍教学目标的确定,方法的选择,内容的组织等,而是分析了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思考了这种理念转变为教师素质的基本要求。这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教师摆脱重复机械的教学行为,为课堂教学行为的改变提供了方向。对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情景,案例做了详细的介绍,让没有到现场听课的读者也能有真切的感受,明了课堂上发生了什么,教师是如何处理课堂上的一系列事件的。所有这些描述为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反思活动提供了素材和保障。由于在教学设计环节,教师仅仅是从教学出发点的角度谈了一些整体性、概括性的想法,没有细致分析教学的具体步骤,因而在教学反思中,教师一方面对教学设计环节作总体说明,另一方面将具体的教学设计与实际教学进程的差距作为反思对象,分析自己在课堂上是如何捕捉利用随机出现的信息促成课堂的动态生成的。这种反思是以具体问题作为切入口的,可以称得上是“小题大做”,但也正是这种“小题大做”,彰显了反思的质量,提高了反思水平,使反思带有更强的“研究”意味。
二、教学设计说明+提炼后的教学场景+总体教学反思。
这种形式首先对教学设计作简要说明,然后对教学过程中产生的实际素材进行加工,呈现出教学的总体进程,最后再对教学作总体性的反思。
例2:
【教学设计】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第四册中有一内容《找规律》。按相关教学要求,这项内容的教学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为学生提供积极思考与合作交流的空间。例如:在生活中,家庭和一些公共场所如商场、宾馆的室内装修的画面,装饰的瓷砖都是有规律排列的,注意让学生通过操作、观察、猜测等活动去发现规律。然后再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独立设计出有规律的图案,进行小组合作交流。
【教学实录】 1.欣赏规律。
师:今年小明和小东家都在城里买了一套新房,都装修得很漂亮,星期天小明请小东到他家去玩,两人来到小明的房间(显示小明房间图)。
小明:我的房间布臵得漂亮吗?你能看出有什么规律吗? 小东:你的房间布臵得不错,你也到我家去看看吧!(墙面图。)小明:怎么看上去乱糟糟的?一点规律也没有呀!小东:这些图形的排列可是有一定的规律哦!同学们能找出它们的规律吗?(先独立思考1分钟,再小组合作讨论。)2.探索规律(合作交流)。
请同学们在ABCD中任选一个位臵来观察墙面上的图形,在小组中发表自己的观察结果,再推选一位同学向全班汇报。(图)3.拓展规律。
师:小东的妈妈听说小东的同学来了,很热情,把小明请到客厅并拿出许多水果来招待小客人。同学们想一想他妈妈第四行会怎么放?为什么?第五行会怎么放呢?为什么?(下图)4.创造规律。
(1)师:通过刚才同学们的回答,老师发现我们班的小朋友都很善于观察,善于发现。下面我们就用白纸和各种贴片画,自己设计一块有循环规律的漂亮的小手帕.好吗?待会儿老师还要挑选几幅,在展示台上展示同学的美妙作品哦!(2)师:请×、×、×同学上来展示讲解自己的作品!(效果:学生创作出了许多美丽、富有多种规律的手帕。)(3)师:请同学们相互欣赏对方的作品。【教学反思】 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不是一天、两天能形成的,而是通过在长期的学习和生活中逐步形成的。在这节课中,第一步是情境导入,通过展示墙壁,学生被这些生动的图形所吸引,使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很快就得到提高。
第二步是让学生讨论这个墙壁上的图案的规律。在这一环节中,学生的思维得到解放,表现出主动说的强烈要求,改变了长期以来教学的被动状况,凸现了主体意识。对于同学提出的观点他们敢于反驳、敢于纠正。在交流互动中,学生所表达的语言不断地被纠正、完善。一开始学生说:“圆形从第一个到了第四个,菱形从第二个到了第一个,三角形从第三个到了第二个,五角形从第四个到了第三个。”因为意思表达不清晰,一部分学生不能理解,这时又有学生说:“把第一个图形移到了最后一个。…‘其他图形向前走了一个。…‘其他图形的顺序是不变的”……通过学生相互补充和说明,描述规律的语言最后得到了精炼。在这样的辨析过程中,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加强,语言能力得到提高。学生用自己探索得到的规律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进一步加深了对规律的理解和掌握,体会到数学的多样性和有序性。
第三步是让学生动手操作,设计规律。在这一环节中,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培养。学生根据学过的和发现的生活中的规律,加上自己的想象摆出了一个个美丽的图案。通过互相欣赏手帕,学生的审美能力也得到了提高。既对新知识进行了运用,也使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得到了成功的体验,加强了自信心。(浙江东阳外国语小学葛杭美撰写)上述课例的教学设计仍然没有涉及具体内容,只是概略地说明了这节课教学的总体要求。介绍了教学设计的总体意图。它没有像第一个案例那样分析教学应该秉承的理念,而是更多地把注意力集中在了具体的内容和要求上。作者对教学实际场景作了提炼和加工,把教学实际中积累的素材经过分析后,分解为三个不同的教学步骤,并用这些步骤来统辖相关的一系列具体内容,使教学摆脱了零散的甚至是杂乱的信息场景,呈现出一定的脉络和线索。作者的反思也是依据教学的诸环节进行的,思考的是每一教学环节中学生的行为以及教师所作出的相应的指导,是通过教学进程的重新梳理来探讨教学中的师生互动问题的。
三、教学设计+教学片断+教学反思。这种形式与前两者最大的区别在于,是在教学实录中撷取一些代表性的片断,在呈现这些片断的基础上,着重对其中蕴含的问题进行反思。它既不同于第一种形式原汁原味地再现教学整个过程和场景,也不同于第二种形式将实录素材作剔弊理纷的处理,而是择其要者展开分析。
例3:
【教学设计】
本节课是关于平均数的探究性课型。要求学生通过学习初步建立平均数的基本思想(即移多补少的统计思想),理解平均数的概念;理解和掌握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能运用求平均数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并从中体会到可以从多方面获得一些数学信息;进一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教学片断一】
出示信息:学校组织男、女两队参加数学竞赛,成绩如下表:
师:看了上述两张表。你想说点什么?(引发学生同文本的互动,生生之间的互动,研究学生观察后能生成什么。)生1:数学竞赛成绩很好。此表中金孝南分数最高,金瑞梁和蒋翔分数最低,最高分和最低分相差98-88=10分。
生2:男生竞赛成绩比女生好。男生总分是98+90+88=276,女生总分是89+93+88=270。
师:噢,你发现了可以用总分来体现两队的水平。
生3:我还有另外一种算总分的方法”…〃
生4:我的方法是计算他们的平均分,男生平均分是(98+90+88)÷3=92,女生平均分是(89+93+88)÷3=90。
师:你发现了可以用平均分来体现两队的平均水平。
生5:我发现女生的总分和平均分都是整数。
生6:男生比女生聪明,女生比男生笨。
生7:这次数学竞赛的题目太难了。
生8:我发现一对一比较就可以判断男生成绩比女生好。
生9:表格里的人数只有三对三,无法判断全班男生成绩好还是女生成绩好。
生10:我发现男生的平均成绩在88分-98分之间,女生的平均成绩在88分-93分之间…… 师:数感很好,值得表扬。
师:从刚才提出的反馈信息中,找出存在问题的信息,并总结出值得探讨的问题。学生小组归纳:
1.总分→总数可以用来衡量平均水平吗? 2.平均分→如何求平均数?平均数可以用来衡量平均水平吗? 【教学片断2】
【教学反思】
探究学习的过程可以以互动为基础,探究过程和结果中的反映就是生成。我们要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并用自己的思维方式重新去组合信息,去发现和创造出相关的数学知识,而不是盲目接受和被动记忆课本或教师传授的知识,应主动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自我探索,自我建构,自我生成。在本节课中,课堂互动实际上不是非常有效,生成信息也并非一帆风顺,教师牵引较多,无效生成的信息还是很多,而这些在本案例中都没有全部反映。对我来说,怎样系统地判断或提取即时生成的信息,对40分钟的课堂教学来说是一个较难把握的问题,值得我和同行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不断地积累、反思、总结和交流。(浙江东阳外国语小学杜勇彪撰写)上述课例最为突出的一个特点,就是既不详尽地叙述教学的全过程,也不对教学复杂场景进行提炼,而是选择其中的一些片断进行展示,在汇总教学片断各方面信息的基础上,就其中蕴含的问题分析自己的感受和启示。这种形式大大缩短了课例的篇幅,内容集中,反思的针对性也较强,能更多地将注意力集中在一些突出的问题上。
以上三种课例,都是将课堂教学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几种不同的研究方式来透视课堂、探寻教学的。在这些课例中,有教学反思,有教学事件的描述,甚至有时会有像案例那样对特定问题的把握,是将多个不同研究方式的目光聚焦在某一节课上。教师在运用教学课例进行研究时,一要注意选择的课要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典型性,能够说明一些问题,确实给自己带来一些新的思考,能从中提升自己的教学智慧;二要注意较为详尽地介绍自己的教学设计(以上三个课例在这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欠缺),要把新课程的相关理念转变为具体的教学方案,用新课程的理念指导自己的教学行为;三要注意运用录音、录像、委托他人现场记录 等多种不同手段全面收集课堂上的各种信息,只有充分地占有这些信息,才能为自己的提炼概括、选择教学片断等打下基础;四要注意对照教学设计意图反思课堂上的实际行为,分析教学实际进程与教学设计的差距,把课堂上存在的某个问题或某些问题作为深入思考的对象
再谈“课例”的撰写
谈到如何撰写课例,首先要明白“课例”是什么?简而言之,课例就是以一节课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解剖分析,从教学规律上得出一些有教者个性色彩的结论;具体而言,就是写给教师同行看的自己是如何上这节课的,它是以教学设计者为叙述者,把自己上这节课的背景、设计意图、教学过程和结果等方面平实的加以描绘和反思,让观者一起体验教者的成功和和不足,达到产生借鉴和启发的作用。
课例的性质为叙事研究,关键词是“叙事”,其实就是教师的教学故事。其特点为典型性、研究性和启发性。它在于对教者一节课教学设计的深度挖掘,有教者的思考、有教者的情感、有学生的互动、甚至有听者的反馈或争论。它给观者一种真实的“现场感”,它不同于教案,教案像电影剧本是写给自己的教学设计,最多能让同科教师模仿或是借鉴;而课例则像电影作品,是写给所有学科的教师看的一个接近真实的“过程”或“故事”。
课例的形式比较多样,多为教师课后一种强烈的冲动的记录和反思,所以比较灵活多样,行文比较活泼生动,不像教案或论文是板起面孔说教。它的内容能体现教师的专业素养、教育智慧和职业道德,同时会让教师在撰写过程中不断追问自己这节课的教学设计和课堂实际操作存在的“距离”的原因,寻求多解和理论支撑,从而达到全面的提升。因而,课例的撰写现在被广泛的运用于新课改的教师培训之中,其意义十分重大。
课例的撰写虽然可以充分体现教者的所思所想,但文章还是有些基本的架构可以追寻。如 首先,必须告诉读者你这节课的课题、国家课程标准、选用的教材、重难点内容,其中包括教材的分析和重难点如何突破的简要介绍,以及你的教学设计的理论支撑,还可以告诉读者你上这节课的由来和思考等,不一而同。
其次,教学过程可以是全程的也可以是结果片段的组合,其主线是自己的思考和学生对你教学设计的“突破”,不能是简单的教学过程介绍,也不用全程实录。它需要一些师生之间发生的“事件”作为支撑,必须是真实的场景。
再次,行文中在教者兴奋或是苦恼的环节中,需要一些议论或是简要的理论分析,反映出教者的即时性反思结果,最后可以是一个概括性的反思也可以是旁观者的一些有价值的评课或是学生的反馈意见。
课例撰写的过程需要注意几个问题:
1、必须是真实的有感而发,即使是事后回忆也要尽量向真实的“课堂场景”靠拢,不能自己编撰细节。真实才能感人、真实才能反思深刻、真实才能让人思考和借鉴。
2、必须有些细节的描述,师生的对话片段尽量少用形容词,多用白描方式,让“对话”贴近真实少些教师的主观色彩。
3、要敢于面对教学设计的不同声音,勇于解剖自己的教学才能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4、不要把教案+反思等同于课例,这种初级的产品仍是不是叙事研究,还是教案类的,对自己的提高不会有多大的好处。
5、课例的撰写在熟悉后形式可以随意些,但字数一般在4000字左右(发表要求),不要太长,“浓缩才是精华”!文后可以请些高手来帮自己点评。
目前教师们撰写有些困难的原因要么是平时的“有感而发”没有及时记录下来,事隔已久难以真实的“再现”;要么是对教育理论的学习较少,“拿来主义”时比较生硬;再有就是平时写的东西太少,下笔有些困难。其实,课例的撰写比论文来得“容易”,因为课例中90%的内容都是自己的东西,写出来对自己也非常有用,关键是有心为之、有感而发。建议:
①关注学生,平时备课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需要,这样才能经常“有感”; ②随手记录,平时要养成随手记录课堂“事件”的习惯,保留“线索”;
③保留材料,平时要习惯性的收集一些备课的素材、学生的作业、甚至检讨、违纪的证据等第一手“证据”;
④关注理论,选一本最新的理论书籍放在手边,碰到困惑经常翻翻、要写东西顺手找找,养成理论指导实践的习惯。最好能从“建构主义”、“多元智能论”等世界性的前沿理论研究,直接与世界接轨;
⑤懂得听课,平时听课多从理论上探讨,追问一些细节的理论背景,不要“悟空”,把课改的一些新理念新技术“抠细”。
⑥定期落实,要养成每学期写点东西的习惯、一个学年的时间段里要写一篇
第三篇:如何撰写教学课例
如何撰写教学课例
一、教学课例的含义
教学课例是指在对一堂课进行实录的基础上,并对这节课进行的阐释。教学课例之所以能作为行动研究的成果,是出于教师把课堂教学作为行动研究的实验地这一前提。因而,单单的课堂实录并不能作为行动研究的成果表述方式。
二、课例与案例的区别、联系
(1)区别:课例强调的是对上课事实进行详细的罗列以及加上简要的评析或反思,而案例强调和注重对课例的后续加工。这种后续加工至少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叙述形式上,案例相对于课例而言,有明晰的问题线索;二是在处理课例中错综复杂的事实材料时,案例强调把握事实材料背后的核心问题,然后再根据这一前提对材料进行加工。
(2)联系:我们说课例不等同于案例,但两者是有着密切联系的。一般的课例只能说是案例的“毛坯”,要成为案例,还需要按照案例的要求围绕问题进行“锻造”;换句话说,课例是案例的基础,案例是课例的升华。
三、教学课例实例与分析
相对于叙事、案例来说,教学课例的组成部分是比较少的,而且,其写作也较为容易。下面,我们将在实例的基础上,分析教学课例的写作方式及其注意事项。
(1)“课堂实录+他人的评析”的写作方式:
实例: 一块面包--“言语交际表达训练”课堂实录
于永正 执教 杨晶整理 张庆 评析
年级:徐州市鼓楼小学五年级一班
时间:两课时
师:今天早上,我发现我们四年级的小朋友把一块吃剩下的面包扔进了垃圾箱。(出示一块只咬了两口的面包)你们说,这事应该如何处理?如果被你碰到了,你打算怎么办?--说自己的心里话。[评:于老师从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撷到说写训练的题材,使学生感到这种训练既亲切又实用。由此可见:训练题材何处找?处处留心皆材料。]
生:我准备把面包拾起来,交给校长。
生:我准备写篇稿子,提出批评。
生:我会告诉这位同学,农民种粮食很辛苦,不应该浪费。
师:你打算当面劝告,是吗?--请大家接着说。
生:我将把这件事告诉校长,并请校长在全校大会上告诉大家要爱惜粮食。
师:浪费粮食的现象时有发生,人人都要爱惜粮食,是吗?以上的同学都表明了自己的态度,不错的,还有部分同学不举手,不知道是怎么想的?--小诚,你准备怎样处理?
生:(站起来)我......师:(鼓励地)说心里话,没关系。
生:我不敢问......(笑声)
师:小诚不是不想问,而是不敢问,胆子小。要锻炼自己的胆量和口才。[评:在言语交际训练的过程中,于老师不仅给优生提供充分展示的机会,而且还兼顾到那些性格内向、不爱讲话的孩子。其实后者是最容易“被遗忘的角落”,而于老师却没有遗忘他们,这是很值得效法的。]--同学们,刚才大家说了不少处理意见。你们认为哪种办法比较妥当?
生:(齐答)劝告。
师:这件事,当面劝告一下比较好,当然,写稿子,报告老师或校长也不失为好办法。不过,当面劝告,(板书:劝告)不能耍态度,要以理服人。(板书:以理服人)[评:怎么劝告人?必须以理服人。以理服人是这次训练的核心内容。要做到说理充分,娓娓动听,使人砰然心动,这不光是个说话技巧的问题,关涉到一个人的思辨能力。由此看来,语文课中的语言训练与思维训练是互为表里、密不可分的,思维训练是不能离开语言训练孤立进行的。]如果请你去劝告,你准备讲哪些道理?对了,有人告诉我,这位扔面包的同学姓李。咱们就叫他晓理吧。(板书:晓理)你准备讲什么,先列个提纲。这叫发言提纲。(生写,师巡视。)
师:哪位同学说说你列的提纲?
生:我先请晓理背古诗--《锄禾》,再根据古诗教育他粮食来之不易。
师:你们是同学关系,“教育”这个词换成什么更合适?--请你自己考虑。
生:把“教育”换成“告诉”。
师:对了。[评:在学生的语言实践活动中,教师随时指出其用词不当之处,并通过推敲,帮助他们选用准确的词语,这是最切实际的语言文字训练的形式之一。]--这是第一条。还要告诉他,把粮食加工成面粉到做成面包,不知道要经过多少道工序,不知有多少人做......师:不知经过多少的手。
生:第二条,告诉晓理,粮食的用途很大,谁能离开粮食?粮食是宝中宝。
师:很好。(板书:粮食的用途)民以食为天,这是至理名言。除了供人们吃,还能干什么?知道吗?
生:做点心......师:粮食还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可以做糕点、酿酒,还有,你们知道吗?好多药品都是用粮食做的。我们吃的味精也是从粮食中提炼出来的。总之,没有粮食,人类就无法生存。生:我请晓理算一笔账,每个同学每天扔掉一块面包,那全国将浪费多少粮食?浪费是一种可耻行为。
师:这笔帐算得好!这真是一个天文数字!(板书:算账)诸葛亮曾告诫他的儿子:“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这句话告诉我们,生活简朴,可以培养一个人的美德。浪费是可耻的。[评:“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的话出自诸葛亮的戒子书。俗语:厚积而薄发。教师平时有了丰厚的积累,教学时便可随手拈来,为我所用。此即一例。不是现用现学,而是学了备用。谁知道哪块云彩会落雨呢!]
生:虽然我国现在经济发展较快,但还有很多人吃不饱。师:有些贫困地区还没有解决温饱问题。这一点也放在第三个方面说说。这也是一笔账。
生:我给他讲一个革命故事,红军长征时......师:如果时间允许可以讲;如果时间不允许可以提示一下:你不是学过“马背上的小红军”吗?那位小红军就是因为没有粮食吃而饿死的!还记得他干粮袋里那块烧得发黑的牛膝骨吗?这可以算第四条。(板书:记住过去)
生:面包是用爸爸、妈妈挣来的钱买的,爸爸、妈妈挣钱很不容易。
师:这一点补充很好,可以把它放在第三条。大家想得很周到,讲得很有道理。我如果是晓理,听了以后,一定会心服口服的。大家谈了这么多,集中起来大体分四个方面。我们当面劝告晓理的时候,就从这四个方面讲。现在,请看看板书,回顾一下我们刚才讲的内容。待会儿,我扮演晓理,请你们来劝告我。(生笑)(生熟记黑板上板书的内容)
师:现在我当晓理。谁借条红领巾给我戴戴?(师戴红领巾)我是谁?
生:(齐答:晓理)
师:是于晓理。懂得道理。(板书:于晓理。众笑。)劝的时候,千万别说“于老师您不应该扔面包”。(生大笑)现在,我请一个同学到前边来劝说晓理,其他同学在下面听,允许插话,都要参与,看谁有口有心,能说会道。[评:不是一个人唱独角戏,而是“允许插话,都要参与”,较好地处理了点与面的关系,提高了训练的效益。]--于靖,请你到前边来。(靖摇头)
师:我不喜欢摇头,我喜欢听“让我来试试”。(靖勇敢地走上讲台。老师鼓励她大胆一点。)[评:既教书,又育人。这不只是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同时也是培养学生遇事不胆怯、不退缩的心理品质。]
生:于晓理同学,这是你扔的面包吗?
师:你怎么知道我的名字?(众笑)(一生站起来插话:请问你是哪个班的,叫什么名字?)生:我是四(l)班的,叫于晓理。
师:晓理同学,你扔面包是不对的。
生:我扔面包关你什么事!狗拿耗子多管闲事!(众笑。靖一时语塞。师指出:对别人做的事发表意见,应从自己这个角度说,坚持“我”的说法,而且态度要诚恳,要这样说:晓理同学,你把面包扔了我感到太可惜了。如果直接指责对方,就会顶牛,激发矛盾。)
生:于晓理同学,我觉得把好好的面包扔了太可惜了。(师插话:这样说,对方就不至于抬扛了。)[评:劝说别人是一种语言艺术。要想取得比较好的效果,除了态度诚恳外,还要说得委婉,让人容易接受,于老师的这一点拨是非常重要的。]你想想,你妈妈在工厂里辛辛苦苦地工作,一分一分地挣钱,你妈妈知道了会怎么想?
师:妈妈知道了会生气,会狠狠地批评我。(众笑)(这时于老师立即提醒于靖:看看黑板上的提纲,应该先讲什么?)生:于晓理同学,你知道吗,粮食可来之不易呀!农民辛辛苦苦地耕地,播种,施肥,浇水......收割,(师插话:脱粒,晒干。)付出了多少汗水呀!咱们上一年级学过一首古诗--《锄禾》,你还记得吗?
师:记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小姐姐,我错了,我不该浪费粮食。(众笑。一生插话:把粮食加工成面包,不知要经过多少道工序,经过多少人的手!)生:粮食的作用可大了。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粮食除了可以吃,还可以酿酒,做点心,制造药品呢。(一生站起来补充:还有提炼味精。粮食是宝中宝。)我们生活虽然好了,但也不能忘记过去。还记得咱们学过的《马背上的小红军》吗?(一生插话:如果我们一人扔一块面包,全国会浪费多少面包呀!)师:(拿起桌子上的面包)小姐姐,同学们,谢谢你们的帮助,从今以后,我再也不浪费粮食了!我错了。(说完低下了头。笑声。)
师:(取下红领巾)我现在不是于晓理了。(笑声)于靖态度好,讲得好,同学们插话补充得也好。
师:同学们,浪费粮食的现象较普遍,不只是晓理一个人。第一节课开始的时候,有的同学想写篇稿子,对这种现象提出批评,我认为很有必要。这样吧,咱们给全校同学写一封公开信,让每个人都认识到粮食来之不易,认识粮食的作用,都能珍惜粮食,怎么样?
生:(齐答)好!
师:我刚才说了,咱们写这封信的目的是什么来着?生:让全校同学认识粮食来之不易,粮食是宝中宝,(师插话:粮食的作用)都来爱惜粮食。
师:要想达到这个目的,在信中就必须将粮食来之不易、粮食的作用写清楚,这是重点。格式和一般书信一样,为了区别于其他书信,第一行可写上“给全校同学的一封公开信”。生:以谁的名义写?
师:以个人名义写吧,写的时候如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随时提出来。请抓紧时间写草稿。
生:于老师,我给市长写封信行吗?
师:可以。让市长在“世界粮食日”那天发表电视讲话,呼吁全市人民爱惜粮食。
(生写草稿,师巡视,个别辅导。多数学生写好之后,教师当面评改了两篇草稿,下面是评改其中耿臻一篇的实录。)
生:(读草稿)给全校同学的一封公开信(师插话:“这是个题目。”)亲爱的同学们:上星期的一个上午,我校四年级的晓理同学把一块只咬了两口的面包扔了。(师插话:“在公开信里不要点同学的名。”)五年级一班的于靖同学见了,挺身而出,进行劝告。(师插话:虽然制止这种不良行为需要有点勇气,但还不是和坏人作斗争,用“挺身而出”不合适。可以改为“诚恳地提出了批评”。)[评:这又是帮助学生推敲词语的一个精彩的例子。用词贵在恰如其分,不到位不行,过了头也不行。]其实,这种浪费现象很普遍。在我们学校的垃圾箱里经常可以看到发霉的馒头、包子、点心......我们应该大声疾呼:不要浪费粮食!同学们,粮食是宝中宝。“民以食为天”。我们一天三顿饭,哪一顿能少了粮食!再说,粮食来之不易呀!它是用农民的血汗换来的。(师插话:你没有把粮食的作用讲全,它还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可以做饲料呢!读完后补充上去。)咱们一年级就学过一首古诗,(师插话:“这一句应这样说:还记得我们学过的那首流传千百年的古诗吗?”)诗中说:“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粮食收下来再加工成面包,又不知要经过多少人的手!同学们,现在,我们的生活水平是有了提高,可是还应当勤俭节约。小学生行为规范里讲得很清楚,要爱惜粮食。(师插话:“这里加上一句:我国人均占有粮食不多,每年还要从国外进口一部分粮食。”)现在一些贫困地区还没解决温饱问题。还有,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栏目,曾经报道过世界难民缺乏粮食的问题。当看到一幅幅骨瘦如柴的和我们同龄的孩子托着饭碗向别人乞讨的时候,(师插话:“前面有'一幅幅',后面就该加上'画面'二字。要不,就把前面的'一幅幅'去掉。”)浪费粮食的同学难道不为之震动?(师插话:“有些电视节目应当看,耿臻同学看了,不仅受到了教育,而且在作文中用上了,很有说服力。”)同学们,也许有人会说,馒头我是用自己的钱买的,我扔了与别人没有关系。不对!父母挣钱容易吗?我们也应当珍惜父母的血汗呀!同学们,让我们都来节约粮食,爱惜粮食吧!此致敬礼。五年级一班耿臻,1995年3月16日。
师:耿臻的信一是道理讲得较全面,较深刻;二是措辞恳切,有力,感情真挚,有说服力。其他同学再看看自己写的,看看有没有疏漏的地方,修改好了,再抄在作文薄上。[评:于老师在课堂上经常使用这种随机面批的方式。学生当众读,教师随机改,受益面大,效率较高。由于是随机改,这就要求教师有较扎实的语文基本功和敏锐的语感。但也不是高不可攀,只要我们勤学苦练,不断实践,就能够不断提高我们的随机面批水平。]为了达到让全校同学都爱惜粮食的目的,除了写信,还可以把刚才于靖劝晓理不要扔面包这件事写下来,写一篇记叙文。同学们看了同样会受到教育,下次作文课咱们就以《劝告》为题,写一篇记叙文。有空儿,你们先写好草稿。
[总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教师要不断端正教学思想,正确处理语言文字训练和思想教育的关系。”怎么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呢?我以为,于老师的“一块面包”说写训练课为我们提供了一些可资借鉴的经验:一是要从学生日常生活中撷取具有典型意义的说写训练材料。由于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小学生勤俭节约的意识淡薄了,尤其是乱扔面包等食品的现象时有发生,抓住这一现象对学生进行教育是很有现实意义和典型意义的。二是寓思想教育于语言文字训练之中,让小学生自己教育自己。三是教师不光训练学生的说写能力,还注意抓学生非智力因素,以形成其良好的心理品质。(资料来源:中国基础教育网--语文--教学素材)
这篇教学课例是由课堂教学实录与评析组成的。其中的课堂实录是全息地记录师生的对话,并把相关的教学活动用文字表达出来。而对课堂实录的评析并不是上课教师本人的分析与反思,而是由听课者进行的分析与评论。这样的写作方式也可以算是行动研究的成果。因为行动研究的一种形式是由教师与理论工作者合作进行的研究,其研究目的当然也是以改进行动为旨归的。
这篇教学课例在课堂实录方面是非常翔实的,在师生对话的基础上加上记录者的简要描述,基本上呈现了这堂课的整体面貌。评析的语言夹杂在课堂实录之中,使得评析的针对性很强。这篇教学课例的不足之处主要是缺少教师本人的反思。听课者的评析毕竟是外在的,难以反映出教师本人在当时情境下的心理活动。教师本人反思的缺少,使得读者难以知晓授课者“为什么要这么做”、“这么做了有没有达到我原先的设想”、“我还有没有需要改进的地方”等问题的答案。另外,评析部分都是肯定教师的做法,评析的都是教师做得到位的地方,而没有对这堂课的不足之处加以分析。这样一来,固然有助于上课教师本人继续发扬做得好的方面,有助于其他教师学习其做得到位的地方,但是,对教师本人而言,可能会忽视其不足方面的改进。
(2)“课堂实录+教师本人的反思”的写作方式:
下面所提供的教学课例就是这样一种写作方式。在课堂实录部分,除了师生对话的真实记录外,还可以用整体描述的方法来记录。另外,在教学课例的写作中,也可以对教学设计作简要的交代,这样可以为读者深入了解上课者的意图提供必要的背景信息。
实例:“交换律”课堂实录与教学反思
世界著名数学家和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指出,数学的学习方法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本人把要学习的东西发现或创造出来。根据这个指导思想,我认为数学教学在关注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更应注重学生“亲历性”,落实教学“主体性”,关注学生“学数学”、“做数学”的过程。
一、课堂实录
(一)情境、质疑
1.课前谈话:在数学学习中,观察是一种有效的方法,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今天上课,什么变了,什么没变?(板书:变--不变)
2.观察生活中的一种现象,比一比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交换位置】
3.质疑:这种现象在我们的数学知识中有没有呢?你能举一个或几个例子(算式)来说明吗?
(二)探究、发现
1.汇报,整理算式。
请每一个同学独立地举出数学知识中交换位置、结果不变的例子。(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
+ 121 = 121 + 47 9×4 = 4×9 12×10 = 10×12 100 + 200 = 200 + 100 326 + 623 = 623 + 326 76 + 32 = 32 + 76 32×2 = 2×32 75×30 = 30×75 2.观察,发现规律。
(力求体现自主发现、自立学习的探究过程。)
(1)师:上面8个算式你能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吗?
你为什么这样分类?(引导学生把黑板上的8个算式分类,第一组:加法算式,第二组:乘法算式。)(2)观察第一组算式:这些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什么变了,什么没变?你能用一句话把你发现的规律概括出来吗?教师综合学生的回答板书: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3)师:现在老师请同学们用刚才观察的方法来观察第二组乘法算式,你能用一句话把第二组算式的特点概括出来吗?(学生独立观察后,4人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然后全班进行反馈,体现学法的迁移和自主学习。)
教师综合学生的回答板书: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4)刚才同学们举出的例子中有没有交换位置后和或积不相等的例子?我们每人编了一道题,全班编出了许多道题,两个数相加(乘),交换加数(因数)的位置,它们的和(积)不变,这条规律是普遍存在的,谁能给这两条规律取个名字?
3.事例验证。
四(1)班有男生31人,女生25人,全班有多少人?
+ 25 = 25 + 31(三)巩固、应用
1.根据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填空,在()里填上合适的数,在○里填上运算符号。
20×45 =()×20()+ 165 = 165 + 35 1013 + 214 =()+()48 +()= 72 +()80○50 = 50○80()+()=()+()师:(指着最后一题。)这样的算式给你时间填,你能填得完吗?你能用一个算式把所有的算式表示出来吗?(引导学生用字母表示数,抽象概括,渗透符号化思想。)2.以前我们在什么地方用到这些知识?
我们用交换两个加数(因数)的位置,再加(乘)一遍的方法验算加法(乘法)运算,就是应用了这个定律。(四)总结、引申
1.首先师生共同回顾学习过程:这节课我们研究了什么问题?我们是怎样研究这个问题的?然后师生归纳研究问题的方法:质疑--举例--观察--归纳--验证--应用。
2.质疑引申
师:学了今天这节课后,你还有什么疑问吗?
生1: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说的是两个数相加或两个数相乘,三个数可不可以交换位置?
生2:既然加法中有交换律,乘法中也有交换律,那么减法和除法中有没有类似的交换律?
师:大家能根据“举例--观察--归纳--验证”的方法来回答刚才这两位同学的问题吗?
(学生进行讨论交流。)
生1:我认为三个数也可以,比如1十2十3= 2+1+3。
生2:三个数相加时,可以这样交换位置,比如1+2+3 , 1+3 +2 , 2+1+3 , 2+3+l , 3+1+2 , 3+2+1这六个算式都是交换了其中两个加数的位置,他们的和总是不变。
师:怎样想不会重复,也不会遗漏?
生:(略)
生1:我认为减法中没有交换律,比如:5-3=2,交换被减数和减数的位置3-5 就不能减了。
生2:可以减的,3-5 =-2。
生3: 5-3和3-5他们的差是不一样的,所以减法没有交换律。
生4:我认为减法中有交换律。比如,5-5= 0,交换位置后还是5-5=0。
(很多学生露出了困惑的神情,转而进行了争论。)
生5:要使减法中可以交换被减数和减数的位置,这里的差必须等于0,也就是被减数和减数相同,是一种很特殊的情况,但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中,是任何数都可以的,所以减法中没有交换律,同样除法中也没有交换律。
(以上问题由学生自主提出,能解决的及时解决,不能解决的建议学生应用“质疑--举例--观察--归纳--验证”的方法课外去探索。)
二、教学反思
以上教学过程打破了传统的课堂教学结构,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整个过程是,学生从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实际状态出发,通过质疑、猜想、例证、观察、交流、归纳,亲历了探究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这个数学问题的过程,从中体验了成功解决数学问题的喜悦或失败的情感。1.注重教学目标的整合化
根据时代的发展和要求,数学教学的价值目标取向不仅仅局限于让学生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在数学教学活动中,了解数学的价值,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获得数学的基本思想方法,经历问题解决的过程。在教学中要处理好知识性目标和发展性目标平衡与和谐的整合,在知识获得的过程中促进学生发展,在发展过程中落实知识。
在“交换律”这节课中,教师在目标领域中设置了过程性目标,不仅和学生研究了“交换律”“是什么”,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体验了数学问题的产生、碰到问题“怎么办”和“如何解决问题”。花更多的时间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亲历“做数学”的过程。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待身边的事情并提出疑问:这种交换位置、结果不变的现象在我们的数学知识中有没有呢?激励学生从已有的知识结构中提取有效的信息,加以观察、分析,主动获得“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既获得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又体验了成功的情感。
2.注重教学内容的现实性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明确指出:“教学时,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教学要求,从学生熟悉的情境和已有的知识出发进行调适,开展教学活动”。这为我们的教学改革在操作层面上指出了方向。“交换律”这节课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尝试。
(1)找准教学的起点。对学生学习起点的正确估计是设计适合每个学生自立学习的教学过程的基本点,它直接影响新知识的学习程度。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在浙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中分别安排在第七册和第八册,而在过去的学习中,学生对加法和乘法交换律已有大量的感性认识,并能运用交换加数(因数)的位置来验算加法(乘法),所以,这节课教师把重点放在引导学生发现并用数学语言表述数学规律和总结怎样获得规律的方法上,使学生的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
(2)找到生活的原型。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的实质是交换位置,结果不变,这种数学思想在生活中到处存在。本节课教师首先引导学生用辩证的眼光观察身边的现象,渗透变与不变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然后采撷生活数学的实例:同桌两位同学交换位置,结果不变。引导学生产生疑问:这种交换位置结果不变的现象在我们的数学知识中有没有呢?你能举出一个或几个例子来说明吗?这样利用捕捉到的“生活现象”引入新知,使学生对数学有一种亲近感,感到数学与生活同在,并不神秘,同时也激起了学生大胆探索的兴趣。
(2)改进材料的呈现方式。教材只是提供了教学的基本内容、基本思路,教师应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实际对教材内容进行有目的的选择、补充和调整。本节课在教学材料的处理时,改变了把课本当作“圣经”的现象,让学生参与教学材料的提供与组织,给学生创设了一个创新和实践的学习环境,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探究欲望,又使学生的身心得到了一种成功的体验。另外在材料呈现的顺序上,本节课改变了教材编排的顺序:在第七册教学加法交换律,在第八册教学乘法交换律,而是同时呈现,同时研究。因为当学生在已有认知结构中提取与新知相关的有效信息时,不可能像教材编排的有先后顺序之分,而是同时反映,充分做到了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
3.注重教学过程的探索性
《大纲(修订版)》在“教学要求”中,增加了“通过观察、操作、猜测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的内容;在“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中,专门把“重视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实践能力”作为一个问题进行论述,要求教师“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设计探索性和开放性的问题,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让学生在观察、操作、讨论、交流、猜测、归纳、分析和整理的过程中,理解数学问题的提出,数学概念的形成和数学结论的获得,以及数学知识的应用”, “形成初步的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交换律”这节课中,教师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数学现实”理解情景,发现数学,打破封闭式的教学过程,构建“问题--探究--应用--新问题--再探究”的开放式学习过程,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
(1)创设生活情境,激励探究欲望。本节课,首先引导学生用“变与不变”的眼光观察身边的教学环境,进而采撷现实生活中的一种有趣现象,让学生初步感知问题,从而引起认知冲突,激发学生探究欲望。这样安排,既帮助学生消除了心理障碍,为新知的获得切实做好了心理和知识、能力的双重准备,又达到了激活学生原有知识、引起注意期待、诱发学生参与意识的目的,使教学始终处于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之中。
(2)引导学生探索,开发创造潜能。教师巧妙地利用生活原型,激活与新知学习有关的旧知,引导学生从原来的知识库中提取有效的信息,通过自组算式,整理、观察、分类、交流,逐步抽象概括、形成结论,并进行应用。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学生探索与创造、观察与分析、归纳与验证、矫正与调换等一系列数学活动,自主发现、自主探索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使学生感受到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挑战性,并从中认识到数学思考过程的条理性和数学结论的确定性。
(3)反思探索过程,体验成功情感。问题解决后,引导学生对探究学习的活动过程进行反思:面对一个实际问题,我们是怎样来解决的?从中提炼出解决问题、获得新知的数学思想方法和有效策略,并自觉地将思维指向数学思想方法和学习策略上,从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4)提倡教学相长,鼓励开拓创新。在本节课的最后,教师有意识的空出一定时间让学生来质疑问难。一方面让学生对本节课不懂的知识提出疑问,在师生帮助下及时解决;另一方面,让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既培养了学生提问题的能力,又能使学生的认知心理产生新的“不协调”,形成一个再探究的氛围。
总之,本节课在教学过程中,突出了知识的系统性,学生的亲历性,尽量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问题让学生自己去揭示,方法让学生自己去探究,规律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知识让学生自己去获得。课堂上给学生以充足的思考时间和活动空间,同时给学生表现自我的机会和成功的体验,培养了学生的自我意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 ?? ??
第四篇:如何撰写教学课例
如何撰写教学课例
一、教学课例的含义
教学课例是指在对一堂课进行实录的基础上,并对这节课进行的阐释。教学课例之所以能作为行动研究的成果,是出于教师把课堂教学作为行动研究的实验地这一前提。因而,单单的课堂实录并不能作为行动研究的成果表述方式。
二、课例与案例的区别、联系
(1)区别:课例强调的是对上课事实进行详细的罗列以及加上简要的评析或反思,而案例强调和注重对课例的后续加工。这种后续加工至少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叙述形式上,案例相对于课例而言,有明晰的问题线索;二是在处理课例中错综复杂的事实材料时,案例强调把握事实材料背后的核心问题,然后再根据这一前提对材料进行加工。
(2)联系:我们说课例不等同于案例,但两者是有着密切联系的。一般的课例只能说是案例的“毛坯”,要成为案例,还需要按照案例的要求围绕问题进行“锻造”;换句话说,课例是案例的基础,案例是课例的升华。
三、教学课例实例与分析
相对于叙事、案例来说,教学课例的组成部分是比较少的,而且,其写作也较为容易。下面,我们将在实例的基础上,分析教学课例的写作方式及其注意事项。
(1)“课堂实录+他人的评析”的写作方式:
实例:
一块面包——“言语交际表达训练”课堂实录
于永正 执教
杨晶整理
张庆 评析
年级:徐州市鼓楼小学五年级一班
时间:两课时
师:今天早上,我发现我们四年级的小朋友把一块吃剩下的面包扔进了垃圾箱。(出示一块只咬了两口的面包)你们说,这事应该如何处理?如果被你碰到了,你打算怎么办?——说自己的心里话。[评:于老师从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撷到说写训练的题材,使学生感到这种训练既亲切又实用。由此可见:训练题材何处找?处处留心皆材料。]
生:我准备把面包拾起来,交给校长。
生:我准备写篇稿子,提出批评。
生:我会告诉这位同学,农民种粮食很辛苦,不应该浪费。
师:你打算当面劝告,是吗?——请大家接着说。
生:我将把这件事告诉校长,并请校长在全校大会上告诉大家要爱惜粮食。
师:浪费粮食的现象时有发生,人人都要爱惜粮食,是吗?以上的同学都表明了自己的态度,不错的,还有部分同学不举手,不知道是怎么想的?——小诚,你准备怎样处理?
生:(站起来)我„„
师:(鼓励地)说心里话,没关系。
生:我不敢问„„(笑声)
师:小诚不是不想问,而是不敢问,胆子小。要锻炼自己的胆量和口才。[评:在言语交际训练的过程中,于老师不仅给优生提供充分展示的机会,而且还兼顾到那些性格内向、不爱讲话的孩子。其实后者是最容易“被遗忘的角落”,而于老师却没有遗忘他们,这是很值得效法的。]——同学们,刚才大家说了不少处理意见。你们认为哪种办法比较妥当?
生:(齐答)劝告。
师:这件事,当面劝告一下比较好,当然,写稿子,报告老师或校长也不失为好办法。不过,当面劝告,(板书:劝告)不能耍态度,要以理服人。(板书:以理服人)[评:怎么 1 劝告人?必须以理服人。以理服人是这次训练的核心内容。要做到说理充分,娓娓动听,使人砰然心动,这不光是个说话技巧的问题,关涉到一个人的思辨能力。由此看来,语文课中的语言训练与思维训练是互为表里、密不可分的,思维训练是不能离开语言训练孤立进行的。]如果请你去劝告,你准备讲哪些道理?对了,有人告诉我,这位扔面包的同学姓李。咱们就叫他晓理吧。(板书:晓理)你准备讲什么,先列个提纲。这叫发言提纲。(生写,师巡视。)
师:哪位同学说说你列的提纲?
生:我先请晓理背古诗——《锄禾》,再根据古诗教育他粮食来之不易。
师:你们是同学关系,“教育”这个词换成什么更合适?——请你自己考虑。
生:把“教育”换成“告诉”。
师:对了。[评:在学生的语言实践活动中,教师随时指出其用词不当之处,并通过推敲,帮助他们选用准确的词语,这是最切实际的语言文字训练的形式之一。]——这是第一条。还要告诉他,把粮食加工成面粉到做成面包,不知道要经过多少道工序,不知有多少人做„„
师:不知经过多少的手。
生:第二条,告诉晓理,粮食的用途很大,谁能离开粮食?粮食是宝中宝。
师:很好。(板书:粮食的用途)民以食为天,这是至理名言。除了供人们吃,还能干什么?知道吗?
生:做点心„„
师:粮食还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可以做糕点、酿酒,还有,你们知道吗?好多药品都是用粮食做的。我们吃的味精也是从粮食中提炼出来的。总之,没有粮食,人类就无法生存。生:我请晓理算一笔账,每个同学每天扔掉一块面包,那全国将浪费多少粮食?浪费是一种可耻行为。
师:这笔帐算得好!这真是一个天文数字!(板书:算账)诸葛亮曾告诫他的儿子:“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这句话告诉我们,生活简朴,可以培养一个人的美德。浪费是可耻的。[评:“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的话出自诸葛亮的戒子书。俗语:厚积而薄发。教师平时有了丰厚的积累,教学时便可随手拈来,为我所用。此即一例。不是现用现学,而是学了备用。谁知道哪块云彩会落雨呢!]
生:虽然我国现在经济发展较快,但还有很多人吃不饱。师:有些贫困地区还没有解决温饱问题。这一点也放在第三个方面说说。这也是一笔账。
生:我给他讲一个革命故事,红军长征时„„
师:如果时间允许可以讲;如果时间不允许可以提示一下:你不是学过“马背上的小红军”吗?那位小红军就是因为没有粮食吃而饿死的!还记得他干粮袋里那块烧得发黑的牛膝骨吗?这可以算第四条。(板书:记住过去)
生:面包是用爸爸、妈妈挣来的钱买的,爸爸、妈妈挣钱很不容易。
师:这一点补充很好,可以把它放在第三条。大家想得很周到,讲得很有道理。我如果是晓理,听了以后,一定会心服口服的。大家谈了这么多,集中起来大体分四个方面。我们当面劝告晓理的时候,就从这四个方面讲。现在,请看看板书,回顾一下我们刚才讲的内容。待会儿,我扮演晓理,请你们来劝告我。(生笑)(生熟记黑板上板书的内容)
师:现在我当晓理。谁借条红领巾给我戴戴?(师戴红领巾)我是谁?
生:(齐答:晓理)
师:是于晓理。懂得道理。(板书:于晓理。众笑。)劝的时候,千万别说“于老师您不应该扔面包”。(生大笑)现在,我请一个同学到前边来劝说晓理,其他同学在下面听,允许插话,都要参与,看谁有口有心,能说会道。[评:不是一个人唱独角戏,而是“允许插话,2 都要参与”,较好地处理了点与面的关系,提高了训练的效益。]——于靖,请你到前边来。(靖摇头)
师:我不喜欢摇头,我喜欢听“让我来试试”。(靖勇敢地走上讲台。老师鼓励她大胆一点。)[评:既教书,又育人。这不只是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同时也是培养学生遇事不胆怯、不退缩的心理品质。]
生:于晓理同学,这是你扔的面包吗?
师:你怎么知道我的名字?(众笑)(一生站起来插话:请问你是哪个班的,叫什么名字?)
生:我是四(l)班的,叫于晓理。
师:晓理同学,你扔面包是不对的。
生:我扔面包关你什么事!狗拿耗子多管闲事!(众笑。靖一时语塞。师指出:对别人做的事发表意见,应从自己这个角度说,坚持“我”的说法,而且态度要诚恳,要这样说:晓理同学,你把面包扔了我感到太可惜了。如果直接指责对方,就会顶牛,激发矛盾。)
生:于晓理同学,我觉得把好好的面包扔了太可惜了。(师插话:这样说,对方就不至于抬扛了。)[评:劝说别人是一种语言艺术。要想取得比较好的效果,除了态度诚恳外,还要说得委婉,让人容易接受,于老师的这一点拨是非常重要的。]你想想,你妈妈在工厂里辛辛苦苦地工作,一分一分地挣钱,你妈妈知道了会怎么想?
师:妈妈知道了会生气,会狠狠地批评我。(众笑)(这时于老师立即提醒于靖:看看黑板上的提纲,应该先讲什么?)
生:于晓理同学,你知道吗,粮食可来之不易呀!农民辛辛苦苦地耕地,播种,施肥,浇水„„
收割,(师插话:脱粒,晒干。)付出了多少汗水呀!咱们上一年级学过一首古诗——《锄禾》,你还记得吗?
师:记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小姐姐,我错了,我不该浪费粮食。(众笑。一生插话:把粮食加工成面包,不知要经过多少道工序,经过多少人的手!)
生:粮食的作用可大了。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粮食除了可以吃,还可以酿酒,做点心,制造药品呢。(一生站起来补充:还有提炼味精。粮食是宝中宝。)我们生活虽然好了,但也不能忘记过去。还记得咱们学过的《马背上的小红军》吗?(一生插话:如果我们一人扔一块面包,全国会浪费多少面包呀!)
师:(拿起桌子上的面包)小姐姐,同学们,谢谢你们的帮助,从今以后,我再也不浪费粮食了!我错了。(说完低下了头。笑声。)
师:(取下红领巾)我现在不是于晓理了。(笑声)于靖态度好,讲得好,同学们插话补充得也好。
师:同学们,浪费粮食的现象较普遍,不只是晓理一个人。第一节课开始的时候,有的同学想写篇稿子,对这种现象提出批评,我认为很有必要。这样吧,咱们给全校同学写一封公开信,让每个人都认识到粮食来之不易,认识粮食的作用,都能珍惜粮食,怎么样?
生:(齐答)好!
师:我刚才说了,咱们写这封信的目的是什么来着?生:让全校同学认识粮食来之不易,粮食是宝中宝,(师插话:粮食的作用)都来爱惜粮食。
师:要想达到这个目的,在信中就必须将粮食来之不易、粮食的作用写清楚,这是重点。格式和一般书信一样,为了区别于其他书信,第一行可写上“给全校同学的一封公开信”。生:以谁的名义写?
师:以个人名义写吧,写的时候如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随时提出来。请抓紧时间写草 稿。
生:于老师,我给市长写封信行吗?
师:可以。让市长在“世界粮食日”那天发表电视讲话,呼吁全市人民爱惜粮食。
(生写草稿,师巡视,个别辅导。多数学生写好之后,教师当面评改了两篇草稿,下面是评改其中耿臻一篇的实录。)
生:(读草稿)给全校同学的一封公开信(师插话:“这是个题目。”)亲爱的同学们:上星期的一个上午,我校四年级的晓理同学把一块只咬了两口的面包扔了。(师插话:“在公开信里不要点同学的名。”)五年级一班的于靖同学见了,挺身而出,进行劝告。(师插话:虽然制止这种不良行为需要有点勇气,但还不是和坏人作斗争,用“挺身而出”不合适。可以改为“诚恳地提出了批评”。)[评:这又是帮助学生推敲词语的一个精彩的例子。用词贵在恰如其分,不到位不行,过了头也不行。]其实,这种浪费现象很普遍。在我们学校的垃圾箱里经常可以看到发霉的馒头、包子、点心„„
我们应该大声疾呼:不要浪费粮食!同学们,粮食是宝中宝。“民以食为天”。我们一天三顿饭,哪一顿能少了粮食!再说,粮食来之不易呀!它是用农民的血汗换来的。(师插话:你没有把粮食的作用讲全,它还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可以做饲料呢!读完后补充上去。)咱们一年级就学过一首古诗,(师插话:“这一句应这样说:还记得我们学过的那首流传千百年的古诗吗?”)诗中说:“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粮食收下来再加工成面包,又不知要经过多少人的手!同学们,现在,我们的生活水平是有了提高,可是还应当勤俭节约。小学生行为规范里讲得很清楚,要爱惜粮食。(师插话:“这里加上一句:我国人均占有粮食不多,每年还要从国外进口一部分粮食。”)现在一些贫困地区还没解决温饱问题。还有,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栏目,曾经报道过世界难民缺乏粮食的问题。当看到一幅幅骨瘦如柴的和我们同龄的孩子托着饭碗向别人乞讨的时候,(师插话:“前面有‘一幅幅’,后面就该加上‘画面’二字。要不,就把前面的‘一幅幅’去掉。”)浪费粮食的同学难道不为之震动?(师插话:“有些电视节目应当看,耿臻同学看了,不仅受到了教育,而且在作文中用上了,很有说服力。”)同学们,也许有人会说,馒头我是用自己的钱买的,我扔了与别人没有关系。不对!父母挣钱容易吗?我们也应当珍惜父母的血汗呀!同学们,让我们都来节约粮食,爱惜粮食吧!此致敬礼。五年级一班耿臻,1995年3月16日。
师:耿臻的信一是道理讲得较全面,较深刻;二是措辞恳切,有力,感情真挚,有说服力。其他同学再看看自己写的,看看有没有疏漏的地方,修改好了,再抄在作文薄上。[评:于老师在课堂上经常使用这种随机面批的方式。学生当众读,教师随机改,受益面大,效率较高。由于是随机改,这就要求教师有较扎实的语文基本功和敏锐的语感。但也不是高不可攀,只要我们勤学苦练,不断实践,就能够不断提高我们的随机面批水平。]为了达到让全校同学都爱惜粮食的目的,除了写信,还可以把刚才于靖劝晓理不要扔面包这件事写下来,写一篇记叙文。同学们看了同样会受到教育,下次作文课咱们就以《劝告》为题,写一篇记叙文。有空儿,你们先写好草稿。
[总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教师要不断端正教学思想,正确处理语言文字训练和思想教育的关系。”怎么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呢?我以为,于老师的“一块面包”说写训练课为我们提供了一些可资借鉴的经验:一是要从学生日常生活中撷取具有典型意义的说写训练材料。由于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小学生勤俭节约的意识淡薄了,尤其是乱扔面包等食品的现象时有发生,抓住这一现象对学生进行教育是很有现实意义和典型意义的。二是寓思想教育于语言文字训练之中,让小学生自己教育自己。三是教师不光训练学生的说写能力,还注意抓学生非智力因素,以形成其良好的心理品质。(资料来源:中国基础教育网——语文——教学素材)这篇教学课例是由课堂教学实录与评析组成的。其中的课堂实录是全息地记录师生的对话,并把相关的教学活动用文字表达出来。而对课堂实录的评析并不是上课教师本人的分析与反思,而是由听课者进行的分析与评论。这样的写作方式也可以算是行动研究的成果。因为行动研究的一种形式是由教师与理论工作者合作进行的研究,其研究目的当然也是以改进行动为旨归的。
这篇教学课例在课堂实录方面是非常翔实的,在师生对话的基础上加上记录者的简要描述,基本上呈现了这堂课的整体面貌。评析的语言夹杂在课堂实录之中,使得评析的针对性很强。这篇教学课例的不足之处主要是缺少教师本人的反思。听课者的评析毕竟是外在的,难以反映出教师本人在当时情境下的心理活动。教师本人反思的缺少,使得读者难以知晓授课者“为什么要这么做”、“这么做了有没有达到我原先的设想”、“我还有没有需要改进的地方”等问题的答案。另外,评析部分都是肯定教师的做法,评析的都是教师做得到位的地方,而没有对这堂课的不足之处加以分析。这样一来,固然有助于上课教师本人继续发扬做得好的方面,有助于其他教师学习其做得到位的地方,但是,对教师本人而言,可能会忽视其不足方面的改进。
(2)“课堂实录+教师本人的反思”的写作方式:
下面所提供的教学课例就是这样一种写作方式。在课堂实录部分,除了师生对话的真实记录外,还可以用整体描述的方法来记录。另外,在教学课例的写作中,也可以对教学设计作简要的交代,这样可以为读者深入了解上课者的意图提供必要的背景信息。
实例:“交换律”课堂实录与教学反思
世界著名数学家和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指出,数学的学习方法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本人把要学习的东西发现或创造出来。根据这个指导思想,我认为数学教学在关注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更应注重学生“亲历性”,落实教学“主体性”,关注学生“学数学”、“做数学”的过程。
一、课堂实录
(一)情境、质疑
1.课前谈话:在数学学习中,观察是一种有效的方法,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今天上课,什么变了,什么没变?(板书:变——不变)
2.观察生活中的一种现象,比一比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交换位置】
3.质疑:这种现象在我们的数学知识中有没有呢?你能举一个或几个例子(算式)来说明吗?
(二)探究、发现
1.汇报,整理算式。
请每一个同学独立地举出数学知识中交换位置、结果不变的例子。(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
+ 121 = 121 + 47
9×4 = 4×9
12×10 = 10×12
+ 200 = 200 + 100
326 + 623 = 623 + 326
+ 32 = 32 + 76
32×2 = 2×32
75×30 = 30×75
2.观察,发现规律。
(力求体现自主发现、自立学习的探究过程。)
(1)师:上面8个算式你能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吗?
你为什么这样分类?(引导学生把黑板上的8个算式分类,第一组:加法算式,第二组:乘法算式。)
(2)观察第一组算式:这些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什么变了,什么没变?你能用一句话把你发现的规律概括出来吗?教师综合学生的回答板书: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3)师:现在老师请同学们用刚才观察的方法来观察第二组乘法算式,你能用一句话把第二组算式的特点概括出来吗?(学生独立观察后,4人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然后全班进行反馈,体现学法的迁移和自主学习。)
教师综合学生的回答板书: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4)刚才同学们举出的例子中有没有交换位置后和或积不相等的例子?我们每人编了一道题,全班编出了许多道题,两个数相加(乘),交换加数(因数)的位置,它们的和(积)不变,这条规律是普遍存在的,谁能给这两条规律取个名字?
3.事例验证。
四(1)班有男生31人,女生25人,全班有多少人?
+ 25 = 25 + 31
(三)巩固、应用
1.根据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填空,在()里填上合适的数,在○里填上运算符号。
20×45 =()×20
()+ 165 = 165 + 35
1013 + 214 =()+()
+()= 72 +()
80○50 = 50○80
()+()=()+()
师:(指着最后一题。)这样的算式给你时间填,你能填得完吗?你能用一个算式把所有的算式表示出来吗?(引导学生用字母表示数,抽象概括,渗透符号化思想。)
2.以前我们在什么地方用到这些知识?
我们用交换两个加数(因数)的位置,再加(乘)一遍的方法验算加法(乘法)运算,就是应用了这个定律。
(四)总结、引申
1.首先师生共同回顾学习过程:这节课我们研究了什么问题?我们是怎样研究这个问题的?然后师生归纳研究问题的方法:质疑——举例——观察——归纳——验证——应用。
2.质疑引申
师:学了今天这节课后,你还有什么疑问吗?
生1: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说的是两个数相加或两个数相乘,三个数可不可以交换位置?
生2:既然加法中有交换律,乘法中也有交换律,那么减法和除法中有没有类似的交换律?
师:大家能根据“举例——观察——归纳——验证”的方法来回答刚才这两位同学的问题吗?
(学生进行讨论交流。)
生1:我认为三个数也可以,比如1十2十3= 2+1+3。
生2:三个数相加时,可以这样交换位置,比如1+2+3 , 1+3 +2 , 2+1+3 , 2+3+l , 3+1+2 ,3+2+1这六个算式都是交换了其中两个加数的位置,他们的和总是不变。
师:怎样想不会重复,也不会遗漏?
生:(略)
生1:我认为减法中没有交换律,比如:5-3=2,交换被减数和减数的位置3-5 就不能减了。
生2:可以减的,3-5 =-2。
生3: 5-3和3-5他们的差是不一样的,所以减法没有交换律。
生4:我认为减法中有交换律。比如,5-5= 0,交换位置后还是5-5=0。
(很多学生露出了困惑的神情,转而进行了争论。)
生5:要使减法中可以交换被减数和减数的位置,这里的差必须等于0,也就是被减数和减数相同,是一种很特殊的情况,但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中,是任何数都可以的,所以减法中没有交换律,同样除法中也没有交换律。
(以上问题由学生自主提出,能解决的及时解决,不能解决的建议学生应用“质疑——举例——观察——归纳——验证”的方法课外去探索。)
二、教学反思
以上教学过程打破了传统的课堂教学结构,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整个过程是,学生从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实际状态出发,通过质疑、猜想、例证、观察、交流、归纳,亲历了探究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这个数学问题的过程,从中体验了成功解决数学问题的喜悦或失败的情感。
1.注重教学目标的整合化
根据时代的发展和要求,数学教学的价值目标取向不仅仅局限于让学生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在数学教学活动中,了解数学的价值,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获得数学的基本思想方法,经历问题解决的过程。在教学中要处理好知识性目标和发展性目标平衡与和谐的整合,在知识获得的过程中促进学生发展,在发展过程中落实知识。
在“交换律”这节课中,教师在目标领域中设置了过程性目标,不仅和学生研究了“交换律”“是什么”,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体验了数学问题的产生、碰到问题“怎么办”和“如何解决问题”。花更多的时间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亲历“做数学”的过程。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待身边的事情并提出疑问:这种交换位置、结果不变的现象在我们的数学知识中有没有呢?激励学生从已有的知识结构中提取有效的信息,加以观察、分析,主动获得“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既获得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又体验了成功的情感。
2.注重教学内容的现实性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明确指出:“教学时,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教学要求,从学生熟悉的情境和已有的知识出发进行调适,开展教学活动”。这为我们的教学改革在操作层面上指出了方向。“交换律”这节课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尝试。
(1)找准教学的起点。对学生学习起点的正确估计是设计适合每个学生自立学习的教学过程的基本点,它直接影响新知识的学习程度。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在浙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中分别安排在第七册和第八册,而在过去的学习中,学生对加法和乘法交换律已有大量的感性认识,并能运用交换加数(因数)的位置来验算加法(乘法),所以,这节课教师把重点放在引导学生发现并用数学语言表述数学规律和总结怎样获得规律的方法上,使学生的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
(2)找到生活的原型。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的实质是交换位置,结果不变,这种数 学思想在生活中到处存在。本节课教师首先引导学生用辩证的眼光观察身边的现象,渗透变与不变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然后采撷生活数学的实例:同桌两位同学交换位置,结果不变。引导学生产生疑问:这种交换位置结果不变的现象在我们的数学知识中有没有呢?你能举出一个或几个例子来说明吗?这样利用捕捉到的“生活现象”引入新知,使学生对数学有一种亲近感,感到数学与生活同在,并不神秘,同时也激起了学生大胆探索的兴趣。
(2)改进材料的呈现方式。教材只是提供了教学的基本内容、基本思路,教师应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实际对教材内容进行有目的的选择、补充和调整。本节课在教学材料的处理时,改变了把课本当作“圣经”的现象,让学生参与教学材料的提供与组织,给学生创设了一个创新和实践的学习环境,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探究欲望,又使学生的身心得到了一种成功的体验。另外在材料呈现的顺序上,本节课改变了教材编排的顺序:在第七册教学加法交换律,在第八册教学乘法交换律,而是同时呈现,同时研究。因为当学生在已有认知结构中提取与新知相关的有效信息时,不可能像教材编排的有先后顺序之分,而是同时反映,充分做到了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
3.注重教学过程的探索性
《大纲(修订版)》在“教学要求”中,增加了“通过观察、操作、猜测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的内容;在“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中,专门把“重视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实践能力”作为一个问题进行论述,要求教师“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设计探索性和开放性的问题,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让学生在观察、操作、讨论、交流、猜测、归纳、分析和整理的过程中,理解数学问题的提出,数学概念的形成和数学结论的获得,以及数学知识的应用”, “形成初步的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交换律”这节课中,教师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数学现实”理解情景,发现数学,打破封闭式的教学过程,构建“问题——探究——应用——新问题——再探究”的开放式学习过程,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
(1)创设生活情境,激励探究欲望。本节课,首先引导学生用“变与不变”的眼光观察身边的教学环境,进而采撷现实生活中的一种有趣现象,让学生初步感知问题,从而引起认知冲突,激发学生探究欲望。这样安排,既帮助学生消除了心理障碍,为新知的获得切实做好了心理和知识、能力的双重准备,又达到了激活学生原有知识、引起注意期待、诱发学生参与意识的目的,使教学始终处于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之中。
(2)引导学生探索,开发创造潜能。教师巧妙地利用生活原型,激活与新知学习有关的旧知,引导学生从原来的知识库中提取有效的信息,通过自组算式,整理、观察、分类、交流,逐步抽象概括、形成结论,并进行应用。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学生探索与创造、观察与分析、归纳与验证、矫正与调换等一系列数学活动,自主发现、自主探索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使学生感受到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挑战性,并从中认识到数学思考过程的条理性和数学结论的确定性。
(3)反思探索过程,体验成功情感。问题解决后,引导学生对探究学习的活动过程进行反思:面对一个实际问题,我们是怎样来解决的?从中提炼出解决问题、获得新知的数学思想方法和有效策略,并自觉地将思维指向数学思想方法和学习策略上,从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4)提倡教学相长,鼓励开拓创新。在本节课的最后,教师有意识的空出一定时间让学生来质疑问难。一方面让学生对本节课不懂的知识提出疑问,在师生帮助下及时解决;另一方面,让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既培养了学生提问题的能力,又能使学生的认知心理产生新的“不协调”,形成一个再探究的氛围。
总之,本节课在教学过程中,突出了知识的系统性,学生的亲历性,尽量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问题让学生自己去揭示,方法让学生自己去探究,规律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知识让 8 学生自己去获得。课堂上给学生以充足的思考时间和活动空间,同时给学生表现自我的机会和成功的体验,培养了学生的自我意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第五篇:课例分析
平均分的认识
教学设计分析: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表内除法
(一)》中“平均分的认识”,是在学生初步了解了乘法的意义,学会乘法口算表内乘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为学生创设解决问题的情景,让学生了解知识来源于生活,消除学生因为第一次要接触除法而产生的陌生感,从而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在教学时,借助教材设计,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向学生提供充分的实践活动机会,让学生通过操作、观察、听故事、了解“每份分的同样多”的生活实例,引出“平均分”,并让学生充分参与平均分,平均分矿泉水、帮小熊分筷子……,在丰富的活动中建立起“平均分”的概念,在大脑中形成了相应的表象,为学习除法做好铺垫。
教学内容:平均分的初步认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建立“平均分”的概念。知道平均分就是每份分的同样多。
2、通过分一分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3、加强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浓厚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通过动手实践,探索“平均分”的概念,理解什么是“平均分”。教学准备:
教师:投影片、筷子、水果(苹果)、盘子、小熊生日图一幅、表情图两幅。
学生:小组准备学具、小石子、竹棒。
点评:在设计该课时教学时,着眼于学生在轻松、自主的学习环境中,通过小组合作动手操作,探索出分的同样多就是“平均分”的道理,而且还充分体现了平等参与的理念,教学紧紧围绕平均分,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中感受生活中的数学,在快乐的学习过程中,达到了教学的目的,增加了学生的成就感,提高了学习数学的兴趣。(自评)。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小朋友你们喜欢春游吗?看!二(1)班的小朋友明天要去春游,他们买了好多食品,请大家来看看都有什么?
1、师:边谈话、边放投影仪,出示春游情景图。
2、生:看图,自由说说图中有哪些食品?
3、师:小结,如有面包、桔子、火腿肠、糖果、香蕉、巧克力等,现在呀,要把这些食品分给二(1)班的每一位小朋友,我们一起来帮助他们好吗?
4、学生开始自由讨论:怎么分?想分什么?分给谁?反思:投影春游图导入、提高了学生的注意力。
二、新课
1、教学例1(1)师:谈话并讨论:要为二(1)班的同学分这些食品,首先要知道什么?愿意说就站起来。(2)生:要分给几个人;
(3)师:在分的过程中要注意什么呢?(4)生:学生疑惑。
(5)师:现在请同学们用准备好的学具:小石子、竹棒代替食品,帮助二(1)班的同学分一分,好吗?(6)生:小组合作动手分。(7)师:点拨要分公平
(8)生:各小组展示分配结果,并汇报分的方法及想法。(9)师生评议;分的最好的一组,大家请他们吃这些食品。(10)生:表演吃或喝的口形。
(11)教师总结性引导:同学们分的真好!像这样公平的分就叫平均分。那么你能举例说说平均分吗?(12)生 :自由发言。
(13)师:延伸:你还知道生活中那些现象是平均分的吗?(14)生:自由交流后,点名发言。课后反思:该片断教学,通过学生小组合作动手操作,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概括能力,增加了学生的成就感。活跃了课堂气氛,对平均分有了感性认识。
2、课堂实践:课本第十一页“做一做”。
(1)师:师提出要求,先看题互相说说题意,说说“平均分成5份”是什么意思?
(2)生:学生用学具代替面包分一分,同桌互相检查是不是分成了5份,每份同样多。(3)教师巡视,个别指导。(4)师问:什么是平均分?
(5)生: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是平均分?
3、教学例2(1)教师出示苹果、(15个)盘子(三个)
师:一天,小熊过生日,家里来了好多客人,小熊要给客人端苹果,家里有15个苹果,由三个盘子,小熊不知道每个盘子应该平均放几个苹果,那个小朋友热心帮助小朋友分一分呢?
(2)生:小组讨论交流,让一名学生上台动手分,其他同学注意看分的方法和过程对不对?
(3)让最好的小朋友评议、指正。
(4)教师小结:平均分的方法:把15个苹果分成3份,可以每份分一个或几个,最后要使每份分的同样多,每一份就分得了5个苹果。
(5)师:出示小熊烦恼图,我们帮小熊分好了苹果后,小熊就端给客人吃,小熊的妈妈正在做饭,让小熊给客人分筷子,这下又把可爱的小熊难住了?看,它好烦恼,你们愿意为小熊解除烦恼吗?
(6)生:小组合作把20支筷子分给10个人。每份得一双(两支)。
(7)师:出示小熊开心图,瞧,我们大家都来帮助小熊,小熊多高兴啊!它笑着对我们说:“谢谢你们”,那么我们就一起为小熊祝福。为它唱支最好听的歌
(8)齐唱生日快乐之歌。
课后反思:通过看图,讲故事,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巩固了平均分,在教学过程中不但渗透了思想教育,而且通过唱歌极大的提高了兴趣,培养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4、课堂实践:第十四页“做一做”;(1)师:把12瓶矿泉水平均分成三份,说说你是怎样分的。
(2)生:学生分组讨论;动手分一分,然后汇报分的情况,巩固平均分。
四、课堂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明白了什么?
五、作业:练习近平均分。
课 例 分 析
和政县罗家集学校 王燕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