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一 点 思 考
一 点 思 考
《班主任兵法》是一本教育反思集,它记述了作者老师在担任班主任期间与学生之间“斗智斗勇”的教育小故事,今天就读了其中的一则。
万老师在处理学生的问题时,可以说是恰到好处的抓住了学生的心理,走进了学生的心灵,所以不管多么顽固的学生到他这里只有“缴械投降”。如前半部分的《倒转乾坤》、《以毒攻毒》、《黔驴发威》、《一立千钧》、《围而不打》„„都无不充满心与心的交流,心与心的碰撞,甚至心与心的交锋,其中《一立千钧》可以说是经典中的经典,面对自修课上违反纪律的学生,“我心潮澎湃,想大发雷霆,但是另一股力量却不断提醒我,要冷静,要冷静。”“我强压怒火,竭力控制住自己。”冷静之余,说:“我要好好反思一下这段时间来对你们的教育,为什么竟然如此失败!”最后采用了“自罚”这种出其不意的方式,让学生的心灵受到了强烈的震撼,作者这样说“那个晚上的一个小时的站立,给所有学生上了刻骨铭心的一课”。虽然如此但是他对学生心灵的震撼也时有分寸的,我们都知道心罚事比体罚更厉害的一种„„
教育是一种艺术,必须用心研究。万纬老师把兵法运用于班主任管理实践中,这本身就是一个创造。古人云:“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教育者,应该心里时刻想着教育本身,眼睛看到教育之外。我们有时很难做到这一点,我们往往就事论事,就教育谈论教育,结果拘泥于死板的理论和教条,无法施展手脚。如果能跳出教育的小圈子,眼睛关注一些教育之外的东西,自觉地把其他学科其他门类的思想或经验借鉴过来,就能触类旁通,开阔我们的教育视野,提高我们的教育水平。也让我深刻地体会到了在班主任工作中要注重及时的反思,总结以及方法的灵活运用,以达到更人性化的管理。班主任工作是对人的工作, 因此它更强调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及时有效地变更方法,这就需要我们班主任经常反思自己的工作,找出更容易贯彻班级指导思想的办法。
以后,我将努力把万老师的班主任兵法应用到自己的班级管理工作当中去,希望自己的班主任工作有一天也能够达到“润物细无声”、“踏雪无痕”的境界。
第二篇:系列思考
习总书记系列讲话中的哲学思考 王兆铮(中共中央党校教授)
我今天谈一谈对学习十八大以来,总书记一系列讲话精神的体会。我想谈六点,十八大以后,总书记做了许多重要讲话,也做了很多指示。我想要去学习,这是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因为这是新的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我们整个国家工作,整个前途的一些思考、安排。习总书记就总体的国家建设、方向谈了很多问题,又就国家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党的建设、部队建设等等,发表了很多很重要的意见。现在大家都在学习,很多单位都是从自己的工作实际出发,有重点地选修一些东西,我今天着重介绍一下,从十八大以来总书记一系列讲话中间,看出我们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理政治国的基本思路。我想谈这么六点体会。
一、始终如一的态度
第一点,就是所有的讲话都体现了一个一以贯之、始终如一的态度。什么叫一以贯之呢?就是说新的中央领导集体,领导我们搞社会主义,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非常明确的就提出是继承老一辈的革命家开创的事业,并且把它根据新的情况推向新的阶段,这一点这是很重要的。特别是总书记在新的中央,新进中央的中央委员和候补中央委员学习班上就强调了这个问题。就是针对现在社会上和人们思想中间一些迷盲、不清楚的问题,就提出来,不能用改革开放以前的历史来否定改革开放以后的历史,也不能用改革开放以后的历史来否定改革开放以前的历史。
对于总书记这番话,我想在社会上各界,特别是一些具有极端思想的同志,他们在分析认识上往往走极端了,甚至于认为这个话是互相矛盾的。是不能统一的,所以我们改革开放以前,我们改革开放不就是为了纠正改革开放之前的一些错误和一些不当的做法吗?那么要肯定改革开放以前的历史,就否定了改革开放以后了吗?
实际上这些认识、观念本身就离开了唯物辩证法,就没有辩证的观点,实际上十八大以后很明确了,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际上是从我们党九十多年来为革命、为建设、为改革奋斗的一个延续。那么改革开放之前,我们也是为了搞社会主义,为了让人民幸福,一些路径选择上出现问题,我们要纠正这些偏差,并不是要否定我们走的社会主义道路方向。所以这一点我觉得我们在学习总书记一系列讲话中间,应该很深刻的来体会到这个问题。二、三个自信上的三种自觉
第二点,我觉得在总书记一系列讲话中间,充分的体现了三个自信基础上的三个自觉,十八大提出来我们要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有充分的
自信。自信就是坚定,就是坚持不懈地走下去,但是对自信的理解,又是有一些不同的极端的理解。有的人以为我们现在这些东西都是尽善尽美了,所以只有照这个样子做下去就可以了。也有的把自信说成是就不需要在开拓前进了等等。我觉得这种认识也是不符合中央整个发展思路的。自信,就是说我们从基本大方向上要搞社会主义,要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方向我们是不言而喻的,但是在这个前提下我们的道路,我们的理论体系,我们的制度,都要不断的完善,都需要不断地继续探索前进。因为说到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前人没有做过的事情,是一个完全新的东西,所以这就需要有一种探索的精神,不能停滞在一个水平上。
所以也就是这样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的时候强调的一点,也批评了这一点。就是有的人把“摸着石头过河”,我们改革开放以来一个很重要的经验否定了,也有的人说先摸着石头过河,我这里面稍微说一句话。“摸着石头过河”这句话打哪儿来的,有的人说这是在延安时期来的,因为延安有一条延河,过河的时候要趟水过去,有的时候这个水深浅看不清楚,就要摸着石头过去河了。到底对不对,我问过有的延安当时的老同志,有的人说有这种说法,也有人说没有这种说法。但是说来说去摸着石头过河是一种形象性的比喻,是什么呢?就是要探索前进。就是说好多东西都是未知的,全新的东西,我们需要在实践中间来摸索。不要认为每一次摸索都会十全十美,需要在摸索中不断前进,有的人说延河的水是浅水,所以你可以摸着石头过河,现在进入深水区了,深水区以后你怎么摸着石头过河呢?我想如果拿比喻来讲,深水区下面还有很多礁石呢,你如果不用新的仪器来探索到礁石,这个船横行直撞能行吗?
把探索的精神“摸着石头过河”变成是“胡乱闯”,那是不对的。文化大革命已经过去了那么多年了,文化大革命中间新疆自治区有一个副主任,叫什么名字呢?叫胡乱闯,这是文化大革命中间说得很开的名字。有的人把我们探索前进就理解成是胡乱闯,这是不对的。我们探索前进是在不断地总结经验教训来不断地完善和前进。所以说三个自信是要和探索的精神结合起来的,三个精神要加上三个自觉,要自觉地完善我们的道路,我们的理论和我们的制度。
三、全局性和针对性相结合
第三点认识是总书记一系列讲话中间,有的是就全局的工作讲的,有的是有针对性的,就某一项工作,某一项任务来讲的,比如说他在给中央委员、候补中央委员学习班上讲话的时候,在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等等一系列活动中间,他都是从全局,从大局,全面地来看问题的。但是又有很多讲话他都是针对某行某业某个领域,比如说在中纪委讲话,着重谈的是党风廉政建设的问题,在视察部队所讲到着重谈到国防建设、军队建设的问题等等。
那么这些东西说过来说过去,我想都体现了一个叫三个总的思想,叫总依据,总布局,总任务。
这也就是说我们在学习总书记一系列讲话的时候,应该和十八大报告联系起来讨论和认识,因为他的所有讲话都是为了贯彻十八大精神。那么十八大就提出来,我们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就是我们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就是五位一体,就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个建设,五位一体,总任务就是实现现代化,实现中国的复兴,也是我们现在经常讲的“中国梦”,中华民族的复兴。
那么他所有的问题在谈的中间,都是相联系起来讲的,就总体布局来讲他讲了一些总体观念,每个单位具体工作的时候,他讲的又都是和其他的工作相联系来讲的。所以我觉得我们在学习总书记讲话中间,我们应该来体会,特别是体会他的五位一体,这样一个总的格局。要把这个思想做一个很重要的思想来看待。
那么我想在五位一体中间,有一个很重要的思想,就是说我们不能够单打一,不能够以这个建设来否定那个建设,比如说今天我们很强调的是生态文明建设,因为这个生态文明建设,这是我们看到越来越重要的,但是生态文明建设,他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是分不开的。不能孤立地来讲生态文明建设。而且更重要的我们的五个建设都必须联系中国的具体的国情,中国的实际来考虑,现在我们思想很活跃,各种各样意见都很多。报纸上我们都可以看到,有发表各种各样不同的看法和意见,他每一项单独的意见是很有道理的,但是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和整个社会国家联系起来考虑,是说不清楚的。
比如说现在讨论很多的,关于计划生育的问题,现在有很多人就是反对计划生育政策,就是现在不应该搞计划生育了。那么说了一大堆理由,那次我在计生委讨论的时候,我就说你讲很多理由,可能很有道理,但是你就没讲一个道理,就是中国是个多大的国家,现在中国的土地上有这么多人,我们的国家,我们的这个土地,到底能养活多少人?最近我们中央党校一些老教授,对北京市的水资源进行考察,考察以后他们现在得出一个结论,就是说北京现有的水资源只能够养1500万人。但是北京现在常住人口多少呢?两千万以上,那怎么办?反正你不能够下命令说,把人赶出去,因为现在改革开放以后,你赶也赶不出去。
北京为什么空气这么糟糕?历史遗留的问题,人那么多,车那么多,恐怕也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所以现在怎么办呢?我们选水,水就是在我们上次我到平谷去,平谷的区委书记跟我说,当年彭真老书记在北京的时候,一直跟我讲,北京平谷下面有一片水,这片水是养命水,绝对不能动,但是现在我们不得不动那个水,为什么呢?你总要喝啊,现在为什么南水北调,南水北调不就是解决水的问题吗?
所以像这个问题,就提出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说我们在思考问题、想问题的时候,要五位一体来思考,不能割裂来谈问题。当时在会上有几个讲计划生育很积极的人,我跟他开玩笑,我说你们好像每年到春节的时候,反对计划生育的浪潮非常高,为什么呢?到春节的时候,老人都盼着孩子回去,现在不是叫常回家看看嘛,独生子女,看谁呢?看婆婆,还是看岳母?这样就出现问题了,所以这样一讲,引起了很多的共鸣,大家都要反对。
我说听说你们每年到夏天就不大吭声了,为什么夏天不吭声了呢?夏天大学生毕业,大家知道,亲戚朋友孩子恐怕都有大学生了,大学生就业很困难,为什么困难?就业岗位不够,那么就业岗位不够,现在有的老人不愿意退休,过60了,身体还挺好,还想干,老的岗位退不下来。完了以后你再生那么多孩子,将来怎么办?
现在世界上都已经遇到人口膨胀的问题,你离开了这个问题怎么考虑?所以要有一种系统的、全面的观念。
四、顺利推进五位一体建设的条件
第四点,就是五位一体的格局,要能够顺利推进,还必须能搞好其他的建设。比如说咱们国防建设,国防建设在五位一体里面好像也很难完全归到一个里面去。比如说咱们外交工作,比如说咱们的港澳台的工作等等这些,五位一体也很难概括进去,但是这些东西都又是五位一体顺利推进不可缺少的。如果这些方面工作不做,那么我们的社会事业也很难很好来推进。所以说就要从这样一个高度,就是总书记再三讲过,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格局,要从这样的局面来看,而所有这些我们的国防建设也好,我们的外交工作也好,我们一国两制,我们的对台工作等等,都是服从和服务于我们国家的五位一体的建设。都是把我们国家搞得富强、文明。
从这个角度,我们就可以来理解中央现在在外交工作上遇到很多问题,比如说像钓鱼岛了,南海的问题了,特别是一些年轻的同志很慷慨激昂,也很愤慨,说要教训教训他们。为什么呢?就是有一种东西,好像觉得我们这个就不够那个什么。而这些我想说到底,又是一个问题,就是说我们要不要考虑整个全局,从全局来思考把握分寸和尺度,这样我们就能够理解我们既不能够在外国对我主权进行侵占的时候示弱,我们又要斗争有理、有利,目的是为了保证我们国家的战略机遇期,使我们国家能够尽快的发展起来。我们国家现在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了。现在国际上猜测很多,比如有的人说到了第一个百年的时候,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的时候,可能我们的经济总量超过了美国,有没有可能呢?
我想也是有可能的,就是到那个时候,我们人均水平还是低,但是我们还要保证我们国家能发展起来。现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也出现了环保等等很多问题,有的人就看到了这个问题的弊端,就提出来不能搞经济建设为中心了,但是他又不懂,如果不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我们的国力不强大,我们怎么可能发展起来呢?当年改革开放指出,小平同志对部队的同志提出来,部队要忍耐,就是要服从经济建设,现在我们看到我们国家经济建设搞上去了,我们国家的财力物力都大了,因此我们就有可能来建设比较强大的国防军力。所以像这些问题我们应该有一种系统的、整体的观念。
五、党建工作的重要性
我想谈的第五点认识,就是总书记在讲五位一体的建设,讲总格局的时候,特别强调一点,就是一定要把我们的党搞好。中央政治局,新的中央政治局成立以后,第一次政治局会议,就讨论了党员管理问题。咱们的党是很大的一个党,现在统计8500万的党员,怎么发挥这个党的作用。党的作用是优势,还是劣势?党是我们发展的依靠,是我们的动力,是我们的支柱,还是另外一个方面?那么现在有不少人还在不停地推荐,所谓西方的多党制。有些人这样说,你说他就一定很坏吗?也不见得,他总觉得现在腐败的问题比较多,一党制的腐败解决不了,其实这个也是不符合国际上整个历史进程的,腐败不腐败,纠正不纠正,有很多因素,可以有一个党长期执政下面,使得腐败很大的减少,这也是有的。咱们看过周围的新加坡不就是这样的嘛,所以说不能拿一点来以偏概全。
因此,总书记在这半年多以来,对党的建设,你看从政治局第一次会议就讨论党的管理问题,从到中纪委第二次全会上,他所讲的一系列的问题。到最近他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当中的讲话,都反复的强调这个党要抓,必须要抓好。只有党是坚强的,那么我们就有可能既探索前进又能来不断解决很多新的问题。
六、唯物主义的价值观
最后第六点,我想前面讲的五点,是我体会的新的中央领导集体,以总书记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关于理政治国的一些基本思路,这些基本思路中间,我想讲一讲第六点,我觉得很多的问题,好像隔的跟我们比较远,但是我们应该学到一个什么东西呢?学到一个很重要的方法论,就是他用什么样的方法,什么样的观念,什么样的基本方法来分析认识问题的。我就想起列宁曾经说过一句话,列宁说马克思恩格斯特别强调的是辩证唯物主义,不是辩证唯物主义,强调的是历史唯物主义,不是历史唯物主义。大家一听过这句话就有点挺别扭,头一句话是辩证唯物主义,下面一句不是辩证唯物主义,为什么呢?他当时写文章的时候,黑体字不一样,他强调的是辩证唯物主义,辩证两个字他加黑体,不是辩证唯物主义,后面那个字是加了唯物主义的后面,这意思就是说我们要坚持唯物主义看问题,但是必须用辩证的历史的观念看问题。任何一个事情,都有正反两方面,任何一个事情都有它特定历史条件下的特定背景,我们应该在特定的历史背景条件下来考虑问题。
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发展很快,很迅速,从现在开始到建党一百周年,这大概也是我们以总书记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这样十年。这个十年我们会怎么样,现在大家也看到了,我们取得了很多成绩,但是我们也看到现在整个国际形势的不明朗,我们国内也出现很多问题,那么我们需要用什么观念来看问题呢?我觉得就是应该用总书记再三强调的前提要自信,在自信的前提下要有忧患意识,要有科学的比较优势。不断的研究新情况回答新问题。
那么总书记一系列讲话实际上就在这个实践中间给我们做出了榜样。那么我们每个人能力都有大小,从事的工作也不一样,但是我觉得我们应该结合我们自己的工作来探讨工作的规律和研究可能解决的问题。我想就谈这么一些粗浅的看法,供大家学习参考。
第三篇:雷锋精神思考
雷锋精神思考
在时间的历史长河中,生命的形式只是短短的一段章节,只有高尚而伟大的思想与精神,才能经得起大浪淘沙,薪火相传,永垂不朽。1963年3月5日,毛主席挥毫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七字重千钧,从此,“雷锋”不仅仅是一位普通战士的名字,而是代表了一种可以把历史长河照亮的精神火炬,给人们带来永恒的光明与美丽。
胡锦涛同志说,“雷锋这个光辉的名字和他崇高的精神品格,在历史发展中始终焕发着光彩。”五十年来,雷锋精神的内涵随着民族文明前进的脚步而越来越深邃和丰富,雷锋精神感召着一代又一代人们,雷锋式的英模人物如璀璨群星,越来越多的涌现出来,照亮着世界和我们的心灵;而人们在内心深处对雷锋精神的渴求也像永不熄灭的火炬,越燃越旺,并时时迸发出新的灿烂之光,为雷锋精神注入新的道德元素。在这样的交相辉映之下,雷锋精神已经不仅仅是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更成为一种适应人类普适价值观的共同价值追求。美国《时代周刊》曾如此称赞:“雷锋品牌是中国人民也是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雷锋精神,已经成为中国文化的品牌,温暖着你我,感动着世界。
我们学雷锋,不仅仅学他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的敬业精神,不仅仅学他服务人民、助人为乐的奉献精神,也不仅仅学他锐意进取、自强不息的创新精神和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创业精神。而应从更深的层面思考:他为何以如此平凡之躯、如此平凡的岗位,却铸就了如此之高的崇高精神财富?
思考之后我们便会发现,纵然时代不断发展和变迁,雷锋精神却逾久弥新,其根本原因就在于雷锋精神鲜明回答了人类存在的基本哲学命题,那就是一个人为什么活以及怎样活这个关于人的根本性问题。
雷锋在日记中写到: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颗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守在你生活的岗位上?如果你要告诉我们什么思想,你是否在日夜宣扬那最美丽的理想?你既然活着,你又是否为了未来的人类生活付出你的劳动,使世界一天天变得更美丽?我想问你,为未来带来了什么?在生活的仓库里,我们不应该只是个无穷尽的支付者。
我们看到,雷锋正是用日积月累的点点滴滴回答着人生的基本命题: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为什么活,怎样活。那就是:满怀感恩之心、奉献之心去投入工作和生活,在温暖他人和环境中让自己的生命更有广度和深度,让生命的价值如夏花之灿烂,永留余芳。
雷锋精神人人可学,雷锋精神时时可学。如今,公司正大步走在新的发展之路上,为每一位员工都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广阔舞台,当我们选择了一项事业的时候,事业其实也选择了我们,全心全心意地投入其中,一定能让我们的人生空间无限延展,让我们的生命质量无限提升。我们的岗位也许非常平凡,但,只要我们满怀奉献的热忱,永葆创业的激情,激扬心中蕴藏的美好追求,也必能在平凡的岗位铸就不平凡的人生。因为心怀感恩,因为怀揣忠诚,因为肩负使命,所以,在每一个岗位上,我们都能当好“雷锋”。
第四篇:文化思考
文化创新的思考
文化的繁荣发展最根本的是创新,创新是文化的本质特征。在当代中国,无论是适应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需要,还是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多样性的精神文化需求;无论是在激烈的国际文化竞争中赢得主动,还是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新的更大贡献,都需要我们大力推进文化创新。推进文化创新,必须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要求,更好地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推进文化创新,必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建设一支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富有开拓创新精神的文化人才队伍。
第一,立足伟大实践,在投身火热现实生活中推进文化创新。对于文化来说,生命力来自实践,创造力源自生活。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实践蕴含着强大的精神力量,火热的现实生活饱含着丰富的文化创造源泉。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是一个改革创新的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蓬勃发展,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波澜壮阔,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丰富多彩。这场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大改革大开放大发展,为宣传文化工作者施展才华提供了无比广阔的舞台;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伟大实践,为我们进行新的文化创造提供了无比丰富的内容、题材和主题。包括理论工作者、新闻出版工作者、文学艺术工作者在内的所有宣传文化工作者,都应当自觉肩负起时代赋予的神圣使命,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融入亿万人民群众开创美好未来的历史进程。要真正沉下身子,走进乡村、社区,走进校园、军营,走进工矿企业、建设工地,走进改革开放第一线和社会生活的广阔天地,感受时代的脉动,把握发展的主流,体验人民群众奋发向上的精神,在深入生活中感悟生活,在深入实践中激发灵感。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当作大学校、大课堂,善于从波澜壮阔的现实生活中汲取养分,在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中进行文化的创造,以充沛的激情、生动的笔触描绘当代中国的历史画卷和中国人民的精神图谱,讴歌伟大的时代和伟大的实践。
第二,植根历史文化,在继承优良传统中推进文化创新。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文化的发展,都是在既有传统基础上进行的文化传承、变革和创新。如果离开传统、割断血脉,就会迷失方向、丧失根本;如果因循守旧、固步自封,就会失去活力、走向衰弱。几千年来,中华文化一脉相承、薪火相传,成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的精神支柱。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我们更应当清醒认识我国传统文化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以礼敬自豪的态度对待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努力在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铸造中华文化的新辉煌。要认真挖掘提炼传统文化的有益思想价值,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阐发,作出通俗易懂的当代表达,使优秀民族文化得以传承、发扬光大,让人民群众获得文化熏陶、精神滋养。应当指出的是,继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不是回到过去,守旧复古,而是用新的思想、新的精神丰富我们的文化宝库,不断创造符合当代精神和时代潮流的新文化。要坚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从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结合上进行新的文化创造,赋予传统文化以新的时代气息,使传统文化焕发出时代的光芒。
第三,着眼群众需求,在服务人民大众中推进文化创新。服务人民大众,是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也是文化创新的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只有坚持大众立场、树立大众视野、立足大众需要,才能永葆文化创新的活力,使文化之树常青。我们党领导文化建设的实践表明,一切有成就有作为的理论家、新闻出版家、文学艺术家,都是走同人民大众结合之路的。现在,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动,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更加呈现出多层次多方面多样性的特点。要更好地担负起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神圣使命,必须准确把握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新期待,在走进群众、服务群众中实现文化的新创造。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真诚关注民生,了解群众所思、所想、所盼,深入浅出地阐释和回答人民群众关注的现实问题,更好地析事明理、解疑释惑。要深入群众的日常生活,走进群众的心灵深处,真诚表现普通群众的喜怒哀乐,热情讴歌普通群众的精神风貌,使精神文化产品更好地反映人民主体地位和现实生活。要进一步增进同人民群众的感情,始终牢记人民群众是我们的根、是我们的本,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把个人的情感融入到人民群众的大情大义之中。人民群众是文化建设、文化创造的主体,也是精神文化产品的消费者、评判者。要把群众满意不满意、接受不接受、认可不认可作为最终衡量标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进行文化产品的创作生产,自觉接受群众的评判、市场的评判,努力创造出经得起历史、实践和人民检验的文化精品。
第四,紧跟世界潮流,在吸收借鉴各国优秀文明成果中推进文化创新。历史证明,越是博采众长,更多地吸收外来有益文化成果,中华文化就越能茁壮成长。自古以来,中华民族有着善于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优良传统。当今世界,中外文化交流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深层次上展开,这为我们兼容并蓄、向世界优秀文化成果学习创造了有利条件,也为我们在吸收借鉴中不断推进文化创新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建设者,作为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者,吸收借鉴外来文化,应该有更大的气魄、更宽的眼界。凡是人类社会创造的优秀精神财富,凡是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新成果,我们都要积极地学习了解、借鉴吸收。学习借鉴,不是简单模仿、照抄照搬,而是以我为主、为我所用。要从我国文化发展的现实需要出发,对外来文化作具体分析,既大胆吸收借鉴一切有利于我国文化建设的有益经验和优秀成果,又始终坚持自己正确的理想、信念和原则,既植根于民族文化的沃土,又顺应世界文明进步的潮流,着力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使中华文化始终立于世界文化发展的潮头。文化的世界眼光,既包括面向世界、感知世界,也包括走向世界、融入世界。要积极参与各种文化的对话与交流,密切关注国际文化市场需求,适应世界各国受众的思维方式和接受习惯,努力创作体现一流水准、代表中国形象的精品力作,努力打造国际知名的文化品牌,推动我国文化产品更好进入国际市场,不断增强中华文化的世界影响力。
第五,掌握现代科技,在实现文化与科技的融合中推进文化创新。人类文化的发展,始终是同科技进步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科学技术的每一次重大进步,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和促进了文化的发展。上个世纪以来,半导体、集成电路、计算机、互联网的广泛运用,大大推动了文化样式的创新,精彩纷呈的广播影视节目、丰富多样的电子文化产品,无一不是文化与科技结合的产物。现在世界上有影响的影视精品,都有很高的科技含量,给观众以强烈的视听冲击和震撼。要充分认识科技进步对文化发展的重要作用,自觉站在科技发展的最前沿,善于用科技手段强化文化产品的艺术表现,用技术含量提升文化产品的艺术魅力,努力实现技术与艺术的完美融合,实现样式和载体的极大丰富,使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更具吸引力、感染力。近年来,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广泛应用,不断推动传统文化产业改造升级,动漫游戏、数字影视、手机报纸、网络出版、有声读物等方兴未艾,展现出新兴文化产业的巨大发展空间。要密切关注新的文化业态,了解和掌握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在推进新兴文化产业特别是数字内容产业发展中作出自己的贡献。传播力决定影响力,而传播力的强弱又取决于先进技术的应用程度。要积极利用现代高新科技手段,充分发挥互联网等新兴传播技术即时快捷、覆盖广泛、互联互通的特殊优势,拓展传播渠道、提高传播效率,扩大优秀精神文化产品的社会影响,让我们的文化插上科技的翅膀飞得更高、传播得更远。
第五篇:企业文化思考
冀中能源邢东矿企业文化的若干思考
冯立刚
冀中能源邢东矿是坐落在邢台市东北角的一座现代化煤矿,距离市区较近,在科信学院所组织的创先争优活动中,我们经过短暂的参观,这个企业的企业文化留给我深刻的印象。这座煤矿整洁、漂亮的生产环境是企业文化的集中表现,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有很多。笔者择其一二就教于方家。
一、战略思维与战略进取心
企业的发展以及各类组织事业的发展,在发展规划和管理中必须具有战略眼光。战略决定着事业发展的方向,在一定意义上说决定着发展的成败。邢东矿自从2001建矿以来,对本企业的发展规划就是高瞻远瞩,大胆解放思想,结合邢东矿的所处环境的实际,着力打造绿色煤矿。这既是现实环境的需要,也是邢东矿领导层和管理者战略思维的体现。从战略与战术的关系看,一个具体做法和策略影响不了企业发展的成败,而战略则不然,它影响并决定着企业或组织的具体做法,战略的错误或者战略本身的局限性会影响到组织行为的抉择。
有了好的发展战略,企业还不一定能够成为一个成功的企业。战略的制定总是根据当时当地的情况制定的,在当代社会企业或组织的外在环境在不断变化,既是就企业或组织自身来说也是在不断变化的,根据变化了条件来对既定战略进行调整,体现了领导者的战略进取心。邢东矿的领导层就是具有强烈战略进取心的一群人。邢东矿建矿以来,煤炭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环境不断变化,该企业原来属于金牛集团,后来有随金牛能源集团整体合并到冀中能源集团公司,大的企业环境在不断变化,从煤炭行业发展看,尽管自21世纪初以来,经济发展对煤炭需求大大增加,煤炭企业日子一天比一天好,但邢东矿领导层并没有因此满足现状,而是不断改进技术,不断提高煤炭产量,适时调整了自身的发展目标。就邢东矿自身看,它是从小到大,工人规模不断扩大,邢东矿领导层没有因循守旧,及时调整管理结构,捋顺关系,提高了生产力。
二、问题与创新动力
在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过程中,企业无疑是强有力的主体之一,企业生存与竞争的压力是创新的动力源。邢东矿作为一个新型煤矿,面临的生存与竞争压力同那些老矿相比要小,但该企业转换管理思维,以解决问题按照科学发展、科
学发展要求为动力,以绿色环保的理念致力于打造与周边环境和谐相互的煤炭企业。该煤矿在绿色环保理念的指导下,以问题解决为导向,解决了煤炭生产中重大技术问题。其中“煤矸石回填技术”国际领先。
从这一点我想到是,一个组织若想发展,除了必须以解决问题为创新导向外,还必须要从根本上解决影响企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其实,任何一个组织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是多种多样,形形色色,抓住影响组织发展的关键问题,创造性的解决会为组织发展提供广阔空间。邢东矿就是如此,上文中我们提到的“煤矸石回填技术”就是该企业生产发展的一个难题。众所周知煤炭企业生产煤炭同时必然要产生煤矸石,这种废物的传统处理方式是占地堆积,传统的处理方式后遗症以及负面作用大。这个问题是影响邢东矿发展的关键点。对于邢东矿而言,这种传统的处理方式是不是不可以,而是这样处理无论从环境还是从成本上都是不允许的。邢东矿距离邢台市区10公里左右,处于城市规划区范围内,可以说寸土寸金,划出一部分土地来出来煤矸石,从环境承受力上还是成本上考量都是不行的。这个问题必须处理,且得突破传统方式,这就需要创新。
三、关系思维与人心凝聚力
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在企业不是什么新鲜话题,如何做才是新鲜话题。结合各行业企业以及某一企业都有自身的实际来贯彻这一理念是问题的关键。邢东矿在这一点上给我们学生管理启发很多。
邢东矿管理者以关系思维方式来管理员工,分析了员工的三重关系:员工与企业、员工与家庭、员工与生产之间的关系,将以人为本的理念落到了实处。邢东矿管理者如是解释这种关系:企业的目标、员工的目标与家庭的目标是一致的,即都是达到效益最大化。员工是否有生产积极性与企业有关、与家庭有关。企业是一个联系着员工与家庭的桥梁,所以企业要做的工作一方面是教育员工,另一方面做好家庭工作,为员工的生产生活创造较好的生活环境和人文环境,减少或降低员工的后顾之忧。
将这一点引申到我们的工作中就是在教育中要从“人是关系性存在”的高度认识学生,积极与学生的各种社会关系合作,共同努力引导好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