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所面临的“新常态”研究

时间:2019-05-14 05:49:2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所面临的“新常态”研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所面临的“新常态”研究》。

第一篇: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所面临的“新常态”研究

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所面临的“新常态”研究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培养应用型人才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当前,这一重要任务主要由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来承担,然而目前对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研究多集中于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内涵、特征、定位和人才培养模式、路径研究,鲜有文章专门研究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面临的新环境。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大幅度的提高、由以学术型为主转变为以应用型为主、“互联网+”全面深刻的影响、就业形势依然严峻是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所面临的“新常态”,理解这一新常态有助于地方本科院校进一步做好顶层设计,办好适应时代需要的大学。

关键词:新常态;地方性;本科院校

“新常态”最早是由美国太平洋基金管理公司总裁埃里安提出,意指国际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缓慢而痛苦的低增长过程。2014年5月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首次提及“新常态”,2014年11月9日又系统阐述了“新常态”,具体阐述了什么是经济新常态、新常态的新机遇、怎么适应新常态等关键点。由此可见,“新常态”最初为经济中的词汇。随后,“新常态”作为新的视角被广泛应用到其他领域。在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今天,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也面临着“新常态”,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只有适应“新常态”,才能办出适应时代需要的好大学。

一、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大幅度提高

美国学者马丁?特罗把高等教育的发展划分为精英型、大众型和普及型三个阶段,并认为当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5%时,高等教育就进入了大众化阶段;超过50%,高等教育则进入普及化阶段。根据教育部统计年鉴整理,2002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15%。这标志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特别是教育部2004年5月27日公布的《2003年全国教育事业统计公报》显示,2002年全国各类高等教育总规模达到1900多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7%,进一步说明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阶段。但此时我国高等教育还处于大众化阶段初期,程度较低,随着我国高校招生政策、招生规模、就业政策的调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持续上升。

自2002年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上升速度较快,特别是2011~2014年,由2011年的269%上升到2014年的375%。虽然如此,与世界教育强国相比,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如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数据统计,在2010年时,法国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高达97%,美国达95%,日本为60%,而中国为265%。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持续增加,迫切要求建设成人力资源强国。与此同时,我国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公民对教育重要性认识的进一步提高等,都有利于我国高等教育的持续发展。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到2020年,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进一步提高,毛入学率达40%。未来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将进一步提高,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将大幅度提升,与高等教育水平较高的世界强国间的差距将进一步缩小,成为一种新常态。

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要面临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大幅度提高这一新常态。

二、由以学术型为主转变为以应用型为主

[JP2]目前,我国应用本科院校或由专科院校升格而成,或由地方本科院校转型而成。总体来说,这批院校成为本科院校的时间不长,大多不超过15年。随着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人才供需关系的深刻变化,高等教育结构性矛盾突出,生产服务一线对应用型人才的大量需求等,大力发展应用型本科教育势在必行。2015年10月21日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下发了《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文件,文件下发后引起热议,并得到众多地方普通高校的支持,许多普通高校正准备积极向应用型转变。从各方面因素来看,普通本科院校转型比专科升格更利于建成应用型体系。虽然如此,这些普通院校在转型建成体系的时候也有诸多问题需要解决。

由普通本科院校转型而来的应用本科院校在经验积累、文化沉淀、教学理念等方面往往带有学术型大学的烙印,甚至在建立应用型体系的探索过程中不愿放弃以学术型为主的思路。但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与传统学术型普通本科院校不同,它实现了高等教育学术性与职业性的结合。应用型本科院校无论是在人才培养、专业设置、课程教学,还是在科学研究上必须以“应用”为核心,牢固树立“应用”的概念,把“应用”作为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新常态。

三、“互联网+”的影响全面深刻

要实现人尽其才,高校在培养人才时就要充分了解社会经济发展动态,结合个性特点,培养出适合市场需求的人才。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创新发展的重大变化就是“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l布的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88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03%,半数中国人已接入互联网。同时,移动互联网塑造了全新的社会生活形态,“互联网+”行动计划不断助力企业发展,互联网对于整体社会的影响已进入新的阶段。随着发展,“互联网+”的影响将更为全面深刻,成为高校,特别是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所要面临的新常态。

互联网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比对以往任何时代大学生的影响都要深刻。大学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自主学习能力,除了在课堂学习教师所讲授的知识外,利用互联网平台学习,可以丰富知识、了解前沿动态、开阔视野,有利于激发创新意识。2015年2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2014年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研究报告》显示:2014年,青少年网民中19~24岁所占比重最大,为496%。我国大多数在校大学生处于19~24岁,由此可见大学生是网络的重要使用者。《2014年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研究报告》还显示:2014年,大学生周上网时长平均为293小时,平均每天约为4小时。此外,该报告指出:在信息获取、交流沟通、网络娱乐、商务交易等互联网应用在大学生中的普及率是最高的,特别是搜索引擎、网络新闻、即时通信的普及率分别高达869%、840%、962%。由此可见,无论是从使用人数、使用时长,还是使用范围来看,互联网都深刻地影响着大学生。

应用型本科院校具有鲜明的技术应用特征,所培养的是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一线岗位需要的高级专门人才。未来“互联网+”行动计划将不断助力企业发展,应用型高校不仅在管理方面要进一步实现信息化,在教学方面更需要运用“互联网+教学”的理念来推进教学。

四、就业形势依然严峻

随着经济下行压力的加大和结构性改革,受结构性就业问题、毕业生人数增多、留学生学成归国就业等因素的影响,大学生的就业形势俨然严峻,并且短时间不会得到改变而成为一种新常态。

2008年以来,经济危机对世界各国的经济社会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虽然我国受其影响程度相对较低,但这种影响足以波及方方面面。特别是2015年以来,我国经济下行趋势逐渐凸显,诸多行业、企业效益低下,不得不裁减人员,缩小规模,甚至部分企业破产倒闭。经济的不景气,会导致岗位需求量的减少,势必会影响大学毕业生的就业,使大学生的就业更加艰难。

尽管大学生就业难,但部分企业却出现了用人荒,无法招聘到合乎要求的职工,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供需之间的结构性矛盾。随着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的调整,出现一些顺应趋势的企业,这些企业亟需技能型人才,但大学生缺乏实践经验,甚至在大学中所学习的知识陈旧,无法针对性满足岗位需求。虽然应用本科院校在应用操作方面所受训练较多,但受师资力量、人才培养方案更新、学生基础等因素的影响,这些院校的就业情况也不太理想。因此,大学生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造成的结构型矛盾是造成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的又一重要因素。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大学应届毕业生的人数也呈递增趋势。200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为114万,但2016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已达765万。此外,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还面临着与往届未就业高校毕业生、中职中专等毕业生的竞争压力。

受国际经济形势的影响及中??工作、生活环境的改善,越来越多的学成留学生选择回国就业,由于留学回国人员具有较高的学历,在知识结构、工作能力和国际视野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从而增加了国内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难度。2016年3月25日,教育部发布的《中国留学生回国就业》显示,我国留学毕业生回国就业人数不断增加,从1978年的248人,增加到2015年的4091万人,累计回国人数达40421万人,年均增长率2246%。

综上,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的持续提高、由以学术型为主转变为以应用型为主、“互联网+”全面深刻的影响、就业形势的严峻是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所面临的新常态,地方性本科院校在进行顶层设计、目标定位、服务面向定位、人才培养定位、学科专业定位、教学定位、科研定位时必须牢牢把握这一新常态。把握这一新常态,有助于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认清发展道路,有助于培养出适应时代需要的高级专门应用型人才,有助于办好社会需要、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有助于进一步推动我国由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

参考文献:

[1]赵小荣,贾杰华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就业指导体系的构建[J]甘肃科技,2013(22)

[2]王春雷本科转型比专科升格更利于建成体系[N]中国教育报,2015-03-19(009)

第二篇:学术论文-地方院校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地方院校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本文从高等教育大众化基本理论入手,对我国现阶段高等教育进行了分析,指出高等教育质量标准的多元化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样化,是大众化高等教育的基本特征;又从高等教育结构、培养目标定位、人才培养模式、社会需求、教育观念等方面揭示了地方本科院校存在的诸多问题,揭示了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初期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必要性、紧迫性,从而得出“应用型本科教育是地方高校的必然选择”的结论;国外发达国家发展应用型本科教育,推动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从而又促进了经济、科技和社会的发展;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在分析了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实质、特征和应用型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基础上,对我国地方院校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从培养目标定位、教学计划与课程体系设计、实现途径、保障系统等方面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研究,从而形成了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较为系统的理论框架。本文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以山东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的应用型本科教学实践为研究对象,对人才培养“双证制”与教师素质“双师型”模式、应用型本科与高职高专“2+2”学分互认模式等典型案例进行了解剖研究,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应用价值。本论文属于社会科学领域里的研究,因此,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本论文最基本的方法论基础。

第三篇:应用型本科院校会计信息系统教学改革研究

应用型本科院校会计信息系统教学改革研究

摘要:应用型本科院校是高等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社会输送了大量的应用型人才。会计人才能够推动经济的发展,为了培养出更多的信息化会计人才,应用型本科院校需要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对会计信息系统教学进行改革,为此笔者进行了分析研究。

关键词:本科院校;会计;信息系统;教学;改革

1应用型本科院校会计信息系统教学存在的问题

1.1课程目标不清晰,培养定位不准确

在我国,应用型本科院校主要培养的是服务于生产、建设、管理的应用型人才,和学术型人才、技能型人才有着非常大的区别。为了和社会经济的发展相吻合,学生必须具备相应的素质和能力,而且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实践基础,这是应用型人才的基本要求。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培养目标也必须和社会的需要一致,但是很多学校没有注重这一点。举个例子,一些学校甚至将会计信息系统课程定位为层次非常低的会计电算化目标,教师花费很多时间来讲解如何应用这个软件,教学过程中,软件操作的时间过长。

1.2教学内容选择随意,不能跟上时代的发展

实际上,教师应该按照课程目标的定位来选择教学内容,但是因为认知方面的偏差,很多教师都按照自己的理解来对教学内容进行选择。这样就使得教学过于随意,甚至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举个例子,一些应用型本科院校主要以系统分析、设计以及编程的方式来讲解应用子系统,对于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而言,不但枯燥,而且难度大。一部分学校则选择某种财务软件来进行讲解,教师根据财务软件的说明书来授课,这对于教学而言也是不利的。甚至还有一部分学校,自己组织内容进行讲解。因此,很多应用型本科院校在会计信息系统教学这方面,都显得比较随意。

1.3教师的教学模式比较落后

因为会计信息系统这门课程的实践性非常强,要求学生也要具备非常强的自学能力、处理能力。但是很多教师的教学模式都比较单一,教学工具仅仅只有一支粉笔和一块黑板,要求学生上课时根据教师写在黑板上的内容抄下来,这是典型的填鸭式教学。不但让学生处于被动状态,而且没有鼓励学生自行进行思考。另外,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没有注重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制约了学生潜力的开发。

2应用型本科院校会计信息系统教学改革思路

2.1明确课程目标和内容框架体系

要改革教学,必须要明确课程目标和内容框架体系。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学生必须具备相应的素质和能力,才能适应企业和社会的发展。学校在设计课程的时候,应该以专业培养目标为指导,结合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制定出合理的教学目标。比如,建立并且传授和会计信息系统职务角色相关所需要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能力,也就是信息技术能力和会计能力,从而达到企业的需要。

2.2制定出合理的教学内容

应用型本科院校会计信息系统课程内容非常多,而且涉及的面很广。如果教师不进行选择就全部灌输给学生,那么学生所吸收到的将会很少。所以应该遵循理论和实践的原则,从会计信息系统基本理论、财务软件操作、会计信息系统的建设和管理等方面来选择教学内容,为学生打好坚实的基础。另外,还要介绍ERP系统、XBRL以及网络审计等方面的内容。讲述的时候,要注重基本原理的讲解,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信息化思维。

2.3加大实践教学的改革力度,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学宗旨是为社会输送应用型人才,而会计信息系统课程设置的目的则是为了培养出适应企业和社会发展的信息化会计人才。首先,教师要充分采用现代化工具,使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交替进行,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其次,可以让学生在仿真企业中担任职务,从而让学生学习到更多的专业知识。同时学校也可以和企业进行合作,让学生进入企业实训,真正了解操作详情。最后还要构建分布式实验教学模式,过去的教学中,没有能够将实验教学里的软件、网络环境等很好的利用起来。因此要发挥出网络化实验场地的作用,让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和部门来完成任务,提高学生的团体协作能力、专业能力。

2.4建立多元化的考评系统

最后,教师要将过程和结果结合起来,建立多元化的考评系统。也就是说,考核的时候既要注重理论知识,也要注重实践知识。教师除了要采取闭卷考试的方法,还要采取其他考核方法,比如撰写课堂论文、心得体会,以及小组实验任务完成程度、团队测验等等。不仅如此,教师也要根据学生平时的学习状况、进步程度、综合能力来进行考评和打分,这样才能得出公平、公正的考核结果。

3总结与体会

如今,企业和社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同时对人才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为了使学生适应社会和企业的需要,应用型本科院校应该将自身的培养目标和学术型高校、高职院校等进行区别,从而培养出综合能力强、专业能力达标的应用型会计信息化人才。

第四篇: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微生物教学改革与探索

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微生物教学改革与探索

摘 要:微生物学是生物类、食品、农学等专业的基础课程,它在食品、农业、药品工业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在地方本科院校积极向应用技术型院校转型发展的前提下,探索微生物学教学改革是此类高校相关专业转型的有益尝试。本文对地方性高校微生物课程教学改革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及实践。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院校;微生物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6-0105-02

2014年2月,教育部发布《关于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引导部分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一时间,全国众多地方性本科院校都在积极探索由原来一味重理论,轻实践、技术的办学模式转向技术型、实用型、与地方经济建设相结合的应用型的办学模式。

微生物学是生物学、生物技术、食品、农学等专业课程中一门具有极强应用性的基础学科,是集理论、实践和应用于一身的专业性课程。微生物学教学改革能为地方本科学校的相关专业转型做出有益的探索。本人反思多年来进行多专业本科微生物教学改革实践的经验教训,总结出一些心得以供探讨。

一、制定与专业定位相适应的教学大纲并组织教学内容

目前,我国的大学大致可以分为四类:研究型大学、教学研究型大学、教学型大学和社区服务型大学[1](主要指高职高专学院)。大多地方本科院校属于教学型的大学,这些大学是高校转型为应用性本科院校的主体。地方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决定其办学专业特色与定位。微生物学是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生物工程、食品、农学等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应用型大学的教师需根据学校对专业定位来制定相应的教学大纲。笔者2006年以来承担生物科学与生物技术两个专业微生物教学时,在以往的办学模式下,微生物的教学主要是以理论知识传授为主,实验实训则是对理论做验证。2007年后,学校提出服务地方经济的应用型本科,为此,在进行教学大纲修改时,生物科学专业加大实践实训内容,减少理论知识点,两者并重;生物技术专业不仅加大实践实训,并侧重点放在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确立教学大纲后,教学内容选择就有了指向性,比如:真核微生物中大型真菌教学设计,生物科学专业重点介绍锁状联合、常见大型真菌种类及有毒蘑菇识别;生物技术专业则简介锁状联合、突出食用菌栽培技术等内容。通过对教学大纲修订,既突出了专业特色,又在教学中为学生今后就业、学习等作潜在知识、技能贮备。

二、调整实验实训内容

为适应学校转型,应用型的地方本科院校的微生物实验实训需从教育理念、教学内容方面进行改革,强化实验教学的应用性需要。传统本科院校的微生物教学主要以传授知识、验证理论的经典实验,严重束缚教师手脚、学生思维,以至于学生在实验实训中兴趣不高,分析问题能力低[2]。教改后,实验实训内容大幅度缩减验证性内容、增加以应用或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性内容,同时限定范围前提下让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来检测食品、饮品及药品等微生物安全性[3-5]。2006年安排微生物实验时,按照传统微生物实验来组织教学内容,主要内容是细菌、真菌的形态观察、染色,培养基配制及消毒灭菌,微生物生理生化等内容。2007年以后的教学中,把原来传统的微生物形态、染色、培养基配制等内容由6-7个单独实验变成2-3基础验证实验,并将部分传统实验内容安排到化学药剂对微生物影响、土壤微生物分离纯化等综合性试验中。此外,还根据学生兴趣组合,每个小组提供1-2个选择日常生活中原料进行的微生物安全性方面的创新实验,要求小组内学生讨论后设计实验思路、选择实验内容,组织材料进行实验。进行这样改变,学生实验基本技能更加扎实,后期毕业论文中,思路更加开阔。

三、教学方法和手段多样化实现教学效果优化

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因教师、教学资源相对较弱,如果教师仅采用传统填鸭式的讲授、实验进行教学,学生认为微生物学课堂枯燥无味,逐渐失去学习兴趣。因此,微生物学教师应使用多种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来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微生物学知识涵盖范围广、与日常生活联系紧密,任课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和手段实现教学效果。

(一)启发式教学。启发式教学则是根据学生现有知识,教师适当提示或点拨就可以让学生掌握。比如在进行酵母菌的形态和结构时,教师问:学生已经学习了酵母菌细胞壁、细胞质膜的结构和特点,如何判断酵母菌细胞的死活?教师只需要引导学生从酵母菌细胞各部分基本结构和特点入手思考,学生思索后就可以正确地解答。通过启发式教学,不仅避免教师一个人唱独角戏,而且让学生通过自己思考获取知识,增加了学习主动性。

(二)比较教学。微生物学理论知识多,概念多。教学中,可以把一些容易混淆的相似或相近的概念或知识点加以比较,让学生易于区分掌握。教学原核微生物和真核微生物的时候,教师从微生物大小、细胞壁、细胞质膜和细胞核等基本形态结构入手设计表格,让学生自己比较两种微生物结构差异,进行总结归纳填写表格。如此,通过填写比较表格,学生自然而然地掌握了两类微生物各自基本结构特点。

(三)讨论式教学。微生物学是一门与日常生活、社会紧密结合的学科,很多教学内容可以通过讨论得以实现课堂教学效果最大化。例如学习微生物代谢、微生物生态等内容后,让学生讨论:家庭主妇想改善家人生活,希望自酿酸奶,请同学们根据所学知识来设计一个方案实现这个想法,并讨论在此过程中需要注意那些问题?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明白要实现自酿酸奶,需要应用微生物菌种、营养、有害微生物控制、微生物生长等多方面知识综合解决问题。讨论不仅让学生巩固了学习内容,而且培养了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

(四)探究式教学。探究式教学目的是让学生在学习了相关知识后以问题为导向,通过教师引导、查阅文献等手段去分析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探究式教学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求知的意识和兴趣。讲授微生物营养与生长的理论知识之后,笔者安排了一道课后思考题:一位微生物研究者在野外分离到能产表明活性剂的微生物,但保存时间较长,需要活化菌种,请同学们去查阅文献,设计一个实验来完成这个要求。检查学生交来的方案,发现大多数学生通过阅读实验教材,参考相关的研究论文,设计出了多种切实可行的菌种活化的实验思路。

(五)通过视频影像、电视网络媒介、参观与考察等强化微生物教学效果。与动植物相比,微生物个体微小,不易观察,致使抽象、微观及描述性的内容在传统教学中很难让学生接受,教学时使用视频、录像及图片等音像辅助,学生就容易接受教学内容。从电视、网络等现代传媒介质中获取与微生物相关资料,让学生在课后观看并写出自己观感,通过这样途径丰富学生知识、开拓他们视野。为了更好地了解微生物的应用,课程教学中特意加入实地参观诸如食用菌种植场、污水处理公司和红酒酿造基地等参观调查的内容。学生通过实地参观考察,理论知识与实践相互结合印证,了解到微生物的生产生活中巨大作用,增强学习微生物的兴趣与动力。

四、改革考核内容,迫使学生从死记硬背微生物基本理论转向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从而锻炼学生文献获取、阅读以及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2007年起,每个章节教学结束,笔者由以前安排3-4道书本课后思考题的做法,改为布置1-2题解决生产生活实际问题的思考题。刚开始时,学生对如何解答这类思考题感到茫然。针对这种情况,专门给学生讲解解答这类思考题的思维方法及过程,然后指导学生大量查阅文献资料,综合设计出自己满意的课后作业。经过多次练习,大部分学生思考问题的角度、深度明显提高。在中期和期末考核时,减少选择、填空等客观题题量及分值,增加多个运用微生物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实验设计,考查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课后、课程考核内容调整,2004级生物科学与2005级后生物科学和生物技术专业的学生相比,前者的毕业论文设计明显没有后者思路严谨和完善,毕业论文实验开展时也存在类似的结果。

总之,地方性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微生物教学必须以学校专业定位为切入点,进一步夯实专业理论基础和实践技能,培养具有一定专业技能满足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的专业人员,适应社会专业人才的需求。

(作者单位:成都师范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院)

参考文献:

[1]刘广明.大学类型与教师智能结构的发展[J].高校教育管理,2007(1).[2]徐宁,孙立娜,殷志明等.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6).[3]张红莲,夏立群,刘慧玲等.应用型本科院校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索[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4(10).[4]张立影.应用型大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初探[J].课程教育研究,2014(5).[5]魏涛,高兆兰,万膺昕.以应用为本的微生物学实验课程教学改革[J].安徽农业科学,2015(1).

第五篇:地方本科院校转型面临的主要问题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面临的主要问题

摘 要:新建本科高校面临着2次转型,首次转型是办学层次的转型,是从专科学校升格为本科学校,目前又面临第2次转型,即办学类型的转型,为适应人才培养和经济发展的需要,从综合型院校到应用型院校的转化和发展。应用型本科院校重在“应用”,但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如何确定自己的边界,如何培养学生,培养什么样的学生,是一个亟待研究与探索的现实问题,这也是转型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应用型大学转型面临许多问题:如转型的步骤,转型的方法,转型的目标,转型的标准,很多高校还不是很清晰,转型期政府和企业如何有效的支持和参与等问题都急需解决。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问题;问题

中图分类号:G648.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00321001

长期以来,高校的人才培养重点是培养精英人才,将学生的培养目标定位于研究型人才。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张和经济的发展,人才培养不能紧跟时代的变化而发展,过去的培养方案已不能正确定位学生未来的社会角色。因此,必须改革人才培养目标,改革的核心就是要实现学生预期社会角色的转变。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就是有针对性、实用性的教育,使大学生能学以致用。2014年2月26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部署加快发展现代化职业教育,其中特别提到“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袁贵仁部长也强调,本科高校转型的基本要义,是目前已经是普通本科的高校转型发展,要促进学校紧紧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促进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增强学生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

应用型本科院校是指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办学定位的本科高校,大多数应用型本科院校是在1999年前后升本的地方高校,这批院校以专科教育为主,在所在区域办学特色鲜明,办学效果好,曾经为地方人才培养做出过较大贡献。随着国家大众化教育的推广和普及,1999年以后快速地成立或者合并了一批地方本科高校,截至2013年底我国有地方本科高校767所,这些学校的办学方向是立足于地方经济,办学定位是直接为本地的行业和产业服务,促进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新建本科高校面临着2次转型,第1次转型是办学层次的转型,即从高等专科学校升格为本科院校,这些新兴的高校经过10a的本科教育发展,通过教育部本科办学水平合格评估,标志其基本完成从专科层次到本科层次转型。目前,为了适应人才培养改革和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地方高校又面临着第2次转型,办学类型的转型,即从综合型院校到应用型院校发展。应用型本科院校重在“应用”,其改革的核心是要求各专业紧密结合地方特色和行业发展需求,注重学生实践水平和实践技能的培养,培养服务于行业的应用型人才。但是新建本科院校刚刚经过10余年的发展,从专科教学刚刚适应到本科教学,完成第1次转型不久,目前提出的第2次转型很多院校还很迷茫,主要的问题是:如何实现向应用型大学转型,转型会遇到哪些阻力,面临的困难是什么,学生和教师的观念如何。只有梳理这些问题,才能及时地调整培养方向,更好更快地实现转型,本文就目前高校转型的阻力和问题进行剖析。政府在转型中的定位还没有明确,没有搭建好校企合作的桥梁

这次转型可以说政府和高校的热情很高,地方政府给予高校很大的投入,有22个省份已经开始了部分本科高校的转型试点工作,比如河南省出资2亿元支持高校转型,共有10所河南高校申请转型,河北省出资5000万元选择10所普通本科高校作为转型试点,加强应用技术类专业建设,加大实验实训平台建设力度。但是,要实现转型教育中实习环节和理论环节并重,还需要企业的参与,横向联系能否打通,关键在于企业。所以还需要从国家层面调动广泛社会力量的积极性,将企业责、权、利进行对应的规范。各级政府要依据各地实际情况制定与职业教育相关的法律、法规,以法律的形式明确学校、企业或科研机构在实施转型教育中所担负的责任与义务。在明确责任、义务的同时,可制定相关的激励与惩罚措施,进行转型教育的推进。

目前我国地方本科高校处在转型发展的初期阶段,转型的关键是提高实践教学水平,培养学生的实践水平和实践技能,国家要求转型教育中实习环节和理论环节并重,这就需要建立学校和企业之间的紧密合作,没有企业的支撑将非常困难,只有校企合作才能使学校培养的学生能够在行业中有用武之地。学校与企业能否实现密切合作,关键还在于企业的态度,而企业的意愿还需要政府主导。企业作为一个特殊的主体,主要目的是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这样很多企业怕高校的教学干扰正常的生产秩序,影响生产效益,不愿意接受实习、实训生,并不愿意拿先进的技术、车间、设备等资源为学生和学校服务,也不愿意派遣优秀有经验的工程型师资参与教学实践指导,所以学校的教学和企业的需求是脱节的。如何建立校企合作的桥梁还需要政府来牵线搭桥,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建立一定的约束与激励机制,使企业有参与转型教育的动力和责任。

德国是应用教学发展的典范,其校企合作的成功经验值得我国政府去学习和借鉴。德国有由政府主导建立的非常完善的法律、法规保障体系,在德国,涉及职业教育的法律就达几十种,法律对企业、学校、学生三者的义务、责任、权利作了非常明确的规定,这样就形成以政府牵头,在学校、企业之间建立良好的联系桥梁。而我国政府并未制定相应的实施条例,只有1部《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它象征性、概括性规定了企业、学校开展职业教育的义务,并没有明确企业在开展职业教育方面具体有何义务,承担何种责任,也没有给企业相应激励机制,从而使企业参与转型发展的义务流于形式。

政府还需要作为主要联系人,建立政府、企业、学校3方的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组织会议来协商和完善企业、学校合理的利益分配和风险共担机制,督促高校、企业建立有效的知识、技术、信息共享平台,建立促进产学研合作的激励政策,建立高校转型发展的投入保障机制、激励机制,鼓励高校科研人员和企业合作研发,建立完善的人才评价机制。只有政府准确定位,谋求学校、企业利益的共同点,寻求校企合作的切入点,才能保证合作的长久和共赢。

应用型大学的内涵和外延都不清楚,很多高校无指导方针

如何实现转型,目前很多高校还没有明确的标准,应用型大学的内涵和外延是什么,转型的目标是什么,步骤是什么,方法是什么,很多高校还是不清楚、不清晰,这就增加了转型的阻力和困难。培养应用型人才,需要不断探索和研究,应该有独特的知识框架体系、课程体系、师资结构和综合素养结构。不同类型的学校可根据地方的特色和区域特点有针对性地制定人才培养特色和目标,形成交叉、关联、互补的内容课程体系,建立优越的应用型知识体系,切不可千校一面,千人一面。

当前应用型本科院校面临很多挑战:应用型本科院校处于中国教育的 “中间地带”,前面有强势的研究型大学,后面有高职院校,由于受旧的教育观念和教育资源分配政策的影响,应用型本科院校往往存在定位没有特色、定位不准等问题,有的学校经过十几年的发展还没有找到自身的特色和优势;由于教学资源分配的问题,很多高校存在专业品牌弱势、教育经费短缺、地理位置劣势、办学条件限制、人才培养模式滞后。所以,应用型本科院校如何界定边界,培养什么样的学生,如何培养学生,对学校的科学定位,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这也是转型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

应用型院校要以服务地方经济、地方产业为己任,根据地方经济建设和产业结构调整、设置和开发课程,为行业和产业培养人才。我国地域差异很大,产业结构差别大,决定了各地对人才的需求千差万别。应用型本科院校应该推行具有区域特色的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即注重基础理论教学又高度重视实践教学,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转型同时要解决教师个人学术发展与“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关系。以往地方本科高校教师长期从事理论教学和科学研究,师资队伍评价和培养偏重理论水平,与企业的需求是严重脱节的。这就需要一批具有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结合,适应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教师成长起来。需要切实有效的推行“双师型”教师资格制度,使得“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有制度保障,加大师资队伍建设的力度。我国的文化教育传统排斥“蓝领”

人们一提到“应用型大学”,马上会想到“工人”、“低水平”等概念,除此之外,谈到“应用型”,有人常将其简单等同于“技能型”或者“技校”,对于普通老百姓而言,认为职业教育就是培养劳动者或者工人的教育。误认为在学生培养方案中简单删除基础类、通识类课程,增加实验、实习、实训教学就可以实现。基于此种认识,转型的阻力主要来源于3个方面:

阻力来自于转型的高校,很多高校认为转型相当于“降格”了,转型后就等同于从地方高校降级为传统的职业院校,转型以后培养人才的层次也会降低,主要是培养劳动者或者工人了,所以很多地方本科高校对转型从心里是抵触的。中国传统的教育重学轻术、重理论轻实践,高校都愿意成为研究型大学,高校的专业结构、师资资源、课程体系、评价体系,都按照学术型大学要求配置,形成了所有大学都按学术型培养的常态和定势,国家的资源拨款体系也是倾向学术型、研究型大学,这也是大多数高校不愿意转型的直接原因。

转型的阻力来源于教师,多数新建本科高校教师不仅存在思想观念问题,而且也有能力欠缺问题。在长期的教育教学中,新建本科高校老师已经适应了学术型体系之下的教学模式,课堂上讲讲理论知识还行,真到企业一线去指导生产、研发就没有底气,而且教师长期从事理论教学和科学研究,不能真正的做到产学研一体化,目前教师也没有动力去企业从事培训和学习。

转型的阻力还来源于学生家长对职业教育的认识误区。中国传统的观念是“学而优则仕”,为人父母者更希望孩子去接受学术型教育。中国的现实和就业导向也表明学术型高校培养的学生整体就业和薪金要高,尤其是中国不重视技术由来已久,大家在骨子里认为职业教育低人一等,技术水平再高,也是三教九流,这样的想法不只家长有、学生也有,所以在同样的分数选择下,大多数家长是不愿意孩子接受职业教育的,这也增加了转型的难度。结语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被教育部相关负责人称作“高教领域革命性调整”的改革,被寄予了“终结大学生就业难、企业用工荒的‘冰火两重天’”等众多期待。在此背景下,地方本科院校转向应用技术型大学也被视作高教结构调整的切入点,势在必行。但是笔者认为目前最重要的议题就是研讨“如何建设有地域特色的、服务地方经济的应用技术型大学”,还有很多工作需要政府的顶层设计、学校的配套政策、企业的协同配合才能更好的完成转型。

参考文献

[1] 姜大源.着眼于未来的理性思辨:坚持与改革―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近期发展动态综述[M].职业技术教育,2004(13).[2] 李文鹣,孙林杰,谢刚.借鉴国际经验透视我国政府在中小企业产学研中的作用[M].研究与发展管理,2005(8).[3] 李志清.现代企业教育制度及其性质[M].现代企业教育,2001(7).[4] 许霆.论校企协同的机制创新[M].教育发展研究,2012(17).

下载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所面临的“新常态”研究word格式文档
下载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所面临的“新常态”研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