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劳动教养执行模式的思考
劳动教养执行模式的思考和探索
在我国法制建设逐步健全,依法治国成为时代主旋律,司法人权斗争日益激烈的新的历史时期,专家学者们对劳动教养制度所出现的一些问题,展开了一场目前尚争论不休的研讨,笔者认为劳动教养作为行政处罚,不论是与《宪法》和《公民权利与政治权利国际公约》有关保护公民权利不受非法侵犯的立法精神相违背也好,或是与依法行政,依法治国的方略不相吻合也好。以上问题一定程度上最终集中在劳动教养适用程序中的最后一道程序——劳动教养执行,因为它是劳动教养的性质和作用的具体体现。因此,可以说劳动教养问题归根结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的误区:
一、当前,劳教执行模式中主要存在有三大误区:
误区之一:劳动教养执行过于严厉与劳改区别不大。劳动教养在执行中过于严厉,与其性质不相适应。劳动教养作为一种强制性教育改造的行政措施,或者作为一种治安行政处罚,其适用的对象主要是有轻微违法犯罪行为,不够刑事处分的人。我国宪法第三十七条已经规定,非经法院的合法审判,任何人的人身自由不能被剥夺。但是我国的劳动教养在执行过程中却对通常限制劳教人员(公民)人身自由的一到四年的权利;除此之外,长期以来劳动教养工作始终摆脱不了劳改工作的影响,劳教与劳改性质不一样,但劳动教养在执行过程中与劳改的模式区别不大,执行的内容区别不大。同样是剥夺或限制人身自由。又同样是突出强制性,强制性劳动,强制性管理,强制性教育等。劳动教养的这种严厉性,使人们都习惯于把劳改与劳教混为一谈,普通老百姓视劳教与劳改一样,都是“坐牢”,即使国家机关,也常常把二者相提并论(统称为“两劳人员”),有时甚至等同起来,如全国人大常委会1981年通过的《关于处理逃跑或者重新犯罪的劳改犯和劳教人员的决定》,其中第1条规定:第3条规定:“劳教人员、劳改罪犯对检举人、被害人和有关的司法工作人员以及制止违法犯罪行为的干部、群众行凶报复的,按照其所犯罪行的法律规定,从重或者加重处罚”,这里,就是把劳教人员与劳改罪犯放在同一个层面上来对待的;劳教场所的管理体制、管理制度、管理方法一直沿袭狱政的管理模式,没有从两者的性质上加以区分,奉行的是“收得下、关的住,跑不了”的思想;把“无脱逃、无非正常死亡、无重大刑事案件、无生产安全事故”作为工作的惟一标准,以“教育、感化、挽救”劳教工作方针的所政管理制度与以“惩罚与改造相结合,教育与劳动相结合”为原则的狱政管理制度,在实践中没有明显的区别。
误区之二:劳动教养指导思想在实践中出现偏差。劳动教养工作的指导思想是把劳教人员教育改造成为自食其力遵纪守法的合格公民,而教育挽救被劳教人员是劳动教养实践的主题[1],但在实践工作中劳动教养的指导思想却出现偏差,教育挽救与劳动生产本末倒臵,按照82年修改颁布的《劳动教养试行办法》规定劳教人员每天劳动时间为6小时(而教育矫正只有3时)[2],由于受到生产科技含量
[1] 参见夏宗素、高莹《路漫漫其修远兮——劳动教养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展望》,载《犯罪与改造研究》,1999年第3期,第7页;[2]参见 1982年公安部颁发《劳动教养试行办法》。
低、劳动力素质参差不齐、劳教人员期限长短不一等客观要素的制约,大部分劳教所组织生产只能以劳动力密集型粗放型为主(如:来料加工业),产生效益就必须延长劳动时间,以劳代教是我们不容回避的客观现实问题,此外,产生以劳代教的思想根源是:一是国家财政对劳教单位经费保障不足,部分经费靠劳教单位的发展生产自筹;二是有一些人望文生义片面的理解:劳动教养就是通过劳动改造人,劳动本身就是改造;三是有的人认为生产与改造并不矛盾,没有好的经济基础,好的改造无从谈起。经济效益好的单位,其改造秩序肯定相对稳定,反之,经济效益差的单位,其改造也会上不去。在这种思想支配下,“抓生产促改造”因为就顺理成章;四是建设现代化文明劳教所,必须大力发展劳教生产的思想。1994年司法部提出创建现代化文明劳教所,除创建工作必须要有坚强的物质基础外,其中的一项硬任务就是生产增长率必须达标;五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当党的工作重心转换到以经济建设上来后,特别是十四大确立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以后,一些人认为,劳动教养工作也应该跟上形势,实现这一转变,把发展劳教经济放在首位;六是以生产论英雄。由于受市场经济观念的影响一些劳教单位以经济效益的好坏来衡量劳教工作业绩和单位负责人的政绩。
误区之三:教育改造职能被弱化。主要体现在:
1、工学矛盾突出,按照《劳动教养试行办法》规定,劳教人员每天安排6小时生产劳动3小时教育,由此可见劳动与教育的份量孰重孰轻,在实际工作中教育时间还被生产劳动挤占则是司空见惯;
2、在劳教人员的百分考核中教育奖分低、奖励面偏少,百分考核分布情况是:完成劳动任务的奖分占80%,其它奖分为15%,教育奖分通常能达到5%就不错了,难以 调动劳教人员学习的积极性,;
3、师资较落后,劳教所开展教育工作的教育科通常不到10名工作人员,没有以一当十的本领,但却要负责完成劳教所几百名乃至几千人的教育工作任务,其困难可想而知,据调查,场所教育科的干警占百分之九十是半路出家,基本上没有接受过专门培训,因此,在干警配备比例偏少,专业知识不强的情况下要完成纷繁庞杂的教育工作,其质量问题让人担心;
4、教材陈旧偏离实际,如:司法部于1990年10月统一编发的劳教人员文化教育教材《语文》,多处知识点早已过时。第19课《我的祖国》(44页)“我国有23个省、5个自治区、3个直辖市┉11亿人口”。第21课(47页)“我们国家要实现四个现代化┉”等;此外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还有:一是随意性。劳教教育工作既没有长远规划,也没有近期目标,不论是在宏观上,还是在微观上,开展各项教育只求形式,不讲实效;二是疲软性。劳教教育指标被作为一项软指标,任何单位、任何部门都任意挤占教育时间,教育成为“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软任务;三是突击性。不少劳教单位平时忙于抓生产,抓经营,抓经济效益,忽视教育改造,到了统考验收阶段,就猛抓一阵,致使教育完全功利化形式化。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发扬民主作风,采纳不同的意见,这是我党一贯以来所倡导的,劳动教养工作也是一样,善于从不同视角看待劳动教养存在的问题,倾听不同的声音,有助于我们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面对问题我们不应该回避,更不应该对劳动教养的前途产生怀疑,对劳动教养的未来感到迷惘和困惑,当务之急我们要理性的思考和探索的主题是——劳动教养在这高速发展的新的历史时期怎样才能做到 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勃发新的生命力。
二、劳动教养执行模式改革的思考
思考之一:劳动教养,必须以十六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导向。劳动教养制度是一项极具中国特色的制度设计。劳动教养制度最早出现于中共中央的文件中,当时针对的是“镇反”和“肃反”运动之后为解决一部分不够判刑而政治上不宜回放到社会的“坏分子”采取的措施。1957年8月,党中央根据当时全国解放不久,大批的反革命分子“坏分子”需要进行教育改造的形势下,经全国人大批准国务院颁布的《劳动教养试行办法》,标志了我国劳动教养制度的创立[3],40多年来劳动教养取得的丰硕成果及辉煌成就证明,我国劳动教养工作是适合我国国情的是具有很强的生命力的。40多年来劳动教养工作也在按照党的工作重点的转移不断的积极的修订、补充及完善,但都难尽人意,特别是近年来,在我国加入WTO组织后,一些人以与国际接轨为由肆意抨击我国劳动教养制度,废除劳动教养制度之噪音呈拙拙逼人之势。形势逼人,劳动教养工作怎样适应新的形势,走出误区实现新的辉煌,这是我们每一个关心及热爱党的劳教事业的人所应关注及思考的问题。总结劳动教养工作兴衰成败的历史我们发现,劳动教养工作是与我党领导下的我国各个时期历史任务及发展形势密不可分的,党的十六大明确了我党新时期的历史任务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笔者认为,这就是我们劳教工作新时期的行动纲领,这是劳
[3]参见常兆玉主编:《劳动教养管理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9年1月版,第152-156页。
动教养立法指导思想与依据,劳动教养立法首先要确定,劳教人员属 于罪型轻微的人民内部矛盾,他们是社会主义公民的性质不能变,劳动教养立法的指导思想是:必须贯彻“三个代表”,坚定不移的实施改革与创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劳动教养执行必须树立为整个社会大局服务的思想,以培养造就适应社会主义建设的合格新人为宗旨,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对劳教人员实施“奔小康工程”,在对劳教人员的思想与行为进行教育矫正的同时,强化对劳教人员的劳动技能的培训,使他们有一技或多技在身,解除后顾之忧,以有利于他们解教后就业参加“小康社会”的建设,适应整个社会发展的潮流。——劳动教养的执行模式即突出了劳教特色又符合社会发展进步的潮流,体现了人性化,以及以人为本的现代社会管理理念。
思考之二:劳动教养,必须体现法治观念。当今社会民主与法制已成为人们政治生活中的重要内容,劳动教养也必须体现法治观念。
1、必须对劳动教养进行准确定性。从现有法律看,劳动教养作为一种行政强制措施是名不符实的,是介于刑事处罚和治安处罚之间的具有强制性的,独立的治安行政处罚措施。劳动教养定位于刑事处罚与治安处罚之间。所以在修改劳动教养制度时,首先要单独立法,建立一部完备统一的劳动教养法,消除目前法规紊乱、重叠等问题。使其严厉程度下可承治安处罚,上可衔刑事处罚。这样,劳动教养执行对公民人身自由的限制时才能把握其中的严厉度;
2、切实保障公民权益。劳动教养立法要重视对劳动教养案件的上诉、申诉、全面法律监督和劳动教养人员的权利义务等问题作具体规定,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从法律中根除劳动教养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随意性和执法违法行为;
3、必须改换劳动教养名称。《公民权利与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第八条第三款 规定,“任何公民都不得被强迫劳动或服劳役。”也就是赋予公民享有意志和行动自由而不受其他人或机构之强迫劳动。“强迫劳动”有两层含义:“强迫”意味着违背公民的意愿,公民之所以劳动是因为暴力、强力或利用不对称地位相威胁;同时,“强迫”是一种侵害或限制人身自由的行为,包括意志与行动的自由[4]。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公民的人身自由包括人身或行动不受任何非法搜查、拘禁、逮捕、剥夺和限制。由此可见,免于强迫劳动权只是人身自由权的一种延伸。而免于强迫劳动权单独成为一项完整的公民权利,既体现了人权内涵的不断丰富和拓展,同时也说明该项权利的重要程度不容忽视。因此,“劳动教养”这个名称必须改换,不但其名称与本项法律内容不符,而且劳动教养制度改革后已不能以劳动为其基本特性。如前所述,改革后的劳动教养在法律性质上不属于对违法犯罪的一种惩罚,因而若在我国的刑罚制度之外仍继续保留一种冠之以“劳动教养”的制度,一是容易造成在执行过程中出现理解上的偏差,如:以劳代教及矫正教育职能弱化等问题;二是容易授人以柄成为美帝国主义及国际人权组织攻击的借口,在国际社会上造成不必要的误会和麻烦。改革后的劳动教养制度名称既要反映了该法的社会功效,又要突出了其矫治特征,并且可以比较全面 地概括该法的内容,笔者认为应改为《矫正教养学校》或《矫正教养所》名称。
[4] 参见苏利《关于劳教立法若干基本问题的思考》,载《犯罪与改造研究》,1998年第8期,第28页
思考之三:劳动教养,必须突出特色。“凡是存在的就是合理的” 这是黑格尔的名言。劳动教养制度的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充分证明这一制度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必然性。但是,另一方面,劳动教养工作在实践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又使这一制度的合法性面临危机。劳动教养制度虽然存在诸多弊端,但全盘否定其价值是不客观也不准确的。劳动教养制度在社会治安、犯罪预防和矫正方面的功能不能抹杀。我国劳动教养制度面临的问题是如何将其规范化而纳入我国法律体系,并与国际公约的义务保持和谐一致。那么如何处理合理与合法以及与之相关的功利与公正的矛盾,这涉及到劳动教养的出路问题。笔者认为:必须把劳教人员的特点与时代特征结合起来,在具体执行劳动教养工作实践中积极探索工作特色,着力于在管理制度、方法、教育目标、手段及场所环境等方面,努力体现劳教工作特色。以什么标准来衡量劳动教养工作的成败、优劣,是关系到劳动教养的性质与发展方向,即劳动教养工作的方向不能迷失,因此,在制定劳动教养法时,应着重强调劳动教养执行过程中“要努力突出劳动教养特色,教育是矫正劳教人员的惟一手段”。
三、劳动教养执行模式改革的探索
探索之一:实行人性化管理,落实劳教人员的人权保障。
1、在限制人身自由的度上,最大限度地区别于监狱管理,可考虑从以下几方面尝试:一是根据所内表现结合等级管理,给予的探亲奖励。对劳教人员进入宽管级的,家住本地实行周末探亲,周六回家,周日返所,家住外地的,可以容许劳教人员与其家属在所内招待所度周假;二是无论是本地或外地的学员,对服教期半年以上,对于各方面表现好的劳教人员给予奖励,具体奖励办法参照目前的百分考核,但又有所区 别,主要是百分考核的累计奖励分不折合减期而是折合为探亲假,根据奖分多少给劳教人员准假。本地学员可以一个季度休一次,外地学员半年休一次,该制度可以极大地调动劳教人员的积极性;三是让劳教人员与社会公民一样享有国家规定的公民休假制度。例如:一年一次探亲假、周末双休、节日长假、婚丧假、事假等;
2、按照多劳多得少劳少得的社会分配制度给予劳动报酬。报酬收入完全个人支配,主要用于参加职业培训的费用(职业培训费由国家负担大部分,个人负担少部分),剩余可自由支配,如:购物、寄回家补贴家用、划入大账作备用金等。与工资制配套的是食堂制,劳教人员可凭个人收入多少,自主挑选饭菜;
3、依法享有公民权利。在场所内,体现其公民权利的重要形式是民主管理。在干警的指导下,建立自我管理的组织,参与教育、生活、劳动等管理,过一定的民主生活;
4、慎用延期制度,不随意剥夺劳教人员的人身自由权。笔者认为,除重新违法外,仅因改造表现的好坏不应作出延期处理。决定延期的权限,应当由有权决定劳动教养的审批机关来审定。
探索之二:废除劳教经济,切实维护劳教人员合法权益。效益至上,追求最高的经济效益是市场经济的本质,劳教经济的存在,必然导致的后果是劳动教养执行偏离了方向,劳教人员的合法权益难以保障,劳教经济弊大于利,废除劳教经济的理由还有:
1、由于劳教所客观存在的劳动力素质较低、流动大以及产品科技含量低等因素无法形成竞争力,劳教经济已不适应“优胜劣汰”市场竞争规律;
2、劳动教养是国家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维护社会安全和稳定的重任,它不可能象企业一样破产或撤消,不具备市场竞争的主体;
3、由于劳 教人员的生活费是由国家或地方财政保障,管理人员(管教干警)也是国家提供,以及其它如:场地、车辆等投入基本上也是国家或地方投入,劳教经济在这种无成本或投入成本很低的情况下,参与社会竞争,对于社会就业市场及社会企业而言,显失公平,不符合市场经济公平竞争的起码要求。因此,所谓的劳教经济是畸形的,它的存在实际上至少是对市场经济“游戏规则”的一种破坏。综上所述,劳教经济在劳动教养立法中应予以废除。当然,废除劳教经济不等于说不能开展所内劳动,所内劳动主要是以习艺为主,每天以安排半天为宜,劳教人员劳动(习艺)所得报酬归劳教人员所有,劳教所不允许有利润,不准盈利(劳教所所需经费由国家或地方财政全额拨款)。这样即培养了劳教人员的劳动习惯,又使他们获得利益,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法治文明维护了他们的合法权益。
探索之三:明确教育目标,突出职业培训。劳动教养立法应明确教育目标,就是要把劳教人员教育矫正成为自食其力遵纪守法,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因此日常教育工作要围绕“自食其力、遵纪守法”这个目标有针对性地精选适当的教育内容。一是开展政治教育,政治教育首先应重点抓好认罪认错教育,把认罪认错教育作为劳教人员转化思想主要目标;二是实施法律常识和社会道德的基本教育,在教育中应强调个人责任,加强个人修养要教育劳教人员懂得尊重父母,对家庭乃至社会要有责任感,要追求个人应有的权利及利益,但应注意个人利益乃至与集体、国家利益兼顾。使劳教人员掌握与他们切身利益的密切相关的基本法律常识和起码的社会社会道德,将遵纪守法做合格公民作为教育目标;三是进行职业培训,首 先要对市场就业需要进行调查与预测,遵循市场缺什么就培训什么的原则,对劳教人员群体人力资源进行充分有效开发。针对劳教人员劳教期限的期的长短、表现的好差以及文化程度的高低,将职业培训分为初级、中级及高级三个等次,并建立好劳教人员培训档案,待劳教人员学有所成时,通过有关安臵部门积极地向用人单位推荐,使劳教人员解教后能尽快就业。近年来,广州市少教所,广州市谭岗劳教所相继在所内建立了职业培训基地的实践证明,劳(少)教人员通过职业培训获取等级证书有一技之长后,都可以在社会就业。此外,通过职业培训使劳教人员充满对美好未来期望从而促进他们的思想改造。因此,进行职业培训是将“自食其力”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为教育目标。
第二篇:劳动教养
劳动教养调查报告
中国的劳动教养制度是根据1957年8月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第78次会议批准颁布的《关于劳动教养问题的决定》,以及有关法律、法规建立的,依照法律规定,劳动教养不是刑事处罚,而是为维护社会治安,预防和减少犯罪,对轻微违法犯罪人员实行的一种强制性教育改造的行政措施。
对需要收容劳动教养的人,由省(区、市)和大中城市人民政府下设的劳动教养管理委员会审查批准。被决定的劳动教养期限大多数为一年,少数为一年半左右,极少数为三年。被决定劳动教养的人对决定不服的,可以提出申诉,请求复议,也可以依据《行政诉讼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提起诉讼的被劳动教养人可以请律师辩护。各级劳动教养管理委员会,在审查和决定劳动教养时,严格遵循法定程序,接受人民检察院的监督。
被决定劳动教养的人,由司法行政部门的劳动教养管理所收容并进行教育改造。劳动教养管理所凭《劳动教养决定书》和《劳动教养通知书》等法律文书接收劳动教养人员。对没有这些法律文书或者文书所载内容与实际不符的,以及劳动教养法规规定不应收容的精神病人、呆傻人、盲、聋、哑人等严重残疾、病患者,怀孕或者哺乳自己婴儿未满一年的妇女等,不予收容。
劳动教养管理所依法保障劳教人员的合法权益,劳教人员可以依法行使选举权,宗教信仰自由,人格尊严不受侮辱,人身不受体罚和虐待,个人合法财产不受侵犯,通讯自由;家属可以经常来所探视,劳教所可以提供住处允许劳教人员夫妇同居;家里有特殊情况和有悔改表现的劳教人员,经批准可以回家探视或休假;劳教人员对劳动教养管理所的工作有提出批评、建议的权利,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提出申诉、控告和检举的权利等。
中国的劳动教养工作,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立足于教育,着眼于挽救。要求劳教工作干警对劳教人员做到“三像”,即像老师对待学生、父母对待子女、医生对待病人那样,耐心地帮助劳教人员改恶从善。劳动教养管理所也是教育人、挽救人的特殊学校(绝大多数已办成了劳动教养学校)。劳动教养管理所按比例配备专(兼)职教师,对劳教人员开展法律常识、道德、时事和文化知识等教育,提高他们的法制观念和文化素质,教育时间平均每天不少于3小时。
为有利于劳教人员解除劳动教养后就业,劳动教养管理所还对劳教人员进行职业技术教育,不少劳动教养管理所办有电脑、裁剪、缝纫、电器维修、木工、烹调、理发、汽车驾驶和维修等职业技术培训班。劳教人员学习文化和职业技术经考试合格的,发给社会承认的文化或技术等级证书。
由于不少劳教人员是因为好逸恶劳、通过非法手段获取他人财产而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所以劳动教养管理所还组织他们进行习艺性的生产劳动,以转变劳教人员不劳而获的恶习,帮助他们学习劳动技能,培养他们自食其力的能力和习惯。劳动时间和强度低于社会平均水平,在安排劳动时照顾劳教人员的性别、年龄、体力、技术水平等情况,建立安全生产制度,坚持文明生产,严防发生工伤事故,按照国营同类企业标准发给劳动保护用品和保健食物,生产所得的收益除发给劳教人员一定报酬外,主要用于改善劳教人员的生活和学习条件。
劳动教养管理所依照法律和法规的规定,对劳教人员施以文明、科学、比较宽松的管理。要求绿化美化环境,完善教育、生产、生活设施,使他们在和谐、优美的环境下陶冶情操,矫正恶习。劳动教养管理所对劳教人员实行民主管理,建立“劳教人员民主管理委员会”,协助管理人员进行学习宣传、生活卫生以及文体活动等方面的事务性工作。劳动教养管理所对表现好并有帮教条件的劳教人员,可以安排到社会上“试工、试农、试学”;对表现较好,符合所外执行条件和身患疾病、符合所外就医条件的,可以决定所外执行和所外就医,这两类人员约占劳教人员总数的10%左右。对在劳动教养期间确有悔改表现的,可以给予减少劳教期或提前解除劳教的奖励,受奖励人数在6O%以上。
劳教人员在劳动教养期间享有必要的生活待遇。劳教人员的生活费、医疗费由国家供给。生活标准相当于当地居民的平均生活水平。劳教所设立劳教人员食堂,在生活标准内尽量调剂、改善劳教人员伙食,保证他们吃够标准、吃得卫生。要求食堂按月向劳教人员公布伙食账目,严禁克扣。对少数民族劳教人员在生活习惯上还给予照顾。劳教人员宿舍要求采光、通风良好,有适合当地气候条件的保暖、降温设施。劳动教养管理所设置医院或卫生所,配备必要的医疗设备,有病及时治疗。劳教人员病重的,可以依照法定程序办理所外就医。保证劳教人员有充分的休息时间,节假日休息。劳动教养管理所还设有图书阅览室和文体活动场所。劳教人员可以看书看报、看电视、电影,听广播,开展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文艺、体育活动。
为保证劳动教养管理所严格执法和做好对劳教人员的教育、挽救工作,国家对劳教工作干警有严格的要求和纪律、法律约束。劳教工作干警必须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一定的专业知识,从事劳教工作前要接受岗位培训,掌握劳教工作法规和有关业务知识,工作期间还要定期进行业务培训,以适应工作需要。对侵犯劳教人员合法权益及有其它违法违纪行为的干警,依法进行严肃处理,对此,《刑法》、《劳动教养试行办法》以及《劳改劳教工作干警行为准则》等法律、法规和规章中均有相应的规定。根据劳动教养的法律规定,人民检察院在劳动教养场所设驻所检察组,对劳动教养管理所的执法活动进行监督。
为有利于劳教人员的罪错矫治和解教后的安置就业,劳教所还积极与劳教人员的家属、原工作单位和原居住地的政府及有关单位建立联系,采取“请进来”、“走出去”以及签订“联合帮教协议”等方法,对劳教人员共同进行帮助教育,促进他们改正错误,解决他们家庭生活中的困难,帮助他们解决解教后的就业安置问题;劳动教养管理所还邀请社会上的党政领导、知名人士以及一些改正恶习、做出成绩的“回头浪子”来所里作报告进行规劝或“现身说法”,使劳教人员体会到党和政府及社会公众对他们的期望和要求,增强改正错误的信心。对解除劳动教养的人,回原居住地落户,就业、升学等不受歧视。劳动教养制度建立40多年来,使那些处于犯罪边缘的人避免了继续违法和走向犯罪,起到了维护社会治安和预防犯罪的作用,使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认识了罪错,不良行为习惯得到了矫治。据调查统计:经过劳教的人员返回社会后,他们中的90%左右的人能够遵纪守法、自食其力,有的还成了先进模范,成了国家建设的有用之才。
我国共有300个劳动教养管理所,收容26万名劳教人员,其中除犯有盗窃、诈骗、赌博、聚众斗殴、寻衅滋事等扰乱社会治安秩序行为的人外,主要是有重复卖淫、嫖娼和重复吸毒等违法行为的人。目前全国劳教系统正在进行创建现代化文明劳教所的跨世纪工程建设,计划在本世纪初将全国绝大部分劳教所建设成集校园式、花园式、军营式于一体的弃旧弃新、培养人才的基地。
一)适用劳动教养的主体条件
所谓适用劳动教养的主体条件,是指接受劳动教养处理的人在年龄、身份、身体状况、责任能力以及因此而引起的适用条件和处罚原则方面的必要条件。《公安机关办理劳动教养案件规定》第9条至第12条中有如下规定:
1、适用劳动教养的人必须年满16周岁。对未成年人决定劳动教养,应当严格控制。
2、适用劳动教养的人应当是具有责任能力的人和无生理缺陷及其他身体情况的人。
3、适用劳动教养的人应当是在中国境内实施违法犯罪行为的特定的中国公民。
(二)适用劳动教养客观方面的条件 所谓适用劳动教养的客观方面的条件,是指使用劳动教养的客观事实,即违法犯罪行为的性质、情节以及危害程度等方面的条件和情形。根据《公安机关办理劳动教养案件规定》第9条共十项的规定,适用劳动教养的行为可归纳为下列两类:
1、应当依法决定劳动教养的行为:即第9条中的十项规定;
2、可以决定劳动教养的行为:即第9条第十项后半部分规定的“对实施危害国家安全、危害公共安全、侵犯公民人身权利、侵犯财产、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的犯罪行为的人,因犯罪情节轻微人民检察院不起诉、人民法院免予刑事处罚,符合劳动教养条件的,可以依法决定劳动教养。”
劳动教养制度在我国实施40多年来,应当承认,它在维护社会治安,稳定社会秩序,预防和减少犯罪,教育和挽救轻微违法犯罪人员等方面起到过积极的作用。但是,也必须看到,随着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变化,特别是“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治国方略的确立和对人权保障的日益重视,劳动教养制度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需要我们在改革中解决。
那么改革后的劳动教养应属于一种什么性质,对此,主要有以下观点:
1、行政处罚。认为劳动教养是行政处罚,而不是刑事处罚。实践中劳动教养法律性质的模糊,很大程度上根源于积习已久但急需匡正的一些不规范作法,比如劳教场所的环境、设施以及劳教人员的活动规则、待遇等体现不出限制人身自由的法律原旨,而几近于罪犯被剥夺人身自由的状态,造成劳动教养与刑罚界线上的模糊;又如,劳动教养与短期自由刑在适用对象、运作方式、法律后果等方面不同,无法比较孰轻孰重。但实践作法的偏差不能作为我们推导劳动教养法律性质的基点,而恰恰是需要改革的议题。持此观点的学者进而指出:既然劳动教养在法律性质上属于行政处罚,那么就应当由行政机关来行使审批权,故可在现有劳动教养管理委员会的基础上,通过对其进行改革,使之真正成为拥有基本设施、专职人员和实质权力的法定审批机构,领导和管理劳动教养工作。
2、刑事处罚。认为“解决劳动教养问题的出路,在于使其刑法化,即纳入承担刑事责任的一种方式的轨道。”在此思路下,又有一些不同设想,如有的认为,改革后的劳动教养主要适用于两类人,一类是罪行轻微,不需判处刑罚的;二类是已服完一定刑期、有悔改表现,但又不能立即减刑释放或假释的,对他们改变处罚措施,实行劳动教养,以使其逐渐适应社会生活,早日回归社会。另有的认为,改革后的劳动教养主要包括:(1)原劳动教养对象中的犯罪轻微者;(2)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处理逃跑或者重新犯罪的劳改犯和劳教人员的决定》中法定的原“强制留场就业”的三种人中的前两种人,即:第一,劳改犯逃跑后又重新犯罪者;第二,刑满释放后重新犯罪而被判刑劳改的人。无论哪种设想,有两点是相同的,那就是:首先,适用对象都是构成犯罪的人;其次,都要通过人民法院来裁决。
3、既不是行政处罚,也不是刑事处罚。认为“追问它属于行政处罚还是属于刑事处罚,我认为没有必要。难道行政处罚与刑事处罚之外就不可能有其他处遇方法吗?„非此即彼‟的思维方法无法解释„亦此亦彼‟的客观现象。”持此观点的学者还提出了他的“三改”方案:一改名称,将劳动教养改为教养处遇;二改期限,将现行的1至3年、必要时还可延长1年改为3个月至2年(甚或1年6个月),当然前提必须是采取切实措施保证真正做到是“限制自由”而不是“剥夺自由”;三改程序,将劳教决定权归人民法院行使(卖淫嫖娼、吸毒等违法行为不在此列),适用简易程序,不服可以上诉。
上述三种观点均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仔细琢磨,却都有值得商榷的地方。就第一种观点而言,有一个问题需要明确:那就是行政处罚可不可以剥夺公民的人身自由权,特别是剥夺长达1至3年甚至4年之久的人身自由权?就我们掌握的材料,国外法治发达国家均无一例外地将剥夺公民人身自由的处罚权赋予法院,行政机关绝无此权。“按照现代法治原则,任何以公共权力机构的名义剥夺公民人身自由的行为,都不能由警察机构或其他行政机构作出最终的决定,而必须由中立的司法裁判机构,通过司法听审或听证的方式作出决定。”正因此,有的学者尖锐地指出:劳动教养作为一种长达4年之久地剥夺被劳教人的人身自由的严厉处罚,不通过正当司法程序由法院依法作出判决,“这在当今世界实行法治的国家中恐怕是绝无仅有的。”另有学者更站在理论的高度对于此种观点予以反驳:“从立法、司法和行政三种国家权力来看,司法权本身就是最弱的,公民正是有赖于司法权和正当程序才得以限制政府权力从而使人权保障思想得以贯彻”,将劳动教养继续定位于行政处罚,“权力制约、人权保障就可能落空。”而且,如前所述,我国已经签署的《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第9条第一款规定:“除非依照法律所规定的根据和程序,任何人不得被剥夺自由”,这里的“程序”,据专家研究,应是指经过合格的法庭审理。
第二种观点,关键的问题是排除了现行劳动教养中的那部分不构成犯罪的人,特别是那些违反治安管理法规、屡教不改的。这些人“大法(刑法)不犯,小法(治安管理法规)常犯,气死公安,难倒法院”,其行为造成的客观损害虽并不严重,但通过其行为所反映出来的主观恶习较深,对这些人,由于够不上刑法上的犯罪而无法给予刑事处罚,用一般的治安处罚又无关痛痒,因而需要一种注重对行为人人格进行矫治的类似劳动教养制度的这样一种措施,以达到防卫社会、预防行为人犯罪的目的。应当说,这是劳动教养制度得以存在的主要理论依据。如果按照“刑事处罚”论者的主张,把这部分人排除在未来的劳动教养制度之外,将不仅对社会治安造成巨大压力,而且也不利于防止这些人走向犯罪,因而可以说这种观点是不全面也是不科学的。
第三种观点,可取之处在于看到了劳动教养制度与行政处罚和刑事处罚的内在区别,从而既不简单地把它归属于行政处罚,也不简单地把它归属于刑事处罚,但该说的不足之处在于没有最终明确改革后的劳动教养制度到底属于何种性质。任何一种制度都应该有自己性质上的定位,这个问题回避不了,也不能回避。
我们认为,改革后的劳动教养制度应当属于带有保安处分性质的治安处分。所谓保安处分性质,是指这种制度与保安处分一样,关注行为人的不良人格或病理身心,强调教育改善和积极预防,以“走出消极惩罚和事后补救的狭谷,在更广泛的范围和更深的层次上,完成控制和预防犯罪的使命”。所谓治安处分,是指这种制度是基于维护社会治安的需要,对那些有一定违法行为并通过该行为表现出较大主观恶性的人所给予的一种处分。这种处分由于涉及剥夺或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故需纳入司法程序。如何纳入,我们考虑可借鉴英国的“治安法院”体制,在基层和中级两级人民法院创建“治安法庭”,专门负责此类案件的审理。案件由公安机关直接移送,程序可参照现行刑事诉讼法中的简易程序。大部分案件可实行法官独任制,但有的案件应吸收相关的人士作为人民陪审员参加,如在吸毒案件中,聘请毒品方面的专家作为人民陪审员。法庭开庭审理案件时应通知检察院,检察院认为必要时可派员出庭监督审理过程。被告人有权自行或委托律师辩护,不服一审判决的,有权上诉,二审人民法院的裁决为终审裁决。
同时,“劳动教养”这个名称也有值得商榷的地方,理由除了改革后的劳动教养制度已不再以劳动为其基本特性外,还基于《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有关条款的考虑。如前所述,改革后的劳动教养在法律性质上不属于对犯罪的一种惩罚,因而若在我国的刑罚制度之外仍继续保留一种冠之以“劳动教养”的制度,势必在国际社会上造成不必要的误会和麻烦。那么,叫什么法呢?目前已有的建议中提出了《强制教养法》、《矫治处分法》、《教导处分法》、《教养处遇法》、《收容教养法》等名称,笔者考虑,可将该法定名为《治安与教养法》,“治安”反映了该法的社会功效,“教养”又突出了其矫治特征,可以比较全面地概括该法的内容。
第三篇:劳动教养
1.劳动教养学是一门综合性的边缘学科2.劳动教养是一种特殊的.行政处罚措施3.劳教工作必须坚决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着眼于挽救4.发展适度规模的劳教生产,开展对劳教人员的职业技术培训,实行劳动有偿5.劳教机关是教育改造违法犯罪者的.特殊学校 6.劳教复议的申请期限是从被决定劳教的人收到《劳动教养决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 7.在劳教法律监督中,对劳教机关工作中需要改进的问题,可以提出检察建议8.公民对劳教管委会作出的劳动教养决定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9.劳动教养决定自作出决定之日起生效,复议、诉讼期间不停止执行 10.以一业为主多种经营,适当增加场办工业比重,建立农工商联合体,实行综合性管理12.加强劳教法制建设,完善立法、强化执法,实行劳教工作.法制化.规范化 科学化13.我国劳动教养工作方针的特点是.纲领性 科学性.阶级性.历史阶段性14.劳动教养法律事实的种类可分为.法律事件.法律行为15.根据劳教人员籍贯、民族等,将其分为.本地劳教人员 外省籍劳教人员.少数民族劳教人员16.按照不同对象和范围,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可分为()A.法纪监督 B.侦查监督 C.审判监督
D.监所监督17.劳动教养行政诉讼的被告包括劳教管委会.劳教复议机关18.根据《赔偿法》有关规定和赔偿范围的确定,劳教行政赔偿的义务机关包括劳教管委会.劳教管理所19.劳动教养所所政管理的特点是.法制性.强制性.矫正性.目的性20.创办劳动教养学校的指导思想是.改造思想.造就人才.面向社会.服务四化21.限制自由和剥夺自由在法律性质上和后果上有着根本的不同。
22.对劳教人员实行区别对待,建立科学分类分级的管理体系。
23.搞好劳教场所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以军营式和校园式为标准,创造良好的教育改造环境。
24.对被劳动教养的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教育感化第一,生产劳动第二。25.重在教育,立足于挽救,是劳教工作方针的精神实质。26.搞好生活卫生管理,关心劳教人员的身心健康
27.劳教法律关系的产生,是劳教法律关系主体之间形成权利与义务关系的过程。28.劳教人员在劳动教养期间应准予行使选举权,但不能行使被选举权
29.劳教人员的人身不受侵犯,包括不允许以任何方式或任何人对其打骂、体罚。30.劳教人员在劳教期间,享有一定范围的民主管理权利。
31.根据国家法律、法规规定,有轻微犯罪行为,不够或不需要给予刑事处罚的,应当实行劳动教养。32.劳教机关在管理体制上隶属于司法行政部门,生产上则实行企业管理,具有“双轨制” 的特点。33.劳教生产作为教育改造 人的一种重要手段,是伴随着劳教制度的出现而产生发展起来的。
34.劳动教养学校是一种具有特殊功能的学校教育制度。
35.教育既是改造人、造就人的手段,同时又是促使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实现自我保护的手段。
36.劳动教养人员是指实施了一定违法犯罪行为,经过劳动教养管理委员会审查决定,由劳动教养机关收容教养,并处在劳动教养过程中的人
37.劳动教养期限.是指劳动教养机关依据法定的标准和幅度,对被劳动教养的人实行劳动教养的时间限度。
38.所外执行.是指具有特殊情况的被决定劳动教养的人,经批准不在劳动教养场所执行劳动教养,而留在社会上由有关部门负责就地管教的一种执行方式。39.劳动教养行政赔偿是指劳动教养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法行使行政职权,侵犯劳动教养人员的合法利益并造成损失时,依法由劳动教养机关对受害的劳动教养人员给予的赔偿。40.劳动教养法律关系主体是指劳动教养法律关系的参与者,由劳动教养法律规范所规定的权利(力)的享有者和承担者。41.我国劳动教养工作的原则有哪些?.①依法行政的原则; ②处罚与教育相结合,以教育为主的原则; ③区别对待的原则; ④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原则。
42.劳动教养机关的职能是什么?.①依法及时、准确的实行劳动教养; ②对劳教人员实施教育改造; ③培养造就劳教人员为社会建设有用之材。43.劳动教养法律监督的意义何在?①有利于准确实施劳教法律、法规和正确贯彻劳教工作方针、政策; ②有利于实现劳教工作法制化,进一步完善劳教法律制度; ③有利于及时打击劳教场所内的违法犯罪活动,维护正常的改造秩序; ④有利于保障劳教人员的合法权益,调动他们的改造积极性; ⑤有利于促进劳教机关依法行政和科学、文明管理,不断提高教育改造质量。
44.所政管理基本制度的内容是什么?①安全管理制度; ②分类、分级管理制度; ③民主管理制度; ④考核、奖惩制度。
45.劳动教养教育的基本任务是什么?①转化劳教人员的思想; ②矫正劳教人员的行为恶习; ③对劳教人员传授文化知识,培养其劳动技能。46.试论劳动教养的目的及其价值体现。.①劳动教养目的体现了无产阶级政治理想的历史进步性。②劳动教养目的体现了社会主义法制精神的公正性。③劳动教养目的体现了积极预防犯罪、维护社会治安秩序的价值标准。其余分视论述结构、文字表达、理论联系实际等情况酌定。47.试论少年劳动教养工作的特点。①少年劳教工作法律依据的双重性。②教育改造目的和任务的特殊性。③管理教育方式的特殊性。④教育制度的特殊性。
第四篇:劳动教养制度的宪法学思考(精)
云 南 档 案 图 书 ・ 情 报
劳动教养制度的宪法学思考 ■ 湘潭大学法学院 李大春
摘 要 :我国劳动教养制度的建立已有几十年的历史 , 在 我国的法治建设的进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 但该制度的运 行在实践和理论上存在诸多缺陷。本文从分析劳动教养制度 的现状入手 , 从宪法学的角度作出了若干思考。制定一部劳动 教养法是完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的需要 , 有利于进一步改善我国公民权利特别是人身权利的法治保障 状况。
关键词 :劳动教养制度 现状分析 宪法学思考
一、劳动教养制度的现状分析
我国劳动教养制度创立于 1957年。实施劳动教养处罚的 现行法律依据是 1957年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的 《国务院关于 劳动教养问题的决定》、197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的 《国务 院 关 于 劳 动 教 养 的 补 充 决 定》、1982年 国 务 院 转 发 的 公 安 部 制定的 《劳动教养试行办法》 等法规。劳教制度创建 40年来累 计教育改造了 300多万有各种违法犯罪行为而又符合劳动教 养条件的人 , 对维护社会治安需要发挥了巨大功效。但不可否 认 , 目前我国劳动教养制度的运行面临着诸多问题和矛盾。(一 关于劳动教养的规范性文件制定主体混乱 , 各种规 范性文件之间无法形成科学、完整的体系。有关劳动教养的规 范性文件 , 都是由行政法规、部门规章或者其他规范性文件所 组成 , 制定主体层次不一 , 效力等级参差不齐。劳动教养制度 最早确立于中共中央文件之中。1957年 8月 3日 , 国务院公 布了 《关于劳动教养问题的决定》 , 第一次以行政法规的形式 正式确立了我国的劳动教养制度。1979年 11月 29日 , 国务 院又发布了 《关于劳动教养的补充规定》。根据上述两个行政 法规 , 公安部于 1982年 1月 21日发布了 《劳动教养试行办 法》。除上述行政法规和规章之外 , 更多的劳动教养规范是由 公安部或由公安部会同其他部门下发的各种通知、报告、批复 等文件组成。
(二 有关劳动教养的规范性文件之间存在矛盾 , 低层次 规范与高层次规范之间存在严重冲突。例如 , 从劳动教养人员 的年龄限制上看 , 公安部 1981年 11月 30日的 《关于收容劳 动教养人员年龄问题的通知》 规定是 16周岁以上 , 但公安部
于 1983年 10月 22日对辽宁省公安厅的 “批复” 中 , 又放宽到 14周岁以上;从劳动教养的期限上看 , 国 务 院 《补 充 规 定》 和 公安部 《试行办法》 都规定为 1至 3年。但是 , 公安部和司法部 于 1984年 3月 26日发布的 《关于劳动教养和注销劳教人员 城市户口问题的通知》 却又规定为 2至 3年。
(三 劳动教养制度的现实存在没有法律依据或者说法律 依据不充分、不完善。《立法法》 第 8条第 5款明确规定 :“ 对公 民政治权利的剥夺、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和处罚” , “ 只能 制定法律”。在此之前出台的 《行政处罚法》 第 9条第 2款也有 类似的规定 :“ 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 , 只能由法律设定”。而劳动教养作为一种制度 , 作为 “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和 处罚” , 尽管历经 40多年历史 , 曾发挥过巨大作用 , 但至今没 有 “制定法律”。国务院的上述 《决定》 和 《补充规定》 虽然经人 大批准 , 但它仍然是国务院颁布的行政法规 , 与国家立法机关 制定颁布的法律有原则性区别。但说劳动教养制度没有法律 依据似乎又有些绝对 , 我国的有些单行性法律也提到了劳动 教养。如 《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禁毒的决定》 第 8条规定 :“ 吸 食、注射毒品成瘾的 , 除依照前款规定处罚外 , 予以强制戒除 , 进行治疗 , 教育。强制戒除后又吸食、注射毒品的 , 可以实行劳 动教养 , 并在劳动教养中强制戒除”。
(四 劳动教养的采用缺乏法院的司法审查。根据 1979年 《国务院关于劳动教养的补充规定》 将劳动教养的审批权限确 定为 :由省、市、自治区和大中城市的民政、公安、劳动部门负 责人组成的劳动教养委员会审查批准。但在 1984年公安部、司法部 《关于劳动教养和注销劳动教养人员城市户口问题的 通知》 中规定 :公安机关 “受劳动教养管理委员会的委托 , 审查 批准需要劳动教养的人。”由于劳动教养由公安机关一家决 定 , 而且决定往往是通过书面审查的形式进行的 , 被劳动教养 人在其权利被剥夺以前未经过任何的听证程序 , 决定的做出 也缺乏相应的监督制约机制 , 这就使被劳教人员在其人身被 剥夺以前缺乏相应的程序保障机制。
二、规范劳动教养制度的若干思考
现 代 法 治 是 和 权 利、程 序、监 督 密 不 可 分 的 , 而 权 利、程 序、监督在现行的劳教制度中相当薄弱 , 不足以体现 “法治” 的
云 南 档 案 图 书 ・ 情 报
我们不能简单地否定或者废除劳动教养 , 而是应当从更 合理地满足这种社会需要的目标出发 , 通过劳动教养 , 使它能够满足
一 劳动教养的法治化与宪政化的价值取向。法治、人权 , 这与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法 , 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也是高度一致的。劳动教养制度 50年代 , 是新生政权 “治乱世” 用的 “重典”。有关劳动 , 还是形式上都不像法律 , 而像政
这些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内部文件政出多门 , 规定 出新而不推陈 , 实践中又以当下的需要作为取舍标准。, 二者都是法治的目标和应有之义。宪政不分中西 , , 但宪政的一些普 :1.任何国家权力都 , 不管这些社会、国家和那些社会、2.任何一种制度(当然也包括劳教制度 所谓 “以人为本” 是说 , 人在任何 , 而不是工具。3.人 不 应 被 歧 视 性 地 差 别 对 , 那些 的人的尊严应平等地被尊重。4.任何人不经过 不应被 “强制处置”。宪政化中的 “正当程序” 适用 任何人。为充分保护公民个人的权利和人权 , 在
特别是对行政权尤其警察权的严格限制 , 是建立法治国 — 保护人权和公民权利对制度设计的普遍要 , 公民权利和 , 权力和秩序是服从于、服务于这一价值 在进行劳动教养立法时 , 不能背离这些原则 , 二 制定劳动教养法。制定劳动教养法 , 是完善社会主义 , 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的需要。人身自由是宪法赋予每 , 对人身自由的限制和剥夺只能由法律加 我国劳动
教养制度目前还没有一部系统完备的法典 , 这不能不说是我国法律体系中的一个严重缺陷 , 必须建立一 个合于法理及权力分配和制衡、以权利制约权力的劳动教养 体制 , 这一体制的基本结构应当是 :在司法程序的框架下 , 实 现调查、申请、处理(审理、裁判 和执行四个环节的活动和机关 分立 , 形成分工负责 , 互相制约的合理司法体制。
劳动教养的司法化是中国劳动教养立法起码必需解决的 问题。从理论上讲 , 不论劳动教养立法最终确定是行政处罚还 是行政措施 , 是刑事处罚还是保安处分 , 司法化是劳动教养制 度的必然。劳动教养的司法程序是劳动教养制度在目的合理 性基础上 , 切实地具有正当性的要求和保障。将劳动教养改变 成为一种司法处分 , 由人民法院审理裁决 , 既符合我国现行司 法体制 , 有利于实现预防犯罪的战略目标 , 也符合世界许多国 家刑事政策的发展趋势 , 有利于保障公民的合法权利。
(三 具体制度的设计
第一 , 必须坚持劳教处分法定原则 , 立法时应具体列举劳 动教养对象。第二 , 将劳动教养与监狱服刑区别开来。劳动教养与监禁 相比 , 虽然都使受处罚人不自由 , 即不能在原社区自由生活 , 但丧失自由的程度应当有区别 , 做到使被教养人丧失自由的 程度低于服刑犯人。
第三 , 劳动教养的决定机关应为人民法院。即公安机关在 进行治安管理和侦查工作中 , 发现违法分子符合劳动教养条 件的 , 应当提出意见报基层人民法院决定。
第四 , 确定劳动教养的救济方法。被基层人民法院决定劳 动教养的人应有权向中级人民法院提出申诉 , 中级人民法院 的决定为终局决定;遭受错误劳动教养决定者有权获得赔偿。第五 , 完善对劳动教养法律监督。检察机关对劳动教养的 法律监督应该包括对劳动教养的提出、审查批准、申诉和执行 这四道工序实行监督和行使检察权 , 为了防止劳动教养监督 程序流于形式 , 要以法律的形式赋予检察机关的检察建议权、纠正权和检察处罚权。
劳动教养立法面临的基本形势是未来的建设和发展 , 就 是从中国治理违法和轻微犯罪行为的需要出发 , 遵循法治、人 权等基本原则 , 从实体和程序上创新、改造中国的相关制度。应当从社会的客观需要出发 , 寻求满足这一合理需要的合理 的制度建构和手段设计。■
第五篇:商业实战执行模式
学习《商业实战执行模式》培训心得体会
首先感谢企业领导给予我学习培训的机会,非常荣幸的成为实战执行力的学员。通过学习常祚源老师的《商业实战执行模式》专题讲座使我深深的体会到,任何的企业都需要热爱企业、忠诚企业、诚实守信的员工。
为什么有的企业会成为世界500强中的知名企业?为什么有的企业最终走向没落?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完美的执行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无论有多么宏伟的蓝图和多么完美的战略,缺乏执行力就会导致全盘皆输。执行就是按质按量、不折不扣的完成工作任务。这是执行力最简单也是最精辟的解释。
一个企业的执行力如何,将决定企业的兴衰。经营情况运行是否切实有效即执行力的程度就显得至关重要了。
一、培养责任心,责任在人越多的情况,就会想化学溶剂一样被稀释,人越多多责任感就越淡薄。一定要培养员工用生命去捍卫责任,用生命去交换责任。
二、在执行过程中,尤其是中层干部要做到身先垂范,以身作则,全体员工严格执行,体现出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如有违反严厉处罚,决不姑息,不能让制度形同虚设,要做到制度令出必行,行之有效。
三、加强各种培训。通过各种培训培养员工的团队意识与合作精神,加强员工对公司的忠诚度和奉献精神,提高综合素质,灌输服从思想,增强执行力意识,允许员工提建议,但是一旦作出了决策,就必须坚决执行,达到主动执行而不是被动执行的目的。
四、建立合理的激励制度。激励是提高执行力最有效的方法之一,通过树立典型、提职、加薪和物质奖励让员工意识到有付出才会有收获,有奉献就会有回报,认识到企业发展的美好前景和本人的职业发展方向。企业对于有突出贡献工作出色的典型个人要给于提职、加薪奖励,主管要适时适地给予这些人鼓励、口头表扬、书面表扬,对于优秀的团队要给于荣誉和物质奖励。另外对于因非人为因素或不可抗拒因素导致不成功的失败者,只要是尽力了但是精神可嘉,将公司损失降到最低,也应当进行适当奖励,以此来肯定他们的努力和所创造的精神价值。
五、行之有效的追踪。要建立实效、可操作性强的追踪制度,坚持公开、公正、公平原则,来检验关键环节执行力程度,通过采用定期和不定期的考核和检查、监督的途径,确保执行的持续有效性,引入淘汰机制,对于考核最差、执行不力的主管、工人予以开除、降职、降薪的处罚,这样可以控制好执行者,使之时刻有忧患淘汰意识,树立一种严谨、细致、快速反应的作风,把小事做细,把细节做精,不折不扣地执行好各项工作任务,从而不断的提高执行力,达到从执行力中取得效益的目的。
美好的决策或愿望,只有付诸实施才能更加放射出更加耀眼的光芒。重在执行,才能赢在执行。我觉得如果通过这次讲座能使我们擦亮了迷离的双眼,能够全员动员起来,以一个崭新的姿态面对学习、工作和生活。那么我们的公司将充满希望,我们的收获也远比聆听这一次讲座要收获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